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视域

2024-09-13

发展视域(精选12篇)

发展视域 篇1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源起及相关性分析

1、政治发展理论的源起

政治发展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静态的政治体制研究、政治制度、政治学说史等, 后来逐渐转移到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尤其是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 标志着研究向动态方向的转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世界上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西方学者感到政治研究领域仅仅局限于欧美政治远远不够, 于是把研究范围扩展至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新独立的国家。

该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多集中于地区研究、国别研究, 是政治发展理论的初步发展期。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政治发展进入高潮发展阶段, 涌现出了大批学者和学术组织, 比如成立有政治发展联合研讨会、比较政治委员会等, 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 在这一时期, 众多研究者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角度深入研究并产生出大量的关于政治发展的研究成果, 代表性的有鲁恂·W·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迈伦·维纳等人合著的《政治发展的危机和顺序》、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沃尔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感社会》等等。

对于政治发展理论的理解, 不同学科, 不同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 鲁恂·W·派伊曾经总结过十种不同的定义如下: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政治形态;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的运转;政治发展是行政和法律的发展;政治发展是大众动员和大众参与;政治发展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政治发展史一种稳定而有序的变迁;政治发展是动员和权力;政治发展是多元社会变迁过程的一个方面。

2、政治发展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尽管学者们对政治发展的理解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政治发展包括:政治结构变化, 政治制度化, 政治参与扩大, 政治生活民主化, 政治文化世俗化, 政治权威法理化, 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手段和平化等。由此可见, 政治参与是其重要内容或指标。换言之, 没有政治参与的政治发展可以视为残缺不全的政治发展或政治不发展。正如我国学者高洪涛指出“那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政治参与更为拓展的社会视为政治进步, 相反, 则视为政治不发展。”

尽管政治发展在概念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但在混乱背后, 学者们一致认为政治发展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相关性问题。比如政治发展过程中大多国家会普遍遇到社会不稳定、政府执政能力低、经济落后等问题。因此, 分析政治发展, 一般多会涉及到一些相关性问题,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发展与政府执政能力、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等。

二、当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取得重大经济成果的同时, 政治发展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逐步套索了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路线。但在新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下, 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剖析当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1、政府配套行政改革尚不到位

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民众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回应, 但我国行政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影响, 服务意识缺乏生存的环境和土壤。长期的计划经济, 政府忽视了为民众服务的功能, 形成一种政府凌驾于社会、公民之上的意识。

同时, 广大民众缺乏公民意识、维权意识, 公民的行为规则以义务为本位, 权利和义务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对等性, 政府缺乏履行自身责任的内在动机,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多地停留在一种行政格言上, 行政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倒置

政府与市场机制在行政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 市场机制在微观的经济活动方面具有灵活的特点, 能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干预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优于市场机制, 其应该表现在对资源配置全局的把握上。因此, 政府与市场应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资源配置是需要依靠市场机制来保持一定的效率, 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 以保持资源配置的方向性、全局性与整体性。

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管的过多、“全能型政府”等现象仍就存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处理好, 一方面存在着“管理过多”等行为, 全方位的政府管制导致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 导致普遍的搭便车和效率低下, 导致官僚主义、寻租和政治腐败, 这也是政府膨胀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却也存在着“管理缺失”等现象, 由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深入到市场的微观领域, 直接影响了其在宏观领域内作用的发挥, 在提供制度、法律保障, 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甚至管理真空。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 宏观调控上, 过分倚重行政手段、经济法律不足。宏观调控上的各项政策、工具, 比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比如分配政策、汇率政策等, 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表现, 也可以通过行政受段推动, 较之于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反应快、推行迅速等特点, 但也容易造成政策断层, 政策的突然性变化, 会使政府的行为缺乏可预期性, 影响政府诚信。同时, 行政手段的断裂性, 在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情况下, 会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受损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第二, 对垄断行业监管不足。目前, 我国一些垄断行业在享受着巨额制度性补贴的时候, 却不顾公共利益, 完全以利益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 尽管我国目前对垄断性行业的监管权仍主要有建设部等综合性行政机关执行, 有些领域虽已建立监管委员会等, 但这类委员会成立依据的法律等级较低, 独立性不强, 权力结合差, 既没有对被监管对象的主导性监管权力, 也不能真正集决策、执行、裁决权与一身, 权威性较差, 就效果来看, 为能形成对垄断行业的有效监督。

3、社会力量发展不足

在现代社会中, 第三部门、公民主体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事务管理的中坚力量, 与政府组织之间是互补关系。但在现实中, 政府扮演“全能政府”角色, 直接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张, 并出现政府职能定位中“越位”、“缺位”、“错位”现象, 同时, 又由于政府对社会的无限延伸, 导致公权利与私权利的侵害, 使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产生危机。

同时, 政府对公共服务信息的垄断性较大。在整个社会中, 政府占有大量的信息, 其中包括许多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 信息是社会组织与公民作出决定和社会行动的基础, 缺乏信息, 民众只有被动的接受政府指令来行动。虽然有一些社会组织, 但大多独立性较差, 自愿性和自制能力较弱, 其运营和业务受政府控制较多, 具有明显的官办色彩, 政府仍具有较强的主导性。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对策研究

对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同, 若一味照搬照抄别国的发展模式, 在政治发展实践上注定会失败, 就我国的发展实际来说, 要使民主政治运转起来, 就必须沿着可行的民主发展路径, 正确处理好政治发展中政府、民众、市场等关系, 否则民主只会停留在理想层面。

1、坚持党的领导

政党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机构, 在当代政治发展中有推进政治社会化, 组织和领导政治改革, 表达民众政治利益等功能。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不可避免的会面对一系列的冲突和各种压力, 比如集权和分权, 发展与稳定等, 这就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能动的针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区分轻重缓急, 保持稳定, 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

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有力证明,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今世界和社会处于不断变革的新时代, 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发展重点, 党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领导核心地位, 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就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推进党内民主, 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 针对腐败、违纪违法案件等, 党要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2、加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全面准确地认识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目前,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各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实力的增强, 同时, 建立良好的财政供给与配置体制, 有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和转移支付的职能, 实现社会公平, 降低地区差距, 通过财力资源等的合理配置, 建立起良好的劳动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 真正体现民主政治的社会公正等本质。

3、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按照政治参与对政治共同体的影响, 可以将政治参与的功能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就是指由政治参与所促成的价值、程序在动态中循序渐进式的或突发的沿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运作。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健全政治参与机制, 增强政治体系的整合功能, 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和技能;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等。政治参与的负功能指由公民政治参与而引发的社会价值和程序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逆向而行。比如广泛的政治参与在制度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 参与爆炸等。

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涌现出许多新的阶层, 各种利益关系较之以前更加多元, 更加复杂, 要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对于政治共同体来说, 一方面要积极实现民众由臣民向积极公民的转化, 通过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等过程转变为现代政治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较强的平等、权利意识, 较强的政治参与感等素质的政治人。另一方面, 政治共同体需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能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高洪涛.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发展视域 篇2

【中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成为引起中国社会不稳定的众多因素之一,也是中国高层一直以来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贫富差距问题的逐渐和有效解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财政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第一手调研资料,探讨了当下贫富分化的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途径,以求为施政者在解决民生问题时提供一些意见参考,从而实实在在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构建和谐社会。正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本部分从基尼系数入手,指出我国存在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且财富占有差距和收入差距互相影响,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两极分化”。但城乡的、地区的、行业的、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却日益严重。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二部分:现阶段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本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指出适度的贫富差距曾经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却给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稳定、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当代中国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本部分探讨了形成贫富差距的具体原因,既有自然历史的、经济制度和分配体制的、劳动者个人禀赋的、不同的经济领域和部门的客观原

因;也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政策上的、法制上的、教育上的主观原因。第四部分: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贫富差距问题的调控途径。本部分指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须要理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反对平均主义和警惕两极分化的关系,以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具体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社会结构;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英文摘要】Inequalit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hinese social instability caused by many factors, and also one of China’s top has been one of the enterprises and problems to be resolved.Inequality of gradually and the effective solution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ill undoubtedl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on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philosophy, political economics, law, sociology, and public finance science knowledge union first-hand investigation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basic problem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forming causes and widening economic gap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problem solving in order to ShiZhengZhe way, for the people’

s livelihood problem solving, thus providing some advice reference verily implement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teady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Text points four parts: the reasons and then polarization betwe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in solving inequality, the ways to solve problems in people’s livelihood ShiZhengZhe provides some advice reference, thus verily implement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teady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The text point four parts:First part: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wealth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isting basic problems.This section starting from the gini coefficient, pointed out that our country exists widening inequality, and wealth possession gap and the income gap influence each other, but the present China has not formed “polarization”.But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s, social classes, the professional widening wealth gap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o solve inequality, must take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art 2:present a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is section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has moderate in our social development bring vigor, But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o adriel of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tability, moral construction has brought great negative impact.Part 3:contemporary Chinese form widening economic gap reasons.This section discusses form the wealth gap between the concrete reason, have natural history and economic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laborer individual endowment, different economic areas and departments of the objective cause;Also have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olicies, legal system, education on the subjective reason.Part 4: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regulation of inequality approach.This section points out, 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to solve inequality issue must want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 and efficiency, rich and total rich relations, against equalitarianism and alert polarization, and solv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pecific way inequality issue: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Adjust social structure;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ir and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贫富差距 现状 原因 调控途径 【英文关键词】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 status The causes Control approach 【目录】科学发展观视域中贫富差距问题研究4-589Abstract5-62.研究目的8-9

引言8-14

摘要

1.选题来源

4.研究方法

3.研究意义95.国内外发展动态9-14第一章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1.1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14-28现状14-1717-2828-3428-3030-3434-3934-36

1.2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二章 现阶段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1 适度的贫富差距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2.2 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悬殊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三章 当代中国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扩大的客观原因3.2 当下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观原因36-39

第四4.1 解4.2 科学结语章 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贫富差距的调控途径39-53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要正确处理的几层关系39-42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路径42-5353-54参考文献54-56

致谢57-58

责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教研机构;学校;联系校;教师专业发展;伦理责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26-04

国内外先后建立的P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专业发展学校)和TDS(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s,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DS与TDS的共同点体现在: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1]然而,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且大学极少,建立PDS与TDS只能是一种奢望。

县级以上教研机构是我国教育机构设置的一大特点。而且,教研员作为教学研究人员,相对于大学理论研究者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亲临一线实践的优势。相对于一线教师,他们又有更专业的理论与学术修养。为此,我们拓宽PDS与TDS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对通过县级教研机构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即建立联系校的方式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域五年的研究经历中,我们采用周期循环式的联系校建设方式,即倾注教研机构全部人力重点联系一所学校(同时兼顾其他学校),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周期,一个周期结束后再与其它学校进行合作建设。 如此循环轮换,递进推行。教研机构与学校合作,通过建立联系校的方式所进行的合作研究,找到了民族县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丰富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联系校是县级教育科研机构与中小学以合作研究为前提的工作性合作,它的目的是改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在教师的发展中实现的,因此,联系校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学校、教研员、教师三方的合作。因此,要研究学校、教研员、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怎样去承担。责任既包括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也包括伦理意义上的责任。前者是规定性的责任,具有明确的边界性和外部强迫性;后者则是一种带有自律性的责任,具有模糊性和自我强迫性。[2]后者所具有模糊性和自律性往往使责任主体“难以适从”。所以,我们要从伦理上确立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分析视角,即从回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去分析各主体的责任。因为,“按照列维纳斯的观点,回应也是一种责任”。[3]通过研究,我们获得了如下的初步结论。

一、学校责任:加强学校的功能性建设

教师的一般发展在中小学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的。[4]要落实促进教师发展的责任,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功能性建设,保证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完整、全面及可持续的发展。

(一)规章与制度建设

规章与制度的功能在于引导与约束个人行为,维护教育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学校应根据教育法和有关的教育政策,制订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制度,尤其需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并为其实现目标创造条件,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学校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改变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并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共同思考。[5]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应通过三个方面保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一,在引导教师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以在同伴中获得专业支持;第二,培养持续的学习能力,使教师通过个人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强化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第三,帮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拓展个人的视野,获得有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6]

(三)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兴趣和期待、对专业发展的渴望都是在真实、特定的组织、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的,学校的文化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构建以学校为基本单元的学习型组织,营造和谐、合作、共同进步的文化环境,让教师在学校组织内实现专业的自主成长。同时,教师通过长期的连续的立足于以校为本的学习和发展会内化生成专业教师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价值、态度等多元素构成的专业素质,也会同步构建起合作的教师文化。

(四)探寻联系校的运作模式

学校应主动寻求与教研部门的合作,在相互理解、沟通的过程中签订合作协议,探寻联系校建设的运作模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范式。共同参与和制定实施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合作研究是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基于教育实践问题解决的需要,基于学校办学质量提高的需要,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需要。

二、教研员责任:基于合作的研究、指导、服务

(一)通过合作拓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教研员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是使中小学更好地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前提。合作研究中,教研员以“学术”的方式担当加强学校功能性建设的责任,在学校的规章与制度建设、创建学习型学校、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等方面与学校共同努力。同时,对在合作研究中达成的共识,借助学校的行政领导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强化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二)通过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果说拓展学校功能的合作体现的是与学校组织的合作,那么“合作研究”是教研员与教师间的合作。合作研究中,教研员不是传统意义上方案的决策者、实验过程的控制者,而是现实意义上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问题的发现者、计划的制订者、方案的决策者、行为的检查者、成果的评价者。双方依托联系校这个平台实现传统意义上的角色转换,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教育经验和智慧。

在联系校,教研员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一线,在教师群体中开展对话、交流、互动的研究活动。这避免了教师由于自发的教育行为而带来的盲目性。“伙伴”是反思的参照,“伙伴们”的相互参照既是经验分享的开端,也是改善实现的基础,能够促进教师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在联系校的平台上,教研员和教师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交互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超越了简单的主体性,但仍保留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同时强调主体间的相关性、和谐性和整体性。理解的达成取决于主体间的相互沟通、意义共识和视域的融合。[7]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使彼此更深入地理解教育教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层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8] 研究、指导与服务作用的发挥是教研员与教师得以深度合作的前提;教研员在发挥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作用的过程中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因而,“研究、指导、服务”是教研员理应担当的责任。

“研究”是完成“服务”与“指导”的前提。教研员的权威来自学术水平而非行政权力,只有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才能造就自身的学术权威,才能进行高水平的服务与指导。

“服务”是进行“研究”与“指导”的基础。学校是研究的基地,教师专业发展是研究的对象。做好“服务”工作,取得教师的欢迎和合作,“研究”会别有天地,“指导”才行之有效。服务既涉及到态度,又涉及到水平。服务应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高水平、有针对性地研究为基础。

“指导”是“研究”与“服务”的目的。学校和教师需要有效的指导,“指导”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与真诚“服务”基础之上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师责任: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一)形成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

教师专业发展是中小学教师履行职责的需要,这是因为:所教学科的专业水平和其它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使用好教育改革给教师赋予的专业自主权,就必须提升教师执行专业自主权的能力,如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目标的能力,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监督、调控和系统反思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无一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职业生涯一方面要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使知识与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并感受创造所产生的愉悦和对职业的热爱,使自己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境界加以追求,“使专业发展能够超越世俗功利,成为个体生命完善的中介”。[9]

(二)主体发展,立足校本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参与,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性动力[10]。当教师主动参与和自己成长、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后,不断充实、检验、完善自己的认识,理解、把握、改善现实,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11]

在主体性参与中,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1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达成的理解和融合,在理解中不断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

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理想的关系应体现二者方向的一致性和互促性,即学校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应是同时满足学校、教师双方发展要求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过程,应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并实现与学校共同发展的过程。[13]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立足校本。日常工作中教师应注重把自身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放在完成学校工作目标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活动,以解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开放、谦虚的心态与同伴及教研员进行合作研究,主动寻求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三)生成实践知识与智慧

实践知识“是教师依凭个人的生活经验、人生观念等高度综合并内化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综合的知识形态。[14]它能让教师在特定情境知道应当做什么和如何做。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理解课程,注重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更主要的是关照当下实践,调用自身“储备”用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对特定教育对象、特定教育情境的策略形态的实践知识。学习型学校、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创建以及联系校建设中教师的主体性参与和主体间理解的实践活动,其核心在于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这种交流与合作能够生成教师的合作能力、交流意识,由此构成的实践知识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四、育人:学校教育责任之根本

如果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联系校建设的直接目的,那么“育人”则是它的终极目标追求。因此,对各责任主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价值是“育人”。

各责任主体在育人的功能与作用上,教师表现得最生动、最直接、最根本、最现实。

教师实施的教育在价值层面上可分为外在的功利价值和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的内在价值就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除了赋予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应该把每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个发展中的独特个体来看待,必须高度关注人的精神的成长,关注人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不断丰富。[15]因此,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实现其外在的功利价值,而且不能弱化或抑制教育的内在价值而造成教育价值实现的不平衡。学校教育责任向度,在于关注并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命,彰显其富于人文关怀的特质。[16]

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落实或执行教育公正与教育仁慈。[17]教师应自觉培养责任意识并践行道德责任。用古代仁爱思想培育自己。由爱出发就能激发人的潜质,能促使教育者想出更好教育学生的对策和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实践符合最基本道德的属性,确保教学过程的伦理性、合法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18]

应该从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学现象,并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19]

参考文献:

[1][11]傅树京.PDS与TDS: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6]康丽颖.学校的责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6,(12).

[3]顾红亮.责任与他者[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4]王长纯.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基本思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

[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7]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8]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9]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10]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

[1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3.

[13]杨朝晖,等.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 2005,(01)

[14]张友千,等.论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J].中国教师,2006,(12).

[15]田慧生.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16]刘春花.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有限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

[17]刘 凤.关于教师伦理之教师义务的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13.

[18]周兴国.论有效教学的正当性[J].教育研究,2008,(11):69.

发展视域 篇4

一、转型是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据有关人士统计, 截止目前, 全国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大约150所左右, 这些院校在教育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中该何去何从, 转不转、转什么、怎样转?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邯郸学院党委书记杨金廷认为, 社会经济发展呼唤转型, 高等教育政策要求转型, 学校长远发展需要转型, 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许昌学院校长陈建国认为, 国家宏观战略导向要求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 国内外高校的发展经验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 形势倒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南阳师范学院校长王利亚指出, 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地方新升本师范院校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问题的匡正, 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和新期许。西安文理学院校长徐可为等强调, 转型发展顺应了“打造中国产业升级版”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觉选择。哈尔滨学院副校长樊千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的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发展与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等三个维度, 阐述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唐山师范学院校长范永胜把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定位的探索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 延续传统大学学术型办学方向;2002-2012年, 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2013年开始, 由应用型到应用技术型发展方向转型。他还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特征进行剖析, 认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具有专业发展的职业性、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教师队伍的多元性、课程体系的实用性等特征。论坛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 其中40余篇都是探讨转型发展的文章, 这些文章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转型发展的认同、赞许和期待。从各院校“自主自为”地转型探索, 到政府的“强力推动”, 这一切都说明了转型方向的正确性、转型意义的重要性和转型任务的迫切性, 正如有的与会代表所言,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是一种必然。”现在更重要的是“怎么转”的问题。

二、转型发展是地方院校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转什么、怎样转”, 这既是战略问题, 又是战术问题,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龙岩学院张木春博士认为, 新形势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其新内涵, 且转型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服务管理等多方面。他指出, 地方本科院校的最大优势是地方性, 并且已在应用型办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新建本科办学时间不长、规模不大, “船小好调头”, 关键是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积极应对来自校内、校外两个方面的挑战, 抓住转型的政策机遇、地方资源和产业发展机遇, 正确处理影响转型的各种重要关系, 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常熟理工学院顾永安、陆正林等专家认为, “应用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办学类型定位, 呼吁把欧美“创业型大学”作为地方院校转型的一种发展模式, 把“品牌大学”作为地方院校转型的一种目标选择。肇庆学院朱为鸿、曲中林等专家提出, 地方院校应从“六个方面”实现转型, 即明确办学理念、实现学校发展观念转型,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应用型人才定位转型, 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转型, 构建“双师型”队伍、实现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办学体制机制转型。榆林学院党委书记高延龙从大学文化的视域, 提出必须从大局着眼、整体出发, 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精神, 引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健康的转型发展。

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探讨, 更有转型实践探索。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的主题报告《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改革与实践》, 介绍了合肥学院学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十年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让与会代表深受启迪。乐山师范学院结合办学实践, 提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建设应用性,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等转型发展对策。渭南师范学院校长王君龙提出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五大策略, 即科学确定办学定位、明晰办学思路, 加大关键资源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构筑发展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谋求更大支持。黄冈师范学院校长陈兴荣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体会到,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旨在社会需求, 胜在顶层设计, 技在渐进实施, 赢在错位推进, 重在思路清晰, 贵在措施得力。贺州学院校长吴郭泉从后发展地区的实际出发, 提出新升本院校应从加强调查研究、找准转型节奏、夯实转型基础、拓展开放合作、激发全员联动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赤峰学院介绍了他们“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是融入赤峰、服务地方, 走开门开放的办学道路;二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三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实现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性转变。兰州城市学院王汝锋校长介绍了他们“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兼顾学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体四标”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做法。常熟理工学院创建“应用型品牌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提出创建“亲产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倡导“技术本科教育”。

参加论坛的既有地方本科院校的领导者和实际工作者, 也有高教研究的理论工作者, 他们紧紧围绕“转什么、怎样转”这一焦点, 或从理论层面研讨、阐发各自的观点、见解, 或对转型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升华, 力求准确回答“转什么、怎样转”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笔者认为, 各院校所处地域不同、办学历史不同, 校情千差万别, 转型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任何简单的复制、克隆他人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转型应当坚持政府支持引导、高校自主选择, 在转不转、怎样转等问题上, 力戒强迫命令一刀切。否则, 将会侵害高校来之不易的办学自主权, 还将导致地方高校新一轮同质化。

三、在转型中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品牌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 对教师教育传统要不要坚守、怎样坚守?这是本届论坛又一个被关注的话题。在转型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 各校在处理“转型”与“坚守”的关系时显得十分谨慎, 甚至困惑。坚守或放弃, 必须在师范性与综合性之间进行权衡。过之, 或导致学校整体的被边缘化, 不及则可能造成教师教育特色的消失。认识虽不尽一致, 但主流导向明确, 即不排斥转型, 在转型中坚守, 在坚守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2000年升本的南阳师范学院, 注重学术积累, 学科基础较好, 他们实行部分转型, 采取“三分升级, 七分转型”模式, 即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占30%, 应用型人才培养占70%, 坚持师范特色, 控制师范生规模, 重点提高培养质量, 实行教师教育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哈尔滨学院紧紧抓住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的有利契机, 秉承办学传统, 组建教师教育学院, 构建具有精品教师教育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群, 实施“12345+N”工程,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以教师教育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成都师范学院通过多年探索, 形成“师德养成教育、学科专业教学、教师技能训练”三方面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一体推进、在顶岗支教中一体实践的“三位一体”师范生培养模式, 彰显了自己的特色。韩山师范学院探索构建“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机制, 楚雄师范学院革除旧的教师教育模式弊端, 探索“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新模式, 对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就其专业性质而言, 教师教育专业既具有学术性, 又具有应用性, 且包容性强、适应面广、就业出口宽, 不仅可以当教师, 也可以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毋容讳言, 当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受到部属师范大学的外部竞争、校内非师范专业的挤压, 以及教师教育自身培养理念、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改革的挑战。有学者认为,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摆脱现实困境, 一是要通过建立教师教育学院, 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适当分离, 整合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 实行集群发展。二是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强化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实行师德素养、学科知识与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并重。三是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机制, 推进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四是对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教育家阿什比说:“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我们可以预言, 多数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 仍将秉承教师教育基因, 并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 逐步彰显出教师教育特色。

综上所述, 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 在教育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中, 必须准确把握转型发展大势, 认清转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认真思考、正确解决转型的战略战术问题, 抓好顶层设计、转变办学理念,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转型中坚守传统, 以教师教育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构筑学校核心竞争力。

摘要:2014年6月28日至30日,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第八届校长论坛在陕西安康举行, 论坛以“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为主题, 来自全国各地80余所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院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10余人参加论坛, 集中探讨了具有教师教育传统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实现转型发展问题。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会议交流材料.2014.6

发展视域 篇5

生涯发展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运行机制的思考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急速推进的背景下,需要加强系统化的求职与就业指导,构建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运行机制.本文就西方生涯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就业指导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环节作了介绍,可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

作 者:任治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G64 关键词:生涯发展   就业指导   环节与策略  

发展视域 篇6

【关键词】环保观念 环保知识 环保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2-02

幼儿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只有多方面共同协作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是主导力量,其他因素要发挥自身优势,负责支持放大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可见,幼儿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培养。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呢?

一、幼儿园教育

1.良好理念是环保教育关键

教学理念是幼教改革的灵魂。要想在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首先要以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幼儿为理念,抓住环境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升华环保教育的价值, 教师首先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入生活、搜集环保素材,多角度地获得更多、更新的教育方法,焕发环保教育生机,并时刻注重将环保观念深入到与孩子沟通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彻底地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2.创建良好环保氛围

幼儿一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良好的环境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就是一种适宜的环保教育。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内部班级环境的布置,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布置班级周围环境,并定时更换,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日常生活中“垃圾”有新认识。同时也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创设,如在幼儿园内建一些小草坪、小鱼塘,让幼儿亲自给它们浇水,施肥、喂鱼食,供幼儿观赏体验,能更好的培养出幼儿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寓教于乐,从兴趣入手

环境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天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开展环境教育应以幼儿的心理发展为基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玩具多么有教育意义,设计多么巧妙,功能多么先进,让幼儿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利用幼儿天性好动,精力旺盛的特点,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弄弄、学学、做做,兴趣才会由此产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也充分重视这一点。例如,在园中开展“请节约用水”、“不浪费纸张”等有趣的主题活动,当幼儿回到家,看见家长有类似浪费行为,就会主动提醒家人,不要浪费水资源。家长的配合会使幼儿很有成就感,继续发扬这种行为。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要善于让幼儿接触身边的事物,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之能够把行为、意识统一起来,应着重培养幼儿对环保的兴趣,只要孩子们有了这种兴趣,便能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4. 利用生活细节进行随机教育,培养环保行为

教育的途径有专题性活动,有渗透性活动,也有随机性活动。我们要充分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开展环保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如,在幼儿如厕结束后,发现水龙头没有关却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可以给幼儿上一节有关“水”的活动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和来源,同时懂得浪费水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水。对生活中为什么要节约用水设计相关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干净的水喝,水是很珍贵的。再开展一些争当节约用水小标兵活动,培养幼儿节水意识。我们也会利用节日,如爱鸟周、植树节、世界环保日,注意把握教育契机,开展各种环保主题活动,激发环保动机,多样化地进一步落实环保教育的良好作用。这些活动即培养了幼儿的劳动观念,又对幼儿进行了环保教育。

二、家园合作,提高环保教育实效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的成长要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三大环境的影响,只有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家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注重与家长合作,争取家长支持,让家长了解幼儿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家长在家中协助幼儿对环保教育进行实践,为孩子做出榜样。

家园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可以协助幼儿园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在幼儿园中认识了水的用途、了解了缺水情况及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在意识上明白了要节约用水,为了提高环保教育实效,就需要家长给予协助,注意自己的用水习惯,用自己言行强化幼儿对水的认识,通过父母的身体力行,让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意识到环境保护就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点贡献。

二是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环保兴趣。如,组织开展“家长幼儿废旧物品(塑料、包装袋等)回收利用竞赛”,这样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园内的活动,能及时提供一些材料,参与、支持、帮助教师完成环保教学任务,可以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对树立幼儿环保意识有很大帮助。

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给幼儿园与家庭,幼儿与老师、家长间创造更多互动机会,从而营造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环保氛围。

三、社会环境,落实环保教育行为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环境,积极落实环保教育实践。在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郊外走走亲近大自然,带孩子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如开展以“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等等。带领幼儿走出课堂,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全社会的人都在关注环保,其中社会的鼓励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社会全体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不仅可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增强幼儿的环保信念。

环境保护意识及行为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逐步养成并不断得到强化的,幼儿园作为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园地,家长作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首任教师,都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家园合作、社会环境,共同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培育我们新世纪的环保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姚金芳.《环保教育与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载《科学大众》2008年第8期,第83页.

[2]朱洁.《浅谈幼儿环保教育的开展方式》,载《新课程(下)》2010年3第3期,第150页.

[3]姚晓云.《从兴趣入手增强幼儿环保意识》,载《国家教育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广东卷)》2010年,第46页.

发展视域 篇7

从我国现代体育专业发展的历史分析, 体育专业是体育学科的基础性专业, 其他体育专业都是在这一基本专业上衍生出来的, 是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逐步发展, 以及各专业学科划分的进一步细化而分化出来的。因此, 各体育学科专业之间既存在明显区别, 也存在一些共同特征, 对体育专业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掌握体育学科的发展全貌与未来趋势, 还有利于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体育学科的其他专业, 努力推动我国体育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中, 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针, 其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如毕业生专业运动技能缺失、培养目标盲目无序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本质特性, 违背了体育专业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回顾和反思了体育专业的发展历史, 并研究了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针对如何调整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体育专业结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1 体育专业分析

1.1 体育专业的发展历史

回顾我国的体育专业发展历史可知, 我国的体育专业创建于1916年, 以我国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体育专修科, 将体育列为科学和必修学科之一为成立标志[1]。我国的体育专业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明的长期碰撞与融合为文化根基。因此, 我国的体育专业一方面具有传统体育的内涵和特征, 以“和”为中心, 强调自我克制;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西方体育的外显特征, 注重个性的张扬, 以“争”为核心, 强调竞争意识。通过研究体育专业百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总结出体育专业的特征, 即“拿来主义”, 过多地引进西方的专业理论内容, 而缺少内生机制, 没有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在我国体育专业发展的前五十年里, 我国主要引进和学习西欧国家、美国、日本等的教育体制, 并逐步形成了我国旧有教育制度的发展雏形。而在我国体育专业发展的后五十年里, 我国主要以苏联、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为效仿对象, 进一步改造我国的体育专业教育制度, 但多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持续、稳定的教育机制。在这种专业发展环境中, 我国主要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体育专业理论的方式, 开展体育专业学科教育。但我国的体育专业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国外“流水线”式引进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 如何推进现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化, 使其更为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 是我国体育专业改革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2]

1.2 体育专业的现状

目前, 我国的体育专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引进外国的先进发展经验虽然可以有效地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但同时也忽略了我国原创的重要性。因此, 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发展理念的同时, 必须要研究和分析其适用于我国的可行性, 是否能有效促进我国体育专业的高速发展。就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分析, 如果不顾我国的发展实际, 引进过多就不利于形成发展的推动力, 从而影响我国体育专业的长效发展。

另外, 从我国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分析, 随着儒家学说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道德标准, 而我国相对隔绝的地域环境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并使其逐步呈现出连续性特征。尽管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它也受到了来自异域文化的强烈冲击, 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它通过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 最终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3]。因此, 我国在发展体育专业时, 必须在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具体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加以改造, 使之更为适应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从而推动我国体育学科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 纵观我国体育专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体育专业是在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改革, 实现体育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不能片面地强调引进和学习外国先进理念, 还要自力更生, 以自我发展为主, 推动体育专业良性发展。

1.3 体育专业现存的危机

第一, 高校盲目扩招, 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 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第二, 当前的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未来社会的职业发展需求脱节, 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职业需要, 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存在着很大落差。第三, 体育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运动技能持续下降, 造成了毕业生的质量逐渐降低, 进一步拉大了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之间的差距, 培养目标的达成率过低。

造成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思想到行动层面的弱化链逐步弱化了其运动技能, 主要表现在:第一级弱化链即思想上的弱化高校“厚基础, 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针, 逐步放宽了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导致了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学思想层面的弱化, 第二级弱化链即体育教学体制改革理论上的弱化目前, 高校进一步深化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淡化了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理念, 这一举措严重地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第三级弱化链即实践中的弱化, 高校的体育课程在设置上有意地降低了术科课程的难度, 并冲淡了体育学科特有的口径, 这必将使体育学科逐步陷入低基础、无口径的困境。

2 结果与分析

2.1“厚基础、宽口径”理念上的分歧, 是导致危机的思想成因

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在“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着两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 在进行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时, 必须进一步拓宽体育专业口径, 以逐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就业能力。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变化,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拓宽知识面, 增加专业技能。但实际经验却告诉我们, 专业基础薄弱, 专业技能欠缺必将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竞争力受挫。那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高度专业化的需求[4]。后一种观点也极具代表性, 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反映在体育专业的发展上, 就是是否坚持运动技能学习在体育专业中的主导地位。

2.2 招生政策和社会环境是产生危机的深层成因

造成体育专业发展危机的深层原因既有来自扩招政策方面的原因, 也有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来看, 受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外需求一致降低,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 国家出台扩招政策, 以进一步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 缓解就业压力。而从社会环境来看, 随着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投资教育, 有关部门为了满足这一需要, 就逐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加速了大学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

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大众化教育的推行, 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专业素质的降低, 表现在体育专业上即为体育专业素质偏低, 专项运动技能降低, 不利于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建议

3.1 调整体育专业学生“入口”的口径和入学的方式

调整体育专业学生的“入口”口径即严格体育专业招生标准, 在入学考试中适当提高专项技能以及体能测试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另外, 在新生入学时加入面试程序, 完善录取机制, 以求更加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深化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3.2 恢复课余训练和早操活动

体育专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 主要通过学习一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而这一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完成, 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必须利用好课余时间加强锻炼和学习, 以逐步提高其体育专业技能, 不断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求。

3.3 全面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质量

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解决体育专业学历和运动技能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其的考评考核, 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运动能力。

3.4 体育教育课程的优化方式

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与普通大学教育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的重合度较小。从而得出, 针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观念对极具本学科特殊性的体育教育学科的指导性不强。因此其培养目标应修改为“厚基础、订口径”, 其中的“订”主要是指“订制”能满足体育学科特殊性的“口径”, 使“宽口径”科学适当地缩小, 以便更加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此, 应该合理地调整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 适当加大术科的学时, 建议术科和学科比例为6:4, 不断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 全面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

3.5 改善教学环境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习化境, 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运动学院发展史[M].2007:88-89.

[2]袁本涛.依附发展——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6) :46-49.

[3]美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七版) :155-158.

[4]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164.

[5]于洋.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发展模式”的构想[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12) .

[6]章华雄.对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S1) .

人权视域下中国体育和谐发展探究 篇8

关键词:体育,中国,法治,和谐

中国人民已经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60周年隆重庆典。60年以来, 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在我国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伴随着民主和法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我国的人权事业以及人权法治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置身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权法治加强的这样一个大环境, 也正逐步形成了凸现体育人权保护这样一种法治化格局。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群众在法治保障下应有的体育权利, 将是我国体育和谐发展的历史选择与必然要求。

一、体育权已经成为中国人权发展一个重要构成

上世纪70年代, 体育已经作为一种权利和人权在国际法律文件上被明确提起。然而在中国把体育与权利和人权相结合则是在由改革开放而推动的中国学术出现了新的繁荣之后。自从上世纪中期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的出现以后, 便有学者开始了涉及体育权利问题的研究, 后来又有学者对西方一些国家的妇女争取体育权利问题进行了研究, 又相继提出了体育权利这一概念。中国政府1991年发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 是从生存权方面对中国人口体质尤其是青少年身体发育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作了介绍, 与体育便形成了某种的关联。而且中国政府官员在为此阐述全面的人权主张又一再强调只有包括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权利的人权才是全面的人权。因此, 体育权利在现代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文化和社会权利中, 已经占有了一定的位置, 只有包括体育权利的文化与社会权利, 才是完全的权利。

随着《体育法》的制定颁布, 公民所应享有的体育权利也正式进入了中国的官方话语。而后中国政府体育部门在1995年向立法机关提交的审议《体育法》说明当中, 论证了这一立法的必要性。中国16个中央部门及有关体育媒体也先后以不同方式强调了《体育法》对于保障公民体育权利重要性。随着《体育法》的实施以及体育法治建设的加强, 公民依法享有体育权利, 并维护和保障公民所享有的体育权利的实现, 越来越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社会共识。

中国人权事业的逐渐发展, 使中国的人权状况日益成为显示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以及现代文明成就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现实权益时, 体育权也随之被列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果和成就内容。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发布的各种人权白皮书, 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如1992年《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1994年《中国妇女的状况》、1999年《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2001年《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以及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等都有相关阐述。

二、中国通过立法对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确认与保护

维护和保障人权、推进人权事业发展, 正是中国政府的依法治国方略在人权建设上现实体现, 同时也是体育权利得以维护和保障的良好环境。为此, 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大量有关维护和促进公民体育权利相应的法律法规, 中国体育立法又日益呈现出以人为本与人权保护这样一种发展取向, 并且正在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核心, 体育基本法为主干, 其他体育法规为基础,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作为补充的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建国以后, 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第一部宪法当中, 都有体育方面的相关规定。1982年修订实施现行宪法, 在它所建立的庞大的公民权利体系中, 又从多个方面对体育权利作了规定。其中, 有些规定对公民的体育权利直接进行了明确定位, 并且在其他权利条款与相关规定中, 还可以推定出方方面面的体育权利。

对体育专门的国家立法, 实际上也是中国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和适应当前世界性体育法治潮流所采取的重要行动。当前, 确立并保护公民所享有的体育权利, 已经成为中国《体育法》的宗旨和主线, 并以其所独有的专业特色, 为实现我国人权更为全面的法律保护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体育法》不仅对各种体育关系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规范, 而且庄严申明了国家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性态度及立场, 并明确规定国家及社会保护公民行使体育权利责任, 因而形成了一种用国家权力来保护体育权利这样的显著特色。此外, 《体育法》的各章规定, 都体现了对不同人群在不同体育工作和体育活动当中方方面面权利的保护, 而且, 这些有关体育的各方面权利, 不仅属于生存权、健康权、等多个范畴, 同时也涉及到了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以及救济权的广泛内容。

中国对体育专门立法, 还表现为中央及各地制定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法规。中央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多部行政法规, 从多方面体现了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 此外, 还通过专门立法, 实现对非本国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体育部门单独或者和其他部门联合发布了多部体育规章, 地方政府与地方立法机关也制定了许多地方的体育法规和规章,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 规定体育工作者在参加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所享有的各种具体权利, 这些规定为有效调整各种体育权利与义务关系, 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权利诉求推动中国体育实现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改革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基础之上, 中国政府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体育的和谐发展, 和谐体育的建设, 让体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成为当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要追求社会和谐发展, 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多层面和多维度上达到协调均衡的发展状态, 就必然把人、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都置于更为突出的核心地位, 这样, 在作为其制度保障的现代法治当中就会更加张扬与突显人的权利。于是在法治的视域中, 就产生了由物本法律观向社本法律观一直到人本法律观这样一种嬗变。只有认真地对待权利, 用权利看待法律, 才能因为法与主体内在需求彼此相吻合, 产生法对人的某种亲和以及人对法的一种自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 中国明确把以人为本和民主法治共同作为构建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依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而形成一个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以及和谐社会人人共享这样一种生动局面。目前中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样一种科学发展观与权利本位这样一种法治理念, 不断形成进而满足各种各样体育权利诉求的一个必然结果。

多年以来, 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就是维护公民基本健身权利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也日趋强烈, 因而体育健身的社会需求也就愈益旺盛。中国政府1995年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而后得到了《体育法》的确认与推动, 使中华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全民健身活动高潮, 于是促成了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实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且, 为了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并促进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 中国政府正着手于《全民健身条例》的立法。该法规的颁行, 对于中国体育人本化地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 作为发展中大国, 中国包括体育人权保障在内的整个人权事业与人权法治, 仍在不断建设之中, 也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然而, 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为之所作的各种努力, 已经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必将伴随着体育人权在国家法治轨道上的不断强化、保护和促进, 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体育文明的发展境界, 为中国人民创造出可持续享用的更加丰富的权益成果。

参考文献

[1]谷春德.30年来的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 2009 (2) .

[2]王晨.中国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30年[J].人权, 2009 (1) .

[3]徐显明.世界人权的发展与中国人权的进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2) .

发展视域 篇9

为保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从2015年8月20日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陆续启动了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停产或限产。其中,河北省内两级控制区停产或限产企业3 700余家;北京市内1927家工业企业采取了停产或限产措施,与APEC会议期间相比增加了15倍。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15天的时间里,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17.8 mcg/m3,同比下降73.2%,基本上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空气水平,北京终于出现了久违的所谓“阅兵蓝”[1]。

从理论上而言,北京要保持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就必须永远停产或限产。即使是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之下,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也仅仅是空气或环境的表面情况,由于长期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长期的重度破坏,其负面影响仍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然后,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开始修复过程,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又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一结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七省区市内12 255家燃煤锅炉、工业企业及混凝土搅拌站就立即开始生产,则北京终于出现的这种久违的所谓“阅兵蓝”将会立即消失,生态环境将继续遭受重度破坏。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下的人的身体健康将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人是要时刻呼吸的,需要时时刻刻都要有适宜的空气,这就要求我们以所谓的“阅兵蓝”反思京津冀的发展、重新审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从而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战略。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目的无非是让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好,如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结果是人赖以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到最后人无法生存,那么,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如不要。任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都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任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都需要反思。作为理性的人,我们绝不能自欺欺人,更不能饮鸩止渴。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何战略都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个重大课题是在京津冀范围之内或在更大范围之内如何处理近两万家污染企业的问题。此近两万家污染企业主要属于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个重大课题是在京津冀范围之内或在更大范围之内如何处理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实现更加高级的工业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去城市化,而是实现更加高级的城市化。

2 关于京津冀淘汰钢铁等落后产能的问题

2013年11月24日上午,河北省的邯郸市、承德市、唐山市集中爆破拆除8家钢铁生产企业的16座转炉、10座高炉,这些转炉和高炉都具有正常的生产能力,炸响了河北省淘汰过剩钢铁产能的第一声[2]。爆破拆除本身不仅仅破坏了生产力[3],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污染。这样对于生产力的大破坏竟然被冠上“壮士断腕”的光环,大谈什么可圈可点的“环保账”,实际上,河北省和邯郸市、承德市、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失业。

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问题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反对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破坏性淘汰。落后产能的落后是相对而言的,过剩产能的过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京津冀的落后产能,在印度和非洲就可能是先进的产能。今天的过剩产能明天就可能是稀缺产能,再重新发展和重新建设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生态和环保代价。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材料,钢铁是船舶制造的基本原材料,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船舶制造必须大发展,电解铝是制造大飞机和军用飞机的基本原材料,所谓的产能过剩是虚假的现象,是下游产业发展滞后和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美国和前苏联对外出口武器装备,对于过时的武器装备均未加以破坏,而是根据不同的出口对象,有针对性的出口,没有破坏和浪费。美国和前苏联对外出口武器装备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中国并不富裕,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中国发展生产力是很不容易的,在付出巨大代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点点生产力,绝不应该任意糟蹋和破坏。京津冀协同发展绝不是把北京市的污染企业转移到河北省,把河北省的污染企业炸毁。

对于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绝不能进行破坏性的淘汰,而是应该在全球视野之下,进行历史的、科学的、经济的、生态的考量,尽最大努力保护生产力,做长远的打算。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作为未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要有与世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生产力。

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部分确实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也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因为落后是相对而言的,过剩产能则基本上是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要有针对性地输出国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生产设备还不如这些设备先进,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对于生态的破坏更严重。

3 京津冀钢铁产业发展的战略误区以及京津冀钢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钢铁产业现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3.1 误以为钢铁产业的严重污染可以通过治理和绿色循环经济得到基本解决

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是时代潮流,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毫无疑问中国钢铁产业要占得先机和赢得优势必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强化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即使基本上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也仅仅是减少污染,不可能实现不污染或零污染。所谓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也不可能实现零污染,也仅仅是减少污染。我主张,京津冀地区不能够存在有污染的企业,即京津冀地区企业零污染。

3.2 误以为互联网经济可以使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互联网经济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基本解决钢铁产业存在的所有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但是,信息化技术不可能代替人,也不可能进行战略思考。对于互联网经济的负面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

3.3 误以为成本消耗大、经济效益不佳可以通过调结构和科技创新得到基本解决

对于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首先要找到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的根源,排除原料价格即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之后,钢铁产业的成本消耗大和经济效益不佳问题的根源就是漫长的海陆联运的费用,这不是调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有将钢铁企业建在产油地区或附近地区才可能解决。

钢铁产业是京津冀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钢铁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战略产业,钢铁产业是不能像对待煤炭产业那样处理的。一方面,要保留京津冀的钢铁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使钢铁产业在京津冀不产生污染。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式的悖论或矛盾,我们必须如此要求以求最终解决问题。

钢铁产业是高污染产业,在治理污染技术没有重大进步的情况下,京津冀还是应该保留钢铁产业,因为钢铁产业是战略产业,京津冀必须有战略产业的一席之地。当代的钢铁产业的原料主要是铁矿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钢铁产业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要尽量接近铁矿石产地,实现就近生产以节约成本。但是,这不是要把钢铁产业的所有部分都建设在原料产地即铁矿石产地,而是把钢铁的实际生产部分或部门建立在原料产地即铁矿石产地,钢铁产业的首脑部分、核心部分、技术研发部分和后勤物流部分等等则设在京津冀地区的河北省,如此布局,既疏解了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又消除了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没有造成大量失业而确保了京津冀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稳定,另一方面在京津冀地区为钢铁这一战略产业保留了一席之地。

现在京津冀的钢铁产业必须从国外进口铁矿石,经过漫长的海陆联运,最后在京津冀生产出钢铁产品,也生产出污染。漫长的海陆联运是有成本的,而生产出的钢铁产品又仅仅相当于运输物的极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海陆联运的运输物最后在京津冀变成了废渣并且产生出污染,这样的生产大有改进的必要,完全可以把钢铁生产企业就近建在铁矿石出产地,可以直接把国内的高炉和转炉拆卸后在国外新址组装,千万不要再炸高炉破坏生产力了。在铁矿石产地或附近就地或就近生产出钢铁产品,然后把钢铁产品通过海陆联运运往京津冀。这样,对于地球的污染是一样的,但是,海陆联运的费用降低了,京津冀的钢铁产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得以保留,经济效益还有所提高,京津冀的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万一有事,如战争等,还可以撤回京津冀恢复生产。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整合

目前,人民币已基本上实现了周边化或区域化。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流通和使用,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以及蒙古国等国人民币也有一定影响。人民币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周边化或区域化的范围内,人民币必须国际化。

从大国崛起的历史来看,大国崛起一般伴随着其货币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中成为计值货币。英国、美国的崛起均伴随着资本输出,伴随着本币成为国际计值货币。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资本输出,却是以美元为计值货币,结果日本经济逐渐衰退。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暂且不说迟早要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是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应该具备与其经济总量、贸易总量相对称货相适应的应有的国际货币地位。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是仅次于美元,而是排在美元、欧元之后,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加速进行,否则必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必须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整合或对接,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解决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而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不能够通过在京津冀地区迁来迁去来解决,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放在京津冀地区的任何地方都产生污染,一定要认识到京津冀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钢铁产业产生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影响和威胁北京。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必须也只能够通过产业输出来解决,对于地球的污染是一样的,在铁矿石产地或附近就地或就近直接生产出钢铁产品,还可以节约成本,而产业输出必须有资本输出来带动,没有资本输出的产业输出是不可想象的。而一国的资本输出要求其国的本币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京津冀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仅仅是人民币未来的目标,虽然这一目标要加速实现,刻不容缓,否则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毕竟不是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当前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已基本上实现了周边化或区域化这一现实,具体就钢铁产业而言,积极进行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向周边国家的对外输出,通过钢铁产业的对外输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5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整合以及重振中国经济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这两个战略均为当前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均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战略,均为关系改善民生和中国国家长远利益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

国内有人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战略,二者没有任何契合点,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国内有人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两者差别主要体现为实施主体上和范围上的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国内的部分区域,而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际上的部分区域,二者所涉及的区域没有任何契合点,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资本、技术、标准、产业、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也只能是京津冀的资本和产业走出去的问题。所以,一带一路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应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这不仅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动一带一路战略。从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来看,只有京津冀地区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率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对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存在巨大的过剩产能,亟需对外输出,这就决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输出型的战略,要发展输出型的经济,而珠三角、长三角、山东经济区都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入型经济,不可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再次,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京津冀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或龙头,不仅仅可以横向带动西部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又可以纵向实施和加强南北对接,与南方的轻工业实现互补,缩小南北经济差异和南北经济差距,而且京津冀地区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便于国际交流,京津冀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一部分。又次,北京中关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创新中心,但是,北京中关村地域狭小、房价高昂,极大地限制了北京中关村创新产业的发展,如果北京中关村创新产业能够外迁河北省,不仅可以提升河北省的创新水平,而且可以推进京津冀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输出国外,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同时带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重振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观念,由引进外资的输入型经济转变为对外进行人民币投资带动的产业输入型经济。现在空谈技术创新经济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并不是依靠技术创新而是依靠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也不可能超越中国的现实。对于钢铁产业而言,通过人民币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对外输出,能够盈利则最好,不能够盈利也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消除了国内污染,生产的钢铁产品或在当地继续加工或运回国内进行高附加值加工,获利后再购买国际先进的钢铁技术,滚动扩大生产,将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等原因产业转出中国而失业的农民工重新招入中国的产业升级的钢铁工厂,由中国自身完成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时性转变,再现中国经济长期以两位数增长的奇迹,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钢铁产业发展与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的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必须实行一体化,否则,京津冀的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无法各自为政、独立发展下去。

1.关于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一体化问题,现在京津冀的生态保护没有实现一体化,首先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目标和标准就没有实现一体化,冀是为京津的生态保护服务的。为保护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的水质,仅张家口市就先后关停了上千家企业,连畜牧业都不可以搞。把北京的钢铁产业外迁曹妃甸,把重污染企业外迁至河北省。这种小聪明式的决策是极为有害的,这些企业在北京,污染空气还可以靠风吹出北京,在北京周边污染,风一吹可能吹到北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这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干净的典型表现,岂不知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京津冀的生态保护必须实现一体化,首先京津冀的生态保护的目标和标准要实现一体化。

2.京津冀的资金、资源要实现一体化,绝不能再继续资金、资源向北京集中,形成所谓的“环京津贫困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的资金、资源要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平等分配,从而实现京津冀的资金、资源一体化,只有如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可能,京津冀一体化才有可能。

3.关于京津冀的人才一体化的问题。所谓的“翻过一座山,工资翻三番”,北京市的工资高于河北省数倍,导致河北省的人才大量流入北京,形成所谓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没有人才,如何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北京贫困带”。京津冀的人才必须实现一体化,首先,河北省要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要达到北京的工资水平,实际上只有河北省的工资水平超过北京,人才才有可能回流河北省,才有可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才流入河北省。其次,必须实现京津冀户口一体化,如果继续一个北京户口值多少多少万,一个河北户口不值钱,则“虹吸现象”仍然继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才流入河北省是不可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只能说是一句空话。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要对外输出,但是,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的总部还要设在河北省,因为总部是非首都功能,这就存在一个高级人才在河北省落户的问题,如果这些人还是北京户口,客居在河北省,不仅不能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达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人口的目的。

4.关于京津冀的教育一体化的问题。不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北京,而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教育是典型的非首都功能,理应将首都的教育资源在京津冀范围内重新配置,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高考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制度,理应实现京津冀高考一体化,统一京津冀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方面,对于北京的低分上名校是一个冲击,可以打破教育的不公平,提高北京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河北省上大学的人数,消除北京户口的高考福利,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和促进河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7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创新与中国智库的崛起

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1980年12月16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4]279陈云更强调领导干部在试点中总结经验,后来,深圳先行先试,也主要是领导干部去先行先试。

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5]372这也是强调领导干部去试和闯。

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上海没有列入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引起浦东大开发。邓小平南巡讲话:“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5]376这说明当时改革开放有失误。如何解决改革开放的盲目性和失误,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领导干部的知识毕竟有限,就算领导干部是真正的智者,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由领导干部以外的知识分子辅助决策是绝对必需的。知识分子辅助官员决策在中国绝不新鲜。但是,在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之中,食客、师爷之流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均完全依附于君主和政府官员。这种主从依附关系,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不可能在辅助决策时提出客观的、独立的、纠错性的建议。

中国社会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智库所起的作用不大。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智库所起的作用也不大。但是,客观的、独立的、纠错性的智库对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未来的决策之中必须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国智库的崛起创造了条件。领导干部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想法,经过中国智库的研究,逐渐丰满起来,一些错误得到了纠正,模糊不清之处得到了澄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不可能由一两个官员拍脑门来解决。解决京津冀地区的钢铁产业发展问题、解决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的战略思考只能由中国智库的研究来完成。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与钢铁产业发展战略创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京津冀地区面临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历史机遇。河北省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河北省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仅河北省的领导干部要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要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的领导干部那样不等不靠、积极进取、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而且河北省的知识分子也应该为了河北人民的生活积极献言献策,纠正领导干部的错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是河北省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历史机遇面前的历史责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使中国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继设立经济特区、南巡讲话后掀起的改革大潮之后掀起的第三次改革大潮的历史机遇。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在下降,世界经济危机也波及中国,中国正在面临多种巨大的挑战,经济发展是中国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之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接受和利用外资到资本输出,从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建立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到产业输出,这是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中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京津冀地区的领导干部要积极进取,抢抓机遇,要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的领导干部那样不等不靠、积极进取、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而且京津冀地区的知识分子也应该为了京津冀地区的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积极献言献策,纠正领导干部的错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是京津冀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历史机遇面前的历史责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的继续,同时又是新起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解决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是有重大缺憾的,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没有解决生态问题,是高污染发展,是牺牲环境的发展,长三角的发展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污染问题和安全生产问题的根本解决以及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生产力的基本保留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主要是承接海外的产业转移,没有解决资本输出,智力输出、产业输出的问题,长三角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资本输出,智力输出、产业输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对外输出以及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生产力的基本保留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没有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农民工绝大部分不能实现与其打工地的居民在户口、工资、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上的一体化,长三角也一样。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实现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即不能够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了。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能够平等享受京津冀地区的教育、养老、医疗、住房和其它社会资源并且前往海外工作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中国的未来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阅兵蓝”炼成原因公布[EB/OL].[2015-09-07 06:37:18]http://help.3g.163.com/15/0907/06/B2T19AN500963VRO.html

[2]河北化解过剩产能三地爆破拆高炉[EB/OL].[2013-11-25]http://news.163.com/13/1125/07/9EGRK5G800014JB6.html

[3]河北引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第一炸部分合规设备拆除[EB/OL].[2013-11-15 09:11:2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1/25/c_125755421.htm

[4]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学校组织变革视域下的教师发展 篇10

一、教师发展对学校组织的诉求

1.现行学校组织对教师发展的不适宜性

在我国,一般中小学基本上是校级组织(校长、书记等)———中层组织(工会、团支部、教务处、政教处等)——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主任为学校基层组织的管理模式。从当代社会转型背景来考察,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对教师发展、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有诸多的不适宜和弊端。一是过于强调教师对学校行政命令的服从,学校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忽视了自下而上的民意民情通达,忽视了教师团队组织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影响了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二是注重等级制度,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忽视了教师发展、生命价值实现的内在因素。三是严格规章制度,强调学校建立规章制度的至高无上性,要求教师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在管理方式上,繁琐的检查、评估、量化管理过多、过滥,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四是以“成事”为学校的唯一价值取向。教师工作被程序化、技术化,强调服从、听话、按部就班,服从于事务性的工作安排,不关注甚至忽视教师的具体感受和创造性的培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沦为了活的工具,整个学校组织呈现物化状态,被动地应付着各自的上级布置来的任务,高能耗低效率地维持着运转,而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创造性智慧都被追求完成上级指令的价值导向所压抑。

2.学校组织的特性是生命性存在

在知识的传播、发现、物化的过程中,行政约束力不大,更多的是要受教师专业权威的影响,表现出非行政性。这就意味着学校组织无论在现代社会多么精心的策划和安排之下,本质属性上并非典型意义上的行政制式的组织。教师的专业工作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生命,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与生命的、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是学校组织核心活动领域对生命本体地位的清醒意识,正是有了这种清醒意识,从事生命事业的教师自身的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就成了学校组织的核心价值。因此,学校组织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这种特殊性以及对于促进教师生命成长的巨大可能,有意识地将自身最富价值的一面开发出来,使自身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资源。这样,人就应该成为学校组织关注的中心、服务的中心,学校组织对待生命,不应该是“压抑”,不应该是漠不关心,也不应该仅仅是出自于自然性的“良知”,而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支持、鼓励,是对个体成长的积极的介入,是学校组织主动而自觉地影响个体生命成长,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形态确立的学校组织。但是笔者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教师自我的、积极、主动意识,生命内在价值的追求,成长的体验和愉悦在现行的一般基础教育组织内部是被遮蔽、销蚀的。80%的教师认为,“我们处在学校管理的最底层”,“只是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75%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机械、单调,令人倦怠”;82%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只是例行公事”、“教师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孤独和焦虑经常出现”。

3.教师发展对学校组织的诉求

教师发展主要是在任职学校进行的,是以个体生存方式为基础,通过教育、研究活动,不断发展专业水平,实现职业生命价值的过程。在现行一般学校组织中,教务处、教研处、年级组、教研组等各部门虽然各司其职,分别从师德、工作量、教研、评估等方面制订出看似详细、具体、到位、严格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但是这些规章制度,限制大于促进,很多只是表面条文,对教师真实发展起不到太大作用。现实中教师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一方面,长时间处于“工具”状态下的劳动,使他们依赖于学校行政管理,缺少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智慧、有个性的生命个体,有丰富自己生命资源和主宰自己生命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他们往往不满意一些量化的考核制度,不愿意甚至轻视学校行政的指手画脚。因此,处于这种矛盾交织下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带有共性的常规制度规范,同时,更需要建立一种符合学校组织特性,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改革和个体自主、主动、个性化发展的学校组织核心价值、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整体转换教师的生存方式,唤起生命激情“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的生存方式转化”。教师发展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变革创新就是探索如何在中小学内部把原本集中到组织顶部的权力,逐级下放,释放出处于基层组织中教师活动的空间。教师能够拥有主动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组织中的人得以表现出一种主动的生命情态,积极活泼的生存方式,得以自由发挥智慧和才能。

二、基础教育学校组织变革创新

学校组织功能是通过学校各种上下关联、左右相通的组织实现的。因此,要想使教师发展,使“成人、成事”的价值标准得以实现而且是“主动”实现,必须变革创新学校组织。

1.提升学校组织的价值,促进教师主动、健康的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教师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和承担者。教师被推到自我发展的前沿,这是基于对教师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认识。教师的发展,不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可以有效地促成其他外在目标的达成,如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成绩、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地位,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价值是着眼于作为“人”的教师发展的真正内涵,可以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角色重建,提升教师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意义。这些是作为发展优质学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新世纪新型学校应有的重要特质。教师要实现自我观念的更新。教师的观念除了通常所提到的有关教育、教学、课程和学术观念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发展需要的感受和理解,对自己职业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教师的内在需要、个人意志、对专业以及专业发展活动的情感投入,构成教师的发展与进步的内动力,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需要的层次,要有一种清晰的自我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方式。教师通过改变自己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变了的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对学生发展带重要影响,学生发展方式、学习实践的变革又反过来校验、促进着教师自己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变革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教师愿意改变自己和自己的教学,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愿意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不断地重建。教师成为自我发展的推进者和承担者,这是实现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就会不断涌现,学校组织变革呈现出一种开放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

2.实施组织变革,致力于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学校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学校内部的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学校组织特性分析表明,学校并非典型意义上的行政式的组织,更应当重视专业权力。更确切地讲,专业权力属于一种权威,它意味着自愿依存,并且是支配者和被支配者在目标取向上协调一致。一个学校的专业权力应主要集中在教师、教研组和年级组方面,这些个人和集体在学校的教学和教研事务中具有决定性权力,同时也广泛参与学校其他事务。因此,学校内部管理重心下移,淡化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使用,还给教师专业权力并适当给基层管理者部分主动权,应是教师发展视野下学校组织变革———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学校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重点。管理重心下移首先是学校领导把大量的教育教学专业学术管理、具体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基本格局是撤销原来的教导处和政教处这类的“中层机构”,校长及校长室直接面对年级组和教研组,形成“二级管理”、“级部制”的“扁平化”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其次是原来担负学校行政管理重担的中层职能处室转变职能和运行方式,由过去的“上传下达”变为咨询、参谋、指导。逐步下放学科发展的规划权、具体的教研组织权、教师发展策划权等,由直接行政管理、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过程监控,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宏观调控、咨询服务和检查监督。如在“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内出现了校长、部门负责人、教师主业团队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等的“第一责任人”系列,从而使管理重心落到了“根”上,蕴藏在师生中的智慧和力量自下而上地被调动起来了。最后是形成网络化运作的结构形态。管理权所下放到的基层团队,如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则直接受学校的整体运转政策、机制、价值取向等一整套“游戏规则”的制约。在发展上则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把握好自身拥有的专业发展权和学校整体发展的相关行政权的度;既重视增强本团队内教师主动发展的内动力和原动力,又淡化小团体的边界,促进学科之间、教研组之间和年级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一些充满活力的非行政性组织涌现出来,如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上海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尝试的就是非行政性组织的探索,实行由骨干教师领衔“项目工作站”,即由骨干教师组织部分教师组成课题组,提出所在学科、年级、部门遇到的焦点问题及其研究计划,经学校的“学科委员会”同样是“民间组织”,由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组成的审批立项,组成工作站。工作站因对问题的发现而产生,因问题的解决而完成使命,因新问题的发现而重新组成。在有些学校年轻教师也可能凭着个人兴趣、才能,申请到某一项教科研项目,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共同体,此时他们可以像“项目经理”一样召集相关教师共同商讨,也可以凭自己的特长参与他人的教科研项目,网络“结点”上的教师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形成非固定领导下的、灵活的自组织。这样,教师的研究热情、教师的体面和尊严就树立起来了。管理权的下放,意味着基层团队要承受相应的责权利,管理权下落到基层,权力的内容和运作机制则相应地发生变化,教研组等基层团队拥有的则是专业发展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则强化目标意识,强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检查机制,强化个体教师主动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教师发展引发的学校组织变革。

3.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努力促进教师发展

扁平化特征的组织形态,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课题组的活力,使基层组织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

基层负责人增强主动工作的意识。首先,要表现出强烈的主动策划意识,创造性地规划本组织的发展。以“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常州市区局前街小学为例,该校降低重心,实行二级管理级部制体制后激活了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具体做法是:开展年级组长负责制的学生发展研究。学校下放管理权限,各年级组在三部(学生发展研究部、课程管理与研究部、综合服务部)指导下,组织日常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发展、文化建设等工作实施与评价,职能部门实施质量监控,各司其职,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年级组在关心学生成长、策划组织符合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成长系列活动中显示了优势。开展学科主任组长负责制的课堂教学研究。大学科组以发展需要为主线策划活动系列,如学科组规划制定、大组教学沙龙、研讨、专题报告等,学科主任平时重在协调和指导,而小教研组长则负责并参与集体备课,课间、午间同年级自发的闲谈式研究,小教研组活动不论时间,不选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结束。大小教研组交替开展活动,有分有合,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研究较好地融为一体,满足了教师提出的“活动要贴近日常教育实践”的需要。激活了基层管理者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处于真实的成长状态。

其次,要有主动沟通意识。基层组织负责人位于学校中层,既要沟通校长,也要沟通教师,要主动沟通校长,能够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校长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汇报本组情况,争取校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全组教师的基本情况,了解组内每个教师当前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教师的优势、不足以及潜在发展可能。了解学生的真实发展状态,特定年龄段的发展特征,存在的优势和可能的发展空间,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和本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尊重、关心本组教师,除了研讨会等正式活动之外,还要私下与教师沟通、交流,读懂教师,鼓励每位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开放、真诚的人际关系和创新的氛围。

最后,要有主动创造意识和文化营造意识。教师的发展意味着教师的自我革新与否定,这一过程是痛苦的、冒险的和需要勇气的,这就要求基层组织负责人要主动创造,树立良好榜样。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和学术争鸣的舞台,营造出创新型文化氛围。

基层组织为教师开掘发展可能空间提供了资源。基层组织可以有机地整合组内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他资源,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组长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形成教师发展的各种可能空间,并获取实现可能性的机会和条件。组织内部可以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通过新老教师结对,以老带新,投身实践和研究,不断发掘和激活教师发展潜能,帮助教师梯次前进,获得持续的发展。同时,组长还可以积极与校长沟通,挖掘其他教育资源,如请校外专家帮助、指导等。

基层组织可以形成新型组织文化来满足教师需求。基层组织要注重创建新型的学习和新型的文化。例如日常的评课研课,追求说真话、多提问题和建议,使评课能够成为一种发现问题、发现经验、发现创造可能的活动,成为教师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的活动。研讨交流时,要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使活动多而不滥,满足不同教师需要。在科研上,要做“|真科研”,鼓励教师从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人手寻找科研课题,引领、鼓励教师体验科研的真实过程。使组织文化真正成为促进教师转型的内在力量。

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合作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合作博弈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需要我们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不可能由一代人或一个国家来完成,它是超越代际和国家的。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各国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般阐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布伦特兰在《我们的未来》中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因此,在对可持续的的阐释中有着当代人、后代人和自然资源及环境三大主体的利益关系。当我们无法忽视这一利益关系,长久稳定的发展要求我们不得不考虑要怎样才能平衡这一利益时,新一轮的合作也就孕育而生了。

二、为什么要合作

尽管合作悄然而至,人类还是常有疑虑:为什么当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不是对资源进行竞赛性的掠夺,反而是合作?不是去追求自我的最大满足,而是冒着风险选择合作?

(一)“公地悲剧”问题

“公地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文章中提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自由地享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并且那种“及时捞一把”的心态更加剧事态的恶化。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枯竭,即为“公地悲剧”。为能更好地理解“公地悲剧”,我们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假设一块公共的牧场可供放养100只羊,一旦超过这个放牧量则会导致牧场退化;假设这块公地有20户人,每户人的放养数量是5只,每个放牧人都想极大化这块牧场,并且尽可能地扩大他的羊群。而每增加一只羊,皆会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积极:放牧人可以从增加的羊只上获得所有的利润

消极:牧场的承载力因为额外增加的羊只有所耗损

这时,牧民将如何取舍?

牧场理论的关键在于这两者的代价并非平等:每个放牧人都从自己的牲畜中得到直接的收益,但是资源的亏损却是转嫁到所有放牧人的身上。就个体理性观点考量:一方面,对牧民而言多养羊意味着多收益,每个牧民都有增加越来越多羊只的动力;另一方面,对牧场来说多养羊潜藏着多破坏,每个牧民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而对公共草场的种植和保护由于缺乏直接经济利益而乏人问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均衡点就是所有牧民都增加羊只,当牧民们无限制放牧时,牧场负载力的耗损将是必然的后果。“公地悲剧”终将发生——牧场彻底退化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悲剧”不仅反映了理性选择的结果,还引出了资源的所得是归己还是归公的问题。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也许被自由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才是必然的结果。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空气,都是其典型的例子。

(二)“囚徒困境”问题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经典的“囚徒困境”表述如下:

警方逮捕A、B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将两人分开囚禁且与之交谈,同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选择一:若A(或B)认罪并作证检控(“背叛”)对方,而B(或A)保持沉默(“合作”),A(或B)将即时获释,B(或A)将被判监10年。

选择二:若A、B都保持沉默,则因扰乱司法公正各判监1年。

选择三:若A、B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此时,囚徒将如何抉择?

“囚徒困境”模型假定每个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自身最大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A、B两囚徒若没有互相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也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囚徒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理性的囚徒绝不会选择(就个人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比沉默要来得低)。因此,两个囚徒都会为了规避风险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

“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不仅反映了不合作的简单抽象,还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也许正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理论遥相呼应。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会出现类似情况。

(三)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为了能够存在,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

如果说“个体理性”意味着行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寻求者,即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那么“集体理性”则可以引伸为集体是团体自身利益的理性寻求者,即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集中反映出个体理性难以到达集体理性。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源稀缺的背景下,经济人(理性行为并且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体没有约束地最大化自己偏好等使得个体利益之间出现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必然导致非合作性博弈。

三、合作博弈

(一)选择非合作的原因

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反映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人们选择不合作常常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尽管合作可以带来好处,但人们却倾向于采取个人理性的策略而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合作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占便宜”、“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心理。社会资本之所以能帮助克服人类集体行动的困境,就在于它能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二)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如果说“公地悲剧”中“悲剧”的发生是对个人在利用公共资源时存有私心的确证,那么公共资源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囚徒困境”中“困境”的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信任和合作的绊脚石,那么人的自私、多疑则会将此加固成一座高大的城墙。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费、个人追求自我最大满足,资源的短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竞争,而同样为了追求功利在竞争中又产生了合作。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是资源的稀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私欲无限性需要对资源产权的界定,产权界定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退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为促进共同发展而选择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双方需有合作的意识以及建立诚信,以往的个体选择利益最大化是非理性或是有限性的,此后,人们逐步抛弃个体最大利益转而追求整体利益,这种理性的递增也为合作准备了前提条件。

(三)合作的本质与意义

无论是追求更多利益的牧羊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对方的囚徒,作为理性的个体,他们只会因为追求某种具体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他们合作的动力就是利益的驱使,可以说合作的本质就是对利益的追求。

合作不仅利于增加社会资本,获取机会利益,还利于可持续发展,推进人类的进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世界性的合作机制。国际社会应该通过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凝聚全球共识,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协调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履行相互的义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朋柱,叶红柱.合作博弈理论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7).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发展视域 篇12

关键词:和谐,商贸物流,一体化

和谐发展的本质是共同发展, 其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笔者认为, 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 应以和谐发展思想为指导, 树立合作共赢理念, 努力消除商贸物流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实现商贸物流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1 商贸物流面临的新形势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新的要求

商贸物流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产业。当前, 国际形势白云苍狗, 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问题明显, 外资物流企业加快抢占国内商贸物流市场, 流通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商贸物流行业树立和谐低碳理念, 提升服务水平, 及时更新技术, 为民生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

1.2 内需扩大带来巨大潜力

2012年,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万亿元,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0.1万亿元, 进出口贸易额接近4万亿美元。当前, 我国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建立了扩大内需有效机制, 激发了居民消费需求, 使得国内市场不断扩大。预计至2015年,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0万亿元,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因此, 商贸物流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1.3 科技进步提供新的服务手段

当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运输、装卸、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 初步形成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 科技和创新成为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 带来了物流技术新革命, 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因而, 加快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势必将对商贸物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行业服务水平。

2 当前商贸物流中的不和谐因素

2.1 现代物流理念缺失

商贸企业的物流过程包含了经营的全过程, 因而要想降低成本、占据竞争优势, 必须注重物流流程的设计。但是, 目前很多商贸企业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作用不大, 缺乏供应链管理思想, 造成上游企业和零售商关系松散, 导致零售商片面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即降低进价, 压货经营, 收取进场费、广告费等。总之, 正是由于对商贸物流能动性的不重视, 现代物流理念缺失, 使得相关制度法规建设滞后于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

2.2 商品流通层次低

商贸物流的功能是实现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转移。当前, 我国商品流通是非现代方式的交易活动, 其建立是基于小农经济, 而不是市场经济体系, 这就有碍商品流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作用的发挥。流通业发展呈现非系统化趋势、非经济性特征, 使得商贸企业纵向、横向组织系统网络缺失, 稳定的协作关系欠缺, 商业空间格局不完善, 以致其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因而, 目前我国商贸物流形式多样化, 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被称为“畸形儿”。

2.3 市场结构不完善

当前, 我国商贸物流企业、资源极为分散, 缺乏大型商贸物流中心, 市场集中度偏低。从整体上看, 商贸物流业规模普遍较小, 条块分割严重, 专业化水平不高, 市场占有率较低, 资源得不到整合优化, 以至于难以形成完善的服务网络。总之, 目前的商贸物流行业呈现出“零、散、弱”的特征, 不能适应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求。

2.4 差异化程度较低

受物流企业进入壁垒较低的影响, 其竞争极为激烈, 以致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商贸物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突出。其业务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服务上, 缺乏高附加值的服务, 如信息处理、咨询服务等。在物流行业中, 中小型商贸物流公司较多, 存在过度竞争现象。大型集团由于初始投资大、沉淀成本高, 也会面临过度竞争的困境。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而支付价格则偏低, 以致利润越来越少。总之, 当前商贸物流企业面临着同质化服务和价格竞争的困境, 不符合共赢的竞争战略。

3 构建和谐商贸物流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和谐商贸物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构建和谐商贸物流, 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坚持和谐发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结构调整, 推广科技应用。不断完善商贸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着力建立商贸物流监督有效机制。着力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提高商贸物流服务水平, 促使其向专业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提升商贸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商贸物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构建和谐商贸物流, 须坚持以下原则。市场导向, 政府推动。坚持以市场竞争状况为导向, 积极运用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创建商贸物流发展良好环境;统筹规划, 联动发展。坚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商贸物流设施建设, 加强协同工作机制建设, 健全协调发展机制;典型引导, 有序推进。强化示范工程建设, 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总结经验教训, 建立商贸物流体系。

3.2 构建和谐商贸物流的基本思路

(1) 完善商贸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建立现代城市配送体系, 实现其与商贸服务网点、社区有效对接。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 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 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整合物流资源, 建立跨区域城际配送网络, 抓好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的对接。完善货物储存、配送功能, 显著增强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 建立国际物流通道。

(2) 营造商贸物流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商贸物流领域立法, 把商贸物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深化市场改革, 焕发商贸物流活力, 打破区域分割, 建立公平有序的商贸物流市场体系。强化整体规划, 着力解决好车辆通行难问题。强化宏观调控和运行监控, 建立物流产业评估机制, 促使物流行业损害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商贸物流诚信建设, 促使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

(3) 提升商贸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建立大型商贸物流中心, 推进传统商贸物流企业改造升级, 促使物流配送功能不断完善, 提升精细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提供专业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务, 把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整合中小企业,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实现共同配送。加强生产、物流企业协作, 建立专业化的配送网络。推进家电、医药、图书、钢材、再生资源回收等专业化物流发展, 以适应商贸物流行业新发展的需要。

(4) 着力创新商贸物流模式。继续完善物流服务功能, 构建集展示、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配送新模式。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建立快捷、便利的网购配送体系。建设物流电子交易平台, 建立一批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体, 多功能网络物流资源交易中心, 变革传统物流服务模式。

商贸物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系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构建和谐商贸物流,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和谐商贸物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政策支持、市场环境、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设施建设为抓手, 着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企业, 才能实现商贸物流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选庆.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情况及政策取向[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2 (2) .

[2]安久意.“商贸·物流”聚集区的形成机理探析[J].中国商贸, 2012 (32) .

[3]荆勇.物联网在商贸物流园区的应用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14) .

[4]王雪峰.我国商业物流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08 (19) .

上一篇:非农化利用下一篇:设计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