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2024-05-12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共11篇)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学习体会

听了田老师和关老师的数学课以及专家的点评,我感受挺多,收获也很大。下面就说一说我的收获和今后的想法。

田老师的认真和亲切,关老师的温柔和耐心,以及两位老师的开篇巧妙引入,使大家赞叹不已。田老师小猫钓鱼的故事旧故事新讲让大家期待,让学生激发兴趣,为下面学习习近平均数做了很好的铺垫。边老师引入课题时从关系引入两个相关联的量。可见,教师的功底之深厚。

专家从根本上分析了怎样教好数学的方法,带给大家最前沿的东西,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比如,怎样分年级层次调动学生兴趣,怎样评优质课,课堂上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等。

正如专家所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做到这一点,备课时需要查字典,阅小学数学最前沿的期刊,百度百科,教参,以及预先调研,看看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哪些是难点,上课时有目的地处理好这些难点。前提需要一个规范、严谨态度和教学策略,形成技能技巧之后再潇洒。在一些计算题时,对于易错的算式比如:24×5和25×4。学生易把24×5误以为得数是100。还有20以内加减法都应该多练,达到见到就知道得数,形成直觉印象,这样达到准快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多虚心学习和请教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多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等相关书籍,学专家之所长,补己之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以此和大家共勉吧!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正确回答———巧设悬念,加工深化

案例1: 这是我区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课时,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结论生成时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如果两条线段合起来比第三条长,就能围成了。

师:哦,你是刚才看这些研究数据得出的吧。只要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嗯,好。 那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是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拿其中一个来说,我也能找到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情况啊,看20+5大于6,可它却围不成三角形,为什么?

生:我发现,它们只有一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好,何××,你觉得呢?

生:只有一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哦,只有一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 还有吗? 还有没有什么发现? 要不要补充一下?

生:应该是三组两条线段之和都要大于第三条才行。

师:不错,三组两条线段之和都要大于第三条才行。 你是想到刚才那样分三种情况,都算了一下的对不对?

生:嗯。

师: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随便的两条线段之和都要大于第三条就能围成。

师 : 你的随便就是所有的意思吧 ?

生 : 是的 。

师:很好。 还有不同的吗?

生:任意两条线段之和都要大于第三条。

师:好的,你说的任意就跟他的随便一样的意思对吧?也就是说任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才能围成吧。 你们都发现了吗? (板书:任意)

生:嗯。

案例2: 这是来自丁杭缨老师的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一课中,同样是处理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结论生成的教学片段。

师: 老师这里准备了三根小棒, 这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cm、 10cm、5cm,请看(课件出示:4+10>5) 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 再请看( 课件出示:10+5>4), 两条线段之和也大于第三条了。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你们明明说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围不成?

生:因为刚才说过了,要最短的两条线段加起来大于另外那条。

师:你具体说说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4cm和5cm加起来小于10cm。

师:哦!想象一下,如果它们围起来会是我们黑板上的哪一种形状?

生:第四种。

师:第五种情况怎么样? 上边和下边怎么样?

生:一样长。

师:一样长,它也搭不起来。老师在这里做了个动画,看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课件演示)

师:最后围不成。看样子,这句话要改一下,这句话应该怎么改? 谁能把它改得再准确一点?

生:我是这样改的。 三角形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还有不同的改法吗?

生:三角形最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最长的第三条。

师:大家能懂他说的意思吗? 你还想说?

生: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你的“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管是哪两条线段之和,都要大于第三条线段,那样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听明白了吗? 现在有两种说法:一个同学说的是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板书:任意)还有一个同学说的是只要三角形最短的两条边,“最短” 肯定只有一条,那我们把它改一下,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板书:较短) 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很好。

比较分析:

分析可见,新手教师对学生正确回答给予的评价显然比较简单,只是用简单的词语加以描述,如“哦,好, 不错”等。同时,新手教师对学生正确回答的追问比较少,有时候还会自己来解释学生的回答思路。如案例1中, 学生表示发现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时,教师仅给予简单的肯定,并转向其他同学。 其实教师可以再次追问, 尝试让该生说出是怎么想出来的,才能了解学生的思路。只有让学生暴露思维,教师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而专家教师则擅长对学生的正确回答, 提出一些加工性问题, 让学生解释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并趁机将问题引向深入。这些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及时跟进,能让学生自主地层层逼近对核心问题的研究。

因此, 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新手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肯定性评价,而应巧设悬疑, 有时甚至可以故弄玄虚,装“糊涂”以巧妙地展开探问、追问,如可以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说的××是什么意思”等。 通过教师的“糊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全班同学的主动参与,探索核心知识的奥秘。 这一层层深入、 层层剖析的知识形成过程,促进了每个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解释让教师解惑、恍然大悟,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明”的豁然开朗。师生对话至此,教师再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这一刻的评价更是给予学生一种当小老师的成就感,起到了更为高效的激励作用。

二、 错误回答———巧妙引导,层层挖掘

案例3: 同样是我区这位新手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课时, 对三条线段为什么无法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探索时的处理片段。

师:从这6条线段中,任意选3条来围三角形,老师看到大家研究得很热烈,哪些同学发现了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哪些同学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生 : 选得不好 。 ( 学生答非所问 )

师 : 为什么会围不成三角形呢 ?

生 : 选的线段不对 。

师:怎么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是不是它们长度间的关系有着秘密呀?

生:嗯。

师:那我们刚才就已经知道线段的长度会影响能否围成三角形了,三条线段长度间有什么秘密呢?

生:这条比这两条都长。

师:×××, 你现在还只考虑一条的? 有意义吗? 我再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生:我手中20厘米这条线段是最长的,第二长和第三长的两条线段加起来都没有20厘米的这条线段长,所以围不成。 (板书数据)

师:给大家围一围、比一比看好吗?

师:这位同学,能够把两条线段合在一起,跟第三条去比较,发现了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真会思考!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发现相同? 也来说说围不成的原因。

生:我发现围不成的原因就是两条线段合起来还没有第三条长,所以围不成。

案例4: 我们再来看丁杭缨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探索三条线段为什么无法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点的。

师:看黑板,同样是一根吸管,分别把它剪成了三段。我们黑板上有五个作品,1号、2号、3号都围成了三角形,4号、5号有没有围成三角形?

生:没有。

师:为什么4号、5号都围不成三角形呢? 同桌讨论一下。

师:我们以4号为例。 4号的两条边最后头尾相连后还是躺在那儿,怎么都不竖起来。如果它们竖起来,那该有多好啊! 为什么不让它们竖起来呢?

生:因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它们直接把它剪断串起来了,还有一种就是它们把它先折起来, 然后再压扁。 (学生错误的回答)

师:我不太懂你说的意思,你能不能再解释一下? 我想,如果它们竖起来那就能够围成三角形了。

生:因为它们把4号压扁了。

师:压扁了,也就是竖起来就可以了。 请你帮助,竖起来好吗?

生:竖不起来。

师:怎么竖都竖不起来。 如果我们把它竖起来的话,它的头尾能连到一起吗?

生: 连不到, 中间距离越来越大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生 : 因为其中两段剪得太短了 。

师 : 同意她的意见吗 ?

生:同意。

师:如果这两段剪得稍微长一点的话,那么它就能竖起来了。

师:谁还想再来说说?

生:因为它们其中两根短的加起来,没有超过最长的。所以说,就算这两根怎么弄,它也不可能连在一起。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其中两根较短的加起来,没有超过第三根。

(板书:两条之和大于第三条)

师:如果它大于第三条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就竖起来了,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比较分析:

对比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比较紧张,有时候学生还没有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一发现错误便立即打断,或者让其他学生来回答,或者自己直接给出答案。 此外,新手教师对学生错误回答的理答,没有考虑、照顾学生的心理安全。 “×××,你现在还只考虑一条的?有意义吗?”这些语言会造成学生的尴尬, 甚至影响整个课堂和谐、安全的氛围。专家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时往往不慌不忙,同时根据学生的错误回答, 会提出加工性问题, 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解释,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如案例4中,专家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进行反复引导与追问,最终让学生对自己的“无理猜测”进行了矫正,回到了“因为其中两段剪得太短了”。 这样的理答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我反思逐步理解了教学内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学生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依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学生只有在获得基本的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后才会进一步走向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堂中学生的错误回答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新手教师可以参考专家教师对学生错误回答的理答方式。在遇到学生的错误回答时不要着急,不要立即打断学生的回答,同时避免直接自己给出答案或者把目标转向其他学生。教师的理答不能给学生造成挫败感, 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而应尽可能照顾学生的心理,给予学生安全感,给予学生尊重。 在保障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上再通过对话、交流寻找学生错误理解的原因,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向。 通过追问、探问等形式步步引导、层层挖掘,让学生在自我解释、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堂知识。

三、一知半解的回答———积极肯定、追问完善

案例5: 这是我区一位新手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在寻找通过剪拼后形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间的联系时的教学片段。

师:剪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啊?有同学刚才已经说过了。

生:面积相等,两个长相等。 (一知半解的回答)

师:哦,面积相等。 (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还有发现吗? 还有什么发现没?

(生没回答)

师: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跑到哪里去了呀? 这条变成什么了? 这条?

生:长。

案例6:这是华应龙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片段,同样是辨析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时的处理。

师:看看这两个图形还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它没有高,也没有底边。 (一知半解的回答)

师: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特殊在哪呢? 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拿出活动平行四边形加以演示,让刚才回答部分错误的同学自己观察)

师 : 现在你觉得特殊在哪呢 ?

生 : 两条邻边成直角 。

师:两条邻边成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就是?

生:就是长方形。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变成这个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呢?(指长方形)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图形,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比较分析:

通过案例5可以看出, 新手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理答策略,对学生一知半解的回答,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只关注其中正确的回答,而回避学生错误的回答,为获得正确的结果将问题转向其他学生。这样的理答方式过分注重结果,错失了教师对学生错误理解的“调查”及追根溯源的机会。案例6中专家教师对学生一知半解的回答的理答既表示了对正确回答的赞同, 同时也对错误回答进行了指正、 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理答,一方面对学生的思考进行了肯定,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所保留;另一方面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思考的不足而进一步矫正,这一点笔者也通过对其他课堂的观察得以验证。

可见,在课堂中面对学生一知半解的课堂回答,新手教师只关注其中正确的结果,专家教师则更关注结果背后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不完整、一知半解时,新手教师应首先肯定学生部分正确的回答,同时更应联系本课的知识点练就“披沙炼金”的技巧,敏锐地捕捉其一知半解的回答中的亮点进行追问,寻找知识背后的本质, 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设计创设性的追问进行指正、引导, 逐步递进地提出加工性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的角度, 促进学生再思考。这样的理答在保护了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回答有所欠缺,从而让学生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获得自我感悟与自我完善。

让小学生欢乐进课堂,快乐学数学 篇3

关键词:快乐;学习兴趣;情感

一、以“乐”字当头,教师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快乐地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颗健康快乐的心。笔者多年来总结得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让小学生快乐学数学,让数学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涉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首先得自己找乐、自娱自乐、自得其乐,学生都喜欢幽默风趣的教师,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更不喜欢一脸严肃,动不动就开口训斥人的老师,但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将个人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有“乐”的心态,有了自我陶醉的心境,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引入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原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数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学科,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强调“乐”,会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在愉悦和谐的欢乐课堂中得到发展和受到教育,不提倡机械重复地在教师的“高压”下“苦学”。小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求知、求新、求美、求乐”。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学习生活技能,开启大脑智慧,陶冶美的情操。每当我自己走进教室,面对我班上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时所有的烦恼都抛开了,迅速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此刻,把学生当成是我最好的朋友,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热爱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与他们形成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相待,一堂有效的课就有了前提保障。

二、创设情境,以“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乐趣,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升华,数学教学活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和启迪,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成长乐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要把学生带入一种快乐的境地,激发他們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使他们愉快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以“乐”陶情,以情施教

乐和玩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儿童好玩和好乐的心理特点,从教师设计的“玩”的教学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要下工夫。例如,我在教学低年级“观察图形找规律”这节课中,先让学生交流“气球”“小红旗”和“小朋友排队”的规律,然后逐步提高难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鲜花”的规律,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中,再继续展开“摆、猜、涂、评”等活动环节,通过引导、交流、启发,在欢乐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训练,智慧得到开启。又如,在2012年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课前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圆柱特征探究”的学具包,包内有圆木棒、纸水杯、纸质圆柱模型、各种形状纸片的小包。然后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圆柱的特征有哪些?你是怎样发现的?”最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总结、质疑和共享,在这样的情景中,让学生亲自经历了思考、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并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杨宏天

2014年12月乌鲁木齐专家一行12人来我校进入课堂,对高三的课堂进行听课,课堂评议,教学策略都进行了交流和总结。现将心得体会如下: “物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国家领导曾经对我说过的话。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在远到宇宙深处,近至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的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极富洞察力和想象力的科学。在物理学研究中形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精密测试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其它科学,进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高中物理学研究力现象、热现象、电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等方面的规律。那么,如何教好高中物理呢?

一: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不同于其它学科,物理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做好物理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和研究物理现象,从这些物理现象中寻找规律。每一次物理实验的艺术魅力都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和乐趣!做好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手段。

二:必须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要想学好物理并不难,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就有了探索物理奥秘的渴望!要引导学生把宏观物理现象和抽象思维紧密联系起来。物理概念和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经验并不等于物理概念和理论。要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得到物理概念和理论,还必须进行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活动。经过抽象思维活动找出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后,才能认识有关物理概念。在抽象出的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后,就发现了物理理论。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怎样的抽象思维才能建立起理论知识,才能学好物理概念、定律、原理。掌握了物理概念、定律、原理,并将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一些物理应用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不断创设新题型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必须服务于实践,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不断创设新题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跳出题目和公式的围城,领略物理学之美,丰富自身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多彩的课程资源,使物理教学成为陶冶情操的美学阵地!

合理布置学生作业

合理布置学生作业很重要。我不赞成“题海战术”,因为“题海战术”只能让学生重复训练,死记硬背一些符号公式,并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学的意义。学习物理要做一些习题是必要的,但题量不追求太多,要在题型上下功夫,要为学生提供新颖、丰富的题型。

要善于总结

物理学的魅力在于知识的丰富多彩!要想掌握 好物理知识,必须善于总结,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才能做到新旧知识的贯穿,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要做好阶段性测试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对一些薄弱环节,做好复习工作。

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专题的划分

物理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按课本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对复习内容进行重组,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复习中具体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一是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将高中物理知识分为力、热、电、光、原。大专题,在这五大专题中又分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物理实验三个模块,同时每个模块又可划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个小专题用1至2个课时进行复习。二是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和生长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比如:物理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约25个,其中不少于13个在历年高考中的重显率为100%。

2、学案设计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复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这样便于控制本课时内容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的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于学生。(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

3、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高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知识要点;(4)典题精选;(5)知识能力训练;(6)跟踪训练。

学案中六点要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1)高考复习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2)基础知识回顾。一是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二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3)知识要点。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4)典型题精选。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精选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高考题,及省市模拟题),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

(5)知识能力训练。编写知能训练题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涉及本专题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③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④避免教师占过多讲解时间,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

(6)跟踪训练。其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大、过深(这不是能力,而是能力的异化)。做到试题设计规范,题型新颖,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目的以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考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习题最好是按照高考的模式(包括8个客观题和3个主观题和1个实验题)来设计,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3∶5∶2的比例来编写,定时让学生练习,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使他们吃得饱,同时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4.学案实施 课前准备

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了解要复习什么,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课堂学习一是知识结构的落实--讨论: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前后排4人)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加以解决。每堂课的开始5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的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教师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展示。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学生的演说能力,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促进师生共鸣。随着这一活动的举行,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甚至到后来学生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甚至还能自编出口诀来增强记忆的效果,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对于学案中的例题,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经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真正做到把例题搞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某些例题展开,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

三是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课堂小结。在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

(4)课后反馈。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一是要求学生练习,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地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教学感悟

1.教师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为整个教学中所使用的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毫无意义的板书上花时间,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随着喜悦,期待心情我打开指南看到一排专家,主人的名字,我突然意识到,他们现在和我是如此接近。一个时间的思维碰撞,火花盛开互动的评论,真的让我享受一个丰富和营养的数学盛宴....这些班的老师,人们为眼睛赴宴,给我感觉老师很容易教,孩子们也学会快乐;一些班级是否是新的课程标准概念的渗透,还是教材的挖掘,教师素养教室里的学生都充满情感,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平等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并且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已经发展了四天,让我 关闭教学大师的感觉,听到和听到他们精湛但看似简单的课堂解读,所以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在这些老师的班上,我最深刻的是老师徐长青的数字和形状。形状和形状的组合是数学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字组合的想法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和生动,可以将抽象思维改变为图像思维,并帮助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由于使用数字组合的方法,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且解决方案很简单。六年级学生的数量和形状不陌生,甚至个别学生都知道特殊的公式,低估了教科书的内容,所以徐老师与学生重新整理了六年的数学学习职业,学生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数学认知过程本身是一个过程的数量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个一个,变换,数字组合,方程思想和一系列数学思想洗礼。在课程开始时,徐先生先让学生谈论什么是数学?因此,知道数学在孩子的心中是一个数字,是一个计算......然后徐老师指出,数学的数量是科学的定量和空间形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数学和形状的数学是互补的,是互利的。然后徐告诉学生关于他们的一年级做一个小调查:到一年级的孩子出来一个数字,这些孩子对自己的这个数字的理解画一幅画。当徐老师生产第一张图片(4小棍子,3长1短),学生猜测可能是3.5或7,产生第二张图片(4轮,3大1小),学生猜测可能是3.5,生成第三张图片(3爱,5轮),学生猜测可能是3.5或35,当下次显示第四张图片(35轮)时,学生猜测肯定是35,结果数量和形状是相关的,数字可以用来表示地图也可以用来表示数字。

在学生感觉形状数量的帮助下,数学家华洛根的着名词无形的小直觉,形状无数次的介绍时,让学生感觉到一年级在研究中加入,用小棒为了帮助学生理解Minato当它是帮助的数量的形状,一种表现。然后玩几个游戏,显示一个白色的 圆,然后产生三个红色圆圈,五个绿色圆圈,然后让学生猜测会显示几个回合,连续奇数个数,当解1 3 5......连续奇数计数和的练习,徐老师让学生认为1,1 3 = 4,1 3 5 = 9这三个公式周围的关系数,左边的数字是连续的奇数,右边的数字是全方位数。通过多少是矩形面积或正方形面积的问题的数量,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数量的特征,让学生放一小片这些伤口,出出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数字的正方形的连续赔率(边长),并强调这些连续奇数是1的开始。然后在使用法律书面写作的次数,徐老师要求学生帮助理解绘图,谈论绘图的图形是正方形的一面,在实践中,既要巩固新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知道原因也知道为什么。

毕达哥拉定理最初出现在初中,徐老师在本课中,似乎学生接受它还是比较容易的,徐老师产生一个三角形,边长为3,4,5,旁边的方程32 42 = 52,引导学生思考:想几个图形?这三个图是什么?然后产生一个三角形,边长为a,b,c,让学生尝试在纸上画一幅画a2,b2,c2什么样的通过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数学系实验证明了三平方面积之间的关系:a2 b2 = c2。最后,我们使用数值组合的方法求解高斯定律的方法:(第一项)×数÷2,即梯形面积公式。通过这一课,我相信学生在高斯定律中不再是难忘的公式,而是学会了如何将公式转换成图形化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宁夏行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2年4月3日和4日,在宁夏银川一中举行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吴正宪小学数学团队教学研讨会。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教学研讨会,接受着为期2天的培训。整整两天,我都是认真的聆听,细心地记录,和周围其他的老师们一样,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

这次会议分为两个部分,展示课和报告讲座。专家有吴正宪、刘延革、刘鹏、王世明。听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只有叹服。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渊博。我从中领略到了专家们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我还从中吸取了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经验,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上专家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格和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绚丽多彩的教学情景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学观摩---探索验证的开放课堂。本次小学数学教学观摩,学生都是来自银川城郊的农村孩子,专家与学生课前没有任何接触。可谓是原生态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品味了春意盎然的意境。专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理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刘延革老师设计的《转化解决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师借助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小组一点一点整理出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重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中借助学生学习的经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投身到自主探索中,进行的轻松自如。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具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习惯,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对与否还是氛围有多么的压抑,教师总是亲生悦色,学生就会感到获得尊重,自然而然就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育效果往往会更佳。刘鹏老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引发《分数认识》问题,同时课堂教学渗透了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突显数学的生活化,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人文精神。王世明老师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创设出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投身探究学习中课堂中,王老师能真正的融入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层面上,用真诚和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在课尾王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分步总结:首先肯定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给学生学不会的知识及时补救的机会;最后让学生谈谈学习收获。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学会在茫茫题海中寻找题眼,更好的渗透学习方法的教学。

感触颇深的是吴正宪老师那轻松教学,幽默启发的教学风格。吴老师展示的《重叠》一课,她始终充满激情,夸张的肢体语言,富有变化的面部表情,不仅感染了听课的孩子,也深深地吸引着学习的老师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恰到好处;好玩的游戏,有趣的故事,贯穿于课中,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成长。孩子们学得是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们听得是津津有味,掌声阵阵,笑声不断。让人记忆犹新,终身难忘。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是那么恋恋不舍、久久不忍离开。如此看出吴老师的魅力有多大。之后吴老师演讲报告,仍是激情不减。她提倡让数学简单些,不拒绝任何一个孩子的参与;学会制造认知冲突,引发认知矛盾;学会等待,等待孩子思维的开放;不要给孩子不必要的暗示;鼓励孩子说:“我不懂”,“为什么这样”,“还可以怎样”;要把掌声送给成功发现自己错误的孩子;送给孩子们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生命的课堂。这些全新的理念引起了在场所有老师的共鸣。

二、教育报告---用心烹调出好吃又营养的数学

吴老师认为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献给孩子们有营养的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吴老师提出的“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教材”的三懂观点,将是让学生得到好吃又营养的数学的关键。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认为学生小什么都不懂,只要我们用心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有效的,学生没有学会就是没有用心。其实是错的,我们只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看法,我们只是强压式的要孩子去学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知识,忽略了孩子们纯洁的童年世界里,最渴望需要的东西。我们整天埋怨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课程的内容进行不下去„„,却从来不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乌申斯基说:“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思考,善于积累、重视反思,不但反思自己的教,还要反思学生的学,尽可能的完善自己。我们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快乐的童年学习生活中,享受我们已经烹调好的,适合孩子们口味的数学,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有机会领略教育的真正内涵。

小学数学专家进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7

3月21日---22日在南宁体育馆参加了“2015年春数学高校课堂改革培训”活动,聆听了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各地专家的课,让我深受教育,收益匪浅。提别是在听了来自广东深圳的骆奇老师的“质数与合数”的课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回去后一定要认真上一节课,把我所学到的东西反馈给没有机会来参加培训活动的老师们”。下面就这次培训谈几点想法和见解:

一:正确认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一提到新课程改革,我们大家立即会想到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高效课堂实验中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许多老师包括我也就简单认为高效课堂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必须有,为了不落后于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每次上新课时都要按这样的模式走,有时我也在想,其实这样的方式方法在这节内容中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在流于形式,还浪费了好多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要不要用这样的方式方法。通过本次培训活动,更加让我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适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学生的愿景学习,各小组都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有本组的合作机制,在合作团队中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它不像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进行的小组活动,也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基本条件才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次培训活动的几节课只有张冬梅老师的那节课才有那么一简短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其它的几节课没有说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交流”。

二、快乐是前提,人文是内涵,高效是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呢?这次培训活动的每一节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激情四射,老师极具亲和力、每节课老师都和学生在一起,就没有站在讲台上过,除了板书时间。老师们说话风趣幽默,教法灵活,非常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特点以及知识的建构来设计本节课的教法。比如俞正强老师的那节课,问学生:“你有多少根头发?”学生答:“a”?“我有多少根头发?”学生又答:“a”。那他又有多少根头发,回答还是“a”。多么风趣幽默的问和答,他一看都答“a”,就一连串问了好多,这样的追问和同学们的回答让学生知道了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学生在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开心极了。

数学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我们在教学数学科时就应该通过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更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骆奇老师在课前播放的那段视频,那段独自骑自行车到大沙漠探险旅游的视频好让在场的每位观众和学生震撼,“哇,好勇敢哦……其实这就是在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所谓“高效是方法”,那怎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方法出来呢?这一直是我们从事在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但通过这两天培训,我个人认为只要做到了“学生认为:‘我是在快乐学习、轻松学习;我学会了,我也会学了,’”那么就可以说是打造出了“高效课堂”。这几节课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老师极具亲和力。该笑时就放心地笑,开心地笑,学生有不足时还是要义正言辞地给予纠正。

2、老师说话风趣幽默。(俞正强老师明明自己就秃顶了,还问自己有多少根头发)。

3、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如柏继明老师的自编教材《手能帮我学数学》就是一个很大胆创新,整堂课都在数手指,好像什么知识都在她那双手上。骆奇老师的用“拆数字的方法来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最后总结出来的概念和书本上的概念也不一样,即:“能拆开的数就是合数,不能拆开的数就是质数”,好金典好简洁好容易记的一句话。而书上的概念是“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合数,一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叫质数。”真的好复杂,既难理解也难记忆。

4、练习的设计都不是书本上的,都是来自于生活,又不脱离书本。比如:“在一段路上要种几棵树?”,“上到几楼,计算要走多少个阶梯”,“在路上安装路灯要装多少”等问题。

5、全生态课。都没有很精美的课件,就一般,很普通的课件,大部分还是用粉笔板书在黑板上,可是都能上得很精彩很精彩。

三、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案

教学设计是课前对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设计,这只能是一种预案。上课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种预案来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上来自于学生方面的情况又特别是来自于学生方面新知识的生成,老师也要善于利用来自于学生方面的资源,灵活运用。回顾我平时的上课,就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怕课堂驾驭不了,所以严格按照课前备课的思路走,就算学生把我引导偏离了方向也要想办法拉过来。其实这不对,偏离点有何防呢?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习知识的,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他们呗。

四、数学概念的教学不是像教学语文中的名词解释。

每一个数学概念的教学都要通过很多很多形象的图形以及动手操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要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是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来拉一拉,动一动,推一推再说一说,最后在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很形象的模型,从而升华为概念。如:“平均数”这一个概念,以前我在教学时就是告诉学生“就是把很多很多的东西分成一小份一小份,但每一份都必须一样多,最后的每一份是多少 就叫平均数”。而这次我们去培训听的两节课都是求平均数,他们是通过把两个粮仓的粮食推平来比较,又把两个条形统计图中不同长短的直条通过“移动”、“填平”,形成一样高的直条最后得到“平均数”都要一样多。

五、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敢于展现自己的新理念,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我个人认为,这两天的培训是我多年以来听到的,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既继承了传统教学上的朴实,又摒弃了现代教学上的那些夸张与虚浮。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展现在观众面前,学生很愉快很轻松的掌握了知识。他们只是以教材为主线,然后再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见解多,他的方法以及归纳板书出来的概念大多是自己简单通俗的语言,而不是照书本上的概念板书出来。这就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我们大部分老师在上课时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大胆地创新,哪怕有点想法都不敢呈现在学生面前,怕错。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怕观众接受不了,怕评课的老师说三道四。而听课的老师们也是只要一看到有一点和教材、教参上不一样的东西,也不去考究这玩意儿的价值性就一票否决。记得我99年在上全镇的一节公开课时,最后的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你们谁来告诉老师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结果在评课时,第一个评课的老师就说,我的这一节课不完整,没有课堂小结。

一节课有没有效果,效果如何,不是看你有没有完成课前预设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是看你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我听了那么多高质量的课大部分都不是只有40分钟,50分钟,一个小时不等,平时上课也一样,我认为就算还差那么几分钟的时间我等课外再找点儿时间补补又怎样呢?如果一定要那么死板的规定时间的话,那么学生还有很多想法都无法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他们没有说出来,他们的潜力就没有得到开发,也就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也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题:“你看考上名牌大学的都是来自XX中学的多,而来自XX中学的很少哦,以后我的孩子还是送去XX中学读算了…..”。听到这些话,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交给孩子们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他暂时能解决这道题。”

概念的教学确实很重要。对照这次的培训,回顾过去的工作,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我平时都忽略了概念的诠释,往往是照本“一读”带过,如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教学时就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现在学生在做有计算周长和面积的题目时乱用公式。又比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句话里的“表示”一词,我们平时想都不会去想到要作何解释,可俞正强老师就“表示”一词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生才明白。也是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学生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为什么问题多多。

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还很多,相信在今后的高效课堂实验中这些新的理念方法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帮助,我也期待今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培训。两天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

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

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 效进行的。

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景罕小组学员个人培训总结

2013我有幸参加了陇川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景罕小组)的研修培训,经过近一年来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一年来我积极参与工作室真挚的的各种培训与学习,通过名师培训与学习,我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等都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现就将本人近一年来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思想灵魂得到了洗礼

多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而把教师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名师培训,听了专家们的观点和成员组长的指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思想和灵魂得到了净化,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的支点,通过前一阶段的培训与学习,使我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去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让自己的学生在更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继续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但要想让学生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专家和成员组长的开导和指点后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学方法旁征博引的给我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面对着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

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有效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成员组长对我在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的点拨与指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继续进行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以及继续加强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

三、有效课堂的建构

通过参加本次名师工作室的培训与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重新认识和理解了新课标、新课程和新理念,自觉主动地更新和发展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要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及活动课中,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科学的情景来给学生互动。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组织交流,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拨,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情境或空间。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空间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

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四、认真参加调教活动和积极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层次分明、环节严谨、过渡自然、重点突出、难点明确,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真正使我的数学课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通过参加这次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专家的专题讲座中、成员组长及其他学员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参与名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竭尽所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技巧内化并积极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时,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与总结,向着优秀数学教师的目标努力前行!

陇川县名师工作室景罕小组学员:蒋庆奇

2014年7月9日

陇川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景罕小组

2014年下学期陇川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景罕小组学员个人培训总结

景罕小组学员:蒋庆奇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一、面对教材修改教师不同的态度

现阶段,面对教材修改老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教,有的认为教材无论怎么改都无所谓,有的认为不管教材变成怎样都会教。新教材的改头换面,使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了。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对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感到很不适应。传统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这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种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这种不适应,是大多数教师会感慨教材越来越难教的根本原因。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循规蹈矩走不出封闭的大门,固步自封编不出优美的童话。在课改这一广阔天空里,我们应该不怕失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数学培训的个人心得体会

★ 参加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 关于参加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直播培训课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的暑期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暑期老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 幼儿数学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2015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毛山东乡中心小学

李百文

为期三天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结束了,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三天的学习体会的话,那就是“实用”。在这几天里共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并欣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到了许多教学的方法,解决了一些在教学中的困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课,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重点讲了几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我所渴望学习的内容,因为在自己的教学中缺乏的就是这种本领。

1.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只有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孩子们才能有兴趣学习,在兴趣的引领下才能高效地学习。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4.抓住时机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情景来分析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5.引领学生进入思维和创造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数学好玩”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至于怎样才能使“数学好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位老师的《让数学好玩》,作了具体的阐述,提倡要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让数学回归生活。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及谈了具体的做法:

1.课前要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不要带着空空的脑袋走进课堂。

2.课堂:要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3.课后: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感到收获颇丰。

听取了专家老师的精彩课堂,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1.“蹲下身来”做好身边每件小事。任何教育的精彩,无不源于身边的小事,躬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成就大事。

2.“放开手脚”与学生共享有效课堂。其中提到设计教学内容时,力避“面面俱到”,课堂教学抓“核心问题”,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所欠缺的一种理念,总感觉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到,学生才能掌握,殊不知这样同时也冲淡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这一点。专家老师在报告中所讲的怎样“教”的一些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如:1.关注学习起点。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的起点上才能更好地建构新的知识生长点,从而更好的获取新知;

2.巧设问题情境。学生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才能真正投入地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地学习效果;

3.组织好课堂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助知识的形成。

另一位专家老师的报告讲到了数学日记的缘起即更好地与孩子们交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让孩子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也是家庭作业的一次改革。并具体讲解了数学日记所涉及的内容以及数学日记在孩子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欣赏老师的课《小数乘法》,有以下几点体会:

1.角色的定位明确。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教学中“活用”教材。郭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大胆地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何为高效?就是用尽可能 少的时间达成尽可能多的功效。前面在听一位老师的报告的时候也提及了这一点。

3.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基本性质和整数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已有知识转化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过度自然细腻,课堂达标率也很高。

4.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不论是对群体同学、合作小组还是对学生个体,评价都非常的及时到位,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一个学生。

5.课堂导入新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通过“游戏”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导入新课,既复习了已有知识为新课做了铺垫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有效组织了课堂教学。

6.关注细节,注重习惯的培养。自课堂开始的互动的过程直至课堂结束都在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和良好的合作意识等。

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

本学年,我经过自主学习,本学期我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上好每节课,做好个人教学反思和随笔、积极参加外出培训和学习,改善自我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经过一年的不断积极,现对我的个人研修加以总结。

一、思想方面

在个人校本研修期间,本人能够积极借鉴别人的经验,虚心学习,收集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用于自我的教学,在教学中乐于积极,积极总结和积累,把教学发生的事情以教育叙事的写下来,或新的体会,学习感受等,多年来,积极听课、参加评课,根据自我的教学积累做好笔记,积极立足于个人小本研修,以这个平台来提升自我的业务水平。

二、个人收获

1、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经过校本研修培训,外出培训学习,我的教传授方式得到转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也能围绕学生和教材资料设计课堂教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校本研修的要求,听课、评课是我的个人研修中最平常,最频繁的一项工作。别人有很多的优点我都记下来,结合自我也发现自我讲课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用于自我的教学,同时和同伴交流听后感受,到达共同提高。

2、积极参加公开课

新课标教学是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课堂是民主、和谐、自由,尊重个体发展的一个活的课堂,公开可也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平台,仅有经历和磨练教学本事才能提高,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成长起来。

3、网络学习方面

网络学习是最快捷的一种形式,在线研修好的一种研修学习方式,我做到网上在线找相关的课题的视频学习,找相关研修主题的资料查阅学习,也能够和同伴在微信和QQ上、博客交流个人校本研修的过程分享其他同行的个人研修成果,吸取了他们很多有用的经验,效果好。

4、教学反思方面

每次听完同伴的课或者听专家的课,我都要把对我启发最大的课的感受写下来,把我每次平时上的感触最深也写下来,把我公开的课的评课和提议意见也写下来,我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写,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还在上完课经常反思自我是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等。

三、努力与团队合作

1、积极参加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学校组织的评估课、公开课观摩课,不论什么科目或年级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先进的白板的运用在自我的教学中。认真研究备课、作业设计和批改,每次教研活动也积极讨论、积极准备团体备课,把教研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中。

2、在校本研修培训中,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有机会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观摩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反思,评课记录,在学习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根据平时的积累,认真填写个人研修手册。做到工作做到平时。

3、自我反思常抓不放。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我上课时是否出现问题,自我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我这节课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以及学生的课堂生成;反思自我在备课时是否困惑,是否调整教材资料,是不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设计的。经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自我就掌握了研修的第一手材料,完善了自我的课堂,并且,对于自我成功的课,就做好课件积累和课堂教学实录的积累。

我经过一年的研修,深深感到自我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攒在着不足:教育理论知识不是那么丰富,教学资源利用的不那么投入、挖掘的不够,我的某些教育思想没有太大的提升和改变。我多么期望我将来是个研究型的教师啊,带着研究走向讲台,带着教育的新理念走进学生的心灵,带着所有的期待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2

在这一段时间的培训中,我比较认真地看了各位专家对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解读,尤其对他们讲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今后改善的措施、办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确实收获不小,感觉自我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仅仅在自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计划着自我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这次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

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彻底改变自我。这次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数学学习探究过程中,不再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我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为学习团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学生们一齐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做到: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供给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经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本事;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我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仅有对自我、对学科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坚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所以我们要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

关注学生我们应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关。

四、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本事的发展”。在此,异常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教育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应是与其数学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直接相联系的,也即在两者之间存在内存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某种外在的、牵强附会的、偶然的成分。

所以,我们无疑应当强调经过数学教学帮忙学生树立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可是这绝不是指数学学习应当成为一种毫不费劲的“愉快学习”,我们应当努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艰苦困难的承受本事,从而也就能够经过刻苦学习真切地体会到更高层次上的欢乐。这也是中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地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大力改善我的工作。

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3

这次的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它让我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像一架云梯,让我不断的向上攀登。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课堂中注重交流,注重互动,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营造一个简便、活泼的课堂氛围。现我就对本次研修做一个总结。

一、本次研修使我更新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的教育理念有的来自同事的言传身教,有的来自儿时教师的影响,有的来自自我的揣摩,有的来自二十几年前的师范教育。经过此次培训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从课程改革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我的教学理念,使自我在教学中不再迷茫,明确了自我教学目标。

二、网络研修丰富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实施的教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仅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要重视改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当代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数学仅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最好地理解数学”,所以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经过本次培训,我掌握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教学方法就是收割教学成果的“利器”。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备课不再平铺直叙;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课堂变得生龙活虎;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在进行教研中有了更多的内涵。

三、网络研修激活了我的教学灵感。

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之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生活中人们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资料的应用价值。所以,我在备课思索,什么样的数学情境才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是应当注意什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的计算本事差,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怎样改善计算教学,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教材增加了统计与概率全新的知识,我们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去评价一堂课?……这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家们都一一做出了回应,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网络研修激发了我的工作灵感,给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此次学习,真实体会到:凡事只要用心去浇灌,就必须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四、网络研修让我认识到反思能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本事。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一种使自我言行端正的手段,更是成功的基石与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课堂教学,善于拾掇教育过程中的成与败,持之以恒的积累素材,让它成为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即使成不了名师,也能够独善其身。

五、经过网络研修,提高了自身素质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我的教学思想,指导自我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学习是无止境的,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自我需要学习的东西会有很多,仅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正如颜真卿的名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样一个职业,那么我们就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

小学数学研修培训心得体会4

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网络培训,第一次是远程的形式,而这次是完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培训里面的真正内涵和丰富的知识面,与此同时让我个人感觉到知识的一种升华从那里开始,总的来说,形式多样,有名师的专题讲解和分享,有学员围绕专题而进行的互动讨论,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拓宽了更长更广泛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回首这半年来的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在学习期间,我深深地感到了新的教育观念的冲击。这个冲击来自于教材、来自于教师、同时也来自于方法。精彩的知识面,让我吃了一顿营养丰富的理论大餐,并引发我不断的反思,并且专家们的那种自信和独特的个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得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作学问的方法的成长,而更多的是他们执着于事业、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孜孜不倦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和作为教师、作为学者的闪光的人格魅力给我的感染。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我的教育,能更严肃地思考我所面临的挑战,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我意识到了自我身上的职责,意识到了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育中的分量,意识到了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重要意义。

我们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改革,认为只要考试选拔制度存在,教育只能是应试教育,任何先进的理念都只是完美的梦想。于是,我们中很多人安于现状,停留于对教参的传授,对教育的不足、失误一味归咎于应试,归咎于学生的无知。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砥砺磨练,不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即使学习,也只是装了一些新名词、新概念,不与教学实践结合,消化成自我的思想。此刻想来,不经意间我已成了新课程实施的阻碍者。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的思考,以往的课题研究是为了结题而研究,不是针对学生,而是针对课题评审人员,一度造成课题研究假、大、空的局面,写个开题、结题报告,再补上一堆资料,便能够名正言顺地结题了,久而久之,教师们对于课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荡然无存,再加上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成了负担。由此看来,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课题的本质和重要性。

几十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梦想,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这半年来我们静静地聆听讲座,静静地写心得,徜徉在学习的欢乐里。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贫乏,自我的浅陋,也看清了过去的自我: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吃老本念头多,终身学习意识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无意义的耗费时间多,有价值的尝试探索少;课堂上展示自我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经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我们今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在这次的培训中,听到最多的话除了“反思”便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们在交流时都有同感:教学有必须经验,所带班级成绩方面,我们能够说还是很骄傲的;平时读书也不少,可谈到论文方面,大部分教师能够说毫无建树。之所以这样,除了因为自我教学理论的匮乏,无法将自我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还有很多教师是疏于动笔的,每次写东西能够说是挖空心思,而自我的评价永远是简洁的四个字“文不达意”,这就是我平时“读写分离”造成的结果。学生不练笔作文没有提高,我们教师也是这个道理。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每周必写的新得,可算戳到我的痛处了。所以,内心是很抵触的,但没办法,作业总是要交的并且还要争取优秀。每次如难产般的完成作业,但出乎自我的预料的是这样“艰难”的写了几次作业后,发现我在教学理论反面再不象从前那样无话可说,偶尔也能够“引经据典”一下了,这就是提高吧!

我一向认为学生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所以,工作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教学这一块儿。备课、上课、批作业,每一天在重复着这样的“三步曲”。尤其对于备课,手拿一本课本和教参,再加上自我对于数学的理解,这就叫充分备课,而后胸有成竹的去上课了。这次的培训,让我真正明白了“备课”的含义。教师备好课必须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总之,这次的研修班学习给我是受益匪浅的效果,即便是在空闲时看到的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小案例,也能让我体会到这种的互动是有必要的,能够提升更多的发展潜力的。

上一篇:人生追求的是什么?下一篇:宝马公司销售类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