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

2024-05-11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精选9篇)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 篇1

一乔布斯之问

2011年10月5日,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在乔布斯去世前不久, 一次与比尔·盖茨关于互联网科技与教育未来的对话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乔布斯问了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盖茨描述了他对未来学校的设想——学生们自己观看讲座和视频课程, 而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和解决问题。他们一致认为, 迄今为止计算机对学校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比对诸如媒体、医药和法律等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都小。“乔布斯之问”用一种更具挑战意义的方式来表述就是:“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 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二MOOC的出现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12年, 在美国掀起了一场MOOC学习风暴, 全球190多个国家共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 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同年4月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 随后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加入合作, 共建了在线免费课程;5月, 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哈佛大学, 共同打造了ed X。近两年我国多所高校也加入MOOC大潮。

教育部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因此, 应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 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MOOC建设、使用和管理。

1. MOOC的巨大优势

MOOC的出现被认为是“校园的海啸”, 更有甚者认为MOOC将导致传统大学的终结, 究其原因是MOOC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第一, 强强联盟, 庞大的用户群, 海量的共享资源。以ed X为例, 有49所大学加盟, 有175门课程, 有100多万用户选修。

第二, 使“免费的午餐”成为可能。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近2亿人成为免费课程资源的受益者, 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因经济问题无法享受大学教育的贫困学生。

第三, 碎片化教学使得学习过程随时可以进行。小微化课程设计使受教育者利用零星时间学习成为可能, 每一个主题课程只有5~10分钟的时间。

第四, 互动性增强, 学习探讨非常便利。MOOC的成员网上答疑非常方便, 大量的用户群让互助学习、疑难探讨、在线测评变得更易操作。

2. MOOC的劣势

MOOC的出现, 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学术自由、教育公平、商业模式等深层问题的思考。有学者认为, “常春藤”名校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 影响了其他大学教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权利”。与传统教育相比MOOC的劣势同样存在。

第一, 用户群庞大但是淘汰率更高。例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平台上的一门软件工程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达50000人, 而该课程的完成率只有7%。

第二, 选课者的身份认证和教学监控不可控。

第三, 从碎片化学习到系统性学习的对接比较困难, 能坚持将一门课程系统地学完需要极强的毅力和自控力。

第四, 课程设计依靠个体难以坚持, 团队性的制作和大成本的投入是必然的选择。

三MOOC、翻转课堂与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 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接需要教师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 对自己在教学进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应对性的转变。

1. MOOC在职业学校的使用不能放任学生自由选取、自由学习

“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控力不足, 任其放任自流只会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因此MOOC的使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 知识点的筛选与微课程的制作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效果差, 要求教师在核心知识点的选取上有针对性, 在线课程不能成为知识点的罗列, 也不能仅仅是课程预习的迁移。

3. 教学空间得以拓展

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正好颠倒, 知识传授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后完成, 知识内化则由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完成。

4. 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减少了教师课堂授课的时间, 更多的是学生的互动时间, 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学习的过程, 学生通过互动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延长了有效学习时长。

5. 更新评价理念, 改变评价模式

在线课程的使用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丰富多样, 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又要参考学生对知识点的创新性认知和使用;学员不仅仅是学习的受众, 也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参与者。

6.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活动

MOOC、翻转课堂的引入必然使得职业教育发生巨大的改变, 教学时间得以延长, 教学空间得到拓展, 自主学习和团队探究相互融合。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如何MOOC也代替不了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育, 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补充。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 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义相契合, 才是职业学校需要顺应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3) :30~31

[2]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从“慕课”到“小微课”, 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2) :4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4]曹艺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2 (11)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 篇2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学校校园中,师资结构有些不合理。一方面,在偏远山区的一部分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专业素质偏低,还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也还是使用传统的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虽然在农村数学教学中老师有十分充足的教学经验,但是老师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能满足当今时代教育事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改变农村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农村的教学中引入新理念非常的有必要,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能力。

1.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学校教学资源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 篇3

关键词:MOOC,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翻转课堂

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中的必备课程, 国内高校基本上都开展有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道德规范, 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近些年, 随着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和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的发展, 信息素养课程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1 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进行的。以许昌学院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每学期都开设有理工类和文史类两个方向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选修课, 课程分别由两位咨询部的图书情报专业老师主讲。有的高校则把这门课作为必修课,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上《文献信息检索》。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基本上都是由本校图书馆老师担任;授课形式也都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 面对面地进行辅导;课程中会安排3-4次的上机实践, 让学生实际操作检索工具, 便于加深记忆。

当然, 除了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之外, 高校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有其他一系列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 如数据库的专题讲座、常规电子资源培训、深入院系推介资源、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等。以许昌学院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为例, 每年新生报到之前图书馆都要安排专业馆员熟悉课件, 准备为5 000~6 000人的新生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图书馆会安排咨询部的几名教师主讲, 其他岗位硕士学历的老师辅讲, 并对各个人员进行排班。这个工作量往往耗时耗力。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之外, 还要为新生备课;有的学生听的时候非常认真, 但是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 等到借还书的时候问题就接踵而至。因此, 收到的成效并不好, 这是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弊端。

近年来也有部分院校进行了改革, 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在2014年新生入馆教育时, 专门设计了“拯救小布”新生入馆培训游戏, 共设四个关卡, 只要新生能顺利拯救出小布, 小布就会开通校园卡的所有图书馆功能[1]。新的教育方式让新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备课压力。那么, 随着MOOC的发展与普及, 信息素养教育又有了新的模式。

2 在MOOC和SPOC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MOOC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形式[2], 它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开放性、社会性、自组织[3]。但是, 随着MOOC的发展, 种种问题也慢慢凸显, 如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没有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不好保证、学历认证的问题等等。MOOC问题的提出, 使SPOC的出现成为必然[4]。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简称SPOC) , 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这种课程更适应于高校课程的应用, 更有益于针对性地开展教与学, 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模式, 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无论是MOOC还是SPOC, 都是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最新的教育模式, 只是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应顺应时代需求, 跟上时代步伐, 开展更吸引学生、更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教学效果的MOOC课程。

2.1 开展嵌入式的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可以与院系结合, 深入院系课程建设, 向有需要的院系提供嵌入式的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将知识点打碎、凝练, 结合院系课程设计, 安排一到两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 如“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 并将图书馆提供的这些课程算入院系的专业课课时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 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及时讲解信息检索的方法、图书馆的资源等内容, 更能加深学习印象。

另外, 当高校开展有MOOC课程时, 图书馆同样可以嵌入式地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我们让学科馆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 为MOOC课程提供全面的课程动态调研, 帮助MOOC教学制作团队完成课程资料的检索、搜集、聚类和分析;在学生学习MOOC课程中, 嵌入式地为学生讲解图书馆现有资源、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以及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参与课程教学团队回复学生遇到的基本问题, 提供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等, 帮助学生在MOOC课堂上更好地收集资料并完成作业内容。

2.2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MOOC、SPOC课程

面向国内开展信息素养MOOC课程, 国内目前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类MOOC课程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昭锋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和“学堂在线”平台上上线) 和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课程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上线) 。这两门课都是国内经典的人气较高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可以看到, 2016年3月16日即将开课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已有2 756 人报名参加;而已经开课两周的《信息检索》, 已有11 382 人参加学习 (数据截止至2016 年3 月14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同一个老师同一节课上, 同时有这么多的学生上课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 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的MOOC课程, 组成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 开展更多的《文献信息检索》等信息素养MOOC课程, 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达到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 就可以学习信息素养课程的目的。

面向本校师生开展信息素养SPOC课程。高校图书馆在借鉴学习成功的信息素养MOOC课程后, 更直接更方便地得到了国内重点院校老师的指导, 可以针对本校师生开展小范围的信息素养课程。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教学科研团队, 将常规数据库培训、电子资源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课程做成SPOC形式, 小范围的针对某一群体进行讲解, 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团队的管理, 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也译作反转课堂、颠倒课堂) , 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 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5]。以许昌学院图书馆为例, 本馆可以借鉴吸收成功的MOOC课程经验, 将罗昭锋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和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课程作为自身课程的有效补充, 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特色及学生需求, 建设适合于本校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先在课下学习视频并实践课程内容, 课上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程作业。虽然目前还没有高校有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翻转课堂, 但是这种模式可以尝试。

3 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模式的对比分析

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大部分都是面对面的授课形式, 由图书馆的一名老师主讲, 一堂课最多容纳150 名学生, 课程时长基本在1~2小时。这样的教育模式优点是教师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 学生有不会的地方也能够及时咨询老师。缺点是上课时间过长, 学生容易产生疲惫状态;老师讲课时基本都是先理论后实践, 理论与实践往往不能同时进行, 造成学生听的时候学会了, 用的时候又忘了。

MOOC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一般都是一个教学团队, 除了主讲教师之外还有多名助教专门负责在线答疑解惑或者解决视频中的技术问题。这种模式的优点首先是学生人数不限, 学习地点不限, 学习时间自己掌握, 这就大大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基本形式, 做到了教育公平——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 不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年入古稀者都可以免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其次, 每个知识点都安排成10分钟左右的短小视频, 在学生还没有产生疲惫感时, 一个知识点就已经讲完, 学生接受起来更加积极主动。第三, 以短小视频的形式讲课, 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成本, 每次课前的备课时间可以用作专门的答疑解惑。虽然MOOC教育模式有种种优势, 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如结课率不高, 学生参与在线交流的积极性欠佳等。

翻转课堂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和MOOC模式下的信息素养教育, 他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短小视频, 让学生课下观看视频, 课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课题、完成作业。这种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与教师联系。

4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4.1 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性

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教高[2015]14号) 指出, “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 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 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的要求, 图书馆的专业馆员更要加强业务学习, 把握新时代新技能,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外出进修等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引领读者阅读, 为提供信息素养MOOC课程打下良好的人力基础。

4.2 提供进行MOOC学习的场所、设备

在互联网时代,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文献信息知识的集散地, 应该不断地改革创新:创客空间、多媒体工作站、信息共享空间等都是在信息时代下产生的新服务。读者可以利用馆内多媒体设备及无线网络学习MOOC课程, 也可以结合成学习团队, 在图书馆内进行课程讨论与研习。

4.3 加强馆际协作, 共享MOOC课程

高校图书馆应加大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沟通, 建立图书馆间的联系, 成立地域联盟, 共同建设信息素养MOOC课程, 提高城市居民的信息素养, 而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内的师生。

5 结语

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教高[2015]14号) 指出:“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在互联网时代, 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指导下, 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要求, 改变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提高学习效果的新型教育模式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2]黄如花.“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专题引言[J].图书与情报, 2014 (6) :1.

[3]秦静茹.基于MOOC模式的《文献信息检索课》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 (5) :90-92.

[4]关鑫.“公众普惠”到“私人订制”——MOOC到SPOC发展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 (1) :19-21.

管理视域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论文 篇4

我国的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深刻的认识、管理机构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偏低等都影响了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出路包括提高认识、理顺管理关系、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同时,应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一、当前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1缺乏深刻的认识

从当前的教育管理实践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持成人教育的现有规模上。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现状的有效了解,实际工作中浮于表面,更为看重数字,对于学校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是依靠下级学校的报告,导致与实际存在严重的脱离。

[1]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十几年一贯制,缺乏主动的改变,对于管理的政策不做效果调研,导致管理不能深入到所有学校,引起成人教育学校的抵触情绪。

2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机构科室和人员配置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都满足不了需求。对于成人教育的学校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学校各行其是。对于成人教育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也存在着应付现象,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源。有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把握不住工作的要点,付出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

[2]乡镇级的管理机构缺乏独立自主性,很难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同地区的成人教育均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果不加以适应性的改变,会导致管理方法无法落实、政策不到位。[3]

3学校管理水平偏低

客观上,相对于普通学校,农民地区的成人教育管理难度大,问题多,生源起点低,非常考验学校的管理水平。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具有耐心和信心,具有高超的教学管理水平,能够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然而,现在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是凭着热情来到学校,在遇到困难后逐渐安于现状。

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导致部分主管校长和任课教师出现畏难情绪,加上得不到强有力的上级支持,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倾向于照本宣科,缺乏为农民服务的主动意识,教育观念守旧,没有意识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意义,课下与农民交流少,不了解农民的教育需求,并没有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导致教与学的偏差,没有将成人教育的目的落到实处。[4]在课本的选择、课程的安排、课后的辅导方面都差强人意。对于农民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或者置若罔闻,或者简单答复。

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得不到肯定,普遍缺乏进取心,容易出现懈怠的情绪。管理方法简单,灵活性不足,无法与农村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管理中无法调动农民的兴趣,导致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影响力削弱。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将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农民,没有获得应有的教育成效。

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低,待遇不高,即使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奖励,严重挫伤了教师的上进心,导致对职业前途迷茫。

二、解决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出路1提高对于成人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应从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意义入手。作为主管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的领导,应首先认识到提高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

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开展和完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管理的途径。通过学习、技能培训、意义宣传,让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树立为农村地区教育服务的意识,把握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农民日益成长的要求,用实际行动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

制订管理方法前,对当地成人教育的实际做充分的调研,听取一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农民学生的意见。

市、县、镇、乡都应制订明确的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计划,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列入到工作的日程当中,明确办学的发展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对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明确承认农村乡镇成人教育颁发的学历,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和学校的地位。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农村乡镇的成人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评估量化,规范教学实践,实施教学质量问责制,保证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保障成人教育经费的充足,解决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完善教学经费的管理,杜绝肆意的浪费,最大化地发挥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的作用。

2理顺管理关系

理顺教育部门与成人教育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实现政令畅通,沟通及时,使所有部门和人员都能全力地投入到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当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适当下放权力,从制度上明确教育管理部门和成人学校的职责范围。

健全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保证教育工作准确到位。涉及到重大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决定的准确性,注意决议的效果,建立反馈机制。要虚心听取下面学校的想法,以邮件、电话、面谈等形式交换想法,定期举办专门的交流会,充分听取成人教育学校的反映。

鼓励任课教师、学生,学者都参与到决策中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把短期的发展目标和长期的发展目标统一到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实践当中,用实际行动保持成人学校教学任务的实现。实事求是,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手段,将调查中的想法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书面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作为制定计划和指导工作的依据。调查研究是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工作方法,应始终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

建立一个市县乡级的高效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合理设置专门负责农村乡镇成人教育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所有的人员都竞聘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布工作考核成绩,优化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人员学历结构的合理性,组成老中青三代的管理人员队伍。

对于成人教育学校,当地的教育部门实现垂直管理,保证对所在地区成人教育机构的有效掌控。各地教育部门应加强师资力量和培训,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课本,调整课程内容,便于农民理解吸收。

充分调研,听取呼声,结合专家的.经验,达成共识。选择具有多年丰富成人教学经验又精通管理的教师。对于能力有欠缺的人员,采取传帮带和短期培训的方式,快速提高其管理水平。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既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又要能很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学校的领导和教务管理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成人学校的校长,要保持与上级领导的信息沟通,自动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全方位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建立考评绩优制度,实行按劳分配,按成绩分配,规范学校教职人员的奖励工资发放,激发教师的爱岗敬业、勇于贡献的工作激情。及时做好总结整理工作,举办教学管理座谈会,所有参会人员都可畅谈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职能部门应明确职责目标,各司其职,保证管理的公证性和平衡性,确保教学经费、教学用品的合理分配。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兼顾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把成人学校建设成为农村地区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场所。

4多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

教育部门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成人教育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调整。严肃管理纪律,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条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由教育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校的教学实践,一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于办事不力、工作不认真的人员采取重新学习、调岗甚至调离学校的措施,确保学校形成严谨治学、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教学风气。明确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应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提倡各个学校向优秀学校和个人学习,形成勇于争先的良好风气。给予教育经费充分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管理经验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邀请专家和优秀分子上课,宣讲他们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思路、收获的心得。对于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实行考核机制,将任课成绩、课时、实际效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所有教职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成绩出色的个人,提供培训、晋升的机会,使之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自信心。

编制理论指导、总结,以学习材料的形式发放到学校中,将实际管理经验理论化、体系化。邀请专家和学者,将先进的管理知识融入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当中,制订完整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务人员的培训方案,借鉴国内外农村成人教育取得的成果,并进行本地化的改造,以适应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际现状。

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 篇5

1 幕课教学模式介绍

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 从字面上理解, 该种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 注册的人员众多, 知识的获取并不设门槛, 专门为成人提供教育服务, 只要是想学习的人, 都可以选择这种互联网教学方式, 在线平台为人们提供灵活的学习空间, 实现了跨时空学习, 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互动,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进程、师生互动过程被完整系统地再现。

幕课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交互论坛、学习社区, 在网络环境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个体学习上升到社会化的高度, 加快了终身学习的推进, 对学生的生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幕课由优秀的教师团队提供在线讲解,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为那些虚心学习的人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体现了教育领域的公平价值, 幕课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 尤其在成人教育领域。

幕课以学生的需求为重点,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课堂授课不同, 不仅改变了教育技术手段, 更改变了教育观念。

2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究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 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新时代中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构成、学习目的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1 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同时, 普通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 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逐年减少, 生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各行业对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 以往那些未能考入大学和脱离了正常教育期的学生不再是重要的生源, 反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和企业员工与高管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和信息手段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为师生搭建数字化的教学平台, 成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 在线教育逐渐成为全球化趋势, 函授、夜大、成人自考等也逐渐过渡到在线网络教育中,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成人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 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2.3 学习目的发生变化

成人教育的学生多为20~40岁之间的在职人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半衰期的周期变短, 传统的技术和知识可能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数字信息、材料、能源、医药等方面对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职业技能的更新也更加迫切, 工作者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学历证书,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得。

3 幕课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3.1 师生面临的挑战

虽然幕课教学模式获得了大范围的推广,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 学生对新时代幕课教学方式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 成人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能不适应这种在线教育。

幕课时代的教师, 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掌握, 必须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传统课堂中, 通过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 学生不敢离开课堂, 然而幕课的重点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学生不愿意离开课堂, 这种“不敢”向“不愿”的过渡是教师面临的难点。

3.2 师生之间的沟通缺乏及时性

诺丁汉大学的一名教授指出:“当今网络课程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沟通, 由于时差方面的原因, 全球网络课程在互动的过程中, 大洋彼岸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要经过几个小时甚至第二天才能得到导师的回复。”统计资料表明, 参与幕课8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提问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对成人学生来讲, 由于时间的限制, 进一步加大了获取知识的难度。有部分教师认为, 如果师生面对面教学, 教师可以及时解惑答疑, 也可以根据临场反应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 而在网络课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针对师生不能及时沟通的问题, 全球的众多高校应联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网络在线课程的发展, 共建网络知识平台, 在这一方面, 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身先士卒, 创立了全球性的在线教育平台, 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实现了24 h在线教育, 幕课教学模式在共享性和交互性方面的优点逐渐凸显。

4 新时代幕课教学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推进策略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在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幕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必须明确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主动参与到幕课教学的行列中来。笔者认为, 在新时代网络环境的强烈冲击下, 应以幕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契机, 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新的规划和探索, 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形成“混合式课堂”, 将面授与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 学生积极参与到幕课行列中, 有效利用幕课的同时, 明确学习目的, 建立富有特色的网络课程。以下是针对幕课教学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推进而提出的几点措施。

4.1 建立全球化的网络分享平台

2013年12月, 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开发了三校在线课程, 将课程名称定义为《文献检索》 (Effective Literature Searching) , 这是针对众多在校学生和成人学生开设的网络课程, 该课程设有不同的板块, 有研究生板块、成人高等教育板块, 无疑为幕课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推进提供了发展机会。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模块对应的学习任务, 完成学习任务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跨大洋、跨国度的经验分享。

三校网络课程的开设, 为全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国成人教育领域借助这一良好契机, 为学生提供了24 h的在线学习服务, 无论在哪个时区, 学生都能联系到导师, 这一平台构建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 为幕课教学模式全天候辅导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推进了幕课教学模式的发展。

4.2 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相关网络技术的掌握已不再是难点,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课程资源的建设是网络课程的核心, 以视频技术为主要载体, 师生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探讨, 幕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的视频部分, 视频部分中包含素材课件、课程习题、教学反思等,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资源以结构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将众多复杂的知识碎片组合起来。传统的“一节课视频”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网络学习, 必须从模型应用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形成混合课程的教学方式。

4.3 重视幕课教学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来讲, 幕课是为了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教学方式, 是为提升教学质量而产生的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与普通高等教学不同, 学生结构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其中的个性化是幕课教学的重要特征, 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 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 对那些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 则可能出现懈怠思想。成人高等教育中, 教学秩序的管理是一项挑战, 必须杜绝管理形式的松散,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 通过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关注。

5 结语

成人教育领域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职群体, 年龄、工作种类、生活负担、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存在较大的冲突。幕课的出现, 使很多成人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素质培养和技能提升,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人的知识水平。总之, 幕课时代的到来, 为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吉莉莉.成人高等教育幕课 (MOOC) 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 2015, 12 (5) :146-147.

[2]李丽.幕课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5, 9 (3) :255-256.

[3]过宏雷, 崔华春.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 30 (5) :110-114.

生命哲学视域下的“三生教育” 篇6

关键词:始基,本真,生命哲学,三生教育

西方圣哲康德穷终生之力以回答“人能知道什么?”、“人应该如何做?”、“人能希望什么?”和“人是什么?”这些关乎人生根本的问题。人如何才能认识自己, 这一直都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直到19世纪, 被誉为“人文科学领域里的牛顿”——威廉·狄尔泰才正式将自己的哲学命名为“生命哲学”;这是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 甚至解释知识, 或经验基础的学说或思潮。从此与人相关联的哲学问题有了归属。这门哲学迅速溢展到各个领域, 哲学家卢卡奇对此评说的更加准确:“我们必须清楚, 生命哲学不像康德主义或现象学那样是一个学派或一个明确范围的思潮, 而毋宁是几乎渗透进或至少影响到所有学派的一个普遍性倾向。”1广义的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早已镶嵌在思想家们的言行之中。

时下, 我国教育界所提出的“三生教育”就是中外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理念的拓展和实践。“作为一个复合概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2该教育理念的提出者罗崇敏认为,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 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从“生命”、“生存”和“生活”三个维度并结合教育, 来阐释和塑造完美的人。

一、生命:原点与始基之维的肉身

生命是什么呢?一发问, 我们立即就陷入了困境。我们就是生命体, 自出生到死亡, 我们时刻都在经历着, 但是却并没有彻底弄明白生命, 就连狄尔泰也感叹“我们体验生命, 但生命对我们却是个谜。”4生命永远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谜团, 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小宇宙。不论生物学或其它具体学科如何阐释生命:生

这将比其他具象性的色彩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大色块这种高度概括色彩关系表现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使学生掌握由简到繁的色彩概括的基本方法,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体验到现代设计色彩的魅力表现的技巧和精神实质, 把审美意图从单纯地欣赏物美转入到体会设计色彩的绘画语言表现美上来。

3.4多元化的主题性课题

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 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应在基础造型阶段加强对学生的设计思维的培养, 设置多元化的主题性课题, 如“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解构与重构”、“流行性色彩”等等, 基于对色彩变化的直观表现和色彩功能的理性分析之上, 进入到有针对性地、主动地进行物象的色彩解析与重组训练, 直至设计色彩的意向表达训练, 以期获得能自由驾驭色彩, 自如运用于设计实践的应用能力。

3.5对优秀作品色彩的分析借鉴

在课程教学中根据现代设计的发展来更新内容, 及时将国内外优秀平面设计中对色彩的成功案例成果引入设计色彩学中,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 借鉴用色, 创意用色, 使学生对色彩的应用不仅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和反映上, 而且要具备理性地分析色彩、灵活地使用色彩、创意地设计色彩的能力。

命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又具有的特有现象。如此之类的断语即使下得再多, 也是难以抵达生命真正的意义内核。这些更多的是关乎躯体, 生命的物性和实体部分, 但这并不是完整的生命体。

真正的生命体, 是在躯体存活的基础上, 还蕴有那些使人与物和非人生物相区分的东西, 那就是人的规定性;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在某种程度上, 历史、语言、思想和实践是人得以成为人, 使人最终与非人完全相分离。从此, 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超越并高于具体的“存在者”, 具有了优先性。

当生命一开始, 人生的第一个原点和始基便逐步形成, 那就是“肉身”。在现代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看来, “肉”是存在的原型和始基, 是一种更为基本的力量, 但是“肉不是质料, 不是精神, 不是实体。”5“肉”是他所要寻找的第三个维度, 我们也可以把他所指称的“肉”理解为存在;而存在是对“源初隐匿者的源初呈现”6所以“肉”是一种“可逆性”存在, 是存在的源初涌现, 是存在的开裂和绽现, 是一种更原始的实在, 是对存在整体的思考和揭示。

作为“存在”的“肉身”得以“世界化”, 与世界打交道, 与他者产生“交互性行为”的一个不可轻视的基础就是其质料性, 也就是生命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这是整个人生展开的重要基础。由此而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自杀”或生命的毁灭问题。如何使躯体延续下去?生命如何在不可分割—不可重复—不可逆, 绵延不绝的时间里继续维持?不少思想家未像孔子那样谦虚低调“未知生, 焉知死”, 而是对“自杀”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系统地研究了“自杀”问题。他认为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的, 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 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他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在运用社会统计方法的基础上, 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经验材料, 用来表明自杀受到民族、自然环境、婚姻状况、性别、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并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理论。7遗憾的是, 迪尔凯姆并没有看重心理因素, 而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正好从这一视域去审视“自杀”问题, 在《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 他提出了

3.6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创新性思维的生成需要以多方面的修养为支撑, 设计色彩是文化的载体, 技术不能提高人的素质, 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技术才能得以升华, 作品也才能被赋予深刻的内涵和极强的形式美。在设计色彩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中外设计史、中外画论以及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 从低年级开始就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使他们能够依靠文化理论修养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深层的问题, 为将来培养能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专业设计人才, 拓展和提升他们在艺术上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4.结语

设计色彩由于其意象性、开放性、创作性、强调个性的特点, 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起学生独具个性的审美情操, 培养其创新性的思维。设计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的符合作为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色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陈嘉全.设计色彩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生本能”和“死本能”这对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而“死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向外扩展表现为伤害他人, 而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而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这些思想家从不同层面揭示出自杀的真相, 为人类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

二、生存:寻找“本真”之旅

生命的始基得以确立后, 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过的?使人高贵的不是财富, 也不是地位, 而是思想。“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 纵使宇宙毁灭了他, 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 以及宇宙对它所具有的优势, 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8帕斯卡尔道出了人之为人的箴言, 人跑不如豹, 力不如虎, 飞不如鸟, 爪不如鹰……在机体上, 人无法战胜动物;人是十分脆弱的物种, 可能因为一口气或者一滴水得不到满足而丧生, 但是人并没有堕落成卑微的物种。因为人拥有智慧和思想, 人会认识宇宙万象和人生百态, 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因为有了思想, 人不再卑微;人开启了寻找“本真”之旅。这是一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是一套“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工夫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9信念坚定、勤学苦练、节制欲望、树立理想、艰苦奋斗方可能实现“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为往圣继绝学”的宏伟抱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自由、人类的大仁大义和幸福而奋斗都是本真之态。或者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那样从闲聊、好奇、慵懒等诸多沉沦状态下抛掷出来, 怀着“畏”意“向死而生”, 进入“本真”状态。

三、生活:追求幸福之路

生活是一个大全世界, 无所不包, 无所不在。现代西方哲学问题域中, 有一个重大的问题被众多哲学家不约而同地关注——生活世界。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等诸多哲人都深入地探讨了生活世界。

在众多关于“生活形式”的看法中, 比较典型的有三种, 希尔将其概括为:⑴文化-历史的解释;⑵“有机的”解释;⑶语言游戏的解释。笔者比较赞同江怡那种具有综合性的解释:生活形式是一个具有自然与文化明显混合的概念。10维氏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理解成“人类的自然史”, 生活形式就成了自然史的普遍现象;它就如同我们走路、吃饭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活动。维氏还把“生活形式”看成是命题体系或者文化模式;你要理解一个命题, 就意味着要理解一种语言;要理解一种语言, 就要理解一种生活;要理解一种思想, 就要理解其赖以存在的文化模式;它是一切语言游戏赖以存在的文化结构与模式;是理解的必要条件。维氏论道:某物在一种语言里才是命题。为了理解一个命题必须理解一种语言。一切都正是在语言中进行的。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11

生活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世界。生活在人的各种活动中, 一方面生活化去人的某些东西, 使人具有或强化某些相似性;另一方面生活被人化, 这就是意义化。赋意是人得以成为社会和文化中的人的根基。在人的活动中, 生活与意义融合为一体。

在生活中, 意义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成为问题。因为在长久的人类生活中, 意义不再只具有经验性, 它还具有先验性, 先于个体而在场;意义无处不在, 大多都是具象化的, 显而易见。活着, 我们就有事可做, 有事要做, 有事想做。意义虽然在一定程度掌控着我们, 但是从个人生存的角度看, 意义是个人的意义。意义内化为个人的意义。意义是人生存的母体。意义的意义就在于经由具象, 符号等各种形式, 以或显或隐的方式, 始终指向人的生存。生存就是一条追寻幸福和美德之路。

四、三生教育:生命成为完满的艺术

康德倡导, 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 是自我能力的发展, 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 不是“指令”, 不是“替代”, 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鲁迅先生认为, 教育是要立人。教育家蔡元培提倡,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先生提出, 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 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众多的思想家都道出了教育的真义:教育使人成为人, 具有健康的体魄, 独立的人格, 成熟的心智和健全的理性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三生教育”的初衷和归属。

美国哲学家, 教育家杜威在1897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一文里, 明确指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个是心理学的, 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平列并重的, 哪一个也不能偏废;否则, 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以此为起点, 他提出著名的观点:“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生活就是发展, 而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与此同时, 没有教育也就不能生活, 所以教育即生活。而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从广义的教育来看, 生活就是教育。生命在教育中走向完善。在狄尔泰看来, 生命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 是存在于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之船是在一条永远不断流淌的河流之上航行的……我们是持续不断地沿着这条河流航行的。”12在生命的河流上, 珍惜生命, 不断在生存之旅中寻找本真的自我, 不竭地在生活中, 追求幸福的生活, 铸造德性人生和值得过的生活;通过“三生教育”促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不断趋近完满的人生, 不断在追寻的过程中升华至艺术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 王玖兴程志民谢地坤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47页。

[2].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 载于《昆明学院学报》, 2009.31 (1) , 6-9。

[3].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 三生教育网, 网址:http://www.ssjy.org/content.asp·id=4942

[4].狄尔泰:《狄尔泰全集》, 第19卷, 转引自, 谢地坤:《走向精神科之路》,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年, 第127页。

[5].[法]梅洛-庞蒂:《可见者与不可见者》, 杨大春译, 商务印书馆, 2002年, 第184页。

[6].[法]梅洛-庞蒂:《可见者与不可见者》, 杨大春译,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第308页。

[7].参阅[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论自杀》, 商务印书馆, 2003年。

[8].[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何兆武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66页。

[9].参阅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6年。

[10].关于“生活形式”三种主要的解释在此不详述, 笔者倾向于江怡的阐释, 详论请参阅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第88-97页。

[11].[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陈嘉映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第21页。

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弟子规》学习 篇7

一、《弟子规》学习目的追问:生存意义抑或存在意义

在《弟子规》学习热中, 许多学校开设了“读经诵典”课程, 要求学生熟读、记背章节字句。此类教学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度, 也在一定范围内弘扬了传统文化, 可是, 细观读经热背后的“内心理由”, 却不得不让人追问:《弟子规》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复苏, 真正的、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是以生存意义为最终目标的学习, 还是源于存在意义的学习?这一点, 是我们必须厘清的问题。

1. 以生存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生存, 潜移默化中已形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最终目标。生存之意即指活着、活下去。随着时代的更迭, 今日的“生存”除了活着, 还意味着发展, 甚至是占据, 拥有更多的资源。在这类“生存意义”的指引下, 学习、工作的终极目标便渐渐演变成存活、发展、拥有。

首先, 许多学校组织学生读经, 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存活”。社会舆论的宣传、相关条文的指示、家长的期望共同牵系着学校课程的开展。没有一所学校、一位校长、一位教师愿意看到生源的流失, 因此一定要追赶这股“复古风”, 于是, 《弟子规》《三字经》之火迅速燎原于学校的每个角落。

其次, 更多家长在媒体宣传中迷失, 渴望孩子将来得以更好发展之心炽烈, “绝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至理名言, “读经热”便在这样的期待中更加沸腾。那么, 究竟家长们期待熟读《弟子规》后, 孩子哪些方面得以发展呢?是更加知书达理, 还是更懂孝悌礼仪?是更加温顺谦和, 还是更懂友爱弟兄?其实, 很多家长并没有以这些目的为出发点, 也没有仔细思索读一本经书背后的深意。让孩子知道得更多、分数考得更好、将来发展得更优异。

再次, 时代物质的进步也营造了浓厚的知识拥有之争。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在追求着掌握知识的最大化。这样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可是, 当这种追求朝着“盲从”“尾随”的方向发展时, 究竟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否真的有用, 是对学生成长的哪些方面有用等根本性问题就变得渺小, 甚至被忽略了。

2. 以存在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人作为人的存在, 便会涉及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 关系到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和依据, 在其解决或假定解决的基础上才是人生的枝节问题———生存。存在意义下《弟子规》的学习目的正是“人的存在”, 即寻找存在本身的意义、厘清存在的价值和依据。

首先, 《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以人的存在”为本。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为本的是人的生存还是人的存在呢?以人的存在之需要为出发点, 才能结合规言谨句, 渐渐使弟子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源头找到奋斗、拼搏的核心动力。只有这样的学习, 才能确确实实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出智慧之花。

其次, 《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正如前文所述, 《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在应试背景下变得偏颇, 当然, 笔者并非认为, 《弟子规》的学习应完全与分数无关、完全摒弃功利性的目的和思想, 但更想厘清的是, 传统文化经书的诵读, 最核心的目的应该回归到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 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减轻当代青少年对于生存必要性的质疑、对于学习目的的怀疑, 才能真正引领弟子良性的、有意义的读经诵典。

再次, 《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致力于提升“弟子”的人生境界。提升人生境界一直都是学习目的的组成部分, 但长久以来由于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持久、情况复杂、效果不易检验等, 它便显得“隐形”“高深”和“难以达到”。《弟子规》的学习目的也受此制约, 似乎仅停留在“记背”层面上。那么“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仅仅背诵之后就能真正做到了吗?孝悌、谨信、爱众不仅是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更应该成为弟子学习、修养的终身目标。真正肩负起提升人生境界这一目的下的《弟子规》学习才能散发其迷人的传统文化蕴味。

二、《弟子规》学习者的谨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1. 作为“儿童”的弟子

原名为《训蒙文》的《弟子规》, 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之一, 其学习者正是需要接受蒙养的适龄儿童, 从这一角度来讲, 儿童理所应当是《弟子规》的学习者。一方面, 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弟子, 承认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此时的“儿童”这一概念已比古代的“弟子”有所进步, 不再将弟子视为“小大人”了, 这是看待学习者层次上的飞跃。另一方面, 若仅仅将“弟子”视为“儿童”, 也将影响到整个《弟子规》学习体系的阐释, 那么以人生境界提升为目的便显得更为“高深”, 与弟子的距离更为遥远了。

2. 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站在“人的存在”的角度, 我们眼中的“弟子”不仅是“儿童”, 还是一个“人”。我们需要看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 还应看到他们之间的共性:都是作为“人”的存在。对待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既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符合儿童的天性和学习特点, 也要让“儿童”和“成人”同样分享着尊严、存在的意义, 共同面临着人的存在所必须面对的诸如有限、死亡等问题。最后, 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 学习者的范围逐渐扩大, 古代对于弟子的划分和认定就显得局限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一方面仍然依循弟子年龄本身的学习特点, 需要提高一定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弟子的“存在需要”, 需要积淀更多的存在智慧。

三、《弟子规》学习内容构想:哲学理念下的批判性吸收

今时今日, 怀抱经典美文, 构建存在意义下的《弟子规》学习模式迫在眉睫。这一学习模式的核心便是《弟子规》学习内容的甄选。

1. 修订式接受《弟子规》节选

有不少学者指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 《弟子规》中一些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人的新形象, 甚至有的字句中包含着封建守旧的思想遗风;行文中部分字句强调男尊女卑、牺牲个性,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为了保护我们的学生, 让他们更加纯真地成长, 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在这份良苦用心下选择了一种“非真实性”的知识学习。有的学者反复深入研究、征求意见, 形成了“现代修订版《弟子规》”, 开辟了学习内容选择的新方式。诚然, 学者们的见解都很真切, 但是, 除了删减、修订《弟子规》的学习内容, 是否存在其他的理性、科学吸收传统文化的方法呢?

2. 批判性理解《弟子规》全貌

与删减版、修订版的《弟子规》学习相比较而言, 笔者更倾向于学习《弟子规》的原文全貌。因为任何知识都是扎根于一定历史时间、空间的土壤之上的, 都烙刻着时代的印记, 字里行间展现着时代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而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了解知识原貌, 进行反思, 评判性吸收, 才能从根本上进一步领会存在的意义。我们确实应该保护弟子的心灵, 但更应理性、健康地开放弟子的心灵。例如《弟子规》的“入则孝”章节中提及“丧三年, 常悲咽”, 有的学者认为此句不适宜弟子诵读, 不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灌溉父母去世的消息。那么, 是不是弟子不去诵读, 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出现“死亡”“去世”之事?是不是弟子回避死亡话题, 他们的亲友就会永葆平安?显然不是。还知识以真相, 不仅仅是对知识、历史的尊重, 也是一种应对相关问题的传统方式之传承与弘扬。

四、《弟子规》学习方式明辩:双重知识叠加的理性学习方式

从《弟子规》的知识类型来看, 其内容隶属于社会知识范畴, 但从知识的获得途径而言, 又属于人文知识范畴。《弟子规》内容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和规范, 体现出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规范性”和“策略性”[1], 通过易识记的字句旨在构建系统化、类型化的弟子行为规范, 弘扬中华传统孝悌文化。而创作并流行于清朝的《弟子规》, 是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众爱,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 并结合清朝年间各种具体的孝悌、处事之道进行融合、归纳所撰文, 这一知识的获得正是对各种具体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结和反思[2], 因此, 它又属于人文知识。

《弟子规》知识的属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应是多元化和交叉性的。理性的选择、因人而异的采用能更好地掌握《弟子规》的内容, 达到体悟“人的存在”之深意与熏陶传统孝悌之文化的双重效果。

1. 观察与体验并举

从社会知识角度来讲, 《弟子规》的诸多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 反观社会百象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借以社会情境的印证, 能够生动地展现吟诵内容, 给学习者留下更为牢固的知识印象。因此,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不适宜用来学习《弟子规》。从人文知识角度来说, 《弟子规》学习的是历史人文知识, 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人文需要”, 产生一种“体验需求”。通过体验, 既可以巩固观察阶段对于学习知识的基本了解和领会, 又能通过异时异地的“共鸣”而体悟到更为深刻的人的存在意义。

2. 交流与移情同行

交流和移情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社会知识并非是孤立的、死板的, 它较为开放的特性要求《弟子规》的学习也应采用“交流”这一学习方式。观察, 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个人活动, 是一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但交流却是学习者之间的互动磋商。处于社会知识层面的《弟子规》需要弟子间的交流, 在交流中进行思考、质疑, 甚至是争论、辨析, 最后才能进一步达到批判性的吸收。移情, 是人文作品与学习者体验之间的桥梁, 可以连通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 可以缩短知识本身所处历史时期与学习者当下的时间、空间、社会和文化的“距离”。通过移情的方式学习《弟子规》, 能真正成为一名“弟子”, 不仅体验现世百象, 也能感悟传统文化。

3. 实践与反思携手

《弟子规》知识归属范畴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实践和反思是必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交流, 学习者已基本能够在自我和他我的理解差异中取精去糟, 实践是将这一知识巩固的最佳方式。同时, 人生境界的提升正是一种不断实践的过程, 而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处于人文知识层面上, 学习《弟子规》的核心方式是反思, 是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社会经过上述学习方式后的再次交锋, 这种反思意味着对于知识本身的最终审核和批判性检验。作为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更需要弟子的反思, 无论是人生境界问题的疑惑, 还是人之存在意义的不解, 都需要学习者的潜心反思。经过反思后的批判性吸收才能给予学习者更多思考的欢乐, 体验学习本身的真乐趣, 激发学习《弟子规》的长久热情和兴趣。

总之, 教育哲学视域下对于《弟子规》学习的审思, 旨在探求理性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正确看待学习者, 从而阐明学习的意义:期待着吟经诵典的新时代“弟子”知书识礼, 谦谦君子的背后是理性的头脑、明亮的双眸、思辨的智慧和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传统经典之苗, 以及终将绽放的瑰丽的国学之花。

摘要: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 《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 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 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 站在“人的存在”角度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 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教育哲学,人的存在

参考文献

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论述 篇8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 1976年提出了著名的“协同理论”,在其发表的《高等协同学》与《协同学导论》中认为,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都属于一种从无序到有序,在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中,无序就是混乱的发展过程,而有序就属于协同的工作方式,协同就是通过系统结构内部的作用力,就是把各类整合的信息从旧状态驱动到新状态的新模式[1]。

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具备以下内涵: 第一,高校就业教育属于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到来,我们的就业环境日益复杂,不能闭关自守,需要通过同外部的优势资源进行互补、进行沟通来实现自身的更新与发展。第二,高校就业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说教育主体间单独的优势相加并不等同于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教育因为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这种非线性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第三,高校就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即协同主体包括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协调性不高,没有产生促进发展的协同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发展。

二、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各主体协调性不强影响高校就业教育平台作用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都认为高校的就业教育就是高校本身的事,与其他主体无关,即使在校园内部,也只是以下达政策或指令的方式将教育工作的任务分配到学校的各基层单位,大多是以辅导员在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开展就业教育、就业培训为主要模式,还没有形成高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及社会媒体的协同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协同模式,即使偶有联通,各主体也往往各自为政,没有一致的理念作为指导,作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在协调的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就会影响就业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内部的各层主体( 学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辅导员、 就业理论指导教师) 要与用人单位、政府共同承担大学生就业教育任务,共同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平台,使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保障教育工作高效的开展。通过各主体间的协调发展、互通有无,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化工作开展。

2.各主体沟通不畅影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在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各主体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没有充分发挥出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作用。因此,对于政府而言,要想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内开展各主体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求高校应积极地联系用人单位和个人,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筛选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测评,做到全方位了解,做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定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宣讲,进行招聘或者宣传,不仅能够方便大学生熟悉各类用人单位,还可以依据沟通建立起来的协同伙伴关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来加强学生的实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 用人单位如果重视高校的科研环境与人才输出,不仅会减少在招贤纳士道路上所走的弯路,还能够在校企联合的新形势下,逐渐拓宽自身的行业形象,因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是种类多样、专业繁多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与高校的联系,建立于其他方向的协同发展; 媒体如果不重视与其他主体的协调沟通,不仅会影响社会上的舆论导向,产生对大学生片面的就业引导,还会损害自己的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各主体间的协调沟通,才能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

3.各主体配合不到位影响就业政策的有效落实

我国的就业政策清晰明了,但是落实得却不顺利,归根结底,是因为就业教育的各主体间配合不到位,首先,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校内设有就业指导课,但只是针对毕业生毕业前突击进行,对政府实施的就业政策也没有系统的讲解和阐释,导致大学生没有深刻的意识,同时, 就业指导处的工作内容也没有积极同就业理论课的教授内容做好衔接,因此高校的就业教育作用发挥不到位,影响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面向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 其次,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在就业政策的宣传上,不能仅靠高校教师来传播,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不定时地对就业政策的宣传,通过同高校建立联系,督促高校认真落实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政府责成专人如政府工作人员到高校内进行讲解,以现场问答的形式开展与学生的见面交流会,实现各项政策的落实[2]; 再次,用人单位的协作力不强,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而有部分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联系仅仅是希望获得便捷的劳动力,而没有考虑只有双方的共同付出与配合才是推动就业市场繁荣的基础,而由于用人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也会造成与高校配合难度提升,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妥善落实; 最后,社会媒体的不自觉性,导致了与其他主体在配合上出现问题,少数媒体为了追求曝光和销量,往往乐此不疲地报道负面新闻,影响了就业环境的舆论导向。

三、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1.提升就业教育各个主体对协同的认识

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活动中应发挥各个主体的协同能力,加大协同创新宣传力度,加深大学生对就业协同的认识。自“2011计划”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大力提倡高校、企业、国际交流、政府间协同培养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人才战略计划。各教育相关部门、大学生培养单位通过加大协同创新宣传力度,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就业协同的优势,大学生在进行师生协作、生生协同、跨院协同、校内外协同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对科研协同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参加科研协同的要求、激励措施和制度保证,引导大学生对协同的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协同平台,奖励相关的就业教育成果,促进大学生自发地接受就业协同教育。

2.建立协作机构提升主体的协同沟通能力

在“资源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的各个主体,通过就业协同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就业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以促进各方不断更新信息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各项资源的共享进行就业信息的交流,鼓励大学生进行针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信息,构建适合就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以便进一步发挥协同模式的主体作用。

就业协同信息的获取、传输渠道越畅通,越有利于协同效应的产生及协同活动的展开与实施; 反之,则不利于就业协同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协同的视域下进行就业教育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就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保证在各个环节沟通的顺利性,并且保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抉择时能够根据时下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决策,根据自身所设定的目标及市场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教育模式。最主要的是,通过就业指导处的联系,建立起政府、高校与用人单位自身的联系,积极地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使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无障碍,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服务。

3.发挥主体协同的合力提升就业教育的效果

要确保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就需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各主体的作用,通过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及社会媒体等就业教育的参与者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对就业教育的沟通交流环节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总体的合力作用大于单个主体相加起来的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整体效果。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系统中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其对大方向的掌握、对政策的制定,作用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使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使高校教育下的大学生更加具备走入社会的素质,同时在同用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下,用人单位一方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适合的人才提供合适的职位、更在学生走入职场之前为学生提供锻炼和了解自我的平台,在发挥合力的运用上,也离不开社会媒体的作用,社会媒体传播的政策内容、提供的就业信息、报道的先进事迹,甚至披露的不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业教育、就业形势的前进,由此可见,这几大主体在相互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势互补, 发挥协同主体的合力作用。

摘要:协同理论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力,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高校就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教育实效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协同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开展的路径。

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 篇9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思维模式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乡村教育在质量、规模和效益方面还远远不如城市教育, 人们素质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深受影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 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把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置于由城市和乡村所形成的同一个大系统中, 然后整合并且优化城乡教育资源, 从而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这就意味着城乡师生应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通过使校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来达到校际间的均衡发展。不能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解为消灭城乡教育各自的特色, 也不是要让二者同一化, 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势, 不断优化教育过程, 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以此来提高办学效益, 使得城乡教育能够双向演进, 共同发展。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困境

(一) 观念层面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 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并使得城乡资源分配在教育方面严重不均。农村的教育物资不足, 人力资源也向城市流失, 进而处在城乡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观念也有很大差别。城市人较早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因此就更重视教育;而农村经济上的落后, 使得其子女受教育年限降低了, 受教育机会也随之减少了。这些思想观念就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许多学者没有在动态性的系统中探讨城乡教育的互动性与互惠性, 而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分开研究, 因此, 对于城乡教育关系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还有些人把农村教育看作是没有特色的弱势教育, 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向城市教育看齐。

(二) 制度层面的困境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不仅在观念层面遇到了困境, 在制度层面上也遭遇了许多困境。在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 制约我国城乡教育走向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城乡之间教师水平的差异。农村地区, 在师资队伍建设及人事制度方面仍存在着大量问题, 如缺乏弹性的教师编制, 不合理的绩效评价, 在职称评定问题上名额也比较少, 导致农村教师的晋升困难。此外, 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也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 致使一些优秀教师涌向了城市。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 各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上都存在着制度歧视。一些地方, 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需交更多的借读费、赞助费才能在公办学习上学, 或者直接让农民工子弟到条件简陋的民办简易学校读书。

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中, 农村学校及打工子弟学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也远不如城市学校,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生享有的教育过程公平。

三、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一) 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首先, 要使农村地区的人们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保证他们的子女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其次, 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瓶颈, 把城乡教育放到一个整体系统中去研究, 使其能够双向沟通、良性互动, 从而来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再次, 要使农村教育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如将本土性教育资源向城市开放, 传送其特色化的教育经验等, 以此来逐步使城乡教育相互贯通。

(二) 改进人事管理制度

在城乡教育的人力资源方面, 建立标准多元化的教师编制方法, 重构考评机制使其有助于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定期交流。还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岗位培训, 并为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师资流动机制。在教师待遇方面, 要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经济利益和福利待遇上得到切实保证, 并由政府给予他们专项补贴, 在薪酬分配和职称评定方面, 也要适度地向农村教师倾斜。

(三) 改革入学招生制度

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就必须改革入学招生制度, 以此来保证城乡之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均等, 即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破除教育对象的身份限制, 打破户籍壁垒, 建立起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 保证城乡的教育对象在各个阶段都可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学习, 让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国民教育体系的成果都能惠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

(四) 改善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制度

城乡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改革课程管理制度, 城乡学校都应发挥其不同的课程资源优势, 使他们不同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同时还要建立城乡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 不断地推进课程改革, 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使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上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培养方式, 诸如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等, 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

总之, 在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需要在各个方面的不断改进。只有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才能使城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同时也能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褚宏启, 《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 《教育研究》, 2009

[2].邵泽斌, 《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 《复旦教育论坛》, 2010

上一篇:带压作业装置下一篇:数学与三角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