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主义

2024-08-22

协同主义(精选3篇)

协同主义 篇1

1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

1.1 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双方的对抗。“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基于解决私人之间的纠纷, 所以民事诉讼是以接受其审判权的对立的当事人存在为前提的, 并把他们作为主体, 让他们去追求诉讼上的利益, 这种当事人的对立关系构成诉讼的基本结构。协同主义诉讼构造下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双方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事实主张和证据的主张与提供, 最大限度地提供关于纠纷事实的信息,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辩论内容对法院具有约束力, 处于中立和超然性地位的审判者可以据此作为判决的基础。“即使在以对抗为基调的诉讼结构下, 两方当事人表现于程序中的相互作用也不仅仅是对立、争斗, 同时还有协力合作的成分或侧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双方当事人不是绝对的对立, 民事诉讼也不是以“竞技”理念构筑的决斗场, 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 该模式要求当事人相互之间加强合作。如在提供案件信息方面的合作, 当事人一方可以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 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 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当事人拥有在一定范围内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权。当事人有权自由处置的范围即是法官的审判权不得进人的空间, 从而实现对法官审判行为的合理制约。法官则有权采取相应的手段制约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中的合意是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与法院的诉讼行为相结合的产物, 是“联合讼行为”, 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中也同样具有协同的一面。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加强了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协同。在诉讼的实体方面法官并非处于完全消极中立的地位, 可以通过行使阐明权与当事人在事实的主张与证据的主张与提供上形成互动进行协作。在证据收集上由当事人主导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前提与基础上, 法官也可以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与当事人协同。当事人也同样要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与法院合作。如当事人负有真实义务, 不得作虚假自认, 迟延实施诉讼行为会产生失权的效力等;在维护诉讼秩序和对诉讼进程加以调控上法官与当事人也要协同。法官在诉讼中的指挥和管理作用很明显地得到表现, 而当事人有权决定诉讼的开始, 诉讼的结束也可以由当事人决定, 当事人还应遵守法庭秩序, 服从法官的指挥和管理。当然当事人与法官的协同并非是没有侧重的协同。在实体方面是在当事人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程序方面则是在法官发挥主要作用基础上的协同。

2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2.1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有利于对程序公正

该诉讼构造下法官处于中立裁判者的地位, 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 与双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司法距离。对案件持超然和客观的态度。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得到承认与保障。当事人双方不但在形式上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 而且在其因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实际不平等时, 法官会在适当的时候行使阐明权, 通过向当事人发问来提醒、启发当事人将诉讼主张、诉讼资料予以澄清、补充或修正, 来保护具体诉讼中的弱者, 使双方享有同等的辩论机会, 实现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平等。程序参与原则在该模式下也有充分体现。当事人在案件的实体问题上, 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主张, 能够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对话、对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加以质证、反驳和抗辩;在诉讼程序上也享有一定的权利。

2.2 协同主义诉讼构造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

该诉讼构造下, 案件事实的发现是在当事人主导的前提下由当事人与法官协同进行的。法官阐明权的行使保证了当事人之间的实质平等, 当事人所负的真实义务减少了案件的扑朔迷离。对抗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充分的辩论来发现和确认证据, 同时法官又不是消极地听取证据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作用, 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传递易于理解与沟通。

3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确立需要一些配套措施

3.1 完善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生长的制度环境

对此可以通过对国外的相关民事诉讼制度加以借鉴与移植来完善。如我国对证据开示制度加以借鉴建立证据交换制度后, 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与证据开示相关的配套制度如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同时加以借鉴与移植。为了使证据交换制度在我国有完善的生长环境, 应当将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的相关民事诉讼立法中明确规定下来, 而不是将证据交换制度加以扭曲以适应我国“本土化”的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我国民事诉讼的典型职权主义特征已经得到改变, 法院的职权被削弱, 当事人的积极作用己经得以发挥 (如在证据收集方面) , 这些都为我们移植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制度创造了条件。因而这种移植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2 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

针对我国法官职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要使法官的素质能够胜任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对当事人与法官作用分担的安排, 促进诉讼的顺利进行, 毫无疑问应当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法官职业化和精英化确实是我国法官队伍改革的主流思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 职业化和精英化应当不是问题, 实际上许多地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或正在积极推动这一进程。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特别是经济不甚发达的内地和西部地区, 法官和律师的整体素质都很低, 职业化和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和其他条件, 举步维艰。”其实即便是在法制极其发达的国家中, 司法制度中的职业化因素和非职业化因素并存, 在职业化和精英化的法官体制内或体制外都存在非职业性的一般民众的参与。所以在我国法官职业化也并非是绝对的,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地区法官职业化并不排除非职业法官的设置与存在, 当然这绝非意味着这部分法官的素质不需要提高。

3.3 培养人们的现代诉讼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

(1) 诉讼权利观念和意识。

当事人不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客体, 不仅仅是被询问与调查的对象, 而是诉讼的主体, 享有一系列的诉讼实体及程序权利。如起诉权、应诉权、证明权、质证权、回避请求权、上诉权、申请再审的权利等。只有这种诉讼法律观念和意识确立了, 才能使当事人自觉主动地在诉讼中发挥其积极性。

(2) 诉讼平等观念和意识。

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任何一方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并且这种平等不但是形式上的平等, 还体现为实质上的平等。实质上平等的诉讼法律观念与意识的树立更需要强调, 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诉讼并非是双方资力、知识等诉讼能力的较量, 诉讼能力悬殊的双方当事人应该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

(3) 诉讼协同观念和意识。

在笔者看来, 这种协同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不可操之过急。因为对人们来说, 这是一种新的观念和意识, 使其去理解、认同到自觉的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但因其最能体现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特征, 所以确立又至关重要。要使人们知道为了公正高效的解决纠纷, 双方当事人不再是绝对的对立还存在相互合作的一面。不但双方当事人之间应协同, 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也应协同。在诉讼实体方面与程序方面, 法官和当事人都各自发挥其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协同促进诉讼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58) .

[2][日]兼子一, 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 (141) .

[3]杜中杰.法官职业化:通往法治的必经之路——法官职业化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人民司法, 2002, 12 (34) .

协同主义 篇2

@陆首群:

简谈分享(共享)经济(即开源经济)

分享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典型创新2.0范式。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分享经济, 美国大选正发激辩作为中产阶级经济基础的分享经济, 《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 具有协同共享核心机制的开源经济 (即分享经济) 是一种新经济范式。

现对比(VS)两种经济范式

经济模式:市场经济VS开源经济;经济类型:市场资本主义VS协同共享;经济主体状态:生产者消费者分工VS产销者一体化 (在全球网络中产销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价值:交换价值VS共享价值;权益:所有权VS使用权;基础:专有 (或私有) VS开源;发展驱动:生产要素驱动 (正在进行供应侧改革) VS创新驱动 (互联网+创新2.0) ;激励机制:物质刺激VS创新民主化;成本:产业链累加成本VS零边际成本。

@王伟玲_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宋刚-m Gov Lab:

@陆首群

@陆首群:

杰里米·里夫金新著《零边际成本社会》近来出版, 作者认为开源经济 (即分享/共享经济) 是一种由市场经济转型的新经济范式, 其核心机制是协同共享, 将构建零边际成本 (这时产品或服务是免费的) 。里夫金甚至大胆预言:“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到来是大势所趋, 将成为资本主义淡出世界舞台的开端”。在这里我们先不去评论市场经济何时转型为开源经济, 资本主义何时消亡?!我只想破解人们的疑惑或误解:如果零边际成本模式真的到来, 那些投资者和企业家是否无法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工程师和劳动者是否会失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即使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开源项目是否也很难建立利益回报?这使我想起我在2007年发布的Apache创始人Brain Behlendorf对我说的一段话:“开源是利他主义 (Altruism) 的或是共产主义 (Commu-nism) 的, 私有制是利己主义或资本主义 (Capitalism) 的, 开源的商业模式也是利己主义的。”“利他主义的开源实现零边际成本、是免费的, 但只有与利己主义的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开源作贡献”。随后Brain Behlendorf应邀在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讲演中指出“开源既含共产主义因素也含资本主义因素, 既是公益的也是商业的及个人爱好的, 而且还是学术的”, “开源软件免费, 但开源的商业模式是要收费的”。由此看来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关键。2004~2009年我与Gartner开了三次全球电话会议讨论各种开源的商业模式, 2012年我应邀参加Linux基金会理事会在日本召开的开源商业模式研讨会, 可见开源界对开源商业模式重视。里夫金在他著作中只谈开源的协同共享和零边际成本, 未涉及开源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与商业模式的结合和配套, 开源是难以发挥其价值的, 零边际成本也难以成立。谈这些或许有助于大家理解里夫金新书并能消除一些误解。

@张楠-清华公管: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 分享的物理实现是以网络为基本媒介的, 分享的理念实现是在网络2.0应用兴起催生的众包、众筹、众创浪潮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分享经济以用户为中心, 秉承开放和协同的众创服务模式, 是创新2.0在消费经济领域的具体涌现。赞同陆老关于“互联网+创新2.0”是开源经济、分享经济、信息经济创新引擎的提法。

@宋欣洲:

@陆首群学习了, 一直认为开源只是开启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利他利己, 只是边界的设置而已。

@宋刚-m Gov Lab:

开源作为创新2.0时代的新经济范式, 强调共产主义的协同共享, 但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陆首群创新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民主化, 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为特征, 推动了创新2.0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创新2.0时代的新经济) 。创新2.0时代既有对充满人性关怀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 也有资本主义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社会活力的市场工具应用;既有协同共享合作, 也有开放市场竞争;既有公共价值的共同塑造, 也有个人独特价值的创造。

@曾润喜-重庆大学:

开源的矛盾就在于商业利益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平衡。没有商业利润的反哺, 也就没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开发动力和资金。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 技术的垄断导致无法调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去完善技术, 容易使技术的发展囿于一个小的开发团队,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纵深发展。@宋刚-m Gov Lab因而, 如何在利润, 投入, 技术保护, 技术发展之间建立相应的资源配置机制至关重要。所以, 回到以前群讨论的, 创新2.0说到底还是要制度创新。

@宋欣洲:

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以及管理与制度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前段时间陆老@陆首群在群内也专门强调了这个观点。@曾润喜重庆大学

@张楠-清华公管:

全球性的网络约车监管之争成为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兴分享经济模式与传统政府监管模式冲突的一个缩影。优步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与各国相关行业管理制度的抗争与博弈。有理由认为, 冲突来自一般意义下两代创新与管理思维的碰撞。2.0时代的经济业态同样需要创新2.0思维下的监管体系, 这也是管理与制度2.0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刚-m Gov Lab:

管理与制度2.0@曾润喜重庆大学@宋欣洲@张楠-清华公管。

@曾润喜-重庆大学:

@宋欣洲, 深表赞同创新2.0是一个新体系, 是各个新的2.0的体系的集合。

@宋欣洲:

@曾润喜重庆大学

@崔之元:

@宋刚-m Gov Lab@陆首群。

@陈绪:

近20年来, 中国逐渐由开源消费大国成为开源贡献强国。2016年4月底在美国Austin举行的Open-Stack峰会上, 来自中国的创新型开源企业United Stack和Easy Stack同时当选为Open Stack基金会黄金会员, 这也是中国开源成果得到全球认可的一次历史里程碑。开源分享经济和Open Stack社区的四公开原则完全吻合:代码公开、设计公开、社区公开、开发公开。反哺国际社区, 提升国内产业, 迈向商业成功, 是双创大环境下开源企业成功的基石和必由之路。站在人类共同智慧肩膀上的创新, 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 摆脱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的束缚, 让整个生态系统受益, 让知识共享创造真正的价值。

@宋刚-m Gov Lab:

数字、信息时代、开源共享的知识社会, 能源、资源时代、闭源独占的工业社会, 也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曾润喜重庆大学@宋欣洲@陈绪这也许正是创新2.0与1.0两个不同创新范式的区别, 这也许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向陆老和崔教授学习, 多批评指导@陆首群@崔之元

@曾润喜-重庆大学:

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如果是前一个社会的改良, 那就是创新1.X而不是2.0 2.0一定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以开放为主要原则的体系。

@于爱明:

转发:李克强博鳌演讲强调用“互联网+”发展新经济,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24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 他六次提及“新经济”, 强调利用“互联网+”等模式,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发展新经济、共享经济。

@刘徐州:

@宋刚-m Gov Lab@陆首群。

@许泳Gartner:

@陆首群爬楼学习了, 很受益, 觉得要结合新的货币模式更有意义, 比如比特币区块链来综合讨论。刚好昨晚和朋友聊到block chain。

@陆首群:

我那篇文字要立一个标题:谈开源经济 (共享经济) 与零边际成本社会, 文中有些错误要更正:利他主义 (Altruism) , 利己主义 (Egoism) 。

@北邮纪 阳:

我前一段看零边际成本社会, 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弄明白。

陆老把这几部分放在一起立论, 很有见地。

未来的市场格局中, 如何利用共享开源经济去构筑竞争与合作体系, 形成自给自足低成本发展, 是一种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宋刚-m Gov Lab:

“互联网+”, 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 推动的必然是新经济。其核心是创新2.0, 开源、协同、共享应为其应有之意。@于爱明。

@宋欣洲:

共享经济有利于应对我国环境资源约束和全球气候危机, 推动资源流动平衡、优化配置, 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是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必须选择的道路, 让多数人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崔之元:

非常赞同各位对于开源经济与分享经济相互关系的探讨, 我这里想就商业模式和制度创新做两点补充。

第一, 开源经济、共享经济所强调的开放、共享, 我认为更加侧重对于资源要素属性的概括, 但并没有框定资源配置的具体组织模式, 这可能也属于陆老师提到的商业模式问题。就实践来看, 这又可分为两类:基于公地的大众生产和基于私人所有的平台经济, 前者例如维基百科、后者例如滴滴、优步。他们都属于创新2.0的具体体现, 但也存在诸多差异。比如维基百科的公共性更强, 但其治理过程更为复杂, 需要处理不同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滴滴、优步的管理模式更为简单, 但平台所有者和平台使用者存在价值分配上的冲突;

第二, 正因为上述差异, 我们需要制度上的创新来推进开源经济、共享经济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突破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传统监管思维,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价值目标的平衡和政策体系的协调。比如说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平台上的绝大部分生产者 (或者说生产消费者) 都是无雇佣关系的“零工”, 因此在考虑如何释放大众创新积极性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相配套的社会政策 (比如基本收入、职业培训等) 以及平台所应承担的责任。

@宋欣洲:

对开源经济、共享经济的两个分类很有意义:基于公地的大众生产和基于私人所有的平台经济@崔之元。

@宋刚-m Gov Lab:

@崔之元@曾润喜重庆大学@许泳Gartner@北邮纪阳@宋欣洲

以开源协同共享的业务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创新2.0时代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协同主义 篇3

一协同的重要意义

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朴实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塑魂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内含丰富的育人素材和“营养”元素。依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将上述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第1版)这不仅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绝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这种宣传教育多体现为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多使用校园媒体宣传、课堂讲授等显性方式进行,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和融入不够,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不够。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只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进而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紧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多种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认同,真正为大学生所践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充足的投入和保障,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要提档升级,要打造品牌,提升质量,必须在内涵价值上予以丰富,必须有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这种指导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而必须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穿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领,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文化素质教育既有文化品味,也有思想元素;既有丰富内涵,也有主导价值引领,真正成为塑魂育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功能协同,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提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形成教育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在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往往分属不同部门在抓,工作分工上也有侧重,这当然有利于明确目标任务,但是,也往往容易造成力量的分散,难以形成育人合力,难以有效发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提高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协同起来,实现思想价值引领、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感染的一体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

二协同的目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版,第8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而且本身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需要与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高校文化传承发展功能相协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共同发挥塑魂育人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协同起来,达到塑魂育人的应有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成长目标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否合格和可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是否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一个全体人民都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更是大学生需要高度认同和追随的理想,而这种认同和追随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通过包括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等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通过深刻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通过引导大学生将自我理想、社会理想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勇担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坚持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对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应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当代大学生要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事实上,健全人格并非天然形成,而需要有效的教育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知识教育不合格将成为“次品”,而人格教育不合格将成为“废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指导和重要内容,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协同发挥作用,将有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乃至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的指导和重要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承载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其文明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协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协同的着力点

一般说来,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作用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合力,实现塑魂育人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第一,在厘清关系,融洽氛围上用力。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优良的教育和文化氛围进行合力育人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是校园环境氛围感染和熏陶的过程,是一个被正确的思想舆论引导和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同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非一日之功,校园文化育人也非一时之力。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是校园文化育人,都需要持之以恒,而坚持持之以恒,发挥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形成浓厚的环境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起来,首先需要厘清相关关系,形成融洽氛围。在厘清关系上,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之间的关系。从二者的关系上看,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二者的相对区别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倾向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于坚定其理想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育人更倾向于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培育。从本质上说,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教育人、培育人,具有一致的方向,在方式方法上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在整体层面引领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发展,也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发挥育人作用,多体现为显性的宣传教育,而校园文化育人则主要通过潜隐的熏陶感染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思想性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鲜明。因此,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区别是相对的,联系是绝对的。在融洽关系,营造氛围上,就是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活动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大力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大力营造合力育人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性寓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中,实现持久影响渗透,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性提升校园文化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形成既有思想引领,又有丰富内涵,既有较高要求,又贴近学生思想和学习生活实际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和品牌。厘清二者的关系,就能够形成高度的自觉,自觉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要求出发来审视和实现育人氛围的营造,使“思想性”与“文化性”融为一体,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有机结合,政治和道德引领与文明素质塑造天然“合一”。立足当前,既要通过发挥校园电视台、电台、宣传标语、文化橱窗等传统方式,也要借助校园网、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共同育人的目标要求,形成浓郁的育人氛围。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协调,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营造合力育人的文化氛围,增强育人实效。

第二,在协调工作,形成合力上用力。由于在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两块是相对分离的,前者更多地体现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后者体现为文化素质教育,因而,在具体育人活动中,二者往往配合不力,协作不够,力量相对分散,“思想性”明显一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难以通过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来实现,校园文化育人活动又往往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引导和渗透,呈现出“思想性”不够的现象和问题,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影响育人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第1版)这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的要求,而是对整个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协同,是有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更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本质需要。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高度一致性,形成主动联系,主动配合,主动协调,形成合力的自觉意识和实践行为。然而,许多高校由于部门分工的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素质教育则往往分属宣传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当然,将文化素质教育归到学生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情况也有,但是,相对分离的情况较多,力量分散,难成合力的现象客观存在。就大学的功能实现来看,无论人才培养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都不能仅仅依赖某一部门实现,而是需要多部门配合、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的协同就是更需要部门分工基础上更加自觉有效地协同,以形成合力。否则,就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影响“四有”新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在建立机制,确保实效上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是发挥合力育人作用的现实需要,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需要。但是,这种协同作用不能“此一时,彼一时”,不能因某些部门负责人调整受影响,也不能因学校的某些方面改革和分工的改变而改变。将这种协同关系和协同作用固定化,制度化的可靠办法就是建立起长效机制。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协调工作,确保育人实效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应该至少包括激励约束机制、沟通协作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出发,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通过将其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激发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动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形成沟通意识和协作意识,积极有效地主动协调配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的有机协同,相互促进,合力育人。沟通协作机制是立足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的基础,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信息共享、工作沟通、矛盾协调等形成制度和规范,不断实现沟通协调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确保实现育人过程中的信息互通共享、工作分工协作、育人责任共担,最大程度地形成育人合力,确保育人实效。监测评估机制并不是简单地对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估,而是结合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两块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具体落实目标任务中的协同情况进行长期不间断地跟踪监测,通过信息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协同状况,促进信息互通共享,提升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形成最大的合力作用,实现最佳育人效果。总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就是要通过着眼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测评估机制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促进育人共识的形成,促进育人工作的密切协调,形成最大育人合力,实现最佳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教育部社科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3]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宇文利, 周晔.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程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

[5]周玉清, 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协同主义】推荐阅读:

协同开发07-15

专业协同10-16

协同工程10-17

协同计算05-12

协同实验05-14

协同预测05-15

三方协同05-16

协同培养05-18

协同竞争05-26

协同提高05-31

上一篇:搜索引擎优化模型下一篇:LNG加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