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域(共8篇)
协同视域 篇1
一、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内涵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 1976年提出了著名的“协同理论”,在其发表的《高等协同学》与《协同学导论》中认为,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都属于一种从无序到有序,在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中,无序就是混乱的发展过程,而有序就属于协同的工作方式,协同就是通过系统结构内部的作用力,就是把各类整合的信息从旧状态驱动到新状态的新模式[1]。
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具备以下内涵: 第一,高校就业教育属于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到来,我们的就业环境日益复杂,不能闭关自守,需要通过同外部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进行沟通来实现自身的更新与发展。第二,高校就业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说教育主体间单独的优势相加并不等同于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教育因为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这种非线性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第三,高校就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协同主体包括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协调性不高,没有产生促进发展的协同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发展。
二、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各主体协调性不强影响高校就业教育平台作用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都认为高校的就业教育就是高校本身的事,与其他主体无关,即使在校园内部,也只是以下达政策或指令的方式将教育工作的任务分配到学校的各基层单位,大多是以辅导员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开展就业教育、就业培训为主要模式,还没有形成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及社会媒体的协同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协同模式,即使偶有联通,各主体也往往各自为政,没有一致的理念作为指导,作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在协调的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就会影响就业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内部的各层主体( 学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辅导员、 就业理论指导教师) 要与用人单位、政府共同承担大学生就业教育任务,共同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平台,使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保障教育工作高效的开展。通过各主体间的协调发展、互通有无,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化工作开展。
2.各主体沟通不畅影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在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各主体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没有充分发挥出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作用。因此,对于政府而言,要想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内开展各主体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求高校应积极地联系用人单位和个人,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筛选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测评,做到全方位了解,做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定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宣讲,进行招聘或者宣传,不仅能够方便大学生熟悉各类用人单位,还可以依据沟通建立起来的协同伙伴关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来加强学生的实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 用人单位如果重视高校的科研环境与人才输出,不仅会减少在招贤纳士道路上所走的弯路,还能够在校企联合的新形势下,逐渐拓宽自身的行业形象,因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是种类多样、专业繁多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与高校的联系,建立于其他方向的协同发展; 媒体如果不重视与其他主体的协调沟通,不仅会影响社会上的舆论导向,产生对大学生片面的就业引导,还会损害自己的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各主体间的协调沟通,才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
3.各主体配合不到位影响就业政策的有效落实
我国的就业政策清晰明了,但是落实得却不顺利,归根结底,是因为就业教育的各主体间配合不到位,首先,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校内设有就业指导课,但只是针对毕业生毕业前突击进行,对政府实施的就业政策也没有系统的讲解和阐释,导致大学生没有深刻的意识,同时, 就业指导处的工作内容也没有积极同就业理论课的教授内容做好衔接,因此高校的就业教育作用发挥不到位,影响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面向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 其次,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在就业政策的宣传上,不能仅靠高校教师来传播,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不定时地对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同高校建立联系,督促高校认真落实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政府责成专人如政府工作人员到高校内进行讲解,以现场问答的形式开展与学生的见面交流会,实现各项政策的落实[2]; 再次,用人单位的协作力不强,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而有部分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联系仅仅是希望获得便捷的劳动力,而没有考虑只有双方的共同付出与配合才是推动就业市场繁荣的基础,而由于用人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也会造成与高校配合难度提升,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妥善落实; 最后,社会媒体的不自觉性,导致了与其他主体在配合上出现问题,少数媒体为了追求曝光和销量,往往乐此不疲地报道负面新闻,影响了就业环境的舆论导向。
三、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1.提升就业教育各个主体对协同的认识
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活动中应发挥各个主体的协同能力,加大协同创新宣传力度,加深大学生对就业协同的认识。自“2011计划”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大力提倡高校、企业、国际交流、政府间协同培养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人才战略计划。各教育相关部门、大学生培养单位通过加大协同创新宣传力度,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就业协同的优势,大学生在进行师生协作、生生协同、跨院协同、校内外协同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科研协同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参加科研协同的要求、激励措施和制度保证,引导大学生对协同的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协同平台,奖励相关的就业教育成果,促进大学生自发地接受就业协同教育。
2.建立协作机构提升主体的协同沟通能力
在“资源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的各个主体,通过就业协同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以促进各方不断更新信息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各项资源的共享进行就业信息的交流,鼓励大学生进行针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信息,构建适合就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以便进一步发挥协同模式的主体作用。
就业协同信息的获取、传输渠道越畅通,越有利于协同效应的产生及协同活动的展开与实施; 反之,则不利于就业协同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协同的视域下进行就业教育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就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保证在各个环节沟通的顺利性,并且保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抉择时能够根据时下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决策,根据自身所设定的目标及市场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教育模式。最主要的是,通过就业指导处的联系,建立起政府、高校与用人单位自身的联系,积极地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使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无障碍,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
3.发挥主体协同的合力提升就业教育的效果
要确保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就需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各主体的作用,通过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及社会媒体等就业教育的参与者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对就业教育的沟通交流环节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总体的合力作用大于单个主体相加起来的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整体效果。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系统中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其对大方向的掌握、对政策的制定,作用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使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使高校教育下的大学生更加具备走入社会的素质,同时在同用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下,用人单位一方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适合的人才提供合适的职位、更在学生走入职场之前为学生提供锻炼和了解自我的平台,在发挥合力的运用上,也离不开社会媒体的作用,社会媒体传播的政策内容、提供的就业信息、报道的先进事迹,甚至披露的不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业教育、就业形势的前进,由此可见,这几大主体在相互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势互补, 发挥协同主体的合力作用。
摘要:协同理论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力,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高校就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教育实效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开展的路径。
关键词:协同视域,高校,就业教育
协同视域 篇2
2014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的致信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因此,佳木斯大学深入贯彻“协同创新”“海纳百川”“取长补短”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2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势,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强、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维度、网络化、开放性的特色,并逐步演化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环顾国内,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各高校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例如我国载入史册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重大技术的突破,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成果。将协同创新体系应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协同创新体系,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一 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高等学府在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方面,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有着特有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来看,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政策引导,使学生之间、学院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自愿协同创新。就目前而言,高校大学生协同创新体系并不完善,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还很缺乏,相关政策并未建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培养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进行。
(一) 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目前,高校学生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间界限分明,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都有着清晰的划分,难以做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扶持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教育。就课程设置而言,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课程内容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教学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外创新活动明显偏少甚至没有,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前沿科学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把握力,最终导致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重大问题,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协同创新了。
(二) 协同创新平台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自身而言,教学与创新、社会实践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就高校内部而言,缺乏学生协同创新的平台,就高校外部而言,缺乏进驻企业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新的根源在于实践,学生在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更应多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在科研和社会实践中磨练自我,挖掘创新潜能。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本科生协同创新平台基本没有,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缺失,导致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缺乏,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缺失,理论研讨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制度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创新等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和社会适应力为根本目标,培养一批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 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协作。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创新资源,因此形成协同效应,达成共同的学生培养目标,就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突破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障碍,从根源上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高校应组织多部门、多机构、多单位健全学生协同创新体系,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学生协同创新平台,抽调优秀教师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培养队伍,从而从教学体制、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配套教学制度入手,对资金投入方式进行革新,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充分锻炼和展现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完善校内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协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在当今如此复杂的创新环境面前,具有交叉创新经历的人才更显得尤为紧缺。当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各自为政,显然这对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毫无益处。高校应依托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各种创新实践小组,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文理结合、文史结合、理工结合、医工结合,但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是相互具有关联性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科间的交叉性,还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力和实践力。例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协同创新,对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一些康复医疗器械进行协同研发,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数字建模与实际生产,医学专业学生对所研发的器械进行临床验证,对适用性改进等提出相应的意见。这些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 使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关注实践能力的塑造。要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跨越性提升,就应依托现有的学生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平台,将实验室搬进企业,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实训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将自己新的创新概念融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中。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 都在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地开放, 从而形成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机制。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协调好学生课堂学习与进驻企业实践创新的时间,不能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否则就与培养高素质协同创新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总之,随着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因此,从基础教学层面开始,就应该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高效率地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空间等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推动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最终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25(12):1478-1480.
[2]唐英杰.从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的创新教育及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14(6):68-70.
[3]孔保华,徐建成.“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3):5-7, 21.
[4]李新增,王国明.高师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科研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25(6):125-126.
协同视域 篇3
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 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 实现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强、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 呈现出非线性、多维度、网络化、开放性的特色, 并逐步演化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 受到各国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环顾国内,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各高校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例如我国载入史册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重大技术的突破, 无疑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成果。将协同创新体系应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协同创新体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开拓具有重大意义。
一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高等学府在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方面, 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有着特有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来看, 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 就必须重视高校的政策引导, 使学生之间、学院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自愿协同创新。就目前而言, 高校大学生协同创新体系并不完善, 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还很缺乏, 相关政策并未建立,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培养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进行。
(一) 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目前, 高校学生协同创新机制缺乏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从高校内部来看, 组织机构间界限分明, 学院与学院之间, 学科与学科之间, 专业与专业之间, 科研与教学之间, 都有着清晰的划分, 难以做到彼此间的资源共享, 不能相互扶持相互渗透, 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教育。就课程设置而言, 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 课程内容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 课程之间壁垒严重, 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教学课程数量严重不足, 跨学科课外创新活动明显偏少甚至没有, 导致学生对各种学科新问题、新方向和前沿科学动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把握力, 最终导致学生难以运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重大问题, 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协同创新了。
(二) 协同创新平台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自身而言, 教学与创新、社会实践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就高校内部而言, 缺乏学生协同创新的平台, 就高校外部而言, 缺乏进驻企业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创新的根源在于实践, 学生在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 更应多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 在科研和社会实践中磨练自我, 挖掘创新潜能。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 本科生协同创新平台基本没有, 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缺失, 导致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缺乏, 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缺失, 理论研讨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高校应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制度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创新等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 最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实践力和社会适应力为根本目标, 培养一批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协同创新体系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协作。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创新资源, 因此形成协同效应, 达成共同的学生培养目标, 就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从而突破制约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障碍, 从根源上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高校应组织多部门、多机构、多单位健全学生协同创新体系, 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学生协同创新平台, 抽调优秀教师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培养队伍, 从而从教学体制、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配套教学制度入手, 对资金投入方式进行革新, 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充分锻炼和展现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完善校内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协同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在当今如此复杂的创新环境面前, 具有交叉创新经历的人才更显得尤为紧缺。当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各自为政, 显然这对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毫无益处。高校应依托各学院、各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各种创新实践小组, 建立学生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可以文理结合、文史结合、理工结合、医工结合, 但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是相互具有关联性的,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科间的交叉性, 还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力和实践力。例如,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协同创新, 对三类医疗器械以及一些康复医疗器械进行协同研发, 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数字建模与实际生产, 医学专业学生对所研发的器械进行临床验证, 对适用性改进等提出相应的意见。这些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 使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 完善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健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更应该关注实践能力的塑造。要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跨越性提升, 就应依托现有的学生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平台, 将实验室搬进企业, 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实训平台,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将自己新的创新概念融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中。不同层次的开放实验, 都在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地开放, 从而形成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培养机制。与此同时, 高校也应协调好学生课堂学习与进驻企业实践创新的时间, 不能单纯地为了实践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 否则就与培养高素质协同创新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总之, 随着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因此, 从基础教学层面开始, 就应该高瞻远瞩、科学规划, 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 高效率地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空间等资源,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 推动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最终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12) :1478-1480.
[2]唐英杰.从电子设计竞赛谈高校的创新教育及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6, 14 (6) :68-70.
[3]孔保华, 徐建成.“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3) :5-7, 21.
[4]李新增, 王国明.高师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科研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6) :125-126.
协同视域 篇4
一、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京津冀区域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京津冀区域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长期发展的不均衡, 正是这种长期发展的不均衡恶化了区域发展中的贫困问题。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京津冀这些地区的人均GDP是欠发达地区的三至五倍, 在北京周边100 千米范围内的贫困带中, 有32 个国家级贫困县, 有将近3800 个贫困村, 其中居住着200 多万贫困人口, 这些地区的人均GDP仅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 而其政府财政收入则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4。人均农民的纯收入不到4 千元, 与全国人均收入相比, 仅占其50% 左右。①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能力稍显不足。这种协同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首先, 与京津地区相比, 河北省产业的整体发展实力不强, 产业附加值不高。尤其是河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 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的工业比重不到10%, 相对于京津地区, 是远远落后的。其次, 河北省的高端要素聚集体系不完善, 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低。就河北省而言, 其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仅有两家, 远远落后于山东。河北省的R&D占GDP的比重也是占到全国的50% 左右。与京津地区相比, 太过于落后, 从承接京津技术的成果转化方面来看, 缺乏相应的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的问题突出。交通设施中的各种问题, 例如“一极集中, 面域不足”问题集中出现。就北京地区而言, 不同种类的国家级与区域性的交通设施在城中心“一极集中”的问题较为明显, 由此而产生相应的交通堵塞问题。与此同时, 路网难以支撑大范围的县域单元, 鉴于此, 促进城市发展的工农业以及相应的文化旅游产业会缺乏相应的带动力, 受到一定的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对象向心力也因此被削弱, 影响到城市的深入规划与建设。
难以打破相应的城市行政壁垒。首先, 京津冀区域中的很多机制不健全, 例如扶贫开发、跨行政区生态补偿、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对接机制等。河北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阻碍, 县多又小的问题比较明显, 行政壁垒形成的优质要素资源难以在各区域之间畅通无阻, 京津冀各区域之间形成独立趋势, 缺乏一定的协同机制, 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合作的方向。②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找寻的切入点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机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抓好顶层设计这一关键性的环节, 对空间资源的共同利用和开发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环节要严抓, 把实现产业的成功对接与转移和基本公共交通设施的一体化服务作为建设的重点, 按照计划循序渐进, 有序的建立并实施协同工作机制。具体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有力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有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建设。把京津冀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 有力推进三地交通建设的对接, 完善服务三地、共促三地发展与建设的集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网的规划与建设与一体的交通规划, 加强三地交通的有效对接, 从而促进三地的共同发展。三是创建有效促进三地产业之间的转移和对接模式, 建立有效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并加以完善和实施。在进行三地产业转移与对接的过程中, 要注意在把握地方产业发展以及实现有效盈利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工, 合理配置相关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③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 北京地区的“大城市病”凸显, 因此, 要把城市中不适合该地区发展的产业进行及时转移, 从而为自身谋求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天津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港口经济发展优势, 进一步研究发展高端技术制造业, 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加强自身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而河北省鉴于自身的不足, 可以有效吸收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做好相应的产业转移与对接工作, 并根据对京津区域产业的承接情况提升相对应的产业配套能力, 设定有效的产业转移与对接模式。
以上述的分析来看, 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 必须根据三地的自然资源承受能力、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情况、区位优势来具体策划兼具各地特色, 并且可以有效实现三地产业对接与互补, 相邻区域的经济与产业共融的协调互补发展模式。三地基础设施交通服务一体化在功能疏解和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具有先导作用, 而促进三地产业的有效转移和对接, 实现相邻地区产业之间的共融与互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关键性地位, 是对三地协同发展内容的一个支撑。鉴于此, 以主要交通干线为依托, 有效促进京津冀三地交通经济带的形成, 并使之在一定基础上得以有效发展, 是基于交通经济视域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选择。
三、交通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方向分析
交通经济带的发展机理。交通经济带, 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 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 以发达的产业, 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组织系统, 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作为一个复杂但又很特殊带状区域经济系统, 交通经济带有着自身构成要素, 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主要的交通干线及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二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二、三产业;三是沿着交通干线分布的中心城市以及重要的经济中心;四是区域。其中, 交通干线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是促进交通经济带形成的前提,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二、三产业是构成了交通经济带的重要内容, 交通沿线的大城市是其依托, 而区域则成为了形成交通经济带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交通经济带中的这四个要素相互补充, 共同影响, 制约着交通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对它的进一步演化有着重要的作用。④
交通经济带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 对交通沿线的城市发展与进步有着积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促进沿线城市对相应资源的开发。其次, 在交通影响的带动下形成新的经济城市, 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再次, 有利于促进交通优势和经济优势之间的转化。最后, 作为沿线城市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而存在。交通经济一体化, 就是要把交通建设和交通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在开发新的交通干线的同时, 实事求是, 以城市的发展为契机, 充分利用当地优势, 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对交通两侧进行优先开发和利用, 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同时, 再把相应的资金投入到交通建设中, 做到互补利用。
交通经济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途径。从交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明确三大城市的产业分布、城市格局、交通布局、功能定位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 通过财政、投资等方式产生具体措施;以城市先现有的交通体系为依据, 对应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布局, 围绕缓解北京过境压力、产业的输出与转移、交通运输能力等要求, 统筹布局, 形成海陆空交通协调发展的局面。⑤引导人口和相应的经济要素朝着交通经济带的方向聚拢, 扩散北京地区国家级交通经济带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升级;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为依据, 构筑京石、京衡等城市发展轴;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依据,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建立以京津等大城市为中心, 依托于其他小型中心城市 (例如唐山、石家庄) 的城市发展格局, 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多条交通经济带, 促进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互为依托。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轴布局。首先是京津城镇发展轴;以重大的交通枢纽为核心, 连接多方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 建立综合型的城市发展轴, 形成世界级产业走廊和相应的密集型服务体系。要以北京第二机场为依托, 形成相应的产业链, 带动相关京津地区的服务产业发展体系, 创设产业新区, 打造具有综合发展影响力的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主心骨。把首都第二机场的空港新城、天津武清新城作为主要的建设对象, 届时, 这些被作为重点建设对象的区域将会为疏散北京的人口压力提供重要的空间区域。其次是京广城镇发展轴;这个城镇发展轴要以把河北石家庄市区作为新的发展核心, 充分发挥并利用北京南部区域以及河北保定等城市的聚集性作用, 以向心力为指引, 吸引相应的先进制造业以及服务性产业再次聚集。再次是京秦城镇发展轴;这个发展轴只能以唐山经济发展区位核心, 利用北京东部区域和秦皇岛小型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推进产业的布局与升级, 加快商贸业与区域性物流产业的发展与聚集。最后是京九城镇发展轴;在这个城镇发展轴上中, 要依托于衡水中心城市, 京九铁路以及相应的多数高速公路, 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推进沿线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服务产业的发展, 尽快为新一轮的城镇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载体, 加快扶持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步伐, 打造新一批的物流商贸基地, 为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形成相应的一体化体系提供必要的条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带布局。京津冀三大地的产业带布局可以从沿海经济产业带和围绕北京东南新兴产业带两方面来看:首先, 沿海经济产业带;沿海经济产业带要依托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以港口、岸线滩涂作为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 融合相应的水文环境条件, 依附于天津滨海新区, 把曹妃甸等新城作为依托的主体城市, 滨海新区中的港口资源为支撑, 可以建设起大宗货物物流的集散基地, 利用港岸优势发展相应的临港产业, 打造港口产业发展与基地, 加速与国际物流贸易的接轨。另外, 利用资源和科技优势产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聚集群, 把北戴河新区作为主要的发展依托和发展主体, 借用沿海生态城市的发展条件, 为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服务型产业以及建立新兴产业集群提供一定的契机, 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发展动力和战略空间。其次, 围绕北京东南新兴产业带;在这个新兴产业带中, 把北京第二机场以及周边地区、天津北部的三个区县以及北京东和北京南作为重要的发展战地, 以其作为主体依托建立新兴产业集聚群和空港产业经济发展区, 为北京区域的物流产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产业提供条件。另外, 可以引导南水北调过程建设, 进而促进相应的能源渠道开通, 加快北京地区与其他城市交通的接轨, 完善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服务体系, 建设一定的公共交通服务平台, 利用科技文化创新平台争取中关村科技园及其产业的向外延伸。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合作的交通经济带。在打通各个城市交通干线的基础上, 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交流自然会日益加强。相应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区域优势也会随之方式相应的变化, 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建成并且成功实现通车后, 与交通干线有关的交通设施网络也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取得进一步的完善。在此基础上, 伴随着新兴的产业、资源优势, 会产生一批新的发展区域, 这些新的发展区域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 进而聚集形成新的城镇群。这些城镇受到交通干线的影响, 彼此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联系。同时通过支线网络的牵引, 与这些新兴的城镇群可以与交通干线所在的中心城市取得交流。处在经济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城镇或者相对应的城镇产业, 借此将会以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自组织, 依托建立起来的交通干线, 从而与交通干线所在的整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城市中的各个城镇取得一定的联系。在联系的基础上, 人口、资源、信息等要素的交流会加强, 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这些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区位优势已经适应新的聚集了, 这就需要其中的发展要素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新的区域以及新的发展优势。如此发展, 城镇的扩散作用就会相对明显, 分布范围就会加大, 交通干线也会成为主轴线, 通过与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联系, 可以实现本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 会形成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沿交通干线区域分布的带状经济发展区域, 也就是所谓的交通经济带。
四、结论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已经被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同时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人士的关注。而交通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需要以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设施与服务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基点, 鉴于此, 在交通经济视域下, 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交通经济带建设, 成了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同时也有利于把相应的交通优势转化为一定的经济优势。
摘要: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也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基于京津冀区域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所带来的益处, 文章以交通经济为视角, 对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根据京津冀三地的资源、产业发展等情况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途径进行间要探讨。
关键词:交通经济视域,京津冀区域,问题,协同发展,途径
注释
1梁昊光:“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双转型”, 《人民论坛》, 2015年第9期, 第39~39页.
2刘瑞:“京津冀怎样打造临港经济新优势”, 《人民论坛》, 2015年第12期, 第66~67页.
3刘东生, 马海龙:“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7期, 第48~51页.
4祝尔娟:“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3期, 第10~12页.
协同视域 篇5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首先,研究了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层次,在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其次,研究了基于知识资本的大学学术竞争力自组织机理, 从协同学视角分析与研究了打造与提升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协同原理与非线性机制,以及从非线性科学的视角研究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成与演化机制。
再次,研究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自组织机制与策略, 研究了高校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理、协同创新的自组织机制,探讨了我国大学多元权力协同结构模式,并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思路。
最后,研究了高校和谐教育与协同创新相结合提升学术竞争力的路径方法。并结合具体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及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高校优势学课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
(二)研究方法
1. 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协同学、耗散结构等自组织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有关学科的理论与观点进行综合交叉研究。
2. 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有关内容提炼筛选、分析综合、参考借鉴,并提出新的观点。
3. 调查法。选择一些著名高校进行调研,对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采集有关数据与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论证相关研究内容,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 高校是传承、探求、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学术机构。高校的声誉与水平有赖于学术水平,高校的生机与活力取决于学术竞争力。高校学术竞争力是高校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标志,是高校学术系统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种表征,是由多个竞争力构成的超常能力体系,是一个包含学术资本竞争力、 学术组织竞争力、学术文化竞争力、学术成果竞争力、学术( 系统) 外部关系竞争力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高校学术竞争力不是单个竞争力的线性叠加,而是多个竞争力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1+1>2 协同效应的复杂系统。要从整体性、动态性、协同性、创新性、涌现性等方面来把握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特点及其层次结构。
2.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具有一流学者、一流学科、一流管理,培养杰出的创新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以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高效益服务社会的学术组织。可见,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充分认识学术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特征,有助于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方向,对我国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3. 在探讨基于知识资本的大学学术竞争力的自组织演进规律时,应认识到大学内部子系统或要素既竞争又合作的协同作用是学术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内因,是根本动力;外部环境作用力是外因,是必要条件。将二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力,方可推动大学学术系统不断自组织地向更高的有序结构演进,形成学术竞争力,凸显出大学超常的竞争优势、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独特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4. 协同学理论为打造与提升我国大学学术竞争力,创建优势学科群,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把理论钥匙和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该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大学改革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外知名大学的学科建设成就均充分表明,系统的开放与引进负熵、营造非平衡态、构建竞争与协同机制、形成序参量并发挥其对系统演进的支配作用,是提升大学整体学术创新能力必备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我国大学发展、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尽快建设一批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大学的需要,而且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学的必然要求。
5. 非线性和复杂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的显著特征,要真正认识现实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就必须把注意力转向研究系统之间及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与相互作用。从非线性科学的视角分析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把握它的本质,认识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打造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演化过程,是长期培育、积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系统整体能力正效应的涌现,是大学各子系统竞争力与合作力的协同整合,也是大学发展与演进中的序参量,标志着大学整体的竞争优势与持续创新的能力。
6.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应充分发挥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加强协同创新文化建设,打破学科专业部门之间的壁垒,改变线性、简单、刚性、静止的管理思维与制度,构建动态的、非线性的学术管理的体制机制,解决各种校内外各种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等问题,充分发挥学术创新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与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7. 协同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协同,协同创新是协同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协同创新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对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高校协同创新的活动中,应把握其内涵与本质,通过创造开放、非平衡的条件,建构竞争与合作的非线性机制,充分利用内外涨落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以超循环形式自组织演化,从而创造更多的学术、经济与社会价值。
8. 学术创新是大学学术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自主创新是大学学术竞争力打造与提升的关键。高校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复杂系统,高校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探究性、自由性、自主性、自发性、非线性、不确定性与超循环性。高校自主创新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是高校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发挥自身的人才、知识、信息、思想等创新优势,协同整合各种创新要素,使创新成果不断得到涌现的过程。
9. 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学术竞争力,需要解决好我国大学内部多种权力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使多种权力协同发挥作用,这也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与建构符合国情的、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协作的多元权力结构模式,形成新型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仅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也是促进学术水平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10. 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否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关键在于系统内部是否存在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作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经之路,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程,是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体现,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是高校在自主创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向高级别有序结构演化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理论揭示了优势学科演化过程中的一般机制(协同机制、耗散机制、开放熵减机制、非平衡资源互补机制、非线性耦合机制、涨落分叉机制、超循环机制等),为我国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11.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强调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突出优势与竞争能力,形成协同发展的优势学科群与核心竞争力。从协同学理论审视高校学术竞争力研究,需要在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引导下,着重从各自的学校的特点与条件出发,整合与协同校内外各种学术资源、能力、以及竞争力子系统,通过竞争与合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使高校学术竞争力复杂系统的整体正效应得到涌现,形成高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优势。
(二)研究对策
1. 增强大学学术系统对外开放,引入负熵的能力
高校学术系统应不断从环境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负熵”,如吸引优秀人才、获得资金、政策、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借以抵消由内部产生的正熵,以保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自组织演化。通过人才、知识、物质、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协同整合,使协同创新系统始终处于开放与有活力的状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完成单独创新主体不能承担的创新活动,实现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
2. 构建大学学术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机制,建立流动型、协作型、学习型、创新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
打破现有高校内部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人事管理体制, 打破学科内及各学科之间各自为政,资源、信息交流不畅通的局面,提倡科研组织的多样化,建构弹性的“项目制”科研组织与动态的科研创新团队,创建流动型、协作型、学习型、创新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以实现科研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形成流动、开放、竞争、合作的组织管理机制,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互动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3. 构建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运行机制,为打造与提升大学学术竞争力提供内在动力
为了提升高校学术竞争力,必须制定与运用有关的策略、方法与措施,构建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非线性协同创新机制。如改革现行的以学院( 系) 条块分割为特征的线性管理体制与机制, 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动态网状结构,实现人、财、物、知识、信息资源的流动、整合与优化配置, 通过各创新主体间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使高校创新活动产生“1 + 1 > 2”的协同放大效应,涌现出更多得创新成果。
4. 打造优势学科群,发挥序参量的导引与支配作用
大学学术系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吸取、整合、开发、优化各种资源,逐步培育成以学术文化竞争力为内核,以优势学科为主干,以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与设备配套的学科基地为基础,以学术的进步与创新为目的,以学术效益为标志,使大学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比同层次大学竞争对手高明的优势学科群,可视为序参量。它与大学的自身历史、条件、特点有较大关系,难以为竞争对手从资源要素的利用中获得,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较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打造与提升大学学术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学术系统演进、发展与创新过程中起主导与支配作用。
5. 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构造办学特色
大学学术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体现与同一层次上的大学相比具有独特的学术优势。因此大学需要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外部环境(特别是区域环境),分析学校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在自己的办学层次上,坚持个性化发展模式,构造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对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建立在找准自己办学层次定位的基础上,抓住特色学科建设,抓住了特色学科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学科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学科特色,同时体现着竞争优势。
6. 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党、政、教授权力制衡与协同决策模式
所谓高校党、政、教授权力制衡与协同决策模式是由党委、校长(行政)与教授团体(如学术委员会)三方协调合作,以法律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力范围,共同组成的一种权力制衡决策模式。在三种权力主体中,党委主要行使政治领导,把握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与政府的办学方针和政策;校长为首的行政负责管理、执行、服务等职能;教授团体(如学术委员会),负责开展学术活动、制定规划、监督等职能。三方的责、权、利范围应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并制定出相应的行使权力的规则。三方代表组成联合校务委员会,对学校重大事宜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然后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行使各自的权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协同整体效应。为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学术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7. 建设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当前应着力消除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协同创新文化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从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与物质层面构建包括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多学科协同创新文化、多团队协同创新文化、跨国界协同创新文化等子系统的高校协同创新文化体系。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潜心研究、求真务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树立包容差异、和谐合作、有序竞争、资源共享、风险分摊、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念,以形成协同创新理念、发扬协同创新精神、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8. 构建“学术高地”或“学术特区”,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根据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要求,建设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围绕重要的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深入研究的“学术高地”或“学术特区”。它们应以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与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依托,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对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开展研究,从人才、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搭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平台,着力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加盟,建立“首席科学家”制,积极培养一批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形成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多学科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
9. 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和成果评价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同特点, 以创新与质量为导向,克服考核简单化、“一刀切”和过于频繁的倾向, 建立一种既有利于有可观经济效益、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又有利于有重大长远意义的基础研究,鼓励“十年磨一剑”式的原始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评价,应根据团队成员的实际贡献与成果质量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10. 健全跨学科与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通过建设面向学科发展前沿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基地来培养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学需要打破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的壁垒,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增强“人才、学科、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推进跨学科学习与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建设跨学科协同创新基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二,通过建设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来培养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实践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各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基地,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资源共享,为大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一种重要的支撑平台。
11. 构建政府政策引导的外部驱动与自主自发的内部驱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
政府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力,应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上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批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制定一系列保护创新主体各方利益、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与支持协同创新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等。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同时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独特优势,在自觉自愿、风险共担、责任明确、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长期的战略联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12. 形成充分开放交流的全球视野,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第一,高校应积极主动引进、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结合国情与学校实际融合创新。第二,开展跨文化、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第三,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提升高校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或建立境外研发中心,与世界先进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合作和资源开放共享,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协同视域 篇6
为保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从2015年8月20日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陆续启动了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停产或限产。其中,河北省内两级控制区停产或限产企业3 700余家;北京市内1927家工业企业采取了停产或限产措施,与APEC会议期间相比增加了15倍。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15天的时间里,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7.8 mcg/m3,同比下降73.2%,基本上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空气水平,北京终于出现了久违的所谓“阅兵蓝”[1]。
从理论上而言,北京要保持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就必须永远停产或限产。即使是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之下,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也仅仅是空气或环境的表面情况,由于长期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长期的重度破坏,其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然后,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开始修复过程,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又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一结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就立即开始生产,则北京终于出现的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将会立即消失,生态环境将继续遭受重度破坏。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下的人的身体健康将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人是要时刻呼吸的,需要时时刻刻都要有适宜的空气,这就要求我们以所谓的“阅兵蓝”反思京津冀的发展、重新审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从而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战略。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目的无非是让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好,如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结果是人赖以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到最后人无法生存,那么,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如不要。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都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任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都需要反思。作为理性的人,我们绝不能自欺欺人,更不能饮鸩止渴。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何战略都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个重大课题是在京津冀范围之内或在更大范围之内如何处理近两万家污染企业的问题。此近两万家污染企业主要属于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个重大课题是在京津冀范围之内或在更大范围之内如何处理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实现更加高级的工业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去城市化,而是实现更加高级的城市化。
2 关于京津冀淘汰钢铁等落后产能的问题
2013年11月24日上午,河北省的邯郸市、承德市、唐山市集中爆破拆除8家钢铁生产企业的16座转炉、10座高炉,这些转炉和高炉都具有正常的生产能力,炸响了河北省淘汰过剩钢铁产能的第一声[2]。爆破拆除本身不仅仅破坏了生产力[3],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污染。这样对于生产力的大破坏竟然被冠上“壮士断腕”的光环,大谈什么可圈可点的“环保账”,实际上,河北省和邯郸市、承德市、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失业。
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问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反对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破坏性淘汰。落后产能的落后是相对而言的,过剩产能的过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京津冀的落后产能,在印度和非洲就可能是先进的产能。今天的过剩产能明天就可能是稀缺产能,再重新发展和重新建设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生态和环保代价。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材料,钢铁是船舶制造的基本原材料,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船舶制造必须大发展,电解铝是制造大飞机和军用飞机的基本原材料,所谓的产能过剩是虚假的现象,是下游产业发展滞后和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美国和前苏联对外出口武器装备,对于过时的武器装备均未加以破坏,而是根据不同的出口对象,有针对性的出口,没有破坏和浪费。美国和前苏联对外出口武器装备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中国并不富裕,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中国发展生产力是很不容易的,在付出巨大代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点点生产力,绝不应该任意糟蹋和破坏。京津冀协同发展绝不是把北京市的污染企业转移到河北省,把河北省的污染企业炸毁。
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绝不能进行破坏性的淘汰,而是应该在全球视野之下,进行历史的、科学的、经济的、生态的考量,尽最大努力保护生产力,做长远的打算。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作为未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要有与世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生产力。
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部分确实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也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因为落后是相对而言的,过剩产能则基本上是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要有针对性地输出国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生产设备还不如这些设备先进,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对于生态的破坏更严重。
3 京津冀钢铁产业发展的战略误区以及京津冀钢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钢铁产业现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3.1 误以为钢铁产业的严重污染可以通过治理和绿色循环经济得到基本解决
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是时代潮流,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毫无疑问中国钢铁产业要占得先机和赢得优势必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强化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即使基本上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也仅仅是减少污染,不可能实现不污染或零污染。所谓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也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仅仅是减少污染。我主张,京津冀地区不能够存在有污染的企业,即京津冀地区企业零污染。
3.2 误以为互联网经济可以使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互联网经济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基本解决钢铁产业存在的所有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但是,信息化技术不可能代替人,也不可能进行战略思考。对于互联网经济的负面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
3.3 误以为成本消耗大、经济效益不佳可以通过调结构和科技创新得到基本解决
对于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首先要找到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的根源,排除原料价格即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之后,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的根源就是漫长的海陆联运的费用,这不是调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有将钢铁企业建在产油地区或附近地区才可能解决。
钢铁产业是京津冀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钢铁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战略产业,钢铁产业是不能像对待煤炭产业那样处理的。一方面,要保留京津冀的钢铁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使钢铁产业在京津冀不产生污染。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式的悖论或矛盾,我们必须如此要求以求最终解决问题。
钢铁产业是高污染产业,在治理污染技术没有重大进步的情况下,京津冀还是应该保留钢铁产业,因为钢铁产业是战略产业,京津冀必须有战略产业的一席之地。当代的钢铁产业的原料主要是铁矿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钢铁产业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要尽量接近铁矿石产地,实现就近生产以节约成本。但是,这不是要把钢铁产业的所有部分都建设在原料产地即铁矿石产地,而是把钢铁的实际生产部分或部门建立在原料产地即铁矿石产地,钢铁产业的首脑部分、核心部分、技术研发部分和后勤物流部分等等则设在京津冀地区的河北省,如此布局,既疏解了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又消除了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没有造成大量失业而确保了京津冀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稳定,另一方面在京津冀地区为钢铁这一战略产业保留了一席之地。
现在京津冀的钢铁产业必须从国外进口铁矿石,经过漫长的海陆联运,最后在京津冀生产出钢铁产品,也生产出污染。漫长的海陆联运是有成本的,而生产出的钢铁产品又仅仅相当于运输物的极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海陆联运的运输物最后在京津冀变成了废渣并且产生出污染,这样的生产大有改进的必要,完全可以把钢铁生产企业就近建在铁矿石出产地,可以直接把国内的高炉和转炉拆卸后在国外新址组装,千万不要再炸高炉破坏生产力了。在铁矿石产地或附近就地或就近生产出钢铁产品,然后把钢铁产品通过海陆联运运往京津冀。这样,对于地球的污染是一样的,但是,海陆联运的费用降低了,京津冀的钢铁产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得以保留,经济效益还有所提高,京津冀的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万一有事,如战争等,还可以撤回京津冀恢复生产。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整合
目前,人民币已基本上实现了周边化或区域化。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流通和使用,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以及蒙古国等国人民币也有一定影响。人民币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周边化或区域化的范围内,人民币必须国际化。
从大国崛起的历史来看,大国崛起一般伴随着其货币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中成为计值货币。英国、美国的崛起均伴随着资本输出,伴随着本币成为国际计值货币。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资本输出,却是以美元为计值货币,结果日本经济逐渐衰退。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暂且不说迟早要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是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应该具备与其经济总量、贸易总量相对称货相适应的应有的国际货币地位。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是仅次于美元,而是排在美元、欧元之后,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加速进行,否则必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必须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整合或对接,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解决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而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不能够通过在京津冀地区迁来迁去来解决,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放在京津冀地区的任何地方都产生污染,一定要认识到京津冀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钢铁产业产生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影响和威胁北京。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必须也只能够通过产业输出来解决,对于地球的污染是一样的,在铁矿石产地或附近就地或就近直接生产出钢铁产品,还可以节约成本,而产业输出必须有资本输出来带动,没有资本输出的产业输出是不可想象的。而一国的资本输出要求其国的本币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京津冀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仅仅是人民币未来的目标,虽然这一目标要加速实现,刻不容缓,否则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毕竟不是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当前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已基本上实现了周边化或区域化这一现实,具体就钢铁产业而言,积极进行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向周边国家的对外输出,通过钢铁产业的对外输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5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整合以及重振中国经济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这两个战略均为当前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战略,均为关系改善民生和中国国家长远利益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
国内有人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战略,二者没有任何契合点,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国内有人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两者差别主要体现为实施主体上和范围上的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国内的部分区域,而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际上的部分区域,二者所涉及的区域没有任何契合点,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资本、技术、标准、产业、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也只能是京津冀的资本和产业走出去的问题。所以,一带一路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应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这不仅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动一带一路战略。从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来看,只有京津冀地区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率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对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存在巨大的过剩产能,亟需对外输出,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输出型的战略,要发展输出型的经济,而珠三角、长三角、山东经济区都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型经济,不可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再次,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京津冀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不仅仅可以横向带动西部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又可以纵向实施和加强南北对接,与南方的轻工业实现互补,缩小南北经济差异和南北经济差距,而且京津冀地区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便于国际交流,京津冀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一部分。又次,北京中关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创新中心,但是,北京中关村地域狭小、房价高昂,极大地限制了北京中关村创新产业的发展,如果北京中关村创新产业能够外迁河北省,不仅可以提升河北省的创新水平,而且可以推进京津冀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输出国外,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同时带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重振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观念,由引进外资的输入型经济转变为对外进行人民币投资带动的产业输入型经济。现在空谈技术创新经济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并不是依靠技术创新而是依靠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也不可能超越中国的现实。对于钢铁产业而言,通过人民币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对外输出,能够盈利则最好,不能够盈利也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消除了国内污染,生产的钢铁产品或在当地继续加工或运回国内进行高附加值加工,获利后再购买国际先进的钢铁技术,滚动扩大生产,将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等原因产业转出中国而失业的农民工重新招入中国的产业升级的钢铁工厂,由中国自身完成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时性转变,再现中国经济长期以两位数增长的奇迹,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钢铁产业发展与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的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必须实行一体化,否则,京津冀的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无法各自为政、独立发展下去。
1.关于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一体化问题,现在京津冀的生态保护没有实现一体化,首先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目标和标准就没有实现一体化,冀是为京津的生态保护服务的。为保护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的水质,仅张家口市就先后关停了上千家企业,连畜牧业都不可以搞。把北京的钢铁产业外迁曹妃甸,把重污染企业外迁至河北省。这种小聪明式的决策是极为有害的,这些企业在北京,污染空气还可以靠风吹出北京,在北京周边污染,风一吹可能吹到北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这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干净的典型表现,岂不知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京津冀的生态保护必须实现一体化,首先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目标和标准要实现一体化。
2.京津冀的资金、资源要实现一体化,绝不能再继续资金、资源向北京集中,形成所谓的“环京津贫困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的资金、资源要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平等分配,从而实现京津冀的资金、资源一体化,只有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可能,京津冀一体化才有可能。
3.关于京津冀的人才一体化的问题。所谓的“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三番”,北京市的工资高于河北省数倍,导致河北省的人才大量流入北京,形成所谓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没有人才,如何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北京贫困带”。京津冀的人才必须实现一体化,首先,河北省要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要达到北京的工资水平,实际上只有河北省的工资水平超过北京,人才才有可能回流河北省,才有可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才流入河北省。其次,必须实现京津冀户口一体化,如果继续一个北京户口值多少多少万,一个河北户口不值钱,则“虹吸现象”仍然继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才流入河北省是不可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只能说是一句空话。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要对外输出,但是,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的总部还要设在河北省,因为总部是非首都功能,这就存在一个高级人才在河北省落户的问题,如果这些人还是北京户口,客居在河北省,不仅不能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达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口的目的。
4.关于京津冀的教育一体化的问题。不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北京,而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教育是典型的非首都功能,理应将首都的教育资源在京津冀范围内重新配置,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高考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制度,理应实现京津冀高考一体化,统一京津冀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方面,对于北京的低分上名校是一个冲击,可以打破教育的不公平,提高北京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河北省上大学的人数,消除北京户口的高考福利,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和促进河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7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创新与中国智库的崛起
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1980年12月16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4]279陈云更强调领导干部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后来,深圳先行先试,也主要是领导干部去先行先试。
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5]372这也是强调领导干部去试和闯。
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上海没有列入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引起浦东大开发。邓小平南巡讲话:“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5]376这说明当时改革开放有失误。如何解决改革开放的盲目性和失误,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领导干部的知识毕竟有限,就算领导干部是真正的智者,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由领导干部以外的知识分子辅助决策是绝对必需的。知识分子辅助官员决策在中国绝不新鲜。但是,在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之中,食客、师爷之流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均完全依附于君主和政府官员。这种主从依附关系,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不可能在辅助决策时提出客观的、独立的、纠错性的建议。
中国社会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智库所起的作用不大。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智库所起的作用也不大。但是,客观的、独立的、纠错性的智库对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未来的决策之中必须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国智库的崛起创造了条件。领导干部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想法,经过中国智库的研究,逐渐丰满起来,一些错误得到了纠正,模糊不清之处得到了澄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不可能由一两个官员拍脑门来解决。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发展问题、解决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的战略思考只能由中国智库的研究来完成。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与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创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京津冀地区面临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历史机遇。河北省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河北省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仅河北省的领导干部要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要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的领导干部那样不等不靠、积极进取、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而且河北省的知识分子也应该为了河北人民的生活积极献言献策,纠正领导干部的错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是河北省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历史机遇面前的历史责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中国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继设立经济特区、南巡讲话后掀起的改革大潮之后掀起的第三次改革大潮的历史机遇。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在下降,世界经济危机也波及中国,中国正在面临多种巨大的挑战,经济发展是中国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之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接受和利用外资到资本输出,从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建立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到产业输出,这是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中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京津冀地区的领导干部要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要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的领导干部那样不等不靠、积极进取、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而且京津冀地区的知识分子也应该为了京津冀地区的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积极献言献策,纠正领导干部的错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是京津冀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历史机遇面前的历史责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的继续,同时又是新起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解决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是有重大缺憾的,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没有解决生态问题,是高污染发展,是牺牲环境的发展,长三角的发展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的根本解决以及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生产力的基本保留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主要是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没有解决资本输出,智力输出、产业输出的问题,长三角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资本输出,智力输出、产业输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对外输出以及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生产力的基本保留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没有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农民工绝大部分不能实现与其打工地的居民在户口、工资、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上的一体化,长三角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实现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即不能够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了。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能够平等享受京津冀地区的教育、养老、医疗、住房和其它社会资源并且前往海外工作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中国的未来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阅兵蓝”炼成原因公布[EB/OL].[2015-09-07 06:37:18]http://help.3g.163.com/15/0907/06/B2T19AN500963VRO.html
[2]河北化解过剩产能三地爆破拆高炉[EB/OL].[2013-11-25]http://news.163.com/13/1125/07/9EGRK5G800014JB6.html
[3]河北引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第一炸部分合规设备拆除[EB/OL].[2013-11-15 09:11:2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25/c_125755421.htm
[4]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协同视域 篇7
一、协同创新为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的机遇
2011年4月,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这一论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并引发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爆发。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与拓展, 协同创新概念已由最初的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具备了更为深刻的理念。例如, 有学者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 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 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合作公关, 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基于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将协同创新视域下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解为经管类高校聚合多个专业的知识以及优势, 协同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类单位, 采用多种形式, 对未来从事经管类行业的大学生进行带有独特职业道德教育色彩的廉洁教育。
二、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
江苏教育纪工委课题组曾对全省20多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廉洁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全省高校普遍接受廉洁教育的大学生少于教师;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的主要渠道集中在“各种媒体”和“学校教育活动” (主要包括集中学习、报告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 两个方面。这一调查代表了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普遍状况, 而专门提出“经管类高校”这一概念, 主要是经管类高校的专业设置以经济、管理、金融、财税、法学等为主, 毕业生未来的就业领域与钱、权、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属于腐败易发和高发的领域, 因而, 在大学期间提前介入廉洁教育是极为迫切与必要的, 因而专门提出论述。而结合省教育纪工委的研究报告以及经管类高校目前的实际状况, 该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是理论研究不足导致教学内容缺失。尽管国家和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保障高校廉洁教育的开发与研究, 但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关于高校廉洁教育的成果并不丰硕。根据中国期刊网统计的数据, 以“高校廉洁教育”为主题发表的学术论文仅有400多篇, 而论著中, 案例实务型论著和教材居多, 理论研究型论著不足, 使大学生廉洁教育课堂教学及活动指导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指导。
其次是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与任务, 且互相割裂, 实效难以体现。大学廉洁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高校一直都比较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 国家与地方政府以“廉洁文化进校园”为主题指导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 但学生参与度普遍不高, 因此只能浮于表面, 完成任务。久而久之, 大学生廉洁教育越来越缺乏实效, 难于突破瓶颈现状。
其三, 经管类高校在结合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廉洁教育方面几乎空白。经管类高校主要以经济、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为主, 大学生未来就业也多集中在这些领域, 这些领域均属腐败问题的高发领域, 因此, 将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与廉洁教育相结合尤为重要。然而, 一直以来, 经管类高校欠缺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
第四, 高校廉洁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分属各个不同管理部门, 在管理机制上尚未理顺。例如, 省教育厅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大学生廉洁教育要计入《形势与政策》公共课2个学分, 但很多高校并未开设这门课程, 廉洁教育课程便无从谈起, 学分更是无从计算;此外, 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也并无硬性考核机制, 只是要求二级学院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入职教育时加入廉洁教育内容, 并无完整量化的考核指标;高校纪委、宣传部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院并未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模板, 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缺失。
综上所述, 高校尤其是经管类高校由于协同创新机制与理念的缺失, 使大学生廉洁教育陷入困境。专业之间的割裂发展、师资的无法共享、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教育管理体制的缺陷等, 无一不阻碍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进展。
三、协同创新理念下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
基于以上情况, 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至少可以从专业融合开发教学内容、课堂教育的设置、教育形式的创新以及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等几个方面着手, 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新模式。
首先, 利用专业协同, 构建新的教育主体。廉洁知识是人们对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廉洁思想、廉洁规范、廉洁制度和廉洁行为等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成果。既包括历史上的优秀廉政传统, 也包括现代反腐败形成的理论成果。鉴于这一概念, 廉洁知识应见于历史学、文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一系列专业中, 亟待整合与开发。因而, 经管类高校可以组建廉洁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将这些专业有志于研究廉洁教育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师资集中起来, 进行研究开发。在这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大力支持研究开发, 可以采取委托研究的方式, 以课题形式召集相关高校进行研究或联合开发。江苏省曾以南通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主体, 召集全省13个高校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视频课程的开发, 各高校选出专任教师参与课程讲授与录制, 由研究中心负责修改与统筹, 作为省内高校廉洁教育的通用教材。
其次, 利用知识协同, 打造专业师资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教育。课堂教学的缺失是大学生廉洁教育陷入瓶颈与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专业的协同, 开发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材和理论著作、实务指南, 以此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教育的师资可以是校内外教师, 也可以是实务界人士, 根据教材内容设定, 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 将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思想教育、离校前入职教育的必修学分,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使这些教育不再浮于表面、互相脱离, 而是切实有效地进入课堂。
第三, 与实务部门、社会用人单位协同进行廉洁教育。经管类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多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关乎人、财、物的重要岗位, 这些毕业生到岗位后, 其自身的廉洁指数与廉洁精神会直接影响到毕业学校的形象。因而, 一方面, 可以邀请实务部门、社会单位协同开发创新廉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理论研究的深度参与、实务经验的提供、社会需求的供给, 这些方面都为经管类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专场招聘会、宣讲会、就业单位回访等方式邀请社会单位来校采取座谈会的方式, 使大学生真正了解未来社会岗位对于廉洁方面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之外, 与实务部门或社会单位协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无论对于专业知识的反哺还是未来工作情境的初体验, 都不失为有效有利的方式。
第四, 在大学生廉洁教育管理中, 协同高校多个职能部门的力量, 建立合理的考评管理机制也尤为重要。这里至少包含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实效的考评。在以上团队形成、教育内容开发、课堂形式确立、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上, 由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用人单位协同, 开发建立完整的考评机制。例如, 大学生廉洁教育师资队伍的定期培训与成果展示、课程效果的调研与评分、学分的确立、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的反馈、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质量的反馈等, 都必须作为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此外, 这一考评机制还可以纳入对于二级学院或是部门的工作考核中, 要求二级学院设定目标, 量化教育内容或进行形式创新。
总而言之, 协同创新的概念与理念不仅为高校廉洁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方法论, 还为经管类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与专业特质, 这一理念必将使大学生廉洁教育结出丰硕成果。
摘要:协同创新总的来说是一种管理创新, 包括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以及形式创新。在这样的视域下, 经管类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在教育主体上可以协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法学等专业进行结合;在内容上应当糅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等几个方面;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创新。
关键词:协同创新,廉洁教育,主体,内容,形式
参考文献
[1]透明国际, 编.全球青少年廉洁教育概览[M].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 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7.
[2]夏云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3]李亮.以案施教的心灵警示基于典型案例的公民廉洁教育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4]李照修.高校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0) .
协同视域 篇8
一、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布局
(一) 科教资源丰富但分布失衡
京津冀是我国优质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拥有“985高校”10所, “211高校”30所, 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的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国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皆位于此。但是, 京津冀地区的优质科教资源都分布在京津。与之相比, 河北省是高等教育的“洼地”。以“985高校”和“211高校”为例, 北京拥有8所“985高校”和26所“211高校”, 天津拥有2所“985高校”和4所“211高校”, 而河北省本土没有1所“985高校”或“211高校”。
(二) 河北省强校办学地点不在省会
一般而言, 省会是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拥有同省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省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应分布在省会, 如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大学和海南大学等。但对于河北省而言, 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 办学实力最强的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却分别位于秦皇岛和保定市, 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唯一一所“211高校”, 办学地点却位于天津市。省会石家庄高校数量虽多, 但实力却均较弱, 且多为师范、财经、医科等行业型院校, 没有一所综合类高校。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层次水平不能满足全省7000万人口的需求, 不能满足每年40万考生的期望, 更不能满足优秀考生到名牌大学深造的心愿。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 河北省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 奋起直追, 后来居上。
(一) 重点建设四所省部共建高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 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 只能舍二取一。“985工程”和“211工程”即是国家集中财力和资源优先支持一批办学基础好、办学实力强的重点高校, 使其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中国一流大学”。然而, 河北省在高等教育领域却长期实施“平均主义”政策, 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 本身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始终得不到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 以致没有一所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大学, 且与兄弟省份高校相比, 差距越来越远。如相邻的河南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举全省之力, 将郑州大学参照“985高校”, 将河南大学参照“211高校”标准予以重点建设;在全国两会上, 河南省代表曾多次呼吁将郑州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相比之下, 河北省却同时指定了十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 多重点就等于没重点, 依据河北的经济水平和高教基础, 能建1~2所高水平大学已然不易, 缩小重点支持高校范围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2014年, 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三校实现了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 被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加上之前共建的河北大学, 河北省已有四所省部共建大学。河北省应以此次省部共建三所高校为契机, 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政策, 真正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 对四所省部共建高校单独制定政策, 并在财政资金上安排专项预算, 在经费投入和政策制定上予以重点支持。建议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 尽快成立“省部共建办公室”, 为厅级建制, 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职能为负责省部共建工作的规划、协调、落实、监督和考核, 自上而下地深入推动省部共建协议的落实。
(二) 加快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国内外知名大学与河北沿海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园区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和“支持燕山大学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构想。但时过多年, 以上战略构想仍停留在“纸面”, 未见有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2015年是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如果仍无行动, 则国家战略规划最终将成“一纸空文”。河北省政府应与教育部、工信部相关司局协商, 尽快制定和落实部属高校与河北沿海高校合作办学和支持燕山大学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家发展战略定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远景展望到2020年, 是国家制定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参考《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支持河北沿海地区高校和燕山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定期考核, 督促相关部门, 切实推动规划工作落实。
(三) 积极争取京津名校来冀设立校区
北京和天津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 河北省应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京津高校到河北省设立校区。河北沿海地区的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环境优越, 可作为河北承接京津高教资源转移的示范区。2014年9月, 北京化工大学决定在北戴河兴办新校区并将于2017年正式招生, 为河北省引进京津名校资源开了个好头。河北省要积极主动推动该项目落实, 做好项目先期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后期的政策配套工作, 树立一个京冀合作办学的典范, 吸引更多的京津名校来冀办学。
河北省应加强与教育部联系, 争取与京津部属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人才特区”, 探索高层次人才人事制度改革, 增强其流动性, 使高层次人才可同时在多地多校任职;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京津高校高层次人才来冀讲学和科研交流, 使河北省共享京津高层次人才资源。
(四) 深入整合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
高校合并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之一。绝大多数“985高校”, 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等都曾有过合并的经历, 而2000年吉林大学更是在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高校后, 一举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河北省会石家庄高等学校数量虽多, 但规模小, 实力弱。应通过高校合并方式加快资源整合,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改变“散而弱”的局面, 实现“大而强”的格局。如可推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合并, 在省会石家庄建立一所综合类高校;推动河北科技大学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合并, 建立一所实力较强的理工类高校。以上高校的合并均属于学科叠加性合并, 可以实现强强联合, 合作共赢。如此, 便可改变省会高校多而不强的传统局面, 促成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焕然一新的格局。
三、结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而言, 既是重大机遇, 又是严峻挑战。河北省应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教发展的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动河北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 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EB/OL].新华网, 2014-2-27.
[2]李斌.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有一流教育才能成为一流国家[EB/OL].新华网, 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