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开发(共9篇)
协同开发 篇1
2016年6月29日,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作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颜廷标,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作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陈文丰先后作主旨演讲。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武义青主持论坛,并发布《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报告(2016)》。
一、开发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
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开发区是排头兵。赵弘指出,全国11个国家自主示范区和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区,聚集了全国40%的企业研发投入,4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50%以上企业发明专利;从全国看,21个国家级高新区各自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都占所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本区域经济密度最高之地。京津冀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近300个,占地面积约为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2.5%,而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出口额等则分别占整个地区的53%、60%和65%。《京津冀国家高新区发展报告(2016)》指出:京津冀地区聚集了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7个国家高新区和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中关村已经成为创业创新的代名词,天津滨海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端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保定高新区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国家高新区的带领下,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科技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技术大公司,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探索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和发展模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在致辞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面临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纪良纲在致辞中指出,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新型工业化的先行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发区敢于先试先行,在京津冀产业经济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上发挥着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二、京津冀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发区粗放发展恶性竞争。陈耀认为,现在市县一级开发区过多,河北有的县就有六七个开发区,有的开发区有盲目圈地之嫌,土地搁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开发区是土地开发区”的认识普遍存在。颜廷标认为,我国现在设立的开发区过多过滥,许多开发区盲目开发盲目扩张,在管理上把开发区当同一级行政区对待。赵弘认为,太多的开发区不重视产城整合发展,更重视GDP增长。在分税制下,各地建开发区动力足,进而带来恶性竞争和规模攀比,大多园区采取一区多园方式,有的园区一区几十个园,都在想方设法争国家开发区的“帽子”“牌子”和政策。开发区遍地开花。开发区跑马圈地,企业跑马圈地,圈而不用,土地大量闲置,流转不畅。僵尸企业因为土地升值造成“腾笼换鸟”成本爆增,新上项目落地难与土地闲置现象畸形并存。
京津冀开发区势能落差过大。开发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势能相近合作共赢的趋势。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环境甚至创新创业生态在势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陈文丰认为,北京中关村已经成为东部许多开发区的创新源、创新高地,而且这一高地正在实现同美国硅谷的高端链接。中关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除了创新资源、科教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断承接硅谷要素转移,商业模式跟硅谷同构。过去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究和销售在北京,生产制造环节在外。而目前中关村在国内的辐射逻辑是同全国各个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现在主要是沿着两条线辐射,一条是沿着京沪线到了苏南,另外一条是沿着京津城际高铁到了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的逻辑是进行高端链接,理由是中关村与这两个地区开发区势能差小,战略合作容易取得成功。赵弘认为,北京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周边的开发区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周边产业相对比较落后,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水平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到周边来落户的要求。
河北开发区创新源缺乏。颜廷标认为,作为一个开发区,不管当初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创新源,这是开发区成长壮大的思想之源、技术之源、人才之源。河北众多高新区大部分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河北省还建立了许多高新技术特色园区,这些特色园区也因为没有建立稳定的创新源而竞争力下降。
河北开发区软环境亟待改善。颜廷标对比台湾新竹后认为,河北省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机构更是一个软肋,医疗机构、学校建设滞后,医疗政策、教育政策缺乏针对性,比如北京周边河北的开发区要吸引海归人士落户缺乏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河北同北京相比,创新创业文化环境还有很大差距,在北京创意研讨氛围浓厚,科技紧跟世界前沿,创新思想同国际对接,创新交流无处不在。在创意空气稀薄之地,创新创业活动是要枯萎的。
三、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和建设必须以区域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吴季松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水生态系统。京津冀开发区规划建设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依据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区域水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京津冀开发区在进行生态体系建设时要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指导,以协同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参数指标,将森林、水体、湿地和山脉等生态要素和以海河流域为尺度的大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建立污染的负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以循环经济的观点核算,从根本上杜绝京津冀开发区新的大污染源的产生,并有效制止污染的反弹。武义青认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要着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积极面对雾霾等区域性环保压力,把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创新绿色低碳技术,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京津冀地区尽早向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气候适应型社会”。
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赵弘认为,新形势下京津冀高新区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第一,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各园区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向台湾新竹学习,开发区土地只租不卖,进园企业实行淘汰制。政府还可以将建设园区、运营园区的责任和工作交由第三方来完成。第二,由招商引资向建设创新生态、产业集群转变。河北乃至天津的开发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开发在势能上已差了两级,河北、天津的开发首先要加快园区配置设施的完善,然后要通过产业链招商迅速建立产业集群,进而再进一步构筑产业生态。第三,由规模追求向创新导向转变,创新能力建设比规划扩张更重要。第四,由单极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国外很多经验表明,一个重大的创新不是单个城市能完成的。河北要尽快补齐短板,最终实现北京更多做研发创新的环节,更多的转化孵化功能让渡于河北,重新构筑北京和河北的合作关系。京津冀开发区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有序合作,引导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布局,特别是在研发、实验、产业化、企业孵化和市场应用等功能方面寻找差异化定位,以功能布局引导创新资源。第五,由强调园区内部配套向强调园区和城市协调发展转变。园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区内配套设施完善,但整个城市低效,加在一起依然是低效的。要按照分散化的思路来布局城市功能,比如“主城-卫星城”思路。要建立适应城市需求的交通体系,公共交通要在城市当中占主导地位,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当中要占主导地位;公共交通要占整个出行的80%,轨道交通要占公共交通的80%。要高度重视卫星城公共服务建设,向国外卫星城建设学习,公共服务提前建设。
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开发区协同发展是重要的抓手,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制度创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杨开忠认为,河北是我国东部沿海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全国落后省市区之一,但既不享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也长期不享有东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的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是全国区域政策洼地。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京津冀地区被确定为八个试验区之一,也是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域,从而开启了河北从全国政策洼地向政策高地的转型。面向未来,要努力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促进河北绿色崛起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政策创新。河北省参与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不应限于依托石家庄、保定、廊坊三市,而要面向全省,特别是全省各个开发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与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全面支撑引领河北绿色崛起。把河北纳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适用范围,把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纳入国家级新区范围,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延伸到河北省。
加快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武义青认为,京津冀的国家高新区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空间资源、政策资源在京津冀三地间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加强中关村和天津滨海高新区对外的高端辐射和溢出,提升京津冀大区域创新能力与发展质量,在全国率先形成新的园区联动发展范式。
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赵作权认为,创新有自己的规律,创新同样呈现集群创新特征。要重视网络的力量,基于合作机制的网络作为与市场和政府并列的组织形式,将有望成为市场与政府之外推动创新的第三只手。集群创新是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区域高度集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创新布局的基本形式,基于合作网络的卓越创新集群是我国创新布局的战略选择。建议“十三五”时期设立我国卓越创新集群计划,构建以创新网络为中心、集群管理机构为抓手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打造地方集群创新网络,以产业技术园区基地为集群依托,营造美好的集群创新环境,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研发合作。鼓励建立非政府部门负责的集群管理机构,负责卓越创新集群计划的实施,确保地方集群创新网络的包容性、增长和活力。
四、河北省开发区提升的路径选择
河北省开发区的提升路径。陈耀认为,可以通过整合提升、协同提升、特色提升、改革提升、人才提升、政策提升等办法提升河北省开发区的竞争能力。合并一批、淘汰一批、培育一批、盘活一批开发区。河北的开发区要加强与中关村、天津自创区这样先进开发区之间的合作对接。开发区一定要注重突出特色,在明确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的产业定位。在园区建设上,财政基础差的地区可以借鉴固安模式,财政基础好的地区可以借鉴天津泰达模式。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提升河北高校办学档次和办学水平,为开发区人才提供保障。积极争取在河北设立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示范区等等。争取北京、天津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与河北合作,让河北的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享受到北京、天津的政策。河北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去产能的压力很大,建议国家能够重点对河北进行倾斜,开展园区去产能的试点,研究一些支持政策。
河北的开发区要缩小同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之间的势能差。如何缩小这个势能差?陈文丰建议,打造一个同中关村势能非常接近的开发区,让中关村的高技术项目、人才、技术、资本没有感觉到非常大的落差。现有的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是最佳备选,选一个来强化这些存量资源比新建一个更好。打造办法:以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充分导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机构,来营造更好的环境。让来自于全国的创业者、全世界的创业者都愿意来这里创业。政府买单吸引足够多的服务机构到区域来进行集聚,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很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生态。要加强对中关村、硅谷、新竹三个尖峰区的深入研究,绘制创新地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加强产业链研究,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科技招商。要充分利用中关村的联盟、协会、天使投资人等创新性组织的引导作用,要跟中关村作对接(实际上要跟联盟、协会、天使投资人作对接)。开发区应该成立科技发展集团,专门从事高端链接。专业事情让专业人士干。
摘要: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本区域经济密度最高之地,也成为先进生产力集中之地,但三地开发区尤其是京冀开发区势能落差大,整体竞争力弱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开发区。提升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必将进一步激发区域集群创新能力,引领三地协同发展,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论坛,综述
协同开发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战略人力资源 政府行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为的研究只有少数学者零星体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参与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的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明确指出,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无法由市场单独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投入来保证教育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工资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术结构的改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经济中不是不需要政府,而是需要"小政府","小政府"就是管理的很少的政府,是一个在市场经济中需要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即使政府在履行自己的公共服务职责时也需要把市场竞争引入其中,但是仅靠市场机制作用并不总是能够自发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原因就是竞争失效、信息不完全、市场不完全等,即就是市场失灵。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参与到具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中,弥补市场的缺陷。
我国学者董建新等在《市场失灵理论与公共管理》中指出,由于市场受各自利益的驱动,市场不能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提供如社会所需要的教育等公共物品,即没有人去为教育投资,因为受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是自身;另外由于战略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慢,又不宜直接衡量,所以很少有企业、个人愿意去投资人力资本。显然,战略人力资源的开发,外部性效应较大,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我消除,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
2、政府在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中职能的研究。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刘政在《政府职能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认为政府行使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是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政府在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直接活动一般包括:制定规划和战略;制定相关法律规定,维护人力资源主体的平等,协调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适时调整政策,保证战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打破人力资源垄断;保证人才的有效合理使用,鼓励吸引优秀人才聚集;进行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实施政府奖励和社会舆论导向,形成有利于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采取可行措施,优化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供应等。政府的这些行为主要是对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领导、组织和管理,而且是职能性的活动,具有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意义。
3、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的研究。
董克用在《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中从经济目标来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分析了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教育、就业、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中发挥的作用。王晓峰介绍了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作用: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同时把资助创新研究视为政府责任;政府提供许多就业辅助机构补充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政府建立多方位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评估及素质测评体系。此外还有许多学者集中研究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支持的研究。
韩国为了使"教育人力资源部"拥有制订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形成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并建立、统一管理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功能,于2007年国会通过了《人力资源开发基本法》的修正案,它的宗旨是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制。主要内容有四点:第一,为了更好推进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将原来的"人力资源开发会议"扩编,改成"国家人力资源委员会";第二,设置保障"地方人力资源开发协议会"法律机构,推进各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第四,调查和评估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第五,引进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优秀机构的认证制度。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在研究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涵义时,战略人力资源、区域战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这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先进行界定。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戴瓦纳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战略观》(1981)一文中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比尔的《管理人力资本》(1984)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近一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发展令人瞩目。到目前为止,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例如:Schuler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在员工们努力完成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影响他们的行为的所有管理活动。我国学者魏明将其定义为一个以组织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 与组织经营战略互动的管理系统。但Wright 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般被大家所接受。Wright 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为使企业达成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
2、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所谓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范围内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人力资源部署、规划和管理行为及其过程。这一概念不仅将传统的企业的HRM研究拓展到SHRM,而且将面向企业微观战略层面的SHRM拓展到面向区域的中观战略层面,将区域的SHRM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思考、规划和管理。
3、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涵义
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开发者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如学习、培训、管理、文化建设等,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改造、塑造、利用与发展,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活动。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环节,通过政策、法规、制度和科学的运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
综上所述,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开发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规划性、完整性的工程,在其开发中涉及到许多要素相互协同整合与运行,因此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开发要站在战略规划高度上,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即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因此,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者,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调动各开发主体的积极性,全面有效推进我国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的协同开发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Guest 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7.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程业炳.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6,(4):276 -278.
[4]董克用.论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3):4-6.
[5]郭伟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基层政府作用[J].理论导刊, 2007, (4):79.
[6]王晓峰.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的作用[J].人口学刊,2005, (3): 29?31.
[7]陆璟.韩国:后发国家追赶的典型[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4): 18.
协同开发 篇3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
所谓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产、学、研、金、政、用)基于目标利益,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机配合与相互作用,在创新互动机制的约束和协调下,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产生单要素无法实现的整体效应的过程,在形式上属于横向协同创新,即指不同产业主体间的协同[1]38。高校在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迫切需要利用承载丰富科技信息的科技档案,同时将形成大量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档案中的一大门类,是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2]11。高校科技档案分为科技成果档案、科技项目档案、科技奖励档案、学术交流档案、科研基建档案和科研设备档案。高校科技档案能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信息社会化,进而真正融入创新体系的科技活动中具有知识储备、依据凭证、情报价值和桥梁功能。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能使高校与合作单位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摄取大量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科研设备、研发实验基地等各类科技资源,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效率,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终达到1+1>2的突变[3]32。
二、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
1.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作用。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科技文化财富,它的价值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它的价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就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即要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档案工作。在整个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中,开发利用是发挥高校科技档案作用的直接手段。只有主动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才能把档案中的资源优势变为社会化的科技信息优势,服务科技协同创新,服务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
2.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提升效力作用。高校科技档案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服务,是整个高校科技信息的源头。由此可见,深化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程度,协助一线高校科研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借鉴、参考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有效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应当先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类。只有通过对高校科技档案内容的熟悉、掌握,对高校科技档案所处领域的类别进行正确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进行鉴别,以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将原来分散、零乱、无序的科技档案材料进行系统化整合,优化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才能提升其对科技协同创新的效力,尽可能发挥科技档案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3.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科技信息流动与共享对于科技协同创新而言具有强力支撑作用。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多渠道传播,尤其建设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使服务平台在档案科技信息交流上起到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高校科技档案网络服务平台,档案信息由学校研究人员层面扩散到社会大众层面。社会相关行业成员可以通过检索和档案信息的持续流动,获取有价值的高校档案信息,促进隐性信息的传递、吸收与利用,直接铺垫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
4.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巩固保障作用。高校科技档案由于其原始记录性特点,使其成为提供科技协同创新信息具有保障性的参考资料。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任何一项创新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基础,科技档案正是已有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才具有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科技信息的消息性、客观性和逻辑性。高校科技档案包括数据、图纸、调查统计报告、技术规定、说明书、工艺流程指示、观察记录、实验室条件、实验设备信息等,甚至是失败记录,不论形式和程度如何,都可以为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和开发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障性促进科技信息向成果转化的作用,构成高校科技档案的巨大科技价值。
三、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科研人员的智慧成果,是珍贵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创新知识源泉。据统计,企业部门科技档案被很好地归类,并及时提供知识从而发挥作用的只有12%[4]19。要想高校科技档案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进一步规范、完善、优化、创新其管理工作,以求大力开发利用其资源,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夯实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必须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基础性工作。首先加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更取决于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默契度。作为高校领导,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科技档案工作,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高校议事日程、配套相关制度、配备相关软硬件和专职或兼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高校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储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在丰富科技档案内容的同时又得确保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质量。规范高校科技档案收集制度,明确划分范围与内容,优化科技档案信息,改变少收、多收、乱收的现象,要求做到收集完整、归档及时,保证科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提供者存档时放心,用档者用得方便。最后规范高校科技档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开发科技档案资源的基础。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到科技档案形成者、科技档案工作者和科技档案利用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法律层面正确界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对象,能统一协调好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科技档案信息保密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开发利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
2.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档案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需要通晓科研管理和科研档案的特殊型双向性人才。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科技档案开发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首先制度化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制度建设,要求高校档案科技管理人员树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引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档案资源,全天候及时提供现场查阅、借阅、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其次有计划教育培训优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学习档案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使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确保其不偏离正确方向;培训学习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科技管理知识与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其综合素质。
3.改变服务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协同发展。高校科技档案就是高校的科技信息,应当实行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质变,积极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服务于高校与整个社会的科技协同创新活动,把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高校科技档案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先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研究市场经济环境与用户需求,即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科研人员个体对科技档案的利用层次不同,做好高校科技档案的服务工作。同时,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熟悉、掌握本校科技档案的时间、数量、种类、载体、机密等级和编目排架状况,以及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利用价值与完整准确程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管理设备与计算机检索手段开展编研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科技档案服务方式。其次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档案宣传服务方式。高校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属性就是服务,只有培养主动服务观念,才能形成协同创新理念。高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可以积极主动采取印发宣传册等服务方式,定期向社会发布高校科技档案信息,使档案信息传播常态化,提高信息传播速度,进而通过科技协同创新,使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服务于社会大众。
伴随国家“科技协同创新计划”的推进,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愈来愈密切,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使其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广阔的世界,让沉寂的科技档案为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论文分析了高校科技档案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关系,阐述了开发高校科技档案对科技协同创新具有主观能动、提升效力、强力支撑、巩固保障等作用,提出了规范高校科技档案基础工作等措施,努力开发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服务科技协同创新。
协同开发 篇4
关键词: 协同开发、供应商早期参与、供应链管理
随着“中国制造”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日渐深入人心,中国生产以其低成本、柔性强的优势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赢得了无数的出口订单,为国内的贸易顺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伴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飞涨、客户苛刻的品质与服务要求,近两年来,我国制造企业营运利润缩水状况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仍然沿习过去单一化、低成本的老路,原有的优势必然会被侵蚀殆尽。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理念出发,企业主动与对产品总成本有重要影响的供应商合作,利用供应商的技术长处、经验积累,双方协作设计产品,从成本节约的源头开始入手,将对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持续降低及质量改善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统计资料表明,70%~80%的产品成本决定于设计的早期阶段,而将优秀的协作供应商纳入这一阶段进行共同设计将有助于改善成本和质量,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已经被证实能够降低开发周期、消除供应商和客户企业的制造问题以及提高产品质量。(Hartley et al., 1997)。下面以无锡捷利电气公司为例,探讨该企业是如何通过协同供应商产品开发,而显著高效地降低企业总体成本的。
无锡捷利电气公司是是一家集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工业电机、汽车电子、继电器及控制设备的生产与开发。产品销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年营业额约26亿元人民币。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捷利公司在研发、设备、品质投入的资金量也在快速增长,但在与世界级同行进行了标杆比较后,发现其单位产值研发及综合质量成本平均高出约35%!为此公司设立了“战略总成本优化”项目,该项目侧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协同供应商参与研发过程来降低成本和质量缺陷率,其目标是将总成本降低20%。
一、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的基本涵义及主要活动
核心制造企业和原材料或部件供应商在新产品概念形成时便开始的合作被称为供应商早期参与(ESI)。(LaBahn & Krapfel, 2000)今天许多制造企业正努力将供应商纳入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来。(Laseter & Ramdas,2002)。以借助供应商的“外脑”和力量参与企业新产品的子系统或零部件的开发和设计成为双方谋求共同优势互补及发展的一个关键途径。美国的一些领先企业如惠尔浦、McDonell、波音和克莱斯勒公司已经将许多设计活动转移给主要供应商。ESI和经常沟通成为将供应商活动纳入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Hartleyet al., 1997)。供应商协同参与涉及了从产品概念的简单咨询到要求供应商全面负责零部件设计、系统、流程或所提供的服务。(Ragatz et al., 2002)
由图示1可见, 核心企业产品研发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并且交互关联的环节组成,这一过程贯穿了新产品(工艺或服务)从“创意”环节逐步发展直到着手大规模制造或传递服务的多阶段转化的进程。在产品开发的整个进程中,“构思”首先要进行筛选和商业可行性评估,然后是设计提出,原型设计和测试,直到设计确定和最后规模生产准备(如:模具、结构图、人员、设备)的就位。在整个过程中常常在成本、绩效、时间、质量等方面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因此要在设计中加以权衡和变化。
二、捷利公司实施协同供应商开发的主要步骤
基于对公司运营状况和自身需求的分析,捷利公司项目团队围绕降低成本、改善效率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及步骤。
1、目标及范畴的规划。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是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之间更深层次的协作互补,双方就协作的目标和范围进行讨论和确定,从这里捷利公司也可以观察到协作供应商的自身兴趣是否和协同设计目标相一致。供应商同时也得以了解通过协同设计开发而带来的利益增加以及将要协作的范围。需要强调的是,捷利公司必须获得供应商高层的承诺和基于信任的实际支持。
2、IT设施的构建。IT平台的建立目的在于促使协作供应商在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快速、精确、同步化地与捷利公司互动交流,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并使产品充分集成双方的技术特长。IT平台设施包括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整合,它使外包合作双方能在共享环境下协同工作、交互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开发任务。从IT平台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1)开发产品导向的模型,该模型和产品开发过程保持一致;(2)所构建的运行系统能使供应商自由地提供和反馈特定产品部件的生产和开发信息;(3)所开发的IT系统能将客户需求和技术信息与供应商共享。
3、建立协同产品开发小组。为使产品开发任务能同步化有效地完成,捷利公司和供应商双方组建了正式的协同产品开发团队。该团队所包括的成员来源于捷利公司内部各职能领域成员以及来自于协作供应商的代表成员,团队推选出一位领导成员作为整个协同设计项目的总负责。团队成员应当具备足够的信息和权利对变动任务和目标进行协调并作出最后决策。当产生冲突和不同意见时,团队成员需要开诚布公地讨论并以基于准时引入新产品的指导方针及时处理协调。如果冲突问题无法在团队中得以解决,团队领导就应当在公司战略流程框架下作出最终决定。这一跨职能团队应该能够积极促进供应商以及所有相关职能领域的充分参与。
4、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流程的实现。供应商参与协作通常从概念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了。这一阶段活动几乎决定了产品80%的总成本。概念设计阶段所作出的决策对最终产品质量、周期时间和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供应商参与协作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工程更改(ECN)频率,并成为实现协同设计过程的重要成功因素。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研发早期阶段提供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参与协作显得尤为关键。
5、协同产品开发流程的导入。只有与供应商正式实施了供应商参与协作的流程,捷利公司才能了解活动状态、对供应商能力建立信心,并获得各类问题和机会产生的信息。在相互理解到了对方的流程之后,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能更好地优化协同产品开发并持续地改善供应商协作流程。
6、绩效矩阵及风险控制。为能有效衡量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的效益,捷利公司运用定量指标如到达市场的准时度、产品开发成本、ECN数量以及生产故障率。这些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供应商协同的优越性和协助估测供应商参与协同的潜在风险。
三、协同供应商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捷利公司
从上文对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的内容及前提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供应商协同设计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和外部组织较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设计更为广泛而复杂,而要更深入地把握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协同设计的交互过程,有必要对这一过程的结构流程作进一步地探究。捷利公司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涉及了五个阶段的活动,即顾客需求、项目规划、产品设计、原型测试和试运行生产,这五个阶段分别具有各自的目标、输入信息、关键活动、输出信息和参与方,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以并行交互的方式共同进行着全程开发活动。图2进一步对这五阶段的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描述。
1、客户需求阶段:协作供应商需要在早期概念设计阶段提供包括产品开发信息的建议方案或相似集成部件以满足客户需求。供应商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概念规格的回顾及修改将有助于捷利公司为客户提供初步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此后,高层次的规格可以进一步提出。
2、项目规划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标在于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共同确定更为详细的功能水平设计以及合格零部件供应商的名单。在这一阶段进行的关键部件的评估回顾将决定产品成本以及外包合作双方设计协作的范围及程度。
3、产品设计阶段:协作供应商可以参与低层次设计并同捷利公司在一起共同修改产品设计信息。然后,捷利公司可以拟订测试计划,如系统测试、相容度测试、可靠性测试,而协作供应商则在规格及技术上给予充分支持。
4、原型测试阶段:该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它迅速地将供应商整合到原型测试及调试过程中来。供应商可以根据调试报告及时地接收ECN(工程变更通知),并提供确认报告。主要部件原型在上一个阶段已经确认而这一阶段主要进行较小变更。工程变更的大量减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一阶段供应商协同设计所付出的努力。因此,产品开发成本完全可能大幅度降低。
5、初始运行测试阶段:在该阶段,捷利公司与协作供应商需要进行ECN流程以满足客户化需求。接着,系统整合测试,如系统测试、相容度测试、可靠性测试通过初始运行检验接受客户的评估批准。此后,规模化生产便可以开始。
结语
该项目的实施使捷利公司与其重要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设计协同和流程优化,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的销售成本和运营效率,具体表现在新产品上市时间比以往缩短了30%,产品的材料成本降低了25%,产品缺陷率下降了12%,每年净增利润达到4.7亿元!一体化的产品协同设计使捷利公司和协作供应商共同获得了双赢互利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韩伟力,陈刚,尹建伟,董金祥, 基于产品结构的供应链设计[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 . 2002,8 (1): 35-40
[2]罗晓,李枚安, 协商理论简介[C],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92.4: 34-40.
[3][美]迈克尔·戴尔,《戴尔战略》[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222.
[4][英]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竞争:后勤与供应链管理》[C],北京出版社,2000.20-35.
[5]Adam, Erin. K,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Trust in Three Power Systems[C], Behavior Science, 1976, 21:499-514.
[6]Bettis, R. and Bradley, S. Outsourcing and industry declin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6(l), 1992, 7-22.
[7]Briggs, P., Vendor Assessment for Partner in Supply: Case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1994, Vol. 1, No. 1, 49-59.
New Weapon for Cost reduction: Collaborative Supplier Product Development
Abstract:With global market’s competition getting more fierce and enterprise’s manufacturing cost increasingly go up, the cost advantage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 are continuously facing challenges and lessening. In order to maintain continuous leading cost advantage, Chinese companies ought to establish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with key suppliers, collaborate with them to engage product development, aiming to further reduce cost and improve quality. This article take Jieli company as example, firstly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and activities of suppli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then summarize six main steps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bring forward the basic pattern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which concerned with the critical activities and collaborative manner of five stages starting from customer request to initial running test, eventually conclude the profit improvement and win-win effect which are achieved through suppli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by Jieli Company.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upplier Early Involv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协同开发 篇5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开发设计网站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和操作的培养,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教学提供了绝好的机遇。计算机网络与协同机理的引入造就了多媒体协同学习系统, 标志着教学手段现代化进入高级阶段。
1 协同学习系统模型
基于Web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协同学习系统采用TCP/IP协议实现远程交互式教学;采用数据库将学生的信息保存起来, 存储在不同的模块。
协同学习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交互性——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和演示教学内容, 并加以指导;保存学生的所有信息, 能在一定情况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 实现学习测验及交互信息管理。
本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协同学习模型, 见图1。
在这个模型中, 利用系统所提供的通信服务, 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通信、交流等活动。同时利用EDBMS (面向对象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提供支持教师与学生协同学习的协作处理, 完善了协同学习系统。在系统中通过EDBMS管理的协同规则库、学生状态信息库可以制定学生学习策略及所需要的协同学习类型, 同时通过课件库及试题库提供学生学习、评测的基本素材。在协同学习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 通过EDBMS动态地改变每个学生在协同学习中的地位及学习的方式、内容, 控制整个协同学习过程。
2 系统结构
根据上述目标和协同学习模型, 设计了多媒体“网页设计与制作”协同学习系统体系结构, 见图2。
由图2可知, 多媒体“网页设计与制作”协同学习系统主要由课件库、学生信息库和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组成。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登录后进行学生状态监控, 并根据协同规则组织学生协同学习;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登录后调用课件开始学习, 并根据学生进行的相关内容测试给出评价信息, 通过学生信息库传送给教师模块。
3 系统实现方法
系统采用的软件是Internet Explore6.0以上版本、Microsoft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 , 并采用了Access数据库等。
学生通过登录界面登录主学习界面, 见图3, 服务器将提交的用户信息与数据库里的信息 (如用户名密码等) 进行比较分析, 使学生能登录到学习界面。系统会把每一个学生的交互信息自动添加到数据库, 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测验情况、学习进度等。在系统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完成各个章节的学习, 生动的网页和形象直观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 系统还可以智能化的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 比如弹出提示窗口, 指出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主学习界面由标题、导航条、和主浏览界面组成, 见图3。如图3所示, 学生点击导航条上的内容就可以进入学习内容交互界面, 主浏览界面由章节目录和图文框组成, 学生点击左边的目录上每节的超链接标题就可以在右边的图文框里浏览学习内容了, 图文框里嵌入了动画插件, 可以点击浏览动画。
教师可登录教师界面, 监视系统的状态, 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解答一些疑难问题, 和学生交流。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Net Meeting和同学们召开网络会议。
4 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系统中所用课件库的建立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 但笔者成功建立了几乎覆盖“网页设计与制作”所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库, 解决了课件的网络问题。学生信息库的内容主要针对协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建立, 包含了所有参加协同学习的学生的信息, 能够根据教师的需要进行补充、删除和修改。
按照设计, 数据库连接文件名称为Conn.asp, 该文件用于连接数据库, 在所有与数据库连接的模块 (页面) 中只要包括该文件, 即可连接和打开数据库[3]。程序源代码如下:
本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技术, 建立相互关联的多媒体课件库和学生状态信息库, 采用VB编程技术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现协同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共享。
5 结语
“网页设计与制作”协同学习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本系统采用B/S方式的三层体系结构, 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 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基本实现了平台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包括用户登录、课程教学资料的查阅、资源上传下载、在线测试、论坛答疑等功能, 基本完成了设计的要求。应用过程中为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运行速度, 应采用具有较高传输速率的网络交换设备。
参考文献
[1]启明工作室.ASP网络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蒋毅.WEB与数据库连接技术应用对比分析[J].计算机光盘应用, 2011 (23) .
[3]邵丽萍, 张后杨, 柯新生.网页编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协同开发 篇6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个软件协同开发平台。该平台以Web Services(Web服务)为基础,使得不同的网络平台环境下的计算机都能够协同工作,以达到分布式计算的目的。另外,借由Peer-to-Peer(P2P)技术,降低服务器的负载,改善传统主从式系统中服务器负载过高的问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早的计算机,只能以单机形式支持个体工作,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IrenGrief和DEC公司的Paul Cashman提出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即CSCW)概念[1],标志着计算机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随着CSCW概念的提出,短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协同设计、协同医疗、协同制造等。
在软件协同开发方面,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是在国内大多数还都是针对单个企业内部的开发需要,进行小规模的分布开发和软件的管理,大规模的分布式协同开发才处于起步阶段,比如怎么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构件库的管理等。北方交通大学的郭越人、张仲义等人,曾经对基于Internet的软件开发模式,做过深入的研究[2]。
2 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本系统的框架如图1所示。
分布式计算和CSCW是网络计算的两个分支,分布式计算是面向系统的,它的实现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CSCW则是面向用户的,它以支持用户间的协同和用户的地域分散性为主要特征。在CSCW应用中使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无疑会使这个应用具有分布式系统的优点,因此本研究使用Web Services技术,把系统的各个功能,以社会分工的形式,分配给多台计算机来实现,以达到分布式计算的目的。
采用Web Services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跨平台、跨语言的互操作功能,使系统可以被任何应用系统、在任何地方基于任何平台,使用任何开发语言进行访问,只要访问方能遵照相应Web Services接口的定义来发送和接收消息[3].
首先,建构若干各自独立的系统,可以由不同的开发人员,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数据库,在不同的平台上开发,分别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数据库服务。Web Services将各自独立的系统整合成彼此可相互查询、沟通的分布式协同管理系统。只要是这个大系统提供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都可以访问,用户完全感觉不出不同系统的切换问题,不必了解背后的运作问题。因为这些系统既可以各自独立运作,又可以通过Web Services访问其他系统,所以非常便于修改和扩展。
其次,开发一个CSCW的协同开发环境作为客户端。在客户端利用P2P技术来实现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的交互,并通过对服务器上Web服务的调用,实现协同工作。P2P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拥有同等的能力,负有相同的责任,P2P技术去除了集中式服务器,使节点之间可以直接交换资源和服务,同时,在P2P系统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自由地加入和离开该系统[4]。
每一个开发人员,登入该客户端后,都将成为一个点(Peer),点与点之间有着绝佳的互动性,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送和文件传输。按项目来建立工作组,项目负责人将项目的各个构件,分工给每个程序员来完成,然后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构件或完整的软件,然后上传到服务器上,以便其他人查看或使用。
由开发者创建的构件的内部结构,对其他的开发者或用户而言是相对透明的。其他人若有兴趣还可以检出这一构件,并在修改完它们之后放回数据库中。一个构件被建立后,它就可以被用来创建其他的构件,从而构成更大的应用软件系统。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协作开发,构件可以由不同的开发者在不同的时间创建。自上而下的开发方式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构件被创建之前,先创建一个软件系统的框架,定义好所有的接口和属性要求,即管理者给出所有的即将建立的软件组件的公共属性(名字、标识、访问路径、访问方法等),但不限定构件的内部结构,它们由开发者自主决定。
2 系统的实现
从上面的系统架构图可知,本研究可以分为三部分来实现,一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以及向外提供的Web服务,二是用Java编写的客户端平台以及相互之间的P2P访问,三是客户端对服务器端的Web服务的调用。由于使用Web Services技术可以在不同编程语言间实现数据交换,因此可以用任何语言来编写。考虑到编程的简单性和方便性,本系统在Microsoft公司的.NET平台上用C#来实现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而客户端采用Java来编写,则是看重Java的平台无关性。这里涉及到一个在Java平台上访问.NET平台上的Web服务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添加Apache组织开发的SOAP引擎Axis,来实现对.NET平台上Web服务的调用。
服务器端主要功能是对用户、好友、工作组、构件等信息的管理,用数据库保存资料,对于数据库的操作,都写成Web服务的形式发布出去。在Visual Studio.Net中创建一个Web服务是非常简单的事,选择基于C#的ASP.NET Web服务工程,完成创建后类和大部分代码就已经自动生成了,只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代码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即可。
用户的信息,包括注册信息、共享的文件列表、邮件、好友列表、加入的工作组等。工作组的信息包括注册信息、工作组的共享文件、工作组成员等。所谓构件,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份,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对于构件库中的每一个构件,必须有详细的说明文挡,描述这个构件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等信息。这里不局限于软件工程中的构件概念,构件库中可以存放任何形式的文件,包括软件源代码,可执行文件等。Web服务也可以看作是构件来存放,当然这时存入的仅仅是Web服务的描述性文件,该文件记载了如何去使用这个Web服务。因此,为了方便查询,在存放构件时对于构件的分类是必不可少的。
客户端分为登入窗口和主界面两部分。在登入窗口中,通过调用服务器上的Web服务来检验用户的合法性,如果正确则进入主界面。主界面主要是实现一个协同工作环境,分为两部分:一是采用P2P方式实现点对点之间的互动性,二是调用服务器上的Web服务来实现对信息的管理。
点对点之间的互动性包括信息和文件传送,通过Socket编程来实现,进入主界面后启动监听线程,分别在不同的端口监听,一旦有其他节点连接,就可以进行P2P信息传送或文件传输操作。在实现文件共享时,采用的是基于目录服务的文件共享。即用户在服务器上注册自己的共享文件列表,但是文件的传输是在用户之间直接进行,不需要服务器的参与。
调用服务器上的Web服务来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包括查找用户、工作组,添加好友、加入工作组、查看共享文件、上传下载构件、更新提示等功能。对于服务器上的Web服务调用,在客户端建立一个专门的类来实现。在该类中使用Axis来与服务器连接,这个类的成员都被申明为静态的,可以直接用类名来引用,而不需要实例化,针对每一个对服务器上Web服务的调用操作,都编写一个静态成员函数。
另外,客户端还需要集成一个Web浏览器。由于本软件整合了许多独立的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整合了,只是按照需要来选取。因此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这些系统的提供的Web页面,甚至在浏览器直接对Web服务进行调用。
3 结束语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个结合Web Services和P2P技术的软件协同开发平台。由于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技术,使得本系统具备了分布式系统的特征,但是在对于一个CSCW应用来说,在协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文,李治柱.CSCW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03.
[2]郭越人,张仲义,任远,马继辉.基于Internet的软件开发模式及其主要过程的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3.
[3]赵烨.WEB SERVICE技术与分布式技术之异同[J].北京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
协同开发 篇7
Oracle APEX开发的协同工作平台, 系统用户登录到系统后, 在自已的任务区可以看到待完成任务, 并可以通过点击“执行任务”进入到任务处理界面完成相应任务。
公司启用Micrsoft Lync消息平台后, 提出新课题:实现CV协同工作平台与Micrsoft Lync消息集成, 当用户有新任务产生时, 自动生成Micrsoft Lync消息, 推送给用户。用户从Micrsoft Lync消息可以看到当前任务的任务名和相关关键信息, 点击消息链接, 可以自动跳转到CV协同工作平台相应任务处理页面。
2 设计思路
(1) 在协同工作平台数据库, 创建一个过程get_lync, 该过程能实现通过Oracle的UTL_HTTP工具包向与Micrsoft Lync消息发送包含POST参数的请求。
参数包括要调用协同工作平台相应任务的任务执行人, 任务名, 任务关健描述, 任务处理页的URL, 任务ID等关键信息。
(2) 在协同工作平台数据库, 创建一个任务表的表级触发器T_SCZB_D_14_U, 当任务状态由“初始”转变为“启动”时, 调用过程get_lync, 向与Micrsoft Lync消息发送包含POST参数的请求。
3 实现过程
(1) 协同工作平台数据库, 创建一个过程get_lync。
4 网络许可
测试变更SCZB_D_14 一条记录的status为4, 这时触发器T_SCZB_D_14_U运行, 调用过程get_lync。但此时过程get_lync运行出错, 出现以下错误提示:
ORA-29273:HTTP请求失败;
ORA-06512:在"SYS.UTL_HTTP", line1130;
ORA-24247:网络访问被访问控制列表 (ACL) 拒绝。
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对Micrsoft Lync消息服务进行网络许可 (Enable Network Services in Oracle Databas) 。
以sysdba用户执行以下过程。
第一步:
执行完Enable Network Services in Oracle Databas, 测试过程运行正常。
5 运行结果
当一个任务启动后, 系统自动通过Micrsoft Lync消息服务器把消息推送给用户。见图1。
用户点击链接后, 直接导向任务处理页面。
6 结语
协同开发 篇8
一、开发区人才聚集的国内外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通过2012年人口普查结果得出,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3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必然会加大人才的竞争力度,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就必须要做到人才的聚集,在限定区域内想要发展经济,就需要重视人才的聚集和流动情况。由于目前人口数量大,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人才一直处于由一个区域流向另一个区域的状态,通过人才的聚集,可以把地区或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统一集中,这种做法有利于人才效应的集中发挥,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发展、人才作用的实现,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都有很大益处。目前,在我国已有很多省市都开始落实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不少地区和企业甚至推出了跨国企业的机构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机制,这无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才的吸引力。从目前国外的形式来看,美国硅谷、日本索尼,韩国三星城等都是人才汇集的典范,这些知名企业通过自己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企业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通过人才的聚集,实现并支撑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一些较为成功的开发区聚集人才数量可以高达10万余人[1]。就国内形式来看,我国早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设计并逐步筹划开发区的建设,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可见其对于人才聚集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
二、经济发展与人才聚集的协同关系
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从政府提出规划建设开发区以来到现在,开发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企业、产业的新的关键载体[2],随着越来越多人才的聚集,开发区渐渐发挥其特有的效应,已经逐步对国家或某个城市的经济显现出带动作用,随着开发区人口聚集的优化和稳定,现如今已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有越来越多能力强、学历高的人才选择创业或者留学的方式来进行聚集。这些人才聚集群也充分显现了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即年龄逐渐递减,并且已有了偏向国际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明人才的聚集使得开发区已逐渐形成经济效益,为当地开发区在经济上提供了产业与技术的支持,为今后的深造和创业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三、经济发展与人才聚集的协同效应
1. 循环互动效应
通常情况下,越是发达的经济开发区,就越是具有吸引人才的能力,也就是说该经济开发区越是发展速度快,创造价值高,就有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想要进入该开发区发展。随着这种开发区自身能力的提升,聚集的人才素质也就越高,人才聚集规模越大,开发区的结构就能更好得到优化[4],由此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循环互动效应,这样既可以带动整个开发区的发展,又能不断积累人才,达到良好的资源交流和经验学习,促进知识创新型开发区的建设,推动内部的人才竞争机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区域开发区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进而加快了开发区的人才聚集速度,这就产生了磁场效应,也就是说开发区在聚集人才的同时,也是对人才的进一步开发,这就决定了开发区内部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如果此开发区具有较优质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就一定可以构成人才聚集核心。相应的一个好的开发区也有一定实力将该开发区周围的教育环境,以及科技水平、人民物质基础等起到良好的改进同化作用,继而对整个区域的人才形成极具吸引力的聚集,在发挥人才价值的同时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区人才聚集的互动关联性。
2. 多层协同效应
在开展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同时,要分清经济性主体和人才性主体的双重主体层次,由于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循环互动的关系,在产业和开发区聚集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多层协同效应,如果是要按照产业来划分层级,那么产业将会主导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而决定整个开发区的经济层级水平;如果是按照区域划分层级,那么就需要考虑到地理位置问题,一般开发区都建立在距离城中心较远的城郊,周围一般分布了老城区、新城区,以及郊区,所以要充分考虑到这种现状进行外部环境的改造。如果按照传统的组织进行分层的话,就要考虑到各个组织为整个区域增长做出的经济贡献。由此可见,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多层次的协同效应,为整个开发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大量聚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的聚集力,所以想要聚集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集就需要加强对生产要素的考虑,从而充分体现出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显著优势。从另一方面来看,开发区的产业聚集可以体现出该开发区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这就如同一个资源的集中汇集点,当内部资源相对集中的时候,经济就可以做到高速运行,随着产业资源的不断聚集,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作用也就越显著。
四、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实践途径
从科学的角度说,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复合型系统,根据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所设立的重点也不同。随着开发区人才数量的急剧增加,就要构建相应的开发区人才支撑系统来保证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实践,将人才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起到推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作用。通过这种优良体系的循环,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将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解决了人才分流这一问题之后,就会减少人才质量落后和数量相差大这一现状,最终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的价值,在二者相互推进相互作用之下,开发区一定会全面步入正轨,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
1. 定向的人才流动
在进行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先进的人才流动机制,可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机制,将其进行本土化的运用,以此来实现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市场资源配置来调动人才,形成灵活多变的人才流动机制,在打造高密度人才聚集区的时候要有相应的措施,例如通过引进新兴产业引导人才向短缺产业方向进行发展,通过项目聘用等方式在冷门产业实行岗位流动机制,通过鼓励进修的方式优化人才布局。
2. 多元化人才的引进
随着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深入,在人才引进后有越来越多层次需要,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去完善人才用人单位的储备机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团队引进或者整个产业链引进的方式,加强引进人才的资源质量,推进区域内人才的长期合作使得多元化人才规范地流入开发区人才储备之中。
3,加强人才培训
要想完善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协同机制,就必须要形成人才团队,通过高级人才的带动和领导,进行人才专业素养的创新能力提升,对冷门专业缺失的部分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这种力度极强的职业能力的培训来增强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基础之上,培养大批先进的应用型人才。
4. 开发区环境的优化
要落实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就要进行开发区环境优化,开发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为人才聚集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人才产业链的建立,在对开发区环境优化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开发区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才聚集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研究和分析,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内人才聚集这一核心问题,针对开发区的特点和人才聚集的优势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并总结了先进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方法,希望本文可以对今后开发区人才聚集问题起到有益指导,也相信随着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的实施,会将人才聚集优势发挥到极致,将开发区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时玉宝,关忠良,余吉安等.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6):44~47+73.
[2]潘康宇,赵颖,李丽君等.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104~107.
协同开发 篇9
石油工业是典型的专业综合、技术密集的行业, 科技的发展使专业分工趋于精细和独立, 而作为经营实体, 石油公司又必须加强多专业协作、缩短决策周期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地质情况、越来越繁杂的项目数据和全球范围的竞争压力[1]。
现行的勘探开发管理体制是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 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研究的独立开展割裂了勘探与开发原本存在的有机联系, 随着勘探和开发的对象从整装的构造油藏向复杂的“低、深、难、杂”小油田转移, 这一问题也日益凸显。
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是为勘探开发项目研究提供项目数据准备、数据存储管理共享和专业软件应用的一体化、集成式工作环境。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具有完善油田业务模式的现实意义, 也一直是石油工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之一。
1998年数字油田概念的提出, 引发了全球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以及能源咨询服务公司的广泛关注和技术研究热潮, 大量的案例研究显示了数字油田的潜在和实际价值。目前, “数字油田”已经从初期的仪器、仪表和监测的数字化发展成衔接现场作业和各部门业务的闭环工作流程。
实现勘探开发项目研究协同化是数字油田闭环工作流程的组成部分, 也是其业务高度协同化的特征之一。
2 协同工作环境的技术关键
地质研究包含两个层面的分解与认识:地质组成单元分解、多专业地质属性分析, 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应实现两方面的协同:一是不同级别的地质对象属性特征的相互印证, 大地质对象的特征规律指导和约束对小地质对象的研究, 小地质对象特征丰富、纠正大地质对象特征属性;二是同一地质对象多学科认识的相互参照、验证和补充。此外勘探开发项目研究的目标是支持业务决策, 因此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需要实现不同地质对象属性研究的协同、同一地质对象不同学科的协同及综合研究于生产决策管理的协同, 即多业务对象、多学科、多业务阶段的协同。
从技术上讲, 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需要提供协同工作的数据环境, 这个数据环境能够提供勘探开发项目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支持, 能够实现多学科研究手段协同, 能够实现项目成果全面共享, 因此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与服务、应用软件协同、项目成果全面管理与共享是协同工作环境建设的技术关键, 除此之外, 流程管理、技术规范也是对研究人员实现协同工作的必要约束, 总体上, 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应具备以下关键技术。
1) 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及一体化数据服务。一体化数据库实现了多个地质对象属性的统一存储, 一体化数据服务能够为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统一集中的数据存储, 也保证了勘探开发数据源的唯一性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2) 及时、高效的成果管理。项目研究成果的及时共享与继承是协同工作的实质, 也是工作环境高度协同化的保障。
3) 集中统一的软、硬件环境。分散的环境不易进行协同, 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不容易实现, 成果管理也难于实施。只有集中的软硬件环境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协同。
4) 标准、统一的项目数据。不规范的数据命名会引起歧义, 降低协同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需建立系统、完整的项目数据规范。
5) 标准化的研究流程。标准化研究流程规范了研究开展手段、总体协作流程, 标准的研究流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勘探开发项目研究包含的地震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研究的总体效率, 缩短项目周期。
6) 系统、高效的数据交换。在不同数据交换应是全程的高效的、系统化的。
3 A 1系统协同工作环境技术框架
常见的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一个一体化地学应用平台, 将其打造为勘探开发项目研究的公共平台。这种方式采用平台统一的方法, 解决了一体化数据存储管理、成果共享、数据标准化、数据交换效率的技术问题。另一种方式是选择两个以上的软件平台, 以满足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数据应用要求, 并采用OpenSpirit等技术, 解决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成果共享问题。
两种建设模式的共同之处是通过限制研究平台的数量, 以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这无疑限制了代表新理论、新算法的软件的应用和研究者的创造性。中国石油下属14个油田分公司, 各油田地质特征、业务重点和开展模式不同, 采用软件平台限定的方式不是为中国石油建立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的合理选择。
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 (简称A 1系统) 是中国石油信息规划中的重要专业应用系统之一, 其系统建设目标是通过建立勘探开发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标准, 以及集成的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的地学模型, 逐步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实现多学科协同工作, 提高业务规划与生产决策的科学性。A 1系统的技术架构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支持勘探协同工作环境 (见图1) 。
*一体化数据管理及服务。
*A1主数据库实现了对勘探开发业务过程全部地质单元的一体化管理, 包括勘探阶段的盆地、一级构造、二级构造直至圈闭等构造单元, 和开发阶段的油田、大区块、小区块、采油单元等开发单元。
*实现了各种类型勘探开发井在钻井、录井、测井、完井、试油、测试、修井、生产、报废等全部生命周期产生的各类专业数据的管理。
*实现了POSC标准F业务所涉及的全部地震、测井数据的管理。
*提供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 一次性完成项目初始阶段的数据准备。
*实现了项目成果数据的全面管理和知识继承。
*基于勘探开发项目研究成果继承的要求, 将项目总结文档和项目工区成果纳入项目成果的管理范围, 实现了项目成果的全方位管理。提供基于业务阶段、项目、应用软件、专业类型的数据服务, 使勘探、开发不同研究阶段能够方便的共享数据。
*梳理勘探开发主流软件序列, 实现研究流程的标准化。
*全面调研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藏评价、开发方案编制等不同业务阶段中涉及的构造解释、测井解释、地质分析、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专业研究使用的应用软件, 按照技术优势、发展潜力、软件易用性、用户数量等标准, 对实现相同功能的软件模块进行对比、选择, 确定13个主流软件, 覆盖勘探开发业务过程全部专业研究的需求, 实现了研究流程的标准化。
*采用统一的软、硬件架构, 集中管理主流软件, 通过提高软件集成加强研究的协同程度。
*建立包括数据申请、数据收集、数据加载、数据验收、数据补充、成果提交等项目数据管理的技术规范;参考软件要求和业务习惯, 规范软件操作设计的文件命名、规范目录结构及命名, 规范研究过程涉及的井、井筒、层位、断层等命名, 方便数据交换和成果继承。
*通过数据直连、格式约定、格式转换等全面打通主流软件的数据交换通道, 使主流软件支撑的勘探开发项目研究全程不存在因数据阻滞而出现的业务屏障, 保证各阶段的项目研究数据流的通畅。数据直连方式是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的直达交换, 比如OpenWorks或GeoFrame到Jason的层位和断层数据传输;格式约定是基于全部主流软件的数据流向, 确定所有数据接收软件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开发数据格式转换软件, 解决无法通过数据直连、格式约定方式完成的数据交换问题[2]。
A1系统从实现协同工作的项目目标出发, 为勘探开发协同工作提供了从数据源、数据服务、工作方式协同化研究到成果归档共享的闭环数据支持, 满足了勘探开发协同项目研究的全部数据需求。
4 A1系统协同工作环境应用实践
对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而言, 一体化数据源建设是基础, 主流软件协同是关键。A 1系统交付运行后, 各油田在数据正常化、提升数据服务功能、完善软件协同方式、加强项目成果管理等方面持续投入工作量, 很多单位在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和应用上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比发现, 以常规方式开展勘探开发项目研究花费在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专业研究上的项目时间分别是40%、30%、30%, 使用A 1协同工作环境的时间花费分别是20%、10%、70%, 研究者能够将大部分的精力专注在项目研究上。下面以大港油田和大庆油田为例, 说明A 1系统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的应用效果。
4.1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与应用
实时更新、充足完整的数据源是协同工作开展的基础。大庆油田执行A 1主数据库标准, 实时跟踪科研生产进度, 全面实现数据建设的正常化, 保证了A 1系统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的正常运行。A 1系统交付后, 新入库数据如下。
*钻井、录井记录2649306条;
*测井类数据6534条;
*试油类数据1299条;
*探井文档1900条;
*录井图数据1000多口井、1051408条。
重点开展软硬件环境改善、主流软件工区及数据管理方式与流程完善等工作, 优化项目研究协同构建。
软硬件环境完善。大庆油田重新评估了未来业务发展和数据增长速度, 结合目前硬件和软件发展水平, 对A 1系统原有软硬件环境进行了更新与优化, 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主流软件工区管理、数据管理方式与流程完善。在A 1系统原有协同工作环境的基础上, 大庆油田在软件协同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
*OpenWorks地震数据体网络共享技术:避免了新工区重复加载地震数据, 节省大量的磁盘空间和时间。
*PDT数据传递技术:使用OpenWorks工区数据传输技术, 能够快速复制数据, 实现数据共享和成果继承。
*快速建立井列表技术、断层集建立技术:实现分类查询, 提高数据查询速度。
*OpenWorks数据模型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数据模型, 实现对勘探开发综合数据的全面维护, 避开软件界面的限制。
*WOW与OpenWorks集成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数据动态。
*OpenSpiritOW到GF数据交换技术:实现数据无缝交换, 大幅度提高软件协同的效率。
优化后的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 不仅能够管理和支持常规地震工区的项目研究 (通常为圈闭评价、油藏评价) , 而且实现了盆地级数据的管理, 大大拓宽了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能力。
4.2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应用实践
大港油田通过完善专业库, 研发部署钻井、录井、测井、试油、测试、分析化验等专业数据管理系统, 为支持协同工作环境的主数据库提供全面、规范的数据源。
*井基础数据:全面梳理井数据, 第一次全面落实了大港油田的井数, 发布井号标准, 建立新井流程, 彻底解决了井数据资产统计难题。
*地震数据:完成了除三维原始以外所有的工区数据加载。
*钻井数据:完成包括钻头、钻具、钻井液、井轨迹、井身结构等钻井数据的电子化, 部署采集系统, 实现了钻井设计、施工、监督、井史等数据的正常化。
*录井数据:完成历史数据入库, 实现了录井数据与测井数据集成展示。
*测井数据:测井历史数据补录工作主体完成, 实现了测井新井数据正常化。
*分析化验数据:重新设计数据库模型、梳理迁移历史数据、补录新数据和开发分析化验管理系统。
以2009年为例, A 1系统的协同工作环境提供如下数据支持:
*地震数据1.7TB;
*录井187639次;
*测井312768次;
*电子档案1.1万次;
*试油4532次。
项目研究软件的协同化是协同工作环境建设的关键, 大港油田从五个方面促进项目研究软件协同化。
(1) 软硬件集中环境集成
*优化体系结构:跟踪硬件技术和软件集成技术的发展, 优化勘探开发协同工作环境的体系架构, 使用大容量、高速度的刀片服务器集成管理应用软件, 突破软件访问对硬件的依赖;整体规划系统功能, 实现了远程综合研究、工业制图、实时决策等业务的协同化。
*升级软件版本:结合大港油田勘探开发软件应用现状、业务开展新需求和主流软件释放动态, 及时对科研生产和油田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主流软件进行升级。
*软件协同优化:使用OpenSpirit技术将原来用格式转换软件完成的数据交换变为直通式数据交换, 实现了项目成果数据在GoogleEarth上的展示, 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共享和实时决策的能力。
(2) 实现了项目数据的统一和标准化, 开发了OpenWorks数据加载工具, 实现了从专业库、A 1主库快速加载井筒数据。统一的项目数据为协同化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项目成果共享, 项目数据分发可在几个小时内完成。
(3) 编写了“油藏研究数字化规范”, 制定了标准化的研究流程。包括油藏研究成果归档管理规范、专业软件管理规范、基础信息编码规范、构造解释流程及成果管理规范、测井综合评价流程及成果管理规范等11个规范, 规范了研究流程, 极大地推进了协同化研究。
(4) 在规范、统一的项目数据基础之上, 努力推动OpenWorks全模块与应用开发, 推动了构造、地质研究一体化水平。通常, 研究人员认为井筒地质数据的整理加载过于复杂, 很少应用OpenWorks地质模块, A 1系统工作环境的建设改变了这一情况, 在大歧口重大专项研究中, StratWorks地质模块广泛应用, 制作剖面图、对比图相关图件30余张。
(5) 为保证及时高效的数据交换, 在推广DataConverter数据交换工具的同时, 尝试引进OpenSipirit数据集成工具, 实现地震解释、地质建模软件数据快速、系统、可视化的交换。
大港油田在A 1系统协同工作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在科研生产中得到了体现。2009年, A 1协同工作环境参与了埕海、港东、羊三木、枣园等地区的研究, 为研究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极大的支持了科研生产。
5 结束语
数字油田已经成为石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以数字油田为内容的油田信息化建设也再次升温。目前, 不管从技术还是管理的层面上看, 数字油田建设都还存在不少难题, 尤其是业务流程革新、多元异构数据整合以及专业技术软件的开发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困扰数字油田的发展。而油气工业的各种工作流程和不同领域活动所采用的技术与地下油藏、油井生产监控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数据流整合在一起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A 1系统的协同工作环境建设是从油田业务的现实需求和当前技术条件出发, 完成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A 1系统协同工作环境在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库建设、主流软件协同、项目成果管理与知识继承等关键协同技术的实现, 有助于正确判断现有管理体制与数字油田理念之间矛盾, 有助于揭示勘探开发工作流程全面协同的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 有助于明确信息技术的推动方向, 有助于发现现实可行的数字油田的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希俭主编.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