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恩教育有感

2024-06-22

观感恩教育有感(精选16篇)

观感恩教育有感 篇1

观《感恩教育》有感

宜昌市六中707班周雅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落,我一样会珍惜”一声声的歌曲,牵动了我的心弦,使我也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眼泪情不自禁的滴落下来。

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感恩教育渊源,这是全世界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从黄香的孝敬父亲、到朱德回家为母亲作家务,已经有太多名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是谁将你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是谁在你失落时呵护安慰你?是谁在你悲伤时比你更悲伤?是谁……那就是我们的父母,这是个伟大的词语。父亲是船,母亲是帆,载着小小的我,乘风破浪。可我们却只知埋怨父母的唠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我深感惭愧。仰望蓝天,真想大声喊一声:“爸妈,我永远爱你们!”

在人生的成功征途上,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自己取得了成功后,除了要感谢自己的努力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感恩曾经给我们机会和扶我们走向成功第一步的人,因为,是他改变了你的一生。老师!老师,是默默无闻的,像园丁,尽心尽力的为我们服务。老师,经常站在讲台上,穿梭在课桌间,为我们铺好了人生的道路,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去走那条路。当我们在周末开心的玩耍时,老师,却在给我们批改着一本又一本的作业;当我们进入梦乡时,老师,却在仔细认真地备课;当我们碰到疑难问题时,老师总会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教会我们。老师,一位多么伟大的指路仙人!

人,是需要感恩的,对于世间万物,心存感恩,就能像大海一样有自净能力,让这种心灵的潮水不是肆虐,我们就能洗去污秽,就能看清有多少事物值得珍惜,并有勇气去负起责任,社会才得以和谐发展。学会感恩,亲情变的愈加温暖;懂得感恩,友情变得更加紧密;有了感恩,社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恩与爱是好朋友,学会了感恩,你便能与爱同行。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感恩的来面对世界;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以它那动听的歌声,感恩地来面对世界;一棵大树,在山里完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以它几千年自在的生长,感恩地来面对世界……

观感恩教育有感 篇2

在伊索寓言中, 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风要和太阳比试谁更有力量。有人穿着大衣走过, 北风便施展威力, 使劲地吹, 结果那人的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了, 停止了。这时, 太阳温暖地照耀着, 那人感到闷热敞开了胸怀, 不一会, 出汗了, 他便脱去了大衣。

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温暖和友善会比暴力和冷酷更有征服力。因为暴力和冷酷只会使人增加对你的戒备之心, 对你敬而远之;而温暖和友善却能让人卸去心灵的盔甲, 让你的力量直抵对方的内心。教育, 作为一种“人的灵魂的工作”, 就应当以“温暖和友善”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上映于2004年3月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便是一部诠释了“爱的力量可以征服一切”的著名影片, 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打开孩子们锁闭的心灵之门, 让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的内心。影片中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便是马修老师带来的神奇的音乐, 更是他那一颗父亲般宽容、仁爱的心。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那所外号叫做“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 的确处于爱的“池塘之底”。这里幽晦如地狱, 没有阳光温暖心灵;孩子们犹如井底之蛙、笼中之鸟, 没有自由遨游的天地;这里的环境冰冷如冬, 污秽丛杂, 丝毫没有爱的润泽。在这里, 我们看到的“教育理念”便是“行动——反应”原则:一旦有孩子触犯纪律, 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责罚。倘若3秒内找不到肇事者, 所有人都要被关6小时的禁闭, 而且取消所有娱乐活动, 禁止任何外来探访, 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 孩子们只能在规定时间段与亲人见面, 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 完全缺乏公义、尊重和爱心。这所学校的校长, 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又刚愎自用。虽然他也曾经有过梦想与激情, 可在异化的教育环境中, 他的心灵也逐渐扭曲变形。为了向同业委员会争取经费, 为了获得晋升和荣誉勋章, 他可以不择手段, 任意掠取马修的成绩。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 他可以把蒙丹送进监狱, 可以宣告合唱团解散, 可以解雇马修……在他眼里, 惟有绝对的权威和惩罚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他不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 不倾听教师的建议, 只想着寻求晋升的路径和解决经费的来源。他无法认识到音乐的育人功效, 认为音乐带来的孩子们的变化只是一种巧合。在这里, 教师个个行为乖戾, 面目可憎, 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 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 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 这几乎成了他们的职业习惯, 或者说思维定势。他们每天如临大敌, 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 这里的学生与教师相互敌视。这里与其说是学校, 不如说是监狱。

当马修刚出现在这所学校的时候, 他所见到的是:学生辱骂他“秃子”, 哈让因为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捅伤, 一位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孩子跳楼自杀, 学生蓄意报复教师的批评和惩罚, 课堂上创作漫画羞辱校长……马修曾有过音乐创作的梦想, 也曾憧憬过爱情诗意的浪漫……当他步入这所寄宿学校, 他的理想和命运似乎也被卷入了“池塘之底”。

第一次与学生相遇, 马修便遭遇“重创”。远远地, 他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 推开木门, 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 刚上讲台就滑倒了, 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 教室才恢复了平静。然而, 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 宽容了这群孩子, 在孩子们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对话。起先, 马修要求打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 可是乐格克在侥幸规避校长的3秒后, 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15秒, 而被送往校长室。然而当马修看到乐格克被抽打得声嘶力竭时, 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处理——让他去医务室照看马桑, 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 遭到校长无情的鞭笞与践踏。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 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 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 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接着, 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价为“天使的脸蛋, 魔鬼的心肠”的皮埃尔监管课堂秩序。可惜, 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回到教室, 却发现皮埃尔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的漫画像。面对这一场景, 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甚至可以依据学校的“行动——反应”原则, 禁闭皮埃尔三天, 给他来个下马威。可马修却选择了宽容, 他甚至还还了皮埃尔一个漫画像。最后, 马修请孩子们在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未来理想的职业。这时候, 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静!这群早已听从野性的呼唤的孩子, 他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灵魂, 没有真正晤对过自己的心灵。现在, 马修要他们重新拾起幼时的梦想, 重新捡回属于自己的人格尊严, 不知是晴天霹雳, 还是久旱逢霖?不过, 大家都很用心, 也许他们看到了幽晦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罅隙, 一束生命的光芒正照耀在他们的心灵之上。只有佩比诺仍在踯躅着。马修缓缓蹲下, 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搭在他的肩头, 耐心地软语询问。如此寻常的动作, 倾泻出无限的智慧与力量。对孩子们来说, 这是久违的场景!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滑稽可笑:牛仔、战士、间谍、将军、消防员、驯虎员、热气球驾驶员……

我们无法忘却马修初到学校时惶恐的目光、不解的询问、人性的质疑、疲惫不堪后的自我反思……他仿佛置身于教育的边缘地带。作为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他, 更能体察出被教师漠视的生命的心灵世界, 更能感悟爱与宽容的力量, 更祈求他人对自我言行的理解……尽管这些孩子行为乖戾, 语言粗俗, 但是内心深处却很柔软脆弱。如何温暖这些孤独寂寞的心灵?给孩子怎样的精神底色?这是摆在初到“池塘之底”的马修面前的一道严肃的课题。

生命中有许多偶然。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存放乐谱的皮包, 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引起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音乐, 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 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 也许会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学生在宿舍里发泄内心不满时的高歌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缺乏歌唱技巧, 但却是在用音乐表达真情!马修立刻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们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 让孩子们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希望的光芒, 让他们感受到单调的生命深处的滚滚热浪。

皮埃尔, 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幽闭而又敏感。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 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高墙, 穿越校园, 窜向云霄, 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 他很孤傲, 也很自卑, 从来不肯在公众面前展示歌喉的美丽, 甚至以戏谑的姿态使自己从合唱团里出局。然而, 马修却没有因为纠缠于他的有意无意的恶行, 而是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 唯有音乐, 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 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 能使他祛除邪恶, 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 可我却确信无疑, 他的嗓子是个奇迹, 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皮埃尔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 在马修的精心呵护和调教下, 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 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 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且被蒙丹所蛊惑的皮埃尔, 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尽管暗恋着他的母亲, 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赋, 但是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了皮埃尔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 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出它的珍贵。在皮埃尔倚柱忏悔, 茫然若失的眼神中, 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魅力。当合唱团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时, 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了他。这时, 我们看到了皮埃尔完美地契合着节拍的歌唱。在他的眼神里, 马修读到了自豪, 被谅解后的快乐, 还有第一次呈现在他眼中的感激。

合唱团进行得很顺利。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 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 让他灵感澎湃, 渐趋佳境。我们看到了这群孩子曾经写满忧郁与痛苦的脸上, 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课堂内, 操场上, 宿舍里, 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当皮埃尔将墨水投向马修时, 大家群起而攻之;严苛而古板的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 甚至爬上办公桌, 放飞纸鸽, 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上语言竟然也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 他甚至还加入了合唱团, 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从变化的孩子身上感受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她的生命也发生了全新的转向……马修的出现, 给“池塘之底”带来了一束光芒。可惜这一束光芒却转瞬即逝。就在哈桑校长为经费解决而振奋时, 一个电话让这一切灰飞烟灭。因误解而被蒙羞的蒙丹, 纵火烧了给自己带来痛苦记忆的学校, 留下了一个诡秘的笑容后转身远去。幸运的是, 马修恰好带领六十多个孩子去野外游玩, 使他们幸免一死。然而, 马修的擅离职守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推诿的。终于, 这个可怜的音乐家、失职的学监再次沉入了命运的谷底。他被解雇, 并要求立即离开, 不得再与孩子们相见……临走时, 他带走了孱弱的战争孤儿佩比诺。

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篇3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正规的教科书中,还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都被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述历时数十年, 人们对此司空见惯, 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 所以至今仍然是教育文件及政策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但是看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才真正的理解到: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科学、人文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要想把教育做的成功,那么必备条件就是创新。创新的知识正如活鱼一样自由遨游在浩瀚的大海,相反陈旧的知识会像死鱼一样慢慢腐烂;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见多识广,而是造就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在中国进人现代社会的今天, 封建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 通过教育进人名牌学校, 然后当政府公务员, 做官, 这是最风光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官员不应该是一种职业) ; 当科学家,做教授, 这是受人尊敬的高雅职业; 做金融、证券、保险、工商、税务、职业经理人, 这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业; 当工程师、医生、教师也算是一种过得去的职业; 做小生意, 开小餐馆, 做个体经营等普遍被看作是下层职业; 至于做农民, 进城当打工仔, 干清洁工等被人们看成是不人流的“ 活路” 。一个人要进人精英阶层, 进人上流社会, 就必须接受优质教育。教育被看成是划分职业等级的依据。在多数人看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一个有文凭的人, 就应该有好职业。难道一个人在校时的成绩好才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谬论!事实上学历是使人成才的要素之一, 高学历有助于成材, 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人才。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最终标志是他能够做什么, 他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性贡献,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从传统教育的目的可知我国先前的教育事业的精神主旨:一是主导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是革命理论; 二是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具; 三是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特定标准的革命接班人。如此说来,这样的说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本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但是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改革开放已经取代了长期持续的革命意识,传统的教育目的已经暴露出了明显的额弊端。第一:传统教育目的的政治性内涵是教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培养接班人的目的很明显在当时完全是社会政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教育完全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教育追求的目的已不是教育自身的目的,而是社会政治的目的。这种教育在本质上已经迷失了方向。第二: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性的活动。教师教,学生学,这种“上施下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教育呈现出一种盲目的被动状态。教育的内容是要一以贯之呢,还是应该不断地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呢?长期以来,早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贯彻、执行”的记录,而少有“发明、创造”的记录。

对于传统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不断反思。 在这种教育的目的下教师们不敢对教育目的的意蕴进行自由、深入地探讨,只能是机械性地接受和执行, 因而其时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呼应虽然在表面上是热的、积极的, 但内心却可能是麻木的、冷漠的、消极的。在没有完全认同(并非主观上不愿意认同)、理解的情况下, 教师向学生的传道便往往是机械的、教条的。

观《感恩演讲》有感 篇4

看了李强老师的感恩演讲,深有感触,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心生许多的感悟和感动,原来,这么多年来,我得到的是那么多!

感谢我的亲人们,父母是永远在身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人。工作的繁忙也让我无暇顾及妻儿,妻子的工作也很繁忙,可儿子的生活、学习,全部都是由妻子一个人打理。我回到家的时候,还要享受她的照顾儿子也难得爸爸的陪伴,面对难题,学习紧张压力大的时候,他总是渴望父亲能为他答疑解惑,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父亲毕竟是理性、高大的,但我却把这些责任全部交给了妻子。

这些年来忙于工作、忙于自己的家庭,在家陪父母的时间很少。父母的家离得并不远,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不过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日子里才能在家里呆上一会,能陪伴他们的时间屈指可数。父母的爱永远都是最无私的,他们的愿望是那样的单纯,只要我身体是健健康康的,工作是顺顺利利的,他们就很开心。

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中,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将他们积累了一生的经验一点一滴的传授给我,毫无保留,“滴水汇成河”,他们无私的给予,使我对自己的工作 有了相当的自信。

感谢我所在的公司,是这个企业,给我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是这个企业,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是这个企业,培养了我!感谢支持帮助我的.领导们,是他们给了我鼓励,给了我力量。

要感谢的人太多,要记住的人太多,感恩永恒的话题,感恩,更要以行动去报恩。

只有时刻怀抱感恩之心,才能促使我们行报恩之行。对亲人,时间不应该是不能陪伴的借口,只要有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足可以温暖亲人的心。

只有时刻怀抱感恩之心,才能用心去回报朋友、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只有时刻怀抱感恩之心,才能视企业为家,用责任去奉献。

观(教育讲座》有感 篇5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实验学校 姓名:艾芝兰 指导老师:李拥军

今天,我看了山东农科频道播出的一个节目,这个节目是由教育专家王金战老师为我们讲的,主要讲了学生怎么才能爱上学习,家长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并且,王金战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我听了之后,也联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我有一个同学,她在她班里的成绩一直上不去,并且她的妈妈还给她报了补习班,但是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后来我知道了她的成绩为什么一直上不去,原来是她妈妈在她做作业的时候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她爸爸也不会讲解题,就座在客厅看电视,而她呢,由于上课听不懂,但又不敢问,所以回到家里有很多题她都不明白,她只好随便写上一个数,要不就直接不做,时间一长,她对学习便没了兴趣,老师只要一讲课,她自己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想睡觉。她的爸爸妈妈跟我的爸爸妈妈比起来差远了,我觉着她的爸爸妈妈应该多陪陪她,而她自己对待学习也要认真。王金战老师在节目中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当然,这是对家长的要求。而我们学生也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像我的同学那样不敢提出问题,不敢积极发言。

观警示教育有感 篇6

警钟长鸣

——参观济源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有感

按照市纪检委总体部署和要求,7月下旬,我局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到市委党校参观了济源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引领和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首先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案例剖析展,随后在会议室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在“一创双优”集中整治活动期间进行的这次廉政教育活动,虽然参观时间有限,但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颤、灵魂的升华、教训的深刻。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特别是通过对身边发生的案例剖析,使我们每个同志深感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的后面。在警示教育剖析展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我们看到,这些人都是受党教育多年,有过辉煌的历史,也为人民做过贡献。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从他们的忏悔中可以看到,无一不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改造的结果。因为不注重学习,他们私欲膨胀,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人生观、价值观偏离,道德观念失衡,抱着侥幸心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 1 — 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因为不注重学习,他们政治上丧失了信念,经济上巧取豪夺,生活上腐化堕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蜕变成人人唾骂的阶下囚。这些案例再次告诉人们,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学习,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手中的权力才能有牢固的根基,才能服务好人民、服务好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严于律已,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自律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面对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共产党员的严格自律,尤显重要。无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旦失去自律,就必然消积颓废,丧失斗志,腐化堕落。在此次警示教育的过程中,这些腐败分子中的大部分位高权重,可以说在物质上是应有尽有,各种享受可以说是样样不缺,但他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淡化了组织原则,淡化了组织纪律,淡化了对个人的严格要求,个人私欲不断澎胀,在社会生活中变得愈来愈贪得无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俗话说“知足者常乐”。知足,就是在物质利益面前要知道满足。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

— 2 — 焉者,寡矣。”其意就是劝说人们要收敛自己膨胀的欲望和欲求,强化自律意识,以“严于律已”的生活态度,处处事事约束自身的行为,否则就容易变质。“所欲既多,所失亦大”。当一个领导干部以贪污受贿来满足贪欲时,埋葬的必将是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严于律已,以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为谋事、行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才能不断提高辨别是非、防范和抗拒风险的能力。

三、树好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好的形象,是一个单位的一面旗帜,一支标杆,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员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在个人形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既能反映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又能反映个人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做为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它即不是小事,也决不仅仅是个人私事,它关系着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党在人民中的威望,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的辉煌。从警示教育剖析展中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不注重个人形象,特别是个人“廉洁自律”这一形象开始的。清正廉洁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能力有强有弱是正常的,但清正廉洁不是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它是保证党员干部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客观公正行使赋予职权的重要前提。

观感恩教育有感 篇7

他用童心、爱心、信心这“三心”, 创造着教育的奇迹, 书写着自己生命的传奇。整个报告中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 只有娓娓道来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可句句渗透着教育的智慧。一张张陪伴学生成长的照片中, 他那天真的笑容背后, 感染人更多的是那纯粹而执著的认真态度。他那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我几乎是流着眼泪听完的, 其中被感动的成分固然有之, 但我泪流满面的真正原因更多的则是内心深深的愧疚。头脑中时刻涌现出我的学生那一张张的小脸, 十年来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好教师, 爱每个学生是我发自内心的动力, 踏实、认真、负责, 是我竭力托起学生走向成功的法宝。我曾无数次反省吾身都不亏良心的认为:我是个好教师!可就在那一天, 那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 我心如刀绞, 心虚至极, 把手放在胸口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好教师。

每次走进教室, 看到学生, 我面带笑容的内心深处, 总是担心他们的作业写完了吗。几乎开口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作业写完了吗?”当这句话再次回响耳畔, 身为教师的我对爱的多少无知立马戳痛我的心灵, 这是我对学生爱的苍白, 爱的能力的缺失, 而我的学生在这种缺失的爱的环境里正苦苦煎熬, 无法自拔。深度的反思中我意识到, 我根本不爱学生, 我爱的是学生努力的结果:他们是否能写好作业、学习成绩是否优异、将来会不会有出息。我口口声声说着爱学生, 其实是在虚伪地爱着自己, 打着爱学生的旗号实现着自己的目的, 所以要求无处不在。在我高标准严要求之下, 我们的班级整体成绩优异, 甚至还获得了市级先进班集体。

荣誉的花环此时此刻不再鲜艳, 而是时刻叩击着我的良心。因为那看似和谐的节奏里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时顺天, 我现在感到他是我最愧对的学生。

他是最令我头疼的男孩, 一条长度及腰的小辫是他外表的与众不同, 一对凶凶的眉毛彰显着他的桀骜不驯。三年来, 在我虚伪的爱的包围圈里, 他用自己独有的行为和我顽强对抗:顶嘴、磨蹭、不爱学习、坐不住、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对此我向老教师讨经验, 向校领导求帮助, 也曾无数次查阅资料甚至拜求过心理医生, 目的很明确, 就是想转化他, 让他能够同班里的学生共同谱奏和谐之音。可终究是反反复复, 不见成效。凭借着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良知, 我坚守内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每次气急败坏后依然不愿意撒手, 在极度痛苦中挖一道心门将他强行拉过来, 无数次坦言我的幸福教育生活在哪里。

然而听了李镇西教师讲述他和学生的故事时, 那点点滴滴无处不渗透的真爱将我与时顺天以前的所有冲突行为一股脑地推到眼前, 伴随着李教师的故事讲述, 我慢慢回味我和时顺天的各种交锋。苦求本身十全十美的人, 那份认真强求, 就是人格的不完美。而我极力寻求各种方法想改变他, 不正是推动塑造他人格的不完美吗?人, 就是一条河, 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 这是无异议的。但是, 河有窄有宽、有平静有涟漪、有清澈有浑浊、有温暖就有冰冷等现象, 一个个灵现的学生个体不就恰恰如此。而我对时顺天的豪言不放弃却没有做到真心的静静陪伴, 有的只是一度的要求、强求与苛求。

都说童年是一方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 是一片无遮无拦明朗的天空, 那里流淌的纯真与甜美, 会给人留下终生难以忘怀的回忆。我留给学生的又会是什么?我心生愧疚所以泪洒整场,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十年来苦苦寻觅幸福的教育生活, 却始终望尘不及, 全是因为在我的教育生活里, 只关注了学生成长过程中飞得高不高, 强求物质的结果, 却没有关注他们到底累不累和精神上是否有收获。

人的成长是在不断错误、体会、反思、锻炼、学习中完成的, 成长需要付出代价, 而能力就在不断的磨炼中得到提高, 幸福也就会悄然来敲门。我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次机会, 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深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内心深处极为响亮的声音告诉自己:教育最终是对人的成全, 不是塑造人抑或改造人, 而是帮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 发挥潜能, 做最好的自己。

观《大国崛起》有感 篇8

关键词:大国 崛起 解放思想 改革体制 善于学习 和谐和发展

上周观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最先想到也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何为大国。

对于大国该如何定义,在百度百科上有如下解释:古时,指强大的诸侯国。而如今,其常表示在国际体系中,那些权利与资源相较于其它国家,具有显著优势的国家,与强国的含义相像。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大国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十个国家。但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大国所表示的含义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说《大国崛起》中所描述的国家中,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从领土面积来说,有些国家,很难将其称之为大国。例如片中提到的荷兰。

提及荷兰的领土,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小国,没有用大国对其定位。一定会有人反驳说,同被称为大国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的领土面积也很小,之所以被称为大国,是因其具有庞大的殖民地。但即便从这个层面上,我也很难将荷兰划归为一个大国。17世纪初,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积极实施贸易的海外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此时期为荷兰的黄金时期,更享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然而,实际上荷兰的扩张也极为有限。历史上真正对荷兰具有重要意义的殖民地,就是荷属中印度,就是现如今的印尼。当然,荷兰在其历史上也殖民统治过其它一些地方,但如果说稳定占领的,只有很小的一些领土,并且并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说荷属安德烈斯、荷属圭亚那等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地方。

我们所说的17世纪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海上霸主,但这主要是指其在商业上的霸权,就战争而言,荷兰人的实力并没有多强。提及新阿姆斯特丹多数人不会知道是哪里,其实就是现如今的纽约,最早被荷兰人所命名,之所以被改名为纽约,正是因为荷兰人的战败。

也就是说,在国家的领土面积上以及军事力量上,荷兰并不能被称为大国。作为一个以政治为主体的国家荷兰,我觉得荷兰人并不具有很强的祖国意识,而是比较随意的。当荷兰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时,往往其就不太具有多少祖国观念。一个很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就是,移民到非洲去的那些荷兰人,在其到达非洲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后,就称自己为“非洲人”,称其母语为“非洲语”。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实际上是荷兰裔南非人,别人把他们叫做“布尔人”。

所以,无论是从荷兰的本土,还是在其本土以外的势力范围内,荷兰都难以被称之为大国。那我们又依何根据说荷兰是大国呢?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17世纪的荷兰,无疑是具备强大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国家。并且直到现在,荷兰依然具有很强的世界影响力。这不仅仅是说荷兰人所创造的一些沿用至今的商业制度体系,比如说股份公司、联省共和等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其商业势力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且荷兰的文化也曾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以至于日本兰学曾长期成为西学和一切近代知识的代称。可见,大国这一概念的界定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从荷兰的例子上能够看出,除了军事力量和领土面积两方面之外,文化影响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解散,究其根本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苏联的文化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所彻底否定,斯大林甚至列宁都遭到舆论的攻击与抹黑,导致其面对苏联的解体而无力回天。所以说,对于大国概念的定义,不仅仅是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就是其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流典范和主流话语,影响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角落。也就是说,是能够以自身的制度典范和文化典范,辐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国家,才能真正的被称之为大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传承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未出现断层。18世纪之前,无论从军事,领土,政治,商业,文化方面,相较于同时期的世界其它国家都远远超越,这无疑标志着当时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在18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开始崛起,这些国家相继开展殖民扩张,并逐步向着大国的方向而发展。然后同一时期中国正处在清朝末期,人们思想陈腐保守,政治制度落后腐败,没有跟随上工业发展的大潮,导致其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建国以来,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行了改革开放、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物质生活品质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进步……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这使得中国再一次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国际局势之中。虽然,国内外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肆意的造谣、诽谤、污蔑我们的党和领导人,否定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制造的思想政治舆论。但是,目前的中国确实与“大国”还有一段距离。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大国崛起》对我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思想的解放是先导。新教在英国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彻底解放了。那时诞生了一批诸如瓦特、牛顿等的伟大的科学家。英国可以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会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当时其它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其根本原因应该是英国相对比较自由和开放的宗教环境,提供了诞生优惠科学家的宽松空间。

想要进行思想的解放,其先提条件便是要具有思想。思想是什么?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就是: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大脑细胞的活动产生电流,电流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对其场范围之内的物质的电子发生作用,从而改变物质电子的变化,进而促进物质的改变。它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解放思想最基本的是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即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打破习惯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大国崛起》给我的另一点启示便是要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可以增长见识,发现不足。以史为鉴,学习先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他的先不论,就从《大国崛起》中的几个片段我们就能够学习到很多:1、哥伦布在远航探寻新大陆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海上漂泊,数月未找到陆地的影子,有些船员坚持不下去了,要求返航,哥伦布说再坚持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再找不到就掉头回去。结果在第三天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不仅要有勇于创新实践的勇气和冲动,还需要为当时的勇气和冲动坚持到底,甚至要做好思想准备容忍失败、承担失败。前进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艰险与险阻,成功的前夕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刻,阳光总是在风雨的后面,这就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当然,也许我们即便努力了,可能也不会获得成功,但是我们为了理想坚持过努力过,我们不会有愧疚,以后想起来也不会悔恨。2、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北冰洋,8人死亡,他们的货物中有卖给客人的食物和药品,但是他们没有动一分一毫。当他们脱险了,第一时间把货物交到了客人的手上。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诚信扩大了市场。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诚信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也许一次两次可以骗过大家,但日久见人心,无信之人总会被淘汰的。

在当今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下,中国想发展、想进步、想成为真正的大国,顺应和谐的主旋律,努力发展自身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显露出来。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由于财富分配不均衡,社会成员地位两极化等原因,社会不和谐现象日益凸显。如今,我国的发展正步入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重要时段。然而,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持续增大,收入差距的增大和利益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则成为了阶级矛盾的导火索。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这是党中央克服单纯市场机制局限性的一种新观点,是一种经济活力与社会和谐兼得的新思路,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良莠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乐,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缩小上下级差距的和谐社会。努力改善不足、发扬优势、扬长避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一条最适合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是指引我们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努力向前的最鲜明的旗帜。

观警示教育片有感 篇9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人类来说,安全永远是一个至

关重要的话题,无论是谁,都应该爱惜生命。

炎热的6月,是一年举行一次的国家安全生产月。日前我们观看了《电力安全生产系列教育片事故案例》片,该片包涵了两个事故案例:《生命的红线》、《盲洞*迷途》、《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14版)》。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填写工作票时没有到现场查看工作环境,班前会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辨识、控制危险点。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在次强化了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学习我们反思很多,我们应该深刻地吸取教训,对照《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程》,结合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和反事故演练,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努力提高我们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无小事,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实,作出新的成效。做到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安全生产的现实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和漏洞,我们每一个职工都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在今后工作当中,确保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确保各项现场生产的安全和完整。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及时解决安全生

观武汉禁毒教育基地有感 篇10

2011年11月17日,机电系的代表团们乘着校车说说笑笑的来到了武汉市禁毒教育基地。

还没到时,大家就在讨论那里究竟会展出什么东西,会对毒品几乎一无所知的我们有所启迪。在晃悠了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呵呵,感觉还不错,特别是进入了要参观的大厅里。进去时有位专业的解说员为我们解说。武汉市禁毒教育基地是面向青少年和普通民众免费禁毒宣传教育的公益性场所,位于武昌区涂家沟210号,总建筑面积3011平方米。该基地通过大量案例剖析及调研材料,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和传媒技术,结合实物陈列、影片播映、图片展示、漫画表现、互动参与等,警示每一名参观者“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在讲解员的悉心介绍中,大家参观了多个展厅。学生们从讲解员的解说、实物展示、影片介绍中了解了有关我国禁毒历史、毒品的影响力、破坏力和国家打击毒品展开的各项工作,充分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危害,深刻意识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禁毒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毒品是什么?毒品是个无底洞,人一但失足坠入,就不可能再起来,毒品是条可怕的冰蚕,蚕食人的意志,毒品还是一块“黑色橡皮”,抹去许多秀丽的“字迹”——幸福美满的家庭„„形形色色的毒品的祖先是清朝“进驻”我国的鸦片,鸦片是麻醉性很强的毒品,吸食上瘾后不易戒除。会使人面黄肌瘦,萎靡不振。

1839年6月3日,爱国政治家林则徐虎门硝烟,几千箱鸦片荡然无存。这是禁毒的先例!

中国一直奋力打击种毒,贩毒,吸毒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毒患基本上消除了。可是,在今天,毒品又卷土重来!

像碎冰的冰毒,像面粉的可卡因,海洛因,像糖果的摇头丸,像药品的杜冷丁,安钠咖„„使人有品尝的冲动。

虽然使毒品兴盛的是我们人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让它不复存在。只要大家都远离毒品,禁止它危害人类,就可以打胜这场仗。禁毒这方面,我们也许得过很辉煌的成绩,像虎门销烟,使大量鸦片毁灭。而且也使那些外国不法分子受到教训。使我国国民得到安全与远离毒品的危害。使国民日益强壮。

现在还仍然有毒品在国内危害百姓,使人家破人亡。它仅尽伤害人的生命健康,还使国家不得安宁。为了买毒品抢劫犯法。既损人又不利已。这样两败俱伤。谁又有好处呢?

所以,精明的人类啊,看清毒品的真面目吧,保护好自己,不要去危害他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消灭毒品,让我们珍爱生命!

观世博园排队有感 篇11

我去看的两场试运营都是人数相对较少的:21日是5万人,26日是10万人,而26日前的那个周末是有50万人。

两天的共同点是,都下雨,而且是很大的雨。运营方面有什幺区别吗?好像不是特别明显,除了一些商店里的物价下降了,比如矿采水。我注意到的最明显的区别是,10万人排出的队要比5万人长得多:而且26日开放的馆的数量是21日的四五倍。

我拍了一张照片;在雨中,人们撑着伞一个挨一个在某个馆的门口排起了密集的队伍,差不多有一个街区长,然后拐过角落,又排满了另一面。照片里拍不下的是,在馆旁边的步行桥下,还有两倍于照片里长度的队伍……

天呐。

写这些并不是想批评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大家又都想来看世博会。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只是在想,这个馆该怎么应对预计会有60万参观者的高峰日啊!

我估计,在人最多的日子里,外国人就宁愿不去了,特别是旅行经历丰富的外国人——如果你已经去过泰国、澳大利亚,就没必要排几个小时队去看模拟的泰国和澳大利亚了。但尚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世博会更多是他们应该去看的。

去了世博会两次之后,我还得出了一个相当肯定的结论:就是吸引参观者最多的是欧洲馆,其次是大洋洲和美洲馆,再次是中国馆附近的馆,最后是亚洲馆。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的世博参观者从未离开过中国,另有一部分没出过亚洲,因此他们一定会利用世博会的机会去了解离自己最远、最陌生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英国馆似乎是所有人都爱的馆之一。至少是在当天,它门前排的队伍最长:从馆门口沿“种子圣殿”边排一长溜,直到附近的街上,蜿蜒蛇行,延伸到街边的公共花园里,在花园里又沿其中的一幢小楼排一圈……

当我找到排在最后的那个人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圣殿”了。

想想,如果再有50万人进来的话……

同样在那天,我看到《中国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排队的幽默文章,不但对排队表示了乐观情绪,还认为排队也许有助于你未来的幸福:

观《生命之舞》有感 篇12

从我的观舞经历来说,早已习惯于陶醉在古典芭蕾华丽的炫技中;习惯游走在现代芭蕾的震撼爆发与纯粹精神之中;习惯于芭蕾的那种传统构图美、被程式化的美。提起现代舞,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依莎多拉·邓肯。从她的“解放足尖、释放身体”开始,她带给我的对现代舞的认识是自由、挣脱束缚,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是带给人心灵冲击和人生体验的舞蹈。谈起中国的现代舞,从台湾的刘凤学,再到大陆的吴晓邦,他们把现代舞从西方带到了中国,开始寻求东方民族舞蹈精髓与西方舞蹈元素的融合创新,这些人都是了不起的舞蹈大师,是现代舞精神的象征。

法国编导大师贝嘉古稀之年的力作《生命之舞》被评价为20世纪现代舞中最撼人心魄的摇滚芭蕾巨作。据说,上海金星现代舞舞团的团长金星在看完它之后脱口而出:“太可怕了!整场舞蹈看下来,我就觉得浑身冰冷,两只手一直在发抖。到现在,我还沉浸在这种情绪当中,无法自拔。”正是怀着这种好奇与崇敬,我也来一看究竟。

舞蹈的开场在摇滚乐队“皇后(Queen)”清澈、阳光的歌声“it s a beautiful day...”中拉开序幕,贝嘉怀念的那位舞者生前非常热爱英国摇滚乐队Queen的音乐,他在音乐设计上体现了这个心愿——除了摇滚的Queen,还有古典的莫扎特。27位男女舞者缓缓掀开身上的白布,又缓缓盖上,他们伸出手去挣扎,去呐喊,男独舞者从白色担架上被抬下来,用自由、舒展的身体去表达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无奈。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我们感动的是每天清晨醒来,能够在清醒着的每一天,去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紧接着,他把这种意义传递给了更多的舞者。这时,穿黑衣的挥着翅膀的男人与披着婚纱的美丽的女舞者出场,飞翔的渴望与欲望的挣扎,在这里碰撞,黑衣女独舞者娴熟的、自由的高难度技巧动作组合,她的完美,竟然让我突然想起了宫崎骏动画里的“黑暗精灵”。黑暗精灵是自由的化身,是自由的使者,它也许会将我们带入深渊,也许这也会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时,上半场的高潮到来了,挥着翅膀的男舞者踩着沉重的方框,方框里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着被祭奠者的画面。上半场结束。

下半场在莫扎特优雅、轻盈的音乐声中开始,这时,舞台由原先的黑白主色调增添了黄色、蓝色,这是对比性、视觉冲击力很强的颜色。紧接着,舞台又回到了出场时的黑白主色调,范思哲大牌的服装设计风格在这里继续凸显了它的简洁、大气与强大气场。这时,屏幕上出现了“magic”的主题片段,男女舞者对舞,在奇幻中表达着对生命的绽放与张扬。接下来出场的女独舞者用黄、蓝、红绚丽的不断摆动、跳跃的裙摆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期望与梦想。下一段,用圆环出场,配乐用了经典的“you take my breath away”,舞者在圆环里翻滚,从圆环里滚出的是希望,是向往,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火焰。

最后的结尾部分,大屏幕上投影出舞蹈团已故演员的舞蹈录像,肃然起敬之心油然而起,他是整出舞剧真正的主角,也是促使大师编舞的灵感源泉。这位舞者在自己艾滋病发病前跳的这段舞,纯粹由心灵而发,舞得淋漓尽致。随着全场齐唱主题曲和贝嘉的出场谢幕,此时我已泪流满面,激动不已。

该剧的服装设计是贝嘉的好友、已故大师范思哲。贝嘉说:“范思哲非常宽宏大量,我请他为我设计一套服装,没想到他一下子为我设计了20套。”不得不说,范思哲的用心和对艺术的敏感力的确对整部作品的成功起到了增色的作用。

该作品的成功之处除了演员精湛、完美、无可挑剔的舞蹈技巧之外,还在于:一、贝嘉将自己毕生对于芭蕾的理解在此浓缩,通过舞蹈创作,由个人的情感引发了全人类的对生命的思考,诠释了生命、爱与死的主题。他始终在对传统的背叛与对艺术的执著之间搭建着沟通的桥梁。因此,这部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二、以象征艺术表现手段编排舞蹈,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无限想象的思维空间,使观众与剧中演员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一个同构同感的、良好的磁场效应。三、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关注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注了艾滋病患者,体现了普世情怀和人性关怀。

除此之外,暮年的贝嘉排出了一部年轻人的舞蹈,充盈着生命的向上的力量,这与贝嘉丰富的人生阅历、执着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常说,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所体现的也正是舞蹈编导、舞蹈家个人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摘要:法国芭蕾舞大师贝嘉的暮年之作《生命之舞》,在世界现代舞的历史上曾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创作背景、主题思想等角度入手,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挖掘与分析,以期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部作品。

观警示教育片《镜鉴》有感 篇13

《镜鉴》反映了当前监狱出现腐败主要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侥幸心理严重、法纪意识淡薄、警囚关系不清以及腐败的生态链条,并警示监狱警察要敬畏法纪、审慎用权和学会珍惜,为大家重温了一堂发人深思、意义深刻的廉政教育课。

该片为加强监狱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纪律学习,抓好警察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教育和作风教育,进一步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有重大意义。监狱在机关楼礼堂举行警示教育暨廉政宣誓大会。

观教育教学成果展有感 篇14

文底小学

孙红棉

4月11日,灵宝市第二届“高效课堂”教学标兵、能手教育教学成果展,在我镇隆重展出。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观摩、学习,我认真观看了标兵、能手们的优秀教案、学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论文、博客、读书笔记等。通过学习,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一、自身强,才能学生强

这次展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强了,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驾驭课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一定得多读好书,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要多写,每堂课后及时的写好反思,使自己在反思中能不断成长;日常生活中还要多记录点滴的教育心得,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现如今,教学方法异彩纷呈、各有所长,让我们教师看得眼花缭乱,却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到底该学那种方法呢?而且,别人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课堂实用吗?但通过这次展示会,使我茅塞顿开,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一种教学风格,然后吸取其他教学方法可用之处,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观《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感 篇15

剧情如此反复, 一遍又一遍地演, 但我好像就是看不厌。

时间久了, 我又开始担心起灰太狼来:“灰太狼那么多集不吃羊, 只吃草, 会不会变成羊啊?还有, 红太狼每次都把灰太狼打得好远好远, 灰太狼会不会被打死啊?灰太狼也太傻了吧, 怎么找这么一个老婆呢?”

有时我对红太狼也产生困惑:“为什么红太狼对小灰灰那么好, 对灰太狼却那么凶?红太狼把灰太狼打得那么远, 它有多大力气啊?!”

观感恩教育有感 篇16

早从上世纪末英国娱乐节目Pop Idol走红以来,全球便掀起了一股平民选秀热潮,诞生了一批批“草根偶像”。近年来,中国大陆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不少平民偶像脱颖而出,选秀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一些中国独有文化。由于发达的网络技术,现在人们也可以同时观看到美国的娱乐节目。此文中笔者将要对中美两国最热的两个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和《美国偶像》(American Ido1)进行比较,试图从面子文化角度得出一些启示。

一、节目简介

(一)《快乐女声》是中国湖南卫视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现今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它引起极高的社会关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专家评委一般由华语流行乐坛歌手、资深电视人或其他明星担任,在海选中,他们给选手打分,并可现场颁发通过卡,允许选手参加下一轮比赛。在晋级赛中,他们要提名选手参加PK赛,并且能直接让选手晋级。在媒体上能听到对选手评价最多的声音来自评委,他们对比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选手有深刻的影响。

(二)《美国偶像》是美国福克斯公司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开播八年来一直是Neilson收视率排行榜第一名。四位评判Simon Cowell,Randy Jackson II,Paul Abdul和Kara DioGuardi在全美寻找未来美国偶像。在这个节目中,评委意见至关重要,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判,同时其极富特色的点评也是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因此薪酬极高。

二、整体印象

2009年《美国偶像》决赛以开四位评委玩笑开始,主持人通过视频回放其点评,并总结其评审特色,比如说Randy Jackson喜欢说“My dog”,“for me”和“for you”,Kara DioGuardi的口头禅是“Honey,(Im sorry)”,“Honey,(I dont think yon are ready for the competition)”等,Paul Abdul的用词最为丰富,而最擅长讽刺人的Simon Cowell的特色是问了太多“what”。尽管评委们平时的角色是评审别人,但通过回放,他们被美国数亿观众好好的评审了一把,因此也成了娱乐因素。同时,如果观众和选手不同意评审们的评价,他们也会当场反驳,丝毫不顾及面子,节目主办方也会播出。可以说调侃和反驳评委在《美国偶像》节目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纵观历届《快乐女声》,拿评委和主持人开玩笑的情况很少见,尤其在决赛,评委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主持人何炅和汪涵这两个湖南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对评委们的态度非常毕恭毕敬。

总之在《快乐女声》,选手们是唯一受到评判的对象,而评委则高高在上,权威不容质疑。而评委和选手不同的地位对待显然也对节目的风格和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可以感受出,相比之下《美国偶像》节目中的娱乐元素要更加多元化且教条色彩不浓。从评委,主持人到选手都是娱乐的一部分,被评头论足的不仅是选手,评委和主持人不会因地位不同而给面子。

三、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美两国的娱乐节目中不同角色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呢?笔者认为,这是两国人民拥有不同面子文化所导致的。

(一)Brown和Levinson(1978,1987)指出人们需要两类面子:“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的需求至少能得到某些人的认可”,希望“自己的需求(或者源于这些需求的行动/成果/价值观念)”被认为是合意的”。所谓消极面子,则指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自己的行动不受他人妨碍”,希望“行动自由不受干预,注意力不受干扰”。不难看出,在Brown和Levinson的消极面子概念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个人自由。换言之,任何可能阻碍他人自由的言语行为都可能伤害他人的消极面子。这种以自由为核心的消极面子概念,很大程度反映的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跨文化学者Riochi Okabe(1983)也指出,美国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奉个人主义的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如此,特别注重独立的“我”,反对外来约束和干预。

所以基于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显而易见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对自己指手画脚时,美国人的反应要更加激烈一些,所以就出现有些选手们当场就对评审尖刻地评论强烈表现出极大地愤怒和不满。同时,基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媒体也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于洋,2000),必须将评审和选手的意见共同播出以供观众评价,否则便损害选手们的消极面子。这符合美国人强调的言论自由价值观,也会给节目增添一些争议性和吸引力,所以举办方也乐于播出。

(二)相形之下,中国的“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任何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向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因此。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快乐女声》里评委和选手关系,会明显发现评委彼此间关系自然更加亲近,所以他们都觉得有义务要维护彼此的面子。因为尊者的面子要比处于卑位的人的面子更重要,而且人绝不该丢面子,尤其是在自己的下属面前。因此,本着“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的心理,生长于中国社会的评委自然善于做人,善于顾忌其他评委的面子,会为了在公开场合不驳别人的面子,明明不同意却不提出反对意见和建议,甚至为了给别人添面子,而表示赞同他的说法。他们的评审对象只是选手,不包括彼此。

同时,按“尊卑”来论,评委处于尊位,选手处于卑位,所以即使评审有错误,评价过于尖刻,选手也不会当面指出,即使指出媒体也不会公布,这是媒体的力量,也是文化的顾忌。选手是通过海选出来的,原本属于草根文化,缺乏背景,所以处于尊位的评委尽可以直接指出选手的缺陷,其中不乏自己有失偏颇的主观感受。

再次,中国传统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传统,内外有别。所以一般评判都比较委婉,不伤人面子。评判不痛不痒,宁愿背后私下里谈。这样娱乐节目就缺少了真实性和深刻性。而现在向西方学习,评委“一针见血”的点评,有时不顾及选手的面子,有伤自尊。好在选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尊卑的熏陶,忍力了得,所以在快女的舞台上鲜见争执的现象。

最后,面子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形式主义,手段成了目的,目的成了手段。评委们深知维护对方的面子就是给自己长面子,而让别人丢面子也会导致自己以后丢脸,因此为其他评委留面子就是为自己留面子。

四、启示

对于“面子”这一概念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阐释。胡先缙把脸定义为“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把面子定义为

“人从社会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这一定义忽略了面子的其他方面,如一个人可能由于有一个有名望的亲戚从而也跟着有面子等。金耀基用“面子”统称胡氏的“脸”和“面子”,将“面子”分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何有晖的定义为“个人由于地位和贡献而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尊重和顺从”,这显然不能概括“面子”所有内涵。最后翟学伟也从语义分析人手对“脸”和“面子”进行区分,认为“脸集中体现人的自身形象或表现”,而“面子偏向互动双方所处关系状况,是一种心理地位”。

本文作者倾向于将“脸”和“面子”区分开来。“脸”是所有人都不可缺少的基本的道德正直感和生存能力。人人都应当顾忌自己的脸,力争成为一名正直、正派的社会成员,获得别人基本的尊重。人们一般只会由于做出一些不道德或为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时而丢脸,这是基本标准,没有多少之分。而“面子”是指人们由于所取得的成就或者卖弄炫耀而得到的名声、声望。进一步说,踏入社会时,每个人拥有同样的脸或脸面,没有面子,然后在生活中逐渐积累面子。获取面子的途径一是通过个人成就,一是通过非个人因素(如炫耀财富或者社会关系等)。

(一)基于“脸”的观念,所有人的脸面——包括选手的、评委的、主持人的以及观众的——都必须顾全,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30岁的洛杉矶美女选手鲍拉·古兹彼得在2006年《美国偶像》海选落败之后,因不堪忍受评委的当场讥讽嘲弄,终日生活在抑郁痛苦之中。11日深夜竟含恨自杀!这起自杀案震惊了全美国,也引发了人们对残酷的选秀节目的忧虑。

从上述悲剧可以看到。《美国偶像》中评委尽管试图做到公开公正的评审,但却忽略重要一点,即无视甚至损害选手的脸面,使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如果一个人丢了脸,那么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将受到损害,这可能会导致该人将面临被蔑视和孤立的危险,因此才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因此某些《美国偶像》节目的评委应注意自己的措辞,尽量客观公正评审的同时,不要损伤选手颜面,对事不对人但不能对事不顾人。

(二)基于“面子”,某些快女评委应放下“亲疏、尊卑”之优越感,平等对待选手。牢记自己职责是做出公正的评判同时给出选手专业的建议,而不是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口才。同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赛场上要及时给出中肯的评价,不应私下解决,剥夺观众的欣赏权利。

上一篇:获得助学金发言稿下一篇:裴营乡2010年计划生育薄弱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