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共5篇)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1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
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崔峦老师给我们作了《追求更真、更实、更活的语文教学》的讲座。听了崔峦老师对2011版新课标的解读,我解开了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对语文教学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一、明确学段目标
低年段要以识字、写字、词汇积累为重点,为学习语文打牢基础。一直以来,许多老师不能准确把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越位”和“不到位”现象很普遍;不知道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在,学习课文也如中高年级一般条分缕析、感情朗读;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自主学习,养成习惯。正因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没有遵循低年级语文学习的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效率比较低。
二、根据汉语拼音的功能,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崔老师指出,新修订后的“课标”规定,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习生字,适当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教学要点是:学会拼读;只要抄写,不要默写;教会学生查字典;加强运用。
以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会写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还要求学生能默写。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吃力不讨好。新修订后的“课标”重新明确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适当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这就大大减少了老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困难。
三、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崔老师指出,阅读教学能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儿童的生活的幸福感,能提高儿童的思想精神。“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要求“要实现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常态化,把阅读纳入我们的课程里。”
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众多的研究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提早阅读、大量阅读,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令学生终生受益。另外,一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期,一旦错过我们就要付出10倍、100倍的气力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我们街道“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正说明街道的领导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能够书声琅琅书香满园,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能沉浸在书香里,在书香的滋润中快乐成长。
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听到了虞大明、林莘、王文丽、何捷、许丽碧五位老师的课,他们各有其风格,让人过目不忘。其中,虞老师和何老师的课令人回味无穷。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让游戏贯穿始终,课堂上学生在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同时又完成“作文”,在课上完成片段写作。何老师认为“游戏的身份非常高贵,它直面儿童内心世界,是童年的‘主题曲’,是学习活动的‘原始状态’,它能够解放孩子的精神束缚,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将其融入作文课堂,符合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和认知事物的特点。而何捷老师一句句精彩幽默的激励语言,则不断的去波动孩子们心理写作欲望的琴弦,课堂上老师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的学生能开口说话,动笔写作,做好课堂上的引路人。
如果说,崔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想到的是“删繁就简三秋树”,简简单单教语文,那何捷老师的课则让我想到“标新立异二月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创造出独特而又有效的“游戏作文法”,让课堂如此美丽。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2
这次能有机会来到美丽的鹭岛——厦门参加第七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的研讨活动。王文丽老师执教的《李白的送别诗》、蔡益萍老师执教的《天净沙.秋》、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听那诗里的声音》、贾峰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支玉恒老师执教的《草原上的花》、倪鸣老师执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蒋军晶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七节观摩课、四场讲座、四场互动,带给大家巨大的震撼。在这次的学习中,感受颇多。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我们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课堂也要讲究有效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来评判一节课是否有效。但课堂的有效并不是在40分钟内要完成越多的教学内容,而是在课堂内能够尽可能多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内都过得很充实。在堂课的教学中做到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把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放入课堂,这样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在在课堂上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让孩子学会倾听、交流、合作,让孩子在合作当中学会合作,在倾听当中学会交流,在交流当中学会沟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学生共同阅读,这样的话不仅能共同进步,而且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产生共同话语,形成共同的心理背景。教师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学生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学起来也更加实效。
支老师也给我们提出:在教学多应下点功夫,多多学习:向别人学习、向自己学习,也要善于总结,勤琢磨,自己上完一节课觉得得意,上得不错就想想为什么这节课上得比较好,写几条总结几条以后渐渐就进步了;课上得不顺,为什么不顺?失败在哪里?也写几条总结,这样不断总结不断琢磨就能进步。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3
心得体会
中寨乡第二中学 江胜道
2012年5月12日、13日,我和本校的16名同事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汇集了贵州省很多地区学校的教师,整个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历年来的课堂教学方法,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他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夏青峰、徐长青、刘松三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生怕落下什么,做好笔记,回来后慢慢咀嚼,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
夏青峰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他注重“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二是思想”,所以,他的教学学生爱学、易学、易懂。徐长青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别具一格,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刘松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和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不但深受学生喜爱,更是让所有老师叹服。刘松老师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他的“三教三不教”:“孩子们知道的不教;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学会的不教;„„”,让我们见识了专家的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个性。名师的点点滴滴,我都如获珍宝。确实,为什么原来我在进行教学时想不到这些呢?名师的一席话豪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名师们善于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创设一个个精彩游戏着手,看似简单,但妙用无常,让孩子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玩在其中、学在中玩”。
名师的课堂不但是一种求知的课堂,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引发了我的深思:“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不去研究怎么上课,怎样上好课,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上不好课的。”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4
下面我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重点谈谈我对第一天课的体会。
一、徐长青老师的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探寻最近发展区追求高效的课堂》的讲座。
徐长青老师讲授了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先与同学们交流,提出“坐姿正、眼睛亮、声音大”的课堂要求。然后有意识的“借”学生的一张纸,引出导入的魔术游戏。这里面不乏经典语句。“魔术师与魔术大师的区别在于魔术师的合作者是托,魔术大师的合作者是助手”、“敢说,敢对自己的话负责任,从不同角度思考,不同路径操作,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说出看得见的答案是聪明,说出看不见的答案是智慧”、“偶然改变路径,创造新的路径”。接着展开一系列的一张纸里的秘密。通过引导,问“大师遇到问题怎么办”,引出证明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话,并强调其中的几个字。问知难而(?),有的说“进”,有的说“上”,有的说“退”,最后给出答案:知难而“退”,并解释“退到事物最简单的时候,但又不散失事物的本质”。最后,得出“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的解题方法。最后一个环节,是擦黑板,对于学生回顾总结知识,很重要。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把价值观教育、人生教育、处事方法贯穿始终。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这节课让我认识了“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课堂人文性的教师”;看到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上,非常有“度”。不断刺激学生,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径直把矛盾丢给了学生,自己退到台后,让学生自发探究,此时学生思维达到了最高潮,也达到了这节课最精彩之处。台下掌声一片,为孩子,也为老师。整节课在活动、游戏中,矛盾—突破—升华,无出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
徐老师在教学中,着意于给学生一种学习数学的精神,即追求真善美。他的课堂教学十分幽默,课堂充满激情,教学语言诙谐幽默,时而激情飞扬,时而发人深省,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在他的教学中,不时迸发富有哲理的语言,充满了智慧。或许他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更多的是在于平常之处显示独特的教学。
徐老师精彩的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典范。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对他的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常常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贴近生活的情景,引领学生在无意识的情景中捕捉信息矛盾,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许多复杂的规律都隐藏在简单的现象背后,这就看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它了。徐长青老师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化难为易,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在徐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出了数学教学的“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的简约教学。他提出“在无意识的行动中,做有意识的思考”。他提出“三不教”,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徐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他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环节他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而快乐的课堂: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思想光辉的折射;它是数学学科本身逻辑、严谨、充满理性精神的魅力凸现;它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提出的数学教学标准“是否思考、是否说明白、是否会表达”也使我受益匪浅。
听了徐老师的课和报告,徐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令我叹服。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今后,自己也要去努力经营一个智慧的课堂,让自己的数学教学也变得简单,简单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简单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近,简单得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学习徐长青要学到理念、方法,他的简简单单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走进深处,方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所在。如果浅尝辄止,只停留在形式上,是永远在不会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
二、周卫东老师的示范课《认识小数》以及《基于儿童的课堂》的讲座。
周卫东老师先执教了三年级的 《认识小数》。课始周老师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然后展开教学。整堂课周老师一直关注儿童的主体性,让孩子主动参与思考、交流、讨论、质疑、展示,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周老师扎实、灵动、启智的教学风格,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周老师为大家作了《浅说“基于儿童的课堂”》的报告。整个报告结合前瞻的理念、生动的案例,从“基于儿童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简约的课堂、对话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等待的课堂这五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随后,周老师还就“ 如何给学生好吃的数学和有营养的数学 ”等问题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互动,周老师的精彩回答赢得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对于真实,周卫东老师从办真实、说真话、求真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简约,周卫东老师从狄德罗效应说起,以要尊重教学的”不需要”和为教学的“不需要”优化教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对于对话,周卫东老师从理解儿童的成长现实、善于与儿童换位思考、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三个方面阐述。
对于生成,周卫东老师从更加充分预设和更需要耐心和智慧两个方面阐述。
对于等待,周卫东老师从等一等纠错水到渠成、等一等精彩就在眼前、等一等成功不会太远三个方面阐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教学我们要追求教学严密性和科学性,“捍卫和追求真理”是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不能为了一时的完美伤害我们的孩子。另外,了解孩子的需要,不硬塞。其次,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人要关注和尊重孩子,爱护和宽容孩子,作为成长中的人,要更多的期待和鼓励。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令一朵云,一棵树推动令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应该,当学生进步时,我们应该怀有一种欣赏的眼光,“静静地倾听话开的声动”;当学生暂时落后时,我们应该练习就一副持久的耐心,“让我们在下一个路口等他”;在与学生平常的交往中,应该记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我们应该带着满腔真情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受伤的心灵享受温暖的抚慰,让濒临干涸的心田享受甘霖,体悟面对生活的磨难。老师的一段温暖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一个满含深情的眼神,那真挚的爱,可以让这个孩子享用一生!毫无疑问,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不应该仅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而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从教师独问走向师生互问,甚至学生多问,教师可以偶尔回答不出。
下面周卫东老师的推荐的一首台湾诗人张文亮先生的一首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想附于下面: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
它,我责
备
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扯
它,甚
至
想
踢
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 好 反正唉!吧上帝也
许!不
管
了上
帝松,我抓
蜗
牛手还
管去
了了什
么!
”!?
我苦恼着,任蜗牛往前爬,自己坐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和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
前
怎
么
没
有
这
些
体
会
? 我突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就像小朋友吃饭学抓筷子,一个月前怎么也不会,一个月后自己就会了。而教师的等待,则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因此,有些学习困难是暂时的,是由学生暂时的不成熟引起的,个体机能的成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这种差别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被反复强化时,就会真的令学生表现为“笨”,等一等,不要急于下结论,可能是个好办法。
我想,接下来的教学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在学校高效课堂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简约教学。
追求实效,易于师生共同参与,变难为易,变繁为简的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追求充满实效的、充满后劲的、易于师生参与操作的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的实践目标。
1、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创设简洁、真实的教学情境。
2、抓住主旨内容建构知识网络系统,使教学内容简明、充实。
3、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简化、厚实。
4、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具体,让评价为学生精彩人生导航。不能简单的评价为“你真棒”“很好”。
6、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精确,用语言活动唤醒每个思维。
7、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优化教学时空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生成教学。
生成教学即非常规性问题、设想,进而引发探究,形成独特思维的活动。将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为众人承认的想法转变成现实的方法。这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
创造性思维具有多方面特点,其中“越轨性”就是较为明显的一个,在思维过程中勇于破除思维定势,不拘于常规束缚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这样的思维火花,稍纵即逝,故而,我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师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
当然,我们不敢说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也不能说所有的教学意外事件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价值,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也不能否认正确地处理这类事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很多调皮学生的成长转向都是教师正确处理意外事件导致的结果。我看到一则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美国诺必塔小学的校长,那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当时的孩子都是迷惘的一代,学生旷课、打架、砸黑板,无所不干。一天,正值保罗讲课时,一个学生在窗台上跳上跳下,并伸着小黑手朝正在讲课的校长走来。校长没有批评他,而是说,我一看你修长的拇指就知道,你将来一定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让从来没有受过鼓励的学生倍受鼓舞,从此州长便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他不断奋发向上,时时以州长的标准与要求来行事。51岁那年,他果真成了纽约州州长,他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罗尔斯从嬉皮士成为州长,不能不说是受到了保罗校长的鼓舞,而这种鼓舞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意外时刻,假若不是在这样一个时期,效果就不一定有了。这种由教学的意外事件带来的价值便是教学的附加价值,之所以是“附加”的,一是因为它是由意外事件带来的,二是因为它处在传统教学价值规划之外。虽曰“附加价值”,其功效未必比正规价值小。所以生成性教学不仅关注正规价值,也应关注附加价值,更应开发教学的附加价值。这也是,名师成为名师的关键因素。
三、需要教学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5
今天我有幸在春意盎然的时节参加了“三晋之春”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师观摩研讨活动,不仅受益匪浅,而且深受感动,这种感动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参加主讲的教师来自祖国各地,今天作课的有来自我们山西的教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崔云宏老师,这是一位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了。这是一位貌不惊人,却能语惊四座的人,他的课自然流畅,崔老师多少年来在语文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他就像一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孩子遨游文字的殿堂,大小朋友乐在其中。
崔老师作课的是四年级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崔老师从课题入手,深入体会,进而走入文本,进入主题。
接着,崔老师让学生自学,并提出要求:读课文,读出声,让自己的耳朵听到;学习生字词。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非常关注学生,有的学生读完一遍坐好了,老师就说:“这位同学真会学习,读完之后马上就坐好了。可是还有同学没读完,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再读几遍。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于是,先读完的学生又开始读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常常被众多老师作为赛课或示范课的选择对象,之前,我先后也听过三次,前几天我们也刚讲过这篇课文,可如崔老师的如此设计思路还是鲜见的。“读”中体悟作者情感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崔老师自然在接地气的引领中放手给学生,在对比中朗读,朗读中升华情感,作为台下的我来说,已经到达了课的高峰,教学目标已经圆满完成,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崔老师的教学环节却在“如果你是加利先生,你会怎么给文中的我写回信呢?”转入到了本节课的另外一个环节--应用。
崔老师站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文的高度,通览十二册教材,得出书信体格式的文章少之甚少,抓住这一契合点,他将此作为本节课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其一是让学生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书信格式,其二是引领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翻转内容的方法轻松、自然地呈现出了一封得体的回信。崔老师智慧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牵引着我的情感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惊叹的同时,更让我触动的是一节课在名家的手下竟然如此熠熠生辉,富有魅力!
老师不仅是他博大的文学造诣让人佩服,他谦逊,负责,善于奉献的精神让人折服,让我深受感动,和崔老师相比,我不仅在年龄上年轻的很,在文学造诣上谈得上幼稚,有什么理由不让我去努力,在教学中寻求那份执着与感动!
【三秋树与二月花——参加“相约名师,聚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推荐阅读:
三秋安全生产总结06-18
观二月兰有感06-20
在全县三秋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5
中班十二月份教学计划05-24
二月二07-10
“二月二龙抬头”10-24
二月缩写英文单词05-14
思想汇报二月07-24
二月的说说20108-16
二月的春雨散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