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竞争

2024-05-26

协同竞争(精选10篇)

协同竞争 篇1

协同进化算法是基于协同进化理论出现的一类新的进化算法, 其在传统进化算法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因环境原因所产生的竞争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考虑多个种群之间、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在进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目前通常使用的协同进化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以种群竞争的方式加速算法收敛和使用种群合作的方式保持种群多样性。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只是强调了协同进化中的一部分, 都存在其不足。在大自然生物们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 竞争、合作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往往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强者才具优先交配的权利, 以遗传下自身的基因, 其他处于弱势的个体会团结起来与其对抗, 达到留下自身基因的目的。刘静在她的博士论文《协同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中基于种群竞争和合作思想构建了MOCEA (Multi-objective Coevolutionary Algorithm) , 通过竞争特性算子——吞并算子来达到使得优秀的基因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保持种群基因的多样性, 并得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刘的思想仍然是主要依靠种群合作来达到加速收敛的目的, 其所采用的竞争特性算子——吞并算子对其算法进化并没起到决定性作用。

1 算法设计

1.1 算子设定

为实现上文所提到的目的, 首先给出以

定义2.1:

式中ci代表每个子种群的个体在全局非支配集中所占的个数, 为Pareto最优解集, k代表总的种群个数, 这样li可以称为该子种群的优势度。若存在ci=max{cm}, 则称子种群i为优势种群, 其他种群为弱势种群。

同样, 优势种群在面对可以战胜外部强敌 (即全局约束条件) 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保存弱势种群的存在性以满足种群的多样性。那么根据式 (2-1) 给出责任度的定义。

首先假设在当前进化过程存在某一子种群为Pt, 而Qt为该子种群在Pareto最优解集中的集。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可以知道在子种群Pt在其最优解附近或许可能存在着更优秀的解。基于此理论给出合作算子对Pareto最优解进行局部爬坡操作。

1.2 合作算子

设现有两个父代子种群

其中i=1, 2, 3, …, n通过合作算子的作用, 让两个独立在不同决策空间搜索的子种群Pa和Pb相互引进对方的优秀基因, 以扩大算法的搜索区域。

1.3 竞争——保护算子

设现存在总种群的总个体数为N, 经过第n代进化的种群中每个子种群的优势度分别为, 则其下一代每个子种群的规模大小为, 如果经过计算下一代中的某个子种群的优势度低于预设值, 则清除该子种群。若该子种群由于外部条件必须得到保护, 则根据其他子种群的责任度对该子种群给予保护。

1.4分裂算子

当某个子种群Pt={x1, x2, …, xn}中的个体数目过大时, 该子种群多数个体不易引入其他种群的优势基因, 仅依靠自身种群内部进行的独立进化, 这样种群的多样性会较快的消失, 使得算法发生早熟。设计分裂算子如下:

其中t代表该种群进化的代数, G (0, 1/t) 为满足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1.3.1 测试函数一

该测试函数为一带约束条件两目标函数, 其主要用于测试多目标优化算法在pareto前沿的收敛的能力。

从表3.1可以看出CCEA算法在Spreed这个指标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从图3-1也可以看出CCEA算法比NSGAII算法在这个测试函数的计算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1.3.2 测试函数二

该函数为带约束的两目标测试函数, 在其约束条件内含有两个可调变量a、b, 本文选取a=0.1, b=16来对CCEA算法和NSGAII算法进行测试。该函数的PFtrue曲线为三段相互之间不连续的曲线, 在对多目标优化算法测试时, 通常对中间一段进行关注, 其主要特点在于这个区段的部分点不易被搜索到, 性能较差的算法在这部分通常表现为断开。该函数因此可以检测算法在pareto前沿的搜索能力。

由表3.2可以看出CCEA算法除了在GD这个指标上占优势以外, 在其他两个指标上并不占优势, 甚至在Spreed这个指标上略有不如。但从图3-2看出来在中间一段曲线上CCEA算法搜索出来的为一条连续曲线, 而NSGAII算法在这部分是断开的, 这可证明CCEA算法对pareto前沿解的搜索性能要强于NSGAII算法。

2 结论

本文基于本文利用大自然中种群竞争和合作的特性, 基于大自然中种群首领在种群遇到外部危险时会对整个种群进行保护的特点, 引入优势度和责任度的概念。提出一种个体之间相互竞争和协助的协同进化算法CCEA来控制各子种群繁殖的数量, 在总的种群个体数量一定的前提下, 使得优势种群拥有更多的繁殖机会, 达到扩大搜索空间的目的, 并迫使弱势种群更多的引入其他种群的优秀基因, 达到增强自身优势度的目的。通过测试报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的提高其搜索性能, 对于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摘要:本文基于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种群之间、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在进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提出一种个体之间相互竞争和协助的协同进化算法CCEA (Coexistence co-evolutionary Algorithm) 。基本思想为通过优势度和责任度概念, 来控制各子种群繁殖的数量, 在总的种群个体数量一定的前提下, 使得优势种群拥有更多的繁殖机会, 达到扩大搜索空间的目的, 并迫使弱势种群更多的引入其他种群的优秀基因, 达到增强自身优势度的目的。通过计算表明能有效的增强算法的搜索性能。

关键词:协同进化,多目标算法,多目标优化

协同竞争 篇2

协同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测评体系的制订一定要充分借鉴、利用现有的相关成果,在搜集、分析、评估了国内外所有主要的研究所果基础上,根据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得出了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

跨企业协同环境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就是确定对核心竞争力的发掘,这是对于协同绩效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协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依据——协同竞争力,故整个评估体系紧紧围绕协同竞争力模型全方位展开,包括协同行为过程、协同效果、协同的实现方式三大体系结构。

1.协同行为指标

跨企业协同行为的渠道特征极大影响跨企业协同行为业务开展的效率和运营业务模式。如跨企业协同行为覆盖半径过长,企业的供应能力必然受到限制。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结构的规划和变革,更多的与跨企业协同行为战略、跨企业协同行为管理、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组织拓展相关。企业需要制订一套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期产品或服务能迎合顾客的需求。而规划的重点主要是发展出一套能监控跨企业协同行为,使其更有效率、成本更少,并能给予顾客更高品质与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业务规范。

根据协同行为模型,可相应对协同行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协同计划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执行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支持测评指标体系;协同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协同效果指标

协同竞争力的体现在协同效应上,而协同效应的表现为: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协同效应结果测评指标应围绕客户和反应能力而展开,具体为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和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

(1)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在以客户为中心原则下,建立协同管理的客户化评价角度,从客户的需求角度确定协同管理运作的方向和出发点,本质为以客户导向的运作。

(2)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企业此时不再仅止于专注于改善企业群的效率,而是要达到整个企业群真正的整合,就像单一企业一般。让链中各环节可以清楚知道某产品的库存、持续补货、协调产品的设计,及彼此分享技术新知。而订单就是客户需求的物理表达和集中体现,协同的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订单的反应能力上,因此协同的反应能力通过订单的协同反应能力来评价。

3.协同实现方式指标

协同实现方式多样,业务标准的控制等是实现协同的重要条件,而现阶段信息化是协同竞争力实现的最充分核心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衡量:

(1)系统适应性指标。协同管理的实现,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的基础就是基于应用平台的系统功能,但系统功能必须与企业业务能力适应,系统功能既不能落后于业务能力,更不能盲目地超前于业务能力,否则就是削足适履,IT黑洞的本质原因是信息系统是相对固定的,而业务是永远变动的,信息系统应该随着业务职能而变动。所以模型从建设方式、业务适应能力等角度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2)协同网络效应指标。协同管理具有明确的网络效应,也就是加入的企业越多,整个企业群的价值越大,为最终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就越明显;加入协同管理的企业越多,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复杂性越高,需要的协同管理水平也就越高,所以非常重视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互动能力等因素,也就是通过节点网络效应来评价整个供应链管理绩效。其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3)业务标准协同指标。协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要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奠定管理工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业务标准协同、规范企业群上不同产权主体的业务行为和具体操作,业务标准就是指导企业群上各节点企业在业务上协同作业的约束性条款和工作标准。有无业务标准、业务标准是否完整科学、业务标准是否得到坚决执行等因素,是决定协同管理绩效水平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成败的关键,所以将业务标准作为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

五、结语

通过企业绩效测评体系能测评企业目前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促进企业提高其绩效水平。其遵循着特定的演化规律,而现阶段的演化进程——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可以分为协同行为测评指标、协同效果测评指标、协同实现方式测评指标,其模型能指导企业间更好实现跨企业协同,从而提高企业群的协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虹等:跨企业协同最佳实现方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霍佳震隋明刚: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 同济大学学报,(8)

[3]滕光进叶焕庭: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相融合:企业本质的一个全面阐释[J].中国软科学,,(5)

协同竞争 篇3

[关键词] 协同企业绩效绩效评价

引言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分工细化,协作增强,市场竞争不再局限在单个企业之间,而是企业群与企业群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例如虚拟企业、动态企业联盟等。实质是在最终用户需求的牵引下,由多个企业联合形成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协作网络,把各个节点的资源有效整合并互动管理,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所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但现有的绩效研究大多是对单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而对这种新型企业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则较少。本文在分析企业已有绩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一种全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企业协同绩效评价体系。

一、跨企业协同的含义

由于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使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的主体也随之改变,企业更多的是与上下游企业协同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谓跨企业协同,就是指价值链上的不同企业主体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企业间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外协和外购、制造与分销、储运到外购等全过程的协作。

二、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企业群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对其上下层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即要考虑基于企业群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对于企业群绩效评价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SCOR模型

美国供应链协会于1996年提出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SCOR是一个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供应链运作标准参考模型。SCOR的供应链整体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指标是面向顾客的。它们是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反映了供应链对顾客的价值。主要指标为供应链的可靠性、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供应链的柔性。第二类指标为面向企业内部的,从企业角度来看供应链的运作,这类指标包含了供应链成本和供应链资产管理效率。

2.基于平衡记分法的供应链评估模型(BSC—SC)

从供应链运作的角度并考虑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外向化,此模型认为应以平衡供应链运作的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价为主,同时反映供应链整体战略的目标,以体现集成、跨流程指标和诊断性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强调组织战略在绩效评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提出了BSC—SC的4个评价角度:客户导向、财务价值、内部流程、未来发展性。BSC—SC不但集成了前人所研究的平衡记分法的特点和方法,还在其它3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增加了未来发展性角度,涵盖了BSC的革新和学习的评价,包括了供应链成员关系,以及供应链资源的评价;在一个实时的基础上对所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在实现财务价值的主要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偏重于对运作流程的评价。

3.SCOR和BSC—SC模型的缺陷

以上模型大多停留在绩效评估总框架上,而没有建立完整指标体系,并且没有指标详细的指标计算方法。由于我国企业的供应链运作阶段还处于企业功能部门改进和整合重点上,供应链分环节指标是十分现实的需要。因此从全局考虑,以上两个模型在企业做供应链绩效评估上缺乏完整性、应用性。

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协同竞争力成为其主要竞争力的同时,跨企业的协同管理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而SCOR模型和BSC—SC关注协同效应的结果测评,譬如供应链的反应性,而对跨企业协同行为过程绩效测评甚少,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新的企业绩效测评模式。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

跨企业协同管理是以部门、组织、流程以及地理分布上的物流网络集成为基础的,这种特征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所有权的控制管理及层次型的纵向集成,更为强调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和运营的管理。因而,对企业运作绩效的评价也随着跨企业协同管理运作的重点而发生改变。为此,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

要能反映整个企业群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应重视对跨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行为过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协同效应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注重跨企业之间协同实现方式的测评;要能反映企业群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在每一层次的指标选取中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的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对某个特定绩效指标的维持和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任何指标标准为代价,否则,任何绩效都是无法接受的;重视对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

四、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

协同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测评体系的制订一定要充分借鉴、利用现有的相关成果,在搜集、分析、评估了国内外所有主要的研究所果基础上,根据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得出了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

跨企业协同环境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就是确定对核心竞争力的发掘,这是对于协同绩效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协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依据——协同竞爭力,故整个评估体系紧紧围绕协同竞争力模型全方位展开,包括协同行为过程、协同效果、协同的实现方式三大体系结构。

1.协同行为指标

跨企业协同行为的渠道特征极大影响跨企业协同行为业务开展的效率和运营业务模式。如跨企业协同行为覆盖半径过长,企业的供应能力必然受到限制。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结构的规划和变革,更多的与跨企业协同行为战略、跨企业协同行为管理、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组织拓展相关。企业需要制订一套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期产品或服务能迎合顾客的需求。而规划的重点主要是发展出一套能监控跨企业协同行为,使其更有效率、成本更少,并能给予顾客更高品质与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业务规范。

根据协同行为模型,可相应对协同行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协同计划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执行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支持测评指标体系;协同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协同效果指标

协同竞争力的体现在协同效应上,而协同效应的表现为: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协同效应结果测评指标应围绕客户和反应能力而展开,具体为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和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

(1)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在以客户为中心原则下,建立协同管理的客户化评价角度,从客户的需求角度确定协同管理运作的方向和出发点,本质为以客户导向的运作。

(2)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企业此时不再仅止于专注于改善企业群的效率,而是要达到整个企业群真正的整合,就像单一企业一般。让链中各环节可以清楚知道某产品的库存、持续补货、协调产品的设计,及彼此分享技术新知。而订单就是客户需求的物理表达和集中体现,协同的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订单的反应能力上,因此协同的反应能力通过订单的协同反应能力来评价。

3.协同实现方式指标

协同实现方式多样,业务标准的控制等是实现协同的重要条件,而现阶段信息化是协同竞争力实现的最充分核心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衡量:

(1)系统适应性指标。协同管理的实现,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的基础就是基于应用平台的系统功能,但系统功能必须与企业业务能力适应,系统功能既不能落后于业务能力,更不能盲目地超前于业务能力,否则就是削足适履,IT黑洞的本质原因是信息系统是相对固定的,而业务是永远变动的,信息系统应该随着业务职能而变动。所以模型从建设方式、业务适应能力等角度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2)协同网络效应指标。协同管理具有明确的网络效应,也就是加入的企业越多,整个企业群的价值越大,为最终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就越明显;加入协同管理的企业越多,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复杂性越高,需要的协同管理水平也就越高,所以非常重视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互动能力等因素,也就是通过节点网络效应来评价整个供应链管理绩效。其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3)业务标准协同指标。协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要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奠定管理工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业务标准协同、规范企业群上不同产权主体的业务行为和具体操作,业务标准就是指导企业群上各节点企业在业务上协同作业的约束性条款和工作标准。有无业务标准、业务标准是否完整科学、业务标准是否得到坚决执行等因素,是决定协同管理绩效水平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成败的关键,所以将业务标准作为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

五、结语

通过企业绩效测评体系能测评企业目前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促进企业提高其绩效水平。其遵循着特定的演化规律,而现阶段的演化进程——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可以分为协同行为测评指标、协同效果测评指标、协同实现方式测评指标,其模型能指导企业间更好实现跨企业协同,从而提高企业群的协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虹等:跨企业协同最佳实现方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霍佳震隋明刚: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 同济大学学报,2001(8)

[3]滕光进叶焕庭: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相融合:企业本质的一个全面阐释[J].中国软科学,2000,(5)

[4](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协同竞争 篇4

最近, 许多协同软件厂商发现, 他们的协同管理系统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户要求“改造”或者“扩展”, 增加一个“竞争情报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把办公系统 (OA) 改造成其他功能系统, 在企业用户中是很常见的。虽说这种要求的提出以中小企业为多, 但大型企业组织也不少见。多数情况下就是给办公系统增加功能或者处理模块。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OA系统, 还发生在其他业务系统之中, 如要求在ERP中增加“竞争情报”功能、营销信息系统等。比如广东移动就是在其办公系统中增加了007模块 (竞争情报系统) 。而竞争情报工具软件厂商则被要求将其软件功能融入到企业的业务系统或者日常工作之中。这也说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对管理软件厂商的机遇真的来到了面前。

现有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的定义。竞争情报系统软件是指竞争情报系统软件产品, 涵盖竞争情报监测系统、竞争情报搜集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处理系统、企业竞争情报门户 (系统) 、企业竞争情报集成系统或解决方案。本文讨论的竞争情报软件系统主要是指带有情报收集和处理功能的竞争情报工作平台, 其特征是竞争情报运转支持功能和情报流程管理。而不包括竞争情报 (或其他信息) 处理中间件和网络竞争情报服务客户端软件, 特别不包括基于搜索引擎定制的和RSS订阅的客户端系统。

●没有情报工作流程管理引擎

现有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几乎都是一个经典的MIS平台, 即经典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比较好的系统增加了网络信息的自动搜集功能, 即通过一个网络爬虫, 对相关信息 (关键词匹配方式或者直接引用搜索引擎的结果) 自动纳入到系统之中, 并按照分类 (用户定制分类目录) 归档和推送。

有的系统如TRS还纳入了非网络信息的导入 (人工录入、扫描识别输入) 模块。有的系统如多数舆情监测系统中具备统计分析功能, 如匹配特定内容的信息的数量、频度、分布等, 还包括一些比较分析如竞争对手间的曝光率、覆盖率等但目前所有系统软件中都没有能支持情报工作流程的。此处的情报工作流程指的是静态或者动态情报工作组织成员运作执行的信息流动的支撑和管理。

●系统中没有实时信息沟通引擎

对于一个情报软件系统而言, 如果超越MIS的话, 必然要求其中有人的参与, 这种参与可分为查询、查阅、输入、编辑修改、增删类目等。目前的情报系统大多具备了这类人工参与功能。但是都不具备互动沟通功能, 特别是实时沟通功能。简而言之, 目前Web2.0技术在情报系统中都没有很好地应用。

●目前的竞争情报系统基本不支持动态协同工作

动态协同工作区是情报协同工作的最佳模式,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哪个情报软件系统将这一模式纳入系统。实际上, 这一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情报系统软件平台应具备的功能

根据我们对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应具备的功能研究,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应该具备如下功能:

搜索识别功能分析挖掘功能

沟通协同功能

情报工作流程支撑和管理功能

搜索识别功能的实现涵盖对各种情报来源信息的搜索和识别处理。而情报来源按照陈飔的便利分类方案划分为:

1) 互联网信息;

2) 文献信息;

3) 现场信息;

4) 人际信息;

5) 组织 (企业) 内源信息。

其中, 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大量的文献信息逐步或者同时被数字化而出现在互联网上, 因此在1) 和2) 之间就有了很大的重合, 即实现了镜像替代。同时, 由于传感技术的普及应用, 音视频技术的广泛普及 (比如大量的网络摄像头、GPS和人、物智能识别技术) , 使得3) 和4) 类信息也被部分转换为1) 类信息, 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4) 类信息被个人转化为1) 类信息放到互联网上。但是2) 、3) 、4) 类信息中的绝大部分, 特别是高度相关的信息内容甚至已经经过识别判断的情报, 还是必须通过人工的方式导入系统, 否则那部分情报内容就必须通过其他系统或机制来处理。事实上在任何一个企业组织, 甚至专业情报组织中, 这种“其他系统或机制”一定是存在的, 也必须存在。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在企业中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一定是一个竞争情报工作体系, 而不可能是单一的一套竞争情报系统 (软件系统) 。5) 类信息是指已经进入和已存在于企业 (组织) 的信息化系统如OA、知识管理系统、ERP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的信息。

互联网信息情报内容的搜索识别, 目前采用的是基于关键词匹配的网络爬虫技术, 这种技术收集到的信息仍然是关联度较低的海量信息, 情报价值受到很大影响。毕竟如今是一个信息淹没的时代, 缺乏的并不是信息, 而是从海量信息中“过滤”出有用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 语义搜索和文本挖掘是两个很有希望的技术方向。

分析挖掘功能目前已经有一些信息分析软件能够实现。在目前的舆情监测系统中, 这类功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一些与业务系统 (ERP、CRM、HRM等) 相配合的BI系统则实现了许多业务分析功能。但真正能够实现分析挖掘的还是人, 是人与人之间的研讨和信息互动才实现了情报的协作创新式的生产。

沟通协同功能是指在情报工作支撑软件平台上实现情报信息的同步、半同步和异步交互。这一情报工作的核心机制, 在致远软件的协同平台上所具备的非规制化协同功能 (即致远软件的自由协同) 已经得到圆满的实现。目前所缺乏的是规制化情报流程的组织架构和管理问题。

情报工作流程支撑和管理功能是目前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的主要缺陷, 目前没有哪家厂商提供的情报系统软件平台具备这一基础功能。该流程支撑和管理需要二元工作流程引擎的支持 (目前致远软件具备该技术) 。该功能的核心是自由协同流程与组织 (工作团队——静态和动态团队) 模型的有机结合和灵活配置。

一种具备协同引擎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的基本构成:

信息采集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

情报组织管理模块

情报工作流程管理引擎

情报信息沟通管理引擎

全文搜 (检) 索引擎

●信息采集模块

功能:自动采集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 相关性判断依据关键词匹配, 关键词由系统初始化时设定, 并维持二个词表自动采集互联网信息。一个词表为监测词表, 另一个词表为竞争者情报监测词表。同时支持一个动态词表采集关键竞争情报课题KIT相关信息。

●信息管理模块

功能:对监测到的信息和分析处理的结果进行分类存储、管理。自动标引和人工标引相结合。规则分类和人工归类相结合。

●情报组织管理模块

功能:情报组织-人员管理。情报组织模型设计 (定制) , 情报角色识别, 情报角色赋予和认定管理。情报角色的信息权限设计和分配。

●情报工作流程管理引擎

这是竞争情报工作流程运行的核心引擎, 该引擎的主要作用是搭载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为KIT立项、组建立、簇建立、情报协同过程、角色分配、任务执行管理、情报分发、评估反馈八大流程。

●情报信息沟通管理引擎

这是在竞争情报系统环境下, 情报工作人员的沟通工具。类似于QQ的即时通讯工具, 但维持信息工作区。

●全文搜 (检) 索引擎

功能:企业信息化系统内部的内源信息的即时检索。

在与不同的信息系统整合时, 将采用不同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方式。

上述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设计只是一个概念设计, 具体实现还需要更多的工作。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一套包括战略、制度、规则、机制、流程、方法和资源保证等在内工作体系作支撑, 才能够真正实现。

从事企业组织协同管理研究和咨询服务的致远协同研究院的研究发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性管理手段, 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 并希望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有机整合。为此致远协同研究院结合在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相结合、构建企业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那么, 什么样的管理平台系统最适合构造企业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平台呢?对于企业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而言, 协同管理系统无出其右。这是由企业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所需要的特殊处理需求和协同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特征运行机制决定的。

协同竞争 篇5

协同演化理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热点课题。本文引入近年来计算智能领域的热点——协同演化算法用于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型,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

一、协同演化算法框架

协同演化算法(co-evolutionary algorithms,CEA)是当前国际上计算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运用生物协同演化的思想,是针对演化算法的不足而兴起的,通过构造两个或多个种群,建立它们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多个种群通过相互作用来提高各自性能,适应复杂系统的动态演化环境。协同演化理论是1964年由Ehrhich和Raven在《Evolution》杂志上正式首次提出的,用以阐述昆虫和植物演化历程的相互关系。自1990年Hillis提出基于竞争协同演化算法的排序网络,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协同演化算法的研究。

本文采用协同演化算法框架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型:将大学生按照学科不同分为工科、理科、文科三个子种群,大学阶段初期,各子种群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等独自进行演化,到大三上学期,抽取种群1评估个体的适应度——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计算其对于整个系统的贡献,然后从其他种群中各选取1个代表,与种群1的个体共同组成整个系统问题的解,并以该解优劣来衡量物种1个体的适应度。物种2和物种3的演化过程与此相同,3个物种通过各自的进化和协作,使整个系统的适应度不断得到改善。算法框架如下图1所示:

其中,图1中适应度选用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x=f(x1,x2…,x9)。

x1:良好的道德修养

x2:身心素质和就业心态

x3: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x4:學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x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x6: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x7: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x8: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x9: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x1,x2…,xn,及各因素在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k1,k2…,kn,得出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即适应度如下:

x=x1k1+x2k2+…+xnkn(2-1)本文选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50名学生(工科)、经济管理学院50名学生(文科)及95家参加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就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如下:

1.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时注重的前三项因素分别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00名学生认为就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结果表明,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综合能力欠佳,知识面窄,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2.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工科学生更注重发展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文科学生更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高校培养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协同演化遗传算法

在协同演化算法框架下选用协同演化遗传算法来实现系统的优化。算法如下图2所示:

其中:

1.选择运算能够把种群中个体的优势能力通过信息交互等方式“遗传”到其他个体。本文作者协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实施了“灯塔计划”,高年级的领航员通过“灯塔计划”将种群1工科学生的优势能力传承给低年级学生;另外,在电子工程学院的各类竞赛培训中,也实施了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2.交叉运算是将各种群的优势能力“融合”,增加优势能力的环境适应性。本文作者分别是工科、理科、文科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通过组织跨学院“辩论赛”、“篮球赛”和“宿舍视频展”等活动,促进了三个种群间的相互交流,在活动中,他们会自主学习其他同学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理工科学生提升了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文科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有逻辑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加全面了。

3.变异运算能促进各种群中的个体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优势能力。基于上述选择运算和交叉运算,学生自我整合自身原有的就业竞争力,进而产生新的优势能力。

三、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措施

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大多局限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和评价方式上,缺乏对大学生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全局思考,本文结合协同演化理论提出了高校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措施: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着重于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1.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应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结合企业的需求,重点培养各学科学生的优势能力,并适当引导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就业竞争力的全程培养,在大一下半学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大三下半学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首先,《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学什么?大学怎样学?”其次,带领学生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系统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每个学生根据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做出决策,做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者是大学学涯规划书。《就业指导》课程对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注意事项、国家重点单位等方面做出详细的介绍。

2.高校教师应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就业指导,着重关注学生的就业心态,挖掘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有进入就业市场的求职资本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教师应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和培训等,不断学习就业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其次,要认真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件,以开放式的课堂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不同学科的同学熟悉并互相学习;最后,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

3.本文提出的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措施,主体是大学生。首先,学生要明确目标、认清形势、合理定位,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目标。其次,在大学四年要持之以恒,不断通过学习生活,完善人格、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争取成为全面发展并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才能使自己顺利进入职场并且能在工作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红斌,黄厚宽,印桂生,何军.协同演化算法研究发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协同竞争 篇6

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其中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协同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和提高。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是提升物流管理水平的必经之途。

2 跨企业协同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2.1 当前企业环境分析

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现代企业竞争实质是速度的竞争。电子商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中信息流和资金流所占用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大幅缩减,甚至接近于零,供应链中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将被存储和流通环节所占用,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为此,企业必须寻求最适合自身的物流管理模式。

2.2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表示,制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首要瓶颈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物流信息系统的价格比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

2.3 企业对物流管理的当前实际需求

在中国运输协会关于工业生产企业未来寻求物流外包可能性调查中,有62.5%的企业表示主要基于以下因素,它们未来会寻求物流外包:

(1)高层次物流人才的匮乏。

(2)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降低库存,缩短资金流转周期。

(4)借助物流公司的网络拓展新的市场。

2.4 跨企业协同物流管理的最佳实现模式:ASP物流管理模式

ASP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商业应用模式,是指供应商融软件、硬件、网络和技术为一体,以互联网为媒介,以门户网页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配置、租赁和管理的应用解决方案。

ASP跨企业协同物流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企业外包物流需求和物流现状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采用AS P模式,可以将所有物流管理应用软件安装在第三方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由服务商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制开发、管理、维护和更新系统,并负责数据备份、运行管理、软件和硬件升级换代。后三者经授权,通过广域网连上ASP应用服务器,在供应商开设的窗口按一定的标准付费后使用所需的物流应用软件,不必占用企业自身资源去开发和管理物流信息系统。

2.5 ASP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优点

ASP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物流管理应用服务,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具有诸多优势:

(1)整合物流信息资源。

(2)统一标准,集中管理。

(3)IT投资风险小。

(4)节约社会资源。

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服务中小物流企业为主,核心是物流应用软件服务。同时平台还具备门户站点功能,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远程培训等服务。对于那些想实施物流信息化改造但又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ASP模式可以协助中小物流企业向信息化平稳过渡。

3 蒙牛公司ASP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实证案例

蒙牛公司是国内乳业界销售额上升最快的公司,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力。通过分析蒙牛公司物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可作为提升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有益借鉴。

3.1 物流管理水平制约蒙牛进一步扩张

蒙牛公司的原奶主要产于内蒙古农牧区,而其消费市场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大中型城市。“北奶南调”是对蒙牛物流管理水平的严峻考验。蒙牛公司在全国有300多个销售分支机构,管理着近3000家各级经销商。物流管理主要由蒙牛公司在各大区域(省会城市为主)的办事处及仓库协调,是典型的分销型企业。

随着销售收入和销售半径的快速扩张,蒙牛的物流链被拉得越来越长,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扩张的瓶颈环节。牛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对物流管理要求很高,信息化是蒙牛实现高品质物流管理的必然选择。

目前蒙牛公司物流问题主要有:

(1)物流信息不畅通。订单处理过程烦琐而缓慢。

(2)高库存和市场缺货同时并存。

(3)物流链上组织之间协同程度低。

(4)需求预测和计划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为解决以上问题,蒙牛公司意识到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在物流方面强化对各级经销商和各地销售分支机构的支持、管理、控制,以达到协同运作,统一行动。

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是蒙牛一贯的做事方式和经营思想。公司决策高层敏锐地意识到物流管理应用软件同样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果断选择ASP物流管理模式,导入了第三方公司研发的“跨企业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来提升其物流管理水平。

3.2 蒙牛实施ASP跨企业协同管理信息平台

蒙牛利用第三方提供的开放式平台技术从企业供应链基础出发,由内到外整合企业资源,使企业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使用和增值,并以动态价值链为载体,让所有的基于这一链条上的企业能够随时随地自由组合与断裂;同时,由于单体与部分链条的完全开放性,它可以随时随地修复破损链条。

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借助第三方的“ASP跨企业协同管理信息平台”,蒙牛公司成功解决了企业内部、经销商、运输和物流公司之间的协同管理难题,强化了对经销商和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整个管理平台覆盖了包括库存、订单、产品、计划与预测、绩效、渠道结构、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十余项协同管理业务,相关信息能够在物流链上迅速有序流转,跨越地域和部门等物理和人为限制,见下图。

4 ASP物流管理模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采用AS P模式管理跨企业物流,对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具有多方面的提升作用。

4.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巩固

根据企业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合适的商业联合形式来优化其资源配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反映。同时,集中自身资源于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来发展和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2 降低库存成本和交易成本

库存实际上是低程度协同物流链的工作沉淀,一般包括库存成本和交易成本。ASP物流管理模式依赖信息平台利用订单管理和预测分析功能,共享采购、生产、存货、发运以及其他信息,并根据物流链上各节点的存货信息,按订单驱动方式组织生产,及时补充,不需要维持高存货,极大地降低了整条物流链的库存量,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现金流转周期。

4.3 速度优势和顾客满意

新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制胜的武器就是,最快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甚至可以这样说,是物流创造了核心客户服务价值。通过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的订单管理功能,对销售渠道反馈信息的快速集成和分析,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现有和潜在的需求并予以量化,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产品提供给顾客;并捕捉顾客反馈意见,及时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程虹.供应链管理平台:最佳实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0-123.

协同竞争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产业竞争日益激烈, 损人利己的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竞争价值链中的企业需要共同合作实现双赢以及多赢, 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每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价值链是指处于行业的同类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价值活动的集合。而企业竞争价值链协同就是竞争价值链中的各个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提升各自的竞争力而相互协调运作, 实现整个产业价值创造力的提升。在网络经济时代, 中小企业价值活动日趋复杂, 同业之间的竞争与消耗、渗透与融合也迫使中小企业要以全球化视野来审视经营管理过程, 如何通过竞争价值链的协同来构建中小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协同的内涵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即竞争对手价

值链, 其协同旨在同一产业中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运作共同消除非增值活动, 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价值链协同的内涵如下:

第一, 参与协同的各企业属于同一产业范围。竞争价值链协同旨在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高其在同产业范围内的竞争地位, 因此是对同一产业范围内的资源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

第二, 参与协同的各企业可视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参与协同的企业内部价值链活动都作为一个整体加入外部的市场竞争, 是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第三, 参与协同的各企业地位相同。同产业范围内各同等地位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合作形成有机的整体, 是竞争价值链协同分析的基本内容。

第四, 参与协同的各企业价值链是平行或交叉的关系。参与协同的各企业其合作伙伴和客户可能各不相同, 也可能其中某些企业是相同的。

第五, 竞争价值链企业合作具有局限性。竞争价值链企业协同运作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尤其是同行业竞争价值链协同, 其既合作又竞争, 协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特定的利益, 因此合作空间小, 为了保持自身利益合作企业很难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高度协同合作, 并且竞争价值链企业协同的时间较短, 随着环境的改变, 合作形势和内容不断改变。

第六, 竞争价值链企业协同中价值流动具有隐蔽性。竞争价值链协同企业一般不以资本和产品为纽带, 没有物质资源作为交换载体, 其协同中价值流动是隐蔽的。

第七, 竞争价值链协同基础更多的是信任。竞争价值链协同企业间一般不会签订长期的契约合同, 他们由于竞争的压力通过相互之间更多的彼此信任来维持合作, 激励和约束机制作用不明显。

因此, 中小企业要充分了解所处的竞争价值链协同中成员的经营和管理情况, 从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确定与竞争对手间的合作空间, 理论上确定协同的内容以及协同策略, 合理地确定产品的均衡价格, 为企业充分利用内外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的协同模式

一般而言, 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协同主要有以下五种协同模式:

第一, 产业协同模式。参与协同的各企业处在同一产业, 其价值链协同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一方面, 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通过价值链协同开发出新的产品, 制造了新的产业需求, 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和业务量;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协同能够减少突发事件导致的成本上升、质量不符、交货延期等问题, 保持本行业的相对稳定, 还能加大产业的进入壁垒;此外, 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协同能够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的结构变革。

第二, 技术协同模式。一方面, 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开发方面的价值链协同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并分担开发风险, 使企业能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对提升各自技术开发能力也大有裨益。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开发方面的价值链协同能够推动行业技术的合法化或标准化, 假如竞争价值链各企业都选择某种技术, 那么客户就会很容易地接受这项技术, 并使之标准化或合法化。

第三, 采购协同模式。当参与协同的各企业价值链在供应商环节出现重合或交叉时, 企业对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便会得到提升, 它们更容易采购到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 供应商便失去了借助激烈市场竞争来侵占其下游企业利益的机会。企业与其竞争对手进行采购协同, 共同选择主要的供应商;或者企业与竞争对手实施联合采购, 力争在采购谈判过程中抢占优势地位。

第四, 生产协同模式。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在生产方面也可以实现价值链协同, 例如, 在生产过程中, 在仓库的共用、材料和设备的共享、设备的联合装配和维修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协同, 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也可以消减生产成本和相关费用。

第五, 营销协同模式。当参与协同的各企业价值链在客户环节出现重合或交叉时, 就可以实施营销协同:一方面, 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通过营销协同可以分担市场开发成本, 减少单个企业的市场开发费用, 共同培育新市场;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可以考虑共享服务网络, 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 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总之, 中小企业在产业、技术、采购、生产、营销等五方面实现竞争价值链协同, 可以降低各自的成本并获取协同收益, 最终实现高效的财务回报, 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四、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的协同机制

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的协同机制主要包括价值分配机制、价格机制、调控机制和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第一, 价值分配机制。合理的价值分配机制将为竞争价值链企业间协同管理提供了基础, 中小企业主要依据投入资源和承担风险、合作积极性和效率来进行价值分配。一是投入资源和承担风险的补偿, 首先要对企业投入的资源数量进行计量, 然后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确定补偿标准;最后根据风险补偿原则, 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 需要根据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偿。二是剩余收益的分配, 可以按照平均年分配的方法分配, 也可以按照企业的绩效水平分配, 本文认为剩余收益的分配应当采用平均分配的模式, 以体现公平、平等的分配原则, 而且可以更好的调动企业 (特别是小企业) 参与价值链的积极性。

第二, 价格机制。竞争价值链中各企业具有异质性, 各属不同的利益主体, 企业之间交易成本必然存在。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的协同必须建立在企业间长期信任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 这种稳定的关系可以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首先, 竞争价值链的协同可以消弱企业有限理性对交易成本带来的影响, 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间的长期交易及其对资源的依赖性增强了彼此之间共享信息的合作意愿, 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也随之提高, 从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其次, 竞争价值链的协同可以消弱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交易成本带来的冲击。由于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间的横向合作关系, 中小企业与其外部环境的接触面得以拓展, 传统的企业与其环境的单一接触模式得以扭转,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速度越来越快, 同时加强竞争价值链中各企业不同资源的合作和互补, 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速度便随之提高, 新的价值增长点也不断培育出来。此外, 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间建立起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稳固企业间的交易关系, 从而避免了一次性市场交易产生的机会主义倾向和供应商的二次选择成本。

第三, 调控机制。通过不断地横向或纵向扩张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是众多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而扩大企业边界就必然导致管理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间的协同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竞争价值链协同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控制中小企业的过度扩张的冲动, 引导中小企业合理控制规模来防止过高的管理成本。此外, 中小企业通过建立竞争价值链的治理机制, 划分各企业的责、权、利, 可以调解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争端, 在降低关系协调成本的同时, 也能防止竞争价值链中的强势企业侵占弱势企业的利益。

第四, 合作伙伴选择机制。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价值链协同时, 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伙伴企业。中小企业应该按照价值链的目标和战略, 制定伙伴企业的选择标准。首先, 要考虑战略目标的匹配程度。中小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与其竞争价值链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如果两者之间差异过大或互相矛盾, 则竞争价值链协同很难持续并实现预期目标。其次, 要考虑企业核心要素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中小企业与其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价值链协同时, 应该选择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的互补性企业, 以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 要考虑企业的影响力。影响力小的企业与影响力大的企业进行价值链协同, 能够通过共享大企业的形象、资源或业务行为来迅速提升小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大的企业选择与影响力小的企业进行价值链协同, 就必须要考虑到自身优势被小企业模仿的风险与其获得的收益是否匹配, 应当认真权衡收益与风险和成本。此外, 还要考虑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在选择伙伴企业时, 必须认真评估各自企业文化的兼容性, 尽量选择具有共同或相似文化的企业, 避免未来合作过程中可能的文化冲突影响合作效果。最后, 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 还应考虑合作企业的信用水平、人力资源、领导者性格、区域位置等因素。

摘要:竞争价值链就是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合作链条, 竞争价值链协同就是分析如何与同行业企业进行竞争合作, 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文章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 运用价值链理论与协同理论, 阐述了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协同的内涵, 探索了中小企业竞争价值链的协同模式, 并提出了中小企业价值链协同机制, 为中小企业借助价值链协同来降低成本和提升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价值链,竞争对手,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凤, 霍国庆.基于价值网的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J].科研管理, 2007 (2) .

[2].鹿盟, 霍国庆, 申爱华.中小企业价值链分析与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 2007 (2) .

[3].张正堂, 李爽.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5 (4) .

[4].郭玲玲, 王平心.基于价值网的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 .

[5].肖沛, 黄培伦, 林山.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集成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6) .

协同竞争 篇8

关键词:区域物流,深港两地集装箱物流,协同,博弈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引发了区域经济的合作, 这种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作为港口区域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要受到格外的重视。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如香港, 集装箱吞吐量作为港口吞吐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衡量该城市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指标。 在一些新兴的港口城市, 如深圳, 集装箱贸易量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就香港来看, 近年来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趋缓, 但在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排名中仍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而毗邻香港的深圳,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 在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排名中由2002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4位。由于两地都把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 如果两地各自为政, 搞“双中心”的话, 其结果必然使竞争进一步加剧, 导致资源的浪费。 因此, 本文以两地港口集装箱物流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以区域经济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 对两地集装箱物流的竞争关系和合作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以期为合理高效地配置两地区港口集装箱物流的资源与两地区经济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1深港两地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状况

1.1香港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状况

香港是一个腹地型与中转型 (既有经济腹地又是货物中转基地) 两者兼有, 但以腹地型为主的复合型枢纽港, 按2007年, 香港的集装箱中转量约有六成是通过珠三角的内河转运过来的。近腹地是广东,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85%, 占全国总人口的6.6%, 占全国外贸额的35.6%。远腹地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四川、陕西、河南、宁夏、青海、新疆、西藏、贵州,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5.5%, 占全国总人口的28%, 占全国外贸额的7.9%。

21世纪以来, 除2006年、2007年、2008年新加坡港的集装箱物流量超过香港港以外, 香港己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繁忙货柜港的美誉,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 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 年增长速度均在13%以上, 2009年升至1 910万TEU, 2010年达2 044万TEU。

1.2深圳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状况

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中, 国际中转占一成, 深圳市提供一成, 其余八成多是珠三角提供的, 深圳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腹地与香港基本相同。

深圳主要集装箱港区概况: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盐田国际) 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大鹏湾, 背靠幅员辽阔的内陆腹地, 陆路距离香港仅三公里, 铁路服务把盐田国际的腹地延伸至华中及西南地区, 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形成网络, 十分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集装箱深水港, 不仅是华南地区的航运中心, 亦是中国挂靠国际集装箱货轮最多的港口之一。

赤湾港在深圳经济特区西部的南头半岛顶端, 位于珠江口东岸。赤湾港三面环山呈“U”型港湾, 紧临水深航道, 多式联运俱全, 是一个内河船舶和远洋水深巨轮均能靠泊的河口良港。

蛇口港位于珠江口东岸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半岛南端, 居南中国海进入华南地区之咽喉要道, 四通八达, 集装箱年通过能力50万标准箱。

由此可见, 深港两地各自有其优秀的集装箱港口, 对各自物流的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深港两地集装箱物流的竞争与协同发展分析

2.1深港两地集装箱港口竞争要素

深港两地港口之间的竞争与世界上类似港口间的竞争相同, 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枢纽港地位的竞争, 二是腹地的争夺。

(1) 枢纽港之争

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和航运联盟的成立, 使集装箱航线分化为干线和支线, 也使集装箱港口分化为枢纽港与支线港 (或喂给港) 。某集装箱港一旦被船公司选为枢纽港, 其吞吐量可成倍地增长。

在南中国的海岸线上, 香港是无可争议的集装箱运输枢纽港, 包括深圳港在内的其他华南港口只是它的喂给港。这一思维定势已被航运界“锁定”很长时间了。然而, 2009年6月MSC亚/澳航线在华南港口群中选择深圳港的凯丰码头为其唯一挂靠港, 香港港在该航线中则成了深圳港的喂给港, 打破了航运界的思维定势。也许现在讨论两地港口之间的枢纽港之争会被认为有些超前, 但如果深圳港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2012年,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 064万TUE。而在现有技术和作业方式下, 到2014年香港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只能达到1 888万TUE。可见, 深港两地的枢纽港之争不久就会展开。

(2) 腹地之争

港口腹地是指货源通过该港输出、输入的地域。腹地是港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时期内, 港口腹地的货源是有限的, 一个港口的兴旺往往意味着另一港口的衰落。于是, 港口之间的竞争又表现为腹地之争。

深圳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深圳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间接腹地包括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及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并向西部省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延伸。2009年, 深圳港的集装箱箱源中, 深圳市占35.9%, 广东其他地区占46.8%, 省外占7%, 国际中转占10.3%。

香港的转口贸易主要倚赖于中国内地。由于海峡两岸长期不能直航和中国内地沿海缺少设备优良和集、疏运系统先进的港口, 致使这些地区的货物多在香港中转。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变, 沿海各大港口的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 海峡两岸的“准直航”已经开始起步, 相信步伐会越来越大。2009年, 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珠江流域内河贸易的贡献。香港的中转箱量比重呈下降趋势, 表明香港港的腹地特征日趋明显, 越来越集中在华南地区, 与深圳港腹地的重叠度越来越高。两港之间的腹地之争必然会愈演愈烈。

2.2对深港集装箱物流协同发展的分析

2.2.1应用协同学对深港集装箱物流协同发展的分析

由于香港与深圳两地区港口集装箱物流具有基本相同的经济腹地, 港口地理位置又较近, 且两地都把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 因此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基本相同, 香港作为自由港比深圳更有政策优势;香港、深圳港口物流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均在不断完善, 但具体来讲, 香港优于深圳;在区域物流经营者的组织与其战略方面, 香港港口集装箱设施操作效率比深圳港口稍高, 但单位集装箱物流费高, 体现在码头装卸费和陆路运输费上, 相对比较深圳有优势;市场需求方面, 据业内人士估计, 珠三角到香港、深圳的港口集装箱物流量比例将下降, 因此, 深圳港有优势。根据协同学原理, 大区域内部香港与深圳两地区港口集装箱物流应走“协同发展”道路, 有效地加强合作耦合条件, 其合作的耦合节点见表1。

根据深港两地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中能够加强合作的耦合点, 我们发现这两个子系统之间要想达到差异与协同的辩证统一, 以将无序变为有序、低效率变为高效率的途径就是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2.2.2应用博弈论对深港两地集装箱物流的协同发展分析

港口间过度剧烈的竞争, 最直接后果是削弱港口的自然垄断地位, 使港口盈利水平下降。港口建设过度竞争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港口间竞争不仅会造成国家财政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会对岸线和城市土地资源的破坏。建设港口必须有适合建港的临水岸线、港口陆域、港口水域。这些国土资源不仅可以用作港口集装箱泊位建设, 还可以用作其他市政建设或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设施建设。临水岸线资源是有限的, 而能够用于码头建设的深水岸线更加稀缺, 过度港口建设导致了稀缺资源的闲置, 是一种破坏性的开发。

注:“+”表示具有优势, “-”表示不具有优势, 两地在某一条件下一方具有优势, 另一方不具有优势, 从而构成了互补式的耦合。

以上过度竞争产生的不利因素可应用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来分析, 进而解释深港两地合作的必要性。

模型中的两个参与者便是深圳和香港, 另有一个庄家。参与者每方有一式两张卡片, 各印有“合作”和“竞争”。参与者各把一张卡片文字面朝下, 放在庄家面前。文字面朝下排除了参与者知道对方选择的可能性。然后, 庄家翻开两个参与者卡片, 根据以下规则支付利益:

(1) 一方竞争、一方合作:竞争者得5分 (竞争诱惑) , 合作者0分 (受骗支付) 。

(2) 双方都合作:各得3分 (合作报酬) 。

(3) 双方都竞争:各得1分 (竞争惩罚) 。

用支付矩阵表格展示支付如表2~表5。

若以T (Temptation) =背叛诱惑, R (Reward) =合作报酬, P (Punishment) =背叛惩罚, S (Suckers) =受骗支付, 以个人选择得分而言, 可得出以下不等式:

T>R>P>S (解:从5>3>1>0获得以上不等式)

若以整体获分而言, 将得出以下不等式:

2R>T+S或2R>2P (解:2×3>5+0或2×3>2x1;合作2人共得6分, 比起互相背叛的共得2分及单独背叛的共得5分, 显然合作获分比背叛高。合作在团体而言是支配性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深港两地若选择追求各自的最优利益, 即全都选择竞争, 将导致效率最低的纳什均衡, 双方在此博弈中都是负的。反之, 二者选择合作将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双方共同获利, 自然比任何一方选择竞争或同时选择竞争的效率更高。

3深港集装箱物流合作优势与发展战略

3.1深港集装箱物流的合作优势

分析二者优劣势条件耦合之处发现, 深圳和香港两地物流业的合作, 有着经济、体制、政策、设施和技术等方面优势, 各自具有建设国际性物流枢纽的有利条件。近年来, 深港两地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借助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机, 积极探索政府在推动物流业合作中的引导作用, 努力突破在物流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着力改善衔接两地的口岸基础设施, 为两地物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深港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战略

(1) 打造战略联盟, 开拓“双赢”局面

现代物流不是少数企业或某个部门或某种运输方式所能容纳的, 它需要依靠各个行业、地区、企业的配合。面对区域一体化的挑战, 深港物流业积极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 并结成战略联盟, 必然会导致“双赢”。

深港两地空中运输各有长短, 有着很强的互补性。香港的优势在于国际航线覆盖全球, 而深圳在国内航线上占优并靠近货源地。在这种格局下, 两地航空公司应互相合作, 资源共享, 业务和操作平台共享, 努力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机场系统。深圳的航空公司可与香港的一些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合作, 比如推出“经深圳飞”、“经深圳港”的货运服务项目。对于一些香港发往内地的货物, 如改经深圳机场和深圳港口运输, 可启动“深港物流直通车”、“卡车班机”等, 承担香港代理商从香港至内地转关的航空运输。为方便内地货主, 香港机场延伸了腹地, 在深圳等地设立货站, 珠三角很多交货方只须在货站交货, 就相当于上了飞机。两地取长补短, 促进空中运输的一体化建设。

当然, 两地物流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相关领域都应加强合作, 以谋求共赢发展。如两地可探索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创新, 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手创造新的业务空间, 使得物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此外, 统一行业标准也是十分紧要的事。两地应使物流体系标准化、通用化、共享化, 以真正形成一个物流“联通”。

(2) 两地共建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大趋势, 如果没有共享信息资源的长效合作机制, 没有一个反应迅速的信息网络, 就不可能有紧密的合作。深港两地物流信息的合作是双方必然的需求。

深圳是国内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香港的资讯手段也十分发达。深圳方面, 国内第一个物流信息公用平台“深圳现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已开始布设, 深圳物流与采购数据中心即将建立。香港方面也在打造全球功能最强的电子物流平台———香港数码物流电子平台。据称, 香港物流电子平台投入使用后, 交易和运输的所有文件将实现电子化, 业界每年最起码可以节约100亿港币。为此, 两地间探索物流信息平台的合作, 将两地的信息平台进行联网整合和数据交换, 建立一个两地“统一、 共享、安全、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这个信息互通的系统, 可以把分散的物流资源整合在一起, 可随时知道每一批货品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 可随时向客户提供货物追踪、车辆调度、轮船班期和网上交易等服务。这样, 仅深圳地区的20多万辆物流车辆, 便可以得益于畅通的信息流。

深港两地的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合同资料, 海关通过计算机自动审核, 可免去客户很多麻烦。衔接两地的物流信息, 还可以减少两地运载空箱车辆。据悉, 目前经深圳皇岗口岸的香港货柜车, 返程有40%是空载。如果能合理调配, 不仅可以减轻口岸和路面的压力, 更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3) 建立物流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深港两地物流的快速发展, 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为建立“人才高地”, 深圳市政府在 《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专业物流人才享受高科技人才待遇, 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全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达600万, 深圳缺口12万人, 而掌握外语、懂得外贸业务、电子商务、精通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深圳很多大型物流企业为招不到物流人才而伤脑筋。资料表明, 到2010年, 全国需要物流高级人才20~30万人, 其中深圳对高级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1~2万人。由于物流人才缺乏, 高级物流人才培养跟不上企业的需要, 一些物流企业的骨干只能由仓储人员接任。香港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 可发挥两地的高校优势, 由两地合作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并互认物流学业证书, 使两地成为现代物流业人才培养、聚集的“高地”。同时, 由深港两地物流主管部门牵头, 不定期召开两地物流业交流会、研讨会;举办物流发展论坛和短期培训班等。同时, 建议香港的大学来深圳独立办学, 或是由两地共设物流科研院所, 以造就更多的物流实用人才。

(4) 加快对外开放, 引进高新技术

香港作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物流的发展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 加强深圳与香港的交流, 有利于深圳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营经验, 节约了时间和资金。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产业, 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香港深圳的实际, 开拓创新, 这是加快两市物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和智力, 学习借鉴国际现代物流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模的物流服务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 积极吸引国外物流企业进入深圳, 鼓励大型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放开股权限制引进外资。借鉴港口引进外资发展的成功经验, 吸引外资参与航海货运设施及快件分拨中心建设、发展国际航运代理业务, 加快深圳建设国际航海货运中心的步伐, 同时鼓励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加速实现国内外物流服务市场一体化。

4结论

协同竞争 篇9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首先,研究了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层次,在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其次,研究了基于知识资本的大学学术竞争力自组织机理, 从协同学视角分析与研究了打造与提升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协同原理与非线性机制,以及从非线性科学的视角研究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成与演化机制。

再次,研究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自组织机制与策略, 研究了高校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理、协同创新的自组织机制,探讨了我国大学多元权力协同结构模式,并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思路。

最后,研究了高校和谐教育与协同创新相结合提升学术竞争力的路径方法。并结合具体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及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高校优势学课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

(二)研究方法

1. 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协同学、耗散结构等自组织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有关学科的理论与观点进行综合交叉研究。

2. 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有关内容提炼筛选、分析综合、参考借鉴,并提出新的观点。

3. 调查法。选择一些著名高校进行调研,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采集有关数据与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论证相关研究内容,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 高校是传承、探求、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学术机构。高校的声誉与水平有赖于学术水平,高校的生机与活力取决于学术竞争力。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标志,是高校学术系统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种表征,是由多个竞争力构成的超常能力体系,是一个包含学术资本竞争力、 学术组织竞争力、学术文化竞争力、学术成果竞争力、学术( 系统) 外部关系竞争力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高校学术竞争力不是单个竞争力的线性叠加,而是多个竞争力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1+1>2 协同效应的复杂系统。要从整体性、动态性、协同性、创新性、涌现性等方面来把握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特点及其层次结构。

2.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具有一流学者、一流学科、一流管理,培养杰出的创新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以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高效益服务社会的学术组织。可见,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充分认识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方向,对我国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3. 在探讨基于知识资本的大学学术竞争力的自组织演进规律时,应认识到大学内部子系统或要素既竞争又合作的协同作用是学术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内因,是根本动力;外部环境作用力是外因,是必要条件。将二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力,方可推动大学学术系统不断自组织地向更高的有序结构演进,形成学术竞争力,凸显出大学超常的竞争优势、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独特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4. 协同学理论为打造与提升我国大学学术竞争力,创建优势学科群,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把理论钥匙和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该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外知名大学的学科建设成就均充分表明,系统的开放与引进负熵、营造非平衡态、构建竞争与协同机制、形成序参量并发挥其对系统演进的支配作用,是提升大学整体学术创新能力必备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我国大学发展、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尽快建设一批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大学的需要,而且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学的必然要求。

5. 非线性和复杂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显著特征,要真正认识现实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就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研究系统之间及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与相互作用。从非线性科学的视角分析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把握它的本质,认识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打造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演化过程,是长期培育、积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系统整体能力正效应的涌现,是大学各子系统竞争力与合作力的协同整合,也是大学发展与演进中的序参量,标志着大学整体的竞争优势与持续创新的能力。

6.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应充分发挥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加强协同创新文化建设,打破学科专业部门之间的壁垒,改变线性、简单、刚性、静止的管理思维与制度,构建动态的、非线性的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解决各种校内外各种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等问题,充分发挥学术创新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7. 协同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协同,协同创新是协同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协同创新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对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高校协同创新的活动中,应把握其内涵与本质,通过创造开放、非平衡的条件,建构竞争与合作的非线性机制,充分利用内外涨落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以超循环形式自组织演化,从而创造更多的学术、经济与社会价值。

8. 学术创新是大学学术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自主创新是大学学术竞争力打造与提升的关键。高校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复杂系统,高校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探究性、自由性、自主性、自发性、非线性、不确定性与超循环性。高校自主创新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是高校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发挥自身的人才、知识、信息、思想等创新优势,协同整合各种创新要素,使创新成果不断得到涌现的过程。

9. 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学术竞争力,需要解决好我国大学内部多种权力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使多种权力协同发挥作用,这也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与建构符合国情的、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协作的多元权力结构模式,形成新型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仅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也是促进学术水平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10. 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否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关键在于系统内部是否存在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作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经之路,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程,是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体现,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校在自主创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向高级别有序结构演化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理论揭示了优势学科演化过程中的一般机制(协同机制、耗散机制、开放熵减机制、非平衡资源互补机制、非线性耦合机制、涨落分叉机制、超循环机制等),为我国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11.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强调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突出优势与竞争能力,形成协同发展的优势学科群与核心竞争力。从协同学理论审视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需要在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引导下,着重从各自的学校的特点与条件出发,整合与协同校内外各种学术资源、能力、以及竞争力子系统,通过竞争与合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整体正效应得到涌现,形成高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优势。

(二)研究对策

1. 增强大学学术系统对外开放,引入负熵的能力

高校学术系统应不断从环境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负熵”,如吸引优秀人才、获得资金、政策、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借以抵消由内部产生的正熵,以保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自组织演化。通过人才、知识、物质、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协同整合,使协同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开放与有活力的状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完成单独创新主体不能承担的创新活动,实现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

2. 构建大学学术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机制,建立流动型、协作型、学习型、创新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打破现有高校内部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人事管理体制, 打破学科内及各学科之间各自为政,资源、信息交流不畅通的局面,提倡科研组织的多样化,建构弹性的“项目制”科研组织与动态的科研创新团队,创建流动型、协作型、学习型、创新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以实现科研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形成流动、开放、竞争、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互动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3. 构建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运行机制,为打造与提升大学学术竞争力提供内在动力

为了提升高校学术竞争力,必须制定与运用有关的策略、方法与措施,构建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非线性协同创新机制。如改革现行的以学院( 系) 条块分割为特征的线性管理体制与机制, 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动态网状结构,实现人、财、物、知识、信息资源的流动、整合与优化配置, 通过各创新主体间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使高校创新活动产生“1 + 1 > 2”的协同放大效应,涌现出更多得创新成果。

4. 打造优势学科群,发挥序参量的导引与支配作用

大学学术系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吸取、整合、开发、优化各种资源,逐步培育成以学术文化竞争力为内核,以优势学科为主干,以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与设备配套的学科基地为基础,以学术的进步与创新为目的,以学术效益为标志,使大学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比同层次大学竞争对手高明的优势学科群,可视为序参量。它与大学的自身历史、条件、特点有较大关系,难以为竞争对手从资源要素的利用中获得,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较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打造与提升大学学术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学术系统演进、发展与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与支配作用。

5. 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构造办学特色

大学学术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体现与同一层次上的大学相比具有独特的学术优势。因此大学需要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外部环境(特别是区域环境),分析学校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在自己的办学层次上,坚持个性化发展模式,构造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对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建立在找准自己办学层次定位的基础上,抓住特色学科建设,抓住了特色学科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学科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学科特色,同时体现着竞争优势。

6. 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党、政、教授权力制衡与协同决策模式

所谓高校党、政、教授权力制衡与协同决策模式是由党委、校长(行政)与教授团体(如学术委员会)三方协调合作,以法律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力范围,共同组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决策模式。在三种权力主体中,党委主要行使政治领导,把握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与政府的办学方针和政策;校长为首的行政负责管理、执行、服务等职能;教授团体(如学术委员会),负责开展学术活动、制定规划、监督等职能。三方的责、权、利范围应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并制定出相应的行使权力的规则。三方代表组成联合校务委员会,对学校重大事宜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然后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行使各自的权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协同整体效应。为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学术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7. 建设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当前应着力消除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协同创新文化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从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与物质层面构建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多学科协同创新文化、多团队协同创新文化、跨国界协同创新文化等子系统的高校协同创新文化体系。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潜心研究、求真务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树立包容差异、和谐合作、有序竞争、资源共享、风险分摊、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念,以形成协同创新理念、发扬协同创新精神、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8. 构建“学术高地”或“学术特区”,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根据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要求,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围绕重要的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深入研究的“学术高地”或“学术特区”。它们应以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依托,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对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开展研究,从人才、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搭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平台,着力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加盟,建立“首席科学家”制,积极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形成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多学科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

9. 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和成果评价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同特点, 以创新与质量为导向,克服考核简单化、“一刀切”和过于频繁的倾向, 建立一种既有利于有可观经济效益、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又有利于有重大长远意义的基础研究,鼓励“十年磨一剑”式的原始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评价,应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贡献与成果质量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10. 健全跨学科与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通过建设面向学科发展前沿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基地来培养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学需要打破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的壁垒,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增强“人才、学科、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推进跨学科学习与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建设跨学科协同创新基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二,通过建设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来培养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实践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各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资源共享,为大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一种重要的支撑平台。

11. 构建政府政策引导的外部驱动与自主自发的内部驱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政府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力,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制定一系列保护创新主体各方利益、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与支持协同创新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等。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同时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独特优势,在自觉自愿、风险共担、责任明确、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长期的战略联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12. 形成充分开放交流的全球视野,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第一,高校应积极主动引进、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结合国情与学校实际融合创新。第二,开展跨文化、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第三,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提升高校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或建立境外研发中心,与世界先进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合作和资源开放共享,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协同竞争 篇10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 (Bell) 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指出, 生产服务因为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来源和传播渠道。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 生产型服务业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高, 其布局与发展对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空间转移和重新布局也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尤其显著地表现在对制造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之上。因此, 研究生产型服务业, 无论是对于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生产型服务业的内涵

Green Field (1966) 认为, 从产品属性和需求的角度来看, 生产型服务业与消费型服务业不同, 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向生产者, 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 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 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作为市场化的中间服务供应方, 生产型服务范围涉及资源分配和流通、产品和流程设计与创新、生产组织和管理以及产品推广与配销, 包括研发、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内容, 具备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的战略选择

协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中。所谓协同, 系统科学中指的是系统中诸多子系统 (它们通常属于不同种类) 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 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无论是简单系统, 还是复杂系统, 只要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 或各个子系统之间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着联接、合作、协调与同步行为, 便存在着协同。协同过程是一个通过竞争机制,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优化选择要素搭配的过程, 通过在竞争中开放自己目的, 寻求要素间的最佳匹配, 终极目的在追求协同放大效应的产生, 在培增“剩余”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经济学将服务视为“结构环境”的一部分, 作为“辅助”或“附加”成分, 聚集在核心的制造活动周围。而在知识经济中, 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使得二者的产业界面相互渗透、日趋模糊, 两者的关系绝非简单的“供给主导”, 而是全新的“协同”关系。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演化的过程中, 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以非线性的作用方式导致“新质”出现, 从而改变了原系统的结构, 促进了新系统的创生。协同效应在现实中直接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力提升以及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完成。因此, “协同”关系的形成和演变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的、必然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的形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证。

2.1 生产型服务业自身属性与发展的要求——基于供给的角度

生产型服务业的产生源于制造业, 最初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与泛化从制造业中垂直分离出来而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 但由于生产者服务业服务于制造者的天然属性, 生产型服务业只有以制造业生产为需求导向积极提供制造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或产品才能存在与发展, 但是这种关系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被动服务的水平之上, 而是通过自组织的方式首先依据制造业的需求, 通过与制造业进行价值链相关环节的互嵌完成服务, 在制造业实现价值增值或创新的同时, 自己也能够分享创新收益, 改善其服务管理与创新水平, 并在新一层面上继续激发制造业产生新的服务需求, 开始新一轮的服务与增值活动, 这是一个典型的超循环过程, 对生产型服务业内部要素重构、提高服务绩效、实现服务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制造业创新与发展的要求——基于需求的角度

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源, 我国制造业在持续高速增长, 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同时也面临着自主创新、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化环境下, 我国制造业创新历经 “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 从企业内部创新到集群创新, 始终无法摆脱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问题。“创新”日益成为我国制造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能否赢得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理论和实践表明, 全球化环境下的“创新”必须跳出相对局限的单个产业界限, 置身于更广泛的“协同创新系统”中进行全新视角的审视, 制造业的创新、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创新与进步, 同时还有赖于相关配套产业, 尤其是生产型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生产型服务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与制造业进行融合和互动, 可以发挥“孵化器”和“推进器”的作用, 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新型资本 (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的深化、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泛化, 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等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协同, 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全面实现“自主创新”,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 在合作中开放自己, 分享匹配相关要素, “协同剩余”非常可观, 因此, 对于两者而言协同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3 基于与制造业协同的生产型服务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3.1 生产型服务的典型知识特征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 主要完成于价值链高端的各关键环节的互嵌中。国内外发展均表明生产型服务与自主创新之间具备较强的关联性, 无论是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 还是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或者营销服务, 生产型服务的内容和作业方式均体现出典型的知识特征。知识经济中,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挖掘也从资源、能力视角转向知识视角。任何形式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都是一定技能、经验和知识的集合, 尤其是难以编码的、非程式化的、隐性的、与企业的经验和历史紧密相连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 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 其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培育和发展需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入手。

3.2 基于与制造业协同的生产型服务企业竞争优势构筑

由于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是生产型服务业的战略选择, 因此, 对生产型服务企业的评判, 除去对其自身竞争优势进行单向评价之外, 必须同时考虑对协同方——制造企业的绩效与收益影响。双方协同价值的实现、协同绩效的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各协同方的基础条件、知识位差、沟通效率、调整适应能力与信任程度, 因此, 对于生产型服务企业竞争优势的构筑, 也要注意其“协同能力”的增强。基于前述分析, 生产型服务企业需要从以下五方面努力构建竞争优势, 其中, 前面三项着眼于服务企业内部, 后面两项从协同双方入手, 着眼于协同能力与制度的提高和完善。

(1) 知识型员工的充分激励——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价值增值为导向。

知识经济中, 知识是第一生产要素, 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 更多地取决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 特别是创新型人力资本, 作为知识的载体, 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源, 具有比传统的物质资本更强的增值潜能。因此, 生产型服务企业若要形成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必须以人力资本价值增值为导向, 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充分激励。

生产服务型企业要使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首先要使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利益的分配, 这才能构成最有效的激励机制。具体可通过合伙制企业和股权激励等方式。合伙制企业的特征是风险、利润的对称分配, 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地位和权益。股权激励有利于知识共享与团队合作, 同时具有自我约束和长效性等特点, 可以满足激励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适合生产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另外企业还可以运用创新实现承诺等远期激励方式, 设计有吸引力的长期契约承诺, 对企业个体及团队的创新行为进行长期激励。

(2) 知识与技能的持续积累和更新——以知识管理为导向。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大大加快, 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对于生产型服务企业来讲, “知识”是企业满足制造业技术性需求、提高客户价值的根本所在。为降低知识位差, 提高协同效率, 生产型服务企业应该与制造企业保持同步的知识水平, 甚至要领先于制造企业, 因此必须重视知识技能的更新与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重组。这里所指的知识, 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的过程, 本质就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组织、团队、个体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 构建生产型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 就是要通过服务企业内部以及与制造企业间的培训、交流、对外合作以及“干中学”等各种制度和方式, 优化知识的创造、分享与使用过程, 变工作过程为知识学习过程, 促进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 增强知识沟通与创新能力, 实现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

(3) 构筑先动优势——以快速响应能力为导向。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速度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在生产型服务业中, 先动优势的表现尤为强烈。制造业生产者市场本身具有技术性强、服务环节链条长、决策理性等特点, 对生产型服务企业的先期从业经历、技术与资源、业内声誉以及文化契合性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 基于风险与成本的考虑, 制造企业更倾向于维护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由此对历史的、成功的生产型服务供应者产生了较强的锁定倾向与合作偏好, 这些对生产型服务业后入者而言, 构筑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 近年来业务流程外包 (BPO) 的快速发展对服务型企业高技术水准与全角度的“一揽子”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以上海为例, 上海市政府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 此时, 利好的宏观政策将给先入者以较少管制的优势, 因此生产型服务业需要努力构筑先动优势。

先动优势的培育与保持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要求服务企业具备出色的快速响应能力。根据Bell和Pavitt的定义, 企业的响应能力 (Responsiveness Capability) 是指“企业在恰当的时间内对重要事件、机会和外部威胁作出有意识的反应以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意味着比竞争者领先一步占领市场, 树立声誉以及赢得顾客忠诚, 生产型服务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主要包括对需求和技术的快速响应。

对技术的快速响应能力, 是指生产型服务企业在与制造企业协同的过程中, 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思想的率先掌握与推广普及能力, 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由于生产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制造业, 是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源地, 因此生产型服务也应该保持对技术动态的敏锐感知和准确判断, 并成为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推广者以及开发者, 以协同生产者自主创新。

(4) 韧度与弹性并重的柔性组织——以协同能力为导向。

一加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大于二, 协同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少见。自身资源和条件都很优秀的协同各方, 相互作用时也可能会由于组织结构不匹配、文化难以相容、沟通效率低下、调整适应性差等原因, 导致协同失败。因此, 与制造业协同的服务型企业在培育竞争优势的时候, 需要注意自身协同能力的提高。此时, 韧度与弹性并重的柔性组织至关重要。弹性一方面有助于在与服务对象协同的过程中, 降低摩擦、求同存异, 另一方面保持高度的灵活性有助于适应不

同顾客要求, 快速吸纳新技术和新观念,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韧度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变数、将员工思想凝集成统一独特的视野、提高抗风险能力。柔性组织建设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等诸要素。其组织结构应趋扁平化、简单化, 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企业文化应提倡开放、共享与团队合作, 其作用在于提高协同能力、减少协同摩擦、消除协同各方知识流动的硬约束, 提高了对技术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

(5) 丰富的协同资源以及稳健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协同信任为导向。

对于协同各方而言, 协同受益的分配, 对协同的成功以及协同关系的存续至关重要, 尤其是涉及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关键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信任缺失会导致协同方在协同过程中隐瞒关键信息, 从而增加摩擦、导致协同时间成本增加和风险提高。协同方建立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现代竞争已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转变为供应链企业集团间的竞争, 因此生产型服务企业必须它们必须精诚合作, 相互信任, 实现双赢。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遵从与主导, 而是协同与融合。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 是双方的战略选择。经济危机下, 我国服务业或可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着眼于与制造业的战略协同, 全力构建知识经济中的生产型服务企业竞争优势, 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哈肯.协同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84.

[2]杨霞.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构建的区域学习机制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33-35.

[3]宁继鸣.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激励问题的特殊性[J].山东大学学报, 2006 (6) :29-32.

[4]隋鑫.高技术企业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 (5) :4-7.

上一篇:结合实际抓好德育工作下一篇:地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