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2024-10-24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精选11篇)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1

当前的高职教育, 正处在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2月, 教育部颁发《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其中提出: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 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2006年和2010年, 国家又分别颁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 (2010~2020) 》,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和方向性指导, 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随之也有一大批职业学校先后升级为高职院校。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各级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探索和课程改革。在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上, 学校重视, 领导牵头, 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 (市赛、省赛、国赛) 给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展示技能和水平的舞台, 也形成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各级各类的骨干、示范专业建设评比, 是每一个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 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系统和完善。但在这场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基础课教育却处在尴尬的境地, 越来越走向边缘化。

一 当前各层面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1. 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

通过对省内部分教师的访谈, 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观点: (1) 学校领导阶层的普遍观点是:文化基础课中专业学习时用得到的部分, 要重点学习, 达到够用的目标;专业学习中用不到的, 可以看情况选修, 也就是有时间就学, 没时间便可以少学或不学。体现在教学安排上, 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比较随意, 课程计划比较模糊, 有的甚至由任课教师决定上课的内容、时间及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语文老师可以上政治课, 政治老师可以上企业管理课等, 在安排课务时并不考虑教师的优势是否发挥,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一线文化课教师认为自己所教的课是“副科”, 学生差, 教也是白教, 学多少并不重要, 只要学生上课不捣乱就可以了。高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 文化课开多开少、开与不开都没有多大关系。

2. 学生对文化课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在校高职生的访谈,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读高职主要的目标是学一门技术或手艺, 既然来到了职业学校, 就不要对文化课有那么多要求了, 即使有时间和精力, 他们觉得学文化课也没多大作用, 现行的省内文化课的统考根本没有必要。

3.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课教与学的现状

基于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上述认识, 一些学校在缩短学制的同时, 大量削减、占用文化课时, 不断加大专业实训投入。基于生源的实际情况, 部分学生不想学文化基础课, 上课情绪不高, 作业敷衍了事, 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不少教师上课应付了事, 课堂教学效果堪忧。各院校参加竞赛实训的学生, 经常占用正常上课时间进行训练, 临近竞赛前的强化训练, 所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全部停上, 进行封闭式训练。有的学生竞赛结束回到课堂, 可以说已是“目不识丁”了。只要学校有活动需要“让路”, 文化基础课课时是被占用的首选。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的广度、深度都有大幅度的萎缩,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甚至写不出完整的自我介绍, 在数学方面简单的计算也会出错, 人文历史政治方面的知识更是极度匮乏。

二 对当前高职文化课程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高职文化课教学正处于令人尴尬的境地, 文化基础课正在被无限的边缘化。作为一线的文化课教师, 对当前高职生的文化课教学现状深感担忧。分析其成因如下:

1. 社会各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认识有失偏颇

首先是学生和家长层面, 很多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自己和孩子“无奈”的选择, 职业学校就是“看孩子”, 将来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 上高职院校, 一是图学历, 二是学技术或手艺, 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就不错了, 因此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模糊, 对孩子的文化课学得怎么样并不关心, 即使孩子节假日从不学习, 他们也认为无可厚非。其次是企业层面, 他们往往希望学生和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要求学生能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对高职毕业生的定位仅限于熟练操作工的层面。而对学生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长远、内在、隐性的能力考虑较少。再次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态度, 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 基于这些原因, 高职教学中的文化基础课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渐边缘化了。

2. 教育界对高职培养目标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

2002年教育部高2号文关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表述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高16号文关于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表述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晚, 行业标准未达到统一规范, 高职院校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设定教学目标。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有以下几种取向:“操作性”取向, 即强调劳动者操作技能的精湛程度;“技术性”取向, 即强调劳动者利用智力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岗位领域性”取向, 强调劳动者特定的工作岗位领域。这些主流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 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强调专业培养中的技能和技术性, 缺少对专业技能意外的“高素质”的关注, 比如工作规划、独立工作、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等其他心智技能, 不利于整体人才培养。

三 对高职文化基础课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社会职业教育所持的观点, 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进步,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对高职生的重要作用。

1. 社会文明和进步要求重视高职文化基础课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民众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 职校生作为占同龄在校生一半比重的受教育者, 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将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从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角度看, 即使是职业学校的学生, 也享有学习各类知识的权利, 教育者应提供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特长的平台。他们有权利学会生活、学会体验、学会自己选择, 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各科文化基础课程的熏陶和陶冶。

2.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不能放松

教育的本质是“造人”而非“造器”, 即把一个懵懂的孩童教育成一个能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只能从事一种职业、掌握一种技能的“机器”。把高职教育定位为落后生的后进教育, 把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较高技能的技术工人, 引导学生过于关注“谋求职业”的动机, 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文化基础功底的扎实与否,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选择机会。

3. 人的职业生涯客观的整体过程要求高职文化课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

现代社会发展快, 变革迅速, 旧行业的转型和新行业的兴起周期越来越短, 人一生从事的职业很难一成不变。从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劳动者必须进行工作技能的再开发, 这就要求劳动者具备新技能搭建的最基本的知识平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即使在从事同一种职业的过程中, 要想得到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也需要劳动者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知识和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许多人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就业机会, 而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落伍, 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仅局限于对高职生专业技能重视而忽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培养方法将严重阻碍劳动者将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形成。

四 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育需要坚守和理想

1. 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不可妄自菲薄

无论社会当前形势如何, 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完人”和“就业”进程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即使文化课程的学习不能很快地显现出其教育效果, 我们也要尽心尽力、上下求索,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而努力。文化基础课教学工作可以寻找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最佳契合点, 但绝不可将文化基础课看成专业课的附属品, 任何一门文化基础课程都应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和学科发展方向。每门课程都是实现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实践需要美好的理想

不能因为学生知识层次低、学习态度欠佳就放弃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前瞻性等原则, 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自学的欲望, 尽可能多地教会学生各种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 把高职文化课程的教育放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来实践。决不能因为一时的短视而使得我国的国民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如果我国的教育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实行了全面教育和民主化的教育, 或许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能力会更强, 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会更高,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应坚守教育岗位, 坚守教育质量, 树立文化课教学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善发展的长远目标的理想!

摘要:生产力的突飞猛进, 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级各类职教研究探讨热烈, 但在这场教育变革中, 对高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和实践却存在一定的错位认识, 认为文化基础课是“副科”, 应该服务专业课, 有的甚至认为开设的多少对学生无关紧要!笔者认为, 经济文化越发展, 对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就越高,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教育就越需要坚守和理想。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育,理想,坚守

参考文献

[1]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edu.cn/20040325/3102277.shtml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 (2010~2020)

[3]张梦蝶、李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归因分析[J].职教通讯, 2011 (15) :65~68

[4]汤霓、石伟平.为高技能人才“正名”:国际视野下高技能人才内涵辨析[J].职教论坛, 2011 (22) :49~53

[5]廖莹.发达国家失业者职业能力再开发的经验和启示[J].职教通讯, 2011 (15) :55~58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2

说实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这本书在我书柜里摆了许久,但一直没有去翻过,后来同事因考试需要问我借阅,我才记起这本书,抽空翻了翻,确实有不少收获。“理想与信念”似乎是久违了的字眼,人类不能没有理想与信念。对于要走出困境的中国教育来说,恢复和重新点燃“理想与信念”之灯塔,尤其具有关键意义。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博士的一本随笔集,如他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可我却要说,肖川博士的随笔有别于一般人的随笔,他的随笔更具有思想性,思想在于他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中,思想在于他对新旧课程的透彻分析和诠释中,思想在于他对完美教育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中。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他的随笔也会带给你无限的灵感,让你头脑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语一下子迸了出来;“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劳凯声在序里也给了美好的评价。的确读肖川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肖川博士认为教育需要思想来提升品质,“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虚度此生,当然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培养出大写的人,教育的态度理应是认为人性本善的。中国的社会缺乏民主的风气,中国人民缺乏民主的性格和习惯,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专制的教育,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道德教育总是为了统治阶级便于管理民众,要求人们道德;文化教育总是教师高高在上的灌输,学生只要掌握知识点然后忘掉,一切只要“科学”,凡“不科学”就抵制。这是非常危险的,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对个体的成长更加有害。我们的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在向学生灌输政府认为的什么是对的,而不是怎样面对我们的良知,那么这就不是教育,而是宣传,结果只会是培养顺民、培养奴性的人格,学生会就此毁掉,失去自我思想的能力;而满堂灌会毁灭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应有的创造力,唯科学论只会把人的视野变得狭窄,心胸变得狭隘。我们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可能的,但要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还是不够的。面对我们如今的学校教育,为了形象工程,为了便于管理,尽管有的老师内心是认同学生张扬个性,主张学生有自我,可在实际操作工程中还是要搞一刀切,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博士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说得真是精彩极了,“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我们不得不也思考,教育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我曾看到自己小学时威风凛凛、才华出众的班长,经过无数次教育的“洗礼”,1

毕业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简直判若两人,人不但变得傻呆呆,连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不会,面对昔日的老同学居然连一句话也不会说。难道这就是教育给我们的吗?这不得不让我们去《审视教育目标》,肖川博士又很好的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他希望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并且阐述了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学习新课程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读一番,因为“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在肖川博士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像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所谓真诚,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之感,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只有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才能有感染力与亲和力。

深刻与真诚,首先必定体现在教师对于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之中。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但这种独特性正是存在于朝向一个高远的目标——我们要培养的理想的人,并成为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一个步骤而存在。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确切的设定和十分清晰的认识。

深刻与真诚更体现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之中。教师只有对他所教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融会贯通,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顺手拈来、皆成妙趣,才会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沉着与自信;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才会有理智的挑战以及触及心灵的震撼。深刻与真诚还体现于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之中。完美的教学,在性质上应是富有想像力的,能唤起人们意外与惊讶的感觉,给身临其境者一种认识能力上的解放感。完美的教学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它具有起、承、转、合的韵味,具有曲径通幽、起伏跌宕、峰回路转的魅力;它是一种精神漫游,教师收放自如,学生心领神会,既有纵横捭阖的豪放,又有细密精致的婉约。正如孟子所言:“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完美的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学有所获,甚至是有喜出望外的收获。当然,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的概念、定义、原理(公理、定理)、公式、基本事实等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包括态度的改变,价值观的丰富与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一言以蔽之,完美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释放禁锢的情愫。

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

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完美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乐观,对光明和美满的期待与渴求。

在知识文化的教育方面,肖老师认为今天这样一个由效率和技术主宰的时代,古典的心情,心性的修养,精神的价值,人文的关怀,渐渐地变得陌生与遥远。学习也就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主导下成为了外在的包装、利益的计算、轻巧的复制。这些充其量是小技巧,不能获得大智慧。更多的学习其价值是十分简洁的、潜在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主动的,用努力酿造的快乐。仅仅从功利出发的学习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好的教师应该学会等待,而不仅仅因为学生目前没有出色的表现就否定学生。与其早熟造成肤浅和膨胀,不如大器晚成的深厚与博大。是的,静能生慧。静下心来审视自我,不要那么急功近利,这不仅仅是我们教育领导,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看看我们学校内,教师急于出成绩向学生施压,拔苗助长,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校长急于出成绩向老师施压,弄虚作假,搞数据游戏,以确保自己节节上升,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人前人后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张脸。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习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然而当我们自己人认为可以享受的时候,已经无福消受了,因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我们总为了明天而牺牲今天的幸福,我们目前的教育就是这样,于是人人都拥有了苍白的童年,回忆里只有题海的青春。这是多么残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但我们的教育,至今仍在蔑视想象力,甚至施加重重压力来扼杀少年儿童的想象力。

在教师的素质方面,肖老师提出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教师的成熟依赖于教师的自省。在师生关系上,他认为教室时一个文化生态圈,自由表达与自主探索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让每个学生能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通过建立合作气氛,提高互教互学、鼓励进步等途径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民主生活,又有自我表达,既有相互协作,又有个人探索的独立空间。

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中有一句话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全部教育智慧魂。”教育要充满智慧,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老师不能用相同尺度去度量他们,去要求他们。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形形色色,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特点不同的学生。只有适合于每个学生特点的评价,才能取得最好的评价效果,才是高质量的评价。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我们都应该及时的告诉他“你进步了,你成功了。”只有这样,学生才

会有成就感,才会不断获得进步。“教育既可以发展人的才能,也可能抑制人的才能”,因此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理想信念需要不断强化。理想只有不断强化,才不会被淡忘,被消磨掉。作为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活动,如:“汲取智慧的力量”——读一本好书活动,每年都开展读名著活动,体裁多样,内容切题,贴近生活;“书写心灵的感受”——评选优秀读后感活动;“聆听智者的声音”——学者论坛等等。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在平时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不懈的奋斗,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艰苦奋斗。把理想分解成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要求学生,我奋斗了多少,我与理想靠近了多少,不断以此激励学生前进。

相信信念的力量,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心灵力量和教育力量的重要的源泉。据哲学家贺麟的话说:“唯有抽象的观念,乃作为理性动物的人所独具,而为禽兽所无有,故抽象观念是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在贺麟看来,承认观念的力量是提倡学术文化的基本信念。否认观念的力量,只承认物质的力量、金钱的力量和武力的力量,是文化的堕落,也是社会趋于无理性的野化、俗化的显著现象。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创生和灵魂的感召。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性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代替教师。正因为人只能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所以教师将是一个永恒的职业。没有教育信念的教师绝不可能成为好的教育者。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这意味着只有基于信念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唤起别人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催生信念。因为只有基于信念,我们的言行才会有一种自然与真诚,才会有一种执著和投入,而不会是做作与矫饰、应付与敷衍。

一个人如果缺少了理想,会造成灵魂的空虚;一种教育如果缺少了理想,会形成社会的后退。社会的理想需要教育去落实,知识的理想需要师生去施行,让我们全社会的人形成共同的教育理想;素质的理想需要知识去落实,知识的理想需要学科去分担,让我们的学科形成整合的实质理想。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教育关注生命的价值,在交往中形成生命意识的觉醒;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知识形成开放的体系,伴随我们的终身成长;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学习真正走向协商,找到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肖川博士直达理性和内在的教育表达,让我佩服不已,有时我在想是什么让肖川博士有那么多教育和写作的灵感呢?我想,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不懂得吸收,一个漠视生命,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正是他,一个以《经典为友》的人,拥有一份“古典的心情和从容的气度”,在“锤炼语言”的同时,使得他的思想不断得到提升。也正是他,对教育作出了人性的期待,“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基于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就这样,当他徜徉在大学校园里诉说着

《大学真好》,当他有自己的一份《闲适》,并且《有所执着》的时候,那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灵感便随之而来了。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3

成立教育管理集团的最终目的,是均衡教育资源,让不同地域的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近两年来,我们以办优质教育管理集团为目标,用行动诠释着我们的理想。

一、我们的理想: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集团应以什么样的共享的价值观、教育愿景和目标来维系这个共同体?我们首先认同大家是“在一起工作的人”,教育管理集团的成立,是“为了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东洲小学作为教育管理集团的核心,负有提升各校区教育质量、引领成员校共同发展的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能动、创新作用,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技能来体现集团学校的领导力。

1.打破校区界限,成立三层次核心领导组

我们打破校区界限,成立了由各校区校长组成的集团核心管理组,主要任务是研究集团事业的发展模式,对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由校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成教育质量管理组,通过集团教研,研究课程与学业评价,培训农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集团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领衔人,组建校区十大名品工作室,建设学科共同体,对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综合实践、德育、E学习实验、完美教室、机器人等课程的改革作出示范引领。

整个集团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教师发展、学生管理、教育质量、课程评价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同时,发挥六校合一、优势互补的作用,让各个校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2.规划发展愿景,形成四阶段发展阶梯

第一阶段,学习各个校区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文化,建立学校文化认同感,形成管理集团发展愿景。本部输出骨干教师到成员校,成员校派出顶岗教师到本部,形成人员交流机制。

第二阶段,分享各校区课程品牌和管理方式,本部继续派出干部和优秀教师支教,轮换顶岗教师到本部学习,施行多种办学模式并行。

第三阶段,提升各校区自身优势,形成更具包容性、融合度、创造力的新型集团文化。

第四阶段,形成集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品牌,实现集团内部的均衡发展。

3.分析集团发展现状,提出四大保障措施

一是资源倾斜。在政策、领导、师资等方面对下属校区适当倾斜,盘活教育资源,争取行政支持,增加教育投入。二是提升全体成员校对于集团的归属感。形成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精神面貌。三是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分析各校区现有的优势与弱势,扬长避短,提升各校区的文化影响力。四是集团内部课程改革。建设相对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我们的行动:搭建四大成长平台

1.卓越校长成长平台

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地带,优质教育管理集团的显性标志是各个校区都有卓越的课程。用课程管理促学校发展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经验。校长是课程领导者,我们搭建了卓越校长成长平台,通过三大项目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思想者俱乐部阅读项目。每月一次俱乐部活动,组织校长们研读《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面向个体的教育》等书籍,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此外,通过常规工作的汇报与交流、调研与分析、小结与布置,以及方案研讨、问题解剖、微课程研发等,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含量,提升各校区的文化内涵。

——校长学期先行课项目。每学年,校区校长需在集团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示范。校长们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教学追求,同时亲身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转变中遭遇到的瓶颈,给予教师方式方法方面的引领,对教师提出符合现实的期望。这一项目缩小了成员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

——校外文化浸濡交流项目。一是建立集团网站,让各个校区的优质课程及时在网站上分享出来。二是接受来访团队的现场考察活动,使校长们能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成果,在交流中促发展。三是组织校长们外出学习和培训,共同进步。

2.卓越教师成长平台

凡是有课程行为,就是课程领导者,一线教师也不例外。学会领导自己的班级课程、学科课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卓越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学科共同体建设项目。一是统一制定学科课程计划。组织各学科共同体认真研究年度学科课程计划,围绕本学段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角度,清晰回答四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整个集团形成相对统一的学科课程计划。二是提高教学研究质量。我们着眼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研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名品工作室每学期在不同校区开展微课题研究活动,东洲小学本部每周教研活动对成员校开放。通过学科共同体的研究,帮助薄弱校区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每学期组织两次教学质量监控调研。由总校牵头,名品工作室领衔人组织大家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集团内部进行常态化的质量调研。通过评价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五个一”工程研究项目。鼓励所有员工的专业成长及发展,并为其提供必要的集体培训和多项目培训。以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为目标,实施教师发展的“五个一”工程:读一本教育类书籍,研究一个微型课题,做一次生命叙事讲述,参加一次外出学习活动,开展一次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师徒结对共进项目。本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本部下校区支教的教师,都要与成员校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关系。来本部顶岗的校区教师拜本部骨干教师为师,形成新的师徒关系。主要任务是业务上共学习,共研究,共成长。

3.卓越学生成长平台

——浸濡式游学项目。充分发挥本部校区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把境外域外友好学校来本部的浸濡活动拓展到各个校区,给校区孩子与境外域外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汲取各方文化,开拓文化视野。

因为校区内外来民工子女比较多,我们还组织校区之间学生的浸润式游学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交往,吸收有益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俱乐部联赛项目。集团内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俱乐部联赛。以足球比赛为例,每个校区成立了一支足球队,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俱乐部联赛。此外,集团内部还会经常开展共同的艺术活动、科技活动、阅读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长平台。

——主题共研项目。原先孩子喜欢的研究项目因为集团的成立而形成了共研项目,增强了彼此间的合作。例如,东洲小学本部的机器人项目,证大校区的机器人项目,都曾在国际上获过许多奖项,成立集团后,两个校区的孩子经常在一起切磋本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卓越课程研发平台

——优质资源共享项目。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科课程计划、学科课时计划、优质教学课件、优秀班本课程、社团课程等。我们建立集团各年级qq群,由本部年级组长负责,将各校区的优质资源上传共享,并有定量要求。同时由年级组长和教师对这些资源的质量进行评分,以避免滥竽充数现象发生。教师在资源的精心准备中提升了课程领导力。规范的制度也保障了共享项目的推进。

——名品课程下乡项目。我们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名品课程下乡项目。一是通过名品工作室,由本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将名品课程带到各校区,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二是专职教师到各校区走教、兼职,推行跨校区、走校区上课,既弥补校区专职教师的不足,也和各校区的孩子分享丰富的课程。

——课程教学成果奖项目。我们鼓励交流集团内的实验和创新项目成果。设立集团教师创新成果奖,开展教师个人微课程成果评比,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的教育和引导 篇4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价值诉求及其特点

社会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 应当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的价值诉求和其呈现出的新特点。

1.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诉求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价值诉求主要表现为:

(1) 追求快乐人生。

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生存压力发展增大, 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追求快乐人生, 反对沉重的生活。这种快乐取向对缓解压力、增强自信、表达自我方面有积极作用, 但是, 这种人生态度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追求享乐主义, 缺乏自我反省, 责任意识薄弱。理想信念的缺失直接导致内在精神支柱不足而难以自主, 在考虑人生发展目标时呈现出更多的是“现实主义”。因此, 深深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2) 追求个人发展, 注重个性化发展。

信息化社会、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比较、选择的客观条件, 面对社会的竞争, 更加注重自我, 渴望通过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我, 许多大学生认为成绩能提高个人竞争能力, 认为成绩是评价自己的唯一标准, 是获得工作机会, 进一步深造的主要条件。因为就业的需要, 许多大学生除了修完学校专业学习外, 大部分学生还参加名目繁多的课外培训课程, 用以提高就业机会。专业的重负, 信息强迫状况, 让大学生群体学习浮乏、动力不足的现象增多。

2. 当代大学生理想诉求的特点

(1) 理想形成的比较性和选择性明显。

市场体制的改革、民主政治给与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择业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大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在这种条件下, 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 受环境、信息影响的程度远远大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但是, 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她们看待问题敏感却缺乏深度, 做事情激情却不能持久。因此, 学校的教育引导是当代大学生理想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对大学生群体理想的形成与确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理想形成的曲折性和反复性较大。

一些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 价值判断标准并未完全确立, 而科学技术、信息社会、社会竞争不断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使得社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况, 大学生群体在自主比较、选择的过程中思想深处表现为迷茫困惑、脆弱, 对生活感到绝望等等。

(3) 理想形成的具体性与功利性突出。

由于社会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倾向, 使得大学生群体生活理想较多的追求物质享受,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追求成功的愿望及其强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开放环境日益复杂的条件下, 社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 一些大学生对人生发展表现为焦虑和困惑, 显现出她们理想信念尚未形成, 价值判断标准尚未确立。

二、确立大学生对共同理想的认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共同理想的认同是维系着整个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心理纽带。因此, 始终坚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地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认同的意义重大。

1.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保持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具有较高的领导权威和广泛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带领全党全民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资源倡导共同理想以实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有效性。除此之外, 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完善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 解决共同理想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大学生的困惑和疑惑, 让大学生树立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为实现共同理想奋斗拼搏。

2. 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实现认同

认同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情感层面上的范畴, 同时也是一个实践层面上的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只是一个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 而且是包括这个理想的形成、确立和追求实现的完整过程。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 促进大学生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行为认同的根本途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状况, 必须增强社会感染力以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者, 应当在实践中认识、了解社会所取得的成就, 所面临的困难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在行为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使其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并为之而奋斗。

三、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

共同理想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和生活实践, 共同理想的形成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与个人身心发展、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紧紧联系起来,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1. 积极引导大学生寻求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结合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虽然这一目标还未实现, 但是我们应当运用现实的手段朝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完成。确立远大的理想, 努力学习、积极奋斗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 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个人理想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个人理想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能更美好。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 大学生群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顺应了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所以, 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在一起, 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推动共同理想的实现。

2. 积极引导大学生把共同理想教育看作是一个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理想是多类型多方面的, 在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时, 不能泛泛而谈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崇高理想, 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是特别强调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长远理想、一般理想和崇高理想, 而是要把这些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和崇高理想来引领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 用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带动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崇高理想, 把理想教育看作是一个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3. 积极引导大学生把共同理想教育当作是帮助进行人生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一些大学生对人生发展表现为迷茫和困惑, 也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充满了多变性和矛盾性。因此, 应当把共同理想与帮助大学生释惑, 培养当代大学生价值判断、选择结合起来,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深刻、全面的分析, 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学生国情教育, 让学生领会为什么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确目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摘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的形成和确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 对大学生共同理想的确立给与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是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陈郭华.“90后”学生群体风格和思想特点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21) .

[2]王仕民, 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08 (5) .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5

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是一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观形象。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如当你问一名中学生的理想时,他的回答可能是,将来要成为一各科学家、或工程师、或作家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就是中学生们积极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对象,这些目标和对象体现着中学生们的个人愿望,并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和未来。在这里,理想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理想与现实生活又是相联系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和现象如果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例如,电影编导在塑造一个理想人物时,这个人物既是编导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再加工、再取舍,使这个人物符合编导的愿望;但这个人物又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性,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否则这 1

个人物就会成为表面上的“高大全”,实质上的“假大空”,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院干警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就成为一项显得十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试从就如何加强法院干警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作粗浅探讨。

一、加强党章学习教育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是党中央着眼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的新

要求,对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统一全党思想意志,使党始终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每位党员特别是法官党员以及干警必须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学习遵守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坚定性、紧迫性。一是学习党章要有真心。万事唯求真,只有求真才能领悟真谛,掌握精髓,理解实质。党章既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大法,也是党员的行为准则,更是党员必须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广大干警一方面要原原本本的学习党章原文,熟知主要内容;一方面,要使党章的基本观点入耳入脑,并变为自觉的行动,始终把其做为思想上的正轨,生活中的良师,工作中的遵循。二是遵守党章要有诚心。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遵守党章不能说做“两层皮”,而是要以言行一致的良好学风和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老老实实的按照党章的要求去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永葆共产党人的青春本色和政治本色。三是贯彻党章要有恒心。恒是长劲,是耐力,是驶向理想彼岸的不竭动力。贯彻党章就是要把她做为终生的政治信念去追求,立身做人的准则去遵守,工作和生活的目标去实践。具体是要带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带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作风,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经受住权利、金钱、美色的考验,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奋斗终生。四是维护党章要有决心。决心是志向、是意志、是起点。维护党章必须要有决心,这个决心就是行动。党员不仅要时刻用党章的各项规定要求和约束自己,而且对其他党员违反党章的行为也要坚决纠正,特别是对那些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的各种腐败现象,敢于做坚决的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纯洁和集中统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也是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如果放松了理想信念教育,人们就会在根本信仰上产生动摇,没有思想基础,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在复杂纷繁的形势面前迷失方向,就会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俘虏。长此以往,党就没有了吸引力,人民没有了向心力,民族也没有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某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信念往往是具体的,它一旦成为人的一定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时,信念就成为信仰。理想则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科学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慧源泉。

理想信念教育是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个过程,理想信念问题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可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司法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话,那么,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教育人们树立起什么样的思想和信仰,教育人们树立起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

理想信念教育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和日益复杂的情况,使人们头脑中郁积的许多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不断诱发和表现出来,需要我们认真地去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需要加强理想信

念教育;排除各种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因素也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着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1、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科学理论的武装。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

有科学知识,不一定有正确的世界观,即使有科学知识,也可能陷入迷信。我们知道,具体的科学知识是可以直接检验和实证的,但世界观的理论却无法用科学实验或社会个案调查和分析等方法予以证实。其二,具体的科学知识具有唯一正确的解,而在世界观的理论上,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不同的阶级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由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具有无限广大的特征,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破译它的最终奥秘。世界观理论的这种多维性和多解性的特点,使许多人甚至自然科学家感到困惑不解,甚至陷于唯心主义的泥坑。其三,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直接涉及价值问题,而世界观理论却必须同时作出价值判断。例如,正义和非正义、善与恶、美与丑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回答。价值问题具有更为显著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即使那些文化知

识层次很高的人,如果没有系统地把握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一旦涉及到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也容易上当受骗。这也是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被 “法轮功”俘虏的根本原因。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对科学世界观理论的学习。这正如列宁所说:“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坚实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做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当今,要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基础。

2、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实质在于它的人民立场、人类解放的立场和思想方法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为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及其规律提供了可能。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

会发展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推动的,而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教育,当前要深入揭批邪教“法轮功”,引导广大干部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坚持科学,反对迷信;坚持文明,反对愚昧,努力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唯心论和伪科学的能力。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科学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使人们的理想信念矗立于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石之上。

3、重建理性主义的信念。理性精神要求实事求是而不是凡事从已有的理论原则出发认识世界;理性精神要求健康的怀疑态度和批判力而不是拒绝对自身的怀疑和批判;理性精神要求人们民主协商地解决认识和利益上的差异而不是把自己视为绝对标准;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对全人类的命运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要有理智的约束,而不是把理性变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约束的纯工具性的东西。失去了价值理念约束的工具理性,在为人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

在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和所谓“后现代”文化气氛的感染下,中国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非理性文化现象。例如:封建迷信现象的回潮;对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恐惧和敌视;感性粗俗文化的流行;道德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理想

追求的虚无化。如果说西方的非理性是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分发展而出现的结果的话,那么中国的反理性的非理性话语却更多的是西方泊来品与前科学理性相结合的产儿。所有上述现象,都动摇着我们本来就很脆弱的科学理性的信念,动摇着我们本来就不很坚固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人类逐渐克服自己生产活动、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的盲目性的过程。我们重建理性主义的信念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答案。如果我们固定在某个特定的理性观念和原则上,那么我们就会走上理性主义的反面。问题不在于什么是理性的,而在于怎么样看待理性。怎么样看待理性?这才是贯穿人类历史全过程的问题。

4、重要的是,能否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全党,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包括法院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干警是否真正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黄松有、张弢之类的腐败分子警示我们,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所以,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的要求和学习为契机,把坚定广大干警特别是一把手的理想信念作为首要和突出的问题解决好。只有广大干警真正坚定了理想信念,认识到了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用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才能真正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5、理想信念教育要渗透到我们正在干的工作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实践这一理想的具体行动就是动员一切力量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中来。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广大干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风党纪教育等活动中,都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运用每周五的学习时间和其他学习方式加强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好党员目标责任制,坚持专题学习与岗位教育相结合,在审判和执行业务学习中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的一把手,必须加强党性锻炼,牢记党的宗旨。不要做干警的“家长”,要做干警的“公仆”,主动深入群众,与干警心连心,而不是做“官”,把干警当成官僚系统的管理对象。只要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和切实实践党的宗旨,一心为公,一身正气,就会得到广大干警的信任和拥护,就是在实践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6、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实。客观物质世界永远在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

应变化了的形势,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摒弃形式主义,有的放矢。周密组织,聘请高水平的理论工作者就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课、座谈讨论,切实解决理论认识问题。组织年轻干部奔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考察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心”去传播马列,而不是只用嘴去讲马列,要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学、真懂、坚信”的基础上,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以炽热的情怀和真诚的信仰去传播科学真理。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必须首先武装自己;坚信马列主义,才能卓有成效地传播马列主义,也才能真正搞好理想信念教育。

三、加强自身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党性修养不是哗众取宠的吹嘘,而是勤勤恳恳地工作。

党性修养就是按照党性的要求(坚持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共产党员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的基本点是确定不变的;同时,它又是不断运动着的客观实在,随着客观环境及党自身认识及经验的积累,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和重点又在不断变动、充实和提高。

正如有的同志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也就是说,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员的党性及进行党性修养要与时俱体现时代要求。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引领潮流的星火,是一支内化于心的不灭的航标。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作为法院干警、司法工作者,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中,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辛勤耕耘,不懈求索。

在新时期法院干警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品质必须优秀,能力必须高强,行为必须模范。新时期法院干警加强党性修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勤奋学习,见贤思齐。

加强学习,认真读书,是提高修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勤奋学习,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如“爱民为民模范法官”龙进品、“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做到“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好学多思是一个人快速进步的捷径。素质决定生存;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每个法院干警都应该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自觉性。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特有的一种素质,是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业深层的全面本质及深层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可以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性(包括普遍规律),是一种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共产党员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正确揭示和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宣传工作者辨别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及工作中的原则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党性修养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必需的条件。

(二)培养司法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

进入新世纪,各国都在思考、研究以什么样司法形态,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力求在经济、科技的激烈竞争中占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在新的世界格局中谋得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生产力飞跃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可以肯定,谁的司法思维能力强,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就能在国际上占有足够的份量。作为执政党的司法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司法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

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吃苦在前、忘我工作。

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司法工作者增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司法工作者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否真正实现党性修养体现时代要求的试金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司法工作者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廉洁自律,司法为民,是我们党获得人民群众拥护、信任和支持的首要条件,也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发展的保证。“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都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牢记宗旨,廉洁自律,司法为民,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党性的分界线。

(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而开拓创新则是改革开放这一新时期鲜明特征的党性表现,也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共产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突出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0多年中,党中央始终强调全党同志要以开拓创新精神,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中,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已写进了党章,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司法工作者作为全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在开拓创新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要从党性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创新”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实施者的作用,即当好先锋,起领导作用。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司法工作者党性修养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实事求是品格,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司法实践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注意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最基本的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实,克服忙于应酬、工作精力不集中的浮躁心态和“情况不明决心大”的官僚主义倾向;要注意日常工作和生活养成,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做起,遵守共产党人行为规范,提高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不断升华人生追求,使之“习惯成自然”;

要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转化为抓落实的实践过程。做好转化工作,避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尤其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言与行的关系。古人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确是这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六)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始终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 篇6

关键词:感恩教育 实践 途径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现状和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给予了太多的爱,他们的生活养尊处优,把所有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渐渐地,我们的孩子缺乏同情心,变得冷漠、自私、不懂得感恩和珍惜,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和压抑。

(二)感恩教育在学校开展的现状

现在很多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嘴巴上,没有内化到心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什么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存在“投入大,见效小”的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一是因为目前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感恩社会和共产党和感恩父母和老师。可以说,学校感恩教育存在狭隘性和局限性,因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其实,我们知道,最能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某一个细节、某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沉浸于自然时的某一感悟。因此,“感恩教育”在关注共性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应该使学生在感恩自己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激发自尊心,从而珍爱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成长。笔者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首先是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得自己在社会、家庭、学校、朋友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自己”是“酵母”,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内容。二是学校的感恩教育很多时候是“一阵风”,被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在观念上,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在目标上,在强调德育首位的同时,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空洞,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方法上,教育者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将学生视为盛装“先进道德”的“容器”,把道德教育和日常生活割离,忽视学生对生活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生活的客观复杂性和阶段性[1]。

(三)感恩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发挥情感对培养完整人格作用的基础手段和要求,它对德育功能的发挥,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既是对世界教育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顺应,也是对以人的发展为本原的教育的一种回归。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外部矛盾及条件,激发受教育个体从外部情感的激励中明了所受的恩情,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体验所受的恩情,并逐步内化为自我的感恩情怀及言行,最终升华为自觉的社会公民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德育,让学生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练,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在生活中构建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感恩教育是一种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密切的活动,因此,开展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将其生活化。

受恩于生活,就应知恩与感恩于生活。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要让青少年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称得上报恩,做好一件件与生活相联系的小事都是报恩的表现。学会感恩首先应从感谢做起,感谢不仅仅是言语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做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谢意。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感恩实践活动,这种亲身体验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具震撼力和持久性。

(一)利用班会课,在课堂实践中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要想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冲动与情感,必须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感恩教育环境中,以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心底的感恩情感,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理解与掌握感恩内涵,深化感恩意识。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切忌空洞地说教和空喊口号,这样学生是无法理解和感受的,应该设置相应的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看客与旁观者。教学场景中的人与事不断地感化、震撼、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其感恩情感。例如,有一次,班上有一名比较自我的学生生病了,开始大家都没有留意到他,他一个人呆着,情绪也比较低落,过了半天,我开始发动班干部和他的小组成员慢慢地给他送温暖和关心,让其深切体会到被人关照所感受到的温暖,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再找适当的时机,让这位学生在班会课上分享生病那一天的感受以及心情的变化起伏,然后小组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开口说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如果面对别人给你带来的帮忙和关心时,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利用节日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心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含蓄,不擅长说爱和表达,所以也是导致行动难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使用活动作为载体,沉甸甸的感恩之情的表达得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引导学生学会跨出第一步。例如,这学期家长会当天刚好是母亲节,所以提前和学生商量母亲节活动,一是全班一起唱“真的爱你”,将其录成视频,母亲节当天播放。二是全班同学各用一张纸,写上自己能为母亲做的事情,如“做一顿早饭”等,将其放入“抽奖箱”,然后母亲节当天每位妈妈都可以进行一次抽奖,抽奖完毕后回家找孩子进行“兑现”,还要拍照为证,下次班会做一次分享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分享和收获。

(三)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强化和巩固学生感恩行为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三两次的活动和课堂实践中,那样只是将感恩教育进行“花样化”,相反地,这应该是一持之以恒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所以在基本操作面上应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如母亲节学生想买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但是用父母的钱来买,不足以表达感恩之情,所以我们就利用校运会期间组织了“跳蚤市场”,用自己做的手工来进行爱心义卖,用挣得的钱来买花送给母亲,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真诚行动去感谢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图书馆自愿者、关爱社区老人活动等,让学生在关爱他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将感恩之心不断奉献给他人和社会。

参考文献:

[1]蒙记清.浅论感恩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6,(03):16-17.

[2]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 [J].教育研究,2004.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7

一、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目标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进行理想目标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中学生进行理想目标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理想目标, 成为一种激励自身发展和明确人生方向的内在动力, 让他们在明确的理想目标指引下, 努力学习、认真愉快的生活,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 由于中学课程较多, 学生负担较重, 中学理想目标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 大多采用“渗透”和“结合”的方式, 即在化学教学中渗入理想目标化学内容, 将理想目标教育与化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理想教育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参透理想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热情。

“理想”就是人的目标和追求。它是一种情感, 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吉林师大王立仁教授说过, 理想至少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理想使“人”成为人, 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二是理想使世界辉煌, 人类社会所有的成就都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三是理想使人类的生活充满希望, 一个人有了理想, 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就会用理想去规划指引丰富自己的生活。时代不同, 学生的年龄段不同, “理想”的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色彩。中学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理想”, 就要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 理想教育的核心就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理想目标教育采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结合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这是在中学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主渠道。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理想教育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它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 如何来渗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呢?

1.挖掘教材中化学家的成功事例, 激发理想目标意识

用名人、英雄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仰慕名人、英雄, 喜欢听杰出人物的故事, 容易受榜样形象感染, 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而名人, 英雄人物的一生, 本身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一生, 因此用名人、英雄的榜样来教育学生。

通过事例说明所有成功来自于不断、反复的工作和对自己的心中的目标坚定的信念。伟大的化学家们为了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 值得我们从他们的精神果实中汲取营养, 体会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 从而使自己体验到要做个有理想、有行动方向的中学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教育活动, 定位人生理想目标

使它同德育、国情教育、爱家乡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理想目标化学教育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 是学校理想目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由于这些活动有学生的直接参与,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意识和确定理想目标的方向。

3.打造精彩的化学课堂作为主阵地, 渗透人生理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使学生自觉地确定人生目标并支配其行动, 克服困难, 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不低头, 不迷失方向。而课堂是渗透理想教育的主阵地。

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 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 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 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 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通过精彩的表述达到我现在要做什么, 如何做, 才能实现上述成果的强烈情感, 激发学生的理想方向。

我们要精心打造每一节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 让课堂中的活动和内容冲击学生的理想神经, 升华理想教育, 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 理想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升华理想教育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使抽象的理想教育具体化、人格化。强调理想教育, 促发成就动机。激发其表现自己才能的热情, 努力发掘自己沉睡的潜动力。

4.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升华理想目标教育

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主体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及其实现可能, 是由社会制度及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准确地说是给予的。激发成就动机的目的在于唤醒主体树立远大理想的愿望, 增强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一个更普遍的心理科学应该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如果更高层次愿望没有被激发出来, 那么个人的发展只能萎缩。发展和改革的强大潜在力量来自于高远的理想。因此, 强调理想主义, 促发成就动机, 是心理引导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结语

总之, 我想学生学学习实则就是学做人, 学化学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 又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那么, 通过我钟爱的化学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分组实验, 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 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不正是我追求的化学课堂理想教学的最高境界吗?我欣喜地感受到我的学生情感在燃烧, 思想在飞翔;我欣喜地看到他们的心灵变得明亮, 理想之花在绽放。

参考文献

[1]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06.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8

一、个人音乐能力和理解的鉴赏能力提升———音乐学习中的基本理想之一

从基本的音乐元素当中, 获取的就是对于音乐的感悟和升华, 前提是个人音乐能力的提升和基本的理解和鉴赏, 这是音乐中的基本理想, 情感的提升与自我的感悟是从基本音乐能力的理解中获得的, 而且这种音乐理想是个人最容易能够达到的。音乐教学中, 能力和理想的提升需要渗透四法。

1. 实践调查法。通过对读者的询问, 去进行音乐作品理论的调研。通过课堂教学艺术的认识和看法的调查以及在具体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 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看法的调查以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找出音乐当中的基本旋律和旋走向, 包括对于视唱练耳的能力提升等, 都是我们音乐教学的基本理想, 通过这种理想我们可以在课堂中渗透对于音乐作品的实践调查方式, 发现音乐背后的音乐元素, 找出可以切入研究的方案和地点。

2. 实践法。将视唱和练耳以及演唱等, 融入到实践当中去, 提升学生的自我音乐能力理想。

3. 经验总结法。老师和学生通过撰写专题教案分析和随笔的形式, 及时总结音乐教学的研究成果及意义, 总结学习阶段性的进展和状况。

4. 文献资料法。通过掌握大量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用以了解有关音乐的最新知识信息和情报信息, 既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又可避免重复别人的无价值的劳动

制定必须依据学生音乐发展的实际水平、特点规律、需要和可能性, 将这些暗示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准备性和隐藏着音乐教育发展课题的有用信息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析、把握和整理, 从而构建起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教育目标。在目标中,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方式来创造性的探索和表达音乐尊重了学生音乐发展的实际水平, 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让学生自由的表现自我。

二、个人音乐素养和感悟的理想要求

1. 基本功音乐能力基础上的鉴赏与感悟理想。音乐的学习一是“基础的学习”; 二是“聆听和感悟”; 三是“歌曲的演唱”, 囊括了音乐教学的三大内容: “知识———能力———情意”。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效的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意”融入教学, 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音乐课堂,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大家进入音乐情景和角色之中, 切实夯实其音乐的基本功, 培养音乐感情。

打造活力课堂的目的, 就是提高课堂积极性, 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提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有效率地展开。音乐学习的课堂中,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和欣赏的方式展开, 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天鹅湖》这节音乐鉴赏课, 里面涉及到乐符的舒缓表达和节奏变幻,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 到大自然去, 闭上眼睛, 去想象天鹅在平静的湖面漫游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大小、高低、音色”, 让学生进行音乐模仿和情境想象, 让学生进行跟唱, 提高学生“练耳、练声”的能力。

2. 音乐与情意素养理想的渗透培养。我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多元的, 各科教学, 校内外活动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以音乐来说, 学生不只在学校接触, 在社会上也广泛接触, 不健康音乐也可能污染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 校园音乐也是争夺少年灵魂的一块重要阵地, 高尔基曾说: “歌声就是力量, 就是战斗的号角, 就是人的思想火花。”我们征战这块阵地就是防护我们学生思想火花不被不健康毒素所侵害。

校园广播, 可以创造音乐气氛让大多数学生爱音乐, 从中受到教育, 用广播教唱国歌, 想到当年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不知激励多少青年立下救国志, 如今高唱它, 不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激发爱国热情吗? 我选播的音乐、器乐, 包括古典的、现代的, 中外都有, 不管哪种唱法, 什么流派, 只要格调不俗, 内容健康向上, 对学生能起到良好教育的就可以选播、选教。欣赏和教唱百部爱国电影的一些主题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抗敌救亡歌曲, 都起到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效应。

音乐史动情的, 情动了也要借助音乐去倾诉, 我们创作《校园红光》正是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发自心灵的倾诉, 自创自唱情更真, 志更坚。欣赏、教唱、表演、创作, 学校有广阔的音乐活动天地, 那一个环节都会实行美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应当说, 音乐属于美学范畴, 它的功能在美育, 然而它是动情的, 对思想品德教育动之以情和政治上的晓之以理事会起到异曲同工效应的, 把理性熔铸于感性里会更加坚定思想信念。

音乐教育当中要渗透理想教育, 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和分析, 感悟其中的音乐元素, 提升自我的修养, “提高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 并且能够合理运用课堂时间, 做到与学生的互动, 让学生在时间的合理陪与高效利用当中, 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做到“立足音乐课堂, 相互交流, 夯实基础, 拓展能力”。围绕这个目标, 教师在课堂实践当中展开不断地摸索和改进, 进一步找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达到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

摘要:音乐基础教育, 包括乐理、视唱、练耳、演唱和乐器等, 我们把它们归为硬件的教育, 这对于提升学生能力, 提升自我素养意义非凡。除了以上的音乐教育之外, 我们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中的理想教育渗透到学习中, 感悟音乐魅力, 提升自我素养。

关键词:音乐,理想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出版社编辑部.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专题培训[M].电化出版社, 2010.15-44.

[2]师范院校音乐教材编委会.音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67.

[3]新版音乐教学欣赏曲库[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12-44.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篇9

当今社会, 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懂感恩、漠视恩情的现象, 不尊重师长、无故旷课、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从贫困地区出来的学生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亲属, 不认真学习, 盲目地与别人攀比, 只追求物质享受;把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认为是应该的, 不按时或者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集体的利益, 自私自利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绝大多数人在家里娇生惯养, 父母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有求必应, 使得他们无法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别人的辛苦, 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与此同时, 家长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 把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了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得他们的思想产生偏差。“啃老族”就是一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 一些高校毕业生, 好高骛远、挑三拣四, 毕业后一切生活全靠父母供给, 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不但没有心存感恩, 甚至还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有能力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

2. 学校对学生培养教育失衡, 削弱了感恩教育。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 注重自己学校的就业率, 忽略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现象。很多高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明确的教育大纲和考评机制。与此同时, 一些教育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观念, 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甚至使学生出现仇恨教师的心理。很多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采用急功近利的方式, 没有根据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急功近利在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市场, 许多人都利字当头, 做事以利为目的, 把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化, 用“等价交换”进行衡量, 奉行有回报才有付出的想法, 给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尤其是近几年层出不穷出现的“扶老人事件”, 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这一现象直接使大学生对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思想产生怀疑, 这就产生了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讨论, 使得大家在做好事之前都要犹豫再三。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很强, 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形态发生改变, 道德教育缺失。尤其是一些报纸杂志, 采取极其不负责的态度, 宣传一些与感恩精神相违背的思想, 为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的作用,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策略和途径

1. 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要积极发挥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 在满足子女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的教育。在子女幼儿时期要加强感恩意识,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说一声“谢谢”,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子女进入大学后, 更要注重子女的感恩教育, 大学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父母在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向子女表示自己的辛苦, 让子女心存感恩之情。同时也要让子女亲身体会自己的辛苦, 让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事如拖地、做饭等, 只有亲自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艰辛, 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感恩意识是根深蒂固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懂得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恩, 并有报恩的行动, 父母的这种行为有助于子女形成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

2. 学校。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大学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 学校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为感恩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首先要保证宣传媒体能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宣传作用, 在校园范围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感恩氛围, 通过学校的报纸、广播、出版刊物和校园网络, 对不懂得感恩、漠视恩情、忘恩负义等现象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和严肃的批评, 对于一些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人要给予高度的表扬和赞赏, 积极努力促进校园内“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其次, 学校有众多的社团组织, 学校可以组织社团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宣传活动, 让同学们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感谢老师的培养和栽培。同时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加强感恩教育的方法, 并开展课外理论学习活动, 切实加强感恩教育。再次, 高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正面的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言传身教把感恩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

3. 社会。

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品质。政府作为社会环境的主体,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首先要借助社会舆论, 倡导感恩。政府要监督舆论机构, 对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事件, 要弘扬感恩情感, 贬斥忘恩负义的行为, 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积极实行感恩行为。其次, 政府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保障感恩, 对社会上出现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正面形象要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使得社会上形成惩恶扬善的环境, 这有助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 并对感恩教育的成果有积极的作用。

4. 自己。

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受教者, 要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只是形式教育, 要付诸日常行为中。在家里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够承担的事务, 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学校要团结同学, 感谢同学给予自己的帮助, 同时也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尊敬师长, 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感恩后勤人员为学校干净环境的付出。在社会中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

四、结论

感恩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主人, 感恩意识在其身上不仅不应该缺失, 还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

本文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自己”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途径, 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形成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7) .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论谈, 2006, (1) .

[3]徐晓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之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4]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10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就向全国大学生指出:“从二十世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胡锦涛也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此,如何在社会急剧变化和文化转型的今天,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1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情况

2010年教育部第19次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持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交流、冲突、融合,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文化面前无所适从、无所归依,在理想认知、信念实践上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同时西方一些消极不良思想也在侵蚀大学生心灵,以致当前大学生的出现了: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中理想信念模糊是当前大学生缺乏追求、丧失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反感、误解、抵触等错误思想。

2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原因分析

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多样化,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实惠、注重享受、忽视理想、忽视奉献、忽视奋斗的倾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也动摇了一些人的理想信念,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空的,权力技术是硬的,黄金美钞是实的”。这些言论和现象,对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很大的冲击,反映到校园里,就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产生理想信念上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归结起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有:

2.1 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是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的因素之一。当前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交汇,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导致了我们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文化面前出现了选择困惑和迷茫,特别是西方一些消极不良思想也在侵蚀大学生心灵,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2.2 内部因素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思想也日趋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也日趋凸显,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着多元、多变、多样的态势和严峻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3 家庭因素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教育影响孩子的重要课堂,孩子在家庭里成长,在家庭里生活,父母兄弟姊妹的思想行为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家长也由此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如: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涣散、理想信念缺乏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家庭的内部成员的各种思想言行反映到孩子身上便出现了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虚化”、“淡化”、和“物化”现象。

2.4 大学生个体因素影响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除了内外因素的影响外,部分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部分大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习积极性差、性格冷漠、思想偏激、主观性强、责任意识弱、进而导致综合素质差,思想境界低、理论水平弱,对生活事业没有热情和追求,乃至理想信念虚无,集中到思想和行为上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不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理想中,不能正确处理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知行脱节问题。

3 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理想信念教学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联系不紧,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等问题,对此,要深入研究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与方法,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落在实处。

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打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了,它是建立在一定认识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首要建立在一定理性思维上,并遵循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这一认识发展规律”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积极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了当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工程,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3.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树立服务学生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研究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和困惑,有效化解学生的各种矛盾,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互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由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教育才有针对性,教师要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学生应信任和敬重教师,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师生关系,同时顺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构筑起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心理基础。

3.3 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基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克服“旧”有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是重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作用。二是要改变过去教材内容空洞,散杂的状况,结合时代性,根据国内外实践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热点精心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说明。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激活学生思维,研究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网络式等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摆脱过去教学空洞、抽象、枯燥乏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四是改革考试方式,以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程度,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程度为主要标准,而不是单纯追求分数的高低。

3.4 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科学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拓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要触及深层的精神层面,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理想的光芒,把美好的理想、爱国的精神、高尚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文化基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培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塑造和熏陶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和美好心灵,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加才干,培养责任意识树立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创造各种条件。通过人文环境营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奠定实践和人文基础。

摘要: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具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家庭因素, 也有个体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打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基础;改革教学手段,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基础;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文化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易.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11, (4) .

[2]谭德礼.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4) .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 篇11

我国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中开放的网络环境和活跃的市场经济让大学不再封闭,学生的头脑中时刻充斥着各类信息。由于大学生本身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日趋淡薄,在民办高校中显得尤为突出:学生爱校意识淡薄,班级团队概念缺乏,集体荣誉感不强,对集体活动和公益性活动没有兴趣,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往往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 (2)

民办高校学生层次比较多样。有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优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仅享受到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有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父母无暇照顾孩子,他们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鲜有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于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一部分学生高考发挥失利,原有的自信心备受打击。失去了自信的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有种灰色情绪,有时会不自觉地扩大事物的灰暗面与敌对面,难以产生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德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为切入点,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为目标,培养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 (3) 叶澜教授认为,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针对以上专家和学者提到的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我们提出以下推进和加强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培养感恩意识

1. 学校要营造和谐宽容的感恩环境。

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需要学校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处、马列教育研究室的工作和任务,更需要学校方方面面处室的协调配合。比如团委学生会可以适时举办各种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如邀请一些这方面的学者或者榜样式人物来学校进行主题讲座;开展感恩主题的征文或者演讲活动;每学年就感恩活动开展得好的党团支部或者院系甚至是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进行表彰。从方方面面将感恩思想渗透到整个校园文化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身边的人、对家庭、对学校和对社会的责任。

2. 充分利用班会让学生自我发掘。

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虽然学校举办的活动参与热情度不高,但热衷于团体或者以班级为单位自行组织各种主题的活动。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组织活动,在活动策划和主题的选定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并帮助他们挖掘出其中的感恩元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其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丰富的感恩情感。如河北传媒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制作3班的学生在入学的上半学期自发举办的一系列感恩友情、亲情、爱情的主题班会。他们从自身出发,寻找身边的故事,以平常事作为切入点。这种感恩教育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心灵和情感,学生更容易接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他指出,隐形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校园中宣传栏展示、宣传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得好的班级团支部等,让学生组织的这些感恩活动在展出中扩大影响,升华意义。

二、改革与丰富感恩教育的方式

1. 充分发挥课堂效用。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能动性,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增加感恩教育途径,强化感恩教育内容。

在德育教师配备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学校要有专门的德育教师,教师也要注重结合切身体会,向学生讲解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以言行传教,用尊重学生、和蔼可亲、爱岗敬业的高尚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义务活动,在劳动中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课堂教育有利于感恩道德知识的传授,学生较易掌握内容,但感恩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要不断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感恩思想,将对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成长历程进行思考。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在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中安排赏析具有感恩教育的影片,挖掘片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情节,在分析影片拍摄技巧的基础上,编写剧本,将感恩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我院学生拍摄的短片“天堂午餐”在网络上走红后,部分老师即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们赏析该片,将片中父母对儿女的拳拳情谊展现出来,激起学生的亲情。

2. 改变感恩教育形式与方式,由传统的方法改为对话式交流。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以强迫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育是把现成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准则“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的洞穴中的一种方法”,由于训练内容或与儿童的经验无关,或为儿童的能力所不及,因此“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感恩教育要以情动情,重在感化。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只有十分注重情感的投入才能取得成效。教师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平等地看待学生、尊重和关心学生,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平等、关心他人这类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教师和家长在感恩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深怀感恩心、仁爱心、怜悯心、慈善心和宽容心,并以此影响、感化学生,这样才能使得感恩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3. 循序渐进,感恩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德育教育需要渗透进教育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而且需要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德育与智育不同,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可能在某一段时间会倒退。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这一特殊的时期充斥着各种思想。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淡漠与西方多元文化传播的广泛性都影响着感恩教育的效果。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各方面应共同努力,在整个社会中营造一种和谐宽容的感恩环境,同时对大学贫困生进行全面的人文关怀,倡导一种知耻明辱、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促使他们感恩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

(3) 马庆波.当代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摘要:作者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在民办高校多年工作经历, 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并针对民办高校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提出推进和加强民办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感恩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2010-2020.

[2]张江南.新时期民办高校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03) .

[3]马庆波.当代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郝大勇.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上一篇:作文教学现状有效性下一篇:全面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