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开展模式

2024-09-07

协同开展模式(通用9篇)

协同开展模式 篇1

2012年3月,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讲话精神, 由国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即“2011计划”) 。“计划”实施以来, 得到了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 主要由国家重点高校牵头, 众多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参与相继建立了面向科学前沿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创新的“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和面向区域发展的“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等49家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 各中心正按照“国家急需, 世界一流的”要求有效推进。那么, 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重要支撑的广大地方高校要不要、能不能参与国家“2011计划”, 如何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问题, 并未引起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和积极参与, 还存在与己无关、无所作为等诸多模糊认识, 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明确回答。

1 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般认为,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 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2]。我国目前探索实施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是按照“国家急需, 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 遵循需求导向, 全面开放, 深度融合, 创新引领的原则,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 探索建立校校、校所、校企 (行业) 、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的开放、集成、共享、高效的新模式, 突破高校校内外机制体制壁垒, 以激活和释放高校科技人才活力和积极性。要实现这一总体要求和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国家重点高校, 而且需要占我国高校绝大多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区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广大地方高校积极参与。

首先, 地方高校参与国家“2011计划“, 创建协同创新中心, 是培养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不仅急需大量世界一流的学术创新和工程技术开发的顶尖人才, 而且也急需一大批服务科技研发实验技术人才、工程技术实施与解决生产一线难题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一大批既有技术, 又有市场头脑, 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应用复合型人才靠高校独立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必须走出校园, 通过校企联合、校所联合、校地联合, 在参与企业、院所实际研发和生产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才能造就。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作为承担大众化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 学生规模迅速扩张, 学生实验、实习经费、场地、设备严重短缺, 实践教育环节难以落实, 已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按照互惠互利, 合建共赢的原则, 通过校企、校所、校地协同创新, 在提高企业、地方创新能力的同时, 又能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实践教育环节资源短缺的难题。

其次, 地方高校参与国家“2011计划”, 创建协同创新中心, 也是建设创新型区域,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已成为地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式[3]。地方高校通过建设校校、校企、校所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其本身与区域创新体系所强调的区域内企业、高校、政府等创新主体高效互动有机结合的本质要求是高度一致的[4]。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主办、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大学, 虽然在基础研究尤其是承担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项目的研发能力不如国家重点高校, 但它毕竟是所在地市 (尤其是省会以外的中小城市) 科技文化最为发达、人才最为密集的龙头大学, 具有和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联系最为直接、密切和得到所在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优势, 具有优先研究开发本地特色优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地方高校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不仅能够有效完善和提高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条件与能力, 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能力,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逐步解决地方尤其是非中心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智力支撑不足的普遍难题, 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如景德镇陶瓷学院依托“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当地政府、企业共同建设, 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共建“佛山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 完成多项陶瓷产业的技术开发项目和成果, 并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咨询、检测分析、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有效推动了区域陶瓷产业支撑的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5]。

其三, 地方高校参与国家“2011计划”, 创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由于部门条块分割和体制障碍, 加之政府统筹配置科技资源乏力, 不仅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 就是在高校内部, 校内学科之间、院系所之间, 各创新主体往往自成体系, 封闭分散严重, 科技资源共享流动非常低下, 浪费惊人, 学科的研究机构平台往往都以“蜂窝煤”状的课题组结构的组织形式所组成, 致使研究开发日益小型化、分散化。这种体制机制障碍, 已成为制约我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瓶颈约束因素。正如世界经合组织 (OEC) 在2008年发布的有关报告中指出的我国创新体系的这一软肋, 认为“中国的创新体系就像群岛”, 各岛屿之间没有充分联系, 难以产生溢出效应[6]。国家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事实上, 协同创新与以前产学研合作创新等创新形式仅注重技术创新不同, 它本质上是一项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突破高校等创新主体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 通过改变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充分释放科教人才和资源要素的活力和创新积极性。

2 地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模式

根据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建立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等四类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 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地方高校不同科技创新的实际要求和实践经验, 我们提出地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模式。

2.1 政府推动主导型模式

地方高校作为省市区地方政府投资兴办 (包括省部共建) 并承担管理的大学, 其办学历史、门类和层次多样, 既有办学历史较长、科技创新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 也有由原国家部委或行业兴办, 现交由地方投资管理的行业特色大学, 更有大量办学历史较短等省市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或近年来专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各地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学科、人才、地域、资源和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应根据区域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实际, 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

政府推动主导型协同创新模式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推动, 地方高校发起联合其他高校、院所、企业围绕外部性和公益性强的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基础研究,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重点产业基础技术开发研究、成果转移扩散、区域文化传承等“区域性问题”开展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区域创新的地方使命 (相对国家使命) , 决定其协同创新内容和类型一般仅包括面向区域文化传承、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和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三种。在这种模式中, 政府根据解决重点“区域性问题”实际需要, 选取研究开发和服务社会能力强的地方高校, 依托其已有的作出突出成绩的国家、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确定前瞻性研发方向, 凝练出相关研发问题, 快速聚集高校、企业、院所和社会相关研发资源, 创建协同创新中心。需要指出的是, 政府主导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模式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很大不同。与传统产学研合作以契约式短期合作不同, 协同创新则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长期合作。传统的产学研合作一般都是企业出于当前技术需求, 提供研发经费, 通过与高校签订合作契约, 委托高校院所进行项目开发或转让科研成果, 合作以研发单项技术或某一具体技术成果为形式, 以利益为纽带, 契约各方通过具体合作项目维持合作关系, 合同期满合作中止。虽然这种具体、单元式小项目合作能较快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但难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和后续开发。协同创新则是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有效载体, 选择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 构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明确和协调各单位的分工和职责, 并进一步通过契约关系明晰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关系, 实行动态化管理。即协同创新中心在政府大力支持和统筹部署下, 突出以需求为导向, 以任务为牵引的研发模式, 研发方向会根据需求改变而不断进行调整, 解决一个重大需求后, 再去寻找新的重大需求, 但中心的组织建制依然存在, 只是根据新的需求调整和招聘新的研发人员, 且无论是本校或外单位研究人员, 均实行聘用制, 从而确保中心既相对稳定又充满活力, 有效保证合作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当然, 政府主导协同创新并不是政府直接从事或包揽创新, 而是指在协同创新的初期, 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各项扶持优惠政策, 统筹科技资源, 协调解决各方文化差异和不同利益诉求所带来的问题。

2.2 行业高校主导模式

行业高校主导模式是指依托行业高校 (其大部分已发展为地方综合性大学, 但行业特色优势学科依然存在) 特色优势学科和行业产业工程技术中心, 围绕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 发挥其与行业产业联系紧密的优势, 与行业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通过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合作研发等方式进行的战略合作关系的研发组织形式。行业高校具有较长时期的行业背景, 与行业保持紧密的血脉联系, 行业产业研发优势突出;具有在区域范围内主导协同创新的实力和能力。另一方面, 由于行业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以及成果和利益分享的准公共性等特点, 企业不愿或不能够独立承担, 从而要求行业高校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下, 创办行业高校主导协同创新中心。行业高校主导协同创新已在弥补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作为一所以钢铁行业为特色的地方高校———北京科技大学, 依靠产业学科和人才及研发优势, 早在2005年就与首都钢铁总公司、钢铁研究总院等成立了“北京科技大学———首钢总公司汽车钢铁联合研发中心”, 按照“同一个队伍、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机制、同一个任务”的指导思想, 开创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由各方互派研发人员, 不分彼此, 专门组成一个从事汽车用钢的核心技术研发队伍, 解决了一系列高品质汽车用钢的技术难题和共性问题。正是基于长期协同解决钢铁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所形成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模式的成功实践, 前不久, 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 联合东北大学、上海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和鞍钢、宝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的国家钢铁共性技术协同中心已正式成立运行[7]。

2.3 区域联动模式

区域联动协同创新是指突破地方行政壁垒, 围绕经济区域 (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 发展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以区域内地方高校的联合为牵引, 实现区域科教资源流动共享, 政产学研有结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跨行政区创新模式。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以省、市、区等行政单元进行的, 科技创新的人、财、物和政策资源的权力, 由各行政单元所掌控和调配, 从而使跨行政区创新活动则缺少直接调配资源的主体, 并受地方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 使创新人才、资金、设备流动共享障碍重重。而区域联动协调创新则可突破地域和行政壁垒的限制, 整合区域内各地方高校的某方面的优势科技资源, 利用区域相关特色优势自然或文化资源, 成立联合体, 组建大团队, 联合攻关大问题, 形成特色创新优势。如作为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渭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天水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等地方高校, 则按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在两省三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 依托陕西省灾害模拟重点实验室, 吸收三所高校和有关院所相关研究人员联合有关政府管理部门, 成立渭水开发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攻关, 已在渭水灾害预防治理和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 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3 地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实施“2011计划”, 创建协同创新中心, 是国家深化科教体制改革,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因此, 不仅各类高校, 而且地方政府以及行业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地方政府要切实改变以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工程建设中重企业、科研院所轻高校, 重国家部委属重点高校、轻本地一般地方高校的观念, 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在服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和能力, 利用省级“2011计划”, 加大对地方高校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大项目的培育扶持与支持力度, 促进其创新实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 同时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 促进更多的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协同创新。企业也要重视与地方高校协同合作, 改变一味舍近求远、盲目崇拜国家重点高校的观念。事实上, 主要承担国家使命的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的国家重点高校往往并不关注和能够解决本地产业、企业发展的技术应用问题, 反而本地的地方高校科研目标定位地方性和应用性, 更加关注和能够解决企业的相关技术难题, 和企业更具有相近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共同点。而地方高校则要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信心, 勇于作为, 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与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支持少数高校不同, “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在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国家重点高校在科学技术尖端领域追求世界一流的同时, 按照扶持、扶需、开放的原则, 面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可申报[8]。这就为地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因此, 地方高校要深刻领会国家“2011计划”精神, 理清思路, 形成科学的开展协同创新的应对策略。

(1) 凝练协同创新的主题, 寻求协同创新的协同点。地方高校首先要对现有优势学科、人才队伍、基地平台、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实际现状进行认真研究和梳理, 明确自己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学科和强势科研团队, 同时, 充分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区域政策导向, 充分了解地方政府、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以往合作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在广泛征询校内外专家和政产学研合作各方意见并充分考虑各方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 按照既要遵循科学性, 又要具有现实性, 既要立足当前国家尤其是区域或产业发展的急需, 又要体现未来发展趋势的总体要求确立协同创新的主题, 在这一主题下, 共同确立3-4个较为明确具体的合作研究方向, 着力解决几个重大实际问题, 形成协同创新点。需要强调的是, 协同创新与传统产学研合作主要围绕产品技术需求, 追求“短、平、快”项目不同, 更强调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 追求长期战略合作, 因此, 协同创新主题和研究方向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和宏观性, 而不能像一般的研究课题那样过于具体狭窄, 难有发挥余地。

(2) 整合优化校内外优势科技资源, 夯实协同创新基础。要紧紧围绕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题和研究方向的需要吸引整合研究创新人才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科技资源, 要突破已有学科 (而不是传统的按学科组建队伍) 、院系、研发机构平台, 在全校范围内挑选精兵强将, 初步形成校内协同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 (可在校内外招聘) 至关重要, 应是专业学术或产业化领域国内外公认的领军人才, 并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 从而能够很快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创新创业者。与此同时, 作为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 更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公司等沟通与协调,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争取更多的优势科技创新资源, 聚焦到协同创新的共同目标上来。在引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过程中, 应按研究开发、协同创新的实际需要招聘优秀创新人才, 集中调配和充分利用已有科技物力资源, 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科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效率效益, 为协同创新奠定坚实的科技资源基础。

(3) 强化机制体制改革, 提高协同创新效能。首先, 在管理体制上,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 由高校、政府部门、院所、企业、专家等各方成员组成, 发挥协调统筹和决策作用, 按照开放共享原则统筹调配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的科技资源, 实现科技资源高度流动共享。如主要由浙江理工大学与浙江纺织科技中心、浙江大学和绍兴市政府组建的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其理事会就由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员组成, 在决策层面实现了政产学研结合, 体现了企业需求, 而且通过理事会将政府意图贯彻到机构发展中去, 避免了直接干预, 兼顾了其他组织的利益。理事会的统筹协调和正确决策, 确保了该院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赋予中心主任充分的自主权[9]。理事会负责中心的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的协商决策, 明确各方的责权和成果知识产权归属;负责中心主任招聘和考核, 而把创新中心具体研发方向、内容的确定, 研发人员的招聘和考核管理等交由中心主任全权负责, 理事单位包括学校行政部门不作过多的干预。但中心主任研发方向负责人必须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真正选聘出相关领域一流的有影响力、号召力的领军人才, 而不能像以往那样由协同单位轮流当选或通过分配指标的方式进行分配。中心成员不能成为本单位、本部门利益的代表。

其次, 探索建立一套互惠互利的共享机制, 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成果共享。避免新瓶装旧酒, 将协同创新中心变成一个只为争更多课题、经费或填补本单位研究方向、增强学科优势的中心, 陷入谋求本部门、本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泥沼。

再次,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 除基础研究外, 取消对应用性研究、技术转移推广机构和人员以论文为导向的做法。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功能定位决定其一般从事的是区域经济科技发展重大问题和产业共性技术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应用性强。因此, 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考核以及对其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科研立项、成果奖励、津贴发放等考核管理, 要以实际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小为导向, 改变以论文为主的考核评价办法, 引导其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摘要: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培养一大批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用人才的需要, 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区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以及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根据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产业实际需要,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政府推动主导型模式、行业高校主导模式和区域联动模式等不同模式, 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2011协同创新中心[EB/OL]. (2012-10-15) [2012-10-28].http://baike.baidu.com/view/8529821.htm

[2]陈劲, 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 (2) :161-164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4]杨忠泰.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战略重点和空间组织形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9) :135-139

[5]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龚克.大科学时代需要大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 2012-06-11

[7]罗维东.科研创新要源于企业高于企业[N].中国教育报, 2012-07-16

[8]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0L]. (2012-10-15) [2012-10-28].http:haike.baidu.com/viem/8530733.htm

[9]陈宝明, 刘光武, 丁明磊.我国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R].调研报告, 2012

协同开展模式 篇2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

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

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高校体育“协同教学”模式探析 篇3

摘 要 西方日渐兴盛的“协同教学”在教学法、教师发展和学校新型文化的建设上具有极大的价值。流行的“协同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典型模式、支持模式、平行模式和嘉宾模式。“协同教学”需要有别于一般教学的特殊的策略,教学团队的组建、共同的计划与协作实施、持续的沟通与反馈对于有效的“协同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协同教学” 模式

一、“协同教学”的概念

所谓“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我国学校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笔者认为,它符合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二、“协同教学”的模式

有关“协同教学”的类型,笔者参考台湾学者高红瑛等人的提法,根据学生编组的不同和教学团队的分工不同分别对其进行分类。

(一)根据学生编组进行分类

1.大班教学。把“协同教学”班级学生聚集于大班教室进行大班教学,由专门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其它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2.小组活动。视学科性质及学习内容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经由学习、操作、讨论、思考,有发表及交换经验的机会。

3.独立学习活动。给予学生个别学习机会,教学团队成员依学生程度进行指导。

(二)根据教学团队分工进行分类

根据教学团队分工将其分为:单科协同、多科协同、跨校协同、循环式协同、主题式协同五种类型。

1.单科协同:指同一年级、同一科目或学科领域教师的协同。

2.多科协同:二个学科领域或二个以上学科领域之间的协同。

3.跨校协同:协同教学也可以跨校实施,这样可以发挥学校的专长,取长补短,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4.循环式协同:在一所学校担任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不止一人,经过共同协商后,每位教师可以选择自己专精的若干单元、课或章节,循环到各班级教学,称为循环教学。譬如体育课球类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有些体育教师只擅长其中一、二项,那么教师可采用循环式教学,就教师的专长选项依序进行。这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准备教材教具的时间,另一方面同一教材经过多次教学后,可以增进教学技巧,不但可以适应教师兴趣能力的差异,学生接受多位教师教导,所学知识更多元也更深入。

5.主题式协同:这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主题整合的协同教学,选择多名与主题相关的学科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结合了教师的专长,使学生从多位教师身上学到了相对完整的知识。

(三)新老体育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

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协同就显得非常必要。可以让新教师承担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教学工作。新教师在帮助主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可以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使学校中珍贵的教学经验得以继续传承。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后,新教师可以在老教师的协同下,有选择性地充当主导教师,从而使新教师能获得迅速且稳妥的提高。此方式下协同教学中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新任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于老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老教师作为一个主导者与示范者的角色,自知初任教师将观摩其教学,所以必须在其面前有良好的表现,这会使老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表现更为关心、更加努力。由此看来,协同教学在新老教师的协同下不仅能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激发老教师教学激情,提高教学效果。

协同教学的范围很广,它可以因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团队,采取不同的教学形态,从而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教学。

三、高校体育“协同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双主体活动

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双主体活动,因此,整体的教学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亚模式与教师教的亚模式构成。两个亚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模式规定和制约了教师教授的模式。

(二)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心理特性

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依据心理发展自组织规律的表现特点进行构建。这种特点表现为:学生自主选择而不仅是自主参与;没有外力使学生感到压迫;学生潜能得到发挥,有成功感甚至高峰体验;个性完美,得到尊重。实质上表现出自我实现心理的一种行为。这种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追求价值,更表现为追求一种正确人生观、社会价值观。“采用协同策略,促进和谐发展”是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它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促进合作和互补,增强自我组织能力,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在21世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标准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高校体育“协同教学”课堂模式,是一种可操作的教与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高校体育课程“协同教学”模式,是解决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茂林.协作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2] 李京诚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协同开展模式 篇4

关键词:协同护理,慢性心衰,生活质量,自我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CHF) 常见于心血管疾病终末期, 主要由于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恶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脏疾病变迁延、进展所致[1],预后往往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我国CHF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症状以及增加患者生存时间为主[2],但提高这些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心内科医护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协同护理模式是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通过积极调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自我护理的意识与能力来保证临床护理的有效性[3]。我们比较了协同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6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均符合纽约心脏协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心功能评级为 Ⅲ ~ Ⅳ级,左室射血分数在30% ~ 60% 之间。按照1∶ 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协同护理模式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男69例,女65例,平均年龄( 61. 4 ± 9. 1) 岁; 协同护理模式组男70例,女64例,平均年龄( 61. 9 ± 8. 9) 岁。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

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给予以下护理: ( 1) 综合开展临床评估,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由护理组长带领团队主动与患者进行临床交流,通过丰富的护理经验来消除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4]。综合评估患者疾病知晓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宣教措施。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与家属自主护理的意识,共同参与完成护理方案的制定[5]。 ( 2) 全面讲解护理知识,给予有效的临床指导。将疾病相关知识印制成册,主要包括常用药物应用指导、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保证患者开展药物治疗时能够完全遵循医嘱,根据医师所要求的剂量、时间等服药。要求患者控制体重,选择低盐、低钠食物, 并限制进餐量。( 3) 认真指导检测方式,增加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将日常检测项目与方式告知患者, 仔细教导其进行血压、脉搏、体重、尿量的测量。 ( 4) 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让患者有积极的心态与情绪,以促进临床症状的好转、减轻心脏的负荷。

1. 3观察指标

(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评分。SDS评分在53分以上者为存在抑郁,SAS评分在50分以上者为存在焦虑,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 ( 2)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观测量表( ESCA) 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护理技能、 知识水平与护理责任感4个维度,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护理能力越差。( 3) 应用生活质量量表( SF-36) 开展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共7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

1. 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 ± s表示,采用SPSS 18. 0软件分析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以t检验,P < 0. 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 1两组护理前后的心脏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变,但协同护理模式组改善更明显,LVEF值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2. 2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显著好转,但协同护理模式组改善更明显,抑郁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见表2。

与干预前比较: a P < 0. 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 < 0. 05

与干预前比较: a P < 0. 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 < 0. 05

2. 3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护理后,协同护理模式组的各项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3。

与干预前比较: a P < 0. 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 < 0. 05

2. 4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护理后,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4。

与干预前比较: a P < 0. 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 < 0. 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系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作用所致, 患者一般多次住院且需要长期的后续治疗和护理。如果原发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心衰就会反复发作,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甚至引起心脏猝死等状况[6]。多数患者由于经济与知识水平的局限致使自我护理的能力较差。本次研究分别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协同护理模式是通过强调个人的社会性能来实施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充当护理干预的倡导者、教育者与协调者,将临床护理方法与技巧尽可能地灌输给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家属长期的监督下,双方更好地提供优质护理,充分提升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保证有效护理的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消耗。该种护理模式的根本在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其开展干预的具体措施也旨在加强该项能力。本研究中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自我护理技能、知识水平以及护理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加,并且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 05) , 提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具有急性发病、预后较差等特点。在多种诱因及不良因素作用下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长期治疗的经济压力与功能受限进一步加剧了对患者的身心影响程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较差。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对心脏负荷产生更为严峻的负担[7]。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向为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以及改善生活质量,而协同护理模式正是以改进生活质量作为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协同护理模式组在护理实施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 P < 0. 05) 。通过心理状态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协同开展模式 篇5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汉语大词典》对于“协同”一词是这样解释的: 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有其他学者指出协同的概念是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集体联合行为, 并能产生出1 + 1 > 2 的协同效果。协同创新, 就是把协同理念引入创新过程, 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各个要素能够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在提升自身运行效率的同时, 通过系统中机制的互动产生整个过程效率的变化, 使得价值增加。将这样的协同创新过程带入校园, 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的内容, 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知识包括专业、思想等形成的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形式主要是高校与各个科研机构、企业进行的跨界交流与资源共享。这两种协同创新都要求参与主体拥有共同目标和内在动力, 依靠当前先进的技术资源平台, 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发展。

二、协同创新对校企合作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 就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 学生可以利用两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能力培养, 让学生既可以参与学校课堂的学习, 又能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锻炼, 这种模式的形成能够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这样的配合不仅要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流配合实现, 还要涉及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努力, 协同发展理念的有效贯彻于渗透, 对校企合作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 一) 校企合作间的协同创新能够让学校和企业在配合过程中更好地找到自身定位, 帮助学校和企业在配合中各取所需, 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例如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巩固了课堂知识在学生中间的应用, 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缩短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时间, 让学生能够加快身份的转变; 同时, 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协同发展, 能够利用高校人才帮助企业进行创新与劳动。

( 二) 校企合作间的协同创新能够让学校与企业更好地与各界联系, 利用更多有效的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势必要与外界联系, 通过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进行深度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 能够让学校与企业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效率, 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来促进双方发展与合作。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对校企合作教学的相关要求

协同论认为, 尽管世界各个系统具有千差万别的属性,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环节与系统仍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合作, 这种协同理论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校企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 对于双方提出了具体要求。

( 一) 主体协同要求。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过程中, 不应仅仅局限于双方主体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过程中带动各界参与, 如政府、行业协会等, 通过利用各个部门的各项职能, 进而完善校企合作的效果。

( 二) 目标协同要求。即在校园和企业合作过程中, 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 这样才能让学校与企业在交流过程中达到自身预期目标, 充分调动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校企合作过程还要尽量找到社会各界所需要的利益进行有效结合, 让各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久发展。

( 三) 组织协同要求。就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组织机构的管理, 需要建立相关合作组织。当前许多学校在开展校企活动中主要是以建立实习基地、开展讲座等形式, 合作较为浅层, 但这些不能够满足学校与企业合作所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所以应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建立相关组织加深合作, 使得双方互通资源扩大, 这样更有利于校园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组织保障。

( 四) 环境协同要求。就是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 为合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这个环境是一个大的概念, 囊括了法律、交流平台、技术等多方面的协同建设, 这些因素对于校企合作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 我们要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协同创新的环境建设, 让校园与企业合作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四、利用协同创新理念促进校企合作教育的途径

当前, 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各种教育资源例如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能力方面不足, 教学质量不过硬, 双方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双方合作多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做到深层次的交流。三是各种合作体制与环境的不完善, 一样制约了双方的进一步交流。所以, 协同创新理念为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学校将协同创新理论融入到校企合作工作中,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 一) 强化政府职能在其中的参与程度。高校和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 其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实现, 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与政策上的鼓励。一是政府应当加快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政策的制定,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政府应当加大对于该事业的投入力度, 充分认识到校园与企业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不断扶持高校与企业, 让双方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经费的支持。三是政府应当切实保证双方利益, 尤其是在二者发生矛盾与问题时, 及时通过对双方情况的了解作出快速反应, 让校企合作能够持续长久的推进。

( 二) 高校教育思路切实转变, 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协同创新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对于与企业的合作, 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 而是要与优秀企业建立长期、系统的深度合作。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 了解社会对于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 主动去与企业联系, 寻求合作, 也让企业能够感受到高校人才为他们带去的新鲜活力, 这种交流过程事实上就是双方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 能够让企业和学校在未来取得不一样的创新惊喜。

( 三) 完善各项制度, 推动校企合作进程。运用协同创新理念在校园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 就必须扫除这之间的障碍, 打破内部与外部的体制壁垒, 从中建立起有利于协同创新发展的桥梁。学校应当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市场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是关在门里“读死书”, 所以, 高校应当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成立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交流的机构与部门, 通过在部门内构建各项考核评价制度, 引进激励机制等措施, 让校企合作更加顺畅, 这也促进了协同创新理念的有效渗透。

综上所述, 协同创新理论对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校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对协同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了解, 探究出它对于校企合作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从而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进行努力。在推动协同创新理论深入至校企合作过程中, 我们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努力, 诚然, 我们当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环境创设、制度保障、观念转变等等, 但是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不断探究其合作规律与协同发展理念, 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 将学校教育带入新的发展方向,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 2011, 7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协同开展模式 篇6

简单地说,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崇高、极为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教书育人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一项神圣使命。一句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任何一位教师, 不管他承认不承认, 不管他自觉不自觉, 都在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书与育人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分的二个方面。在这里我更想谈及的是育人的这一功能。

育人即教育人, 这里所强调的是教化人的思想, 明确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等, 让学生具有基本的分辨能力, 能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育人的过程中, 班主任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育人并不是一个人的事, 它需要一个大的环境氛围, 调动各方面力量, 落实各环节责任, 以协同精神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注意与各方面配合,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抓住每一个时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

(一) 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地方, 所以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由于学生从小学来, 所接触的古代文化较小, 所以学校要求在学生们入学之初, 便开展了《弟子规》的学习, 从中来感受古人的美德, 校仿、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礼仪。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在班级内部开展的课前《弟子规》一句话的学习, 由一名同学负责讲解, 再由其他同学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古代故事来谈, 让全体同学对此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当学校组织每周一次的集体讲座收听时, 我的学生们便可以更进一步的对《弟子规》内容有了认识, 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从此可以从思想深处了解到古时的文明礼仪之道。同时, 在平日的学校生活中, 也注意《弟子规》具体做法的落实。借学校德育工作的大环境, 来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我们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契机。如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上极度波动的时期, 自我意识极强, 不愿听家长的说教之词, 易怒、早恋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我便借助学校的心理健康讲座之机, 请同学生们来讲早恋的危害。因为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司空见惯, 如果讲起理论来, 肯定头头是道, 何况学校的心理健康讲座也刚刚讲过, 于是我便从身边的实例说起, 首先肯定情感的纯洁与美好, 其次再谈早恋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负面, 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早恋所带来的危害。

再有, 学校安排每个班级都要参加学校的值周工作, 而我们班的特点是从小学上来几乎没有班级干部, 学生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管理工作, 因此对这此活动充满了畏惧与期盼的心理。针对此种情况, 请值周老师讲完具体的工作方法与要求后, 我又与同学们讲明了此次活动是代表学校参与管理, 是学校对我们的重视, 让学生增强自身的参加意识与责任意识, 做到敢于管理。每天值周过后, 我都会让学生们把当天的感受 (面对的问题与困惑, 或者发现的现象, 或者与自身以往的行为做比较) 写出来,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再选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以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管理能力, 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凡此种种, 不胜枚举, 我学会利用每一个活动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 配合家长,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家长是孩子思想道德的表率, 家庭是孩子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常性课堂。家庭教育的关键在父母, 父母的言传身教, 往往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与家长的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 我主要是利用好每一次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根据每学期家长会的不同, 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 分别向家长讲了不同的要求与期望他们所要配合的内容。例如:第一次家长会我告诉家长们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将会是什么, 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尤其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与适应的心态的调整, 以及孩子发展的特点, 以及家长的行为举止给孩子所起的表率作用。到了八年级, 由于孩子们青春期的到来, 他们可能出现的状况我向家长们做了渗透, 并建议他们多看书, 多沟通, 以帮助孩子们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几次大型考试过后, 由于孩子的成绩与家长的期望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过于着急的个别家长甚至出现了对学生放任的心理。于是我召开了“花开有声”的主题家长会, 告诉家长们, 其实我们的孩子们在初中的这段时间, 每个人都有了变化, 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体现的形式不同:有的在学习方面, 有的在行为规范方面, 有的在文明礼仪方面, 有的在日常与人的交际方面等等, 因为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不能再仅仅以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决定孩子的优劣、好坏, 重视落实我班教育主旨“先做人, 再做事”。同时我告诉家长们, 其实大家只要留心、用心, 就会看到孩子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做到、做好的, 所以我们面对孩子更应该有耐心, 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个成绩, 哪怕是只有0.01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点的积累起自信心, 一步步地稳稳地走向成功。教会家长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我们的孩子, 不和其他的孩子比, 只和自己比, 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有成功的一天, 给家长们以信心, 让每一位家长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以关注, 少一些指责与批评, 多一些激励与常识, 而家长呢则养成每日看书看报的习惯, 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注意及时与家长们沟通;而每日的日常行为反馈单, 也缩短了我与家长们的距离, 让他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孩子们在校的表现;不定期的电话家访也让我对学生们的校外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 借助于各种形式, 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例如:可以利用班级的宣传板, 粘贴班级活动的照片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可以粘贴班级的“学习之星”、“礼仪之星”、“文明之星”的照片, 以起到榜样示范的力量;而班级的二个条幅上更是写上了“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和“勤能补拙是良训”以使同学们不断地激励自己。注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改变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协同开展模式 篇7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国发[2013]5号)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 实施《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 (发改环资[2014]884号) , 推动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促进水泥行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水泥企业, 实现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决定联合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及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范围和期限

选取已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开展试点, 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承担试点项目的水泥窑生产线须是符合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国家投资管理政策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试点及评估工作期限为2年。

2 目标

强化对试点生产线的技术、经济和污染控制水平进行评估, 科学、客观地分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解决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面临的技术、装备、标准、政策等突出问题, 规范技术工艺路线,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建立标准体系, 探索运营模式, 为“十三五”科学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奠定基础。

3 内容

3.1 优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生活垃圾替代原料和燃料的技术, 优化协同处置过程中生活垃圾预处理、生产过程控制、旁路放风灰利用与无害化处置、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 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创新。

3.2 加强工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

加快研发适合中国生活垃圾特性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核心装备。突破生活垃圾预处理、渗滤液处理、臭味控制与处理、自动化控制装备及其他配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成套装备产业化水平。

3.3 健全标准体系

研究和制定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综合能耗、污染控制、预处理技术、产品质量控制和等级评价等相关标准规范, 研究完善操作规范、技术流程和检测标准, 逐步健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标准体系。

3.4 完善政策机制

积极与地方沟通, 在试点及评估过程中逐步协调完善项目立项审批、改造工程资金支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与协同处置衔接机制、垃圾处理费用补贴与结算机制等, 推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机制。

3.5 强化项目评估

通过对试点项目连续稳定运行污染物排放情况、水泥产品质量、能耗、成本等数据进行连续监测, 客观评估试点项目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连续运行能力、处理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水泥产品质量、项目运行经济性等, 为下一步科学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提供依据。

4 工作要求

(1) 相关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保等部门组织本地区已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项目名单见附件1) 自愿申报试点项目, 于2015年5月31日前将试点项目名单及项目实施方案 (提纲见附件2) 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

(2) 试点项目应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30485-2013) 中对协同处置设施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保等部门组织专家对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评审通过后, 批复实施方案并发布试点项目名单。

(3) 试点项目宜选择能够确保全年连续生产的企业。不能全年连续生产的试点项目, 试点企业应加强与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协商, 提出当地政府认可的可行性备选方案, 确保在水泥窑停产期间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置。

(4) 试点企业应在每季度初 (20日前) 通过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上季度项目进展情况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乡建设司) , 同时抄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活垃圾处理综合成本, 吨水泥熟料煤耗、综合能耗,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水泥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等 (详见附件3) 。首次数据应从2015年1月1日开始, 随同实施方案一并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评估指标并组织第三方机构对试点项目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出具评估报告。

5 保障措施

(1) 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环保等部门加强组织协调,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

(2) 各试点项目所在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试点项目运行情况及能耗实施管理和监测;财政部门应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 及时给予水泥企业处理生活垃圾费用;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试点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 督促试点企业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住房建设部门应加强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建设, 保障试点项目生活垃圾来源。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试点评估的基础上, 统筹考虑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布局。

(3) 对达到试点评估要求的项目, 在推广相关技术路线时, 各有关部门利用现有资金渠道, 视情况对相关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4) 试点期间各试点项目所在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保等部门加强对试点项目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对试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

(1) 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名单 (略)

(2)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提纲 (略)

(3) 试点项目日常运行情况记录表 (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协同开展模式 篇8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保障,有序推进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2009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及校园足球办公室,会同省体育局每年召开青少年校园足球专题会议,共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开展。

明确教育、体育部门各自职责,密切合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学校参加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及注册工作,畅通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输出渠道与升学渠道,体育部门主要负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竞赛组织、运动员训练、足球师资培训、运动员等级评定等业务工作。

增加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门用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和培训等工作,各地也设立了配套经费。从2012年起,省政府共计投入3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带动建成数千片农村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省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为所有在校生和幼儿购买人身伤害事故校方责任险,鼓励学校积极开展足球等体育活动。

二、构建竞赛培训体系,完善机制,提高水平

着力打造竞赛体系。全面布局校园足球网点学校,目前有网点学校329所,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3794人。全力打造“省长杯”、“市长杯”、“县长杯”、“校长杯”足球竞赛体系。目前,我省有11个县(市、区)组织县域范围内所有学校参加的校园足球联赛,采用高中11人制、初中7人制、小学5人制的竞赛办法。

加强足球师资培训。一方面加大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将之纳入省培专项计划;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有足球运动经历、适合做教练的人员补充到学校教练队伍中来,吸收专业足球队教练到学校来兼职带队训练。

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显著提高,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013年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上,我省男女足均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

三、弘扬校园足球文化,重在普及,创设特色

一是把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各地中小学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进体育教学内容,将足球运动项目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模式。

二是鼓励各地探索多种校园足球模式。如江阴市的“生龙活虎踢足球,活力四射跳啦啦”模式,苏州市的校园足球联赛主客场和赛会制结合模式,“省队校办、教体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等。

三是不断优化育人氛围。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我们严格审查运动员资格,认真抓好赛风赛纪,同时要求裁判员秉公执法,坚决杜绝假哨、感情哨,让校园足球有一个洁净的成长环境。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析 篇9

一校内协同模式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汇聚校内学科、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 通过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 促进高校内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和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校内协同模式是基于校内现有资源状况, 打破以往以院系或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 通过发挥各单位的主体作用, 促进跨院系、跨部门深入合作, 实现协同之目的。校内协同模式往往以多个平台为基点进行合作, 如沟通平台、共享平台组织平台等。通过平台交流, 在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 协同各方努力推动校院间协同、学院间协同和学科间的协同合作, 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利用高校协调便利的优势, 使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校内协同, 能有效地调动创新意识和协同创新的意愿, 整体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通过协同创新, 打破高校内现有的分割模式局面, 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专业或边缘专业, 极大地发挥了交叉效应;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 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发挥横向效应。

案例:南开大学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 将环境学科与经济、管理、政治、历史、哲学、法律等学科进行整合, 组建文理工交叉的研究团队, 设立了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显著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该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参与国家重大环保专项、国家水专项、环保部公益项目和科技部专项等重大课题;还先后承担了欧盟SWITCHASIA项目、世界银行、UNDP、中欧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等相关研究课题40余项。

二校校协同模式

校校 (校际) 协同模式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利用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 共享优质资源, 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专业互通、互聘师资、学分互认、论文互评等途径, 开展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因参与主体均为高校, 彼此拥有趋同的协同目标和文化诉求且创新能力往往相差无几, 有利于在合作中各方进行有效沟通, 快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搭建跨学校的协同平台, 实现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 努力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换”的基本原则,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选取优秀学生进入对方学校深造。在课程建设方面, 根据学生渴求、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 协同各方应共同开发新课程, 聘请对方教师或校外人士兼任本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 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建立科研基地;把握科研发展潮流, 共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研规划;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及联合攻关。

案例: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2年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协同模式, 共同成立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 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深度教育合作, 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2013年, 陕港两地的国际交流达21项, 共同培养了1700多名毕业生, 为西部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校企协同模式

校企 (行业) 协同创新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一般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不同, 校企协同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 使其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研发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 促进企业改进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校企协同实现了协同各方深度参与, 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 达成了互利共赢。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科研项目协作模式、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实训基地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校与企业均能在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中找到各自的增长点。高校教育的理论优势结合企业的实践优势, 加之行业的特色优势和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 该协同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主体对接过程中, 高校学生随导师从实验室走进车间, 真正步入生产环节,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 既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也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

案例: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德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江苏德邦———南工大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此中心以学校科技资源作科技支撑, 近年来承担了20多项研发任务, 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为德邦集团开办了工程硕士班, 为企业培养了专门的技术人才, 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四校所协同模式

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与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此协同创新模式适合学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即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媒介, 通过拔尖人才承担的科技攻关任务及发表论文, 完善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校所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构建“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制、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所协同模式一方面完善了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提升了科研水平, 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从高校的角度看, 通过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和设备, 改善了科研环境,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科研院所角度看, 通过吸收研究生及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 引入了新思维与新方法, 拓宽了研究视域。

案例:北京邮电大学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 通过参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 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五校政协同模式

校政合作是指学校与政府部门以签订合作契约方式,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明确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内容、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 利用双方资源优势, 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发挥其政策职能的导向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关注高校的人才培养, 为高校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关注高校和企业的各种诉求, 帮助双方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设立实践基地, 为学生学习来自生产服务前沿的先进经验提供条件。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统合的功能, 为高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在高校周边建设产业园、创业园, 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案例:2013年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园) 框架协议, 确立了“加强合作, 致力共赢,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明确了促进毕业生供需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内容。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 由于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结尚不紧密, 导致创新效率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毫无疑问, 无论何种协同模式都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都需要各协同主体不断寻找、发现、解决新问题, 继续从机制、理念、操作等各个层面继续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165-174.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4) :3-17.

[4]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5) .

[5]董波渡.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6]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 2013 (2) .

[7]苏娅, 侯二秀, 杨洋, 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52) .

[8]胡小清.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 2013 (7) .

上一篇:班级管理三策略下一篇:腹腔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