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2024-09-15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通用16篇)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

5月8日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们参与了“20xx年中招数学教学研讨会”的线上学习,本次中招研讨会内容丰富,既有专家对数学中考备考经验的分享,又有专题复习课例的展示以及教研员对备考方向的预测与指导。可以说本次研讨会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为九年级的数学备考指引了方向。

在这次线上学习时,专家以《基于素养立意,提升复习教学》为题的讲座,让老师们认识到数学课堂要有“文化”味,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课堂应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做题的感悟中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掌握数学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渗透数学思想,在双减背景下应及时改变“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注重方法的总结,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教学,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的道理,复习备考时精选试题,把握好考试放向。

下午的两节优秀课例,授课老师分别从学情、讲授内容、考试要求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这里可看出,要想精准做好中考复习备考,首先要把握考试方向及考察重难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人公作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两位老师都非常重视做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即使是做题的细节授课老师也规范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及线上学习内容,我们准备充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审题能力的教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审题的好习惯。

2、加强对学生做题规范的要求,勤批勤该,争取每天有适当题量的课时检测,及时批改,及时纠错,认真规范学生的过程。

3、老师们认真阅读《解析与检测》的考试要求及考试内容要求,多做多看,复习面做到广,全,细,准。

4、课堂上避免满堂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不动摇,动员学生互帮互助。

5、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2

职前培养关于高中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指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过程中, 按照新课改要求, 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提升. 这就对当今师范类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

采用双轨培养模式. 大学数学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延伸, 但现在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衔接的不好, 导致很多师范生上岗后, 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的需要. 所谓的双轨培养模式就是师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参与到高中教学中去, 注重与高中课程的联系, 双向发展自己的能力. 有利于师范技能的提高.

优化高师课程设置. 高师数学专业现有的数学教育类课程是为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而设置的, 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目标、基本理念、框架、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异! 故这一类课程设置的目的、作用、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 , 必须进行改革,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和《初等数学研究》这两门核心课程.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内容、观点陈旧, 理论深度不够, 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 (一般都待课程结束后教育实习时才进行实践) ,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 该课程的内容和观点需要更新, 删除陈旧的内容, 增强现代性和实践性, 大力提倡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基础教育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索, 提高教学实效, 并注意该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初等数学研究》课程自50年代就在高师院校数学系开设, 至今仍沿袭着传统的内容体系! 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重大变化. 加入了一些新内容, 例如, 渗透算法思想, 加入二阶矩阵与向量变换、重视直观几何以及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微积分、概率统计进行了新的设计和整合! 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将在整合中适当精简. 用现代数学知识和方法来指导研究初等数学及其教学, 把初等数学知识融会到近、现代数学知识体系中去, 通过运用“高观点”分析、研究、整理中学数学教材, 这样对未来从教的中学数学教学及内容才能高瞻远瞩, 游刃有余.

职后培训入职后的高中教师也不能懈怠, 要时时的提高专业素养, 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数学教育. 主要的职后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德修养的提 升培训. 这种修养 既包括学 识方面, 也包括道德方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如果自身修养欠缺, 何谈对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 造就良好的师德,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数学教师相对于其他科老师而言, 知识面要更广, 要多读书, 多思考, 勤练笔, 要让自己显得比较渊博, 比较有涵养. 同时, 数学教师还应在道德方面作出表率, 为学生率先垂范,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是时事素养的提升培训. 时事素养的提升策略. 当代高中数学教师应有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如果总是墨守成规, 不知变通, 那么他势必会被社会所抛弃, 当然他会被学生所抛弃.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之快, 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对身边的真善美、假恶丑要有着清醒的认识, 并能从中提升做人的道理, 传授给学生.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应该具有先见之识, 走在时代的前列.

最后是科研素养的提升培训. 知识型、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科研, 善于思考, 勤于思考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跨入高素质教师行列关键的一步. 新课改理念是这样要求我们教师的:为课程改革服务, 就要求我们教师将主要精力聚焦到课堂教学领域, 去研究、去实践、去构建生命化、生活化、主体化、互动化的课堂;为课程服务, 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反思意识, 不断地超越自我, 使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为课程服务, 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意识, 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去教, 努力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各种.

参考文献

[1]牛海清.高中数学教师素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2]佘坤珍.搭建广阔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J].辽宁教育, 2010.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标》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设计思路

一、你是怎样理解新课标(2011年版)与旧课标(2001年版)的关系的

小学数学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1.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2.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3.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和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4.“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5.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6.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7.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二、在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怎样理解“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特征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义务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经验。

三、“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模型。”对此,怎样理解的(有三个方面)

1.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地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2.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对小学数学各个年级各个版本各册教材进行梳理,小学阶段可渗透的思想方法有: 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等。

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提炼隐含于教材的思想方法,纳入到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四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新增的两基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基础知识:重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重在理解和准确。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本活动经验:在做的过程中积累。

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什么要增加这两个维度的目标?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多年形成的传统,加强双基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学生数学基础好、数学成绩优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知识的快速增长,只是强调双基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在双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实验、推测、计算),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讲授给学生自主以启发、动力、灵感、方向,学生自主给教师讲授以反馈、分享、调控、反思。对学生创新认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学新课标的理论知识,以后我会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我的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2012年7月25日和26日,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我从专家老师们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

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四、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

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

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

心 得 体 会

谢 秀 英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6

一、刘丽老师对一年级下册的教材进行详细的解读,主要是新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内容的更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教学,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并通过小组和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复习。

2、增加了“数学背景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时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展示,从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3、新教材着重强调了数学要注重情境的设置,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识图形二”主要是认识平面图形,把以前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划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安排在一年级下册,主要是平面图形更加抽象。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表述。

5、“20以内的加减法”的主题图进行了更改,更有层次性,也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性。在教学时要经历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去表述计算的过程,在表述中理解算法。对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允许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进行择优。

6、课后练习要有趣味性,练习的形式要多样。

7、“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画图分析问题的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

8、“100以内”数的认识,要从分利用好100以内数表,让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9、教学用书后面的光盘和以前相比质量和内容有了的升级。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好光盘进行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刘教授对新的课程标准里面的关键词进行了解读。

刘教授对于十个核心概念的里面的“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的分析,使我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王永春和卢江对网络培训中的问题进行答疑。

在一天的网络培训中,全国各地的老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王永春和卢江对这些有价值的、关注的`比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解除了老师的疑惑,为老师更好的使用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一、努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品质。

二、加强对学生口算的练习。课程标准对与一学生的要求是一分钟能正确计算8至10题,对于大对数学生来说,应该能达到这一标准,但让全体学生都达到这一标准应该还有难度。在教学中,要多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在算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己分析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7

一、改变单向教师传授,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阶段的教学,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的年龄偏小, 知识、经验的储备不足, 学生的学习尚不能完全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所以接受式学习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我们要努力让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意, 能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他们乐于接受。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注重让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用多变的方式给学生以新鲜感, 使学生在被动接受中依然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首先,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多媒体课件以其音画并举、声形并茂的方式, 可将许多难于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 或是通过给学生展示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使学生于具体情境中去学习抽象的数学道理。如:在学习“秒”这一抽象概念时,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奥运开幕式场景中倒计时的画面;然后再展示新闻联播前读秒的镜头, 让学生于生活中的熟悉的画面中去理解和认识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其次, 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活动、猜谜、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在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讲一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找水, 八戒找了一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师傅口渴了, 分西瓜的二分之一给师傅。”八戒总想多吃点, 大喊:“西瓜是我找到的, 俺老猪得多吃, 我要吃八分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此去探讨一下, 到底谁吃得多。学生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 更容易进入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探究中。

二、改变单向被动接受,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家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 他提出了“做中学, 学中做”,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动手实践法学习数学。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效的操作中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们在操作中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喜欢动手操作, 在动手操作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动手操作中能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动手操作中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胡萝卜和一把水果刀, 通过动手操作切萝卜, 让学生们先在头上竖切一刀, 得到长方体的一个面, 再横切一刀, 得到一个相邻的面;然后给两个面相交的边起个名字, 叫作棱;再切第三刀, 得到三个相邻的面, 这时出现了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生给这个点起个名字叫作顶点……就这样, 让学生在切胡萝卜的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 在游戏般的操作过程中, 学生们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改变单向教师讲解, 倡导师生合作探索

新课程理念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这就需要师生合作去共同探索。教师要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者的双重身份去从事教学。如在学习“毫米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先引导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 并估一估大约的数字, 把结果填入表中以备对比之用;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当测量中出现不足一厘米的现象时如何解决问题, 这样自然地引出对毫米的认识;然后结合刻度尺去感受毫米的具体长度及与厘米的关系;最后在测量与计算中学会运用毫米这一数学概念。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教学既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也体现出教师的科学引导, 由此可见, 师生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改变单向个体独立, 倡导学生合作交流

子曰:“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独立思考是不够的,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并结合座位就近原则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以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的相互启迪和共同探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把自己的见解告诉给大家, 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且让能者为师, 弱者为生, 生生互助, 共同进步, 这正是素质教育中的每个人都得以提高的具体体现。

总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 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 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 因此, 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 挖掘课程资源, 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日渐完善, 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 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 改变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只要我们勇于实践, 不断探究, 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数学教学中适宜采用的四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即教师生动传授、学生动手实践、师生合作探索、学生合作交流。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学习方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贾秀霞.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学苑教育, 2009, (9) .

[2]顾汝佐.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J].四川教育, 2007, (7)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思考 篇8

一、自主课堂,自主思考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教师只是一名“组织者”,这要求教师要说得更少,说得更巧,从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比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刚开始的导入设计是:先让学生把他们家电视的价格说一说,再把课本上的四种电视机的价格940元、1899元、1350元、236元显示出来,并让学生把这些价格读出来,然后笔者揭示课题——如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这样的导入十分常规,结合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可以让学生复习一下读数,这样的设计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言并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对于这些数字,学生们几乎都掌握了,没必要再读数了。思考之后我就把导入环节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动,让学生说自己家电视价格这一环节不变,然后是向他们提个问题:“老师想买一台贵点的1000多的电视,你们觉得我该买哪台?”这样一个问题很快就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他们也很快就说出了该买1899元那台。接着,笔者再让学生自己思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同样是两个问题,但是后者让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明显多了,真正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二、开放课堂,开放思维

新课标背景下,开放课堂的建立势在必行。开放课堂即开放性教学,也即让孩子们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展示。开放性教学首先要放弃对孩子们思维的限制,要鼓励孩子们拓宽思维,大胆提问。数学的复习课很多时候都是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样的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具有新鲜感,而且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节奏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此,笔者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了开放课堂的尝试,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笔者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对他们的要求是:1.每道题的知识点必须是本册学过的知识,题型必须是我们学过的;2.题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有创意;3.试题必须自己先做一遍。这些要求既有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又有拓展性思考的空间。在这样的开放课堂中,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因此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他们都努力地巩固旧知、思考新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少教师会担心这种开放课堂对于系统地复习和梳理知识是不是不利,但其实孩子的这种独立思考,就是构建他们知识体系的基石。只有多进行开放课堂的实践,才能真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和自我完善能力。

三、动手课堂,动手动脑

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多给孩子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很多老师会认为学具的作用能被电子课件代替,学具有时还会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分心。其实这就忽视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不只是一个形式,它是让孩子把抽象概念转变成具体概念的方式,是培养孩子们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低年级尤为重要。比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笔者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些物品,比如牙膏盒子、魔方、茶叶筒、球、漏斗等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摸一摸,玩一玩,让他们有了丰富的认识和体验后再开始教学;将物品分类,让他们说出各类物品具体的名称及形状。然后通过游戏“口袋摸物”,让他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最后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这些物品拼出或搭出他们喜欢的东西,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一节课开开心心,而且还学到了主要的知识。在这种动手课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锻炼。

四、课堂评价,关注过程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提示我们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发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小学数学的课堂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孩子并不是因为上课没有听讲而学习不好,如果只看结果而不注意过程的评价,可能会让很多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学习积极性,产生恶性循环,结果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课堂中屡见不鲜。因此对于课堂评价,我们应该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和反馈,不要吝啬表扬。

在课后我们也可以延续课堂评价,可以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反映学生的进步。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好的解题方法、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每隔一段时间看看他们的成长档案也可以帮助改善课堂教学。

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9

4月28日,在苏老师的组织与引领下我们参与了工作室线上活动,对2022版课程标准进行学习。苏老师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新增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全部更新优化整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这一系列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使我倍感压力,我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细致地去研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教学,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坪山实验学校 吴守江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观看朱慕菊、刘静、王尚志等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了解了新课标产生的背景及特点和变化;通过观看马复、胡赵云、程燕云等老师教授对代数的解读,观看章巍、刘晓玫、王尚志等老师教授对几何的栓释,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一、通过培训,知道了数学的要求从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通过培训,理解了目标术语“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的含义。

三、通过培训,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 “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 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想,培训的感受最好实施在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

一、授课过程知识点设计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二、当好组织者。充分信任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给学生,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尝试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

三、在教学活动中,做成功的引路人。通过新课导入设计、学习氛围创设,课堂内外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意愿和动力。

四、合理评价学生。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既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五、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标 分层异步教学

在小学教育中,经常会出现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这也是填鸭式教学的一个弊端。而分层异步教学法就能很好的将这种情况加以解决,教师依照对各位学生的了解,再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教学,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实现课堂效果的理想化。不仅如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死读书”问题也能在分层异步教学法中得到解决,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一、新课标下小学分层异步教学

根据学生们学习的具体情况再加以一定的标准将学生进行一个分类,然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最后教师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的教育指导,这就是分成异步教学法[1]。

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学生是可以自行完成学习的学生,乙类就是要和教师进行讨论完成学习的学生,丙类是指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的学生。班级中这三类学生会同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可是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却是有一定针对性的,这时就需要他们各自进行学习。而教师对不同学生也存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待甲类学生,教师要给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要鼓励他们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如果有时间,也要让他们帮助其他组的学生完成学习;而对于乙类学生,教师就要利用“半扶半放”的严责,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整理,让他们更加深入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对于丙类的学生教师就要投入大量的关注给他们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尽快的减小和其他学生的差距。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分成异步教学法的应用

2.1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要想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会再将学生们学习上的差异和需求进行彻底分析。不仅如此,影响部分学生正常学习的因素也要及时的加以掌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学习兴趣、价值观、自我意识等)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2]。教师要明确的观点就是,学生在认知方面不存在高等与低下之分,但是学生在处理信息时却也有所不同,想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效率,那就要帮助学生完成一次又一次好的信息处理,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能有所提升。

掌握了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会进行情况的分类。而这种分类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一个调查,然后对分类进行调整,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2将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只有教与学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分层异步教学法。所以,对于学习目标的设立其是也很重要,学习目标既要有一定的层次感又不能在每层中间留有过大的差异,不仅要有基础性目标,还要设立一定的发展性目标。然后就是让各层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关于学习目标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按照分层,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要求;其二就是,对每层的学生都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定的目标,然后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目标。在此同时,教师也要选择恰当的目标,定位太高,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及时调整,不可操之过急。

2.3对于课堂提问的分层

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明确这类问题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也可以在提问中运用“一题多问”的形式。在问题的设置上最好层层关联,层层递进,这样不仅能让各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在进行“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比他的四分之一多一,那这个数是多少?”这就可以先对甲类同学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先自行解答和探究。如果有一定困难,教师再给予指导,让学生们把这个数设为X,再让学生列出等式1/3X-1/4X=1,让学生们开始计算。如果丙类同学对此题还没有深刻理解,数学教师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向学生发问,将题进行分解,让学生对此题得到理解[3]。

2.4分层指导

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擴展,不仅是课堂教学,也要指导学生们进行课程的预习和辅导。关于课后的复习与课前的预习,对甲、乙两类学生就可以给他们安排收集学习资料,多做课后习题等任务;课后教师也可以单独为他们准备一些探究题和思考题,让他们进行课后的探索,将知识面不断拓宽。而丙类的学生,教师要辅导其进行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后的复习,要指导他们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除此之外,每个单元小结告一段落时,教师也要进行一个综合的复习,进行知识点强化,对学生们的学习漏洞进行及时的补救。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想要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有创造力和思维性,引进分层异步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教学,能提高教学中的灵活性,学生能在其中得到对未来有用的知识,这也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虽然我国目前的分层异步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相信,在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实践不断调整下,小学生一定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知识,并不断成长的。

【参考文献】

[1]张克礼.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J].科教导刊,2015(4):100-101.

[2]李晋锋.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软件:教学, 2015(7):6-7.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2

一、深入解读教材,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课堂教学中,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以了解教材的内涵, 并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要深入了解新课程教材需要满足一下两点:第一, 深入理解新课程概念。《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而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同时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以生为本”,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并使其在探索中享受课堂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这就必须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 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二、创设故事情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本身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灵活多样且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 以使学生处于一种乐学、愿学的状态中。例如,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习题是运用图画来表示数学应用题,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针对图画应用题教师可以编故事:“同学们, 在解题前首先让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龟兔赛跑, 大家知道的在第一次龟兔赛跑中小白兔由于骄傲自满而输掉了比赛, 后来小白兔思考后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之后改掉了它那骄傲自满的性格, 在动物王国举办的第二次龟兔赛跑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赢了小乌龟, 今天我们便请来了小白兔一起参加我们的学习活动 (教师将小白兔图片拿出并张贴起来) , 同学们欢迎吗?”通过一个简短简短的小故事便把学生带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不但向学生传授了数学知识, 同时还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训练。例如应用题:“一家长买了数学作业本和英语作业本共40本, 共16元, 而英语本所花费的费用是数学本的3/5, 问买英语本共花费多少钱?”问题给出后,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从分数应用题着手, 很快得出了计算公式:16÷ (1+3/5) ×3/5, 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按照比例分配角度列出最简公式。此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便随之活跃起来, 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便找到了关键句“英语本所花费的费用是数学本的3/5”, 从而得出了最简公式:16×3/8。待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发起来后,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分组合作, 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同时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分组教学时要注意合理分配, 避免全优一组, 全“差”一组, 应当将优“差”生搭配分组, 这样在同组中基础较好的学生便能够帮助基础稍差的学生,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来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进行小组讨论之后,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 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要建立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 以便其后续更好地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观察学生的动向, 从中了解学生的想法, 并适时给予学生指导。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

摘要: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改革发展中, 积极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探讨在新课标指导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华.优化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9) :215.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3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也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

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我们就不能把音乐的美灌输给孩子们。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特别重要,我会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体会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

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

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篇14

彭阳县一小

9月25日,我校数学组组织了由参加过区级培训的宋佩兰老师主讲,对数学组全体教

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不仅使我们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

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

革。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

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教学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新教材图文

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

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

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

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

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如:

第一册的学习的主题“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使小朋友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再如:本册教材

分为9个单元,如:“位置与顺序”、“加减法”、“分类”、“认识钟表”等等。各单元中每一节的标题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配以各种活泼、精美的插图。小朋友们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二、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的学习内容外,还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跳绳、分苹果、踢毽子、买东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新课改的教育

理念就要求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型人才,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的人。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5

一、化虚为实, 形成数学观念

培养数感、符号感, 发展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使用教具能促进小学生数学观念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 课标要求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而课堂毕竟不同于生活实际, 此时, 包括实物在内的教具就起到了衔接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作用。教师常让学生数棒、五星、黄豆等, 让学生在不断的数数中感受到了数的意义, 理解了数的大小, 知道了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认识了大数……在这一过程中, 使用教具的效果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代替的。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模型教具在发展空间观念上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三视图之间的联系和转换, 更有赖于通过几何模型建立直观表象,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描述和思考。虽然多媒体课件也能模拟出立体图形效果, 但屏幕上的长方体与真实的长方体还是不一样的。

二、化静为动, 变革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教具为学生的操作、探索、合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计数器为学生认识数位提供便利, 可展开的圆柱模型吸引学生去探索它侧面积的奥秘, 长着猫鹰脑袋的钟面让课堂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口算卡片、四则运算转盘让孩子们可以互相测试……灵活运用教具, 数学学习的方式将告别单一、枯燥, 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 主体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三、化难为易, 突破学习障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常有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冲突, 产生学习障碍。有经验的老师总有非常多的方法, 帮助学生突破障碍。其实, 恰当的使用教具也是一种有效突破学习障碍、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方法。

例如学习口算20以内加法时, 教师先出示问题“学校买来9个白皮球, 5个红皮球, 一共买来几个皮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把小皮球装进小盒子里, 每盒只能装10个。学生经过讨论, 一般会出现两种装法:

⑴9个白皮球与1个红皮球装满一盒, 还剩下4个红皮球。⑵5个红皮球与5个白皮球装满一盒, 还剩下4个白皮球。然后, 教师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装法, 引导学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装法列出算式, 并思考:9+5怎样计算?此时, 学生已经历了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必能得出:9+1=10, 10+4=14;或者5+5=10, 10+4=14。

除此之外, 教学圆锥的体积, 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 用教具辅助教学, 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一举多得, 彰显非智力因素

“儿童是靠形象进行思维的”, 恰如其分的采用教具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正好与儿童思维特征契合。同时, 教具的使用, 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极大的促进了儿童对数学, 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相象力极其丰富的世界, 充分使用教具, 使儿童的好奇心得到发挥、保持和发展。而教具本身常常形象生动, 色彩鲜艳, 简洁而有规则, 具有美感, 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 教具是连接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抽象的桥梁, 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的物质基础, 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有助于新课标要求的非智力目标的达成。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具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16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分析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目标较模糊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确,大致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课程教学期间,通常由教师占据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其二,部分教职人员仅采用板书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教师的语言过于单调,教学氛围十分沉闷,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其三,部分数学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较片面。教师认为仅需完成课程大纲中的要求即可,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不能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数学公式、定理、计算步骤等,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相关数学内容。在考试时,只要题型稍微出现变化,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入手,降低了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虽然新课改实行多年,然而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大多数数学老师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自身的主导地位,将学生放置在被动的地方,极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厌恶的心理,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对学生的评估缺少客观性,批评多过表扬,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先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教师应认识到数学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并不是完全讲解理论知识,唯有保证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才能够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求知欲望较强,同时极具创新能力,作为数学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找规律”课程时,就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寻其存在的关联。然后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好自身引导的作用。多给予学生表扬,当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大纲不一致的观点时,教师不应全盘否定,让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找寻正确答案。通过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学习夯实基础。

3.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十分热爱做游戏,数学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同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忆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钟表”课程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小猪几点了”的游戏,让几名学生围成一个大圈,里面留有一名学生,周围的小朋友问“小猪小猪几点了?”里面的学生会说出一个时间,如“三点了”,周围的小朋友相应作出三点的动作,睡觉、吃饭等,如果有学生没有做对,则让其在内部扮演小猪的角色。通过游戏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明确时间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學活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内容中存在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内容,学生背诵、记忆起来十分困难,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和方向”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空间,让学生观看并说出各自的位置,方向等,利用该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数学小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

(3)分层教学法

因为每一位学生个性、思维、爱好等都不同,所以,教师不可以千篇一律地采用统一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深入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分层教学,为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比”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一些数学基础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设定一些基础性的学习任务,而为一些成绩优秀、基础扎实的学生设计一些拓展类的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4)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往的学生评价方法缺少客观性与公平性,教师应对其进行改进,可以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及教师综合点评三者相配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予以改正;通过小组互相评价,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教师点评,可以给予学生更正确的引导。三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防止出现评价不客观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行高效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以后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周君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08(7).

上一篇: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可行性报告下一篇:谢谢您,老师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