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培养

2024-05-18

协同培养(精选12篇)

协同培养 篇1

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不足, 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是在国外制药企业大举进入我国的情况下, 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挑战。世界新药研发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性, 使我国制药企业面临三个问题:创新、效率、稳定。即不断推出新药, 但存在研发效率和风险问题;追求效率、实现稳定, 可能使企业陷入产品惯性, 抑制创新。为此, 合作和联盟成为制药企业的选择, 通过引进和消化联盟企业的产品, 实现创新、效率和稳定之间的协调。但事实上我国制药企业并未取得预期成功, 企业仍处于“高技术产业、低利润”的处境。因此, 如何提高我国制药企业合作管理能力, 是制药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 理论上从制药产业新药研发知识的特点出发, 研究制药企业的合作管理尚有不足之处。为此, 笔者通过对世界制药工业发展进程, 特别是对日本制药工业发展的研究, 从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知识特点出发, 提出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以期为制药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参考。

制药企业知识特点分析

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创新特性。从产业革命到知识经济时代, 按创新性质划分, 世界工业可分为集成型工业和材料型工业。在集成型工业中, 企业新产品推出过程是问题求解的过程, [1]它可被描述成开发平台或工程系统,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与市场的集成度, 典型的是汽车、电子工业。材料型工业, 新产品推出过程是一个目标搜寻过程, 决定新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原创性, [2]典型的是制药工业。与集成型工业相比 (见表1) , 制药工业具有的知识特点是:

1.知识的基础性

在新药研发中, 专家对一种疾病考虑新治疗方法之前, 需要用数年时间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如病毒分子结构、细菌侵袭细胞的过程、疾病影响机体造成不适的复杂方式, 然后提出可能治疗该病的新理论, 而后是化合物设计、合成及筛选、临床前研究等, 所以大量知识存在于新药发现阶段。而在集成工业中, 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并不紧密, 产品可先于原理被创造出来, 而后才厘清原理。

2.知识缄默性和专有性

在新药研发10多年中, 特别在科学研究阶段, 知识被创造、利用、修正、再利用, 这使许多知识内化为企业的组织语言, 以科研人员无意识思维呈现出来, 企业的专利、技术工艺只是研发成果的片面指标, 技术落后企业引进专利并不等于获得核心能力。而在集成型工业中, 比如, IBM、AT&T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研究, 而大量创新成果却由其他电子类企业 (如东芝公司) 得出, 企业知识存在较大的外溢性。[3]

3.知识的高动态性

制药企业需不断更新领域。从当前成功的制药企业技术发展轨迹看, 是连续与断续的统一:连续是指其由诸多技术发展轨迹组成, 呈上升趋势;断续是指企业需要不停地进入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企业技术发展是一种搜寻新治疗领域-集中-维持-转移新治疗领域的螺旋式发展。

以上知识特点对制药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 一些化学制药企业试图通过联盟, 快速掌握生物技术知识, 但由于企业不具有相应的能力, 使蕴藏在生物技术企业内的知识和能力, 无法被化学制药企业掌握, [4]这点与计算机及芯片公司之间的并购不同。因此, 制药企业通过合作开展技术学习必须掌握一种能力。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内涵

对于获取外部知识, 制药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引进、吸收上, 吸收能力并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获得外部知识。[5]国外制药企业的实践证明, 面对当今世界新药研发趋势, 制药企业之间需要互动、协同创新。在社会学上, 协同体现主体之间一种互动、共享、共赢的关系。笔者认为,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进能力, 是指企业根据内部研发的进展, 识别外部知识, 结合自身生产和市场能力, 引进联盟药品, 充实新产品线, 凭借低成本、品牌的优势, 获得市场竞争力。当自身药品推出后, 联盟药品迅速退出市场, 联盟药品仅是作为保持产品新颖的工具。第二层次是吸收能力, 是指企业所在的治疗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 内部新药研发进展缓慢的情况下, 快速识别、引进联盟的药品和技术, 凭借自身的研究能力, 解剖技术原理, 实施改进。比如, 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 设计合成该药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 开发疗效相似或更好的药物, 避开专利保护。但这属于纯粹的吸收过程, 缺乏联盟成员之间的协同, 使得企业的合作生命周期短且效果差。第三层次是共生能力, 是指制药企业在合作中求同存异, 促进企业互动、提高知识创造的能力。包括:优化联盟关系, 促进相互信任,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促进联盟成员相互启发和进行知识创造, 共同投入和分享;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优化外部知识系统。

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影响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的因素较多且关系复杂, 当前尚未有较恰当的研究方法。笔者尝试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考察, 研究其培养机制。日本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如欧美国家的企业多, 仅占销售额的8.11%, 但新药产出数量却居世界前列。其发展经历了仿制、引进、联合研发、自行研发、国际化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企业联盟与合作起着关键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日本制药企业引进联盟产品与其核心领域的关系、联盟产品引进相对速度、自有产品推出时间等关键点, 从四方面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的要素。

1.技术储备

新药研发的长周期性、巨额投入及随后的二次开发, 使企业形成了设备、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技术传统, 它们构成了制药企业的技术储备, 成为形成技术协同能力的物质基础。

设备存量, 是企业引进同领域产品, 最大化核心能力的前提。新药从发现到上市, 企业需要走完从科学研究、技术研究、生产组织到市场开拓的全过程, 这期间企业的投入转变为各类设备设施。比如, 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在生命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新药, 如治疗糖尿病的Basen和Actos、治疗高血压的Blopress, 这使该公司有能力引进联盟产品, 更新产品线, 2002~2006年共引进13个相关的新药开发许可。[6]但是, 设备存量并非越高越好, 因为这可能会使企业过度注重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 偏离引进联盟产品的战略目标, 导致内部新药研发放缓, 逐渐依赖引进外部新药以维持经营。

专业化人才虽然能为制药企业储备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 降低技术引进成本, 但是又可使企业对外部突变性技术识别产生选择性偏见, 影响核心领域转移, 陷入产品怪圈。而后进企业则更容易识别、引进新产品。比如, 1999年日本市场上有Ca (Ca antagonist) 和ACE (ACE inhibitor) 两种抗高血压药, [7]两者相比:Ca的疗效虽然较好, 但是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不适应, 如糖尿病患者;ACE的疗效虽然一般, 但是对有组织障碍的患者同样有效, 市场规模较大。2001年抗高血压新药ATII (ATII antagonst) 上市, 其疗效虽处于Ca与ACE之间, 但其适用症最广, 可用于糖尿病、心脏病等有组织障碍的患者。三者相比:ATII与C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ATII开拓了新市场;ATII与ACE属于同性质产品, ATII在疗效和市场规模上是对ACE的全面提升。针对这种情况, 原Ca生产企业对引进和开发ATII反应迟缓, 特别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辉瑞 (日本) 公司;而原ACE生产企业则反应迅速, 高市场占有率者Banyu, 最先引进了ATII。

企业技术传统, 是指企业的研发长期集中于某治疗领域, 在科技和市场的作用下, 随着早期新药成功上市、资源集聚效应、员工技能专业化和一系列延伸性产品的推出, 20~40年间形成了企业惯性。它与行业技术范式与技术轨迹相对, 是企业层面上技术领域形成的默许知识。它与企业人才储备共同作用于制药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产品和协同的过程。当企业技术传统与行业技术轨迹相配时, 它会增强企业对外部信息的反应能力。当前, 跨国制药企业创造了长久的技术传统, 它为企业带来了重要的竞争优势。比如, 1930年后美国制药企业形成自身技术传统并主导技术轨迹, 使它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制药强国。但到上世纪60年代, 美国制药企业原来形成的技术传统开始限制新药研发, 当外部技术已发生变化, 企业未采取行动而是转向非研究密集但又有较好成长率的部门产品以维持企业成长, 这使美国制药企业受到欧洲制药企业的挑战。

2.组织因素

与技术储备相比, 组织因素高层次的技术协同能力影响更大。许多制药联盟在建立时轰轰烈烈, 但企业一旦引进联盟的产品, 联盟就消失或联盟内企业之间缺乏持久的互动。这使得联盟无法实现共赢, 知识创造效果差,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组织因素引起的。这些组织因素主要是:

(1) 联盟战略, 是企业实施联盟的目标, 对联盟的建立、维持和优化至关重要。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深度。如果企业对联盟战略考虑深度不够, 使联盟停留在引进产品这一浅层次上, 就不能推动企业之间的互动, 无法吸收联盟产品技术知识、培养新治疗领域。二是战略明确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明确, 将使企业在联盟实施过程中逐渐失去方向, 联盟产品的引进或外授可能会导致企业逐渐失去核心能力, 联盟过程成为退出过程。三是战略稳定度。如果企业联盟战略不稳定, 将降低联盟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度, 引发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 导致联盟彻底失败。相反, 如果每个成员都具有较高的联盟战略稳定度, 将促进企业的互动, 求同存异, 共同探索新药领域, 实现共赢。因此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时, 在战略上必须把握好这三个方面。

(2) 核心科学家, 是企业的知识“经纪人”。他们通过参与学术组织, 与联盟企业科学家交换意见, 跟踪最新外部技术, 同时将外部知识, 特别是默许知识输入内部。研究表明, 虽然核心科学家并没有比一般研究人员有更多的专利申请, 但是他们在外部知识流进企业的过程中扮演着“管道”的作用。[8]另外, 在竞争环境下,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 企业根据新药研发环节, 将研发组织分成几个相互独立的部门。比如, 武田制药公司将研发组织分为基础研究部门、目标分子识别部门、先导化合物发现部门、候选药物确认部门、生产工艺设计部门、临床试验和注册上市部门等。这带来了知识转移的部门界面问题, 而核心科学家通过学术影响力和多学科研究团队, 实现知识跨部门传递。不仅如此, 核心科学家还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 以克服企业内部的惯性。

(3) 研发部门的独立性。新药研发的基础性, 决定制药企业研发部门应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它可保证课题立项决策的独立性, 而非受制于企业现在的开发目标, 保持学术研究的氛围;在研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职业发展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方面, 都体现了新药研发的特点;同时作为新知识的窗口, 与外部研究机构建立研究团队, 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下一个研发目标。比如, 当前生物技术的兴起, 相对独立的研发部门已使欧洲中型规模制药企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3.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

在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下, 投入巨额资金是保障新药研发成功的必需条件。而在联盟合作模式下, 制药企业必须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 它从三方面逐次提升技术协同能力。

(1) 激发功能。新药研发成功后, 巨大的设备存量、专业人才储备和企业技术传统作用, 会使制药企业过度追求效率, 通过不断对已有药物实施改进, 实现规模经济, 而看不到联盟成员技术进步的价值;对新知识反应迟缓, 企业陷入产品惯性, 长期下去企业会逐渐被后来者替代。而保持内部必要的研发投入, 可使企业的知识处于动态, 保持与外部技术源的联系, 时刻准备接收外部新知识。

(2) 吸收功能。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后, 应加大内部研发投入, 理解其技术原理, 并从自身技术能力出发, 实施改进。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吸收联盟产品中的技术知识, 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自身在此领域的知识, 为企业转移新领域做好知识储备。

(3) 知识创造功能。联盟只有进入共同创造知识阶段, 才能实现共赢, 而这需要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联盟, 企业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在各方科学家的互动中, 增进信任, 激发思想, 创造知识。如果各企业进入联盟后, 停留在只吸收而不投入的状态, 会导致联盟内企业互动不足, 企业无法引进和吸收联盟成员科学研究中经验性的知识, 无法发挥联盟的知识创造功能, 最终当联盟成员认为无法从中得益时, 联盟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

在上述三方面作用下, 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协同能力增长呈S形曲线:当研发投入较小时, 协同能力增长缓慢;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协同能力增长开始加快;当超过某阈值后, 其呈现自动增长趋势, 但是否会持久是不确定的, 因此目前世界制药巨头对研发投入还是很大。在当前环境下, 我国制药企业对此应持战略性眼光, 如果完全进行虚拟研发, 那么只会使企业逐渐对外部技术反应迟钝, 无法引进合适的技术, 更无法对联盟产品实施改进。

4.技术外溢池

技术外溢池是制药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组合构建的外部技术知识系统, 它与企业进行知识流交换。良好的技术外溢池可为企业带来丰富的知识。根据当前关于网络组织方面的研究结果, 制药企业对此需要把握的结构参数是:

(1) 参与联盟数量, 决定了技术外溢池的规模, 影响企业可获得的技术知识量。研究表明, 联盟数量与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存在凸型函数关系, 即存在一个最优点, 当企业联盟数超过某值后, 协同能力将逐渐减弱。因为企业资源和员工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能在不同时间分配不同的资源。[9]

(2) 合作紧密度, 即联盟内企业合作的深度。新药研发的特点, 使企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企业只有引进联盟产品, 并在改进产品中进行深入合作, 才能逐步获取联盟伙伴的隐性知识。但需注意, 过分强调合作紧密度和一致性, 会抹杀差异, 导致组织趋同。

(3) 联盟离散度, 即联盟在新药研发各阶段的分布。新药研发可分为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或上市四个阶段,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 选择各阶段联盟数。高离散度, 使得由各联盟知识和资源构成的网络中存在较大结构性空洞, 企业可开发这些空洞, 获得控制性优势。而低离散度, 可增强企业所获信息和知识的可靠度,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阶段发展重点, 有选择的参与联盟合作。

(4) 联盟差异度, 即各联盟为制药企业提供技术知识的差异度, 包括核心领域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提高联盟核心领域差异度, 可为企业今后转移核心领域打下基础, 但这种差异度过高, 既会增加联盟引进产品的风险, 也不利于企业深入地进行合作, 会给联盟的知识创造带来问题。技术水平差异度, 在低技术水平联盟中, 后进企业可获得学习技术的机会;在高技术水平联盟中, 为企业引进联盟产品、开发改进型新药提供条件。

构建良好的技术外溢池, 制药企业还应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和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三方面结合, 然后确定结构性参数。笔者提出一个框架 (见表2) :

建议

当前, 国际新药研发外包市场已从最初临床试验外包发展到研发外包。我国凭借廉价的研发资源和一定的研发能力, 成为跨国制药企业最理想的研发外包基地。同时, 世界新药研发已由传统化学模式转向生物技术模式, 这为后进企业实施技术跨越开启了技术窗口。我国制药企业应从知识管理的战略层面, 重新认识企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笔者提出的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通过联盟合作、承担研发外包业务、引进专利许可, 以效率换能力, 逐渐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摘要:制药企业发展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创新、效率和稳定, 为此必须引进外部知识, 实现平衡。制药工业属于材料型工业, 与集成型工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 为此笔者在研究了制药企业知识累积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然后, 通过对国外制药工业, 特别是日本制药工业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技术储备、组织因素、联盟专用性研发投入、技术外溢池四个维度, 研究制药企业技术协同能力培养。

关键词:制药企业,知识特点,技术协同能力,培养要素

参考文献

[1]Allen, T.J., .Studies of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n engineering desig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66, 13 (2) :72—83.

[2]Henderson, R., &Cockbum, I.Measuring compet ence?Exploit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Special issue) :63—84.

[3]K wanghui.The relat 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4 (33) :287—321.

[4]Lars Schweizer.Knowledge transfer and R&D in pharmaceut ical companies:Acase study[J].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5, 22 (4) :315—331.

[5]Chihiro Watanabe, Bing Zhu, Charla Griffy-Brown, Behrooz Asgari.Global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its Impact on Industry’s R&D Strategies[J].Technovation, 2001 (21) :281—291.

[6]日本武田制药公司.武田2006年年报[EB/OL].[2006].http://www.t akeda.com/.

[7]IMS Health data base.2001年研究报告[EB/OL].[2001].http://www.imshealth.com/.

[8]Ryuzo Furukawa.The role of corporate scientists in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 2006 (35) :24—36.

[9]Powell, K.W.Koput, S.L.Inter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 rative ScienceQuarterly, 1996, 41 (2) :116—145.

协同培养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

1.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家访或电访

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

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家长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沟通的内容,以书面语言为手段进行畅所欲言,每周一次的家校联系本可以增强教育的透明度和实时性,使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成长轨迹。它可以调动每位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并且使每位参与者在联系过程中增进了解。传阅本把学生在学校中做的各种各样的作业,张贴在传阅本上.带回家中,家长不仅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情况.还能看到孩子同学的学习情况。传阅本是集作业展览、习作展评、亲子交流、家校互动、成长记录的综合性见证。

4.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协同的纽带。家长委员会可以发挥家长的集体智慧,可以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协同中具有桥梁、教育、管理、助学、研究和评估等作用。

5.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推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剖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危害,从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协同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家长信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家长信箱可以采用电子邮箱形式来实现。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信箱与老师商讨自己子女学习、生活的有关问题,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一些与家长存在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可能需要通过家长信箱来收集。通过开展家长信箱的解答活动.可以加强家校的相互配合,促进家校协同的良性发展。

7.学校开放日(家长开放日)学校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在预定时间。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或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它可以让家长更多了解学校概况和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

8.校报校刊

校报校刊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既是学校的信息平台和文化视窗,又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校报校刊进入家庭,可以促进家长参与教育。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新举措与新思路以及学生的智慧与情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报校刊也由传统的纸质报刊逐步走向网络化,依托校园网上,将校报校刊的电子版上传到网站上供读者阅览。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道的便捷

信息技术的家校协教通道主要采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交流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全方位互动沟通。

1、社会性软件

在家校协同教育中比较普遍应用的社会性软件主要有博客、QQ、BBS、MSN、e—Mail等。

(1)博客

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的社会性软件。在家校协同教育中,教师、家长、学生通过班级博客社群构建网上的学习型生态环境社区。通过博客,家长和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观点和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教学,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教师可以根据家长、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或教学策略。

通过博客的互动与协作,可以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为自己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可以使博客社群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可以使老师和家长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缩小彼此之间的代沟。博客可以作为教学评价工具,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做出及时的、综合的和更全面的评价。

(2)QQ QQ是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软件,具有信息即时发送和接收,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在线、离线文件传输,群共享上传、下载文件、QQ邮箱等主要功能。QQ还具有移动QQ、3G QQ服务,将手机完全与电脑端无缝连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与协同。在家校协同过程中建立班级家长QQ群,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通过QQ群相互沟通交流.协同做好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

(3)BBS(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属于异步通讯工具,通过BBS建立家长论坛、班级论坛,家长可以和学校、老师进行协同沟通;此外,还能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课件、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共建共享。

(4)MSN Messenger是一个即时消息发送接收工具,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使用摄像头在Net—meeting中进行视频交流。同时,MSN Messenger还把电子邮件、IP电话、PDA等诸多传统的、非传统的通信手段整合在一起,作为即时通信的一部分。

三、注意问题

应用家校社协同教育通道是多样性的,单一通道很难达到效果.为了提高通道的效益,各种通道必须综合利用。但是社会的复杂性注定应用家校社协同教育通道也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方面 由于教师的观念、时间与精力、协同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的限制,部分教师喜欢采用传统通道或者只采用QQ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因此,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通道的优势。建议:

(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管理者应提高教师对家校社协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传统与基于信息技术的通道方式有机地整合,加强对教师进行协同教育能力、技巧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2)发挥学科老师的作用。在班主任统筹班级管理的同时,学科老师则根据学生的特点,挂钩到几个学生中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协同活动。

2.家庭方面

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以及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家长参与度不高,平台使用率低;他们不喜欢在平台上留言,喜欢通过电话或QQ与教师沟通。建议:

(1)提高家长的协同教育理念。学校可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决策权,如参与教学改革、参与教师的评价与聘任、参与教材和教辅资料的选择等。

(2)提高家长的信息素养。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来提高家长的协同技能和信息技术水平。

3.社会方面

(1)改善和净化社会教育环境。

全社会加强责任感,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教育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强化社会治安,净化社会风气。

(2)健全和完善青少年思想教育制度,国家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并自觉守法。

(3)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全社会的一切教育力量都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形成青少年思想教育共同体,以此推动和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协同培养 篇3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中行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方面问题,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面向行业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改革举措,通过构建面向行业的优势学科体系、行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构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等措施,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行业;协同育人;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为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提升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解决当前工程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严重等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难题。武汉理工大学有着建材建工、交通运输和汽车三大深厚的行业背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依据“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面向行业,协同育人,大大提高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以武汉理工大学为案例,对其经验进行挖掘和归纳,试图为实践教学创新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积淀历史特色,构建面向行业办学的优势学科体系

20世纪50年代,武汉工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及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前身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和武汉河运专科学校、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的前身武汉工学院相继成立。三所大学分别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程局、交通部和机械工业部[1]。学校在国家三大行业部委领导下,高度重视与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的密切合作,把培养三大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形成了行业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互动共赢的良好机制。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与发展,构建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等为主干的特色优势学科体系。

2000年5月,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后,学校面临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此,学校进一步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了从以工科为主的行业院校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转变,从教学研究型院校向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转变。确立了与行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思路,通过设立三大行业董事会、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共建研究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等各种形式,构建了与行业密切联系的体制机制,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大环境。

二、瞄准行业企业需求和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经济的新常态发展方式,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水陆交通等新兴工业对于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于高校培养适应大工业化时代发展的工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认识到,如果脱离社会对于工程人才需求的实际,对于自身人才培养的条件缺乏清晰的认识,就难以面向社会需求,也难以准确定位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培养方式、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这势必使得工程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清楚、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足,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2]。

武汉理工大学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从工程人才培养的源头抓起,可以明确学生应该具有的相关能力与素质,对照相关能力素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研发型工程师。学校联合建材建工、交通运输和汽车三大行业,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培养方案调整,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以及专业基础平台,同时按照专业面向设立模块方向,实现与行业企业对于工程人才需求的对接,经过整合与调整,构建了适应卓越工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知识与课程体系。

三、学校行业协同,构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单一或者简单的某个实验、某个活动能够达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因此,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必须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全方位、多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

武汉理工大学对照行业企业需求,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基础工程能力训练、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企业实践能力训练为四个层次,多种模块组合而成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础工程能力训练平台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最基础的平台,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试点,由教师自主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尝试研究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则是在基础工程能力训练平台基础上,进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综合训练,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设置单独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实验周,强化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来源于实际科研课题和企业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是在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自主创新本科生项目基金,建立实践创新训练基地,搭建“三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企业实践实训平台则是通过与学校三大行业董事会所辖大中型企业的深入合作,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聘任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开设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工程实践训练。企业提供实习工作岗位,接受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的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了从基础到应用、从课堂到企业、从实践到创新的养成环境。在此环境的熏陶和培育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以来我校连续5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湖北省挑战杯(创青春杯),2014年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四、体现行业企业参与,完善全面综合动态调整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全员参与的、对教学全过程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实施的监控,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性、全过程、全面性的“三全”概念[3],是能够持续反馈信息、识别关键要素、尽早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的良好实施中形成,而并非在最后的教学评价中检查出来的。构建全方位、广参与、综合性、动态调整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尤其体现行业企业的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保障。

武汉理工大学依托行业企业,在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毕业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等环节,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参与。在培养方案制定环节,通过董事会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议研讨,定期组织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对照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的研究分析,及时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培养目标、知识与课程体系,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内容。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环节,增加对能力和对工程素质的要求,校内学习阶段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企业学习阶段由企业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在毕业设计环节,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的指导与评价。同时,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掌握毕业生去向及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与三大行业企业的定期交流,收集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能力和素质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至人才培养相应环节,将企业评价纳入质量监控体系,运用校内督导、企业监测和综合评估的方法贯穿教学各个环节,实施教学质量监控。

五、立足互利共赢,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

武汉理工大学依托三大行业,着力打造了以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行业董事会指导人才培养、共建技术研究院、校企共建专业等机制为主要特色的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为学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方面,一方面出台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办法,积极创造条件聘用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15551”人才工程、评选“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特色专业责任教授”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依托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发挥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董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召开行业董事会例会,分主题讨论人才培养相关事宜,形成了行业董事会直接参与指导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利用学校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也为学校试点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训练场所和青年教师提升工程能力的主要基地。

提高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环节的监控、人才质量的反馈等全过程。面向行业需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协同育人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将三大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转化为指导人才培养的理念,并将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融入贯穿和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形成了“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共赢的发展格局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理工大学志[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97,182.

[2] 林健.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3] 胡彩梅,谭旭红,吴莹辉.本科高校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8(2):86-88.

[4] 丁烈云. 实施“2011计划”的意义、重点与难点[J]. 中国高等教育,2012(20):11-14.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构想 篇4

一、协同教育与协同培养

“ 协同” 一词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s, 意思为共同工作。协同教育是在合作教育理念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1906年, 赫尔曼·施奈德 (Heman Shneider) 提出了旨在通过工学交替提高人才培养适用性, 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提供实践机会的合作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理论将社会某一系统的资源要素与教育系统的资源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的社会现象称之为协同教育。而协同培养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和创新培养机制, 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实训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专业协同培养已经比较普遍与成熟, 而会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各高校的探索情况散见于网络、报纸和杂志, 主要方式有订单培养、校企合作、联办产学研基地等, 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但终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方重视不够、人员不足、文化冲突等原因, 使得社会主体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参与不多、合作形式单一、合作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凸显, 即各培养主体间并未真正构建起有效的协同机制, 仍然处于由学校主动邀约, 靠感情维系为主的浅层次协同阶段。校“热”企“冷”的脆弱协同关系, 导致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只能寻求就业市场中的低端岗位, 远远不能达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政策制度缺位。在国家政策层面, 有关校企合作特别是顶岗实习的政策不少, 但从现阶段来看尚未形成体系, 落实不到位, 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缺乏对企业的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 主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靠行政命令或人脉情感来维系的协同培养, 各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地调动和发挥。

2.高校自身制约。在高校层面, 一些高校受自身因素或专业因素的影响,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过分强调企业的针对性, 而通用性不足;教学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 学校和企业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学生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评价操作差别很大;企业师资差异性大, 缺少必要的培训以及职教能力测评手段和标准;学校师资队伍缺乏学术积淀, 优势资源与企业不匹配;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 过分强调企业资源的利用和人员的配合, 不愿意为满足协同企业需要而对自身协同行为作出调整, 导致企业丧失协同积极性。

3.企业 (行业) 协同不够。在企业 (行业) 层面, 各个企业 (行业) 之间师资水平差异性大,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合作师资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及职教能力测评手段和标准;合作培养经费、企业教学场地、实训基地、岗位、企业教学设施与设备等因企业而异, 没有基本标准和要求;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和短 (任) 期效应,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人才危机意识缺乏, 人才培养意识淡漠;企业管理责任主体缺位, 在一些员工紧缺的企业, 学生容易沦为廉价劳动力, 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和协同合作的深入。

4.协同目标指向差异。在协同目标指向层面, 高校与企业 (行业) 协同的目标指向是追求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而企业 (行业) 与高校协同的目标指向是追求人力资本的利用和产生效益的提升。双方组织特性和协同目标指向的差异, 决定了实现“双赢”的协同交集有限, 拓展双赢交集的路径和机制亟待构建与深化。

三、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运行构想

会计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 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协同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 能解决协同培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一方面, 高校科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 另一方面, 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 从而实现高校、企业 (行业) 和科研机构的无缝对接。

1.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会计专业协同育人模式。首先,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通过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对当前会计行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势有个大致的预测, 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科学的进行人才预测,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其次, 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充分分析行业企业对会计类岗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 及时更新新知识、新技术, 优化课程内容, 建设课程群, 整合课程结构, 实行校内与校外交叉的实践教学方式, 减少验证性试验, 增加设计与应用性的综合实验, 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内容体系。

2.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 实行“引进兼职教师”与“教师进修”双重方式。一方面可以引进其他高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师、企业的技术骨干、会计行业的专家、科研院所的拔尖人才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 充实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 作为兼职教师教授实践性的课程或作为新进教师的导师组成员,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合作办学效益;另一方面, 可以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挂职锻炼, 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通过真实的情景解决问题, 提高技能, 或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行培训, 了解该学科与学术的前沿动态。其次, 制定合理的教师考评体系。包括规定岗位职责、不定期抽查、定期测评等内容, 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质性。

3.深度开展产学研政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 共同制定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结合自身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和地方高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制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师的管理及考核评价等。其次, 共创培训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培训中心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训基地和校外真正的实训基地, 先由高校负责论证, 专家审核通过后, 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实习所需的实训器材、资料, 并派送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培训课程进行指导, 高校也要主动为企业职工培训、项目研发等提供服务。再其次, 共建协同育人管理机构。组建由高校教师、优秀大学生、企业骨干、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负责人、地方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机构, 明确各方功能定位、职权及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 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 实现沟通信息、群体协调、相互监督, 以此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的全面持续发展。最后, 强化政府的“桥梁”功能。政府是推动高校和其他社会主体合作的关键“桥梁”, 是促进多个主体协同合作的纽带, 在整个协同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引导、推动、激励作用, 最终促使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规范、有序展开。

4.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协同办学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到海外去开拓市场, 寻求更高远的发展。这些新形式对会计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积极加强与国外大学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 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教育品牌和国际知名度, 营造国际化氛围, 另一方面推动合作性学习, 提高开放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协同培养 篇5

问1:请简要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2011年,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对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系统推动。三年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上海市等地“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医学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得到缓解;特别是2013年底,卫计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为加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从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以及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看,医学教育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一是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多轨并存,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临床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支撑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育人机制、条件保障亟待完善。此外,医学教育如何全面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把握发展节奏,优化调整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对医改和医学人才培养十分关心,强调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需要更高水平的健康卫生,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医教协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为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针对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广泛开展调研,总结试点经验,借鉴国际经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形成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近期任务、主要举措、路线图和时间表。

问2:此次《意见》提出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近期任务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是: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医教协同,深化改革,强化标准,加强建设,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毕业后教育得到普及,继续教育实现全覆盖。

近期任务是:加快构建以“5+3”为主体(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问3:如何认识此次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现上述目标,人才培养尤为关键。此次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明确了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明确了建立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医教协同培养体系,统一了“5+3”培养路径模式,突出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的培养内容与方式,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是实现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这是深化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必然要求。维护亿万人民的健康离不开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队伍。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人民群众可以信赖的合格的临床医师队伍,既是早日实现医改目标、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长久惠及人民健康要求,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应有之义。

其次,这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教育具有周期长、分阶段细、连续性强等特点,合格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培养必须遵循特殊的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需要经过严格的院校医学教育、规范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终身的继续医学教育。这些阶段各有侧重,都是从迈入医学殿堂到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5+3”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注重临床实践训练,体现了医教相长,学以致用,是参照国际主流医师教育培训模式、行业惯例和中国国情基础上的重大制度创新。

第三,这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流病人、缓解看病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上短缺,尤其是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未接受过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需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群众信赖的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有利于实现基层医师与城市大医院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考核,让人民群众就近获得较高质量、较低价格的医疗服务。

问4.国家建立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请问什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即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学生,在5年院校医学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内科、外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即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后,进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在省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具备良好临床医疗和教育培训条件的培训基地进行,以在临床有关科室轮转为主,参加培训者在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诊疗,接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培训,着重培育和提高临床医疗能力,达到能够独立、正确、规范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并为今后具备处理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人际沟通交流等。完成培训并通过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问5:作为“5+3”培养模式的基础,如何深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改革?

答:5年制医学本科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第一阶段,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构建“5+3”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改革至关重要。因此,一是要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把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作为改革关键点,积极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强化临床实践教学,严格临床实习实训管理,着力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这既是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要强化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着力提升学生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要切实加强医学教育质量监控,到2020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要探索分阶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办法,切实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要探索实施实习医师执照制度,为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问6: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的制度,是这轮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请问有哪些重大创新?

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紧密衔接是临床医学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是这次改革的着力点。有四项重点推进工作。一是在各人才培养环节上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紧密衔接、相互融合。2015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其临床实践训练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实现招生与招录、培养过程与培训过程、学历学位授予与职业规培证书发放相结合,确保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等4证。二是调整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培养工作。从2015年招生起,7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5年相关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可免试进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阶段,纳入培养单位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和管理。三是改革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办法。针对5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创造条件,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有机衔接,为医学毕业生多样化选择、多途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四是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紧密衔接的改革试点,逐步建立“5+3+X”培养高水平临床专科医师的制度。

问7: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为何还要提出“3+2”为补充?如何加强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师培养改革?

答:基于我国城乡、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在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还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3年专科教育加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一是要培养医学生能够“下得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情、民情、医情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用基层医疗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为保障基层群众健康贡献力量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培养医学生能够“用得上”。加快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教学标准与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有机衔接。要紧密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实践,着力提高医学生的基本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要使医学毕业生“留得住”。加强医学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政策保障,既要用感情留人,还要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问8:医学生的医德及职业素养教育极端重要,这次改革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医师职业的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医学教育尤其强调以德为先。此次改革要求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临床实习等,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医学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问9: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全面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卫生行业需求?

答:目前卫生计生部门正在编制《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医学教育在规模、类型、结构等方面也都要更加主动地适应卫生行业发展需求。一是要把握好医学教育发展规模。控制医学本科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增加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中医药特色与规律,深化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要统筹各类医学专业协调发展。加强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等学科专业建设,当前特别要加强儿科、精神科等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四是要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资源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使高等学校成为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

问10:围绕主要目标和近期任务,教育卫生部门将重点在哪几方面推动实施?

协同培养 篇6

关键词:协同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590-4;G642

前言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以“协同培养”为核心思想的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当下我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 秉承开放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各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协同育人”的基本指导思想全面贯穿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团队等重要环节,构建以“校企协同培养”为基本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体系,体现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专业特色,特别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邀请了省内外本专业建设有特色的兄弟院校和广西地区来自不同类型旅游企业( 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 的专家,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知识、素质、能力的具体标准及实现途径,构建了知识、素质、能力体系。

2.1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程建设

我们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为原则,围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培养,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并通过对省内外本专业建设有特色的兄弟院校和江门地区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 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 进行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分析,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程,在课程程体系建设中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强调“厚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涵盖了企业运营所涉及的人、财、物、信息等环节,包含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强调“宽口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基本涉及到了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旅游活动的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景区管理》,为学生能在不同类型旅游企业中就业或胜任多方面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树立学生的服务观念,提高学生的服务素养,特开设《服务管理》 和《旅游服务礼仪》。

强调“重实践”。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特别开设《创业学》、《旅游电子商务》、《导游实务与技巧》、《旅游政策与法规》。同时,《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均开设了相应的课堂实训。

2.2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2.2.1强化课堂实训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课堂实训,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实训包括三个方式: 第一,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课堂实训学时和实训内容的设计。第二,邀请旅游企业人士结合课程教学,实施课堂模拟实训,包括导游模拟实训、酒店模拟实训、旅行社模拟实训等。第三,专业课教师将优秀旅游企业的相关案例编写成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开展项目式教学。

2.2.2开展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主要指本专业教师与旅游企业人士共同合作指导学生参与旅游方面的比赛或科技竞赛,帮助学生完成学生知识整合,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开展企业见习 / 培训

企业见习/培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安排与组织本专业学生在“认识实习”期间到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以及旅游企业人士交流,或邀请旅游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2.3实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方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就是打破当前单一呆板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场景模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实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如针对《旅游学概论》、《服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以便学生理解和消化,学以致用;如针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导游实务与技巧》、《旅游英语口语》,可采用场景模拟教学,以利于学生能真正掌握应有的技能。

2.4加强旅游管理教学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

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思路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师资规模、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等,同时组建旅游企业人士兼职教学团队,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高度复合型教学团队。第一,在现有师资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以及内部培养,实现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调整。第二,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分批次选派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使其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参加全国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等相关会议,革新教学思想,学习新型教学方法。第四,拓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邀请旅游企业中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的业内精英、优秀人士开展讲座或培训,实现课堂与职业的零距离对接。第五,制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聘请旅游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召开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以实现校内教学和行业实际的深入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建军.地方高校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新思维,旅游学刊,2015年第1期

协同培养 篇7

一、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良好的习惯是建构在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之上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地引导、点拨幼儿努力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自然的“生态环境”,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其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技能等。家长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力量源”。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协同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任务。幼儿形成了规则意识,对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有效策略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表明规则绝非是冰冷冷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与幼儿的情感世界有密切联系的,让幼儿共同认同的,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的,让幼儿能够自觉遵守的,幼儿理应成为规则的小主人。

(1)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发现者。在幼儿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适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展开谈话,就可以恰当地了解幼儿们对生活中“规则”的掌握情况。如爸爸妈妈常常带领幼儿逛商场、超市、书店,带幼儿乘坐地铁、公交等,在这些场所人们应当遵守什么规则?此时此刻,成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对幼儿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会自主发现取放物品要做到从哪里拿还放回哪里的规则;发现到超市付款、乘地铁、乘公交应该排队等候的规则……在大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与监督下,幼儿们会逐步明白这些规则的意义并能自觉地遵守诸如此类的规则。又如幼儿们会自然地发现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时对活动材料要归类摆放,并应当与同伴一起合作分享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做规则的引导者,启发、点拨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则,让幼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成为规则的发现者。

(2)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幼儿规则习惯的养成应以幼儿自身为主体,幼儿规则的制定应以幼儿为本,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制定规则、实施规则应尊重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适当的“度”,只能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不可喧宾夺主。什么样的规则是幼儿们愿意并自觉遵守的,他们最有发言权、自主权,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去感受规则、去体验规则、去比较规则、去建构规则,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让幼儿充当规则的主动制定者,进而发展为规则的自觉执行者。

(3)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管理者。幼儿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仍是一个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尚欠成熟的独特生命个体,幼儿自身的主体自觉性尚不够,规则制定后要想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幼儿还需要别人,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协同督促。规则离不开幼儿不断的练习与强化,有时幼儿尚且在思想上接受了规则,知道规则的存在,但往往很难形成自觉的行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去遵守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们自主选举一些监督员作为规则的管理者,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幼儿的管理能力,让幼儿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维护并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协同创新与卓越中医师培养探析 篇8

1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协同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

协同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理论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由于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而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理论, 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 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复旦大学杨玉良院士认为:“协同创新就是相同或相似的单元之间通过合作, 产生相互作用关系和共振放大效益, 形成高效有序的创新机制的行为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传统的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模式过渡。院校教育注重理论的传授, 教学方法的同一, 经常导致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临床的脱节, 产生培养出的中医师理论较强、实践较弱、能力趋同、创新能力弱的现象。近几年来, 为了解决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 国内中医药院校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 或探索尝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倡导学经典、跟名师, 或以培养能力型人才为目标, 积极探索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模式, 强化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应诊能力的培养, 这些措施对于培养卓越中医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从协同创新的理论出发, 不难发现我国现有的卓越中医师培养的协同体系构建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方主体对合作培养中医人才的认识不够, 参与态度不一;二是政府在其中的引导、协调作用发挥不够;三是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不足;四是作为教学医院或临床实习基地与作为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角色冲突;五是临床教师双重角色难以协调。

中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教育成本高, 教育消费大。实施卓越中医师的培养, 顺应了振兴中医的需要, 致力于培养中医信念坚定、中医理论扎实、中医技能精湛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瞄准的是青年名中医、省名中医、国家名中医、国医大师的成长梯队培养茁壮好苗的长效目标[1]。因此, 高校应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 开拓高校与各领域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让地方大学在与政府、行业、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中, 把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有机地整合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 从而建立内外协同的活性动力机制, 聚集能量, 塑造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

2 协同创新是卓越中医师培养的时代要求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则是其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宗旨, 着眼于国家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以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项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对于进一步理顺高校的组织架构和创新内部管理体制, 聚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的资源, 对于高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为国家发展培养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 来自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情况表明, 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差距很大, 因而通过人才培养去融合各方利益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以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为例,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最终必须依靠广大的医药卫生工作者去落实[2]。因此, 加强多元化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尤其是卓越医师的培养, 必须依靠行业、高校、医疗机构的通力合作、深度融合, 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同时, 为了适应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满足国家有关特殊领域的行业需求, 协同创新主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外, 又能通过与产业、行业、企业等结合, 更好的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卓越中医师的培养应突破现有的观念、性质或利益壁垒, 通过向政府、行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借力, 融入社会系统的各个环节, 倡导并实施协同创新, 构建较为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 实现多方共赢, 将全方位协同最终归结在人才培养上, 并将人才培养嵌入整个创新体系中。

3 卓越中医师培养的关键是协同路径

在协同创新探讨卓越中医师培养的同时, 必须遵循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医药教育体系的内在结构具有科学内涵, 不具有随机可变性。改动任何教学体系都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 在保持中医药教育体系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动和妥善改革[3]。所以, 我们仅针对卓越中医师培养的关键协同路径进行研究。

3.1优化卓越中医师的培养方案,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可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 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 (学科、技术) 共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是通过高校与政府、行业、医疗机构甚至其他高校进行深度融合,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为实现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高校首先应该进一步整合人才培养方案,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能力培养为主线, 从课程内容整合和课程群建设人手, 优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必须加强对中医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进行研究, 形成有效机制, 协同创新, 吸引行业和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制定与临床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的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三是可以通过拓展协同范围, 积极探索校—校、校—医院、校—地联合培养卓越中医师的方式、范围和管理体系, 建立校际、校院资源共享、教师 (人员) 互聘、学分互认的管理体系。

3.2 搭建实践育人环境, 实现实践育人的协同创新

3.2.1 强化实践育人协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一名优秀的医生, 从实践的意义上讲就是丰富经验积累的结果。那么要想缩短从学生到医生的过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就必须“早临床, 多临床, 反复临床”[4]。由此, 必须要求学生不间断地到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去体验医师的工作, 让学生在反复临床实习中, 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

(1) 构建协同融合的临床教学管理机制。临床实践教学的管理涉及校内校外不同隶属关系的许多单位, 如何处理好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如何化解协调临床教学基地与医疗单位双重角色冲突, 改善临床实践教学的管理成为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关键和难点。临床教学基地一般由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等组成, 学校应借鉴现代大学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对临床教学基地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规范基地职责、目标、任务和功能, 科学安排设置课程, 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做到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学习的合理对接, 才能进一步理顺各管理单元之间的关系, 真正构建一个协同融合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

(2) 提高临床教师带教水平。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一个优秀的中医师从学生到医师, 从规范到卓越的过程和临床教师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临床教师通过自身对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体悟, 使其同教学路径的改革结合, 构建一种行业内和跨行业教育的通道, 帮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和了解被服务人群的需求, 为其培养临床思维与服务能力探索一条教学途径[5]。所以, 必须实现临床基地 (医疗单位) 的临床医师在医教研三方面的结合, 做为“双师”型教师, 临床教师和临床医生二者要在本质上融合为一体, 一方面可组织实习基地的带教医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参加高校的讲课比赛、教学课题研究, 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和带教能力。另一方面, 应鼓励临床教师大量开展床旁教学, 通过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3.2.2 加强科教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

(1) 促进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继承不泥古, 创新不离宗, 是中医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必须依靠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得到落实。在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中, 鼓励和支持他们早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 在科学研究中升华对中医理论知识的认识, 开阔他们的创新思维, 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水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实验教学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卓越中医师的培养模式上, 一方面, 可以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以项目研究为牵引, 以不同层次重点实验室为支撑, 推动中医学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另一方面, 依托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验平台, 促进拔尖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合作、自主开展创新实验, 真正让科研创新平台成为他们实践创新思想、锤炼创新思维的科研实践高地, 从而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构建三者深度融合的纵深人才培养体系。

(2) 搭建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新课题三位一体的创新工程协同平台。卓越中医师不仅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 同时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这是中医药科学能够不断创新和进步的内在原因。在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中, 探索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满足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多样化个性发展的需要。一是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临床技能竞赛、中医基本功竞赛等各类各级专业和综合技能竞赛, 争先创优,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挖掘学生特长, 激发学习的潜力。二是丰富课间见习、学生社团 (杂志) 、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增长知识, 锻炼才干。三是尝试开办中医思维和科研方法培训班, 设置科研创新课题研究, 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立民, 叶耀辉, 何春生.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12, 31 (1) :16.

[2]高思华, 翟双庆, 罗祥云.适应新医改需求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J].中医教育, 2013, 30 (1) :1.

[3]严世芸, 胡鸿毅, 刘隽.“医改”推动“教改”打造卓越中医药教育[J].中医教育, 2013, 32 (3) :7.

[4]江蓉星, 谭漪, 刘佳玲.中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与考核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0, 12:23.

协同培养 篇9

关键词:教育公平,师资培养,自组织,协同,探索

义务教育改革是由农村到城市的路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在经费得到普遍保障的同时, 城乡教育失衡的问题却显得愈发严重, 从高校入学率——教育结果的重要指标来看, 农村考生入学率虽然逐年上升, 但总体仍低于城市, 一流大学农村考生入学率则下滑明显, 以清华大学为例, 多年来, 农村考生入学率连20%都无法达到。这一现象以农村考生素质为题作为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都存在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 要破解城乡教育失衡, 实现教育公平正义, 探索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协同培养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一、教育公平与师资培养

1.教育公平。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普遍追求,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1]。教育公平具有三个层次:一是起点公平, 即人人都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过程公平, 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结果公平, 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2]。近年来, 政府重视民生改善,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使得人人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实现, 但是,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 学生可以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空间不大, 接受教育的条件也不平衡, 例如, 部分农村撤点并校未从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角度来考虑, 仅从师资分配和经费安排等因素来衡量, 人为地造成受教育条件的不平等。过程的平等是结果平等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公平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形下, 暂时不要奢求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 可以从城乡考生大学入学率均衡发展的这一指标显现出来。

各项经费持续增加以确保投入, 各种费用不断减免来确保生源, 仅能实现义务教育的起点公平。当前, 各类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 而且在城市之间也非常突出。为争夺优势教育资源, 考入名校, 实现孩子更好的发展和成才, 家长不惜花费血本, 逼迫孩子接受各种补习和培训。如假期一来, 北京面向小学生的各种奥数培训纷纷开班, 家长趋之若鹜。实际上, 以奥数为主的培训, 连授课教师都觉得无法真正开启学生智慧, 其主要作用仅仅是为了占坑, 为了上名校。各种补习和培训成为追求优质中学教育资源的手段。这一现象在新闻媒体的聚焦下凸显了首都优势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也从侧面表明了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的不公平。

2.师资培养。

城市学生家长为孩子补习和培训的种种举措有可以指责的地方, 但并不荒唐。其目的是明显的, 效果是可预见的。有关入学难度的说法现在已变成考高中难过考大学, 考初中难过考高中。孩子入学一开始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 其目的就是为了上名校。考入名校就意味着今后考高中考大学都是容易的事情。究其原因, 不仅仅因为名校除了拥有各种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设备, 更重要的是名校有着大批名教师, 他们才是名校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样的,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也要确保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与名校名教师水平大致相当。更关键的是, 要让这些教师在农村下得来, 留得住, 教得好, 以教师素质提升学生素质,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的公平。显然, 优质师资的培养是实现农村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师资现状与原因分析

1.师资现状。

农村师资队伍现状存在着各类问题, 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概括而言, 可分成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需求量大。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缺口大, 部分科目甚至无人授课, 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急需新教师补充, 如地理、化学、艺术等非主科课程, 但限于教师编制等原因, 无法得到有效补充。二是师资流失情况堪忧。农村教师工资低, 待遇差, 生活环境差, 不少教师在教学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纷纷选择跳槽, 要么去城镇或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任教, 要么去待遇较好的民办学校任教, 甚至有人放弃教育行业。三是师资质量不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竞争和压力, 同时课程教学任务繁重, 从事教学工作时间长, 大部分教师无心从事教研教改, 提升教学质量。

2.原因分析。

农村师资现状可从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加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人才的合理流动越来越频繁, 教育行业师资队伍的封闭结构被打破,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成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按照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的定义, 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 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 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 这就是自组织[3]。当前,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这一自组织仍处于无序状态。

由于农村教师工资不高、待遇较低、生活环境差这一现实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这一自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低。据媒体披露, 2011年全国首批六所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毕业生61%的人成为城市教师, 如果不是存在入学合约, 愿意回农村任教的学生数为0。另外, 由于系统的吸引力不足和系统的开放性, 组织内部部分成员可以选择脱离系统, 到更为有吸引力的地方任教或离开教育行业。这样, 在农村师资队伍里面, 较常见的是寻求早日离开的新加入成员和心灰意冷的失意者。在组织里面, 他们缺乏来自竞争者的挑战, 大多数又不愿意安心教学, 使得整个师资队伍质量普遍不高。

三、农村师资培养系统

农村师资培养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的自组织。在组织内部, 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子系统。

1.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能够制定和规划师资队伍的准入条件, 开放程度和薪酬待遇。因此, 地方政府是师资培养系统的决定因素, 决定着师资培养的质量规格和要求。当然, 在规划师资队伍各方面建设时, 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例如,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准入条件要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 不能人为拔高, 不然会出现“愿意进来的人来不了, 期望他来的总不来”这样的局面。薪酬待遇更是确保师资质量的关键, 要让教师职业令人羡慕, 就要真正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甚至高于当地同级公务员工资水平, 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城市教师工资水平。要留住优秀教师, 不能光讲奉献, 讲感情, 还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

2.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培训、竞赛、人员调动等手段确保师资队伍的活力, 是师资培养系统的核心力量。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类培训, 如岗前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新技术培训等, 确保师资达到与时代要求基本适应的水平;通过各类竞赛, 如学科知识竞赛、教学技能竞赛等, 形成适当的奖惩机制, 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进步;通过对人员调整和调动, 既可平衡各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 弥补不足, 又能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

3.中小学校。

学校本身既是师资聚集的场所, 也是师资培养的重要力量。学校可通过学科组、年级组、教研室等机构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 如安排优秀教师以示范课的形式, 以老带新, 以先进带动落后, 针对新教师开展观摩课, 帮助其找出问题, 提高技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 实现学校内部师资之间的相互培养和提高。

4.师范院校。

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的最初力量, 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环节。师范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培养农村学校急需的师资人才。例如,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调研, 了解农村师资紧缺的专业, 结合自身实际, 展开专业申报和招生工作。师范院校应重点在师范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 让学生有立志献身农村教育的决心和具有从事各项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四、系统间的协同

自组织的演化路径的形态表明, 如果自组织各系统间处于无序状态, 熵的增加达到临界点, 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可能引起突变[4]。系统间的协同, 是自组织可预测演变发展的重要基础。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 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5]。师资培养系统可以看成是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师范院校这些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的自组织系统, 要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的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 这些子系统之间必须协同合作, 探索培养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的协同机制。

1.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是师资培养自组织的重要特征。要确保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 地方政府不能采取或故步自封或拔高条件或限制流出等措施, 影响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某些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农村教师合理流动, 其结果是伤害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设置师资准入条件和开放程度时, 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合地方政府出具近几年人员引进和流失数据资料, 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适当的教师招考招聘方案。

(2) 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出一套人才能进能出的机制。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 鼓励教师之间的流动。激励城市优秀师资到农村支教, 选拔优秀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任教。对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教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诫勉措施, 必要的时候要坚决予以清退。

(3) 师范院校要树立教育公平平等的观念和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 让学生自愿到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订单式师资培养机制。

协同学认为, 系统间的合作能促使自组织的有序发展。因此,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地方师资缺口情况, 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与当地师范院校签订师资订单式培养合同, 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师资订单式培养机制。

订单式培养机制需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学生来源。当地何种学生可以进入到订单班是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因素。由于高考考生志愿选择的多样性, 优秀当地生源未必愿意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因此, 可以提前从初中毕业生入手, 确定选拔条件。如选择农村贫困优秀学生, 与师范院校建立五年制大专学生的订单培养班级。二是建立人才培育的质量标准。如在英语教育订单培养合同中, 可以详细规定这类学生毕业需达到的英语等级、英语口语水平、普通话水平, 激励师范院校重视这类课程的教学, 以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三是确立淘汰与奖惩机制。订单班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让学生间相互竞争合作, 能进能出, 淘汰落后学生, 奖励优秀学生。

3.符合师资需求的专业计划。

师范院校应要了解地方教育师资人才需求。通过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农村中小学校发动广泛调研等形式, 拿到准确切实的第一手的人才需求信息, 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方案, 即专业计划。

一是要充分考虑农村师资紧缺的实际情况。例如, 当前农村紧缺师资人才主要集中在艺术、体育、地理等非主要课程方面, 不少学校可能存在这样的人才需求, 但由于在校人数和编制的限制, 专门招录一名教师又不允许。即便在允许的前提下, 招录到一名专职教师, 由于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不足, 也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失。鉴于这一情况, 师范院校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充分加以考虑, 让学生通过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的形式, 学习和掌握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做到真正的一专多能。二是要把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 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农村生源的持续下滑以及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 只从事某一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 可能未必能满足未来农村对师资需求和今后社会形式发展的变化。为此, 在课程设置上, 要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凸显出来。

4.名师导师辅导制度。

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要措施是尽快建立起与名校名师教学水平相当的师资队伍。师范院校应主动加强与中小学名校名师间的合作, 共同建立名师导师辅导制度。通过一位名师带几个学生的形式, 建立起名师与师范院校学生亲密的合作关系。

一是学校要珍惜利用名师资源, 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师从名师, 安排固定场所和指定时间展开教育教学技能辅导, 使学生得到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发展。二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积极予以协调和斡旋, 为名师服务师范院校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名师到师范院校展开技能教学指导工作, 并将名师的这一行为纳入考评指标。

从自组织理论到协同学理论, 为化解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武器。从地方政府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从中小学校到师范院校, 子系统间的主动协同, 在解决各自面临问题的同时, 也更好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培养的协同发展, 从而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一自组织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曾国屏.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8, (1) .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篇10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不够完善,往往忽略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可能是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列入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中。 当代,高校的评价内容基本上是依据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往往只看重诸如高级职称的人数、高学历的人数、高水平论文的发表篇数、科研项目及其科研经费的多少等易于统计和评价的项目。但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要在高等教育的四年时间里看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创新思维的作用发挥大部分只能是在实践工作之后方可检验其成果,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成果的检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将其加到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上。

2. 教师缺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

一般来说,教育的主导者都是教师,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一样,全体教师在此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教师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由于现在好多高校看重教师的各自科研成果,并以此来作为主要的教学评估指标,这样致使每一位教师投入到真正的教学实践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1]。我国高校主要分为研究型高校、教研型高校以及教学型高校等三类,虽然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就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来看,三者是一样的,即以科研为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和完成的高级项目的数量等。对于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质量也是以相应的科研经费数量来衡量,在其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严重欠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指标,只是片面地要求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科研任务只是敷衍了事,而只注重相应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另外,在一些民办类的院校中,由于教师对其工资待遇的不如意,因此,这种状况可能会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兼职收入。

3. 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激励不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中与之相关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教学环境和相应的师资团队,而学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因所在,离开了学生,具体的培养方案就毫无意义,因为如果要顺利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依靠每位学生的自身努力。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估,各类高校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基准,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对较低年级的学生注重其基础课的学习, 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整个的高校教育期间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有关创新培养的课程和进行一些相应的辅导工作,所以严重限制了在校学生的创新学习时间。此外,学生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把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上,有的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考虑继续上学,所以学生用在创新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2]。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价值理念

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之前,首先要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理解“创新”二字的具体含义。对于共性来说,应该对社会、对自身甚至对人类有极其强烈的责任感, 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宽广的胸怀。而对于个性来说,高校应该依据自己独特的风格,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目标。在当今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全面发展、独立创新的能力,当然勇于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协同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高校应该注重价值理念的重塑, 鼓励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容易导致物质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本质也不像以前那么纯粹,更多地趋向功利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有责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夯实学生原本的价值观基础知识,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存在的真理,大胆地去探索神秘世界。

2. 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协调合作是有所区别的,与集成创新也是有差异的,它主要是将各项技术要素进行相应的整合,本质特点也有别于管理创新。高校既要具备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也要有相应健全的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还需注重积极采用新的组织模式和配置方式。高校要以科学研究和创新为主心骨,逐步健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学科共享、科研成果合作的方式,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营造和谐自由创新环境

目前,社会的高校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现象较为突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散。各高校应该增强师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而对于教师的考核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对学科的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需要更加具有发展空间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在学生方面,应该适当缩短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丰富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们勇于提问、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3]。高校在进行对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通过诸如专题讲座、交流以及讨论等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健全不同的教学机制。此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4. 注重协作创新,自我评价体系的完善

各个创新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是共同协作创新所必需的重要过程,而高校也是共同协作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心骨,高校可以通过共同协作创新的平台,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评估高校协同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建立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既影响着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其具有相当的有效性,也为新的创新团队探索出更加合理规范化的指导。高校内部各个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规则,第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高校内部在协同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院系之间的创新合作,科研成果的相互学习借鉴, 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院系之间的共同协作,组建一支更有力量的创新团队; 第二,所谓的协同创新也是有既定的前提,高校内部的课题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以及相当的实用价值。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就会导致创新的失败,而导致后期研究成果成败与否的关键原因在于创新的实用价值。就高校的角度来看,科研机构以及包括高校在内的其他企业在协作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关科研基础储备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科研成果价值回馈能力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5. 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协同培养 篇11

关键词:协同育人;协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协同育人为高校的教学创新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模式。“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作为一个新的实践模式,其自然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和研究。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基层组织建设缺乏活力,协同创新保障不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和迫切需要。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在大力倡导协同创新工作的背景下,高校基层的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活力等现象尤为凸显。高校应当清晰的认识到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从组织建设方面大力引入创新理念,借鉴同类高校先进做法,倡导与企业协同育人,构筑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企业协同办学,构筑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与企业协同创新,构筑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推进高校与企业基层党、团组织的结对共建,聘请企业党员导师带教、企业工程师现场授课等多元化的合作形式,以推进高校基层组织的创新能力建设。

(二)教学方式不宜,协同创新动力不足。首先,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上,仍旧采用的是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指标。这种标准本身就违背了创新教育的目的。而我们应当在考核的方式方法中更多地引入具有创造性、应用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模式,仍旧是那是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缺乏创新思维的互动,缺少不同思想的碰撞。

再次,在我们的高校中缺少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国内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升,然而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整体不高,无法开发和设计具有自主创新的产品。

最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存在过分集中化、行政化。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保证上,教学管理的指标过于单一化,教学计划的工作量统计过于机械化。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得到,通过与市场接轨,走协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可以很好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文化活动缺少有效载体,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文化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在需要,校企文化融合需要具有文化共性、主体共通、利益共赢和发展共需等前提和基础。因此文化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但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诸多限制因素导致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学校自身不走出去,企业也很难被请进来,缺少一个在校企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互助的平台。

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通过设立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在组建学科研究团队、探索新型研究领域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高校与科研单位、高校与创新企业、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等各具特色的合作方式建立新的模式,以此来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进程。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高校创新的力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从组织建设、教学科研、文化载体等多方面深入探究高校协同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推进形成具有创新性、符合企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组织建设协同,共建产学合作战略联盟。组织机构的协同创新是指协同双方在同一级的党、团组织的建设上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可以采取结对共建、互学互检等多种形式共建基层组织。

为了更好地适应上海,乃至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具有创新型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学院聘请企业技术工作人员担任高校大学生的企业导师,同时聘请高校教师为企业新进员工进行培训等,共同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战略联盟的建设。

(二)科研教学协同,打造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传统观念下的校企合作停留在科技成果产业生产力转化方面,应当注意的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如今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和企业之间如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人才培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主动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协同创新的范围应该以服务人才培养为根本,通过协同企业授课、实习实践、增加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企业的生产线为课堂,以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为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009年6月25日,上海地铁首个“大学生地铁自管站”在

9号线松江大学城正式成立。自管站的成立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习实践平台。学生们通过和地铁员工一起开展演练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更好地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社会经验,以此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

(三)文化活动协同,建立校企文化的融合机制。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大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而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高校应当注重通过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同时也带给校园文化以企业元素,让学生通过活动可以了解企业并逐渐融入,做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并形成长效。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学生得思想建设培养方面,特别重视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走进企业,使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寻找到企业价值,不断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将我们的学生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

协同培养 篇1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产学研合作教育即协同创新是由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人才。我国科研系统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三大部分构成。目前, 这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 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 造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导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因此,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即协同创新。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才能促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 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能紧密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同时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 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才能承担更大责任。

一、协同创新理论背景

“创新理论”首先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 他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2003 年, 美国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 即一个组织可以从其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和优秀的人力资源, 运用外部和内部的研发优势在外部或内部实现研发成果商业化, 并在使用自己与他人的知识产权过程中获利。开放式创新模式启示人们一个组织可以凭借自身较强的资源挖掘和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开放式创新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 从而实现自身的研究目标, 提升创新能力, 保持自身的创新优势地位。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20 世纪70 年代创立协同理论, 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实践看,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 (企业) 内部形成的知识 (思想、专业技能、技术) 分享机制, 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 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宏观层面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 有专家认为,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研究机构) 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 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由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 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 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 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 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部署协同创新, 意义十分重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让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力度不够, 专业设置和教学课程满足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也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 因此既不能学以致用, 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国工程院教育咨询项目组指出“学校的工程培训和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已被大大削弱, 使得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以及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只靠学校自身力量与有限的实验资源,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已经难以胜任。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与资源, 寻求高校与企业、政府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我院协同创新的困境及政策建议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2004 年6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 学校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 管、工、经、文、法、艺、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学校坚持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两条腿走路的办学理念, 分别与中国银行东莞分行、顺丰快递、虎门电厂、东莞电机厂、金杯印刷厂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协议。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积极与企业合作, 并承担企业的实际问题, 锻炼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多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也面临着内容单一、层次较浅、组织松散、效果低下等困境。尽管企业为高校的学生进行工程实践与教学实习提供基本条件和环境, 由于种种因素和条件限制, 学生实习以“观摩”为主, 动手实践机会不多, 未能解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脱离的问题, 很难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 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应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行业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 把创新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联合各类创新力量,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第一, 校企合作:要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和科研中的创新, 就必须从解决经济生活第一线中的问题出发。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其次,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校企协同创新, 双方必然将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庞杂的信息、更多和更重要的决策。为了节约高昂的交易费用, 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需要形成相对紧密的校企合作组织:面向校企协作平台、密切关注东莞市企业需求, 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面向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平台, 发挥技术优势, 利用科研团队力量与企业合作;面向实绩, 突出成果形式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第二, 校政合作:高等院校要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为东莞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须在政府的整合、协调、引导下,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 维持着高校、企业关系的稳定, 只有在校政联合、相互支撑的新局面下, 才能使得学校成为东莞市及周边区域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先进文化孕育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以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第三, 校校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立足于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 不断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有效配置;敢于突破学校与外部协同的障碍与壁垒, 依托优势学科群, 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 在高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 从而带动高校崛起。

从目前态势看,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 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 政府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 可从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入手, 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 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郑友敬.技术进步跟踪系统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4.

[3]卢慧, 蔡毅.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研究价值工程, 2011 (15) .

[4]李晓彦.高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11) .

[5]孟令权.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

上一篇:小儿胃炎颗粒下一篇: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