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2024-09-26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共8篇)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1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

流会的心得体会

上饶市实验小学杨昌砚

2012年10月24日到26日,在英雄城南昌召开了全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与到会参加的500多位全省的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的专家共同见证了一场全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盛会。作为一名普通数学教师,能与与会的老师代表和专家们深入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使我对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任重道远。

在24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上,江西省教育学会的黄兴明会长作了重要讲话。黄会长首先对我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江西省小学教育学会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刻举行本次交流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讲话中,黄会长还结合我省教学改革的历程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指出了许多我省教学改革中的不足。如在中考、高考指挥棒下,学生学习天性的扼杀和学生学习创造性缺失的应试教育的总总弊端;以及前几年从全省高中教学改革失败中得出的“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轻教师教育思想水平”的错误做法。

所以在开幕式上,黄会长对我们小学这一块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表现的尤为关注,并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和期望。同时也对现在许多中小学校轻视教研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做法表示了担忧。此时我们在座的每位与会老师都产生了共鸣,我们深刻地感到每次教学改革历程的艰辛以及身上肩负责任的重大。

二、精彩纷呈。

在三天的时间里我们一共聆听了我省十三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目睹了优秀教师们娴熟的教学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学技能。可以说,每节课都有华丽的亮点。使在座的每位听课教师都得到了视觉和听觉上双重享受。如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的赣州刘才军老师把一节我们都认为非常枯燥无味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上的是妙趣横生,教师在课堂中富有激情的言语,善于创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对话这几点上就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同样获得特等奖的还有上饶市广丰县商城小学的施乐旺老师,他一上课就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在使课堂回归常态的同时,让学生享受数学朴素的美,当课上到高潮处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赞美的笑声。

三、受益良多。

本次交流会在一片油然未尽的气氛下匆匆落下了帷幕。与会听课教师无不从对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积极践行课改的信念,深刻理解了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认知,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品质的课改理念。

总之,通过参加本次交流会,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日常教学

中的不足。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课改的动向,把握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当中。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2

一、观摩活动规模大、课例多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经过层层选拔,一共展示节课,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大会安排我们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体育馆进行观摩,共观摩节课。课型全面,涉及领域多。参加听课的教师人数多。

二、精彩的开头每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或是谈话,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数学学习的枯燥感。例如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就用幽默亲切的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有张振涛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和李莉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交流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还是教师的教学风度,几位教师都表现的非常的出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从阮志强老师身上我体会到:应该做一个博学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能给给学生幽默风趣的点评,会使你的学生敬佩你、信任你。阮老师在上课时充分发挥了他渊博的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与学生的交流自然、和谐,使学生耳目一新。坐在台下听课的老师不断的为之喝彩,相信阮志强老师的这节课是让孩子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导入新课到进行新课学习及接近尾声,都创设了很好的情景,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都创设的恰如其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愿、教材资源。教师精心选材。很好的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问。如赵海峰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让学生学习读写法一带而过,整个过程是在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上让学生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后面如何利用分数来表示小数,在连接点上下了功夫。尊重了学生的经验与起点,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理念。尤其是最后练习题的设计的两个蜗牛爬杆子的情景引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很好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再继续深层的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新疆的李莉老师的《三角形特性》,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有吉林的张振涛老师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由厦门市市花引入新课,过渡自然,不断调整教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天津的董会英老师通过摸球的个数引发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总之,参赛的老师都是在用心思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情景。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3

晴隆县第二小学

江贵

九月份下旬,我很荣幸被学校领导派到水城县第二小学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从22日早上开始到24日下午结束,共三天时间,观摩了来自贵州省九个地州市的20名数学精英关于即兴演讲、学科知识素养等比赛。本次大赛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公布参赛老师的地市和姓名,一律按序号上台展示。虽然基本技能评比已落下帷幕,但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思考。20位参赛教师在板书“书写”的规范性方面、“说课”的组织语言方面、“科学知识素养”答题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每位参赛教师都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有的激情飞扬,有的亲切从容,有的温柔委婉,有的沉稳大气,他们的个人魅力深深感染了我,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孜孜以求的拼搏精神,让我由衷敬佩。收获最大的是在每位教师精彩纷呈的展示后,还有专家的精彩点评。下面谈谈我观摩后的点滴体会:

1、同课题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的精彩,板书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微型的教案,它是生成性课堂的优美点缀。板书,是直观感性的教学内容,是辅助教学内容的显性形象,是教学内容的又一次艺术性创作。板书是灵动课堂中有效资源的撷取和提炼,是师生互动中有效课堂的彰显。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参赛教师就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进行板书设计比赛,有的教师板书整体感一目了然,感受鲜明。而有的小黑板上正反两面都有,而有的教师没有书写完,体现了教师技能上的差异。

2、指定话题即兴演讲

教师就《教师要学会等待》《数学有趣》《数学好玩》三个话题抽签即兴演讲。参赛老师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将很多趣味性的游戏、学生之间竞争、比赛、闯关等课堂实录展现给大家,论证了教师怎样学会了等待、数学为什么有趣、好玩,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从而快乐学习。在演讲过程中,许多教师妙语如珠,充满激情,有案例有反思,根据学科特点,言简意赅,直中要害,尽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教育机智。

3、借助精美的课件进行说课展示

说课题材自备,说课环节从《小学数学(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领域》出发,其中有《找规律》《利率》等数与代数的内容;有《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周长》《角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等图形与几何内容;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可能性》;也有综合与实践方面的内容——《烙饼问题》。在说课过程中,选手们紧扣课标要求及学段特点,运用精美的语言、简洁明了的方式,辅以精美的课件进行说课;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究与内化;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具体图像;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为宗旨,重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随机抽题,考考参赛教师学科知识素养能力

综合素养知识问答环节里,题目以新课标为出发点,以检验选手对其中的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及课改的基本理念掌握程度为目的,内容有“预设与生成”“提问的目的”“怎样使提问有效”“课标中的十个核心概念”“课标中的新理念”“课标包含的四个学习领域”“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概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等,选手们面对随机抽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将教学中用到的好方法,比如老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常纠正学生的书写的姿势,纠正学生坐姿。好评语,比如课堂上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你们真棒!”“孩子,你读的真有感情!”“孩子,你真聪明!”通过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教师。选手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侃侃而谈,应对自如,体现了选手对数学课标内容及学科特点的把握,充分展示自己深厚的数学功底。

5、选手对录像课《负数的初步认识》写教学评析

参赛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1200字左右的教学评析,这又是教师们基本功的又一次大比舞。为此省级专家贵州省教科研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学杰强调:学科知识素养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沉淀的过程。全体数学教师必须熟悉课程标准,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行为、教学理念等方面能有较大的提升与改变。

这次活动,既是对全省青年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一次集体检阅,又是对教师们说课、评课能力的一次高效培训。活动的开展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创新,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而且激励了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的积极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今后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进一步加强教材研究,更好地备课。无论教材多么熟悉,都不足以作为不认真备课的理由。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一节内容该怎么教学,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所以,我首先该做的,就是通过备课认真挖掘、加工、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也是高效课堂所必须的。判定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教学,应该看参与的主动性,看参与的深广度,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参与。教师满堂灌不好,满堂问也不好,完全撒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更不行。不管教学过程该怎么实施,一堂课开始了,我首先要做的是: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尽量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只有这样,高效课堂才有保证。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4

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3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观摩研讨会活动。我非常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真真切切的观摩学习了2位青年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和各位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觉得感触颇深,收益匪浅。

此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品尝到了一顿丰盛的“数学大餐”。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很多新的信息和思考,首先我谈一下个人听取的2节课后的肤浅认识:作课教师都是比较年轻的一线教师。他们有激情,有潜质,教学风格多姿多彩。可以说,他们辛勤的付出,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教学盛宴。就算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寻觅到我们自己教学的影子,从而更可以让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成长。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贾淑平老师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在课前与学生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用心思考,“请学生吹一口仙气”及“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圆的几分之几”时,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刘亚静老师教学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如:你是哪组的,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太棒了,第一次就做这么成功!感觉大家学的都不错,但究竟怎么样?老师要检验一下大家。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刘亚静老师以黑板上装饰“气球”为线索,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使学生列出了一些乘除法算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自学的内容,老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表达的,老师鼓励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做了。尤其是她们课堂时间的分配特别值得我学习,都能在仅有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有时间处理课时练,并利用组长判完。这才真正上出了“高效课堂”。最后,贾老师利用课前提出的1/8+ 3/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布置了下一节课的前置性作业。

回顾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以探索学习活动做保障,凭借有效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有探索和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真实和扎实。两位教师的五个教学环节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各种数学思想分层次、分步骤地借助素材的探讨进行渗透。尽管她们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有所不同,但都能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令我们徜徉在别具异曲同工之妙的教学生态中,尽情地享受殊途同归之效。

下午听了各位老师的经验介绍,令我非常震撼,每一位老师的发言都有各自的风采,都值得我学习和尊敬。如:田艳华老师提出的:教师上课语言要精准,能用8个字表达清楚的,不要用10字说。再有,刘亚静老师整堂课都在用肢体语言提示学生的坐姿。这就是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的体现之处。他们做到了不浪费一分一秒,才有时间完成课时练,并做到分层批改的原因。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5

历届获奖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4月24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小学数学历届获奖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观摩研讨会的主题是“打磨特色好课,历练成长之师”。24日,与会教师观摩了六节优质课及执教教师的问题答辩,并由学术评委和大众评委从中评选出一位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六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执教教师-----三明沙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林俊禄教师。最后聆听了厦门市教育局专家型局长任勇的讲座——《师者:做更好的自己》;25日,我省6位参加历届全国赛课获奖教师在现场展示及交流磨课心得,从中推选跨省区交流的优秀教师,最后由省教研室彭晓玫主任做大会总结。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让我真真切切的观摩12位名师的课堂教学,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让人回味无穷,惊叹不已。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虽然使用教材不同,但执教老师能根据学情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的教学设计,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目标,课堂中教师能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和谐的探究情境,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构建了高效课堂。这12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沙县教师进修学校林俊禄的《周长》一课及厦六双十中学附属学校李鹏教师的《找规律》。下面我就这两位老师所上的观摩课给我的感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探明学生的相关经验,并将新知建在认知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认知体系。沙县林老师在上《周长》一课时,他从“一圈”入手,问,绕操场跑一圈,是什么意思,全班学生都能在课件上的操场图比划出来。林老师在答辨时说,他试上时,不是用“一圈”,而是用“一周”,结果学生说绕操场跑了一星期。学生理解了一圈后,强调了“沿边线”与“回到起点”这两个本质属性,使学生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知,然后将“一圈“替换为”一周”。最后将一周的长度概括为周长。而厦门双十附属学校的李老师在上《找规律》时,重点是让学生找“一组 ”,再强调“重复出现”,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建立起对于规律含义的正确理解,并能尝试用语言来表述找到的规律。

二、营造合作探究的情境。新课改以来,在大张旗鼓实践“数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理念下,在许多繁花似锦的数学课堂中,我们看到了热闹、作秀、形式化等现象。可喜的是这次研讨会的十二节课中展现出的是有效的情境、高效的活动、简洁的交流和精彩的评价。如沙县林老师在上《周长》一课时,林老师让学生猜我和刘翔沿操场边线赛跑谁会赢?学生说,刘翔。林老师说,不对,我赢,不信你看,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刘翔和林老师同时绕操场跑,林老师没沿边线跑很快回到了起点,刘翔沿操场边线跑但没回到起点。赛后,老师故意高傲地狂呼——我赢了,夸张的语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幽默,高傲的语言使学生按耐不住地反驳,没沿边线跑,不能算一圈,老师没有赢----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用意很深,意在极大地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使学生不吐不快,接着,老师让学生理解“沿边线”与“回到起点”这两个本质属性。林老师接着问:刘翔赢了吗?为什么?这时学生说,刘翔和林老师赛跑的路程不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感受周长,林老师问:看来这场比赛,老师和刘翔都没有赢,怎么办?学生回答,再跑一次。这时课件演示:刘翔和林老师同时跑出,都沿边线跑,都能回到起点,刘翔先跑完,林老师后跑完。在整节课中,他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探究,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力。而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李鹏《找规律》一课,李老师通过在5秒钟内记住10个圆的颜色排列,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赛,来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规律的存在,激发了学生探究生活中各种规律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规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有了充分的表象基础,为后续的认识规律含义打下了基础。

三、构建真实高效的课堂。正如沙县进修学校林俊禄老师的磨课心得所说:“高效,不在于一节课内做了多少题,而在一道题内思考了多少,探究了多少,收获了多少”。因此,林老师在上《周长》一课的拓展延伸时,他拿出一张纸,让学生比划它的周长,巩固周长的概念,然后把纸撕去一部分,提问:它还有周长吗?启发学生:物变了,形变了,原来的周长破坏了,但新的周长又呈现了,规则图形有周长,不规则图形也有周长。只要沿着边线绕一周和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接着,让学生把撕成的两部分纸进行周长比较。看看谁的周长长。最后,再拿出一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撕成周长相同的两部分,让学生作比较。李老师在一个情境中多次利用教具,并且每次利用都赋予新的使命,这样的情境才可谓是

高效而独到,这样的课堂才可以说是高效的课堂。而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李鹏《找规律》一课,李老师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课堂,数学的生命可以延伸到不同学科延伸到课外。李老师让学生在人和动物、大人和小孩、伸左手和伸右手图片中找规律,到相同圆片不同颜色排列变不同平面图形不同个数排列中找规律、延伸到数字找规律,再延伸到声音规律和动作规律相结合起来,成健身操。让学生在变与不变、动与静之间感受规律,然后通过不断总结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规律。这种创新的、富有高效的课堂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每个人听课的角度不同,感受到的也不一样。这几天收获的远远不只以上几点。研讨会虽然结束了,但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体会与深刻的思想启迪却一直停留在我的内心里,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试着把学习所得慢慢转化成为自己的一份教学心得,尽力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我想,这应该才是我参加这次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黄根明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6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观城镇联校教师:张建国

2014年5月27号,这天我和岳国卿老师一起参加了在聊城市东方双语小学召开的《聊城市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交流大会》,下面我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这次活动我们聆听了李雪芹老师讲授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雷玉芳老师讲授的《近似数》,王占霞老师讲授的《用字母表示数》,孙秀敏老师讲授的《找次品》,何仲秋老师讲授的《组队》以及东方双语小学潘玉欣和李雯雯两位老师的讲座《东方双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对新课标理念的运用,对课程新颖的设计,灵活的教法,精炼的语言,课堂的收与放,对学生的启发和组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感受。

一、学习收获

1、注重课前的谈话功能

这些老师们走进课堂,他们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没有自己非常熟悉的学生,与他们一道上课的是都是初次见面的小学生,他们不知道学生的基础、语言表达、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等。他们只能从短暂的课前谈话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他们的话题和语言魅力及幽默的风格总能主学生感兴趣。

2、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3、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4、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李雪芹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让学生动手学手指操,亲自去体验做手指操时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中的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新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我们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5、教师要用鼓励性语言

这些鼓励性的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在这些老师中,她们所说的每一句鼓励性语言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如“聪明的人是越拨越快的”“聪明的同学就是不要样”“那边的同学发言真积极”“咱们班的同学真活跃”“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多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可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些语言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了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另外,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东方双语学校学生的一些课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勇敢,敢于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能积极的进行思考,善于和同伴合作交流进行探究活动。从上课时到下课时秩序井然有序,从走,坐,书写,举手回答问题等各方面都很规范。在中午,观看了他们精彩的《学生素养》展示。

二、自我反思

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方面,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2.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3.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5.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7

心得体会

中寨乡第二中学 江胜道

2012年5月12日、13日,我和本校的16名同事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汇集了贵州省很多地区学校的教师,整个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历年来的课堂教学方法,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他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夏青峰、徐长青、刘松三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生怕落下什么,做好笔记,回来后慢慢咀嚼,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

夏青峰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他注重“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二是思想”,所以,他的教学学生爱学、易学、易懂。徐长青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别具一格,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刘松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和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不但深受学生喜爱,更是让所有老师叹服。刘松老师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他的“三教三不教”:“孩子们知道的不教;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学会的不教;„„”,让我们见识了专家的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个性。名师的点点滴滴,我都如获珍宝。确实,为什么原来我在进行教学时想不到这些呢?名师的一席话豪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名师们善于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创设一个个精彩游戏着手,看似简单,但妙用无常,让孩子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玩在其中、学在中玩”。

名师的课堂不但是一种求知的课堂,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引发了我的深思:“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不去研究怎么上课,怎样上好课,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上不好课的。”

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篇8

心得体会

明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曾才英

2015年4月26日—4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在厦门六中隆重召开。来自省各地的1000多人参加这次活动,我县有4人(进修学校1人、实小戴清林、李爱萍,沙溪中小黄淑香)参加了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本次观摩活动以规定课目“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了各设区市(省直单位)推荐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共19节课和2节微课,19节课采用评委现场亮分的形式评出每学段一等奖3名,大众评委投票产生最佳师生互动奖、最佳课堂创意奖及最佳教学风采奖。各学段获得一等奖的3位教师将参加全国及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备选执教老师。在两天半的观摩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点滴的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规定课目面广看点多,关注教材“四个领域”。

本次规定的课目第一学段有:《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解决问题》、《有趣的推理》;第二学段有《长方体的认识》《解决问题》、《包装的学问》、《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复习》。第一学段共10节课上《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的老师有4位,上计算课的有4位,《解决问题》与《有趣的推理》各人1节。第二学段共9节课,上《长方体认识》的有5节,《解决问题》2节,《包装的学问》和《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复习》各1节。从这点看组织者(普教室)用心良苦,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四个领域”,涉及面广。从参赛选手来看大家对容易操作的《图形与几何》课情有独钟。从观课教师来看,各类课型都有,看点自然就多,可学习可借鉴的东西就多。

二、追求简约朴实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本次观摩活动,省普教室对提交的教学设计做了统一的要求,增加了“磨课心得”,在磨课心得中要求教者从“起点、终点、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这点让我感受到了省普教室再召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拓展延伸,要让观摩课变成常态课,在课改初期,大家对“热闹”的课堂趋之若骛,但这样的课堂离一线老师实际课堂很远,如今大家更关注课堂的实效性,就必然将“简约朴实”的课堂做为一种“追求”,所以19节课都抛弃了华而不实的形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不论是学生的知识起点还是思维起点,执教老师都能认真思考,体现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一条主线,还原了真实的课堂,细节之处的设计别具匠心,使每堂课在简约核实中体现浓浓的数学味,让一线的老师感受到这样的课堂可以是我们自己平时的课堂,我也可以和名家一起成长。

三、全面落实“四基”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

本次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每节课中,执教者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论是课前导入还是新知教学,或是巩固练习,执教者大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表达的空间,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19节课来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课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就是“放”的开,当然这些不够完整的课得分也就不高,可见,课堂上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全面落实“四基”教学,19节课中,执教者不仅很好地处理好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更具有亮点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的计算课教学中,老师都能结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点子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喝牛奶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中,两位执教者都利用“数形结合”“变中不变”等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此外,在《解决问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在《长方体的认识》这类课中,老师让学生经历“数一数、摸一摸、搭一搭、拆一拆”等活动来感受长方体的特征。在《包装的学问》这节课教师设计了一组活动,用操作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为什么要包装、可以怎样包装、如何包装最节约等数学问题,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包装方案的特点,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探究节约包装纸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有效地体现综合与实践课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四、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新颖,教师整体素质高。

从学历层次来看,在19位参赛选手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6人,大专学历仅2人。从教学设计有以下4节课的设计相当新颖:分别是厦门实小集美分校洪菲菲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王广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顾兴民(硕士研究生)执教的《解决问题》(喝牛奶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福州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杨洪涛执教的《认识长方体》三节课的教学设计相当精彩。他们4人的精彩各不相同,洪老师的精彩在于练习的设计,王老师的精彩在于教学的整体设计及衔接巧妙,过渡自然,顾老师的精彩在于现场再现教学情境(喝牛奶)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杨洪涛老师的精彩在于上课用到的长方体教具是自己设计的,非常实用,同时将“微课”在课堂小结中使用,使人耳目一新。这4节课也理所当然获得了一等奖。另外两位一等奖获得者的课也是值得点赞的,一节是平潭城东小学的高正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上出了计算课中的精彩,一节是泉州市实验小学的陈璐执教的《包装的学问》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思想,探究最优策略,上出了综合与实践课的精彩。

总之,两天半的活动,让我从课中体会到老师课堂的精彩是来之不易的,它不仅要有个团队默默为之付出,还要有执教者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相对前言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更要有教师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上一篇:刘强东的座右铭下一篇:1办公自动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