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共11篇)
网络视域 篇1
一、“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困境
1. 政府公信力削弱
在“微时代”中,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为我国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媒介平台。“微媒介”打破了政府对话语权的垄断, 使广大民众掌握了话语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方利益矛盾凸显, 许多民众都存在“相对剥夺感”, 经常会表现出来对现实的不满, 这就产生民众的批判性心理。民众经常在微博、微信中揭露、评论社会中不公平现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公共权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政府脱离人民群众不作为和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媒体严格审核的限制, 这些不良现象很少也很难被揭露出来。“微时代”到来之后, 信息审核限制门槛低, 发表信息更加自由, 仅仅需要几张图片、一段视频, 就可以揭发出部分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 并且信息传播迅速, 能够马上被社会公众所知晓、评论。例如:2013年, 我国多次出现城管暴力事件, 许多民众把城管比作土匪, 民众已对城管失望至极。
2. 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弱化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另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微时代”中正逐渐弱化。在“微时代”, 微博、微信成为了各类思潮、信息的集散地, 这些信息中包含许多西方腐朽思想、虚假消息等。当前我国“微媒介”中信息审核监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 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 并且“微媒介”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十分巨大, 使这些不良信息迅速扩散, 这都会严重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公众在“微媒介”所创造出来的“微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还没有达到融入这种“微文化”之中, 对其影响力、引领力也相对薄弱。许多公众存在着“相对剥夺感”并对主流意识形态有抵触、逆反心理, 他们更喜欢关注那些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论、信息。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才能掌握群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相对较难, 需要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才能掌握, 而我国广大民众知识水平层次不同,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很多理论并不能被公众彻底掌握、理解。许多官员经常在媒体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理论, 但是部分官员却言行不一, 他们的行为经常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 这就导致很多人开始质疑主流意识形态, 这些都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3. 主流传统媒体引导力降低
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承担对社会公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价值导向、舆论引导的职责和功能。传统媒体时代, 主流传统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领力也非常显著, 政府掌握着话语权。在“微时代”, “微媒介”对主流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众更多开始从微博、微信中传播、获取信息, 对主流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信任度、认同感逐渐降低。主流传统媒体在时间性上相对滞后, 主流传统媒体依靠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而在“微时代”, 人人都是报道者、评论者, 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微博上传身边的事件, 有许多人仅仅为了求得关注, 在报道中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强调某些内容混淆视听。公众看到这些信息后就会在微博、微信中进行广泛的评论, 这时主流传统媒介表现得明显被动, 等到主流传统媒介还原事实后, 这些虚假消息已经对某些人或群体造成了严重伤害, 而公众对这条消息已经不关注了。例如:2013年网上误传的北京大妈讹诈外国人, 即使后来还原了事实真相, 也对这位北京大妈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了严重伤害。在现行体制内, 主流传统媒介受到严格管理, 发布的信息都受到层层把关, 经常“报喜不报忧”, 在一些民生、敏感话题等方面上往往是“失语”状态, 甚至限制公众发言, 公众开始逐渐对其失去信任。
二、“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
1. 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
微博已经成为公众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是公众舆论主要的集散地, 政府要想做好网络舆论工作, 引导公众舆论, 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微博这一媒介来建设政府微博的新阵地。当前, 我国许多政府部门也开通了政府微博, 但在利用度上却很欠缺。许多政府微博更新信息不及时, 对于公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的程度不够, 并且一旦政府或者官员出现失误、不端行为, 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方面, 通常采取草草了事, 甚至限制、删除公众提问、评论,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里的形象。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政府微博是要更好地反映民意, 集民之所需、集民之所想, 充分尊重民众的观点, 使民众真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让广大民众更踊跃地参与其中, 在微博中更多地去反映民生问题, 宣传政府颁布的新方针、政策, 抛弃那些官话、空话、套话, 在面对公众对敏感问题质疑方面, 不应该限制公众发言, 而是要将公众反映出来的主要看法、问题给予全面解答, 消除公众的疑惑。在获取信息方面也不应被动接受, 要经常关注民众微博, 针对民众的焦点问题应及时给与解答、解决, 针对网络谣言应及时揭露、批判, 防止民众上当, 稳定民心。
2.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
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解释与大众的生活相结合, 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在“微时代”, 公众所创造出的“微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这种“微文化”既包含积极健康的思想信息, 也有腐朽、不良的信息, 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微文化”, 使“微文化”健康发展, 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 就必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契合度。在主流意识形态解释上要生活化、通俗化, 公众的知识水平层次、认识能力不同, 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开发解释上要考虑整体大众的接受能力。生活化、通俗化就是要求主流意识形态与公众日常生活相结合, 与我国社会的传统道德相结合, 做到简单而有内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话语简单但是其中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要使公众理解相对比较困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反映了公众生活, 体现了传统道德, 在宣传上更容易被接受。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 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素养、道德规范, 就会实现网络舆论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3. 推进主流媒体进军“微媒介”
主流传统媒体一直是党和政府思想宣传、价值引导的主要途径之一, 网络舆论思想越来越多元化, 亚文化、反主流信息横行, 主流传统媒体更应该宣传正能量, 凝聚社会共识。“微媒介”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就要推进主流传统媒体进军“微媒介”, 当前许多主流媒体已经进军微博, 但仍然需要不断建设。主流传统媒体在宣传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水平, 要及时报道国家、社会中的焦点问题, 不能被动, 否则就会丧失舆论主动权, 应及时引导网络舆论, 使公众能够理性看待问题, 对于报道信息的准确度要正确把握, 赢得公众支持, “既反冒进, 又反保守”, 不能对报道信息夸大, 又不能虚假隐瞒其结果。在“微媒介”中经常与公众互动, 参考公众舆论意见, 并及时反映给政府部门, 对于网络舆论中非理性评论及时引导, 在面对网络谣言时, 敢于亮剑, 及时反驳。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以微博、微信为核心的“微媒介”网络社交方式迅速崛起, 已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微时代”。微时代给网络舆论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也带给网络舆论公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工作的困境, 提出了网络舆论工作的途径, 即应建设政府微博新阵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契合度;提高主流媒体进军“微媒介”。
关键词:微时代,微媒介,网络舆论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麟.牢牢掌握网络娱乐工作主动权[J].求是, 2013 (20) .
[2]王中桥.构建引导和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J].政策, 2014 (1) .
[3]昝玉林, 许文贤.引导网络舆论——现代思政工作导向功能的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11) .
[4]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探索, 2003 (5) .
网络视域 篇2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语言变体,最能体现这一语言变体特色的是其词汇变异.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理论,它为研究网络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词汇变异的表现,进而从求简求快心理、叛逆创新心理和从众时尚等方面探讨它们得以复制和传播的社会心理因素.
作 者:贺辉 肖建安 HE Hui XIAO Jan-an 作者单位:贺辉,HE Hui(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1)
肖建安,XIAO Jan-an(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网络视域 篇3
关键词:网络研修社区;媒体融合;实践路径
一、引言
2001年,我国启用了“教师教育”的概念,从此我国逐渐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发展纳入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网络研修社区是指以网络为基础进行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学习活动。在国外,网络研修社区主要解决教师的职前培养问题。在我国,为满足在职教师培训的需要,特别是“国培计划”的持续实施,网络研修社区主要服务于在职教师的培训。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网络研修社区也逐渐渗透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将实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以及“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网络研修社区的发展会愈加完善。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创新网络研修社区涵盖的内容和形式,推动网络研修社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网络学习的特点
1.方便快捷
与线下学习相比,互联网信息实时更新,信息量巨大,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且成本低。有60%的网民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分享。有80.5%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级各类信息,其中70.3%的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与工作、学习相关的信息。人们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服务平台更新知识观念,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网络研修平台的兴起,旨在发挥高校专家和一线名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效整合相关领域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学员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效用。
2.交互合作
互联网构建了一种虚拟的生存环境。人们可以不受身份、地位、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而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在公共聊天室、QQ群或是研修社区,同一时间所有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自由加入讨论组进行研讨,无需顾及人数、场地等问题,也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选择何时退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性交往与合作相对便捷、简单,但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安全。
3.内容丰富
互联网上有海量资讯。人们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获取相关资讯的链接。在传统学习中,人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刊或向权威人士请教获得相关信息。这些方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较高,且获得的信息量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学习付出多、回报少,但获得的信息相对系统。相对而言,网络学习获得的信息数量巨大,但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有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获得核心资讯。虽然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各有利弊,但互联网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途径多样
人们基于网络的学习途径可有多种选择。例如,人们可以使用普通网站,也可以使用QQ、微博、微信,同样可以使用专业网站、研修社区等。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政府和一些民营企业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公益或盈利的形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的人们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性网站。
三、网络研修社区的实践路径
1.操作界面简单易学
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和网络学习的明显优势为未来网络研修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研修社区是未来在线培训的趋势,但目前还未成主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研修教师不会使用。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是年龄介于10—39岁的网民,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31.5%,而这一年龄阶段的网民即是常被人们称为“数字原生代”“数字土著”的“80后”“90后”人群。相反的是,网络研修社区的对象包含了大量的“60后”“70后”。“60后”“70后”的网络应用技术并非十分娴熟,有的甚至是一窍不通。另一方面,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数量达1.78亿。调查显示,非网民不愿意上网的首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因而,网络研修社区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强力保障,但其与用户的交互界面应设计越简单越好,防止因用户感觉操作困难而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研修效果。网络研修社区在各个板块的操作步骤、资料上传和作业提交程序方面应删繁就简。2014年5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的比例已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如果网络研修社区可以多种终端(比如手机媒体)操作,将会极大提高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
2.专家团队动态引领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专家团队可以由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组成。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在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师资培训、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都会千差万别,知名学者和一线名师对宏观和微观教育问题也会存在不同的视角。网络研修社区可以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各家观点,分享一线名师的教学经验,以期支撑和引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表明,最受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欢迎的是一线名师,其次才是知名专家。因此,网络研修社区应适当考虑一线名师在专家团队中所占的比例。专家团队不能数年一成不变,应根据研修进度和研修教师需求热点的转换进行动态调整,也可根据国家或是地方教育改革和人才储备的需要进行预见性调整。
3.研修内容紧贴实际
网络研修社区应从研修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修内容。参加过研修的教师认为研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缺少与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和培训后缺乏跟踪指导。网络研修社区可在其主页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直接收集研修教师的需求;也可安排专人或委托调查公司到各级各类学校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详尽掌握某一区域教师的实际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目前共同关注的有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运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扎实做好前期调研,才能设计出符合研修教师需要的研修内容。另外,研修教师比较关注“短、平、快”的研修内容,容易忽视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之类的内容。因而,研修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不仅要关注研修教师当前需要,还要具有前瞻性。
4.绩效评估简洁高效
网络研修社区通过案例反思、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课件作品、课题研究、学习心得、研修计划和研修总结等多种形式对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阻碍在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难以抽出时间。因而,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考虑研修教师的时间成本。尽量用较短的时间对研修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研修教师最喜欢的考核方式是课堂讨论参与率,最不喜欢的考核方式是结业考试。相应地,在设计研修绩效评估指标的时候,网络研修社区要适当考虑研修教师的偏好,用核心指标考核研修教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月.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4,(5).
[2]杨卉,王陆,张敏霞.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设计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
网络视域 篇4
1 网剧《余罪》的创新模式特点分析
以塑造屏幕草根人物为切入点。草根性贴近大众生活实际, 也更容易让大众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草根性的主角设置又为该剧的叙事结构带来了张力。该剧以一名警校差生余罪的成长经历为主线, 从一场特殊的选拔开始, 讲述余罪成为一个卧底后经历的各种惊险故事。主人公余罪是一个将传奇性与草根性完美结合的草根英雄:他灵活的应变能力与独特的性情, 给予了他成为“英雄”的能力, 余罪又拥有现在社会中火热的“小岳岳”的“贱但无害”的特点, 这就让他更贴近大众, 使他的形象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富有英雄色彩的草根形象给大众带来了更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 从而成功设置了该角色。在情节上, 为取悦观众, 该剧特意添加许多草根特点的细节, 如余罪在格斗中与“大胸姐”的对决、特殊选拔中用辣椒来做发汗良药与“鼠标”交换、调戏解冰女朋友后解冰找到表哥对余罪的报复、在洋城集训过程中余罪用投机取巧代办检车业务来完成洋城集训任务、在任务过程中为了逃脱省厅刑侦处的跟踪而采取的种种行为, 均体现了该剧的草根性。该剧的主人公余罪是“90后”的代表人物, 他的所作所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90后”标新立异、不愿墨守成规、敢于同传统事物决裂、富有创新精神的特征。这样的人物设置更贴近该剧的主要受众群体, 也迎合了观众口味, 是《余罪》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以作品贴合受众观影需求为目标。了解大众观影倾向, 才能拍出适应大众的优秀网剧。在《余罪》的剧本情节及人物关系设置上, 幕后团队也可谓深谋远虑。网剧《余罪》改编自常书欣的同名小说。该剧组在2014年拿到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 前期剧本改编花费了半年时间。为达到剧中效果, 编剧在剧本中刻意强调人物冲突, 并对人物关系进行改造, 使剧情跌宕起伏、张弛有度, 使剧中中心角色余罪的草根英雄形象贴合大众观影心理。为获得观众的观剧快感, 幕后团队还强化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弱化次要配角, 极大优化剧情设置, 通过人物剧情转合、事件冲突、矛盾激化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历程、性格特征, 实现思想感悟、灵魂升华, 最终确立草根英雄余罪的主体地位。由网络剧《余罪》看出, 任何优秀的作品的产生, 需要紧贴观众观影的需求。观影需求是一个硬性指标, 它代表着观众对大众市场的需求程度。《余罪》这部新生题材的网剧在达到吸睛效果的同时, 更是把观众的需求排到了首位, 也让观众的观影思想得到了升华。
以精准营销定位受众需求为导向。网剧《余罪》的背后制作团队和播放公司均是业内翘楚。传媒公司新丽传媒自成立以来, 凭借剧中深度的剧情设置、清晰的故事脉络、出色的销售业绩、发行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的电视剧、电影、网络剧, 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电视剧《悬崖》《北京爱情故事》《你是我兄弟》《辣妈正传》《大丈夫》《虎妈猫爸》, 电影《搜索》《失恋33天》《101次求婚》《道士下山》《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公司面对社会上最广泛人群, 以创新的追求、广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 赢得了大众最普遍的认可, 在制作业中也迅速成为传播标杆。其网络播放载体公司爱奇艺更是网络视频行业的一线大咖, 公司营销理念品质、青春、时尚的品牌调性更是深入人心。在《余罪》的推广上, 爱奇艺的悦享营销模式也大放异彩, 制作团队利用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推广这部网剧, 并对受众的观影途径进行了“云计算”分析, 采用受众最广泛的接受方法来获得影片资讯。在影片制作成本的问题上, 制片人虽然未透露总成本, 但是给出了“单集过百万”的大概数字。也就是说, 目前拍好的两季, 总制作费用超过2 000万。相对于标准网络剧的小投资、小成本, 该剧的幕后团队可谓是痛下血本、耗资巨大, 不惜用长时间、高成本来铸就一部好剧。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手段也是这部剧备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传播效果深层探究
提升受众对网剧品质的认知。众所周知, 大众是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接受社会的各种信息, 也就是说周边环境对我们大众的认知是起导向作用的。而网络作为21世纪主要开放平台, 网络剧作为第一梯队更是受到公众关注。网络剧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影片质量却参差不齐。大多数网剧充斥着各种粗俗、恶俗、低俗的桥段, 带给人快餐式消费快感的同时, 网剧的内在品质却无人问津。一个优秀的网络剧的结构塑造不仅仅是给要观众一个视觉享受, 更是要让观众从影片中汲取到一种正能量, 进而提高观众的认知水平, 这样才会促进传播行业良性持续协调可发展。例如网剧《余罪》在给大众呈现紧凑、跌宕的剧情、传递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同时, 更注重提升自身品质、内在文化。带给观众视觉、心灵双重享受的同时, 也提高了网剧的整体水平, 这样给网剧市场开辟新方向。受众在优秀作品的影响下, 会逐渐形成一种网剧认知观, 这样一种认知提升会给网剧行业的进步指引方向。
引导网络受众的价值观重塑。个体对世界的价值观都是通过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不断认识来改变的。在互联网时代, 公众最迅速、最方便地接受新事物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 因此网剧能够很快地进入公众视野, 还能够引发公众热议。而且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而《余罪》作为近阶段热播网剧, 又是大众谈论的焦点, 其草根的角色和吸引大众的题材引发公众热议。在剧中余罪为朋友两肋插刀、对喜欢的人呵护有加、对犯罪分子毫不手软。这些性格特点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也正是因为这些片段使余罪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相比一个空洞的救世主, 大众更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草根英雄, 更愿意被这样的后现代英雄所影响。主角余罪一副长得“不像好人的好人”的英雄形象, 正是这部剧的灵魂所在。余罪在吸引大众时能发挥其草根特有的凝聚力, 看似散漫无羁, 却又抓地成根。在神圣价值观被戏谑的网络世界中, 这种具有草根性的英雄精神更容易让受众信服, 与真正的精英相比, 草根英雄更能起到价值观引导作用。
带动网剧行业优秀作品增长。以一点带动全局发展, 用一部优秀作品带动整体网络剧的水平进步。网剧《余罪》没有那些让人直喷狗血的烂桥段,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真实的角色设置, 更紧凑的剧情。优秀的网络剧背后应该有固定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整个传播效果中起到了一个典范、核心作用, 在一个良性的传受系统中不断提升, 既提升了受众的观剧水准, 又对提高中国网剧整体水平起到了一个良性推动作用。在优秀作品的带领下, 我们的网络剧水平有所提升, 例如《老九门》《爆笑先森》《巧克力银行》等网剧较之前的《太子妃升职记》已有质的飞跃。在中国媒体传播这一大平台, 优秀的网络剧会成功的成为网剧行业里面的典范, 这样的典范也会给我们的传播行业做出示范。
3 优秀网剧映射网剧不足
粗劣因素导致受众价值观的迷失。在我国大部分网剧的剧情被低级、拜金、恶搞所充斥, 制作团队在无限迎合观众的口味的同时, 影片失去了应有的自主活力。究其原因, 因为大众消费深入媒体市场, 媒体对传统传受关系的颠覆, 消费主义使受众的主体地位空前凸显, 价值取向偏离的网剧顺理成章定走上大众屏幕。也正是因为这些消费主义造成了这样一个畸形的反映传递, 才造成这样一个畸形的传受关系。所以一个积极健康优秀的网剧只有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塑造该剧的正确价值走向, 才能使民众更好的了解影片内涵和影片观影价值。在这一点上《余罪》给我国现有的网剧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使它们能够对比出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国网剧深塑可造的空间很大。
缺乏底线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在当今社会中, 我们几乎处处可以发现人性化字眼, 但是在屏幕上却鲜少发现。这样的问题在这几年逐渐被大家所发现。现在很多网络综艺、网络剧中, 剧情和播出效果为了迎合观众口味, 博得观众一笑, 剧组和团队无所不用其极, 采用多种手法推销自己, 甚至主持人对有些嘉宾先天生理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嘲笑为卖点。然而大多数观众一笑带过, 这样一种现象究其根源是一种人文的缺失、更是一种屏幕道德的缺失。《余罪》中同情帮助他人的片段, 像在集训中各个流浪同学被余罪一一找到, 并团结起来完成集训任务、在点点滴滴的暖心片段给这部剧带上一个温暖的光环。量变影响质变, 只有点点滴滴的细节积累才能使人文关怀引发成文化底蕴的增加。
过度逐利导致受众对影片的失望。剧组、制作团队、投资方为实现影片的利益最大化, 在连续剧的播出过程中, 利用各种传播手法来广告植入来吸金, 进而实现影片利益最大化。像在演员的台词中加入某品牌汽车、某品牌饮料、某品牌化妆品的广告;在场景设置上出现多次的某品牌食用油、某品牌坚果、某品牌汽车的标志;在角色设置上出现某装修公司、某快递公司的员工。过多过密的广告势必会伤害到剧情主线的进展, 影响观众的观影试听感受, 最终导致影片播出的失败。所以影视行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拍这部影片的初衷, 只有把影片利益与观众利益相结合, 剧情、品质相协调双线发展才能使影片有活力, 实现一个持续可发展的目标。
4 结束语
网络视域 篇5
随着“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参与各种破坏活动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传播妖言邪说,发展信徒,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这为我们反对邪教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和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手段,集合各种资源和力量,专项整治邪教活动等措施,防范和打击邪教在网络上的活动。
一、网络视域下主要邪教活动活动
1.开办网站,直接宣传邪教。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300多种各种各样的邪教组织,其中有上百个邪教在传教活动中运用了互联网。但一般说来,多数邪教利用互联网的程度还不算很高,规模也不算很大,网站所使用的语言也比较简单。但是,“法轮功”对互联网的利用程度大大超过其他邪教,为全世界邪教中利用互联网最多最充分的第一大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法轮功”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网站,使用语言文字达13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法轮功”网站有:大纪元、明慧网、看中国、神韵艺术团、动态网等。
2.设立网页,变相宣传邪教活动。与直接设立网站相比,邪教组织及其活动分子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网络宣传方式,就是在一些著名的网站上设立网页,进行宣传活动。为掩人耳目和逃避监管,这些网页往往不是像“法轮功”网站那样进行直截了当的宣传,而是以其他的名义(如占星术、占卜、命运、风水、八字、测字、看相、特异功能、鬼魂神灵、心灵感应、天外来客、UFO和外星人、宗教)出现的,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隐蔽性。特别是一些网页打着介绍宗教知识和异闻趣事的幌子,行宣传伪人体科学、伪生命科学、伪思维科学和邪教之实。这与少数网站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放松监管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利用网络工具,加强邪教组织和成员间的联系。在“法轮功”主办的网站中,主要有“明慧网”、“大纪元”等网站曾宣布:“法轮功”要迅速占领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络阵地,建立网络、网点之间的联系,用网络快捷、远距离的特点来宣扬”法轮功”,以便”更好地顺应天象变化的需要”。“明慧网”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打破封锁,进一步发挥各地大法网站作用》的文章,就如何”打破封锁”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建立以”明慧网”为中心的联网体制;尽量和社会上的各种健康网站进行链接,以便更多的读者能从更多的渠道进入“法轮功”网站;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信箱目录,用于定期向大陆寄送”明慧网”等”法轮功”网站的文章等。目前,境内外”法轮功”组织、顽固分子还经常利用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工具来保持联系,进行不可告人的秘密勾当。
4.利用网络工具,进行骚扰性宣传活动。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快捷性,信息量大而传播范围广,一些“法轮功”顽固分子便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网络上进行骚扰性宣传活动。其主要做法有:一是收集个人和一些组织的电子邮箱地址,然后通过电子邮箱的“群发功能”,同时大量发送、传播有关“法轮功”的各项信息。二是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向网络上的其他用户大量发送、传播有关“法轮功”的各项信息。由于在网络上申请邮箱和注册成为网络聊天用户均十分方便,如果不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是很难在网络上发现进行骚扰性宣传活动的“法轮功”分子踪迹的。笔者就曾在网络聊天时受到过“法轮功”分子的骚扰。
5.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攻击我国的反邪教网站和其他网站。目前,已发生多起“法轮功”组织及其顽固分子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破坏我国的反邪教网站和其他网站的事件。其主要做法是:以“黑客”方式人侵我国多个互联网网址伺服器,从而使经由该等伺服器进人的网站瘫痪,或者自动转驳至境外的”法轮功”网站。如果网络防范的技术手段落后,就会出现此类事情。
二、网络视域下反邪教方式探析
1.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开展网上斗争。我们一定要深 “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网上斗争,把开展网上斗争作为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网上斗争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人,为加强网络反邪教工作打下好的物质基础;要加快培养一支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反邪教工作队伍,为赢网络反邪教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2.完善相应法规,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在开展网络反邪教工作方面所涉及的法规和规章有:《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等。对互联网的管理,基本上是传统管理机构将各自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互联网上。因此,实践中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的现象,影响到网络管理的效果。鉴于网络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快速性,建议制订《网络管理法》,增强法律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网络社会行为规则,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管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为开展好网络反邪教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
3.强化技术手段,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要不断开发新的网络监控、防范软、硬件,记录、封闭和禁止邪教网站,加强对网络流人、流出信息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国内网站防范邪教组织破坏的能力。要像“网络扫黄”一样,开展一场打击、防范网络上邪教活动的专项整治活动,发动人们积极检举揭发”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在网络上的活动行为,发现和惩治一批从事网络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同时,加大对于那些违背网络法规、违背社会公德的网站和网点的制裁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把邪教组织在网络上的影响遏制到最低限度。
4.集合各种资源与力量,大力建设反邪教网络体系。目前反邪教网站普遍存在知名度低、访问量少、内容更新慢、社会影响力小等问题,特别是内容雷同,千站一面,互动性差。这致使信息开发工作重复,资源浪费,收效不高。因此,建议学习中国科协和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重庆、广东等六家地方科协共同主办中国公众科技网的做法,以中国反邪教协会为龙头,联合一些地方反邪教协会,以中国反邪教网为基础,创办出一个分工明确、互相合作和联接、内容各具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反邪教网络体系,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在网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努力以正压邪,争取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1]刘红.浅谈如何防范和打击邪教在网络上的活动[J].大众文艺(理论),2008,(6):58
探析法制意识视域下的网络舆论 篇6
关键词:法制,网络舆论,司法公正,新媒体
一、网络舆论的勃兴与发展
走进新媒体时代, 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新媒体化, 而新闻领域的新媒体化也成为一种默认的趋势。新媒体终端的研究与发展, 拓宽了人们沟通和了解外界的渠道, 以手机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 以微博、微信和新闻类客户端为平台的信息发布渠道, 已经成为广大受众发布和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
网络舆论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网络舆论主要是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 对微博、微信或者论坛的某一典型事件进行持续关注, 引发更多的人围观评论, 继而发酵, 形成一个议程或者话题, 并借助网络多人参与的广泛性和意见发表的自由性, 把事件推向高潮, 在短时间内升温并达到火热, 引发人们持续讨论。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与法制的关系
借助网络这一新兴事物, 舆论也从曾经的传统媒体转向网络, 这种力量和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网民的热情参与把网络舆论彻底捧红, 形成一种潮流, 也是一种现存的事物形态。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 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事件受到大范围的持续关注, 这种变化既是好事也有弊端, 在不同层面都对法制产生了影响。通过网络媒介, 网民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而这些意见的传播与交融也使得法制形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 网络舆论对法制的正面影响
1. 网络舆论促进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网络舆论仿佛成为当前一种固定的监督模式, 法律事件在网络舆论的发酵和压力下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这样就更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对于法制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深圳见义勇为遭刑拘事件”, 就是一个网络舆论促进法制公正公平的典型事件。事件中涂某为了解救被宋某骚扰的女子而误伤宋某, 宋某报警, 这位深圳见义勇为的涂某却被拘捕。这一事件在网络舆论的激烈呼吁和群众声音的影响之下, 使得深圳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捕并释放了涂某。
警民关系问题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舆论焦点, 见义勇为本来就是一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行为, 对正在遭受侵害的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更是良心、道德和法律应当鼓励和支持的做法。事件确实是涂某将宋某打伤, 可是舆论的声音倾向于支持涂某, 认为他是出于正当的防卫, 这证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明辨是非的社会, 群众是拥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众。相关部门对于涂某的拘捕和调查经过网络舆论的推动, 其考虑得更为广泛和全面了, 如果仅就表层现象来看, 涂某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往发生过很多见义勇为和做好事又承担法律责任的事件, 比如之前备受关注的扶老人事件。曾经这些事件一度让社会变得冷漠无情、道德沦丧, 如今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涂某见义勇为的行为最终以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画上句号, 令人庆幸。网络舆论对法制产生的压力使得司法和监察部门不得不进行公平公正地审视和裁决, 只有这样, 好人才能得到更公正公平的对待, 也支撑起了社会道德。
2. 网络舆论推广和普及了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法制社会, 对于法律的认识和普及十分重要, 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动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的传播和普及的作用。当前社会无论何种领域、年龄、性别, 何种地位和角色的人, 几乎都有手机上网的需求, 也就是大部分人都能参与到对网络舆论的关注和助推中去, 这就便于法律知识的传播。面对一些网上热议的舆论事件, 一些曾经不了解法律或者对于事件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不熟悉的人开始接触和熟悉法律知识, 这也是建设文明社会、法制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现象。
网络舆论高度关注的“孙志刚事件”就是网络舆论影响法制健全的一个切实案例。2003年, 在广州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因缺少暂住证, 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在这里, 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 并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的最终结局促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收容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制度和法律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一事件也是一种反思, 是对当前法制条例与社会是否适应的反思。
3. 网络舆论推动了法制问题与道德问题的融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国家, 对于法制和道德的要求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 因此法律和道德的融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网络舆论的焦点问题涉及道德层面, 同时也牵涉出法律问题, 这些焦点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对于道德的发展, 法律的健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 江苏的“彭宇案”, 在网络舆论热潮中, 成为一个典型的事件, 直到现在类似的事件和问题还是会引起网络舆论的极度关注。案件中的彭宇因为好心搀扶摔倒的老人, 反而被起诉为肇事者, 要求赔偿。这一事件经过舆论的推动, 曾一度在社会上造成了道德滑坡, 许多人再也不敢也不愿意好心去搀扶摔倒的老人, 许多在路上摔倒的老人竟然无人问津, 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社会的一个道德热议话题。
因为法律的介入, 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问题在于好心搀扶老人铸就社会道德的扶梯, 却被法律判决赔偿, 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本身就是一个舆论推动下法律和道德关系的话题。
(二) 网络舆论对法制的负面影响
1. 网络舆论影响法制权威性。网络舆论对于法制权威性的影响使法制权威受到了极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网络舆论再大也大不过法律。舆论的效力和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但是也需要在公正合理且符合正确价值观的情况下, 才能显示舆论的力量的。网络舆论的影响范围极广, 但这并不能说明网络舆论就可以左右一切、决定一切。网络舆论更应该充当监督、把关的角色, 对于不公正的现象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作用纠正其错误, 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2. 网络舆论左右司法公正。司法不公的现象一直存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 我们的司法公正性还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司法人员坚守司法公正和权威是他们的职业道德。然而近些年, 个别事件想要通过网络舆论的炒作或者网络舆论的压力影响司法公正, 确实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司法不公现象。一些司法程序和司法人员, 碍于网络舆论的炒作和压力, 对个别事件进行改判或进行不公正判决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存在无疑是一种误区, 无形中放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涉及的范围。
3. 网络舆论道德审判问题严重。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的存在,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由于网络舆论涉及的事件和问题与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总是息息相关, 并且是受众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因此网络舆论也总是无形地站在道德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放大化处理, 这就往往会造成道德审判和道德绑架。
网络舆论道德审判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或者一种个体的愿望, 并不是法律的严正规定。例如, 之前出现的“对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处以死刑”的舆论, 在道德上, 人贩子确实罪大恶极, 他可能毁掉了无数家庭, 无数孩子和父母, 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构成死刑的条件, 因此不能单纯从道德的角度这样去判定, 那是不理性的。网络舆论频频站在道德角度进行道德绑架, 想要占据审判权,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三) 网络舆论与法制的相辅相成互补共融发展趋势
网络舆论的优势显而易见, 其不足也十分明显。网络舆论的压力和监督对于法制权威性的树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于司法不公正的监督、纠正也是其巨大优势。这就使司法案件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对于我国建立完整、公正、合理的法制体系有巨大的帮助。但是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思考角度也不尽相同, 从而使网络舆论感性化倾向更加严重, 相对于法律的理性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网络舆论如果能够保持其优势, 对其不足方面进行纠正, 就能很好地与法律融合在一起。遇到典型事件, 网民的反应不应当是人云亦云、跟风追风, 而应当带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的思维去思考, 并且参与网络舆论, 这样才能推动网络舆论的正常良性发展, 才能更好地为法制服务。法律在不同层面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如果能够积极地将网络舆论的力量进行良性的运用, 那么法制轨道就会更加顺畅, 法制体系也就更加健全, 法律也会更加公平公正。
(四) 促进网络舆论和健全法制共融的策略
1. 建立司法公开窗口。司法公开不仅是对网络舆论和法制共融的一个有力举措, 对于整个社会和整个法制体系的影响都非常大, 之所以现在的网络舆论影响力这么大, 就是因为公众对于司法的不信任感和模糊感, 也正是由于司法不公正、不透明, 导致网络舆论力量不断增强。
加强司法窗口的公开化, 更有利于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 对于网络舆论与法制共融的发展极为有利。当前法制领域尚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完全公开化和透明化的, 很多问题都无声无息地存在着, 这无疑为网络舆论的造势提供了更多机会。
2. 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相关法规。网络舆论作为既有形态, 它的存在不容忽视, 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 任何事物形态都是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的, 网络舆论也不例外。不能任由网络舆论肆意发展, 也不能对它的发展视而不见。网络舆论规范应当涉及很多方面, 诸如, 哪些事情在网络舆论的范围内, 对于超出网络舆论范围的行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舆论应该怎样管理等。
网络舆论的监督应当在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舆论对于法制的监督, 也只有这样, 法律的权威性才更加突出。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法规已势在必行。
3. 促进公众参与, 提高网民素质。公众的参与是促成事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论与法制共融也少不了公众的参与。应当积极向群众宣传网络舆论监督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的规范化与法制共融的建设中去, 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才能推动这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提高网民的素质也尤为重要, 当前网络舆论参与的网民的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网络舆论影响力和网络舆论与法制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 从而导致某些时候网络舆论的恶性发展, 最终难以控制。因而, 提高网民的素质有利于网络舆论的可靠性和积极发展, 对于法制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4. 培养网络舆论“把关人”, 正确引导舆论监督法制。对于网络舆论的建设, 也迫切需要能够在其中调节和管理的“把关人”, 当前网络舆论之所以自由散漫, 就是因为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把控, 有时候导致其发展恶化, 对于担当把关人角角的专门人员进行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培养好网络舆论把关人, 就能够加强网络舆论的积极发展, 而不至于使其混乱不堪、无法控制,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引导舆论监督法制, 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舆论和法制的共融发展, 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网络舆论对法制社会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于法制社会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首先, 网络舆论不仅开启了新媒体、互联网参与政治法制建设的一扇门, 更是为一面受众参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旗帜。当前的网络舆论处于常态发展的状况下, 对于网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参与网络舆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对于通过网络舆论进行普法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一些违法乱纪和法制不透明、不公开的监督, 是网络舆论的主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法制社会, 从而保证法制体系的健康和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真弼.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J].领导科学论坛, 2013 (04) :28-30.
[2]孙随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传承, 2011 (18) :50-52.
[3]范真.试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 (上) , 2013 (07) :112-113.
网络化视域中大学生感恩教育管窥 篇7
一、网络化视域中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生自我管制的缺乏, 引起感恩教育淡化
网络以高速发展的状态出现在大学生生活中, 呈现资源共享、信息量广泛、信息更新速度迅速等特点, 加大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目前, 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 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模式, 改变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
1. 自我意识个性化。
当代大学生伴随着网络一起成长和发展, 大部分时间与网络亲密接触。网络世界是一个人的自我世界, 纷繁多样的网络游戏, 复杂多变的网络消息、评论等牵绊着大学生的心理, 使得长期沉湎其中的大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极端个性化。
2. 自我认知平面化。
网络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 疏于口头表达、手势与表情等丰富的肢体语言。大学生长期使用网络, 对外界的交流通过指尖敲动键盘与运用特殊网络语言进行简单的平面交流, 久而久之会弱化与人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 价值标准异化。
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情绪表达的随意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情感好恶的个体性等特点, 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容易形成对传统价值的“异化”, 加上一些网络达人不分美丑、不分善恶地随意炒作, 任意地散布不良信息, 间接地扭曲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极易引起涉世未深大学生的追捧, 直接影响他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标准, 价值标准发生的异化。
(二)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引发感恩教育弱化
家庭教育是对社会正在成长的一代进行教育的形式之一, 家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影响其孩子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对于生活在“四二一”家庭中的“90后”大学生而言, 家庭结构的改变, 生活环境的变化, 思想观念的转变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生活物质丰富, 导致家庭教育方面重智轻德,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家庭氛围让大学生自我意识感膨胀, 以自我为中心, 感激、尊重、珍惜似乎成了他们成长环境中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责任淡薄, 依赖思想, 享乐意识, 不愿付出, 渴望不劳而获。
(三) 学校教育重心的偏移, 造成感恩教育偏颇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全方位素质培养与人格塑造存在一定的偏颇。学校教书育人功能体现更多的是教学, 没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缺乏情感沟通, 情感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粘合剂与催化剂, 影响塑造与培养大学生感恩教育意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 高校缺乏的不是感恩思想, 主要缺乏切实的感恩教育。教育的形式主义是感恩教育的泥潭, 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 形式主义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让大学生感恩情感钝化与迷失。
(四) 社会不良现象的熏染, 导致感恩教育遗失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是大学生人格塑造与养成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竞争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功利性、竞争性, 这种观念也渗透到了大学生的生活。社会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一定形式、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畸形与扭曲。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不断侵蚀精神层面, 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必然造成唯利是图, 导致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道德心淡薄、行为方式示范等。
二、网络化视域中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重构探微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成才、成功、成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环境, 不断拓宽感恩教育的新路径。
1.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必要前提。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自身而实现的, 感恩教育需要大学生拥有自我意识, 进行自我教育, 才能不断地内化、提高自我意识。大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发自内心地接受感恩教育观点, 通过自我教育进行自身能力的挖掘与提高, 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开展感恩教育时, 应该树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是感恩教育建构的主体的观念, 使其带着主动性、客观能动性参加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2.家庭正确引导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石。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成长时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的言行举止、价值观等都会为孩子提供示范作用。首先, 家长以身作则, 树立感恩榜样。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利于孩子健康心智的成长, 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更新教育理念, 重塑感恩情怀。引导孩子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尊重孩子的权利, 构建感恩教育的平台,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根据网络时代步伐, 改变教育方式, 减少依赖意识, 加强自立能力。最后, 加强感恩实践, 培养责任意识。家长应引导大学生进行实践劳动, 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 并实施适当的教育培养感恩意识, 同时积极鼓励孩子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 增强责任意识。
3.学校正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凸显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现行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内容缺乏可实践性, 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应当把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 高度重视学校道德教育。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 一些高校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网络视域 篇8
一、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是关于人与组织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理论, 其以个人为节点, 人与人之间进行复杂或简单交往构成社会关系网络, 关注个体、团体、组织和系统的关系模式。[1]社会网络理论源于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并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服务。
1.社会网络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最初出自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 (Radcliffe-Brown) 。[2]布朗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是一群特定个体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 这种关系表现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交往。[3]自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结构网 (fabric web) , 并从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 构建了社会网络的理论框架。
2.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网络理论假设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且这些行为结果与行为人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其主要包含“强弱联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三大核心理论。
格兰诺维特 (Mark Granovetter) 在1973年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 (The Strength of the Weak Tie) 一文中最先提出联系强度的概念。他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性和互惠性四个维度将联系分为强联系 (Strong Tie) 和弱联系 (Weak Tie) 。强联系一般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发展起来, 群体内或群体间联系密切, 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但成员间相似性高, 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通常相同, 所以通过强联系获得的信息资源常是冗余的。弱联系则发生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群体间, 群体间异质性较大, 跨越不同信息源, 能充当信息桥梁, 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 并通过个体在群体内传播。
林南 (Lin Nan) 2005年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4]他还提出社会资本的三大假设:地位强度假设、弱关系假设、位置强度假设。地位强度假设认为:“初始位置越好, 行动者越可能获取和使用好的社会资本”;弱关系假设认为:“关系越弱, 自我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资本”;位置强度假设认为:“个体越靠近网络中的桥梁, 他们在工具性行动中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好”。总之, 网络参与者自身占有的资源越多, 在网络中的中心度就越高, 与其他参与者的交往机会越多, 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越多。
美国学者博特 (Ronald S.Burt) 在1992年《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结构洞 (StructuralHoles) 理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少数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 (disconnection) 的现象, 即拥有互补资源或信息的个体之间存在的空位, 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因而称作“结构洞”[5]。如下图, C作为A、B两团体间的唯一信息桥将两个分裂的组织联结起来, 形成有联系的组织, 同时它们三者之间也构成了结构洞。胡凡刚, 包惠民等学者认为:“C利用其位置优势, 从而可以拥有获得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权力, 是否有效地利用结构洞可以决定组织是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还是向消极的方向发展”[6]。
二、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人际关系的和谐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师生关系本为纯洁互助的人际关系, 新时期受庸俗商业思想与功利主义的影响, 师生关系已然异化。正如鲁洁所说:“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的意义, 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7]为了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 家长给老师请客送礼的现象已见怪不怪, 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凸显着功利性和工具性目的, 而价值性目的受到忽视。
2.师生关系的单一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群体间紧密的、多样化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群体内外的信息交往, 紧密的强联系有利于群体人员间传递隐性知识。班级授课制下, 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主要发生在课堂上, 此外没有更多的接触。单一化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间关系疏远, 使师生在心理上产生芥蒂, 甚至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冷漠疏远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表明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或畏惧,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师生间存在沟通上和心理上的鸿沟, 致使师生在课堂外无“交情”可言。事实上, 师生关系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 更是以情感、思想等为纽带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杜威也指出:“社会通过传递过程而存在, 传递是年长者把工作、思考和情感的习惯传达给年轻人。”[8]
3.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服从倾向
林南 (Lin Nan) 认为:“处于某种战略位置 (location) 或等级位置 (hierarchical position) 中的社会关系能够为个人提供以其他方式不易获得的关于机会和选择的有用信息。”[4]教师作为“术业专攻者”, 相对于学生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本, 地位相对于群体内其他成员更重要, 这是教师能够树立权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学生社会资本增加途径多样化, 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但教师传统“师表意识”致使其难以转变控制的权威理念, “独白式”、“布道式”等教学方式仍为教师最主要的权威表现, 这些权威由内而外地控制着学生的行为, 指引学生走向服从的一边;学生对教师的“原始依赖性”致使大部分学生难以突破心理障碍挑战教师权威, 新型师生关系仍存在权威 - 服从倾向。
4.师生关系结构存在失衡倾向
盛亚、范栋梁等学者认为:“占据中心位置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非重复信息, 并具有保持信息和控制信息两大优势。”[9]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主要通过“好学生”和班干部来进行。“好学生”与班干部作为教师与其他成员的桥梁, 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占据整个班级社会网络的重要位置, 成为社会网络中的“优越主体”, 控制和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负责的对7所小学705名五年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是数学成绩还是语文成绩, “干部”学生中的“好”者比例都要远远高于“群众”学生中的“好”者比例, “干部”学生中的“中”者比例远远低于“群众”学生中的“中”者比例, 而“干部”学生中的“差”者比例近乎为零。[10]可见失衡的师生关系结构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1.增加师生交往频率, 关注师生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关注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及结构, 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形成的文化对群体及个体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消极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社会关系限制着思想流通与实践。[11]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师生关系去功利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师生交往频率, 增强师生间的强联系, 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 从而促进师生间诸如道德品质等隐性知识的传递。
关注师生关系网络, 有意识地将构建和谐的师生网络是增进师生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开班时举办促进师生了解的“破冰活动”、班会、附有班级荣誉的集体活动等都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2.拓宽师生联系途径, 加强强弱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建立强联系有利于亲密群体内部成员的关系, 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条件。而弱联系可促进团体间的交流, 为团体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功利化、单一化的师生关系说明师生间的强联系薄弱, 反映出师生间亲密关系的缺失。师生联系途径的多样性有利于师生关系去单一化, 实现多元化。建立师生间的强联系, 主题活动、兴趣小组都是实现密切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学生和教师根据兴趣爱好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小团体内联系密切, 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强联系, 而与其他团体的联系较少, 弱联系薄弱, 新的资源和信息难以传播, 不利于团体的长足发展。举办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增强强弱联系的重要途径。如举办师生间的座谈会、建立师生交流平台 (微信、微博等) 、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运动会等。
3.合理调配师生社会资本, 彰显民主平等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占有较多资源的成员在团体中占有重要位置, 更容易发展成为社会网络的中心。教师在知识、阅历等方面的社会资本相对比学生丰富, 因而教师在师生网络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容易成为网络的中心。从而在教学环境中, 教师比学生享有更多的权利。如过分强调教师权利, 于学生构成“压迫性”气场, 使学生形成潜在的或显性的“向师性”。
合理调配师生的社会资本旨在保障师与生在网络关系中的地位。其路径有三:通过师生交往与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环境, 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 打破“权威 - 服从”局面;帮助占有较多社会资本的教师放下“权威架子”, 鼓励占有较少社会资本的学生虚心获取社会资本的同时敢于挑战“权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教师可下放给学生更多权力, 设立可体现学生特长的“班级小岗位”, 体现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4.关注师生关系结构, 构建有机课堂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 结构洞的存在有利于掌握较多社会资本的管理者对其他成员的控制, 也为其获取更多社会资本提供便利, 但不利于密切群体关系。班干部及“好学生”占据师生关系网的优越位置, 甚至形成师生交往的垄断;而不占优越地位的学生感到不受重视, 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形成, 导致部分“学困生”难以进步, 而有机课堂要求所有师生共同成长。
避免结构洞的出现实质上要平衡师生关系结构, 关注师生交往的“平铺性”, 避免只注重某一程度学生的“层次性”交往。这要求教师要关注班级每位学生, 使学生能够感到他们是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发现学生的特色及专长, 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网络中的价值;减少甚至消除师生交流中介, 实现师生“我—你”直接对话。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真正地成为网络中独具特色的成员。
参考文献
[2][美]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3]黄玮强, 庄新田.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4][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姜卫韬.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6]胡凡刚, 包惠民, 刘玮.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3 (8) .
[7]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l (4) .
[8]杜威.我的教育信条.赵祥麟, 王承绪,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9]盛亚、范栋梁.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科学学研究, 2009 (9) .
模因论视域下网络语言的传播探析 篇9
一、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meme)’最早由英国的道金斯在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中 提出 ,‘meme’一词来 源于希腊 , 原词为‘mimeme’,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它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其核心为模仿;所有能够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的信息都可以称为模因”。[3]模因的表现形式及传播途径均丰富多样。音乐、服装、建筑风格甚至是思想等只要传播开来都可以被视为模因。模因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形成的一种新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文化的进化规律”[4],“语言是模因复制传播的主要载体,语言模因论用来解释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律”[5]。在语言的传播中,模因可以是词素、字词、句子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些字、词、句可以被模仿、复制,形成新的模因,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模因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作为特殊语言的网络语言同样可以用模因论来分析其衍生、复制及传播。
二、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类型
“模因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模因为‘相同的信息异型传播’,表现型模因为‘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6]
(一)模因基因型传播
基因型模因的主要特点在于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基因型模因,主要体现在缩略语、谐音、借称、符号等方面。
缩略语:为了达到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网民通常选用缩略语来达到经济性的目的。缩略语很好地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基因型模因。如英语缩略语:BBL(be back later),FTF(face to face );汉语拼音缩写:GG(哥哥),J J(姐姐)。这些缩略语虽然形式简单,但是传达的信息却和原来的语汇意义一致,因此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谐音:谐音最能体现网络语言的模因基因型传播。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主要体现在汉字的谐音、数字的谐音以及由这些符号组合的混合谐音上。汉字谐音:鸭梨大(压力大),童鞋(同学),围脖(微博)等;数字谐音:886(拜拜了),98(酒吧)等;语码混合谐音:米too(me too,我也是),+U(加油)等。这些网络语言发音相似,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此同样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借代:网络传播中,通常会出现借代的现象。一般不直接说出某个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此事物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来传达意义。例如,用“小强”来指代“蟑螂”,用“恐龙”来指代“相貌丑陋的女性”,用“菜鸟”来指代“初级水平的新人”等。
此外,网络中非语言符号的出现,弥补了语言符号传播意义的缺陷,在网络中同样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网络信息的录入主要依靠键盘操作,这一特点使得网络中非语言符号大量涌现。表示同一意义的笑有很多符号来表示:O (∩_∩)O~ ,?,(*^__^*) ……,(^o^)/~ ,^O^。这些符号虽然形态各异,但是表达的内容却和原始信息相同,因此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二)模因表现型传播
表现型模因的主要特点为形式相同,但是传达的意义各异。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表现型模因传播。例如,自从“江南style”一词出现以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XX style”:航母s tyle ,春晚s tyle ,教师s tyle等,虽然形式相同,但是其传达的意义却各不相同。网络语言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不仅体现在网络词汇上,网络流行语将网络语言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的“蓝翔体”———“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广告语源自演员唐国强为蓝翔代言的广告,句式十分经典,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传播,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版本的“那么问题来了,XXX哪家强?”2015年羊年最新的网络语言“duang”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热议。2015年,有网友将成龙2004年代言的某洗发水的台词与传唱度十分高的歌曲《我的滑板鞋》进行了编辑实现了神同步,而恶搞视频中出现的台词“duang”一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成龙的台词被争相模仿,形成了各种版本的“duang体”,要么达到娱乐的效果,要么达到调侃、讽刺的效果。以上流行语,虽然表达的意义和侧重点不同,但都运用了同样的句式,网络流行语的成功传播将模因表现型传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原因
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的复制和传播,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传播载体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心理因素。
(一)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
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中,与传统的语言形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网络词汇的特点来看,网络语言用字、用词节俭。网民还利用键盘输入的特殊性,打破原有书写符号规范的限制,创造出新的音形义结合体,如利用字母、数字以及图形符号等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内涵。此外,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以及自由性的特点,网民经常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追求新颖性,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与众不同。诙谐性是网络语言的又一主要特点。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得网络语言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网民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幽默诙谐的网络词汇,以此使得网络的交际空间和阅读空间更加轻松。正因为以上特点,网络语言更容易被人们注意、理解并接受,具有了很强的复制能力,从而得到广泛复制与传播。
(二)传播载体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载体互联网为模因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十分快,使得网络语言的模因可以同时传递给很多人,而每个人所接收到的语言模因都是完全一致的。网络语言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快”,这一特点使得网络语言模因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从而被大量复制并广泛传播。例如,2014年3月31日,马伊琍发微博来回应文章出轨事件:“恋爱虽易,结婚不易,且行且珍惜”。短暂的时间内,这条微博被网友迅速转载并评论,截至目前,这条微博的转发量达到577178次,网友评论1275723条,点赞数达到2567867。这条微博一经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最终形成“马伊琍体”。网友争相模仿,使得网络中出现各种版本的马伊琍体。而网络语言如此快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均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
(三)网民的心理因素
网民在网络语言的模因复制与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民是传播的主体,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可以在互动中随时转换角色”。[7]网络语言要得到成功地复制与传播,必须顺应网民的心理。首先,网络语言顺应了网民娱乐时尚的心理。就语言而言,它本身必须具备时尚性才可以被使用者模仿、复制、传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因,而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便是时尚性。其次,网络语言还顺应了网民彰显个性的心理。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创新性。语言模因与创新心理紧密联系,语言正是在不断地模仿中更新。网民通过创造新的网络语言来彰显个性,而这种创新性的模仿为网络语言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语言的多种变异形式很快形成语言模因,被网民模仿、复制、传播。此外,网络语言还顺应了网民减压宣泄的心理。由于网络交际的隐匿性,网民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无所顾忌,通过使用和传播一些粗俗的网络语言来达到减压宣泄的目的。可见,网络语言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是因为其顺应了网民娱乐时尚、彰显个性以及及减压宣泄的心理。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网络语言的传播主要有两种类型:模因基因型传播与模因表现型传播,而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复制和传播与其自身的复制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网络语言的复制和传播为网民提供了诸多益处,然而,网络语言成功复制与模因的例子中不乏一些网络粗俗语言的模因。网络语言中充斥着低俗、暴力、色情类的语汇,这些语汇通过模因成功得到复制和广泛传播,从而严重污染了网络传播与交际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脉络,以一个客观、动态的视角来审视网络语言及其传播,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传播与交际环境。
摘要: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模因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其可用于分析和阐释文化的进化规律。网络语言与模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模因论为研究和分析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利用模因论的相关观点对网络语言的传播类型及原因进行探析。对网络语言及其传播的探析,可以使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衍生和发展有更深的理解。
网络视域 篇10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我国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得到推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系统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有待进一步实现档案、图书的一体化管理。本文通过对国内、国外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一体化管理图书档案管理管理模式
档案、图书同属文献信息资源范畴,在许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不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伴随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图书、档案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利用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一体化管理是档案、图书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图书、档案一体化整合模式的实现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建设,网络、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行业部门之间的广泛联盟和交流以及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都为我国档案、图书事业的一体化管理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可靠的保障。
1国内、国外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开始对档案、图书一体化建设研究比较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至此已经有六十年左右的历史,也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如李群的《信息时代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在欧美的新趋势》、张卫东的《欧美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实践及启示》、李农的《欧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际合作趋势》等。
1.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关于档案、图书一体化建设的研究,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70年代末到二十世纪末,这段时期不论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水平来看,档案、图书一体化建设研究仍处于艰难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属于起步阶段。在此期间产生了很多理论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有黄宗忠的《试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万青的《试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陆汉荣和秦健民的《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思考》等等。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馆、图书馆的许多信息资源都被数字化、网络化,电子档案馆、网络图书馆等相继出现,档案、图书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档案、图书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术热潮,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如辛杨的《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徐翠艳的《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研究》等。
2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1根源的一致性
根源的一致性是二者实现一体化的内在条件,为一体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行性保证。图书、档案同属于知识信息,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存储和传递知识信息,二者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古代,图书、档案同源一体,古代人在生活和交往中,用结绳刻契的方法,标记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信息,起到保存、借鉴、传播的作用,这就成为人类最原始的图书档案。远古的图书、档案的收藏、利用是一体的。档案管理机构图书、修史与档案三位一体,难以分开。如古代集图书、情报、档案于一体最典型的机构是具有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性质的藏书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需求不断发展扩大,对图书、档案也产生出了多种不同需求。因此,原始的一体化结构开始分化:图书在档案的基础上发展并超越了档案的界限、范围和内容,成为可以广泛传播文献。
2.2管理的同一性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各自拥有自己的工作体系,其组成主要包括:工作子系统、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子系统、检索利用子系统以及教育和研究等子系统等。在每个子系统的诸多要素、工作流程方面,二者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加工和整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开发与传递,同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另外,在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等方面,需要进行分类、存贮、统计、保管等同一性处理。
2.3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档案一体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推进了一体化管理的进程。如清华同方开发的RFID图书、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五部分:①数据中心,其组成主要包括: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管理终端,该部分的功能是集中对图书、档案管理信息等进行储存和处理;②内务管理系统,其组成主要包括:管理终端和标签发行、打印终端,该部分的功能是统一制作图书、档案信息RFID标签,以及对新建图书、档案等装入RFID标签;③流通管理系统,该部分的功能是检验图书、档案,并验证RFID标签内信息;④查询系统,通过管理终端、手持机等对图书、档案的位置进行查询;⑤管理系统,设置系统的功能和权限,同时对账号进行管理等,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使得该系统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信息技术保障了一体化的进程。
2.4专业教育的培养
通过组织开展图书、档案专业教育,进一步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加纳德先生曾说:“物的现代化是表层的,人的现代化才是深层的。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离不开人的因素,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教育为依托。近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四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中,已经纳入了图书、档案专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
2.5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
在宏观管理方面,国家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能,实行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一体化管理模式。1987年10月,由原国家科委牵头,成立了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会,原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社科院邮电部等15个部委参加了该协会,它是全国文献资源系统的最高协调机构。在标准化方面,国家也为图书、档案一体化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1985年国家标准局就发布适用于图书、档案、情报各部门的《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通过立法手段,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
3构建整合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新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宝康1956年指出,档案界要开展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研究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图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理论开始转向实践。
3.1加强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互借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时代逐渐到来,计算机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目前,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来看,各项工作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分散的、规模较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很多用户能够进行综合性利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虚拟的馆藏。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各种通信手段,读者可以利用这些电子信息资源,向网络节点下的任何文献销售或生产部门通过多渠道、多载体的形式对所需文献信息进行预订。
3.2加强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研究,构建一体化模式
关于如何构建网络视域下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构建整合档案、图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图书统一管理体系,这种体系既是档案馆,又是图书馆,借助这种体系对档案、图书等进行收藏;二是宏观上实现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微观上保持各自的体制,二者在横向上展开联系与协作,进一步组成统一的网络。
3.3执行有效的协调、组织、管理模式,保障两馆统一建设
一要协调好利益,在一体化过程中,两馆工作人员存在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负责人需要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二要对两馆原有设备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利用,通过优势重组,充分发挥物质资源的效用;三要实行有效的管理,积极促进图书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3.4培养高层次的适应一体化需要的人才队伍
在网络视域下,要想顺利的进行档案、图书一体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这方面的专业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队伍。为此,高校在培养图书、档案人才时,在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巩淑芳.高校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科技信息,2010.
[2]韩玺.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回顾与新思[J].情报杂志,2009.
[3]赵益民.图书情报档案事业一体化整合模式构建[J].图书情报研究,2010.
[4]李晓辉.高校实现图书档案资源共享的途径[J].兰台世界,2011.
网络视域 篇11
开源软件优越的性能可以为中国的教育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 可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切需要, 可以节约有限的教育经费。开源软件内在的开放精神更符合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更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尤其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创新精神。开源运动之所以迅速席卷全球并在各国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并不仅仅在于它使得软件源代码可以免费获得、自由修改, 而且在于它们对自由共享、技算机软件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开发模式和世界软件业竞争格局所产生的并将继续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影响。更重要的是, 这种影响已超出计算机软件和整个IT界, 关涉人类价值观、知识产权伦理精神等深层问题[1]。
国外的开源软件应用到教育领域已经有很多案例。巴西教育部设立了ProInfo计划, 从2008年起在中小学部署Linux和KDE, 大约会有5200万学生受惠于该计划。这项令人感兴趣的名为ProInfo的计划不仅仅提供设备 (计算机和网络连接) , 还向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开放内容。安装在学校信息实验室系统上的软件是“Linux Educacional 2.0”, 基于Debian的发行版。印度国家自由/开源软件研究中心NRCFLOSS (India) 专门负责linux在政府及公共领域的应用推广和研究。俄罗斯在全部学校使用基于Linux的Russian OS, 大力推广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在国内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展开, 但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开源软件替代商业软件以及开源软件促进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由于Windows的垄断和“先入为主”的习惯势力的影响, Linux等开源软件在国内的推广仍有很大阻力。另外, 开源软件的基础在社区, 而中国开源社区很弱小, 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几乎没有支持开源社区的基金会。国家支持科技的经费很难用于支持开源社区, 这方面亟待进行制度创新。
埃里克·雷蒙德在他的《集市与大教堂》一书中论述了了集市和大教堂模式的不同之处。世界上的建筑可以分两种:一种是集市, 天天开放在那里,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还有一种是大教堂, 几代人呕心沥血, 几十年才能建成, 投入使用。当你新建一座建筑时, 你可以采用集市的模式, 也可以采用大教堂的模式。一般来说, 集市的特点是开放式建设、成本低、周期短、品质平庸;大教堂的特点是封闭式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品质优异[2]。
从微观层面上, 开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阻力来自于个体。一线教师接受的是传统的windows教育, 对软件的认识不够全面, 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宏观层面上, 我们缺乏一个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探索开源软件教育应用的网络实践社区以及一批拥抱开源文化的教师群体。开源文化是人们在Internet上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知识结晶、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 是参与开源的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开源文化的精髓是:知行合一、合作创新、同伴互助、社区协作、Hava Fun。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已经验证了“集市模式”在非物质领域要优于“大教堂模式”。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 传统的“大教堂模式”培养出的只是若干专家, 一线的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专家的培训。如果我们将“集市模式”引入到教师培训领域, 开发一个设计良好的社区平台和基本的培训框架, 开展基于教师同伴互助的自组织培训, 带动一批“先行者教师”通过社区互动生成教学产品, 由这些来自一线实践的教学产品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社区互动。社区参与者频繁有效的参与重构运动一方面可以形成更完善和更实用的教学产品, 另一方面重构的过程是后续教师最好的学习资料, 而这种重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培训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种“集市模式”的教师培训, 开源软件和开源文化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我们要在教师中推广开源软件, 其次我们要构建善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分享的开源文化。通过网络社区来带动一线教师参与开源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实践活动, 走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创新的路线, 从而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探索一种新的开源的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微观问题。用定制好的基于Linux的自启动U盘来实现在普通PC电脑上运行Linux, 这样教师不改变现有的电脑就可以体验开源软件, 从而解决教师的技术门槛问题。U盘的低成本可以很容易实现一个教师一个U盘的覆盖率, 从而在不改变现有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普及Linux的教育应用。
在一线教师能够1普遍使用Linux的同时, 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开源文化理念的网络实践社区—“篱笆桩” (http://www.peercoaching.cn/) 。Web2.0所蕴涵的共享、开放、参与、社会性等元素, 恰好能够兼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学习环境要素, 因此, Web2.0为教师有效开展远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基于Web2.0的教师发展平台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协作性、跨时空自组织和非线性、参与性和共享性、信息分类自动化和适应性等特点为教师的远程研修和学习创设理想的环境[3]。
在“篱笆桩”上我们引导教师开展基于开源软件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分为4个阶段:
1) 初期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 因为信息技术老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技术, 有能力解决一些初级的技术问题;
2) 在每个学校都有若干熟练掌握linux的信息技术教师后, 再逐步开展其他学科的开源软件教学研究, 如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3) 在学科教师掌握开源软件之后, 可以开展“学生作为技术的创作者”的教学创新活动, 这样学生所参与的学习会比作为教学技术的接受者所参与的学习更有意义;
4) 学生掌握一定的开源软件之后, 可以开展“后喻文化”活动, 让学生带着U盘电脑回家教授家长相关的开源软件, 一方面是作为课堂学习的巩固练习, 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沟通、解决10岁~16岁阶段儿童逆反问题。
篱笆桩教师网络实践社区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网络的实践平台, 教师们可以在社区中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行在线的行动研究、进行教师间的同伴互助等等。在没有任何商业推广的前提下, 篱笆桩教师网络实践社区已经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发展到了2000名用户, 充份证明了网络实践社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万江平.2020自由开源软件发展蓝图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
[2]埃里克·雷蒙德.Cathedral and the Bazaar:Musings on Linux and Open Source by 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M].O'REILLY&ASSOC INC, 2001: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