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2024-10-24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精选8篇)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1

2010年, 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 成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的标志。2014年, 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最初产生于美国。1989年, 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 将创业教育称为“第三本学习护照”, 要求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则创造性地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概念中, 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99年, 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指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被确定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 教育部提出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 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西方, 这与西方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想的教育观念相关联。而我国也是近年来提倡以人为本, 高校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却未能落实到位, 而是更倾向于以社会需求为本, 相对而言, 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师资队伍匮乏。

我国没有创业学专业的开设, 所以没有成批的、接受过系统化教育和专门训练的学者担任创业学课程的教师。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 大多是依托于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管理类的课程或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大都是依托学生处、团委和辅导员组织的创业动员、创业演讲和创业计划大赛等。

3.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质量均有待提高。

创建创业基地、营造创业氛围和创造相应的实习实训条件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途径。但由于高校扩招、经费紧张, 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实习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另外, 企业从自身市场的竞争风险来考虑, 总是不太欢迎“外人”的介入, 导致高校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尽管由于某种关系企业从表面上接受了大学生实习, 但实质上大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 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4.政、校、企之间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配合, 更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开拓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但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参与水平与参与方式仍然局限于人才培养的个别环节, 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全面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 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 (行业) 协同、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1.“两园”对接, “三堂”互动的协同育人案例。

“两园”指大学校园和大学科技园, “三堂”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企业课堂。“两园”对接、“三堂”互动是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其中大学校园为大学科技园提供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科技园利用其孵化器功能, 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保障;第一课堂通过设置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模块、前沿性课程等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素质拓展学校、课外实践等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模拟创业项目, 体验创业全过程, 获得创业经验、提高抗风险能力;企业课堂指科技园相关政策、资金的保障下, 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 大学生完成创业项目, 开展创业活动。另外, 利用科技园中许多企业的资源, 大学生完成第一课堂所需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案例。

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 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推出专业建设教授行业专家专业负责制。要求所有专业负责人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授来担任, 让教授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等专业建设方面享有充分的主导权, 以激发专业建设的凝聚力与活力。在校内教授专业负责制的基础上, 吸收聘请两名以上校外行业专家, 共同商讨和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工程师入校讲学。我校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施过程中, 包含聘请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的基本环节, 特别是来自能源电力行业一线的知名企业家、工程师、知名学者。学校继续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扩大行业企业工程师入校讲学授课的规模, 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系统介绍给广大学生和在校教师。

拓展实践实习基地。在推进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 学校一方面利用行业特色背景, 大规模开拓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另一方面积极筹备投运校内实习实践基地。通过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与中广核、国网等集团公司, 广泛开展企业订单式人才, 每年在全校范围内通过报名、选拔一批优秀学生, 以组班的形式直接进入企业, 开始企业授课环节, 通过学分比对等措施, 既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又满足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快速投入生产一线的需求。

四、全面协同育人的进一步思考

1.达成校内协同育人共识。

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的整个系统的聚合。全面协同育人机制就是需要学校所有岗位的教职工具备明确的“育人首位”意识, 自觉主动地承担育人责任, 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充分挖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的育人功能, 并互相配合, 交叉合作, 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及其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科研能力、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引导为主要目的的灵活的、弹性的、连贯的、和谐的制度和体系。以系统集成为手段, 以课程、教师和平台等关键要素为纽带和支撑, 把原先相对分散的资源集成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 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 搭建起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育人体系。

2.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要将参与主体—学生的感知和满意度融入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 通过学生信息的及时反馈来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 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是地方工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发展的机遇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2) .

[2]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 2015 (9) .

[3]米银俊, 许泽浩.协同育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15 (11) .

[4]林守忠, 王宇晖.广东财经大学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 2015 (10) .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2

【中国教育报】

湖北大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部共建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71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类。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过程中,学校整体谋划、内涵发展,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纵横衔接,要素联动,以学院综合改革带动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综合改革的重心在学院一级,要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学科专业建设所依存的学院积极性。2012年伊始,学校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哲学等5个学科性学院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学术管理重心下移、综合绩效目标明晰、办学要素融通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充分调动学院干部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了各类教育资源和要素,取得良好试点效果。2013年,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将综合改革扩展到所有学科性学院,其中资源环境学院还被纳入湖北省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本科人才培养是学院目标责任考核的六大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推进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院一级得到充分体现。与以往院系普遍不太关注本科教育教学的状况不同,无论是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学院还是以社会服务见长的学院或是学科专业数量较多、类型复杂的学院,都能很好地统筹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突出特色,协同育人,协同增效,仅在科研反哺教学方面,2012至2013年就有113项以学生牵头、教师指导的项目入选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特别是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意在联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发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育人功能等重大创新举措的《湖北大学关于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之后,各部门、各学院纷纷找准发展定位,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多要素、整合多目标联动途径,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核心实力,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实现专业综合改革的重点突破和差异化发展。

通专结合,由“类”到“型”,以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专业综合改革

2011年,学校在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精神时,总结推广已实施4年的小规模但涉及众多专业的“楚 1

才计划”试验班经验,及时组建通识教育学院,在超过半数本科专业中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并辅之相对自由的专业转换机制,对现有专业教育进行模块化分流设计,既缓冲了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教育,又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也有效对接了人才出口。

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多样化建立基础,各学院都认真思考每一个专业的教育定位,强调分类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树立同一个专业可以培养不同类型和规格人才的理念,坚持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社会的人才需求切合度为衡量标准的观点,挖掘潜力,内外双向拓展。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有担当基础文科人才培养任务的“国家文科基地班”,又有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师范班;再比如环境工程专业,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性专业培养规格,又有符合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省级“战略新兴产业计划班”,还有进一步扩宽办学思路和视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外合作教育本科班”。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类”向人才“型”的有效扩展,必须同步从科学设计培养环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等相对微观层面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宏观层面推进,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又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需要。如楚才学院试点采取的是“通识+专业+个性化”模式,而其他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体现专业“类别”属性基础上的毕业生“型号”差异特点,即使同一专业,在人才出口上也必须有就业型和深造型的区别,就业型的教学环节更强调实践对接,而深造型的更突出科研实践训练,鼓励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选择接受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应用学科专业的学生选择接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如生物科学专业,在前期通识教育之后,按专业类别分解为以生物科学基础为主的“实验班”和以职业定向为目标的“师范班”,前者在学术型硕士或农业推广等应用型专业硕士深造上、后者在签约就业或生物学科教学专业硕士深造上,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以实践创新教育助推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任务在于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估大学教育的知识获取和能力与思维训练的任务重心、廓清大学生成长成才责任与使命。模式凝固、任务分割、知识本位、方法落后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学校以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抓手,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推进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和协同育人方面促进专业综合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稳步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不断焕发生机、办学体制和平台运转更加充满活力。

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联系是人才培养工作关注的核心,一方面以专业定位决定课程建设方向,另一方面以课程改革倒逼专业发展。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高级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在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安排上,以突出深厚基础、宽阔视野为前提,注重学生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了充足的实践教育基地,其中与武汉华侨城集团公司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基地;再比如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带动建成了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三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体系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基地作保障。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明确认可学分的有近40个项目类别的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在高年级的专业教育环节,通过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目前已经建设有“湖北大学——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等两个国家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大学——湖北广电总台”等两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0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还有自2009年以来一直坚持、辐射多个专业、被纳入“国培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置换培训”和师范生“顶岗实习”改革实践,该改革成果已经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利用由学校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开办的两所孔子学院,建立“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平台”,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到海外接受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体系将更加完备,集中性实习容纳量将覆盖60%以上的学生。

整合资源,优化队伍,以优良要素配置承载专业综合改革

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工作既具有行政管理的目标预设特性,更属于学术管理中协调各种复杂矛盾冲突、统筹多元目标诉求的范畴。学校在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过程中,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根本目标出发,遵从规律性、打破常规性,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科研团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配置入手承接改革使命,实现改革目标任务。

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上,学校坚持内外联动、上下结合的方式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比如化学学科与材料科学学科密切合作,并联合湖北省百强企业之一的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组建研发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整体推进。再比如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携手合作,组建的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有涉及多专业共享共建的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级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还与十余家省直、市直厅局机关建立常态化的毕业生实习派遣和接纳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一方面不断加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同时,扩大视野,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组建校企人员联合课程组;另一方面,进一步转化和发挥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切实弥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张皮”。学校建立了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实行学业优秀生导师制和科研团队可联名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认可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指导人员的劳动,调动科研队伍的育人积极性。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时会教授带领本科高年级学生参与大型横向课题开发、历史学专业以及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郭莹教授发动本科学生参与田野文化调查研究等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管理先行,措施有力,以体制机制改革护航专业综合改革

教学管理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支撑,管理理念、制度和作风的变革是影响专业综合改革的风向标。学校以教育管理理念创新为发端,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服务与教师教学发展支撑的服务引领性教育管理架构,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专业综合改革思路,又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促使专业在改革中寻求生存与出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学科专业为逻辑起点的大学教学工作基本制度文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的直观体现。学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精神具体化。2012年底,学校按照新《专业目录》调整备案的本科专业,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首先出台《关于修订湖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的意见》,明确了“强化基础,突出专业”、“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以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原则。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压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学时学分,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用留出的时间和使用这些时间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并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建立个案分析、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性开放实践教学体系,理工科类专业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的专业实验课和设计课的比例。同时,专门增设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计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加强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团队”,开发企业课程,建立新型的企业课程教学模式。

动态调整机制就是要使学科专业更加密切地适应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校层面整体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随着湖北省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实施,学校对于各专业的年度招生也将全面考量,分类实施,实行减少、整改、暂停直至注销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在改革中寻求出路、在改革中发展壮大的基本精神。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 篇3

一、运行机制

学校与企业追求目标不同,造成了在试点过程中,双方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就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双方的利益又有很多趋同点,比如:学校希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企业希望拥有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能力的职工;学校希望学生毕业有个好工作,而企业则希望有稳定的人力资源等,这些趋同点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基础,成为校企协同育的原动力。因此,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即能纠正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行动差异,又能促使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性。一是要成立“项目组”,系统学习上级有关现代学徒制文件精神,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学徒制经验,为试点项目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二是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吸收校企双方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参与,共同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的重大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的实施。三是设立日常办公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日常事务性、管理性工作,加强对“教师”“师傅”和“学徒”的共同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再造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四是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分享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相关信息,及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五要建立教师、职工、学徒情感促进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在育人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二、培养机制

校企双方要构建突出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要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教学要求,系统设计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五个对接”。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企业培训的岗位培训优势,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教学,联合培养学生目的。三是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考核办法等生产一线的标准、规程纳入教学内容。四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典型的工作任务、生产装备为学习培训对象,提高学生职业技术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过对学校、企业进行激励提高其积极性,促进合作各方能够持续参与人才培养并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双方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原则上,学校和企业在本项目中的地位是对等的,但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而言,学校是当然的“主导者”。其次,要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在师傅补助、奖励教学、奖励学习等方面的作用。第三要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达成经济指标,让企业在付出同时,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积极性。第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荣誉感、责任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唱响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培养主旋律。

四、评价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共同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人才”,无疑是其共同“产品”,用“产品”的质量来评价协同育的效果,具有权威性。“人才质量”应该成为衡量校企协同育人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和准则。从学校教育者的视角,研究其达成教学标准程度、培养规格契合度、个人发展的潜力、品德修养水平、文化技能水平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企业经营者的视角,研究其与生产岗位的契合度,技能水平高低、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产品质量优劣等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学徒的视角,探究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则成为衡量合作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的设计需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本人等;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学业成绩、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评价方法多元,包括: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综合能力考核等。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企业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育人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的共同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尽量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及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论证,但这并不影响试点项目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等实事,这应该成为校企协同育人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传伟,董先,姜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75-77.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4

一、何谓“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的理念起源于20 世纪中叶的欧洲, 当时为促进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协同育人”的概念应运而生, 根据文献检索情况, 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有官方或权威的解释, 袁小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中将“协同育人”定义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 基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互赢、能量积蓄的原则, 共同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互动过程或活动”;研究者徐平利将其诠释为“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 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量的有效互动。”因此, 笔者认为, “协同育人”的关键是协同, 目标是育人,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强化协同, 注重组织, 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机制, 强调的是内涵式发展, 其作用发挥和成效是一种合力的体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998年, 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在全国发出倡议, 呼吁创造一个有利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环境, 要使高等学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要求在其后5-10 年的每届毕业生中要有20℅~30℅的学生独立创业, 这种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创业教育一时成为社会时尚, 并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潮流。各大高校陆续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潮流, 各个高校的模式、机制、理念等值得学习和参考。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创新和创业, 两者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创新侧重于思维、态度、精神等方面, 而创业则侧重于实践和市场。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民众层面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良好, 各高校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地冲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1)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队伍、师资队伍、领军人才, 更加缺乏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 没有从顶层上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 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多、实践少, 同时也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 且设置形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及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 更多大学生认为上完大学找个好工作就可以了, 没有基础去创业, 不想去创业。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亟需转变。

三、“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校内师资队伍和校外师资队伍”协同

高校应按照“校内队伍、校外队伍”协同方式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选聘出一批优秀的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目前, 各高校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多数都是辅导员、学工干部等老师, 因此缺乏系统知识的师资队伍, 很难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 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 高校必须在校内培养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 强化师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校外师资队伍地选聘更加重要, 为了避免高校“关起门来搞教育”, 在选聘校外师资队伍时, 应结合学校优势和学科建设, 有目标、有重点地从其他高校、企业等单位选聘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例如可以将学校历年毕业生中创业成功的学生作为校外师资, 也可以聘任知名企业家,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业教育, 从而能更好地引导更多学生去创业。

2.“校内课程与校外培训机构项目”协同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中指出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充分发挥校内课程、校外培训机构项目等协同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包括很多课程,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 做到系统化和科学化。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 以服务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 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就业观念, 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日常教育中去。课程设置应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 比如:大一时, 校内课程在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同时, 在课程中加入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些项目培训, 如礼仪礼貌、生涯规划、KAB等培训项目;大二时, 设置一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课程, 同时课程中加入校外SYB培训项目;大三时,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并且在课程中加入校外SIYB培训项目。这样的协同方式将很大程度上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3.“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协同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必然离不开实践,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面,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各实验室, 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向社会, 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 了解产业,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以此树立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协同作用发挥, 可以很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科研、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结合起来, 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4.“校内资金与校外资金”协同

各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预算, 加大投入, 积极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竞赛、成果专利活动的开展, 并结合学校实际, 积极组织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 并且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之中, 建立长期合作的校外资金源。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政策, 如提供额度和还款期限不等的贷款, 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 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无息资助等, 从而降低学生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的门槛。依靠“校内资金和校外资金”的协同作用,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5.“校内创业园与校外创业园”协同

各高校都应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园, 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拔一批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 孵化和孕育大学生创业, 完善创业园入园、考核、出园等机制。同时, 积极与校外创业园沟通联系, 整合学校内部和社会各种资源, 加快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与政府等创业园、科技园的合作, 促进成熟创业项目进驻国家大学生创业园、省级创业园、科技园等。充分利用校外创业园, 积极开展参观交流、调研调查、创业项目设计、创业成果展示、创办企业等创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和锻炼平台。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11 (05) .

[2]王革, 曹胜利, 刘乔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6) .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5

高校协同育人本质属性是合作教育模式的创新,目的指向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2]。校企协同是高校协同育人的关键所在。校企协同就像一个天平,高校与企业是天平的两端,高校与企业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培养的平衡点,天平才会保持平衡而不会倾斜。如何找准这个平衡点,成为相关高校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直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从行业企业内在需求角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一、机遇与挑战:校企协同育人中面临的机遇和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一直没有摆脱传统的“工科”教育的束缚,培养的本科工程人才定位不准,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许多高校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但囿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始终难于提升。2010年实施的“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卓越计划”所倡导的校企协同培育工程人才理念,对高校工程教育而言,既是改革的契机,更是发展的机遇。

“卓越计划”实施的依托是“校企协同”。“卓越计划”实施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凡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必须要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培养人才[3]。纵观卓越计划的内容措施不难发现,该计划主要任务就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新审视并制定新的校企协同育人发展思路。因此,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势在必行。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什么样的高校与什么样的行业企业合作,取决于两者相互选择,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和手段,首要目的必须是: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这是校企协同育人之本。“卓越计划”培养的主体首先是工程师,在当前高校工程环境育人氛围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来培养工程人才,是高校绕不过的坎。策应“卓越计划”的实施,校企双方需要把握好机遇,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如何避免校企协同可能带来的风险。校企协同要求与高校协同的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好的契合度,这类企业才有条件来承担高校提出的合作任务,才能规避与高校合作可能带来的风险;校企要有较好的契合度,主要是考虑企业自身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要,只有合作高校有其需要的人才和技术,企业才能得益。

二是如何寻找到校企协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我国高校以公办为主,主要依赖国家投入,许多高校缺乏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学校实力的理念,对校企协同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高校评价主体行政化,社会使用和评价得不到重视,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大,高校领导者市场意识与危机意识逐步增强,许多校领导主动走出校门,向社会要资源,向市场要活力,积极主动地联系企业寻求合作,找“米”下锅,合作的大门已经打开。但由于受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和合作投入等影响,加之不愿意触动高校自身改革深层次体制性问题,合作多停留在一些短期目标和利益实现上,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手段和方法。

三是如何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与高校合作,必须有“利”可图,这是市场法则,校企合作必须遵循。当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看不到合作的隐形利益或长远发展,不愿意加大校企合作投入,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细细分析原因:一是企业不愿意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立足于“用”,忽视了“养”;二是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要承担各种风险,经济效益的潜在不稳定性等因素会影响校企合作;三是企业技术力量难以承担合作任务,缺少自有技术,“拿来主义”现象普遍;四是缺少政策扶持,现有政策缺少刚性落不到实处,在税收减免等方面力度不够。校企协同育人最主要环节在于学生进企业实习,通过企业平台升华、检验理论知识,但多数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除了上述因素外,许多企业担心学生进企业后,会影响企业运行,增加企业负担。许多企业勉强接纳部分学生实习,也是学校通过一定关系或支付一定实习费用后,才得以实施,这样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校企协同育人过程面临的困境,既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模式使然,也与高校现行管理体制机制有关。校企协同育人,关键是缺乏一条联系校企相互利益关系的纽带,为此,在“卓越计划”中,为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必须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交集点”,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之间的对接。

二、关联与归结:校企协同育人中人才培养途径调整

校企协同育人中,高校要积极主动,大胆改革,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工程实践相对接,寻找校企协同点,在关联与归结中推进深度合作。

1. 理念育人

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企业元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必须在教学体系中引入一线企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技术信息,要及时整合体现到高校的教材、教学和实验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不“落伍”。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资源,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实验实训环节的指导等,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信息充分融合到高校教学中来,满足市场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2. 实践育人

按照市场规律用好企业平台。企业平台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信息和技术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时效性,学生在此平台上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交流能力,这些工程素养和能力是当代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校企协同中,企业要将自身的平台作为资源投资,优惠提供给高校使用,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为自己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人力资源储备,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作共赢。

3. 项目育人

结合技术研发培养教师、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协同除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外,还能为高校教师带来技术合作项目。高校人才集中,研发能力强,这是一般企业不具备的,许多企业愿意与高校合作,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高校要出台政策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研发,通过技术合作,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同时,还能带动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推动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合作中,高校应鼓励教师带学生共同研发,让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在项目实践运作中学习,加强过程跟踪督查,真正实现校企协同项目育人。

4. 压力育人

按照员工要求重构学生身份。大学的特性和内涵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态势下,学生学习压力小,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仅满足于应付考试。校企协同中,增加学生企业学习环节,学生到企业学习半年甚至一年,作为企业准员工,在管理和考核上与正式员工一样对待,严格要求,并给予一定待遇,实现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转换。在企业环境中,学生感受到身份转变所带来的压力,会重新定位自己,会发现与正式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差距,会发现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重要,他们不得不恶补相关知识,及时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以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再加上企业严格的规章约束,要独立应对个人生活,这些压力处理得好,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

三、拓展与创新:立足双方需求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中高校必须把握主动权,按照市场规律,研判企业需求,找准协同点;双方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原则,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改革现有的不适应合作的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1. 成立专门处理校企协同事务组织机构。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企业是以市场运作实现赢利为目的社会机构,二者之间的联系结合点主要在人才和技术,这是双方协同的立足点。因为涉及跨行业、跨单位、跨部门,一旦双方协同,则有许多事务工作要协调落实解决,成立必要的协同机构(人数少的单位可不成立),与相关部门合署或独立设置,明确专人专职,协调处理协同相关事务,推进双方开展合作。

2. 结合企业需求改革高校课程教学体系。

校企协同中,企业最想从高校得到人才,希望到企业工作的学生专业知识和相关能力尽可能符合企业需要,岗位适应期越短越好。而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是传统“再版”,相对陈旧,课程教学体系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高校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高校与协同企业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组织专家会商,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企业急需的、市场一线的信息技术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推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新组织编写专业教材,强化教师教学业务和能力培养,使培养的人才适应行业企业快速发展要求。

3. 实现高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双向互动。

近年来,高校普遍注重内涵发展,整体科研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拓展了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空间,但高校老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相对不足。行业企业有市场一线技术和信息,但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如果高校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企业能选派工程师到高校“回炉”,同时为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讲座和选修课,建立高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互通机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相互聘用,联合攻关,会使校企双方从中受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

4. 实施基于卓越计划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鼓励高校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许多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虽然积极响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学生进企业实践的时间,但多是零散的、阶段性的,有效果,但给企业生产运行带来了不小压力和负担,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愿意开展校企协同的主要原因。校企协同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和承受能力。企业的工作岗位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如果将到企业实践的学生变为企业的准员工,在工程师指导下顶岗工作,在学习实践中为企业创造出利润价值,则企业必然愿意合作。实践操作中,可以将本科生前三年安排学校培养,可根据企业需要适当改革一些课程设置,增加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进企业的基本技能;大三下学期起,请企业人员到校与学生进行双选,被选中的学生,与企业、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后,大四全年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含寒暑假),由企业安排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作为企业准员工顶岗锻炼,采取双导师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实现学生一年企业实习不断线,保证企业人员、岗位、项目等有序衔接,在学生得到实践培养的同时,企业也能选拔到合适的优秀人才,维护了企业利益,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持续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论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5.

[2]杨路.校企协同的内涵与模式[J].理论界,2012,(12):193.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6

在学校教育, 尤其是高三班级管理的实践中, 由班主任一人承担班级管理的情况占了主导地位。班主任有承担班级工作的职责, 但绝不能减少和弱化其他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教育职能。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 这就要求学科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全面进步, 摆脱教学的单面价值, 要会自觉地从教学伦理上改进教学, 既教书又育人。学科专业化分工, 把班级教师群体分割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成员。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课程的分科设置, 使教学研究往往以教研组、备课组的形式在同学科教师间进行, 各科的任课教师只负责自己学科的教学任务。然而学科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其实学科间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是可以迁移的, 学会迁移运用的学生, 往往在各学科均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这些均需要班级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为使高三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获得优秀成绩, 笔者所在的学校提出并推行了全面育人理念下“教师协同班级管理”的教育教学模式, 即:建立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组成的班级管理教师协同团队, 团队成员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共同目标, 相互尊重与信任, 彼此分工与合作, 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特长, 共同承担班级学生各方面教育责任, 引领学生自我班级管理,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的过程。[1]从而能够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关注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以达到全面育人为目的。由教师协同团队引领学生自我管理, 对实现全员育人, 实现教育与管理、教学与育人、班级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统一, 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同时, 拓展班级管理主体。

二、高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高三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中期, 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容易产生失衡。加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标期望和现实状况的矛盾所引起的困扰和不安, 致使精神上不堪重负, 随着高考的临近, 同学们的压力明显增大,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学习效率下降, 有的还伴随身体的不适以及各种焦虑心态和焦虑行为, 引发感情波动和行为失偏。[2]

以笔者所在的班级为例。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频繁的测验, 加上家长的殷切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以及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己的期望过高都给同学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一部分同学分别出现了焦虑、烦躁、自卑、偏执、脆弱、情绪不稳定、苦闷抑郁、自我否定、注意力不集中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 这时, 如果学校、家长、教师不高度重视同学们这些心理困惑以及了解他们心理变化, 不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鼓舞士气, 学生自己也不重视自我调节的话, 结果轻则影响学生一段时间的情绪, 重则影响学生整过高三的学习, 甚至会在全班蔓延, 使全体同学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高考失利。

学生发生如此的情形, 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 心理压力过大。高考毕竟竞争激烈, 并不是每个同学付出的努力都能如愿。在高三竞争的环境中, 同学的高分, 老师的评价, 也无形地加重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内心不安、焦虑与紧张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地调节, 就会使他们陷入极度的焦虑状态, 继而产生相应的焦虑行为, 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 啥都不干。其次, 日常生活过于机械。同学们的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身心都得不到很好的调节, 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疲劳, 产生焦虑, 出现行为失偏, 如:失眠、浮躁、怪异行为。另外, 学习动机不足。在实际学习中, 具有高动机水平的学生从总能量中分配给学习的能量值比较高, 他们在学习中干劲大, 效果好。而低动机水平的学生, 由于从总能量中分配的学习能量低, 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 以消极、被动甚至恶劣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活动, 感到学习是沉重的负担, 认为学习是枯燥乏味的, 从而致使学习效果差。[3]同时,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三以前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美好的设想, 但高三一次次考试, 一次次的失望, 这种失落感减弱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力不从心, 自我抛弃。还有一些同学思想上过于自信。班内有些学生凭自己有点“实力”, 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最后, 心理上的过渡焦虑。高考毕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面对这一重要关头, 一部分学生出现吃无滋味, 睡不香甜, 心理焦急异常等现象。

三、教师协同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与角色分工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引领全体同学打好人生中最关键的高考之战, 就需要充分利用好我们的师资力量, 集合各方教育教学资源和力量, 根据高三学生不同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在高三冲刺阶段, 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鼓舞士气的协同备战工作。班主任与协同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是协同管理的关键。因此, 首先要明确协同团队各成员的职责与分工, 然后是寻找合适的协同成员。

在角色分工方面, 基于班级学生的情况, 协同团队由班校级领导、年级部主任和组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其职责分工如下。校级领导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和战略战术指导, 如:任教人员的调整, 处理需要学校出面解决的棘手问题以及从学校层面针对我班教情、学情进行调控、指导和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帮助、支持。年级部领导分析每次周考、月考、模考成绩, 处理需要年级组出面解决的大小问题, 指导班主任班务工作、协调任课教师对学生各学科的提优辅差和个别特殊学生的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工作。任课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具体的专业学术指导, 务必做到“抓两头, 促中间”, 并做好“提优辅差”及相关学科的薄弱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激励工作。[4]班主任老师除了自己的专业教学以外, 全面负责同学们的学习、纪律、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整、学习积极性调动, 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的营造等较为琐碎的事务, 同时尊重倾听任课老师对班级管理的改进意见和指导性建议, 从细节上进行微观调控。

四、教师协同管理的一些日常保障制度和具体实施情况

1、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制度

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有43位, 协同班级管理的任课教师有六位 (物理两位) , 校级领导两位, 年级部领导两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特征由班主任组织, 与学校领导、年级部主任和班级任课教师讨论协商后, 把学生分配给各位协同成员, 每人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自己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 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激励, 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学习计划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和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在需要其家长配合的情况下, 及时跟其家长取得联系, 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必要的协商, 共同帮助学生正确引导之策。

2、书面交流沟通制度

由于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 有些事情不好当面给老师沟通, 但是他们愿意用笔写下来跟老师交流;再者, 课余时间很紧, 有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跟学生沟通到位, 所以, 在不能保证一周一次的面对面的交流的情况下, 同学们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 (如:写在作业本上或者小纸条……) 跟负责的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 老师也可用笔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

3、协同班级管理的教师不定期例会制度

每两周或者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临时组织全体协同班级管理的教师例会, 交流经验, 反思问题, 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作为协同管理核心的班主任, 集中组织协同班级管理的教师进行个案分析, 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 针对存在问题, 研究对策, 及时提出疏导、激励、帮辅办法。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科考试的具体情况, 改进教学计划, 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学情, 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做题技巧的引导, 精讲多练, 举一反三。对所负责的目标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学生纠正复习安排上常见的错误, 包括时间安排不当, 做功课手忙脚乱, 学习不分主次或重复劳动等, 从而消除学生紧张情绪, 帮助同学们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 同时对所任学科薄弱的同学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和个别辅导, 利用课堂一小部分时间, 开展一些不同层次的小知识竞赛和学习竞赛, 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我。对信心不足的学生, 可以提前准备, 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成功的表现自己, 创造成功的记录, 逐渐树立信心。

五、教师协同管理的体会与认识

通过“教师协同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究, 笔者的体会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高三学生心理疏导是必要的

高三学生学习紧张, 是心理问题的易发群体, 当他们有心理问题时, 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消极的心态。医学心理认为, 不良情绪不仅会引起整体心理的活动的失衡, 还会引起自身各种器官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积极的情绪与心态会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消极的情绪与心态会促使一切生理、心理和全部行动的显著变化, 自信心和进取心的下降, 学习动力不足, 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迟缓, 学习效率下降, 有时还会伴有身体不舒服。针对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不健康状况, 适时正确指导学生克服影响心理不健康因素, 降低备考阶段的心理负荷,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从而把握学生的脉搏, 实现宏观调控, 应该成为高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效地解决心理疏导问题。

(二) 鼓舞高三学生士气的实效性思考 (鼓舞高三学生士气是心理疏导最有效的手段)

高考临近, 笔者所在学校高三年级努力营造备考氛围, 为学生鼓舞士气。整个高三教学楼内挂满了激励横幅, 激发学生们的斗志;廊道文化设有“高考加油站”、“考试分析”、“励志赏析”、“学习之星”等栏目, 为学生迎战高考指点迷津、鼓劲加油;各班的墙文化、黑板报中都调整为冲刺高考的相关内容, 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高考的临近。[5]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莘莘学子们以高昂的斗志和满腔的激情投入在高考学习中。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们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 利用教育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的激励、鼓舞学生, 用真情及时地打动他们的心灵,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诱发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而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 学生的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老师的不断鼓舞激励。在这次鼓舞高三士气的教育教学探究中, 笔者发现: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是学生难以忘怀, 并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动力。从学生的不断进步中, 发现动力, 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使学生更进一步。

六、结语

狼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100多万年, 在这期间它们雄霸了西伯利亚草原, 北美冰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它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不仅仅是它们个体能力突出, 更取决于他们精良的团队配合。这是由于团队的友好协作使它们不仅可以捕捉到比自己大三倍而且还可以从老虎、棕熊嘴里夺取食物。我们需要狼的这种团队精神。集体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力量。在高三班集体中, 只有教师团队的每一个协同成员团结合作,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才会成为最终的赢家。首先, 教师协同管理班级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其次, 避免了班级管理班主任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解决了班主任管理有可能偏颇的问题, 同时, 减轻了班主任管理压力, 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 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管理质量, 为高三学生的高考创造佳绩提供了可能性。再其次, 受关注学生的覆盖面扩大。针对高三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情, 将全体同学分配给协同管理班级的学校和年级领导及各任课教师, 每位协同教师对一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采取可行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出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第四,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当善于借助任课师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参考文献

[1]何丽.浅谈高考冲刺阶段的班主任工作[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 (4) .

[2]于永正.教育有个名字叫“激励”[J].青年教师, 2009 (5) .

[3]罗黎明.高三学生心理疲劳的成因及对策[J].新华青年, 2009 (9) .

[4]吴振强.指导高三学生自我教育的探索[J].江西教育论丛, 2004 (3) .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7

近年来, 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社会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加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 信息安全用人单位始终感觉到应届毕业生在融入具体工作的过程中, 存在磨合时间长、技能有一定差距等问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等重要战略举措倡导以协同创新建设为载体, 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促进校校、校所、校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是非常强调实用性的学科, 在人才培养问题上, 协同育人机制格外显得有意义。因此, 我们有必要解决好一些关键问题, 使得信息安全方向协同育人机制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协同对象的正确选择, 是网络信息安全方向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育人的主体责任一方的学校, 应仔细甄别合理选择合作协同的对象。如果在这一首要的步骤上方向出现问题, 协同育人机制中双方或者数方的合作热度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冷却, 合作的效果也必然很难显现。在协同之初, 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规模层次是否匹配。以往很多不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显示, 学校和协同方在规模层次上如果不匹配, 往往在后期会带来很多不和谐因素。学校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可能过于仓促, 也有可能缺乏长远眼光和选择意识, 盲目选择协同方的结果往往是协同效果事倍功半。

在与赛门铁克公司接触的过程中,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系 (以下简称为华软学院网络系) 意识到对方服务的客户都是大型甚至巨型企业, 对方需要的人才也多是富有工作经验的顾问。这种合作继续下去显得比较牵强, 因此, 华软学院没有继续深入接触下去。

2.协同方向是否匹配。以往不少校企合作受到制约, 往往是因为企业一方的业务与学校一方的人才培养规格之间差异过大。学校和合作方协同育人, 在这个过程中, 双方或者多方必然要投入一定的资源, 但这种投入往往是有限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惯性。所以, 尽量利用现有的条件, 选择差异最小的协同方, 是一个值得花时间精力进行取舍的问题。

华软学院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接触, 与广东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达成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测评中心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等常规业务且这些业务是批量的, 它需要一定数量的信息安全初级和中级工程师来具体实施等保测评中的访谈、检查和测试等基础性数据收集工作。作为华软网络系一方, 近年来, 每年能稳定提供数十名信息安全方向的本科毕业生, 他们本科阶段的学习的内容, 基本等同于等保初级测评师所需的知识技能。正是基于以上分析, 选择与测评中心进行合作, 能最小化协同成本, 开展出一系列的协同育人的具体方式方法, 并比较迅速产出一定的成果。

三、在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 必须有针对性地重构学生的能力体系、梳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并调整新的教学方法

社会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方向。在网络信息安全方向, 目前招聘职位需求数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大致分别是安全维护类、攻防类、产品研发类和安全管理类。安全管理类人才一般是需要多年实际工作的沉淀, 因而每个高校一般会根据其自身条件包括学校定位、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等方面, 瞄准其他三类中的某个或者多个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确定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向之后, 各高校必然会进行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

针对攻防类网络信息安全本科生的协同育人, 高校可考虑与协同方一起开发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攻防类课程。以往的攻防课程, 通常是一般性地介绍各种攻防手段。但是, 针对近年来流行的SQL注入、跨站脚本等稳居十大WEB攻击手段前列的专门问题, 有必要也有可能开设针对这些攻击手段的专门小课程。这类课程的开展, 可以使得学生对技术的理解不只停留在概念层次而是接近实操层面, 能迅速拉近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使得学生毕业时具备非常好的竞争力。华软学院在与省测评中心和其他一些公司的协同过程中, 就发现协同方对渗透测试工程师存在着细致的攻防能力要求, 因此, 华软学院网络系考虑开设一些对口的小课程。

针对前述的等级保护测评工程师的需求, 在学习了攻防、TCP/IP协议分析、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防病毒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外, 学生还需要具备专门的等级保护测评技能、加强对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详细了解。针对这方面, 华软学院在课程体系中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学院从2014学年开始开设了风险评估和安全测评课程, 应该说弥补了一个缺口。另外, 初级和中级测评工程师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需要具备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之外, 这些角色还需要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来完成对甲方的访谈、交流汇报、日常的数据统计汇总、报告的撰写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所以, 针对这一类的人才需求, 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和引导学生选修一些有助于提高交流沟通能力的课程。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类的人才培养, 实际上是最需要加强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近年来, 一些近标准化的安全产品大量普及,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桌面安全系统、文档安全系统等的使用得越来越广泛深入, 使得维护类工作存在较大数量的人才缺口。在维护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 高校可以与安全厂商达成协同育人关系, 由厂商提供产品使用手册, 由高校老师转换成课程资料, 继而开设专门的产品维护课程。由于这一类课程有着具体的产品支持,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就可以引入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协同双方可以共同搭建实验室,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到真实的维护项目中去。

总体来说, 不只是能力体系的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充分准确挖掘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校方作为教育的主体单位, 完全可以和协同方一道, 做更多的调整优工作, 最终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的人才。

四、应夯实协同育人的一些基础环节

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 一些基础环节如果没有做好, 前述的调整优化工作恐怕很难较好地落地。

例如, 在师资力量方面, 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强。这方面, 可以引入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 更加实际的做法是让高校教师队伍更多地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高校老师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 可以将完整的项目过程文档稍加整理呈现出来, 编辑成课件。这样, 讲授的知识将更加新颖和切合实际需求, 最大地缩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

又如, 实习阶段是学生大学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可以考虑和设法采取更加灵活的实习流程。从实习时间方面考虑, 以往的实习都是设置一年或者半年的实习期, 可以考虑针对一些课程与企业达成短期实习, 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能立刻得到检验和巩固, 一般能收到更有针对性的良好效果。从实习内容方面考虑, 需要学校能敏感地获知外部信息, 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实习。

五、结语

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方向的协同育人机制, 需要在更多方面做更多细致的工作。本文提出的观点在实践中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在具体工作中, 还有很多方面制约或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效果。这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不断地进行探索和验证。

摘要: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 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 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 网络信息安全方向的协同育人机制如何突破政策层面或经验交流层面从而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它们体现在协同对象的选择、学生能力的重构, 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教学过程的创新, 师资力量的提升等各个方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系在提高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思考, 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吴御生.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 2014, (6) :75-76.

[2]王丽华.高职教育中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 :59-60.

[3]武春岭.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6) :80-82.

[4]涂建波.构建高校实践协同育人体系的思考[J].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4, (1) :52-55.

[5]刘明生.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剖析[J].职教论坛, 2013, (21) :20-23.

[6]马超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 (8) :19-20.

[7]武春岭.十年铸剑砺风雨今朝绽放尽锋芒——安全技术专业教学成果奖背后的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1) :29.

[8]孙慧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3) :27-29.

[9]龚小勇.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9) :5-10.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 篇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欧美高校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理论及应用的教学与研究。1998年以来, 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或相关的研究方向。1998年, 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组织计算机学院和供应链管理研究院联合创立了电子商务学院。英国的阿斯顿大学首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2001年全英国近50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科专业, 29所院校招收电子商务专业 (方向) 的研究生。

与此同时, 电子商务也深深影响了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韩国的Myung Jong Hong指出, 自2000年以来, 部分经济较好的亚洲国家从小学生开始普及计算机的相关课程, 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地区进行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的教育, 新加坡重视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 促进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印度专家Padmanav Acharya和Biswajit Mahanty (2007) 指出由于印度缺乏IT行业的技术人员, 国家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或引入高端的IT专业人员。Nisha Chanana等 (2012) 指出, 随着电子商务在印度的快速发展, 所需的人才将包括信息技术人才、产品生产、渠道销售及相关管理人员,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网络公司等应该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复合型人才的提供者。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末, 我国的信息技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国内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人才的培养在高等院校逐步展开。1998年, 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将电子商务课程纳入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1999年, 教育部批准了4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此后,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及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3年开始, 较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郑淑蓉教授 (2003) 探讨了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定位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王成喜教授 (2004) 提出学校、企业应合作开发电子商务系列课程;余绍军教授 (2006) 提出了电商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思路;樊鹏和张明业 (2009) 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问题的对策;张盛药 (2010) 构建了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刘晓敏 (2012) 指出电商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培养目标,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总体来看, 国外的研究侧重人才的实用性, 主要探讨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政府职能的改进;国内的研究侧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规格,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要解决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行业变迁的加剧, 尤其是“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应该从政府、企业、高校协同育人的方面来研讨互联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发展对策。

二、三螺旋理论的演化与创新性思考

三螺旋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 (Henry Etzkowitz) 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 (Loet Leydesdorff) 总结提出。一般而言, 在知识型社会中, 政府、产业与大学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社会组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形成交叉共融、合作共赢的三螺旋关系。

三螺旋理论优化并丰富了创新理论的内涵, 通过研究创新主体的活动, 找到其相互作用的动力源泉和区域经济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 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三螺旋理论的指引下, 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瑞典模式获得了飞速发展;近年来, 巴西的创业型大学、以色列的8200部队模式也获得了突破性的成长。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 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2015年3月又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我国的创新创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第13届三螺旋国际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 会议主题是“学术-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服务于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标志着理论研究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1.三螺旋模型的演化历程

三螺旋创新模型在社会创新活动中三个不同的阶段, 主体有较大差异。在如图1所示的模型框架下, 国家政府包含了学界和业界, 大学、产业和政府三种主体被定义成机构。该模型的解释主要是“9·11”事件发生的特殊状态, 在美国、苏联、拉美等国家也曾经出现过。

在图2中, 三螺旋理论模型主要适用于独立性较强的社会组织机构, 三方的关联性被弱化, 比如苏联、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 20世纪70年代因保护社会环境而与政府、产业对抗的非营利组织等。

如图3所示的三螺旋模型是三方共生的混合组织, Henry Etzkowitz、周春彦 (2014) 认为, 政府、企业和大学的“叠加”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该模型的具体内涵是政府、大学、产业在保持自身独立的状态下, 需要冲破区域的界限, 承担其他机构的作用, 因此三方的交集部分是政府、大学和产业的利益所在。

2.三螺旋理论的创新性思考

在最近的三螺旋模型研究中, 三方利益主体存在着交叉层面, 也称为中间组织 (刘晓静、刘晔, 2015) 、创新区域 (赵东霞、张璟, 2014) 、混成组织 (Henry Etzkowitz、周春彦, 2014) 、混合组织 (吴敏, 2006) , 即合作三方存在合作共赢的组织结构。纵观以上的理论研究, 各位专家对三方的利益、协同、合作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 但对于三方利益主体的叠加部分, 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动力机制如何, 如何调动三方的利益等问题却没有详尽的描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生活无处不在, 而社会人才由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 结合校、政、企的实践经历, 我们认为在大学-政府-产业的协同发展中, “三维中心协同论”是三螺旋理论的创新性应用 (图4) , 即在产业发展的引领下,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学校是技术和智力来源, 政府是契约保障, 只有把三者的利益综合考虑, 才能保证国家创新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人才培养的三螺旋联动耦合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互联网+”的思维颠覆了人才的供给方式, 对社会而言, 如何推动教育体系的变革呢?对教育而言, 最大的驱动力到底是理论学习还是顺应社会的发展?对企业而言, 如何引领行业的发展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协同培育“互联网+”人才需要参与主体实现资源整合, 保障各方的利益诉求。

1.参与主体的素质因素

协同培育“互联网+”人才的相关组织直接影响育人效果。相关部门的领导者应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行业导师团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高校的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想象力、动手能力, 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高度的兴趣。

2.产业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问题

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协同育人的基础, 因此在通过校内外有关单位参加的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等方式规范约束校企、校地关系的基础上, 从利益上来调动相关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协同培养的积极性, 形成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3.政府部门协同育人中的契约保障问题

欧美国家的教育改革一般以产业为导向, 政府为合作平台, 学校 (科研机构) 积极参与, 实现三方的共赢发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 我们认为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主要源于激励的措施不到位, 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 应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契约, 切实保障企业、学校的利益诉求。

四、“互联网+” 时代高校-产业-政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人才的能力提升需要多方利益主体的协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高校-产业-政府须通过全方位的协同互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协同育人路线图构建

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高校、政府、产业各方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 三螺旋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具体的研究思路如图5所示。

2.“三维中心协同论”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潍坊学院与山东智炎众益合公司开展母语通小语种外贸营销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合作。山东智炎众益合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于潍坊市进出口企业联合会, 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外贸团队孵化、“互联网+”模式运营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具体的市场环境, 通过创新转化, 以云计算服务、大数据营销的互联网思维, 采取垂直电商、订单转化、海外基地三大方式, 制定企业实现布局全球的一站式外贸多语种营销战略, 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达成外贸订单。

项目合作得到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和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副省长夏耕、潍坊市委书记、山东省进出口联合会亲临现场实地考察, 高度认可基于“互联网+”的母语通小语种的外贸营销模式。目前, 高校-政府-行业的协同育人模式初步形成, 具体的实施思路和业务运营如图6所示。

合作方以校企平台为基础, 以行业需求为引领, 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主要做法是:①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小语种课程体系。学院组织合作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保证了外贸人才的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以山东智炎众益合公司培训讲师为主, 另聘请外贸出口公司的项目经理、总经理做兼职教师, 根据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 为企业设计个性化的应用方案, 通过小语种平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②以“互联网+”为平台, 提升外贸行业的效益。在潍坊市政府、市商务局的支持下, 学院与山东智炎众益合公司共同申报省级实践教育中心。该中心在承担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针对外贸行业对小语种的需求,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业务,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的外贸业务得到了增长。③开展专项实习, 实现角色转换。学生从大三开始每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业务实习, 通过熟悉工作环境, 掌握业务要点, 学生可以较快进入工作状态, 根据实习期间的表现, 有针对性地跟外贸企业对接, 帮助大学生顺利进入职业成长轨道, 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目前, 已经就业的共计124人, 作为外贸公司的高级储备人才, 逐渐成为公司的中间力量。

五、结束语

当前,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社会, 这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三螺旋理论指引下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问题。目前, 潍坊市等级注册的外贸企业有8000多家, 但仅有3000多家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业务交易。调查发现, 大多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在潍坊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潍坊学院与山东众益合公司构建的“互联网+”小语种外贸人才协同模式, 为企业解决了现实问题, 业务开发投入因此降了50%, 效益提升了1倍以上。随着该模式的逐渐完善, 其运行的思路、方法、模式可以为更多的行业、产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Etzkowitz Henry, Loet Leydesdorff.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 1995, 14 (1) :14-19.

[2]Leydesdorff Loet, Etzkowitz Henry.Emergence of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1996, (23) :279-286.

[3] (美) 亨利·埃茨科威兹.周春彦 (译) .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东方出版社, 2014:4-12.

[4]陈士俊, 柳洲.产学研合作的“钻石琥珀模型”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9 (2) :14-18.

[5]方卫华.创新研究的三重螺旋模型:概念、结构和公共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1) :69-72.

[6]王成军.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1) :89-93.

[7]刘晓静, 刘晔.三螺旋环境下的中间组织[J].中外企业家2015, (7) :11-12.

[8]潘东华, 尹大为.三螺旋接口组织与创新中的知识转移[J].科学学研究, 2008, 26 (5) :1073-1075.

[9]任重, 邵晓梅.大学功能研究的新范式——基于参与型大学理论[J].高教探索, 2009, (5) :70-72.

[10]葛秋萍, 冷桥勋, 杨天泽, 等.知识资本化三重螺旋中的政府新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 :120-123.

[11]王成军, 王正利, 李丹丹.三重螺旋研究进展及其模型结构[J].演化与经济学评论, 2011, 29 (3) :98-99.

上一篇: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下一篇:涂层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