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阅兵有感

2024-06-22

观阅兵有感(通用15篇)

观阅兵有感 篇1

观阅兵有感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就在这弹中一挥间,大半个世纪已萧然逝去。今朝我们举国欢庆迎来了国家的60华诞。也正是这规模强大的阅兵大会,使我真正看到了中国人的一种举世无双的纪律与热情以及爱国精神。

在2009年10月1日,10点整,阅兵式正式开始了,这个让人难以忘却的隆重时间,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当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了整个天安门广场时,一队训练有素的军人挺着笔直的背脊,踏着标准的正步在慷慨激昂的乐队奏鸣曲伴随下从天安门整齐出现,就像初生的太阳,在人们心中慢慢升起,整齐的步伐声与音乐和起了节拍,群众的视线随着他把一起。升起的那鲜红耀眼的五星红旗,随着风儿的徐徐吹过,好似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熊熊燃烧,也点亮着人们的心。在10点15分时,胡锦涛主席立在敞蓬轿车里开始向各个检阅部队亲切问好,他的问候犹如和煦春风,温暖着军心。而那一个个形象高大挺拔的解放军战士好似一杆杆标枪直挺挺地立在那里,动作统一,如同一人,散发着一股不知名的硬气质。他们沉稳地等待着主席的问候,等待着人民群众的检阅。这共计4732人的受阅部队,如同雄狮。每一个方阵都有着他们独特的雄伟气势,精良的科技装备,高昂的士气,完全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强大与力量。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这就是中国!

接着是各个部队的正步检阅,经过刻苦训练,显现出的整齐步伐,使人不经意间流露出为祖国自豪之情。这些固然已经使我很是震惊了,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却还是他们后方游行的十万铁骑,除了家喻户晓的坦克、飞机,其它的我竟全然不知,并且这些装甲车使人一看便知道是属于尖端科技。真可谓是“百万雄师过大江 十万铁骑绕龙!” “这可真是百年难得意见的盛事!”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到。在这壮大的场面下,我被激起了滚滚的心潮。我们的国家在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成就了今天的宏伟啊?数不胜数。记得在60年前的此时此刻,毛主席就站在这天安门城楼上宣布:“解放全中国!”那刻全国沸腾。如今,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诉说着中国如何从过去到今朝的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成功了,如今的成就是最好的果实。伴随着共和国逐步发展壮大的步伐,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解放军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各位核心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发扬光大了我国优良传统的美德。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而他们是带领我们这个团体的领导者。他们为了中国能够更好的发展,不惜献出了他们一生的心血,他们是如此的无私、伟大啊!他们同时告诉了我们:“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如果当时我们若失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现在的祖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然而作为这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难道就不应该刻苦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更加发扬光大吗?难道就不应该为祖国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吗?是啊,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一朵朵等待开放的花朵,一朵朵由祖国哺育的花朵,一朵朵想着阳光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发展是需要靠我们一代接一代的努力的。当我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我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但我更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

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的确,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坎坷。我时时刻刻都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更为是这强盛的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这将更加繁荣富强!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我们一定要挺起中国人脊梁!

观阅兵有感 篇2

关键词:阅兵仪式,军队形象传播,仪式传播观

军队仪式是军事集团或军人群体通过参与一系列经过专门设计的程序化活动, 以达到某种意义或效果的社会活动形式, 是军事领域中文化观念的象征载体, 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1]军队仪式是军队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是激发情感、深化认同、提升士气的重要手段。9·3阅兵中, 中国军队以严整的军容和高昂的精神状态赢得了全世界极高的关注, 完成了一次极佳的军队形象塑造与传播。

一、军队阅兵仪式的作用

军队仪式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活动, 赋予仪式强烈的象征意义和诠释功能, 将集体教化、确认、凝聚、展示、宣告等功能作用于军人个体, 并从国家“礼制”层面, 对外展示统治者的正统权力、仁德威武, 对内则鼓舞军心士气、激发官兵斗志、明确尊卑纪律、坚定必胜信心。阅兵仪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 凝聚军心

阅兵仪式强调威武雄壮、整齐划一, 这种强调高度一致性的集体行为为军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同情感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使个体在参与中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并提升自身对集体的认同感, 促进军人集体的团结一致。

(二) 强化纪律

高度集中统一是军队纪律性的集中体现, 阅兵仪式具有高度的程式性、统一性和整齐性, 这些统一整齐性通过仪式作用于军人心理, 放大军人的从众心理, 无形中增强了受阅人员的纪律观念。

(三) 对敌威慑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勿邀正正之旗, 勿击堂堂之阵, 此治变者也。”阅兵式通过展示军队的士气、训练、装备等要素, 用各种符号象征构拟出一个具有意义的情景, 在对受阅者精神激励的同时, 对敌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威慑。

(四) 形象展示

阅兵仪式是军队精神面貌、训练情况、装备实力等的综合展示, 其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从内而外地塑造和展示着一支军队的形象, 是集中展示军队综合形象的平台。

二、仪式传播观视域下解读阅兵庆典中的军队形象传播

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认为, 传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 “仪式”, 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 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 是共同信仰的表征。这种打破传统传播思维的全新视角为我们解释许多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借此理论分析和解释阅兵庆典中的军队形象传播, 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

(一) 信仰与认同:阅兵仪式中军队形象传播的中介和黏合剂

在仪式传播观下, 共通的象征符号和共同的信仰是传播作为仪式作用于参与成员的基础, 仪式是对信仰表达和强化的手段;认同则是仪式得以组织进行的前提和终极目标。庆典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用各种仪式手段唤醒人们对历史、传说、 人物和事件的纪念之情, 在这种信仰纪念与认同中,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情感和认同得到了凝聚和强化, 这就是庆典仪式的本质意义所在。

9·3阅兵作为纪念抗战70周年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个特定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仪式展演, 对于中国军队而言, 是一种信仰升华和情感认同。在这种仪式中, 中国军队形象伴随阅兵仪式中的共同信仰得到扩展, 也在阅兵仪式的情感激发中得到国际的认同。受阅部队传达出的意义不仅是今天中国军队的形象, 更是抗日战争记忆的传承和载体, 是传播仪式参与者信仰和情感认同的寄托。在这种“神圣”的仪式活动下, 中国军队的性质、宗旨、理念等关键内涵在抗战胜利之核心信仰的共通共享中得到认同, 中国军队的形象借助阅兵仪式得到广泛传播, 传播效果倍增。

(二) 整合与维系:阅兵仪式中军队形象传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

整合与维系功能是仪式传播观的重要内容, 是仪式传播的核心功能之一。英国学者布朗认为, 仪式之所以在人类文明中存在和发展, 是因为它们是使有秩序社会的存在得以维持的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确立了某种基本社会价值, 仪式赋予感情神圣统一的表现形式, 从而修正、补充和加强了社会稳固所依赖的情感体系。[2]阅兵作为军队形象传播的特殊 “仪式”, 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

阅兵式以军队为主体, 但其广义上的参与者却远远超出了军人的范畴, 演化为全民性的庆典仪式, 原因在于作为仪式传播的整合与维系作用。作为全民族纪念抗战胜利的重大庆典, 9·3阅兵背后的共同情感因素是仪式顺利组织的前提。在此之下, 阅兵中军队的角色由“组织者”向“代表者”转化, 而仪式本身则承担着“场”和“催化剂”的作用, 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表达爱国感情提供平台和空间, 将为国家独立自由而奉献牺牲的人民群众具象整合为受阅的军队形象。这样借助仪式整合维系的功能, 将军队形象借由相互联系的信仰、认同之间加以传播, 使受众之间的共同情感基础得以维系和深化, 从而取得更好更深入的传播效果。

(三) 表达与强化:阅兵仪式中军队形象传播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是仪式共享情感与信仰, 塑造群体认同的手段和方法, 是仪式功能的外在表现。在仪式的宗教起源中, 仪式的展演对宗教功能的发挥起着配合和强化的作用。涂尔干认为, 仪式是社会关系的扮演者或者是戏剧性的表现。[3]在仪式各种程序化行为的展演下, 特定时空聚集起来的参与者在仪式中表达和强化信仰情感, 再现共同记忆、传统, 从而回应当下的社会现实。

阅兵仪式是典型的表达性仪式。从阅兵式的参与者, 到阅兵现场各类带有象征意义的布景、物品, 无不是具有共享情感信仰的表达方式。9·3大阅兵中, 阅兵仪式的展演表达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阅兵设计的各类饰品强化了仪式的神圣性; 阅兵方阵中的一面面军旗诉说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千人合唱的抗战歌曲烘托了阅兵仪式的氛围;飞行梯队悬挂国旗、军旗, 以及“70”字样的队形同样也是仪式表达的重要内容。在这种立体化的表达中, 军队的形象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和传播, 更强化了仪式参与者、观看者对于军队的认同。

三、仪式传播观视域下阅兵仪式对军队形象宣传的有益借鉴

(一) 拓宽形象输出渠道, 构建军队象征符号的信仰认同

作为军队形象全方位展示的重要活动, 阅兵仪式以其宏大的规模、多样化的象征符号、强大的感官冲击力, 有力地作用于参与者和观看者, 使得军队形象的内涵和外延在充满象征符号的仪式展演中得到传播, 使受众对军队的情感、信仰和认同得到有效提升。同时, 借助仪式的大众传播所建构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两种仪式相互交织协调, 使得阅兵仪式的军队形象传播功能借助媒介仪式得到更广泛深入的传播。由此可见, 拓宽形象输出渠道, 构建军队象征符号的信仰认同, 是新时期军队形象宣传可以借助的有效途径。

(二) 发挥仪式情感作用, 加强军队认同心理的整合与维系

仪式传播的一大优势就是强调仪式的情感作用。人类学者莫妮卡·威尔逊认为, “仪式能够最深层次地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 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 而正因为表达式囿于传统和形式, 所以仪式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4]在阅兵仪式中, 特定的具有特殊含义的行为和象征符号, 如整齐划一的正步行进、高亢的口号、 现场演奏的音乐、参阅人员的各种配饰等, 使得参与者和观看者都能够在仪式情境中感受到“神圣感”, 在仪式过程中实现情感的激发, 从而形成价值理念的认同。同时, 由于这种情感和认同产生于共同的仪式和共通的象征意义符号, 所以其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共同性和相似性, 可以在适当的引导下得以整合维系, 使得军队形象在这种整合维系中得到网状、多节点式的传播, 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发挥军队仪式的情感作用, 是阅兵仪式中实现军队形象传播的内核性要素。

(三) 强化受众感官参与, 增强军队形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仪式的一大特点就是立体化构建了需要多种感官参与的仪式情景。仪式的运作布满象征性符号, 或者说仪式就是一个象征性系统。构成仪式的时间、地点、物品、人物、声响、结构和情景等诸要素都布满和附着了特定的意义内涵。[5]在参与仪式活动时, 受众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仪式情景的构建, 理解仪式所表达的意义。在这种多元感官的参与中, 仪式的信仰共享、情感维系、认同建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阅兵仪式中, 整齐的队列行进作用于视觉感官、高亢的口号和铿锵的步伐, 作用于听觉感官、现场的解说词, 作用于思维感官, 同时大众媒介构建的媒介仪式催化了这些象征符号要素的作用力, 使得阅兵仪式对于参与者和观看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幅提高。相较于传统平面式宣传, 阅兵仪式因其立体式的感官参与和全景式的仪式情景, 传播效果明显提升。这启示我们,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军队开放透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 应创新军队宣传手段, 尽可能在传播中调动受众的多元感官, 有效增强军队形象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徐军.兵礼——中外军队仪式漫谈[M].解放军出版社, 2010:17.

[2]拉德克里夫·布朗 (英)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57.

[3]闫伊墨.仪式传播与认同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34.

[4]维克多·特纳 (英)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97.

观讲座有感 篇3

对有些企业来说,亏损也好,赢利也罢,都与搞没搞学习型组织不搭界。比如江淮汽车,曾经连年亏损,后来“盈利”,其实是政策的问题,计划经济下,安排你得给首钢100台车,不给钱你也得给。如果汽车政策不放开,你的车卖给谁?卖出去又找谁要钱去?

上海大众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什么理论,不用学习、不用创新,十几年来他的车就没愁卖过,卖一辆车的利润可以翻一番,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眼珠都红了,想都不敢想,这就是政策。同样,政策放开了,中国彩电又把帝国主义们的眼珠给整红了……这样的价格还是彩电吗?这也是政策。

好多年前,我们的商业系统要定期给营业员办班,是关于如何提高服务态度,如何对顾客热情,但有用吗?后来,政策放开,出现了个体户,也就出现了竞争,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问题还用组织学习吗?现在上商店,我都离柜台两米以上,用眼睛看商品的价格,实在是不敢靠前被缠住,当然,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你如果组织学习,同样没有用,得他们自己发现,靠这种方式卖不出去商品,他们就会自动改变的。

在国外,它应该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总结,而在我国,它被当成了一种教材、一种不切合国情的教材、一种学完后用不上的教材,就象我们的电脑,很多人在许多年前就学过,但由于一直没有电脑而用不上,而电脑在发展,造成脱节,形成浪费。

发达国家在用电脑做研究,而我们在研究电脑是如何使用。我们在研究“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发达国家在用这种理论管理企业,他们不是曾经或已经学习过电脑或者“学习型组织”等管理理论,而是直接就在用,或者充其量是边学边用,而我们是在走形式。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则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空谈,就是走形式,就是领导们的面子工程。即使有了好的创意,也可能过不了领导关,因为企业不是他们的,只是走形式而已,企业盈利,是政策好,亏损,则怨没有好的政策就可以了,而如果采用了你的创意,出了岔子,那谁来承担责任呢?

观阅兵盛典有感 篇4

十月一日,中国70周年华诞,举国同庆,一个个标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一丝不苟的坚守于自己的岗位上,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有无数双眼睛正紧盯着城楼上那个伟大的领袖—习近平。他是如么的镇定自若,望着眼下那强盛的中国,是不出的自豪与骄傲,一个个字从他的口中深情吐露,那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昌盛与美好。海陆空三军排成一个个大的方阵从天安门前穿过,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每一步45°,70厘米,身体如一根铁柱坚立于空中,却又丝毫不曾动摇,正如他们的信念也不曾动摇过。

遥想当初,中国惨遭他国欺辱,是多么的落后不堪,只有大刀、长矛来抵御敌人的大炮、坦克,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从指间划过,割香港,舍澳门,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只在不经意挥去,日本人的屠杀使中国早就没有了反手的余地,只剩下血流满地,尸横遍野。而在这里也难看到从前富丽华贵的圆明园,但千百年来中国人从不曾放弃,终于在70年后的今天展现出她真正的芳华。如今的她拥有了先进的武器,新型的大炮、坦克、飞机、装甲车,可以守护中华儿女不再受人欺辱。

中国的将士们也个个能文能武,女兵们从不示弱,每个人都踏着整齐的正步,顶着烈日的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容颜,但她们却坚持着,挺直腰,走过每一片土地。群众们举着国旗,形成了四个方阵,分别着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的画像,踏过整个北京城。花圈在他们手中舞动,国旗在他们手中飘扬,火炬在他们手中传递,那是胜利的火光,是伟大祖国未来的希望之光。

观国庆阅兵有感 篇5

从电视机里,我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红旗招展,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1949,国庆,”,妈妈说这寓意新中国70载风雨历程。坐在广场上的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满怀激情地随着军乐队的乐曲,挥动手里的小国旗。我也赶紧找出我那面事先准备好的小国旗,跟着一起挥舞。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心情无比激动。

一、神圣的国旗

上午十点,70响礼炮响彻云霄。随着一声号令,国旗护卫队战士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下人民英雄纪念碑台阶。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广场上空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想起香港回归升起的国旗,想起赛场上运动员夺冠升起的国旗,想起珠穆朗玛峰上攀登者升起的国旗,想起今年开学第一课讲述的革命先烈亲手绣红旗,想起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激动得一跃而起,大声唱起国歌。我从书上和电视上知道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今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往开来。

二、震撼世人的方阵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15个徒步方阵,32个装备方阵,12个空中梯队依次登场。

意气风发的徒步方阵首先走来,他们钢枪如林,气势如虹,口号嘹亮,气吞山河。在众多方阵中,有几支方阵格外显眼。文职人员方阵,99%是本科,是唯一一支没有手持钢枪的方阵;院校科研方阵学历最高,71%是硕士;女兵方阵英姿飒爽……。一个个方阵队列整齐,响亮的口号声震长空。看着看着,我也禁不住从座位上站起,学着他们走起了正步。装备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隆隆驶来,坦克、战车、火炮……,哇,好多高科技国防装备呀!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最后出场。我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车,载着这么大的炮弹,好震撼呀!空中梯队也在空蓝天上组成象征共和国70周年的图案,拉出七条彩烟,祝福祖国七十华诞。听妈妈说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们只有17架飞机,飞了两遍才完成阅兵,而且没有一架是中国制造。现在我们的飞机终于呼啸长空,傲世苍穹。看着震撼人心的阅兵式,我仿佛看到了刻苦训练的他们,在烈日炎炎的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我仿佛看到了保家卫国的他们,在零下50度的风雪边疆站岗执勤;我仿佛看到了抢险救灾的他们,在地动山摇的废墟上寻找生命;我仿佛看到了攻坚克难的他们,在实验室几十年不求名利默默奉献……他们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我决心努力学习,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加强体育锻炼,将来为科技进步,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做有担当的人,做民族的脊梁。

三、放飞和平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4名少先队员领唱,唱出了对祖国的祝福,唱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心声,唱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我也跟着他们大声地学唱。7万只和平鸽被一齐放飞,放飞的不仅是和平的使者,也是我们追求和平的心愿。

在随后群众游行队伍中,我看到2020名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走来。我知道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是与时俱进的一代,我们是初生的太阳,我们要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旗帜,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接力,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观国庆阅兵有感 篇6

阅兵式开始了,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礼炮便响了起来,56门礼炮齐放,一共70响,隆隆的礼炮震天动地。紧接着升国旗,300名国旗护卫队员,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我的目光注视着五星红旗,随着大家也高声地唱着国歌。这一刻的喜悦,这一刻的庄严,这一刻的辉煌,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我们敬爱的领袖,在阅兵总指挥的陪同下,乘着红旗检阅车,沿着长安街检阅了15个徒步方队和32个装备方队。迎着受阅将士的注目礼,主席向官兵频频挥手:“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主席的问候如和煦春风,温暖军心;“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山呼海应。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激动万分。

紧接着,“咚咚咚……”传来了徒步方队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分列式检阅开始了。在欢快的进行曲的伴随下,一支支受阅方队徐徐映入人们的眼帘。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威武庄严的神情,一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主席台。我不禁为之赞叹不已,仔细观看,每个士兵的体形一致,步伐划一。

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篇7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观宏伟国庆阅兵有感 篇8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60年弹指一挥间。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在这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日子里,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我们迎来了祖**亲60岁的生日。在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在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

上午10时在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伴随下,随着一声响亮的声音“起步!走!”。阅兵开始了。

在鲜艳的八一军旗引领下陆军学员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兵方队,预备役方队等14个徒步方队,迈着整齐步伐,雄纠纠气昂昂,齐刷刷地走来。

紧接着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战术装备方队缓缓驶来。接受检阅的500多台装备,为我国自行研制,其中大多数为首次亮相。巡航导弹、机动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车等信息化装备,性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呼啸而至。预警机、加油机联袂亮相,轰炸机、歼击机气势如虹,武装直升机、侦察直升机气贯长空。

随着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着高级教练机在天安门上空拉出五道彩色烟带,气势磅礴的国庆60周年阅兵圆满结束。

这次国庆阅兵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统一展现。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强大的军队而感到自豪。

中国正以一个更高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让我们一起祝福我们伟大的祖**亲,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观阅兵式有感 600字 篇9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今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迄今为止追大排场的阅兵。最令人大呼过瘾的就是那一辆辆海陆空装甲车,而这些装甲车一看便知道是尖端科技的产物。突然想起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们的装备被为国记者耻笑为万国牌装备。只有骡马是我们中国的。今天终于雪耻了,心中不禁一阵激动。

看着那些令人自豪的国产装备,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近代史。想我中华,自秦皇汉武,在亚洲称霸了两千多年。可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工业革命中落后了西方,才有了那屈辱的一个世纪。那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痛苦,夹杂着悲伤和愤怒;带着血腥和煞气。掠过了原本寂静的中国。日本早就垂涎已久这五千年的肥沃土地,自宋朝,就有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今日之中国,绝非那个令人宰割的懦弱国家,睡狮已醒,他的怒吼定会让世界震颤,叫倭寇胆寒。占据了世界中央的华夏,拥有着十三亿力量的中华,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世博园排队有感 篇10

我去看的两场试运营都是人数相对较少的:21日是5万人,26日是10万人,而26日前的那个周末是有50万人。

两天的共同点是,都下雨,而且是很大的雨。运营方面有什幺区别吗?好像不是特别明显,除了一些商店里的物价下降了,比如矿采水。我注意到的最明显的区别是,10万人排出的队要比5万人长得多:而且26日开放的馆的数量是21日的四五倍。

我拍了一张照片;在雨中,人们撑着伞一个挨一个在某个馆的门口排起了密集的队伍,差不多有一个街区长,然后拐过角落,又排满了另一面。照片里拍不下的是,在馆旁边的步行桥下,还有两倍于照片里长度的队伍……

天呐。

写这些并不是想批评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大家又都想来看世博会。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只是在想,这个馆该怎么应对预计会有60万参观者的高峰日啊!

我估计,在人最多的日子里,外国人就宁愿不去了,特别是旅行经历丰富的外国人——如果你已经去过泰国、澳大利亚,就没必要排几个小时队去看模拟的泰国和澳大利亚了。但尚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世博会更多是他们应该去看的。

去了世博会两次之后,我还得出了一个相当肯定的结论:就是吸引参观者最多的是欧洲馆,其次是大洋洲和美洲馆,再次是中国馆附近的馆,最后是亚洲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的世博参观者从未离开过中国,另有一部分没出过亚洲,因此他们一定会利用世博会的机会去了解离自己最远、最陌生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英国馆似乎是所有人都爱的馆之一。至少是在当天,它门前排的队伍最长:从馆门口沿“种子圣殿”边排一长溜,直到附近的街上,蜿蜒蛇行,延伸到街边的公共花园里,在花园里又沿其中的一幢小楼排一圈……

当我找到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圣殿”了。

想想,如果再有50万人进来的话……

同样在那天,我看到《中国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排队的幽默文章,不但对排队表示了乐观情绪,还认为排队也许有助于你未来的幸福:

观《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有感 篇11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生日。这一日是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日子。这一日举行了祖国诞生60周年来最辉煌的盛会---------大阅兵!祖国走过了60年沧桑,经历了60年风雨,从被压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到翻身作主人,从改革开发到建设小康,饱经沧桑,历经磨难,走过曲折,终于迎来了繁荣昌盛、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10时整。60响礼炮轰鸣,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烧。60周年庆典开始了。

10时09分,激昂的军乐声拉开了国庆60周年阅兵序幕。首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个方队出场,整齐有序的列队锵锵有力的步伐声,精神饱满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走到主席台,接受祖国的检阅。还有先进武器,装甲车,坦克车…等等都显示了中国在世界上屹立不倒的地位;战斗机,在空中盘旋,向世人展示了天子骄子的风采,显示了空军的强大威力。

那矫健有力的步伐,那翱翔蓝天的雄姿,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

接下来就是由各个方队组成的人高举开创新中国领导人的头像,那些领导人的原声说话,提倡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而努力,值得我们年轻一代要努力学习!

最后的了,各种花车都一一前进到主席台,接受国家的检阅,那些花车真的很美。

60周年的国庆阅兵庆典,激起了我们滚滚心潮!我情不自禁地感叹祖国继往开来、与时局俱进、辛勤耕耘,写下了一个个耐人寻味而又感人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神奇而惊天动地的事实,改写了一个个被外人看来不可能的历史。祖国的坚韧和顽强,百挠不屈的脊梁和傲骨?这是灵魂和精神。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展开理想的双臂,拥抱您,和您一起腾飞!

我为的祖国尽情高歌!深深祝福!

观国庆阅兵有感850字作文 篇12

昨天是祖**亲的60华诞,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然也观看了宏伟的阅兵式,我感到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之情。

首先鸣礼炮升国旗。升旗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国旗台,只听国歌慢慢的奏起,红旗随风飘扬。兵队方队的里的军人各个精神焕发,是一盘视觉盛宴,装甲部队,坦克,装甲车,等等……

阅兵开始了,先出现了水陆空的方队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他们手持我冲锋抢。向我们阔步走了来,给我们带来一种舒适的视觉冲击;接下来是特种部队,他们身穿迷彩服;下一个是海军部队他们身穿着白的军服,像海浪一样向我们扑来;还有一些女兵方队向我们走来,她们也并不亚于我们男子兵呀,谁说女子不如男呀。还有女民兵,他们身穿一声红色的军服,是方队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接下来是装甲部队,一架架坦克,相继开来,99式坦克方队它们身披铠甲,头上戴着一个长长地炮筒,显的威风凛凛。接下来是水路两栖战车他们建于1980的年轻的部队。坦克各式各样,战车更是千姿百态,有两栖步战车方队、导弹战车部队、补给战车、后勤战车等等。导弹战车后面拖着巨大的导弹、火箭弹像一群威武的老虎一样走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的上。

接下来是飞机,有歼灭机7、10、11式,还有无人轰炸机,监测机、侦察机。它们在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后面喷着彩色的烟雾像彩虹一样,十分美丽。那一架架轻快的飞机,在天空中掠过,发出浓浓的声音。是那样宏伟、那样有气势给我们的听觉、视觉带来无限冲击。它们像在苍穹上飞过的苍鹰保护我们,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他们是天之骄子,是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展望未来,回想过去。过去的中国是多么的落后,;历史使我们不得不前进,告诉我们落后就得挨打,被欺负。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更残柱还伫立在那里。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中国是多么的落后啊!在党得领导下中国胜利了,1949年毛主席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不断的变化着,昨天世界影响中国,今天中国与世界同步,明天中国将影响世界!

观阅兵有感 篇13

早从上世纪末英国娱乐节目Pop Idol走红以来,全球便掀起了一股平民选秀热潮,诞生了一批批“草根偶像”。近年来,中国大陆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不少平民偶像脱颖而出,选秀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些中国独有文化。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现在人们也可以同时观看到美国的娱乐节目。此文中笔者将要对中美两国最热的两个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和《美国偶像》(American Ido1)进行比较,试图从面子文化角度得出一些启示。

一、节目简介

(一)《快乐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现今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它引起极高的社会关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专家评委一般由华语流行乐坛歌手、资深电视人或其他明星担任,在海选中,他们给选手打分,并可现场颁发通过卡,允许选手参加下一轮比赛。在晋级赛中,他们要提名选手参加PK赛,并且能直接让选手晋级。在媒体上能听到对选手评价最多的声音来自评委,他们对比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选手有深刻的影响。

(二)《美国偶像》是美国福克斯公司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开播八年来一直是Neilson收视率排行榜第一名。四位评判Simon Cowell,Randy Jackson II,Paul Abdul和Kara DioGuardi在全美寻找未来美国偶像。在这个节目中,评委意见至关重要,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判,同时其极富特色的点评也是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因此薪酬极高。

二、整体印象

2009年《美国偶像》决赛以开四位评委玩笑开始,主持人通过视频回放其点评,并总结其评审特色,比如说Randy Jackson喜欢说“My dog”,“for me”和“for you”,Kara DioGuardi的口头禅是“Honey,(Im sorry)”,“Honey,(I dont think yon are ready for the competition)”等,Paul Abdul的用词最为丰富,而最擅长讽刺人的Simon Cowell的特色是问了太多“what”。尽管评委们平时的角色是评审别人,但通过回放,他们被美国数亿观众好好的评审了一把,因此也成了娱乐因素。同时,如果观众和选手不同意评审们的评价,他们也会当场反驳,丝毫不顾及面子,节目主办方也会播出。可以说调侃和反驳评委在《美国偶像》节目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纵观历届《快乐女声》,拿评委和主持人开玩笑的情况很少见,尤其在决赛,评委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主持人何炅和汪涵这两个湖南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对评委们的态度非常毕恭毕敬。

总之在《快乐女声》,选手们是唯一受到评判的对象,而评委则高高在上,权威不容质疑。而评委和选手不同的地位对待显然也对节目的风格和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可以感受出,相比之下《美国偶像》节目中的娱乐元素要更加多元化且教条色彩不浓。从评委,主持人到选手都是娱乐的一部分,被评头论足的不仅是选手,评委和主持人不会因地位不同而给面子。

三、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美两国的娱乐节目中不同角色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呢?笔者认为,这是两国人民拥有不同面子文化所导致的。

(一)Brown和Levinson(1978,1987)指出人们需要两类面子:“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的需求至少能得到某些人的认可”,希望“自己的需求(或者源于这些需求的行动/成果/价值观念)”被认为是合意的”。所谓消极面子,则指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自己的行动不受他人妨碍”,希望“行动自由不受干预,注意力不受干扰”。不难看出,在Brown和Levinson的消极面子概念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个人自由。换言之,任何可能阻碍他人自由的言语行为都可能伤害他人的消极面子。这种以自由为核心的消极面子概念,很大程度反映的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跨文化学者Riochi Okabe(1983)也指出,美国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奉个人主义的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如此,特别注重独立的“我”,反对外来约束和干预。

所以基于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显而易见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对自己指手画脚时,美国人的反应要更加激烈一些,所以就出现有些选手们当场就对评审尖刻地评论强烈表现出极大地愤怒和不满。同时,基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媒体也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于洋,2000),必须将评审和选手的意见共同播出以供观众评价,否则便损害选手们的消极面子。这符合美国人强调的言论自由价值观,也会给节目增添一些争议性和吸引力,所以举办方也乐于播出。

(二)相形之下,中国的“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任何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向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因此。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快乐女声》里评委和选手关系,会明显发现评委彼此间关系自然更加亲近,所以他们都觉得有义务要维护彼此的面子。因为尊者的面子要比处于卑位的人的面子更重要,而且人绝不该丢面子,尤其是在自己的下属面前。因此,本着“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的心理,生长于中国社会的评委自然善于做人,善于顾忌其他评委的面子,会为了在公开场合不驳别人的面子,明明不同意却不提出反对意见和建议,甚至为了给别人添面子,而表示赞同他的说法。他们的评审对象只是选手,不包括彼此。

同时,按“尊卑”来论,评委处于尊位,选手处于卑位,所以即使评审有错误,评价过于尖刻,选手也不会当面指出,即使指出媒体也不会公布,这是媒体的力量,也是文化的顾忌。选手是通过海选出来的,原本属于草根文化,缺乏背景,所以处于尊位的评委尽可以直接指出选手的缺陷,其中不乏自己有失偏颇的主观感受。

再次,中国传统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传统,内外有别。所以一般评判都比较委婉,不伤人面子。评判不痛不痒,宁愿背后私下里谈。这样娱乐节目就缺少了真实性和深刻性。而现在向西方学习,评委“一针见血”的点评,有时不顾及选手的面子,有伤自尊。好在选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尊卑的熏陶,忍力了得,所以在快女的舞台上鲜见争执的现象。

最后,面子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形式主义,手段成了目的,目的成了手段。评委们深知维护对方的面子就是给自己长面子,而让别人丢面子也会导致自己以后丢脸,因此为其他评委留面子就是为自己留面子。

四、启示

对于“面子”这一概念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阐释。胡先缙把脸定义为“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把面子定义为

“人从社会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这一定义忽略了面子的其他方面,如一个人可能由于有一个有名望的亲戚从而也跟着有面子等。金耀基用“面子”统称胡氏的“脸”和“面子”,将“面子”分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何有晖的定义为“个人由于地位和贡献而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尊重和顺从”,这显然不能概括“面子”所有内涵。最后翟学伟也从语义分析人手对“脸”和“面子”进行区分,认为“脸集中体现人的自身形象或表现”,而“面子偏向互动双方所处关系状况,是一种心理地位”。

本文作者倾向于将“脸”和“面子”区分开来。“脸”是所有人都不可缺少的基本的道德正直感和生存能力。人人都应当顾忌自己的脸,力争成为一名正直、正派的社会成员,获得别人基本的尊重。人们一般只会由于做出一些不道德或为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时而丢脸,这是基本标准,没有多少之分。而“面子”是指人们由于所取得的成就或者卖弄炫耀而得到的名声、声望。进一步说,踏入社会时,每个人拥有同样的脸或脸面,没有面子,然后在生活中逐渐积累面子。获取面子的途径一是通过个人成就,一是通过非个人因素(如炫耀财富或者社会关系等)。

(一)基于“脸”的观念,所有人的脸面——包括选手的、评委的、主持人的以及观众的——都必须顾全,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30岁的洛杉矶美女选手鲍拉·古兹彼得在2006年《美国偶像》海选落败之后,因不堪忍受评委的当场讥讽嘲弄,终日生活在抑郁痛苦之中。11日深夜竟含恨自杀!这起自杀案震惊了全美国,也引发了人们对残酷的选秀节目的忧虑。

从上述悲剧可以看到。《美国偶像》中评委尽管试图做到公开公正的评审,但却忽略重要一点,即无视甚至损害选手的脸面,使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如果一个人丢了脸,那么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将受到损害,这可能会导致该人将面临被蔑视和孤立的危险,因此才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某些《美国偶像》节目的评委应注意自己的措辞,尽量客观公正评审的同时,不要损伤选手颜面,对事不对人但不能对事不顾人。

(二)基于“面子”,某些快女评委应放下“亲疏、尊卑”之优越感,平等对待选手。牢记自己职责是做出公正的评判同时给出选手专业的建议,而不是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口才。同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赛场上要及时给出中肯的评价,不应私下解决,剥夺观众的欣赏权利。

观国庆阅兵仪式有感作文600字 篇14

首先看到的是电视台记者在报道天安门的现状,报道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天安门城楼上的8个红灯笼。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也挂着同样的8个红灯笼。差不多快十点,升旗仪式开始了,那士兵们个个昂首挺胸扛着枪向升旗台走来,升旗手拿着国旗往外奋力一抛,国旗就开始冉冉升起。看完升旗仪式,我心中不禁想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自豪!”

接着就开始阅兵仪式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解放军战士们说:“同志们好!”解放军战士们回答说:“主席好!”习近平总书记又说:“同志们辛苦了!”解放军战士们又回答说:“为人民服务!”接着就开始阅兵了,英姿飒爽的阅兵方队整整齐齐的来到了长安街。我喜欢的是指挥方队,因为我本以为指挥方队都是在后方指挥,上战场的次数也比较少,训练肯定也比较少,谁知道这些指挥官走的和其他的解放军战士不相上下。其次是维和部队,他们戴着蓝色帽子,穿着迷彩服,器宇轩昂地走过来,他们需要去世界各地维护和平,可真伟大呀。接下来就是装备方队,我最喜欢空中梯队的陆航空中梯队,因为他们的样子非常酷。

观建国六十周年阅兵式有感 篇15

2009,这一串振奋人心的数字;2009,这见证奇迹的一年。六十年,伟大的祖国从落后走向发达,从失败迈向成功,六十年的岁月,从那沉睡的雄狮,化身成为腾空的巨龙,令人感动而震撼!在这一年里,为我们默默奉献的祖**亲,即将迎来她那六十岁的生日,在这一年里,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报答祖**亲!

当我看到天安门那红色的塔楼,黄色的装饰,城门口毛主席那和蔼可亲的画像,再看看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不禁想起六十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当着国家领导的面前,当着所有中国人面前,带着他那浓厚的乡村口音,郑重而庄严地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的景象。

今天,那蓝天伴着绿水,小树伴着花朵,朝气蓬勃的北京,焕发着无穷的魅力,让人惊讶不已。当五星红旗,伴着节奏,冉冉升起时,当三军仪仗队迈着一致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时,当胡锦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时,当战斗机梯队带着彩色的烟雾,翱翔于蓝天时,我不禁感叹,我伟大的祖**亲,强大了。

当60响礼炮响彻云霄,60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行少先队队礼,20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端的升旗区。由150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场齐声高唱,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此刻,我的心激动不已,真不敢想象20万军民的会场竟然鸦雀无声,谁人能信?这恐怕也只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可以做到。接着,总书记胡锦涛乘坐国产红旗牌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报告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胡锦涛下达检阅开始的命令。检阅后,胡锦涛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10时37分,阅兵分列式开始。激越豪迈的《红旗颂》乐曲响起,1949名青年高擎着巨幅国旗,2009名青年簇拥着巨型国徽和国庆年号,从天安门前健步走过。鲜艳夺目的国旗,熠熠闪亮的国徽,见证了60年来伟大祖国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见证了60年来中华民族奋勇向前、走向复兴的光辉征途。当5000多名手持彩色气球和缤纷花环的少年儿童来到天安门前,少年儿童放飞手中的气球,并与天安门广场前区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一起春潮般涌向金水桥。5万只气球腾空而起,青少年们向着天安门城楼挥舞花环,尽情欢呼、尽情跳跃。此时此刻,我是那样的激情满怀,我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骄傲,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更加由衷地感叹!看看自己伟大的祖国,再看看自己,我自愧不如啊。

虽然,我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没关系,我会更加努力地去改正这缺点,让我变得更加完美,用自己的努力,汗水,和成绩去报答祖**亲,当祖国建设中一枚细小的螺丝钉!

摘苹果

今年国庆节的一天下午,我们闲着没事,大姨提出想到山里面找个地方去玩,爸爸说,咱们到深山里面的农家乐摘苹果吧,那里的苹果可是远近闻名的好吃。

大姨开着车,带上爸爸、妈妈、我和哥哥,穿越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欣赏着一路美丽的秋景,很快就来到了位于深山村的农家乐。

打开车门,刚才还是城市里高楼大厦、热闹喧嚣的画面,转眼间就换成了秋高气爽、满眼绿色、果实飘香的山村风光。

快看,那里有一片苹果园!大姨首先发现了目标。抬头望去,离村边不远的山坡上,一颗颗苹果树占满了山头,枝丫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

爸爸很快问到了果园的主人,一位拥有黧黑的皮肤的农村老伯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几个人穿过蜿

蜒的山间小道来到了苹果园里。

这里的苹果树可真多啊,一眼望不到头,在红彤彤的苹果的映衬下,整个山坡都变成了红色。这里的苹果可真大啊,我首先找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足足有我的两三个拳头那么大,在阳光下一晃一晃的,太诱人了。一个个羞红了脸的苹果有的藏在叶子底下,有的高高的挂在枝头,好似在向人们炫耀它的风采。我爬上弯弯的果树,踮起脚,伸展胳膊,终于摘到了第一个苹果;大姨和妈妈则走到了另一棵苹果树下,那棵树上的苹果红中透黄,一个挨着一个挂满枝头,把粗壮的树干都压弯了;哥哥也找到一个大苹果,可就是够不着,爸爸赶紧过来抱起他才摘到了那个苹果。

我和哥哥摘到苹果后,迫不及待的先咬了一口,那香甜的味道一下子传遍了我整个身心,又像一口清泉,滋润着我的喉咙,刹那间,舒服极了!我好奇的问果园的主人,你们的苹果为什么这么好吃呢?那个伯伯带着浓厚的乡村后因,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海拔高、光照好、昼夜温差大,苹果蓄积的糖份多,当然就好吃了。

不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摘了一大堆的苹果,爸爸只得到农户家里找来一个编织袋才把苹果装了起来。我们肩上扛着、手里提着苹果,俨然像刚打了胜仗归来的士兵一样,跟吃了蜜一样甜。说笑着走出果园,再把收获的苹果装进了车,一路上谈论着摘苹果时有趣的故事,甭提多高兴了!第一次滑草

我们来到团结乡滑草场,那满山遍野的绿,充满着夏天的味道,我们享受的城市里没有的新鲜的空气,心情也随着这一片绿和新鲜的空气心情渐渐愉快起来。

在滑草场里有不同的娱乐项目如:滑车、蹦极……最好玩的当然要数滑草了。

滑草和滑冰有所不同:滑草一般是在草坡自上往下滑,而滑冰是在平地滑的,滑草和滑雪相似:都是在高坡上滑下来的,特别是初学者没有一点坡度是很难滑动的。

我们穿好那双笨重的滑草鞋,戴好头盔、护膝和护肘,当然也少不了那支撑在地的杆子,全副武装开始滑草。这里分成三个区:初级区、中级区和高级区,虽然是这样分但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初学者反而上高级区,这样易学。至于我们当然是上高级区。

准备好后,我看弟弟他们都走在我前面了,„不行,我决不能落后,我得赶紧追上他们‟我心里想着。我马上拿好杆子,向高级区走去,穿着笨重的滑草鞋,用杆子支撑着地,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走,感觉就像脚系着几个沙包在向高坡上走,还时时要防着不要摔跤。这时,我一不小心,滑草鞋向下一滑,我便从最高的高级区直直向下滑去。在斜坡中,我的杆子刹不了车,于是,我便已最高时速撞向防护栏。风在我的耳边呼啸,我的发梢也飘了起来,那种快感,真让人难以忘怀。可是,眼看就要撞上了,二十米,十五米,十米……眼看就要到五米的时候,我灵机一动,边把重心向后压,在一米的地方,我滑到了,屁股跌在地上,疼了我半天!但是,这总比撞上护栏飞出去好吧!

到了初级区我看到了爸爸,他说:“老了,走不动了。”说着就滑下去,我心想„老爸真差劲。‟眼看弟弟他们都快要到中级区了,我得加把劲赶上他们。“哎呦”我摔了一跤,真疼啊!我心里想„唉,要是旁有个大人能扶我起来那该有多好,可惜没有,我怎么会碰上这种事真是倒霉呢!这下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爬起来,眼看我快要爬起来了,又不小心摔了一跤扭到脚〈好在不严重!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又重新站了起来。

爬到了中级区,这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要是我现在滑下去那该有多舒服啊,我想象着下去时那迎面吹来得风一定很舒服,脑海里浮现出我做在妈妈身旁,我喝着饮料,吃着零食,太舒服了。我转过身来,抬脚……可是念头一转„别人能上高级区我就不能吗,我并不比别人差‟于是我又回转身来,连忙往上爬,“大公告成,我成功了。”我欢呼着。

从上面往下滑,迎面的风比想象中还要舒服,刚才那些痛和累全都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上一篇:交友不慎的狗的故事下一篇:苦才是人生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