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同

2024-07-28

创新协同(精选12篇)

创新协同 篇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 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十六大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对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作出部署, 同时指出,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就是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而作为一名优秀人才, 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2], 因此,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搭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 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 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 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 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 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 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2.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面临的问题。高校作为智力密集型场所,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但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运行, 未能深入融合, 导致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此外,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即教师通过课堂传递知识,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学生不仅仅希望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知识, 还渴望获得具有实用性的知识, 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价值观不同, 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因此,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协同创新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4]。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教育部适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工程[5], 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 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 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 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形势下, 探索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理念,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协同意识不强、实力不高等问题, 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首先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 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一线进行技术锻炼, 使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与提升, 同时企业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环境, 使高校教师有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 让教师的自身专业得到充分发展。此外, 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了跨学科、跨团队、跨系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通过团队式的交叉协作, 教师间的交互合作, 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教师的学生指导能力, 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大学生协同意识和能力。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 其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协同强调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配合。因此,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与同伴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增加大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让大学生通过共同的兴趣、目的, 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沟通, 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拥有了基本的实践能力, 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 只是机械吸收知识的问题, 因此,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协同创新平台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建立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发挥协同中心人才资源优势, 聘请协同中心科研院所、企业优秀专家为导师, 组成指导小组, 并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技术或专题报告。倡导寓教于研的育人理念, 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 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将实践创新贯穿于培养过程中,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进一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 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协同创新中心讲学和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采用先进教材, 现场英文授课、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参与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总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 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既关键又特殊。随着协同创新的概念被研究者与高校管理者逐渐熟识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等院校应积极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 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3) :16-19.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曹静, 范德成, 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7 (1) :18-21.

[4]张永康, 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4) :4-6.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人民日报, 2010-07-30.

创新协同 篇2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

■ 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 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 王迎军

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学习胡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华南

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学科前沿性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也使得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把握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从大学外部来看,大学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外部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变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合作各方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着重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二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四是校地(区域)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工程教育学科与专业认证、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

科艺融合 协同创新 篇3

参加研讨会演讲的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教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英国南安普顿索兰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Peter Lloyd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创新设计专家Beth Altringer女士等11位来自五个国家的相关行业的嘉宾齐聚上海,出席研讨会的观众包括政府相关产业部门的领导,设计行业与工程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设计新锐们。研讨会围绕主题“科艺融合——设计学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协同创业”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探索研究第三次产业转型及Gartner曲线图对当前设计界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影响,思考如何加强国内外高校、单位、及众多企业之间的协同科研、协同创新、协同创业之路,深入探讨我国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新构想引领和支持中国设计界人才的创新及创业,加快实施数字化革命时代下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创业之路。

配合研讨会主题活动,“科艺融合”——2013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毕业季其他活动也陆续登场,分别是:

◆“相约张江·协同创新”2013张江原创服装秀

◆“科艺融合”——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毕业季展示

◆中国美术学院创意设计人才招聘会(上海专场)

创新协同 篇4

“2011计划”, 又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继“211”“985”之后, 我国在高教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它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不限定范围。注重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 并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河南省高校认真组织实施“2011计划”,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按照该计划“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 挖掘潜力, 组建了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载体的引领下, 河南省力求突破高校内外协同体制壁垒, 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从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持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能力。

建设优秀团队 助力协同创新 篇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在哈工大

“培养出1名院士和国际水协会士、1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科技奖第一获奖人;培养出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省杰青;年均培养博士生35名,培养出‘全国百名优博’提名奖获得者4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7项;出版专著6部,编著10余部;年均发表SCI论文50余篇,年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共获授权52项„„”2009年到2011年,“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我校其余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一样,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我国科研队伍整体老化、人才外流等现象得到缓解,高层次创新人才断层逐步弥合。但是,一个人优秀,不等于一个团队都好。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所说,“如何通过建设一支支优秀的科研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成为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订人才培养方略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0年作出了设立创新群体基金这一富有前瞻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部署。我校以任南琪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研究团队、以韩杰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研究团队、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研究团队、以段广仁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和以谈和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研究团队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更加侧重人才 建设优秀团队

胡锦涛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校历来就有团队协同作战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我校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协作,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哈工大“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施创新群体基金,实现从资助科学家个体发展模式到资助个体与团队建设并举模式的战略转变,对我校来说如虎添翼。借助这个契机,我校这5个创新研究群体,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培育创新团队、协同创新、造就科学帅才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师+团队”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创新研究群体就是在老一代专家带领下培养出来的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该群体一直致力于团队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团队的一员,出国留学多年的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叶枫和欧阳家虎教授先后回来工作,成为新的骨干,使得从事高温结构陶瓷及多功能防热陶瓷材料方向的研究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下,该创新研究群体已成长为一个以周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大队伍”,其中包括多名核心学术骨干,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冯吉才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贾德昌教授等等。经过多年努力,群体在陶瓷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抗热震、耐烧蚀性能及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更加侧重基础 推动协同创新

“针对未来复合材料热力耦合问题,我们将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为背景,开展热力耦合条件下材料性能与物理非线性行为的力学模型与模拟方法、多场耦合理论、多尺度演变规律与主要控制因素研究,为热结构复合材料在高速飞行器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2009年1月14日,“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场考察。群体主要成员孟松鹤教授代表团队学术带头人韩杰才教授作汇报时如是说。

该群体成员学科领域涵盖了数理科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机械与飞行器设计等多学科。几年来,他们依靠研究群体的载体和目标,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用力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复合材料、新材料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以为祖国的航天

和国防事业服务”为发展方针,以“材料-结构一体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实现了理工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充分发挥了成员的协同创新效应。他们将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与损伤力学理论、梯度材料热力耦合断裂力学、防热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评价及复合材料在航天飞行器结构轻量化、高可靠应用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造性成果,为推进我国复合材料学术研究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这个群体以‘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核心,面向航天重大发展需求,在共同感兴趣的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器控制领域开展协同研究,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创新力强且相对稳定的年轻学术团队及其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研方向。”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段广仁为学术带头人的“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有10名骨干组成,分别为段广仁、王子才、姚郁、曹喜滨、高会军、周荻、沈毅、杨明、荆武兴、宋申民,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

近年来,该群体更加侧重基础研究,他们紧密结合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鲁棒制导与控制以及面向复杂任务操作的卫星的姿态与轨道鲁棒控制,旨在解决两类航天飞行器控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的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更加侧重前沿 增强创新能力

针对我国“资源型、污染性缺水”的现状,“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任南琪院士指出,废水作为水资源、污染物作为可利用资源及能源已成为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为此,群体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切入点,依托我校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污染物生物转化与系统生物学、污染物的物化转化过程与机制、城市水系统中污染物转化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群体围绕水中高风险有毒有害污染物去除与控制、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以及一些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目前一些创新型成果已使我国部分地区群众喝上了清澈、纯净的水。

“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创新研究群体以秦裕琨院士、王仲奇院士为学术顾问。该群体不仅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鲜明的工程特色、和谐的群体氛围,更是主动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不断提升群体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他们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依托,面向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围绕热辐射超光谱特性与泛尺度传输、高温弥散介质内热辐射传输与气固两相流、多效应耦合下流动控制与诊断等热辐射传输与流动控制领域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创新力强且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及理工结合、交叉渗透的科研方向,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场耦合下气固两相流动、燃烧和辐射传热问题,旨在解决红外辐射传输及流动控制中的科学问题,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的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协同创新推动智慧设计 篇6

“协同设计、移动化、点云等都是当前工程设计领域的热点,也是Bentley公司的当前技术投入重点。”Bentley 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Greg Bentley在日前举行的Bentley用户和渠道合作伙伴研讨会上表示。

Greg 介绍说,协同设计是Bentley工程设计软件的一大特色。比如,其协同工作平台ProjectWise可实现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公司和业主在单一平台上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未来还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特色。“移动化”和“点云”是Bentley今年新增的特色功能,“移动化”让工程人员在工程现场就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和修改工程设计,大大方便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而“点云”作为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可以有效地充当基础设施资产的“实用”三维模型,从而有助于在设计和运营工作流程中提高信息移动性与完整性。

Greg Bentley特别谈到了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Greg Bentley说,“中国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的国家,中国也将成为工程设计软件应用和创新的前沿阵地。”

以协同论指导京津冀协同创新 篇7

没有一个国际一流大都市与周边地区发展悬殊, 处于孤岛状态, 这样的中心城市也不可能可持续发展, 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是发展的必然, 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协同发展。

一、协同论应用于治水

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6年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协同论是指在非平衡态复杂巨系统中, 各系统差异很大, 属性不一, 变化无序,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遵循共同的规律发生变化, 相互作用、协作, 达到动态平衡, 形成有序状态。

水资源系统正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态的复杂巨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动而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 这也正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的, 即通过一系列的水资源调配措施, 协调系统中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子系统的关系, 保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实现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演化。

(一) 京津冀同属海河流域, 具有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然边界

按照协同论, 首先要确定复杂系统有多大, 确定系统的边界。无论从决定大气扩散的地形和风向来看, 还是从水资源的流域划分来看, 京津冀都构成了科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尺度。

(二) 以协同论指导水资源系统有序平衡

协同学研究表明, 序参量决定系统的演变方向, 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组成水资源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序参量进行调节、控制, 以提高它们的协同作用, 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系统的有序演化。从而合理开发水资源, 使其水量消耗不超过补给量, 满足环境需水要求, 维持环境稳定, 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反之, 则会造成不良的环境问题, 导致水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

(三) 协同论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主要决定于序参量

协同论分析系统依靠序参量, 序参量在水资源系统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由于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无法区分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也不可能通过坐标变换找出序参量, 只能按照确定序参量的原则, 根据其代表的意义是否“支配其他参量的行为并控制演化进程”这一特性进行选择。

水资源系统的序参量控制水文循环规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从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应确定序参量如下:

(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再生淡水资源状况的公认标准指标。

(2) 万元GDP新鲜水耗:指新鲜水耗 (扣除了循环利用水及中水的重复计算) 总量与GDP的比值, 反映节水降耗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是循环经济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

(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田灌溉用水总量扣除输送的渗漏和蒸发、浇灌时非作物生长区和其他无效用水部分的比例。

(4)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反映水资源在工业生产循环利用程度的参量。

以上四个序参量前两个都是在笔者主管全国水资源以后提出, 并进入统计指标体系的。

(四) 水文随机模拟的蒙特卡洛方法简述

水文序列扣除确定性成分后, 剩下的成分可以看成纯随机成分。对纯随机成分进行模拟, 首先必须确定其服从何种分布。目前该分布只能以某种理论线型近似代替。

笔者在研究受控热核聚变时成功应用的蒙特卡罗法 (也称统计试验法) 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按这种方法, 首先应模拟[0, 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纯随机序列;再将随机数转换为P-III型分布的随机模拟纯随机序列。具体过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二、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

海河流域包括潮白河 (北运河) 、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大河流, 在京津冀海河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 包括了北京的90%, 天津和河北的70%和山西、内蒙的一部分, 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亿, GDP超过全国的1/10, 耕地面积也超过全国的1/10。但是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不及500mm, 而且80%集中在6~9月份, 丰枯变化十分剧烈, 枯水年有些地区饮水困难, 丰水年又洪水成灾。目前京津冀晋蒙的人均水资源量均在全国省市区排名20位以后, 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海河断流、白洋淀湖泊萎缩、北京湿地干涸问题十分严重。仅在一个世纪以前, 不但天津是水乡, 河北是水乡, 北京也是水乡, 今天早已不复存在, 水生态系统危机极其严重, 全力修复迫在眉睫。

(一) 海河流域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十分严重

水资源短缺正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同属海河流域的滦河、海河水系。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258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市37.3亿立方米, 天津市15.7亿立方米, 河北省197亿立方米, 区域人均水资源量239立方米,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 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68亿立方米,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地区现状用水量254亿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98.5%, 基本上是“吃光、用光”, 没有留生态水, 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用量为40%的承载能力, 因此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凸显。区域主要河流实测水量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一半, 平原河流约为一半河床干涸, 11个主要湿地水面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由于范围内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总需求可能不断增大, 水资源短板制约很可能蔓延至整个区域, 存在水生态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目前海河水污染更为严重, 劣V类水已达40%以上, V类水为30%以上, 人不能利用, 对人类有害的水已近80%, 是一条严重病态的河流。流域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可用 (IV类以上) 仅占20%以下, 不可用 (V类以上) 占到60%以上, 直接威胁到京津冀人民健康。同时, 入海水量已到最低限度, 且基本是V类以下的污水, 对海口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再不治理, 海口生态系统将很难恢复。

(二) 贯通京津冀的北运河态势

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 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为温榆河, 源于军都山南麓, 自西北而东南, 至通县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20公里, 流域面积5 300平方公里。支流有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龙凤河。北运河古称“御河”, 是天津重要的一级河道, 海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北运河总体水质极差, 劣V类水达80%, V类水近3%, 即人不能利用, 而且对人体有害的水高达83%以上。基本已成为一条丧失资源利用、环境作用和生态功能的河流。

三、笔者主持制定与实施第一个国家级规划协同解决京津冀晋水问题的实践

北京缺水的问题由来已久,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北京曾几次出现水危机。为什么北京的水问题多年来一直得不到解决呢?主要是当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由于没有从海河流域各省市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999年初水利部水资源司即与北京市水利局商议解决对策。与此同时, 温家宝副总理先后两次批示尽快解决北京的水资源问题。水利部与北京市、海委首先进行调查研究, 时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的笔者提出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1年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会议上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这句话讲得好。”现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支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水利工作的总方针。如何保障就要流域各省市协同保障, 如何发展就要流域各省市协同发展。笔者跑遍海河流域指导, 并经过与省市反复协调和组织著名专家论证, 数易其稿, 历时一年完成了规划编制。

1999年笔者主持制定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2001-2005) 》 (简称《首都水规划》) 投入220亿元。该规划按照以供定需、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在海河流域大系统内, 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以协同论为指导, 促进各省市协同发展。

现在到处谈系统工程, 《首都水规划》是一组真正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以工程、生态、经济和协同管理的手段达到生态系统工程修复生态的目标, 并建立长效机制。规划的创新点主要在一节 (水) 、二保 (护水资源) 、三管 (统一管理) 、四调 (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 、五水价 (建立合理水价机制) 、六回用 (再生水回用) 、七调水 (南水北调) 、八循环 (水产业链的建立) 。

该规划经国务院国函【2001】53号文批准和笔者主持制定与实施的黑河、塔里木河和恢复黄河断流共四个规划被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 值得大书而特书。建议将黑河、黄河、塔里木河调水成功, 分别写成报告文学在报上发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批示:“黑河分水的成功, 黄河在大旱之年实现全年不断流, 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 这些都为河流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1年国务院成立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河北省和山西省参加的“首都水资源规划”协调小组, 笔者任常务副组长, 指导实施。这一规划成为至今北京水利工作的指导, 经过多任水利局长的努力, 才成功的申奥、办奥, 实施至今保持了北京水资源脆弱的供需平衡, 使北京即使在夜间也未出现分区停水。这一规划也留下了遗憾, 在制定的最后阶段, 由于投资有限, 各省市协调难度太大, 不得不把天津从规划中忍痛割爱。在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上这仍是不容小觑的实际问题。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京津冀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发展的城市群区域, 其协同创新发展, 要以文化历史背景、自然资源禀赋和现有经济发展程度为基础, 从表1中可以看到, 三地虽有差异, 但基本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

京津冀三地同有燕赵的文化背景;南水北调后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44立方米/人, 如实现优化配置, 三地均可达到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标准 (该标准为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温副总理批示全国干部学习) ;而天津和北京人均GDP均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标准, 河北省也为中高收入经济体标准1.47倍。

五、如何以协同论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 以水定人, 以水定业”为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海河流域不但覆盖了天津和北京两个超大城市, 而且包括了河北的中等以上的城市, 所以上述方针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方针。按协同论指导, 应明确以下认识:

(一) 从京津冀的大系统考虑, 最“令人揪心的”元素是水资源

从京津冀三地来看, 近年来水资源的使用率分别为137%、70.2%、82.8%, 都远远超出40%的合理利用率, 不仅没有留下“生态水”, 而且严重超采地下水, 在喝“子孙水”, 使地域生态系统岌岌可危。

但是水资源是可以在流域内调配的, 如果京津冀水资源统一调配, 则人均水资源量可达272.4立方米/人, 接近300立方米/人的维系可持续发展最低标准。

如果加上南水北调, 则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可达396.6亿立方米/年, 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7立方米/年, 超过了维系可持续发展的下限, 这也正是当年笔者制定《首都水规划》对水资源平衡计算得出的结果。如果再加上海水淡化, 则有可能超过500立方米/人的极度缺水线, 从而能修复京津冀的生态系统。

从协同论来看, 确立这些序参量分析京津冀水资源系统, 可以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开发, 造成系统无序、严重不平衡的现状, 必须在流域范围内优化配置, 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 协同发展是京津冀水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

因此, 必须按中央领导明确指示的、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指导“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这就是京津冀对水资源必须大系统分析, 统一优化配置。这就是说, 要对各子系统的序参量科学调节、控制, 从无序走向有序, 达到系统的动平衡, 加强协同作用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维系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水环境宜居, 水生态系统良好, 使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 京津冀解决水问题不同诉求的协同

京津冀三地对解决水问题的诉求是有差异的。

1. 各方的不同诉求。

首先京津冀三地是有不同诉求的:在京津冀三地都缺水的情况下, 北京要建设国际大都市, 严重缺水, 希望得到更多水份额;天津要发展工业, 提高居民收入;河北以重化工业为主要税收来源, 希望改变产业结构、投资与技术引进。三方的诉求虽有差异, 但完全可以在根治海河这个共同目标下协同。

2. 各方的比较优势。

同时, 京津冀三地也各有比较优势, 北京有较先进的治水思想和规划制定的科技力量, 有较强的支持先进水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 有较强的财力。天津万元GDP用水仅18吨, 是全国最低的, 有先进的节水技术, 有专门的海洋研究所, 有较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 也有较强的财力;河北的承德 (潮河源) 、保定 (白洋淀) 和石家庄 (黄壁庄水库) 等市有京津冀地区相对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是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的主要途经区, 决定调水的水质。

3. 利用各方比较优势协调不同诉求, 使地区水资源配置达到有序动平衡。

根据协同论的原理, 要利用北京规划的优势与津冀协同制定京津冀海河流域的大系统水规划, 北京投入进行水源保护、节水、污水治理、再生水回用、地下水回补、自来水制水、水实时监测等技术的基础研究, 为津冀技术开发提供基础。天津投入进行上述基础研究根据京津冀实际需要的技术开发, 着力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降低成本。河北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循环水产业替代技术落后, 污染排放高, 附加值低的钢铁和水泥企业, 通过节水和水源地保护有偿向京津出让调水份额, 通过保证调水水质收取合理的水源保护费。

(四) 京津冀共同修复海河水生态系统的建议与展望

《首都水规划》实施已近12年, 是京冀晋区域协作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大项目,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宝贵经验, 目前以北京地区为主仍在延续。为达到京津冀晋内蒙海河全流域全面协作共同发展, 在共同修复海河水生态系统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 着力加强顶层设计, 选择有成功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专家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构成京津冀经济区协同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 转变生产方式, 在大系统中划出生态红线, 科学进行生态修复。不能依靠臆想的数学模型;而主要靠追溯生态历史 (笔者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史展) 和进行国际类似地区的比较借鉴。对负责规划的专家和批准官员采取签字追责制。

为适应新的形势, 京津冀联合向国家建议尽快制定《首都水规划》第二期规划。这也是2001年国务院讨论通过时, 朱总理、温总理和国务院全体领导的指示。按比例合理投入 (可参照上述规划) , 国家重点支持河北、三地协同修复全海河流域水生态系统, 恢复历史水乡。

2.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建立规范的京津冀统一的水权市场和碳市场, 破除各种体制规划障碍, 充分发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利用协同性, 理顺三地产业, 构成新产业环,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使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在京津冀建立旅游环线, 利用北京旅游资源 (尤其是国际和港澳台) 的优势带动海河上游、尤其是承德改变产业结构 (可开展“清史游”) 。

在海河上游冀晋建立真正的、具有国际标准的绿色食品与水源基地 (包括菜、粮、奶、肉) 与京津签订长期合同。京津保证以相对优惠价格和绿色技术支持, 冀晋根据丰枯年保证优质定量向下游供水。

3.建议将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扩大为京津冀大气和水资源、水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监测水流量、污染排放和大气碳排放, 作为规划实施和市场调节的科学依据, 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形成治理体系与治理合力的现代化。

京冀按水功能区划共同保证下游津冀河道的水量与水质达标, 共同修复津冀海河入海口水生态系统。

以大系统分析建立专项科学研究, 全面比较南水北调 (东、中线) 和海水淡化的可能性、持续性、经济性、工程和沿途保护的可能性, 确保重大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3]吴季松.中国可以不缺水[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4]吴季松.中国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

[5]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篇8

一、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1.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期, 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知识创新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由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人才竞争, 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协同各种创新力量, 突破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理念, 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并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 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由于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因此,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2. 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是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日本高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源自美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1]。美国目前最为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I/UCRC) 模式。目前, I/UCRC系统创新联盟在美国共有110多个, 涵盖700多家公司, 100多所研究型大学, 800多名教授, 1000多名研究生和250多名本科生[2]。许多I/UCRC联盟以卓越工程项目为载体,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交流合作, 获得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 提高适应产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武学超, 2012)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教师的研究, 还应适应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像麻省理工大学1969年设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实现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制度化, 使每位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都有一次以上机会, 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 参与创新性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大学还通过独立活动计划 (IAP) , 给学生提供四个星期的独立活动时间, 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型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3]。斯坦福大学也于1994年建立了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 专门从事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管理工作, 鼓励院系教授设计适应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直接向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研究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张晓鹏, 2006) 。

二、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科技企业发展规律

1.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和个性发展, 高校与社会创新部门的有效合作, 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与环境

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学习。由于“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 很难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 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掌握”[4], 因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技能。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课程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 从事实践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也因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 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学校则因实训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成本偏高、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原因, 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下足工夫, 导致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 “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 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5]。还有论者指出,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4/5发生在课堂外”[6]。由此可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学生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科技攻关与技术革新活动, 得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活动的实践训练, 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将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 为大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

2. 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依赖人才创新力的提升

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需要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将图纸变为实践,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论者指出, “在强调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关键已经由企业内部的功能部门的交流转变为企业外部创新合作, 协同知识创新已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7]。这就表明,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 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多学科的优势, 开展知识协同创新,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使自身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成为科技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

目前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经营理念、功能定位和科技成果创新等诸多问题, 需要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充实高科技人才, 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 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 国内外名校的实践进一步提供了例证。譬如国内无锡高新区非常重视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2000万元的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大学软件人才奖学基金”, 以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高新企业人才创新力的孵育为切入点,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 在加快一流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 还持续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育, 因在企业人才创新力提升方面杰出的孵化功能, 而获得了“高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与“科学家的工厂”等美誉。

三、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观念协同:达成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

当前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观念文化与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应用型观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与程度, 为人才联合培养制造了观念障碍。国外学者Geisler认为, “产学研合作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 就更容易形成共赢的心理预期, 合作关系也更持久”[8]。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现有体制框架的规定, 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要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攻关;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这项工作, 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9]。可见, 要想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创新各方主体首先应实现观念协同, 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 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观还不够浓厚, 教师局限于封闭式、书斋式、独立式的思维惯习, 习惯于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 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去寻找科研资源, 习惯于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习惯于封闭式培养人才, 重科研轻人才培养, 缺乏通过科研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因此高校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内涵, 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贡献度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考评导向, 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转变学生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由“文凭社会”逐渐向“能力社会”的变迁, 认识到科研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增进的意义, 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自觉培育自主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课题或工程设计, 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企业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的考虑, 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 缺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国外学者Chesbrough曾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中提到, “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10]。因此, 科研企业应转变观念, 肩负责任, 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 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与财力支持, 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转变。

2. 知识协同:通过攻关项目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建立知识联盟, 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共享、集成, 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知识增值凝聚产学研合作的各个主体, 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11]。国外学者Schartinger曾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 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开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12]。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 以攻关项目培养学生是知识协同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共赢。

有论者指出, “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 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13]。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通过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使本科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 多名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与《自然》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2011年12月16日, “百度—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在百度大厦隆重召开, 发布会主题为“让最聪明的头脑挑战互联网最有价值问题”。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承担高精尖项目的机会, 由于导师缺乏高水平的课题, 加之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不足, 质量不高, 因而难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想走出困境, 就应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抓住行业前沿性、基础性、公益性问题进行科技创新, 以攻关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获得向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 从而实现科技攻关与教育创新的协同, 让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经常和及时地得到科技大师的指导, 得到创新活动的训练,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 组织协同:打造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师以传递知识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学生则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之手段, 渴望获得具有应用性、社会适应性的知识。师生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目标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 以知识掌握代替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无法实现由表层记忆学习向深层理解应用学习的转变, 也在逐渐销蚀内在本真的学习动力。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迎合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诉求, 需要实现教学载体上的突破。其中, 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 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 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实训基地可以是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创业基地等实体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组织、矩阵科研团队等虚体形式, 用以促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水平联合攻关的有效协同。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建立了“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验基地”,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喻芒清, 2006) 。由于信息社会背景下, 网络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高校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主体也要尽可能嵌入到多元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中,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知识协同创新,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便捷地在由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企业形成的网络虚拟组织中参与学习与研究, 提高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 “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成长。从机制上看, 就是要努力将学校具有的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 服务于对学生的创新型实践教育, 把学校所有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资源, 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14]。这就表明, 要想取得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突破, 需要以高校为主体, 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部门等社会创新部门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协同组织生态。具体来讲, 利用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可采纳如下方案:第一, 高校利用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与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 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学生利用合作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师生制定评价指标, 如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与创新训练学分指标, 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相应创新训练学分方可毕业。第二, 企业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课程开发基金、创新奖励基金, 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建设, 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 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 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导向与动力机制。第三, 政府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财政支持及人才政策的扶持, 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协调各方矛盾, 促进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

摘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 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 知识协同是关键, 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 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协同 篇9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批并挂牌的协同创新中心就已多达95个。例如,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2011计划”第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之一,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中石化、中科院和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在融合南开大学的化学专业和天津大学的化工专业的基础上,该中心致力于解决我国精细化工产品高端化瓶颈难题,集合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的智慧,成功发明了分子组装与晶型优化技术,带领晶体工程技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应用的标志性成果。[1]

国家加强协同创新的初衷就是要用一流的科学研究来支撑一流的教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但是,如果协同创新流于形式化,比如学校领导把重心全押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包装上,或者教授都把精力放在去企业拉项目等事务上,这对高等教育是有害无益的,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因此,如何使“2011计划”运行在正常轨道内,既有效地推进我国一流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又不偏离育人为本的初衷,是当下所有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防止协同创新形式化现象带来的不良后果,还高校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牢固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高等院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使命。从大学发展历史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逐步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衡量高校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应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支撑人才培养。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当下和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无疑,在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高校将更加强调科研在高等院校快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强调科研论文的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科研经费的多少等。同样,高校将更加强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更加重视直接或间接服务社会,提高科技利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更加重视发挥高校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传播先进科学的成果,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这一切都必须在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原则下进行。离开了培育创新人才的立足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将没有任何意义。个别高校为了成功申请教育部“2011计划”创新中心——这个继“211工程”“985工程”后又一个重大高水平大学平台,使出浑身解数跑关系、拉合伙、写材料、做包装,全然忘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这一使命。须知,协同创新中的科学研究需要人才的智力支撑,同样协同创新中的社会服务也需要人才去拉动经济增长,协同创新中的文化创新也离不开人才来助推。所以,高校的协同创新都树立以人为本,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也应牢固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中国光明的未来要依靠人才,高校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师不仅要做到教学育人,还要做好科研育人和服务育人,把育人工作贯穿于高校的职能中,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价值等内容,促使学生向现代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变;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知识服务;平等地对待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投入精力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优质效果,不能损害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去利益化的教育评价机制

随着“2011计划”的推进和实施,将出现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等四类协同创新平台。它们分别以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可以想象,不少教师将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大有可为。但是要保证他们既能充分投入创新活动,又能牢牢坚守创新人才培养阵地,那么制定出台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就非常必要。

在制度环境方面,政府要始终发挥关键性作用。“2011计划”处在起步阶段,还是新生事物,缺乏相应理论和经验是正常的,但机制规范建设不可忽视。协同创新需要政策的积累,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需要在计划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兼顾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利益,逐步确立风险分担与责任边界,逐渐完善法律法规。这个过程是一个时间、人力和资金的积累过程,要稳扎稳打、又好又快地推进,不能有急功近利、贪图蝇头小利的思想。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加强高校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的初期就着手建立了系列的相关法案来支撑,比如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和1980年的《拜杜法案》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地修改,至今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法案。而我国自“2011计划”出台到现在,还没有其他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来规范协同创新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协同创新最基本的动力来源于创新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无法使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系统成型,不明确利益划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准则,将会挫伤企业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拜杜法案》的颁布对美国快速跃居世界科研前列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其中的宝贵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拜杜法案》明确要求政府科学制定引导政策,加强协同和监管力度,在保障必要的持续性的项目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明确科研成果所有权归属,由大学承担成果转化的责任,保障收益权共享;同时也规范了教师在参与协同创新中的行为。

与此同时,高校要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去利益化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一个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制度应该能够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有效激发教师钻研学术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技能与效率。[2]因此,政府在引导高校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时,应该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树立多元化理念,避免使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被考察对象,注重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这种评价与监控体系应该富于弹性,能够适切国家重点大学、一般地方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按照不同等级职称如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不同学科如偏理论型和偏实践型等建立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教师考核体系,力争做到评价途径和方式多样化,达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3]当然,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并不是要求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中仅仅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应该共存,三者之间应该达到相互平衡。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和社会服务考核要去利益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产出的论文、论著、项目、获奖的数量和级别上,更不能以此作为科研奖励获取利益的筹码,而应该把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作为科研考核和服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加大科研和服务产出中学生发展和人才成长指标的权重。

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构建富于凝聚力的管理文化

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教师走出“象牙塔”,服务经济社会,提升科研的相关性、社会贡献率和适切性,这也是我国高校科研未来的走势和发展的突破口。坦率地说,现在我国高校不缺科研成果,而且高校科研成果在整个国家科研成果中的比例不小,但是许多科研成果因缺少相关性和社会适切性而被束之高阁。据《光明日报》载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占全国近九成,成果、获奖等方面的数量上高校均占全国的80%以上。[4]在科技方面,高校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占全国的70%以上,SCI、EI收录论文数量是全国的75%以上,申请专利数和授权专利数也占全国的70%以上。然而,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数据差距很大。因此,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贡献率是高校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然而,当下在加强高校协同创新的热潮中,有些教师趁政策不成熟,钻政策的空子,利用协同创新之名,捞取实际利益。教师固然应该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但如果教师全然忘了自己的主业,热心赚外快而疏于教学,教授、导师们被学生戏称为老板,高校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们沦为论文“工蜂”,这些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不要让协同创新演变为教师忽视教学、热衷拉项目的托词。高校要积极引导培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增强教师育人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平地对待学生,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把教学看作是人生的一项重大事业而并非单纯的谋生手段。高校要建立配套的协同创新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在科研上有所突破的同时,也绝不能忽略教学。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认为,教师对学校忠诚的同时也忠诚于学科。原本这两者相互统一,并不矛盾。因为从服务学校的角度出发就是学术性的表现,但在实践中它们有很大的张力,并且如果一定要有所选择的话,教师更倾向于学科,而对学校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个中缘由有二,一是教师自身易受经济利益驱动,二是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方法上有疏漏。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通过构建富于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辅之以合理的薪酬机制,把教师纳入治理结构,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并参与到学术事务的管理中来,让其看到学校发展的光明前景,进而认同学校的人文氛围,帮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愿望,走上一条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良性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美好愿景。

四、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服务

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是学科和人才。“2011计划”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延续和创新,但是与后两者也有起点不同和范围的分殊。任何类型和水平的大学都可以参与到“2011计划”中来。如果说“211工程”和“985工程”是高水平、一流大学建设的亮点工程,惠及的仅仅是研究生等层次的精英教育的话,那么“2011计划”是没有身份划分而只有特色优势区分的群星璀璨计划,不仅能惠及高层次精英人才,就连普通本科、专科学生也受益。客观地说,国家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平台,给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建设也给高校的公平发展和协同创新带来了结构性矛盾。为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名列,高校间不惜一切代价,导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造成了国家宝贵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过度竞争促使众多高校过度强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而偏离了高校的育人之本,结果可能是高校科研没有上水平,反而导致国家资源的隐性流失。

因此,加强高校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减少过度竞争,加强高校之间合作,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水平和一流大学建设,发挥高水平大学的示范效应,带动薄弱学校建设,特别是带动那些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高校。所以,“2011计划”能让更多地高校享受实惠。同时,高校协同创新更有利于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研发、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将科研、研发、社会服务的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将封闭、分散的研究、开发与服务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特别是组织多领域专家、工程师和大学生就某一问题开展综合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目前高校协同创新的热潮中,从全国高校组建并在教育部备案的协同创新中心状况来看,仍然是“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在引领,很多本科院校没有参与的机会。而且从组建有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看,多数高校的重点仍然驻足于科学研究、创新开发和社会服务活动,还没有将重心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即使一些高校有所关注,更多的也是关注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层次人才的培养。照此发展下去,本科生培养将会在高校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出现掉队现象。长此以往,本科生教育不但不会随着高校协同创新的推进而得到加强,反而可能会被削弱。

从高等教育层次来看,本科生教育不仅是教学型大学的根本,而且也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根基。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讲,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将人才培养贯穿于科学研究、创新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才是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教学,教师通过它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文化延续的教育,它能使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内化为学生能力的增强和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专注于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负责,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学生才会真正接受、消化和吸收知识,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保证。

教师在开展研究、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时,要让本科生也享有参与的权利,遵循能力为重的原则,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他们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学会待人处事,学会知识应用,学会适应社会,在实践中激活知识,培养本科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本科生也带入到协同创新团队中去,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力量,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促进本科生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自觉性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企业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以此作为唯一目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有社会担当,不仅要承担对股东、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也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履行对社会大众的责任,自觉形成与政府、高校等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充足的、强有力的人才支持。2009年中国移动上海公司首次跻身全球最著名财经媒体《财富》杂志所发布的“2009中国卓越雇主”排行榜20强。有记者问该公司的总经理其秘诀是什么?郑杰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国内运营商领先的人力资源基础体系,建立了在国内运营商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招募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今天这支高职业素养、充满激情、具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与此同时,我们还培养了一批能够驾驭复杂局面,业绩突出、职业化水平高,得到员工和社会认可的经营管理人员;打造了一支卓越的专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核心人才队伍;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凝聚力不断增强。这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我们应对挑战和竞争环境的核心优势,也支撑了公司的发展。”[5]可见,“软实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经营要“以人为本”,如果说这一观点以前还只是一些中国企业家的口头之谈,那么在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家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确实已有一些优秀企业实实在在地在这样做。优质人才的产出,除了依靠自身的培训,主要还是依靠高校和社会的培养。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去。许多健康发展的企业都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增加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设立了福特基金会来回报和贡献社会,包括经济援助、慈善支持和人才培养,它不仅让美国社会受益,也推动了其他国家的发展。1985~1996年间,该基金会曾在中国设立经济教育与研究委员会。在1985~1996年间和1988~1993年间,这个委员会分别资助了两个经济学培训中心,一个在中国人民大学,另一个在复旦大学。该基金会每年的预算大约100万美元。应当说,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时候,同时也会获得社会对它的尊重和认可,这也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

一名高级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其中又主要是通过企业和社会获取。因为,企业具有设备、场地、技术、技师、资金等资源优势,又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模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提高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企业在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可以获得反哺和回报,也能够从培养中发现、招募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与学校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一种双赢。当然,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在参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视行为,可能会为追求利益而背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初衷,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支持完善校企紧密合作的制度化。如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规章、法规及国家法律等,规定企业、学校、个人在协同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中具体的责任和义务,为校企合作培养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2011计划”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当下,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得失,而要着眼于自身未来良性循环发展,积极配合高校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储备,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企业的优良发展最终将使全社会受益,共同推进国家经济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是国家新一轮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伟大战略,也是一项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的教育规划,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计划。高校要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合作,积极探索打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与政府机构等创新主体间体制壁垒的路径,促进创新组织从分散、封闭、低效的方式向集聚、开放、高效的方式转变,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建立面向未来的、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协作共赢的高校协同育人模式。高校在推进协同育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修炼一种育创新人才之定力。有了定力,高校就能正本清源,而不是仅仅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多少和协同创新单位数量的多寡,更不会在协同创新中仅仅追求利润的高低,而是心地清净、实实在在地立足协同育人,以人才培养为长计,始终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否则,离开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高校协同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注释:

[1]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EB/OL].http://www.tju.edu.cn/2011/.[2]李建芹.谈创造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5,(11):93.

[3]胡高云,李乾斌,余嘉政.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三个偏差[J].现代大学教育,2012,(4):68.[4]李玉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占全国近九成[N].光明日报,2008-12-07.

[5]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获“2009中国卓越雇主”“2009年全国最具领导力公司”双殊荣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EB/OL].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603730

责任编辑:姚云责任校对:周鹏

Theory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培育创新人才: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

高校协同创新的初衷就是要用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服务来支撑一流的教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对协同创新的曲解或过度的包装对高等教育有害无益,这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为了使“2011计划”运行在正常轨道内,既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改革,又不偏离育人为本的初衷,应从理念、制度环境、管理文化、教师教学和企业参与等方面理解高校协同创新应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本,防止协同创新形式化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还高校协同创新的本义。

P22论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大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整体就业的理想目标,是地方高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因此,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培养上,以德育为先、软硬并重,以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德育;创新

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协同创新研究 篇10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过程,合作伙伴,合作组织形式,合作效率

0 引言

创新是企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竞争的焦点。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国家要求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协同创新的内涵

1.1 协同创新的概念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创新越来越复杂,人们认识到创新已经从熊彼特意义上的主要由R&D部门完成的线性过程,向由多个主体参与的、相互依赖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的非线性过程转变。随着经济进化理论(Economic Evolutionary Theory)的发展,对于创新的研究从企业的角度扩展到了“相互作用的系统”的框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将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定义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陈劲(2011)指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深入合作、资源整合,产生“1+1>2”的系统协同效应。

1.2 协同创新的表现形式

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在利益驱动下,运用各自资源,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相互协作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自1992年我国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来,我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不仅创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逐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渐趋提高,而且呈现出合作层次不断提高的特点。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只有企业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目的的组织。企业由于其逐利天性,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它承担了协同创新的倡导者、执行者以及关键联系纽带等作用。

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合作创新,除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外,还包括企业与同行之间、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创新等形式。

2 协同创新在现阶段是我国多数企业的现实选择

一般认为,企业创新可以划分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基本模式。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模仿创新是指企业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通过引进或反求等手段吸收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创新;协同创新是指企业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之间联合起来进行创新。这三种创新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创新能力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加以选择。总的来说,在现阶段协同创新模式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最佳的现实选择。

2.1 率先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不适合我国大多数企业

一方面,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技术积累比较少,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创新资源匮乏,其综合创新能力低下,很难开展率先创新的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突破现有技术率先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从事原创性的创新活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单个企业很难完成这种投入。再加上原创性的创新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活动,成功的几率很低(研究表明,只有1/10左右的创新活动最终能取得满意的收益),单个企业很难承受创新失败带来的损失。

2.2 模仿创新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模仿创新模式是我国企业采用最多的一种创新模式,它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代价获得领先者的创新成果,但是这种创新模式时至今日其缺陷越来越明显。

首先,模仿者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被动的地步,模仿者能够引进吸收的往往是那些领先者逐渐淘汰的技术,这样模仿者与领先者的技术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越拉越大。比如,我国很多企业长期奉行模仿创新的技术路线,结果陷入了“落后—吸收—模仿—落后—再吸收”的恶性循环。

其次,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需求变化越来越大,这些都大大压缩了企业通过模仿创新参与竞争的生存空间。例如,计算机领域为人熟知的摩尔定律预测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

再次,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通过反求工程等手段获取领先者技术秘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法律壁垒。

由此观之,基于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就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可以使企业减少创新活动的投入,降低风险,提高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协同创新可以使合作方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从事一些原创性的创新活动,确保企业持续、强劲的竞争力;协同创新还可以实现分工经济,合作方各自专注于创新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环节或领域,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创新的效率,实现“1+1>2”的效应。

3 实施协同创新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企业协同创新必须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合作的主体是谁、如何提高合作效率、采纳何种组织形式。

3.1 企业选择与谁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是协同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企业和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但企业协同创新的主体不应仅局限于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直接从事知识生产和创造的机构,企业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选择合作方。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通过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实现自身收益的活动,所以只要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主体都可以作为企业的合作主体。Gerard H.Gaynor(2001)将创新的过程分为认知机会、形成创意、解决问题、形成原型方案、商业发展、技术运用和扩散几个阶段。我们现在对于企业协同创新主体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解决问题和形成原型方案阶段,对于其他几个阶段却比较忽视。实际上,那些在创新全过程的各个阶段能为企业提供价值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协同创新的主体。

创新之所以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复杂性(参与主体众多);二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复杂性(以集成创新为主要特征)。

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协同创新主体结构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中,横轴显示了从供应商开始经由企业、分销商直至顾客的一条基本供应链,顾客所获得的价值来源于供应链上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企业为了实现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目标,就应当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与供应链上各成员进行协同创新,寻求满足顾客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比如2000年12月,丰田、通用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宣布,三家将共同开发新一代燃料电池车,选用以汽油为间接燃料制氢的技术方案。丰田早已与通用公司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但遇到了仅靠汽车企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重整汽油时硫含量高的障碍,埃克森公司加入其中,利用其先进的燃料技术加速研究开发进程。

在图一的纵轴上显示了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可以合作的、企业供应链成员之外的其他合作伙伴。企业除了要与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被大家广泛认同的合作伙伴加强协同创新之外,还要善于与各种中介机构、同业厂商以及领先用户之间的合作。

中介机构尽管本身一般不参与技术创新,但是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创新对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主要从事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它们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信息网络,收集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进展、风险投资动态、相关产业政策等信息,降低企业收集信息的交易成本;同时,中介机构还可以帮助企业创新活动整合资源,甚至提供资源。例如,一些主要从事企业创新孵化的中介机构既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还帮助企业整合资源,风险投资机构甚至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和管理支持。

同业厂商(竞争对手)是企业协同创新非常重要的伙伴。“同行是冤家”的理念在很长时间内阻碍了竞争对手之间的协同创新,随着企业竞争观念从“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双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与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合作比竞争更有效。特别是在面对投入高、风险大、溢出效应显著的创新活动时,竞争对手之间通过分享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创新效率和绩效,从而实现整个行业良性、持续的发展。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和同业厂商通过战略联盟、虚拟组织等形式形成的协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善于与顾客、特别是领先用户合作,以提高企业创新成果在市场推广中被顾客认可的程度。现在很多研究都忽视了顾客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既然创新活动是一种为顾客提供新价值的活动,那么当然不能忽视顾客。顾客的需求特征、顾客的价值构成、顾客对于企业预期创新成果的感受都应是企业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顾客众多,企业可以选择那些“顾客中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作为自身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它们可以为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形成创意提供有价值的帮助。Von Hippel(1988)发现在有的行业,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意来源。

企业协同创新各合作主体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各有差异,在表一中我们分析了这种差异。

注:“+”表示合作者在该阶段作用显著,“-”表示合作者在该阶段作用不显著。

3.2 选择何种协同创新形式

协同创新根据合作方的目的、合作的紧密程度有多种不同形式。

3.2.1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两个以上的合作者采取结盟的形式,在研发、生产、市场开拓等阶段进行紧密、长期的合作,合作者之间通过契约甚至相互持股的形式联系在一起。

3.2.2 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也称为网络结构,是一种形式灵活、结构松散的机构。它分合迅速,目的在于整合合作方各自的专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种方式对合作方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成员间的沟通和协调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3.2.3 联合研究

联合研究是合作方对特定的技术难题共同研究开发,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所谓集中,是指合作者在同一个工作环境进行研究;而分散则是指合作方各自开展研究工作,定期进行交流。例如,2005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北京建立空中客车研发中心。

3.2.4 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是合作方围绕特定的目标所建立的一种临时性机构,项目团队有固定的组织结构以及专职人员,项目任务完成后团队即解散。

3.2.5 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是合作方出于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需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成立的经济实体。合作方以实物、资本或者知识产权等形式出资,确定各自在公司中的股权比例,这种形式是所有形式中合作方之间联系最紧密的一种。例如,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就是由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几家航空公司投资的合资公司。

除了以上这些合作形式之外,还有研发合同、技术许可协议、基金资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形式。

3.3 如何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合作方在合作时,因为各自价值取向不完全一致,在合作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冲突,甚至由此造成协同创新的失败。如何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协同创新实际上是一种“科层+市场”的创新模式。所谓“市场”,是指合作方之间基于各自价值最大化,通过谈判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机构(如技术开发中心、项目小组或者合资公司等)从事创新,并希望通过创新获得预期收益;而所谓“科层”,是指合作方在组建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机构后,需要通过“科层”的力量来提高该机构创新活动的效率。因此,协同创新的效率既取决于市场机制的效率,又取决于科层机制的效率。

市场机制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合作方在合作中产权清晰,另一方面则是合作方彼此之间信息充分。产权清晰是容易理解并且也容易实现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合作方之间信息充分、相互信任。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尽量选择熟悉的、有良好合作记录的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如审计机构、公正机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来审核、监督、裁决合作方彼此提供的信息;事先约定高额的惩罚数额,提高合作方中任一方违背合约、提供虚假信息的违约成本。

科层机制效率实际上就是合作方所共同成立的合作机构的管理效率,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确保合作机构中指挥链清晰、完整,避免合作过程中“令出多头”的现象;要特别重视合作机构中跨文化的管理,合作机构中成员来自不同的组织,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合作机构的领导者要善于协调这种跨文化冲突;合作机构组织结构应设计得灵活一些,有利于组织成员彼此之间以及和外界的沟通联系,提高创新过程的开放度和弹性;合作方应成立一个专门协调合作活动的委员会,合作方对于合作机构的运转不要直接进行干预,而应通过委员会来协调,保证合作机构的独立运行。

4 结束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确定合理的合作组织形式、科学提高合作效率是有效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Gerard H.Gaynor.Innovator:What Does It Take to Be One[J].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2001,43(03):126-130.

[2]Michael Bommer,David S.Jalajas.Innovation Sources of Large and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J].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4,51(01).

[3]胡凯,尹继东,黄志坚.企业创新活动反馈因果结构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3):96-100.

[4]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科学学研究,2011,(12):1762-1763.

[5]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82-86.

[6]喻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性及动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研管理,2011,(02):82-87.

[7]胡凯,尹继东.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07):99-101.

[8]陈德智,王浣尘.企业之间合作创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03):33-34,38.

[9]周赵丹,刘景江,许庆瑞.合作创新形式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05):61-64.

[10]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18-21.

博采众长 协同创新 篇11

对于纺织材料的发展方向,行业专家认为,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品质与时尚性的基本诉求、继续注重产品功能性、更加突出产品生态性且强调资源循环利用。而织物新材料的使用、染整技术的革新、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合作,将是产品开发创新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协同创新势在必然。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参会企业代表,从产品开发的视角来探讨创新之道。

跨界融合,时尚先锋

张剑锋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精纺研发中心设计师

面料开发是一个非常讲究速度与激情的工作,我们更需要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国家纺织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活动给我们面料开发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成员日”活动上,既有不同行业专家们的现场演讲与探讨,又有我们产业链学员之间的热烈交流。作为面料设计开发人员,每次参加这类活动我都有三大收获:首先是学习最权威的前沿知识,比如趋势、色彩、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其次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够相互借鉴和提高,往往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就是一款畅销产品的灵感来源;最后,南山是专注于精毛纺的企业,而基地企业成员也都是行业中的优秀创新企业,“成员日”活动能够方便产业链不同领域达成协作,经常可以推出一些“跨界”的产品,比如粗纺精做、羊绒蚕丝、三防系列等。

在普通大众的眼里,纺织是属于枯燥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是我们产的面料终究是要做成衣服让顾客穿在身上的,而我们的顾客都希望自己是时尚的,那么作为面料开发人员,想要让产品获得客户的欢迎,就必须要具备时尚产业从业者的眼界和自觉。

从这点来讲,南山在研发体系建设和管理上有一个很好的经验,那就是我们研发人员与市场人员一起拜访客户。研发体系里,前瞻性的市场趋势和资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南山除了通过一些常规的渠道,比如购买专业资料、参展、参加行业会议,甚至在意大利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获取一手资料,更为直接的是在制度上形成研发人员与市场人员一起拜访客户的规范。我们近距离获得一个个具体品牌的特定消费人群的喜好,通过理解和消化客户的观点,对客户做针对性的开发,而不是等客户拿面料给我们仿样或者闭门造车。

就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来看,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地增加自我的艺术文化修养。纵观现在的国际大牌,像PRADA、GUCCI、ARMANI等,产品都是涉及服装、香水、佩饰、化妆品等潮流消费品,并积极参与音乐、电影等文化活动,所以我们也应该努力在自身修养的提升上“跨界”。

协同作战整合资源

李智慧 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天诺离子银抗菌纤维是一个功能性服装用的新型纤维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我们的研发工作,除了继续保持在抗菌材料领域的先进性外,更为重要的是应用领域的协同开发。

功能性服装用新型纤维材料不仅要实现某些竞技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要达到穿着的舒适性、美观性。天诺离子银抗菌纤维在应用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纤维本身是有颜色的,在混纺过程中还有一些工艺上的要求等。如何使我们的产品快速造福消费者,这要求我们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协同作战。借鉴“天丝”、“莱卡”及“天竹”的推广模式,我们通过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与品牌服装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并联合纺纱、面料、服装品牌、家纺品牌等优秀骨干企业发起抗菌纤维品牌联盟,充分利用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的行业资源平台和市场推广平台,形成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体系化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模式,致力于抗菌纤维的应用推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地企业“成员日”活动,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与很多对抗菌纤维感兴趣的下游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并且达成了一些共同开发意向。

用好加减法,细微处要效益

周湘祁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麻纺尤其是苎麻,是纺织产业当中一个非常小众的门类,与棉、毛等其他领域相比较,它在技术和设备层面十分落后,所以我们在研发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上必须立足特色、博采众长、细分市场、善用加减法。像棉纺的一套新设备的引进,也就形成新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能够从棉花直接得到筒子纱,万锭用工还不到二十人,这在麻纺上是很难想象的。这迫使我们在技术上要引用和借鉴棉麻,依靠自身的能力和苎麻的特色,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花型、工艺、后整理或者不同组份纤维混纺方面多下工夫。

我们不是国内最大的苎麻企业,但我们是产品最丰富的苎麻企业,历年我们都会有产品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在去年的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中,我们获得了男装面料一等奖。我们的产品特点很难让人模仿,也许看上去差不多的工艺流程,但做出来却不一样,秘密就在细微处。

苎麻产业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由于地域和经济形势的不同,客户的需求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日本和欧美客户的品质要求不同,奢侈品牌和快销品牌要求的价格不一样,经济不景气时客户要求在一定质量标准下的降价。因此,我们在研发上针对不同客户建立了相应的品管体系来应对,比如同样一个面料品种,不同的客户,我们可以用不同产区的原料,或者以一定比例的棉或粘胶来混纺,或者执行不一样的品质要求,这也是我们的加减法。

通过参加“成员日”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对我们开发新产品非常有帮助。我们没有染整,开发阶段找合作染厂是不太容易的,但是有在活动中认识的基地企业朋友就不一样,这样我们一个坯布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效果。还有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中,我与一个做棉类大提花的学员交流后,合作了“棉经麻纬”的大提花面料,也大获成功。可以说“成员日”活动平台为我们的“加减法”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nlc202309011915

强大科研投入保障领先地位

高炳生 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是上市企业,主营高档棉休闲面料,在国内棉纺行业中规模只能算一般,但是产业链较长,拥有织造、染整、成衣。作为法国PV展唯一的中国棉纺行业参展商,我们的优势是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的原创成果层出不穷。

这得益于我们长期以来在研发上面持续稳定的投入。目前,我们已经形成拥有1500平方米面积、超过3000万研发测试设备的完整研发平台。董事会强调稳定的产品研发体制,每年在设备、人力上面的资金投入维持在销售额的3%~5%。原创是需要底气的,研发要靠实力说话,目前我们每月开发出的新产品在300块以上,面对全球客户可承诺一周内快速提供产品。

我们的产品50%左右出口,客户对象都是国外的高端品牌,能够得到这些客户的认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重视知识产权,能够进入PV就是一个证明。我们现在有几十项国内国际专利和主要的国际检测认证机构证书,这确保了我们的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比如“羊毛(羊绒)棉”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很快进入国际市场。另外,我们的产品研发会议都会邀请在全球的十几个销售分支机构的同事来参加,企业内部上下游顺畅沟通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的新产品销量所占比例高。

参加基地企业“成员日”活动,我们希望在交流中获得纺织染整的前沿技术,以保持我们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研发要契合市场需求

陈瑾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

研发工作的成果,最后还是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我们新民的研发指导方针就是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用新产品来引领市场。

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而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所以我们开发的方向就是价格适应度广、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比如我们有一款“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获奖产品,组织采用五枚缎与呢地交织,一面是五枚缎的斜纹,一面是呢地的丰满柔软手感,而且使用普通化纤原料,花色漂亮,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很快风行,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企业在仿我们。

在我们企业的研发部门,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市场说了算。无论是高精尖的发明创造,还是点滴的小创意,客户买不买单,利润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背景链接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活动是仅面向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组织举办的专题活动,以从事产品开发的专业人员为关键受众,邀请技术研究和市场营销人员共同参加,以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每年定期举办四次,并根据成员需要不定期举办相关领域“专题日”,是成员企业之间分享经验与充分交流的良好平台。

“成员日”活动依托基地日常交流中企业所反映的有关产品开发的集中问题制定活动议题,同时传达最前沿的趋势信息和产品开发理念及方法,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筛选样品参与行业评审活动提供参考咨询。活动由基地秘书处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企业解答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提高技术人员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专业设计水平,促进参与企业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及产业链创新合作。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基地企业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

“协同创新”成就传统产业 篇12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以麻纺为主导产业的集苎麻种植、麻纺纤维纱线、麻艺家纺品、服装麻纺面料、传统手工苎麻夏布、夏布印染和家用纺织的科研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及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2009—2011年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100强列第70位,麻纺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列第2位。近二十年来,恩达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苎麻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系列转变,培育出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苎麻加工产业。恩达发展的历程,是我国民营企业主动适应转变发展方式时代要求,在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对民营企业推进协同创新和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启示。

1 传统技艺到现代技术的转变使“非遗”重现生机

1.1 传统技艺面临尴尬:如何重现昔日辉煌

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夏布用途广泛,可做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夏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夏布所具有的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天然抗菌、自然独特的肌理效果、地域民族的风格特征等特性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以及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的提高,夏布已经被海内外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由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产力低下,所以,夏布生产到今天为止,其精细程度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故而,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国家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

然而,由于传统的夏布生产拘泥于非常落后的手工加工,制作工艺相对传统,产销渠道不够通畅,夏布产业的发展始终较为缓慢。目前,我国一方面是大量的夏布坯布作为原料大量出口;另一方面,以夏布为基材的现代装饰品又大量进口,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夏布产业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

20世纪以来,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1999年1月29日下午2时30分,温家宝总理一行考察了传统产品夏布生产全部织造流程,他被古老的传统工艺深深吸引,他说:“夏布是粗放型经济,向韩国、日本、墨西哥提供原料,出口依赖性太强,市场太小,难以承受市场风波的冲击。只有依靠科技,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值。同时要扩大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夏布要走出单一的、依赖性的粗放型盲区,重现夏布昔日辉煌。”如何使夏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恩达公司从夏布的生产方式、面料特性等角度入手,创建一条夏布产业从原材料种植、产品研发、纺织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思路。

1.2 协同创新技术突破:以“菌”吃“胶”实现科技型转变

苎麻韧皮部外侧的初生纤维约含70%的纤维素和30%的非纤维素类胶质,这些胶质成分主要为果胶和半纤维素类物质,它们充斥在纤维分子之间,具有营养或黏结作用,部分或全部与纤维相连接,结合紧密。脱去这些非纤维类胶质成分,提取优质可纺纤维是苎麻纺织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脱胶阶段。目前,作为我国苎麻脱胶的主导技术还是化学脱胶。化学脱胶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与深化,被苎麻脱胶厂普遍采用。但是,苎麻化学脱胶有其致命的缺陷,工艺流程长,用工多,生产环境差,最严重的是脱胶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严格执行,已经威胁到苎麻纺织行业的生存。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决定革新生产工艺,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化学脱胶对植物纤维损害大,而且COD排放高,治理困难,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做大的瓶颈。”2001年,公司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可实施合同和“苎麻生物装置”的研发合同,运用协同创新引进“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专利进行中试,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4月项目通过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经过6年的持续研发和不断改进,2007年恩达家纺耗资6000多万元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家纺顺利建成,其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5月27日,该工艺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填补了国内生物脱胶的空白,改变了脱胶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更好地展现了苎麻纤维的巨大价值,为打造苎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转变———传统苎麻夏布产业的必经之路

2.1 由手工作坊向自动化生产方式转变

企业成立时是一个典型的小作坊。办公用房在双林镇上租了一处十几平方米的简易房屋,虽说是厂,设备却很简陋,用的是老式腰机,招了十几个工人,便开办起来。此后,创业者们便扎进了夏布业的“商海”,一改夏布坯布直接销售的传统做法,建起了手工式夏布漂染坊,将夏布印染后再外销,销售价格也有提高。没有什么像样的生产设备,就买来材料自己制作,自己加工;创业者自带干粮,身背夏布,东进上海,南下广州、深圳,睡车站码头,把火车座位下当“卧铺”的日子也无以计数。加之创业者们的信念、对事业的执著、对商客的真诚以及对困难的无畏,一次次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商客,由此而得到了一大批商客的引荐、推介和帮助。90年代末期,在与韩国客商接触面洽成功后,开始将分宜夏布销往韩国,继而销至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市场。在企业的带动下,当时供销部门大量压库的夏布销售一空,农民手中夏布“卖难”现象也因此而消除,从此,十分萧条的分宜夏布业也重现了生机。

为了现代夏布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停留在手工式夏布漂染坊,用化工染料漂染夏布工艺运作上。他们认识到手工式漂染夏布外销,毕竟不是终端技术。为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必须改变传统加工方式和现有的工艺流程,必须向现代加工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含量,才能获取好的经济效益。为此,又开始新的攻关,尝试植物染料印染夏布获得了成功。1999年,他们又成功地引进了韩国机械设备,筹建年产印染30万匹夏布的植物染料印染生产线。2003年,扩建达60万匹/年的产能。机械印染夏布质量好、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科技含量得到提升,企业效益成倍增长,当年销售额就增加3倍,仅此一项年增收就达60多万元,并且吸引了国内各地夏布纷纷送达分宜漂、染,再由恩达公司直接出口,实现了印染夏布100%外销,出口创汇也逐年攀升。这条全国唯一夏布深加工生产线的成功,圆了中国麻农发展夏布业的第一个梦想。

恩达公司初期主营业务是收购农民所产的夏布坯布直接外销。而夏布坯布来源于农民的手工生产,制作产量有限,制约了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影响了农民所产苎麻不能全部就地加工增值,苎麻产区的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公司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决定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当时江麻集团的苎麻化学脱胶车间面临停产,如何引领苎麻脱胶产业发展,就成了企业深思与攻克的课题。为此,2001年公司一班人投身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当中,首先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可实施合同。引进“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专利进行中试,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于2004年4月通过项目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项目还获得新余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但苎麻生物脱胶中试仍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用水量较大、排放废水未完全达标等问题,企业鼓励研发人员不要气馁,继续攻关。投资6000万元,历经近6年的研发,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终于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期间先后申报了3项专利获奖,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专利。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顺利建成。2005年,公司从双林镇搬迁至分宜县城东工业园,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同时在生产工艺方面有了多样性的调整,从脱胶、梳麻、纺纱、混纺、印染、刺秀、色织到家纺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苎麻产业链。生产线建成了自动化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14亿。对比创业初期,生产能力增加了700倍以上。

从手工作坊式生产、机械化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线,恩达公司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生产方式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

2.2 市场变化促使企业向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

199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些以出口为主的夏布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苎麻种植户大量挖麻毁田,在危机过后,苎麻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苎麻加工企业面临无麻可纺的地步。公司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业主集中在夏布产业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这样就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夏布质量,使得夏布生产具有可信的市场信息、畅通的购销渠道,统一出口,充分体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效益。公司认真作好指导,协调服务。各生产厂家、经营者又能自主经营、分享效益,壮大自己的实力,集中人力、物力,办好夏布更深度的开发。同时引进苎麻良种,建立苎麻种植基地10000亩,给夏布生产提供原料保证,同时给农户增加收入。

2005年,国际市场开始按世界贸易组织条款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这又为苎麻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虽然取消了对我国麻纺制品的配额限制,但面临着欧洲在环保加工技术、绿色环保产品和产品标准方面的新的保护措施,欧盟在麻类纺织品服装领域主要有两种绿色技术标准认证,即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品认证”。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也正是我国麻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而“反倾销调查”则是阻挡我国麻纺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为直接、使用最为频繁的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欧盟,自1995年国际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至今,运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苎麻和亚麻纺织产品设置了重重障碍。作为占世界99%份额的中国苎麻纺织业,自然遭遇了不得不说的尴尬。其次,苎麻纺织业面临环保压力。工艺和设备的落后是制约苎麻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落后的工艺主要表现在脱胶方面。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长期以来采用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化学脱胶工艺,不仅对苎麻纤维造成损伤,而且成本高,纤维散乱,成纱率低,污水处理费用高、难度大,易导致局部地域环境污染。一些小企业没有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又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兴建的企业,其污水处理设施建于2000年之前,技术落后、设施陈旧,很难满足污染治理达标要求。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具有配套且可实现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设施。而在国家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的限制下,约有50%的加工企业因不能满足污染治理的达标要求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纺织机械设备过于陈旧也是一大瓶颈。有些企业的设备甚至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而高档的纺织设备由于要依赖进口,价格过高,不少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导致这一行业整体设备更新缓慢。

另外,品牌意识、自主能力有限。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工艺水平低,导致产品类型单一,结构雷同,档次普遍不高。纺织企业生产的纯纺类纯苎麻纱基本上是24公支、36公支两个品种,48公支以上的品种很少批量生产;生产混纺类苎麻棉混纺纱主要是11英支、21英支两个品种,30英支苎麻棉混纺纱能批量生产,但数量不多。

虽然全球九成以上苎麻及纺织品均来自我国,但我国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多是麻纱和坯布。面料、服装服饰、装饰用布、保健织物等最终消费品生产发展非常缓慢,虽然有些企业开始生产服装出口,但是由于这些苎麻织物的支别不高,面料附加值偏低,再加上也没有自己优秀的服装品牌,所以这些服装在国外消费定位档次多为中低档。初级产品销售,附加值低,在国际国内市场就缺乏竞争力。

“创新是拯救苎麻业的关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成雄伟表示。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全面开发多领域多用途产品,打造苎麻特色产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等新的消费观念兴起,麻纺服装、室内装饰、卫生保健用品等也将迎来巨大的消费市场。江西恩达创立的“恩达家纺”品牌的系列麻纺、麻棉混纺制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其麻纺织品市场前景看好。

此外,恩达公司与武汉大学共同开发的微生物脱胶工艺,已经实现产业化。同时,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使过去的苎麻坯布成为高附加值的夏季床上用品,远销韩、日、东南亚、美国等市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麻类纺织品以其天然的品质和独特的功能一直备受青睐。虽然麻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曾因各种原因有过起伏,但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绿色工程”的兴起,麻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深入研究和消费者对麻类纺织品的重新认识,麻类纺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地继承传统技艺,那就只有继承,没有发展,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事实上,传统技艺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只有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非遗”老树发新枝,焕发新的生机。具体到双林夏布,之所以险些消亡,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织染技术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一方面,用于夏布编织的苎麻纤维原料纱线刚性硬、接头易断,难以实现机械化编织,致使编织成本远高于机织布料;另一方面,夏布的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落后,有刺痒感、易脱色,远不如棉织布料那么舒适与美观。

正因如此,大部分夏布生产企业只能靠向日本、韩国出口坯布来维持生存,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将易脱色、有刺痒感的夏布加工成了柔软挺括、凉爽透气、色泽光亮的高档布料,用于生产时尚服饰和高档家纺产品,畅销于日本、韩国与欧美国家。由此,并不生产坯布的日本和韩国成了夏布产品的消费大国与出口大国。通过生物脱胶、印染等加工环节,一匹夏布的售价立马增加10倍以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恩达公司夏布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2005年前后,公司完成了一项技术革新,将夏布编织工效提高了1.6倍。从2007年起,公司通过与国内大专院校及韩国公司合作,使其夏布生物脱胶与印染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至今已开发出夏布服装、夏布被套、夏布席、夏布家居用品等系列时尚服饰与家纺产品,在国内市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去年,公司在国内主城和新余市、县城开设了24个专卖店,却实现了5.6亿元销售收入,占到了销售总收入的40%。

恩达公司的经历表明,企业经营方向一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根据自身的人才、技术或产品优势进行适时的转变和创新至关重要。

2.3 人才引进促进“个人创新”与“团队创新”的转变

近年来,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依托传统文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产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众多专业技术人才纷纷加盟,公司成立了“苎麻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形成“研发—生产—销售”闭环的项目负责制。而项目负责制形成了“苎麻微生物脱胶”、“纯麻高支纱”、“苎麻混纺纱”、“植物染料印染夏布”、“纯麻色纺布”、“苎麻混纺色织布”等八大主项目课题,并分解到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竞争格局。

调整后不久,恩达公司在2007年获得了科技部颁发的“星火科技型企业的证书”。2012年,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借助项目负责制的创新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了从个人创新到团队创新的转变。

2.4 核心技术使企业实现集团化转变

有了核心技术的恩达家纺吸引了不少下游企业前来合作。江西五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东在考察恩达家纺后,当即决定与恩达家纺合资成立恩达时尚面料织造有限公司,在分宜建设10万纺锭的夏布色织布厂。“恩达夏布产业有特色,有市场,有未来。”陈卫东这样看。湖南裕安麻业有限公司也与恩达家纺合资成立恩达麻业有限公司,专功纯麻纺技术。

企业已经进入了集团化发展阶段,产业链条已经从上游的种植一直延伸到最后的布料,并着手建设夏布交易市场。恩达家纺还收购了北京一家贸易公司来进行布料设计和推广,并与法国一家知名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在国际上推广中国夏布面料。

世界服装T台上,棉、丝、毛、化纤面料的服装比比皆是,苎麻面料的确鲜见,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想在这方面进行突破。未来的世界高端服装,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然而,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先进纺织技术不断应用。手工制造的夏布因质量不稳,花样单调,颜色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市场逐渐萎缩。近年来,江西夏布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依托传统文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产品,逐步走上了一条振兴之路。

2.5 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型产业的转变

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从传统产业着手,通过技术创新,将自然状态的纯手工的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技术的可再生资源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再通过技术创新创制系列的“苎麻夏布产品”,然后系统集成形成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步,把苎麻化学脱胶工艺改造成无污染达标排放的微生物脱胶工艺,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专利。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的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成功解决了脱胶技术污水排放的世界性难题。采用“嗜碱性芽苞杆菌”对果胶进行嗜食,达到苎麻脱胶的效果,此技术被国家科技部作为星火计划向苎麻脱胶行业推广。

第二步,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汁提取植物染料,加工印染苎麻夏布,实现夏布纯天然无污染印染,此项目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发出的植物染料印染夏布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染料印染夏布着色差、易褪色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性难题,实现产品“绿色纯天然”。

第三步,把苎麻加工成“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的夏布———高支纱夏布,使纯纺类纯苎麻纱由传统的24公支、36公支两个品种,上升到48—150公支以上多个品种。恩达公司研发的纯麻高支纱技术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第四步,把苎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加工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混纺高支纱产品,实现苎麻的功能化作用。苎麻除了与棉混纺生产麻棉混纺纱线外,还能与其他功能性纤维混纺生产耐磨透气的军用产品、强力抗拉的渔用产品及其他特殊领域的功能性产品。同时,麻类纤维还是产业用优质材料,可制作植物培育垫、高速传送带、过滤材料、医用纺织品、非木材纸等。这些替代木材生产的纸浆、人造纤维、复合板材和纸张等麻制品的开发意义非常深远。

第五步,江西恩达创立的“恩达家纺”品牌的系列麻纺、麻棉混纺家居及服装制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等新的消费观念兴起,麻纺服装、室内装饰、卫生保健用品等也将迎来巨大的消费市场。研制成功的夏布家纺品有效解决了苎麻夏布产品质量不稳、花样单调、颜色单一、有刺痒感的问题,成为市场的高档消费品。

第六步,利用不同颜色的苎麻纱线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在织物表面构成各种不同花型图案,使其具有立体感,从而形成优美的花色品种的新产品———色织布,有效地淘汰落后化学染色工艺,确保染色均匀度和染色牢度,同时不污染环境。

第七步,把苎麻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加入一定数量的Ca及化学助剂,可替代木材生产的纸浆、人造纤维、复合板材和纸张等麻制品。

我国苎麻行业协会秘书长成雄伟指出:恩达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也就是实现了从传统型夏布产业向现代工业型苎麻加工产业的发展。

3 在转变中实现丰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1 持续创新硕果累累

企业创办以来,围绕苎麻深加技术开发与利用,已经实现原创性发明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授权3项,获得专利技术奖励2项,制订行业标准5项、企业标准7项。在技术的持续创新过程中,恩达家纺填补了多项苎麻利用技术与产品的国际空白,成功解决了行业多年来一直攻而未克的技术难题。

3.2 社会辐射效应明显

恩达公司的微生脱胶技术与化学脱胶技术相比,年可节标准煤9453吨,年可节水705万吨,按1m3水=0.000255t标准煤折算则节约1797.75吨,年可节约电能约32万度,折合标准煤39.3吨,年减排的COD约为5430吨。产品质量好,污水达标排放,有助于改善水资源状况,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恩达公司苎麻微生物脱胶生产线的建成,促进了苎麻种植业和夏布纺织业的蓬勃发展,拓展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渠道,农民不愁苎麻销路和夏布销售难问题,带动赣西乃至全省的苎麻种植业农户直接就地加工增值,分宜县由此而成为全国苎麻夏布集散地。公司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带动全县苎麻夏布从业人员达10.56万人,夏布专业户达5000多户,苎麻夏布年创产值过亿元,年创税收千万元,农民从该产业中人均增收1130元。而且公司与本县各乡镇43000户农民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原料的产销合同关系,从此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2008年8月,经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审定,江西恩达家纺公司被命名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因此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

3.3 企业经营效益喜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5万亩苎麻种植基地,年产1.5万吨微生物脱胶精干麻、1万纱锭和500万米纯麻纺纱织布、5万锭麻棉混纺可纺80—150Nm纱线、100万套夏布床上家居用品、2000万米色织布,开发600余种夏布工艺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产能。拥有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国际领先水平的苎麻微生物项目研发成果,夏布工艺绣品外观设计等22项专利;拥有填补国内空白的植物染料夏布印染;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新产品80S/Z麻棉天丝混纺线和SR/C150S麻棉混纺高支纱线专有技术成果及国内首创使用苎麻产品研发床上家居用品专有技术;拥有自主创造的“恩达家纺”牌染色夏布产品,“怡诗缘”牌床上家居用品和恩达家纺苎麻制品的“江西名牌产品”,“恩达家纺”产品注册的“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创新中心”;被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首批农业产业化优质苎麻纺织原材料种植基地”;被新余市科技局命名为“苎麻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造出新的苎麻产业经济增长点。近三年来,恩达家纺年均销售额增长率超过50%以上。

4 经验和启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和转变的金钥匙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恩达公司在企业发展和夏布产业道路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了创新驱动格局。被列为创新型企业以来,恩达公司不断对过去的探索与实践、自主创新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对创新有了新的深入的系统认识,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改善。主要体现于:由过去的不自觉地创新,转向自觉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创新;由过去随机性创新,转向注重总结方法、构建创新模式的创新。

恩达公司的实践说明,要实现创新驱动下的企业发展和产业成长,离不开对创新规律的积极探索,离不开对创新思维的有效运用,离不开创新体制的建立完善。最关键的是要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体制保障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如果说,技术协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金钥匙,那么,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就是从技术向产品再向产业转化的可靠保障。恩达公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4.1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研究模式

恩达公司以“苎麻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或项目合作关系,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与北京理工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苎麻纺织产业培养优秀人才;与武汉大学生命学院合作开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生物脱胶装置,用于生物脱胶生产线;与中国麻类研究所合作进行苎麻良种的开发与推广。

4.2 建立研发资源共享与激励制度

恩达公司为了实现研发人员资源共享,除40%研发人员在专门的研发机构外,其余60%研发人员分派在集团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部门,既承担自身岗位的技术完善工作,又承担新的研发课题的技术工作,各环节信息通畅,研发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

4.3 建立科研经费持续投入和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将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研发,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账户,专款专用,保证创新资金的投入。自2007年以来,恩达公司研发及中试投入累计高达几千万元,占销售收入的7.26%。同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经营制度化,有效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4.4 建立研发与营销集中化、生产与中试分散化的科工贸一体化创新体制

公司建立研发管理中心并设立创意研究、实验室和中试车间进行研发;生产管理中心由若干生产车间从事生产;营销管理中心设立产品销售部负责销售。

4.5 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良性互动螺旋式发展的创新机制

在科研、生产、销售、管理部门之间,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职责清晰、赏罚分明、高效运作的工作关联,从而保证各环节责权利明确,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研发管理中心研发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许可方式,由生产管理中心负责产业化形成产品,并以内部转移价销售给营销管理中心进行市场推广销售,使科技成果迅速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企业从产业化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回报,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5 思考与探讨

5.1 继承与发展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传统的夏布生产拘泥于非常落后的手工加工,制作工艺相对传统,产销渠道不够通畅,夏布产业的发展始终较为缓慢。而以夏布为基材的现代装饰品需求量却越来越旺盛,恩达依靠协同创新,增加科技含量,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值。同时,要扩大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使夏布走出单一的、依赖性的粗放型盲区,重现夏布昔日辉煌,使夏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恩达公司从夏布的生产方式、面料特性等角度入手,创建一条夏布产业原材料种植、产品研发、纺织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思路。既继承了传统,又实现了发展。

5.2 满足社会需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是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更加突出社会责任,这是一个为无数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恩达公司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不忘回报社会,感恩社会即为“恩”,勇达高峰即为“达”。恩达公司正是坚持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恩”字当头,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不断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才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5.3 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企业协同创新,在持续探索中逐步推进

企业发展方式的选择和转变具有动态性、渐进性和复杂性,其转变成败往往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和团队能力。从恩达公司的经验看,生产方式转变需要产品体系、市场需求规模的支持;经营方式转变需要决策论证与实际成果验证的支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宏观政策、社会环境的支持。因此,整体上需要企业协同创新,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荔.苎麻纤维的特性[J].中国纤检,1996,(07).

[2]王少农.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的生产性保护[J].青年文学家,2011(21).

[3]郑金武.要大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N].科学时报,2012-03-17.

[4]张力.协同创新意义深远[N].光明日报,2011-05-06.

上一篇:太原小店下一篇:一次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