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2024-07-01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共7篇)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1

智慧旅游指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移动终端通信技术等为支撑, 建立在终端旅游者对旅游信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对旅游信息和资源的感知、整合以及互动利用, 提供多层面、多载体、多形式的旅游信息服务的全新旅游发展业态。

一、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受平台建设、组织协调制度以及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京津冀旅游发展很难向更深层次的合作推进, 阻碍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因此, 以智慧旅游为突破点, 旨在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的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 为区域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一般范式和实践指导, 从而推动京津冀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的深层次应用价值。

(二) 模式构建的原则

1. 系统化

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 内部存在很多个体和部分, 如何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 形成系统凝聚力是构建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重中之重。此外, 鉴于京津冀旅游合作的复杂性和大范围化, 使得不同主体间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地位、文化发展、旅游业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地区结构差异影响, 在京津冀智慧旅游整体模式的构建中所处的层次和具体运行方式会有所不同, 这就使得以系统化的思想和原则出发构建相应模式成为客观需要。

2. 智能化

智慧旅游的发展建立在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基础之上, 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技术分析和处理, 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信息需求。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应该也必须建立在智能化的基础之上, 如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都是在对旅游信息的智能化应用和处理中得以实现。鉴于此, 智能化成为京津冀智慧旅游构建的必要原则之一。

3. 可实施性

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可实施性决定了模式构建的成败。京津冀区域整体和内部存在着很多结构化和制度性的矛盾和问题, 这就需要跨行政区划的组织协调机制的构建以及保障机制的实施作为支撑, 在确保其顺利运行。

(三) 参与主体确立

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涉及很多利益主体和相关旅游生产要素,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为确保模式构建的系统性、智能性以及可实施性, 需要强有力的主体去支持、运作和调控。在我国现有国情下, 政府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力量, 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发挥着政策制定者、合作倡导者以及利益协调者的角色, 所以政府无疑是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初期模式构建的主体第一选择。同时, 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政府主导下的涵盖旅游者、旅游景区、目的地商家、旅游行政部门的多元化主体运营机制。

(四) 发展模式构建

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必然选择, 在明确区域发展模式构建的系统化、智能化以及可实施性原则下, 应建立在政府、旅游者、旅游景区、目的地商家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等参与主体的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性、多层次构建。

二、京津冀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一) 京津冀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建设

京津冀智慧旅游作为一个复杂工程, 需要对海量的旅游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和预测, 其中包含各行各业、多层次、多目标主体的全方位应用服务, 这些都使得信息共享和交互变得至关重要。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对旅游信息的按需使用, 使得旅游资源服务能够大规模实时性提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智慧旅游的建设成本, 加快京津冀区域智慧旅游的系统集约化建设, 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京津冀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建设是建立京津冀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云交换和云搜索实现自下而上的多层次构建, 将各类云数据进行调度管理, 以实现区域整体的集约化、高效化运作。

(二) 京津冀智慧旅游的政务网站建设

京津冀智慧旅游政务网站的建设能够提升组织效率, 提升旅游目的地政务部门的工作实绩。鉴于京津冀智慧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三个特殊主体之上, 京津冀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做好三地独立个体以及整体区域的政务网站建设。首先, 京津冀区域整体智慧旅游政务网站的建设应做好包括公共信息服务、政务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在线实时办事以及招商引资工作。其次, 京津冀三地独立个体的智慧旅游政务网站建设在参考区域整体的基本模块外, 应增加旅游目的地的门户资讯网站, 此外, 还可在政务网站上开展电子商务, 增加景区门票预订、酒店住宿预订、餐饮预订、交通查询、旅行社预订、导游预订以及相关购物商店预订等功能, 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增加京津冀旅游收益。

(三) 京津冀智慧旅游的智慧景区建设

京津冀智慧旅游的构建不是形式主义, 需要借助智慧景区的建设, 完善其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系统化平台。目前京津冀地区智慧景区的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未形成具体运营机构和框架, 鉴于此, 首先应构建属于京津冀地区的智慧景区框架, 明确其具体模块和相应的操作系统。京津冀智慧景区应建立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下, 明确景区的实际需求, 建立基于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共享服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模块的主体框架。其次, 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智慧景区的建设不可能做到普及化, 所以在京津冀智慧旅游初期, 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者高级别的景区进行试点, 然后应用到具体景区的建设中。再次, 京津冀智慧景区的建设应建立在信息服务、宣传营销以及运营管理的具体相关应用的基础上, 利用信息设施实现景区预订以及虚拟导游导览功能, 同时利用全景照片以及全球眼四线景区实时体验。此外应利用RFID技术实现景区电子门票系统, 对景区进行监控、环境监测等多功能服务, 实现京津冀智慧景区的智慧旅游。

(四) 京津冀智慧旅游者信息服务建设

京津冀智慧旅游者信息服务的建设是智慧旅游的应有之义。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查询, 包括预订、交流以及相关流程办理等多样性需求。鉴于此, 京津冀智慧旅游者信息服务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京津冀地区应进行旅游移动网站建设, 建立包含旅游相关资讯、虚拟化的旅游体验模块、移动电子商务以及旅游社区等模块的现代化网站, 为旅游者提供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其次, 成立京津冀智慧旅游者信息服务中心, 对京津冀整体及局部区域信息进行适时获取和监控, 保证为旅游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同时对旅游信息进行区域调控, 方便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对信息的需求, 加快实现旅游者信息服务建设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五) 京津冀智慧旅游的行业管理建设

京津冀智慧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参与主体涉及政府、旅游者、旅游景区、目的地商家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等,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行业管理, 避免恶性竞争引起的分裂旅游现象。首先, 应明确在京津冀智慧旅游发展初期, 政府在智慧旅游者的主导地位, 以此建立相应的基于行政审批、旅游执法、评级评星、12301呼叫中心以及旅游投诉等方面旅游行政服务系统。其次, 鉴于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对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等市场的监管系统不完善, 应成立京津冀旅游团队管理系统, 可以涵盖省 (市区) 、地 (市州) 以及县三级系统, 为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以及旅游者提供各个层次的管理服务平台。再次, 完善京津冀智慧旅游的检测预报系统, 针对京津冀各级旅游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和相关预测实现旅游信息的高效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陈涛, 徐晓林, 吴余龙.智慧旅游: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之道[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2]李彦丽, 路紫.京津冀旅游信息化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 2006 (02) .

[3]白翠玲, 李占乔, 苗泽华.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 2008 (18) .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2

1 协同创新中心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措施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化实验教学[4]。南华大学在构建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建立多层次培养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新的探索,初步建立与协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制。

1.1 改革开放性药学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5]。结合我院自身实际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指导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实验内容由原来的单一类型向多种类型发展。

(1)教学型开放实验:教学型开放实验是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训练其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主[6],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大一新生)开放。教学型开放实验内容包括常用提取方法、常用纯化分离方法(特别是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及不同类别天然化学成分检识与跟踪方法,以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理等。

(2)自选实验课题型:由学生拟定课题,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提出一些科研设想,再经教师整理设计成专题研究实验。此类型与导师制相结合,主要是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在经过基础性实验训练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实验,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十分有效。

(3)研究型开放实验: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基础,鼓励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型开放实验通常导师只给出实验的目的及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主要适用于大三,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学生。

1.2 开放性药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运用“三进、四位、五环一体教学法”,创建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新模式。

对于大一新生我们学校实行导师制,一名导师指导4~5个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并在2到4年级学生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自愿进入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实验班。在实行导师制与创新实验班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等“三进”教学原则,实施精理论、重实验、高技能、会设计的“四位”教学理念,采用预习—拟定实验流程—完成实验项目—结果分析—讨论提高的“五环”教学法,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和教学中的学生主体作用。

1.3 加强开放实验室管理,建立中心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验室运行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开放实验教学及其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7,8]。我院将创建实验室文化和“人本管理”等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开放实验的管理中,进行理念创新,对实验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9]。

(1)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实行了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目前我们使用的网上预约系统只能满足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内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但对实验室的配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管理等信息功能模块没有,不利于学生在实验前就充分了解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开放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保留原来的开放实验预约模块、新增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耗材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成绩查询等功能模块。这样学生在实验前能充分了解实验室配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10]。

(2)建立健全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在管理体制、开放程序与运行机制上建立《开放性实验实施办法》,对开放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开放实验程序、考核与奖励、经费支持等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规范[11]。制定如下一系列文件(表格):《夏季学期开放实验申报表》、《开放实验项目立项书》、《开放实验总结报告》等。

2 协同创新中心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2.1 以项目管理与课题申报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

学校每年夏季学期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向全校公布开放的实验教学项目名称、内容简介、开放时间、地点、预约电话和指导教师情况,供学生选择。并每年举办一次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

开放实验项目的申请、获批、结题流程如下:教师或实验室提供实验项目→学生提出申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开放实验室接受申请→专家审批(建议资助经费)→实验室立项发布→学生进入开放实验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撰写总结报告(成果在相关期刊上发表或申请发明专利)→实验室组织专家验收→资料归档。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要提交开题报告,对实验目的和意义,实验内容和步骤,时间分配及经费预算进行说明。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以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不断扩展,数据处理、文献查阅、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甚至社交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以项目管理的开放实验教学目标明确,经费得到保障,职责分明,容易出成果[12,13],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完成开放实验项目后进行归纳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并将研究成果在相关期刊上发表或申请发明专利。学生积极性和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

2.2 开放时间的改革

各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方法有些不同,可不仅仅局限于夏季学期开发。按照开放的时间可分为全面开放,定时开放,预约开放。全面开放指在某些特殊时间段学生全天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如在夏季学期或毕业班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定时开放。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完成的前提下,排出实验室开放的具体时间,接待申请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预约开放。学生通过申请和实验室老师协商具体实验时间。另外,寒、暑假期间为课外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集中开放实验室,以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要求[14]。

2.3 改革考试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采用平时表现、实验技能、实验报告或论文水平相结合的考核制度[15]。平时成绩包括组织纪律、学习态度与公德意思等,论文或实验报告包括综述、设计、读书报告等。建立并实施学生(个人与团体评价)评价为主,同行(同事与校院两极督导团评价)评价为辅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3 结语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学实验中心实行实验室开放以来,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探索研究科研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及课题研究,同时得到了相关基金的支持,使老师和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药学本科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科研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都有明显的帮助。

摘要:协同创新是高校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再思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对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南华大学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具体做法,从开放性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人才队伍构建、人才培养等多角度对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下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3

1 SaaS模式与传统软件模式的区别

1.1 传统软件模式

传统的软件运行和维护模式要求软件部署在特定的应用服务器上, 数据存储在特定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整套系统为单一的企业用户服务, 不同的企业都要有一套独立的系统。整套系统需要单独维护, 每个系统需求变化, 缺陷修改需要单独升级维护。

1.2 SaaS模式

软件以服务的形式开放在互联网上, 用户无需购买软件和部署软件所需的相应的软硬件资源, 只需浏览器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软件上所有服务功能。在SaaS模式下, 多个企业用户共用一套SaaS平台, 共享所有服务节点和数据库服务。各个企业使用同一套软件版本, 系统升级只需升级一次, 各个企业不需单独维护。每个企业个性化需求通过客户化配置实现, 不影响其它企业用户。

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基于SaaS模式的特点决定了该平台设计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多个不同企业的应用和数据在一个系统中并存;需要满足不同企业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大用户量、高并发访问, 需要保证系统性能。因此, 在平台设计上, 必须满足以下设计要求:平台必须满足多租户架构设计;支持可客户化配置;平台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设计。平台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图1中, SaaS服务通常基于一套标准软件系统为成百上千的不同客户 (又称租户) 提供服务。

1) 应用层—多租户架构:应用层由多应用节点构成, 所有服务节点都是同一套应用程序。平台采用无状态应用设计, 所有应用服务节点, 提供统一一致的服务, 每个服务节点都可以为任何租户的成员提供应用程序服务。

2) 共享应用程序+独立数据库模式:所有租户共享平台应用程序, 每个租户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 只存储本租户自己的数据, 实现租户数据物理隔离。

3) 分布式缓存设计:分布式缓存方案, 一方面确保应用无状态;另一方面, 避免了传统软件模式大量应用节点缓存设计同步带来的复杂结构设计和性能瓶颈。通过把缓存层与web架构集成, 应用程序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时, 还大大降低了数据库的负载。

4) 分布式文件服务器:采用分布式文件服务器方案同样是为了实现应用节点无状态, 同时提高系统资源文件访问性能, 避免多租户情况下, 资源文件读写频繁带来的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5) 负载均衡设计:在负载均衡设计上, 采用多级负载均衡设计, 并开发分配策略模块, 按照自定义的分配策略, 寻找空闲的Server列表, 跳转到数据库连接总数最小的Server上。同时多级负载均衡设计, 可以保证高并发下支持平台水平扩展。

6) 支持水平扩展:在设计上将有可能成为性能瓶颈的关键技术点都采用了分布式方案, 因而保证了整个平台架构的可扩展性。

3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该平台提供在线功能模块定制功能, 功能模块可以按用户需求, 经过简单定制, 即可完成, 因此随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 定制新业务模块, 基本免代码开发或只需简单的开发。该平台将预置中小企业常见的OA功能模块, 满足用户开通即用的要求。

3.1 基本办公功能模块

基本办公功能模块通用性较强, 适合大多数企业基本工作需要。主要包括个人办公、协作交流、公文管理、收发文统计、行政办公、信息中心、网络硬盘、图书管理和文件柜管理。

1) 个人办公

个人办公包括我的工作、我的流程、我的文件夹、催办、日程安排、工作日志、工作计划等功能, 方便用户在此完成每日工作的基本事宜。

我的工作:待办工作、待阅工作、已工作、已阅工作及草稿的查询、及外出授权设置。

日程安排:管理个人的日程工作安排、管理和查询公开日程和领导日程。

工作日志:个人工作日志的管理和查询。

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的管理和查询。

个人通讯录:提供个人通讯录新建、查询功能。

2) 协作交流:包括协作空间、Web邮箱、在线消息、手机短信, 在线人员, 通讯录。

3) 公文管理:包括发文、收文、签报、督办、部门文件夹、收发文登记簿。

4) 收发文统计:能够按用户、部门, 根据时间、发文类型来做相关数据统计功能, 出具相应的运行日志。

5) 行政办公

包括会议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合同管理、车辆管理、日常办公、值班管理等。

会议管理:会议的申请、查询和管理、会议室分配、使用情况和会议室信息管理。

办公用品管理:办公用品的申领, 易耗品领用报表和统计信息及办公用品库存的维护管理。

礼品管理:礼品的查询、维护管理。

车辆管理:用车申请、审批和调度, 车辆基本情况的维护管理, 行车记录管理及用油、司机、车辆保险等信息的维护。

值班管理:对员工值班情况的维护管理。

6) 信息中心:包括公司新闻、公司公告、电子期刊、公共信息、规章制度、下载中心、常用链接。

7) 网络硬盘:主要指向用户提供文件的存储、访问、备份、共享等文件管理功能。

8)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图书登记、图书资料查询、图书资料借阅管理等。

9) 文件柜管理:帮助企业解决文档的存储、安全管理、查找、在线查看、协作编写及文档发布控制等问题。

3.2 高级办公功能模块

高级办公功能模块相对功能复杂, 包括招聘管理、人事管理、合同系统、项目管理、客户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

1) 招聘管理:包括招聘职位管理、应聘者管理、入职管理、招聘渠道管理等功能。

2) 人事管理:包括人事档案信息、培训管理等功能。

3) 合同系统:包括合同起草、合同审批、文本管理、履约监督, 合同台帐及供应商信息的维护等。

4)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登记、项目立项、项目计划、资源管理、项目监督及跟踪、进度安排等功能。

5) 客户管理:包括客户信息、销售产品管理、竞争对手管理、基本信息维护及报表统计等。

6)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维护、采购、调拨和报废。

3.3 配置模块功能

平台提供配置模块功能, 能够对同一个SaaS应用实例的不同租户的配置进行描述和存储 (元数据) , 并且能够在租户登陆SaaS应用时, 根据该租户的客户化配置为其呈现相应的SaaS应用。系统采用OSGI的插件化机制使得每个业务模块可独立存在于模块库中, 并且模块按行业划分。这种基于模块库的功能设计, 服务商可以不断积累新的功能模块, 随时共享给其他客户, 其带来的好处是节省交付时间, 提高客户满意度。

3.4 移动办公

具备移动终端访问的功能, 用户在手机端可以完成OA平台的主要业务功能 (公文流转处理、邮件收发、集团通信录等) , 手机客户端支持主流的手机品牌、型号和操作系统, 并且已经针对移动数据网络进行优化, 尽量减少业务数据流量。

3.5 安全密码验证

通过国际互联网, 可以进行异地远程办公, 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登陆办公系统, 但对通过外网访问OA时, 需提供动态密码检验功能实现VPN通道鉴权, 用户需输入绑定手机接收到的短信动态密码, 方可进入登陆界面。

4 结论

在SaaS模式下, 通过所有企业用户共享相同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从而降低了每个企业用户的成本, 与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运行和维护模式相比, SaaS要求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能够更好的共享、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 允许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按着自己的需求, 对SaaS软件进行客户化配置而不影响其它用户的使用。

总之, 通过基于SaaS模式的协同办公OA类应用集成平台的实施, 帮助企业融入先进的协同管理理念, 切实有效地解决了组织日常办公管理中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流程控制、文件管理等关键应用, 提高组织、分支机构、部门、群组、个人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4

关键词:研究生,协同创新,环境

1 环境类研究生协同创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 我国资源的土地、环境和劳动力的使用率成本不断上升, 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 因此, 经济发展方式需加速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转型, 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作为国民教育顶端的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 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成果, 是科学认知的突破, 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认知、了解、积累和突破的结果。目前我国研究生突出表现为课本知识丰富, 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不足。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导师个人为主体, 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这种培养方式对于创新能力偏弱的地方高校, 由于导师个体的培养能力、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的限制, 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 导致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水平较低。2011年, 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即:2011 协同创新计划) 。通过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 突破创新主体间的束缚, 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 进而实现深度合作, 达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这胆大主体任务之间如何互相协调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

在创新要素聚集过程中, 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都是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 而行业产业又是环境类创新人才的需求主体。环境类学科作为具有重要产业依托的学科, 需要通过与产业协同, 构建“学科—平台—团队—产业”相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提高环境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 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更好地实现环境类研究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 环境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

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深度聚集学科、平台、团队等创新要素

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类硕士生培养为例, 现有的环境类5 个硕士点分散于多个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进行培养, 通过聚集创新要素, 可以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促。

3.2 环境行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创新能力要求

环境相关行业和产业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 要求环境类研究生具有与时代相符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也为环境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机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 重庆工商大学已经建设了“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三大任务之一。这需要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入手, 建立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

4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4.1学科素养培育

依托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 由学科点对本学科内的5 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学科素养培育进行整合, 制定5 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大类学科基础培养方案, 协同培养环境类研究生宽口径的环境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研究生对自己的方向有更准确的定位, 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具备从事本行业研究的基本职业素养, 善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2 平台交叉实验

整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两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以协同创新体统一消除不同创新平台之间的界限, 统一分配5 个环境类硕士点的研究生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分组实验, 组织创新平台的环境类研究生进行交叉实验培养, 有计划的在科研平台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 科学问题再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 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 因此, 传统的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已经不太现实, 这就需要培养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能力, 锻炼研究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4.3 团队融合创新

多学科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的培养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能够将多学科的背景、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及科研能力相结合, 以发挥其最大优势,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融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4 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结合创新团队融合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 鼓励5 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围绕跨团队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创新研究, 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重大科研创新能力。

4.4 行业协同对接

根据协同创新体中重庆化医集团、重庆远达环保等行业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 凝练创新方向以实现与环境类行业产业的需求对接互动。有计划地组织环境类研究生在行业产业的企业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研究活动, 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 实现创新成果向行业产业的转化。

5 结束语

多学科、多平台的协同创新方法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而且复杂的过程, 高等院校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等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国家培养新环境下需要的综合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玉龙, 曾庆军, 薛文涛, 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 2012 (9) :16-17.

[2]高永毅, 唐果, 李鑫.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中, 2013 (3) :8-10.

[3]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1, 12:024.

[4]杨胜, 方祯云, 蔡金清.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5) :44-47.

[5]黄正夫, 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4) :7-10.

高校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刍议 篇5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2], 但高校的教育资源不足以完成这些功能, 高校只有通过协作创新, 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为原则, 从内部打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壁垒, 实现校内各学科、专业、部门的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相互渗透, 改变目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 使学生可以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 以“开放、集成、高效”为原则, 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 与国内外其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 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它各种创新主体的资源, 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补充人才培养资源, 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从而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协同创新要顺利地发展, 各协同创新主体就必须根据创新目标探索适宜的协同模式, 解决好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对协同的阻力障碍, 施以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畅通的沟通机制, 并辅以科学的考核评价和约束机制促进协同创新主体行为协同, 通过长期的协同合作, 各协同主体逐渐建立起学习型组织, 并形成共同的协同创新文化, 提升协同创新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 促进协同创新持久良性发展。

一、探索多样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高校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就必需依托协同创新平台, 根据学校特色、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和不同的创新目的, 积极探索适合创新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如以下诸种协同创新模式: ( 1) 高校与政府合作的人才与政策结合模式。以政府科技政策、法规为导向, 积极参与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国家目标为高校科研的重要选题来源。 ( 2)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联合攻关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目的和主导作用, 可以采用企业资助高校科研模式、企业与高校联合研究模式、高校参加企业科研的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联合攻关, 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 3) 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成果转化联盟模式。通过科研成果与资金的结合, 发挥双方互补资源优势, 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共担, 促进校企科研成果转化为协同动力。 ( 4) 高校融入科技园的集成创新模式。高校充分利用科技园优惠政策、专业中介服务体系、风险投资等优势, 融入利于科技创新、提倡合作的集成创新氛围, 激发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 以使科研成果快速反映市场需求。 ( 5) 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的纵深发展模式。通过对技术发展动态的捕捉、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而凝练出正确研究方向, 配合团队领军人物组织协调、资源整合运作, 推动原发创新的产生。 ( 6) 高校联盟的资源人才共享模式。以平等互利为原则, 各高校的创新力量展开实质性协同合作, 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补充教学资源, 造就高端创新团队。

二、探索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协同创新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 需要根据不同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合适的风险承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以促进协同创新的顺利推进。

首先, 要建立协同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各协同创新主体的目标任务、责任和义务, 制定相应考考核核指指标标, , 分分层层次次、、分分阶阶段段分分解解风风险险责责任任, , 以以风风险险共共担为原则, 以相关政策为基准, 综合考虑各方投入成本, 协商并签订协议, 明确风险分担机制。

其次, 要完善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以鼓励合作、支持创新为出发点, 明确分配依据, 综合考虑各协同主体的投入和实际创新贡献, 明确各协同主体利益分配比例和方法, 并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调整, 保证利益分配的客观、公正。在利益分配过程中, 高校要以长远利益为目标, 综合考虑物质回报、教学资源等显性收益和社会声誉、科研声誉、社会认可度等隐性利益, 以宽广的胸怀, 不与其它协同主体争利益; 同时, 高校要客观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 不能完全以其产品化后的市场价值来讨论利益分配, 要充分考虑企业在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过程中存在的大量潜在的风险, 让各个协同主体都能在协同创新中获得共赢的收益。

最后, 高校要切实落实国家相关的利益分配政策, 例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 以“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为原则, 充分肯定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 以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参与教师从协同创新中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 调动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

三、探索协同创新的管理和沟通机制

第一, 高校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为协同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高校要采用多种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灵活的科研人员管理机制, 形成专职、兼职相结合, 固定、流动相补充的开放人才体系; 建立多样化的创新激励机制, 改变单一的成果考核办法; 建立并强化激励和保障机制, 做到人尽其才, 为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二, 高校要促成协同主体共同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的建立。成立类似联合办公的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委员会, 由各协同主体负责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对协同创新平台中各类资源的调配, 建立和规范协同创新主体间冲突管理的协调机制和处理流程, 以及各种冲突和工作任务的协调工作, 以保障协同创新平台正常运行。

第三, 要完善协同创新主体间的沟通机制, 完成协同创新平台内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工作任务的沟通。协同创新平台内的沟通是一种合作性沟通, 要以共赢为前提, 以和谐为基础, 以风险分担为保障, 树立良好的沟通意识, 制定详细沟通计划, 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 完善沟通网络, 营造良好沟通氛围, 以完善的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沟通能力、效率。

第四,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价值趋同。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过程中, 通过经常性的交流, 消除习惯性的防卫心理,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各协同创新主体要树立“双赢、多赢”思想, 促进协同、共享, 消除因彼此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所产生的隔阂, 树立共同的文化归属意识, 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

四、探索协同创新的考核评价和约束机制

协同创新平台管理机构要建立由第三方介入的平台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根据规划和任务分配计划分阶段评估, 加强目标管理, 并以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和成员的考核。在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以提升协同创新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良性竞争的文化氛围为导向, 以公正合理为原则,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获奖为依据的单一评价方式, 建立科学系统、鼓励竞争、动态发展的考核评价约束机制。同时, 以合同的形式, 通过考核评价机制, 对失信行为、投机行为、违约行为, 采取经济赔偿、责令退出、公布行业信誉度等手段进行约束; 特别是对于企业, 信誉是其在行业内赖以立足的根本, 信誉的丧失也意味着生存空间的丧失。

五、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管理、沟通、考核、约束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平台规范、正常地运行, 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创新平台长效运行的基础, 学习型组织和协同创新文化是提高协同创新平台或团队绩效和竞争力的源泉, 也是促进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 组织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塑造学习型组织文化, 不断增加成员的组织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从个人学习开始, 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向团队学习发展, 并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 提升协同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提升平台或团队的绩效和竞争力。其次, 协同创新团队管理者要从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和团队凝聚力的建设三个方面着手, 营造民主、宽容、信任、自由、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 促进成员的文化趋同、价值趋同, 增强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满意程度, 减少冲突,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从而提升团队的工作绩效。而绩效的提升则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凝聚力, 最终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 2012-04-19.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6

德国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率先走上经济复苏之路,在应对欧债危机中更是成为欧元区的坚强堡垒和欧洲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德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与其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而德国科技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是因为它有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

1 德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

1.1 政府——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国际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世界各国纷纷转向了科技创新。英国政府1993年即把创新列为基本国策;1995年日本提出“科技创新立国”;1997年韩国政府颁布实施《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1999年法国政府颁布实施《技术创新和科研法》;2004年巴西总统批准出台《科技创新法》;2005年美国出台《国家创新法案》,成立总统创新委员会。可见,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行为,政府的作用正变得日益不可或缺,德国也不例外。

德国的科技管理机构是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负责制定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管理科研经费,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1]。2010年7月,德国政府通过了联邦教研部提出《思路·创新·增长——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明确了未来10年德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为德国科技创新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德国科技研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企业,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一[1]。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打击,德国的财政状况也一度紧张,但是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却持续增加,政府资金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分别进入高等院校、非营利性研究组织和企业的研究机构。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通过“卓越大学计划”、“中小企业核心创新计划”等形式加大了对高等院校、企业和各类研究机构的资助力度,以鼓励创新和提升创新能力。

1.2 企业——德国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德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德国,科技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二来自企业,科研人员的70%在企业界,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2]。

大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作用突出。在工业企业中,80%以上的大企业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目标制定技术开发目标,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5%~10%以上用于研究和开发。除了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从事科技研发,德国企业还作为项目委托方或资助方与大学或其它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参与科技研发。

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造了德国71%的就业机会、57%的德国总产值和47%的经济净增值[3]。相对于机构复杂的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加灵活,对市场动态反映更灵敏,因而更具创新意识和创新需求。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规模、资金和人才的制约,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面临诸多难题。为了降低技术研发成本和高新技术的研发风险,德国中小型企业成立了各种行业或跨行业的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究、资源共享。德国政府也通过提供资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开展研究开发工作,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德国有100多个行业或跨行业合作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合作的科研机构有800多家,拥有中小企业会员5万多家[1]。这些研究机构由合作企业共同出资,政府给予部分资助,主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服务。

1.3 高校——科技人才的摇篮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德国有300多所大学和各类专科院校。德国高校奉行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原则,既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科技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是德国科研智力的中坚力量,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中承担重要角色。

在人才培养方面,德国高校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一般都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或实验。教授会带领自己的研究生组成科研小组,研究科学课题,学校给予教授和科研小组较高的学术权力,并在资源、设备和人员上给与帮助,保护教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为研究性人才和科研后备力量的孕育及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高校还是德国的科研支柱。德国法律规定,德国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有义务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德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德国政府研发经费的三分之一是用来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的,政府的一些重要研究项目由大学的专家教授们承担。作为德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2006年,德国政府在高等院校实施“卓越大学计划”,以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建的形式,斥巨资加大对大学科研的整体投入,以打造德国高校一流的研究能力,加强德国的国际竞争力[2]。德国还鼓励和支持大学与产业界联系,高校会接受企业的委托从事一些应用课题的研发,并接受来自工业研究协会、合作企业和一些社会基金的经费和资助。

1.4 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德国科技创新的专业力量

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是德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力量,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拨款,但在法律上独立于政府,实行公司制管理,在经费使用、项目审批等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赫尔姆霍茨协会(HGF)、马普学会(MPG)、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WGL)是德国最重要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4]。

马普学会拥有80个研究所、700多位科学家,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赫尔姆霍茨协会拥有16个研究中心、10 000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能源、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物质结构、交通与航天等对人类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领域方面的研究;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拥有86个研究所、6 500位科学家,主要在经济学、空间与生命科学、人类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工程科学以及环境等领域开展战略性研究;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57个研究所、7 000多位科学家,是德国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也接受来自政府或欧盟的一些科研项目,在环保、能源、健康等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开展战略性研究。各研究所承担来自企业和其他方面的研究任务,以合同科研的方式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协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5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扩散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架构桥梁,为科技成果找市场、为企业找技术,通过技术交流、技术交易、技术转让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扩散,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STW)是德国最著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下设520个技术转移中心遍布德国和世界各地,形成完整的技术转移扩散网络[5]。这一网络架设了科研资源与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一方面,企业可以了解技术信息,找到自己需要的技术,满足对新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交易和转让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效益。企业还可以与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和确立研究项目,合作研发。研究机构可以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接近市场前沿的研究项目,企业可以分享研究机构的专业研发资源,并能通过参与研发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2 德国科技创新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2006年,就在德国制定它的第一个国家高技术创新战略的时候,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纲要》实施5年成果显著,我国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但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上还是跟踪模仿,说明我们现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向着这一目标迈进,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德国成熟的科技创新模式、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2.1 政府要在科技创新中起到主导作用

在德国的科技创新中,政府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政府制定详细的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领域;德国大学长期实行免费教育(2010年开始收费,但费用很低),对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实行零利率,政府对大学、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从事科研活动进行直接的投入或补贴。在德国,政府的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一。此外,政府还通过政府采购诱导技术创新,通过制定标准和保护知识产权对创新成果与创新活动进行认证及保护,通过实施“卓越大学计划”等对科技创新进行有力的政策干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创新工作关乎中国的发展前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初期,更应当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呈正相关性,投入越多,产出越多。在R&D经费来源方面,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和企业双主导再到企业主导的转变过程。在国家的R&D投入强度(R&D投入与GDP之比)达到1.5~2.5之前,经费投入基本都是政府主导型[6]。在自主创新的初期和前期,政府的R&D投入是国家走向自主创新的启动力量,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表1显示的是我国R&D投入强度和结构状况,图1和图2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国际比较。我们看到,虽然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但投入强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图1)。从投入结构看,1999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还不到1.0,在投入方面政府已经退出了主导地位,从2000年到2009年,政府投入的占比逐年下降(如表1)。在研发总投入中,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一直低于美、英、法、德等国家(如图2)。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到

政府研发投入低使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导致我国R&D投入整体水平低,制约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政府研发投入低还造成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薄弱,影响我国科技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提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增加政府投入是对自主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应该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使R&D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用政府投入带动企业、社会投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推动科技战略的实施和创新目标的实现;也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使我国的基础研究得到增强,为企业的研发提供基础,促进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2.2 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发展要求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在德国,三分之二的研发资金来自企业,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分布在企业,80%的大企业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是真正的创新主体。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可以使科技研发与产业需求密切联系在一起,又为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保证了德国经济的稳定性及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就了闻名世界的“德国制造”。

2010年,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3.4%;从科技人员的分布看,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73.4%[7]。从研发投入和人员布局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似的结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这种合理的结构却可能是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

从研发投入看,如前所述,发达国家大多是在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5~2.5以后企业才取代政府成为投入主体的,而我国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时,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9,到2010年也才刚刚达到1.76。由于研发投入整体水平很低,即便是企业投入在研发总投入中占比很高,也并不意味着企业研发投入的数量大。事实上,虽然现在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研发投入的主体,但对企业来说,研发投入不足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称为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共识是,强度小于1%,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企业可以勉强维持;达到5%,企业才有竞争力[7]。从表2我们看到,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一直低于1%(德国达到5%~10%),自身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首要因素。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从人员情况看,2010年我国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73.4%,但企业研究人员[7]。另有数据显示,2009年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为49.6%。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尽管我国企业在R&D人员的规模上十分可观,但真正能进行科技创新的高层次研发人员还比较缺乏,企业R&D队伍的层次有待提升。

此外,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开展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研究人员人均三方专利在有数据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36位[8]。因为缺乏创新能力,中国大多数企业从事科技含量很低的加工制造业,这是“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根本差距;也因为缺乏创新能力,我国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需要购买外国专利,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所以,从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分布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当前我们要做的已经不是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而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要从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要通过科技奖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政策工具,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和集聚;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打造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2.3 要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德国大学奉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学是德国科技创新的人才基地,也是德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

我国现在有各类高等院校2 305所,是我国最大的基础研究活动部门,基础研究活动规模超过全国半数[9],大学在校生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大学的教育观念亟待更新,教育体制亟需改革。要增加实验课程和研究性教学,给学生多一些实验机会、动手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应该带领学生组成研究团队,或者吸收学生加入自己的项目小组,让他们承担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4 要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机构

德国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科技力量强大、规模覆盖全国、运作模式成熟,在德国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基础研究、公益性或共性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为德国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是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产物。2000年,原中央政府部门所属的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有265家,2001年,国家对这类科研院所启动改革,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向企业化转制,难以获得经济回报、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管理和运行,改革后形成了102家非营利性研究机构[10]。这些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科学研究、技术咨询和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领域承担国家重要的公益类科研项目。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经费不足、人才流失(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的数量虽然在增加,但在全国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等问题。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也可以在全国建立分支机构,这样既能带动全国的科技创新,各分支院所又能立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技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增强研究机构自身的力量和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能力。

2.5 要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中介服务网络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应用。长期以来,中国的科学研究和产业需求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方面,企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很多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奖杯、证书或者样品、展品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没能有效发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中介机构没有发展起来。德国科技创新的经验表明,科技成果的扩散和产业化是影响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因子,而发达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架设了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之间的桥梁,是科技成果扩散和转化的纽带,是科技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我们也必须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这类中介机构要以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移技术为服务主题,选择在企业集中尤其是科技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域建立,把这一地域建设成科技成果的集散地,以带动区域创新活力和能力的提升。

2.6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同努力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努力。在德国的科技创新中,政府负责制定科技政策、投入资金、组织协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负责研究、开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和条件。从制定科技政策到实施科技创新、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各种社会力量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创新,分工明确而又协调一致,政府通过经费、评估、奖励等途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推动国家创新目标的实现。这种完善的创新体系保证了德国科技创新的高效和成功。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绘制

图3显示了我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在R&D活动中的合作状况。可以看到,大学、企业和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独立完成,相互之间的合作很有限,存在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问题,影响着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各创新主体要有相对明确的分工,使创新任务能分层次落实到各创新主体;更要建立创新主体的联系和互动,以形成各创新环节的衔接与协同创新的合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源动员和组织协调方面的制度优势,通过设置课题、管理经费、配置资源、项目评审、科研奖励等途径对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和推动,以保证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目标的实现。

摘要:德国科技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是因为它有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德国成熟的科技创新模式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中介服务网络,并且加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德国,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健民,叶继涛.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11):27-30

[2]李鹏,刘彦.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1(2):55-56

[3]徐清.后危机时代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1(2):46

[4]孙殿义.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德国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191

[5]曾刚,丰志勇.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影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29

[6]谢兰云.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3,1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0[D/OL].(2012-03-21).http://www.most.gov.cn/kj-fz/kjxz/2010/201203/p020120321558133124363.pdf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D/OL].(2010-03-16).http://www.most.gov.cn/kjtj/tjbg/201003/p020100316386691314647.pdf

[9]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D/OL].(2010-11-22).http://www.stats.gov.cn/tjgb/rd-pcgb/qgrdp-cgb/t20101122_402684881.htm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7

“卓越工程师培养”, 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启动的高校卓越人才培养项目, 以培养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人力资源优势[1]。“协同创新联盟”是指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深度合作, 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围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 从组织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出发, 引导学生针对物联网产业需求, 拓宽知识面, 培养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1.1 多元化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多元化培养方案, 主要以各类实践性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创新俱乐部、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本科毕业设计等七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大二学生为主, 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 以大三学生为主, 允许部分优秀大二学生参加, 科技创新俱乐部、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参加对象可以是各年级有兴趣的学生。

其中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包括以学校名义组织的全国性或省市级常规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培训, 例如全国“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等。

校企联合项目有四种形式, 一是由教师联系并组织企业与学院共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或依托主要技术领域 (学科) 与企业对接, 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二是由企业自主招聘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活动, 并与学院签署实习协议, 依托学院学科特色, 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 (如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 ;三是企业到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 组织竞赛或培训等活动, 并设立社会奖学金;四是由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或技术公关等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俱乐部由相关企业提供设备, 学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由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 为全学院学生提供开展各类创新性研究和实验、实践的交流平台。

为培养物联网领域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前瞻性, 着重围绕物联网核心技术, 即“感测-汇集-传输-计算-控制-应用”及交叉融合进行选题。课题范围应涵盖感知与传输的集成、传输与计算的集成、传感与控制的集成、测控与应用平台的集成等, 以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观念。

1.2 常态化实施细则

1.2.1 组织原则

七种方案均由教师和学生自己组合团队, 双向志愿选择。鼓励创新型项目, 注重实效性和学生能力培养, 每年每项至少一次, 每个项目由3~5个本科生组成。学院给予全部或择优资助, 每项资助学生元器件费不超过3000元, 对教师给予 (15-20) 学时/项的工作量补贴, 另予以2000元成果费报销, 如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版面费、专利费等。

1.2.2 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创新训练项目”领导小组, 由教学和学生管理口组成, 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和实施, 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不断完善, 各类项目的经费资助、协调组织、立项审查、场地安排、阶段检查、项目变更、延期与终止、结题验收、成绩评定、表彰奖励、资料汇总等工作。

2 卓越工程师培育实施平台

2.1 协同创新全面合作新格局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 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科研院所、企业界和当地政府专家, 成立“协同创新联盟”, 专门研究、探索和实践政产学研外“五位一体”卓越工程师培育新平台, 对学院的发展模式、格局、思路等给予指导, 随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已初步形成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同行共建、共管、共享的卓越工程师培育新格局。

2.2 教师团队协同培养新方案

工程研究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前提。学院基于现有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搭建了两套双向实施平台, 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来”即由学院出面联系, 聘请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和无锡“530”高科技企业科研人员, 按计划时间到学院担任本、硕、博学生科研攻关和训练指导教师。“走出去”即一方面由学校或学院联系江、浙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 将学院优秀的年轻博士送出去兼职;另一方面由学校、学院或教师个人联系国内外知名高校, 派送相关教师出去交流、培训或深造。这一平台的创建和实施,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工程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2.3 专家咨询-督查-反馈新路子

为使卓越工程师培育工作能正常、顺利、有创造性、可持续地开展, 学院成立了由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组成专家督导组, 监督、协调和推动各项目的实施, 确保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和科学发展。同时在学科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3 结语

无容置疑, 当今社会, 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极为需要,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以及国际合作“五位一体”良性互动优势明显。实践证明, “五位一体”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实施, 将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M].2010, (8) :9-10.

[2]胡建华“.产学结合”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M].2012, (5) :30-37.

上一篇:小剂量尿激酶下一篇:林业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