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不容忽视

2024-06-27

感恩教育不容忽视(通用5篇)

感恩教育不容忽视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成为各行各业争聘对象, 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因此, 很多家长都从孩子的幼儿时期抓起, 报名园, 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把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并且一在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纵观种种现象, 发现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却从根本上忽视了品德方面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幼儿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让孩子形成终身收益的品质、态度、情感和能力。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 幼儿品德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幼儿的学习固然重要, 但如果把学习作为教育的重心, 就会使教育出现倾斜, 造就出只有知识没有品行修养的人。幼儿教育好比一座金字塔, 幼儿品德教育就是基石, 只有打好基石, 才能建造好金字塔, 才能培养出一个乐观向上、德才兼备的人。

俗话说: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 不懂事, 以后再慢慢教育, 长大了就懂事了。殊不知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 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动画故事等内容之多, 范围之广, 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 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 学习做人的奠基期, 这个时候必须要正确引导和启发,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 以后再纠正就难了, 就像树木要成才, 必须在树小的时候就开始修剪枝杈。现在青少年犯罪案件直线上升, 打架、偷窃、抢劫、强奸、杀人的案件很多, 有些案例让人看后, 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像马嘉爵杀害寝室的几位同学, 仅仅是因为同学说了他几句, 就怀恨在心, 可见他的心胸是多么狭窄, 冷酷无情又孤僻多疑。还有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四个孩子就因为网管说他们年龄不满18岁, 不让他们进去上网, 就点燃大火反锁上门, 烧死了网吧里25个人。多么的任性无知, 多么凶残, 这些案例让人痛心不已。其实类似这种案件还有很多, 并且每年的青少年犯罪比例急速增长, 这就说明,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品德教育严重缺失, 促使这些孩子长大后变成这样, 从小到大没有人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 只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因此, 幼儿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 从小事抓起, 从日常生活抓起。家长们也常常说很重视子女的教育, 但具体到小事上就做不到。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家长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对孩子百依百顺, 要什么给什么, 比如家里有很多玩具, 可是孩子还要买, 经不住孩子哭闹马上就妥协, 养成孩子任性、自私, 以自我为中心,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有的家长过分溺宠孩子, 凡事都包办代替, 三四岁了, 还需要家长喂饭, 入园、离园不是背就是抱, 任何东西都是家长拿, 不会换鞋、穿衣。结果造成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 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卑, 不能照顾别人, 长大后让他如何去适应社会?

还有的家长, 不管孩子行为是对是错, 一旦与别的孩子发生纠纷, 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 指责别人的错;或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教他什么事都抢在前面, 别人打你你就打他, 甚至在解决某些问题时, 言传身教, 做孩子的负面榜样, 养成孩子霸道、不讲理、唯我独尊的性格, 没有团队的意识, 缺少协作精神。

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 一个女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妈妈很疼爱女儿, 什么好吃的, 女儿爱吃的, 她从来都不吃一口。一天女儿想吃香蕉, 她买回来后很想吃, 就吃了一根, 没想到女儿回来后, 大发脾气:我的香蕉, 谁让你吃了?并把买回来的香蕉都摔在地上, 用脚踩烂, 妈妈惊呆了, 妈妈的心碎了, 女儿的行为像一根木棒, 一下把她打醒, 是她在孩子小的时候要什么给什么, 娇宠溺爱, 没有教过她要孝顺长辈, 尊老爱幼, 现在如何要求孩子要有孝顺之心?试想一个连自己妈妈都不爱、不关心、不尊重的人, 长大后她还会爱谁?她能爱周围的人吗?她能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吗?她只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道德缺失的人。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孟母三次搬家, 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成长, 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综合上述, 幼儿品德教育是必要的、必须的、不容忽视的。请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每一个环节,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采取民主方式, 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溺宠孩子, 但也不打骂孩子, 尊重孩子但不骄惯他, 疼爱孩子但不放纵他。让我们把幼儿品德教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慢慢地把好的行为习惯积累起来, 让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爱, 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成为国之栋梁。

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家庭学校相结合

我们的小学生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现象一:一次,组织学生看电影《刘胡兰》,当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走向敌人的铡刀时,老师们禁不住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但让他们吃惊的是,周围的学生不但没有任何悲伤,反而鼓起掌,甚至有人哈哈大笑起來。

现象二:某位学生为了拿钱上网,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当警察找到他时,他拿着钱正心安理得地在网吧上网。

现象三:一些学生对影星、歌星、球星了如指掌,但对历史伟人、人民英雄却知之甚少。

现象四:一个班的同学,县城的孩子欺负农村的孩子,看不起他们,和他们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现象五:学习名著《三国演义》,看不到文学艺术,却学会讲哥们义气,帮同学打架、撑腰,令人费解。

现在小学生的所作所为令人咂舌,怪不得常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听到家长感叹“这孩子,怎么这样?”“这些孩子怎么了?”但细细想来,这跟我们学校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有体会。

我们抓德育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不能推三阻四,是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的,要社会、学校、家庭,齐心协力,这样,孩子的教育才不会放任自流。

一、加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师、学生的首要标准。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把教书与育人、把做学问和做好人结合起来。

二、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重视学习道德教育,把教师的师德建设、学生的德育建设作为评价班主任的首要标准。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每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如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诗歌朗诵、拔河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如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再见了,亲人》《生命 生命》《卡罗纳》等课文是最好的道德教育素材,从中,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同学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提高家长素质,共同进行学生的道德教育。

总之,学生的道德教育无处不在,从社会到学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点一滴的进步,“小胜凭智,大胜凭德”,让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常胜将军。

参考文献:

谢廷平.德育新功能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 篇3

1.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 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正逐步减少, 一些乡村的教学点或自然村的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2.由于城镇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许多家长千方百计送孩子到县城等教学质量好的地方上学, 甚至去外地打工的家长把孩子也带到外地花高价借读, 造成生源流失日益严重。

3.教师工作辛苦, 待遇低,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目前, 贫困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与城镇学校教师严重超编形成矛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 交通不便, 生活艰苦, 使得大部分师范毕业生和在职教师不愿到那里从教, 而是想方设法留在城镇, 造成师资两极分化矛盾。再者因生源少, 大部分乡村教学点都是复式教学班, 一个教师同时教几个不同年龄的班, 工作没有点, 从早忙到晚。目前坚持在农村基层学校的老师, 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老师就地转正, 甚至有很多还是代课老师。许多老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 基础差, 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 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 难以培养出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好教学技能的名师, 妨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国是农业大国, 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 必须下大力度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现状, 提高新一代农民的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现状, 我将改善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的现实策略谈一谈, 与大家共勉。

一、调整学校布局, 优化师资配置

要以方便农民子女上学、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 研究和解决好学生上学的困难, 这是学校布局调整后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 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增加过重的群众负担。另外, 要有根据实际的情况, 逐步撤并一些规模较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 在相距三至五里路或较近的自然村必须设置一个小学教学点。在对待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上, 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实行教师轮岗制, 扩大教师的流动面。继续实施支教活动, 城镇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一至二年方能得到晋升。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对长期在偏远农村任教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 鼓励青年教师“上山下乡”, 对“上山下乡”的青年教师同样实施特殊津贴。为了解决师资大量不足的问题, 学校在除了聘用师范学校毕业生外, 还可以通过选派城镇学校富余人员到农村支教等方法。

二、继续深化农村学校体制改革

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促进以及深化对于农村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在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等制度上逐步完善, 以期实现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 加强对教师各方面的考核, 从各方面改善教师队伍中发现的不足, 以优带后, 以先进促进步。

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教改教研活动, 以公开课、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 采用分片、包校、结对子来对口帮助扶持薄弱学校。还可以通过实施“名师共享”活动, 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上指导上课, 以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样可以让农村教育充分吸取城镇教育的优良师资, 保持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多方筹资, 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通过多种渠道投资、集资、引资等方式, 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要完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配套设施,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让全社会有才能的人关注教育事业, 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课堂不容忽视德育教育 篇4

在体育课上如何将德育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何使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上大放光彩? 笔者列举以下示例供大家参考。

上体育课首先要提前布置好场地, 这项工作可以由体育教师来做, 也可以由体育教师布置学生来做, 还可以是师生共同完成, 当然, 这要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所需场地器材是什么, 但是大多数都是师生共同完成, 老师提前安排值日生取送器材。 就一个小小的取送器材这项活动来说, 它可以培养学生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的能力;爱护公务的美德, 以及遵守规章制度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有的人会说, 有那么严重吗? 我说有, 不爱劳动的学生当然不愿意取送器材了, 不爱护公务的学生在取送器材时会对器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没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生不可能几人合作去抬送器材, 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不会提前布置场地器材。 在取送器材这项小小的活动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多表扬、鼓励,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让部分学生的良好表现影响到全班学生, 让全班学生都向他们学习。 这样就会养成劳动最光荣、为人民服务最高尚的良好的精神品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必不可少, 因为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保障, 准备活动又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来定, 但是一般的情况下都包括队列队形的练习, 因为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具有的良好的姿态、 可以培养学生整齐划一的集体荣誉感, 再有就是每次做准备活动要让学生明白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的放矢。

体育课上缺不了游戏教学, 这是学生最爱上的内容, 也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 比如十字接力游戏,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扑克牌, 进行抽签, 梅花、红桃、黑桃、方块, 各为一组, 其中抽到枪的同学就是组长, 教师要求各组组长组织好本组成员的出场顺序, 在比赛过程中遵守比赛规则, 注意安全, 注意队友之间的密切配合, 每个组要有自己的口号。 这样做的目的:第一, 不会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偏向 (有很多学生都相当组长) ;第二, 不会出现体育素质不好的学生没人要的现象 (给体育素质不好的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第三, 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现实, 都要接受现实, 无论你的队伍是强大还是弱小;第四, 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为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 本组成员必须密切合作, 齐心协力;第五,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队伍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在队伍里都要担当一面;第六, 要遵守比赛规则, 尊重裁判, 将来到社会上也应该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 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要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等。 小小的一个十字接力游戏,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还远远不止这些。

耐久跑是体育教师最头疼的教学内容, 也是对学生意志品质教育最好的教材, 耐久跑教学主要是学生不愿意吃苦, 因为耐久跑涉及“极点”, 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克服不了极点;害怕极点的出现;极点到来时不知如何面对? 如何调整自己? 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 精神方面给予更多的鼓励之外, 更主要的是讲究方式方法的问题。 有一位老师在上耐久跑时做得非常好, 他首先将学生分为四组, 每一组由抽签决定完成不同的耐久跑内容, 但是前提条件是:完成每一项活动内容时必须是本组成员全员参加, 如果中途有人想休息, 要到指定的休息站, 而且全队队员都得陪同, 教师提前安排好场地, 带有一定的攻关性质, 每过一关都需要消耗很多的体力, 只有完成第一关才能知道第二关的内容是什么? 怎么完成? 最后看哪一组能最先拿到属于胜利的旗帜。 学生每过一关, 体力消耗都很大, 但是又很好奇下一关的内容, 就是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 好胜的心理, 让学生在攻关中体验耐久跑, 克服极点, 最后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在这样的耐久跑活动中, 第一, 消除了害怕耐久跑的心理因素;第二, 学生在冲关中体验了耐久跑所带来的身体上极限;第三, 学生在冲关的过程中要讲究团结, 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只有团结一致, 才能取得胜利, 只有克服心里、生理的极限, 才能战胜对手, 获得胜利, 只有战胜自己, 才能体会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这样的耐久跑估计没有学生不爱上, 没有学生再害怕极点, 没有学生再说没意思。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是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一, 通过放松活动, 消除学生课上的疲劳, 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教师在放松活动中要让学生全身心放松, 不但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主要是培养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如何放松自己, 如何调整自己。

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篇5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前几天, 从学校的门厅路过, 正值两名女生在门厅内打羽毛球, 本以为有教师经过她们能停下来, 没想到她们依然如故, 球从老师的头顶飞过, 我心生愤怒, 她俩却没有一点愧疚, 还在尽情地打球。我便停下脚步, 问道: “这是你们打球的地方吗? 哪个班级的?”她俩没有向教师道歉, 无声地走开了; 有一次我从卫生间出来, 听见一声清脆的骂人声, 内容不堪入耳, 我转向一看, 是一名漂亮的女生, 我不自觉地说了一句: “哎哟, 这话也能骂出口, 与你的漂亮脸蛋太不匹配了。”我想知道这个女生是哪个班级的, 于是就尾随其后, 那个女生一回头发现我还跟着她, 满脸通红, 说了一句: “老师, 我错了”。还有一次, 一名学生家长带着一名男生走进了办公室, 说是来给老师赔礼道歉的, 据说是因上课顶撞老师而惹怒了教课的老师, 请来的家长, 当这个学生的母亲向老师道歉的时候, 这个男生撅着嘴, 瞪着眼, 脖子一歪, 脸朝房顶半仰着, 而且还背向了教师和家长。我看在眼里, 心里好不舒服, 拿出手机, 给这一幕拍了下来, 事后我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找这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长谈。这名同学终于诚恳地认识到自己错了, 说自己的行为对不住老师, 对不住同学, 也对不住自己的父母, 并表示改正。这仅仅是我最近几天目睹的几件不文明、不礼貌的事件, 其实, 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还比比皆是。如: 上课有大声喧哗、嘻嘻哈哈、趁老师不注意偷吃零食的, 有甚者还顶撞老师的;下课有你追我打口吐脏话, 不懂右侧通行的; 买饭时, 有随意插队, 不刷饭卡的; 吃饭时有把饭菜想吃就吃, 不想吃就随桌就扔的; 与人谈话时, 有不诚恳、不谦逊、不微笑、随便插话的; 还有的学生不尊重家长, 不体谅家长, 不尊敬教师, 给同学起绰号……面对这些问题, 真令人忧心忡忡, 这样下去, 他们势必影响着他们的升学、就业和生活, 也将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不良的影响, 所以, 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那么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知晓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 倍受欢迎的人都是行礼仪的人。行的前提是知, 为此我们学校自新生入学之日起, 就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知晓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如: 举办讲座、才艺大赛、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宣传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 明确礼仪规范, 提出礼仪要求。

二、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少数不行礼仪的学生, 历经了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一慢长的过程, 陈规陋俗一下子改不了, 只有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抽调检查人员深入校门口、食堂、班级以及学生出没的各种场所, 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 使学生认清美丑, 引起共鸣, 增强讲文明、讲礼貌的意识, 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另外, 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是督察员, 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随时纠正, 随时指导, 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懂文明行礼仪的合格专业人才。

三、更好发挥奖励和表彰的激励导向作用, 使文明礼仪伴学生成长

当学生知晓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以后, 就要大力倡导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做文明事”。通过督导检查, 发现哪个班级, 哪个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好时, 要通过间操总结、校园广播、班主任会议总结等大力宣扬、表彰, 注意树立同龄人的榜样, 这样, 一方面使文明礼仪这种良好的行为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以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之风。

四、加强各位教师的自身文明礼仪修养, 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个别教师在品德修养, 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因此, 建立教师文明准则, 严格规范教师言行, 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 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执教的过程中, 我见过教师在办公桌上便腿大坐的, 见过学生向教师问好, 教师不予回应的, 见过教师衣着太裸露的, 也见过教师打骂学生的……许多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身都没做好表率作用, 又怎么去教育学生呢? 因此, 我们为人师的要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 真正做学生的表率。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文明礼仪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和重要, 我们师生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 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 要知道: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我们要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让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伴我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上一篇:复合B族维生素下一篇: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