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协同(共12篇)
专业协同 篇1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 又称2011计划)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深化高校的机制改革, 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这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拟就地方高校与高校, 高校与科研院所, 高校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 高校与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开展会计人才培养的运作模式与协同机制进行探讨。
一、协同教育与协同培养
“ 协同” 一词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s, 意思为共同工作。协同教育是在合作教育理念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1906年, 赫尔曼·施奈德 (Heman Shneider) 提出了旨在通过工学交替提高人才培养适用性, 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提供实践机会的合作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理论将社会某一系统的资源要素与教育系统的资源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的社会现象称之为协同教育。而协同培养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和创新培养机制, 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实训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专业协同培养已经比较普遍与成熟, 而会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各高校的探索情况散见于网络、报纸和杂志, 主要方式有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联办产学研基地等, 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终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方重视不够、人员不足、文化冲突等原因, 使得社会主体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参与不多、合作形式单一、合作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凸显, 即各培养主体间并未真正构建起有效的协同机制, 仍然处于由学校主动邀约, 靠感情维系为主的浅层次协同阶段。校“热”企“冷”的脆弱协同关系, 导致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只能寻求就业市场中的低端岗位, 远远不能达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政策制度缺位。在国家政策层面, 有关校企合作特别是顶岗实习的政策不少, 但从现阶段来看尚未形成体系, 落实不到位, 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缺乏对企业的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 主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靠行政命令或人脉情感来维系的协同培养, 各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地调动和发挥。
2.高校自身制约。在高校层面, 一些高校受自身因素或专业因素的影响,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过分强调企业的针对性, 而通用性不足;教学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 学校和企业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学生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评价操作差别很大;企业师资差异性大, 缺少必要的培训以及职教能力测评手段和标准;学校师资队伍缺乏学术积淀, 优势资源与企业不匹配;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 过分强调企业资源的利用和人员的配合, 不愿意为满足协同企业需要而对自身协同行为作出调整, 导致企业丧失协同积极性。
3.企业 (行业) 协同不够。在企业 (行业) 层面, 各个企业 (行业) 之间师资水平差异性大,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合作师资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职教能力测评手段和标准;合作培养经费、企业教学场地、实训基地、岗位、企业教学设施与设备等因企业而异, 没有基本标准和要求;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和短 (任) 期效应,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人才危机意识缺乏, 人才培养意识淡漠;企业管理责任主体缺位, 在一些员工紧缺的企业, 学生容易沦为廉价劳动力, 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和协同合作的深入。
4.协同目标指向差异。在协同目标指向层面, 高校与企业 (行业) 协同的目标指向是追求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而企业 (行业) 与高校协同的目标指向是追求人力资本的利用和产生效益的提升。双方组织特性和协同目标指向的差异, 决定了实现“双赢”的协同交集有限, 拓展双赢交集的路径和机制亟待构建与深化。
三、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运行构想
会计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 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协同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 能解决协同培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一方面, 高校科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 另一方面, 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 从而实现高校、企业 (行业) 和科研机构的无缝对接。
1.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会计专业协同育人模式。首先,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通过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对当前会计行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势有个大致的预测, 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科学的进行人才预测,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其次, 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充分分析行业企业对会计类岗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 及时更新新知识、新技术, 优化课程内容, 建设课程群, 整合课程结构, 实行校内与校外交叉的实践教学方式, 减少验证性试验, 增加设计与应用性的综合实验, 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内容体系。
2.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 实行“引进兼职教师”与“教师进修”双重方式。一方面可以引进其他高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师、企业的技术骨干、会计行业的专家、科研院所的拔尖人才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 充实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 作为兼职教师教授实践性的课程或作为新进教师的导师组成员,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合作办学效益;另一方面, 可以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挂职锻炼, 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通过真实的情景解决问题, 提高技能, 或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行培训, 了解该学科与学术的前沿动态。其次, 制定合理的教师考评体系。包括规定岗位职责、不定期抽查、定期测评等内容, 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质性。
3.深度开展产学研政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 共同制定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结合自身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和地方高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制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师的管理及考核评价等。其次, 共创培训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培训中心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训基地和校外真正的实训基地, 先由高校负责论证, 专家审核通过后, 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实习所需的实训器材、资料, 并派送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培训课程进行指导, 高校也要主动为企业职工培训、项目研发等提供服务。再其次, 共建协同育人管理机构。组建由高校教师、优秀大学生、企业骨干、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负责人、地方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机构, 明确各方功能定位、职权及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 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 实现沟通信息、群体协调、相互监督, 以此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的全面持续发展。最后, 强化政府的“桥梁”功能。政府是推动高校和其他社会主体合作的关键“桥梁”, 是促进多个主体协同合作的纽带, 在整个协同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引导、推动、激励作用, 最终促使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规范、有序展开。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协同办学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到海外去开拓市场, 寻求更高远的发展。这些新形式对会计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积极加强与国外大学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 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教育品牌和国际知名度, 营造国际化氛围, 另一方面推动合作性学习, 提高开放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总之, 高校会计专业协同培养不能归纳成为某种定式, 更不能机械地照搬某种“成功”经验, 只能在协同过程中因时、因事顺势而为。当然, 协同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形式, 而在于如何唤醒全社会人才培养责任意识的认知, 在于协同各方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在于诚信自律、包容互谅精神的信守和发扬。
专业协同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同时要加大其招生数量,在培养目标上,要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今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基本上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持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在整个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1.1师资力量
目前大部分高校担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教师不具备工程实践经历,也没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有的没有科研项目作为支撑。对专业学位的硕士生采取放羊式培养。只是把学生当成获得自己科研绩效分的手段,没有真正从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角度去培养落实。
1.2保障体系不健全
虽然各个高校均有相关的针对研究生培养的方案,但是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不够全面和具体,很多政策只是停留在文件的表面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
1.3学生认识不到位
很多专业学位硕士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专硕的真实涵义,很多学校把专硕的学生当成学术型硕士生一样来培养。学生要在其培养目标和方式方法上有清晰明确的自我认识。
1.4优质课程建设滞后
要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学位硕士生,一定要有优质精品课程作为支撑。好的课程要有好的老师来上,但是好的老师也不一定能够开发出好的课程。很多学校的教师都缺乏国际视野的课程研发理念,也缺少一支结构合理和优质课程研发团队。
2协同保障体系构建
2.1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克服同质化培养弊端,也要克服现有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要不断地变革专业学生硕士生的课程形成机制,要引人多主体参与的、能够在动态中形成的新机制,增强课体系的掌握扩展能力。要建立“教材开发、资源融合、学生介人”的三位一体的课程形成机制。
2.2合作育人模式
“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是一种“理论环节到实践环节多次反复”的多方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在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基础上,突出政府机构的协调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将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部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与部队的主导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配合作用与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符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型”转变趋势,有利于明确合作育人各方的权责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高效地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螺旋提升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不断循环的实习一应用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的方法来达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政产学研用”育人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图2所示,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3总结
专业协同 篇3
【摘 要】本文对协同创新体系下土木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体制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下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管理培养激励,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
【关键词】研究生 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
一、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协同创新”,顾名思义,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根据胡锦涛同志的精神指示,教育部正式推出“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探索适应于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全国各大高校积极联合各个产业、科研院所,先后两批成立了38所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成立,其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受体制诟病影响,基本沿用师徒制模式,思想较为封闭,学科交叉合作较少,导致目前虽然高学历数量世界第一,但研究生质量却一直难及发达国家水平。在当前创新即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形下,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变革。
二、时代要求
历年来,在巨大行业背景优势下,土木专业研究生毕业签约率居高不下,然而,校园与用人单位之间环境的转化过程则略显漫长,许多毕业生反映课本知识用不上、从头开始学、无法发挥专业知识等系列困惑。
从高校内部来看,上述问题凸显了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化严重、过程单一、学科协同缺失、产学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木专业研究生内部细化专业结构分明,自然封闭性明显,学科壁垒现象严重,造成研究生跨专业交流困难,师生都较难实现专业知识的共享,缺乏跨专业间的合作。
从高校外部来看,教育科研与外部科研机构实质性结合不紧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与企业合作培养硕士更是远远不够,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黏结度较差,导致学生工作后“从头再来”现象凸显。与此同时,各个导师的研究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习惯于将研究生培养局限在自己的学术圈子内,使学生在企业面对交叉学科问题产生畏惧感,其自主性和创新性亦同样受到限制。
在电子信息革命的时代,创新绝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作为科技时代高层人才的代表,研究生的培养如同各方面专家的“会诊”。教学实践多元化是培养的趋势,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意在建立多元化的导师培养体系,打破当前师徒传授的局限,联合培养研究生,让不同学科、学术背景、研究方向的导师形成创新团队,让不同的思想、智慧交织在一起,使得研究生和多位指导老师之间形成广阔的时空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方式讨论学术,激发兴趣,彻底改变“拿学位、拿文凭”等落后思想,让科研创新成为研究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当前培养体制饱受诟病之际,协同创新战略的产生就是推动教育科研改革的能量之源,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国家战略协同创新平台也应运而生。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土木专业研究生培养要充分发挥行业大背景和人才资源汇集的优势,加强产研结合,多渠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协同创新模式下培养方式转换探讨
1.导师遴选。选拔有能力有经验的知名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招生名额与校外导师提供的科研实践条件挂钩,对其培养效果进行考核,比如发表论文数量和级别、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等。增加企业、研究院所导师在招生工作、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保证企业资源与校方资源的有效共享。
2.招生改革。大力推行申请——审核制度,增加导师话语权,减少升学过程中的考试比重,着重考察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
3.改革管理方式。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题选择,由导师与研究所、企业指导老师共同选择,为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完成课程学习后,研究生深入一线,完成论文研究实践工作,杜绝为高校导师横向课题长期充当现场技术人员。培养计划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研究所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双方共同商定。
4.创新管理。创新教学、考核模式,激励人才创新。加强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重视监督,将学生实践环节计入学分,对于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生予以评选国家奖学金等奖励。减弱课程考试对于奖学金评定的影响,转变考试能手代表能力这一观念,灌输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5.开拓思维。对于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绝大多数没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集思广益。目前企业处理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助于高校,而高校主要站在自身理论与经验的角度。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师生的实践性经验、企业的科研创造性经验,加强沟通,互相培养,协同创新。
6.扩大视野。众所周知,一些国际500强企业很多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或者研究院,他们的实力与世界名校不相伯仲,取得的成果是产研结合的典范。因此,为了扩大师生国际视野,应在经济上资助在校研究生走出去,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发达国家在本专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四、我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
早在十几年前,我校就与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同企业形成“3+1+1”、“2+2.3+1”、订单式等多种模式,为企业培养了众多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快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强强联合”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已经颇见成效,与协同创新战略不谋而合。比如从1996年开始,我校杜彦良教授与施工企业合作,带领团队积极参与秦岭隧道重大复杂隧道掘进技术体系研发工作,最终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敞式TBM选型设计、施工、监测、维护、管理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掘进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成果的同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梯队,逐渐成为后期企业TBM掘进专家,为一线作业单位输送了大量隧道掘进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证明了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工程与企业形成课题攻关合作团队,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学校的科研技术也能够在急、难、险、重的重大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值此2011国家战略时机,我校依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面向行业产业,全力构建河北省大型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土木交通领域为我校传统优势领域,借此平台的建立,创建路基工程、岩土工程、尾矿库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风工程七大团队,以大型基础建设为特色,施行大土木专业内团队协同作业,发挥强势专业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既有利于在重大项目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协作能力;其不足之处为无跨专业学科交叉,希望在实施過程中不断修缮改进平台机制,我们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成功运行和再续辉煌充满期待。
五、结语
研究生是社会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基石,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能量来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要借助“2011”计划国家战略,在协同创新平台下,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多渠道协同培养模式,使得土木专业研究生能够在学、研、产中形成良性循环支撑,切实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制定针对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协同创新培养方案,优化导师体制、招生制度、课程体制和实践环节,全力推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2).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_zcwj/201204/134371.html,2012-04-21.
专业协同 篇4
16 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 在省科技厅积极推动下, 专业镇从少到多, 从弱到强, 从小树林成长为一片荫护广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森林”。截至2015 年, 经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专业镇达399 个,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约2.77 万亿元, 约占全省GDP的38.00%;专业镇内规模以上企业数达3.03 万家, 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专业镇达8 个;超百亿元的专业镇达130 个。专业镇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壮大, 成为广东省打造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力促经济发展专业镇功不可没
(一) 专业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截至2015 年, 经认定的专业镇达399 个, 遍布全省20 个地市 (除深圳外) , 地区生产总值达2.77 万亿元, 占全省GDP的38.0%。佛山、东莞、江门的专业镇经济贡献度均超过80%;汕头、中山、云浮的专业镇经济贡献度均超过70%;潮州、梅州等地市的专业镇经济贡献度超过50%。全省专业镇经济贡献度不断提高, 总量稳步增长, 对居民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明显, 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 专业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活动蓬勃发展。
2015 年, 全省专业镇平均企业集聚度达1712 个/ 镇, 珠三角企业平均集聚度达3222个/ 镇;全省专业镇名牌名标总数3622 个, 集体商标数和原产地商标数253 个, 共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1692 件;参与产学研合作企业数为1929 家, 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机构数共769 个;创新服务平台完成和参与的成果转化项目620 项, 成果转化项目产值达30.07 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基地, 涌现出顺德家电、古镇灯饰、虎门女装、澄海玩具等大批区域品牌。
(三) 专业镇科技创新水平逐年提升, 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5 年, 全省专业镇的全社会科技投入达395.51 亿元, 同比增长12.71%;共拥有140.0 万科技人员, 占专业镇各类产业职工总数的8.5%;R&D人员共31.02 万人, 每万人口中的R&D人员数达71 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40151 件和94396 件, 同比分别增长29.99%、31.69%;专业镇镇内高新技术企业2654 家, 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3731.77 亿元。专业镇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成为全省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 更是广东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和有力抓手。
(四) 专业镇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已成规模, 成为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 年, 专业镇的创新服务机构共2900个,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覆盖率达90% 以上, 共培训人员达21.88 万人次, 对外服务企业达5.48 万家, 创新载体形式多样, 形成省市县镇多级创新发展平台体系, 成为专业镇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
(五) 专业镇发展模式引领粤东西北发展新格局。
粤东西北地区建有省级专业镇232 个,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创建名标名牌, 实施品牌带动效应。2015 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2326.69 亿元, GDP达6021.63 亿元, 占当地GDP总和的36.7%, 镇均生产总值高于当地平均水平40% 以上。专业镇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为粤东西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六) 专业镇成为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主战场。
专业镇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众多外来人口, 而且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工人, 使农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逐渐被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所代替, 城市生活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专业镇通过强化项目支撑、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构筑产城互动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 专业镇以产业化为目标,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带动农业专业镇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迈进。
协同创新专业镇亮点纷呈
(一) 出台政策, 真抓实干, 营造专业镇创新创业环境。
围绕专业镇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支持和推动专业镇壮大发展、创新发展。近十年来, 相继出台了《关于省市联动推进专业镇 (区) 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专业镇的意见》 (粤发〔2006〕23 号)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 (粤发〔2012〕11 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 (粤府〔2012〕98 号) 等系列政策文件, 营造了专业镇创新发展的环境, 为专业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文件, 省科技厅积极推动各地市在专业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80% 以上的专业镇制定了“一镇一策”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加快产业升级、产品创新, 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 吹响了加快专业镇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号角。
(二) 市场主导, 政府推动, 促进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形成合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省科技厅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从2000 年实施专业镇技术进步试点工作开始,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出台省市联动推进专业镇建设、创新示范专业镇、专业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一镇一策”、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举措, 以“有形之手”为专业镇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 积极发挥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和灵活的体制机制等优势, 以市场“无形之手”配置资源, 让优质的资源在市场的配置下向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的专业镇流动, 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形成合力, 推动专业镇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 省委省政府以全球的视野多次召开全省专业镇工作现场会, 为专业镇的发展解放思想, 凝聚合力, 以成功的经验和鲜活的例子指引着专业镇发展方向, 绘就了以专业镇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 聚集资源, 协同创新,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省科技厅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优化专业镇创新环境, 推动专业镇走创新发展道路。针对专业镇的产业特色和需求, 充分利用“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机制, 调动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央企等重要创新载体的积极性, 推动各专业镇与对口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 深入实施“校 (院) 镇合作”、“企业科技特派员”等行动计划, 组建综合性、专业性的协同创新中心,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面向企业与产业集群, 不断积累人才、技术、项目、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 促进专业镇实现整体型、集群式创新。近5 年来, 省科技厅通过设立省级专业镇科技计划专项资金, 引导专业镇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专项资金建立起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建设等工作, 推动专业镇形成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广东集群经济发展道路。
(四) 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以专业镇专项计划、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等为契机,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等, 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等创新服务机构, 提供以技术创新、商贸会展、检验检测、企业孵化、信息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服务;同时, 采取部门与镇区联动的方式, 集中优势力量建立和完善了一批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高水平的省、市、镇级公共创新平台, 形成纵横相连、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专业镇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共性问题, 有效支撑专业镇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不断为提升全省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学研合作水平提供助力。
(五) 品牌战略, 制定标准, 引领专业镇产业升级。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行动等, 助推专业镇从低端产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 形成企业集聚化、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一是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提高专业镇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一大批区域品牌得到了广泛认可。二是强化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和推广。引导专业镇采用“政府+ 行业协会+ 企业”等运作模式研究制定产品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积极促进标准推广应用。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行动。加强规划研究, 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 完善专利信息检索查询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开展快速维权等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活动, 引导企业确立知识产权战略。
(六) 联动帮扶, 区域合作, 提升专业镇辐射效应。
重视专业镇在对口帮扶与跨区域合作方面的互补优势, 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一是以中山—潮州市对口帮扶为创新示范, 深化互补性特色产业的对接。以共建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点, 促进传统特色产业深度合作, 引导两个地区专业镇深度对接, 开展“镶嵌式”合作。二是跨区域合作交流, 引导专业镇“走出去”。依托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 探索跨省份、跨地区镇域经济、县域经济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推动专业镇经验走出广东, 走向全国。
经过10 余年的发展, 专业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效, 也面临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压力大、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氛围有待增强、区域创新体系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制约了专业镇更快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创新驱动发展。
谋划长远专业镇前景可期
(一) 总结和推广横沥镇经验, 在产业集聚区打造多主体协同创新中心。
下一步, 省科技厅将总结和推广横沥镇的经验,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相结合, 建立健全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打造协同创新中心。
(二) 加强政策扶持, 尽快出台专业镇新时期工作实施意见。
加强对全省专业镇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专业镇的实施, 加大对专业镇实实在在的扶持;出台专业镇协同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以加快推动专业镇提质增效和实现新型城镇化为目标, 将专业镇产业规划融入城镇发展规划, 探索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专业镇转型升级路径。
(三) 加强专业镇升级示范建设, 谋求专业镇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示范专业镇建设”行动, 建立专业镇产业升级示范建设省市县 (区) 镇联动机制, 以专业镇产业升级转型的示范区为突破点, 统筹、整合、优化各类创新资源, 用高新技术和新兴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现专业镇产业技术升级、产业模式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城镇化建设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四) 加强多级联动, 形成专业镇对口帮扶和联动发展机制。
推广中山——潮州专业镇对口帮扶示范经验, 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专业镇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 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的延伸。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切实提升省市县 (区) 镇各级政府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服务专业镇对口帮扶的协同能力。探索建立对口帮扶、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方向性的新做法和新模式, 向企业对接为主转变, 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 向专业镇深度合作拓展, 由“输血型”帮扶变为“造血型”帮扶。
(五) 加强平台建设, 健全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做好专业镇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建好专业镇“大数据”平台, 开展专业“大数据”工作, 推进专业镇资源共享;加速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 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科技保险等金融机构, 完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种子基金、区域性柜台交易试点等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型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推动专业镇融资平台多样化, 打破融资瓶颈。
(六) 推进专业镇产城融合, 加快专业镇新型城镇化发展。
专业协同 篇5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尤其近十几年来为社会一线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高职教育的缺陷就逐渐显露出来,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办学问题,也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既加大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又为用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储备力量。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时间尚短,仍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专业协同 篇6
[关键词]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12-03
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时代的现代人,其技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增设了通用技术课程。此课程衔接九年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1]它“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课程要求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2]要使课程改革得到落实,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是关键。目前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师基本上是从高中的理科教师中选拔出来,并通过培训后担任本课程教师。因此,高师院校理科专业进行协同培养,培养技术素养高、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以充实中学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大学生技术素养的定义及现状分析
技术素养,是指个体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而在当今社会,技术素养是指个体使用技术、管理技术、评价技术和理解技术的能力。技术素养的要素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这四个方面。[3]
协同培养,指通过共同目标将不同人才培养主体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方案实现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和培养主体都从中获益。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主体、用人单位认同。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从国际视野看,我国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总体部署上明确“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纲要同样强调“强国必先强教”,“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则指出高校要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全方位开展服务社会活动。而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中开设通用技术师资培养的专业少之又少,大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技术素养方面都较为薄弱。[4] [5]
二、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探索
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绝大多数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而来,这些教师在教学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与合格通用技术教师的要求都有很大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针对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和通用技术教师的实际情况,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就如何基于已有专业教师和已有专业大学生来培养技术素养高的人才,并转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师资,是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
通用技术师资是技术素养较高的人才,应该掌握宽泛的技术基础,具备综合的技术素质。而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局限于学科门类和专业,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界线分明,缺少联系,即使是师范院校的数、理、化、生等专业,各专业间联系也较少,与工科类专业的联系就更少了。这对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是极其不利的。为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师范院校可探索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创新培养方式,面向理科专业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设置通用技术师资班,通过自愿报名和选拔的方式,参与通用技术师资的专门培养。在原专业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设系列技术素养培养课程,特别是技术实践课程,使参加通用技术师资班学习的学生获得宽泛的技术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技术素养,掌握技术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力,为今后适应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校内各专业协同培养
通用技术涉及多个基础学科,通用技术师资人才应具备综合性、渗透性、交叉性的多学科技术素养,单个专业学科的培养通常达不到要求。多个理工科专业协同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厚基础、强能力的全面技术素养,是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通用型人才的一条新途径。[6] [7]因而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校内学科各专业的各方力量来共同完成。学校应通过教务处牵头,组织协调校内的理工科院系如物理、化学、生物、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各方力量,对通用技术师资人才进行协同培养。
以某个教学院系某个专业为主体,与其他院系其他专业学科协同合作。一般以物理学专业为主体比较合适,因为物理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已有相应较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比较容易扩展学习其他技术课程。因此,应以物理学专业的师资资源和实验室资源为基础,共享其他各理科专业的师资资源和实验室资源,为学生创造宽泛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学习环境。
通用技术师资学生要加强技术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大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动手进行技术实践活动,包括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试验和技术探究等。由此需要由协同培养的各院系共同开发系列涵盖各学科技术素养培养的实践课程,搭建开放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综合实践平台。通过学校的重视,得到了多个学院的大力支持,整合已有资源,补充必要的新资源,为大学生技术素养培养搭建理念先进、功能完善的、进行技术实践的综合实践基地。
(三)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
通用技术师资人才,要求具有宽泛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实施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技术和信息等的优势,为大学生的实习、实训直接面向工程实践,进行技术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8]
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借助企业技术资源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相关企业见习或实习,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在生产一线接受实践训练。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聘请相关企业中技术设计或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请他们参与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制订,特别是参与技术学习活动项目的选择等研究活动,利用其专业特长,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技术研究活动和进行技术学习与实践。
(四)高校与普通高中协同培养
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用人单位是普通高中,他们最终要到高中去担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因此,高校与普通高中协同培养,是培养适应高中教学的需要、能胜任高中教学任务的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选择几所高中,最好是教育部门选定的通用技术课程试点学校,或是通用技术课程开设较早的学校,作为协同培养的合作学校。应组织大学生到合作学校去进行调研,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了解学校的需要以及对通用技术师资的要求。聘请合作学校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的相关教师作为通用技术师资人才培养的指导教师,请他们参与制订相关的培养计划,参与相应的教学指导工作。
人才培养与合作学校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无缝对接,让学生与合作培养学校的指导教师建立起经常的联系,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到合作学校进行调研、见习和实习,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零距离接触一线教学,了解普通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使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几点思考
(一)高校要重视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新增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人才严重缺乏。服务于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急需的通用技术师资人才,是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由于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特殊性,单个教学院系难以独自完成培养任务,需要多学科专业协同培养。因此,只有学校层面重视,组织协调各相关教学单位,调动一切相关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地实施协同培养的任务。
(二)要使学生了解通用技术师资人才培养
通用技术师资人才培养对象是在校大二学生,他们已进行了一年的本专业的学习,已较为熟悉本专业,但对通用技术师资培养不了解,一般不愿参加这样的师资班学习。因此,要向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他们对通用技术师资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愿参加到学习中来。只有自愿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要调整好通用技术师资培养的计划
参加通用技术师资培养的学生并没有脱离原来的专业,因此要对通用技术师资班制订新的培养计划,适当调整原专业的学习计划,以免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
(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应采取开放式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要进行开放性教学和开放性学习,建立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在实验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实现全方位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导向、提供必要指导和条件支持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技术学习与实践课程。学生自选实践项目,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联系与综合运用多学科、多方面知识完成技术实践。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以及对理论学习、技术实践过程的反思、总结,逐渐掌握技术知识,形成技术能力,提升技术素养。对学生进行技术学习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强调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提高,以学习过程的情况考察和完成系列课程学习后的成果质量作为评价学习的结果。
(五)技术素养培养与技术教学能力培养并重
对于通用技术教师来说,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素养同等重要。在师资班课程中,除通过技术知识学习、技术实践等活动培养学员的通用技术专业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外,应同时加强学员对通用技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参与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观摩、教学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通用技术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通用技术师资人才培养,是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的一项新任务。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协同培养,培养技术素养高、综合能力强,适合高中课程改革需要的通用技术师资人才,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 注 释 ]
[1] 桂教基教[2012]69号.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S].2012.
[2] 吴春林.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5(3):26-27.
[3] 张起超.大学生技术素养训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襄樊学院学报,2009(8):63-66.
[4] 王冰.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11-113.
[5] 金辉,孔祥昆.我国技术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21-122.
[6] 陈颖.全面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12(4):29-30.
[7] 金建国,魏明军,邸志刚,侯国强,龚瑞昆,赵宏微.以项目为载体,多学科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3-75.
[8] 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62-65.
专业协同 篇7
学校应面向全体师生,应跟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敏感地发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诸如以上提出的瓶颈问题,通过思考和分析,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课改、教改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体现在有勇有谋的“实战”当中。同时,还要注意动态地进行反思,总结有效的经验与不足,制定对策,深化实践以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生命力。
北大王海明教授在《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问题,应该从研究有关‘人’的哲学开始,否则每一次教育改革所遵循的思想就难以往深处去挖掘。”要想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此处所提及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线岗位的教师们),学校行政协同一线教师的研究,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1. 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教师的培训和专题讲座。
培训可帮助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编排教学内容,建立起合理的教材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既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上遵循以下的原则。
1.1 正确处理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科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处于童年阶段,这一时段思维和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逻辑思维还不够发展,又缺乏实践经验,对抽象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就产生了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儿童认知特点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出比较有效的化解矛盾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积累和交流改进,形成一定的成果。
1.2 突出基本慨念和基本规律,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两方面的联系。
教学要注意突出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既要有重点,又要注意数学知识的逻辑和横向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使前面所学为后面要学的知识打好基础,使新知成为旧知的提高和发展,使各部分内容能够相互促进。
2. 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应该重视并合理地用好、培养好师资力量,搭建好高、中、低年部衔接的人才平台。
能否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关键在教师。为此,对数学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应该帮助他们了解关于高效教学的四条标准。
2.1 教学有价值。
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价值是回答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教育不仅仅是“教学”)
2.2 教学有效果。
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果是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对做好了要做的事情。
2.3 教学有效率。
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最大的产出。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多、快、省。
2.4 教学有磁性。
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有磁性是回答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
3.通过层次递进与以点带面的科研工作实践,帮助全体数学教师树立起“科研素养是由普通教师转化为骨干教师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的观念。
具体的做法是以点带面,“因人而异”。
3.1 向全体数学教师。
要求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了解数学在进一步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以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数学的内容和目的任务。具有制定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评课、考查和评定学生成绩、总结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3.2 面向中青年教师。
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以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和年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来指导教学,并着手从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分析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尝试摸索出比较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
3.3 面向数学学科的骨干和科组长、主管行政等人员。
专业协同 篇8
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
1.专业建设滞后于电子商务产业结构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结构的变化, 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不断改革创新, 岗位结构也随之调整变化。针对市场人才岗位需求的变化, 高职院校没有及时跟进社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创新, 导致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招生的规模, 无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 盲目增设热门专业。这些新增设专业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论证, 导致专业的建设水平低, 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用人需求相距甚远。
2.专业建设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电子商务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 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背景下, 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改革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产业这种快速变化的状态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高挑战。因此,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应该紧贴行业企业的新形势, 洞悉行业产业发展变化, 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进行调整, 学校的人才培养自然就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往往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 未能有效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未能及时关注市场上对于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等的变化。因此, 缺乏动态管理也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
3.教学资源相对欠缺
教学资源的欠缺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教师两个方面。实践教学资源欠缺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这方面投入不足,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难以满意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的广度和力度不够, 利益共享机制等的欠缺而难以保持稳定, 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因为导致企业实践教学基地难以满足学生实训、实习、见习等的需要。
当前, 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职称等均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许多教师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近几年, 国家通过暑假“双师型”培训、学校派遣教师进企业见习等增强了部分教师的实践技能, 但是距离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还有必要让教师进入企业挂职轮岗, 接受技能知识更新。
二、电子商务专业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高等教育内部、外部系统 (政府、企事业单位、政策法律环境等) 两大系统。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 离需要两个系统的合力。当前, 这两个系统通常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 系统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与紧缺, 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不高。要建设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转型, 需要实施协同发展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策略, 构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开放型协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生态教育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 各管理系统应建立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体制机制。这种体制机制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其一, 高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力资源发布平台“工学交替”学生培养平台等;其二, 政府主导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支撑平台, 包括建设人才信息立交桥平台、技术成果评价平台等;其三, 政府主导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支撑环境, 包括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的修订与完善。这种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的协同建设模式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曹承龙, 朱晓玲.“多元协同”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6) .
[2]王景河, 陈国华.高校电子商务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BUCM) 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5 (10) .
专业协同 篇9
一、校企合作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 校企合作的含义
校企合作主要指以市场及社会需求为导向, 学校和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师资合作等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为重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形式, 使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得到互补, 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务操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达到培育综合素质人才和校企共赢的局面。
(二) 校企合作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共同参与学生教育, 扬长避短, 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应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并且在企业实践中能够充分的提高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 接触企业的会计处理, 了解企业具体会计业务, 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上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 校企合作会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不断进行师资互换, 建立学校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并能促进学校横向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还可以不断根据企业需求对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完善。
从会计的职业性质来看, 会计是经验型人才, 越老越吃香, 会计也是适应性最广的岗位, 在各个行业几乎是必需的。根据对会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各行各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等方面的了解, 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中找到满意的工作, 不仅要掌握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必须做到灵活运用。而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恰恰是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会计人才的有效教育手段, 俨然成为现今转型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充分把握, 更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会计专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各个高校在设置会计课程的时候, 需要综合考虑如何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育中, 学生往往对会计理论掌握的很牢固, 但是遇到实务操作还是不能够顺利的完成, 这就说明学生的理论掌握与实际操作并没有得到融合, 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 从而使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转型高校在会计专业中引进校企合作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岗位实习
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 一般会安排在学生接触专业学习之后, 通过一定时间的岗位实习, 了解跟所学专业理论相结合的岗位工作内容;另外常见的岗位实习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会计专业知识之后, 学校会提供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实战演练, 大多数学校会安排半年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结束后, 实习学生和合作企业进行双向选择, 是否形成劳动聘任关系, 由双方共同决定。岗位实习的提供机会多是生产性的实训基地, 学校通过合作企业对实习学生表现的反馈信息, 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安排中考虑实习企业的需求, 重点弥补学生的弱项。这种岗位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学校理论教学为主, 企业实践教学为辅的“学校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岗位实习, 学生能够在企业从事实际的会计工作, 真正了解该行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其他岗位的联系等, 这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采用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高校不会这么深入的进行校企合作, 而是在教学学期定期带学生参观合作企业, 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工作环境、人员配备等方面, 从而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总结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职能及作用, 为以后的岗位选择奠定基础。
(二) 建立会计实训演练环节
至目前为止, 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会计实训演练操作, 大部分高校拥有一系列建立完备的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室, 包括会计手工实验室 (学生手工做账) 、会计电算化演练室 (电子做账) 、审计实训室、财务软件实训室、税务筹划和税务代理实训室等。通过给学生提供模拟企业日常经营的会计业务材料, 让学生手工做账或者电脑做账, 模拟缴税和税务筹划, 在实训环节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指导。实训一般可以安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或者穿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几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 进行综合的实训;还可以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 进行“实战演习”。这样的会计实训演练环节,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不必去企业就能达到模拟操作的效果, 是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目前所采用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 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就目前来说, 校企合作模式下, 一些老师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利用上课之余或者假期在企业“挂职”锻炼, 作为企业的兼职员工, 一方面可以帮企业做一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在企业所见所闻, 带到课堂上作为实际案例讲给学生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增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提升教学效果, 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 企业人才的加入为教师队伍提供了新的力量, 为会计实务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辅助和补充。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研究
根据对常见的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 发现目前的大部分高校在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 岗位实习限制因素多
企业在接收会计专业实习学生的时候, 往往会涉及企业会计资料的保密问题, 财务部作为一个企业核心部门, 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保守财务秘密, 作为实习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 会令公司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存在隐患, 所以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会计专业的实习生, 即便是考虑到校企合作协议, 企业同意接收学生来实习, 但是为学生安排的岗位都是与会计不相关的或者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杂务, 学生就算在企业里实习时间很长, 也完全没有机会应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使岗位实习名存实亡。而且一个企业的财务部所需人数有限, 多则十几位, 少则一、二名, 反观每个高校的会计专业, 基本上占到了院系的一半, 不可能人人都能安排到合作企业实习, 这些都会成为制约该种校企合作模式的瓶颈。
(二) 会计实训演练环节与真实业务存在差距
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高校安排的会计专业实训环节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但是当学生走上不同企事业的会计岗位后, 发现学校学习的或者实践的内容在现实企业里用不上。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在会计实训室里进行的操作都是理想的、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会计业务, 而现实的会计岗位会遇到许多和教材中、案例中不同的业务, 这就使得学生虽然明白了教学案例的实务操作, 但是并不能感受多变的工作内容, 还需要在踏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不断自我学习, 自我探索。因此, 高校安排的会计实训演练环节难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存在不稳定性
高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实现校企的双赢, 部分高校实行了对任课教师实务操作技能的考核, 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 更应该紧密联系企业, 甚至到企业“挂职”锻炼, 达到理论和技能的融合, 进而在理论和技能实践方面都能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样的教师队伍就是常说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而言, 大多数老师都是硕士、博士, 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就到高校任教, 他们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里具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现在高校生源充足, 每位老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 这使得每位老师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充实自己, 或者到企业锻炼提高自己的技能。反观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老师, 既要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还要承担对学生技能实践的指导任务, 比普通教师更加辛苦, 但是在福利待遇、培训等方面, 他们却并没有比普通的教师得到更多。这种没有区别的状况使得很多“双师型”教师工作动力不足, 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研究, 提出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如下。
(一) 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管理
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参与实践技能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由于校企合作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所以对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 必须建立规范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完成,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 以达到既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又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双赢结果。另外管理制度一旦确定, 就要要求企业和学校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严格执行。另外面对实习环节出现的突发情况, 学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面对, 在不损害各自利益的基础上, 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除了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之外, 还应特别强调学生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 在不犯错误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 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会计专业的岗位性质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所服务的对象应是广泛的, 涉及各行各业, 因此, 高校应积极的、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会计实训环节, 可以是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 也可以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单位, 还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另外要尽可能多的进行会计实务案例的搜集, 让学生得到尽量全面的锻炼, 使学生未来不论在哪个行业就业, 都对该行业的会计处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不至于一窍不通, 束手无策。
(三) 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 高校多采用兼职聘任“双师型”教师, 聘任在企业任职的、具有教学资质的人员前来学校任教, 因为是兼职聘任, 所以存在不能按时上课或者待遇纠纷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行。因此高校应考虑院系开课要求完善教师引进制度, 引进高规格的企业实践人才来校任教, 对于从企业中聘用的教师采用适宜的管理和激励制度, 并提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论指导, 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另外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激励,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 在课时要求、科研要求等方面, 要将“双师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区分开来, 根据不同的工作贡献, 给予公平的激励, 根据多劳多得原则, 给予任务重的“双师型”教师更多的补贴、奖励;这样的措施一方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会激励其他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摘要:自2014年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改革以来, 许多高校在不断探索, 如何把高校学生培养为技能型人才, 是转型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来说, 校企合作模式被不断应用在高校教学中。文章对现有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旨在进一步完善转型高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能力, 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沈俊伟.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9) .
[2]陈珍.基于校企合作方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 2013 (2) .
[3]杜国用, 隋冰.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教育教学, 2014 (9) .
专业协同 篇10
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多数职业学校尤其是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市场化意识相对薄弱,在专业布局上缺乏特色,大众化现象严重。虽然当前职业教育受到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的重视,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由于职业学校的体制机制缺陷依然困扰职业学校的发展。一是职业学校缺乏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多数职业学校还存在本位思想,始终从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和办学理念去思考问题,专业设置和教育行为与市场需求脱节;三是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与企业沟通和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被动服务导致丧失了市场和发展的机会;四是发展观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在现阶段国家利好政策下,各职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多、全、新,但各专业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关联,使得专业发展不均衡,有些专业招生生源少,就业无门路,专业发展前景不明,动力不足,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有些学校在追求专业多而全的过程中,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分散或利用不充分,办学能力不足,办学力量不集中。
专业的杂散势必分散了资源有限的职业学校办学力量和资源,专业发展就会失衡,最终导致恶性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最突出的体现是专业设置,通过设置专业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并因之与社会分工的职业岗位相对应,满足不同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而专业设置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是学校建设的基本工程,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虽然已有许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所设置的专业是离散的,互不关联,专业设置与企业无法对接,使得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不够融合。由于职业学校办学主要还是依赖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扶持,依赖性严重,不愿、不想、不敢作为,尤其是公办学校,“公办”架势放不下,与企业沟通的主动性不强,不愿主动去适应企业,服务企业。
所以,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必须按需设置专业,专业的设置必须以全面服务学生和企业为出发点,依托企业生产管理链架构专业集群,强化专业关联度,建立专业协同机制,促进专业集群化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职业学校专业集群化协同发展的意义
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职业学校的竞争力源于专业的竞争力,但仅靠一两个专业是无济于事的。要想提高职业学校专业竞争力,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从离散模式转变为集群模式,必须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构建适合产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集群体系,实现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实现专业整体性优化发展。
专业集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的专业,其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专业群体。专业集群协同发展,需要职业学校所设置的各个专业主动融入、适应、支撑和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需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集中财力物力,建立专业发展联动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形成与地区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紧密对接、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协调和统筹各专业全面发展,实现专业的集群化协同发展,专业集群的环境适应性、协调性不断增强,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化明显,保证专业和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专业集体竞争优势,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力也相应得到提升。
在专业集群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职业学校是按照产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目标,大力培养产业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提高职业学校适应产业、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人才红利,从而促进校企良性互动,共同健康发展。
三、职业学校专业集群化协同发展实践
职业学校脱离社会和市场办学,学校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自觉性和能力就会被削弱,其发展就不可能有活力。所以,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提高服务经济的意识和水平,特色化办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将服务经济、适应市场需要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切实解决好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服务与提高自身的关系,做到“按需办专业”。作者所在学校在校企融合过程中专业科学布局和集群化协同发展工作方面有所成效,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该校通过不断探索,紧紧围绕“有什么企业就办什么专业”的办学思路,主动“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在校企合作中有了实质性、创造性进展,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各专业与企业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该校设有四大专业集群,各专业通过捆绑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各专业集群的各个专业与某一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岗位实现无缝对接,或者各专业集群的各个专业与某一个产业链的各个工种实现无缝对接。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该校与企业之间配合默契,校企相互促进,企业效益得到了保证,学校各专业均衡、健康发展,社会反响较好,招生和就业难问题不复存在。
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学校服务能力。
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走符合时代要求的道路,增强发展内动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改变过去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思维,转变观念,创新理念,改革机制体制和办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服务型学校,通过增强职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牢记人民教师责任使命,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教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爱岗敬业精神,并不断提高办学服务质量、教育教学效率和服务水平,一切以学生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全心全意地为学生和企业服务。
2. 面向产业,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职业学校必须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有效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实现专业建设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组织和指导机构,形成完善的调研论证和校企联动制度,实现了专业建设和发展紧紧跟上产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加强校企互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与衔接、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职业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共同搭建信息、人才和技术交流平台,定期交流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企业生产管理与职业学校教学实训相适应,打通校企供需链,打造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基础。
3.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杠杆,要推进职业学校不断发展,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必须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校企合作,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同步协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服务企业相适应,促进企业效益提质增效升级。为促进校企合作深度,从构建专业集群建设的角度入手,形成学校、企业联动的专业建设格局,校企互动机制运行顺畅,学校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生产技术变革与创新,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解决了专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使产教融合,校企捆绑发展。
4. 优化专业设置,构建系统化专业集群体系。
随着产业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然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所以职业学校在专业布局上必须走集群化道路,各专业通过以点带面,有机组合,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集中资源和力量,科学配置和利用资源,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联动效应。通过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形成自身的专业集群优势,合理谋划专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集群化建设过程中,将适应性、协调性、发展性的原则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加强专业集群化建设需要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带动集群化发展,并依托企业平台,构建专业集群化服务体系,创新专业企业化文化,提升专业集群建设软实力。
5. 科学统筹协调,实现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校企合作中,职业学校必须增强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提高专业对企业生产和管理发展的贡献率,提升专业的实用化品质。故职业学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中,调整培养方案,明确专业集群总目标和任务以及各专业的目标和任务,科学统筹,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各专业的分工与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专业集群建设是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基础和平台,并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
摘要:针对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所在学校通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布局上全面对接企业,围绕企业办专业,并通过科学统筹协调,各专业实现集群化联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经实践,该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校企深度融合,各专业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专业集群,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日芬.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研究:以柳州市为例[J].产业经济,2015(15).
[2]苏志满.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
[3]孙峰.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7).
[4]朱艳,闻万春.我国开放大学专业建设的集群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4(5).
[5]赵昕,张峰.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基本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6]孙大许,黄文汉,陈纪钦,等.跨专业协同创新效果实证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
专业协同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 协同 实践
一.引言
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制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李儒寿,2013)目前,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层面研究协同培养机制的内容、实现路径(何郁冰,2012;杨路,2013;张兄武,2013;罗尧成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蔡新良,2012;李忠云,2012等)
(2)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协同教学。其中以医学、工学专业的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重视协同培养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协同教学研究;医学、工学的协同培养研究较多,理学、文学专业相关研究较少。
而当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思想指导下,在医学、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的带动下,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具体类别课程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协同培养”落到实处的具体努力。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协同培养”在人文类学科的实施办法。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内陆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才能掌握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最新资源,而这些资源集中在北京少数高校中,虽然每年北京语言大学会组织汉语国际教育暑期培训班,但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师还是少数,而真正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可共享教学资源仍然无法做到充分共享。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实习基地较远,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毫无优势可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本专业的方向之一。
(二)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
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同其它教育学类别课程一样,强理论而弱实践。学校采用211教学模式,虽然大学四年最后一年都是教学实践时间,但是前三年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少量的实践学习也是以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训练项目。因此,学生未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之前的理论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理论感受;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教与学都味同嚼蜡,课堂互动较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践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地处中部省区,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学校的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数量少,只能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耗时长、学生管理不便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外在实践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维持。这种实习状况仅限于毕业实习,日常教学实习更是无法保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协同培养方式,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壁垒,突破自身的这种缺陷,一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师资力量的评价与监管制度
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是散养的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统一的指导老师,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摸索锻炼,与在本地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实践师资力量,对实践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监管与评价制度,无法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权益,也无法保障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
三.“协同教学”在语言学类课程的实现路径
协同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的教学模式(王少非,2005)。这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由学校协同教学、学生协同学习、社会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力量互动协调起来,促使资源和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手段最优化。高校的协同教学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内部协同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外部协同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其它社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一)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整合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资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汉语语言本体、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和本校内部的教育学、学前教育、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课程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建设语言教学类课程群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与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儿童语言习得部分内容;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合作共建《汉英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文学院内部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行资源整合、改革,使校内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避免资源浪费,也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校企协同、高校与培训机构协同的方式开发新的教学实践点
学校与校外机构协作是协同培养的重要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与培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开发的方式能够保证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和真实性。湖北文理学院地处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襄阳以其历史文化、汽车工业和中学教育闻名,其中汽车工业与法国、日本等国有密切的技术交往。据调查,近年来到襄阳进行长期技术交流的外国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学习汉语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学校可以通过为来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商务汉语培训的方式与二汽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在本地寻求并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实践教学点。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关于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口吃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建立语言康复中心,为有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实践方式。
(三)通过利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语料库整合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很多教学资源,如中介语语料库、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软件等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建立本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案例资源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以教学案例作为协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体,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真实有效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也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语言教学类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做好储备工作,保障该课程群科学有序地建设。与此同时,资源库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思想,以汉语言教学的最新课程标准的符合度为原则,收集、整合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创新学生协同学习方式。一、同一班级内部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分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在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或者资源库,在必要阶段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与提示,或在充分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答疑解惑。总而言之,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此外,这种协同学习方式需要求小组内部分工精细,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二、将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员挑选出来以助教的形式一对多辅导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甚至可以让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的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讲课。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克服地方高校的一些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盘活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协调好各合作单位、个体的权责和利益仍需要我们去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2]黄学锦,向敬松.谈高校课堂上的分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袁久和.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6]潘光文.论普通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转向与协同教学[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专业协同 篇12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推进学科群的建设,努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1 学科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同一创新目标, 多因素、多主体共同作用,相互补充配合、齐心协力运作,从而达到创新成功。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2]。
高职院校构建学科群协同创新是为了实现学科水平整体的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除了接受课堂知识之外,还要接受职业能力的平培训,发掘创造力。促进人才培养创新而开展的资源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其基本内涵为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共赢机制协调,促进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知识转化等方面达到共赢。在这一共同目标指引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生科系在构建专业群促进资源协同创新上大胆创新,建立以海洋为平台,水产养殖专业、食品专业、环境专业和园林专业良好的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互补,实现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及海洋保护领域全方位的共赢机制。
2 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科群构建的意义
学科群打破了原有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互补,加强了学科资源整合优化。在以下方面体现:
( 1) 优化学科结构,整合资源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科群中各学科之间理论的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的借用等容易催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从而可能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进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高职院校学科群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或院系的壁垒,形成了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组成的跨一级学科甚至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体系,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3]。
( 2) 开展科研教研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单独依靠某个领域的知识解决难于解释,以学科群构建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恰恰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构建学科群能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承担研究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大项目,创造性地产生新的理论、观点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因此,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无疑在学科群的建设中得以提升。
( 3) 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基础理论、前沿科学、创新应用的协同以及各学科,各方资源的协同。在学科群建设中可以建立跨专业的教学计划,利用学科间的交叉效应带来了全新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此外,学科群内研究的可以与实际结合紧密,有利于解决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研究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创造或独立承担小的科研项目,缩短大学学习到社会实践的适应期,符合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方向。
( 4) 各学科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由于建校迟、整体实力弱,各学科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又由于学校资源的欠缺,导致信息的滞后性。通过搭建专业学科群这个有效的平台,可以使优秀师资、仪器设备、资料共享方面在学科群内自由交换,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以及学科间的不良竞争,充分实现各资源的优化配置[4]。
( 5)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学科群的组建能够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当今知识经济快速,高校在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产业社会的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学科群这个共同资源的的综合知识才能得以解决[5]。
本校生科系利用水产养殖、食品、环境和园林各专业互补的优势,以海洋为平台,已在海纳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在学院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广东唯一涉海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教授,共同申报了“广东海纳海洋经济动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院士工作站”; 同时搭建海洋研究平台,利用海洋食品专业群学科交叉的优势,推动专业之间交流和合作,成立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低温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正在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海洋渔业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科研开发平台,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为阳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正在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海洋食品工程实训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必将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3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学科群构建的途径
( 1) 明确学科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科群组织形式
学科群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更要考虑学科群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确立学科群的主攻方向的同时,完成解决区域重大问题涉及多学科的“跨界”问题。集中专业群中核心专业的优势资源,通过学科交叉渗透和协同创新,提高协同创新中多个学科的关联度,打破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的壁垒,充分高校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现有资源,通过建立协同创学科专家团队、人才培养科研实习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及创建各类技术创新与转让中心,真正实现协同各学科优势资源的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协同创新。
( 2) 以项目申报与协同创新研究为目标,推动校企协同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科群建设多是围绕科研项目申报攻关展开,学科群的存在是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大胆创新,组建实体型学科群。本校生科系利用水产养殖、食品、环境和园林各专业互补的优势,以海洋为平台,已在海纳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学院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广东唯一涉海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教授,共同申报了“广东海纳海洋经济动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院士工作站”,此外也正在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海洋渔业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本中心成立后,将以海洋为特色,整合政府、企业、学校的优势资源,以促进学科发展,推动阳江经济发展为目标,本中心将独立成为一个系级单位,聘请相关人员独立运作。
( 3) 建立健全的学科群管理制度及保障体系,确保学科群良性发展
由于学科群具有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等特点,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冲突要复杂得多。学科群内包括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成果的共享、岗位激励机制等问题,都有赖于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去协调和管理[6]。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高校在系部运行经费预算管理办法中应当设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解决了制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学科群与企业之间协同合作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学科群的组建能实现资源互补,促进优势学科的发展,为承担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高职院校通过学科群的方式推进协同创新的建设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参考文献
[1]马骥.实现方剂学科与重要企业的深度联合提升校企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8):5-6.
[2]刘新成,孟繁华.构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基础教育质量[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5-7.
[3]邹志强.浅谈高校学科群的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12(12):12-14.
[4]范明,刘滔.跨学科与学科群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2013(4):51-53.
[5]黄德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