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2024-09-30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共12篇)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1

伴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有效推进, 山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与此同时,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尤其是如何协调好与山东整体发展战略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当前,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地区性差异非常大, 如以县域为单位下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差异较为突出。因此, 立足于山东农村地区, 以“两区、一圈、一带” (“两区”是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一圈”是指省会都市圈, “一带”是指鲁南城市带) 为战略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空间区域选择, 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进行调研和论证, 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的现实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1研究方法

1.1要素集中度指数

该研究采用生产集中度、人口集中度、全民健身站点集中度等, 用来衡量该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能力。具体界定如下:

生产集中度=某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百分比/某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比[1]。

人口集中度=某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百分比/某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比[1]。

农村全民健身站点集中度=某区域全民健身站点数量占全省全民健身站点数量百分比/某区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百分比。

1.2 Arc GIS空间分析法

Arc GIS空间分析法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 以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 提取和产生新的空间信息[2]。该研究运用Arc Gis10.0完成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分析, 以明确其空间分布特征。

2山东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要素空间集聚效应

根据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 确立不同区域的空间要素集聚可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通常而言, 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与资本的空间集聚作为一种经济地理现象备受关注, 不同的学者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等。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要素集聚进行研究, 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地区间的空间结构差异, 从而可根据地区发展战略确立对应的提升策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进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也逐步得到提升, 这也预示着中国公共体育走向规制化发展的轨迹。

表1是对山东农村地区四个区域空间要素集聚程度的数据统计, 结果表明, 省会城市经济群和蓝色半岛经济区在各项要素集聚上表现出较高的特征, 不仅在人口集中度和生产集中度上表现出较高的特征, 在全民建设站点的覆盖率上也较高, 尤其是蓝色半岛经济区, 农村全民健身站点的覆盖率相对较高, 在具体的调研中发现, 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而西部隆起经济带相对较低, 省内的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同时, 根据google地图卫星影像资料对山东各区域的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了分析 (图1) , 其中, 菏泽和枣庄两市未做统计。从中可见, 山东省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站点的农村配置还非常的不均衡, 以鲁中和鲁东地区配置较好, 其他一些地区配置较弱, 正如同前面的分析一样, 各区域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教不均衡。

3山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升策略

3.1城乡统筹:破解城乡二元社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3,4,5], 围绕统筹城乡的试验区建设也不断涌现, 其主旨在于消除城乡差距, 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分配不均, 做出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应该说, 统筹城乡战略的提出, 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由于受传统“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 农村群众体育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 如: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供给主体、供给结构及组织保障等方面。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整个服务大致应该包括: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健身与指导、运动宣传、竞赛组织、体质监测评价、健身开展工作情况的调查监控、场地器材保护维修等。要完成上面的各项工作, 需要多方面的合力行为, 其中, 逻辑主线就在于城乡统筹战略的深入贯彻。据相关调查显示:山东省各地区上级体育行政机构对乡镇体育工作经常进行检查指导的仅占43.66%, 接受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的技术指导服务仅占10.84%。对村民调查还发现:仅有14.91%的乡镇经常组织开展体育活动[6], 同时, 许多行政村的体育设施器材已发生了非常大的破坏或损坏, 一些体育设施存在着极大地危险因素, 有些器材是由于使用过度而导致损坏, 有些器材则是缺乏使用而导致陈旧, 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损坏, 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已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体育事业的管理存在严重的层级性和断裂性, 农村公共体育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 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甚至, 从某种层面来讲, 准市民社会也谈不上, 这使得纯粹的社会治理几乎并不存在, 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 这使得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应需加大落实。

应该说,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差距不仅是全国范围内的差距、省域内的差距, 同时在县域内非常突出。绝大多数县域内城乡群众体育的硬件、软件等不亚于省域内差距。如就体育经费而言, 马进[7] (2009) 对马鞍山城乡群众体育的调查中显示, 86%的社区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经费, 而78%的行政村没有体育专项经费和固定的活动场所。所以,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要取得实效, 必须先要缩小县域内的城乡差距, 从当前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空间集聚要素特征来看, 这种县域内的差距还非常明显。

3.2社团自治:改善社会治理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迅速增长,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 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从而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育意识的增强和体育参与程度的提高, 因此, 社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由于“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已经不具备生产全部体育公共物品的能力, 所以政府已经不能满足个体行为者对体育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部分体育公共产品就必须由社会体育组织来完成。政府要实现“小政府, 大社会”的目标, 社会体育多元化的需求要得到满足, 就必须使体育社团自治, 因此,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体育社团发展的政策环境。比如在人事方面, 给予体育社团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财务方面, 改变单一的财政拨款和补贴等政府资金支持手段, 尽力将政府包办的做法改为服务购买方式。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体育社团资金渠道多元化, 对个人及企业向体育社团捐赠等行为减免税收等手段来鼓励个人和企业支持体育社团的发展, 并同时改善体育社团的财务问题。

同时, 建立健全完善法律机制, 监督机制, 是规范我国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法规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 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所有社会体育的经营活动应符合体育市场的规律, 需要法规制度作保障, 从而保证社会团体实体化的顺利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团体步入实体化的进程中, 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法规政策, 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从而使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体育社团具有不同的管理法规, 以规范各类社团的发展, 从而用法规促进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国家调控、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关键时期, 探索体育社团如何打破与政府部门“重叠同构”的尴尬局面, 实现与国家协同治理, 在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中, 切实担负起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对我国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和体育体制改革, 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3.3资源配置:扩大与优化并举

截止2010年底, 山东社会体育指导员正式登记注册人员达到83 875人, 预计2015年底, 山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5万人, 然而, 众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分布在城市, 广大的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这一点也可以从诸多农村地区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中得到体现。事实上, 广大的农村地区, 尤其是相对发达的鲁东沿海城市, 许多农村甚至在夜间开展诸多形式的体育活动 (图2) , 然而, 这些体育活动的组织主要是由群众自发性的或村委个别干部组织实施, 很难看见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来加以组织, 整体上呈现出自发性的组织特点, 自然也就缺乏持续保障机制。

从2012年起, 山东省财政厅安排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约2.6亿元, 在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13个市的3 035个行政村实施“千村扶贫健身工程”。按照每村补助6万元的标准, 进行了健身器材场地整修, 并配备相应体育器材等。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社区、乡镇、行政村体育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快速增长。社区、乡镇、行政村体育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分别为33.8%、27.4%和38.8%, 基本接近三分天下, 并驾齐驱;二是财政资金是社区、乡镇、行政村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成为社区乡镇行政村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支柱。

2014年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山东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办法》指出, 将加大对城市社区和农村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2015年, 山东省财政在农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 累计安排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1.5亿元, 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并启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对县级以下场地设施进行了“逢村必进”的普查。

然而, 虽然“全民健身工程”和“千村脱贫健身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贫困地区体育场地设施,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仍然严重不足, 尽管截至2014年底, 山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超过40%, 但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 (这一点从前面的GIS空间分布可见, 图1) , 东部沿海地区的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 而中西部有些地区的农村覆盖率还不足30%。同时, 在体育场地建设的选址上也存在着极大地差别, 许多行政村在选址上集中安排在村委大院, 没有考虑到村民的便利性使用。为此, 当前一段时间, 山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既需要在投入上扩大比例 (重点对投入不足地区) , 又需要在结构上做出优化, 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结语

(1) 根据各要素集中度指数来看, 省会城市经济群和蓝色半岛经济区在各项要素集聚上表现出较高的特征, 不仅在人口集中度和生产集中度上表现出较高的特征, 在全民建设站点的覆盖率上也较高, 尤其是蓝色半岛经济区, 农村全民健身站点的覆盖率相对较高。

(2) 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战略方面, 城乡统筹:深化破解“二元”结构, 主旨在于消除城乡差距, 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分配不均, 做出城乡统一协调发展。

(3) 强化社团治理, 扩大社会自治环境。山东已实施了“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 根据各区域战略, 指导和培育想要的社会资本力量和社团力量是一项关键任务, 这也是促进该省快速发展的关键, 以便尽快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摘要:以人口地理学中的要素集聚指数、Arc GIS空间分析为基本手段, 着重对山东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要素集聚特征进行论证, 研究认为, 半岛蓝色经济区全民健身站点集中度较高 (集中度指数1.13以上) , 生产集中度也较高 (集聚指数2.52以上) , 而黄河三角洲地区、省会经济圈等地区还存在一些区域上的极不平衡现象。据此, 根据山东“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 提升各区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城乡统筹性, 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社会治理环境;资源配置实现扩大与优化并举是实现战略协同发展的关键, 更是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结构优化的逻辑主线。

关键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要素集聚,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孙晓芳.城镇群空间结构与要素集聚[J].经济问题, 2015 (1) :124-128.

[2]李涛, 陶卓民, 李在军, 等.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型与时空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79-185.

[3]董德龙, 刘文明, SEAMUS Kelly.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J].体育科学, 2015, 35 (3) :83-89.

[4]易剑东.中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J].体育学刊, 2012, 19 (2) :1-10.

[5]沈克印, 陈银桥, 杨毅然.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逻辑、困境及治理策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6, 32 (1) :39-43.

[6]于军, 姜玉泽, 杨永明.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 (12) :24-25.

[7]马进, 田雨普.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6 (6) :665-668.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地域特色;生态性

久居都市,面对来源于生活的种种压力,人们总是渴望在拥挤喧哗中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融于自然优美的环境,与三五好友促膝闲谈,携家共享幸福时光,亦或独自体味生活的恬静与舒适,感受空间环境带给自身心灵的呵护。城市公共空间是使融入其中的人有愉悦心理感受的空间,是一个体现人类自身价值和展现社会生活的舞台。伴随着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地位的逐步提升,我们本着探求“如何打造舒适合理城市公共空间”的想法,走进潍坊寻找答案。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往往集节庆、交往、休息、观演、游乐、健身、餐饮、文化和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2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及表达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但其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重大问题,如公共空间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与使用者的关系,缺少人情味,规模尺度过于宏大,忽略绿色环境的塑造,缺少文化地域特色,健身娱乐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等。因此,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尊重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对潍坊公共空间的实地考察,总结出城市公共空间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凸现区域文化的特色空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思想的过度引入借鉴,历史留给地域的独特记忆和城市原有的肌理也随之逐渐丧失。而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创作理念应承载着人们对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认知和继承,体现出人文精神和场所特征,延续城市的肌理,将城市的历史在公共空间中完美的延续下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公园改建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项目当中,把现代园林风格与地方特色和当地民俗相结合,以“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传承意境的标名文化”为主题,透过山水草木以及园林小品的应用将地域文化信息传递出来,深入人心,唤起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2.2参与交流聚会的开放空间要使建成的公共开放空间具有持续的活力和吸引力,必须以城市环境与实际生活的互动为起点,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客观地分析空间环境对人们产生的功能和影响。公众的参与,多彩的节目活动,轻松的沟通交流,户外的社会活动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应当成为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场所。

2.3体现生态景观的绿色空间生态性的景观开放空间具有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多样性和环境自净能力的功能。营造此类空间应该充分分析当代自然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结合生态学原理,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和植物,创造出近自然植物景观的绿色空间,这样的植物景观多样性高,群落结构稳定,自我更新能力强,利于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并且创造一个绿色的城市休憩空间。人民公园将郁郁葱葱的植物群落错落有致的栽植在幽静的溪水两侧,形成了一条生态绿色廊道。

2.4注重以人为本的细节处理人性化设计能够赋予空间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贴近普通城市居民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需求,反映“为人而设计”,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特征。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3结语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人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10-01

一、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的理念

在当今中国这个城市急速膨胀的时代,城市户外空间的建设越发显得重要。城市户外生活是指在现阶段存在城乡差别的条件下,城市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城市户外空间建设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精神状态,是城市在最短时间内向别人展现自己的方式。作为户外空间的一部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座椅也有着很多的讲究,无论是从座椅的材料、种类。我们需要从座椅所面对的使用人群、座椅所安排的地方和城市的人文精神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座椅的设计。下面,我从座椅所面对的使用人群这一角度来简析座椅设计。

(一)面对老年人,兼顾舒适与集体交流方便

老年人的身体相较于年青人更容易感到劳累,而相较于小孩又比较安静不会轻易动,会经常长时间坐在那里,所以在设计老年人的椅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座椅及时在老人长时间落座后,也不要给老人带来太多的劳累感。老年又时常饱受寂寞的煎熬,所以,他们时常会去公园,因为那里有很多其他老人。所以,公园里的座椅设计可以多样化。譬如,亭子里的围坐形式就很方便老年人相互交流,此时,亭子一般水泥制作,但座椅却最好设计成木质的,因为水泥制的比较凉,不适合冬天坐。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座椅要便于老年人去使用。

(二)面对年青人,我们需要注重质量与隐私

年青人平时的生活相对老年人,压力打了许多,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因而,这类的座椅大多是为学生、情侣和需要交流工作的伙伴使用这样的人群与老年人不同,他们注重谈话的隐私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注重座椅的质量,尽量使得座椅能使这些平时一直劳累的身体放松下来,得到缓解,也要注意座椅间的距离、座椅的长度,以便更适合年青人使用。

(三)面对儿童,我们要注重安全与童趣

与年青人和老人不一样的是,儿童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呵护。儿童没有成年人的自制力,鞥没有成年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尽管家长会尽力照顾他们,但总有疏忽,所以,他们的座椅需要我们考虑到安全,而不仅仅是舒适。同样,孩子处在一个对世界新奇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认知很强,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座椅上花些精力,满足他们趣味娱乐的心里,甚至可以添加一些学习内容,在休息的时候也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

这是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提出的一些想法,但我们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本身所带有的那种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这些座椅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坐的舒服坐的舒心,更是想让城市建设的更好,给每个路过的外地人通过这些公共设施了解到这个城市,了解到这个城市的特色,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体会到这个城市的人文。初次以外,各种场所下座椅也是不一样的,或简单大方,或绚彩鲜艳,但我们要记住的是这些座椅要与它们所安置的环境融为一体,不要显得突兀。

二、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一小部分,座椅甚至没有引起人们的很多注意。但座椅设计却不该为人忽视。我们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公共休闲空间,我们都可以看到座椅,或许它是长廊,或许它是小亭,或许它是石凳,尽管形式多样,可它的价值却是一样,为人们提供便利,尽到其作为公共设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座椅设计的重要性。

(一)贴心设计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虽然座椅的基本作用都是让人休息,但经过特别精心设计的座椅,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因为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情况,座椅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不论是解累,或是想要保护隐私,亦或是交流意见。因为座椅的便利,人们更愿意去使用公共设施,这些公共空间就可能为更多人所利用。

(二)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人文性和细致

当人们使用这些座椅时,尤其是外地人,就会体会到这所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细致。同样是座椅,给人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比较之下,我们就会在心里会心一笑:这座城市竟是这样的体贴,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座椅都如此费心,为人们着想,那它究竟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此时,城市已经与人文和细致画上等号。

(三)设计成果为城市添加一道亮丽风采线

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座椅,必是与它所处的环境相得益彰的,在彰显人文的同时,又使得景色更加和谐。在公园里,如若湖水之上,屹然矗立着一座小亭,用石路与岸边相连,既给了人们休息连天的场所,又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这是怎样的益处啊!

三、结论

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众多设施的一部分,座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又给了我们交流的空间。可惜,在城市化进程快速的今天,又有多少城市注意到公共设施的建设呢,又有多少城市能真正地建设良好呢?本文从座椅使用对象的角度,简析了一些座椅设计,又强调了座椅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旨在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 光是对座椅的重视,更是对整个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建设的重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我们不能放松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要让城市更加适于人们居住,适于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冉.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

[2]贾志宾.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研究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4

国内“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最早见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的发言。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有两层含义:第一,以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第二,“+”代表的是联合。简单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发展动力和机遇。在体育产业中引入“互联网+”,是让互联网与传统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创新,这种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休闲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自愿参加的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休闲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需求日益增加,休闲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休闲体育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互联网+”休闲体育,广泛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多层次、智慧地满足人们对休闲体育的各种需求。

2 构建“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休闲体育实现转型升级,构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类体育场馆资源信息高度共享的需求,解决以往体育场馆利用率低、设施闲置等问题。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PC等终端设备登陆公共服务平台,查找所需体育场馆的信息,选择适合的地点开展体育运动。公共服务平台使得体育场馆资源能够被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有的场馆无人问津而有的场馆却过于拥挤的现象。

人们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更便捷、高效地获取休闲体育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一般包括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手机微网站等子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平时习惯选择某种访问方式,足不出户即可快速预约场地、运动项目或教练。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存储用户提供的个性化信息,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潜藏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它们的分析和挖掘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健康监测、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和服务。

3“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当前,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促进了休闲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纷纷推出了“互联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体育,其中不乏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湖北省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去运动”,提供各种场馆及运动项目等信息,并具有手机定位功能,能自动搜索附近的场馆。广东省广州市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群体通”,集广州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全民体质监测、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组织和体育爱好者互动等信息于一身[1]。公共服务平台为人们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多种服务和功能,尤其是极大方便了体育场馆和运动项目的预订,有些平台还提供了运动爱好者互动交流等功能,丰富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然而,在休闲体育的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定制方面还有待拓展。尽管有的平台已融入了对运动者体质评价、膳食建议等方面的功能,但仍主要停留在健康知识的普及阶段,或依赖于用户将各项数据手动输入后产生分析结果,智慧体育还未充分实现。

“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体育场馆和运动项目的网上预订、体育信息的共享和体育商品的网购,更重要的是促进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休闲体育产业的融合创新,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因此,要对平台的常用功能进行整合优化,并积极探索休闲体育的智慧化服务功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们对休闲体育的个性化需求。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3.1 预订功能

预订功能主要包括体育场馆的预订和运动项目的预订。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用户可以看到各区域内的体育场馆和相关运动项目的详细信息,配有场馆图片和文字说明,并显示当前预订情况,数据保持实时更新。用户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这些信息选择体育场馆和运动项目,还可以设置筛选条件来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手机APP具有定位服务功能,可直接搜索附近的场馆信息,让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周边的休闲体育服务。

3.2 运动圈功能

运动圈功能为健身爱好者、教练建立了一个社交平台。在这里,健身爱好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私教进行对接,预约私教,交兴趣相投的朋友,分享运动心得,还可以自发组织健身活动。

3.3 运动商城功能

运动商城功能是休闲体育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主要承担运动鞋服、健身器材、健康调理养生产品等的在线销售,为平台用户采购体育运动商品和保健商品带来了方便,实现了休闲体育的一站式服务。

3.4 大智慧功能

在用户借助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个性化信息和运动数据,如果平台对这些数据加以收集并进行智能分析,不仅能协助用户在选择体育场馆和培训项目、预约私教、购买运动商品时作出准确、高效的决策,还能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身方案。当前,运动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多,有眼镜、手环、手表、智能运动鞋、智能T恤等,这些设备对运动者的运动量、运动轨迹或卡路里消耗等运动数据进行记录,如果平台采集后加以智能分析、数据挖掘,休闲体育运动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4 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支撑技术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其核心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联网的便携终端设备,主动感知休闲体育资源、体育活动、运动者等方面的信息,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和数据挖掘,从而给用户提供运动指导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4.1 大数据

大数据指的是海量、多样化、高速增长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休闲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该领域产生了海量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运用,将带来巨大价值。与传统数据处理相比,大数据处理要面对的是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常规软件工具已不能适应大数据的捕捉、管理和处理需要。大数据的发展需要全新的体系架构,大数据价值链由4个阶段构成:数据生成、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2]。大数据处理离不开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数据服务。

4.2 云计算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一种创新的IT资源运用模式,对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应用等)提供无处不在、随需访问的服务。云计算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 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Paa 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 S)。云计算具有虚拟化、可伸缩、低成本、互操作、规模化和智慧型处理能力等特点,能为汇聚、处理和应用体量巨大、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和价值高且密度低的大数据提供核心技术框架[3]。

4.3 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智能感知、识别,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在云计算的支持下,能够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有效决策。例如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智能健身设备对人的动作、运动行为进行感知,或者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和记录运动数据,将感知的数据信息传送到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对运动者作出运动与健康指导,或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这使得休闲体育的智能化得以充分体现。

5 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新兴技术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休闲体育产业模式。智能硬件的普及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对体育行业和用户数据的沉淀和分析使得休闲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休闲体育正向着服务在线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趋势下,搭建起“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与手机、智能硬件相连,进行数据记录、采集、分析、互动,经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与服务,在休闲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为用户提供贴心、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休闲体育市场不断拓展,与健康、旅游、传媒的结合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将不断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森木.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3):121-124.

[2]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1):1-44.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篇5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一个最富争议的主题之一,是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以及公共空间的关系。(1)与此相关的,是大众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政治问题:大众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如何保证大众能够获得应该获得的正确而可靠的信息(尤其是与他们的公民权利密切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以便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他们是主动地接受信息还是被动地受信息的引导、乃至完全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沦落为传媒的奴隶?

总体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传媒与文化研究,越来越地对大众传媒对民主的威胁表示了担忧。比如法洛斯的一本谈论媒体的书题目就叫《号外新闻--美国民主怎样被新闻媒体破坏》,此书集中批评了美国的大众媒体对于民主的威胁。书中指出:“由于新闻媒体漠视民众的意见,民众因而无法真正参与他们身处的.社会,政府官员亦因此无法听到民众的声音,从而堵塞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新闻媒体之所以失去了公民精神,是因为新闻媒体与政府圈子纠缠在一起。”(2)同时,旅美的中国学者李宪源的长文《媒体控制下的美国》(《天涯》第1期)非常详细地揭露与批评了美国媒体的非民主化倾向。文章引述了美国作家查尔斯・瑞奇的话:“通过控制通向媒介的渠道,像电视这类大众媒介大大降低了民众思想交流的自由。当然一个人仍然可以站在街头角落向行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其声音却完全被媒介的声音所压倒和淹没。”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号称新闻自由的国家,媒体的非民主、非公众化也十分严重(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在有些国家即使是站在街头角落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也是没有的),而这种非公共化的结果是导致大众的政治冷漠与参与热情的丧失。(3)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大众传播与政治权力以及市场权力的关系以及它自身的权力化,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大众传播的非大众化与非民主化。

1、大众传播的特点及其与公众的关系

首先还得从大众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类型的特殊性谈起。显然,与大众传播相关的传播类型迥异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交流”与“传播”在英语中都是communication)。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交流双方是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信息的流动一般也是双向的(对话性的);而在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流动一般是单向的(one-way flow),信息或文化产品是为那些基本上不在生产与传播现场的人们生产的,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极其有

(1)、比如在英国,传媒研究涉及的范围尽管极为广泛,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媒体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戈尔丁(P.Golding)、墨多克(G.Murdock)等人的《传播政治》(Communicating Politics),P・Dahgren与C・Sparks的《传播与公民权:新时代的新闻与公共领域》(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J・Keane的《媒体与民主》(The Media and Democracy)等。参见赵斌《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38-39)

(2)、参见:《法洛斯谈:媒体如何破坏民主》,《天涯》,6期。

(3)、参见李宪源《传媒控制下的美国》《天涯》20第1期。

限,从而也就很难影响传播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符号形式虽然是为了(姑且这么假设)公众生产与传播的,但这个过程恰好发生在公众的直接反应缺席的时候。由此决定了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情境极为不同。正因为这样,有的外国学者认为,在谈及大众传播时,应当用“传递”或“传送”(diffuse,transmit)的概念取代“传播”(交流)。

此外,大众传播的另一个特征是符号商品的机构化生产与传播,大规模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公共空间的建设 篇6

当人们拥有共同空间和交流场所时,社会才能更融洽和谐。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所有公众的场所,无论男或女、老或少、穷或富,任何人都可以进人的领域,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可以为建筑学中的实体空间,如城市中的广场、礼堂、街道、公园、图书馆等,也可以为虚拟空间,如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以传播、沟通为宗旨的大众传媒自然也可充当公共空间。

在西方,城市中心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早在古希腊时期,广场就是人们集会的场所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场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广场周围的建筑物更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

2007~2010年,“德中同行”大型友好交流活动走访中国的南京、重庆、广州、沈阳、武汉和上海六大城市,以“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为主题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未来城市的解决方案。在每座城市中心广场举行的“德中大道”活动将每站的活动推向高潮,并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利用”贡献了源自德国的创意。

2009年11月在武汉结束的“德中大道”活动迎来了60多万武汉市民的参与,是迄今为止武汉与德国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德中大道”建在了汉口的江滩公园,由十几座竹制展亭构成,这些可再生材质构成的“亭子”轻盈得如一叶叶扁舟,与绿荫相互掩映,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由歌德学院(中国)主办的“文艺亭”更是创造性地阐释了“公共空间”这一概念。中国旅德艺术家李继伟创作的名为“浮动空间”的建筑装置,从外形上看像一片浮动的落叶,流动、开放、似在不断变化。亭子内的设备与广场矗立的一个3米高的户外LED屏幕相联,随时进行视频直播或放映。依靠这些基本设施,文艺亭每天举办六七个不同的公共活动。

来自德国和武汉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与观众面对面,围绕一个主题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展开讨论。不管是话剧表演、行为艺术、朗诵会、摄影展、短片放映还是现场手工艺术创作、学德语等活动,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武汉“月亮化石实验剧社”的四位演员只用椅子作为道具,表演了现代版的 《格林童话》,诠释出童话残酷血腥的一面;作家刘震云、方方和鲍尔吉-原野朗读他们在德交流时的博客,大家讲述各自的体验和收获;在“边界模糊的电影”为主题的那一天,在场嘉宾放映他们拍摄的纪录短片,引发了关于公共空间中的影像权利和接受程度的激烈讨论;武汉当地年轻摄影师还举办了一个“念旧的武汉”摄影展,勾起市民对于这个城市的共同记忆;武汉摇滚界元老、 “生命之饼”主唱吴维与研究新音乐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贾国平对话,引起音乐爱好者对大众和小众、主流和非主流概念的提问;文艺亭外的小广场上,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即兴进行了一场肢体表演,在场围观了几百位市民,他们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在户外观看先锋实验表演,有质疑,有不解,但几乎所有观众从头看到尾,有些观众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文艺亭内举行关于“艺术和公共空间”主题的对话,观众自发地将椅子搬进文艺亭,全身心地投入对话。活动的最后一天,文艺亭请来了著名作家余华、池莉、汉学家阿克曼以及洪晃女士开展一场关于“女性一文学一社会”话题的讨论,很多观众站在亭子外的大屏幕观看直播至结束。

应市民的强烈要求,德方在闭幕式上向武汉市赠送了“德中大道”文艺亭作为永久纪念。到今天,文艺亭依旧坐落在江滩公园,等待再次被激活。尽管“文艺亭”留在了武汉,我们并没有就此停止对公共空间可能性的探讨。今年,李继伟设计的几把透明椅将伴随“歌德沙龙”论坛活动游牧于北京的公共空间,专门为“德中同行”上海世博会设计的网上虚拟文艺亭也即将启动。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7

对于上海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 应该坚持以世博参与者的需求为核心。人们城市生活中需求更舒适、更全面、更开阔的空间可以释放自己、展示城市、享受生活。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中心”, 是借助世博会的机遇, 将上海体育休闲活动包括大型赛事资源整合, 形成一个集娱乐、文化、旅游、体育等为一体的休闲中心, 是对上海已有的“都市旅游”资源的完善和升级。在传统的“都市旅游”中加入更多的参与性的体育休闲活动, 形成新的结合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的旅游线路, 满足消费者对于“都市旅游”的新要求。

一、建设上海国际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 必要性

(1) 上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业对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不断加大, 且呈现出继续增强的趋势。上海旅游, 可以用“都市”两个字作为其旅游特色的缩写:“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 即是以人民广场和浦江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以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度假旅游圈。然而随着城市间旅游产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发展迅速, 其旅游设施及服务的不断完善。在旅游业从单纯观光型旅游向参与型旅游过度的过程中, 休闲旅游可以说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 是旅游产业升级创新的产物之一, 是更高级、更时尚的旅游模式。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将推进这一过程的转变, 对上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上海建设国际化都市的需要

2010年上海要基本形成“四个中心”框架, 至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领域具有强大辐射力, 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 并具备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纵观各大国际都市, 无论是纽约、伦敦, 还是东京、巴黎, 无疑其城市文化休闲娱乐功能完善, 文化产业发达。如伦敦定位“历史文化之都”、巴黎以“时尚之都”著称、纽约以“百老汇”闻名。发展文化功能是提升上海城市总体社会水平的强大支撑, 也是“四个中心”持续提升的长久动力。

(3) 符合政府宏观政策指向的需要

2006年推行的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直接提出要“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并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了“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之前。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和规划,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以上, 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功能迅速增长。需要重点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 推进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竞技表演等行业发展,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左右。在政府规划导向下, 上海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现代服务业的兴起, 为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的政策计划导向下, 将体育与旅游休闲这一服务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正是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契机, 推进政府的城市及产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实现。

2. 可行性

上海世博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据估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 这一巨大的客源将为上海体育旅游休闲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 利用举办世博会的契机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对城市品牌的宣传功能, 将有助于将上海“有规模、有品质、有特色、有创意”的城市体育赛事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以体育为载体, 以旅游为形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借助世博之东风, 加之上海本身体育赛事丰富多样, 特色与品质兼备, 无疑为上海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1) 交通设施的完善

上海市借助世博会的重大主题项目,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一个采用现代理念, 改造和整合城市交通体系的绝佳契机, 有利于促进上海合理交通模式的转变, 从而改善现有交通状况。根据规划, 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690万乘次, 占居民出行总量的比重达到33%以上。

上海公共交通体系完善以及发散型铁路和公路网系统的建设必将为上海和长三角联动和一体化提供新的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 发达的交通网络, 健全的交通体系无疑为世博后上海城市体育旅游休闲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最佳的交通设施, 也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2) 体育旅游休闲资源丰富

场馆设施等硬件资源

据数据显示 (见表1) , 到2007年止, 上海体育场地有14, 425个, 共38, 169, 930 m2。目前所拥有的社会经营性体育场所已发展到5千多家, 健身苑201个, 健身点4, 345个, 社区公共运动场176个, 社区健身设施总面积达301万m2, 并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仅世博会举办地——浦东新区, 已建成市、区级社区体育健身苑 (点) 1, 000个, 并建立了区、街道 (镇) 分级管理和维修网络, 体育场地总数达到2, 364个, 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2 m2。

品牌赛事等软件资源

体育赛事的举办无疑是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根本动力之一, 是吸引游客、观众眼球的一项重要因素。上海竞赛表演市场十分活跃, 而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中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表现形式。上海充分利用其的社会经济环境,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 精心运作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 努力打造竞赛表演业发展平台。目前已基本形成的品牌赛事有:

A巴士公司承办的ATP网球大师杯赛

B上海赛车场承办的F1上海站大奖赛

C上海盛融公司承办的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

D上海体育总会承办的国际马拉松赛

E东亚集团承办的斯诺克大师赛

对五大国际高品质赛事品牌的成功承办, 已经成为了上海向国际社会展示的“城市名片”。而这些赛事在全球范围内所拥有相当规模的追随者, 就使得上海在体育旅游休闲市场中, 拥有相当规模的体育趣缘人群, 并将形成开放型、规模型的发展格局, 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和开放度的特色产业, 这为奠定了上海发展“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项目的坚实基础。

二、延续与放大“世博效应”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1. 以城市整体长期规划为前提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必须符合上海整体的城市发展规划, 包括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体育旅游休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只有真正具备城市体育名片的特点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世博会后的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城市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全球化城市的高品质城市生活, 更体现出独特的上海城市文化特征与城市精神。

2. 与世博主题相呼应

2010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充分剖析这一主题的寓意和内涵, 并将主题的深化体现在整个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之中。“体育休闲,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体育休闲, 让生活方式更健康”等类似的主题也将使“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得到更为充分的诠释。

3. 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

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总体设计要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要, 加强周边环境与生态配套设施的建设, 突出环保、绿色、健康的生命力, 塑造上海一流的国际城市形象, 为未来社会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空间。同时, 也要凸显上海本土特色, 使其成为上海城市形象建设的新亮点。

三、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后续资源可持续利用

1. 以市民需求为核心, 完善城市功能

从时间发展来看,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无疑将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正是展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和谐、健康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因此提升上海城市的服务性功能是必然的选择。在后续利用上, 世博园区应依托“世博效应”, 结合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商务服务设施的需要, 通过土地再次开发, 在把世博企业馆打造成以国际高端会展中心为主题的同时, 建设集文化旅游、工业博览、时尚休闲一体,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功能带。真正把世博园区发展为上海未来的国际文化、外事、商务和旅游休闲的综合功能区域, 呼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从而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 与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

从空间角度看, 上海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两岸, 是城市滨水中心区, 因此有学者认为上海世博会更接近巴黎世博会。在规划时, 需要重点重构沿黄浦江的城市滨水发展轴, 从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完善畔江跨水的城市形态。在城市功能上, 它是未来城市公共活动的一个中心集聚区, 并沿黄浦江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轴线延伸;在基础设施上, 通过举办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将黄浦江两岸作为中心城区重点改造, 提升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环境景观上, 以黄浦江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景观轴线和生态走廊, 通过塑造世博会地带的滨水生态景观, 形成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上海城市滨水空间, 加速形成以滨河滨江为骨架的上海城市中心生态景观体系。这一切的建设都有助于上海打造“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 充分发挥其“一水两带”的特色。

2. 五大功能片区功能规划设想

3.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的设想

构建城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 完善上海整体城市功能, 充分满足市民公众需求, 是考虑世博后续利用的核心。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市民与游客对于体育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提供一个大型城市公共体育休闲场所, 给公众释放压力, 享受城市生活, 也满足公众追求健康身体, 愉悦心情的需要。

第一, 休闲体育运动。建设硬件设施齐全、面向社会大众的休闲体育活动场馆, 包括射击馆、保龄球、极限运动馆等需要特定设备的体育项目。发展具有中国民间特色和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体验馆, 包括摔跤、踩高跷、龙舟赛等。利用黄浦江的滨水特色, 发展水上休闲健身等体验活动。

第二, 特色体育项目。建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游艺设施, 这里的游乐项目应该区别于嘉年华、主题游乐场等大型健身设施, 更需要考虑的是受众的广泛参与。比如, 以植物作为隔离的迷宫, 进行素质拓展的运动游乐项目等。

五大功能片区的划分并不是完全孤立的, 而应该是整体性的。通过这五个功能片区的建设, 合理利用世博场馆、土地、绿化等资源, 从城市整体提高其功能性。每个片区都会有一定的融合, 包括整体的生态绿化设计, 相关配套的服务机构的设置, 旅游休闲的服务功能建设, 餐饮、购物等商铺的合理规划等等, 通过这些方面将五个功能片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发挥黄浦江的连接作用, 共同为市民提供一个理想之城, 向世界展示一个更活力、更特色、更和谐的上海。

参考文献

[1]查爱苹后智钢:“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问题研究”, 《人文地理》, 2009年第2期总第106期, 第50-53页

[2]郭英之:“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社会科学家》, 2009年9月总103期, 第102-106页

[3]查爱苹:“历届世博会后续利用综述”, 《商场现代化》, 2007年5月 (下旬刊) 总504期, 第49-50页

[4]孙施文王佳宁:“城市中的世博与世博中的城市”, 《规划师》, 2006年07期第22卷, 第9-11页

[5]尹晓峰张蓓:“体育对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的叠加效应”, 《体育科研》, 2009年第30卷第3期, 第24-16页

[6]徐佳顾锋:“上海世博会规划与场馆后续利用研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2期, 第91-92页

[7]上海综合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上海“十一五”发展思路研究

[8]陈家海:“上海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上海经济研究》, 2008年第2期, 第55-62页

[9]周细琴李建国:“城市景观体育融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对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1月第31卷第1期, 第19-22页

[10]卢柯:“关于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后续发展文化功能的几点思考”,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3期总第80期, 第34-37页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篇8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 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 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 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 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 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

在古代的欧洲, 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 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 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 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 商业机能日渐消退, 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 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 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 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 促使城市发展,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 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 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 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 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 人口居住密度高, 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 使商业获得成功, 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 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 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 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 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 到对步行者的关怀, 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 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 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 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 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

在古代的中国, 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 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实行“里坊制度”, 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 定时聚散。北宋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 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 而是分布在全城, 与住宅区混杂, 沿街开设各种店铺, 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 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 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鸦片战争后, 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 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 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南京条约签订, 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 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 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 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 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 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 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 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 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 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 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 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 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 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 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 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 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 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 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 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 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 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 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 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 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 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 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 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 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 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 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 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 环境的室内化。

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 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 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 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 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 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 设计的人性化。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 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 因此, 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延长行人驻留时间, 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 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 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 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摘要: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功能, 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环境。本文结合旅游心理学、休闲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 探寻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探讨如何构建更适宜的人居环境, 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体育公共休闲空间 篇9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苏北地区基层政府积极响应, 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农村环境进行积极改善, 比如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农村卫生整治工程以及环境美化工程, 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工程都是在现有格局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更多的是在使用功能方面以及视觉环境方面进行改善, 而更加影响人们精神和心理世界的公共休闲空间并没有得到重视。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1.1 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对其生活环境也有新的要求, 当地政府在改善硬环境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工作, 但是软环境的建设没有明显改善, 特别是针对为精神需求而存在的公共休闲空间没有得到重视。建设的重心更加倾向于城市化的价值观和居住形式上, 忽略了自身的价值和传统的乡土文化。忽略了村民的精神世界深层次的需求, 还停留在温饱够用的层面上, 不能从村庄的整体格局出发, 脱离村民的生活规律。

1.2 规划意识欠缺、建设滞后

地方政府领导者或者相关基层人员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对其的挖掘、梳理工作也不够重视, 以城市的标准, 用对待城市的态度来考虑乡村建设, 片面求洋求新, 使用与传统风貌不相符合的材料、工艺、形式等, 如石板的街巷被改造成水泥铺地、建筑立面使用瓷砖贴面、河涌池岸追求硬质化和几何化, 破坏了空间所蕴含的文化与价值, 再加上政绩考核的需要, 乡村建设追求快速, 这往往造成乡村原有肌理格局的毁灭性破坏。而这些建设往往都把重心放在中心城镇, 具体村庄的规划没有得到重视, 建设严重滞后。

1.3 盲目建设, 地域文化消失

当前, 为响应国家政策, 很多村庄都制定了总体规划方案, 但是这种方案大多以城市的思维来展开, 以对待城市的态度来考虑乡村建设, 忽视了作为农村特有的功能性与特殊性, 更没有关注地域特色, “千村一面”现象严重, 这样的无序建设不但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 而且也让一些原有的公共空间丧失了原有的功能, 甚至被废弃掉。

2 苏北传统农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根据国内学者较为成熟的研究认为, 村落公共空间是由点状空间、线状空间及面状空间构成的完整的体系, 其作为一种建成空间, 具有建成环境的物理属性, 如建筑大小、体量和形态等;而又因其作为传统文化、乡土价值的重要空间载体, 是一个地区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保证。

2.1 点状空间

点状空间是人们活动的集散、交流和休憩的场所, 通常具有领域感和标识性。点状空间往往在空间位置上比较突出, 或易于识别形成意象, 又或包涵某种特殊意义。苏北传统点状公共空间要素主要有中心道路交叉路口、小卖部、卫生所等商业空间门口区域、水塘河流岸边、田间地头、古树等。

1) 中心道路交叉路口。村庄中心道路是人流量最大的道路, 人车混流不分主次。由于村庄不大, 村民之间相互熟悉, 在这条道路上相遇的几率很大, 因平时忙于劳作无暇顾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而在此地偶然的相遇显得弥足珍贵, 于是驻足而小憩, 聊聊家常便成为潜意识的行为。而其交叉路口则可以最大限度的聚集起人群, 从而自觉地形成一处公共空间。

2) 商业空间门口区域。商业空间本身就具有公共性质, 闲暇时光来此地购物消费就具备了商业行为。由于这种商业空间比如小卖部、卫生所、饭店等等都是私人开设, 他们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把门口区域做的相对宽敞干净, 环境舒服怡人, 非常有利于多人同时在场。因此这些空间也非常容易聚集起人群, 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一种习惯, 自觉地形成一处公共休闲空间。

3) 水塘河流岸边。无论在哪个地方, 水都是最宝贵的, 最有亲和力的。在苏北地区, 水塘河流的存在令人格外亲切, 是一个驻足休憩、交流、观景的场所, 这些地方往往最能聚集起大量人群, 是村落公共空间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4) 树群。树群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一个节点元素, 其繁盛的树冠从自然环境中限定划分出空间, 在乡村地区为农忙农闲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纳凉和闲谈的场所。在苏北地区, 村中多种植杨树, 这种树树冠高大, 枝叶茂盛, 生长迅速。在村口和河边到处可见, 因其高耸的形态和繁盛枝叶为村庄增添了勃勃生机, 是村落公共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5) 田间地头。苏北地区的农民从单一的种植粮食向种植蔬菜、大蒜、果树等多种农业类型发展, 所以一年四季基本不能严格区分所谓农忙农闲时间。换言之,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田地里度过。田间地头是他们交流和沟通的最直接的公共区域。

2.2 线状空间

线状空间往往是村落交通体系的构成部分, 也是村落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 其串联点状空间与面状空间, 三者相互联系, 构成完整的村落内部公共空间系统。苏北农村的线状空间主要是中心街道。中心街道在苏北乡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多数私营商业都在这个街道上展开, 人流量也是最大的, 可以说是全村最大的线状公共空间, 它承担了全村多数集体活动, 是全村人商业活动, 休闲娱乐, 沟通交流的主要空间。

2.3 面状空间

面状空间是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中最重要的元素, 有如凯文·林奇所指的“区域”, 区域也是一种心理感受, 它的实体界限划分可能并不精确, 正如谈到游乐场一样, 你并不一定能指出它的实体边界所在, 但是通过熙攘的人群、魔幻的建筑、多样的项目等这些共同特征, 可以使得你能感知到“这里是游乐场”, 这一特征不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进行确认并用来作为一个区域的参照, 身处其中时在心理上有“进入”的感觉。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和设计方法

3.1 营造策略

1) 充分尊重民意, 积极设计引导。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 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明确的规律和特殊的诉求, 只有深入他们的生活, 切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特点和状态, 积极听取村民的意见, 然后正确判断哪些是需要保留的, 哪些是需要改造升级的, 才不会偏离营造的方向。紧紧围绕他们的生活诉求, 一切设计以农村生活为核心是新农村公共空间营造的核心策略。当然也要结合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手段, 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新的设计当中去, 让农民享受到时代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方便生活。

2) 以可行性为原则, 力求经济节约。美好的设计若不能付诸实践, 是没有价值的;而不计成本的规划设计, 是劳民伤财的。农村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特点, 公共空间的营造一定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要统筹兼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筹措的能力与村庄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按照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 做到经济、适用、便于实施。同时, 应充分挖掘乡村的资源特色及潜在价值, 把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等, 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 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3) 彰显新农村的公共空间特色。苏北农村在建设之初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划, 村村几乎雷同。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每个村庄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村庄文化和自然景观。在新农村公共空间的规划中, 一定要尊重当地村庄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保护村庄的自然肌理和生态环境, 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特色传承的有序统一。

3.2 设计方法

苏北农村传统的村民生活包括基本的耕种收割, 冬日积肥, 水利灌溉等农事活动, 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之上, 根据基本的生活习惯自觉地形成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设计, 但它们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功能指向性十分明确, 空间利用率极高。由此可见, 苏北传统农村公共空间的设计表达是基于农民的基本生活习惯而展开, 农民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依照自身的行为和规范来观照和确认自己的居住环境。因此, 新农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适应村民的日常行为, 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和现代设计理念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改造和创新设计。

1) 顺势优化、尊重传统。在苏北农村, 老树下的闲谈休憩、小河边的洗衣取水、孩子追逐老人依墙晒太阳的宁静街巷, 旧村委前广场上的熙熙攘攘, 这些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传统公共空间, 促进了村民邻里的交流和交往, 也是村民闲谈娱乐、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这些空间反映了村民的心理需求状况, 体现了村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探讨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依据。新农村的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尊重这种传统温馨的聚集形式, 深入研究这些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存在方式, 运用当地建筑材料、砌筑装饰式样和建筑乡土色彩,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地域特色和文化风俗等社群性价值在村民的交往活动中得以延续, 力求营造一个简单实用、尺度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2) 点状空间设计方法。中心道路交叉口:由于它地处交通关键位置, 应强化这个空间的辨识性。在此处可开辟出一块较大的场地作为道路中心区域, 采用当地最朴素的如石板, 木材作为主要材料, 有条件的可以将村中闲置的农事生产器材, 如石碾, 石墩, 铁锨, 老的门窗构件和建筑构件作为设计元素, 以当地建筑颜色为主要设计色彩, 小品的设计应考虑耐久性和本地性。绿化方面植入当地最常见的杨树和水杉树。此空间不宜过大, 尺度要适宜, 因为属于中心交通的一部分, 不适合大量的人员聚集。

商业空间门口:沿街商业门店大多数都是村民自己开设, 它们承担了村中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 而门店门口区域则是这些活动的集散地, 属于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处空间多数为商业店主自己开辟和设计, 可以结合门店经营类型做出空间特色, 在造型、材质和立面色彩方面突出商业门店的辨识性, 可以设置简单的休闲桌椅和娱乐设施来促进村民的短暂驻足, 也起到相互交流沟通的作用。

水塘河流岸边:水塘河流岸边应该选用当地的石材和木材为主要材料进行硬化处理, 废弃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 重点考虑出入水塘河流的特殊性, 将水元素和岸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设计小型孤岛和小型栈桥的可能性, 供钓鱼、洗漱和取水之用, 可以种植一些荷花, 水草, 芦苇等多种植物, 打造当地滨水景观特色, 同时也对水塘河流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改善。整体设计应区别于城市景观设计的思路, 材料方面也应该谨慎使用工业化的水泥和地砖, 本着“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的原则才能让设计趋于合理, 更加富有地域特色。

田间地头:现代农业的发展, 让村民们的生活从家里转向田间, 吃、住、劳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田间度过, 从邻居的家长里短变成田间的种植技术研究。在田地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以点状的形式, 每隔50 m设置开辟一块区域, 做硬化处理, 面积大小不要超过10 m2, 除了有一些简单休闲设施, 还应该以雕刻的形式将种植品种的特性, 种植技术方面的文字资料刻在石板上, 形成一种种植文化。

3) 线状空间设计方法。苏北农村线状公共空间主要是指村庄中心街道和水系。中心街道在合理规划交通的前提下, 应该注重公共卫生的整治, 乱搭乱建的问题要在合理的设计引导下逐步解决, 街道的规划不应简单地迎合小汽车通行的需要, 一味地追求笔直、宽敞和平整的水泥路面, 在村落内部的生活性道路应该以适应地形, 适合村民步行、驻足交流的小尺度街巷为主, 将与村民生活相关的活动, 如休闲娱乐、社会聚会等融入街巷空间, 体现浓厚的生活气息, 延续传统村落的生活形态。此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对街道立面进行有效的设计, 在色彩、材质和整体风格方面得到合理的设计。水系的优化和设计等同于点状空间设计方法, 在此不再赘述。

4) 面状空间设计方法。苏北农村的面状空间主要是指广场。广场多数为杨树与码头、小桥共同形成的休憩空间或宅前空地、新建公园等, 现有村庄中心广场的设计多数都处在村委会附近, 以健身器材和儿童游戏设施为主, 硬地面积过多。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绿化面积, 调节小气候。还可以采用雕刻的形式展现当地种植文化和种植技术, 采用装置的形式将农事生产工具设计装置小品, 将休闲娱乐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 突出实用性和地域性。

4 结语

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规划, 应该对村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等现状条件进行调查与分析, 对乡村的现状条件形成初步评价。充分研究本地村民日常生活规律, 切实将他们诉求融入到设计中来, 本着“取之本地、用之本地”的原则,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 形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空间构成形式。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有用的设计, 才是好的设计。

摘要:以苏北农村的传统公共空间特点为出发点, 根据“取之当地、用之当地”的原则, 从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的角度, 提出了一系列公共休闲空间的营造策略和设计方法, 为苏北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设计导向。

关键词:公共休闲空间,新农村,生活环境,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明彦.乡村社区中的公共空间营造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 2015.

[2]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3]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4]董磊明.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51-57.

女教授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 篇10

女教授的故事是内向和低调的, 她们也许在事业上桃李成蹊、名扬天下, 但是她周围的人, 包括她的丈夫、儿女、腻友和研究生, 有时却不了解她的奋斗事迹。女教授的故事是口头的和民间的, 她们也许在私人空间里如芙蓉出水, 流光溢彩, 但在公共空间领域却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三分之才。女教授的故事是零散的和个人化的。20世纪后期的改革开放, 给了她们彼此思想见面和文章见面的机会;21世纪来临后, 扩大开放的祖国, 又给她们提供了结为知识分子群像的时代新舞台。在这片天地里, 女教授们跨世纪、干事业、爱家庭、重教育、姐妹联袂, 充当了美化私人空间和建设公共空间的能手。

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变迁的原因, 现在中国女教授的私人空间中, 也会涌入大量的社会问题, 她们会发现在两个空间中的另外的位置:一是在家庭关系上, 由于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期, 会覆盖到子女的成年期, 甚至延续到子女成年以后的任何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 这使女性的心理健康建设和性格独立的发展放慢了速度。二是在公共空间中, 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影响, 以男性成就覆盖女性成就的统计方式, 成为女性可以接受的社会方式, 这使女性的自觉公共意识 (包括献身学术的理想) 遭遇了阻碍。三是在对外交流上, 由于中国文化长期闭关发展, 中国女性在国际场合缺少锻炼, 不大习惯于对外流畅地表达, 反过来也就不能充分介绍本民族的科学文化成就, 这使新世纪所要求的双向介入式人格发展受到影响。在现代中国社会和现代中国大学教育迅速发展的整体背景下, 女教授要从新的角度, 把两个空间的关系调整好。

《礼记》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思想财富。中国女性还有另一种文化遗产, 即在先进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时候, 能从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 调整私人空间, 以礼治家, 以贤会友, 以德育才, 以奉献于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心灵智慧和丰富情感, 成为社会进步力量的另一半, 女教授应该是另一半的中坚。

这几年, 由于学术工作的关系, 我结识了几位西方女学者, 她们从青春期就走出了父母的怀抱, 独立发展。她们平等地与男性学者共处, 以出色的女性成就赢得男性同行的尊重。她们聪明而幽默地在国际学术场合中发出信息和收回信息, 显示了与中国女教授不同的风格。我曾跟一位西方女人类学家一起到陕西农村调查, 我们一起观看村社舞龙表演, 当看到村民装扮的鱼兵虾将出场, 她兴奋地大喊了一声:“啊, 海鲜!”引起了在场村民和学者的一阵欢笑。她及时而巧妙地利用了一个语言的“错误”, 勇敢地、独立地、友好地、训练有素地走进了中国的乡村文化, 于是她马上成了惹人喜爱的“洋人”。当然, 西方女教授中也有不少人, 因为过分强调独立性, 养成了情绪化的或不理智的个性, 这与中国女教授的稳定心态和顾全大局的群体素质, 形成了反差。

艺术之光照耀公共空间 篇11

公共空间中,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其收藏的艺术品,当是“高帅富”,当是“白富美”,自然是大多数私人艺术品收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在当今私人收藏勃兴之际,一些似乎难以令人想象的地方,成了当代艺术品展示的最新空间。例如商场、宾馆、酒店,乃至于地铁车站、小商品市场,都成了艺术家们陈设作品的地方。

瞧,中国在GDP增速扬威全球之后,我们的文化建设也上去了,艺术之光渐始普照大地。不管艺术评论界如何看法,甚或有人嗤之以鼻,总之,艺术品来到普罗大众身边,这样的时代将是最好的时代。

豪华商厦:

艺术人亮相的新舞台

最近,在沪居住上班的人们,常常招呼道:“去过K11了没?”而这座在坊间引起特别注意的时髦商厦,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因为它引进了许多的艺术品!漫步商厦,林林总总的作品让人喜出望外,连电梯间里也有动态LED作品呢。

上海K11艺术中心市场部的Suki说:“这就是香港早几年就开始流行的‘购物艺术馆’概念。”在香港,商场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早有先例。说到香港最大面积的购物中心海港城,许多人想到的是奢侈品店门口那排起的长队,其实海港城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美术馆”,经常会举办一些艺术展,比如最近正在展出的《梵高·盛夏》全球首展,利用最顶尖创新的技术,重现了梵高的名作。而香港K11在成立之时就提出了“打造全球首个购物艺术馆”的口号,上海的K11也延续了这样的定位。香港K11不仅会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各种艺术展览、演出,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在休闲或购物时,欣赏艺术作品及表演。

这样以商业中心为原点,从而向更广泛的人群辐射艺术、传递文化,既让本地艺术家有更多与市民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培养市民的艺术欣赏力也有推动作用,再者,这也能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创作机会并发表作品,这就达到了艺术家、场地以及观众三者之间的良好循环与互动。Suki说:“这一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较新鲜,因为内地商场的综合性定位基本上还是以‘商’为首。”

其实,最近一个阶段,在上海的一些大型商场,同样能看到高校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比如从8月1日起,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的商场一楼近中庭、内街,展示着上海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设计作品。购物者从自动扶梯下来,或许会被一个巨大的红色背影吸引,待看到正面,就会被这个包裹在红色线团中的女孩的样子所震撼:这是一张面对成长带来的冲击感到无助与迷茫的脸。在内街,还“行走”着几个仿佛怀揣心事、郁郁寡欢的人,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在想什么。

有媒体如此评论:“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进行展示,以此提高知名度并不容易,初出茅庐的他们想要得到艺术馆或是画廊的赞助很难。因此,近些年开始悄然流行的商场艺术展出方式俨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同时,对商家来说,这样的形式同样是一次形象提升的好机会。 ”

确实如此,包括今年一登场就引起很多年轻人关注的“环球港”,同样以“商业、旅游、文化”三大中心功能的排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甚至那洛可可风格的古典造型,让前往购物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而以艺术为主打,恰恰能迎合对消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在商品消费发达的同时,精神消费显得更重要。可见,购物艺术馆为艺术新人提供了新舞台,也为购物打开了新窗口——毕竟吸引到了全新的客流。

小商品铺:

开在侧弄里的艺术惊艳之花

8月下旬,暑意未消,笔者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逛游,突然遇到了一位熟人——管一明先生。

上次遇见管先生,还是2012年,在恒隆广场。那时候,管一明正与其光路摄影社的朋友们举办“光路摄影展”。事后得知,恒隆广场出资为管一明办展,共投资30万元人民币。而在摄影展结束后,原本只希望收藏几幅作品留作纪念的恒隆广场,最终决定全部收藏管一明作品。

作为当下上海正走红的抽象派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管一明先生难道是在此小商品市场采风?带着问题,我上前打了个招呼。

原来,管一明先生竟然在安顺路99号小商品市场里开了个铺子——26号铺。管一明告诉我:“这个铺子,原本是法国波尔日高等艺术学院原院长保罗的。他最近回法国了,大约回去三个月。于是,这三个月,这个铺子就留给我来操持玩玩。”

于是,管一明就在这大约6平方米的铺子里,推出“微型摄影《视界》系列展”。第一期7月1日到15日,曹建国的《行行摄摄》、管一明的《小蟋蟀大市场》、李为民的《船》、陆元敏的《替换》、杨信生的《猎影 在路》、张子量的《回美》,汇聚于此。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空间,如同一个‘兼容的盒子’,门面装点得再普通不过,只有驻足于此,才会感觉出别有洞天,恍然惊觉这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生活艺术场所。”当然,这里并非只汇聚沪上老摄影家的作品,而且还能见到别具一格的微型装置艺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每件作品最大也不到6立方厘米。

管一明说:“有的作者本职工作是拍摄广告的,使用大画幅相机。他们来参展,会用35毫米胶片,用半幅相机来拍摄,然后不放大,直接印在相纸上。这样,才勉强达到微型摄影展的要求。”

管一明和他的朋友们的作品,曾被五星级酒店收藏,也曾在恒隆办展。“只有曾经在那些大场面上获得成功,才有底气把作品拿到这么下里巴人的地方,供普罗大众赏玩。”管一明说。事实上,他和其他艺术家们,并不是每天都到《视界》摄影展的现场。管一明将房门钥匙交给对门商店的店主老赵。而老赵经营的是日用小百货。

“8月17日,微摄影又现佳作。5位青年摄影家的力作以微型形态,通过自制装置呈现给观众,几位资深的摄影家赶来看后表示,没见过这么小的作品展示,很震撼。”在8月17日《视界》第四期开幕后,管一明在微信中如此夸赞。

nlc202309041328

比如张海涛的作品,用上千幅照片合成一幅“微”字作品。青年摄影家陆超将135反转片用半格拍出72张,直接用灯箱展示,作品仅有指甲那么大。周黎罗用手机拍下的画面贴在手机屏上展示,张延琛用波拉片为小商品市场的老板们拍下定型照,贴在墙上,并手绘小市场的铺位图,让老板们看得笑口大开。王翔的作品隐入玻璃杯底,注入水彩,显现多种色调,再用葡萄叶装饰,呈现夏日的诗意。布展完成后,青年摄影家吐出的心语是——“过瘾”,“我被颠覆了”、“玩得爽极了”。

品牌玩法:

艺术可以有疯狂的另一面

与纯粹艺术家创作不同,在商场里进行艺术品展示,也往往会涉及到品牌推广。然而,假若推广得法,也将会呈现出一场艺术品盛宴。

比如,于7月下旬开幕展览至10月的上海浦东正大广场9楼的“积木狂想季特展”就是一种不错的品牌艺术玩法。

展览共展出内森·萨瓦亚(Nathan Sawaya)的42件积木艺术品,总共使用积木40万颗。现场呈现出既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情绪表达,又颇具视觉震撼力的《黄》、《筑红》、《裂解》、《挫折》、《我的男孩》、《崩解》、《自我》等。而用8万颗积木呈现的身长6米的《大暴龙》,充满情趣与童真。还有《虎斑长颈鹿》等。还有值得一提的亮点——内森·萨瓦亚为表达对中国大陆观众的感情,特别创作了兵马俑。

说穿了,这次艺术展是乐高积木特别赞助。艺术家用积木作为画笔,进行艺术创作。展览放在正大广场,也为广场增色不少。

而据了解,乐高的类似展览已在纽约、好莱坞、波特兰、悉尼、新加坡、台北等数十个国际知名城市巡回展出,创下了数百万人的观展纪录,吸引了国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被美国主流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之一。

当然,积木狂想季是非典型展览,另一种疯狂。除此之外,上海地铁艺术展,也在突显上海地铁的品牌含金量。最近的展出,就是2号线各站举行的名为“因爱之名,刷新生活”的公益地铁涂绘艺术展。此前曾在北京、广州等处展出的这个地铁涂绘艺术展,8月初亮相上海轨交2号线南京东路站。此次艺术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2位艺术家。他们用环保涂料等材料将南京东路站4号口通道装扮成艺术长廊。其中有一幅名为《至爱情书1-9号》的作品,由中国不同年代9封手写情书构成。情书均为向网友征集而来,由收件人或作者保存并提供。可是,展出之后,作品上两封情书已不见踪影,还有一封大半都被撕掉。据了解,这3封手写情书历史均在10年以上。

由此,甚至导致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呼吁市民乘客“爱护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可见,在普罗大众文明程度还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在地铁空间这样人人得以进入的地方,进行艺术品展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日常与文化:

边吃喝购物边思考人生

早在2012年9月,暨南大学教授陈海权就曾炮轰广州天河路商圈“没文化”。珠江新城的太阳新天地随后就做了一个艺术展。当时商场负责人就曾表示:“展出这些艺术品并不是为了回应暨大教授的批评,但暨大教授的话有警醒作用,商场经营者确实要注重文化的注入。引入艺术品,可以让市民逛商场的同时提升艺术欣赏水平,并且思考人生。我们希望让市民的眼光紧紧盯着衣服、皮包等商品,也让市民欣赏到更多艺术品,激发市民的生活灵感。让整个逛商场过程更加多姿多彩。”

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会不会太累?

其实,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展示,未必一定要那么深刻。“诡智顽童,准备好让他们惊讶了吗?”还未走进Hi百货,远远就可以看到这句艺术性十足的广告语。其管理方广州正佳广场总经理徐楚说:“Hi百货的艺术品都是花费很长时间到世界各地去搜罗的,可谓是别具特色的美学产品和工艺品。这些艺术品都是生产量少、小众化的作品,生活馆内98%的商品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事实上,一边购物吃喝,一边思考人生,也没什么不可以。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作品涵盖领域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艺术理念的飞速更新发展,当代公共艺术的外现形式已经大大扩展,超越了传统的雕塑、壁画乃至实体造型的范畴,作为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包含着普遍意义的社会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因此艺术家们完全可以采用当代艺术的一切手段,包括装置和影像等形式来实现艺术思想的表达。

做好一个公共空间,如同播下一颗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在前几年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进行的一个公共空间设计展上,有专家认为——建筑设计艺术家们最关心的是使身处其间的公众感到舒适,体现尊严;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形象鲜明,往往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虽然一些中国建筑师在小范围内也在进行探索,在空间、建造和趣味方面有所改变,但国内建筑设计界没有设计思潮的根本演变,原因是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没有根本的变化,还是离不开折中风格的建筑风格,他们认为这也是中国多数城市的基本建筑风貌。而在公共空间寻求艺术品陈设上的创新,或许能弥补先天不足。

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陈设,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柴秋霞副教授说:“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城市公共空间本身是简单而僵硬的,需要运用活跃的元素让它动起来,同时还要有公众参与其中,用互动设施将空间和观众联系起来。”如此看来,比如积木狂想季,让小朋友大朋友一起参与搭积木;还有管一明的《视界》让小商品市场的小老板参与其间,都符合柴秋霞的观点。

换言之,参与使大众了解艺术,也只有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艺术的公共价值。公共艺术的现代传播,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式的单向的、静态的展示,而是趋向与观众产生不同方式的交流、接触,形成某种直接介入和对话的互动过程。

文学与公共空间 篇12

这个题目来自一个文学座谈会。当然, 题目的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了座谈会, 以至于我愿意借助这个机会继续给予纵深的考察。

我们不难估计到, 现今提出这个题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某种持续的焦虑:文学已经挤不进公共空间。文学的影响正在丧失, 公共空间基本上听不到文学的声音了。什么叫做“公共空间”呢?我们可以参考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的解释:“所谓‘公共领域’, 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 在这些对话中, 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 形成了公众。那时, 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 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 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 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 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 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手段;今天, 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 (1) 至少我们可以简单地说, 这是一个谈论公共事务的场域;这里所出现的声音、观点将得到全社会性的瞩目和议论。然而, 公共空间居然将文学排斥在外, 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抚今追昔,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曾经如火如荼。文学是种种启蒙观念的策源地, 是我们描述和阐释历史的重要依据;至于20世纪之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学甚至开创了历史本身。然而, 如今的文学仿佛已经退休。文学没有资格继续充当社会文化的主角, 活跃在大众视野的中心。无论是报纸、电视节目还是互联网上, 文学的份额越来越小, 甚至消失——许多文学杂志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我们的印象中, 公共空间的主角是另一些学科, 例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 如此等等。这个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目前股票市场的趋势如何, 明天的民主政治将以何种形式出现, 数以亿计的农民涌入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哪些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遭到了侵犯——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比平平仄仄的文字游戏或者虚构的悬念更重要?某些作家或者诗人还在那里孤芳自赏, 强作欢颜, 自诩文学乃是皇冠上的明珠;然而, 这些观点无助于改变一个事实:老态龙钟的文学退出了公共空间, 呆在路边的椅子上打瞌睡去了。

迄今为止, 不少批评家对于文学与公共空间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一些批评家认为,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学的不争气, 咎由自取。文学远离了开阔的社会历史, 一头扎进了私人写作的死胡同。文学之中已经见不到田野、工地或者沸腾的码头, 作家要么躲在阴暗的房间里构思一些乏味的偷情故事, 要么热衷于杜撰一些珠光宝气的豪门恩怨。这种文学与多数公众又有什么关系?他们看来, 只有返回重大的社会主题, 文学才能修复与公众的联系——例如关注底层的生活, 或者正面强攻腐败与体制之间的关系。然而, 另一些批评家并不认可这种诊断书。他们觉得, 聚集公众的目光或者因为故事的尖锐性而耸动一时, 这并非文学性的胜利。因为文学之外的某种追求而牺牲文学性, 这种教训一个世纪以来已经够多了。所谓的“底层”并不是拯救文学的灵丹妙药。文学就是文学本身, 文学是自律的, 纯粹的文学——许多批评家愿意使用“纯文学”这个概念——从来不会把评判的标准移交给社会学。事实上, 公共空间的拒斥与否和文学价值的增损无关。

在我看来, 上述的公共空间想象似乎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幅图景之中, 公共空间如同一个高悬于前方的空中楼阁, 大部分人都是观众, 只有几个主角占据这个舞台尽情表演。我认为, 公共空间的结构内部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内容。公共空间决不是一条明晰的理论单行道, 这里存在各种观点的交汇与剧烈交锋。通常, 我们听到的是那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声音。然而, 这不是因为发言者的嗓门特别大, 也不是因为我们天然地崇拜这些观点。这些声音的统治地位往往是在多种观点的角逐和冲突之中逐渐赢得的。相同的理由,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诸学科的重要性不是哪一个人赋予的, 而是社会生活的选择——这种选择潜在地包含了历史、社会对于文学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评价。总之, 我要说的是, 占据公共空间的各个主角是在相互比较和衡量之中浮现的, 它们的对手也为之作出了贡献——哪怕贡献的是反作用力。

这么看来, 文学并未被剔除出公共空间。相反, 文学仍然存在于公共空间内部, 尽管这个因素不再像20世纪80年代那么活跃。我觉得可以接受的结论是, 公共空间内部文学所占有的比例大幅下降, 但是这与没有文学的公共空间迥然不同。文学仍然是一颗随时可能发芽的种子, 尽管现在的气候和土壤不是那么适合了。

我曾经提出“话语光谱”的概念。公共空间内部, 诸种话语如同光谱似地横向展开, 例如经济话语、军事话语、法律话语、外交话语, 如此等等。顺序排列的光谱波长并不一致, 这如同每一种话语拥有的不同份量、威信和权力。显然,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均为现今的强势话语。上述社会科学的崛起与当前的历史状况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共同特征是, 它们的研究结论通常是描述一个社会—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 一个社会的法律。哪怕某一项研究关注的是社会内部的一个群落, 乃至具体地描述这个群落之中张三李四的生活片断, 但是, 这种研究阐明的仍然是这个群落的社会形象。总之, “社会”是这些学科考察的基本单位。相对地说, 人文学科关注的基本单位是人;文学的主人公甚至是具体的个人。20世纪80年代, 人道主义一度充当了历史的背景, 个人的权利、个性成为突破禁锢的历史动力。这种气氛之中, 文学显然特别擅长扮演先锋的角色。换句话说, 文学在公共空间唱主角。20世纪90年代之后, 市场经济的启动以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形成了相当复杂的社会状况, 这对于理论的社会视野提出了要求。于是, 人文学科逐渐后撤, 上述社会科学相继走到了前台。

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情况。现在, 我们开始集中考虑一个有趣的问题: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如此盛行的年代, 文学还有哪些不可代替的意义?

社会科学描述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可是, 这种社会通常是抽象的,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通常被设想为同质的平均数, 他们的个人性格以及种种特殊生活方式通常忽略不计。例如, 经济学家公布某个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 但是他不负责解释为什么张三的收入增加了16%而李四的收入却负增长。社会科学的结论不需要处理每一个具体的个案。又如, 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时常共同认为, 利益的觉醒是争取权利乃至法律制度的根源;然而, 这种观点几乎无法解释, 为什么有一些衣食无虞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加入革命, 少数人——的确仅有少数人——竟然愿意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牺牲生命。

文学的个人、具体、感性常常戳破了同质的平均数的统治。这些个人、具体、感性如此生动鲜明, 以至于不可能消融到千人一面的芸芸众生之中。同质的平均数无法化约贾宝玉、阿Q、哈姆雷特或者安娜·卡列宁娜。许多时候, 文学之中出现了那么多异常的人物——从罕见的天才、英雄、神话人物到变态者、虐待狂、精神病患者, 我们甚至找不到现成的社会学概念给予概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相加很可能仍然无法穷尽一个人性格的所有角落。这些观点的解释范围无法深入到一个人额头上的皱纹, 另一个人走路的奇怪姿态;一个人对于某种服装款式的狂热, 另一个人对于异性伴侣的特殊标准。总之, 同质的平均数舍弃了许多人物身上生动具体的因素。我不是说社会科学的视野有什么不对, 而是说这些视野并未完整地覆盖社会的所有层面。个人的、具体的、感性的文学顽强地提示了另一种视野的存在——社会科学之外的视野。某些时候, 文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吻合, 文学之中个人的命运、遭遇恰如其分地证明了社会科学描述的社会;另一些时候, 文学可能与通常的社会科学结论出现了分歧, 甚至相互矛盾。这种文学常常是尖锐的, 具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性质。文学之中的形象可能将既定的社会科学结论撕开一个缺口, 出其不意地带入另一种历史景象, 或者提出另一种前所未有的发现——例如, 某种称之为“意识流”的内心领域。这时, 文学充分显现了不同于社会科学的独立价值。如果文学的声音愈来愈大, 以至于社会科学观点不得不做出表态——要么联合扑灭文学的骚动, 要么修正传统的结论, 那么, 公共空间就会出现巨大的震颤、裂变, 甚至开始重新洗牌。

在我看来, 这是理解公共空间结构的一幅重要图景。社会科学诸学科与文学分别提供了考察社会生活的不同视野。这些视野不仅在交叉之中彼此补充, 而且彼此校正。它们相互依赖, 同时又相互抗衡, 因此, 公共空间的结构是一种充满了张力的稳定性。每一种学科的特征均在比较之中显示得更加清晰。这个意义上, 个人、具体、感性是历史分配给文学的任务, 甚至要求文学制造出特殊的叙述学或者修辞学。文学就是在个人、具体、感性之中嗅到了历史的气息。我曾经提出用“关系主义”的观念考察文学———在公共空间的多种关系之中定位文学:文学之为文学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某种独一无二的本质, 而是在一系列比较、权衡之中逐渐降落在自己的领地上。文学如何异于经济学, 异于政治学, 异于社会学, 异于法学, 甚至也异于哲学、历史学或者新闻———那么, 这就是文学之为文学了。

现在, 我要补充的是, 这一幅图景与现代性密切相关。不知道一些人依据什么断言, 我认为文学性仅仅出现于资本主义文化之中。这从来不是我考虑问题的方式。我多次说过, 我不关心所谓永恒的文学性。目前为止, 这种“文学性”的内涵仍然无法确认——这也就是无法确认某种始终如一的文学性确实存在。因此,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断定它出现于封建王朝还是资本主义文化之中?我感兴趣的是, 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何产生不同的文学性。之所以认为个人、具体、感性的文学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首先是因为文学周围的参照物——例如, 诸种社会科学——同样诞生于现代性的环境里。按照华勒斯坦的看法, “近代国家亟需更加精确的知识来作为制定决策的基础, 这种需要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导致一些新的知识门类的出现, 只是它们的性质和范围还不十分明确”。这种知识显然即是社会科学的前身。社会的变革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发展空间 (2) 。这种状况即是当时文学的历史规定性之一。社会科学有效地分担了“社会”的考察, 从而将“个人”交给了文学。如果在史诗时代, 文学的真正主人公通常是集体;史诗叙述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史诗之中的个人毋宁说是集体的一部分。西方古典悲剧的主人公常常是皇室成员, 他们的事迹亦非普通的个人故事而是历史传说。按照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的分析, 有名有姓的个人, 具体的、琐细的日常生活经验——这些内容进入文学已经是18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到了现代社会, 无意识、情绪、非理性、感觉领域——这些内容终于被确认为历史的组成部分。个人如何觉醒以及个人主义如何演变是一个庞杂的话题, 但是, 这个演变相对的另一面恰恰是社会视野的成熟。毫无疑问, 文学之中曾经出现过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现过巴黎的街道或者伦敦的大雾, 这当然是“社会”——亚里士多德强调文学比历史更为必然, 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小说之中了解的历史和经济细节甚至比历史学家、经济家和统计学家还要多 (3) 。然而, 相对于上述社会科学, 这些形象的、个人经验之中的生活景象与经济学或者法学之中概括的“社会”并不相同。这是具体、个别与抽象、综合之间的差异。对于公共空间而言, 这些视野共同存在, 尽管它们的比例以及获得重视的程度并不相同。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典文学的意义无法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因为公共空间并不存在。众所周知, 先秦时期文学、历史、哲学之间的分界并不明显。诸子百家的言论之中, 谈论个人经验与谈论公共事务常常混为一体, “治大国若烹小鲜”或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如此。当时并不存在现今意义上独立的“文学”, 也没有哪一种文体专门负责私人生活领域而另一些文体负责论述整个社会。封建王朝确立之后, 决定公共事务的最高机构无疑是朝廷。往来于朝廷的重要文字通常是圣旨、奏折或者策论, 文以载道是这些文字的根本宗旨。中国古典文学曾经留下不少民间疾苦的记载, 杜甫甚至有“诗史”之称, 但是, 没有多少迹象表明, 这些文学对于公共事务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文学进入朝廷视野的狭窄通道仅仅是“采风”。“采诗观风”是古已有之的政治文化传统。古代知识分子如果要“兼善天下”, 只得加入政治体制获得一个官员的身份。科举制度诞生之后, “学而优则仕”几乎成了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的唯一途径。至于文学, 仅仅是知识分子“独善其身”之际的遣兴而已。雕虫小技, 玩物丧志, 这是传统观念对于文学的定位。总之, 当时只有“兼善”与“独善”两个体系, 前者是以朝廷为核心的政治结构, 后者保留了各种私人生活领域——不论是慷慨激昂的“壮怀激烈”还是“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的小情调。这时, 文学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开拓无不隐含了对于朝廷权力体系的态度——而且常常是一种失意之情。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邻家种树书”, 如此等等。抛出了朝廷的权力体系之后, 窥破荣华富贵, 感叹世态炎凉, 人生无常;于是寄情山水, 释道药酒, 意境神韵, 这些内容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持续不断的主题。换句话说, “兼善”与“独善”的二元关系深刻而隐蔽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轨迹。尽管宋代之后出现了瓦舍勾栏, 长篇小说与戏曲的崛起显示了另一类型文学的萌芽, 但是, 导致“兼善”与“独善”二元关系彻底解体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显然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共同产物, 也是现今公共空间的依托。大众传媒尚未出现之前, 公众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流各种观点的“精神广场”。由于报纸杂志的出现, 梁启超等人才可能想象文学对于民众精神的改造, 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才可能在《新青年》发表种种激进的“异端邪说”。这时的文学迅速地摆脱了怀才不遇的主题原型, 开始全面地接受西方的启蒙思想。如果说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在于痛击古典文学的迂腐虚伪, 那么,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在于提倡现代文学必须注视真实的人生经验。现在许多人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是积极参与建构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如果将这个命题表述得更精确一些, 或许应当说, 现代文学力图表现的是, 各种私人生活领域对于建构民族国家的意义——正如经济学或者政治学分别考虑国民生产总值和政治体制对于建构民族国家的意义一样。

“温柔敦厚”或者“发乎情, 止乎礼”的古训是中国古典文学对于个人主义的约束。这种约束显然秉承了“内圣外王”的宗旨, 亦即保证私人生活领域与公众社会存在转换的可能。道德限度之内的个人情志修炼甚至有利于治理社会。这是文学、个人与社会三者的统一。然而, 现代性的压力终于导致三者的破裂。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道德的控制范围, 制度、契约、法律和利益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依据;同时, 个人的权利、欲望、无意识以及种种琐碎的情绪无不表明, 个人经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区域。这个区域与公众社会之间的互动可能制造出千奇百怪的故事。文学负责向公共空间报告这个区域的存在, 以及这个区域隐含的颠覆性能量。

弗·詹姆逊曾经在他的著名论文《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抱怨说, 资本主义文化“在公与私之间、诗学与政治之间、性欲和潜意识领域与阶级、经济、世俗政治权力的公共世界之间产生严重的分裂。换句话说,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阵。” (4) 詹姆逊不满的是, 西方文学之中的个人与社会脱钩了。读者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个性, 可是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这似乎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征兆: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原子独自转动, 它们散落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互不联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业已名存实亡。文学写出了某一个人的故事, 可是仅仅是一个人——他不再代表哪一个阶层或者哪一个群体。回到公共空间, 什么也不说明的文学无异于一个没有意义的、孤立的话语部落。

詹姆逊的抱怨再度涉及文学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当长一段时间, 我们曾经启用“典型”这个概念解决詹姆逊的问题。典型意味着一个人物性格成为一批同类人的概括。例如, 一个小公务员或者一个银行家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公务员或者银行家阶层的普遍特征。在“阶级”成为社会生活之中最为重要的范畴时, 典型无疑必须是阶级本性的形象说明。典型的基本特征是个性显现共性, 或者现象显现本质。二者之间的张力愈大, 文学愈是成功。一个真正的文学典型综合了如此之多的同类人, 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整个社会的结构。这就是文学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图景。文学批评竭力推崇“典型”的理由是, 文学写出的人物性格将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未来方向。

这种观点显然具有强烈的黑格尔色彩。我曾经指出, 典型的推崇背后很大程度依赖于总体论。例如, 卢卡奇认为, 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总体。大到一个阶级、一个阶层, 小到一颦一笑, 所有的局部都被社会有机地组织在自己的位置上, 各司其职。我们可以从这里察觉到该理论的雄心壮志:找到一个宏大的结论控制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某种程度上, 文学的典型提供了一个小号的社会模型, 我们可以从这种模型之中看出历史的前景。即使我们仅仅与一个人物相遇, 但是, 总体论的意义就在于, 利用每一个局部片断推测出总体图景。所谓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我们如何获得俯视历史全景的制高点?因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后一批解放者。他们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最后才解放自己。这种使命赋予他们一个重新叙述历史的终点高度。他们已经察觉远古到未来的历史规律, 因而也能够从任何一个典型人物身上找到历史的踪迹。

当然, 这种总体论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拒绝。后现代主义认为, 历史已经丧失了深度, 丧失了中心, 变成了各行其是的小叙事。我没有必要复述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路线, 但是, 我们至少要从后现代主义那里得到一个启示:历史并非单向的, 每一个细节都如此必然地衔接在一起, 并且显示出指定的意义。这犹如一场足球赛:一次进攻开始之后, 带球, 传球, 过人, 互相配合, 如此等等, 但是, 这一切可能因为一个不无偶然的大脚解围而烟消云散。于是, 一切如同没有发生似的—一切都重新开始。如此松散的历史过程之中, 许多形象的意义是多向的, 浮游不定的。一个女仆形象之中包含了阶级的烙印, 同时还包含了喜好甜食、南方人的口音、双眼皮、短发、脚步很轻、常常聚众聊天等特点。显然, 这个性格可以承受多方面的阐释。并非所有文学人物的意义都是充当奔赴历史终点的一块跳板。

我们记得, 歌德曾经鼓励作家放手写出人物的个性, 不必过多地考虑这些个性代表了哪些共性。然而, 每一个批评家几乎都是共性爱好者——他们常常对无法阐释的个性表示由衷的恐慌。或许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迂腐, 但是, 有一个问题至少需要考虑:为什么有一些个性意味深长, 另一些私人生活的细节根本提不起读者的兴趣?

我们必须承认, 典型是阐释文学人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 我们还必须为另一些阐释方式留下空间。一个性格的共性不一定是这个人物最为重要的意义。例如, 一个独特的性格如同一个楔子打入社会。尽管他并非某一批人的代表, 但是, 他的出现引起一片哗然, 以至于许多人都要权衡自己与这个性格的距离。这个性格可能破坏某种传统的结论, 扰乱既定的社会平衡, 或者表明某种激烈的叛逆正在呼啸而来, 于是强迫整个社会与之对话。文学如此热衷于召来各种异常的少数人, 因此, 我们至少要保持一种阐释方式:这些文学人物的意义并非概括什么, 而是造就种种对话的机缘。

一个相似的意义上, 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文学与公共空间这个话题。我们承认文学在公共空间之中处于边缘, 甚至是一个异数。文学之中的人物、故事以及许多奇思异想常常无法纳入社会科学的现成结论。这将打破平静, 挑战各种传统的成见, 形成社会文化内部的波澜。这就是文学在公共空间之中的重要意义。正是因此, 即使今天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如此地令人景仰, 文学仍然不可或缺。

这就是我对于文学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做出的基本判断。

参考文献

①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 汪晖译, 见《文化与公共性》, 125页, 三联书店, 1998。

②参见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8—11页, 三联书店, 1997。

③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九章, 罗念生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上一篇:预习模式下一篇:高中课余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