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服务(共12篇)
体育公共服务 篇1
学校体育因其处于教育初级阶段,覆盖面几乎达到适龄人群的百分之百,所以其重要性,在公民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是其他阶段体育教育无法比拟的。建设一个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不断扩大的体育群体[1]。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的协同发展,既是学校体育发展完善过程中的问题,又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探析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协调发展两者的关系,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公共体育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现实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公共体育服务事业重要内容。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报道已经多次见于报端,其结论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呈下降趋势,要求学校与社会从各方面进行基础性建设、教育工作”。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成部分,是保障、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所以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1995 年,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面向全体公民,重点是青少年与儿童。尽管这样,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仍是很不乐观,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2006 年指出: “从1985 年至今,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普查显示: 近20 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普通青少年的体力劳动、活动减少[2];二是目前教育体制、就业观念、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各大、中、小学为了防范安全事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内的体育锻炼时间、空间、强度等,这些过度的保护与限制行为直接造成了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进展,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权利。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应将课内、校外、假期、家庭、社区、社会体育活动连接起来的交点,构建符合国情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青少年成为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的受益者。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公共体育服务构建是,满足民生需求的表现,是国家综实力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互动的必然性
在现阶段,我国的基础公共体育设施主要都是由国家投入资金,各级学校建设并使用。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劳动、生活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队伍中,致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凸显出来。
( 一) 除学校以外的公共体育资源相对匮乏,严重制约着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担心因群众在校内进行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情况,所以大都回避此类校园开放。学校设施作为国有资产,应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等活动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体育设施资源的优势,向社会开放体育资源,既满足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又避免因资源闲置产生的资源浪费,通过实实在在的公共体育服务基础工作,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 二) 通过学校体育资源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整合
以学校体育资源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社会为组织,把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社区体育依托学校体育资源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为促进全民体育健身起到重要意义[3]。第一,学校与社区相互协调、整合、发展,形成了公共体育服务最基础和广泛的发展模型。第二,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形式、渠道。学校体育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等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社区主要是通过社区文体活动,小型竞赛等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如果将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资源,体育教师等软件资源与社区的群众资源、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势必可以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形式、渠道。只要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支持、互动发展,必将构成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一元化供给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的蓬勃发展,因此,应丰富供给多元化格局,挖掘培养可承担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如学校中的学校体育,学校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健全的管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有偿或低偿服务,开拓公共体育服务新渠道、模式。学校还可配合体育俱乐部、企事业单位承办多种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具有稳定、庞大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是支持公共体育服务走出困境的重要渠道。
( 三) 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存在共同的交集
在校学生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交集,所以,两者应该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是完成各自工作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校体育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依赖性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体育工作者忽视了社区、家庭体育教育,特别是学生在校外体育活动,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延续性,也影响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不是仅凭学生在校的“每天一小时”,几节体育课就可以满足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要在公共体育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 一) 公共体育服务便于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得到延续
公共体育服务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社会体育中,这与学校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学校体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意过程中的安全性、激烈性、原则性等,公共体育在这些方面是相比逊色的;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各个时间,接纳各种社会人群,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所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灵活应变,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由于竞技水平参差不齐,激烈程度、安全风险有时会超出管理者的预想,不如学校体育教育执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整体竞技水平的了解,便于管控[4]。公共体育服务是在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各方面体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性、开放性、实战性的体育教育、教学。
( 二) 将公共体育服务引入监督机制,构建合理的育人环境
在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深入了解体育教育的本质,了解学生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生活、学习、参与等情况,把体育教育落实到每个家庭中,同时家长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教育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家庭教育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公共体育,形成家庭与学校间的互动,将构成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互动构建
( 一) 基本原则
1. 公益性原则。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都属于公益事业,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全民健身”五大公共事业的目标。这是满足、提高国民生活需求,满足国民基本体育权利的表现。公共体育服务是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共同享有国家发展成果为目的,和学校体育同属于非营利性行为,在服务收费上保证免费或是低廉的费用。
2. 公平性原则。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是要将基础体育资源平均分配,是国民都能够享受到同样服务,公平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因素: 一是公共体育服务受益者的机会均等、利益均等; 二是享有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大致相当三是提供公共体育的服务标准大致相同,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出相对平衡。
3. 以人为本原则。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是以保障国民生活,满足国民需求为根本目的,在现代社会以民主、法制、人文等价值为基础,通过社会监督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合理的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的要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文明程度的体现,还是国民健康水平的体现。
4. 功能对接原则。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在于组织活动、提供体育设施、检测体质健康等功能; 学校体育的优势在于参与人力资源丰富,具有一定数量师资。将两者的优势项目对接,可以促进两者的良好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二) 互动模式构建
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分析,公共体育服务可以将具体性的公共管理交与学校体育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压力,也使学校获得发展空间,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的良性互促发展。
1.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通过公共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商,将部分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由学校体育来承担。这样既可以使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各自发挥优势,又通过密切的合作,提高两者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例如: 政府向学校提供资金及相关支持; 然后,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估; 最后,根据学校与社会的反馈信息进行相关工作调整。两者合作的前提保障是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法规、条文的形式规划出两者在合作过程中的权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2. 授权模式。授权是指公共体育管理机构以授权的形式,将部分具体职能转交于学校体育负责。例如: 首先,学校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依照各项法规、制度开展相关活动; 其次,学校接受政府的财政补贴及相关支持,也可向社会募集赞助,补充资金不足; 再次,学校接受政府管理,相关机构、社会的监督; 最后,学校要与政府、社会保持信息交流,接受监督,改进具体工作。
( 三) 互动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场馆设施开放有限。首先,部分体育场馆的管理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国家投入财力兴建,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馆,进行其他的商业运营,这与国家的初衷明显背道而驰; 其次,部分体育场馆的管理者由于其工作重心在其他方面,体育场馆仅仅作为其主要业务的配套设施,主管领导为了避免因群众在体育馆进行活动过程中,发生管理问题、意外伤害等,严格控制外部人员进入锻炼,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2. 专业人员不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国民进行体育锻炼,享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指导服务、科普宣传服务的前提。专业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较少,青少年远比成人更加需要专业匹配的服务指导人员。现在,主要承担青少年体育锻炼指导任务的是社区有锻炼经验的居民、离退休人员,其次才是聘请专业院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其中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教师比例不足10% ,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5]。
3. 互动环境受限。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机构是各级体育局,学校体育的主管是各级教育局。所以两者在合作过程中缺少共同的协调、监督、管理机构,出现了权力分散、管理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利用主管权力,追求利润最大化,致使部分体育服务错位; 二是缺少监督制度,滋生腐败现象; 三是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在互动过程中权责不清,容易产生推诿或矛盾。
五、结论与建议
( 一) 制定完善可行性的公共体育决策执行体系
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必须通过公共决策体系制定关于公共体育服务受益者利益均分的制度。确保在决定过程中,保证社会各阶层充分发表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部人群的需要,均等化享有国家福利。但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公共体育服务的个人或组织,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进行协调和沟通来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6]。
( 二) 加强培养公共服务专业人才
对基层公共体育需要的专业公共体育人才,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吸收满足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需要[7],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使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加强上岗后针对实际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8]。
( 三) 体育场馆的布局、开发、建设、改建
首先,体育场馆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政府在设计规划阶段要着重考虑学生体育锻炼需要,需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其次,开放所有体育场馆,以免费或低廉费用供给学生或学生社团的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 最后,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改建、扩建体育场馆,为学生提高便捷、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 四) 提高家长参与意识
建立家长委员会,培养和提高家长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锻炼方法。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依托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的各自优势,保证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支持、体育资源支持。
体育公共服务 篇2
姓名:孙军
学号:2009013292 选题依据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部分公共部门也相继开始探索各自领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有关问题。近几年来,龙口市立足自身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把城乡体育一体化建设作为引领县域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使整个经济社会向统筹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迈进。但体育公共服务的广泛社会需求、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已然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迫切要求。因此,理论界亟待开展对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论文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我国政府对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国民体质给予了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是由国家倡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大众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也是一项跨世纪的、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生命力的宏伟事业。围绕体育领域的公共服务问题,国内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体系、产品形态、供给和发展趋向等5个方面对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系统的阐述。
2.1 关于体育公共服务含义
当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两个术语是“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
针对体育公共服务,刘艳丽、苗大培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指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体育服务(《社会资本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樊炳有等在《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研究》中指出,体育公共服务就是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包括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发布体育公共信息等,为丰富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和创造条件。也有学者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供市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市民提供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可以看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界定是出于产品属性视角,即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体育服务就是体育公共服务。
针对公共体育服务,闽健等在《公共体育管理概论》一书中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肖林鹏等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并继续提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是各类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受益主体是全体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等观点。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性公共体育服务、信息性公共体育服务和政策性公共体育服务。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界定则是组织视角,即公共组织供给的就是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综合而言,无论产品属性视角还是组织视角都存在着缺陷。综合当前学术界对“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各种认识,从需求的视角出发,提出体育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服务和活动的总称。一般而言体育公共服务可以包括以下六类服务:健身设施服务、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2.2 关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科学开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我们不妨先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属”概念范畴内,对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邻近的“种差”概念进行分析,但这必须首先确定体育公共服务的上位概念—公共服务。所谓公共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
学者李静指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保障人民群众体育权益的各种公益性体育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体育公共政策法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公共组织机构和人才、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和体育公共服务的事业经费(《试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曹可强等以区域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为依托,提出政府是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市场与非营利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实施主体。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和非营利体育组织的作用。
当前盛行的各种“体育服务体系”,部分可以归结为体育公共服务的范畴,如全民健身服务、基本体育服务等。而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涉及体育的部分也该纳入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范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只是体育公共服务要素的静态集合,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要素动态上的提高,需要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进行深入研究。
2.3 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
体育公共服务是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的基本精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两大基本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这不仅是《宪法》的规定和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的要求,也是体育本质功能的体现。
作为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樊炳有等认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居民提供基本的体育文化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他在文章当中同时也阐述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其共同之处在于团结凝聚和以人为本。《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将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核心目标确定为:整合社会资源,统筹、组织、协调、配置社会公共体育资源,向市民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及体育产品,以保障市民的体育权利的实现。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篇3
摘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地区供给发展不协调,体育公共服务无法实现均等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实现多元化;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来扶植相对落后的地区;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和监管体系。
关键词 体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
一、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动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各类公共组织;其实质是在公共服务方面使全体公民的权利得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等于公共服务平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在项目的均等和机会、结果的均等。江明蓉在研究中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1]”。
(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居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居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三是社会在提供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位公民的自由选择权。
二、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经验
(一)制定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植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以制定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的方式来均衡地区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如日本政府制定的《关于普及振兴体育运动的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基本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标准,中央直接对不同区域进行分配,以保证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均衡。
(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西方大部分国家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例如在美国,为保证公民的基本体育锻炼需要,除政府拨款投资的社区体育中心外,大众体育活动还依托各种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这些基础性体育设施覆盖率高,且几乎都是免费的。
(三)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扩大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积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针对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开发专门适合其进行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并在社区体育中心由社区体育指导员对其进行指导。
(四)健全的评估监管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与监管,科学的评估监管体系直接关系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健康发展。为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落到实处,许多发达国家还加强了其评估法律制度的建设。
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不均衡。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出现了严重失衡的情况。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分别为政府公共财政和乡镇集体财力,由于基层政府掌握的财力非常有限,致使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2.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在我国“举国体制”的长期影响下,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入较少并且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相应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国的体育社会化程度较低,政府供给内容不足,整个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够健全。
3.政府投入不足,供给主体单一。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程度不高,所以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仍然是政府。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投入的不足,政府间财政转移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随着地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加大,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区域间的体育公共服务不均衡逐渐加大。
4.缺乏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监管体系。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体系,基层政府缺乏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相对经济来说,有些基本公共服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上级政府在考评下级政府的工作绩效时,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即重经济而轻社会[2]。”
(二)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统筹城乡发展,使体育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发展模式,改变城乡居民在体育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和限制,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多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性质的援助项目,对落后地区在场馆设施、经费、指导和宣传方面给予适当倾斜[3]。
2.深化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职能部门应该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从管理层面向服务层面过渡,并建立相对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使体育管理体制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相适应。
3.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变以往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供给模式,大力扶持体育非营利组织,实现由政府、体育非营利组织和市场并存的供给模式。利用体育非营利组织的优越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4.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监管体系能够约束、引导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为,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部门的效率。需要把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建立严格的体育公共服务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 江明蓉.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4(6):43-47.
[2] 秦小平,王健,鲁长芬.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刍议[J].体育学刊.2009:32-34.
体育公共服务 篇4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及整理归纳法对体育公共服务视野下的体育电子政务建设从宏观的方面作了阐述。
2 体育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上位概念, 公共服务是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由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 并在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公共行政理论[1]。在我国正式提出公共服务还要溯源到1998年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会议中明确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 即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这是我国在政府职能问题上一个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突破[2]。近几年学术界对公共服务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当前国内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过程说、产品说和活动说。[3]尽管目前公共服务的概念尚未统一, 但是公共服务的几点内涵是被普遍接受的:公共服务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政府是为社会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1]。
目前体育研究领域中有体育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两种说法, 郇昌店等在从规范用语的角度讲, 认为用“公共体育服务”来指称体育领域的公共服务更为规范, 原因是我国教科文卫体长期以来并称为我国5大公共事业, 普遍使用并获得广泛认可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科技服务”等指称[4]。范冬云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文中语言学构词规则角度分析认为“体育公共服务”才是唯一正确和规范的概念[3]。本研究更倾向于采用体育公共服务这一概念, 结合前面公共服务的内涵, 论文中把体育公共服务定义为: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企业、相关部门等供给主体为满足社会成员体育活动的需要而提供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理念的提出, 从时间发展维度看, 它是随着我国体育发展理念转变、战略调整、政策转向而产生与发展的, 从建国初期的“体育一定要为人民服务”、随后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到当前奥运争光计划与全民健身计划协调发展的体育发展战略调整中都蕴含了“体育公共服务”这条主线,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理念逐渐清晰明了;从社会背景的角度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社会政治角度看, 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搬上了议程, 党的十七大郑重提出“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完善, 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要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 国家提出的体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注重了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突出改善民生服务。提出“体育公共服务”概念, 是体育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一种响应, 是我国体育自身发展实践中的一种“自适应”过程, 是人们对体育的客观认识不断加深的反映, 是体育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5]
3 体育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一词是由英文 (Electronic Government翻译而来) , 其名称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不断遭受预算赤字的拖累, 美国政府为了消除在提供服务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 1993年,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戈尔前副总统正式提出并倡导实施电子政务, 并先后发起旨在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国家绩效考察运动”和“重塑政府计划”。随后电子政务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并成为各国政府提升其行政竞争力的新的竞争点。当前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 但主要内涵是一致的, 电子政务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 政府部门基于内网的网络化与电子化办公;第二, 政府各部门基于外网的实时通信、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最后, 政府与社会各实体 (如企业与居民) 之间基于互联网的双向信息交流。电子政务的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 实施对象 (客体) 主要是包括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居民在内的各级社会实体。电子政务的职能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即在政府内部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公务员 (政务知识拥有者和提供者) 之间的互动 (G2G) , 承担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职能;在政府外部主要表现为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实现互动 (G2B、G2C) , 承担政府对外服务和监管职能。电子政务是对两个职能领域的集成。电子政务要求在提高政府机关内部管理绩效 (政务管理组织内部软环境的优化与培育) 的基础上, 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政府机关自身、机关之间以及面向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6]。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推广实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通过体育信息化便捷、高效、公平地向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是大势所趋。“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政府、企业、家庭是经济行为的三个主体, 信息网络化应该首先从政府信息网络化开始”[6], 所以加快体育政务信息化建设, 发展体育电子政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电子政务主要包括政府体育行政的各级部门之间的互动、各级部门办事人员的互动, 以及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与企业以及公众的互动。但是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来看, 体育电子政务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用当前流行的互联网以及便利的通讯工具等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信息的平台。同时在此平台上实现体育政务的公开化, 让公众可以随时掌握政府关于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法规, 同时增加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的透明度, 让公众及时监督和评价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4 体育行政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更好地促进体育公共服务
4.1 消除理念障碍, 以公众为中心, 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理念
传统的体育政府部门特权意识强, 是典型的全能政府, 行政方式封闭, 易滋生腐败现象。近几年我国体育领域的假赌黑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些。随着人们公共服务的需要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应该消除过去的那种官本位理念。体育电子政务发展和体育公共服务的关键就是满足公众体育需求, 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将公民看作为政府提供服务的“客户”, 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先进理念, 树立以“民”为本、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新型公共服务观念。
4.2 加强体育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多层面、多路径做好宣传工作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窗口, 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最重要的窗口。[7]随着政府职能转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体育政府部门应充分开发利用政府门户网站, 简化工作环节, 规范业务流程, 将体育政务、便民服务、网上办事、健身咨询、赛事信息等信息资源和服务应用进行统筹整合, 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作用, 让公众享受到电子政务的便利。
体育政府部门利用体育电子政务平台, 通过电视、电话、广播、报纸、网络等载体, 大力宣传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宣传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理念, 设计制作体育公共服务宣传专题片、画册、宣传画、图版以及纸杯等宣传纪念品, 让广大群众感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浓郁氛围。
4.3 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和公民的互动
在传统政务下, 政府往往控制整个社会信息的80%, 而公民掌握的信息最多不超过20%, 政府和公民处在一种严重信息不对称状态, 所以很难互动[8]。体育电子政务环境下, 通过无所不在的信息和网络设施, 通过多种信息沟通平台, 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一种广泛的互动, 广泛的信息交流[8], 政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真正了解公众的体育服务需求, 明确重点所在, 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利用OLAP、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分析公众的网上行为和需求动态, 获取公众的隐含的、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 及时把握公众需求和偏好的变化, 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并据此调整服务的具体内容, 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4.4 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
在传统政务模式下, 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彼此间缺乏顺畅、便捷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当前各级地方体育政府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 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造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开发出来的系统和资源已缺乏统一的标准, 难免会在政府和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7]。当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不相同, “数字鸿沟”现象还普遍存在。
国家树立统筹发展的战略观念, 加快政府信息网络、数据库、安全及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应用和交换平台, 为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办公、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和资源共建共享创造基础条件[7],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现象, 确保体育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实现。
4.5 加强与完善电子政务、体育公共服务立法工作
目前, 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滞后, 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制保障。因此, 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我国电子政务方面的立法进程, 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尽快建立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化的目标、发展策略、安全技术等方面制定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当前我国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法规仅仅停留在原则性表述, 缺乏具体内容和细则, 使得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在目前出台的体育法律法规中尚没有使用“体育公共服务”概念, 说明在我国的体育立法中还没有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的问题[9]。政府作为制定体育法律法规和体育公共政策的唯一合法主体, 应该尽快完善我国体育法制建设。
只有在体育电子政务和体育公共服务都得到法律有效的政策保障时, 公众及相关组织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育文化等基础性体育行为的权益得到保证时, 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开展, 体育电子政务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5 结语
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企业、相关部门等供给主体为满足社会成员体育活动的需要而提供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体育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下位概念, 基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来看, 体育电子政务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用当前流行的互联网以及便利的通讯工具等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信息平台。体育行政部门应该从消除理念障碍, 以公众为中心, 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加强体育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建设, 多渠道、多途径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加强政府和公民的互动;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加强与完善电子政务、体育公共服务立法工作五个方面来建设和发展体育电子政务, 通过体育电子政务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加快我国体育发展转型的步伐。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经济等都处于高速发展变化中, 体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也将逐步重新定位。研究旨在厘清“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电子政务”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并从转变理念、大力宣传、消除“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网络平台建设、立法五个方面来探讨行政部门的体育电子政务建设。行政部门建设好体育电子政务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加快我国体育发展转型的步伐。
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篇5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形式。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及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西华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我院师资、场馆、地域、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旨在使每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既能锻炼身体,保持较好身体素质,又能愉悦身心、增长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掌握几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目标
1、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同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健身运动基本技、战术、理论、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基层单项比赛的指导方法和组织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关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具备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
二、体育课类型
大学第一学期为身体素质提高期,第二、第三、第四学期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每一学期1个学分;
三、四年级为体育选修课,修完一学期获得1个选修学分。
三、体育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分班原则 根据进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为体育保健班和体育班;对于身体有残疾及有心脏病、哮喘或动过大型手术等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将之统一编入体育保健班学习和锻炼,并采取与体育班不同的考试办法进行考核。身体健康的学生则统一进行体育班。对体育班学生根据其运动素质情况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进入基础班学习、锻炼和考核,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提高班学习、训练和考核。
(二)课程设置及结构
1、体育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79学时(含8课时体质测试)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为13周,每周2学时,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均为17周,每周3学时;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出勤次数、通过体育素质考试标准及技术考试合格即可获得该学年体育学分。
2、体育保健班开设太极拳或瑜伽等健身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28学时的体育课程。第一、学期分别为13周,每周2学时;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均为17周,每周2学时;学生保持每学期无故旷课三次以下的出勤率并通过保健班相应的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3、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和辅导锻炼,同时安排10%的理论知识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
(三)体育俱乐部管理及实施办法
1、一年级第—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按行政班(30人左右一个班)男女生分班上课,进行身体素质为主,男生武术,女生舞蹈为辅的教学形式;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全部由学生自由选项课。学生在此阶段必须选择一至二个以上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体育俱乐部学习和锻炼。
2、第二至第四学期,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各分三个教学单元(14:30—15:30,15:40—16:40,16:50—17:50注:夏时制顺延。),周五下午两个教学单元(14:30—15:30,15:40—16:40),每个单元均开设不同项目的俱乐部,学生根据每学期公体部公布的体育项目、时间、地点及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俱乐部,按照每学期平均每周参加两次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要求,共完成48学时的学习和锻炼;各单元的学习及锻炼指导由体育学院指定的负责人安排相关专业老师组织进行。
3、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4、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
5、学生在开学两周之内可以申请调转项目,经任课教师同意后可转入所选项目班 上课,学期中途不再办理转班手续。
(四)考核办法及组织
1、第一学期进行12分钟耐力素质测试及所学项目技术考试;耐力测试经体育学院与其他学院协商确定测试时间后在规定的统一时间里,由所有担任该学院体育教学教师及校医院相关同志共同完成测试工作;技术考试由任课教师组织考试评分。
2、俱乐部考试由该项目所有任课教师组织进行技术、专项素质及相应专项理论(作业或小论文)考试。
3、学生大学四年每一学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4、体育保健班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所学教材的考试及评分,成绩评定在成绩后注明“保健”字样。5.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全部学分毕业时视为体育合格,否则不能毕业。同时,学生若未取得每学期规定的体育类课程学分,不具备评选三好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体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教务处从宏观上指导,体育学院负责体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各学院协调安排好体育教学时间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做好监管和协助工作。
(二)师资保障。体育学院应确保各项目均有充足的专业教师,确保改革成效。
(三)修订体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课程改革措施及要求,编制适合的教学大纲,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
(四)技术支持
教务处负责公共体育课选课工作。体育学院负责项目设置、班级划分等工作。
六、本方案自2012年9月开始实施。
注:本方案要涉及教学课时的增加: 以下以一个教学班为基数即(30人)
具体是:一学期教学内容变,学时不变。即13*2=26学时(教学班)二、三、四学期教学内容与学时数有变化。具体是: 以前的学时数为:18周*2学时*3学期=108学时(教学班)现在的学时数为:16周*3学时*3学期=144学时(教学班)总的情况是:
以前的总学时为:108+26=134学时(教学班)现在的学时数为:144+26=170学时(教学班)
体育公共服务 篇6
【关键词】村镇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干预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s to rural public serv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case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collects the information of training carried out in a village by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university sports organizations can trigger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however, it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nd extensive practice remains to be further research We should set up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 mode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clear their role positioning We can increase 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by providing a reasonable policy and the institution supply
【Key words】rural sports public service; effective supply; intervention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较之同层次城市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广大农村由于长期对体育方面的认知不足或偏差,导致对体育的不理会或不重视,致使至今仍未被列入民生工程,公共体育服务一直被边缘化,供给情况更是令人担忧。在社会环境急剧变化、自身条件不足的形势下,特别是政府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背景下,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将具体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转移出来的体育公共服务由谁来承担呢?作为第三部门有效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组织,是最适宜的承接对象。加强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有效地组合各种体育组织资源,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燎原”作用,对我国广大农村的体育事业起到启智、助推和帮扶的作用,就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也是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1问题的提出
11村镇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内涵
体育公共服务是提高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包括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发布体育公共信息等,为丰富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和创造条件。〔1〕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由政府和市场协调发展来提供(如表1)。
体育公共服务近期发展目标侧重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与发展,部分地区优先展,缩小区域内、区域间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中期发展目标侧重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拉近各区域城乡间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远期发展目标侧重于全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区域间、城乡间、居民间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2村镇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调查显示,在我国县乡机构改革之中,体育机构被教育或文化部门所合并,体育职能被边缘化。村落的基层体育事务只是象征性地隶属镇文化站,平时没有专门分管体育的人员,农村体育的管理严重缺位。这种缺位直接影响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制约了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有的农村体育是有文化站负责,但文化站没有体育编制和专项资金,农村体育发展很难有起色,而且由于政府的“行政垄断”和基层体育职能边缘化,导致社会资金、社会组织难以融入基层体育领域。
在一些地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农村体育政府组织的触角并没能延伸至村落,村干部体育健身意识淡漠,村干部的精力主要花费在农村经济建设和治安治理,对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无暇顾及,出现了经济硬环境上去了,体育场地设备建起来了,农村文化软环境并没有多大改观。上级派送的体育器材闲置浪费、农民体质持续下降、体育内容单调匮乏、体育意识淡漠、体育习惯未形成、体育运动能力不够等现象普遍存在。
2提高村镇体育公共服务有效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分析
21研究对象、方法
211研究对象
本次实证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择了三个普通村落和一个体育明星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护被研究者,此报告中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普通村落。
实证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由于样本有限,不具有普遍性,还需后续跟进研究。但作为体育传播的初级尝试,其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却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212研究方法
从政府施行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包括以下六类服务:健身设施服务、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2〕鉴于南阳市村镇体育的现状及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对健身服务设施、体质监测等方面进行大的改善难以完成,本课题组的成员王桂斌、蔡珍于2014年7月份(4周)深入A、B两个普通村落分别进行健身指导服务和体育信息咨询服务,于2014年8月(4周)进入C村进行健身指导服务和体育信息咨询服务。以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实际调研。具体如表2、表3所示,以期能够干预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22研究结果
221实施体育公共服务干预方式后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都有所增加(如表4)
A、B、C三个自然村落的村民在接受了不同的体育公共服务干预方式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都有增加,尤其以C村的联合干预模式效果最好。最初的一周人数增加较少,是因为村民还未接受新事物,害怕被人笑话,害怕自己总是做错。后期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增长幅度较大。
A村群众基础最为薄弱,在大学生体育指导员的体育健身服务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提高,B村基础比较好,增长速度不及A村,但也有提高。
图1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折线图
222不同干预方式效果有所不同
A、B两个村落接受单项干预,而C村是联合干预方式,效果优于前两个村。在实际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较低,场地设施缺乏是一方面,运动意识薄弱也是很大的阻碍因素。很多村民认为“一天劳动就是运动”,或者“体育运动是城里人的事,是电视上的事”,在进行了宣传、信息咨询后,不少村民观念上有了改变,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也愿意接受体育运动指导。
223城镇体育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研究发现,农村和城市的体育参与率差异是巨大的,即使在明星体育村也赶不上城市中心社区体育参与率。这一方面是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较多,另一方面体育健身指导员主要分布在城市社区,农村基本上没有。课题组成员进入村落以后,除却刚开始一周的适应期,在后期受到了村民的极大欢迎。可是课题组成员在假期结束后,又由谁来为广大村民提供服务也成为一大问题。
3分析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进入村落以后,除却刚开始一周的适应期,在后期通过为期30天的干预,最后一周中,A、B、C三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常态化,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持续发展。从整个干预过程来看,本次干预时间是暑期,有不少中小学生在家,无形中增加了体育参与人口的比例,如何在非假期为村民提供有效的体育公共服务成为本课题需要后续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对干预成功相对关键的几个因素的讨论。
31干预方式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在上一案例中讨论的三个村落,其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因都有一个引入者,这个引入者可能是一个偶然因素,但是,因为周边环境符合了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这个因素才能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因此,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的前提下,村民表现出对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是一种隐性状态,没有良好的展现形式来填充,表现出业余时间的荒废和不良发展,如看电视、赌博、酗酒,甚至是进行违法活动,这种需求需要良性的引导和疏导。引导,需要有人指明方向,提供资源帮助;疏导,需要好的文体活动形式填充到业余时间里,这种形式是具有吸引力的、易于接受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从这一层面上说,干预工作在三个村的体育服务,不能完全定义为“推动”,更确切地说是“引发”了这3个村的体育活动开展。
32活动内容及形式很难确定
要确定在村落里开展何种内容及形式的体育活动,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本次案例提供的活动内容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最终才确定下来,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受训者有一定的体育常识和基础,对自己的喜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培训工作将变得非常简单,也就是受训者提出需求,培训者提供相关培训和信息支持。因此,信息的对接是相当关键的,信息对接的前提是有人提供有人买单,这是个体难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来提供。
4结论
41在体育公共服务相对匮乏的农村同样有对体育的需求,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对农村体育活动帮扶和支援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对农村进行体育公共服务支援是困难的,但是提高有效性是可以通过具体路径实现的,需要支援者秉承科学的处理方式、方法和高度的责任感。
42社会体育组织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社会体育组织要以参与并有效承接政府转移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为主要目标。〔3〕
43在案例中,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作为体育健身指导者根据其传播范围在实际资源共享中,人才智力资源有较大开发空间。但是,其有限的资源面对我国广阔的体育事业仍然是杯水车薪,需要与其他体育团体和个人一起支撑起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44目前政府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对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体育组织扶持力度不够。社会转型需要社会体育组织向以下方向发展: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组织功能由普化向专门化转变、管理理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组织结构由同质向异质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31-32
〔2〕李元伟我国体育系统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设想和论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22-23
〔3〕骆秉全,孙文多元化筹集农村体育经费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07(4):31-38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主体意识
1、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借鉴
1.1、公共体育服务可借鉴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所提供的新视角
传统的公共体育服务只有一个中心,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有很多的弊端,政府的角色没有转变,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缺少沟通,责任不明确,政府个别官员存在滥用职权问题,致使市场运作不通畅,这些都是一元化角色的特征,我们要想改变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就要多中心管理提供的新视角,在多中心的管理角度问题上,减少权利利益的诱惑,在多元化的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共主体参与效率多,因此在公共质量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多元化的要求,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化,差异化的体系更加明显。
1.2、多中心治理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民主化决策进程
公共体育服务中心应该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应该也在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好坏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本论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可促进中心决策下移,体现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下移,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更多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球,是政策制定决策的基础,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元化领导,更注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公共体育服务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各地方体育总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一项的体育运动,地方政府要鼓励相关的利益群体参与进去,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作出贡献。
1.3、多中心治理下各组织间的合作方式亦可应用于公共体育服务
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运动,需要全民参与,体育运动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志,本论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主要是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主动性作用,多种形式共存的前提下,通过协商,正常竞争大家合作,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体育运动不能只依靠政府,但是政府要担当起主体和协调作用,在各个组织中起到协调作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我国政府的体育运动政策,主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的领导,具有创新的意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让人们群众满意。
2、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2.1、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参与治理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现在人们群众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人民的需求在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政府解决人们群众的需求,现在已经不能满足,这也是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公共体育服务跟其它发达国家比很落后,比如人民活动场所不足,设施不健全,这些都是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体育运动现在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现在人民的需要,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很大,现在国家积极鼓励各方面的资金,积极参与人民健身体育运动方面来,多方面资金的加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紧张,同时也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条件,满足人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人民参与公共体育服务。
2.2、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公共体育服务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政策性需求,包括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体育法规、制度、体育管理等方面内涵;第二是消费性需求,包括运动器械与服装的营销、体育场馆的经营、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开放等;第三是公益性的需求,包括体育设施的配备、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国民体质检测等。需求内容的不同,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机构和方式必然不同,现在我们国家政府能力不足满足人民的需求,政府要积极引导其他方面资金融入到公共体育服务层面上来,解决体育产品,设施配套等问题,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办人民满意的服务,为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贡献,增加全民体质,为中国梦早日实现做出贡献。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没有能力也不可能高效、快捷的生产、配置公共体育产品,所以,包括政府在内还需要鼓励社会、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各相关主体根据协商的协议,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和产。
3、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构建
多中心治理结构中的三大类主体。“这三类主体共同指向公共需求,具有平等地供给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格,作为多中心治理结构中三位一体的三类主体,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是协作共治的关系”。
总之,公共体育服务提出多元化领导,解决一切依靠政府的单元化领导,吸引多方面资金的参与,多中心治理的目标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运用正当的、理性的方式去引导、规范公民的行为,监督、评价政府的工作,从而满足民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促进群众体育的繁荣发展,以助益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6).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建构 篇8
1 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现状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国家为广大居民提供的最基本的、大致相等的体育公共产品与服务,具体包括体育活动场地与设施、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指导与咨询、体育信息供给、身体素质监测等等[2]。建立均等化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在不同阶段享有的基本体育需求与体育权利。虽然我国目前出台了一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措施,但受城乡二元体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1 公共体育的场地资源短缺且结构不均衡
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主要存在设施总量少、场地利用率低、场地结构不均衡几方面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共体育场地逾90万个,总面积超过了14亿平方米。只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资源规模相对较大,但要均摊到人头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则仅能达到1.0平方米,可见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资源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的体育场地、设施都较为简陋,质量较差。调查资料显示,在所有的公共体育场地中,接近70%都设在校园内,而这些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率还不足30%,而即便是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场地的利用率也普遍不高[3]。从体育场地的结构构成来看,接近60%的体育场地都为室外场地,而室内场地的占比还不足40%,可见我国目前体育场地的结构分布明显不合理,这样的体育场地结构难以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制约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
1.2 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距明显
受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公共体育场地较少,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仅有8%左右分布在乡村,而乡村中的体育场地又集中分布在镇上,村上的体育场地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普遍都不规范,较少有体育场地、设施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此外,在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投入方面,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经费投入也有巨大差距,农村公共体育的经费投入远不及城市,这就直接影响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满足,城市各街道、办事处还成立了一些体育俱乐部,经常举办一些小规模的体育竞赛,城市居民除了可以进行跳舞、做操、跑步等体育锻炼外,还能够得到一些更高层次的体育服务需求,而农村居民则基本上享受不到这样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来看,在低层次体育需求(如体育场地设施)和高层次体育需求(如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农村居民都明显不及城市居民,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严重不均等。
1.3 不同区域的公共体育服务差距明显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市在公共体育服务形式、内容方面都要比西部及中部地区更好。如:东部沿海各省市的体育场地规模、数量及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高于西部及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比西部地区更好,东、中、西部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整体呈现出阶梯状。我国东部各省现有的公共体育场地数量有40余万个,中部、西部地区则分别有21万多个和19万多个。在公共体育消费方面,东部各省市的体育消费水平为84元/人,而西部地区则仅为50元/人。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可获得性体育资源、体育可支配消费水平均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1.4 公共体育服务的个体差异显著
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人员,以及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占据、使用大部分体育资源,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主,也能够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享受一些有偿的公共体育资源,这些人群的体育需求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而农民、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受周围环境及自身经济条件所限,其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由此可见,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阶层、个体差异。
2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建设路径分析
2.1 完善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投入
要早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各级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其职能,设置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制度。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仍存在“重竞技、轻公共”的思想,在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方面普遍以竞技体育为中心。为此,各级政府首先应当合理调整在竞技体育及公共体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比例,增加公共体育建设的财政投入,以保障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地开展,从而解决公共体育资源总量短缺的问题。
2.2 加快政策制定,完善监管体系
现阶段,国家已经出台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政策法规,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4]。然而,这些政策、法规在推进过程中却常常存在政策落不到实处、政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为此,对于已制定的政策、法规,在推行过程中还应结合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以修正、改进,以确保政策法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要狠抓政策的落实工作,完善相关的监管体系,以确保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政策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2.3 完善体育需求沟通机制
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是我国体育事业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必须了解居民的体育需求,政府才能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体育服务。因此,畅通的体育诉求渠道是关键。政府应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建立专门的群众体育需求信息接收站点,收集广大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对需求信息加以分析,为群众提供相应的体育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是群众真正所需,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2.4 健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相关财政制度
财务制度是导致我国目前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的根本原因,所以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对现有的财务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首先,政府应当对公共服务领域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加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要加大财政支持。其次,要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财政投入中的责任、义务加以明确,同时完善相关的财政制度。最后,要对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事权加以明确。其中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责任,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城乡间、地区间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上,积极调整并落实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再分配制度。地方政府则要承担起辖区内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责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财政投入分配加以调整,以缩小辖区内城乡及区域间的公共体育服务差异。
2.5 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公共体育服务主要由政府供给,这种单一的供给模式具有灵活性差、效率低下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加以改革,将过去单一的供给模式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体育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参与的新型供给模式,政府要简政放权,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来,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
摘要:运用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体育公共服务存在资源总量短缺、城乡差异大、人均水平低、个体及区域差异显著等非均等化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加快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加大公共体育服务投入、完善体育需求沟通机制等措施,构建起科学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关键词: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基于资源配置的多维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2):5-9.
[2]罗攀.论体育权利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4):428-432.
[3]俞丽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 1,45(7):31-35.
体育公共服务 篇9
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迈进小康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同相对落后的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地进行体育公共服务改革,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纳入其中。同时明确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2、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生产供给现状
2.1、供求矛盾突出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由政府包办的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比如,我国政府对体育的拨款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体育公共场地设施存量不足、增量有限,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都显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仍然是制约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这种情形没有得到改善;且提供专门公益性体育服务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有限。
2.2、资源的行政垄断不合理
“行政垄断是凭借行政权力的强制性而形成的垄断”。学者们将行政垄断区分为合理垄断和不合理垄断二种。“不合理的行政性垄断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非理性的干预”。多年来,政府对体育公共资源和服务的近乎垄断性的占有和供给,冲击了公共服务所强调的公平、效率和优质的原则,造成种种弊端。
2.3、存在“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
我国体育实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扩大和泛化政府管理职能,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政府办体育,各级政府部门直接举办体育事业、提供体育服务;二是政府管体育,即体育事业和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均由政府部门直接控制;三是政府养体育,即体育事业(含公共体育服务)经费开支多由国家各级财政支付。这种体制下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得过死、灵活性差、民主性低,难以调动下属机关和和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3、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元供给主体模式
在市场经济中,就当前的社会结构而言,可能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有四类:第一类是政府组织,特征是代表者—政府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威;第二类是形式多样的企业组织,其价值取向是追求效益、效率。西方学者称为“私人部门”;第三类是第三部门的各种组织,其价值取向是以发展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具备组织性、自愿性、非赢利性等特点,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第三部门作为独特主体参与,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第四类是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其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的社会共同体,20多年的社区发展,使社区自治组织所扮演的角色代替了计划经济下的居民委员会。
4、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的路径选择
4.1、坚持体育公共服务有限市场化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在部分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脱离公共服务供给。“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使得政府有可能把一部分权力和利益移交给社会。在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上仍应强调政府作为提供者的主导地位。加快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坚持宏观管理和制度安排,维护社会公平,以有效推动市场化的运行和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取向。
4.2、形式多样:多元化供给模式
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要使得各供给主体参与竞争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以往单一的公共服务政府供给形式要转化为“个体民营”、“政府与私人合作”、“谁用谁付费”等多种形式。正是因为这种多重的主体和多样的形式,才使得竞争机制能得以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才能得以互补,“只要有竞争机制的存在,无论是政府提供,还是各种各样的企业或第三部门参与供给,同样都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把政府的功能和社会的各种力量结合成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制衡的新的治理模式,而实际上,随着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各国达到善治的理想途径就是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制定政策时,应有意识的培育社会不同主体的成长,建立长远的良性竞争机制。
4.3、增加社会资本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的高速增长,社会各界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使得审核方面有可能对体育提供必要支持,来自社会的支持变得日益重要。社会资本有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被定义为影响人们为了相互利益而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各种政府制度。包括契约实施效率,法律规则,国家允许的公民自由度。民间社会资本包括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规范,非正式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民间组织,民间组织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促进了公民体育参与,加速两种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进而规范和激励了人们的行为,让社会资本逐步丰富。
4.4、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活动,在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都是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因此,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内容的了解,提高其参与行政过程的能力,进而满足体育公共服务的民主化要求。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政府在社区管理中所发挥的应是主导、引导、组织、协调、服务作用。建构社区体系,实现社区居民体育参与与自治的途径是社区自治组织机制创新与推进基层民主紧密结合。
5、结语
5.1、政府包办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造成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不能极大地满足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时代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5.2、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生产供给存在着供求失衡、资源行政垄断不合理和“政府管理型”的体制性障碍等基本问题。
5.3、在市场经济中,能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有政府组织、盈利企业、第三部门和社区自治组织。形成一种提供优质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摘要: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同相对落后的体育公共服务生产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生产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中,能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有政府组织、盈利企业、第三部门和社区自治组织。它们可以通过功能优势互补,来形成一种提供优质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多元化,体系,路径
参考文献
[1]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秦椿林.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
[4]李艳波.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 (7):24-26.
[5]金太军.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研究 篇10
公共体育设施承担着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作用, 目前公共服务设施分割较为严重, 服务等级较低,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按着不同的单位、部门、层次分别独立存在, 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使它们相互渗透和融合, 形成新质的有机整体, 通过体育设施共享优化整合有利于高校、社区、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资源充分利用、弥补不足、减少闲置。
一、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范围界定
本文从学校、社区、综合性大型体育服务设施三个从面分析, 学校体育设施以高校为研究对象, 因为高校体育设施与社会资源共享。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设施以大中型城市为主。综合性大型体育服务设施是占地面积较大, 符合国际国内比赛场馆设施标准, 座位数为3000人以上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二、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整合
(一)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目的
社区没有体育场馆, 标准的场地、设施, 社区中仅有简单的免费试用的健身器材, 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学校体育设施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时间后属于闲置状态。综合性的大型体育设施比较完善和优越, 对于这三者体育设施的现状来说, 通过实现社区、学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共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体育设施资源紧缺的状况, 但体育设施场地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1.最大效率利用体育设施资源。城市社区与学校都存在着缺少体育设施的情况, 从城市社区来说要改变这种情况, 其中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学校中的体育设施, 学校虽然体育设施紧缺, 但是紧缺中也存在使用时间上的部分闲置。新建设的城市社区中带有优良体育设施近些年逐渐增加, 创新、新颖的健身器械、体育设施通过共享模式将社区与学校有效联合。
2.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构建共享模式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提供价廉质优的体育场地服务, 人们走入学校、大型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有效解决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 满足居民需求, 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在共享模式的带动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形成有机的联系, 同时将综合性大型场馆应用到高校, 使用效率会得到提高, 场馆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 改变场馆的闲置, 共享后将大大的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的操作模式
1.以学校为管理主体的共享模式。无偿共享模式:学校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种体育服务设施是免费的, 无偿模式主要依靠共享的学校来管理共享活动, 这类共享模式可以吸引较多的社区居民进校健身, 激发居民参与健身的热情。
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共享模式:学校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和指导服务, 学校一部分 (室外的部分足联排球场地等) 设施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 而另一些体育服务设施 (造价较高、设备先进、环境优越、火热项目的场地设施) 在开放时则收取一定的费用, 有偿开放的收费一般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收费。
2.以社区管理的共享模式。街道、社区主要职责是向参与健身的居民和学校提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检查, 一些先进的体育设施提供给学校来弥补学校的场地短缺, 有效的分担学校在共享中学校在场地方面的不足。
3.以承包公司为管理主体的共享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典型的有偿模式, 学校在保证正常教学需要的前提下, 体育服务设施承包给专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对开放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 向学校提交约定好的利润。这种模式一般不需要牵涉太多的上层管理组织。
(三) 三大系统的共享模式联合
1.学校体育设施和社区的联合。社区体育设施与学校体育设施相互结合的体育设施, 在客观上提供了体育设施物质条件, 有一举两得的社会效益。高校体育设施一般集中布局于校园内, 远离教学科研区, 靠近宿舍区, 体育馆内有多个室内运动场地, 功能组织灵活, 居民和学生公共使用, 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不干扰其他校园建筑的使用。同时该模式可以在居民锻炼中培养大量的体育指导员, 促使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2.综合性大型体育服务设施与社区联合。城市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部门有现成的体育设施, 应将所建地周边社区居民的需求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增长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尤其是可以提高体育设施社会效益。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应用率高, 经常举办大型活动, 会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 对城市社区联合, 改变周边的空间形态, 便民性和公益性会得到充分体现。
3.综合性大型体育服务设施与学校联合。高校与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联合将大大的提高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条件, 将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体育服务的管理问题得到解决、全民健身推广等多重效益的回报, 例如:科尔沁奥体匹克中心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使用和管理下, 运营的效果较好, 既满足了学校的需求同时又满足群众体育的需要。
结束语
影响学校、社区、综合性大型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对于形成共享模式的联合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 随着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这种共享模式会在不同的地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具有地域特色的共享模式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摘要: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公民日常健身锻炼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服务设施, 本文从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的目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的操作模式、三大系统资源共享整合模式三方面阐述, 旨在为推动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整合
参考文献
[1]王育林等.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 (6) :P.15-19.
[2]庄永达.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7) :P.22-25.
从“三视角”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篇11
视角一:建场地
如果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就是百姓身边的健身活动场地,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有话要说的代表和委员可不在少数。“我自己经常陷入一种苦恼。”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非常关注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但是每当自己想去运动的时候,就苦于周边没有体育设施。“现在周边没有运动场地,有场地的周围绿化环境也不够好,这是个问题。”姜昆说。但同时也有人站出来,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就认为,“现在身边的体育设施比以前好,在小区里拍戏的时候发现现在的小区里群众体育设施都有。”
“我希望有更多的场馆可以免费或者更低价开放。”全国政协委员刘翔说,“现在场馆的数量挺多,希望能够更充分的利用起来。”在刘翔看来,体育公共服务要以人为本,每一个健身者的生活背景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可能让每个人每天都参与同样的体育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游泳等,其实在一些公共体育场所锻炼身体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视角二:办活动
为什么我们开始重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我们调查,在2008年之后,我們认为中国民众对于体育的概念已经产生了一种变化,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这里面所要提供给民众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以前,体育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是激烈的体育比赛,或者精彩的电视节目,抑或是吸引观众参与的投票等等,而现在,我们更应该注意是否为民众提供了足够多的社会体育活动让大家参与。”姚明说。
视角三:送服务
说到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自成立以来便是体育成果服务于民的一扇窗口,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李国平认为,在公共体育服务当中,除了提供运动健身的方法以外,更应该使其系统化、规范化。
构建邯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篇12
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述
1、概念。
尽管我国学术界尚未正式使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一概念, 但公共体育服务的广泛社会需求、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 已然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 体育学科理论界开展对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显得紧要而适时。
2、研究的意义。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体育事业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体育领域同样面临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课题。公共体育服务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
本文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探讨, 以期为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邯郸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现状调查及体系构建, 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时参考, 并为邯郸及同类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随着我国社会迈进全面小康, 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同相对落后的公共体育服务生产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 如何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地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改革, 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国外笔者了解到, 主要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公共体育服务, 从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的研究。
在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 存在数量偏少、深度与广度不够、缺乏背景分析及理论支撑等问题, 中小城市的体系研究则更少。所查资料中显示:主要是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现状、出现问题的分析研究、对策研究较多, 而对公共体育服务构建体系的提出较少, 中小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更少。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具有公平均等性、公益性、多样性、便利性和普及性的特征。以人为本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 围绕实现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开展多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是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和任务。
三、构建邯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1、应当推进法规保障机制。
邯郸市政府和人大应当立法规划《邯郸社会体育保障条例》, 市体育局应加快调研起草这一地方性法规, 从法律制度层面上为完善邯郸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保驾护航。制定法规规范加大政府投入, 为规范公共体育设施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2、应当推进公共体育财政投入机制。
邯郸市政府、人大和市体育局应研究制定《群众体育财政性投入经费的标准和办法》, 有效调节市、区 (县) 和街道 (镇) 三者间的财政关系, 实现市民公平享受体育基本权益和体育发展的成果。
3、应当推进多部门联动机制。
从目前的市、区、街道纵向结合向委、办、局横向联动方向发展, 形成“条块结合, 条条联合”的合纵连横工作新模式。一是体医结合, 为公共体育服务拓展了新的平台。二是体教结合, 把公共体育服务融入到教育活动。三是四是体文结合, 把公共体育服务与公共文化建设结合, 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
4、应当推进科学评价机制。
应该定期在邯郸开展“全民健身指数”研究和宣传, 以公共体育服务为主要指标, 建立评测标准, 以量化的形式对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开展长期动态监测, 同时适时发布衡量城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程度, 以此督促和指导全社会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并把相关资料印发和宣传。
5、应当加快体育强市建设。
市里应当全面推进城镇体育设施全覆盖工程。要逐步形成一个以“标志性工程为龙头, 加快全民健身工程 (点) 建设, 推动学校场馆面向社会开放, 完善健身活动组织网络, 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城镇体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2]郇昌店、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述评》, 《体育学刊》, 2009年第6期。[2]郇昌店、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述评》, 《体育学刊》, 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