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服务

2024-10-25

协同创新与服务(精选12篇)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1

摘要: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地理位置优越,动漫及动漫服务外包势头发展良好。动漫服务外包的科学发展对于提升山东半岛内涵,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体制,有效的在动漫产业中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从而丰富整个半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动漫,烟台,政策

0 引言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务,即企业将信息服务和商务流程等业务发包给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作为新兴的服务外包承接国,正日益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首选地。

烟台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承接服务外包,尤其是对韩、日的动漫服务外包,有着巨大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烟台又是环渤海蓝色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烟台服务外包尤其是动漫产业的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研究,在整个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动漫服务外包现状比较研究

烟台地处胶东半岛顶端,然而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并不是太好,长期以来,众多的软硬件厂商大多数将烟台作为一个终端销售市场,而不是一个研发、生产、创造市场,烟台的软硬件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在大连、青岛和济南的夹缝中生存,发展难度很大,与这些区域相比,烟台的服务外包有以下特点:

第一,烟台发展服务外包较迟,市场占有率低。在承接的外包业务中,高端市场份额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品比例低,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依赖国外和省外供给,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下游环节。

第二,大多数外包企业的服务质量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发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战略意识。得到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认证的公司比较少,很多企业一般不知道或不重视它。

第三,缺少高质量的人才。烟台市没有重点大学,高校数量和质量都低于青岛、大连和济南三市,高校为地方提供支持的力度不大,所培养的人才层次较低。同时缺乏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培养好的高级人才往往因为待遇等问题,跳槽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烟台成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造成了大量精英人才的流失。

最后,虽然政府对服务外包尤其是动漫服务外包非常重视,但是方法手段和具体的有吸引力的措施还不够。目前我国的各个行政区域对服务外包的发展都非常重视,要想在服务外包这个大蛋糕中分一块利益,仅仅是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切合实际的能够推行的有效的措施,还需要政府脚踏实地真真正正的将之作为一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推动。

2 体制创新与协同发展研究

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与韩日隔海相望,毗邻青岛、大连等国内外知名城市,交通便利。但是在城市的软实力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上,却远远落后于国内一线大城市,如何做好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提高在信息产业等附加值高、无污染的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健康有效的发展。

首先,重视人才的引进机制和创业的扶持,留住精英人才。IT产业是一个智力高度集中的产业,整个产业对高科技人才的依赖非常大,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避免企业中的人才流失。例如,目前烟台的IT企业很多集中在高新区、莱山区和芝罘区的相对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资源的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些都容易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可以打破传统的为机关事业单位集资建房的机制,专门为高级工程师和企业核心骨干技术人员建设小区,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增加这些人员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他们能够安心的留下来,踏踏实实的工作。

其次,推进服务外包集聚化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平台建设,为动漫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公共测试、质量保证、技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同时,吸引电信、电力、交通等企业为集聚区开展配套服务。通过打造一流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区内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规模和特色。在园区内,还应加大对现有服务外包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竞争力强的企业重点进行扶持,目前烟台已经建设了动漫基地,并且该动漫基地在2007年成为国家级动漫基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需要进一步对该动漫基地资源进行整合扶持,以提升基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在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动漫协会和软件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动态分析和预测,建设服务外包信息网站、发布信息。组织动漫服务外包企业参加投融资洽谈会、组团出访;完善发展环境,建立外包产品开发服务支撑系统;加强烟台动漫服务外包产业对外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城市品牌与形象,促进烟台动漫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最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整合大中专院校资源,以学科共建或定单式培养方式开设适应服务外包产业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引进真实项目。模拟真实的环境和操作规则,使企业有效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鼓励本地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外服务外包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外包人才培训模式,营造外语培训和应用环境,增加计算机和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政府引导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秉强.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对策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3):39-43.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2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老化周期变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学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由于团队实践和协同学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加强团结协作,形成知识互补,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迅速,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基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实施基于团队实践与协同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实行团队实践与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是组建学习型团队。

1学习型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学习型团队,指的是具有不同背景、知识、技能和拥有不同信息的成员,相互依赖,通过沟通与协作,强调知识互补,为统一的目标和标准共同负责而奉献的少数人所组成的种群体。一个高效运作的学习型团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明确的目标、异质的成员、灵活的组织、依存的关系、良好的协同、优秀的文化、整体的绩效、合理的支撑服务体系。

2学习型团队的组织设计

团队按组合的状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紧密类团队,例如科技创新班、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二是松散类团队,例如问题解决型团队、工具应用型团队等。

2.1团队结构

团队一般都由组织者、核心组、团队成员、辅助人员四个组成部分搭成基本构架。这样组合的特点是:组织结构简单紧凑,成员组合多元高能。

(1)组织者。在团队中以一般队员身份出现,起牵头、教练、推动、协调、沟通、服务作用。

(2)核心成员。在特定的目标中拥有特定的技能与知识的少数成员,主要从事活动的组织、规划的制定、方向的掌控等活动。

(3)团队成员。根据成员异质、能力互补、任务饱和的原则来选配团队成员。

(4)辅助人员。辅助人员可以由教师、专业人士等组成,主要为团队提供所需要的资源,监督团队目标的落实与绩效考评,处理各种矛盾,为团队提供智力支持。

2.2团队成员特点

团队成员组合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能力、个性、角色等多元化。

(1)知识多元化。每个成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团队其它成员所需要并能够通过协作方式传递给其它成员。

(2)能力多元化。高效的团队运作离不开成员间的有效协同,同时,团队知识的彰显也需要具有各种能力的人员。

(3)个性多元化。团队成员在价值观、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差异和冲突并非都是有害的,许多创新的观念就是在冲突中产生的。只要冲突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上,通过有效的沟通,就能在冲突中解决问题。

(4)角色多元化。团队实行角色共享或轮换,经过多次轮回后,每个成员能够在不同的角色得到历练。

(5)科学组合。团队不是一群人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科学组合,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向心的凝聚合力,达到l+l>2的效果。

3学习型团队活动——团队实践与协同学习

学习型团队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团队实践与协同学习。组建什么样的团队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与目的。对兴趣小组、科研攻关小组等周期比较长的团队活动,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团队,对个案研究、议题讨论等周期较短的活动,可以建立临时性团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临时性团队居多。

在团队组建前,教师首先需要确定相关的议题。一般来说,在围绕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范嗣较为宽泛,以保证团队视野有足够想象与发挥的空间。

组建团队时,结合议题的知识面与知识点,以及参与团队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确定团队规模。团队规模过大,成员的彼此依赖往往会制约团队的创造性,抑制团队的绩效,同时也给团队的组织管理、绩效评估带来难度;团队过小,会导致成员工作过载,团队行动迟缓因此,教师应该适度掌控议题的大小与边界,以防团队过大或过小。团队成败的关键在于团队的核心人物。团队核心人物不应是教师指定的,这是由团队的自组织性质所决定的。在团队核心人物的形成过程中,但基于对培养对象的考虑,适度的干预是必须的,如教师推荐负责人等。

团队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团队目标。结合教师给定的议题,团队成员共同就该议题讨论决定本团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技术工具与方法,理清研究思路,明确任务时限。成员分工。根据各成员所擅长的能力与知识进行任务分工。即可以按知识点进行分工,也可以从方法层面来进行分工,如进行市场营销案例研究,可以按照目标市场分析、渠道建设、价格定位等知识点来分割任务,也可以按照支撑理论、技术工具、市场调研、分析与推理、验证与结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工。

样本参照。选择样本参照来明确团队及其成员的工作所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成员通过样本参照以明确自己的差距,团队整体工作也可以参照样本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定期交流。成员既要对他人的工作提出诚恳的批评意见,同时也要虚心地接纳别人提出的改进措施,这本身就是一个消化吸收、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提升团队水平的知识整合过程。主张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定期交流,开展头脑风暴,利用QQ群、网络硬盘等网络资源建立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称、工作不同步、内容不协调的现象发生。

跟踪反馈。团队负责人和辅导教师定期对团队工作进行捡查评估,对工作设立里程碑,对团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矫正和帮扶。

成果提交。成果提交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成果报告、成果宣讲、接受质询等。成果提交时,进行团队成果互评,并总结各团队的长处与不足,这既是一个团队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团队绩效考评环节。

团队解散。团队必须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周期长的团队会变得自满并缺少创新性,而新成员有利干激发出较大的创造力。团队在遍历一个任务周期后应该进行重组。团队实践与协同学习是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协作、创新轮回循环、旋进上升的过程。

4学习型团队的绩效评价

团队绩效的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团队的产出。(2)成员的满意度。(3)持续合作的能力。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3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图书馆 社会化信息服务 服务平台

分类号 G258.6

1 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新动力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作为高校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学校的科研创新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也有能力为社会的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资源与服务。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此项规定,激发了图书馆界对社会服务的研究。之后,2005年主题为“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会议、2007年《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广州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都以各种形式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展相关信息服务。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方面。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其社会化服务虽然可能不及本科院校开展得广泛和深入,但高职院校具有直接面向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缘优势,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其地方性、乡土性的特点又使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体现出更多的实用性。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社会化服务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服务方向和服务目标,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新的推动力。

2 定位准确、服务特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向

2.1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对象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和地方区域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1]。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具有职业性、直接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这种职业定向性,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地融入了产业、行业、企业等社会需求要素,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更多地具备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优势,能够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2]。本科院校往往分布在省会城市及其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而许多高职院校则扎根于二三线城市及许多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另外,高职院校往往注重为某一个行业培养技能型、专业性人才,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行业特色,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向为:一是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二是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相应地,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方面,也必然以“行业产业”和“地方区域”为主要服务方向。

2.2 基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该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性

在协同创新中,随着各创新主体和要素活动的增加,其对各类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必然有明显的增加。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主动出击,积极融入创新活动,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价值。高职院校由于具备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点,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不要求“泛”和“全”,而要求根据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和立足于区域的特点,社会服务的开展能够直接服务对口企业、地方政府、区域农村经济等,更加注重服务的实用性,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这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在创新活动中的影响力,扩大社会影响,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在社会化服务中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为进一步开展公益性的信息服务提供保障。

2.3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召开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上狠下功夫。……高职院校还要努力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3]随着近十年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已具备区域内专业资源针对性强、特色资源丰富等特点,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计划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不仅购置了大量的纸质资源,而且还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具备为创新主体提供协同创新的优势,还可以保证在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上与协同方的创新需求形成良好的匹配。另外,近几年,高职院校图书馆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大量引入各类信息情报专业人才,而且与其它社会信息中介机构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更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关系,这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3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激发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高度热情,广东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提出了创建“2011计划”示范省的工作目标,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空前,各高职院校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中心。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商务印书馆等联合组建了“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华联学院等五校组建“科学城五校协同创新联盟”。为了更好地在协同创新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图书馆应主动出击,积极融入创新活动,构建面向协同方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和互动。

3.1 平台建设紧密联系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实现各类资源和知识的协同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其服务对象主要围绕学校协同创新中的各个要素——合作企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同创新,它的校外协同创新要素主要包括: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港口协会、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交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航海高专等交通类兄弟院校、各类交通类企业、地方交通集团、交通研发企业等。创新主体基于统一的合作目标,所需要的交通类信息资源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交通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化目标一致。在平台建设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将本馆的有关交通类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精品课程、实训资料等各类信息资源融合在一起,方便合作主体能够便捷获取。

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提供文献传递、专利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主动向社会合作方提供“量身定做”的竞争情报服务和专题信息服务。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获得相应查新资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协同方提供科技查新等特色化服务。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依托广东省交通厅资金支持,于2005年成立广东交通科技查新中心,为全省交通系统的科技项目立项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对项目技术内容的新颖性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结论,为交通行业、企业在进行项目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时提供客观依据。自2005年至今,已经出具正式合同达500余份,很好地服务了产学研各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针对特定创新主体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建立具备高职院校特色的个性化的专业数据库,依托本馆的技术及人才优势,为协同方系统地搜集和组织信息资料。

3.2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将“2011计划”真正落到实处,2012年6月15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工作会议。作为一个具有80周年历史的老牌轻工院校,不但历史底蕴深厚、校友等社会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不可比拟的“轻工”特色和优势,有成功的“高速新闻纸技术”“改性MC尼龙技术”等众多应用技术协调创新的成功案例,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会议决定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行业协会、院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共同组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把“2011计划”落到实处,为广东省创建“2011计划”示范省作出贡献。

面对这一机遇,图书馆积极行动起来,已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加入协同创新,并已安排信息技术部专人负责,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页上开创“信息服务”专区,构建专门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

在平台的建设中,图书馆应牢牢把握本校轻工特色鲜明的行业特征,主要从校内协同创新要素(校内教工、学生、科研机构、实训部门等)、校外协同创新要素(社会协同方)、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校内协同要素角度来看,既要能够便利地利用平台上的资源,又要主动向平台提供各类资源,如各类实训资源、精品课程、论文、课题成果等;对校外协同创新要素来说,围绕协同创新的统一目标,要能够便利地获取平台上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并将各类科技成果和最新专利等及时纳入平台中,便于其他创新主体的使用;从资源建设来看,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方便所有创新主体共享资源和服务(见图1)。

由图1可见,包括校内科研、教学、实训等部门、广东轻工业协会、广东省轻工类行业企业、广东省轻工类科研院所等作为协同创新主体都围绕在这一信息服务平台上,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通过平台的协调机制,各主体间既能够从平台的统一检索界面获取各种服务,如“轻工行业最新动态”“轻工行业项目查新”“在线参考咨询”“竞争情报服务”“定题服务”“项目查新”等,也能够将各自的资源和最新科研成果等传递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之后进行输出,如“轻工行业专题资源汇编”“轻工行业特色数据库”(如:“纸文化特色数据库”“轻工科技成果库”“轻工精品课程库”“轻工实训资源库”)“公用数据库”(如: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通过一站式检索,实现各创新主体共享资源和服务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促进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图书馆还应有意识地主动与企业和其它协作主体取得联系,调研其信息需求,主动收集企业所需的各类资源、最新成果等,方便其它协作主体使用。此外,为了更好地便利各创新主体使用该平台,图书馆还应定期向各协同创新主体进行培训、广泛宣传自己的资源和服务,形成优势资源互相补充、公共资源协同构建、特色资源积极共享的目标,建设过程中注重数据格式的规范和标准化,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创新发展。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平台系统管理员,负责解决平台的技术问题,由系统管理员对创新主体进行逐级授权,明确各自在系统中的分工,不同的创新主体授予不同的权限,同时对用户的使用权限也要做出一定的限制,来保障平台系统和相关信息的安全。

3.3 平台建设应作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创新要求能够突破各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基于这一理念,图书馆构建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应该作为学校协同创新的一部分,纳入到统一的创新平台建设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各协同主体通过协同创新平台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图书馆在学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地位,防止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各种经济、市场动态的信息收集,信息专家团队建设与专业咨询服务,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一个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主体、以实现协同创新目标为导向、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和交互,以满足地方和行业企业创新和信息需求为目标的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这将成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智力支持。

4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自成系统,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本校师生。因此,不管是在学校领导还是图书馆人的观念里,为本校师生服务属天经地义份内之事,而对敞开校门,接待社会读者则缺乏积极性与能动性。这种“封闭保守”的管理体制、陈腐落后的观念严重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和为社会服务的进程。而对于社会合作方而言,长期以来鲜少涉及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合作,更倾向于向社会上的各类信息机构寻求信息支持和帮助。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服务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

4.1 加强校内自我营销,争取学校的全力支持

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是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以产学研各方为合作主体,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由于图书馆是学院的教辅部门,很容易在协同创新中被各方忽略,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认为协同创新只与教学、科研以及校企合作部门相关,忽略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鉴于此,图书馆有必要在协同创新中主动出击,首先加强在学校内部的自我营销,向学校主管领导、协同创新各相关部门积极宣传自己的服务,争取获得学校方面的全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是资金、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争取作为一个创新主体要素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去。这是图书馆构建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并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另外,在平台资源的收集过程中,图书馆还需要得到实训部门、教务部门、科研处等各部门的协同和配合,这都需要学校方面的全力支持。

4.2 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广泛宣传自己的平台和服务

就当前而言,作为协同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机构等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了解不多,他们更多地利用社会上的信息咨询公司等获取所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学会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社会媒介主动宣传自己的服务。众所周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在本行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图书馆应研究如何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为桥梁,在信息提供与信息需求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交流机制,将图书馆的各项面向社会化的信息服务推广给协同方。

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利用行业信息年会进行宣传推广、制作各种宣传利用手册发放给行业协会、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各种会议向行业主管部门等进行服务内容的推介等[4]。除此之外,还应该利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力量,主动深入行业企业等进行各种资源利用的培训,尤其是在企业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竞争情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使企业等协同方全方面了解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从而做到由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利用平台的各种服务。对图书馆而言,向协同创新方提供服务,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争取学校对其更大程度的重视和支持,又可以通过向社会化服务对象提供的有偿服务收费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4.3 不断探索与资源商合作的新模式,减少创新主体间的使用壁垒

高职院校构建面向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上的协同对象开展服务,必须首先解决好校外资源访问限制的问题。目前,由于高校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权限和范围往往受到资源商的限制,校外用户无法直接访问,严重降低了服务平台的使用效率。平台建立后,图书馆首先需要与资源商进行协商,探索各种合作的新模式,例如通过设置校外漫游账户、固定Ip地址、按下载流量收费等访问方式,使创新主体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在校外访问到平台的各类数字化资源,从而真正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使用壁垒,使资源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4.4 图书馆内部成立情报服务中心,主动参与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盟

为了更好地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保障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图书馆应在争取学校的支持下成立情报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开展面向社会对象的信息服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本馆内部其它部门能够正常运行,保障面向本校读者的各项服务能够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专门的部门负责平台的管理和维护,负责与创新主体接触、沟通以及开展各项培训服务等,做到“专人专责”,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影响力。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协同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技术突破和未来市场需求为基础,是具有战略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产业。作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然而在其产值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在自给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短板效应”,因此积极提升其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应用效率,才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性成长的关键之处[1]。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业务运作具有集成创新的特征,因而就难以由单一的企业独立完成,而是需要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联合创新和模块协同[2],这其中就必然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因其特有“高度专业化、产业关联度强、信息与知识密集”的产业属性[3],能够有效地提高制造行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水平并进而提升其经营绩效[4];这种趋势在以高端化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能够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进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和促进生产性服务的创新升级[5]。

因此明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就具有了现实研究意义,本文将首先基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方式,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合理分类;然后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状况进行理论推演;最后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对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1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置辩

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的文献较多,对于二者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还显得较为少见,当前主要的观点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主流走向将是协同创新[6],协同创新才是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水平低下的有效途径[7]。这一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还普遍较低,需要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来开展研发工作[8]。并且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而言,多主体协同创新才是其良性发展的理想模式[9],这其中十分重要的协作主体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最可能存在于产业创新层面上,二者协同创新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协同创新作用的关键节点[10]。

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观点,生产性服务业既是技术和知识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外部市场和知识网络中创新外溢性表现得最为明显的环节[11]。生产性服务业在其运作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知识创新,其专业化知识的输出将直接促进制造行业的的知识创新[12];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还能够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研发设计、风险投资、市场开发和物流保障等服务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率[13]。比如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14];领先市场的构建能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取提供有力支撑[15];通过专业知识输出的方式,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缩短技术创新周期,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高[16]。因此如果没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就难以步入高端化的发展道路[17]。

虽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问题业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一、理论分析思路还较多地集中于二者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缺乏对二者协同创新具体模式的理论归纳;第二、将生产性服务业这一包含范围甚广的产业概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难免会混淆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迥异方式;第三、研究成果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较为缺乏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现状的定量研究。

1.2 研究思路

根据上面文献综述的结论,本文将针对上述三个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具体思路和一些关键性的概念界定如下:

第一、所谓产业协同指的是开放条件下不同产业子系统相互约束耦合,通过要素的动态博弈进程达到最优均衡配置的过程[7]。而协同创新则是指复杂系统中各类创新要素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单个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18]。因此产业协同创新就必然会表现为不同产业子系统中创新资源动态博弈的非线性作用过程。据此本文将借鉴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的具体模式进行理论推演。

第二、从产业协同的方式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一是通过促使制造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来缩短制造企业的创新周期,实现创新成果的即时转化[7,19];二是承包制造企业的部分生产环节,来降低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应用成本,实现制造企业创新成本的降低[7,19]。可以看出,前者主要是通过自身专业知识的“溢出”或者参与制造企业的研发过程来实现协同创新,而后者主要是基于自身创新所致的专业性服务能力高效完成所承接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来实现协同创新。为方便下文的研究,此处我们将前者称为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而后者称为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前者的协同创新过程称为研发创新,后者称为外包创新。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系统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实现整体创新效应的过程[20],因此本文将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来实现定量分析过程。另外,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囊括了高技术产业的前沿和高端部分,高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主体,因此在实证分析过程中用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情况来近似地代替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具有可行性[2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在传统制造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而且目前传统制造业基数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尚显稚嫩[22],因而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现状的同时,我们也拟对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以确保新兴和传统两种类型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均实现良性协同发展。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以传统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对它们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现状进行演化博弈推演和协同度测度分析。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

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协同创新系统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均会对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做出合理判断,并进而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这种创新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将表现为一种缓慢的演化过程,因而可以采用演化博弈论对其进行分析[9]。演化博弈论以参与人为研究对象,对具备有限信息的创新主体在既得利益上进行动态博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进程进行分析,最终的演化均衡结果将取决于演化的初始条件及演化路径[9,23]。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创新博弈

我们对研发创新博弈的影响要素(战略性新兴企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如下假设:am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所拥有的研发创新资源,包括技术储备、人力资源、商业模式等资源的集成;bm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协同创新的收益系数,表征企业的协同研发创新能力;cm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协同研发创新的成本系数,表征企业在协同研发创新过程所需承担的风险水平;因而可知ambm即为企业m采取协同研发创新策略时的预期收益;amcm为企业m采取协同研发创新策略时的预期成本;dm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独立研发创新时的预期收益。

同理,aps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所拥有的研发创新资源;bps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协同研发创新的收益系数;cps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协同研发创新的成本系数;apsbps即为企业ps采取协同研发创新策略时的预期收益;apscps为企业ps采取协同研发创新策略时的预期成本;dps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独立研发创新时的预期收益。根据以上假设,战略性新兴企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企业研发创新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图1所示:

假设区域范围内选择协同研发创新策略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比例为i(0i1),选择独立研发创新策略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比例为1-i;选择协同研发创新策略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为j(0j1),选择独立研发创新策略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为1-j。

那么,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协同研发创新和独立研发创新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创新收益为:

对式(1)求导数:

由式(2)可知,i和j的数值增大均可提升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收益率,也即区域范围内参与协同研发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越高,则战略性新兴企业m的平均研发创新收益就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本文选取的创新主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实式(2)的结论对于传统制造业同样适用,只不过式(2)中bm和cm的数值有所区别而已。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固有的高技术、高风险和高研发水平等属性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bm和cm数值比传统制造业都要高,因此i和j的数值的增大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创新收益提升的比例大于传统制造业,也即区域范围内参与协同研发创新的企业比例越高,战略性新兴企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创新的协同度会相对传统制造业偏高。

同理可知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协同研发创新和独立研发创新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创新收益为:

对式(3)求导数:

由式(4)可知,i和j的数值增大均可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收益率,也即区域范围内参与协同研发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越高,则生产性服务企业ps的平均创新收益就越高。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创新博弈

我们对外包创新博弈的影响要素(战略性新兴企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如下假设:e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外包服务业务对应的收益,f为战略性新兴企业m为完成外包服务业务所需耗费的创新成本;g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承接外包服务业务的收益(也即战略性新兴企业m支付给其的外包费用);h为生产性服务企业ps完成外包服务业务所需耗费的创新成本;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efgh。根据以上假设,战略性新兴企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企业外包创新博弈的得益矩阵如下图2所示:

假设区域范围内选择将服务业务外包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比例为s(0s1),选择通过自行创新完成服务业务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比例为1-s;选择承接外包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为t(0t1),选择不承接外包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为1-t。

那么,战略性新兴企业在服务业务外包和自行创新完成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得益为:

将式(5)化简可得:

由式(6)可知,s数值增大可提升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得益,也即区域范围内进行服务外包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越多比例越高,则战略性新兴企业m的平均得益就越高。

与研发创新博弈情况类似的是,此处本文选取的创新主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实式(6)的结论对于传统制造业同样适用,只不过式(6)中e、f和g的数值有所区别而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备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因而在其服务外包后可以更加集中精力从事核心业务,所以其e的数值会相对传统制造业偏高;而传统制造业因其产业规模的基数较大导致其外包业务的数量和类型都相对复杂,因而其f的数值会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偏高。而从生产性服务企业市场的一般性均衡来看,g的数值在二者之间应当差别不大。因此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式(2)中的f-g的数值会相对较大,这就表明s值增大对于珋vm值增大的影响程度更大,也即区域范围内参与协同外包创新的企业比例越高,传统制造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创新的协同度会相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偏高。

同理可知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承接外包服务和不承接外包服务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得益为:

将式(7)化简可得:

由式(8)可知,s和t的数值增大均可提升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得益,也即区域范围内进行服务外包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和承接外包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越高,则生产性服务企业ps的平均得益就越高。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

3.1 模型描述

对于创新活动而言,产业协同指的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不同产业之间彼此协同一致的程度。由孟庆松,韩文秀提出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24]可知,不同产业之间创新协同度越大,则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就越高;反之则越低[25]。因此本研究引入协同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的特点,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

根据三螺旋协同创新系统理论[26],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了企业维度之外,还应当包含政府和大学维度,因此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度量时,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子系统、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之外,还加入了创新外部环境子系统(用于指代政府、大学和中介机构对产业协同创新的影响)。

假设产业协同创新系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子系统、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和创新外部环境子系统为Sj,j∈(1,2,3);设其演进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不失一般性,假定ej1,ej2,…,ejl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假定ejl+1,…,ejn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各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eji的有序度为:

其中为第eji(i=1,2,…,n)为第j个序参量变量的第i个指标值,αji、βji为第j个序参量变量在第i个指标值上的上限值和下限值。Uj(eji)∈[0,1],其值越大,则eji对系统有序的作用就越大,对系统有序的功效也越大。

式中Uj(Sj)代表了子系统Sj的协调度,Uj(Sj)∈[0,1],Uj(Sj)越大,说明子系统Sj的协调程度越高,对整个系统的协同程度的贡献也就越大,反之则贡献就越低。

对于给定的初始时刻t0,设上述各子系统Sj的系统协调度为Uj0(Sj),对于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时刻t1而言,设此时上述各子系统Sj的系统协调度为Uj1(Sj),且则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可以表示为:

由式(11)可知c∈[0,1],c值越大,则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整体协同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是由所有三个子系统共同决定的,如果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大或者上升,而其他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较小或者下降,则整个创新系统的整体协同度就不高,只有各个子系统均处于同步增长或者降低的状态时,整个协同创新系统才处于协调状态。

3.2 序参量的确定

在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中,序参量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度[27]。在目前对于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领域,较少有研究专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进行分类的定量测度,这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两个子系统序参量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数据的易得性、评价指向的明确性等原则,本文确定了产业协同创新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序参量,具体内容和指代取向如下表1所示:

4 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验证前文产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理论推演所得出的结论,本文拟进行四组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分析,其中第一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创新的协同度,第二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创新的协同度,第三组为传统制造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创新的协同度,第四组为传统制造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创新的协同度。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2004-2012年作为研究年限(本研究成文时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尚未发布),全部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历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有关价格的变量均通过2004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另外根据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口径,本文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其中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由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数据累加所得,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数据累加所得。

4.2 三个子系统有序度确定

因篇幅所限,本文此处以第一组协同度分析为例进行计算,其它三组协同度分析只给出最终的计算结果。将第一组协同度分析的原始数据代入公式(9),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子系统、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创新外部环境子系统序参量各分量的有序度,如下表2所示。

将表2中数据代入公式(10),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外部环境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如下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从2004-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外部环境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在逐步提高,这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重视创新活动的协调发展。

4.3 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确定

将表3中的数据代入公式(11),可以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外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同理可以得到其它三组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所有数据如下表4所示。

4.4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文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为对比)与生产性服务业(区分为创造型和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趋势图,如下图3所示。

从图3中数据来看,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从时间维度来看,在2005到2012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子系统、(创造和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创新外部环境子系统的创新协同度均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从实证分析的原始数据来看,除个别指标外,基本上表1中各序参量的数值在年度维度上均处于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参与研发协同创新和外包协同创新的各类企业比例均在稳步增长;因而创新系统协同度和参与创新企业比例二者同步增长趋势验证了前文研发创新和外包创新博弈中的理论推演:参与协同创新企业比例的提高能够促进研发创新和外包创新收益的增长。

第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之间的比较来看,在2005到2012年范围内,随着区域范围内参与协同创新各类企业比例的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研发创新的协同度高于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创新的协同度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点也验证了前文研发创新和外包创新博弈的理论推演结论。

第三、从研发协同创新和外包协同创新之间的比较来看,2009年之前二者协同度数值相差并不太大;然而在2010年之后,研发创新与外包创新协同度的差距明显增大,这表明研发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明显超越了外包创新,而这一点与始于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所强调的原创性自主创新导向是一致。同时,从研发协同创新本身的变化趋势来看,2011和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超越传统制造业的差距日益明显,这一特征对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所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创新活动中的突出地位是一种有力的呼应和诠释。

第四、从上述四组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总体演变趋势来看,从2008年开始,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绩效大幅提升。然而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只是在近年来才进入比较协同的状态,尤其是2007年之前的协同度都非常低,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来,这种状况正在不断改善。

5 结论

本文从产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方式的不同,将生产性服务业区分为创造型和保障型两种;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和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创新和外包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对比)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理论推演;然后依据三螺旋协同创新理论,并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对比)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的研究表明,运用演化博弈理论,通过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的不同方式,可以对这两类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进程进行理论推演,推演的结果表明:协同创新体系中所包含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比例越高,则战略性新兴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总体创新收益都会提高;在研发创新博弈中,战略性新兴企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程度高于传统制造业;在外包创新博弈中,传统制造业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程度高于战略性新兴企业。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实证分析印证了上述理论推演的结论。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5

A.枢纽

B.中心

C.客运

D.物流

2.城市则是陌生人社会,强调()关系

A.熟人人情

B.法治信用

C.民主博爱

D.平等自由

2.多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

1.城市发展,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发展指导思想,包括()

A.城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B.城市是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C.城市是工业商业文明的发展结果

D.城市是自由、平等、开放的 E.城市是权力、等级和封闭的2.经典的区位经济基本理论包括()

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B.韦伯的农业区位论

C.杜能的工业区位论

D.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E.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3.判断题 【本题型共2道题】

1.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将通过强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交通和网络联系,全面提高中小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Y.对

N.错

2.快速路网支持城市立面拓展,主导城市功能集聚。

Y.对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6

关键词:政产学用协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一、引言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自己非核心业务以协议的方式承包给其他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我国服务外包体系包括服务外包事业、服务外包课程和服务外包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外包课程的推进,也离不开服务外包人才的支持。然而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在规模上的扩张和纵深发展,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据IDC的调查显示,中国外包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国家,所以尽管2009年高校扩招,大学生都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看似人力资源丰富,但实际上服务外包人才寥寥无几,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的外包市场每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承接服务外包成为其与国际高端接轨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中国已被认为是一个新兴的外包中心。因此,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尤其缺乏。如何充分地利用国家推进服务外包进程的政策,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事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建立政产学用合作培养物流服务外包人才模式,加大力度培养物流服务外包人才,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物流服务外包人才构成要素

1.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具备的知识包括物流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社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通过高校课程学习所习得物流领域的知识,如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管理与服务、包装、加工、报关、代理等;行业知识指服务外包知识,如服务外包流程、发包接包的合同谈判、外包决策原则等;社会知识指外语知识、各国民族文化知识、国际交往规则等。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交流,扩大发包、接包范围,更好的开展服务外包工作,扩大服务外包产业。

2.专业技能。服务外包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员工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良好的实战专业技能,服务外包人才要掌握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开发工具、语言、方法以及其他软技能。

3.基础素养。基础素养包括职业素质、职业心态、学习能力。

服务外包人才可分为服务外包行业领军人物、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型高端人才和技能型基础人才。结合服务外包人才划分的四个层次,国家对服务外包人才的要求,他们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基础素养,提出服务外包人才构成要素。

三、物流服务外包人才的政产学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纵观大众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主,企业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但目前缺乏政策支持还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所以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我国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需要。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根据纲要提出加强政产学用协同创新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模式,“政”指支持服务外包的各级政府。“产”指与学校合作的服务外包企业,它们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学”指具有培养服务外包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高校。“用”指向服务外包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并向学校反馈人才信息的用人单位。我国物流服务外包政产学用人才培养模式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1.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例如颁布的《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通过财政支持方式鼓励培训机构以及高校和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通过减收服务外包企业税率的方式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商务部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国家和地方服务外包财税政策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政策等等。由此可见,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及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2.服务外包企业在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下与高校开展合作对人才进行二次培养。企业向学校提供实训项目以及实习场地,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教学以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并定期开设技术大讲坛介绍该领域新的技术以及研发的新成果,企业还可以购买学校的知识产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成品,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用人单位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引进服务外包的毕业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才在服务外包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并及时向高校反馈信息。

4.学校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实践环境、硬件支持。学校通过教学改革逐步优化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如212模式方案,即对三年制的高职院校学生前两年时间学习教育部规定的理论课程以及一些基础的实践课程,最后一个学年学习服务外包相关的课程并重点掌握某方面的技能的人才二次培养的方式。学校通过服务外包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一些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学校与服务外包产业紧密合作开展教学,培养出中高层次的服务外包人才。

四、政产学用协作我国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

(一)高校自主创办服务外包企业

近年来高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利用寒暑假或一个学期甚至一年时间停课下企业实践,了解服务外包前沿技术、规范以及积累实战经验。因此,多数教师不仅能够完成课堂和课本教学,对服务外包行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再者,目前倡导的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给学校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因此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当前,许多高校或政府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并设立了相应的资金支持。这些产业孵化基地就是高校知识转化的有效途径,可以直接将科研成果或学生的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申请专利,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实现知识的资本化。

(二)建立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培养高端人才

我国内地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用三年时间培养出的只能说是准技师、准高级技师层次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要达到高端程度还需要长期生产实践的锻炼。全日制本科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技术上的高端人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1997年修订稿),高职教育相当于ISCED的5B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因此,跟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相应设置专科( 5B1)、本科(5B2)和硕士生教育层次(5B3),我国台湾地区早已形成了职业中专、职业本科、职业研究生等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理论上虽然逊色于全日制本科、硕士,但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更强。因此,建立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为服务外包行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五、小结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服务外包行业的今天,物流服务外包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在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下,以物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服务外包相关课程的选择、建设应与服务外包产业紧密结合,建立政产学用协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模式。政产学用协同创新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同时建立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培养高端人才。但是我国的政产学用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模式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有待解决,在此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关注他。

参考文献:

[1]祝招玲,马云驰等. 高校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2).

[2] 席东梅.协同创新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才支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9).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7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

所谓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产、学、研、金、政、用)基于目标利益,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在创新互动机制的约束和协调下,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在形式上属于横向协同创新,即指不同产业主体间的协同[1]38。高校在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利用承载丰富科技信息的科技档案,同时将形成大量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档案中的一大门类,是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2]11。高校科技档案分为科技成果档案、科技项目档案、科技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档案、科研基建档案和科研设备档案。高校科技档案能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信息社会化,进而真正融入创新体系的科技活动中具有知识储备、依据凭证、情报价值和桥梁功能。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能使高校与合作单位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摄取大量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科研设备、研发实验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终达到1+1>2的突变[3]32。

二、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

1.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作用。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技文化财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它的价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即要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中,开发利用是发挥高校科技档案作用的直接手段。只有主动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才能把档案中的资源优势变为社会化的科技信息优势,服务科技协同创新,服务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

2.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提升效力作用。高校科技档案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服务,是整个高校科技信息的源头。由此可见,深化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程度,协助一线高校科研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借鉴、参考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有效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应当先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类。只有通过对高校科技档案内容的熟悉、掌握,对高校科技档案所处领域的类别进行正确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进行鉴别,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将原来分散、零乱、无序的科技档案材料进行系统化整合,优化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才能提升其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效力,尽可能发挥科技档案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3.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科技信息流动与共享对于科技协同创新而言具有强力支撑作用。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多渠道传播,尤其建设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使服务平台在档案科技信息交流上起到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高校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档案信息由学校研究人员层面扩散到社会大众层面。社会相关行业成员可以通过检索和档案信息的持续流动,获取有价值的高校档案信息,促进隐性信息的传递、吸收与利用,直接铺垫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

4.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巩固保障作用。高校科技档案由于其原始记录性特点,使其成为提供科技协同创新信息具有保障性的参考资料。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任何一项创新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基础,科技档案正是已有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才具有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科技信息的消息性、客观性和逻辑性。高校科技档案包括数据、图纸、调查统计报告、技术规定、说明书、工艺流程指示、观察记录、实验室条件、实验设备信息等,甚至是失败记录,不论形式和程度如何,都可以为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和开发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障性促进科技信息向成果转化的作用,构成高校科技档案的巨大科技价值。

三、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的智慧成果,是珍贵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创新知识源泉。据统计,企业部门科技档案被很好地归类,并及时提供知识从而发挥作用的只有12%[4]19。要想高校科技档案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进一步规范、完善、优化、创新其管理工作,以求大力开发利用其资源,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夯实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必须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基础性工作。首先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更取决于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默契度。作为高校领导,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高校议事日程、配套相关制度、配备相关软硬件和专职或兼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储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在丰富科技档案内容的同时又得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质量。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明确划分范围与内容,优化科技档案信息,改变少收、多收、乱收的现象,要求做到收集完整、归档及时,保证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提供者存档时放心,用档者用得方便。最后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到科技档案形成者、科技档案工作者和科技档案利用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层面正确界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对象,能统一协调好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科技档案信息保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

2.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需要通晓科研管理和科研档案的特殊型双向性人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技档案开发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首先制度化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制度建设,要求高校档案科技管理人员树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引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档案资源,全天候及时提供现场查阅、借阅、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其次有计划教育培训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学习档案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使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确保其不偏离正确方向;培训学习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科技管理知识与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其综合素质。

3.改变服务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协同发展。高校科技档案就是高校的科技信息,应当实行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质变,积极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服务于高校与整个社会的科技协同创新活动,把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与用户需求,即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科研人员个体对科技档案的利用层次不同,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的服务工作。同时,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熟悉、掌握本校科技档案的时间、数量、种类、载体、机密等级和编目排架状况,以及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利用价值与完整准确程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管理设备与计算机检索手段开展编研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其次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档案宣传服务方式。高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就是服务,只有培养主动服务观念,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理念。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可以积极主动采取印发宣传册等服务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高校科技档案信息,使档案信息传播常态化,提高信息传播速度,进而通过科技协同创新,使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服务于社会大众。

伴随国家“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的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愈来愈密切,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使其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广阔的世界,让沉寂的科技档案为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论文分析了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阐述了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提升效力、强力支撑、巩固保障等作用,提出了规范高校科技档案基础工作等措施,努力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8

一、深化认识, 做好顶层设计

1. 健全组织, 强化领导

河南工业大学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两部领导讲话和两个文件精神, 深刻领会“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底, 分析学科优势, 就推进“2011计划”的思路、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学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011计划”领导小组, 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成立了由知名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和“2011计划”办公室;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 争取多方支持;相关职能部门从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等机制体制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 为学校“2011计划”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2. 汇聚优势资源, 特色学科率先行

2012年7月, 河南工业大学面向超硬材料行业的重大需求, 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等18家协同创新单位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郑州超硬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将瞄准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 组织创新要素协同攻关。“粮食储藏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解决国家粮食产后的有关重大科技问题为创新目标, 着力服务和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以发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储藏相关领域相互支撑、相融共生的国内最为完整的粮食产后学科群优势为协同基础, 成为国家粮食产后储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 推动国家粮食储藏与安全科技进步, 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外, 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先期培育的基础上, 还成立了“粮食产后安全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主食品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1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粮食储藏与加工、超硬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3. 瞄准需求,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持续高效地实施“2011计划”, 河南工业大学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与措施, 制定了《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意见》《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评审程序》《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框架性协议》《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筹措与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明确了学校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保障措施, 为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强化协同意识与服务功能,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行业科技进步

河南工业大学因粮而立、依粮而兴、靠粮而强, 在粮食产后储运流通、精深加工等学科领域特色鲜明, 学科优势突出。多年来, 河南工业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需求, 充分发挥粮食储运、加工、流通和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培养人才, 提高学校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1. 强化科学研究功能,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应用价值。一是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 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科研综合实力, 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解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粮食行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发挥高校桥梁纽带和科技熔炉作用, 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不断引进、吸收、创新, 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原始创新领域, 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团队协同研究为驱动, 河南工业大学开创的“储粮昆虫分类学”解决了中国重要储粮害虫象甲分类的国际困惑;“我国主要粮种储藏期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及其引起粮食霉变发热、带毒的原因及防治途径”首次为中国科学储粮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理论”填补了国际缺氧储粮保鲜研究空白。在应用技术领域, 瞄准经济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开展国家急需的粮食产后深加工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 提高粮食深加工的转化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粮食深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耗、粮食资源浪费和粮食加工生产成本。近年, 学校在协同创新中涌现出一批集成创新成果, 在粮食产后领域连续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 “国家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轻工和粮食行业20多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荣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 全面参与了总投资82亿元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 国家投资337亿元建设的1100多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1000多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 绝大部分采用学校研发的储粮工艺技术和设计规范, 综合应用了学校粮食产后各个环节的重大科技成果, 使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存损失率由4%降至1%以下,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 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

2.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是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 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培养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学校拥有的“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 是目前行业中唯一可在粮食储运和粮食加工两个领域开展交叉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平台, 这为会集高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转化工程技术成果提供了条件。“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粮食产后领域的省部级科研平台, 为开展粮食产后领域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粮食产后领域拥有的各种学科科研平台, 覆盖领域范围的广度、相互支撑度、交叉融合度、衔接紧密度等居于行业高校之首, 为会集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工程中心为依托, 以项目为载体, 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3. 强化文化引领功能,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而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居于特殊地位, 它不仅是中原文化的基石, 更是华夏历史文化传承的缩影。作为具有粮食行业背景的高校, 大力开展粮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落实国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贯彻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的政治要求。河南工业大学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 形成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以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 产出一批以粮食文化为主题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述, 推动特色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培养一批粮食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形成一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粮食文化研究团队, 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农耕文明的现代化, 增加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粮食文化的认同, 打造具有中原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粮食文化品牌。

三、创造协同创新环境, 提高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1年, 河南工业大学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推进协同创新。学校将以协同创新为契机, 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协同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1. 以需求为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 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 要开展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这种结合国家需求的问题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通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来协同完成, 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该着眼于行业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问题, 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围绕目标, 通过协同组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 降低粮食产后损耗, 完善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优先发展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 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等若干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 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了更新的目标。

2.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 (行) 协同、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发、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通过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办学思路的创新, 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充分发掘隐性资源, 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加快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 寻求突破性发展, 使自身特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创新与深入拓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把握未来学科发展主动权, 产生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 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 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会聚作用,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做实交叉学科发展平台, 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会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河南工业大学依托“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 并以这些特色学科为龙头, 与其相关省级重点学科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产业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交叉融合, 建立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 2个交叉学科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 3个学科交叉中心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 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 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当前, 我国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客观需要, 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分散和封闭, 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组织管理必须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河南工业大学制定、启动了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政产学研用合作绩效, 探索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 做好制度顶层设计;面向重大社会科学问题, 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集聚;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二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探索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高校科研组织结构, 实现从传统“直线职能型”向新型“任务矩阵型”的转变, 设立独立于院 (系) 的科研机构, 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调配科研人才与资源;强化科研管理制度, 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双层管理”的转变, 依托学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建立院 (系) 与项目组“双层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 实现从“单一学科评价”向“综合性评价”的转变。

4. 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9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在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报告指出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顺应时代要求, 加快经济经济结构调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寻求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把创新发展摆在全局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等, 依靠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重庆作为“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 联动东西贯通南北,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重庆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格局, 发挥战略节点作用, 继续推进西部开发开放的必由之路。2015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5—2020年) 》, 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全市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活动, 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 加快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推动国家自我创新示范区的申报工作, 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必须强化激励, 大力集聚创新人才”。为此, 推动重庆市实现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和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区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 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的巨大能量, 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

1 研究现状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 指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华尔特·罗斯托拓展了创新理论, 将“创新”界定为“技术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OECD经合组织将创新界定为“新意念转化为新产品和现有产品或现有生产方式的改进”。创新驱动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制度与商业模式等无形创新要素对现有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进行新的组合改造, 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 提升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 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创造能力, 增加产出, 形成内生性增长[1]。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过程, 经济发展最终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 是经济发展的内驱力[2], 也就是说,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必须要依靠科技人才来实现科技创新, 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 实现创新驱动强国战略[3]。张占仓 (2014) 从国家层面分析了青年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殊作用[4]。陈勇星 (2012) 以江苏为研究对象, 基于对创新驱动理论的分析从任务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手段创新、政策创新五个维度构建了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总体框架[5]。马一德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间的关系, 从知识产权方面构建了知识产权模块化运行机制以期激发企业和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

总的来说, 人才对于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必须要打造一支创新人才队伍, 通过人才驱动经济发展, 跨过新常态经济发展瓶颈。

2 重庆市创新驱动人才发展现状

创新人才队伍是重庆市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 是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总和。为了探索重庆市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将从人才规模、人才质量和人才结构三个方面分析重庆市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人才队伍的支撑现状。

2.1 重庆市创新驱动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素养和一定的特殊技能, 从事创造性科学学术活动, 正在或已经为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7]。目前, 我国将科技人才的统计口径界定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劳动者数量。如表1所示, 2009-2013年重庆市创新驱动科技人才总量逐年上升, 由82.61万人增加到209.86万人, 上涨了154.04%, 但是从整个国家来看, 2013年重庆市科技人才总量占比始终保持在2%附近徘徊,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西部十二省排名中也处于中等水平, 科技人才总量明显不足。

2.2 重庆市创新驱动协同发展R&D研发人员队伍现状

R&D人员全时当量指的是R&D人员折合成有效工作量之后的全年有效工作人员量, 表2的数据显示了重庆R&D人员全时当量的变化情况:2013年重庆R&D人员全时当量52612人年, 比2009年的35005增加了17607人年, 提高了50.3%, 但是与西部十二省相比, R&D人员全时当量仅占西部总量的11.92%, 与四川的109708人年存在极大的差距, 就全国而言, R&D人员全时当量占比1.49%, 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18。

在人才学历程度方面2013年博士学历研究人员5665人, 占6.77%, 硕士学历研究人员12837人, 占总数的15.33%, 本科学历研究人员为26419, 占总数的31.56%, 三者共计44921人, 占R&D人员的53.65%, 在整个西部十二省中落后于西藏、甘肃、云南、新疆排名第五, 略高于四川, 相对于排名第四的新疆, 重庆博士学历人才占比比新疆低0.82个百分点, 硕士学历人才占比比新疆低8.9个百分点, 本科学历人才占比持平, 总体与新疆相差了10个百分点, 与其他三大直辖市的差距更为显著。

2.3 重庆市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

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2014.

科技人才有高层次人才和一般科技人才之分,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2013年重庆市两院院士共计14人, 拟建立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增15人, 同年先后有23名科技人才入选“百千万工程领军工程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重庆市新增4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4年拟新增44人享受政府津贴;重庆市第二届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共计641人, 后备人选447人。虽然高层次人才总量在不断增加, 但是高层次人才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的两院院士中65岁以下院士1名, 65-75岁院士5名, 75岁以上院士8名;新增的44名享受政府津贴人才中40岁以下有3人, 40-45岁有8人, 46-50岁的有22人, 51-60岁的有11人;2014年高层次认证人才新增人员中40岁以下的有28人, 40-45岁的有3人, 45-50岁仅有1人, 50岁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有3人。

2.4 公有经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专业技术人才指的经过长期摸索学习具有某一方面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自主创新的劳动者, 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卫生技术人才、教学人才、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才、船舶技术人才。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14.

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重庆市公有经济事业单位技术人才共计470146人, 比2009年的438394人增长了7.24%:其中工程技术人才比2009年上涨了11.94%;农业技术人才数量在逐年减少, 比2009年下降了6.81%;科学研究人才的变动情况尤为显著, 由2009年的1620人增加到2013年的2316人, 上涨了42.96%;卫生技术人员上涨了19.80%;教学人员的变化幅度比较微弱, 5年间教学人员增加了10275人, 增加了3.99%。从人才层次结构来看, 2013年工程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1.94%, 农业技术人才占比2.86%, 科学研究人才占比仅为0.49%, 卫生技术人才为15.94%, 教学人员高达57.01%, 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才、船舶技术人才等其他人才仅占专业人才总量的11.75%, 其中教学人员比例超过了总人才的一半, 而全国教学人员比例仅为42.33%, 北京为33.36%, 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了重庆专业技术人才基数过小,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另一方面表明重庆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均衡, 市政府偏向大力发展教育, 扶持教育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 科学研究型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3 人才服务支撑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人才总量匮乏、质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制约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根源, 具体来说:首先科技人才总量虽然在逐年提高, 但是科技人才质量不高, 初级人才规模过大, 以硕士和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匮乏,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其次, R&D研发人员中人才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人才素质有所提高, 但是R&D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制造业企业和高等院校, 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不足, 而且R&D人员投入强度偏低, 不能保障研发质量和研发水平的提升;再者公有经济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规模虽然有所提高, 但是人才结构失衡, 教学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过大, 超过了总规模的一半, 而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十分有限。基于此将从重庆市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探究人才服务支撑重庆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重庆市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3.1.1 高校的人才定位不合理, 培养模式单一

201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个数达到67所, 每十万人平均在校高等教育人数为2894人, 位居全国第八, 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54079人, 但是毕业生的供应与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并不对等, 2013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共计96679人, 其中工学有27833人, 约占28.79%理学毕业生7170人, 约占7.42%, 管理学毕业生17705人, 约占18.31%, 文学毕业生13844人, 约占14.32%, 经济学毕业生4480人, 约占4.98%, 工学和理学人才是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的动力源泉, 而学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更多的是经济类、管理类、会计审计类, 使得管理学、文学类人才过剩, 理学和工学创新型人才供应不足, 创新型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课程内容陈旧, 专业课程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 教学模式单一, 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育, 实践环节缺乏灵活性, 教学考核模式沿袭传统的考试模式不足以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终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与社会人才要求不匹配。

3.1.2 过分强调对创新型“新人”的培养, 忽略了对在职员工的培养

重庆依托高等院校和专科院校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却忽略了对在职员工的培养。高校培养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需要一个社会实践的历练过程, 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实现自身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而在职员工不同于应届毕业生, 他们通过长期的历练和岗位工作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 进行创新型人才的继续培养不仅可以节约时间, 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能够尽快补充重庆市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和人才质量的短缺问题, 提高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支撑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 加快重庆创新示范城市的建设。

3.2 重庆市人才引进软环境不足

重庆地处中国的西南地区, 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自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引进人才, 从最初的博士生服务团, 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再到两江高层人才策略, “外专千人计划”、“两江学者计划”、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等。虽然市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当下重庆的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 归根结底是人才软环境不足。

3.2.1 经济实力薄弱, 科技产业动力不足

E.G.雷文斯坦指出经济因素是影响人才资本流动最主要的因素。2013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12656亿, 全国排名22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615元, 天津市为97609元, 北京为92210元, 上海为89444元, 重庆市人均生产总值不足上海的一半, 经济实力单薄, 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在人才引进方面都缺乏吸引力。在产业方面, “6+1支出产业”是重庆的产业支柱, 但是这些产业依然沿袭传统制造业发展道路, 科技含量低, 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3.2.2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是企事业单位科技研发的有力保障,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水平有限, 削弱了创新型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首先, 知识产权服务意识不强, 重庆市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专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服务从业人员数量不足, 尤其是知识产权类专家数量有限, 无法涉及到各个行业领域。其次, 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频发。2014年重庆法院受理一审、二审知识产权案件2676件, 审结2385件, 结案率为89.13%;2014年公安机关涉假案件943起, 批捕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7件, 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4件。

3.3 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首先, 重庆市缺乏一套科学全面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制度, 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可以量化创新人才的衡量标准,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人才职称评定流程相对复杂, 模式过于单一, 职称的评定本质上是一种考试, 以专业技术人才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实行的一种可操作可量化的考核手段, 考取职称评定所需的各种证书得以晋级, 这种评定方式不全面, 漏洞过多。其次还缺乏长期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 目前重庆市是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构建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 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等机构采用单一的绩效评估体系, 单从工作“量”而不从“质”上测算员工的绩效会有失偏颇, 造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仅仅注重“量”的提高而忽视了“质”在个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项科技研发成果的成功面世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有些科技研发和项目研究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果, 不能因为成果还没有面世就否定员工从事此项任务的工作绩效。

4 构建推动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人才服务战略框架和对策研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为先。基于对重庆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确定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三维机制的人才服务支撑创新驱动的战略框架 (如图1) , 构建满足人才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协同性、连续性和对接性的人才服务战略框架体系, 并针对框架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 打造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 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提高人才知识溢出向产业溢出效应的转化率, 提升重庆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4.1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4.1.1 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针对重庆市创新型人才数量短缺, 质量不足的现象, 高校首先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的职责, 一方面各大高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比如定期举行一些科技发明和创新比赛, 调动学生进行自我创新的积极性, 塑造学生发明创造的理念, 调整专业结构, 加大理工科专业、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人才质量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类型等息息相关, 为了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 高校必须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将胜任素质模型引入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 改革教育理念, 合理设定培养目标, 完善课程设置, 拓宽教学方式, 进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 高校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积极融入产学研教育合作模型, 通过校企联合、校工联合, 试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的在校理论学习和1年的企业实训, 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提升其创新能力。另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 高校要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 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技发明,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4.1.2 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 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转变

中等职业院校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 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重庆是一个工业城市, 汽车制造业、笔记本制造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 而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发祥地, 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与国际院校的职业技术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经验, 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转变。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应该拓宽办学渠道, 一方面保持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 通过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进行针对性职业教育, 打造教育特色。另一方面中等职业院校可以与高等院校强强联合, 中等院校为高等院校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高校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再加工”车间, 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再者中等职业院校不再局限于中专人才的培养, 也可以进行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精英人才。

4.1.3 大力推广继续教育和社会机构培训,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重庆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集中在对“新人”的培养即传统的学校教育, 而忽略了对“旧人”培养即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从初级人才向中高级人才转变。一方面要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扶持力度, 扩大继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 使继续教育学校向社会学校和企业学校转型, 以便为社会提供匹配性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要加大员工培训投入, 为员工创造培训机会, 加强对内部潜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加快推进百名党政一把手、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百名工程技术高端人才、百名金融高端人才、百名宣传文化卫生体育领军人才和党外知名人士培养计划的“六百计划”和万名紧缺高级技师、万名农业支撑人才、万名社工专才培养计划的“三万工程”建设, 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4.2 完善人才引进和留才机制, 壮大创新人才规模

人才引进是重庆市提高本地自主创新实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人才引进多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为了弥补重庆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短缺的不足, 重庆市应该继续推进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和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 尤其是要加快稀缺人才的引进计划, 同时也要加强本地人才粘性, 优化人才软环境, 变“流”为“留”, 兼顾人才引进和留才政策, 扩大高层次人才规模, 壮大重庆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改变人才观念, 不以学历、职称论人才, 基于个人知识素养、专业技能、创新成果等综合素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制定人才标准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做到物尽其用, 人尽其能, 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一方面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采用多元化方面引进人才, 可以通过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共建实验基地、打造创新科技园区等引进人才, 不仅要依靠优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物质因素吸引人才, 更重要的是要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和研发实力,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由物质和职位吸引人才转变为项目和职业规划吸引人才流入。

4.3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营造良好的人才软环境

优化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职称评定准则, 提高职称评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使得个人职称与能力名副其实, 还要完善绩效和薪酬体系, 兼顾量的多少和质的程度, 激励创新人才在个人岗位上不断突破, 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其次要加大科研投入, 发挥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助推作用, 为创新型人才的发明创造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提高科技研发的成功率,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供完备的知识产权服务, 保护创新成果, 激发和调动创新人才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增强重庆市创新驱动实力;再者, 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聚集地,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可以引导人才集聚, 依托“两江新区”发展平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发展优势, 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大力发展的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贸易、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结算等五大服务贸易专项来打造重点支撑产业, 塑造科技创新产业优势, 为创新型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以高科技产业集群实现创新型人才的集聚。

5 结语

创新型人才是发挥人才服务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战略作用的基础,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立足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 夯实人才基数, 强化创新人才实力, 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研发、产品发明中的作用, 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夯实产业优势, 深化产业结构转型, 提升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实力,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推出的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战略, 打造西部地区创新示范型城市。

摘要: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是重庆打造国家创新示范区,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当前重庆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匮乏、质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 老龄化现象严重制约重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软环境不足、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亟需构建推动重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人才服务战略框架, 立足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机制夯实人才基数, 提升人才实力, 激发创新活力,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人才,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5) :5-12.

[2]路明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域下的人才与科技创新[J].黑河学刊, 2015 (7) :75-76.

[3]陈建武, 张向前.我国“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创新驱动保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10) :138-144.

[4]张占仓.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青年人才的特殊作用[J].河南科学, 2014 (1) :88-93.

[5]陈勇星, 屠文娟, 季萍, 杨晶照.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20) :37-41.

[6]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J].中国法学, 2013 (4) :27-38.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并称高校三大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逐渐由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传统“间接服务” 模式转变为利用自身资源直接投身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直接服务”, 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却仍然存在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 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威斯康星赠地学院, 指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国内学者对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经验和启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宏观研究;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 “2011计划”的提出对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效能欠佳的现状是一个契机, 协同创新对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初露端倪, 如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科协模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模式等。本文旨在分析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机理, 找出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以及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 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二、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创新由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 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 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 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国内外的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 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 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 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 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

Verobica Serrano和Thomas Fisher通过整合维度和互动维度对协同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 其中整合维度主要包括知识、资源、行动和绩效, 而互动维度主要是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以及系统的匹配度, 如图1所示, 整个协同创新过程正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高校社会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 》明确提出, 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并称高校三大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逐渐由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传统“间接服务”模式转变为利用自身资源直接投身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直接服务”, 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却仍然存在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影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已有研究及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广泛调研分析, 总结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欠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从高校自身角度来看, 一是高校意识淡薄、重视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被动服务阶段,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虽然部分高校也在开展社会服务, 但没有把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仍是以教学、科研为主。二是社会服务模式较陈旧、老套, 无法适应动态发展。部分高校社会服务仍停留在传统的“订单式”、“单一式”服务模式上, 而社会发展促使高校及时转变社会服务模式, 提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三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服务机制。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社会服务管理部门或缺乏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政策导向不明或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政策和措施不完善等。

2.从外部环境来看, 一是政府管控不利。以往, 政府在人事、信贷、税收、奖惩与考核等方面政策导向不明, 不利于调动高校、企业等各方积极性, 校企合作高校“产学研”合作处于松散状态, 校企合作仍停留与浅层次的短期项目, 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多赢互动机制。二是高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共享机制。由于企业与高校追求的目标不一致, 并且缺乏有效沟通机制, 导致企业与高校互不信任。高校和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导致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 造成合作困难、资源浪费, 效率低下。 三是与市场脱轨, 导致不能有效掌握市场需求。由于大部分高校社会服务意识薄弱, 不能主动了解、掌握市场需求信息, 而企业虽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 但由于合作松散、信息、资源共享度低, 导致高校仍难以有效掌握市场需求, 为社会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加了难度。

四、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分析

前述可知, 由于各方面原因, 导致高校社会服务功能限制于狭窄空间, 美好愿景游离于社会边缘, 只能退缩于校内实验室当中。而协同创新的融入, 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协同创新使得各协同主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分担风险和利益。协同创新使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及其他机构等多元要素主体广泛参与到整个协同创新系统中来, 将原先分散、封闭的资源进行整合、协同, 通过有机地整合使整个系统达到目标或者功能的整体统一,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承担共同的风险, 分享共同的利益。协同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得益彰, 通过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 产生协同效应。

2. 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共享机制, 提供准确服务, 挖掘潜在需求。传统的服务方式中, 服务主体与客体中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提供的服务不够准确, 效果不理想, 而协同创新使得协同体内的各方能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不仅使得服务的提供更加准确、有效, 而且能够挖掘出潜在的服务需求。

3.协同创新不仅从基础理论层面, 更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协同创新的理论可知, 协同创新可以融合社会服务与科研发展, 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科研, 形成良性发展机制。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肩负着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任。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十八大提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指出协同创新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在梳理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充分分析了协同创新对提升我国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积极作用。在实践应用中, 建议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的构建应广泛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 并建立协同创新关系,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并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摘要:本文在对协同创新理论及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协同创新的提出对解决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模式, 以此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社会服务,影响机理

参考文献

[1]成丙炎, 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05) .

[2]眭依凡, 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11

【关键词】物流源资源;协同服务

1.物流资源优化管理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物流资料优化管理主要从物流管理体系和物流功能体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协同角度出发,提高物流资源配置的研究较少。归纳为(1)实施供应链管理,完善电子商务中协同化物流的战略突破口,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重新整合物流企业,构建专业化系统,实现协同物流发展。(2)从物流组织的协同性、物流功能的协同性、物流手段的与电子商务协同性探讨物流资源管理。(3)物流企业协同方式、益处、障碍有关论述等。缺乏全面整体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过于简单。

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趋于明显,产品供应链延伸得越来越长,客观造就物流所涉及到的环节、因素越来越多。当一个物流订单发生,往往要经过取货、仓储、配货、运输、分流、中转等环节。这些物流活动的发生,往往要多个企业参与其中。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物流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管理理念落后;物流流通渠道不畅,企业分割严重,资源浪费巨大;企业各自为政,服务功能不全,效率低下等。

结合我国物当前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是符合我国实情的物流管理方案。

2.协同服务理论体系

2.1协同服务概述

2.1.1协同服务的内容

协同物流( CollaborativeLogistics)是指不同物流企业间相互协作共同组建物流体系, 并实现物流信息及资源共享,以提高利润和绩效。面对以网络、信息、技术、全球化为特征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不但要整合内部资源,还要考虑与外部衔接,建立基于“客户服务”理念,形成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四流合一。通过改变物流方式、物化,并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效果。

2.1.2协同服务的特点

物流是复合型服务产业,融合了仓储、运输、贷代、信息管理等。物流协同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协同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边界,不同地方的企业通过协同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

(2)产品链中的“产—供—销”合作伙伴, 甚至同行企业之间,围绕共同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赢”发展模式。

(3)协同服务推行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产品供应链。

2.1.3协同服务的基本思想

(1)协同服务成员企业要求在经营决策、企业文化、组织规模等方面相接近或协调。

(2)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协同企业要自觉保护商业秘密,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商机泄漏。

(3)成功的协同合作关系建立在合理的利益分配基础上。

(4)协同服务质量与成本决定绩效水平的高低。

2.2协同理论体系结构的构造

2.2.1过程概念

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企业的协同服务过程就是把相应的人、财、物、方法、规程等进行集成,经过协同管理,从而产生理想的结果。协同过程可归纳为下图。

2.2.2理论方法

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20世纪70年代Hermann Haken创立的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经过某种方式的合作,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H.Igor Ansoff在《公司战略》中,认为协同效应是一种联合效应,企业协同创造效果大于各自独立创造效果。后来HiroyukiItami把协同区分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认为协同可以发挥资源最大效能。

MaikL.Sirower主张协同效应应该放置在竞争环境中,公司合并后的利益大于合并前各公司的利益。

ManteR.Moss坚持多元化公司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Bartlett C.AandGhoshalS认为,通过资源共享,公司拥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大价值。

物流活动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采购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可以分成若干子系统;物流活动涉及到供应、生产、销售等范围,一项物流活动开展,导致地域跨度大,时间幅度长;另外物流系统静态性差、动态性强,通过开展协同服务,能够使各功能环节有效地工作,实现物流活动合理化,创造理想的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

2.2.3技术支持

协同技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随之产生的。协同技术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围绕“产—供—销”过程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协同技术支持包括“软件”与“硬件”,“软件”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主,“硬件”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经过“软件”与“硬件”驱动,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形成高效率的供需网,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资源整合,达到协同企业共赢的目的。

3.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体系构建

3.1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持续发展的演变规律与外部动力

我国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管理模式的影响,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规模较小,没法实现规模效益,高效的“产—供—销”网络基本没法形成。物流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相互竞争,难以实现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物流企业注重内部资源整合,忽视外部资源整合,缺乏动态适应性。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分离,使企业无法实现高效率的物流作业。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卖方市场已转变买方市场,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以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协同服务可有效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要注意,物流企业之间的协同服务并不是泛泛而谈的,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技术,以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技术等作为保证。

3.2物流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的物流环节构成与内容分析

协同物流是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发展,是适应多变经济环境服务模式。它的范围包括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实施物流协同服务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供应商与分销商,还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的分销商。

3.3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的运行模式

3.4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实现的途径

3.4.1建立物流信息平台

协同物流是建立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的,信息平台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重要手段。

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信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使用信息有如下特点:作业层面信息应用普高,管理层面信息共享缺乏,决策层面信息共享机密,企业注重内部信息共享,忽视外部信息共享。信息的使用停留在层面上,致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相互独立,资源无法达到最好的利用,物流协同服务流于形式。

因而,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势在必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国家与企业协同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初期,成本投入大,收益小,国家起主导作用,企业积极参与;随着物流信息平台渐渐发挥作用,企业起主导作用,国家加强引导。国家与企业协同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2)企业加强组织、领导。相应设施到位,责任到人,制度健全。

(3)成员企业严格时效,及时把相关信息上传,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4)公平公正的利润分配制度,促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健康发展。

3.4.2商务平台协同

协同服务商务平台把企业管理内延伸到参与协同服务的所有企业,企业通过商务平台完成各项活动。通过协同商务平台,成员企业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集中到平台上,平台以统一的界面将信息反馈到用户,实现协同企业之间信息的无逢连接。

3.4.3“产-供-销”协同

“产-供-销”包括生产、供应、销售,是供应链的一种。它是以市场导向,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合理安排生产,与消费者建立互动关系是成功关键。

“产-供-销”协同管理要抓住以下几点:

(1)围绕“产-供-销”流程,建立协同团队。

(2)协同管理从目标出发,建立具体的KPI指标。

(3)做好预算,形成统一、集成、联动的计划。

(4)所有部门、外部相关企业共享统一信息平台。

3.4.4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

我国物流企业习惯采用“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浪费严重,效益低。随着产品更新换加剧,产品周期缩短,企业面临更多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合作伙伴身上,通过建立供应链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逐渐形成。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功能体现在:创造新价值,控制竞争环境下的关键业务,协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核心企业成为供应链的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

现代市场环境下,基于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能较好地整合供应链的资源,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但是供应链管理绩效高低决定于协同的紧密程度。开展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

(1)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

(2)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监督。

(3)供应链企业之间协调激励。

4.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

4.1协同管理的信息共享

经验告诉我们,物流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法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信息扭曲,“牛鞭”作用放大,企业经营成本高,没法实现资源优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一体化成为可能。条码能存放大量产品信息,条码识别技术瞬间完成信息采集,EDI促进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发展,POS让企业拿到第一手销售信息,电子商务使企业获得详尽的需求信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点,运用协同机制加强管理,促进物流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优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4.2协同管理的成本协调

传统物流企业各自为政,成本管理以企业内部人、财、物为主,难以实现资源优化管理。开展协同管理,企业要放眼于整个“产品链”,围绕产品的研发、供应、生产、销售及售后展开,以更好地利用协同企业的资源,发挥规模优势。

协同成本管理的建议如下:

(1)根据市场需求,改进现有产品设计,优化产品流程,整合协同企业的资源。

(2)加强协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好围绕“产品链”的成本规划管理。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协同技术特点、生产流程认识,做到全员参与。

(4)制订关键绩效指标,避免有质量问题产品进入流通,通过质量控制协同成本。

4.3协同管理的时间管理

在市场瞬间万变的今天,企业能否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第一时间调整生产与供应,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言而喻,完成一项物流活动的时间越长,造成的资源浪费越大,成本越高。开展协同管理,加强时间管理可分五步走:

第一步:规划作业过程。

第二步:找出时间浪费的关键。

第三步:总结时间学浪费的原因。

第四步:定额工作环节时间。

第五步:工作环节时间具体化。

4.4协同管理的利润分配

协同管理,既要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又要考虑到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其中利润分配,是利益管理管理的核心。利润分配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直接影响到协同存在与否。协同利润分配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分配的合法性。

(2)利润分配注重权利对等。

(3)利润分配突显公平、公正、公开。

(4)利润分配兼顾长、短期利润。

(5)利润分配的激励性。

5.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效能

5.1实施物流资源优化管理与协同服务分析

作为不同经济利益实体,物流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物流企业之间自然产生对抗行为,资源难以实现优化管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物流企业间的协同管理日益凸显。

运用协同管理优化物流企业资源,要求成员之间对立“共赢”意识,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优化整体利益为奋斗目标,加强协同企业成员之间联系,借助协同成员的优势,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从而实现整体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5.2应用效果分析

协同管理是物流企业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通常理解为“1+1>2”,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资源共享,有利于优化资源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扩大市场份;企业之间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企业实现规模优势,分散风险。

6.总结与展望

6.1全文总结

本课题从物流企业协同服务关键因素出发,以物流市场集中度分散、物流资源整合度低、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落后、资源共享服务欠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物流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多企业、多结构、多业务的信息整合,搭建物流企业信息服务,整合各方资源,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加强协同管理,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

6.2研究前景与展望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约束下,物流资源的割据、分散与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发展,利用协同服务关键技术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探索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报告,加强对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景峰,王刚,问晓先等.面向服务架构下协同制造服务链构建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3):281-287.

[2]曾明,杨扬,王元卓等.协同服务模型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5):660-666.

[3]李淑玲,吕高燕.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J].物流技术,2011,(6):62-70.

[4]舒辉,何旭兰.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模式研究[J].广州: 科技管理研究,2008,(9).

协同创新与服务 篇12

面对全球软件外包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多方参与的跨地区、跨时区的行为,而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具有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也不可能在所有的资源中都占有优势,因此,在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而公共服务平台能很好实现这个问题,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能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家政策性强、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政府和产业共同投入、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支撑,因此,搭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跨组织合作获得优势资源,实现政府政策资源集聚、企业资产和市场资源集聚、大学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资源集聚,形成协同效应,才能给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带来持续的创新能力。

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动因分析

公共服务平台是一种面向公众的,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向公共提供服务的载体。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指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公共技术、投融资、法律、生活娱乐等服务的体系。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降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运行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一项交易活动需要投入高度专业化的技能时,公司内部组织交易活动的成本远大于可能获得的效益。倘若从外部市场购进,交易效益会增加,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交易量较小等原因,交易成本又过高,且大于相应的交易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说明合作比不合作更能节约交易成本,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解决企业间的技术和信息共享问题。公共服务平台模式能很好解决企业信息化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消除企业购买平台软件及平台运营所需要的基础设备需求,节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同时平台运营商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问题。因此,公共服务平台消除企业的信息和技术壁垒,提升企业的信息和技术水平[1]。

在现代社会,即使是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企业尚不可能在所有研究领域都领先,也不可能精通业务所涉及的所有范畴,因此,企业需要与各种资源互补,使得企业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尤其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高度专业化的技能性产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使其能专注自己的核心业务,能有效降低产业运行成本。

(2)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具备的战略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不仅是稀缺的,而且是难以模仿的,一些因模仿障碍而难以获得的关键资源,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共享和应用。竞争优势理论说明资源共享与互补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且产生更多的合作收益。

知识经济在为企业展示无限创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创新速度、质量、成本和抗风险性等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同时,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具备、也不必内化发展所需的全部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其资源外取的能力,只有通过组织间协调开展非一体化下的分工整合,企业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获得发展所需的互补性资源[2]。

软件产业知识属性更加强化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使企业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内的学科间和产业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合作各方资源优势的共享和互补。由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密集特征、依赖国家产业政策特点,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科研机构不断地给予技术支持,所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优势。

(3)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熊彼特提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达韦尼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扬弃其既有竞争优势,创造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由此获取一连串新的、更强大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企业在整个发展期内的持续竞争优势[3]。协同创新是协调某一范围内各类组织、制度和社会环境间相互协调、互动和反馈关系的整体机制,它能把特定范围内的多种参与主体整合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并使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2]。协同创新理论说明相互协调、互动使企业产生持续创新能力,并且扩大创新的绩效。最简练的协同概念就是1+1>2。基于协同创新所需知识源的分散性,企业必须借助自身的关系网络平台才能实现跨时空、跨主体的知识重构、整合和优化。知识的缄默性决定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只能通过强关系间的传播和学习才能实现,单凭正式的公务关系根本无法实现隐性知识的有效集成、互补和共享,因此,获取隐性知识才是企业与各种外部主体开展协同的本质目的[2]。软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一方面可以从企业内部现有的知识中开发出新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学习和吸收外部知识。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创新必由之路。

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分析

软件产业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有较高和较紧迫的需求,对技术创新也有着较高和较快的需求;同时,由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高风险、高投资,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技术、法律、投融资、生活娱乐等都有较高的需求,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具有处理所有这些业务的能力,也不可能同时做好这些业务,因此,需要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外包服务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法律援助、投融资、生活娱乐等方面资源的共享、互补及支持服务,以降低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创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1)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公共服务平台。

软件外包服务产业需要的人才具有自身的特点。软件外包服务产业的高端人才是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掌握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管理和行业知识都具有广泛的了解;由于服务的客户来自国外,对外语水平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还要熟悉和遵守国际外包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态度;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不同[4]。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引进、培养。利用平台多方资源优势,加快软件开发和外包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二,人才培训。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制定适应企业要求和职工成长的人才培训计划。第三,人才的创新和激励机制。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软件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人才孵化机制。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高技术企业家。第五,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政府公告、人事通知、网上企业注册、广告服务。第六,招聘平台服务。网上招聘、岗位信息、个人求职、人才推荐、举办招聘会。

(2)公共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软件服务外包是指企业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伙伴,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外包服务提供商,由其来完成相关的业务活动,其内容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业务流程设计、开发、定制、测试、安装、维护、数据加工等软件服务工作。为实现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软件外包服务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知识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及管理咨询服务平台组成。

知识管理系统由软件外包知识、软件外包知识管理组成。软件外包知识包括共性技术研发、开发测试工具库、构件库、开放源代码库等。软件外包知识管理有知识上传下载、热点知识、知识检索等功能;项目管理系统包括组建项目组、立项、任务分配、任务修改、进度更新、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总览、系统设置等功能;管理咨询服务平台负责对系统各项资源、参与人员进行管理等。

(3)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资金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其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对高风险、高投资的软件外包业尤为重要。通过融资可为软件企业获得充沛的现金支持,为软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品牌推广、市场推广、销售等提供有力资金保障[5]。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应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向融资机构推荐;建立金融业务数据库,了解银行等情况,向企业推荐;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进行融资调查,向企业提供融资建议;协助企业申报国家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配套生活、娱乐设施公共服务平台。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多方合作、协同生产的产业,产业的产品品种、专业知识、人才来源、工作流程,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需要搭建一个配套生活、娱乐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员提供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服务,提供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商业、金融及软件服务外包相关知识及技术用品服务,提供教育设施服务,等等,以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法律公共服务平台。

软件是以编码形式表现的知识,因此,软件产业是知识产业。软件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所有人的权益、信息安全、保守商业秘密等,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法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促进和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平台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产业制定规章制度,根据平台建设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来修订、制定和发布一些管理办法、条例、规定等行政命令,协助产业制定标准、规则、规范,等等,使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3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路径

公共服务平台是指由政府主导建设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以提供公共信息或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产品,因此说,政府在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将起到主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公共平台的建设,才能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作用,为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由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高知识、高技术的产业,这个平台的建设需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智力及技术支撑,尤其大学还肩负着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专业人才的职能。因此,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必将是一个政产学研四方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政策资源集聚。

由于国家对软件产业采取了“政策引导,多方投资”的产业发展模式,因此优惠的产业政策很重要。政府通过政策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健全的政策、法制环境,还可以给软件人才教育培养与培训提供相关条件和优惠;政府可以从科技成果申报、项目立项等方面扶持软件企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共用技术的开发,为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造良好条件;政府可以减免软件企业的一些税费以及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费用,放宽软件企业贷款的条件等,为软件服务外包公共投融资服务平台提供优惠政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影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通过采购的方式把自己的软件外包业务承包给本土企业,给本土软件外包业提供市场环境;政府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反盗版和知识产权等政策工具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使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各项工作有一个协调资源的共享平台,有效降低企业服务成本,提高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运行的效率。

(2)发挥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作用,形成大学与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资源集聚。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工业体系不断涌现,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不断交叉融合,从业岗位对员工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都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6]。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联合培养人才,根据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需要,充分利用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优秀人才。

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通过大型仪器装备及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一起解决企业急需的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通过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3)发挥企业能动性,形成企业资产和市场资源集聚。

企业通常在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技术设备、技术应用推广和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为降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速知识的获取、积累、整合和创造,企业必须放眼于外,广泛开展组织内及组织间学习与合作,构建起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创新网络[2]。

企业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不断开发和拓展自身的外部环境。随着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转化,企业资本和资源的竞争更多地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企业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力量开发新技术,或是直接从大学、科研机构引进新技术,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高知识和高技术性以及高政策性,使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充分利用外界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从外部寻求技术以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将内部资源(技术)进行整合,以创造新的资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重要途径[7]。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使得自身的优势最大化,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竞争优势,并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摘要:研究认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行成本,需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国家政策性强、知识密集型产业,行业本身也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使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竞争优势,形成持续创新能力。从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公共技术、投融资、配套生活娱乐设施、法律服务五个方面构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给出建设路径。

关键词:公共服务平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静.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7

[2]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11:31,53,55,57

[3]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27

[4]王德双.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人才战略[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18

[5]原毅军.软件服务外包与软件企业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5

[6]葛继平.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7

上一篇:组织教学工作下一篇:运动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