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2024-09-25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精选10篇)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1

摘要: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集成是其灵魂,提高办学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合作共赢是其保障。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办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众化正在由初期向中后期过渡[1]。历史的经验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到来之际,高等教育必然迎来大学理念的创新。德国现代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念的产生是这样,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出现也是如此。我国高等教育无论规模还是结构功能都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其办学环境和条件也是独特的,可以说,人类已有的大学理念尽管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但都不足以全面指导我国大学办学,我们需要自己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大学理念。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其酝酿和初步实践却已有时日。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总体趋势看,协同创新是适合我国大学办学要求的新理念,是优化我国大学发展总体设计、深入推进我国大学职能集成开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的精神指南。

一、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源远流长,各种理念不仅具有一定的时空性,而且具有明显的迁移性。即新理念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一定的大学理念总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特定的大学实践中酝酿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后为其他大学所接受,从而成为大学共同的办学理念。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我国大学在理念上鲜有作为,这既是我国大学后发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大学办学理念发展的滞后。协同创新理念是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的思想观念。它的提出和践行一改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大学在自身所提出的理念的指导下,谋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展。

1. 大学的新使命呼唤协同创新。

从救亡图存到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我国大学一直在变革中不断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早期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发展都是先发国家已经经历的阶段,对我国大学而言,只要学习和借鉴先发国家大学的经验就可能完成其使命。因此,我国大学并未能在办学理念上有实质性的突破。自21世纪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走自主发展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在一个人口超级大国,实现从农业和工业混合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是人类发展史上尚无先例的探索。在国家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事业中,大学担负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与否,关键在大学。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形成了过于依赖政府的封闭办学传统,不但与社会没有能够建立起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办学机制,而且大学之间也极少合作共享,办学追求小而全、大而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学从来没有轻视创新,但由于理念、体制和传统的局限,更多地表现为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缺少合作创新、结盟创新、共享创新、互助创新。显然,我国大学办学的创新理念及其功能实现机制都不足以使大学承担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使命。大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协同注入到创新理念之中去。

2. 协同是大学创新发展的必然。

现代大学以现代科学的学科专业建制为基础,担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创新是现代大学有效地履行各项职能的动力之源。自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在现代大学按学科专业建制化以后,学科专业建制几乎成为大学所有功能活动的基础,课程设置按学科或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和研究机构按学科专业建立,教师团队按学科专业配备,功能发挥按学科专业相互区分。学科专业建制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创造了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条件,使现代大学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充实;另一方面,它又使现代大学的创新主要集中于学科专业范围,各种学科专业不仅是各不相同知识的集合,而且是承担各种不同大学职能的师生身份认同的标识。在学科专业建制下,各种学术活动分学科专业举办,各种学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受到学科专业壁垒的隔绝[2]。尽管有的大学为了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建立了超越具体学科专业的工作机制,如多学科或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跨学科学术机构、跨学科学术研究项目等,但学科专业建制的影响却并不会因为少数特殊机制的建立而被弱化或甚至消失。由于20世纪中后期实行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我国大学深受学科专业壁垒的困扰,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很显然,我国大学必须走向全面协同,既要打破学科专业建制的壁垒,全面实现各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集成创新,又要突破学科专业的大学界限,大力推进与社会有关各方的合作办学、联合创新。也就是说,协同创新是我国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

3. 协同创新是大学理念的新发展。

大学是由理念支撑的社会组织,自大学产生以来,理念一直伴随着其兴衰更替;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大学理念更是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得到调整和创新,从而使得现代大学与时俱进,担负起更积极、更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使命。19世纪初,德国大学引入科学,并确立了科学的功能建制,实现了科学在大学的第一次繁荣,并奠定了德国作为世界文化科学中心的地位。德国大学创造了现代大学第一个成功的办学模式,为世界各国大学竞相仿效,其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树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其自身发展完成了对古典大学的超越。19世纪后期,美国大学首创社会服务办学理念,通过开办农工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将其自身与现实社会需求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创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先河,使大学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历史经验表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到来之际,已有的办学理念和功能实践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时,大学就会进行办学理念的创新,以调整自身的办学行为,调适与社会的关系[3]。当今时代,我国大学需要新的办学理念,尤其是破解大学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我国大学担负着前所未有的、艰巨而重大的社会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面临着自身系统超大且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且高度交叉融合的挑战。可以说,我国大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办学形势,现有的办学理念不足以支持和完全解决办学所面对的价值和功能矛盾冲突,由来已久的学科专业画地为牢的办学模式、高度分散的办学要素建设、各种功能活动各自为政、与社会的关系开放不足且重获益轻共享的做法等,均反映了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不适。应运而生的协同创新理念恰逢其时,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协同创新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被提出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其理解主要还是限于其具体的实践形式,对其内涵少有探究。其实,任何办学实践都是人们对大学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结果,而大学办学理念就是对办学价值、意义和路径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同的大学理念反映人们不同的办学主张和立场。所以,大学办学理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其实践形式都是其内涵的表现。

1. 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

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包括大学、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但在协同创新中,大学居于主体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处于协作地位。创新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共同的意愿,除了大学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创新目的都具有功利性和外在性。当今大学要解决的高等教育问题及相关社会问题是高度复杂且多样的,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有效地履行其使命。作为主体的大学,在协同创新中,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主动地谋求联合与合作,组织协同创新。大学协同创新的核心在教育,当今中国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更具开放性和全球视野,能够应对和解决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包括涉及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问题、各种社会生产实际问题、各种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各种国际文化与关系问题。为此,应当突破学科专业建制的限制,主动走出校门,在校内建立超越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甚至走出国门,全面开拓国际办学空间,发展更广泛的国际教育。也就是说,大学应当集成各种教育力量,协同创新。这是新环境和新使命对大学提出的办学要求。二是控制协同要求与进程,实现创新目的。协同创新既是大学的需要,也是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大学与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存在共同之处,也存在重要差别。在协同创新中,大学除了履行自身的创新职能外,还担负着协同创新的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大学的主体作用无可替代,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发挥的作用应当与大学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创新的任务。

2.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

协同创新是联合创新,不论是在校内联合还是与校外联合,要达到联合创新的目的,集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校内外联合都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做到1+1>2,而不是拼盘式的集中,也不是以各参与机构为中心的简单聚合,而是真正以统一的创新目的为导向,将各参与机构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这就离不开集成,即在统一的创新目的下,对各参与机构的功能、活动、参与方式、创新要求等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设计、系统实施。唯其如此,才可能达到协同创新的要求。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集成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超越现行的建制,建立协同创新学术建制。在大学内部,为了实现协同创新,打破学科专业建制化的阻隔,削弱人为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制度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的限制,在多个院系或研究单位之间组织跨学科专业、多学科专业和超越学科专业的创新性学术建制,以谋求新的办学目的。二是在大学外部建立深度合作办学机制,有效地发挥社会有关机构的办学作用。大学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办学由来已久,但集成不够。协同创新就是要使大学与外部机构,不论其是学术部门还是产业部门抑或是公共事业部门,不论其是国内机构还是国外机构,建设深度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的努力达成共同的目的。三是集腋成裘,解决复杂问题,成就大发展、大事业。我国大学已经历史性地融入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洪流,办学应当超越现行的体制机制束缚,集中优势力量,汇聚各界菁华,承担起熔铸国家新精神、构筑国家新栋梁、造福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使命。

3. 提高办学水平是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

大学协同创新包括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但协同创新本身更注重的是创新组织方式的变化,即由单个的、孤立的、封闭的、互不联系的创新,走向多方参与的、集体的、开放的、相互联系的创新。尽管如此,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形式的变化,而在于提高办学水平,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不但内部资源配置分散,各教学、研究单位自成办学体系,而且对外联系能力薄弱,实质性联合办学程度不高。要解决这一由来已久的痼疾,不仅要使大学内部走向融合办学,而且要使大学与外部相关机构建立牢固的、紧密合作的办学伙伴关系,在内外部形成更强大的办学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因此,在协同创新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抱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参与方式也各有不同,大学不仅应当努力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得到实现,而且更应当在与他们的合作中抱定自身宗旨,从自身的办学使命出发,着力提升自身的资源利用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将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协同创新的领域很多,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众多方面,但它如果不能达到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对大学而言,则是毫无意义的。大学办学水平主要表现在学术队伍的水平、学术条件的水平、各种学术计划的水平以及学术组织与管理的水平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就是要在校内外通过重新配置学术资源,重组学术队伍,优化学术计划,完善学术管理机制,增进学术认同与互信,以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唯其如此,才能探索高等教育办学新模式,开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4]。

4. 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保障。

协同创新的参与方是多元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不论差别有多大,所有参与方都应当从中获益,都应当是协同创新的赢家。这是协同创新关系之所以能够建立、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任务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成的根本保障。可以说,没有合作共赢,就没有真正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要从结果上保障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损失[5]。合作共赢并非各参与方平均分享创新的成果,而是要根据各方参与的程度以及在创新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建立差别化的共享分配机制。与此同时,作为协同创新主体的大学,不仅是创新成果共享的协调者,而且还是大学办学目的守护者。合作共赢是以服务于大学办学目的为基础的,如果不能服务于大学办学目的,纵使协同创新成果累累,对大学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人们一般可能认为,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言,要实现成果共享、合作共赢是有可能的,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要实现成果共享就困难了,因为其成果主要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而大学所培养人才的所有权并不为协同创新的任何一方所拥有,因而也就难以共享,合作共赢也就难以实现。诚然,教育教学的成果确实不可能为参与协同创新的任何一方单独拥有,其共享问题比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成果要复杂得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教育教学成果就完全不能共享。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不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是为了全社会,也就是说,包括协同创新各参与方在内的整个社会都是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的分享者。因此,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事关所有社会用人部门,只有积极参与大学协同创新,社会用人部门才可能拥有更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所以,大学教育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使利益相关者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践行协同创新理念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之中。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变革要求而提出的制度改革目标,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和协同创新理念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尽管现代大学制度包含了对传统的继承,但适应新的大学理念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和运行制度,正是其不断萌发新的生机活力的基本逻辑。因此,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1. 平衡与政府的关系,强化协同创新的支持机制。

大学推进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予以积极有效的支持,但是在政府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下,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大学不可能发挥主体作用,不具有协调政府支持协同创新的能力。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有改革集权管理体制,明确定位政府和大学的身份,用必要的制度规范各自的行为,使其在其特定的范畴发挥功能,减少相互干预或干扰,才能使大学能够在制度的框架下,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6]。只有这样,大学才可能获得自主办学能力,才可能在协同创新中根据政府的使命,谋求建立协同创新的政府支持机制。政府对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它所应当提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基于推进协同创新的需要,政府应当从人事、税务、劳动用工和激励等多方面对大学和相关参与方制定优惠和促进政策,强化协同创新的价值导向。二是经费支持。协同创新不仅涉及人员开支,而且涉及资源消耗和运作开支,政府应当从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出发,向大学及有关参与方提供必要的经费拨款。三是关系协调。大学与国内外社会机构的协同创新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有些关系超出了大学职能范围,需要政府出面,为大学与有关机构建立合作信赖关系发挥中介作用。

2. 主动融入社会,结成社会化创新联盟。

建立社会化建制化的创新联盟是大学协同创新的组织保证。在协同创新时代,大学与有关社会机构的合作办学不是暂时的、一次性的,大学需要有稳定的、长期的、互信的合作伙伴,以使协同创新社会化、建制化。协同创新主要由大学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同承担,政府部门主要发挥支持保障作用。以往大学也和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办学,签订各种形式的办学协议,对大学办学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协同创新不排斥这种合作,但要超越这种合作形式,建立起以创新目的为导向、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集成超越为手段的社会化创新联盟。这种联盟应当建制化,形成协同创新的稳定建制和现实的可靠的实施平台。在相关建制和平台建设中,大学应当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创新的需要,从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机制建设出发,主动出击,寻求社会合作伙伴,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结成教育、科研或开发联盟,大力推进合作教育[7]、合作科研、合作技术开发。联盟的建制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体的;可以大学为基础,也可以社会机构为基础;还可以合作共建新的实体机构。总之,大学应当树立更开放的办学态势,将各种功能活动主动延伸到社会中去,使功能活动创新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开创协同创新、社会化办学的新局面。

3. 拆除制度壁垒,打通大学内外合作创新之路。

推进协同创新,大学应当主动进行制度改革,突破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8],搭建有利于内外合作办学、协同创新的桥梁。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内部的制度壁垒对协同创新的制约更大,它不仅影响大学内部的协同创新,而且影响外部的协同创新。在大学内部,学科专业的建制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相关的资源配置和人事管理制度对学科专业建制化的消极影响不是在弱化或消解,而是在强化,从而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被局限于学科专业建制的框架之内,而难以在多学科专业或跨学科专业之间展开。要推进多学科专业和跨学科专业协同创新,必须消除制度壁垒,改革各自为政的工作制度、过于刚性的资源配置与利用制度和呆板狭隘的考核评价制度,以便在建制化的学科专业之间组织合作办学,师资可以在不同的院系所中心之间打通使用,学生可以在各院系所中心之间共享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计划与项目可以在各院、系、所、中心之间进行组织,从而在全校形成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等功能活动的合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在拆除校内协同创新壁垒的同时,大学还应当清理并改革对外合作办学制度,废除阻碍协同创新的规定和限制,在成果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制定鼓励和促进与社会协同创新的制度,尤其是要制定鼓励各院、系、所、中心的相关制度,使它们主动地走出去,开放办学,建立与各自职责和使命相统一的社会化协同创新机制。

4. 全面提升统率协同创新的领导能力。

协同创新与其他办学理念相异,它的实施涉及内外诸多要素和复杂关系,为此,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大学必须全面提升统率协同创新的领导能力。这种领导能力既包括行政领导能力,又包括学术领导能力;既包括学校层面的领导能力,又包括院、系、所、中心层面的领导能力。从类型上讲,主要应当提高三种领导能力:一是谋大事干大事的决断能力。协同创新是一种超越一院一系一校的办学,相比而言,其成功需要大学和有关院、系、所、中心跳出自身的工作范围,超越一己之利益,从更广阔的范围谋划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改革与发展。这就要求大学领导团队具有谋大事干大事的决断能力,抢抓机遇,敢想敢干。二是组织协调众多参与者的运作能力。不管是大学内部还是外部的协同创新,都涉及多个参与者,都需要跨越正式的组织建制配置资源、分配任务、协调工作、掌控进程、调解矛盾,这就要求大学领导团队具有高超的组织协调和运作能力。在外部协同创新中,大学领导团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驾驭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使之有助于协同创新任务的完成,达到各方预期的目标。三是应对各种变化和变故的危机干预能力。协同创新本身具有一定风险,而且有的还是不可预测的,各参与方的职责权利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制或法律形式予以明确,但其保障仍可能受到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因此,大学领导团队应当具备有效的危机干预能力。一般而言,创新的变故更多地表现为技术性问题,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优化设计来解决,而协调的变故则主要表现为人的问题。这就需要领导团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化不利为有利,以保障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达到协同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谋划世纪中叶高等教育发展愿景[J].山东高等教育,2012(06).

[2]别敦荣.以现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3]别敦荣,张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

[4]张德祥.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新引擎[N].中国教育报,2012-03-26.

[5]王子镐.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6]别敦荣,徐梅.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

[7]别敦荣,康宏.合作教育: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05(02).

[8]杨晨光,万玉凤.袁贵仁: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05-08.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2

新基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2日 21: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9月22日电(记者顾玲)22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对口支援协同创新基地在青海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这6个研究院(中心)的成立,将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持。

据了解,新成立的6个研究院(中心)分别是:青海省信息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中心、农科创新培育基地、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调院青海大学分院、柴达木盐湖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青藏高原地学实习基地。

青海大学-清华大学青海省信息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承担生态保护、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气候变化、国民经济领域等方面的大型数据处理任务;青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创新培育基地,将以高海拔生物多性保护和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创新研究生、本科生培养模式为目标,构建面向国内外开放的高海拔地区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的教学、科研基地;青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院将在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与评价技术、地质背景与成藏环境研究、钻探装备与提取技术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青海大学分院主要开展地勘方面的学术交流、地质矿产勘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地质科技咨询服务等工作;青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柴达木盐湖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将集成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人才、资源、信息和成果,以柴达木盐湖钾、钠、镁、锂、硼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为目标,解决柴达木盐湖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程放大中的科学技术问题;青海大学青藏高原地学实习基地则将充分体现地质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青藏高原地质地貌特征,使地质类专业学生在野外地质实习中,掌握各种实践教学内容。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3

关键词:动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动画,随着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已成一门横跨文理工商的复合型跨界专业。国内高校的动画专业在近20年间,从朝阳般的大热专业逐步下滑成红灯专业,这期中的成因虽复杂,但其毕业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却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因数。在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大呼就业难,人工低的同时,不少动漫游戏企业也提出招聘难,人才紧缺的困局。因此,加强高校与行业的对接,调整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形式,成为了各大动画及相关专业高校的紧要话题。

校企合作教学,在国内的高职院校中已十分普遍,这种看似能达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的合作教学模式,面对知识结构跨界、技术更新频繁,产业结构复杂的动画专业却显困惑重重。近年,本科高校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协作平台搭建,从较简单的由学校为满足企业需求来调整其人才培养计划,引申至校企双向引导共同成长的合作模式,而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对企業、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画专业是否能适应这种改变呢?

本文以广东几所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经验为研究中心,归纳出主要的合作模式,并从不同企业、学校、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差异出发,分析在这场难以公平的合作与角力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校的动画专业是否能搭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协作新平台,以获取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达至多方共赢。

1 动画专业现有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有很多,但根据其操作形式、对企业、学校与学生的要求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大模式。

1.1 加工项目实践型

这是目前高校中最常见的合作模式,企业通常是带着具体的项目与制作要求进校的,其项目的形式、方向、定位等前期工作通常已经完成,其合作方式甚至类似于动漫行业中的代加工型外包工作,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属于艺术设计项目中最纠结的定制型协议。校方需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相关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团队,以按时按量完成企业指定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这类校企合作的利益与风险是共存的。企业通常能以低于行价的酬劳,甚至单纯是提供技术指导或设备支持而与高校取得合作,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回报,同时也能在项目实践中优先发现优秀学生,为企业招纳所需人才。然而,由于学生正处于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也缺乏项目实践经验,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虽意料之中却难以调控的问题。校方在这类合作模式下基本处于辅助管理地位,专业教师在项目中承担主要的组织管理与具体指导工作。专业教师与企业之间由于各自的追求差异,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指导意见而导致十分尴尬的情况。加之出资企业在定制协议中拥有绝对的优势,一旦处理不当,甚至导致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影响后续的教学工作。而学生在这类模式的校企合作中能获益多少,则取决于具体项目与自身专业技能和未来人生规划的适配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毋庸置疑将获得相关专业操作技能的提升,也能获得部分的动漫行业需求、市场经验等信息。但是,鉴于动漫项目均具备工作时期长和工作量大的特性,且学生对参与项目的选择多数是被动的,其实际可参与到的项目实践次数与种类均不足以覆盖整个泛动漫行业,代加工型校企合作决不可成为学生唯一的实践教学模式。

1.2 命题比赛竞稿型

由企业冠名、赞助或主办的高校动漫主题比赛是一种挺受企业欢迎的合作形式。企业冠名或赞助的比赛,通常由某一高校或更高级别的高教团体主办,企业可参与其命题、奖项设定与评选标准的制定中。而由企业主办的则企业全权处理,再通过与多间高校合作的形式进行的,不管是何种合作形式,均不可缺少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这一环节。对于企业来说,与高校合作比赛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比起高昂的媒体推广费用,通过与高校联合开展的比赛甚至更加划算,操作也更简便。但企业也需考虑其合作承办方是否能充分开展活动,确保比赛的质量、影响力乃至是版权归属等法律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多数高校仅根据教师与企业所签订的项目合同,并以到校金额认定项目负责教师的工作绩效成果转化,对仅是参与企业比赛的指导教师及获奖学生的成果并无鼓励。部分企业为了保障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甚至还主动提出所谓的组织费、管理费等一吸引高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参与比赛对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不错的实践学习,还能获得更多方面,更多形式的评价回馈,所获奖项也有助于将来就业,更别说部分比赛奖金设置可观了。然而,这繁多的企业比赛项目,还是让不少高校师生感到疲惫。动画专业的相关作品都是要花教长时间与精力来完成的,而多数的比赛的征集时间却十分有限,学生疲于奔赛,反而打击了其创作的积极性。有部分比赛本是要求已获奖作品不可重复参赛的,但为了满足主办方或者学校的参赛作要求,学生一稿多投或稍作修改便投另外一个比赛常有出现,这对学生自身的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均产生了不良影响。

1.3 科研或教学协作型

科研或教学协作有两种合作形式,一是由企业无偿提供研究资金资助,另一种是便是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企业和高校在这类校企合作模式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通常由一方提出其研究方向或设想,再寻找合适的伙伴搭建合作研究平台,整合双方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研究或探索。高校所扮演的角色从辅助型转为合作型甚至引导型。然而,在广东目前所有动画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中,这类型的十分稀缺,其对企业、高校和学生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通常只有一线龙头企业、专业领头高校以及具备实践与研究复合能力的教师与学生才能参与其中。由于无法通过任何合同或协议来确保双方可获得的具体利益,最多只能签订对于科研或教学成果的分享方式,这类合作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投入与资金支持,这类合作对企业来说存在极高的风险与机遇。在动画行业乃至整个泛娱乐行业中,绝大部分的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或新生企业,难以承担这类风险,仅有的几个龙头大企业无法满足众多高校的需求。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整合师生资源,制定研究方向,吸引企业赞助也是一个大难题。由于其付出与获益均难于预计,且这类项目多数不会有实习补贴甚至可能面对资金断链,需要参与师生补贴研究支出,多数学生对这类型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甚至有学生认为还不如参与的更具体的实践项目中,学个技能好就业。

不管是上述的何种合作模式,主要的项目资金均由企业提供,高校则负责提供人才组织与管理服务,而专业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是项目开展的基本保障。因而,在校企合作中所涉及的企业、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需求差异便成为最大的影响因数。

2 不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求差异

动画本身便是一门跨学科专业,且受到泛娱乐产业的带动,目前动画专业学生可适配的企业在规模上、业务内容上、企业理念上均有极大差异,这必然导致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不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需求与付出。

2.1 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差异

大型企业通常拥有更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他们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意以及长远竞争力,愿意花时间、金钱与精力去培养未来人才,也是校企合作中最愿意付出、最受高校青睐的企业类型。然上文已提及,这类大型企业在泛动漫行业中均屈指可数,无法满足众多高校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虽因其具体业务而异,但更多表现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他们希望员工拥有扎实的操作能力,有工作经验的,上岗即可工作最为优选。由于资金的运作压力相对大企业来说更加紧张,他们多数对于自身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都会感到压力,甚至不少小型动漫企业会出现根据项目招聘实习员工,项目结束立即全部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因此多数中小企业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也只是追求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已,难以要求其对教学或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2.2 不同业务企业的需求差异

不同业务内容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是有差异的。动画专业的学生获益于泛娱乐的时代来临,所有内容都搬上了屏幕,动画成为目前所有娱乐项目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形式,各行各业对动画人才需求提升。但是,在动画相关专业的学生獲得更多就业领域之时,高校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却增加了更为复杂的影响因数。不同业务的企业来到高校做合作项目,均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与标准来要求学生,以动画中角色的动作表现为例,传统动画企业更重视角色动作表现的流畅性与艺术性,会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注重角色动作表演与动效研究,而广告公司则更为注重时间与效率,角色只要能完成指定动作,不太丑就可以。由于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参与到某类校企项目中,如高校教师不能在其中扮演好引导角色,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行业的片面认知。

2.3 不同理念企业的需求差异

企业理念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话题,其成因与结构均较复杂,本文仅根据需求动漫相关人才的企业繁多,其企业理念自然也有差异来展开论述,无任何特别指代。对于实力稳健的,有长远发展计划的,以原创设计创作为核心理念的,愿意花时间冒风险慢慢成长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会更重视培育学生的艺术素养,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他们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然而与大型企业一样,这样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并不多见。而以做外包加工赚快钱为核心理念的企业,则更多会告诉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工作最重要,他们经常会抨击传统的艺术与设计概念,打击那些对艺术设计有自己追求的学生,为满足客户的要求与提高效率,给学生灌输客户才是上帝的理念,甚至引导学生进行违背专业从业规则、不良与社会价值观的行为。当然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艺术类学生也需要这样的思维冲击,但高校与教师有责任去防止其成为学生的主导思想。

3 不同高校师生对校企合作的需求差异

3.1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

由于动画专业本身的跨界性,在目前广东高校动画专业中,有部分教师仍把动画定位于艺术创作,而部分教师则致力于把动画上升为应用设计学中,前者强调自我意识的表达,后者则强调服务意识与解决问题,这种差异的讨论在人才培养中本很平常,但在校企合作中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在挑选合作项目,合作企业,合作模式只是都会有不同的选择,而因此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巨大差异。

3.2 不同高校对企业影响力的差异

广东设有动画专业的高校较多,其学校等级,获得的政府资金支持,学生来源、专业教师团队、教学设备条件等均有差异,因而对企业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自然也各有不同。这直接影响到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谈判力差异,动画专业领头高校自然能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性,而其他的高校则需根据各自情况做出一定的让步。

3.3 不同高校对校企合作利益追求的差异

不同高校、教师在校企合作项目中也存在利益追求的差异。动画是艺术学下学习成本最高的专业之一,其实践设备的投入也让多数高校倍感压力。广东多数高校的教学研究资金并不充裕,且高校评价体系中对科研到校经费也产生了巨大压力,高校为引入足够数量的校企合作项目而一再在合作协议上作出让步的情况十分普遍。

3.4 不同学生的自我人生规划需求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不同的理想职业、不同专业技能水平与追求。在理想状态下,高校应该基于学生自行选择参与校企合作的权利。但是在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之下,校企合作的选择权在学校与教师手上,学生可以选择的几乎只有认真参与或应付式参与而已。

4 结语

广东高校动画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参与机构与个体均存在复杂的差异性,这导致难以简单地划分或判断哪种校企合作模式更为优胜。从合作模式来说,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共赢协作在理论上是最占优势的,但这取决于合作的机构与个体是否均满足条件,否则盲目追求过高的理想反而会因脱离实际而无法前行。

鉴于目前广东高校动画专业中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行业发展情况,高校动画专业首先应脱离影视动画的限制,站在更高的高度观察整个泛娱乐行业,寻找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高校在树立校企协同创新理念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阶段性目标,通过阶段性合作提高学校自身的影响力,教学效果,人才竞争力,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校企合作形式,渐进式地进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9-153.

[2]毛勇.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动漫产业[J].当代电视,2016(10):100-101.

[3]王再越.“订单式”教育模式对动画人才培养的益处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5):53-54.

[4]王宁宁,罗敏.动画工作室校企深层次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7).

[5]费芳.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6(24):44-47.

[6]刘增安,王清华,尚晓雷.影视动画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75-76.

[7]马晓虎.动画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电影评介,2011(19):77-78.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作为广西的一大重要产业,对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严重不足,毕业的本科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在于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存在问题。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新的理念正弥补了目前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学生应用技能培养体系的缺陷。所以,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分析目前广西旅游管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学生应用技能培养现状

1.1 培养方向认识不清晰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故旅游业会涉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方面,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产业。但是,许多应用型大学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只单纯地定位在培养管理型人才,这与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对接。这种定位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定位于管理岗位,他们浅显地认为未来是从事管理工作,进而忽视对应用技能的培养,参加实践课程学习态度和动机都不强,最终影响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由于高校在教学培养方向上的认知不清晰,导致其在课程设置上满面开花,但凡涉及旅游、管理的课程都位列其中。这样使得学生无法明确目标,对每一门课程只是粗浅的认知。应用技能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根本保证,应该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1.2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完善

旅游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广西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两个问题。第一,实践教学课程所占比例及其有效性低,在四年本科阶段,最多只有半年的实践课程。而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只是把学生带到景区或酒店去实习,并未对其所学到的东西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价。第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分散。目前广西应用型大学有专业实验、实训、实习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但却没有内在的统一联系,而是根据各自的课程需要分配零散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链条教学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旅游管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3 相关教学设备欠缺

旅游管理专业相对传统专业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并且在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将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为工商管理学科以下的二级学科,这导致很多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资金方面的不足导致高校实验、实训、实习设备严重缺乏。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专业模拟实验室,但是由于质量差,难以营造真实的服务氛围。实验室内相关配套设施缺乏,导致一些实验过程无法顺利地进行,更谈不上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了。诸多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重理论轻实践的过程,导致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今旅游行业对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所以,学校要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资金的投入,增添相关教学设备,给学生更多实操机会。

1.4 缺乏“双师”型教师

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从相近的学科转过来,比如经济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其大部分没有系统的旅游理论基础,对旅游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原学科知识,故较难胜任实践教学课程;另外一部分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一毕业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业务背景,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只重在讲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学。而“双师”型教师不仅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实践。所以,“双师”型的教师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而应用型大学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学生应用技能培养对策

2.1 教师资历协同

教师资历协同,即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协同,也就是“双师”型教师。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校内教师,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以及校内组织研讨会,让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将教师送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挂职顶岗,专业实践等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所学知识与旅游行业对接。第二,对于企业方的实践型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理论知识培训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2.2 实践教学内容协同

实践教学内容协同,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而连贯的培训计划。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践、实习等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协同要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基础,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要求环环相扣,确保总体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协同性。整个实践教学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课程训练,实现应用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真正地达到高位就业的目标。

2.3 校企政协同

校企政协同必须要协调好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利益,而这又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地联系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争取最大的资源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运行机制,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己人才资源优势,为旅游企业面临的问题开展实践性课题研究,进而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经营利润,促进旅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学校要积极与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平台,推动多方合作与交流,实现校企政多方协同化,不断推进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新局面,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3 结论

旅游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应用技能的培养对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协同创新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广西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用技能的培养需要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这对突破人才培养瓶颈,解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

[2]余李丹,杨洁,蒋幸恩.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J].高等教育,2016(04).

[3]杨慧,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4(03).

[4]文冬妮,陈炜.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J].河池学院学报,2014,34(06).

[5]谢婕,陈书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协同创新为角度[J].求知导刊,2015(08).

[6]罗兹柏,罗有贤.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旅游学刊,1997,S1:58-59.

[7]刘洋.旅游高等教育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J].长春大学学报,2003,05:63-64.

创新办学理念 办好老年大学 篇5

沐川县老年人大学 何新

(何新、男、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老年人大学校长、***、359042247@qq.com)

老年人大学是老年人学习活动的专门场所,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老年人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是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展示精神风貌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办好新形势下的老年人大学,就要创新办学理念,改进办学方法,重点是做好各项服务,使老年大学真正成为老年人学习的校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家园,成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一是要做好理念服务。老年人多数离开工作岗位较久,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部分理念相对滞后。为此,学校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要通过教学、活动、集会等途径,为老年学员提供新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社会活动、生活消费、医疗健康等方面的理念服务,在社会的新形势下,使之思想上跟上、心理上接受、活动上参与,才能思想常新、青春永驻、健康长寿。

二是要做好教学服务。要根据老年学员的爱好,开设学员们喜欢的专业,让他们自愿选择一个或多个专业学习。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安排好专业教师,组织好班级,提供好场地和教学器材。搞好教学管理,积极探索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让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的知识学园、精神乐园。

三是要做好活动服务。学校要组织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为他们服务。组织学员参加大型庆祝活动,选送一些歌曲、舞蹈等节目参与表演,体现老年人的风采。带领全体学员到就近农家乐开展接鼓传花、唱歌跳舞、棋牌乐等活动,给全体学员提供了互相学习,相互了解的平台,培养学员们热爱学校,团结和谐的意识。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城乡环境治理、社会治安管理,文化三下乡、敬老爱老、献爱心等活动。

四是要做好后勤服务。学校要全力筹措办学经费,通过政府划拨、社会捐资、个人交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好办学经费,开支上要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每学期要添置更新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平时要为老年人做好照明、饮水、通讯、安保等方面的服务。

2013年6月6日

沐川县老年人大学校长 何新

电子邮箱:359042247@qq.com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6

一、协同创新理念下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的融合

协同创新本质是管理创新。强调各创新要素 (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 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 高职教育理念发展变化迅速, 美国、德国、英国、澳洲等各自创新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模式, 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呈现对先进理念的融合, 这亟待梳理的特色理念, 就是协同效应孕育的创新因子。

1. 适应协同创新传统高职教育理念亟需革新。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 传统高职教育理念是陪养生产管理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为将应用型技术引入生产一线的桥梁。该理念强调的是对已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该理念下, 高职院校以知识传授为主, 辅以适量的专业实训技能培训, 使受教育的人经过学习和培训, 具备走向社会生产环节的基本素质。若生产对岗位要求有了变化, 继续教育就成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理念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以及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过程中的需求。然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下, 对高职教育也有了创新驱动的呼声, 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依赖的不断加深。因此高职教育理念需要新的发展, 应对社会需求。协同创新是有别于个体的发明创造的, 其关键在于多个主体的协同行动、资源整合和多元化元素的交融。因此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就必须适应协同创新对人才、机制和价值创造的要求。

2. 世界先进高职教育模式及其理念的融合。

现在先进的高职教育模式包括美国为首的CBE课程理论、德国的核心阶梯课程、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MES课程理论、英国的BTEC课程、澳洲的培训包课程、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CBE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中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 其基本理念是课程开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 关注学生具体表现,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核心阶梯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中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其理念是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 力图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教育需求和个人需求, 学生具有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两种角色;MES课程理论是基于工作过程需要, 重视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课程模式, 其理念为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开发课程, 工作任务行为化以实施控制, 课程模块化以实现灵活组合;BTEC课程是强调工作过程中所需通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式课程模式, 其理念把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逻辑起点, 以弹性选课和学分制来进行课程管理, 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考核评价以课业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训包是强调职业和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 其理念是建立一套认识和评估人们关于某一行业或企业能力的标准;学习领域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 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其理念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 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3、4]。可以看出这些高职教育模式都强调职业工作能力的培养, 而实现方法不同, 这些方法都是教学与岗位工作需求协同发展下的产物, 在同样的目标下, 其理念融合体现在均注重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塑造, 注重标准式的授课手段, 都是校企不同需求协同作用下的创新理念。我国推进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更应该重视融合各种模式的有点, 舍弃不合国情的, 最终融合形成中国模式。

二、协同条件下高职教育与创新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 包括培养对象学生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才培养决定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 也是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1. 高职教育讲“协同创新”的角度思考。

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成败由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决定, 因此从人才培养角度思考协同创新很有意义。这意味着两个层面, 首先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好的模式够产生叠加效应, 既能激发兴趣, 又能锻炼创新思维;其次要向受教育者灌输协同创新意识, 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我们希望学生不但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进一步还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做出创造性贡献。此外, 现有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从以往的重数量、重技能到现在重质量、重素质,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完成顺利过渡的不多。因此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角度来思考协同创新也有重要意义。

2. 协同创新造就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意识是人人天生具有的内在素质之一, 但需要从人的外在能力上体现。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 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旺盛, 创造条件激发人才内在的创新意识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我国当下的教育体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有模式化和应试化的问题, 过于强调统一性, 泯灭个性, 缺乏从制度上对创新的激励和引导, 这也是现在我们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要形成协同的条件, 需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的资源整合, 手段可以是通过产学研的创新平台建设, 也可以是合作创新项目开发, 还可以是人才的互换交流。目的是汇聚各自优点, 利用各自人才培养内容的互补性, 这就是机制层面的协同创新。高职教育需要利用当下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在人才培养方面创造协同条件, 利用好企业资源和已有创新平台, 增加教育和培训中的工作经验元素, 拓展实训渠道和潜在就业市场。尽管高职人才培养已经非常重视企业角色, 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然而在导向上仍然比较传统, 往往侧重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 而创新能力的塑造还不够, 根据协同创新思想融合的要求, 需要注重学校教学模式和企业生产培训模式的融合, 这类模式有助于产生不同, 而不同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职业教育中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关键作用

在国家和地方科技体系中创新平台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平台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各地各级均在积极践行。然而人们对创新平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认识明显滞后。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 即使近年来职业教育开始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对于创新平台对职业教育的意义, 尚未有全面认识。

1. 对创新平台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职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特点突出, 专有的创新平台能够在职教体系中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目前针对职教平台的提法包括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以实训基地为基础的教学创新平台等, 这些平台无论从功能定位, 还是到实际建设来说都处于初级阶段, 大部分属于个人主导或自发建设, 从政府和教育从业者整体来说对平台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这体现在高职院校往往以实训室、实验室和校企合作项目的眼光看待可能的创新平台, 缺乏建设平台的积极性和主动型, 政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投入主要针对教研和人才类项目, 而针对平台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 这与针对科技开发领域投入巨额创新平台建设资金不可同日而语。

2. 高职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性和建设特色。

随着高职教育对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对协同创新的重视, 科技领域创新平台的经验值得重视, 但由于目标的不同, 就必须建设针对高职教育协同创新探索的专有平台。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塑造和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从社会-校园-社会的各个流动环节, 因此打通各个环节就成为必然的需求, 创新平台就是一个可以联系各个环节的功能体, 而在师资力量建设高潮过去之后, 平台建设就成为促进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可以想见的创新平台应侧重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主体和科研主体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协同, 而淡化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目的投入;应该具有功能多样的平台定位, 满足教学理论、就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不同创新需求;专有平台还应该成为人才创新能力开发研究、实验中心, 真正成为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中的关键一环。

四、结语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7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0 引言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 教育部详细描述了“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创新的总的战略意图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引领创新潮流, 从而在新的机制下, 突破各种障碍, 使不同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素, 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1]。

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而言, 推进“协同创新”, 就是要加强“校企合作”, 而“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正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思想和重要原则。“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关键, 在于将行业、企业的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深度融合, 培养行业、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教学中, 紧紧把握应用研究的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道路。

1“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涵义

协同理论是于20世纪70年代, 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来的, 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2]。郑刚、梁欣如在协同理论基础上, 指出创新过程中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应注重“全面协同”, 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2+2>5”的协同效应。

创新理念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 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3]。

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起来, 则不难得出: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创新, 而协同则是促进创新的路径和手段。“校企行会”协同创新是形成以高校、企业为核心要素, 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盈利性组织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的模式, 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实现优势整合, 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其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校企意见, 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2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现状

2.1 现有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二是,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三是,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4]。

(1)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

即将学校的各项科研成果或专利授权给工业企业, 实现发明的商业化。目前, 国内大部分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技术市场包括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技术交易会、洽谈会等, 将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成果向企业转移, 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2)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

学校在为企业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技能型高端人才的同时, 借助学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实验设施, 也担任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任务。另外, 学校可以派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 一方面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 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最前沿的思想和技术创意。

(3)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

校企协同创新的最深层次是利用式创新, 即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同各类企业组成各种专业化的产业联合体, 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虽然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基本确立了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框架, 但是合作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 还是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不够的, 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 (1) 校企合作大部分以高校为主, 则合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高校的需求, 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那么这种合作的核心意义往往与经济学的创新有较大的偏差。 (2)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缺乏领袖人物, 不愿协同;利益失调, 不想协同;条块分割, 难以协同等现象。 (3) 在校企协同创新中, 校企双方合作组织较为松散, 缺乏产权明晰的合作组织, 导致一旦涉及风险和收益的分割问题, 往往会出现分歧或权责不够明确现象, 以致难以建立持久、深入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协同创新的校企深度融合建议

(1) 积极进行顶层政策建筑, 改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等多种措施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2) 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和科研创新, 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3)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 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深化产学研结合,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到产业链, 真正把行业、企业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4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阶段, 职业教育作为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中坚力量的教育单位, 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担。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升级转型、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的高技术、高技能、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教育模式、体制改革、校企资源共享、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和深度发挥企业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华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43-45.

[2]陈丽珍, 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06:55-57.

[3]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29-30.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8

一、校企协同创新理念的内涵

高校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依托企业、研究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 通过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等方式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 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新型教育理念。校企协同创新对于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有效率90%, 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 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单位调查

表2.1显示, 目前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企业为主要协同单位, 极少数旅游管理专业与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旅游院校等单位进行校企协同, 协同企业较为单一。

(二) 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是决定校企合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参与调研的人员中有65%认为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表明通过校企协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三) 开展校企合作活动的主要形式

表2.3显示,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其次就是企业为学校做讲座。这说明校企合作形式较为单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协同创新策略

(一) 校企政多方合作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必须协调好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利益。学校要根据行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和旅游企业搭建的合作平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既强化了实践技能也为企业解决了高素质人才需求缺口;学校要积极与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平台, 推动多方合作, 实现校企政多方协同化, 不断推进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新局面。

(二) 政府搭建桥梁, 促进校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政府应发挥桥梁作用, 为校企合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政府要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将信息传递到学校, 校企双方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使学校能够准确把握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 培养出具有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政府应对校企双方进一步宣传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鼓励双方开展校企协同创新。

(三) 制定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与旅游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学校在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多听取旅游企业负责人或职业经理人的意见。学校、旅游企业、旅游行政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训环节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真正满足市场、贴近企业的。

(四) 实施“多位一体”的校企协同创新

在借鉴国内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 在协同创新的理念指导下, 建立“多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学校与旅游企业建立产、学、研的综合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二是建立校校合作基地, 学校与其他学校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三是校地合作基地, 学校与地方各行业之间建立实习基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需要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 校企协同创新研究对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实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高位就业”目标, 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 旅游企业对技能型复合人才需求旺盛。校企协同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 积极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搭建校企协同平台, 发挥政府、旅游企业、高校及旅游科研机构的优势, 协同培养创新性旅游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黄艳葵.粤东地区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

[2]林俊.上海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3]杨慧, 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 2014 (3) .

[4]杨香花, 余琳, 廖晓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与措施[J].职业教育, 2011 (7) .

[5]邓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基于校企合作视角[J].商贸人才, 2014 (5) .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9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1)教育部2012年也开始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上既有别于重点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学生各项基础能力,为上一层学历做准备,也不同于专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独立学院重点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理论学习是为实践服务的,更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响应国家要求,在高等院校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对高等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 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1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要素基于共同目标,通过构建共享的观念、平台和机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新的整体结构,并产生新的协同效应的过程。(2)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我院2006年开始在原和堂写生基地进行“风景写生”实践课程教学,经过多年与基地的合作与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风景写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2.1 搭建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风景写生”实践课程以培养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利用学科已有的基础,大力推进写生课程与写生基地的深度融合。我院从2006年以来,一直将林州石板岩朝阳度假村原和堂写生基地建立为学生风景写生基地,原和堂写生基地位于海拔1200米,是太行山大峡谷石板岩写生基地之一,是一个规模较大、手续与设备较为齐全的写生基地,设有多媒体设施及多功能厅,能同时接待700人次写生活动。在组织风景写生教学中我们已先后组织8次1600人次学生在这个基地进行风景写生,取得了良好成效。学院通过与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确定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各自的管理制度来搭建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友好共建关系,促进资源进一步共享。艺术系师生也在实践教学中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师生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2.2 建立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2.2.1 教学内容的协同创新

“风景写生”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所有艺术专业基础课和修养课必要的环节。这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综合运用课,是对艺术审美能力、人文环境、自然历史的了解。太行山大峡谷写生基地所在景区民宅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是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表的要求,利用基地的现有资源制定教学内容:在色块的运用中要求学生以大的色块为主,要求学生学会和掌握色调的变化,注意构图的关系;在写实色彩刻画中要求学生画大的块面关系,能把景物的光感画出来,适当地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关系,强调整体效果的深入程度;在各种技法的综合表现中要求学生强调画面组织结构,注重设计色彩的表现力度,强调色彩的时间感,要求学生用设计的技巧描绘景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去探讨作画,培养学生的自我风格,以及完美的表现技巧。此外,指导老师根据基地不同风景写生指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工具及多种技法的表现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生动、完美地刻画各种不同风格、手法的色彩风景,出色完成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任务。

2.2.2 教学形式的协同创新

“风景写生”的教学实施过程由五个环节组成:写生地点考察—写生技法介绍—教师范画(示范)—现场指导—作品点评。在教师示范教学中,为了提前做好每一次示范教学,老师们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采风;在现场指导和作品点评中,教师们都认真指导,耐心点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与不同的指导意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形成以创新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风景写生”课程实践着重以风景写生作品为考核评价方式,改变单纯以临摹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在写生过程中,指导老师们可以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为学生进行作品点评并与学生共同鉴赏写生作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专业能力。

(2)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指导老师在指导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吃苦耐劳,为学生们做出了榜样。在写生过程中,指导老师充分利用其他院校的师资资源,各高校指导老师能够交叉教学,不同的师师之间或是师生之间在不断的学术交流中均提高了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取长补短、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促进了解、扩大合作与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不同的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更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拓展。这些资源的融合交叉配置也促进了艺术专业的人才建设与学科建设,这也构建了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并形成长效机制。

2.2.3 教学过程的协同创新

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能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和指导,其中,环艺方向强调色彩的空间、造型、结构、形态的认识,在造型基础上提高手绘色彩表现技法的能力;工业设计方面强调色彩的语言、光线、人文条件、仿生学应用及造型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提高设计意识,从自然界获取设计灵感;视传方向强调色彩的机理效果,也就是强化自然界的色彩形式美感,通过各种材料的尝试表达同一风景的自然要素。通过分专业方向教学,学生们在各自的设计领域更进一步概念化,更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地中,师生们在各个教学点进行开放性与创新性创作,形成了一个自由开放、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结合基地建立的教学环境,指导老师利用基地的多媒体功能厅开设了针对太行山风景进行写生课程的学术讲座,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学术讲座提高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审美能力,解决写生过程中的观念问题,从风景写生课程意识形态背景中找到自我专业潜质的突破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指导功能。

2.3 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实效

(1)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每天面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景色,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景色或元素融合到写生作业当中。通过一定强度的写生训练,不仅陶冶了学生审美情操,也提高了对于自然风景的景观把握和艺术理解,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艺术写生基础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综合鉴赏能力与各种基本技能。学生在速写、色彩绘画等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通过校外风景写生实践基地课程,以弥补学校课程中自然色彩课程的不足,实现色彩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有机结合,体系中构建不同专业方向的色彩风景写生实践学习,强化与专业的对接,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为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太行山这个特殊的人文环境中,同学们学会了与当地人交流,学会了克服困难,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抗压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等综合能力。广东的多数学生没有远行生存的经验,通过风景写生实践学习,可以加强学生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写生的班级会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班级的凝聚力,同学之间也表现出十分团结的班级氛围,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查发现,参加过写生的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环境中并有较好的抗压能力。

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一直是独立院校的办学宗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专业能力拓展与专业技能培养必不可少的一环。以上“风景写生”实践课程的教学实例为独立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已有的经验,不断加强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使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科学和有效。

摘要: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之一。“风景写生”课程坚持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过程与实习基地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这种新的探索为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独立学院,协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1(10).

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篇10

一、高校搭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 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 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 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 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 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 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2.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面临的问题。高校作为智力密集型场所,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但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运行, 未能深入融合, 导致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此外, 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即教师通过课堂传递知识,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学生不仅仅希望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知识, 还渴望获得具有实用性的知识, 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价值观不同, 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因此,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协同创新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4]。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教育部适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工程[5], 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 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 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 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形势下, 探索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理念,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协同意识不强、实力不高等问题, 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首先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 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一线进行技术锻炼, 使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与提升, 同时企业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环境, 使高校教师有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 让教师的自身专业得到充分发展。此外, 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了跨学科、跨团队、跨系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通过团队式的交叉协作, 教师间的交互合作, 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教师的学生指导能力, 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大学生协同意识和能力。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 其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协同强调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配合。因此,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与同伴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增加大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让大学生通过共同的兴趣、目的, 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沟通, 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拥有了基本的实践能力, 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 只是机械吸收知识的问题, 因此,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协同创新平台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建立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 发挥协同中心人才资源优势, 聘请协同中心科研院所、企业优秀专家为导师, 组成指导小组, 并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技术或专题报告。倡导寓教于研的育人理念, 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 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将实践创新贯穿于培养过程中,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可进一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 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协同创新中心讲学和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采用先进教材, 现场英文授课、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参与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总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 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既关键又特殊。随着协同创新的概念被研究者与高校管理者逐渐熟识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等院校应积极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 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3) :16-19.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曹静, 范德成, 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7 (1) :18-21.

[4]张永康, 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4) :4-6.

上一篇:农业废物下一篇:企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