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工程

2024-10-17

协同工程(精选12篇)

协同工程 篇1

一、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 计划”) 中获批建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 旨在面向江苏省乃至全国光伏行业高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支撑光伏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以“满足国家需求、创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突破光伏行业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建立完善的光伏科学与工程持续创新体系与框架, 优化光伏产品结构, 大幅度提升光伏科学与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由光伏产品生产大国向光伏产品生产强国的转变, 为实现我国光伏科学与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条件和技术支撑。二是以“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为核心, 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瞄准光伏科学与工程国家重大需求和共性技术问题, 集聚江苏省和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国内外光伏行业的拔尖和优秀人才及团队, 创造一流的成果, 培养一流的人才, 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三是以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改革为重点,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重点推进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体制改革。突破制约光伏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障碍, 打破光伏科学与工程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骨干企业间的体制壁垒, 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 通过系统改革,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经过建设, 力争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成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研发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形成有利于光伏行业协同创新的科技和文化氛围, 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行业创新的战略融合, 支撑江苏省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 从而推动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构建协同创新的目标体系

(一) 科技创新。

围绕光伏科学与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组建了光伏材料与电池器件研发部、光伏组件与系统研发部、光伏装备研发部、测试与标准研发部。

(二) 学科发展。

以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为主线, 将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机械、信息等学科融合、渗透, 构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三) 人才培养。

根据光伏行业发展需求, 依托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国际人才合作交流计划”、“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构建高职、本科、工程硕士、硕士、博士多层次应用型的光伏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 建立人才订单化培养模式。实施好常州大学承担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四) 队伍建设。

引进千人计划入选者、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或新世纪人才5~10名、建设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形成4个协同研发团队, 规模达165人, 其中专职岗位80人、流动岗位65人、客座岗位20人。建设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科技创新中心。

(五) 资源整合。

建立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进行实体化运作。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和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协同创新中心列为创新试点特区, 利用“园区、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组成的联合创新体, 设置政策引领、行业需求、科研创新、技术驱动、技术辐射等功能区, 建立一个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 顺天时: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光伏产业是一个世界意义上的新兴产业, 更是中国少数与世界水平保持同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 发展光伏产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战略举措。但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面临困境, 其根本原因, 还是在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薄弱。光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尤其在事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等方面, 与技术领先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正是当前解决伏产业困境的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二) 乘地利:江苏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光伏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

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是常州市政府顺应江苏省产业发展布局, 为打造光伏优势产业而建设的特区。园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天合光能为龙头, 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料于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并被省科技厅确认为江苏省科技产业园。作为园区龙头企业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先行者, 建有“光伏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除此之外, 园区内还有协鑫光伏、创大光伏、华美正大、晶合光伏、宇邦光伏等20多家光伏制造骨干企业, 形成了较完备的垂直光伏产业链, 与天合光能共同构成了未来常州光伏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而常州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两个园区良好的创新载体、产业化基地、优越的政策条件为“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

(三) 借人和:中心汇聚了一流的光伏科学与工程人才。

中心汇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检测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 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集聚了51名全职人员和88名非全职人员的研发队伍, 其中院士2名, 杰出青年3名, 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 千人计划3名, 中科院百人计划7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名、省333二层次1人、三层次6名、六大人才高峰3名、青蓝计划8名、省双创人才4名、江苏省特聘教授8名。

(四)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与条件。

中心汇聚了国内一流的光伏科学与工程人才队伍、学科群、科研基础, 为中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牵头单位常州大学拥有“材料学“、“化学工艺”和“化工过程机械”3个与光伏科学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江苏省重点学科, 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江苏省优势学科。此外, 常州大学已经获批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常州大学建有“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种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主要参与单位有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所、大型企业, 都是国内在光伏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具有优势的研究单位, 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与科研平台和高端的研究设备仪器。

四、结语

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 有利于培养高端人才, 有利于在光伏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方面取得原创性的国际先进科研成果, 突破光伏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 提升光伏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摘要:光伏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 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聚集度和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中获批建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 是推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是振兴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特殊需求。

关键词:协同创新,光伏产业,学科发展,科技创新

协同工程 篇2

人类历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至今日的信息社会,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通信工具从古时的狼烟、信鸽发展到如今的网络通信,人类社会的通信革命可谓不可思议。

而在谈及通信工程时,就必须提到电子技术,两者关系密切、协同进步、共同发展。

因此,对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进行分析,对其相关内容加以明确十分必要,对于开拓我国信息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技术分析

(1)电子技术概述。

电子技术指的是以电子学原理为依据,运用特定功能电路和电子器件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科学,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电子技术两个大类。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界定,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子信号的处理方面,其处理主要包括信息发生、滤波等方式。

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新技术革命来说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作用,不断提高的电子技术水平不但促成了超大规模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也使得现代通信成为现实。

当前,电子技术正朝着光子技术的方向迈进,光子集成已经成为微电子集成的引伸方向。

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的结合使得通信全光化成为趋势,加之计算机与通信间的密切联系,为崭新的数字时代和网络社会的构建积蓄了力量。

(2)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1. 电子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喷系统能对发动机实现空燃比控制,在点火的时候对排气进行相应的控制等,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到直喷技术以及配气相位控制领域,并将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汽车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也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传动控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可以提高汽车的相关性能。

2. 电子技术在底盘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评价制动系统的两个标准是安全性和稳定性,而ABS 在汽车配置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上述两方面的性能。

汽车在进行加速行驶时的,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依靠驱动防滑控制系统及牵引力控制系统得到保证;对于汽车行驶中的舒适程度,电控悬架可以满足车主的相关需求。

(3)电力电子技术的领域应用与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亦十分广泛,但不论是基础产业还是高端技术,节能、高质量的电能供应均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

电力电子技术以其省材、节能、高效等特点及其强大、全方位的应用态势在高科技产业、传统产业及日常生活相关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

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由低频技术向以高频技术为主的转变过程。

20 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硅整流器件的应用标志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开端,其先后经历了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3 个时代,并逐渐融入到许多新的领域当中。

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于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发展起来,集大电流、高压、高频等特性于一身,这表明电力电子技术已经由传统时代正式步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2 通信工程分析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 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作为真正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信息革命这股飓风,为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也是从这时起,通信工程迅速兴起,通信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

协同工程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36-02

一、引言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对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巨大。我校自成立车辆工程专业以来,已累计培养毕业生2000多名,就业单位面向国内各大型汽车整车厂、零部件厂及其他相关单位,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均名列前茅。但在高就业率的同时,企业对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工程能力、试验测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均做了更为实际细致的规划。为培养创新模式下的先进设计人才和具有一定经验、动手能力强的工程实践人才,需要进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在国内各高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中,不论专业课是按专业方向的模式设置还是按课程模块的模式或其他模式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在体现明显专业方向特征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用人单位受传统“专业对口”观念的影响及企业实际技术分工的影响,现行大口径专业按专业方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专业方向越来越朝着拓宽和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二、“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坚持 “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工程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线作用,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学领域更加侧重于基于创新模式下的工程实践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及实验测试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工程实践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科技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以机械学科为大平台,在学生掌握机械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知识和车辆基础技能知识,使学生具有宽泛扎实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群,形成综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如汽车数字化设计训练课程设计、汽车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按专业培养模式构建的专业能力培养路线,如图1所示。

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有机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精炼。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培养设计能力的需要,又要根据实际,难度适中,渐进提高,使学生学而有所收获,提高其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根据课程特点,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弱化对理论体系的讲解。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实现培养目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融合。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基础上,适当压缩课内学时,为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与实践环节腾出时间。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在理论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原理性创新与应用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设创新类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二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综合创新性实践,同时开放“汽车实验中心”,鼓励学生课外在实验中心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三是激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使学生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具备提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能力和全面素质。

加强基于产品设计过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

突出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从大一到大四不间断设置体现设计能力渐进培养的设计实践环节。目前,三维工程软件在企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我们在设计大作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环节中增加了以CATIA、ADAMS、ANSYS等工程软件为设计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供教学、时间的场所和设备,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学生可在公司完成部分理论专业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育培养工作。

三、结论

学院通过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来,让学生接触生产第一线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学校所学的知识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也把本专业的学生送出去,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实际题目,并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生在各种大赛中获奖人数比前几年大大增加。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增强了,开放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学生在讨论问题或者研究实验,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也大幅提高。此外,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都有很大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红霞,马晓霞.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

[2] 王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4.

协同工程 篇4

对于组织界面协同, 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 如官建成等[1]认为界面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交互作用的管理, 其目的是使界面各要素之间保持和谐, 采用的方法是进行协调;Smulders等[2]认为不同的研发项目界面有差异, 需要建立不同的组织协调机制;基于Hickson等[3]、Pfeffer等[4]、Walton和Dutton[5]、Walton[6]等的研究, Adler[7]建立了科技研发项目不同阶段组织界面的12种协调机制, 主要考虑项目流程和产品功能两参数;林镝等[8]将影响界面的因素归结为企业制度、组织结构与流程、企业文化、信息沟通和相互信任;赵玉林[9]认为影响界面的主要因素是专业化、信息粘滞、目标差异和文化冲突;王辉[10]认为组织界面协同管理受科技研发合作主体的影响, 研发合作者的核心能力、主观意愿、利益取向、动机或受激励程度等都对组织界面管理的质量与研发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

在管理学领域, 界面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在任务模块之间、组织之间、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或各有关成员之间形成的信息、物资、财务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11,12]。界面的概念在组织理论中包含了组织间接触点的含义, 是相关单元之间接触方式和机制的总和, 具体可以理解为系统内单元之间或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介质、通道或载体。

重大科技工程的参与方众多, 由于各自的任务、责任和权利不同, 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程序等也会有所差异, 在信息、物资、知识等传递和沟通过程中产生交互作用, 形成相应组织界面。我们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定义为:为完成重大科技工程任务目标, 各参与组织 (主要有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制造单位、配件供应单位、检查验收单位) 在信息、物资、人才、技术等工程要素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接触方式和交互关系。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参与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组织界面, 第二层为工程各参与组织之间的组织界面, 第三层为工程各参与组织内部的组织界面。如图1所示。同时,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具有两种性质[10]: (1) 纵向关系组织界面, 即在层级组织体系中, 按照权力的上下级关系或者技术关联中上下游关系形成的组织间的交互关系, 如立项-实施-评估系统之间、总成系统与功能系统之间等, 以权力与合同制约完成目标分解与协同、信息沟通与共享、资源匹配与传递、利益分配等。 (2) 横向关系组织界面, 指处于同等地位的组织各关联成员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领域, 来源于并行的职能和流程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在横向界面上彼此控制信息内容、时间、方式的权力平等, 根据各自内部规则、程序以及所处的环境单独决策, 但在工程任务中, 为完成共有目标, 组织之间互相紧密关联, 发生信息等的交互作用。

1.2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

重大科技工程的参与组织众多, 形成了许多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组织界面, 这迫切需要有效的界面协同管理, 处理好工程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解决界面双方在专业分工与协作需要之间的矛盾, 实现控制、协作与沟通, 提高管理的整体功能, 从而使项目顺利实施, 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根据集成的界面协同原理[13], 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定义为:在重大科技工程全寿命周期内, 通过组织之间的界面设计、界面障碍识别、应对等管理措施, 实现组织界面双方 (或多方) 之间在工作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交互作用遵循共同规则, 划定各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和方向, 使组织界面越来越宽泛、淡化, 使各个组织彼此之间形成流动顺畅的整体, 以保证各组织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从而实现工程管理绩效最大化, 实现工程目标的管理过程。

2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大科技工程参与组织间交互作用的协同管理远比单个企业困难, 其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以复杂系统为视角, 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工程外部环境因素、工程内部环境因素、工程参与组织因素以及工程项目因素4个方面, 如图2所示。

2.1 工程外部环境因素

重大科技工程的协同运作是在一个大环境中进行的, 工程建设离不开外部宏观环境, 界面管理需要环境支撑因素, 包括政府主导、制度保障、信息技术等方面。像傅家骥[14]分析说明了政府在促进跨组织界面合作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 主要有资源支持、政策支持、平台支持、孵化环境、目标引导等。而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利益交换、资源共享、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宏观环境, 它是保障组织界面协同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环境是项目所依赖的信息支持技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 组织间协同时沟通速度加快、沟通成本下降, 并且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使交互的各种信息, 如技术信息、管理信息、过程信息等按一定的规则在组织界面内有序流动。

2.2 工程内部环境因素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管理是在一个稳定的架构下进行的, 要保持界面的关系, 就要有使重大科技工程系统稳定运行的内部环境。工程内部环境主要指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内所包含的工程文化、责权利分配、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以及沟通管理。工程文化指对跨组织界面协同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跨界面合作的技术性、组织性、制度性手段的理解和掌握, 它能更好地消除工程内部的认识障碍, 促进工程内部协同管理。组织界面协同的另一个重点是责权利在组织间的配置, 在工程组织设计和运行中, 由谁来充当组织界面的管理者和协调者、决策权和控制权的结构如何设计, 这将影响到组织界面协同的有效性。而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在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中是通过制度协同利益分配, 减少组织间冲突, 减少界面障碍。沟通管理指对技术、信息等重要且复杂的因素进行交流沟通的管理, 包括管理组织间信息不对称、信息隐蔽、信息粘滞、信息失真、信息冗余、技术集成等问题, 克服由于沟通不畅而引起的组织界面障碍, 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的顺畅流通。

2.3 工程参与组织因素

参与组织的核心能力、主观意愿、利益取向、动机或受激励程度等都对组织界面协同管理的质量与工程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当参与组织合作的意愿强烈, 同时其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时, 双方的空间距离就会缩短, 利于互补知识资源的最优组合实现合作价值, 从而使组织界面协同更加有效。核心能力指组织以内部资源为基础的技术能力, 具有价值性、异质性、难以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 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根本, 核心能力的差异是组织间交互的根本差异。吸收能力则更加关注参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与合作情景[15], 强调一种包容外部知识、利用外部知识, 是一种边缘性能力和情景嵌入性能力, 是存在于合作关系中的跨组织能力。

2.4 工程项目因素

不同的重大科技项目, 其特性是不同的, 对组织界面的形成与稳定的影响较大。重大科技工程的特性包括项目的复杂性、关联性和迫切性, 这都影响组织界面协同的效果。重大科技工程往往分为系统级、子系统级、模块级和零部件级, 每一级的数量越多, 项目组织结构越复杂、联系越密切、任务越迫切, 管理文件、程序和准则的数量就越多、重叠程度越高, 组织界面就越复杂、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就越高, 沟通和协调就越困难。

3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的ISM模型

3.1 ISM与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研究之间的嵌入机理

ISM方法由美国Warfield教授于1973年开发并用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研究, 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结构模型化方法。它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 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 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 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它是现代系统工程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目的在于解释系统内部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所提及的重大科技工程正是一个由大量节点组织组成的外部结构、系统内部构成及相互关系纷繁的复杂系统, 同时这种关系亦存在层次性, 因此, 本文认为ISM与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契合性。

3.2 模型构建

根据ISM模型构建步骤, 构建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影响因素”模型:

(1) 在进行文献整理和对专家征询后, 根据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从工程外部环境、工程内部环境、参与组织以及工程项目4方面提出14个影响因素, 并成立专家组 (包括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办相关负责人、高校参加过重大科技工程活动研究的专家以及从事界面管理、组织管理研究的教授) 进行了影响关系判断, 对于有相互影响的因素, 取影响大的一方为影响关系, 如表1所示。

(2) 根据关系评判建立相邻矩阵A。如表2所示, 即元素aij取值为0或1, 分别表示元素i对元素j无直接影响关系和有直接影响关系。对相邻矩阵通过matlab程序求解可达矩阵M, 经过5次循环计算, 当 (A+I) 5= (A+I) 6时, 得到可达矩阵M= (A+I) 5, 如表3所示。

(3) 根据可达矩阵可得各元素的可达集R (SI) 、先行集Q (SI) 及共同集A (SI) =R (SI) ∩Q (SI) , 见表4所示, 据此进行级间分解。

根据R (SI) =A (SI) 的条件进行层级抽取, 在表4中, 存在R (S8) =A (S8) , 即第一层要素为A8。去除已有层级的因素后, 依旧根据R (SI) =A (SI) 的条件再进行层级抽取, 得到结构层次关系模型, 如图3所示。

根据结构解释模型建立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如图4所示。

3.3 模型分析

根据解释结构模型梳理可知,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是一个6级递阶结构, 这个递阶结构从总体上反映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内部机制。

从层次上, 影响因素被分为根源因素、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根源因素是从根源上影响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重要因素, 对协同管理起决定性作用, 包括政府主导、制度保障、协同文化、协同平台、信息技术, 其中重大科技工程的国家属性与政府主导的发展阶段特点决定了政府主导程度对组织界面协同管理的根源性影响。间接因素指由根源因素决定, 将根源性原因传递为直接因素的中介, 如绩效考核与激励、组织吸收能力;同时间接因素还包括起调节作用的工程业务间的关联性和任务的紧迫性, 强关联性和紧迫性都从客观上要求高水平协同。直接原因即权责利分配、组织核心能力、组织间距离与工程复杂性这些直接影响协同意愿继而影响组织界面协同的因素。由此分析可知, 在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中应该重视根源性因素, 尤其是政府主导的作用。

从影响路径上,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协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过程始于政府主导, 止于组织协同意愿, 可以分为3种路径关系: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组织协同意愿;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参与组织———组织协同意愿;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意愿。如图5所示。其中, 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组织协同意愿路径解释的是政府主导通过制度起根源性影响, 继而影响工程内部的公平, 通过考核和激励保持权责利的平衡, 为组织界面协同提供保障;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参与组织———组织协同意愿路径中, 政府指导主导整个系统的协同文化建设, 连同外部环境中的信息技术, 两方面合力影响工程内部协同平台建设, 继而影响组织的吸收能力与组织间距离 (科学的协同平台建设有利于参与组织吸收能力的提高和组织间距离的减少) , 进一步影响各参与组织的核心能力以及组织间的核心能力差距, 为组织界面协同提供基本的组织协同基础;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意愿路径指出工程项目特点直接影响组织协同意愿, 面对越是复杂的工程, 参与组织的协同意识越强, 从而更需要组织界面协同。根据影响路径分析可知:工程项目———组织协同意愿路径说明了当今日益复杂的重大科技工程需要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组织协同意愿路径和工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参与组织———组织协同意愿路径说明了根源性因素, 特别是政府主导是通过提供公平的环境和协同的文化氛围起影响作用的。

从总体来看,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直接由参与组织的协同意愿影响;工程的外部环境影响工程内部环境特性, 同时与工程内部环境一起对工程参与组织也产生影响, 而进一步参与组织的协同意愿;在此过程中, 工程项目特点也对组织协同意愿起重要的协调作用。从宏观层面上, 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如图6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重大科技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 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这一特点导致了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多个、多类组织界面的形成。减少界面障碍、实现组织界面有序发展需要组织界面的协同管理。本文在界面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的概念;从复杂系统的视角, 从工程外部环境、工程内部环境、参与组织、工程项目4个方面分析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因素, 提出了14个影响因素:政府主导、制度保障、信息技术、协同文化、责权利分配、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协同平台、协同意愿、核心能力、组织间距离、吸收能力、技术复杂性、业务关联性、任务迫切性;根据解释结构模型理论, 构建了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3层并分别说明了3层因素在影响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指出政府主导的关键性作用;分析出3种影响路径, 得出政府主导是通过提供公平的环境和协同的文化氛围起影响作用的结论, 同时说明了重大科技工程需要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政企协同发展 篇5

2017年6月下旬,乐陵市委宣传部、统战部主要负责人率部分企业代表莅临六和电力参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经理隋小林,副总经理贺振岭、朱士玉及稽查办公室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稽查办公室主任对参观者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公司文化建设工作的相关内容和取得的成绩做了汇报。宣传部、统战部相关领导对六和电力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鼓励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打造立得住的企业品牌!

协同工程 篇6

关键词: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工程教育

福州大学近年来,不断拓展校内外各种方式的协同育人渠道,采取各有特色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一、校政企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的矛盾与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滞后于工业界对人才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大众化教育的就业面广与学生就业适应期长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教育资源滞后于人才培养需要、企业需求技术与大学教学能力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1]。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福州大学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面向主导行业企业需求,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各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在校政企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之路。

1. 点面协同育人

2004年学校与联想集团、东南汽车等10家单位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电气学院、数计学院等6个学院开始实施“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选派指导教师,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共同组成“预就业过程”指导小组,对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和毕业设计或论文环节进行指导,并纳入学生的专业教学计划,学院、学生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三方协议”,通过校企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学生以预就业的形式,一边学习与实习,一边接受工程教育与培训,毕业后直接或优先进入企业就业[2]。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就业与完成学业的矛盾,缩短了就业适应期,创建了一种学生就业新方式,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

2. 点点协同育人

学校以联合办学模式不断加强与我省主导行业企业的合作,先后分别与福州软件园合办软件

专业,与福建ICC基地和相关企业合作复办微电子学专业,与紫金矿业集团共同创办紫金矿业学院,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创办八方物流学院,与新大陆集团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校企合作的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与泉港区政府、福建石化集团联合创办石油化工学院。校政企合作创办专业或学院进一步加深校政企合作力度,政府和企业在资金投入、实践环境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学校人才培养获得了强大动力。尤其是2007年学校与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黄金矿业企业紫金矿业集团合作创办紫金矿业学院,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校企深度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紫金模式”,其特点是“企业支持办学建设、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企业检验办学成效”。紫金集团注资1.5亿建立了我国首个校企联办的高级矿业人才培养基地——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成为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重大成果和标志。

在以上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2010年学校以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为契机,组织10个工科专业开展试点改革,以紧密型联盟为核心,半紧密型联盟为主构建校企战略联盟体,积极探索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增设企业课程、创建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措施,培养工科基础扎实、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二、科教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创新研究能力

科教协同,要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通过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机制,以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师资、科研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

1. 科教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协同育人

学校不断推动科教协同育人,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多家研发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科技项目联合攻关以及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利用科研机构在项目、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或实验室,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开展广泛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以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部分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直接介入上述研究单位的课题研究,这种真枪实弹的做法非常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保研、考研或就业。

2. 实施以研究型、探究式为主的培养模式

首先,以“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校“数理基础综合班”、“创新研究型实验班”等各类教改试点班为改革着力点积极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从1994年举办的“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班”依托我校化学学科优势,实施“成才阶梯行动计划”,将本科教学四学年划分为与研究型人才培养规律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即“科学研究兴趣培养、科学研究入门、科学研究感悟、科研能力初步形成”,并辅以不同的科目和训练内容,从而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依托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福建省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强调实践性教学和探索性教学模式,通过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和联合培养教师队伍,突出培养学生的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学校的“数理基础综合班”和“创新研究型实验班”构建数理基础厚实,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实施课堂、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搭建多种学生科研创新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或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建设58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这些科研平台和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学校从2001年就开始设立本科生科研训练(SRTP)基金,每年都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学生科研训练。2008、2012年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资格,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体系。目前平均每年约有10%的在校本科生参与各级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训练,有40%左右的学生在学四年中参加了SRTP计划项目训练。学校每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20多种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并在学校层面组织相应校级竞赛,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

3. 鼓励大师、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设立“教授讲座”课程,要求每个专业的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专题面向本科生讲授最新科研成果,以开拓学生视野。学校鼓励教师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共出版教材227部,吸纳了教师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同时能够跟随专业导师进入重点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接受科研训练。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对教师通过SRTP、学科竞赛等项目积极参与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给予肯定和奖励。此外学校通过加强教学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的学术责任,组织教学团队的教学学术活动,围绕提高教学水平讨论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案,以高水平的高教研究活动促进高水平的教学。

三、多平台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随着科学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短期内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可能迅速增长,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通过创业更快实现自我价值。2008年学校确立了走区域特色创业型东南强校之路的办学思路,颁布了《福州大学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搭建四个平台,不断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的创业型人才。

1.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学校在全校层面上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必修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以及选修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学”、“创业管理”、“创业设计实践”、“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大学生项目管理初识教程”等多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加强创业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配有专兼职创业、职业发展教育教师58人。

2. 搭建校内创业实践活动平台

学校创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点及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服务平台,现有6个大学生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校内创业孵化基地1个;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论坛、创业主题沙龙、创业大讲堂、与创业导师面对面、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等系列创业理念普及活动,每年参与学生约3000多人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连续多年开展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十佳创业项目评选、“创业之星”评选、大学生科技节、商业精英班组建等活动,每年参与学生约5000多人次,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体系,组织了创业实验班、创业能力提升班、创业精英班、闽台创业培训等分层次、系统化创业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训效果显著。

3. 搭建校内外预创业平台

学校、学院除了在校内积极开拓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外,还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以预创业模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现有校外创业孵化基地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60个。此外,利用福州大学城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目前50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楼在建。

4. 设立各类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创业

学校利用校友资源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组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的“福州大学创业校友联盟”,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合开展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学校与福建省经贸委,校友企业“福州福大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了“福州大学生新楚创业助力工程”,并创立了“新楚大学生创业基金”(后更名为“中海创专项创新创业基金”)。

四、跨学科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全方位多渠道创建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理工结合,文理交融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的办学理念,在学科总体布局和学科建设上,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法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方针,注重理、工、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理工结合的学院占全校理工类学院的2/3,同时依托理工科的优势,迅速发展了经、管、文、法、艺各学科,先后建立了管理、法学、人文、工艺美术等院系,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良好态势。鼓励和引导建设跨学科型课程体系,理工文科专业互设互开课程,比如化学专业设置了“化学工程基础”,计算机专业设置了“离散数学”,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了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此外,每年面向本科生开设150门左右理工文结合、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各科的校选课,要求学生跨类选修课程,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科之间的交叉创新点和创新思维习惯。

2. 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

学校从1993年开始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鼓励品学兼优且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跨学科门类的第二学位(专业),以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学校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降低修读门槛,实施目标管理,目前共开通25个第二专业,在校修读第二学位(专业)的学生数达245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2%。“十一五”以来全校共有1793人获得双学位(双专业)或主辅修证书。学生通过对第二学位(专业)、辅修专业的修习,形成了理工文兼修的复合型人才特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3. 全方位多渠道创建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

学校大力弘扬福州大学“三种精神”,牢记 “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的校训,强化爱国、爱校教育,强化学生与校友的“福大人”意识,树立典型,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内容更加丰富的学生科技文体活动,打造“嘉锡讲坛”、“博学论坛”,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在文、理科专业增设工程实训环节,在有助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同时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完善各校区的文化功能,营造环境优美,全校协同育人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吴敏生,高诚辉.加强工程教育改革,打造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4(18).

[2] 高诚辉.“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协同工程 篇7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2]。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卓越工程师”的“卓越”,主要培养的不只是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够结合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较高工程素质的人才。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不足,缺少稳定的实习基地

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无论时间还是地点均变化较快,学校与施工企业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稳定的实习基地[3,4]。即使施工企业有合适项目,但由于生产任务紧,安全管理任务重,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加之实习时间较短,企业认为会带来管理上和生产上的不便,难以从中得到实惠。实习单位为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希望学生少进入工地,很少主动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很多施工企业不愿意大量、长期地接收实习学生。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二)指导教师匮乏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缺乏工程底蕴,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学历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而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丰厚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却不多,加之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扩大,专任教师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很难有机会长时间深入工程一线锻炼和提高[5]。大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不足, 实验教师队伍更是难以为继[6]。这种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经历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工程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

(三)忽视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实践教学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设施长期得不到较大改善、实习教学内容及方式单一,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在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占有重要地位,而实际上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部分学生忙于考研,找到工作的学生已开始上班,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急于应聘,导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达不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三、协同创新平台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意义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7]。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对于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积极联合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8]。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要素集成的土木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高校与协同单位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咨询、科技创新与土木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协同为一体,将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能力,真正达到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关键问题

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许昌学院和其他地方本科院校都遇到了协同单位组织困难、协同单位之间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为真正发挥协同创新中心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作用,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着力解决好以下关键问题。

(一)主动融入行业发展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缺乏行业对自己的认同,初期很难融入行业的发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从点滴起步、从配角开始,主动融入到行业的发展中去,争取得到行业的认同。通过走出去,做实事,取得企业的信任。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将自身的发展与行业的需求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地方相关企业各种活动,逐步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主动与学校合作, 为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二)选择协同单位,制订实施计划

为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地方本科院校选择的协同单位要兼顾“立地”(专业基础扎实运用)和“顶天”(创新能力培养和加强)两个方面的要求,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开放的协同创新平台。首先选择合适的施工企业、设计院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场所的单位作为协同单位,让学生直接面对现实问题,锻炼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9],达到卓越工程师“立地”的基本要求;其次主动与校外科研单位合作,共同组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10],使之作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平台。

(三)发掘合作点,推进全面合作

高校在协同单位的协同下,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加强与协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发掘与协同单位的合作点,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应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比如,利用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理论强等优势,在为施工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解决技术难题、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等方面寻求切实可行的合作点。只有协同单位得到真正的“实惠”,才能真正与高校合作,共同致力于“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协同创 新平台的构建路径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实践体系包括各类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11]。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顺序,循序渐进构建开放的协同创新平台,包括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平台。

首先,以学校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为基础,在当地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等协同下建立开放的基础实践平台,将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共同的学科基础实践整合,涵盖了认知实习、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测量实习、土力学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质所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2],为专业学习、专业实践训练和创新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在学校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在当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协同单位的协同下,在学科基础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特点,构建开放的专业、综合实践平台。学生在学校和协同单位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并根据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实验。在校内指导教师及协同单位专家的共同指导下,通过规范、系统的专业实训,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使之养成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增强工程创新意识,初步形成本专业就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13]。

在初步完成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在当地设计院、研发企业等协同单位的协同下,构建创新实践平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开展的创新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各种学科竞赛、教师的科研课题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协同工程 篇8

人类历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直至今日的信息社会, 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通信工具从古时的狼烟、信鸽发展到如今的网络通信, 人类社会的通信革命可谓不可思议。而在谈及通信工程时, 就必须提到电子技术, 两者关系密切、协同进步、共同发展。因此, 对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进行分析, 对其相关内容加以明确十分必要, 对于开拓我国信息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技术分析

(1) 电子技术概述。电子技术指的是以电子学原理为依据, 运用特定功能电路和电子器件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科学, 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电子技术两个大类。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界定, 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子信号的处理方面, 其处理主要包括信息发生、滤波等方式。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新技术革命来说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作用, 不断提高的电子技术水平不但促成了超大规模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出现, 也使得现代通信成为现实。当前, 电子技术正朝着光子技术的方向迈进, 光子集成已经成为微电子集成的引伸方向。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的结合使得通信全光化成为趋势, 加之计算机与通信间的密切2.2.4严格执行检修标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我们可以提高燃料设备的检修标准, 通过同行对标的方法找出自己单位在标准制定和管理上的不足, 在技术层面上将燃料设备和主机看齐, 从而将燃料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5防止不良设计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技术革新、QC专题攻关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同时, 在进行新设备安装和老设备技术改造时, 一定要寻找技术实力较强、业内口碑较好、本质安全设计出色、同类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厂商进行合作。以期从源头就把好关, 从而尽量减少设计方面对设备安全运行的不良影响。

2.3环境方面的改进方案

2.3.1控制粉尘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在设备的选用和改造上采取措施。如选用槽角较大的皮带形式, 或全封闭型皮带 (管状皮带因安装距离过长, 故不适合内地火电厂) , 同时采取防皮带跑偏措施防止皮带撒煤造成的粉尘污染。其次是在运转点安装密闭罩并加局部排风装置用以控制粉尘浓度;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皮带的转运点、煤仓间等地方安装除尘器, 再加上完善的岗位卫生责任制、安装人工喷淋水冲洗设施以及适当的监督考核机制等, 从而尽量减少积灰对设备安全运行的不良影响。

联系, 为崭新的数字时代和网络社会的构建积蓄了力量。

(2) 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其在汽车领域中的发展。信息时代下, 网络技术可谓日新月异, 这为信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且在建筑、汽车、医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物流中通过使用电子车载装置, 来适时监控物流运输车辆, 实现对商品信息的及时采集;环保机构则是将信息电子技术作为检测工具, 从源头出发, 及时检测并发现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情况, 并予以消除, 从而为人们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其中, 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又以在汽车领域中最为突出, 两者的有效结合, 诞生了电子汽车的概念, 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嵌入式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保证了传感器信号质量的稳定性, 完善了汽车的故障诊断和速度控制性能。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宽, 进一步增加了对相关控制软件的需求, 通过联网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和通过大量微处理机的使用来改善汽车性能成为其发展的趋势。

(3) 电力电子技术的领域应用与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亦十分广泛, 但不论是基础产业还是高端技术, 节能、高质量的电能供应均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电力电子技术以其省材、节能、高效等特点及其强大、全方位的应用态势在高科技产业、传统产业及日2.3.2防止喷淋水冲洗的不良影响

因燃料系统环境所限, 喷淋水冲洗设施必不可少, 这样我们就只能在设备的防水性能、施工工艺、日常维护上严格要求:如现场选用不锈钢双层防水溅电器端子箱、用玻璃胶密封孔洞、加强日常维护、严格教育员工使用正确的冲洗方式、选择喷淋水喷淋角度等,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喷淋水冲洗设施的使用对燃料设备造成的伤害。

3结语

综上所述, 影响火电厂燃料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 但人的因素是最大的。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树立主人翁意识,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再加上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正确的检修方案的实施、作业环境的综合治理、正确合理地选用设备等等, 燃料设备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就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

[2]李克荣.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常生活相关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由低频技术向以高频技术为主的转变过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硅整流器件的应用标志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开端, 其先后经历了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3个时代, 并逐渐融入到许多新的领域当中。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 集大电流、高压、高频等特性于一身, 这表明电力电子技术已经由传统时代正式步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2 通信工程分析

(1) 通信工程概述。通信工程又被称作典型工程, 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和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注的重点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 故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信工程的发展十分引人关注, 已成为我国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典型代表。当前我国通信工程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特别体现在光纤通信、互联网通信、数字移动通信等领域, 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2) 通信工程的作用与应用。通信工程是以信息传递与交流为目的的。当今社会, 各行各业同信息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且人们相互间也进行着多样化的信息交流, 通信工程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信工程的应用亦十分广泛, 涉及计算机网络、微波与电磁波医学设备、多媒体与图像处理、无线通信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3) 通信工程的发展。通信工程涉及领域广泛, 信息产业包括了信息服务、报刊图书、广播电视、通信等信息交流所用媒介, 采集、传输及处理信息时所需的设备器件, 原材料的制造与销售及自动控制、激光、卫星、光纤、计算机等, 因其具有范围广、产值高、技术新等特点而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通信技术的硬件基础为现代的光、声、电技术, 其同相关辅助软件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信息交流这一目的。知识经济时代, 作为朝阳产业的通信工程于上世纪80年代凭借发达国家的信息革命飓风迅速崛起, 在强劲的动力之下, 通信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资。此外, 多媒体的推广、互联网的应用亦为通信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宽带技术、光通信的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

3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协同发展

(1) 电子技术对通信工程的推进作用。纵观通信技术发展历史, 电子技术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进步与飞跃, 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有力支撑。交换设备是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也是通信工程的技术瓶颈, 正是在电子技术的推动下, 才使其达到相对完备的水平。通信技术的发展广泛存在于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之中, 因此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成为了通信技术快速进步的强劲推动力。

(2) 通信工程对电子技术的推进作用。通信工程对电子技术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推进作用。首先, 通信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简化了信息交换的过程, 使更大范围内信息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强化了知识的交流与沟通。这无疑为更大范围内电子技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进而推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次, 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电子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创造出新的电子技术来同新的通信技术要求相适应。可以说, 正是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 电子技术才得以进一步发展。

(3) 计算机对于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关键作用。计算机的出现对于通信工程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通过计算机的应用, 来对各项交换机工程进行编程, 进而存储于计算机存储器当中。这样在系统操作作出改变时, 就不需要对交换设备进行改变, 只需进行程序指令的改变即可。这一形式的交换机系统被称为程控交换机, 具有灵活性大、便于新通信业务开发、能够提供给多种服务项目等优势。同时, 计算机的不断发展, 开始逐渐为通信技术终端设备承担着信号发出与接收的任务, 并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 对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来说, 计算机同样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但成就了信息社会, 也成为电源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有力支撑。20世纪80年代, 开关电源为计算机全面采用, 接着电子、电气设备领域相继引入开关电源技术, 之后, 计算机技术又提出了绿色电源的概念。可以说, 正是计算机的出现, 才使电子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

(4) 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成果。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包括:个人通信与移动通信, 多媒体通信, 图像通信与图像处理, 微电子系统的设计、制备, 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 信号的处理与应用, 光通信、卫星通信, 离子束、电子束及显示工程,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真空电子工程, 微波技术, 通信与测量系统电路技术, 散射、辐射与微波传输, 宽带通信及宽带通信网, 微波元器件, 微波电路, 光纤通信工程与光电子学, 微波工程, 信息光电子工程, 光电子与电子器件, 语音处理与人机交互, 纳米技术与材料等领域。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所拥有的高度广泛性, 使其获得了国家的关注, 国家已经培养了大量理论基础扎实, 具有创新开拓精神, 能够在通信网络、通信与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科研、开发、运营的专门型高级人才, 为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拓宽与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坚实的人员基础, 进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4 结语

科研领域中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彼此促进、协同发展, 为社会进步与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世纪的今天,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应用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国的信息产业会有更为美好的明天。

摘要:分别就电子技术、通信工程作出分析, 并从两者间的相互作用着手, 就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协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惠霞.浅谈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5)

[2]刘建杰.试论新时期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广.信息技术, 2010 (30)

协同工程 篇9

当前, 随着竞争加剧, 全社会越来越迫切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近10余年来, 通过信息科技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工程技术日益融合, 促使“产、学、研“密切结合, 不断产生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加快, 在强化校企共建,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 也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

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工程教育的研究与改革, 美国偏重工程科学的教育, 校企有较明确的分工, 在校内学生主要是学好学科基础, 获得相应科学学位, 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公司实现。德、俄等国一般学制较长, 工科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就采用双元制, 学生即学基础知识, 也学强化工程技术训练, 企业介入到培养过程中[2]。

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需要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机制, 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兴趣, 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 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创新、创造、创业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协调发展, 强调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人才培养中有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探索和改革,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积累和一些宝贵经验。但总体来看, 发展还不平衡, 还有很多高校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 一些学校仅仅设置了相关的创新类课程, 学生缺乏真正的实践和训练,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也不够完善。我校在这方面的发展与建设是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校之一。

二、工程训练与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路

人才培养质量是能否实现创新的关键, 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竞赛, 参与教学科研项目, 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型工程训练平台[3]。因此, 需要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式的大学生工程训练和科技协同创新开放实践基地。

在大工程背景下, 工程训练和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训内容集工程基础、制造技术、现代加工、创新实践、拓展训练为一体, 注重基础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整合校内、校际、校企资源, 实现“三位一体”, 分工合作, 紧密配合,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坚持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为目标[4]。实行全方位、模块化、分层次、开放型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合理布局, 形成别具一格的实践教学特色。

优化整合基础训练, 提升强化创新训练, 深入浅出, 整合实践内容, 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 工程实战有机地贯穿于四年大学培养之中,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包括工程素质) , 进而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系统思维得到分阶段、有计划、有层次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系统、集成的工程训练, 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集成的认知水平、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和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开发创新潜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三维设计大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举办三维制图、数控技能、纸桥等校级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发明活动和教师的科研课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程训练与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效

1. 黑龙江省确立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 我校正在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装备制造业服务基地”。

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 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 强化校企共建合作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这些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 也为开展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2. 校企联盟构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平台。

基地与企业的深度结合, 使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得以实现。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 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研发的同时, 自觉或不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企业的工程师亲自指导学生实践, 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企业实际的项目和工作任务。

学校与齐齐哈尔二机床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建华电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北方汽车制动器系统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机制的框架协议》。基地聘请多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或指导教师, 作为硕士生导师以及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科技创新、专题课程的指导教师。基地与这些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共建, 协同创新工作, 共同申请和合作研究相关科研课题。同时, 每年在学生中选聘几十名科研助理, 让学生参与基地和教师的各项科研课题。

3. 开展了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开展了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创新实验班等分层次、多模式、多规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尝试。基地所属创造教育教学与实践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一直面向全校开展工程实训、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 成效显著。

4.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工程训练与科技创新基地包括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和创造教育教学与实践中心等实践教学单位。工程训练中心包括铸造、焊接和钳工车间、普通机械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特种加工车间、精密测量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制作室;实验中心包括机械专业实验室、过控专业实验室、机电专业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创造教育教学与实践中心主要面向全校开展“三创 (创造、创新、创业) ”教育和实训。近年, 基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逐步形成了以基本项目训练为基础, 以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载体, 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人才, 探索新时期知识复合型、能力多样型、素质综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新泽, 曾婉珍, 赵军.地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 2014 (5) :93-94

[2]王秀玲, 张国福, 谷东伟.独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模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27) :213

[3]王春荣, 滕宝仁.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11) :147-149

三维协同设计在水泥工程中的应用 篇10

近年来三维设计已经逐步在建筑领域得到应用,而国内的水泥行业还是一直按照传统的二维方法来设计。整条水泥生产线车间多、设备杂,涉及到工艺、结构、建筑、电气、水道、暖通等专业,设计难度比较大。设计从工艺专业开始,先做工艺系统设计,然后工艺专业向其他专业提资料图,结构专业根据工艺专业的资料,布置楼板、柱子、梁,建筑专业根据工艺专业的资料布置楼梯、钢平台等,电气专业、水道暖通等专业布置本专业的设施,然后工艺专业再进行穿图查返,查返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还要和其他专业及时沟通,是一种串行的工作模式。一旦设备资料或布置发生改动,那么工艺设计师需要对资料做相应的调整,并及时向其他专业提资料变更,以便其他专业做相应的调整。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专业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一种高效有力的手段来传达各专业间的设计变更,那么就会造成最终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对不上,无法正确衔接,给现场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比较常见的现象:工艺非标或设备与结构梁柱相撞、建筑门窗与结构梁相撞,还有就是黑白错误等等。而设计中的资料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以往的设计方法,各专业之间的图纸不能同步修改,只能靠人力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各自的图纸修改,因此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之间缺乏关联协调就成了设计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据研究表明,工程项目约有30%成本消耗在团队成员沟通协调过程中,各管理模块实时获取项目海量数据存在巨大困难,数据传输不及时致使管理流程变得更加复杂。

2 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

三维协同设计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三维设计软件为载体,设计团队为了共同实现或完成一个设计目标或项目共享数据、信息和知识,在并行工作模式下完成工作任务的设计方法。

三维协同设计将以设计图纸为目标的设计方式转为以三维建模为过程,从模型直接生成材料清单和图纸的方式。设计师们只需要建立合理的三维模型,将设计精力和资源用于模型的建立,而通过三维协同软件平台,可以直接对内容的有关数据进行统一储存和输出,并且直接生成施工图,而无需像以往一样,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图纸的绘制和修改上。

在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下,设计师们首先按设计要求建立合适的三维模型,再从三维模型直接生成二维施工图。从三维模型生成二维施工图,是由协同设计中的三维系统软件来完成的。通过指定视口中的显示配置和指定所在视口中的某个方向查看视口中显示的对象,可产生不同的显示画面,如平面图、平面基础图、立面、三维模型和示意图显示等,几乎不需重新绘制任何对象。

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过程: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输入参数创建BIM文件,并始终围绕其来完成设计过程。

三维模型可以提供直观的参照,帮助专业间的交流讨论。

所有专业文件始终集成在同一文件中。

对设计内容进行统计、检测等处理,并用于未来的工厂管理。

三维协同设计方式:

在三维建模过程中,基于Revit平台软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协同方式:(1)网络中心工作集方式(见图6),将项目文件建立工作集作为中心文件存放到网络位置,各成员建立本地文件副本,各成员将所做的修改发布到中心模型中,所有成员都可以随时从中心模型载入其他成员所做的修改。这种方式适合不同专业之间模型关联度比较高的情况,各专业根据需要通过工作集,进行权限控制和权限转移,能有效解决工作中模型协同和技术交流。但是项目文件过大的话会对协同可操作性造成影响。(2)链接模型方式(见图2),各成员建立自己的项目文件,各自在独立的项目文件中设计,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链接其他成员的项目文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其项目文件中的模型进行复制。这种方式适合于项目之间没有约束为独立的项目或者是不同规程之间的协调。(3)模型独立专有方式(见图3),项目模型由专人负责,通过各专业设计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采用这种方式模型的问题就会相对减少,协调成本也随之降低。

3 三维协同设计实施方案

经过几年的探索,天津院的设计师们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引进了BIM设计理念,在以Revit系列软件为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三维信息化设计。借助强大的Revit Architecture、Revit Structure、Revit MEP软件,将之前孤立的数据和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这样各专业数据共享、信息顺畅便成为现实。

下面以煤磨车间为例探讨一下三维协同设计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见图4)。

煤磨车间三维设计充分运用BIM技术实现工程设计方法的改变,建立以BIM为核心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天津院通过建立网络中心文件的方式进行协同设计。每个专业的设计者建立自己的本地文件,建立本专业的工作集(见图5),启动文件编辑权限。在三维项目进行过程中,工艺专业进行工艺布置、非标设计,结构、建筑根据工艺布置设计楼板、梁柱、楼梯,这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如果资料发生变更,设计者只需在协同平台上及时发布和更新自己的设计成果,保存到网络中心(见图6)。这样每个专业设计者保存一下网络中心,本地文件就会自动更新同步,哪个地方作了修改马上就能看到,这样的工作平台使每一位设计者在同一个项目模型下工作。此举将二维的串行工作模式改为各专业并行,并实现各专业文件实时交互,同步构建整体项目的BIM三维项目信息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主动地消除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见图7),而不必全部依赖于设计后校审的碰撞检查,一旦发现设计问题,各专业设计师能够实时进行讨论和修正,将整个设计流程整合起来。这样既加快了前期的设计进度,也避免了后期大量变更和修改,提高了项目的设计质量,提升了项目整体设计进度。

基于三维协同设计在煤磨车间的运用,各专业能够精确统计出材料量,输出材料清单。工艺专业统计出非标准件用各种规格钢板、螺栓、螺母、垫圈的用量;结构专业统计出混凝土用量(见图8);建筑专业统计出门窗、钢梯的量;电气专业统计出电缆、桥架的量,这些数据都会对项目的投标报价,提供很大的帮助,对项目的预投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

BIM模型还可以通过图形运算并考虑专业出图规则自动获得2D图纸,并可以提取出其他的文档,如工程量统计表等,还可以将模型用于能耗分析、日照分析、结构分析、照明分析、声学分析等诸多方面。

4 结论

三维协同设计模式是目前最先进的、协同关系最紧密的实时协同模式,多专业在并行设计中相互协调,减少了协同过程中的障碍,将设计问题消除在初始状态,而不必全部依赖于设计后校审的碰撞检查。一旦发现设计问题,各专业设计师能够实时进行讨论和修正,极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有利于工程材料量的准确统计,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经济性。采用三维设计方法可以对工程中的各设计对象进行精确设计,三维设计模型与实际工厂唯一对应,提高设计的完整性和直观性。

三维协同设计更多是提高设计+建造+运营的综合效率,而非单一设计环节的效率。对设计环节来说,三维设计需要增加信息量的输入,增强了各设计对象的关联关系,信息量的增加和关联关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精细化设计的理念,为建造和运营提供了可管理的基础数据,三维协同设计的综合效率得到充分体现。从市场策略来看,采用三维协同的技术方法在投标过程中得到业主更高的认可度。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 篇11

关键词:协同学;区域协同;序参量;系统;控制参量;产业一体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3-0096-06

一、协同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协同”一词来自于古希腊语,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开放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混沌到有序,又从有序到混沌等变化的运动机理与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协同理论可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理:(1)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协同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即1+1>2的效果。它是由复杂开放的大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各行其是、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陷入无序状态,终致整体性功能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够相互默契、相互配合、达成一致,多种力量同频共振,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无论是自然界或社会系统,均存在着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力。(2)伺服原理,又称支配原理。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这些状态参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是不相同的,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而“慢变量”——序参量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即伺服原理。当系统从无序达到有序的接近临界点时,“慢变量”就会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些为数不多的慢变化参量主宰着系统的命运,确定系统的宏观走向,表征了系统的有序化程度。(3)自组织原理。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序的结构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组织起来,并通过各种信息控制和反馈来强化这一结构。自组织原理是协同学的核心理论,相对于他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言,自组织则强调内部子系统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条件下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达成默契,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

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协同效应”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优化资源配置研究。协同理论为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找到了出路。区域协同效应的存在,对各次级区域形成激励,有利于提高次级区域专业化生产和相互协作的积极性,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适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进而实现成熟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协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更多侧重产业协同(张平,2005;张淑莲等,2011;张劲文,2013)和政府协同(王明安,2013;张俊峰,2013)两个方面,实现机制上则更多从多个主体综合着眼(高明、刘俊杰,2008;曹堂哲,2010;邱诗武,2012)。笔者认为,应用理论的前提是理解理论,如协同学的精髓在于强调事物从混沌到秩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和规律,目前的研究对协同规律的揭示尚不够深入。另外,协同学突出系统协同的自组织特性,而大量的研究强调政府等他组织的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与协同学的核心内容背道而驰。

二、区域协同的内容、主体和实现条件

在协同学概念的基础上,区域协同是指各区域之间由于初始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在效益最大化的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使得区域内所有协同主体整体利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区域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整体效应,推动整个区域共同发展。

1. 区域协同的内容包括:(1)以产业协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协同发展,通过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既竞争又合作,形成区域内的分工合作,构建专业化分工合理新秩序。(2)政府间的协同,不同级别行政区政府实现协同治理,通过权利边界划定或权利让渡等协调机制,实现区域的共同治理。(3)城乡协同发展。城乡构成区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子系统的协同是构成系统协同的前提条件。都市区是城市统领乡村的区域,若干都市区构成更为广大的城市区域,因此,城乡非均衡发展不打破,区域协同发展便不可能真正实现。(4)生态协同发展。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为区域共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具有先天的区域性特征,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特点也决定了区域联手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2. 区域协同发展的主体:(1)市场主体,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企业的跨区域选址和企业内部管理的组织性,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了区域内广泛的产业联系,是区域内部产业分工的主体和决定力量。行业协会的出现,可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区域经济圈内的企业恶性竞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使地方政府行为符合区域公共利益。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自组织的重要保障,通常是自发产生的。(2)政府:在中国当前语境之下,区域协同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指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失灵,挖掘实现资源的再配置的潜力。区域内部政府的协同在于克服地方本位,着眼大区域整体利益,通过区域协调机制,实现政府间的合作,重大问题实现区域的共同治理。

3. 区域协同自组织的条件。(1)竞争是协同(合作)的逻辑起点,是区域系统演化的最活跃的动力。区域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与协同。正如哈肯所说:“我们将看到,很多个体,不管是原子、分子、细胞,还是动物和人,都以其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竞争,一方面通过合作,间接地决定自己的命运。”①区域协同发展的起点是竞争,结果是竞合。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竞争一方面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条件(至少对这种演化条件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狭义的协同是与竞争相对立的合作、协作、互助,而广义的协同则既包括合作,也包括竞争,协同是系统竞争后期自组织演化的一种表现②。区域协同发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竞争中协作,并使之成为一种集体的生存方式。在区域系统演化中,竞争与协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的,通过竞争达到协同,协同又会引发更高一级的新的竞争,两者是对立统一的。(2)主体拥有自主性是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或要素有充分的自主性才能自组织。这就隐含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一的市场体系、自由企业制度、公共政府和一定程度下的公民自治制度等,摒弃了地区保护主义、行政性贸易壁垒、分割的区域市场、企业运作的政企不分等非市场行为。正如美国詹奇(Jantsch,Erich)所说:“在活的世界中,这种多层次动力学耦合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或许可以在所有等级层次的某种自主性的维持中表现出来。不能把多层次自维生混同于控制等级性,在等级控制中,……在一个活系统中,每一个自维生层次都可以以部分自主性的方式与整个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每一层次都有其自己的自组织动力学,它造成了特殊的环境联系。”③在区域空间组织结构中,以大都市为中心若干卫星城环绕的都市圈抑或网络状的中小城市群都是企业、居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在拥有充分自主性前提下空间自组织的结果。(3)系统的开放性是协同学和自组织理论的重要前提。按自组织理论的要求,开放状态才能保持系统(或子系统)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流,与信息流的交换,才能降低熵值,经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向有序的不断动态优化,形成更有利的区域经济结构与功能,这种功能是由系统内部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它使整体效益达到最佳。在条件允许时,系统越开放,有序结构的活力越强。区域内部子系统是开放的,子系统之间是开放的,整个系统对外是开放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绝不是“画地为牢”,惟其如此,区域协同发展才充满生机和活力。(4)自组织是靠某种默契下的各尽其职,而不是外在命令下的共同行为方式。因此,制定一定的规则,在共同的规则下任由子系统相互作用(竞争与合作),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系统演化,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的管理模式。同理,区域系统自组织的机制需要统一的法律法规、统一的市场规则,企业、居民、组织等要素,各个城市(镇)等子系统相互作用达成默契,形成日渐清晰的产业分工和城市职能分工,产生区域整体效应。在区域系统演化过程中,政府能做的主要是制定规则,调节参数,而区域公共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成为形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的“控制参量”,为形成区域经济协同系统“自组织”创造外部环境。(5)区域协同属于社会系统的协同,是一种存在差异甚至对立的协同。区域协同要综合协调多重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遵从大数法则的求同存异,这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生存、发展的法则。因此,区域协同是经过协商、平衡,从彼此或大多数对象的利益出发,合理地进行协调,达到协作、协力、和谐、一致,它不是也不可能是理想化的完全类似激光的协同。完全一致并不符合社会复杂性的事实,为了协商一致达成的组织机构、协调机制、新的制度安排等都是对区域协同的积极回应和系统走向协同的重要一环。

三、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影响一体化自组织性的因素很多,宏观来看,主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力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如图1所示。

一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意味着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并在地域的层面展开,产业的技术联系不断加强,与城市体系不断耦合,不仅是城市间贸易增强,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要素流动的迫切要求。二是区域内自由企业主导组织活动的协同力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生产决策、选址、生产组织方式完全自主决定,形成区域的生产体系和组织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主体——居民和政府间形成互动,在区域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与居民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不断达成共识、统一规则、谋求共赢。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正式、非正式的组织、契约孕育产生,从而使经济、政治和社会高度融合。三是区域城市体系中核心城市(首位城市)的领导力。核心—外围主导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创新能力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强弱。自组织性集中表现为系统成员包括大、中、小城市(镇)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不仅产业呈现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城市(镇)职能特点突出,相互补充,城乡协同亦是题中应有之意。四是国际竞争环境形成的促力场。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之间的、城市之间的竞争,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容易使区域内部城市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如果各区域主体能够在区域协同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则能够增强区域整体的竞争力。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控制着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均与周边构成了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城市间的竞争意味着加强城市区域的联合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这四个因素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成熟的市场经济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发展,它是经济、社会、政治多维度的相互促动、共同推进的结果,以产业协同发展为代表的经济协同发展,与府际间管理协同、社会协同的相互为条件,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四、我国区域协同的控制参量与序参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采取区域倾斜政策,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色彩,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随之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哥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和日本都市圈理论与实践传入我国,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城市群发展设想和规划不断涌现,以协同学的视角来看各地区域系统的演化过程,协同参量包括:控制参量和序参量(见表1)。

(一)控制参量

协同学把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看做引起系统相变的决定性外界因素,系统协同与否直接受到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开放系统的环境作用因素取名为控制参量。就一个区域而言,控制参量包括:(1)资源禀赋差异。包括资源的分布差异和要素获取能力的差异,是城市结构扩张与对外“侵占”的原动力。(2)产业结构梯度。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产业梯度过大则难以展开区域的产业合作,跨区域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3)政策差异。由于国家的区域政策、城市等级制度形成的地区发展能力会存在巨大差异。(4)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扰动因素,通常是偶然和随机的。

任何城市的资源禀赋都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差异,即不同城市(镇)都存在结构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区利益的作用使城市(镇)天然处于竞争之中,由于主体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力和适应性存在差异,区域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城市间关系竞争大于合作,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结构之中。但是,也正是因为资源的不完备性产生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地区合作成为可能,随着要素的可获得性、产业结构梯度、要素互补性和流畅性、政策环境因素、协调机制控制参量的改变,系统有可能由驱离平衡状态回到平衡状态。

(二)序参量

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变化参数有快有慢,因此,称为序参量。按照区域协同过程中进展由快到慢的顺序,协同变量包括:交通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要素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其中交通一体化和商品市场一体化被视为快变量,区域交通系统化容易达成共识,统一的交通规划也较容易出台,加之各地政府已经形成的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的大规模的投入建设④。标准化的商品最容易流动,一旦市场放开,最先走出去的是商品,它导致区域市场范围扩大和区域内商品贸易量的增加,因此,商品市场一体化被视为快变量。而变化较慢的参量即序参量包括:产业的一体化、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和制度的一体化。三者是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产业一体化微观上表现为区域内部企业之间投入产出关系越发紧密,生产消费衔接日益顺畅,宏观上表现为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一体化离不开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支撑,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资源区域内配置效率最大化;区域制度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区域内制度趋同、政策趋同促使要素的自由流动。制度演进通常有着其自身惯有的路径,依赖于历史、社会与环境等综合因素。

五、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区域制度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全面深化改革,为区域协同创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以改善控制参量。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既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又要推讲政府改革。政府改革要从偏向于“经济政府”的职能定位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是指政府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增加社会领域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使落后地区也能获得均等化的服务,等等。所谓有所不为,是指政府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减少审批,提高经济效率,使企业、家庭与个人等微观主体获得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在法律框架下自由选址、自由择业、自由迁徙、自由组织。

2. 坚决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素的市场化推进,包括围绕土地要素的土地制度改革、围绕资本要素的利率市场化以及资本市场发展、围绕劳动要素的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等等。

3. 以自贸试验区推动全面开放,通过与国际政府监管模式、开放的市场运营模式、资本流动模式的对接,突破我国政府主导型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和“锁定”。通过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在开放贸易背景下加快发展金融资本服务、物流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从而加快中心城市的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及国际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活力和整体实力。

4. 实施区域层面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最高级形态。区域制度协同发展固然与全国层面制度大环境有关,但是区域层面的制度创新和重构同样能够扭转局势,成就区域协同伟业。为此:(1)实施区域竞争政策。没有竞争就没有协同。竞争政策在建设统一大市场、消除恶性竞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清理各地方的法律法规,对明显的地区歧视性政策予以坚决剔除,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和反垄断法,建构竞争政策的法制基础,以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理竞争。(2)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区域发展。我国地区发展的差距是市场极化效应的结果,也是城市等级制度等政策性原因造成的,无论从弥补市场失效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都是十分必要的。欧盟地区已成立的发展基金包括结构基金、发展基金、凝聚力基金等,致力解决地区问题的区域性政策协调机构也更加健全,诸如欧洲投资银行、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社会基金、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等,用以协调各类地区政策,最大程度实现治理的协同。在我国京津冀地区地域相连、文化相亲,但差距明显,区域发展政策值得借鉴。(3)实施创新公共管理政策,实现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成果考评机制和政府政绩考评机制,创新区域的财税制度,健全区域内的利益输送补偿机制,寻求区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的区域统筹、异地结算,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六、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几点看法

从吴良镛教授1999年提出“大北京”设想,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概念被提出十余年,但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滞后,京津冀内部的发展落差不减反增。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协同学视角,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还应克服如下问题:

(1)京津冀产业梯度差距较大,在当今产业分工纵深发展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新形势下,比较难以展开产业的一体化组织;(2)国家区域政策差异较大,河北省受到的国家优惠政策较少,长期以来发展基础不雄厚,实力不济;(3)京津冀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不够发达,国有企业势力过大,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较弱。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被上升为国家工程,政府外力主导型特征明显。根据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京津冀协同发展尚需创造条件,除了继续释放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制度红利,区域制度创新等举措,还需加大对河北省的政策性支持力度,河北省自身更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施产业扩充、结构调整升级,缩小与京津的梯度差异;培育中等城市发展,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等,而这些必要的前提条件,常常容易被忽略。

注释:

①【德】赫克曼.哈肯:《协同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②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③【美】詹奇(Jantsch,Erich):《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页。

④如长三角地区有公路里程约2.8万公里,公路网密度高出全国水平1倍多。铁路密度每平方公里1.2公里,比全国平均铁路网密度高出1倍多。目前京津冀已有多条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其中北京与河北有6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河北有9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北京有4条高速公路相连。随着京津冀高铁线路的发展,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间,均能实现一小时左右直达,形成一小时都市圈。除了高速路网,京津冀一体化航空、铁路大格局也已经形成(http://wenku.baidu.com/view/fc4c7df1050876323012123f.html)。

参考文献:

[1]张平.胶东半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战略[J].科学与管理, 2005,(2).

[2]张淑莲,等.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3]张劲文.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4]王明安,沈其新.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府际政治协同研究[J].理论月刊,2013,(12).

[5]张俊峰.构建府际协同关系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研究,2013,(11).

[6]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7]邱诗武.珠江三角洲区域行政协同机制构建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8]曹堂哲.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概念、模型和理论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1).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word" and be widely concerned.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no doubt came from synergy theory. Therefore, revealing the true feature of synergy is very helpful to underst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influenced by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and order parameter. Industry integration, factor market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re the order parameters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important constraint factors to form regional coordination. The fundamental power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deep reform agenda and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needs to be handled from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creating basic condition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协同工程 篇12

“卓越工程师培养”, 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启动的高校卓越人才培养项目, 以培养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人力资源优势[1]。“协同创新联盟”是指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深度合作, 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2]。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围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 从组织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出发, 引导学生针对物联网产业需求, 拓宽知识面, 培养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1.1 多元化培养方案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多元化培养方案, 主要以各类实践性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创新俱乐部、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本科毕业设计等七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大二学生为主, 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 以大三学生为主, 允许部分优秀大二学生参加, 科技创新俱乐部、企业家课堂项目、校企联合项目、学院自主科研培育项目参加对象可以是各年级有兴趣的学生。

其中大学生专项竞赛培训项目包括以学校名义组织的全国性或省市级常规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培训, 例如全国“挑战杯”大赛、创业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等。

校企联合项目有四种形式, 一是由教师联系并组织企业与学院共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或依托主要技术领域 (学科) 与企业对接, 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二是由企业自主招聘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活动, 并与学院签署实习协议, 依托学院学科特色, 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 (如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 ;三是企业到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 组织竞赛或培训等活动, 并设立社会奖学金;四是由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或技术公关等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俱乐部由相关企业提供设备, 学院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由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 为全学院学生提供开展各类创新性研究和实验、实践的交流平台。

为培养物联网领域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前瞻性, 着重围绕物联网核心技术, 即“感测-汇集-传输-计算-控制-应用”及交叉融合进行选题。课题范围应涵盖感知与传输的集成、传输与计算的集成、传感与控制的集成、测控与应用平台的集成等, 以培养学生系统工程的观念。

1.2 常态化实施细则

1.2.1 组织原则

七种方案均由教师和学生自己组合团队, 双向志愿选择。鼓励创新型项目, 注重实效性和学生能力培养, 每年每项至少一次, 每个项目由3~5个本科生组成。学院给予全部或择优资助, 每项资助学生元器件费不超过3000元, 对教师给予 (15-20) 学时/项的工作量补贴, 另予以2000元成果费报销, 如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版面费、专利费等。

1.2.2 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创新训练项目”领导小组, 由教学和学生管理口组成, 主要负责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管理和实施, 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不断完善, 各类项目的经费资助、协调组织、立项审查、场地安排、阶段检查、项目变更、延期与终止、结题验收、成绩评定、表彰奖励、资料汇总等工作。

2 卓越工程师培育实施平台

2.1 协同创新全面合作新格局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 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科研院所、企业界和当地政府专家, 成立“协同创新联盟”, 专门研究、探索和实践政产学研外“五位一体”卓越工程师培育新平台, 对学院的发展模式、格局、思路等给予指导, 随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已初步形成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同行共建、共管、共享的卓越工程师培育新格局。

2.2 教师团队协同培养新方案

工程研究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前提。学院基于现有实践基地和“111引智工程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搭建了两套双向实施平台, 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来”即由学院出面联系, 聘请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和无锡“530”高科技企业科研人员, 按计划时间到学院担任本、硕、博学生科研攻关和训练指导教师。“走出去”即一方面由学校或学院联系江、浙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 将学院优秀的年轻博士送出去兼职;另一方面由学校、学院或教师个人联系国内外知名高校, 派送相关教师出去交流、培训或深造。这一平台的创建和实施,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工程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2.3 专家咨询-督查-反馈新路子

为使卓越工程师培育工作能正常、顺利、有创造性、可持续地开展, 学院成立了由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组成专家督导组, 监督、协调和推动各项目的实施, 确保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和科学发展。同时在学科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

3 结语

无容置疑, 当今社会, 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极为需要,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以及国际合作“五位一体”良性互动优势明显。实践证明, “五位一体”机制的不断创新与实施, 将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国大学教学[M].2010, (8) :9-10.

[2]胡建华“.产学结合”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M].2012, (5) :30-37.

上一篇:工作根本下一篇: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