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2024-06-10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共10篇)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篇1

班级管理中的感恩教育

当一曲《感恩的心》唱遍大江南北,唱响神州大地时,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旋律,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灵魂深处那根善良的心弦,感化了多少颗寂寞冷酷的心,然而,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航者,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任,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处处渗透感恩教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慧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自古民间就有“羊跪乳”、“鸦反哺”、“衔环结草”的故事广为流传,春秋的《诗经》中有“投桃报李”之说,文人墨客也曾留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辞句,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多,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由于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残缺,由于网络文化的侵蚀,培养了不少任性、自以为是、娇气的“小太阳”,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感恩。在物质

享受上,他们追求高消费,喜欢吃美食、讲品味,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精神追求上,他们迷恋电视、上网聊天、交友,缺乏正义、良知、敬业精神等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感恩教育,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感恩,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需要时时渗透,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认知层面——点拨识恩。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在每周班队课上,我班通过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播放感恩教育影片、讲名人感恩的故事、学唱感恩歌等,将感恩的思想植入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懂得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大家一起阅读背诵感恩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感恩意识,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情感层面——培养感恩。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领会“感恩”。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既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发现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

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结合传统美德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我班适时开展了感恩情感教育。开展“家乡因我更美丽”主题教育,通过演讲和作文比赛,抒发对身边的父老乡亲的感恩之情,并立志为家乡争光。同时以“感恩” 为主题,定期举办手抄报,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感激之情。学生怀有感恩之心,时常拥有感恩之情,便会时刻有报恩之心,有了报恩之心也就拥有了高尚行为的开端。

三、实践层面——践行感恩。学生只有将道德原则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己的原则,越来越少的依赖成人给与他们的道德引导。反复讲道德行为付诸实施,德育目标才会实现,结合开展的感恩教育,在班级中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动。

1、以感恩为主题制作手抄报、黑板报。

2、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帮助过自己的人写感谢信。

3、结合妇女节、教师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自制亲情卡或小制作赠送父母、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小学毕业前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活动”(捐赠图书、粉刷学校墙壁、努力学习为母校争光)

5、开展“服务群众,回报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参加公益劳动,清扫街道、宣传科普卫生知识等)。

6、布置亲情作业,首先从每个学生每周要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应该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真诚地说声“谢谢”。感恩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要时时心存感激,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过生日时,切蛋糕吹蜡烛收礼物,想想谁赋予了生命;教师节到了,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念自己生活安宁„„“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在学生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感恩于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自己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国,感恩于大自然„„就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了爱心和希望,消融了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再把这种感恩之心付诸于行动,并长期地坚持下去,我们就收获了学生高尚的品格,实现了我们的育人目的。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篇2

一、感恩的诠释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源远流长, 《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的经典诗句;唐代诗人孟郊有“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三字经》里有“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的古训。这些思想诠释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浸染在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是知恩图报的。

所谓感恩, 《说文》释义为“感动人心也”。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 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

二、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爱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更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认为首先要识恩, 其次要施恩、知恩, 最后受教育者要感恩。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带给自己许多意想不到的感动,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 识恩

感恩的前提是识恩, 通过生活、教材、故事、网络, 学生了解“恩”体会“恩”, 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 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 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

2. 施恩、知恩

身体力行地让学生知恩。我曾经遇到这样一名学生, 他忠厚老实、做事认真、性格温顺, 除了行动较为独立、成绩不太突出外, 其他方面都很不错。有一次科任老师气冲冲地把他领到我的办公室, 说他上课看课外书。我了解情况后, 知道他看的是《平凡的世界》, 我没有批评他, 反而称赞他有理想。不过最后我说:“在课堂上还是尊重老师的好, 以后我会找一些好的书籍给你阅读, 不过有一个要求, 你每读完一本书, 必须将你的读后感写出来读给大家听, 这也是对你这次违纪的处罚。”他当时就问我:“老师您为什么不批评我?”我说:“喜欢阅读是一件好事啊, 只是你没有掌握好时间场合, 何况我不是已经惩罚你了吗?”在征得他的同意后, 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了这个决定。在一次次赢得学生的掌声后, 他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喜悦, 过后我又有意让班委会的成员接近他, 慢慢地他开始融入集体, 脸上也有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灿烂笑容。他成功就业后, 在给我的来信中说:“一开始我就知道您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故意的, 我知道这种故意中包含的心血和伟大, 正是您的故意才使我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谢谢您———老师。”

3. 教育者自己要学会感恩

在一个周一的早上,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我们班的学习园地又换新了。看了内容后, 我感动了, 我感觉到为人师的喜悦:被同学们称为烹饪一2班的指航灯、母亲、朋友的那个人是我。这个荣誉我确实受之有愧, 让我震动。我觉得我没有做得那么好, 偷偷擦去感激的泪花之后, 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人师表, 并且我也会为这个信念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感谢我的学生了我这么高的荣誉, 也就体会到每个学生的真诚。其实在我和学生之间, 这样彼此感动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只是我想告诉每一个人, 一颗心代表一颗星, 用一颗心去感动另一颗心, 就会拥有满天星。

用感恩教育促进班级管理 篇3

一、制订班级奋斗目标,营造良好集体氛围

目标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开学之初,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大家都是在父母的关怀中成长起来的,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我愿意与大家共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有用之才。然后,我讲述了自己怎么从一个农村孩子,在家长含辛茹苦地支持下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教师的经历;班干部也向大家作出了保证,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学们纷纷上台,讲出了父母的期望、自己努力的目标及两年内的学习计划。班级和个人奋斗目标的确定,营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调动班干部积极性,提升班级凝聚力

学生干部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班级情况以及同学们的愿望和要求,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帮手。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习管理、常规检查和寝室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对各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每周评比。这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干部负责,学生认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群体协作的优良风气。在培养班干部方面,我一般表扬多、批评少,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每次都会感谢他们的努力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很多老师反映,我们班的班干部很负责,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成绩突出。

三、树立学习榜样,引领班级舆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对于他们的自律能力、成长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方面,我重点推出了王玉明同学,她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能突出,不仅是班长、学生会干部,还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诸多荣誉。我号召班上同学以她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持续、深入、多角度的引导下,我班班风健康向上,人人争先,学生们精神饱满,积极进取。每次学校举办的比赛,不用组织动员,全班同学都踊跃参加,甚至自己掏钱购买道具和演出服;个人比赛中相互鼓励,互帮互助,争创佳绩。寒暑假大多数同学都主动勤工俭学,在家孝敬父母,家长都很感动。

四、利用活动和班会,创设教育契机

学校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和班会都是一次难得的集体教育契机。在学校的军训会操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舞蹈比赛和运动会中,我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及时表扬那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带病参加的同学、勇于挑战自我的同学、成绩优秀的同学,让她们都成为同学们敬佩的对象。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途径。在每周的感恩演讲班会上,我通过分享感恩故事、介绍自己感恩父母的行动、讲述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回忆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等一系列活动,启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善念和感动,每次演讲都有很多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五、勤于发现闪光点,激发进步积极性

学生经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表扬或认可,使学生心理产生满足感、成就感。我经常深入学生生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其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期间,我注意了解那些“学困生”在家里的举动,并和家长沟通配合,在班上大力表扬,让家长在家里夸奖;学生来校之后,再跟进引导,这些学生都会有明显改变。有的学生哪怕是主动帮同学捡一个东西、擦一下桌子、整理一下书籍,我只要看到,就会及时表扬,使班上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

通过一点点、一丝丝的渗透和感化,学生们进步明显,他们从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中,升华出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爱,让孩子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篇4

文/郭丽侠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质的须求,班主任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演出一个新的剧本,可以预言,新世纪中国课改中的教师,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上最具变化的职业,班主任的角色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出一个累积性的发展、外延缩小而内涵扩大的演变规律,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再也不能固守原来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本人就此谈几点拙见:

一、班主任应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

过去在班级管理教育中,班主任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说的话就是 “圣旨”,学生只能惟命是从。然而,班级管理和教育仍不尽人意,师生之间经常出现“老鼠戏猫”的场面,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班级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为探索班级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我从班主任工作手册和中小学班级管理文献中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的主体交给学生,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首先就是班主任须在班上培养、选拔、建立一批有组织能力、能吃苦耐劳、有奉献意识的班级干部队伍,让学生干部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其次是班主任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班级组织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与学生一同学习讨论,增进互信;第三,班主任通过参与班级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优、缺点就能及时地进行肯定和纠正。对一些特殊的个案,还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实践证明,通过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班级的“班风”正了,“学风”也浓了。一个争当“新三好”、争创“文明班级”的势头正在形成。

二、班主任应由“严师”转变为“良师”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道尊严”。无论老师教学的水平如何、教学的方法怎样?只要学生在“严厉”目光和“凶狠”面孔的老师面前显现出害怕的心里,老师就误认为学生的确怕自己,说明自己有“威严”,自己教学有水平,其实并不然。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简单、对人态度粗暴的“严”师,不但教不好学生而且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因此,班主任老师应由过去的“严厉、凶狠”的老师转变为学生信赖的“良师”。因为一个优良的老师,既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又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的老师既能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又能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心目中最尊敬、最信服、最崇拜的“良师”。

三、班主任应由老师转变为“父母”

俗话说:“师徒如父子。”长久以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老师的总是把自己看成是比学生高一等。平时看到学生做错事、学生身上染有不良行为习惯时,不是严厉批评一番,就是凶狠的训斥一顿。虽说学生当时低头不语,但事后不但没有悔改相反还会造成师生对立,老师生闷气,学生生怨气。要解决师生间对立矛盾,当班主任老师的,只有变老师为学生的“父母”,用“慈母”的爱心和耐心来关心、体贴学生,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前一时期,我也有过上述的经历。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明白了“师徒如父子”的真正含义。从此,我对那些学习不用功、多次违犯纪律的学生,不再采取严厉批评和凶狠训斥的简单方法了,而是把她们视为自己的孩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礼的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自觉地去掉不良行为,进而安心学习。如:洪博文、曾剑锋同学,以前他俩染上特别贪玩、上课不听讲而且还不做家庭作业的坏习惯。后来在我的“爱心”感召下,不但改掉了那些坏毛病,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四、班主任应由老师转变为“朋友”

过去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上尊下卑”、“师道尊言”的说法。也正是由于有了“上尊下卑”、“师道尊言”之说,才极大地阻碍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过去我也曾深受其害。现在作为一个新型的人民教师我来说,理应转变“上尊下卑”、“师道尊言”的观点,变换老师的角色,以其真挚的感情和深情的爱心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真正与学生形成一种朋友关系,这样才容易融入学生群体,更有利于班级教育和管理。

一年来,我经常利于课余时间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运动场上我积极为班上运动健儿助威、呐喊;班队会上,我还与同学们一起讲故事、说相声、做游戏,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去年“十一”期间,我还专门约了班上八个同学到荆门炼厂公园看菊展,同她们探讨实景习作、同她们聊家常、同她们照相合影。另外,我还为她们买来比较精致的小手提袋,作为此次相聚的纪念。通过以“朋友”的角色与同学们开展活动,不仅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加深了师生间的美好情感。班主任热爱学生,学生热爱班主任,从而更加激发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学习,由爱而激发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 篇5

一、信任。

信任是师生间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对培养学生自尊及增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起很大的作用。只有形成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才能建设班级和谐的氛围,才能筑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而信任和理解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之上的,不是盲目的。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家庭状况,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掌握每个人个性、脾气。要能用几句话把自己学生的优点缺点描绘出来。只有摸准学生的思想 “脉搏”,从而对症下药,才能提高“疗效”。

二、换位思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当然,教师与学生相处时也要做到“换位思考”,尽量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尝试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所以,教师面对孩子时要避免养成一上来就评价或讲道理的习惯,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靠近孩子的心。比如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时,不要讲“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这是你根本没有走进孩子内心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更深入地与学生交谈,了解和分析原因并给于有针对性的帮助。只有真正融进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他们的所说、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和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

三、严中有爱。

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严格要求是落实爱的保障。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但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严格的要求学生是所有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不应该为了与学生交朋友而于底线的对学生好,而是应该有原则和纪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到“严中有爱”。

班级教育管理实录论文 篇6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人尝试了不同的班级教育管理方式,现对效果比较好的方式进行总结。

一、开展趣味性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目标有很多种,班主任也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达到教育效果,但现今的班级活动却局限在课堂短短的几个小时。其实,班主任可以采取延续时间较长的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例如,开学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同学间的认识活动,一种是在学生刚进校时,进行一项“守护朋友”的活动,让学生抽签,抽取需要互相认识的同学,在平时的交流聊天中了解这位同学的兴趣爱好、特点强项等,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困难,适应学校生活,然后与同学合影,并写一封信,写出同学的闪亮点和对他的建议,在活动交流班会上展示。另一种是在学生刚进校园时,在班级上抽取15个同学,让其他同学去了解他们的喜好特点,在班会上交流展示。

这种活动能够记录同学的特点资料,让班级同学相互认识,让老师认识学生,了解他们的喜好特点、性格习惯。同时这项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加深认识,增进友谊,相互帮助,学会感恩,更有利于班级团结,增强班级归属感、集体感。

又譬如,“互换同桌”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每一个半月换一次同桌,第一次至第四次随机安排,每一次换同桌前都写出同桌的优点强项和想要他改掉的习惯,尤其是写出想让他改掉的习惯的原因及对他的好处,然后同桌间交换来看,各自保留。第五次开始,让学生自己配对同桌,每两个月换一次,每次同桌都不相同。同样,每一次都写出同桌的优点和想要他改掉的习惯及原因、对其的益处,持续三年。

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的人,学会与不同特点的人相处,在沟通交流中学会尊重,学会体谅,学会理解,学会相互帮助,从而与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这项活动也有助于大家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尽力减少坏习惯对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成为一个开朗、善良、积极、受人尊重的人。再者,职中期间,学生与人的相处模式、习惯都会对他们今后与人相处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生在职中期间与人相处存在严重问题,这种负面影响会使得他们将来与人相处共事有所畏惧,缺乏信心,甚至在与人交流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抗拒与人接触。当然,这项活动也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温馨、善意、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大家在和谐和睦的班级氛围中学习生活,与班级同学建立真挚的友谊,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安慰,共同进步,同时留下美好的职中记忆。

二、班级周记

周记是学生每一周写一篇记录,主题由老师确定。在班级周记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这一个星期的所思所想、心理状况、生活情况,或某一方面的特点情况。而且周记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明辨是非。这取决于周记的主题。例如,周记“损友、益友”,让学生通过思考,把自己对损友益友的想法写在周记中。学生已满16岁,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模糊,需要老师点明。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有逆反心理,不适合讲述式的教化,所以需要用特别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损友,什么是益友,应该怎样对待他们。通过周记的方式,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损友益友的整体认识,根据情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正确的交友教育引导,同时能够及时纠正个别学生对交友的偏激或异常想法。

学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语,了解老师对此的想法,获得老师的认同,如同老师有细致“倾听”自己的想法,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又如,材料性周记,给一段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在周记中写想法。譬如,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分别从自己和老板的角度看待事情,理解其中的区别,学会从最佳的方面解决困难和问题,并且意识到做事不能冲动,更不应该事事以自己为中心。

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学生在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自己的感受。例如,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人的自传,写写喜欢他的原因,他的成功之处,他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没有你欣赏的、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又例如,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旅记,写出想去这个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到那里去旅游或者生活,会怎么安排。老师看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进行点评,在语言方面或者内容方面适当赞赏鼓励。在班级中两个月进行一次交流会,抽签,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读出自己认同的读书笔记,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读书笔记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提升人的思想高度,开阔视野,老师也可以从中引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文章中可选择伟人的自传系列,让学生有正面积极的人生榜样,也可以选择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刘墉作品集等,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语言艺术修养。

四、班级专项训练

班级专项训练主要是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对班级学生能力进行培养提升。

在进行班级专项训练时,首先要为班级量身订制班级目标,包括大目标与小目标。例如,对当期会计班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业的,分别开展“职场礼仪”“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的主题讨论研究月,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环境,为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职场工作作准备。再接着开展仪容仪表、化妆技巧的分享展示会和班级竞赛,逐步教会学生如何穿戴工作着装,提高职场工作自信心。

还需要对顶岗实习单位的工作手册、工作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又如,当期会计班的学生大部分有继续升学(大专)的愿望,可以设计一系列升学专项训练,根据“3+证书”升学条件,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模拟练习,语文的诗词歌赋、练字,数学的基础知识,英语的听力、阅读。根据考试要求,参考三年级升大班的试卷练习,进行专项训练,利用自修课、班会课、晚修进行点评。

班级专项训练不仅能够树立班级特色,增强集体感,提高学生能力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班级目标,强化学习目标,在集体共同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扩大进步的空间,提升归属感。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对学生的关爱,不仅是对他们现状的关心,更是对他们以后人生发展的关怀。班级的教育管理方式也是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任何教育管理方式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影响,这是班主任需要铭记的。所以,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管理的方式时,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感觉、态度、变化,更重要的是在实施任何教育管理方式前,先得到班级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篇7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 考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砝码,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性地做出指导, 实现素质教育的尽快转变。

一、传统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1. 在教育教学中忽略民主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每个学生是组成家庭的平等的一份子, 他们每个人不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也具有同等的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民主化的重要性。例如, 在进行班干部选举时, 大部分的教师会以认定的形式进行, 将自认为能力强的学生任命为班干部。这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部分班干部产生高傲的心理, 破坏班级风气, 忽视学生的个性意识,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 学校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单纯的以智育为中心, 忽视德育的发展, 造成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学生本身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存在本质的差异, 应试化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甚少。现阶段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以人为中心的本质, 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灵关注, 错失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不单纯是应试教育能力的培养, 更注重的是心灵的开发, 潜力的拓展, 情操的陶冶以及独立发展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对待学生的错误只是一味的批评甚至惩罚, 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 厌恶学习。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 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班级自主管理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 目标是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树立正确的人格, 以人为本, 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能力, 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去获得成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性, 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独断制,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所谓, “成功需要鼓励和赞美”,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去关心和鼓励学生, 用爱心去呵护他们, 给他们创造成功的平台。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引导, 对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于后进生, 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鼓励, 给他们信心, 必要时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 进行档案记录和跟进, 协助督促学生进步。

2. 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化被动为主动。在班级管理中, 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办法, 先自主选举班干部,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 由干部去带动全班的发展。班干部作为班集体的重要份子, 是教师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助手, 因此, 教师要想深入管理班级, 首先, 要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他的优点, 并发扬光大; 其次, 维护班干部的尊严, 班干部在犯错时, 避免当众批评, 降低其威信, 打击其为班集体着想的信心, 但也不可袒护, 可以进行私底下的沟通; 再次, 创造同学交流的空间, 增加同学间的互动, 使班干部能够深入班集体, 获得同学的信任, 有利于班干部实施管理。教师应该放心的将班级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参与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会他们是班集体的一份子, 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 而是升级为学生能力的培养, 即育人。将讲台交给学生, 教师进行积极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教师可以多设几个岗位,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从中得到锻炼和激励。班级管理中, 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有意识的参与和引导, 树立参与班集体活动的信心, 增强责任感, 提高自主动手的能力。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全新型人才。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逐步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全新型人才。

摘要:现阶段, 教育界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摒弃传统的“个人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使学校教育向着全面化、民主化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育理念, 注重班级管理,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实现自主管理, 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了更好地使现今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 教师应该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 面向学生, 培养学生的个性, 加强沟通与交流,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感恩教育班级管理 篇8

关键字:班级博客,自我管理,交流学习,家校沟通

【分类号】G459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教师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教育对于教师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教学能力及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以管理,有时教师要身兼数职,既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也要充当心理疏导员等角色。为此,我在2015年年初时建立了班级博客,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人;通过班级博客,利用网络来分享最新的教育资源,集思广益,为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增光添彩。

一、班级博客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我将班级博客分成了6个板块,分别是:班级动态,学习园地,学生天地,集体活动,家长论坛和教师心语。每一个板块我都安排了学生管理员和家长管理员共同管理。其中讨论最受关注的是学生天地这个板块。教师在学校的时间有限,不可能24小时盯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仅仅是班干部,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一份子,都对班级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班级博客建立以来,以前班级里比较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开始参与进了班级的日常管理。这部分同学并不是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他们平日里不参与管理或者管理的少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但是通过班级博客,公平的网络机制使得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每个同学都在班级博客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记录下了班级一天所发生的各类事件,有些同学还在事件的结尾附上了自己的感想。

二、班级博客搭建了交流学习与讨论的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

现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这就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校学生不能够仅仅满足于课堂所学,教师所起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指导与引导方面,教师通过课堂短短的45分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对所学话题产生兴趣,在课后他们会积极探索,深入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们搭建交流学习与讨论的平台,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答疑解惑,积极提升。在课堂45分钟结束后,我每日都会在班级博客的学习园地版块为学生们更新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点。我所教授的是英语学科,于是开展了每日积累活动。每天固定更新所谓的“每日一词”,“每日一短语”,“每日一句”和“每日一英语日常会话话题”等。久而久之,一开始是我来更新自己看到听到的和英语学习有关的知识,现在演变成了由学生们自己更新,自己发表,相互交流,他们做的甚至比我还要棒!我也会时常对他们补充的内容给予评价,哪些是重要知识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只需了解就可以。现在已经形成了人人有好资源及时分享,及时讨论,积极交流的现状,班级的总体成绩也一直名列年级前列。

三、班级博客促进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

班级博客里最热闹的当属家长论坛这一块了。在班级博客建立之前,家长们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因为不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现在有了班级博客,家校之间的沟通就方便多了。“XX同学今天的背诵非常流利,进步较大,希望以后继续保持。”每日就算再忙,我都会把班级里当天同学们的表现和班级事件发布到博客里,这样就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大多数时候家长们都会在班级事件后留言,或是鼓励,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也拉近了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了解了彼此的孩子,相互學习。这样一来,以前出现的由于沟通不当不及时造成的不理解也都迎刃而解了,许多家长都称赞班级博客好,老师认真负责,学校管理得当,极大的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良性交流。

四、班级博客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如果班级有集体活动,我都会发布在博客上征询学生们和家长们的意见。以我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消息一传出,家长们就积极主动地联系我,愿意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供孩子们参观学习;孩子们也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结合自身实践选择去什么地方进行实践。最终我班出色地完成了社会实践任务,写出了优秀的实践报告,班级也获得了社会实践一等奖的荣誉。而之后的运动会,同学们更是在运动会之前就纷纷在博客上发表对于班级运动员的鼓励话语,在运动会结束后,一些集体项目我们班并没有拿到理想中的名次,有些同学伤心的流下了眼泪。当天晚上我在班级博客上发表了《高二(16)班的运动健儿们,你们是我心中的骄傲》一文,引发了班级同学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留言,表示不会气馁,来年再战,一定要强健身体,努力学习,在各方面都给16班增光添彩。看到同学们信心满满,壮志昂扬,我不觉热泪盈眶,在不知不觉间班级是如此的团结,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

班级博客增强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们的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是家校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也是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的港湾。通过班级博客,教师的教育更加地有效,管理也增色了不少。

参考文献:

[1]黎加厚《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齐伟《探索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2004(2)

中职生班级管理之诚信教育 篇9

摘要: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的立身之本。中职(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受社会各领域不诚信的影响,中职(学)生的信用意识正日趋淡漠。作为诚信教育的排头兵——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应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的班级诚信环境;采用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等方式来加强对中职生的诚信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诚信教育班级管理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它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因为它既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起码条件,又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石。然而,近几年来,社会各领域由于信用的缺失引起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贪污受贿,乱收费,乱罚款等政治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破坏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假球,假唱等文体领域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着人们对文体活动的关注和热情;假冒伪劣,缺斤短两,以假乱真等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的破坏着市场良好的秩序;日常生活中的言而无信,严重破坏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的立身之本,中职(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说,今天中职(学)生的信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明天的诚信社会。然而,受社会各领域不诚信的影响,中职(学)生的信用意识正日趋淡漠:考试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旷课,迟到,早退时有发生;言行不一,欺骗老师也习以为常„„而这些不诚信行为在中职生中尤为普遍。诚信在学生中的缺失,严重的影响着人们对未来诚信社会的信心。

诚信教育迫在眉捷!

2004年3月教育部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其中新增加的内容就有"诚实守信";2004年全国成人自修考试要求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2004年高考也要求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社会在行动,那么,作为诚信教育的排头兵——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在这里我主要谈谈中职生班级管理的诚信教育)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率先垂范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中职生在学校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及各项技能,因为他们大部分毕业后都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他们在老师的教育或影响下形成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诚信的品质,对于他们将来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老师的教育或影响是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来实现的,相比较而言,身教的影响要比言传的影响大得多,在这方面,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老师不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教是一套,做又是一套,这势必会引起学生对诚信的质疑.同时也会纷纷效仿这种不诚信行为.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做诚信的表率,以自己诚信的作风引起学生对诚信的重视。有一次,我经不住学生的纠缠,答应在期中考试后带他们去春游。结果期中考试学生考得很不好,于是我以此为借口取消了春游活动。在后来的班级管理中,每当我批评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时,总能听到下面有学生在小声嘀咕:你都说话不算数呢?

其次,营造良好的班级诚信环境

对学生而言,班集体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基本环境,其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形式对学生发生影响。勒温在其著名的"场动力论"中就指出个人形为的方向与向量取决于环境刺激和个人内部动力的乘积。意思就是说人的行为与环境是一种函数,个人随着所处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班级的诚信环境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室内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几乎都可以构成班级诚信环境的内容.其中,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并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有以下两种:

1、班级诚信的精神环境,它是指在教室的活动中体现出的精神文明风貌,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及课堂教学氛围。在一个谎言充斥的教室里,诚信很难有市场;而在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说话算数的教室里,不诚信将无立足之地。当学生迟到、上课讲话、不交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发生时,不能引起班级公愤或舆论,班级诚信的精神环境就太糟糕了。反之当这些行为成为过街老鼠时,班级就拥有了良好的诚信精神环境.班级诚信精神环境的营造应从小事抓起,要树立正气感正义感。班级诚信精神环境营造于无形。

2、班级诚信的物质环境。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室是主要的班级诚信物质环境,教室里的一些装饰一些设置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效果起到很重要的影响.在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时可突出诚信的主题,如前方黑板上方的班训可加入"诚信",将"信必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行一致”等名言警句制成条幅装饰教室,将讲诚信的尤其是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密切的楷模人物的图片张贴到教室的墙上等,让学生在对更多的物质环境的无意注意中将诚信化为内在的品质。

第三,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式不应是单一的,用鼓励、夸奖的方式教育学生,增强他们对诚信的认可程度固然是好的方式,但对一些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应做的事而不做给班级荣誉造成极大损害的行为等,如果没有“惩罚”这种教育方式,则是一种虚弱的,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将奖励与惩罚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班主任老师可将学生的日常诚信行为列表量化,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有良好诚信记录的,一段时间后可给予奖励,这种奖励也可与每年的评先、评优或推荐就业挂钩;反之有不良诚信记录的,则进行惩罚,对其不良诚信行为可利用教室后方的黑板张榜公示,如情节严重这种张榜公示应扩大范围在全校进行。(我私下了解:学生最害怕这种惩罚,觉得这很没面子。而面子在中职生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来,学生讲诚信,则前方有奖励在诱惑,不讲诚信,则后面有惩罚相随.学生就会在主动或被动中开始重视诚信。

第四,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

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学生在诚信的认知上并不差,都知道应不迟到、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言行要一致等,但真正要做到时就觉得难了。空洞的说教对学生来说是无;力的,只有让学生在更多的教育活动中,亲身得到“讲诚信”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将诚信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班主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职校的教学特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事例中的典型人物开诚信报告会,在班级里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师生零距离接触实话实说谈心活动,以及弘扬诚信的相声小品活动等,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自觉的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对于这类教育活动,尤其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只有这样在教育目的上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产生共鸣。

第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

老师与家长有着共同的愿望,如果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上能协调一致,就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一定要重视取得家长的配合。事实上,现在的职校班主任有点忽略与家长的联系,因为很多时候与家长的联系并不很畅通或效果不理想,于是很少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而这正是职校班主任需改变的地方,毕竟诚信教育缺少了学生家长的配合是难收到实效的。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同时又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家长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身教示范作用。如有的家长为子女写虚假请假条,为子女的错误掩盖辩护等,这都会极大的削弱老师诚信教育的效果。因此在诚信教育这个目的上一定要与家长取得共识。为尽量减少学生在家里和学校两头说谎话的空间,班主任老师应采取家访、家长会、通讯联系、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

教育随笔班级管理之我见 篇10

作者 | 窦坦凤

受学校领导之托,让我谈谈有关班级管理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经验,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可谈,只好班门弄斧,把自己平时和学生相处的一些粗浅做法写出来应付公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借以学习到大家对班级管理以及学生习惯养成的妙招。

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的,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对此,我深以为然。有时候我和同事们开玩笑说:“都说谁家的孩子就像谁,在学校里也一样,哪个班的孩子就像哪个班主任。”这话说起来是笑话,实际上相对来说也不无道理。因为身教远远大于言教,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你天天和学生在一起,你就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和偶像,你是什么样子,学生就更接近什么样子。

首先,我认为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是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这话听起来老套,但却很现实。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还没有孩子,想象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如果你已经有孩子,想象你的学生就是你的孩子,这样很多时候会激发你的责任心,使命感。假设你的孩子遇到一个简单粗暴、不负责任的老师,你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该会多么着急无奈!不管哪一个孩子,都只有一个童年,小学之前,孩子对生活是没有什么具体深刻的感受的,等到了中学阶段,升学的压力、成长的烦恼会让他们忽略很多生活的快乐,所以,只有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一辈子中最好的时光。如果在小学阶段,你能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功莫大焉。

其次,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能够公正客观地处理问题。多年来我们都在讲教书育人,实际上这个顺序错了,我觉得应该是先育人再教书。一个孩子,要立足于社会,造福于社会,首先他要做一个勇敢善良有担当的正直之人,如果思想出现了偏差,学习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向学生传输一种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管理学生,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搞好与学生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慈严相济。既要温柔可亲,不能让学生敬而远之,又要有师道尊严,不能让他们无所顾忌。我发现来实习的年轻老师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为了让学生有敬畏之心,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缺乏和学生的交流。要么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为所欲为,时间一长,学生自由散漫,想再收回来就很困难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掌握这个合适的“度”呢?一般来说,课下或者自由活动时间,不妨和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要幽默得体,或者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做学生的知心人。如果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老师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并伸出援手,这时可以利用个别谈话的形式帮助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你的关心与爱护。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和学生的近距离交流、玩闹是有限度的,在公共活动场合或者课堂上,我强调师生要互相尊重。你给我面子,我肯定不会让你难堪。但是如果你不会尊重别人,对不起,你也不值得别人尊重。对于中高年的的学生,这个道理一讲就懂,所以这是我给学生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有了这个底线,一般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出什么“幺蛾子”。假如有人还想挑战一下,那就现身说法,要给予义正辞严的批评或迎头痛击,杀一儆百,使他们管不住自己时,有所顾忌。

2、目标要明确细化,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很琐碎,很辛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习惯了幼儿园中的规律生活,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他们还不够了解,这样就出现了无所适从的局面。一方面老师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生的生活焦头烂额,另一方面孩子对新的规则不能迅速适应,这就导致了低年级老师和学生看起来都很混乱的局面。对于一年级的老师或者接手新班级的老师,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要多靠班,从入校、晨读,到上课、就餐、值日,甚至整理书包桌洞之类的细节问题,老师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不断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学生就会基本掌握,在这同时还要选拔得力的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做法,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就会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我觉得班主任最忌讳的是对学生平日里放任自流,缺乏要求,有了问题就大张旗鼓,疾言厉色。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会导致班级中永远有处理不完的琐事等着你。举一个例子讲,每天的晨读,总是有的班级认真扎实,书声琅琅,没有老师的监督也专心致志。而有的班级却显得杂乱无章,学生各做各的,浪费了大好的读书时光。这不能不说和老师的要求有直接关系,如果老师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对于晨读的内容,要求,领读人,都能早就有所安排,并且晓瑜学生,违反纪律者,绝不姑息,每天早上指定负责纪律的学生,并给他一定的权力,这样学生就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具体要求,从而按照流程行事,不会出现浪费时间的现象。相反,有的老师备课不够充分,晨读内容随意,学生责任不清,就会导致学生晨读不能聚精会神,出现乱象。

3.运用智慧管理学生

孩子总是孩子,不管怎么要求,他们很多时候仍然管不住自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违反纪律现象,该怎么办呢?有一回,上课了,我找我们学校年轻的周老师有点事,结果耽误了三四分钟,等我们一起走到周老师的教室那里时,那些一年级的孩子正在座位上上蹿下跳,吵吵嚷嚷,满屋里简直是人声鼎沸。周老师来到门口气急败坏地大声喊道:“吵什么吵,你们这些熊孩子,整天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再吵就给我滚出去!”可怜周老师气得脸都通红,喊到声嘶力竭,那些熊孩子却顾自嚷嚷,好像没听到一样,即使有几个看到老师来了,看到别人还在吵闹,他们也全无悔意,完全没有收敛的意思。我对周老师说:“你这样可不行,孩子又看不出眉高眼低,你不是干生气吗?要是我,过来先使劲敲一下门,然后一声不响严厉地看着他们,就是用眼神杀人,不出五分钟,肯定就静下来了。你这样以暴制暴,他们人多势众,你治不了他们,而且你一下就把厉害顶到头了,再没有什么新花招,学生还怕你吗?”周老师听了连连点头:“怪不得我天天累的喉咙疼,原来是自找的啊!”你看,对付这些小兔崽子,仅有蛮力是远远不够的。

4、提高批评的艺术

对于教师来说,批评与表扬一样,是教育教学中鞭策学生不断成长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能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奋发上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不说批评也是一门艺术。

学生有了过错,一般都希望老师保密、谅解和宽恕。 如果老师的批评不分场合,不仅不会被学生所接受,而且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有时学生是否接受批评并不在于你批评得是否准确,而在于这种不分场合的批评是否能使他丢了“面子”、个人的自尊心是否受到损伤。老师最好是单独地批评教育,不使他当众丢丑。即使需要在众人面前批评,也要留有余地,不要过于严厉,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尤其应当如此,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横竖横”的思想,拒不认错,或者与教师顶撞,走到教育愿望的反面,甚至使老师自己也下不了台。在批评学生时,不管你前面多么怒火万丈,疾言厉色,甚至偶有失控,到最后都别忘了要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让学生意识到你对他的批评是恨铁不成钢,最后你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亮点,或者拍拍他的肩,拉拉他的手,让他感受到温暖,不至于太郁闷,从而能够改正错误,重拾信心。

老师的面部表情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学生洞察老师心灵、性格的窗口。正确运用表情渗透,因势利导,会对工作效果起很大作用。如上课时,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听讲,我不是点名批评,而是向其投去责备而关注的目光,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有责备也有关怀。既点出了错误,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特殊的眼神,被犯错误的学生读懂了,并触及内心,犯错误的同学所感受到的,不仅有内疚,也有感激。

5、怎样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学生作业拖拉,这是每个班级都会出现的现象。怎样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我前边提到过老师要自律的问题。不错,是老师要自律。学生为什么要不按时完成作业呢?难道他们愿意被批评吗?当然不是。懒惰拖拉,这肯定是学生不完成作业最大的.理由。但是,除了学生的问题,我们不妨自我检讨一下,有没有老师的问题。首先老师布置作业不能太随意。有的老师布置作业随口就是生字写几遍,词语写几遍,短文抄若干,学生对作业有抵触情绪,不能及时完成。还有的老师有布置无检查,使部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成了漏网之鱼,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侥幸心理,花招还是要耍的,万一老师不检查呢?如果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多下些工夫,作业量适当,而且能够及时检查,制定出严格有效合理的惩罚措施,使学生无空子可钻,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及时作业的习惯。如果老师都不能按时检查作业,你还指望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这岂不是缘木求鱼吗?

我还听刘老师讲过他对付作业拖拉学生的一个绝招。刘老师说,他们班有个懒癌发作的学生,刀枪不入油盐不进,作业多少都不做。你说现在的形势,老师对学生打不的骂不得,连轻声细语敲打几句都被定性为歧视学生,家长还要求学生进步,拿什么进步啊!刘老师倒有办法,他要求在这个同学完成作业以前,班里的任何学生都不准和他玩,谁要是和他一起玩,谁就陪绑和他一起写作业。他们班有两个学生先后来问刘老师可不可以和某某玩了,老师坚决不答应,直到那家伙完成作业。这对付学生的办法我想想也是醉了,老师真心不容易啊!

6、做学识渊博、语言幽默的老师

要想上好一节课,当然最重点的是吃透教材,抓住重点,()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想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有的老师能唱,有的老师会画,还有的老师擅长跳舞,不管哪一样,只要扬长避短,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制胜法宝。我是个最笨的人,缺乏想象力,连简笔画都费劲;五音不全,五线谱认识我,我可不认识它;至于跳舞更是与我无缘。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平时注意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积累,本来语文教学包罗万象,已经很有趣了。在平日教学中,我还会穿插许多学生喜欢的典故、健康的笑话一类,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轻松快乐,这样寓教于乐,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很感兴趣。我这个人心理素质差,一说有人要听课,我立刻僵住,前怕狼后怕虎,生怕出岔子,一堂课下来往往又呆板又无趣。但是和学生在一起不同,我可以尽情发挥,有时上天入地的胡扯,当然这“扯”也是有目的的,有时激情澎湃的演讲,这演讲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和学生龇牙咧嘴的表演,逗的学生乐不可支,不管怎样,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恋恋不舍,恨不得上个连堂,这就是成功。当然,多数时候上的是常态课,该读读,该写写,不能天天“发神经”。我们班的学生即使生病,也不愿过多请假,他们一回到学校就会打听:“今天语文老师又闹什么笑话了?”听听,他们生怕错过了老师导演的什么好戏。你想,要是让我们坐在那儿听课,老师板着脸,一二三四地照本宣科,会是多么枯燥无味!所以,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让课堂生动起来,使学生觉得学习其实是快乐的而不是枯燥的,这样教学效果应该相对会好一些。

7、努力打造整洁有序的班集体

关于班级卫生的问题,也是老调重弹。我一向认为,环境决定人的心情,如果周围环境乱糟糟的,那么人的情绪也好不到哪儿去,整洁有序的教室会让我们赏心悦目、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所以班级卫生工作不可小觑。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实际上也不麻烦,只要目标明确,划分责任,就是班级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老师做到经常性的督促,卫生状况就会保持清洁干净。比如,擦黑板由谁负责,打扫楼梯、打扫卫生区、教室、电脑桌、图书吧、厕所等分别有哪些同学负责,分好小组,两人以上选出组长,哪里出了问题就由班长找哪个组长,并且明确规定打扫卫生的标准,这样责任明确以后,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现在我们搬进了新楼房,里里外外处处赏心悦目,可是有的熊孩子,他们的素质还停留在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态,迟迟不能与新的环境合拍。比如新楼房崭新的设施,某些服务于师生的公物时不时被那些“没头脑”的孩子有意无意地破坏,这样既给我们的学习工作造成了困扰,也助长了部分顽劣学生坏习惯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所有老师都加强责任心,下大力气来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8、破窗理论与班级管理

我们都知道着名的“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地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衍。也就是说,无序的影像刺激无序的管理,而无序的管理又会造成影像的更加无序,最终成为犯罪的根源。“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琐事做起;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班级建设中,每个班级作为一幢楼房,把每个学生作为一扇“窗子”,那么每扇“窗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小错小误”的“破窗”,如果其中的一扇“窗子”损坏后不能及时修理,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的“破窗”出现。所以,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即使学生当时对此种错误行为有所认识,由于班主任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并未采取必要措施,也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学生中就将产生辐射作用,正气受抑制,邪气滋长,由此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很多“破窗”,对班级的建设造成不可估计的不良后果。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并及时有效地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班级管理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小事”,如卫生、纪律、做操、上课、同学交往等等。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以事小而不为之,或以事小而忽视之。例如,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地上有一张小纸片看似很小的一个常规管理,许多学生也认为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一张纸片,绝不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学习。但是纸片现象能反映出一个班级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状态。当一个班级的管理非常完善,学生们置身于一个全身心向上的班集体之中,没有出现管理问题。这种严格的班级氛围会给学生一种不自觉的提示:绝不能弄脏教室。但是,如果有人丢了一回纸片,班主任对此事不加以纠正,对于其他同学就会有一种暗示:原来是可以随便丢垃圾的。丢的垃圾愈多对于不丢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个班级很快就会处于一个混乱局面。卫生管理是这样,班级的其他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如,班级的桌凳,今天少一个螺丝,断一条腿,你不追查原因,落实责任及时修理,明天就可能掉另一条腿,后天另一张桌子就可能同样遭此厄运。如此下去,班级就将成为一个破仓库;班级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说话、睡觉,自习课闲聊、喧哗、玩游戏,老师不及时反馈并加以制止,即使说了也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过不了几天这个班级就会像一个无序吵闹的市场。凡此种种,都是“破窗”的结果。于是这个班级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久而久之,学校、老师乃至其他班级的学生便会对这个班级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个班级的学生也会逐渐认同本班在师生心目中的印象,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慢慢的,在这种氛围下,坏风气、坏习惯、坏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滋长蔓延起来,于是这个班级真的就如人们所预料的一样:混乱不堪。

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心中有目标,办事有方向;而且也是一次次接受思想教育、规范行为、内化习惯的过程。学生即使犯了错误,他的心里也是明明白白,方便了后期的管理工作。如果班级中有一整套完善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而且能够严格执行的话,则“破窗”难成。

总之,班级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重而复杂,绝不仅仅是我列举的这些问题,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无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考验着班主任的耐心和智慧。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加强学习,虚实结合,管放有度,宽严相济,处理好各种关系,使我们的班级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雪梅的古诗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学生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