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参与(精选4篇)
协同参与 篇1
促进企业参与办学不仅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归宿, 促进企业参与办学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 越是将企业参与落到实处, 越能促进校企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导作用, 对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参与办学是协同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
1. 企业参与是校企协作培养人才的需要
关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对企业有很高的期待, 但企业参与办学, 应该是一个协同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在这个物境下, 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 主要的是解决参与的手段方式, 即如何协同培养的问题。学校作为办学主体, 主要任务是在理论和教育方面的培养, 接下来, 交给企业去完成实践、实习的培养任务。如果是企业办学, 情况有所不同, 即企业作为办学主体, 学校在企业的规划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任务。现阶段, 我国企业对教育中的价值和企业在其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企业参与办学是个发展的过程
笔者认为,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需要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不可一蹴而就。在现行体制下, 企业参与一所职业院校的办学一般须经历认同期、融入期、共荣期三个不同的阶段, 需要经过从初级合作、目标一致的同质性合作, 到有各种驱动因素的驱动性一体性互利合作几个阶段的磨合, 方能进入最佳的合作境界。分析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可以发现, 认同期形成早期的参与, 特征是以学校为主体, 主要是与企业建立联系和沟通, 寻求的是某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诸如安排教学参观、学生实习、争取设备支持等, 属于参与的第一阶段或第一个层次, 产生于教学的切实需要。在这个阶段, 校企双方互相取得了解、认同与信任。融入性参与, 是带有某种目标的任务性主动参与, 属于第二层次的参与。较之认同期, 校企之间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合作, 进入较理想状态的参与。目前, 已有部分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进入了该阶段。但这种参与仍然是个不充分的参与。进入企业参与办学的第三层次, 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高度协调的战略伙伴, 达到互利共赢共荣的效果, 这是企业参与办学, 校企合作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和目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 进而到需要参与, 也可以说是参与的三种不同的状态或境界。
3. 参与应遵循的原则
一要讲求效益。企业期望在参与中能够获利, 这个利可以体现为经济效益, 也可以是社会效益, 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参与必须有约定要件, 实现利益分享, 是参与得以成立的基础。
二要互利共赢。企业参与办学具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方面, 使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利益诉求得到关注和互补, 另一方面, 是企业与学校各自的发展需要得以实现。不论是什么意义上的参与, 校企都应发掘和点亮相关点、利益点和发展点。在促进企业参与中, 学校要考虑到企业的需求, 尤其通过参与办学, 使企业能够获得良性的发展。
三要责任共担。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本质是形成人才培养的责任共同体, 必须形成义务责任共同体。行业、企业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明确职业教育责任人关系。例如, 招生就意味着责任。就招生后学生教育与培训如何分工、专用实训室的利用, 双方如何管理等问题, 在日常合作中往往容易被忽视, 形成管不到位, 抓不上手的问题, 对此双方应该加以约定。
二、促进企业参与协同培养人才的实施方法
为避免虎头蛇尾, 努力克服校企合作“两张皮”现象, 在进入融入性参与阶段, 必须注重将促进企业参与高职办学落在实处, 也就是说学校如何实现促进参与的问题。在此以某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办一个新专业的实践为实例, 在融入性参与阶段, 高职院校与企业携手, 主要运用实施“六同”, 即学校与企业协同做好共同开发建设专业, 共同开展招生工作、共同实现课程教学、共同承担办学责任、共同加强学生管理、共同落实师资培养等环节。
1. 合作计划导向———促进共同开发建设专业, 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
共同开发专业, 这是切入点, 也是企业参与办学的必要的一环。在这一步骤上, 目的是努力达成合作办学意愿。解决以企业为主体, 适应社会的问题。例如, 某校的数字化城市专业, 为让企业对人才培养有主动的把握, 专业的开发一开始就按照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进行开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走校企合作之路。招生开班以企业的名称命名, 明确直接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 办学合作以实现校企共赢为目标。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校企商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 用人行动导向———促进共同开展招生工作, 培植人才资源市场
(1) 宣传工作合一。在学校招生宣传环节, 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起招生的宣传及相关工作。学校充分利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广泛宣传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借助招生工作平台, 企业树立自己的形象, 扩大业务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对外发布的各种宣传信息上, 增加彼此的关联度, 通过对网站、招生咨询等渠道统一对外的宣传。
(2) 企业参与招生工作。招生录取工作期间, 企业派出的代表与学校同台解答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如按照企业要求招收企业班时, 企业还可以在招生录取环节参与和把关, 选拔学生或组织单独面试, 确保生源质量满足企业要求。
(3) 相协培育人才市场。招生宣传与落实用工培养相结合, 学生报考之初, 企业与学生之间便初步确定了就业意向。学生一被录取即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 招生即落实就业, 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通过校企双方相互强化正向影响力, 共同培植、拓宽生源及人力资源进口的市场。这样一来, 也实现了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3. 人才接力培养———促进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把握动手能力的节点
(1) 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新专业开办初期, 教学计划一般由企业制定。学校针对教学计划中出现的企业方对教学规律不太熟悉的缺陷, 与企业方面进行反复研讨, 提出修改意见, 完善教学计划, 使之达到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又符合企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2) 企业任务进课堂。在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中,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点。一是采取项目式实训方式, 即尽量采取企业项目直接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企业将已经做过或企业当时承接的真实生产项目带到课堂上, 布置为大型作业等教学任务, 供学生实践体验练习或由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工作。二是校企共同管理实训、实习。在学生实训、实习的过程中, 企业专家、指导教师深入课堂现场跟踪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把技能实训落到实处。学校的任务则是配合企业加强教学组织和管理。
(3) 改革教学形式。在将真实教学任务带入课堂时, 应妥善处理教学的相关矛盾。像工科类的大型作业, 如果以企业的项目作业要求, 对完成作业的时间要求就可能会与学校规律的教学计划安排发生冲突。这时, 应允许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采取相应灵活的分段式教学方式, 即集中时段进行某门课程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学校协调做好教学组织工作, 以适应企业实际工作任务需要。
(4) 评价激励多样性。对实践性强的课程, 采取作业展评制, 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等方式进行公开评价。优秀作业展可通过书面作业、优秀作业展、网上平台三种途径实施, 使教师和学生以及企业均即时掌握教学的状况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 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院系的校企合作, 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教学部门, 定期检查、教学督导、考核和奖惩, 促进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
4. 主体责任导向———促进共同承担办学义务, 明确教育主体的权益
(1) 重视合作办学工作。校企要达到深入的合作, 双方必须在共担办学责任、义务等方面达成要约, 在此基础上, 要重视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对口参与办学的企业还应建设开发或创建工作室, 学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双师型教师”也可以到企业建立工作室, 或师生创新实验区 (工作站) , 为老师和实习的学生开展相关工作创造条件。
(2) 企业代表驻校制。即企业派专人进驻学校, 代表企业履行教学监管的责任。在处理矛盾时应多采取民主的方式、双方讨论的方式, 而不是依赖对方。通过驻校的企业代表, 企业可以及时地与校方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怀, 也使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决。
(3) 参与职业生涯指导。学生一入学, 企业就要参与对新生的教育工作。由企业的专家到学校向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对所学专业的发展、企业的建设情况, 对职业发展给予指导, 还要让学生明白和把握毕业后就业岗位工作干什么及职业前景等, 巩固学生的学习志向, 规划好学习和人生, 增强对将要进行的学习的认知及自信心。
(4) 分担专业课的教学。企业专家不只是进学校走走, 而是兼职任教授课, 由学院的老师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分别承担专业课程教学, 并承担相应的实训指导任务。
5. 育人责任导向———促进共同加强学生管理, 帮助人才的健康成长
一是共同研讨学生管理问题。对有学习懈怠、旷课行为的学生, 企业代表与学校一起开会, 共同研讨找原因, 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偏差。二是实行双重奖学金制度。企业专项奖学金主要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或定单式培养的班级, 即定单式培养班的学生除了与学校其他学生一样享有在校生奖学金外, 还同时享有企业专项奖学金。三是建立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 借助网络现代化管理、现场帮带等形式对学生强化培养和考核。
6. 合作共赢思维———促进共同落实师资培养, 促进校企可持续发展
合作培养师资是企业参与办学的内容之一。按照合作办学的要求, 企业应对学院的教师进行培训, 落实教师培养义务。校企双方对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教师应协同加强管理, 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在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方面, 企业参与相应的 (资质) 考核, 实践锻炼业绩审查。
师资培养的最终目标, 是要协同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帮助企业创新发展也是企业对学校的需求指向。要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 或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困难及需求, 从中找课题, 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促使企业也逐步转变观念, 由向学校赞助一点、帮个忙、挂个名的短视的应对行为变为彼此关心关注, 共同提升管理水平, 合作研制开发, 升级创新, 逐步进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有待探讨和完善的问题
通过实践的检验, 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实现“六同”后, 校企双方有效地实现了实质性紧密型的深度合作, 企业参与高职办学得以较好地落实, 初步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办学, 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增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但是, 从普遍的情况看, 企业参与高职办学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其中存在企业的利益诉求问题;学校如何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如何在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 企业与学校如何使人才培养与就业更融洽等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尚缺乏必要的激励的情况下, 一味埋怨企业参与度不够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抱怨和指责, 而是如何促进和积极行动。
摘要:文章结合一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实践, 探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 携手企业参与共同开发新专业, 共同招生、共同加强学生管理、共同落实实践性教学等策略, 探索实施促进企业主动参与高职办学, 有效地促进企校积极意义上的深入合作。
关键词: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陈钢, 邱致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12下) .
[2]王国荣.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0) .
多部门协同参与 责任区抱团督导 篇2
区内抱团,促进了校际间的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了区域内学校的内涵发展。抱团的目的,是更好地整合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资源。抱团督导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学校、着眼片区,促进四大片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优势互补、协作创新,最终实现整体提升。
西陵区抱团督导的雏形始于三年前。彼时,宜昌市9所初中和6所幼儿园归属区级管理,西陵教育的职能范围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完整的链条。面对新的管理格局和督学队伍实际,西陵区在中学、幼儿园聘请兼职督学,由专职督学牵头、兼职督学参与,对中学、幼儿园开展督导,并提出责任区要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各阶段教育融合。这就是西陵区抱团督导的雏形,由此打开了区域教育督导的新视野。随着责任区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管理者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识到相知,关注点从自己学校的发展到对口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提升,相应地,这也对责任督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通过督导推动责任区内学校均衡发展。随着教育督导工作的稳步推进,各责任区的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桃花岭责任区的中小学衔接,至喜责任区的教师发展,东山责任区的校园生态,平湖责任区的学生核心素养,鲜明的特色充实了西陵教育的内涵。
规范不是全部,发展才是目的。挂牌督导是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西陵区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督导学校的底线要求和责任督学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基于学校、发现学校、发展学校”的工作理念,要求督学们在规范督导的同时,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开展工作,去发现学校的亮点,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学校发展。为此,西陵区的专兼职督学通过抱团督导,为学校把脉问诊,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学校的均衡优质发展。
督导不是全能,合作才能共赢。随着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各种专项督导项目循序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仅靠督导室几名专职督学,难以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效应,许多专项督导、综合督导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参与、抱团合作才能落实。团队合作已成为现代教育督导的新常态,单兵作战变为团队协作,抱团督导模式让区域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促使教育督导朝着更规范、更现代、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西陵区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七年来,不断创新督导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督学履职责任与区域界定,督导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从5人督导班子发展到现如今的50余人专业团队,教育督导效能日益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
协同参与 篇3
一、“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分类, 我国高校被区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等几类。其中地方高校通常是指行政关系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 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供养, 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地方高校2500多所, 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部分, 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重点为所在区域地方培养高素质适用人才。按照办学历史长短、在校学生规模大小、师资队伍水平高低、学科门类多寡以及科研实力强弱等等不同参照条件, 地方高校又常常被不成文地区分为省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地方性直属高校等三大模式。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扶优保重的政策影响, 国家和中央财政政策、项目、经费等有限资源主要都集中投放在“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最大主体的地方高校, 虽然为数众多, 但因其隶属于各省、市、区管辖, 主要依靠地方财政供养, 在获得国家和中央财政经费数额、项目支持、得到国家部委重视程度等方面都不太令人满意。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以上科研经费、项目、成果等等大都被“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等国家队高校包揽。即使有些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科研成就、学科力量等等并不逊色, 但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境况中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教体系的“弱势群体”。
国内外很多著名高校特别是学科特色优势突出的高校成长发展的历史事例都证明了抓住机遇找准学科发展突破口是促进一所高校由弱变强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地方高校还不是所谓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 但是这并不能说地方高校就不能办成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力的高等学校。地方高校如何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不仅事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而且对其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是关键所在。
与“211工程”、“985工程”不同,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按项目申报审批, 鼓励高校打破校际壁垒, 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等4大类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不局限于教育部直属高校, 不限定身份, 不固化单位, 人员可进可出, 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携手提升创新能力, 使高校科研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地方高校特别是省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 准确定位, 目标明确, 立足地方, 充分发挥区域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 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深化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速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 围绕地方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 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助推地方企业技术创新, 成为本地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和独特作用, 也为地方高校肩负起区域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计划”实行以项目为单位的形式, 按项目申报和审批, 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全新的参与机遇和模式。地方高校有机会通过实施“2011计划”促进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建立起合作协作, 在提升地方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因此而言, “2011计划”是地方高校回应需求、凝练实力、争取资源、聚集优质创新要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的对策
当前全国高校都在抓住时机部署实施各校“2011计划”, 地方高校要准确定位深入思考本校“2011计划”的项目建议、优势与特色, 找准切入点, 积极主动参与到“2011计划”之中, 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一) 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个重点工程, 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 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每一所高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谁抓住了机遇, 谁就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地方高校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根据“2011计划”的理念、目标、要求, 精心谋划本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路径设计。地方高校的各个学院和教师个人也要抓住这一机遇, 积极行动起来,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谋划本学院、本学科、本人的发展计划, 按照学校的整体统一部署要求、转换思路、迎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获取参与协同创新机会, 加强协同创新能力。
(二) 瞄准目标, 加强协作
“2011计划”打破了现有的院校格局和态势, 打破了领域和区域的界限, 实现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 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新要素, 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突出强调要协同创新, 深度融合。地方高校要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 要注意从国家重大项目中寻找方向, 从本省本地产业研究发展中寻找着力点, 突出本学校本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优势领域, 主动参与积极落实“2011计划”, 构建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在学校外部, 要大力推动校际合作,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学校内部、不同学院之间, 要鼓励推动院际合作、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尤其是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要首先转变思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各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科研人员个人, 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和研究, 更需要与他人加强合作、强化协作意识, 科研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 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
一个良好、高效的团队协作必须依靠高效科学的激励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绩效, 从而实现团队协作的主体目标。地方高校要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 要改变重视对科研结果的激励, 忽视对科研过程激励的现象。在激励政策多倾向于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同时, 不忽略其他核心成员, 要促进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平等、合作的积极性, 增强团队中年轻队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 为团队工作顺利展开提供良好氛围。要从管理体系、人事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多方面推进创新机制体制创新。
(四) 重视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
要进一步创新思路, 建立有利于学校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的办法措施。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科研人才管理模式, 对部分有发展前景的优秀年轻人才采取特殊的培养选拔方式, 从科研条件、职称职务到生活安排方面开设“绿色通道”, 给予“贴心服务”, 为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优秀教师早日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协同参与 篇4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N方主体,异质程度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与促进。一方面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新区域市场+新生产技术+新产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经济增速+科研投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溢出”,由于我国各个区域间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差异性+不均衡性。
区域科技创新按参与主体数量不同分为=单一主体创新和N方主体协同创新。N方主体协同创新模式是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本文开展N方主体协同进入区域经济创新基础平台的现状研究。
1 演进=区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活动的出发点=科技能力。科技能力是有评价指标的。我国科技能力评价的演进如表1。
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创新能力,它是在科技能力比较成熟时,通过已有知识创造新的产品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在科技创新的发展阶段。在科技能力成熟阶段,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创新新知识和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有评价指标,创新能力评价发展如表2。
融合=科技能力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其他要素,→创造=新知识+新产品,这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和及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如表3。
区域科技能力创新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由于科技创新在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差异性。
2 异质程度=参与主体
参与主体=N方主体。N为高校院所+协会+中介+金融+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由于不同区域内N方主体的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导致不同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异质性。N方主体异质性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关联性如表4。例如: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东南沿海)→科技创新能力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部)→科技创新能力弱。因此N方主体的异质程度是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3 发展水平=区域经济
科技创新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提供财政支持+市场机遇+物资基础→给科技创新。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导致科技创新水平出现异质性。通过区域研究与发展事业投入的比例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又能够决定科技投入的强度,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对科技创新投入程度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其投入程度相对比较低。以2012年为例,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研究事业投入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5。
以上这些说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程度较大,反之则较小,而投入强度的强弱差异性也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既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又深远持久地影响着区域科技的产出水平。
4 水平测度差异=区域科技创新
由于区域间异质性,导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测度差异性。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又是区域间异质性的关键因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测度异质性如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