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二月兰有感

2024-06-20

观二月兰有感(精选5篇)

二月兰阅读答案 篇1

二月兰

季羡林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象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的。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他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笑对春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他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依偎在我的身旁。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到了今天,否极泰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虽然德华还在,延宗还有。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走上了每天必登临的小山,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14.“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二月兰牵连起了作者哪些回忆?试作简要归纳。

答案

(1)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②婉如在二月兰的紫雾中匆匆而去;③小猫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

(2)“我”的遭遇以及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等人对“我”的安慰。(3)“我”成为“极可接触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15.根据上下文,分别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里“悲”与“欢”的含义。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答案

(1)“悲”指“我”成为“不可接触者”的遭遇;“欢”指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这些家人甚至小猫们给“我”的安慰,让“我”感到家庭的温暖。

(2)“欢”指“我”成为“极可接触者”;“悲”指老祖、婉如已经逝去,虎子和咪咪也不知到了哪里,这让“我”感觉异常的寂寞与凄凉。

16.文中多次写到二月兰的形象,请简要谈谈第八段与最后一段中两处描写二月兰的形象各有什么意图。

(1)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

(2)她却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答案

(1)写二月兰怡然自得,笑对春风,意在表达作者在遭受磨难时的不屈与乐观。

(2)①写与二月兰对话,意在表达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沉思考;

②写二月兰“无语”“怒放”的状态,意在表达作者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的敬仰。

17.文章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

二月兰读后感 篇2

在说这篇文章之前,我得说文章的作者。

这篇文章选自季羡林的《怀旧集》,作于1993年。季羡林是一位国学大师,曾被看作是“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

二月兰已经看过一遍了,怎样说呢,这本书在读的时候,总感觉情绪有点糟糕,甚至会有愤怒,正因这个故事的整个背景就是一片灰暗的;苗教师笔下的这个槐花镇的中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政教主任、普通的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这么些个人物,几乎就没有一个好人,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贪婪妒忌、内心阴暗、习于算计,还有那些学生,那已经完全超出所谓的青春叛逆所能形容的了,欲望、肆无忌惮、无所不为,尤其是学生的这些描述,会让我不自觉的想要反驳和辩解,大概是同样从小镇里长大的90后的缘故;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镇子,到底该是怎样样的一副情景。

很多描述过去那些个年代的书,看完之后,都会给人一种用心或反思,尽管有很多的苦难,有很多的黑暗,可是必须必须也会有用心向上的正能量在与之对抗,就算是正不胜邪!!

我和二月兰的故事 篇3

昨天写了二月兰,还把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搬出来,总觉得不是自己的,昨天晚上做梦梦到好多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童年趣事,早上想来感觉真好。虽然没有梦见儿时关于自己和二月兰的那些故事,今早还是想把那些故事写下来。

记得第一次看见二月兰是在我家苹果园的苹果树下,几乎每棵树下面都有,虽然不多但还是可以清楚地闻到它的淡雅的香味,于是摘了很多花朵带回家养在小花瓶里,它的香味是留在了我的那间小屋,可惜的是它没有成活三天就全部枯萎了。后来就是每次到苹果园我都摘回来一些。后来发现有大片的二月兰是在我们小学学校后面的那个不算深的水沟里,那个水沟很宽但是经常没有水,里面除了二月兰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草或者是花,现在想想那么一大片的阳水沟真是漂亮极了,加上水沟两边挡住了大部分耀眼的阳光的高大的杨树那样的景色真的是太好了。记得那时候还采了一些夹在课本里,夹的多了时间长了书本就会有那种香味,那时候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再后来就是对那种淡淡的香味特别的喜欢也特别的敏感,也就是那时候姐姐买了那种紫色的舒肤佳香皂,香皂的香味就是二月兰的香味,因为喜欢那香味就特别的喜欢那种舒肤佳的香皂。可是自从上了初二还是初三就怎么也买不到那种香味的舒肤佳了,只有现在可以见到的白色的、黄色的和粉红色的。后来很少回老家,回了老家也很少去地里,于是很长时间都没见过二月兰。再后来家里的苹果树都被砍掉了因为村里开始大面积的搞蔬菜大棚,那片阳水沟也不见了,老家的二月兰也不见了,后来我想是不是因为二月兰越来越少了所以舒肤佳的紫色香皂也就不见了。再后来上了高中就更少回老家了,于是很长时间都没再见过二月兰,再后来的很长时间去聊城大学玩发现了它,心里真的有种久违的感觉,高兴兴奋极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很傻,既然那么喜欢它怎么就不知道移植一些种子自家的院子里呢?只知道摘它的花,真是很傻。如果那时候移种到院子里,现在老家的院子里肯定都长满了。

观二月兰有感 篇4

在南京这座城市,紫色的二月兰是南京理工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二月兰盛开的季节,总会吸引众多学生和游人前来欣赏。从学校的二号大门进入校园不久,就能看到水杉林间,二月兰满满地簇拥在树下,给水杉镶了一层淡紫色的花边,此时,高大的水杉甘做二月兰的陪衬。

二月兰是淡雅的紫色,神秘而迷人,远远望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近看有四个花瓣,花蕊从中冒出来,黄澄澄的。时不时还有一股香气散发出来,引来一群又一群蝴蝶停在她的头上,久久不愿离去。小蜜蜂也在辛勤忙碌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总想把最香的花蜜采摘回去。

漫步在小路上,片片淡紫中散发出阵阵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我仿佛置身仙境,如醉如痴。二月兰是以多制胜,不像梅花,一枝傲对大雪。正因为她的“怒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片花海的美,还有那浓浓的春意。

理工大的二月兰,怎一个美字了得!

听韩亚兰师德报告有感 余小玲 篇5

11月24日上午,我有幸在莲城影剧院听取了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韩亚兰老师的师德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以当教师的享受与快乐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为师之道,围绕教师的追求,怎样热爱职业、专业和学生等方面,传授热爱教师事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甘当人梯的经验。韩亚兰老师的师德报告,让我懂得,高尚的师德,必须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爱心与关注下健康成长。从他的报告中,我领悟着做老师的真谛。由此,也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师德教育。

韩亚兰老师的报告中曾说到:“我整天都是乐呵呵的,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烦恼。”我想这是他处世的一种态度,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哲学,有了这样的豁达,生活一定很快乐。这样的心态多好,能在教学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所有的学生,把快乐传递出去,让快乐的气氛在学生中蔓延开来,我想,学习的首要必先有一个好心情。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我们教学生不只是在课业上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解孩子们心中的“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快乐地成长。

韩亚兰老师的报告中还提到:“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不爱他,他会爱你吗?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品质。这才是真正地教学生,爱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认字、计算仅此而已。教师还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

师者为师亦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室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传授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指示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爱就是教育的全部。韩亚兰

老师说过:高尚的师德,需要爱老师这个职业。我想,把自己的一生交给教育事业,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也包括我,但是,能坚持一生的人就为数不多了。作为一名老师,我感动于大家的执着,为我们清贫的生活而流泪,但是,我却为过着清贫生活的还坚持在岗位上的老师感到无比的崇敬。他们,才是真正的爱这份职业,他们的身上,彰显出了崇高的师德。

上一篇:露天矿生产实习报告下一篇:幼儿园档案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