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精选8篇)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1
摘要:当前社会,“养生”成为众多网络热词之一,这不仅体现出人们更加注重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反应出现代人所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以来,体育运动都是国家重点关注领域,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和广泛普及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因此本文在介绍阳光体育运动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其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结合,通过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原因,给出以阳光体育为背景,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身心健康;阳光体育运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从青少年时期培养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增强人的身心健康素质,以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我国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自此,“阳光体育运动”理念成为各级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的意义及其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关系
1.1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的意义。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对传统体育内涵的再认识和延伸。阳光体育运动提倡将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鼓励学生走出操场,去亲身接触、拥抱和体验自然,像阳光一样充满活力和朝气,同时不断丰富体育锻炼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以便学生选择,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多元化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第二,阳光体育运动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国家切实提出并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其中就包括学校体育教育,阳光体育运动秉持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旨在以新的理念和途径来发展学校体育,再扩展到整个社会,掀起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第三,阳光体育运动是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程的助推器。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项目的锻炼技能,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受到重点栽培,壮大学校甚至是国家青少年体育队,为学校以及国家体育事业争光。
1.2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关系。首先,两者都以青少年为对象。阳光体育运动是面向青少年提出的,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对象本就是青少年即大学生。其次,两者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共同致力于人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双向促进与强化关系。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关注程度,进而认真对待、学习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则是阳光体育运动转向社会大众的重要过渡平台。
2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原因
2.1体育教师未能准确理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有些教师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是一项教学任务,学生考试能及格就行[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强身健体的根本目标;也有教师过于注重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来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却极少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甚至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情况[3];还有教师将公共体育课程当成学生休闲娱乐的手段,公共体育课程固然兼具娱乐性质,但其核心宗旨仍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切不可颠倒。2.2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物质基础薄弱一是物质质量难保证,即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设施设备比较落后,更新周期较长。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沿用了很多年,有些超过了服役年限甚至多处损坏,也无人问津,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和目标背道而驰。二是物质数量跟不上,即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设施设备有限,除了场地之外,可用的器材也屈指可数,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只能体验一两种器材,势必影响学生多项体育技能的练习和掌握。2.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待完善。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单
一、枯燥,而且长期重复,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小,经常出现一个体育教师教授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体育课程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压师生教与学的兴趣,也难以收获较高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仍以传统为主,教师单纯地“教”,学生只负责“学”,缺乏语言和动作上的互动,应付倾向严重。
3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措施
3.1从人员层面来看。一是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都是服务于大学生乃至公众的身心素质提高的,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应定期或及时反思,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自身等,应准确分辨体育课程强身健体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主次地位;二是壮大体育教师队伍,每个体育运动项目至少要配备两名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工作(如一个领队教授,一个纠正学生动作等)或轮流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等;三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这样才能应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有关体育的问题。
3.2从教学层面来看。一是教学内容。应在传统教学内容即传统体育项目基础上,引进热门体育项目,如休闲体育(瑜伽、轮滑、街舞等),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尤其是那些对场地、环境等因素要求较低的体育项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实现学生多种技能掌握的目标,团体性体育项目的增多也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二是教学手段。应打破传统“教”与“学”分离的局面,使教师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互动中传授知识、技能,并持续研发新的教学手段(如视频教学、利用即时媒体教学等),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培养学生信心,对于学生参与专业课的学习也非常有利。三是教学设备。应成立专门的体育设备设施维修、维护、更新部门,保证教学设备质量无忧、数量充足,奠定教学物质基础。
3.3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线是从各级学校到社会大众,形成全民运动之势,而目前全民参与最多的运动形式之一,就是可记录运动情况的相关APP或公众号等。根据各级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借助运动公众号形式,即开通本高校专属的运动公众号,鼓励师生参与其中,持续记录师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的过程及具体情况,包括记步、运动量以及课程相关问题(如课程进展、教师备课情况、学生接受程度、遗留问题等),也可以设置排行榜,分教师和学生两大部分,根据课程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排名,以此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接受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督促教师不断完善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切实实现青少年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各个高校都应引起重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指导思想,利用时代新技术、新平台,实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蹇晓彬,路毅.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31):124.[2]金安铭,杨锐,王祺,等.“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5):61-64.[3]王俊峰.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青春岁月,2013(15):187.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2
1 终身体育与高校公共体育之间的关系
1.1 高校公共体育从属于终身体育
从组织结构上看, 高校公共体育从属于终身体育, 高校公共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学生从学校教学阶段必有的体育教学走向社会阶段选择性的体育锻炼两个部分之间的桥梁, 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终身体育生活观念的最后一个阶段,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体育从属于终身体育。
1.2 高校公共体育和终身体育两者之间相互作用
高校公共体育和终身体育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高校的体育教学通常都是公共的、可选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选修, 而不是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是统一的、硬性的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除了锻炼学生强壮的体魄、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从而培养学习良好的品质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通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的锻炼身体的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高校教学过程中离不开终身体育观念的渗透, 终身体育教育又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2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缺乏实效性
目前, 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将全部的教学重点都放到了文化课的教育方面, 而忽视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即使部分的高等院校顺应社会的需求开展了体育教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精神和智能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对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力度薄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们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和技术动作, 通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渗透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
2.2 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锻炼身体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但是根据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学生, 尤其是女学生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兴趣, 一所高效的王老师反映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越来越差, 在一次体育测试中, 1个引体向上都完不成的男生和做不足5个仰卧起坐的女生几近班级总人数的33%, 而教师又不能强行的规定什么, 致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健康观念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同时, 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知识讲座, 学生将重点全部放到了学习上, 没有为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模式
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全面影响下, 一定要发挥和重视体育教育对强健学生体魄, 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重要性, 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的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树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建立健全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的问题, 高校在进行公共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 精简体育教学项目, 针对女同学可以添加健美操、舞蹈、瑜伽等体育教学项目, 针对男同学可以添加篮球、格斗、网球等体育教学项目, 使高效公共体育教学的项目多元化,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运动技巧的动作方面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发展成终身的体育项目。
3.3 转变考核模式, 提高教师素质
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之所以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 一方面是因为教学项目单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统的体育考核制度影响, 传统的体育考核都是在学期的最后一堂课由教师公布考核标准, 对学习进行统一的、规划的考核, 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针对新时期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需要对考核模式和考核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转变传统的考核模式, 在考核标准上增加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 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全程、全方位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判。同时, 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渗透者和引导者, 一定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从而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这一点, 我校的体育教师刘老师做的就特别好,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核心展开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向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要求, 而是以情教学、以礼教学, 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忧心,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从心里接受体育教学。同时, 刘老师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的有耐心,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学生的姿势还是动作的细化分解存在问题, 刘老师都会及时的手把手的帮助学生进行改正, 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 学生都明显的感觉到自身体质的变化, 这样的改变激发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部分, 并长期的坚持了下来, 体育锻炼让学生能够有强健的体魄去应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并且多数的学生已经在潜意识里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4 结语
总而言之, 要想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 最重要和最合适的阶段还是学校,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引导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积极性的。同时,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良好的体育氛围, 认真的、严谨的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观念, 让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都能够积极的、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 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为我国培养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和投资力度, 高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 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高校作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公共体育教学的阶段, 成为最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衔接点, 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就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的相关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终身体育,视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华.高校构建课余体育俱乐部与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关系研究——结合商丘师范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 .
[2]杨栋, 熊曼丽, 谭志刚, 等.2000—2009年十年间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
[3]鲁维安.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2) .
[4]包丽英.高职高专公共体育教育发展对策探讨——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8) .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3
1.Graduate Dep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2.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Center,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Beijing 100061,China;3.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对提高上海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上海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并规定了具体任务。“体育强市”不仅仅指竞技体育的强势发展,“体育强市”建设本质上是一个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赛事、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场地设施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强市”建设对于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提升上海城市形象以及提高上海市民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体育服务关乎广大市民基本体育需求和体育权益的实现,更是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与保障。无疑,“体育强市”建设对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上海建设“体育强市”的相关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指出“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为了推进建设“体育强市”的战略部署,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1年11月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该文件阐述了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体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部署了六大主要任务,即“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竞技体育创造新成绩、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体育赛事提高新效益、业余训练培育新人才、体育设施提升新层次”。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体育强市是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2 公共体育服务:上海“体育强市”建设的基础支撑
公共体育服务即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1]。公共体育服务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轴心,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化的体育组织、科学的健身指导、准确的体质测评等服务内容。公共体育服务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从民生角度来构建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长效机制,是体育事业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更是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的基础性支撑。“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建立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体育回归民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上海“体育强市”建设以满足市民多元化体育需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市民身心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与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公共体育服务惠及全体市民,对于培养广大市民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增强市民体质健康、促进体育生活化、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形成浓郁的城市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为包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描绘了蓝图,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也正在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当前,上海正在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这对上海的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然会相应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标准、水平、数量和质量,作为体育强市基础支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理应得到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一项以满足群众公共体育需求为目的的“实事工程”,是上海市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支撑和切实保障。
3 “十一五”时期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就
3.1 制度化建设逐渐加强
“十一五”期间,针对公共体育服务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与法规,这些制度化政策法规的出台为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了依据与保障。《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即构建并完善具有上海特色的多元化全面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市民体育健身意识,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在“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的引领下,2006年针对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制定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社区公共运动场建设的意见》和《上海市社区公共运动场开放管理办法》,指出社区公共运动场的设计应做到“四注重”,注重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效果;注重公共安全;注重与绿地的协调;注重与环境的匹配。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实事求是、以区县为主的建设原则。建成后的运动场应常年对外开放,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8小时。然而,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建设与开放仍然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需求。2007年上海市体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试点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将上海市长宁区、杨浦区作为试点区域,对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探索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安全、有序、长效运行机制,同时要求社区应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期间的健身指导。为了监督社区与学校场地设施的开放情况,2008年上海市体育局出台了《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评估办法(试行)》和《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评估办法》等文件。
3.2 便民化设施不断增多
“十一五”期间,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物质基础——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的数量不断刷新,便利、亲民、利民的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成为公共体育服务取得成就的有力体现。2006年上海市全市共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130个,社区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80个,社区健身苑201个,居(村)委会健身点4537个,配备各类健身器材8.2万件。同时,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全年建成各类农村体育健身运动场95片、乡镇健身苑(点)180个。2007年全年共建成社区健身苑201个,基本覆盖街道、乡镇;建成社区健身点4586个,覆盖100%的居委会和80%的村委会;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建成农民健身设施400处。2008年新建社区公共运动场46处130片,新增体育设施面积50000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实际可向市民开放的社区公共运动场共有220处,有124处对市民免费开放,占总数的56%。同年,政府继续加大对于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投入,共投入3848万元,新建农民健身工程431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60000多平方米。2009年全市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261处,合计建成各类运动场地637片37.8万平方米;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处,设施 1490 个,总面积 61.8 万平方米。[2]
3.3 系列化活动初具规模
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市民体育兴趣与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上海市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全民健身节三大品牌活动;并积极开展青少年寒暑假体育活动和比赛,有23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第24届上海市中小学生跳踢比赛;有640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新闻晨报杯”篮球赛和“新民晚报杯”足球赛;有近7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游泳培训。2007年,成功组织了东方明珠市民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月等活动;组队参加了迎奥运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展示大赛;举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会。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东方明珠、松江佘山元旦登高长跑活动,春节“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春节健身大拜年”,“日行一万步,健康迈向奥运会”上海市公务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我的奥运我参与”等大型主题活动。2009年借助举办世博会的东风,除了继续推广东方明珠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等大型群体活动外,于5月10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8月8日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以健康跑的形式传达“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的主题和“生活体育”的理念。在青少年暑假期间,市体育局会同市教委开展了“人人运动、学会游泳”活动,并继续开展“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学生篮球赛、“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和“东方体育日报杯”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这些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欲望,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2010年继续举办了东方明珠元旦登高、市民健身大拜年活动;举办了社区体育大联赛;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继续举办了中小学生跳踢比赛、中学生篮球赛、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人人运动、学会游泳”等,形成了具有品牌特色的针对青少年特殊群体的一系列健身活动。
4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制度设计”执行不力
在目前政府“管理行政”的体制下,无论是政府办体育、政府管体育还是政府养体育,都存在着实体与程序法律制度的缺失[3]。虽然上海市每五年都会制定《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政策法规,文件中均多次强调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政策、法规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公共体育服务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相关立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上海市已经提出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的号召,但仍缺乏具体、配套执行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律、法规。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层面,政府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之一,政府承担着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以及提供相关的财政支撑等职责,但法律制度上仍未清晰地明确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职能和角色定位。与公共体育服务内容相关的有些立法的地位不够高,比如《上海市社区体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评估标准(试行)》、《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评估办法(试行)》等多为试行的管理与评估条件,处罚力度十分有限。《上海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只规定了一些比较宏观的工作任务与重点,仍缺乏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序性法律。目前,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的绝大部分资源垄断在行政管理部门手中,由于没有程序限制和政策法规的约束,高度的集权配置致使公共体育服务的所有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合一,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局面造成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低下、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不高、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负担沉重等窘境。
4.2 “多元主体”供给失衡
围绕着公共体育服务这一主题,最为核心的内容即为公共体育服务“由谁供给”、“供给什么”和“如何供给”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由谁供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不同的供给主体,所供给的内容与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应该“由谁供给”,才能解决后续“供给什么”和“如何供给”的问题。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然而,随着上海市经济发展,上海市民的公共体育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政府这一单一的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目前,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4]。但上海作为我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配置,如采用特许经营、内部市场、凭单制和政府采购等形式,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此外,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社会组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一,其作用应该是十分巨大的。社会组织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供给主体中群众基础最深厚、感染力度最强的一种供给主体。社会组织是能够促进市民之间交往、激发市民体育运动兴趣以及满足市民日常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一种组织形态。然而,纵观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举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东方明珠市民元旦登高、新春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周、全民健身月、“日行一万步,健康迈向奥运会”上海市公务员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活动均是由体育局举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而由社会组织运作与举办的群众性活动相对较少。
4.3 “以需定供”尚未畅通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市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实现上海市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城市转变。服务型城市背景下的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者”形象,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然而,上海市目前构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比较明显的政府意志,即由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根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据现实体育资源条件而设立的政府期望目标,并没有完全体现市民的体育需求及其变化特征。有研究表明,上海市民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并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少,免费开放率低,免费开放的时间过于短暂,免费开放时段不合理;健身场馆收费价格偏高,与一般民居的消费能力不相匹配;所能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数量较少、种类单一,现有健身点、健身苑已经不能满足少年、青年和中年人的健身娱乐需求;目前社区公共体育场在规模上和地点的选择上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全民健身点的布局不尽合理,未能充分体现其便民性[5]。由此可见,以市民体育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首先要了解市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体育服务,政府应在其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范围内尽力提供相应的服务;其次是市民的体育需求发生变化时,政府应积极回应市民新的体育服务需求并确保满足市民的体育公共需求[6]。然而,目前政府较少关注民众的真实想法和评价,在所谓的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也因此往往缺少民众的表达和参与的环节,因而在许多地方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脱离民众的需要,造成服务与需要的错位乃至脱节,其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往往是上级的“规定动作”或者是官员的“想象”,甚至是一厢情愿。
5 建设“体育强市”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5.1 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
公共体育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市”的基础与保障,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步伐,最基本与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在建设“体育强市”的进程中,为了确保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即将新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在选址和规模上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和覆盖面积。加大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开放力度,可以着力打造以区级大型全民健身中心为引领,以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全民健身点为重点,以居民区体育设施为基础,以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的建设设施、社会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为补充的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此外,政府应该进一步出台实施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序性法律,强化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程序限制,改变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局面,使公共体育服务在完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保障。
5.2 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涵
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须处处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主旨。离开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对人的生命品质的关怀,再多的健身设施、再好的硬件环境,也将事倍功半[7]。在建设“体育强市”的进程中,可以将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作为依托,以晨晚练健身点、健身展示大会、新优健身项目培训为引领,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调动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上海市的生态环境优势,将体育活动与生态公园、绿色湿地相结合,使市民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能够体验良好的生态环境、陶冶身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群众体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融合;应更加积极承办各种大中型体育赛事,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深刻领悟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的共鸣。依托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之间通过举办各种社区间、家庭间健身、竞技一体的体育联谊活动,对市民喜闻乐见、基础深厚具有地区特色的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推广,如海派秧歌、排舞、手杖舞等等,真正实现“一街(镇)一特色”。依托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继续深入开展每天锻炼1小时、人人学会游泳、校园足球等活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此外,应加强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的职工体育建设,推进以企业组队、企业交流、企业办赛为模式的职工体育大联赛,培育“一企一操”、“一企一队”、“一企一会”、“一企一赛”的企业体育活动品牌。[8]
5.3 培育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
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但不是惟一供给主体,需要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在上海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管理职能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与转变,政府应由过去的高度集权,逐渐将权力下放给企业和社会,形成多元的供给主体体制,尤其在准公共体育产品的领域[9]。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健身意识的提升,广大市民公共体育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同的供给主体,能够提供不同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这是满足公民多层次、多方面体育需求,可以避免政府单一供给所产生的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公民基本体育权利的保证。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与服务外包等方式,将市场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来,如可以将某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权转让给市场,使得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市场可以通过引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增强公共体育服务产业活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10]。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民间健身组织等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上的作用,使其能够分担政府的一部分职能,改善政府由于能力不足而带来的供给效率偏低的困境。
5.4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机制
现阶段,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使得公共体育服务评价相对空泛,尚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与激励作用。在评价过程中重形式轻效果,只注重公共体育服务年度资金投入数量、体育场地设施建筑面积等等,而忽视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况且,单一的“自上而下”监督机制无法体现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程度,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机制。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中,除了包含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外,还应注重对投入产出效益、体育设施利用率以及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指标等。市民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主体之一,应建立健全市民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参与机制与表达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公众监督机制,将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以及政府对于市民评价的回应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之中[11]。在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权重,使民生工程中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占据应有比例[12]。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体系中,也应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体育锻炼达标情况、居民体质监测等指标,以丰富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构建包含评价取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的完整评价系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9.
[2]上海市体育局编.上海体育年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叶小兰.健康权视野下的体育公共服务探析——基于人权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0(3):29.
[4]郑家鲲,张怀波.影响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5):20.
[5]沈建华.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J].体育科研,2008(2):38.
[6]曹可强.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需求导向——以上海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4.
[7]戴健.公共体育服务要立足人的幸福[N].文汇报,2012-08-08(5).
[8]上海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
[9]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2012(5):69.
[10]荆俊昌,冯欣欣.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6):67.
[11]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J].人民论坛,2011(10):39.
公共体育示范教学研究论文 篇4
一、总结课堂知识容量,从“面”上把握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中信息量的大小与教学效果关系极大。教学活动是传输一定知识的活动,而任何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如果一节课知识容量过小,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很差。通过交流和探讨,针对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四个方面。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来说,既达到了教学任务而又使课堂丰满,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二、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质量,评价课堂教学的“点”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点的过程,是先知者传授给后知者的过程。由于知识点的难度不同,那么接受者在接受知识点的困难程度也就不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质量,是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能采取有效的组织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学生领悟和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析知识传授的技巧,即整节课顺利进行的“线”
“教无定法”,但是对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具体的知识传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知识顺利传授的重要条件。每个教师在分析教学知识的特点后应该去寻找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公共体育示范课教学在高校开展较为普刊,大多数学校都会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公共体育示范课教学,一般而言,安排的时间主要放在大多数教师休息时间,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体育教师参加到公共体育教学中去,让一些青年教师可以在示范课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教学手段,通过调查了解,有三分之二左右的高校每学期都会开展1—2次公开示范课,并有相应的组织人员,整个组织过程非常完整,并且将示范课作为教学部门每学期必备的教学和工作任务,有完整的工作计划,这已经成为很多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个单位因为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每年参加示范课教学的老师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些单位因为教师结构不合理,相对比较集中,所以示范课教师比较固定,所以大家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说获得的经验有限,但是大家意见和建议比较集中,还有一些单位因为教师年龄比较分散,所以示范课在开展过程中可以让大多数教师都能亲身参与进来,所以给每一位老师都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教学技能的平台,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还有个别学校组织参与示范课的次数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个别单位教师相对比较少,而学校的快速发展带给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所以教师很少有空余时间能够组织何种教学活动,所以大范围的示范课比较困难,这些学校主要通过小组的方式来获得小范围的示范课教学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属于具有自己特色的示范课教学,大多数学校把示范课都会安排在周五下午,因为一般单位都在周五下午组织各种例会,而会议之后,老师都有休息时间,在这期间,邀请学校的一些教学督导专家来参加示范课教学检查工作,一方面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老师进行分享和交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看看年轻教师具有自我创新精神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体育因为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体育本身就属于全身性参与课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动用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能够喜欢和接受体育,并从体育中学习知识,所以然学生对体育发生兴趣就成为示范课的重要内容,这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很难克服的问题,也就是因为这个因素,示范课变得异常困难和不好控制,但是优秀的体育教师却可以灵活掌握和控制,这也是示范课需要大家学习的重要内容。
公共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研究论文 篇5
新时期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综合着手,而拓展训练的引入正是对传统和当下的公共体育教学的一个冲击,从本质上看是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多元化的推动与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强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训练和培养,而拓展训练在实践中为学生不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运动能力提供助力,从而真正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建立在“生物价值观”层面上的,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主观能动性重视程度不足,而拓展训练正是可以将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从枯燥乏味的生物观层面的体育教学中解放出来,真正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的贯彻落实。现有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和老师需要更好地互动配合,因此能够推动师生间更加积极地合作互动,推动公共体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2.3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需要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身体健康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学生未来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因此,本文力究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笔者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量图书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关的期刊、论文,全面了解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1.2.2、访谈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比,为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1.2.4、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需要的信息,设计关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抽取部分学生发放问卷。
2、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2.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条件和基础,教学目标的模糊势必会造成预定教学效果的偏差。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应该放在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意识,达到生理、心理、技能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发展。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同样造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武汉工商学院开设的体育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和武术等项目,以学生自己选修为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项目都有人数限制,一部分学生被迫调到其他体育项目,相应地限制了这一部分学生上课的兴趣。经过调查得知,武汉工商学院只有大一和大二学生才有体育课,每周一节,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设置的不仅年限短,而且课时少,不能有力促进学生大学四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2.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
国家实行新课改以来,许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泛泛之谈,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导致教学模式维持没变,依旧以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缺少许多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和讨论,难免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生体育技能达标情况考核为主,只注重学生最后考试结果,忽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情感、努力程度、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评定。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育课程选修之前,部分学生从小受过一定程度上的体育兴趣培训或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致使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参差不齐,虽然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努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这部分有基础的学生相比,依旧还有一定差距,如果采用传统的技能达标考核标准进行考试,很容易磨灭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
中学阶段,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没有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进入高校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学生自由度的提高,电子产品进入了学生生活,手机和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势必会减轻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部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欠缺,不能将自身专业知识很好用到体育教学中,例如有些教师从小运动员出身,在体育教学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往往以较高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理清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校没有开设游泳、体操、体育舞蹈等诸多项目,学校有不少这类项目的教师,他们不得不进行跨项目教学,这种跨项目教学不但影响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2.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
场馆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场馆、完善的器材,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尽可能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选修课中,存在许多学生共用一片场地情况,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大打折扣。同时,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课程在室外进行,难免遭受下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严重影响课程目标设计和进行。体育文化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活动是宣传体育知识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来看,武汉工商学院每年在体育文化宣传和体育活动举办上少之又少,加上各种体育社团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支持,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也相应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工作的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身体是工作或学习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发展的重任,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学生现阶段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在课程上的第一选择。同时,应当增加体育课程的年限和每周体育课程的次数,合理分配体育理论课程和体育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和系统地掌握运动技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程度,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3.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逐渐由控制者向引导者过渡,引领学生由灌输式向合作式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迈进。比如:教学前,教师可以挑选有运动经验的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老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不但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易犯错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沿用考核评价体系,考试虽然是展示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许多偏颇。评价时,应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因认真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技能、心理、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3.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度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表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追求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体育运动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学校领导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派遣年轻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进行任教,调整好师资结构,院校领导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教师做好自评和反馈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4、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
体育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武汉工商学院目前场地设施较为短缺,学校领导应该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增加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同时延长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间,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对场馆进行维修,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健康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拉动学校及周边商家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利用校园广播、学报、宣传栏等媒介对武汉工商学院近期体育活动举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和举办体育知识技能大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学校领导要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大力支持,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7
1 制约学生自主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自主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的能力, 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 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自主锻炼是“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1]。影响学生自我锻炼的因素较多, 主要原因如下:
1.1 学生从小学习主动性差
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家长从小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时间用在文化学习上, 学生的课外时间都是进行文化补习或者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 认为专门的体育锻炼没有必要, 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性, 缺乏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 学生从小缺少体育锻炼, 造成学生运动能力较低, 体育活动练习有困难, 致使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学校教育方面, 一是受升学率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学校对体育不重视, 体育课经常被其他文化课占用, 一些体育课也是放羊式;二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手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上教师在教学过中受到教学任务的影响和制约, 致使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完成情况, 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2]。学生自身的因素对也造成其学习主动性差, 如体育锻炼意识不端正, 在体育课上也只是应付式的完成老师的体育活动要求, 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其以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深远影响。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不愿主动锻炼, 有些学生存在不良心理状态, 如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怕脏怕累导致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这些因素从小就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致使他们从小对体育学习缺少主动性。
1.2 场地器材设备达不到要求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处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湘南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把原来的大一按班级上基础体育课、大二上专项选项课改为从大一开始就按选项课上课, 体育课总课时由原来的全部课堂教学改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主锻炼两部分完成体育总课时, 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 把减少的课堂教学时数补在学生课外自主锻炼上, 规定学生刷卡完成自主锻炼课时。改革后, 对教师专项技能和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要求提高, 对场地器材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同一时段, 所有的学生必须参与自主锻炼, 就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器材, 但是课程改革, 改革了教学方式, 没有改进教学场地和设施, 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满足不了教学和学生自主锻炼的需要, 导致部分学生只是刷卡记课时不锻炼的现象出现, 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锻炼的开展, 是推进公共体育改革的绊脚石。
1.3 教师提供的指导不到位
学生自主锻炼过程中缺少教师的指导或者教师指导不到位是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锻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掌握正确的运动动作技术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提高自主锻炼能力的基础, 运动技能对其参与自主锻炼有很大的影响。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 要求教师对学生自主锻炼进行指导, 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用签到或者打卡来督促学生参与自主锻炼, 对学生自主锻炼过程的指导较少或者指导不到位, 从而对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锻炼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引导和自主锻炼过程中动作技术、锻炼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以此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锻炼能力。
1.4 体育社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学校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是学校重要的课外体育资源。目前高校体育社团多种多样, 门类齐全, 层次分明, 以单项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存在, 数量大, 覆盖体育各个项目和领域, 并具有一定的规模, 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体育社团, 广泛参与体育运动, 满足了大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得到广大学生的拥护和支持, 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 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下, 没有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来开展学生自主锻炼, 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不多, 没有较好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锻炼, 也没有发挥社团体育骨干的作用引领同学参与锻炼。
1.5 对其选择的项目兴趣不高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由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项目上课和参与自主锻炼的项目。但在课程选择上, 每个项目限制开班数和班级人数, 一些受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爆满, 一些项目如田径无人选择, 很多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只好随便选择一些不喜欢的能选上的项目。导致学生上课兴趣不高, 参与积极性降低, 严重影响其自主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1.6 其他因素的影响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学习任务比较重缺少锻炼、体育氛围不浓, 体育锻炼技术掌握少、缺少同伴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由于体育意识不强, 没有体育锻炼兴趣和氛围, 大学生在学习之余, 很多人选择上网等方式放松, 很少有人选择体育锻炼, 即使有小部分人想参加体育运动, 但有些如羽毛球、乒乓球一些需要同伴一起完成的, 由于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而选择放弃。有些人运动技术掌握不够, 不善于调节情绪和安排时间等问题而放弃自主锻炼。
2 增强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措施
2.1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提高自主锻炼的主动性
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坚持体育锻炼的第一动因。应着重培养学习自主锻炼意识和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锻炼主动性, 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学校体育, 加大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抓体育教学。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专题讲座, 营造浓厚氛围, 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兴趣, 合理安排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自主锻炼, 提高锻炼效果和兴趣, 使学生体验锻炼的乐趣, 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自主锻炼。
2.2 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构建学生自主锻炼平台, 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支持和鼓励体育社团的建设, 加强体育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 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和比赛, 举办体育节, 通过各种竞赛, 以赛代练,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热情, 构建学生自主锻炼平台, 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2.3 改善设施条件, 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
意识的产生会依赖物质条件而形成, 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体育锻炼自主能动性的增强也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密切相关[4]。调查中发现, 有部分学生由于体育场馆缺乏而导致他们对体育锻炼失去激情。因而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 加强管理, 改善设施条件, 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和开放力度, 延长开放时间, 提高场馆利用率, 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场所, 大力增加对运动场地与器材的硬件投入, 购置与配备充足齐全的运动器材, 设立场地与设施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满足学生自主锻炼需要创造必要[5]。
2.4 开放选修项目, 提高参与兴趣
开放选修项目, 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选修项目, 尽可能的让学生能选上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这样学生的练习兴趣必定高, 练习积极, 练习效果好, 能有效的提高自主锻炼能力, 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锦山.自主锻炼的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学, 2001 (1) .
[2]路连举.对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3:140.
[3]刘海唤.关于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66-67.
[4]俞淑萍.终身体育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研究[J].运动.2014, 1 (81) .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篇8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公共外交旨在树立本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传播和推广本国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37-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党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然而在“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文化入侵”等论调甚嚣尘上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不顾后果影响,一味地只谈中华文化走出去,那么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景堪忧。所以中华文化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要把中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中国和谐的声音”。公共外交理论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为避免由于不恰当的传播中华文化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公共外交战略的含义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一词最初是在1965年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ion)提出的:“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加强国内利益团体与他国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借助传媒(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到对他国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施加影响的目的”[1]。美国国务院编撰的《国际关系词典》这样定义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支持的,通过出版物、电影、文化交流、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影响他国的公众的一种外交方式”。另外美国学者汉斯·N·塔克(Hans N.Tuch)认为,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减少国家间的误解和猜疑,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服务于美国外交张略的总体需要。
国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公共外交,国内研究公共外交的先行者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2]。同时他还进一步阐释“公共外交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文化、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人的不解之处,同时我们也倾听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议。”从上述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公共外交不同于传统外交,简单来讲,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主导或支持的,针对他国民众而进行的,为了提升本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外交活动。
二、中华文化走出战略的必要性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不仅充分显示出我党对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视,更显示出我党传播中华文化的决心,这本质上是我党的一种文化自信。
其实,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国内学术界只是一部分学术论文或者政府文化领域的官员稍有论及。而且在这些学术论文或政府官员的论述中,都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内涵,但却有很多相通或相似之处。譬如,有学者认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促使中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3]。也有的学者从文化产业上定义了走出去战略,如“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突破本土的界限满足他国文化需求的经营战略。它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各种输出模式,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国际文化合作、本土化经营三种模式”[4]。而骆玉安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5]。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对什么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定义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一国政府或团体,为了提高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传播而实施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
首先,从文化自身特性来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凸现出来。重视文化的软实力特性,是一个国家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砝码。
其次,从国际大环境的外因来讲。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因为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家之间不会轻易地依靠“硬实力”进行竞争,那么软实力就悄然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譬如,生活方式、语言、电影、歌剧等等,更容易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接受。
从中国需要与世界加强沟通的内因来讲。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我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成果.那么优良的中华文化必须让更多的他国普通民众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国际话语的主动权,从而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运用
在国外,很多国家在文化传播领域已经广泛实施了公共外交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设立专门的文化交流机构来承担公共外交任务。这样的国家很多,譬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英国的公共外交战略的执行机构包括:英国外交部、英国文化协会、BBC国际广播执行部门的代表等组成的公共外交战略会议,“其中英国文化协会是为促进英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而设立的一个政府机构,承担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任务”[6]。其主要的任务是,从事文化交流事业,以促进世界对英国的认识,增进英国和各国的相互理解,强化英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通过人员交流和活动开展文化事业。
其次,开展由政府主导的或者支持的文化“走出去”的交流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是配合一定的外交目标和政策而制定,通过设立某些文化交流项目为政府的外交目的服务。美国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其主要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主要有美国的新闻署和国务院文化事务局负责。此外,欧美等国在开展文化走出去战略时,更多地调动了广大的民间力量,通过资助一些非政府组织设立一些文化交流项目,开展民众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潜移默化地输出了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民主模式等等。
最后,公共外交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政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性的文化组织中可以体现出来。像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有利于各国推广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还有助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理解,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初衷也是一致的。美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来自非洲国家塞内加尔的阿曼都布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时,多次拒绝美国对该组织的掌控。于是美国于1984年12月宣布退出该组织。但是,在2002年9月美国又宣布要“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美国之所以要重返教科文组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四、小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要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公共外交战略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经过许多国家的实践论证过的。虽然目前中国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所采取的公共外交战略初显成效,但是与欧美等国在该领域所取得成就相比,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些捉襟见肘。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文化公共外交战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战略性的准备,在开展公共外交和树立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会处于被动的局面”[8]。
参考文献:
[1]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2005,(82).
[2]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7,(4).
[3]齐勇锋,蒋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与模式探讨[J].东岳论坛,2010,(10).
[4]茹静.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5]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殷都学刊,2007,(2).
[6][日]金子将史,北野充.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8.
[7]任毓骏.美国为何要重返教科文组织[N].人民日报,2002-
10-05.
[8]苗凯周.微博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初探——以拜登访华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中美高校公共体育研究09-15
高校特色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构建论文07-08
公共体育08-23
公共体育课堂08-15
城市公共体育08-23
体育公共设施09-07
高职公共体育09-19
公共体育教材09-25
大学公共体育10-31
英语竞赛体制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探究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