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2024-09-19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精选12篇)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1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 即树立德业, 是为文明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从个人层面说, 就是做好事, 行道德之法。面对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中凸显的问题, 笔者认为, 培养技术与素养合一的、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 而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1]。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解,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对策,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法, 共发放问卷7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96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5%。来自城市的1430人, 农村的5123人;其中贫困生2283人 (以是否建档为评判标准) , 非贫困生4270人;在贫困生中, 受到过资助的学生有2095人。问卷从对父母、社会、他人、自然等的感恩意识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 共设计客观题28道, 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 63.4%的贫困生都能心怀感激之情, 刻苦学习, 勇于实践, 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回馈社会、回馈他人。36.6%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资助缺乏感激之情, 主要表现为:认为造成自己贫困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差, 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不懂得感恩父母;对自己获取的资助金额感觉太少, 抱怨学校, 抱怨老师;为获取资助而提供虚假证明, 不惜以谎报亲人的健康状况获得资助名额;获得资助后, 没有计划性地使用资助金, 出现浪费现象;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拈轻怕重, 对勤工助学报酬表示不满;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等。个别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只想通过学校和国家解决自己的困难, 不懂得“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甚至有的学生连对国家、社会、学校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难以做到。因此, 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已经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 是命运的摇篮, 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 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在家庭教育中,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 甚至是无原则溺爱, 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 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倾向。据调查显示:9.4%的贫困生表示当向父母索取自己向往已久的钱财或物品被打折扣时, 会向父母发脾气。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4%的贫困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 16%的贫困生只记得母亲生日, 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5%的比例。当被问及假期时间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时, 34%的贫困生表示只有父母要求才会做, 没有要求不会主动做。这说明部分贫困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 对父母的感恩认识和感激之情不能上升为实际的报恩行动。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在心理学理论中有知、情、意、行的说法,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行为是由其认知、情绪体验及意志决定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部分表现为敏感、自尊;一部分表现为自卑、怯懦;还有一部分表现为活跃、积极。表现为敏感、自尊的学生在行为中体现为独立行事, 只愿意努力学习和约束好自己的日常行为, 对外界基本不关注;表现为自卑、怯懦的学生往往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分析显得片面和绝对化, 认为自己处在社会的底层, 不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 抑或感觉他人会看不上自己的帮助, 所以不会有感恩的行为表现;表现活跃、积极的贫困生尽管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深, 对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感到困惑, 缺乏利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认识社会的能力, 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 从而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忘恩风气的影响。

(三)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学校原因。目前, 感恩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中处于缺失状态。在一些高职院校涉及评先评优或发展党员时, 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等作为衡量尺度, 在这种做法的影响下, 高职贫困生为了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争取为数不多的评优评先和入党名额, 不得不把考高分摆在首位。而是否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是否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参与宿舍阵地建设、参与诸多校园活动、参加大量社会实践活动等素质教育确不曾考虑。贫困生忽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另外, 这些年来, 高职院校对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努力落实到位, 但忽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在资助的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一方面, 对受资助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态度疏于把握。导致一些高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以后, 却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 尽管按照上级要求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但大多是应付了事, 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因此无法达到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四)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化浪潮的驱动下, 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受到市场经济中崇尚物质利益的原则影响, 这种社会经济氛围不仅影响了普通大众, 对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其中对高职贫困生影响最大的两方面:一是崇尚物质享受;在问卷调查“当您拿到助学金后会用它来购买?”有将近一半的高职贫困生选择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和购买名牌, 这无疑是深受当今物质社会的影响。二是个人主义严重[2]。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做事前考虑它的成本和收益, 当收益大于成本才会采取行动, 这与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报恩行为背道而驰, 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 高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贪利自私行为;这样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高职贫困生的价值观, 出现大量违约、逾期还款的现象, 这正是现代社会环境对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带来的影响因素。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 在课堂教学中纳入感恩教育读本。目前, 在高职院校, 对学生开展的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 被称为“两课”。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为空白。这会影响高职学生淡忘感恩文化、内容和意义;笔者认为, 在高职院校三年的课程安排中, 可以增设一至两门感恩教育必修课。分别安排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最具有可塑性, 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的文化和倡导, 同时可弥补他们初高中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第三学期开设的目的是, 部分学生已经或者正在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奖、贷、勤、助、补、减”资助。感恩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高职贫困生加强对感恩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做有良心、懂感恩、肯报恩的学生。

(二) 制定感恩制度、规范感恩教育。建立两项制度, 规范高职贫困生管理。建立高职贫困生家庭走访制度及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走访制度是为了全面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 确保资助金额能够完美对位。而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是通过建立发放类资助学金后的约束制度确保高职贫困生能在高校、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 拥有感恩的心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三) 实施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为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平常化、具体化。可专门针对贫困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考核, 细化为是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爱国、爱校、爱班。是否勇于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献计献策, 等等。通过量化考核规范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可以给每一位受资助贫困生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 督促提醒他们主动发现身边需要帮助和回报的人, 把做好事、行善举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项长期工作落实。感恩行动记录作为下一步资助、评先评优、党员发展工作、推荐就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贫困生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可使贫困生资助工作更科学化, 有助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开展。

(四) 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促互利的协调模式, 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目前, 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误区, 把学习好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 忽略对孩子心系他人、帮扶济困的感恩教育, 而这种感恩教育的忽视对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将不利。试想一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即便有才高八斗的学识, 但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只能停留在才智这一方面。这样的社会是冷漠和严寒的。因此, 笔者呼吁在高职贫困生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营造充满爱心的感恩家庭氛围[3]。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抓住一切机会, 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教育贫困生懂得感恩, 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 将孩子在家庭中的感恩行为表现向学校汇报, 学校也应该及时的与家长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这样感恩意识才能够在高职贫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强化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 使高职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和高尚的感恩情结, 并积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付出感恩行动, 必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 2007 (4) .

[2]李秋芸.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3]李婷婷.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教育刍议[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5) .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2

医学院校在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针对医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积极教育课程,强化医学院校的心理咨询,开展各类积极的心理活动,及时消除学生的一些心理疑虑,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人际沟通人力、协同合作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涯,合理定位自己,学会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类问题,更加适应社会,感恩社会,充分发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感恩”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3.2尊重无语体师追思无语体师

无语体师是每个医学院校中最值得尊重的人。为了完成每个医学生学医的梦想,他们选择了遗体的捐献。一名遗体捐献者曾讲了一句话,“一般人生病到医院挨的那刀为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往后身上挨的每一刀也许可以救活好多条人命。”简单平凡的一句话却是多么无私和伟大。每一个于遗体的捐献者为了国家、社会、他人为了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躯体。作为医学生有理由也必须时刻尊重他们追思他们。在追思的同时,感受到他们精神的熏陶,坚定自己的信念,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师恩,学会用感恩的心对待亲人对待将来的患者们。

3.3下乡义诊无偿献血志愿实践感恩社会

医学院校应积极组织开展“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乡义诊,无偿为乡村农民看病,做常规检查,定期地组织学生参加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活动,校园中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活动当中去。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医学院校通过大力实施“以爱育爱”,仁爱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那些家庭贫困,身患重病,得到学校社会帮助后,懂得回报社会,回报母校的学子的感人事件在学校当中可以广泛宣传,给所有的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学会感恩,让感恩的心长存。

3.4医学院校营造感恩教育校园人文氛围

谈职业院校中的感恩教育 篇3

摘 要:职业院校学生以“90后”“00后”为主体,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一切都不太在意。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如何开展感恩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

关键词:职业院校感恩教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都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当然,在职业院校教育当中,感恩教育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感恩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其他社会行为的根源展现。职业院校学生的种种违规违纪现象或多或少都是家庭教育当中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

一、职业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现状

作为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职业院校,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起因于家庭当中父母长辈过分的宠爱,使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把本应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都包揽过去,让他们失去独立性。每个周末回家只知道伸手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却忽略了父母赚钱的艰辛和自己应当肩负起的责任感。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让学生养成了只知道接受爱却忘记了给予爱的不良习惯。

学校教育当中,并没能把感恩教育当做一个持久的,连续性的教学课程进行。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基,在整个校园学习系统当中,德育贯穿其中,但在感恩部分却没能得到强调。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以“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但发现,在学期末的成果展示中,能坚持一个学期之久的学生寥寥无几。因为许多学校没有把感恩教育重视起来,才会导致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课睡觉,甚至有些素质低下的学生不尊重老师,把老师的谆谆教导当做“耳旁风”。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媒体报道多主张权利和民主,使得学生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加强。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忽略了责任意识。

二、职业院校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1.营造感恩学习氛围

以每个家庭为基础,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家庭中,要让学生了解并体会父母亲工作或者劳作的艰辛。让他们知道父母亲每个月给的生活费来之不易。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让他们肩负起家庭责任。学校里,营造正能量的校园环境,使尊重老师成为最基本的校园守则。有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出现,大家都会嗤之以鼻,让极少一部分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课堂的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

2.增强社会实践

把学生带入社会环境中,切身感受感恩的重要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感恩课题,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体系进行下去。笔者曾经到访过我市龙腾私立学校,它是与福利院合办的,专门收容留守儿童和托孤的孩子。那里的孩子甚至每天吃饭,睡觉前都要感恩社会、学校和老师。想必这些行为与孩子们的切身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这样多舛的命运,但是也应该体会到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

3.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知恩图报,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可是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感受不到,不知感恩。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应该感谢他人默默无闻的奉献。要时刻准备报答给予我们这一切的人。

4.教师起好榜样作用

教师作为榜样要从自身做起,懂得感恩,知恩图报。因为学生自身拥有着自然的“向师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的一言一行要比任何一堂意义深刻的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教师能够把感恩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那必定能够带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三、职业院校感恩教育的意义

作为以培养蓝领英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更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悟人生道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应是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应当重视的事情。作为学校,感恩教育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校园环境中,形成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感恩教育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它需要人们严格要求自己,友善地对待他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习总书记上任后一直强调的人文科学。

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 篇4

1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模式的背景

为了解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于2006年对感恩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对省内外6所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感恩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调研发现,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重理论教育轻实践锻炼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往往局限于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征文比赛等感恩知识的宣传教育层面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导学生通的教育模式比较普遍,喊口号、走过场的现象比较突出。但是,对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尚不成系统、不够深入,致使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1.2 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将感恩教育的重心放在校内,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的活动却较少,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1.3 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实行“拿来主义”和“经验主义”。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对所有学生整齐划一;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对所有学生千篇一律,欠缺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

1.4 重教育形式轻教育过程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不遗余力地条分缕析感恩教育内容,津津乐道于感恩教育活动的丰富多彩,但是,对开展感恩教育“起承转合”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认真开展感恩教育研讨,积极探索符合校情、生情的感恩教育模式,是提高感恩教育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2 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容

近年来,我校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立足校情、生情,在工作中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感恩教育模式。其内容包括:突出情感教育,即突出感恩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体验,发展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强调活动开展,即以开展活动为感恩教育的载体,突显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悟,进而获得感恩教育;坚持全面开放,即强调感恩教育面向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在主题确定、方法运用等方面统筹兼顾,灵活安排,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注重过程养成,即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注重感恩教育活动的持久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并以此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活动的目标和主题。

2.1 加强感恩文化的教育宣传———突出情感教育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知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增强感恩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对此,引导学生感知感恩文化。一是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结合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通过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当代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把握感恩的精神实质,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二是加强感恩环境建设,激发学生感恩情感。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感恩教育方面的诗歌、散文、歌曲;在走廊悬挂有关感恩内容的标语等;在宣传栏张贴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等。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置身于具有浓厚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中,时刻受到感恩情感的熏陶。三是发现并树立感恩典型。我校定期评选校园“大学生道德标兵”“感恩之星”等,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影响其他学生。

2.2 以实践教育为手段, 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强化活动开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是增强感恩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对此,我校采取以下措施:(1)创设一定的感恩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2]。我校以时为序,因事制宜,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走访敬老院等形式,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助学金发放大会等时机,深入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他人、感恩学校、感恩社会。(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另一方面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开展“感恩之心,你我同行”系列活动,要求每位学生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谢信、进行一次感恩演讲、做一次感恩作业等,让学生读懂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强化学生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3)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举行“可爱的母校”“我眼中的孝子”等征文比赛;组织“感恩的心”“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演讲比赛;“我看‘孝’文化”“和谐校园”等摄影比赛;“和谐之声”等书法、绘画比赛;举办“感恩天下、共建和谐”等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文艺汇演等,寓教于乐,寓教于赛。

2.3 分层次设计活动,增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坚持全面开放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确定不同的感恩教育主题、内容,组织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方法,是增强感恩教育有效性的根本。对此,我校采取以下措施:(1)坚持总体规划、分层次实施的原则。采用校、系两级分层次、分年级设计活动方式。其中,校级活动主要在整体上推动全校的感恩教育;各系则在校级总体方案的指导下,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2)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开展感恩教育。其中,对大一学生侧重于识恩、知恩教育,主要通过校内外、课内外教育,围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恩社会开展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对大二、大三学生侧重于报恩和施恩不图报教育,主要通过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特别是要求学生结合见习、实习,开展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尝试报恩社会。(3)注重因材施教,做好特殊群体的感恩教育。对贫困生,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举办有针对性的感恩诚信教育讲座,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后进生,一方面由任课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与后进生建立“一帮一”“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互助小组,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励志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对毕业生主要开展“告别母校”感恩教育活动,以“告别母校时,我们能为学校做什么”为主题在毕业生中开展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感恩母校、感恩教师。

2.4 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注重过程养成

要使某种正确的认识、信念不动摇,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所以,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是增强感恩教育有效性的保证。对此,我校采取以下措施:(1)把感恩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研讨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感恩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推动力。(2)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将每学期第一个月定为“感恩教育活动月”,以后每月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每学年评选“尊师重教”班10个、“大学生道德标兵”20名等,使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3)努力形成全方位支持和配合的育人合力。一方面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并体现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强大的学校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拓展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3 感恩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感恩教育的适度[3]

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切忌将感恩教育扩大化。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工作的度,注意感恩教育的“分寸”。避免学生因为感恩而对学校、教师盲目服从,丧失自主性和个性,影响自身健康成长。

3.2 注意感恩教育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

感恩意识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因此,实施感恩教育应以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在力量为着眼点,积极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观点。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将自我教育内化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自觉实践于生活中,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3.3 注意建立感恩教育横向融合机制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独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因此,我校着力建立以学校德育为中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融合的感恩教育机制,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良性融合。

3.4 注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实施感恩教育既要引导、教育,又要有相应制度支撑和监督机制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先后出台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公约》等制度并严格实施,既为学生文明行为确立了标准,又用制度约束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感恩教育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20) :9~12.

[2]刘冰.大学生感恩教育浅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2) :24.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篇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发展呼唤着具有远大政治抱负、敬业奉献思想、职业人文素养、政策法律观念、经济效益头脑、组织管理才华、职业岗位能力、竞争取胜意识、开拓进取意识的德才能兼备人才。来自社会的信号,清楚地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吸收和使用,具有强烈的市场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要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办学模式,培养受社会欢迎的经济建设,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一、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要进一步契合随着社会日益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主要特征,需求的是人才具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社会需求的人才要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需求人才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职业未来能力。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这一资源的主要方面。[1]因此,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要进一步契合。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社会需求政治素质高、职业人文素养好、敬业奉献强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透彻的理论分析能力,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地分析新形势、新问题,具有较强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新性;要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强国富民的思想,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树立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职业献身精神,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在金钱、利益面前拒腐防变、廉洁自律正确处理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保证行业企业和事业在深化改革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对人才政治素质的高标准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找准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结合点,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真诚守信的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观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2]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改变传统“灌输式”抽象理论为主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谈心、讲座、讨论、咨询、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教学。也可采用案例、项目、任务导向、现场说教、启发思维等新颖、活泼、生动的教育形式教学,突出哲理性,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让学生在思想上接纳,在行动上适应,在生活上见效,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在思政课教学和德育教育中,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奉献敬业精神。[3]

三、社会发展要求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并具有竞争意识的开拓进取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既需要有科学文化素养,又要有经济头脑,懂得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要有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好技术技能,不怕吃苦、敢创敢干,能在基层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要能够根据行业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应对,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看准方向,发现机会,把握未来,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保证行业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职场中更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技能结构优化,职业素养良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生意洽谈、人情世故中,要有雄辩的口才,对答如流的言辞,沁人肺腑的辞令,彬彬有礼的风度,训练有素的处事行为。要有广泛的社会交际和良好的人缘关系,能够营造和睦融洽、团结协作的内部环境,善于沟通行业企业与外界的关系,取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有强烈的经营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时效观念,敢于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有胆识、有气魄、敢闯、敢干、敢于进取,大胆创新,不断创造未来,开拓新市场,工作效率高的复合型人才。[4]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学体制,采用全新的办学理念,调整改造专业和课程设置,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重点专业、重点课程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和修订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计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强化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要重视高职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的训练工作,要积极探索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点。[5]要灵活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课程,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在“必需、够用”,“突出职业性、岗位性和实践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强化自主学习,注意过程考核,构造学习性强,加大选修课份量,及时引进新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工渗透和文理兼容,促进课程内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构合理化,保证各相关知识的最佳搭配。实现职业素养与业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近期要求与远期需要诸关系的统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用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技术。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的,遵循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科学安排教学环境,熟练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广度和深度,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注意知识的转换性和业务的创造性,强调自我发挥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侧重训练运用技巧,注意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对高职学生加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把学生的基本要求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按照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特长充分发展。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运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建构“以情境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微课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职场中,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在真实环境下曝光和真刀实枪的环境中演练,进行针对性的成型塑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职业情感精神。

四、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办学特色

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赋予高职教育庄严责任。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别要关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牢牢把握专业建设方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积极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规划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要重视课程改革,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赋予能力全新的内涵意义,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支撑度,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6]走出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框架束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新课程模式。在职业能力培养上,要在实训教学环境的现代化、职场化和信息化建设上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有效对接,要在实训基地中融入行业企业元素,实现育人功能的对接和互补。社会发展需求用得上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当前首要任务是积极实施“教练型师资队伍培养工程”,把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工作教练的培养上”,教师要到行业企业挂职、顶岗工作、参与管理、轮训,培训成为师资培养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探讨 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 教育理念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13-01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是对整体教育观的高度概括,是教育精神的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它反映的是长期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维活动中积累的办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搞好教学工作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作一解析。

1 把特色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目标

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逐步形成优质的、独特的、稳定的教育风格,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有力筹码。特色教育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的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校总体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2)育人特色,主要包括教育模式、人才特色、特色专业;(3)教学特色,包括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4)管理特色。特色教育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综合把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实训环节教学,落实一人一岗培训,使毕业生在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一并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学生教育上,学校要注意抓好学生的职业思想教育,入校后就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努力将学生培养为生产、工作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可与企业、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学院的教育规划应按市场需求规律运作,将与经济建设有关的专业设置为主要专业,使其带动其它专业发展。同时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补充专业设备,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职业能力基本功训练。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学院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把企业的制造生产线引进学院,使学生在校内上岗训练,这样不仅学生能够直接地掌握生产技能与管理经验,而且也给学校带来了经济利益。

2 重视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

2.1 正确定位

学校在建立品牌前应确定自身的核心价值,考虑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规律,正确定位。作为高职院校,社会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学校的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办学历史、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方面;教育规律包括办学指导思想、管理规律等,是一个不断提升、逐层演进、长期积累的过程。

2.2 提升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个人素质,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高职院校应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通过引入企业的人才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实践、参与,使教师更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过程,使他们的技能增强,“双师”素质得到提高。学校还应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专家、骨干或行业权威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扩大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另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学位提升的重视,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重视他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学校应多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專业人才,这样不仅能够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还能够完成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发展。

2.3 产学结合的理念

作为高职院校,应将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相连,引进企业生产线,为学生提供仿真实训条件,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学校还可以开展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项目,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培养高技术人才,同时学生也能得到定向就业机会。

2.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就等于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是给学校做的最好的宣传。

3 积极开拓招生、就业市场

3.1 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办法和政策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以及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高等职业学校在生源选择上基本丧失了自主权。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可能因招生不足,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因此,在生源问题上,要拓展生源类型,增加生源供给渠道,建议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采取两种不同的招生制度,每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高职招生除了应测试考生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测试考生的专业技能[2]。这样既提高了高职的生源质量,也为提高高职教育层次创造了条件。

3.2 注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要加大同企业的合作和联系,积极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模式,为企业输送人才。学校应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后备工人的需求情况及设备情况有所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培训,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3]。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规范着师生行为,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只有确定了明确的办学思路,才能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2]姒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J]墩育与职业,2000(2).

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7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尤其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包括感恩教育。

“感恩”一词在牛津字典里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重在教化、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学生, 引导学生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 产生回报恩情的意识, 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 形成一种内在品格。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古语云:“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却日渐为学生所遗忘, 日久天长, 学生也逐渐形成自私自利的思想, 在生活中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 一味强调自我满足, 不知感恩。同时一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教育的功利性, 将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使得如今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在高职生群体中正逐渐消失。因此, 加强高职生的感恩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

陶行知曾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凡人生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 多半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 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可见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很多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重点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生活上一味地宠爱子女, 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生活的艰辛;重视孩子的成绩, 忽视德育和感恩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因为成绩不如意, 高考的失利, 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有的家长就丧失了信心, 放任自流, 只养不教, 有的甚至粗暴对待。这样的家庭教育现状, 对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不利的。

2、学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 人们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 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必然忽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而一旦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衡量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升学率和就业率, 尤其后者会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也会出现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 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尤其强调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 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事实上在中学、高职阶段都未真正落到实处。这种忽略的结果使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不能得到正确教育, 从而加剧了学生的片面或畸形发展, 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社会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的价值理念多样化。再加上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 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原则, 强调竞争, “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高职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认为父母、他人、社会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更不会表达对父母、亲友、教师以及社会的感激之情, 导致感恩意识的缺失。而且因为没有考上本科院校, 他们更是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 对自身缺乏反省, 理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

另外, 社会对于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中国的感恩教育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的古训。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

三、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1、在思想政治课中增加“感恩课”, 形成正确的感恩观

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形成正确的感恩观, 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 认识到父母之恩、亲友之恩、社会之恩。可以运用“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感恩格言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提高他们个人的道德修养, 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腐蚀, 同时也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了解“恩”, 体会“恩”, 记住所受的“恩”, 并施“恩”于需要的人。通过教育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 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营造温馨的、富有人文关怀氛围的校园文化。因此, 首先, 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要让学生懂得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的。从大的方面来看, 是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国家的培养;从小处来说, 是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导、亲朋好友的帮助和付出, 点点滴滴都是他人的给予。比如以孝为起点, 让孩子认识父母的养育之恩, 心存感恩, 尊敬长辈。其次, 教会学生知恩图报。学会回报他人与社会, 培养孩子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同时更要让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 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 通过语言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对别人的谢意, 对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再次, 教育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光要知恩图报, 还要抱着慈悲之心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也就是施恩。施恩是人高级情感的需要, 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同时更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是, 真正的施恩不是作秀, 而应该是不图报答, 只有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 才能真正拥有完善的人格, 高尚的品行, 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2、营造和谐的文化教育氛围, 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需要以情动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营造一个感恩氛围浓厚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环境。只有这样, 才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去理解感恩、懂得感恩和学会感恩。同时大力提倡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友爱互助之风, 在优良的校园风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将感恩教育纳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营造贴切的、实在的感恩环境。比如高职学生管理问题、贫困生资助问题、高职学生就业问题, 给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真的做, 做真的”, 使学生真正受益。学生能够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中, 养成良好的感恩情感, 树立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

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践中, 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体会劳动收入的来之不易、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养育子女的不易, 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可以通过志愿者社团实施感恩教育, 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比如走进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扶人;参加家电义务维修、技术指导等活动, 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实现道德升华。另外也可以结合节庆日的不同文化特点, 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建党节等, 根据节日本身的特点,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

4、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贫困生作为学校里的特殊群体, 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很多情况下人们考虑的是对他们的经济救助, 物质解困,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不可否认, 贫困生的主流是积极的, 他们大多数自立自强、乐观向上、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但针对贫困生的思想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央视2005年10月29日《周末讲述》节目曾有过这样的报道:1995年7月, 两个贫困的大学生因欠费8400元, 被学校扣留了毕业分配手续, 后经他们班主任刘老师为其担保, 才使他们如期踏上工作岗位, 但是十年来, 老师多次催其还款, 两名学生始终以各种理由拖着欠款不交, 甚至一点感谢之心都没有, 连学校每月从刘老师工资里扣着他们所欠的贷款, 他们也无动于衷。贫困生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与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因此应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需采用特别的、适当的方法进入其内心世界, 感恩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可行之法。我们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恩教育, 使贫困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 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不仅要从社会上得到, 更应该为社会付出。只有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 才能在回馈社会中升华自己。

当然, 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 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应该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进行感恩教育。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教育的社会氛围。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 感恩的校园是和谐的校园, 愿感恩之花常开, 感恩之树常青。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目的是通过培养大学生学会感恩, 能够知恩、识恩、报恩, 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发展、有德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张红明、吴红艳: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2) .

[2]邓永超: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杨林玉、李化树: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教育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4]胡虹霞:高校教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5 (5) .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8

1 学校要注重课程的设置

高职院校强调实用性的功利主义教学观。很多教育教学人员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当中严重存在的狭隘的专业思想, 学生轻视公共基础课, 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增多。一些学生思想极端, 行为怪异, 批判一切, 玩世不恭, 极不负责, 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觉调节自己的发展规模与速度, 调节不合理的教育教学结构, 做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为了保证培养有德有才的大学生, 在课程设置上, 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思想价值内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增加“感恩课”, 形成正确的感恩观。适时引导教育, 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宿舍, 走进家庭, 让校园充满人文关怀, 充满感恩情怀。

2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1 以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引导感恩教育

高职院校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友爱互助之风, 以良好的校园风气引导感恩教育, 将感恩教育纳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范畴, 教育学生感受父母、师长、朋友、国家、社会的深恩厚义, 树立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校优良风气的形成, 有助于实现高校的教学和谐、人际和谐与环境和谐。

2.2 以节庆日活动激励感恩教育

结合节庆日的不同文化特点, 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传统节庆日,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 同时表达孝敬长辈、感谢养育之恩;通过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等带有新中国特点的节庆日, 来教育学生感恩革命志士、感谢党的正确领导, 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弘扬人性的节庆日, 如母亲节、父亲节等, 来传播关爱, 表达感恩主题;像红十字日、助残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纪念日, 可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 倡导感恩实践;还有紧密结合校园生活的节庆日, 如教师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日等, 则是传播大学精神, 感恩师长的良好时机。以节庆日为契机, 开展感恩教育, 要注意营造节庆日氛围, 根据节庆日本身的特点, 深入挖掘感恩教育内涵,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

3 团学委组织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机制

要确保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实效, 必须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活动来实现。团学委组织有责任保证各项感恩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一要有精干的组织人员和充足的活动经费;二要对各项主题活动精心设计, 这是确保活动实效的重要条件。

3.1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学会感恩

社会实践是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途径, 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国情, 以己所学, 服务社会, 展示才华, 锻炼技能, 体验人生的价值、奉献的意义, 就是最好的感恩母校、感恩师长、回报社会的感恩实践教育。在专业实习实践中, 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从体会劳动收入的来之不易中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养育子女的不易, 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3.2 在志愿者社团活动中学会感恩

高校志愿实践社团也是实施感恩教育、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阵地。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 宣传和开展社区义务家教、街道义务劳动、宣传科普知识、义务献血、走进儿童福利院、走进敬老院、家电义务维修等主题活动, 不仅有利于营造友爱互助、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而且能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体验到由于自身行为价值得到社会认同, 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 由此实现知恩、感恩、施恩以及施恩不图报的道德升华。

大学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感恩。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实践高尚的感恩情, 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时代青年, 才能有益于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与人生和谐。

参考文献

[1]柳礼泉, 张红明, 吴红艳.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9 (2) .

[2]胡解旺,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1)

[3]汪怀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境及原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9)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9

一、感恩与感恩教育

“感恩”二字, 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经典, 如“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可以说,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感恩教育, 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 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 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建立了“奖、贷、助、减、免、勤”等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从总体上讲, 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 涌现出一批批自强之星, 学业有成之后懂得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一些受助的贫困生感情淡漠, 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不懂得感恩父母;嫌资助金额太少, 埋怨学校, 埋怨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特困生;获得资助后, 不注意节俭, 挥霍浪费;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毕业后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等。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只想通过家长、学校和政府解决自己的困难, 不懂得“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当面对资助过自己的人处在困境时也漠不关心。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感过程由情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组成。在感恩心理活动中, 认知、情感、意志各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 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 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

从现实条件上看, 高职院校感恩意识缺失有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原因, 也有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 从学生的自身上看: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经过高考的层层筛选之后的学生, 虽然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但相对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更体现在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从学生家庭的角度上看, 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 在家庭教育中,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 甚至是无原则溺爱, 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 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父母的倾向。 (2) 从学校的层面上看, 大学的感恩教育属于中小学教育的一种“补偿教育”。目前, 中国中小学教育 (尤其是中学教育) 阶段大多以考试为导向, 由于过分强调功利性, 使本应成为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被忽略了, “什么是感恩, 为什么要感恩”等本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被转移到了大学阶段, 加上大学生大多数属于成年人, 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 这大大淡化了大学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 高校受助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目前, 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侧重在经济资助方面, 从高校的“奖、勤、贷、补、免”到政府拨款、社会帮助, 都体现出“给”的特点, 资助政策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流于形式, 无法考核与衡量, 学生在获得资助时, 不能有效地承担一定的义务, 出现了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分离的问题。 (3) 从社会的层面上分析,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 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应有的信任, 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 他们很容易被表面的实用主义、追求金钱的观念所影响,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对于生活的追求日益功利化、盲目化, 这也导致了现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探讨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因此我们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 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属于中学德育的一种“补偿教育”, 对于高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 的辅导员来说, 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 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 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 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奖、勤、贷、补、免”是目前国家对学生进行资助的主要形式, 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各种形式的资助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 希望广大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不同类型的资助项目, 包含不同的感恩教育意义。奖学金一般对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如国家励志奖学金, 主要资助贫困生当中的优秀学生。我们可以利用举办奖学金报告会等活动, 宣传感恩事迹, 树立感恩教育的典型榜样。助学金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与帮助, 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无私奉献、感恩祖国, 传承爱心。通过勤工助学, 我们可以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 以“助人自助”为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 使广大贫困生体验服务和助人的快乐与价值感。助学贷款体现的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的关爱, 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资助的各个阶段,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体现一定的感恩导向: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 几乎每项资助申请都是以填写资助表格作为开端, 但大部分表格内容都只不过是几句简单的家庭情况, 流于形式。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 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 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 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在评审过程中, 我们可结合学生在平时中的表现, 让学生明白要获得资助必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树立感恩祖国、回报社会意识。在学生获得资助后, 开展各种社会活动,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 用自己的行动感恩社会。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部分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 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 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 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 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 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朱飞, 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1) .

[2]梁勤儒.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 2006, (2) .

[3]王震, 赵颂平.试论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 2005, (5) .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10

1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1.1 不知恩

资助不仅是以物质赠与为媒介的社会活动,更是传递关爱、交流情感的心理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受助者得到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同时资助者也会因受助者的感激而得到精神回报。但部分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不知恩,没有把得到的帮助当作恩惠来看待,反而认为得到国家、学校或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不知恩的行为让资助者得不到精神回报,资助信心降低,进而对资助活动造成影响。

1.2 不感恩

近年,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贫困生既可以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可以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但对于这些帮助,部分贫困生却缺乏感激之情: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和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甚至故意伪造相关证明以获取资助;对于国家、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存有“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此外,还有一些贫困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缺乏对父母的感恩。

1.3 不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都告诫我们不能只索取不付出。知恩、感恩,也要用行动来报恩。而有些贫困生却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真正上岗后又不认真坚持劳动,给学校增添了负担。有些贫困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和获得的资助款,肆意挥霍浪费,过度消费娱乐,不注重节俭。另有些贫困生在毕业工作后不及时偿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缺乏诚信意识。

1.4 不施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将得到的恩惠,适时施与周围需要的人。以朴实的心感恩、以诚挚的心报恩,更要以善良的心施恩。而部分贫困生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懂得奉献。他们往往以我为中心,只想到和看到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却很少甚至不考虑他人;只希望别人来关照自己,却极少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对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爱心活动表现得漠不关心,参与积极性不高。

2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正值我国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繁荣而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侵入了校园,部分贫困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和行为日益功利化、盲目化。此外,部分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越来越泛娱乐化,为了博人眼球,甚至突破道德底线,传播一些负能量信息。这些消极影响,慢慢消磨了部分贫困生的意志,使得他们过于追求自我和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感,弱化了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和传承,感恩意识不断淡化,感恩行为不断减少。

2.2 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学校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组织管理、系统研究及有效实施,且较多人认为实施感恩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事情,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感恩教育格局。其次,学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相关课程缺位,往往只是通过讲座、典型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再次,对贫困生经济帮扶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状态的研究、抚慰和调整。此外,贫困生认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规则,导致少数学生采用不诚信的手段企图获取国家奖助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贫困生对资助行为的感恩动力。

2.3 家庭教育因素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过度呵护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我中心的坏习气;家庭往往包办了孩子生活的一切事务,使他们缺乏自主性、判断力和适应力。这种过分宠爱和无私奉献将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无形中淡化。而且,为了改变贫困现状,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部分家长自身也没有做好榜样,这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2.4 个人心理因素

迫于经济压力,贫困生易出现自卑、敏感、软弱、忧郁等消极心理和情绪,认为外界的帮助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资助也是迫于无奈,内心很难产感恩之念;由于缺乏自信,贫困生会自我封闭和远离群体活动,渐渐形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会使他们羞于表达或不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面对贫困现状,把此归因于社会不公、命运不佳,对条件优越的同学易产生嫉妒心理,而贫困生往往自尊心很强,部分贫困生会不顾承受能力,“打肿脸充胖子”,以掩饰自己经济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故而没有感恩之行。

3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突出一个理念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以“助困育人、润泽生命”为理念。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来引导和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欣然地以感恩的心态来回报他人和社会,让感恩成为自己生命中最基本的为人准则。

3.2 遵循两个原则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关爱为先”的原则。感恩教育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日常生活,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是感恩教育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同时,贫困生更迫切地需要他人的关爱,尤其是心理关爱,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时,更应倾注足够的心理关怀。关爱是人的秉性,感恩是爱的延续。

3.3 坚持三个结合

贫困生感恩教育应当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识恩知恩,形成初步的感恩意识和基本的感恩技巧,而感恩、报恩、施恩的行为与习惯则需要在课外活动逐步养成,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二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引导学生学习弘扬传统美德时,应该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时代主题。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在贫困生感恩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贫困生感恩教育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

3.4 构建四个体系

一是组织体系。学校应高度重视全院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应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的整体规划中,成立感恩教育工作小组,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各部门统一规划、齐抓共管,把感恩教育同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全体教职工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同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做到感恩教育有章可循。

二是活动体系。学校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恩体验,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推进感恩教育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团、进头脑。譬如,以节日为切入点,既可利用西方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也可赋予我国的“中秋节”“清明节”“国庆节”等以“感恩”的内涵,开展“心怀感恩,与爱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爱心存折”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按照奉献时间转化成精神货币,存入爱心存折,并把精神货币作为贫困生评优评先的参考指标之一,表现优异的,在全校范围内表扬和宣传其感恩行动;依托学生社团、学生团支部,开展感恩征文、情景剧、主体辩论赛等活动。

三是教学体系。学校应增设感恩教育课程,将感恩教育纳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并保障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信赖与热爱,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他人的真诚与关爱,对自然的亲近与爱护,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等;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将感恩教育贯穿于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中;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学队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法、讨论法、活动法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是评价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按照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细化评价目标、纵横交叉对比,对感恩教育的实施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评价、反思、调整和改善,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针对学生也要有相应的感恩评价机制,对知恩图报的美言善行给予褒奖,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该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相统一,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准则,为学院感恩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中存在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不施恩等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贫困生思想教育的切入口。本文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心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进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即要突出一个理念、遵循两个原则、坚持三个结合及构建四个体系。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2]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3]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4]陈驰.美国的感恩文化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创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0-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将是创业的时代,教育应当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一代的使命。承载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高等教育只有具备了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够经由有效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现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履行社会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业教育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任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向个体提供如何在变化不确定的环境中识别和把握创新机遇,承担风险,整合资源并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使创业成为未来的一种职业选择,毕业生将不仅是求职者,更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一、创业文化的构建

美国是如今所有国家中创业率最高的国家,在其高创业率的背后,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广大的单一市场、高度发达的金融服务包括更大更有力的风险资本和私人产业、政府在研发领域更高的投入、开放的移民政策、全国范围的专利体制等等。如今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学生在进行未来职业选择的时候,对于创业投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但在毕业之后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最终走上创业的道路。一部分高等学校未选择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因为大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和大量的教师不能确定创业教育到底是什么,要培养拥有什么样能力的毕业生,未能看到创业教育将会带来的实效和益处……种种的不确定让一些学校选择持观望的态度。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创业文化。创业文化的构建不能仅仅只是在校园内营造创业文化的氛围,更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投入到创业大潮之中,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同时国家,政府,社会给予他们各方面的鼓励、支持,让创业成为更多人乐于追求的职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更多教育研究人员参与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的舆论功能,发挥最大限度的宣传作用;需要国家、区域和地方层面的各种组织的强有力的支持、合作。我们需要有这样创业的文化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发展的空间,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去把创新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为社会的进步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全社会的援助网络

英国的创业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社会援助网络,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非营利组织等各个部门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之中给予了创业的年青人以最大的支持和援助。在此援助网络之中,国家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学生创业营造出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防止人才外流,将创业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教育行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推动当地创业活动的发展和创业水平的提高;企业认识到对于创业活动的支持是一项双赢的战略,他们乐于肩负社会责任,同时也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媒体的宣传报道,为整个社会塑造了创业的角色模型、良好的企业家形象,成为了促进创业文化形成的途径之一。全社会的援助网络在某种意义上为英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当拥有了全社会的大力援助与支持,那些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的青年面对诸如资金、资源和机会的获得,对风险、债务的态度,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能力等情况时,他们有了可以提供咨询和帮助的平台,这样就更有利于青年人把积极的创业态度转化成实际的创业行为和活动。

三、创业教育与课程的嵌入

在我国许多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校,大部分都选择把创业教育纳入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并没有根据学校专业本身的特点,去寻求创业教育与各专业学科相结合的切入点。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设置、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等都与本科院校相同,体现不出作为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寻求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产学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就可以为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和支持,这就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目标群体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课程,使得新的课程能够融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创业的因素。英国大学所提供的创业课程大多与基本课程形成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在酒店管理、休闲、运动和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就开设了诸如旅游管理和酒店创业、开发一个企业等数十种创业课程的模块。运动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模块学习后,不仅学习到了运动科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吸收了与创业相关的商业信息和知识,使得他们想要成为体育经纪人或体育教练的梦想成为现实。

四、创业教育与课外创业活动的结合

学生的社团组织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以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课堂,实训室,实训基地,要力图更加紧密地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样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利用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进行创业知识的宣传、创业活动的指导;邀请创业人士做演讲,为对创业活动感兴趣的所有人提供有关创业的内容和创业途径;创业论坛、模拟创业等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创业文化的构建和拥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五、创业教育的评价

创业教育活动中,创业教育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对创业教育实施和效果的反馈与调整。而对于如何评价,不同的学者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调整和改革的依据。2006年10月欧盟成员国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了欧洲创业教育会议,提出了创业教育评价的一些核心问题,会议认为在评价之前要思考几个关键的问题:即是为什么要评价、评价什么、何时评价以及如何评价。会议建议各国的创业教育研究者组成一个工作组,制定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促进创业教育质量标准和认证,共享好的创业教育案例。会议提出了几种值得鼓励的创业教育评价模式:一种模式是比较评价,即项目前后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比较,不同项目的比较、跨国比较;二是多利益相关者评价,即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学生、教育者、政策决策者、资金供给者、雇主等的不同视角来评价创业教育;三是独立评价,即把评价作为创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预算之中;四是系统性评价,即综合上述三种评价模式,独立评价、比较评价、多利益相关者评价相结合,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

我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把学校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联系在一起,创业教育也许不能立即培育出数以万计的创业者,但是它却能够为社会输送许多具有创业理想、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人才,他们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创造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牛长松.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9.

[2]Walburn,D.(2005).Trends in Entrepreneurship Police,Local Economy,20(1):90-92.

[3]http://www.hlst.heacedemy.ac.uk/resources/cases/entreprene

ur.html.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 篇12

一、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内心空虚等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 一些学生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老师的栽培之情, 他人的帮助之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 缺乏感恩意识。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仍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一部分同学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缺失, 对学校、老师培养之恩的淡薄, 对社会关爱的冷淡。

1. 对父母不懂孝道

古语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家庭的影响比学校的影响更持久深远。目前, 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从他们出生开始, 身边就不乏各种关心他们的人, 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 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他们却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一些从小娇生惯养的高职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 更不懂得何为孝敬和回报, 绝大多数的学生与父母的主要联系方式是电话, 而通电话的主要动机是要钱, 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 更有学生嫌弃父母唠叨, 让父母伤心至极。

2. 对学校牢骚满腹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使他们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教师在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学校在校园环境和师资建设上投入不少, 老师们更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可是在校园内, 学生随意损坏公共设施, 践踏草坪、顶撞老师等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些学生不满现实, 牢骚满腹, 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 也对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 对社会人情冷淡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 诱惑颇多, 使得一些高职学生心灵空虚, 一些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冷漠、自私、责任感缺失, 回报意识差。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享受过国家助学金或是社会各界的资助, 但是却很少有人想到要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真诚的说声谢谢, 更有少数人错误的认为自己贫困, 就理所应当得到资助, 这样的冷淡, 确实让资助者心寒, 值得深思。

二、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

人在成长过程中, 必然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三种教育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缺少哪个环节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人。下面主要以下这三方面阐述中职生感恩品质缺失的原因。

⒈家庭教育的欠缺, 淡化了感恩教育

家庭教育更侧重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侧重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着教育的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家庭教育的欠缺, 直接导致感恩心理的缺失, 在如今的高职学生中并不少见。有些父母以忙为借口忽视了对孩子品格的培养, 孩子从亲人身上感觉不到亲情, 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感恩意识;还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将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 过多的溺爱使孩子们以自己为中心, 没有别人, 久而久之, 孩子就变成了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人。

2. 学校教育的单一, 湮没了感恩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过: 青年人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在小学、初高中阶段难以分出精力来引导全校践行感恩教育, 到了大学后, 虽然没有升学压力, 但那种成绩至上的错误观念已经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根深蒂固, 以至于道德、实践和社会能力往往不受重视, 这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极大的压力和威胁。对于教育者而言, 又通常只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 忽视德育教育, 教育者们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技能, 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使得同学们认为教育的全部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发展, 感恩意识湮没在茫茫人海之中。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冲击了感恩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建设对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利”化作用, 是同学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扭曲, 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高职学生的思想, 导致高职学生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上不乏出现唯利是图、过河拆迁、忘恩负义等现象, 给涉世不深的高职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更带功利性, 总是或多或少地与个人利益和得失挂钩, 有的学生把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视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片面追求个人价值而牺牲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特别是进入实习阶段, 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事件的影响, 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和道德选择上的迷失, 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在职场上的责任和义务, 更缺少回报国家、汇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总结

对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成因分析, 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问题, 塑造和培养合格人才提供思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要构建学校与社会共同运作的互动机制,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感恩教育的思想、内容等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

摘要: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找到导致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 培养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 2004, 20 (4) :9.

[2]高媛.浅议职业审美素质教育[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3]黄建顺.树立正确的德育首位观[N].中国教育报, 2005-12-3 (3) .

上一篇:自驾车旅游市场下一篇:政治课堂因创新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