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2024-07-10

二月二(共6篇)

二月二 篇1

又是一年二月二。

思绪还在与正月的酒香缠绵,不觉二月已踮着脚尖携着春风而来。

二月二,正值阳春三月,在梦里,都在期盼一场淅沥小雨,怎料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雪赶在龙抬头的早一天铺天盖地地袭来。都说,春雨贵如油,我说这春雪不亚于油吧!于春耕,你是天使的泪,滋润着大地春怀,风情万种的妖冶了一回。于行人,你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行动制约,冰滑雪倒的,危险无处不在。

这场厚雪,虽然行动不便,但没有覆盖住我心中的二月二。

突然间,我发觉没炒豆子、没串豆子已有些年了。今天突然心生一念,我要串豆子。

历来,我都不会错过每一个传统节日,哪怕今天的雪埋过了足背,我依然迈着细碎的步子,小心翼翼地趟过深深浅浅的雪窝,在泥泞中走进一家又一家的超市、杂粮店,去寻找几十年来过二月二的必需品——白豌豆。二月二,龙抬头,不外乎是豆子的天下,可现在,很少见到豌豆了,也很少有人专门在自家锅里炒豆子,所以,基本买不到生豌豆,超市里倒是有熟豆子。以前每年都要炒豆子,这几年没有豆子可炒,就只能买些熟豆子表示过二月二了。

跑遍大街小巷,专门寻找生豌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重温童年梦。

尽管白天没有买到生豌豆,心中的愿望仍然像野草一样疯长,心还是在生豌豆上盘旋,无奈之下买了些熟豆子提回家。晚上突然记起一位朋友,或许,她家有亲戚送的豌豆,不妨打电话问问,结果一问,她就开始翻腾,找出了不知什么时候谁拿来的豌豆,在寒冷的雪地里亲自送来。接到豌豆后,心里的兴奋劲不用说了。轻车熟路地开始清洗豆子,泡豆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炒豆子,串豆子,满满实实地再过一个温馨的二月二。

关于串豆子,有着不解的情缘,从小,母亲给我们炒豆子,姐姐们帮着烧火,学着串豆子,后来,姐姐们开始炒豆子,潜移默化中,我也学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提前一天下午或晚上泡豆子,用簸箕簸干净豆子里的杂物和尘土,倒在盆子里用凉水浸泡,二月二早上我们还没睡醒,母亲就把泡胀的豆子炒熟倒在簸箕里或盘子里,晾一会后趁软串起来,姐妹们争先恐后地给自己串豆子,一枚针,一根线,攥着一把涨囔囔的豆子,一针一个地串,串了一圈又一圈,扎好线头,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等到清明时节再吃。据说,清明吃了二月二的豆子,一年肚子不疼,又听说,吃了二月二的豆子打雷时不会被雷神爷击到。传说只是传说,从来没有考究过到底是实话还是吓唬人的话,总之没有人家不照做的,家家户户都在二月二炒豆子、串豆子,为的是在一年中平安吉祥。不过,在那个清贫年代,有几串豆子挂在墙角,还真是“粮满仓”的感觉,有时候实在饿得忍不住或馋得忍不住时,就踩着板凳或枕头偷偷地取下来吃几颗,有时候这一举动会招来“灾祸”,姐妹们也会学着取下来偷吃,等发现豆子的串数少了或串子被截短了半截后,就会抓贼般地大呼小叫让赔偿。不知道那时候等待清明的到来咋就那么漫长呢,感觉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到清明,现在一算,二月二到清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怀旧的人,重要的经历总会重演。婚后,每当二月二,我都会给孩子串豆子,串成大小不等的圈,依旧挂在墙上,嘱咐孩子等到清明时节才能吃。直到最近几年,由于乡下亲戚种豆子的人少了,也就没有原材料演绎旧梦,只能把风风火火的二月二搁浅。买一把现成的熟豆子,标志着我没有忘记二月二。今年,我会再次拿起针线串几串香喷喷的豆子,继续挂在墙角,等待桃花盛开的季节,品尝我的二月二。

怀旧,让人的心事在久远的怀恋中生根。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殊的文化内涵,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沉迷。一直以来,我把每个传统节日都过得轰轰烈烈,意在教会孩子不要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提醒和告诫自己,不要将老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断在了我们的手里。

(选自2016年3月10日“西北民俗体验厅”公众号,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本文作者对极具乡味的豆子情有独钟,用生动形象、情味十足的语言来表现乡土文化,更富表现力,比如“……就会抓贼般地大呼小叫让赔偿。不知道那时候等待清明的到来咋就那么漫长呢……”“抓贼般地”“咋就那么漫长呢”,用的是地道的口语,换成其他任何语句都不能传达出宁夏人那种特有的实在与淳朴,再如“满满实实地再过一个温馨的二月二”“继续挂在墙角,等待桃花盛开的季节,品尝我的二月二”等词句又道出了宁夏人凡事都“忠诚”这一生生不息的本质。还有文章最后一段,启迪孩子不忘传统文化,警醒自己不断文化传承。建议反复诵读,才能品出个中情意。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作者却没有写成一篇关于豆子的回忆录,更像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文化散文。普普通通的找寻豆子、炒豆子、串豆子,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些日常生活小事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表现,留心体察、留心积累,心中就有积淀和发现,写起来就能左右逢源。

读有所思

1.反复读读下面这句话,简单谈些你对作者这一做法的理解。

尽管白天没有买到生豌豆,心中的愿望仍然像野草一样疯长,心还是在生豌豆上盘旋,无奈之下买了些熟豆子提回家。

2.作者跑遍大街小巷,专门寻找生豌豆就是为了重温童年梦。结合文章内容,找找作者其实要重温些什么呢?

二月二 篇2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民间称“二月

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初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初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龙抬头的由来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龙又是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据《易经》中的说法,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一天,北方的迎春花开始露出笑脸,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还来自天象变化。二月二这天夜晚,仰望苍穹,你也许真的会看到“龙抬头”的景象。

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三垣”、“四象”七大星区。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它们是苍龙头上的犄角。“角宿”后的4颗星是“亢宿”(龙的咽喉),后面4颗星排成簸箕状的“氐宿”(龙爪)。其后的“房心尾箕”分别是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这天,角宿

一、角宿二先浮出东方地平线。角宿一(龙头)放射着蓝色光芒。1小时后,“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子夜时分,“氐宿”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全过程。这之后,“龙抬头”的时间会逐日提前,每天提前4分钟。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前”,到4月份晚上9时左右,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龙抬头的传说

别小看这龙抬头的节日,这可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

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当了皇帝,惹得玉帝大怒,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民间认为,龙是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我国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古人认为是“龙”的功劳,加之不少地

方又将“二月二”视为土地神的生日,所以祭祀活动便名目繁多。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而农历二月二前后正逢惊蛰节气。惊蛰的含义是隆隆的春雷声惊醒了蛰伏的虫类。传说这时经过冬眠的龙,也会被雷声惊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二月二祭龙神,民间还有个传说。

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大旱,连年无雨。在临潼骊山之东的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小伙子叫水生。他见天旱,便设法四处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头村,听一位老伯讲了这样的话:“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一头窜到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问:“如何制服它呢?”老伯说:“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才行”。水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降龙木,制服了小龙。只见小龙抬头腾空而起,直冲九霄,霎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龙抬头的习俗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这天,民间和宫廷里也有许多风俗。明人沈榜《蜒署杂记》中有“乡民

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称为引龙回”的记载。清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说:“二月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又有放花盒灯、香供献以酬神者,俗谓此日为龙抬头”。这一天还要吃猪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等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剩下的猪头只能留在二月初二才能吃。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人们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用猪头当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看来是有说道的,更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在我国北方,还有在二月二日这天理发的习惯,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从旧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来看,在“二月二”理发则是过去农忙,农民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得以轻松,而过年则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直到“二月二”才算结束。过了“二月二”,农民们就要忙着春播,于是赶紧剃头理发,准备新的农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二月二”理发的传统。

二月二我剃头 篇3

小时候,我的头发都由爷爷剪,后来爷爷去世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父亲。最初父亲给我理发,手艺还不熟练,第一次就在反复修剪后,把我要求的平头理成了一个秃瓢。后来,父亲在不断实践中日臻掌握了这门手艺,我也才安心让父亲为我理发,直到现在。

在我们这,有“二月二剃头”的习俗。每到这天,父亲无论多忙,都要放下其他事情为我理发。我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待遇,即便后来,我在城里立业安家了,每到二月二,父亲也会从农村赶来,为我剃头。我想,这既是我家保留下来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呵护。

去年,我把父亲从农村姐姐家接到我这来住,想让他和儿孙一起,尽享天伦之乐。不想,父亲只住了半年就“归心似箭”。他说,城里实在住不惯,故土难离,老友难舍啊……总之,就是想重新回到农村去。无奈,我又把他送回了姐姐家。

没过几天,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去了村里养老院,怎么也拦不住。

父亲怎么想的?有儿有女的,为什么还去养老院养老呢?我马上打电话到养老院,找到父亲问个究竟。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少许,然后笑呵呵地说道:“儿子,爸知道,你和你姐都是孝顺孩子。爸虽然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可知道这晚年怎么过才会幸福。儿子,你放心吧,这里有很多与我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哥们,他们想找人理发不容易,我有这手艺,还可以为他们做点事情……”

听着父亲的话,我的泪水忍不住悄悄地滑落。父亲这辈子总是在替别人着想,虽然我已经尽力,但还是无法说服他回到儿女身边。我沉默半天后,终于哽咽地说道:“爸,每年的二月二,我都会接您为我剃头,好不好?”

“好,好,爸会去,会去……”话筒那边,传来的是父亲同样哽咽的声音。这声音,敲打在我心底,至今仍然隐隐作痛……

“二月二,龙抬头” 篇4

在北方大多数的普通人家在二月二这一天吃面条、春饼、猪头肉、饺子、爆玉米花或者炒豆子 (料豆) 、品龙胆 (即炸油糕) 等。但不管是吃什么, 大都和“龙”字相关。如吃面条叫吃“龙须”,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饺子叫吃“龙耳”, 蒸馍馍名为“蒸龙蛋”等等。南方不同于北方, 在这天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米饭叫吃“龙子”等等。

以上各种吃食, “内容”最丰富的要数吃春饼了。将食用一张张手掌差不多大的春饼称呼成吃“龙鳞”也是很形象的。春饼是很有韧性的, 可以自己做, 也可以在市面上买。配春饼的菜有很多, 习惯上总要将炒菠菜、炒韭菜、炒绿豆芽和炒鸡蛋等夹在春饼里卷着吃。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减一些其他的蔬菜、肉制品等, 如笋、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 用刀切成细丝一起卷进春饼里, 搭配着细葱丝, 蘸着淋上香油的面酱吃, 鲜香爽口。

为什么二月二要吃猪头肉呢?在古代, 猪头是用来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 是不能在平常的时间随便吃的。“二月二, 龙抬头”这一天, 大地万物复苏, 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为了开一个好头, 祈求新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农民会把最好的祭品上供给司雨的龙王。长此以往, 这种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此外, 据说二月二吃猪头肉也寓意着吉祥富贵。据宋代《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 甚感饥饿, 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 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满嘴胡言乱语的和尚, 王中令大怒, 欲斩之, 哪知和尚全无惧色。见此情形, 王中令心中思虑片刻, 最后竟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 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 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 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 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 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 于是, 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由此典故而知, 猪头肉不仅是一道佳肴, 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扒猪脸”是如今的一道名菜。肉骨分离、肥而不腻、糯香可口。它要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 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 才能端上餐桌供人们享用的。“扒猪脸”有三种, 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爆玉米花或者炒豆子 (料豆) 这种食俗也流传着很美好感人的传说。相传, 唐朝年间, 武则天继位后不久, 天上的玉帝以下令司雨的龙神三年内不得向人间施云布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但龙神因不忍心玉帝因一人之怒而牵连全天下的人民受难, 还是私自给人间降了雨。玉帝知道详情后便将龙神压在大山之下, 并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 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 除非金豆开花时。”天下的人民, 为了报答龙神的救命恩情, 便四处寻找能开花的金豆, 无奈终究未果。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看到玉米粒是金黄色的, 就像是一粒粒的金豆。如果玉米粒能开花, 龙神就可以得救。于是人们想到炒玉米, 直到将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炒开了花。然后设案焚香祈祷玉帝能够看到“金豆开花”。玉帝遵守自己的承诺将龙神释放, 并任命其继续为人间施云布雨, 保佑人们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这一食俗流传至今。也有用泡好的黄豆炒豆子 (料豆) 的, 如河北、山东一带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便有炒豆子 (料豆) 的食俗。

南方的一些地方在二月二这天也有它独特的习俗。如福州人在这天吃咸粥。咸粥是糯米夹杂着一些蔬菜、葱蒜、虾米和肉丝等食品煮成的咸味稀饭。之所以流传着这一习俗, 是因为古时的福州并不是一个物资丰裕之地, 人们的生活也是很艰苦的。每等到过年时, 才能吃上好东西。所以人们年前会对各种蔬菜和鸡鸭鱼肉都会采购一番, 以保证整个正月有足够的食品来过活 (因过年, 整个正月, 市场上许多商家也是不开门营业的) 。过去了一个正月, 很多的东西吃完了, 而不被吃完的食品, 为了避免变质浪费掉, 妇女们便将它们混在一起, 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完它。久而久之, 这种食俗便被流传下来。而这也彰显了福州人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的品德。

温州民间二月二这天广为流传的食俗是吃芥菜饭, 还有“吃芥菜饭不生疮”的说法。因芥菜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 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增强抵抗力, 对人的皮肤有好处。

现如今我们面对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的现状, “二月二”这一民俗节日的节日气氛淡化了很多。尽管如此, 我们应该认识到“二月二, 龙抬头”的文化内涵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如“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中的唯物解释, 古人之所以对龙有着崇拜之情的原因等等。

相关链接

“龙抬头”的有关解释及其他习俗

有关天文学家讲, “龙抬头”是和古天文学的的解释离不开的。古时将星宿分为28星宿, 不仅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 还用它来判断季节。而28星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宿组成一个龙形星座, 其中的角宿对应的正好是“龙角”。在二月, “龙角星” (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 黄昏以后就会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遂比喻“龙抬头”。

我国古代, 人们比较重视农事收成。“二月二”一般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 (如2011年的农历二月二正好是惊蛰) , 这时候土地解冻, 冬眠的昆虫、动物也开始出土, 单单从时间方面讲, 二月二只是是开始忙于农事的标志。在这天到来的时候, 人们便欢天喜地的张罗着做一些食品上供, 不仅寄托了人们对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望, 还有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很多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 如理发, 一方面是因为“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另一方面是因为要在“龙抬头”之日图一个好彩头。

二月二 篇5

相传在唐代的时候,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然而,武则天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怒,下令让龙王三年不准下雨。但是善良的龙王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受难的样子。于是,龙王不顾玉帝禁令,私自降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后大为恼怒,于是便把龙王镇压在大山下。黎民百姓感龙王的降雨之恩,于是向天祈祷,人们的一片诚心诚意,感动了玉帝,在二月初二那一天释放的龙王。就这样,龙头节的故事被人们流传了下来,于是便有了二月初二过龙头节的习俗。

在龙头节那天,天台的人们有吃火煨粽的习俗。把春节时留下的粽子放到厨房的火灶里烘烤,烧的像焦糊一样的颜色,便可以吃了,咬一口火煨粽,顿时感觉一股暖流似乎把自己包围在了其中。相传,吃火煨粽,常年可以不怕雨淋。但是在吃粽子的时候不可以全部都吃完,一定要留下两三个。

你可能会很好奇――留下两三个粽子干什么?其实啊,按照我们那里的习俗,要把火煨粽放到门坎上,用刀一刀一刀的砟。俗称“砟粽”,那随着手不停的起起落落,嘴巴可没有闲着,总是不停的念着:“二月二砟蛇皮,经营财富砟进来,蜈蚣蝎鳝蟮砟出外。看来砟粽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推陈出新的愿望啊!

历史博物馆——二月二,龙抬头 篇6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农历二月正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时节。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又被称为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围绕这个节日,不同地方的人们有各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其中有不少都寄寓着对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顺利的期盼。

二月初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追根溯源,还得从中国古代天文学说起。古人认为天空中有二十八星宿,其中亢、氐、房、心、尾、箕、角七宿刚好组成一个龙形,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农历二月,黄昏时分,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下,而龙角就已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龙抬头”。通俗点解释,就是二月初二这天,天气回暖,春雷萌动,冬眠的龙被春雷惊醒,一跃而起,蛰伏的动物蠢蠢欲动,人们也结束了年节的休息和娱乐活动,投入到新一年的农耕劳作中。因此,在我国的不少地方,二月二标志着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开始。

踏青与挑菜

早在唐宋时代,人们便以二月二日为节日,孙思邈《千金月令》载:“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晚沐,不病不老”。更为流行的是在这一天踏青郊游、采摘时蔬,称为“挑菜”。唐代诗人韩棕在其《二月二日游洛源》诗中说:“旧苑新晴草假苔,人还香在踏青回。”唐代李绰《秦中岁时记》记载“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

至宋代,人们还称二月二为踏青节、挑菜节,元代沿袭此俗。史学家费著在《岁华纪丽谱》中写道:“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便是记载众人出门踏青,美人美景辉映的盛况。

早春时节气温回升,春雨初落,在室内休养了一个冬季的人们趁着万物复苏、草木萌发的大好时节,出门郊游玩乐,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怡情养性,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剃龙头

元代以后,人们才逐渐把二月二和“龙抬头”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与“龙”有关的风俗,其中,“二月二,剃龙头”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过去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和正月里不剃头的说法,在春节前剃头之后,便要等到二月二日这天才可理发。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神清气爽,焕发生机,像龙一样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腾云驾雾,飞黄腾达。

引龙与打囤

我国北方地区在二月二日有引龙、打囤的风俗。引龙是用灶灰、草木灰、糠或石灰在地上画成一条龙形,一般是从大门外引入屋内。打囤的习俗与引龙有相似之处,也是用簸箕盛灰,用一木棒敲打其边沿,使灰徐徐落下,形成一个圆圈,即“囤”或“仓”。再在圈内放上五谷杂粮,取囤高仓满之意,即俗语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引龙和打囤的寓意一是请龙回来,降下甘霖,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各种害虫就不敢出没,可保佑农作物茁壮成长和人们身体健康。

驱虫防疫

二月二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惊蛰意为冬季蛰伏地下的昆虫被春雷惊醒,纷纷爬出泥土,开始活动,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正是此意。因此,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要采取熏虫、击瓦、照梁等等措施驱赶这些毒虫,保佑平安健康。

煎饼熏虫是最常见的习俗。煎饼的原料各地不同,有的用正月里剩下的年糕,称为祭余糕,也有的用萝卜丝或豆芽和面摊饼,以油煎炸,用油烟熏床炕,将害虫熏走。由于萝卜丝和豆芽形似蜈蚣爪子,以之煎饼食用,更合除虫之意。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蛤无处藏”这条俗语说的是将过年祭祀时剩下的蜡烛点燃,照房梁和墙壁以驱散害虫。与之相似的习俗还有用筷子敲瓢,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或用筷子敲酒盅说:“二月二,敲酒盅,十窝老鼠九窝空”。还有的地方用木棒敲打房梁、瓦片和床沿。这些习俗意在用光亮或声音把龙唤醒,惊扰老鼠和虫蚁,使其四散奔逃,远离人的居处。

在山西的一些地方,人们在二月二日用蔓菁煮汤,洒遍屋内各个角落,谓之“禁百虫”。也有的村子集合村民,到各家门口,向院内洒米汤,意为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门前和厕所则用石灰撒成一条线,谓之除瘟。晋东南地区的人们在这天会画一个药葫芦,内有蛇、蝎、蜈蚣、蚰蜒、蜘蛛五毒,将此画贴在墙上,谓之“辟百虫”。

以上是种种用恐吓、攘除的方法驱散毒虫的习俗,有的地方则要“祭百虫”,用丰盛的祭品贿赂百虫之神,祈求身体健康,农业丰收。人们用陈年的粮食捏成各种动物和水果的形状,蒸熟后插在竹竿上,送到田边或祖坟,进献给百虫之神。

这些形形色色的驱虫习俗虽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对于除虫防疫也确有积极的意义,是传统民俗中独具特色的卫生保健措施。

饮食习俗

我国的节日民俗中,饮食是最具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部分。 二月二的传统饮食有炒豆、春饼、猪头肉、芥菜饭、年糕等等,人们还喜欢把食品的名称中加上“龙”字,迎合龙抬头的吉祥之意,如水饺叫“龙耳”,春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眼”,猪头肉叫“龙头”,十分有趣。

二月二吃炒豆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风俗。炒豆的原料有的地方用黄豆,有的地方用玉米,也有把黄豆和玉米掺在一起炒的。做法是挑选个儿大饱满的豆子或玉米,先用糖水浸泡一段时间,晾干后放入锅中炒。炒的火候要掌握好,过了则有焦糊味,不够则没有脆香。人们将这种炒好的豆子称为“蝎子爪”,认为食用了炒豆之后可以避免蚊虫蛰咬。

为什么要在二月初二炒豆呢?相传武则天称帝,惹恼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执掌天河的玉龙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玉龙怜悯人类,偷偷降下大雨,结果被玉帝发现,将他压在大山之下,山上立了一块碑,写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救龙王,开始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翻晒金黄的玉米(一说黄豆)时,猛然发现,玉米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庭院中炒豆,到处弥漫着豆子的甜香。玉帝也只好饶恕了龙王,将他放回天宫,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二月二炒豆的习俗也世代沿袭下来。

温州地区流行在二月二吃芥菜饭,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古时候,老百姓生活水平较低,饮食结构单一,再加上医药的匮乏,疥疮等皮肤病盛行,很难治愈。芥菜随处可见且价格低廉,富含叶绿素和多种维生素,常吃能够提高免疫力,对皮肤也有好处,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来到一户农民家里。这家的主人是一位张姓青年,他家境贫困却热情好客,请乾隆皇帝到家里吃顿便饭。准备做饭时,他才发现米缸里的米不够了,也没有什么菜肴。他灵机一动,从后门出去到菜园里摘了一把碧绿幼嫩的芥菜,煮成一锅白绿相间、青翠可人的芥菜饭。乾隆皇帝平日吃惯了山珍海味,闻到这芥菜扑鼻的清香,顿时食欲大增,吃得津津有味,对芥菜饭赞不绝口,还问张姓青年这饭是怎么做的。张姓青年答道:“这是芥菜饭,吃了不生疥疮。”由于这天恰好是二月初二,因此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河北的一些地方还流行二月二煎灯盏、吃枣花的习俗。俗语谓““二月二,吃灯盏,吃了灯盏不发眼”,“二月二,吃枣花,吃了枣花不长疮“。所谓灯盏是把黄米面加面粉蒸熟,搓成灯盏的形状,加捻,注入香油点燃。这灯盏在过年时点灯用,到了二月二就用油煎了吃。此时香油已经渗入面里,用油煎后外焦里粘,香味扑鼻。民间认为吃了灯盏眼睛不会发炎。枣花并不是枣树的花,而是把面搓成条,再绕着一个个红枣盘成花型,上锅蒸熟。老人认为吃了枣花可以一年不生疮,虽然不一定科学,却不失为一种香甜可口、独具特色的小吃。

南方的一些地方有在二月二吃年糕的习俗,这年糕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掌腰糕”。据说吃了掌腰糕,可以使人腰膝强健,能够胜任繁重的田间劳动。当地流行的一首打油诗中就讲到这种习俗:“二月二春正烧,掌腰相劝吃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此外,二月二被认为是土地神的生日,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沿用古代祭社(即土地神)的习俗,人们聚集在一起祭祀并饮酒。所饮之酒称为社酒,传说社酒可以治疗耳聋,故又称“治聋酒”。

上一篇:中高职衔接问题下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