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精选12篇)
文化视域下 篇1
1 引言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不仅有自身的物理属性, 也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有五种基本颜色:青 (蓝加绿) 、红、黄、白、黑, 于是就有“五色斑斓”之说。而在英语中, 有九种表示颜色的词: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 and brown。因为大自然中存在相同的基本颜色, 因此在不同的民族, 对于同一颜色有相似的理解;但同时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对其理解又有不同之处。如在中国传统文化婚礼上, 新娘从头到脚都裹着红, 红盖头、红袄裤、红鞋子。而在西方, 新娘以穿白色为认同色。中国传统丧葬礼习俗中, 亲属, 尤其是儿女们所穿的孝服或孝帽常为白色, 脚上亦蹬白鞋, 这是亲属对死去亲人的悼念和尊重, 是儿女们表达其孝顺的方式, 也象征着死去亲人清清白白地离开。而在西方葬礼中, “黑色”则代表着庄严肃穆, 是人们出席葬礼的普遍选择。因此, 对颜色词的不同理解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语言交际效果。本文以跨文化视角探讨颜色词“白色”在英汉交流中的差异。
2 White与白的应用
英汉语言中, 颜色词白色 (White) 均有表示圣洁、坦诚、清白等含义。在英国文学中, 白色有幸运、高贵、纯洁和真实之意。如在教堂装饰中万圣节时用白色, 在丧礼上白色代表希望, 在婚礼上白色婚纱则象征纯洁与美好[1]。英语的“white collar”意味“白领”, 即该收入阶层;“as white as snow”意味“洁白无瑕”。
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可能会大相径庭。
例:He judged the murder case white-handedly.
他公正地判决这起谋杀案。
本例中的“white”与汉语的“白”的意思相差甚远。
中国古代文化认为东方属青色, 象征万物生长;南方属红色, 象征万物茂盛;西方属白色, 象征秋凉;北方属黑色, 象征冬寒。秋天来临, 虽然农业有收获, 但气候日趋肃杀, 万物渐次凋零, 人们可以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 因而在情绪上渐渐产生哀伤与悲凉。因此,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白色象征不详。[2]直至现在, 在中国丧礼中, 亲属友人出席仪式时, 胸前往往佩戴一枚白花, 以此表达哀思与悲痛之情。为了不沾染不祥之气, 他们在很多场合均避免涉及有关白色的话题。《礼记·郊特性》云:“素服, 以送终也”。再说戏曲脸谱中, 白色代表险恶、疑诈、肃杀的人物形象, 如三国时的司马懿、宋代的秦桧、明代的严嵩等人物均以白色油彩装扮出演。[3]“白”有反动、落后、顽固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前, 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 破坏革命组织, 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 被冠以“白区”、“白据点”、“白匪”、“白狗子”、“白色恐怖”等象征着反动、保守的政治符号。这些词的“白”字虽然直译为white没有什么不对, 可不懂中国文化的非本国人读起来便成了“丈二和尚”。其实, 此类情形释义处理最好, 如将“白匪” (white guards) 译成guards of counter-revolution会更易于理解。
在汉语中直接用“白”还有表达徒然、轻视、空白、无价值等贬义。如:“白眼”、“白搭”、“吃白食”、“白面书生”、“白手起家”等。在英语中却不是直接用“white”, 而分别是“a supercilious look”、“in vain”、“have a free meal”、“an inexperienced young scholar”、“start with scratch”。
3 英汉白色词义的不对等性
对于汉语“红白喜事”中的’红’和“白”字, 大多数西方人都不理解, 干脆转译wedding and funerals。汉语的“白”不能简单直译为“white”, 如下表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特征。
翻译的不对等性需要考虑文化差异以及情感色彩。如“白丁”, “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 故称“白衣”。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为“白丁”、“白身”;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房子称为“白屋”。因此, 汉语“白丁”译为“A person without academic titles or official ranks”。
在汉语中经常表达肃穆、不祥的白色在英语文化中有时却是大相径庭的。如汉语“白干活”在英语中指的是“work without being paid”而非“white work”。[4]再如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是“幸福的日子”。汉语中的“白”并不是和英语中的“White”一一对应的。如“白发苍苍”, 不用“white”却用“grey”, “grey-haired”。正如歌曲《龙的传人》歌词所写:“黑眼睛, 黑头发, 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是中国人年轻时的典型特征,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头发会慢慢变白, 所以在中国, 发白则象征暮年。白头偕老、白首为功名等词语中的“白头”、“白首”的象征意义均由此而来。汉英翻译时, 若此时只关注“白”的色彩意义, 隐含在这其中的文化便再也无法传达出来了。为了不使文化失真, 需作适当补充, 依次译为:old age, both live to old ageremain a devoted couple till the end of their liveslive to old age in conjugal bliss, to continue to study even in old age。[5]此外, 还有一些带“白”的词, 更与这种颜色无关, 如“白字、白话、白痴、白菜、独白、对白、自白”等, 英语中很难与white对应。在汉语中, 人们习惯用“红”表示, 喜庆吉利的事情;而不祥的事情, 人们则喜欢用黑白色表示。
例如:A:今年我想买个红色的羽绒服过年。
B:我也想买个羽绒服穿穿, 但想买白的, 白的衬我肤色。
:红色更好。
B:为啥呀?
A:过年当然要穿红色, 红红火火, 喜庆。
B:也是, 那我们一起买红色的吧。
本例中依据民族文化心理B认为红色好, 虽然最开始打算买白色, 但基于对红白颜色的认知心理, 最后决定买红的, 符合汉语颜色文化特征。白色在汉语言文化与不详、肃穆、反派等贬义意义相联系;而西方人常把白色与纯真、高贵、幸运等建立常规关系。白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不同文化内涵而导致其使用的差异, 表明英汉文化是语言的交流不可忽视的要素;同时也反映在英语教学中, 要尽量做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中西方文化教学的统一。
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英语教师肩负跨文化教学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在教英语中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内容时,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渗透英汉语言对汉语言理解的不对等性, 使英语知识有效地融合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
4.1 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的提升
英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文化教学, 将文化教学理念传递给学生, 弥补学生在使用英语的文化失语现象。而前提是英语教师有提升自身学习中西方文化素养的意识。
4.2 英语考试中文化内容的全面考查
考试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传统考查形式一般以文化知识的测试为主, 其实, 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除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等传统的笔试题型外, 情感态度的评价、文化行为的评价及作品集评价等方式的综合能够全方位对文化教学内容进行评价, 以更好地促进文化教学内容的落实。
4.3 各种英汉文化活动的举办
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定期在不同的场合 (班级、年级、学校甚至校外) 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 比如可以在文学欣赏课中适当增加学生角色扮演的机会, 不仅提供学生培养其特长的机会, 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综合目标的提高, 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沟通创造有利条件。
5 结论
本文试图就跨文化交际的视角, 对英汉“白色”文化差异作一管窥。“白色”在英汉文化中既有相同的象征仪表“圣洁、坦诚、清白”等;同时更有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意义, 如汉语“白色”象征不详;在英国文学中, 白色却象征着“希望、真实、高贵和幸运”。英语教学离不开跨文化交际学, 在教学中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 将文化教学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把文化内容适度加以测试评价, 丰富文化教学活动, 以更好地促进各级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词汇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结晶, 充分体现这个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对“白色”词汇的不同认知影响英汉交流中对“白色”的不同理解。通过对英汉颜色词“白色”的应用以及翻译中的不对等性探讨, 提出英语教学中关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建议从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的提升、英语考试中文化内容的全面考查、各种英汉文化活动的举办方面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关键词:英汉语言,白色,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孙雪波.英汉语颜色词的使用与翻译[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2 (2) :46.
[2]吴克炎, 邱绪萍.英语惯用法教程――隐喻学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145.
[3]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213.
[4]Wu Keyan.Rhetoric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10:168.
[5]王燕.论颜色词“白”与身体部位词构成的国俗词语之中英翻译[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3 (4) :133.
文化视域下 篇2
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度流行,其不仅是中老年的必备生活习惯,更受诸多青年人的喜爱与热捧。其不仅具有甘甜润滑的口感,更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随着饮茶习惯的广泛流传,中国茶叶迅猛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更是向世界各国不断输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现代化的茶叶文化及饮茶习惯的影响下,诸多90后、00后青年人从喜好果汁、饮料等饮品转移到茶饮品上,三两好友相约,独饮下午茶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茶具越来越精致、茶饮口感多样化,使得饮茶习惯越来越普遍化、生活化、大众化。在此背景下,茶文化精神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茶文化与社会体育发展相结合,联系日益密切。
在茶文化视域下,社会体育发展与茶文化的结合多种多样。其中最显著的便是茶文化的广告植入、茶文化企业的冠名赞助等。如:世界杯期间,王老吉等相关企业与世界杯赛事相结合,利用全面体育的背景,将中国凉茶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同时将茶文化融入在体育文化事业中,凸显茶文化价值。利用准确的茶文化体育事业融合点,以此为基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更是通过”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等经典广告语,将茶文化的价值向世界推广,使得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优势互补。利用此方式,促进茶企业的拓展,强化品牌影响力,同时大大提升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增强其发展广度与深度。在此基础上,茶文化的融入大大促进了体育事业文化精神的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中平等和谐、积极奋斗等精神内涵的文化的升华。茶文化源于中国,在16世纪传入欧洲后,与西方国家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尽管中西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二者的精神内涵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使中国茶文化更重视“清寂雅淡”、西方茶文化更重视浓郁口感;即使中国茶文化更重视超脱淡然、西方茶文化更重视务实形式等,但是在精神内涵上,都具有追求健康的生活习惯、公平和谐的价值意义、友善平等的为人之道等。由此可见,茶文化所追求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不受地域国家的限制,更是与体育文化追求提倡的价值观相统一。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世界各民族成为一个大家庭,将其融入在体育赛事中,可强化选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比赛之余的友谊。更是通过茶文化的融入,升华竞技体育精神,使参赛者深深感悟茶文化价值,为体育文化增添文化底蕴,同时放大体育文化中的人文价值。茶文化的影响下,体育事业的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
中国茶文化承载形式多样、艺术形式广泛,更是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因此,茶文化的传递形式包括诗词、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不同载体。利用茶文化的融合,可大大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同时,可利用体育活动为茶文化的传承增添活力。茶文化与体育事业相融合,可大大拓展两者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如,在中国奥运会开模式上,利用中国茶文化表演形式的融合,不仅展现了体育文化与奥运精神,更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同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陶瓷茶具”等将中国茶文化展示给世界,在茶文化的影响下,奥运精神熠熠生辉。
文化视域下 篇3
摘 要:每个城市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表现为一定的文化活力,这就是所谓的城市文化活力。大众文化无疑是当代城市社会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的存在,一方面释放了城市文化活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又抑制了城市文化活力的激发,针对大众文化的消极性,通过重建大众文化的价值达到提升城市文化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批判;城市文化活力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5-02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的主色调,消费主义甚嚣尘上。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消费文化必然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大众文化因为其固有的特性则成为消费文化的表征并扮演着“代言人”的角色,而城市则成为消费文化的主要根据地,这意味着在当代城市社会中,大众文化无疑是城市中流传最普遍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已经内化为城市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深层的肌理性的力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作为一种现时代的生存方式的大众文化,具有贴近日常生活的特性,它的出现、形成与发展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与心理需求,具有彰显城市文化活力的一面;但是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虚假性最终将会消磨掉人的个性,造成平面化、单一的生活方式和单向度的人,这又扼杀了活力,使得城市居民没有心理归属感与精神家园感。本文以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依据,对当代大众文化进行深度透视,以期达到提升城市文化活力的目的。
一、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城市文化活力
最先对大众文化进行关注,并做出重要理论贡献的是以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尤尔根·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始终都是该学派关注的重要问题域。该学派的学者大多对大众文化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尽管关注的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些颇富真知灼见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活力思想。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城市文化活力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性造成了城市文化活力的丧失。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决绝的批判,其目的并不是一般地批判大众文化,而是在于从文化向度揭露与批判“大众文化的经济政治统治意义”[1]44,在这些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充斥的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具有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意义,发挥着政治统治的作用。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伪民主化、标准化、娱乐化等特征,城市大众文化正是依赖这些特征发挥着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来起到资本主义城市统治的目的。娱乐化、商品化是大众文化的本性,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通过满足城市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迎合大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与平庸的、痛苦的现实相认同”[1]44,在这样的社会境遇中,文化成为单向度的没有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文化,失去批判性与超越性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窒息了文化的生命活力,陷入了沉沦的异化状态。
2.大众文化的过度发展侵占了城市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而抑制了文化活力。随着大众文化在城市狂飙式的发展,“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使大众文化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平面化、反深度、复制、拼贴,不断地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2]112,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大众文化日益占据文化的中心地位,而占据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化反而有“退居二线”、失却其主导文化的“中心话语”地位的危险,这可能导致城市文化呈现为一种缺乏批判性、反思性与超越性的混乱无秩序的状况,而秩序与活力是驱动城市文化发展的两种动力,有秩序而无活力会导致城市文化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有活力而无秩序会使得城市文化沦落到混乱无序的状态,最终也将导致城市文化丧失活力。
3.大众文化的出现与流行释放了城市文化活力。大众文化的出现与流行通过两个方面激发了城市文化活力:第一,大众文化的出现形成了文化的多元状态,多元文化的状态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系,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释放了文化活力。第二,大众文化的大众化的特征使得它一反精英文化那种“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神秘性与神圣性特征,非常贴近大众日常生活,易于为大众所获得。此外,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使得人们的大众文化体验变得容易。此外,大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受众十分的广泛,可以是城市社会中的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上述这些大众文化特有的大众化与共享性赋予城市空间以丰富的文化气息,从而也释放出了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二、城市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导致的城市文化活力问题
盛行于当代城市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在满足城市生活主体精神需求的同时,由于其固有的消极性因素的存在,又存在着窒息活力的一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众文化消解了主流文化与扼杀了社会大众的个性与创造性。理论上,主流社会意识发挥着主导作用,统领着其他的文化类型,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性特征,消解了主流意识,使得所有文化形式处于一种混乱的文化状态,这种混乱与无序状态抑制了城市文化活力的发挥。同时,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为消费主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盛行容易抹平社会个体的个性与创造性。在商业化主导下的大众文化导致城市文化的创造与生产由原来的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变成了以标准化、齐一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工业的生产。文化创造的个性化特征在这样一种标准化的批量复制与生产过程中被削平与窒息了,作为大众文化受众的“大众”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抹平了创造性与个性,在作为城市文化创造性发展的灵魂与源泉的个性与创造性被扼杀的语境中,城市文化活力必然被窒息。
2.大众文化冲击了城市精英文化与加剧了城市居民的感官欲望。在城市社会中,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与主流话语地位。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与娱乐的文化,一方面这种文化通过感官刺激给人们缔造了一个梦想栖息地,满足了都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精神层面批判性、超越性维度的丧失。如现在名目繁多且十分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上海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这些节目正是典型的大众文化的表现,这类节目将神圣的爱情与婚姻搬上电视荧幕,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来演绎,存在着将爱情与婚姻娱乐化与媚俗化的倾向。这助长了城市的物质化、娱乐化与享乐化价值观的盛行,在价值观的层面抑制了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生机。
三、重建大众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文化活力
大众文化的异化产生了严重的城市文化活力问题。提升城市文化活力与化解城市文化活力问题必须通过重建大众文化的价值来达到限制大众文化的消极性与反主体性因素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众所周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相对于大众文化,具有更多的“文化自觉”的精英文化大多肩负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引导着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源于社会生活但又超越社会生活,如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就是典型的精英文化,大多承载了一定的社会主流价值,起着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此外,精英文化“主张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个性风格、历史意识和言外之意的内在规范,因而,具有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2]114,因此,面对大众文化的异化的一面,必须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限制其商品化、媚俗化与娱乐化等消极的一面。此外,而大众文化标准化、复制化的特征决定了必须加强精英文化的引导。只有这样,城市大众文化才能保持良性的发展状态与彰显出文化活力。
2.合理塑造城市精神,引导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城市精神表现为一个城市共同的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该城市生活主体的价值取向。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如自信与敢于冒险是巴黎城市精神的内核,具体到我国武汉,则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而闻名,辛亥革命能首先在武汉爆发就是对武汉独特城市精神的最完美的诠释。由此可见,城市精神的价值追求对城市生活主体的影响之深。在当代城市中,大众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类型,大众文化自身消极性所蕴含的价值必然会对城市生活主体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限制城市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必须发挥城市精神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塑造城市精神,引导城市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彰显城市文化活力。
3.提升城市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彰显城市文化活力。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所有西方学者均认为“重视人的主体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人创造文明和改善世界的潜能,以及人的追求和成就”[3]12。应该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富有人文精神的理想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充满着对人性的关怀,肯定人的价值,让公众在大众文化中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能够获得心灵的提升,精神和自由的满足。西方与我国人文精神中蕴含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崇尚,人的价值的关注应该被大众文化所吸纳,成为大众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只有这样,方能彰显城市文化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J],哲学研究,2003,(9).
[2]韩大强.大众文化的狂欢与精英文化身份的焦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文化视域下 篇4
一、多元文化的共处模式
研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当代高校文化格局”,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弄清楚“多元文化”的含义以及多元文化间的共存模式。“多元文化”这一提法近些年来常常被使用,CNKI检索“多元文化”作为关键词的文章近十年就有两千多篇,追根溯源,“多元文化”这一概念的使用最早源于20世纪欧美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是随着欧美国家面临的种族主义、价值多样、文化认同等问题而产生的。“多元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是不同种族、不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平等的文化,二是多元文化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下共同发展。
针对当代高校文化格局中的多元文化,学者们观点不一、见解各异,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当代高校中的文化格局主要是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这些文化形式共同组成。五种文化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在不断融合中共同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研究这几种文化,继而去占领价值观教育的新领地,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二、当代高校的多元文化格局
(一)主流文化受到挑战
近年来,主流文化在我国高校频频遇冷,究其原因, 与学生思想特点变化、多元文化渗入校园等客观原因关系密切,但其根源仍然是我们在新的工作形势下没有主动做出调整,没有进行充分的自身建设。所谓主流文化, 即是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主流文化体系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1]。主流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的精神水泥,把松散的社会元素凝聚在一起,对于整合社会思想、稳定社会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在一些关键时刻体现得尤为突出。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以主流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意义重大。
近年来主流文化在高校中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挑战。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对主流文化贴了标签,从内心深处排斥主流文化,他们把主流文化与政治文化、政治教化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叛逆漠视主流文化,这种认知偏差使得当代大学生忽视了主流文化中的精华,更看不到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卓越效果和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形势下形成的关于主流文化中正面积极向上的一面,更加被大学生忽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现象。他们有的把金钱看得过重,期望快速发达、享乐,有的自卑、迷茫,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何处,更看不到主流文化可以帮助自己走出迷茫。“他们大多数把羡慕的对象从白手起家的奋斗者变成了所谓的富二代,他们的梦想渐渐地从国家变成了个人”[2]。
(二)精英文化分流转型
高校中的精英文化古已有之,这主要是文化领域中的一种狭义概念,指的是“在一定历史范畴内,由一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并被他们所追崇的一种高雅文化”[3]。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的天然聚集地,因此精英文化自然地发源于高校、发展于高校,但随着当前高校文化格局的变化,在其他文化的冲击下,精英文化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当年,因此源于高校的精英文化也必将改变于高校、创新于高校。 实践证明我国当代高校精英文化已经出现了分流转型, 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精英文化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最初发展时极为严肃、高雅的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孤芳自赏的文化,不再被大众推崇,权威地位明显弱化。其次,精英文化在当代高校中的内容发生了改变。精英文化在最初多产生于基础性、逻辑性、社会性的学科,被精英文化追捧者推崇的也是马克思、孔子等思想家、教育家,然而现在的精英文化多为实用性的学科,比如电气化、机械自动化等,被推崇的偶像也变成了比尔·盖茨、马云等实业家[4]。再次,精英文化在高校中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过去的精英文化是非常高高在上的,追捧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往往对世俗文化颇为不屑;现在的精英文化支持者往往在尊崇严肃、高雅的精英文化的同时吸纳世俗文化的某些方面,至少不会排斥世俗文化。另一方面,精英文化的倡导者开始倡导向世俗文化学习,褪去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面纱,与广大知识分子一起探讨文化,以一种更能为大众接受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形式上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长期存在在高校中的精英文化来说,无疑有着一种大势已去的悲哀[5]。
(三)大众文化异军突起
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谓的大众文化,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随着西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一种市民文化。很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不是我国的文化,是西方文化传播来的,只能看作跨文化交流的产物。然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大众文化,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本性质相似,即是我国的民间文化。我国传统民间文化有着大众文化包含的所有特点,只是产生的背景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们同样被乐于接受,同样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大众文化的特点是:“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时效性和娱乐性。”[6]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格局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碰撞的文化场所,这两种文化各具特色,被广大学生们接受,然后大众文化改变了这种高校文化格局,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角色开始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在学习中不再追求最高,只求自己心安;他们在生活上不再追求艰苦朴素,转而追求自己过得舒服;他们在交友上不再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转而追求一起消磨时光……大众文化影响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开始追求不同,追求另类。殊不知这种对于“不同”的共同追求才是最世俗、最普通的[7]。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一种负面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吸引大学生的天然之处。大众文化的亲和性、休闲性、娱乐性与大学生追求的轻松、自由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正确看待大众文化,善于利用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的契合点做好思想引领,同时去除掉大众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网络文化方兴未艾
所谓网络文化,即是一种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物质载体、以使用网络的人为主要对象、以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为主要发展领域、以数字化这种基本技术手段、伴随因特网产生发展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及思维方式。 网络文化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人类的发展已经起了并将继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被某些学者认为“昭示着一种旧文明的结束和一种新文明的到来”[8]。
2009年,某调研机构对大连市四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使用网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结果显示,“80% 的学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大于5个小时的占到了被调查学生的8%;55.5%的学生上网费用约占平均每月生活费的25%,有10%的学生上网费用占到了平均每月生活费的25%以上;67.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9],这是2009年的数据,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将更高于此。面对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文化格局中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就成为了如何站稳阵地、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的一个复杂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思考、总结,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零距离,在成为他们益友的同时发挥良师的作用。
(五)青年文化长盛不衰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重视的文化。青年时期是在度过了儿童期的朦胧后,开始慢慢开启自我认知的时期,价值观即是在青年时期开始养成的。美国学者帕森斯在《美国社会脉络中的年龄与性别》中对青年文化做出了界定:“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与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
大学生作为由青年人汇集成的群体,与青年文化的传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大学生属于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属于大学生,因此青年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一直在高校中长盛不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10]。青年文化对于大学生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文化散发出的激情与活力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不断前进,可以让大学生解放思想,努力去追求个人全面发展,这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很有帮助;但是青年文化中对于自由、解放的过度追求又会造成愤青的存在,他们一旦不懂得正确的宣泄方式即会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题。青年文化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长盛不衰的力量,在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面貌展现, 但本质却从未改变。
三、整合高校多元文化格局的路径
主流文化受到挑战、精英文化分流转型、大众文化异军突起、网络文化方兴未艾、青年文化长盛不衰共同组成了当代高校多元文化格局。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融合必将推动整个高校文化格局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对于多元文化的接受和反应都快于其他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进行文化整合,催生新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懂得在精英文化中辨别“真伪”
真正的精英文化是一种极为严谨、科学的文化,它体现着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理想性的价值需求,这是世世代代学子对于人类文化和历史进程的研究结晶,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促使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精英文化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均与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吻合,理应予以维护和保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大众市场所表现出的精英文化则赋予了更多的劣质性,例如虚伪、市侩、低俗,历史事实被戏说曲解,许多电视节目为赚取噱头和收视率将原本名著的深刻底蕴扭曲,现如今的学术界也令人担忧。现代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与根本意义上的精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与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本质也是格格不入的,这就需要学生在精英文化中懂得辨别“真伪”。
(二)学会在大众文化中看到“双面”
大众文化在产生的那一刻,就带着天然的“双面性”,既是美的代表,又是丑的体现。大众文化在西方市民社会产生的时候,有其“真”与“善”的一面,源于市民、 贴近市民,这与主流文化中的很多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在整合大众文化的时候,要懂得发扬大众文化中美的一面,放弃其丑的一面。大众文化自产生的时候起,就有一定的颠覆性、逐利性,这些负面成分会影响大学生贪图享乐、信仰缺失,从而失去人生追求。因此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时,发挥文化整合中“扬弃”的主动性,对大众文化去粗取精,构建整个高校文化新格局。
(三)努力在网络文化中识得“千变”
在互联网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大家普遍对其感到生疏和恐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所带来的进步和优势也日益体现,且已经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方向,在如今高校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新鲜又雄厚的文化力量。 主流文化的传播,网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化、速度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传播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高校教育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创建提供全新的手段和方式,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塑造性格,宣扬自我和充分地张扬个性以及娱乐和生活提供全新的方式和渠道。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所提倡的人人平等、自由以及对于价值理念的不断追求也是主流文化所提倡的,对高校学生塑造科学的价值观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也是千变万化的,有好的信息,也有虚假信息、没落的观念,网络资源良莠不齐,这都需要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懂得去伪存真,努力去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养分,消解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
(四)积极在青年文化中正视“矛盾”
青年文化是一种矛盾的文化,这种矛盾也正是其与主流文化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地方。大学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群体,他们胸怀远大志向,同时抗压能力又极差;他们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对于人生选择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但又免不了年轻气盛,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青年大学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与青年文化的矛盾之处有着天然的契合,这也体现了青年文化中追求真理、倡导有远大理想、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内涵,这与主流文化一直倡导的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也需要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把青年文化的这一面吸收进来,抛弃掉青年文化中冲动、矛盾、不稳定的负面内涵。
摘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共同组成的多元文化格局是当代高校文化格局的基本构成,五种文化有冲突、有融合,推动和促进了当代高校和谐、繁荣的文化格局。根据多元文化共存模式,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重从文化整合的角度,把五种文化整合成新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做好思想引领这一根本工作。因此,研究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当代高校文化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文化格局
参考文献
[1]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2]张建生.浅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层次[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3]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62.
[4]刘大卫,冷庆丰.生活德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5][美]克鲁克洪等;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8.
[6]黄焕汉.从价值观视角论意识形态、文化及其关系[J].岭南学刊,2009,(3).
[7]崔华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6).
[8]杨建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l).
[9]张光伦.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7,(6).
文化视域下 篇5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少不了和谐文化来做支撑,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是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固有的“和”的内在特征,这就造就了其在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和谐功能
文化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文化是它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对社会中的个体来说,文化是行为准则,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文化是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
一、把握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构建的价值
群众文化具有和谐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宣传教化的功能、普及知识的功能和精神调剂的功能。基于上述功能,它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上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群众文化的传播功能大力宣扬公平公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和谐文化精神,使每个公民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体系。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在和谐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的需求,除了学校的文化教育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群众教育的优势,通过各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宣传文化知识。利用群众文化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将和谐文化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给社会群众,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矛盾的复杂化。企业的改制、失业的增加以及住房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引起社会上部分人的不安情绪和心理危机。这些都是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除了用政治和法律手段以外,群众文化也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宣传和谐文化的精神,加强群众之间的心理沟通,可以有效地消除矛盾,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分析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构建的问题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但是文化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国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力度还有所欠缺,经费投入量偏小,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经费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偏小,并且文化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就使得许多地方的文化支出缺乏经济来源而落后。此外在资源配置方面,中西部等贫困地区的群众文化经费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资源也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其次,公共文化机构的建设乏力。到目前为止,从覆盖面上来讲,全国仍然有数百个县没有文化馆的建设,从机构质量上来讲,大多数文化馆的面积较小,设施也不健全,有的还被挤占和挪用,办得好的文化馆简直是凤毛麟角。最后,在供给和需求上体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群众文化的提高跟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也跟不上人民群众对文化和美的追求;从不同地域的发展来看,也体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占我国人口比例较大的农民,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的文化活动数量偏小并且形式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乏味。
三、加强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为了能够让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其建设,明确群众文化的主导方向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然后再采取具体、有利的改善措施。首先,国家要重视群众文化,增加文化经费的支出,还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设,更要加强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让农民和市民一样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再次,文化馆作为国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是引导群众尊重文化、学习文化的风向标,所以在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文化馆的建设,增加文化馆的投入,通过文化馆的体制改革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叙述能够加强社会对群众文化的重视,进一步改革群众文化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安晶.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及其问题探析[J].学理论,,(02):126-127.
文化视域下 篇6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中国民众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如何关注课程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如何从多元文化视野对课程文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看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可供选择的一种路途,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文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的民族及性别文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文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所以课程发展就相应的要求坚持多元文化视野、多样性原则和个性化指向,进行课程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3.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类文化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放任自流的产物,更不是社会化和社会教化、塑造的产物与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教育的结果。学生作为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课程应该是能够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关注并体现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的心理世界。达到“以人为本、学生为本”,这是学校课程的根本性使命,也是现代课程文化构建的根本基点。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施教的对象是来自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因而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文化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理解并反映出不同文化族群的生活景观和思维方式,通过知识统整和多样化的途径,开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4.从学校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程改革日益成为教育推动力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主要不是看其外显与物化的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而是更看重学校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这种课程开发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形成各校独特的课程文化特色,是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二、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在课程目标上,要有一个多元的视野。多元化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的是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本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使得学校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在经过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视之后,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成为目前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个多元的视角。强调以“情感”、“和谐”、“价值”为标志的现代课程内容文化。课程文化,以其特有的视角体现了教育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借助于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把蕴涵在学科知识技能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对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反应更加敏锐,一批能够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教材正在建设与完善中。
——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有一个多元的空间。执意拓宽课程的基础,追求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并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在差异中获取共同的标志性话语,实现学科间的耦合,这是在深层次上的文化价值的定位。学校课程一方面要在既有课程结构中进行适当调整或改造,将多元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网络之中,另一方面要以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增补单元等方式对课程结构作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盘设计,为学生提供使之理解并接受多种族群文化的课程,培养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此外要坚持个性指向。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划一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观点。
——在课程实施上,要建立一个多元的课程资源利用框架。体现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课程文化在实践层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性的探讨。例如:对于实施通识教育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以“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为文化学基本特征,同时探讨多元文化与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交流与批判。
三、学校课程文化重构的策略和途径
1.整合课程内容,在观念和实践上,实现三个转变
(1)“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创造性”课程与“认同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出发点及学习的心理水平不同。“创造性”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高度。主要特征是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课程并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认同式的掌握。更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综合化课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种是合并数门相临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叫做广域课程。
(3)“统一化”课程转向“多样化”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应尽可能开设较多的课程,除了最基本的知识实行必修课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为了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实行模块式课程,将选修科目分成几个较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双学位课程。现在,许多学校虽然都有这类措施,但比例相当有限,条件也极其苛刻,大多数人都被拒之门外。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通过各门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在课程设计上,树立课程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开放性的课程观。课程必须是开放的,同时各门课程之间也应该是开放的、相通的、综合的。
第二,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实现人的个性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尤其是课程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科学发展观超越了片面、单一发展观的局限,突破了课程“工具论”的桎梏,关注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全一致。
第三,整体协调性课程观。即把所有课程看成一个大的课程系统,各种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一是核心课程、边缘课程和外围课程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空间上的协调;二是课程逻辑序、历史序和认知序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时间上的协调;三是知识习得、思维训练和人格健全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的协调;四是归纳、演绎和非逻辑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编制方法上的协调;五是多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整体协调,也就是课程差异中的协调。
第四,有序调控性课程观。整个课程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规律性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自身活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自觉调控,使课程的结构不断优化,课程发展的方向不断得到校正,从而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第五,否定之否定课程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把课程的内部矛盾看成是课程发展的动力。通过否定之否定,使课程内部各因素越来越优化,课程发展的整体水平呈螺旋式不断上升。
3.在课程实施中,从控制型走向对话型文化转化,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
把课程只是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之一是人是创造的主体。当特定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情境的进行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的,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因此,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片面强调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的时候,必然导致教材等同于课程、教材控制课程的现象。当强调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的时候,必然会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的情境。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
4.教师文化的重构
教师发展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促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等方式。课程文化建设的条件就是促进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1)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是表现为对学校文化传统积淀和办学价值观的认同感;二是体现为对学校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三是具有崇高的职业信念;四是具有高层次的职业境界;五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六是具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责任。
(2)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准。教师的专业水准对学校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改革不是单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单纯靠教材编写的作用。它意味着教师的课程管理的根本变革,而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价值观的根本变革。教师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课程文化的创造者、教材文化的创造者。
(3)教师的行为文化。包括教师的仪表、服饰、风度等外部形象文化和教师的内涵、文化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
(4)教师的合作文化。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突破学科教师个人主义的藩篱,进行协同合作,形成一种同事合作的文化氛围。要构建教师发展的大平台,引导教师在合作中进行课程改革,借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教师在专业建设改革与合理的评价机制中多元发展,形成探究合作型的教师群体。
5.学生文化的重构
在重新审视课程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创新也是尤其重要的。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学生文化建设主要有:以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个性发展”的学习文化;以学生个体、班级面貌、宿舍的外在表现为特征的形象文化;还有礼仪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建设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形成“自主学习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学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6.根植于课程文化之上的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在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中来,将课程管理权力整合到最佳状态。赋予走进新课程学校和教师以课程管理的权力和空间,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所有人的聪明与智慧,让他们关注课程、了解课程,在分享课程管理权力的同时,也主动承担促进课程发展的重任。
(2)课程管理趋向对话交流。要承认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允许不同观点交流与碰撞,有不同意见才能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形成一个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合作氛围。对话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手段,将为改变单一呆板的课程管理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要就课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不断发掘出课程发展的生长点,保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管理渠道的畅通,形成良性循环与反馈,拉近课程决策者与课程实践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互动起来,相互为对方以及课程管理的发展注入活力,让课程管理走入良性循环轨道。
(3)课程管理需要科学决策。实现课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对课程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与研究,让课程管理的工作过程同时成为一个不断研究的学习提高过程,这样就能避免按部就班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把课程管理建立在扎实的课程研究基础之上,走出低头实践的怪圈,抬起头来走路,明晰课程管理的发展方向,用创新的精神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进取,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课程决策,就能大大提高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课程管理重在服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理念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是更高层次的、更具时代特点的管理。简单地发号施令已经成为落后的管理规范,这样的管理会把许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杀掉。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以保障其尽快落到实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管理理念,明确与充实管理的内涵,管理本身还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建立在规范之上的体系化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文化落实在课程管理上,就是要为课程实践者们提供各种及时、全面的服务,让他们的课程行为在厚实的人本化的管理平台上进行。我们要为课程管理增添新的内容,管理者们要通过适当有效的管理,为基层的课程实施提供各种便利的软硬件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关于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条件。
郑和下西洋视域的海洋文化创新 篇7
1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弘扬
l405–1433年, 郑和率领大规模的船队, 7次远航“西洋”, 遍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翻开了中国海洋文化走向开放的辉煌一页。中国海洋文化从发展历程来看, 自汉唐到郑和时期得到很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发展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联系。从船队的规模、海员的数量、航行的线路和执行的使命来看, 郑和下西洋涵盖了海洋文化的方方面面, 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海洋文化开放发展阶段;从时间上来看, 郑和下西洋历时长达28年, 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弘扬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
1.1 郑和下西洋呼唤海洋意识, 树立了海权思想
郑和下西洋, 与其具有的海洋意识并树立海权思想分不开。明朝初年, 东南亚一带海盗成群, 倭寇猖獗, 面对这些困境, 有多年航海经验的郑和充分意识到海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开主张捍卫国家海洋主权。他认为, 若要“统御万方”, “教化四夷”, 就必须“巡弋异域”, 慑服敢与中国抗衡者, 生擒蛮王之梗化不恭者, 殄灭寇兵之肆暴掠者[2]。由此可见, 600多年前郑和对海洋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所起的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海权思想是先进海洋意识的体现。
明仁宗继位后, 全盘否定了明成祖的对外开放政策, 甚至抹煞郑和六下西洋的丰功伟绩, 各种反对声音接踵而来。面对朝廷禁止再下西洋, 郑和毅然慷慨谏言:“欲国家富强, 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 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 华夏危矣”[3]。郑和深知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其作为国家联系世界的纽带和桥梁, 是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 应加强对海洋的控制和利用。海权绝然不能失去, 若一旦丧失, 则丧失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财富, 更会使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2 郑和下西洋主张和平友好, 提倡建立文明的东方海洋秩序
郑和下西洋期间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优良传统以及中国海洋文化文明发展的实质, 他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残杀、扩张、掠夺为手段所宣扬的海洋文化大相径庭。据统计, 明成祖永乐时期, 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来华访问的使节共有318次, 平均每年有15次。更有渤泥 (今文莱) 、满加拉、苏禄 (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古麻刺朗 (今菲律宾内) 4国11位国王, 亲自率团前来明朝进行国事访问[4]。郑和船队无疑是和平之师、友好使者, 他们没有在海外建立一块殖民地, 没有攻伐杀戮, 而是与各国相互交流, 互通有无。郑和接通了中国、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海之间的海上交通网络, 为东西方海上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一体化进程, 建立了文明的东方海洋秩序。郑和所倡导的海洋文化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平友好的精神实质, 更具包容性和宽容性, 是真正先进的海洋文化。
1.3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与海洋有关的各类科学技术的进步
首先,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发展。当时中国的造船业位于世界的前列,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有近百艘, 最大者长150米、宽61米, 载重量数千吨, 远远超过了此后的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所率领的船队。郑和船队配有指南针、罗盘、风帆等工具, 能够在逆水顶风的情况下航行, 郑和本人曾主持绘制过航海图, 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华民族的航海技术, 是世界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航海图, 也是郑和下西洋航海实践的结晶。与此同时, 郑和船队还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测定船位方法———对景定位、测深定位和天文定位方法。郑和时期的中国航海技术引领世界。
其次, 郑和下西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世界地理学。在航行过程中, 其记录了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地名约500个, 并且详细阐述了这些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以及文化。
此外, 郑和下西洋对气象学也有较大的贡献, 其在航行过程中掌握了季风规律, 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航海气象, 如天气的晴雨、海流、潮汐等的变化。
1.4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不同海洋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海洋文化方面, 郑和下西洋时期主要有两种文化系统。一种是以明王朝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系统。东亚的朝鲜、日本等国认可并接受了这种文化传统。另一种文化系统, 是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系统, 在东南亚和西亚一些国家十分流行[4]。针对这两种迥异的文化系统, 郑和坚持互相尊重的原则, 采取了“儒回并举”策略。他主张按儒家思想与那些已经接受儒家思想的国家交往, 而对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也尊重他们的风俗, 维护他们的信仰。与此同时, 郑和努力促使儒佛道与伊斯兰教的相互融合。这样, 使得宗主国和藩国间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文化关系, 并有效地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郑和时期的这种文化交流是明代中期海洋文化中特有的, 是先进的海洋文化, 是值得弘扬的海洋文化。
综上可以看出, 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与开放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文明范式。
2 后郑和时代我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横渡印度洋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分别早了几十年或百多年, 而且船队规模之大, 船型之巨, 航海技术之先进, 人数之多, 时间之久, 航海累积里程之长, 都是他们无法比拟的。然而, 在这个由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而启动的人类社会轨迹的关键时期, 持续推动世界历史发生划时代巨变的航海事业, 不是持续了28年的郑和下西洋, 而是欧洲的航海。
始于600多年前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 仅仅是昙花一现, 未能像西方航海那样, 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 郑和下西洋既空前, 也绝后, 既获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也留下了莫大的历史遗憾。随着15世纪初叶郑和下西洋的结束, 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后, 明朝颁布了海禁政策和户口制度, 郑和下西洋被列为“弊政”, 从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逐渐衰落。明王朝的短视, 使中国第一次失去成为海洋大国的良机。
此后二三百年的闭关锁国, 包括顺治年间, 清廷为了断绝东南沿海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物资供应, 实行“海禁”, “寸板不许下水”的政策。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为由拒绝与英国通商。清朝康熙年间, 沈葆桢奏陈“台湾海外孤悬”, 主张以七省为口岸, 把台湾当作商业贸易的跳板, 但统治者继续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 不屑于走出国门……当大清的皇帝和大臣还沉浸在“四大发明”的骄傲中, 英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已经把中国远远抛在了脑后。就这样, 一个本有着引领世界航海技术和辉煌海洋文化的东方大国, 屡屡在封建统治者的短视之下, 一次又一次痛失发展机遇。
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海洋文化开始彻底走向衰落。特别是在19世纪50-60年代, 随着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的发明与广泛使用, 西方航运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中国传统的木帆船渐渐被淘汰。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里, 中国继续处于封闭隔绝的状态, 很少在海洋文化与海洋科技方面有所作为, 海洋文化也因此淡出历史舞台, 国人的海洋意识也由此逐渐淡薄。
3 海洋世纪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开发和利用海洋, 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是各沿海国家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 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弘扬海洋文化, 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5]。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 我们应该反思历史给予的教训, 立足当前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找出海洋文化发展落后之所在, 才能为海洋经济的腾飞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当前, 我们海洋文化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1 海洋知识宣传不到位, 海洋意识仍然薄弱
每当提及海洋, 大多数国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迷人的沿海风光、丰富的海底资源或者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 很少有人想到海洋灾害、海洋环境保护或海洋权益。
根据中国海洋报2012年公示的一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知道我国有约300万km2管辖海域的只有10.7%;知道我国海岸线总长大约18000 km的只有13%。知道我国500m2以上岛屿有6000多个的只有10.5%;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概念能正确理解的分别只有5.4%、4.0%、4.2%;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了解不多。只有16.7%的受访者准确知道地球上海洋的覆盖面积为71%[6]。相比日本, 日本自1941年起便规定每年7月20日为国家“海洋纪念日”,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 国会立法将7月20日确定为国家“海洋日”, 并在每年的7月27日隆重举办蓝海节, 专门表彰对海洋工作有杰出贡献的海洋工作者。2008年, 为了争夺更多海洋资源, 日本政府加大海洋知识的宣传力度, 甚至还在国民对海洋经济意识较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渔民”改称为“海民”的概念。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 日本国民海洋意识远远强于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此外, 调查报告还显示, 2010年的调查中有高达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地大物博, 且保持和睦的邻国关系为我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尤为重要, 争夺一些偏远、无人居住、开发难度大的小岛意义不大。”尽管这一现象在2011年有所改变, 但仍然有14.4%的受访者赞成“花费精力维护一些偏远小岛的权益得不偿失”的观点[6]。由此可见, 虽然目前国人的海洋意识有所提高, 但仍然比较薄弱。
3.2 海洋文化科教落后, 海洋人才缺乏
一国海洋文明的发展状况, 从其文化、教育中便可窥视一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辑单之蔷曾做过一项统计, 在唐诗三百首中, 诗句中提及“山”字的共有179次, “江、河”字样的出现了132次, 而“海”字却仅仅出现了40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著名作家和文学家辈出, 如鲁迅、徐志摩、茅盾、郁达夫等, 可以说他们撑起了中国文学史的半壁江山, 但他们都作为生长在海边的作家却没有创造出中国的海洋文学, 未免让人觉得有点失望。近年来, 在海洋教育方面也出现弱化现象, 如承载着海洋知识的地理学科被很多城市排除出高考范围, 学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又如大学阶段专业分工过细, 大学生知识面窄, 缺乏对地球环境的了解, 缺乏海洋国土知识教育, 因此对海洋权益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我国研究海洋文化, 是伴随着国际国内对海洋的重视, 自“海洋世纪即将来临的20世纪末”开始起步的, 但明确地将海洋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 仅有十多年的历史, 对海洋问题研究的学者不多, 对海疆问题研究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 海洋军事、海洋科技、海洋外交等综合人才亦是奇缺, 由此造成了海洋专家难找的尴尬。在这些困境的背后, 暴露的正是我国海洋文化科教落后的局面。
3.3 海洋文化发展品位较低
以海洋旅游业为例。在海洋世纪, 旅游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与海洋的结合是大势所趋, 海洋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旅游时尚。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 海洋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 近几年更以15%的年增长率快速向前发展[8]。作为海洋大国, 我国海洋文化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已成为众多滨海城市的支柱产业。但是, 与世界上海洋文化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海洋文化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如海洋文化内涵不足, 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低, 海洋历史遗存保护不力, 过于片面追求海洋文化建设的全面性而忽视独特性, 重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而轻创造海洋时代文化等, 导致我国海洋文化旅游业的开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服务水平较差等不足。总的来说, 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品位有待提高。
3.4 海洋制度文化发展滞后
海洋制度文化建设的好坏, 影响着整个国家海洋文化的兴衰。英国早在1651年便颁布《扩大商船队和奖励英国航海条例》, 有力地保障了其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美国1890年就通过《海军法》, 增强了海上军事力量, 为争夺海上霸权作准备。目前, 各主要海洋国家均日益重视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战略、海洋政策的发展与完善。而我国自明朝以来就实施“海禁政策”, 并长期禁止进行与海有关的活动, 这导致我国海洋制度文化建设起步较晚, 到目前为止, 对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战略、海洋政策的研究者还是少数, 而近年来关于海洋制度文化的研究成果中仍然多拘泥于对海外贸易和海防等传统问题的研究, 我国海洋制度文化发展相当滞后, 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日益激烈的海洋竞技, 我们必须及时深入研究海洋战略、调整海洋政策、创新海洋制度。
4 弘扬郑和精神, 创新海洋文化
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充分说明, 中国人最先光顾海洋, 但却未能最先重视海洋;中国人最早横跨海洋, 但却未能持久地雄起海洋, 以致我们最终被海洋所遗弃。海殇则国衰, 海强则国兴。总结历史经验, 反思历史教训, 从现在开始, 我们要在弘扬郑和精神的基础上摆脱旧的思维定势, 以学习、开放、发展的胸怀来创新海洋文化,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以先进的海洋文化引领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
4.1 加强海洋知识宣传, 增强国人海洋意识
针对我国国民整体海洋意识薄弱的现状, 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传播海洋科学思想、弘扬海洋科学精神、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推广海洋科学方法。首先从国家各级领导层开始, 确立领导人的海洋战略意识, 让他们及时了解国际海洋先进信息,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海洋政策。其次, 在青少年中普及海洋意识教育工作, 把海洋国土观教育、海洋环境保护教育、海洋权益观教育等涉海教材纳入各级学校的教科书当中, 以增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最后, 通过举办海洋文化展览会、建立海洋博物馆、制作海洋影片等形式, 引起普通大众对于海洋的关注,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2 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培养海洋综合人才
海洋文化是一种逆浪而上的文化, 其蕴含着一种不安分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这种创新和进取需要不断的发展作为支撑力量, 发展依靠的是知识, 而知识的载体是教育, 要创造先进的海洋文化, 必须以教育为突破口, 建立起海洋综合人才培养机制。海洋涉及方方面的知识, 包括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 在海洋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海洋社科类、战略类研究还不够深入, 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 不断完善海洋问题研究体系, 培养更多的海洋人才。沿海城市可以借鉴青岛市的做法, 申请办理海洋类大学、开设海洋文化课程, 建立海洋类教育、科研及管理机构, 争取举办海洋节和海洋论坛, 深入海洋工作研究, 培养海洋高级人才, 以科学教育、海洋人才带动先进海洋文化的发展。
4.3 挖掘海洋文化内涵, 提升海洋文化品位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 但未发挥出其最优功效, 因此未能获得最大社会经济价值, 归根到底是文化内涵未被充分挖掘。第一, 在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资源时首先要树立海洋文化保护意识, 保护好海洋文化遗产, 维护好海洋景观, 保持好海洋生态平衡。第二, 提升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规模与层次, 如海边基础设施建设要懂得用海洋文化进行包装, 海洋产品要有真正的“海味”, 如海洋渔业、盐业、体育竞技业、饮食文化业, 甚至海洋景区服务业也要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第三, 在开发海洋文化旅游中, 对于海洋历史遗址, 要保持原貌并加强管理, 对于海洋民俗、海洋宗教文化、海洋艺术、海洋科技知识等, 要加强搜集、整理和归纳, 以适当的载体充分利用或展示, 以使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海洋文化。
4.4 重视海洋制度文化, 创新海洋制度文化
纵观世界海洋发展史, 我们常常望洋兴叹, 持续推动世界航海事业发生划时代巨变的不是我们持续了28年的郑和七下西洋, 而是欧洲的航海, 是他们率先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 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的航海能力逊色于西方, 而是我们的海洋政策、海洋制度落后于西方。“海禁”政策带来的是深远影响和巨大创伤, 西方发达海洋国家颁布的海洋法律制度、实施的海洋战略计划带来的是领海主权的侵占、海洋资源的掠夺。因此, 从现在开始, 我们必须把海洋制度文化建设提上议程, 积极制定相关海洋法律法规, 实施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 完善海洋管理体制, 将海洋制度文化提升到与海洋物质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 确保以创新的海洋文化制度保障先进海洋文化的推进。
5 结语
国家未来的发展寄托于海洋, 发展海洋文化走海洋强国之路,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当今国际发展竞争和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洋, 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增强国民的海洋文化知识学习, 使海洋文化融入政府的执政理念, 融入社会的发展思路, 融入公众的具体行动, 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强化全民族的学习, 发展海洋文化的活动, 从战略高度统筹、推动海洋文化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随着中华民族征服海洋、经略海洋的第3个鼎盛时期的到来, 中华海洋文化将再现辉煌, 一个和平崛起的海洋大国一定会长久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文化研究所.郑和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鼎盛及其世界意义[EB/OL]. (2007-11-15) http://www.zjvtit.edu.cn/ksexport/1028/_ghwhart.jsp?article=124280
[2]饶咬成.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 2005 (5) :89
[3]德勃雷诺.海外华人·序言[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2
[4]马志荣, 薛三让.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现代思考[J].西安:西北师大学报, 2007 (5) :122-123
[5]高丰舟.浅析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关系[EB/OL]. (2008-12-12) http://www.hycfw.com/hywh/whyj/2008/12/12/17533.html
[6]国家海洋局.国民海洋意识调查[N].中国海洋报, 2012-06-08 (003)
文化视域下 篇8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也是文化软实力中重要资源。武术最早要追溯到原始时代人类的各种活动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维系自己的生命与延续种族,创造了一种以技击搏杀为形式的技术,即原始的武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武术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它慢慢弱化了军事中的搏杀之术, 并且在“民族文化的摇篮中,不断汲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法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2]。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庸思想以及“德艺双修”的健身价值和武德教化等都折射出武术文化的魅力。但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传统的传承方式——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桎梏思想严重束缚着武术的发展,导致许多武术流派及种类在民间无形地消亡。因此,基于国家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视域下,武术文化传承路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整合文化资源,概况地分为三个部分:(1)走文化产业开发的强国之路(网络化、数字化传媒); (2)走全民健身的利民之路;(3)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1 走文化产业开发的强国之路(网络化、数字化传媒打造的文化 产品)
党的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占18%~25%,每年创造价值近9000亿美元。[3]而我国文化产业所占比例较低,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与整合,尤其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武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武术文化资源正慢慢频临消亡的状态,一些武术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承方式的保守、手段单一,使其显得苍白无力失去活力,其根源是没有适应时代所需。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武术文化要传承与弘扬,就必须打破过去的传统传承方式,不断地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去迎合大众。武术文化在视觉文化当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它可以借助图像、文字等不同传播途径吸引着人。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通过文化主体的武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审美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武术文化自身的传统魅力。如李小龙就是通过电影使外国人认识到中国武术的第一人。李小龙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影片,不仅在中国引起了轰动,同样在国外也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功夫的浪潮。李小龙在影片中使用的中国功夫,简单、实用的武术文化深受外国武术爱好者的喜爱。他们在学习武术的格斗技法的同时也学习了武术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少林寺》不仅造就了中国功夫之星——李连杰,同时在内地刮起了习练武术之风,使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武术的习练之中。影片不仅对外宣传了少林武术文化,还更多的解读了中国佛教禅宗文化中的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交融性特点。文化产业的开发与整合成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强有力的竞争手段,如美国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博得世界观众的喜爱,而《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充分吸取和利用了武术、熊猫等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借用花木兰等中国文化资源以更好地适应中国观众的情趣与文化认同,在取得巨额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无形中将美国的价值观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消费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增强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把武术文化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去,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丰富文化产业资源,还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 走全民健身的利民之路
武术文化走全民健身的利民之路,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全民健身工程的提出是时代发展所需,换句话说,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任何制度的出现是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文化、政治、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纲要提出了:①全民健身计划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②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4]2012年1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五年》白皮书,主要总结了十五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工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所面临的严峻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体育发展资源整体有限, 全民健身的发展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5]等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普遍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健身成为时尚,而武术文化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中华先民在长期的武术实践中,逐步将中医理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导引养生术与武术溶于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健身法宝。武术谚语中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即内养性情、固气壮胆;外练筋骨、手足矫健。武术的强身健体主要体现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锻炼方面。中国传统的养生术认为,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6]武术文化通过发挥健身娱乐功能,使居民在紧张劳动之后的休息和娱乐中,能得到健康积极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如武术中的“导引养生术”、“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成为人们健身与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和最具有实效性的健身运动。武术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彩 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展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它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统一,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回归。[7](2)全民健身工程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发展契机,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武术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提供了的财力、人力,并且制定一些优惠性政策。
3 走教育的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武术发展相对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素质过硬、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武术人才。而武术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 学校武术成为教育的重点。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基[2004]7号文件)明确提出“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 的通知》(教体艺厅[2010]8号文件)指出:“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武术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忠、义、正、信、刚、毅、勇、诚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形成仁、宽、恕、礼、让的道德品格,还有助于磨炼坚韧不拔、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其作用不可替代。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学校武术开展的重要社会价值是张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大武术的宣传,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最终将武术课纳入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使武术成为修身、自卫和德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手段,培养文武兼备、高素质、全面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所追求的民族复兴的理想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武术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改造工作。应该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成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地选择武术教育和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和策略出发,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教育、教学方法科学化、艺术化。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致并最终乐于接受武术,将是武术教育面临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将武德教育贯穿于武技教育的始终。通过不断地融入新鲜血液武术文化才能焕发青春,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路径——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等口传身授的模式提出挑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国家软实力提升视角对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在国家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视域下,武术文化传承路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整合文化资源,走文化产业开发的强国之路(网络化、数字化传媒打造的文化产品);走全民健身的利民之路;走教育的持续发展之路等。
文化视域下 篇9
商业电影为了生存、发展, 就必须想方设法将其变成能赚钱的电影, 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会得到相应好回报的票房, 同样, 一个也许在精英人士眼中的“烂片”电影却有可能会得到观众的青睐。电影《小时代》正是这样一个为赚钱而存在的商业电影的典型, 观众清楚明白的知道导演是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导演, 知道原著故事纸醉金迷拜金浮夸, 可仍前仆后继的选择观看, 梳理出其中缘由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票房保障:明星效益
商业电影拍摄的是一种投资行为, 影片的投资人、制作人都深谙电影运作的手段, 清楚明白电影赚取的法则, 迈着统一的步伐朝市场看齐, 拍出一部分观众想看喜欢看的电影。而明星无疑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里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银幕上演员的身体点燃了看影人的欲望, 演员的表演在电影的观赏过程中提供了根本的快感。明星的形象占据各大电影的宣传海报, 并且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杂志封面,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明星已然是商品的一个核心元素, 可以用来宣传推广一部电影——明星无论是在电影制作人还是电影观众的头脑里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他或者她可以媲美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 或者是宏伟壮观的场景, 抑或一个时尚流行的导演”[1]。
电影《小时代》由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谢依霖、陈学冬、 柯震东等新生代明星领衔主演。毫无疑问, 他们都是一群活跃在当今影视圈中的小花旦、小生, 他们的标签似乎永远都是“年轻”、“漂亮”、“帅气”。撇开剧情、演技、宣传、 制作等条件来说, 光是明星这一项就足以有了只赚不赔的票房保障。
二、永恒主题:青春与爱情
青春爱情不管在何类题材中, 总能找到其立身之地, 因为它是大众共享的感情。威廉斯认为“大众”一词有四种现行的含义“为很多人所喜爱”、“质量低劣的作品”、“被特意用来赢取人们喜爱的作品”, “人们为自己制作的文化”。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关于青春爱情的主题不计其数, 甚至成为了一种类型, 然而却总能受到大众的追捧。
作为青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小时代》符合观众的特定心理需求和趣味, 它的爱情观和浮夸华丽的场面调度俘获了大批的年轻受众。虽然看上去不太真实, 但现在年轻人就是喜欢幻想这样的生活和爱情——不劳而获、不学有术还有钱花。中国当下年轻人每天面对各种生存、工作的压力, 他们怀着消遣娱乐以及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走入电影院, 哪怕只是观看电影明星窈窕的身段, 华丽的服装以及英俊的侧脸以得到暂时的放松。
三、核心力量:粉丝支持
电影《小时代》改编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说, 原本就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 对于他们而言, 电影拍摄得好坏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气火爆。在电影中出演的明星们, 都拥有很多的粉丝, 例如杨幂和柯震东, 他们的粉丝群体巨大, 影响力大, 在影片上映时, 不惜财力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 包场电影; 一路追捧他们的发布会。就是基于这样的粉丝群体, 才得以支撑他们的电影票房。
四、不可缺少:营销手段
此外, 影片的营销团队也功不可没。郭敬明的抄袭事件、 与作家韩寒的争锋相对包括其身高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而杨幂等则是话题女星;柯震东则更是话题制造机。 影片的营销团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宣传电影的“好机会”, 在影片公映后引发了微博“大V”与郭敬明的粉丝隔空对骂, 一场微博的骂仗, 反倒又为其争夺了炒作势头。影片中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生活, 都充斥着奢靡之息, 这又与郭敬明在生活中“炫富”的种种事件相结合, 不少媒体工作者指出“郭敬明站在奢侈品的一端, 不但赢得了更多顶级品牌的支持, 同时也引起了更高的社会关注度。”在面对各方的争议时, 郭敬明倒一改昔日的张扬, 虚心的接受来自业界的批评, 反倒为影片引发了又一轮的关注度。其团队清楚明白市场需求与运作, 轻松的在营销方面赢得胜利。
五、结语
随着我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张, 院线的大幅度增长, 年轻一代成了一般大众文化电影的票房贡献的中坚力量, 他们喜好的, 追求的都是大众的, 毕竟精英文化属于少部分人。
摘要: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小时代》大众文化电影的一种, 虽然口碑不佳, 却没能阻其在票房上收获成功。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大众文化视域下成功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小时代》,大众文化,电影
参考文献
文化视域下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因此, 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如何建设好校园文化, 传播好校园文化, 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 通过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意志等理性或非理性因素, 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整体道德素质水平。
1.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舞台。
网络资源涉及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 相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有着信息承载容量大、来源广泛、覆盖面广、强调互动、便利快捷、表现形式丰富等优势。网络文化平台是培养教育大学生的新窗口、新模式。这种新的窗口使得大学生愿意在网上流露真实思想, 对时局大事及生活小事等发表自己的的观点和感受, 是观察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窗口”。同时,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艺术性打破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旧模式, 改变了学校主要以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为主, 内容单调、形式呆板、效果一般的局面。这使思想教育等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创新了思想政治等工作的途径。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使传统的大学校园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首先,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控制力和影响力, 极力向世界传播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和文化思想。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冲击, 也对社会主义高校德育阵地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对于那些思想意识水平较低、缺乏足够的辨别和吸收能力的大学生, 容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 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其次, 对大学生校园主流文化的挑战。目前, 高校校园网建设已具规模, 为师生员工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是网络世界是绚烂而充满诱惑的, 很多思想发育不成熟的大学生难免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网络成瘾症、现实交往障碍在很多当代大学生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调查显示, 多数大学生上网常浏览的是个大网站和自己的主业和博客, 主要关心新闻时事、资源和购物信息, 而对于学校信息则关注较少, 只有约10%的大学生常浏览校园网站。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校园网站作为一个围绕特定的内容、为师生服务平台, 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取向。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内容广泛、环境开放、角色虚拟等特点。
1.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与关注情况。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塑造健康校园文化,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加强学校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然而, 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关注总体是不够的, 6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不怎么关注, 另有部分大学生表示从未关注过。对于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 BBS文化、博客文化、网络原创视频等最受大学生们青睐。另外, 他们对校园动态信息、文艺创作、高校集萃等网络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 调查显示, 大学生希望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应该具有学习资源下载、名师课堂、就业、大学讲坛、心理咨询、在线交流、考研平台、学生成果展示等模块和功能, 并且认为不同类型的高校网络文化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对部分大学校园文化网站进行研究分析, 当前, 高校校园文化网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清华大学的“学生清华”、同济大学的“同济方舟”, 等等。这些网站 以不同形式的网络文化载体, 学习、交流, 获取知识, 陶冶情操, 规范行为, 净化心灵, 提高素养[2]。
但是, 现状表明, 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只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层次, 一些虽然提供了BBS、留言板等沟通工具, 但是利用网络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开展交流互动并不普遍。一些学校网络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渗透形式都比较单调, 内容表现形式静止的多, 动态的少, 平面的多, 立体的少。文化渗透教育没有充分依托网络的技术优势, 实现网上网下校园文化渗透教育的互补性。另外, 许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网站建设没有立足本校实际, 网络文化体系不完整, 校园文化网自己特色不明显, 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对大学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并未落实。
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态度和认识还有待端正和提高, 如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参与意识等。另外, 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 因此, 从管理机制、内容设置、表现形式、宣传引导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和改进。调查显示, 有70%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网络文化建设不太满意。
通过现状分析,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表现出如下不足:一是网络文化体系不完整, 贪大求全, 特色不突出;二是内容单调, 更新慢, 缺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三是网络平台功能比较单一, 交流权限开放不够, 信息交流受阻, 学生只能做看客, 没有很好地把握基于网络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三、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措施
1.科学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的宣传与引导。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 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冲突更加剧烈,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时, 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滋生, 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因此, 必须加大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度, 使其真正理解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帮助形成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态度, 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使网络文化一开始便步入健康、文明的发展轨道。学校加大管理力度,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传播校园主流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使其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网络平台, 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首先, 健全网络立法, 依法治网, 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 从技术层面加强建设, 保证网页的安全性;再次,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机制建设, 有效规范网上行为。
2.以学生为本, 构建贴近学生的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体系。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网站能否发挥好其引导和教育的功能, 关键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 使他们主动去访问和点击。那么, 如何提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吸引力, 以学生为本是重要的理念。我们的调查发现, 在网络文化内容中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全都是与自身生活、学习相关的内容, 如学习资源、就业、大学讲坛、心理咨询、教育动态、考研平台、学生成果展示等, 都是大学生渴望建设的模块。
从上述内容看出,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让大学生在网上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料接收, 健康向上的娱乐体验, 接受教育, 陶冶情操, 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 增强自己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 发展自身的文化创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 体现出教育性;另一方面也要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服务性,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通过交流与参与, 缓解心理压力, 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惟其如此, 才能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网站的归属感、认同感。
3.突出特色, 打造具有本校特色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 这与院校本身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人文环境、历史渊源、专业特点、规范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确立自己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理工科院校、民族院校、师范院校等, 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 师范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就应有自己的要求, 体现师范的个性与特色, 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上, 要弘扬“师”的灵魂, 塑造“师”的形象, 培养“师”的素质。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程中, 就应紧紧围绕师范性这个根本点, 通过网络平台以不同的形式来培养未来教师对“师”的情感, 提高从“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外宣翻译 篇11
[关键词]文化;传播;外宣翻译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但我们的软实力,诸如表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产品,在世界上却影响较为有限,原因之一就是翻译问题成为阻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加,为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中文资料译为外文的需求日渐增多,外宣翻译更加变得举足轻重。外宣翻译不仅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而且有助于世界人民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激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的途径,从而最终达到传播并发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的涵义
1991年召开的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推进我国文化外宣活动赋予了“外宣”一词新的时代意义,“外宣”的概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使得当代我国文化领域的“外宣”任务重大,“对外宣传”更多的可以理解为“对外文化传播”。世界人民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历史久远,自从有了人类文明,文化的交流传播就生生不息。在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形势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
三、文化外宣的现状和问题
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成功举办多次国际盛会,接待数十万外国游客;政府开展加强双语标识语翻译活动,努力消除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大部分城市都建立了城市双语网站;旅游景区的宣传册子发行双语版等等。但总的来说,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如何系统全面准确的进行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明的魅力是当前文化外宣翻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外宣翻译还需要处理好语言问题和文化差异问题。语言问题主要包括语言错误和与语法错误。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使用各种不规范的拼写,甚至是以拼音代替英文翻译,用词不符合英语规范,典型的中式英语。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外宣翻译的障碍。不同文化间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太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文化外宣困难重重。伴随着近年来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催生新词新义,文化外宣面临着更多挑战。
四、文化外宣的改进方法
文化的宣传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外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大不相同,文化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为了使目的语文化的受众了解、欣赏甚至接受中国文化,文化外宣尤其需要遵循黄友义先生“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1.加强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的研究
由于我国文化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学术研究缺乏,应该加强理论视角下的策略研究。在文化外宣的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不可一味的在目标语文化中对应的词语,造成我国文化影响的消减,对于文化影响力大的内容音译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文化外宣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中国读者耳熟能详、不言自明的词语,但是对于那些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缺乏了解与知识的外国预期受众来说,只能是困惑重重。释义法在处理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中尤为重要。此外,文化外宣翻译要注意各国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背景各异,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由于错误的文化视角所导致的机械地、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能弄巧成拙,不仅对文化宣传和推介无益,反而会引起目标受众的困惑和抵触。
2.提高文化外宣翻译人员从业素质
外宣翻译人员首先要具备精通外语的能力。精湛的外語翻译能力是衡量外宣翻译人才的关键因素。精通外语不仅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而且还能够将源语言准确及时地转化成目标语言。正如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那样,外宣翻译人员需要把好语言质量关,同时运用一些规范的翻译技巧,才能真正达到精通外语。精通外语要求外宣翻译人才掌握语言基础训练和翻译基本技能训练、外宣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口译和笔译的技巧。以符合目标语的语法习惯和语言特征为目标,达到准确传达源语意思的目的。外宣翻译人员还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汉语的博大精深使得每一位外宣翻译人员在处理一些文稿翻译时感慨万千。中文翻译的难度之大不亚于文学创作。一位欧洲的汉学家曾经说过:“汉语具有一个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达方式的宝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常常有些词语,在欧洲语文的翻译中好像都是一些同义词,但在汉语原文中却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从语言的谱系上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该语系是世界上形成最早、流通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庞大的语言词汇,丰富的成语典故,精美的诗歌词曲都是外宣翻译人员天天都要面对的难题。更有甚者,有些词汇在目标语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表达。外宣翻译人员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王以铸先生曾讲过:“翻译工作者至少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对原文的真正理解,这是外语水平。第二是对所译东西(文史、科技……)必须是内行。这是专业素养问题。第三是中文要运用自如,有高超的表达能力,这是中文造诣问题。”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外宣翻译工作人员必须对所译地域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真正成为一个内行,只有这样,在翻译一些非常专业的文献材料时,才能够翻译的准确无误,入木三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塑造国民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大家族中真正崛起的标志,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认可的标志。外宣翻译是促进中国文化扩展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坚持“外宣三贴近”的首要原则下,充分重视外宣翻译中历史、信仰、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参考、借鉴国外高校外宣材料,从受众的角度换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的认同机制[J].中国翻译,2007(1):60-65.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4]张绍杰.河南旅游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7-78.
[5]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 2013(1):19-27.
文化意象视域下的翻译误解研究 篇12
一、“创造性叛逆“定义和分类
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对文学交际这一问题提出了“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 随后这一概念被运用到了翻译中。他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到:“说翻译是叛逆, 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 (指语言) ;说翻译是创造性的, 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 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能延长作品的生命, 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谢天振, 1999) 国内学者谢天振则将其分成了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两种类型和个性化翻译、误译和漏译、节译和编译等多种表现形式。
二、文化因素对其影响
翻译者进行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工作, 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必须要具有主动创造的能力才能将读者带入不同的文化氛围中, 体会绚丽的异域文化。译者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方法, 在不改变原文本意的情况下, 解决由于文化因素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而创造性叛逆就是一种很好的技巧。本文将从不同民族的心理、文化意象和审美观念等方面详细分析文化因素对“创造性叛逆”的影响, 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创造性叛逆”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文化间的交融与合作。而“创造性叛逆”就是由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相互碰撞、融合而渐渐形成的。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两种语言的表达很难实现完全的对等, 在语际转换过程中, 意象翻译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落”。 (田雨, 2009)
(一) 不同的审美观念
不同的民族间的审美观念必定会有一定的差异, 而创造性叛逆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对于跨文化翻译的制约。就如对中国诗词的翻译, 按照我们的审美情趣, 潺潺流水、清幽山谷、迂回曲径描绘的绝对是诗情画意的美景, 是人们心中无限向往的世外桃源。而中国人这种动静结合、相互衬托的意境是欧美人无法领会的。若译者一字一句的直接翻译, 反而失了美感。但如果译者了解了这种审美观念的差异, 其创造性的翻译则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对美女的评价上, 最明显地突出了中西方的审美差异, 也将审美观念的不同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方人眼中的美女往往分为三类:黑发黑眼、金发碧眼和金发天使, 并且西方人以阳光、健康为美。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曾以病娇为美, 且美女大多是肤质白皙、体态娇柔、身材窈窕, 正所谓“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不同的社会形式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审美观念差异, 译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在翻译的过程中, 从自身的文化体系出发, 用自身文化的语言习惯来对原文进行翻译, 使得读者能体会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从这一点来看, 这种翻译手法虽是叛逆的, 但又是忠于原文的。
(二) 不同的民族心理
每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其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内心的文化积淀, 是根深蒂固的。就如同不同民族对于红色的理解。在中国, 由于自古以来对于太阳的崇敬, 红色几乎就是喜庆、欢乐、幸福、美好和吉利的象征。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乔迁之喜, 无论是欢庆节日还是亲朋欢聚, 总能看到红色的身影。然而在西方国家, 红色在通常情况下会让人们联想到暴力和血腥, 甚至在某些国家是十分忌讳的颜色。而绿色则更被人们所喜爱, 因其使人联想到和平、宁静和大自然。所以, 译者可以在翻译的时候将这两种颜色进行巧妙的转换, 使译文和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 中西文化间的另一个巨大差异表现在对“性”这一词的理解上。在英语中, “sexy”一词主要用于赞扬男性或女性具有健康而充满魅力的体态。在希腊的个体雕塑“掷铁饼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它生动地表现了瞬间的形态美, “sexy”的感觉从那曲线完美的肌肉和强健有力的线条中体现了出来。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忌讳心理的影响下, 人们大多对“性”这一词闭口不谈。在中国, “性”往往会引起肮脏的、不健康的等让人反感的联想。就像对“sex and city”这一热门电视剧名称的翻译, 若是直译为《性与城市》, 过于暴露了“性”这一字眼, 会让传统的中国观众难以接受甚至感到反感, 而翻译成《欲望都市》则会避免这一问题。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两种语言的表达很难实现完全的对等, 在语际转换过程中, 意象翻译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落”。 (田雨, 2009)
译者要意识到不同民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翻译会令读者难以接受的字眼, 以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意境。
(三) 不同的文化意象
意象就是对抽象艺术形象或带有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的一种表达。文化意象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常都与自身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有关, 有些包含了神话传说或图腾崇拜, 是这个民族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意象整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而这种特有的意象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中国的古典名著或诗词歌赋常常蕴含着文化意象, 引用了许多历史中的文化典故。中国许多作者都会引用历史典故来借古讽今或抒发自己的志向。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和这些典故的文化背景的外国读者, 是无法从直译的文章中体会到原作者所想表达的深意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文化意象的缺失, 但如果能巧妙的表达出原文的寓意, 也算是“创造性叛逆”的成功运用。在这举一个在跨文化翻译中因文化意象的缺失造成“创造性翻译”的例子。赵景深在1922年根据英译本转译契柯夫的小说《万卡》时将“Milky Way”翻译成了“牛奶路”。这一翻译从文化意象的角度上来说也是正确的。相比较下, 在这两个译文中“Milky Way”的译法是最大的不同点, 赵景深将其直译为了“牛奶路”, 而在通行版的译文中将其翻译成了“天河”。正因为“路”和“河”这两个中英文化意象的错位, 造成了这两种不同的翻译。在希腊神话中, 众神聚居的奥林帕斯山通向大地的乳白色大“路”就被称为了“Milky Way”。而“天河”则来自于中国唯美的民间故事, 讲述了牛郎织女, 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而对于原文中的“擦洗”一词, 通行译文中的“天河”似乎于理不通, 毕竟“河”是流动着的液体, 无法用“擦洗过”来形容, 反而造成了原文文化意象的破坏, 从而误导读者, 而赵景深所译的“牛奶路”反而还能说的过去。在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当代社会, 人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逐渐接受了起初在翻译中不被人所接受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 赵先生误打误撞的对译入语的叛逆反而更加合理, 这也揭示了翻译最根本的目的, 同时也为不同文化间日后的交流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
三、结论
由于翻译者自身文化特色对于语言的限制, 尤其是翻译译用语与原语言之间的语法、意境的差异, 再好的译者也无法使译文与原文完全等同, 只能尽其所能地使译文与原文无限地接近, 因此“创造性叛逆”在跨文化翻译中是无法避免的。基于不同的文化因素, 译者要适当地进行取舍来使得译文更加贴近原文。而这种创造性到底能发挥多大的威力, 不仅仅会受到原文抗议性强弱的影响, 也会受到译者自身的语言特色的影响, 更会受到审美观念、民族特色、文化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叛逆”的翻译并不能片面地等同于胡乱的翻译, 而应该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 遵从一定的原则和条件来进行翻译工作。“叛逆”必须以“创造性”为前提, 译者要主观能动地来创造出恰当的并且贴近原文的译文, 要遵守忠于原文的根本原则。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以及译者对于不同文化各自的特色和相互间的差异的认知形成了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创造性叛逆在跨文化翻译中的运用, 将大大减少文化间错误的理解和阐释, 从而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田雨.小议汉诗的意象翻译[J].活力, 2009, (1) :11.
[2]陈光祥.可译性与可译度[J].外语研究, 2003, (2) :58-60.
【文化视域下】推荐阅读:
文化视域下的科技文化05-10
非物质文化视域10-07
跨文化视域比较的意义10-18
基于民俗学视域分析西藏民俗文化发展论文08-01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05-11
审美视域下的中国床具09-17
统编教材视域下集体备课策略07-30
伦理学视域下的尊严05-24
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06-27
环境视域下的相邻关系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