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传播视域

2024-05-15

城市传播视域(共10篇)

城市传播视域 篇1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继续增长, 城市主体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城市中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频发。医患纠纷、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拆迁问题、城管执法等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种“城市病”的具体表征。与此同时, 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城市生态系统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城市事件”发生时基于城市传播的城市舆情引导成为城市事件良性发展的重要引导机制。

关于舆情的研究, 通过CNKI关键词搜索, 从2003年至2013年十年间, 共有舆情研究论文7172篇, 城市与舆情结合的相关研究共16篇, 大多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对城市舆情与城市形象进行研究, 未注重城市现实空间的舆情研究及未形成城市传播与城市舆情引导的系统研究。本文之所以选用城市传播的视角一则缘于城市传播与城市舆情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二则由于城市传播与城市舆情的良性发展越来越成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传播与城市舆情

城市传播与城市舆情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城市舆情是推动城市传播的内容源。二是城市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城市舆情的发生、引导中。那么, 首先什么是城市传播?什么是城市舆情?二者关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城市传播, 以传播载体划分, 城市传播是指以城市作为传播媒介和城市中现代传媒的传播。以城市作为传播媒介主要指城市现实空间的传播, 如公园、道路、火车站等。城市中的现代传媒则指的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大众媒体与新媒体。以城市现实空间为本体衍生出的城市文化传播、城市代际传播等都是城市传播的研究维度。

而舆情古已有之, 关于舆情的定义, 众说纷纭。就学界已有的观点来总结, 舆情就是指社会民众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所采取的情绪、态度、意见和要求。笔者认为“舆情”在城市的框架之下可以定义为:城市舆情就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城市其它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各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态度、意见、看法及其表现的总和。

从广义上来说, 城市舆情成为城市传播的内容源, 城市中发生的危害城市主体利益和安全的事件时, 事发地的信息传播以及城市媒体竞相赶往现场、发布公告、传播信息、引起注意。而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城市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媒体迅速采取积极的舆情引导和应对措施, 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

事发地的信息传播指事发地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发布的关于事件的公告、发展动态、处理方式等。

城市传播介入城市舆情的发生, 主要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是指城市管理者、城市宣传者、城市其它相关机构策划和组织的城市传播事件, 以传播城市、提高城市知名度、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对外交流而成功举办的城市文化、体育、娱乐类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等从开始申请到取得成功, 参会主体空间的传播及城市中的各大媒体对事件的进展情况解读、事件过程中的逸闻趣事、事件实施中的难题解析等所做的连续报道持续地引发了本城市主体及他城市主体甚至全民的全程关注、讨论、监督等。而这种由政府和城市管理者有目的的组织和策划的城市传播事件, 引发了城市市民的大讨论, 无形中促成了市民对城市事件的间接参与。城市传播引发了城市舆情的发生, 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间接参与是指媒体在没有报道策划的前提下, 在城市事件发生时, 媒体的议程设置、报道取向、报道方式、报道立场及隐含的价值观无形中将形成事件发展的片面报道和错误引导。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这种间接性参与导致的错误引导更为常见。

城市传播和城市舆情相互关联而共生, 那么城市传播和城市舆情怎样关联才能互相作用, 共同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

二、现实的舆情空间与拟态的舆情空间的互动

“舆情的重要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作为舆情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中介性社会事项和舆情空间等。”[1]这几个因素共同构成了舆情, 缺一不可, 而这几个元素共同发挥作用, 统一于其承载物即舆情空间。“舆情空间, 是指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地方, 是一个容纳舆情主客体、中介性社会事项、软硬环境在内的多维‘互动’社会空间。”[2]

城市传播视野下, 城市舆情主体主要指居住或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作为城市舆情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主要指管理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中介性社会事件指发生在城市的与城市主体利益休戚相关的事件, 也就是刺激舆情发生的事件;舆情空间则指舆情发生的地方, 也就是承载舆情发生的场所, 现实场域与拟态空间。因此, 城市舆情空间又分为城市现实舆情空间和城市拟态舆情空间。

现实的舆情空间指城市的公共场所, 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本城市民众就发生在本城的公共事件聚集在某个公共场所发表意见和看法。如某城市民众集体针对某城市政府部门的不作为而示威游行, 或者集体讨要说法的行动。

二是其它城市民众就发生在某个城市空间中的公共事件发表观点、看法, 以引起本城市管理者的注意, 对发生在他城市中的事件趋利避害。如2014年3月1日昆明暴恐案以后, 其它城市民众纷纷声讨暴恐分子的同时, 家人和市民自发前往昆明火车站祭奠死者。其它城市管理者也加大了对城市公共场所的安保, 同时促进了公共场所安全保障制度的修订和逐步完善。

城市拟态舆情空间是以新媒体为传播平台的新舆情空间, 拟态舆情空间的议题大多来自现实舆情空间, 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公共拟态平台的广泛使用, 使得拟态空间中针对某一事件的讨论能迅速汇集相同观点或不同观点的民众或围观或发表见解。空间是拟态的, 事件是真实的, 观点是主观化的, 这是拟态舆情空间的主要特征, 而正是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既鼓励了民众大胆谏言, 也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普及, 网络舆情也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舆情监测和调查的重要领域, 人民网、新华网等有专门的舆情专栏, 其它各大网站均有论坛或者微博等版块进行舆情监测和舆情调查。

如前所述, 城市传播是以现实空间的传播和城市中媒介的传播为面向。现实空间的传播与城市舆情空间相重合, 现实空间的传播多以空间内的标志牌、空间设计、内外部结构等元素来传播信息, 当中介性事件发生后, 首先要有保障民众生命安全的现实空间如避难所。事件发生后临时休息室、临时心理咨询室的设置等为在场民众排忧解难或提供舆情的次空间。同时大众媒体则需要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对场外观众进行解释性报道和事态的跟踪采访、深入调查, 避免谣言和误传导致的社会不良情绪高涨。

城市中新媒体的拟态舆情空间传播将现实空间的舆情表达充分延伸到拟态空间中, 拓展了舆情传播的空间、实现了舆情信息的充分共享, 不同空间文本的互动互通形成有针对性的谏言献策, 有利地推动政府政策方针的制定。

由此分析, 城市的空间传播和传播空间即为城市舆情空间的某种重合, 为民众舆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可能的舆论表达场所, 并积极与新媒体合作。双管齐下、及时有力地疏导了城市民众的情绪, 为城市提高城市民众的政治文明素养提供了有效的应对空间。

然而, 民众的舆情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甚至非理性的行动。城市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引导和疏导城市舆情的发生、发展, 使民众理智的舆情真正成为推动国富民强的民间动力。

三、城市舆情的引导机制与策略

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流动人群增多, 而城市公共场所为城市人群聚集提供了可能。由于城市本身发展的问题和城市中民众对于涉外事件的强烈抗议所引起的游行示威。城市网络技术的普及、信号的覆盖、接收终端的便利性为城市主体提供了随时随地发表言论的拟态空间。无论何种形式的舆情反应渠道都充满了感性, 且易被他人煽动性, 为了让舆情信息和舆情更有价值, 渠道的引导性建设和舆情内容的引导机制成为必然。

(一) 城市现实公共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

城市现实公共空间分为硬件现实空间和软件现实空间。硬件现实空间指城市公园、博物馆、广场、道路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软件现实空间指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人。发生在城市现实空间中的舆情, 大多是以行动甚至暴力的方式表达对中介性事件的情绪和态度。如游行示威、打砸抢。为了避免暴力冲突, 可在公共场所临时设立游行区, 疏导游行人群, 缓和情绪, 同时与游行人群对话, 防止非理性暴力不合作。同时防止打砸抢和暴恐案等极端恶劣的行为。城市在建设规划初期或城市改造过程中, 应自觉设立多个应急避难所, 并安装紧急报警装置, 危机事件发生时可多方面避难。

城市市民应配合公共空间的工作人员在舆情行为发生后应积极疏导公众有序撤离、联系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避难引导等。

(二) 城市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

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主要是以网络为中心构造的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新媒体的强势发展, 为拟态空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平台, 行行色色的网站都设有论坛、微博等反馈渠道。基于新媒体的拟态空间信息扩散快、匿名性强等特点, 深受民众青睐并正在成为一种习惯, 对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也更富挑战性。

首先, 政府网站、企业官网、各大媒体官网等应设立民众沟通和交流渠道, 就投诉、建议的内容引向相关管理部门。如帮助链接相关管理部门。同时设立第三方舆情监督检查网, 就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进行网上跟踪调查。

其次, 制定法律并提供网络法律咨询, 强化网民言论自由语境中的法律意识。建立辟谣专区, 谣言蔓延时通过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发布真实信息的具体验证方式和结果链接, 及时处理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

再次, 大数据将成为分析网络舆情的又一重要工具。运用大数据进行“全网搜索、自动采集、定向追踪、分析处理、自动预警、统计报表”[3]等功能, 对微博、微信、贴吧、搜索引擎等所有有关舆情事件的信息进行全方位信息管理和有针对性的引导, 为庞大、杂乱、分散的网络舆情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模式。

(三) 现实空间和拟态空间相结合的舆情引导机制

其一, 两种空间的交叉和互动形成新的空间形态, 如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微博。传统媒体利用其公信力吸引受众, 同时开通拟态空间通道高效率、低成本沟通民情, 从空间结合的现实来看, 这种新的“第三空间”往往会开通舆情专栏、舆情监测和舆情调查。

其二, 两种空间并非对等对接。现实空间的引导与拟态空间的引导机制根据各自空间的不同的特点而不同, 现实空间有其局限性, 发生在一城市的事件并不一定会发生或波及其它城市。而拟态空间则不同, 发生在一地的事件就是发生在全球的事件。因此针对不同的空间特性掌握不同舆情的变化规律, 根据变化规律制定对策。

其三, 防止空间的过度使用引起的空间变异, 即事件发生后不久则接二连三发布不同的信息和公告, 形成信息轰炸, 引起民众对事件性质严重程度的怀疑和对事件管理者事件处理能力的怀疑。因此, 适当的时机现实空间和拟态空间同时发布信息, 或一媒体发布信息另一媒体补充信息, 避免信息紊乱和引导错位。

其四, 动员奖励机制。动员城市主体不断学习、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而后文明舆情。

四、结语

现实空间传播和城市中现代传媒的传播成为城市传播自身形象、沟通城市、发展城市的重要传播渠道。

现实空间的舆情直观地反映城市民众对城市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某些问题的不满意或者不赞同而发表的看法。这种空间形式的引导机制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 为打造个性化、人性化城市不断探索。

而拟态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形态, 与现实空间的互文互动成为城市舆情发生发展的重要领地, 因此重视拟态舆情与现实空间的结合引导, 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 最根本的是制度的保障和文化力的渗透, 制度的保障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通过正确、合法渠道保障自己的舆情权利, 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同时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知名度。

摘要:城市传播是指城市现实空间与城市中现代传媒的传播, 城市传播的空间载体与城市舆情的发生空间互文互动, 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引导城市舆情、推动城市发展、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城市现实空间与拟态空间的角度来论述舆情在两种空间中的发生、发展及其引导机制。

关键词:城市传播,城市舆情,现实空间,拟态空间

注释

1[1][2]毕宏音.影响民众舆情的中介性社会事项[J].广西社会科学, 2014 (11) .

2[3]尹培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J].新媒体, 2013 (7) .

城市传播视域 篇2

在社会经济维度, 广告乃是社会生产力之一种, 是商品得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桥梁和中介。在社会文化维度, 广告不仅传播着各种社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各种丰富的科学知识, 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接受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标准乃至整个生活方式。之所以如此, 乃是因为广告的根本目的是要推销商品,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自己传播的信息让最大多数的接受者产生共鸣。而产生共鸣的前提则是广告表达的意义为接受者所接受、认同并乐于分享。所以,广告从自身的利益和目的出发, 总是利用社会各阶层所喜好的时尚和流行来构建自己的内容和形式。

于是,广告通过对时尚和流行的某些内容或形式的倡导和引领来与之互动, 而时尚和流行也因其被融入了广告而获得更具广度或深度的传播;于是, 广告与时尚和流行在意义层面上产生了复杂的主体关系。要弄清楚这关系的复杂程度, 就必须探究广告是如何利用和表现时尚与流行, 进而影响它们的。 笔者认为, 首先要对时尚和流行有个较为全面的界定, 其次才是弄清广告如何打时尚和流行的牌子。而广告又是如何与时尚进行融合的。

一、广告与时尚、流行相互建构

首先, 在当代社会,时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前工业社会,生产是第一重要的, 消费被排除在外。 因而, 时尚就其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十分有限的, 更不可能成为左右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支配性力量。但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组织系统的庞大、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尤其是到了后工业社会, 进入了消费社会, 消费就是生产,消费成为社会的第一重要要素和特征。人们的生产不再是过去的以需要创造商品, 而是以商品创造需求。人们的消费不是对商品本身的消费, 而是对符号意义的消费, 因此, 消费行为从经济行为转化为文化行为。时尚由此而获得了愈加重要的地位, 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支配性力量, 开始左右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并进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乐此不疲地追赶,以此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许。而支配这一行为的, 便是隐藏在时尚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消费意识形态。

其次, 广告制造时尚能够促进物的流行。如果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广告的接受者为广告所“唤” 成为消费主体,并在消费过程中指认自己,广告在制造时尚的同时也制造了流行的生活方式。因此,时尚也经常被称为流行。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 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从文化角度来审视时尚, 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它既是大众文化的表征, 又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诸多特征, 同时又以其独具个性的内涵丰富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 时尚文化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特性和表现形态。大众文化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为主导, 这使大众文化认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 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大众的消费需要, 甚至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 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 它追求时尚, 制造和追逐潮流,社会文化生活中“热 ”什么, 大众文化就以 “时尚”、 “潮流”的模式迅即进行商业化制作、商业化生产。

由此,大众文化往往转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去满足大众社会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 广告与时尚文化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这是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相互建构关系。因而,大众文化、时尚文化在完成其传播使命的过程中, 从一开始就寻求着广告的支持并与广告结成了联盟。这是由广告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所具有的极其广泛的社会效应所决定的。

广告在对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行为的引导, 以及对新的文化和文化消费群的塑造中所发挥的强大作用,使广告成了承载大众文化与时尚文化最理想的媒介。当大众化文化以时尚文化的形态出现时,两者的结合更是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广告推动了消费时尚与生活时尚。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广告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推进时尚来发挥作用的。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类型,也拥有了时尚文化的表征。

广告与时尚文化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体现在:时尚文化对广告的内容、形式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时尚文化所涵盖的一切都有可能转化成广告传播的题材。因此,广告对时尚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依赖性。同时,在传播时尚文化的过程中, 广告以大量的、不断重复的、铺天盖地的传播力度, 极易造成时尚流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广告, 就不会有时尚的潮起潮落。

二、把握时尚文化,迎合消费者消费心里

把商品卖出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广告最无可非议的目的,所以一切可以承载商品信息有效到达消费者的东西都值得利用,虽然用得直白赤裸,但真实,时尚因其在消费者中有广泛的关注度而首当其冲地植入广告,为商品推销服务。而时尚就是“ 时间” 与“崇尚”的相加,过了那个时间,崇尚的就不一样了。家居:从单一元素界定风格,到玩转元素混搭设计;美食与美酒:从饕餮大餐到素食主义,从重美食到重食材,从认识洋酒到消费红酒;旅游:从新马泰到欧洲,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敞开大门,环游世界已成为现实,时尚在现代社会简直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时尚改变着生活,所以广告要跟得上时尚变化,把握消费者心理,才能做到准确诉求。

在广告中运用时尚元素,首先,容易把握的是示范效应、榜样作用。鲍德里亚告诉读者: “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 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 。“ 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虽是极端的案例,但说明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上,与会的各国领导人都穿“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引领了世界中国风。

宝洁公司的“舒肤佳”香皂和“潘婷”营养洗发露,分别以“中华医学会”和“瑞士维他命研究院”两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向消费者推荐,很快使商品流行起来。这些广告的成功,无疑都巧借了当代人对名人的崇拜和对权威的信任心理。尤其突出的是现代广告几乎到了十之八九借用明星的现象,尤其是借用文娱、体育明星,因为这两类人在当代是最具眼球效应,并且又最具时尚性,给了大众一个时尚的模版。文娱明星的时尚不言而喻,《无因的反叛》中詹姆斯·迪恩让牛仔裤广为流行;碧姬·巴铎《穿比基尼的姑娘》使世界如此活色生香;玛丽莲·梦露一句“香奈儿5号是我睡觉时唯一穿的内衣”,为这款香水书写了一份独特的时尚宣言。

体育明星在这个包装的时代也常常被打造在时尚前沿,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贝克汉姆:贝克汉姆每到一个地方,不仅喜欢足球的人为他疯狂,就连不喜欢足球的女人们也极度疯狂起来。历史上足坛巨星从没哪位能像贝克汉姆这样男女皆知老幼皆爱。贝克汉姆不仅因为任意球,还因为“贝克汉姆式时尚”。比如贝克汉姆的发型变化比木马病毒感染电脑还要快,发型在变,发色在变,曲直在变,长短在变,无论是莫西干头,胭脂鱼,隆沟辫,还是简单的光头,凌乱的金色短发,贝克汉姆都能掀起令全球瞩目的风潮。贝克汉姆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应该不亚于流行歌手和影星,在时尚方面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所以顶级时尚品牌是趋之若鹜, 百事Pepsi, 吉利Gillette, 耐克Nike,沃达丰电信Vodafone,阿迪Adidas,日本TBC美容瘦身中心, Calvin- Klein ,Instinct香水, MOTO( 摩托罗拉V8) ,police太阳眼镜和POLICE Uomo香水,GotMilk,欧莱雅,DUNHILL等等,以小贝的示范效应强烈冲击消费者。

明星的时尚号召力越来越被精明的时尚品牌看好,与明星打成一片是每个高级品牌的必修课。比如世界著名时装阿玛尼每年发布会成了明星们欣然汇集的时尚红地毯。不过明星是把双刃剑,除了我们常说的用得适合之外,时尚性显得很重要,这方面力士最明显,力士广告恐怕是大陆观众最早接触的广告之一了。近几十年来,力士广告不变的是香艳美女躺在浴池中说出那一句:“我只用力士” , 变的却是每年都不同的时尚美女,而且一定是最红的那个。例如巩俐、张曼玉、刘嘉玲、张柏芝、朱茵、舒淇等等。欧莱雅化妆品亦是如此,恒久不变的广告口号是:“你值得拥有” ,为其代言的全是国际巨星,如巩俐、李嘉欣等等。

其次,在广告中要注意的是适合目标消费者的时尚元素的运用。动感地带除了周杰伦等明星本身时尚示范效应外,根据目标消费者年龄约在15 至23 岁之间,容易受外界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影响,紧跟潮流,从众、模仿心理强的特点,它的品牌个性定位就是:时尚、好玩、探索。

动感地带的LOGO是动感地带和M-ZONE的合成体,主色就用了充满年轻朝气和活力的橙色;“我的地盘,听我的! ” 符合年轻人口味、极富个性色彩的口号;周杰伦的个性和酷同动感地带的品牌表达又很协调;“以舞会友M-ZONE 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 、“ 寻找M-ZONE 人” 活动、“M-ZONE 橙色风暴嘉年华明星见面会”,这些时尚、动感的创意,本身就是吸引年轻人的时尚前卫形式,再加上《动感地带》杂志的出版,更是使种种时尚流行元素得以发扬、传播。动感地带品牌所创造的、所象征的年轻时尚元素已成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借助时尚元素,往往是广告取得成功的一把利剑。

三、引领时尚文化,带动消费者消费欲望

在广告中把握时尚文化, 跟随时尚而动,相对还是被动的,在同质化诉求当中或许会被淹没。尤其肤浅的时尚,只是跟风的重复拷贝。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最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捕捉到时尚, 从而引领时尚,创造时尚,谁就能在广告定位中稳坐这一潮流的第一把交椅。

1999年春节,被媒体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之首的脑白金老头老太版,一句“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脑白金”,赚的钵满盂满。本来保健品是讲功效的,而脑白金却引领了送健康的补品或礼品的消费时尚。乐得脑白金公司高层管理置广大消费者一片声讨声不顾,顶风作案,这支仅仅花费10万人民币制作的广告一直用到2001年中秋。以至于到如今脑白金内部不敢轻言功效市场。生怕做大了功效市场,反而削弱礼品市场的威力。脑白金是从理念上引领时尚,有时候时尚是一种技术,拥有技术的领先优势,就能独占鳌头。鄂尔多斯张志总裁和她带领的技术团队,一直考虑的,就是用技术创造时尚的问题。研究出的数码印花等对于时尚则无疑是“锦上添花”。有香港设计师在参观鄂尔多斯集团的技术中心时,惊叹鄂尔多斯的技术水平之高的同时,更是指出:“在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合作愈演愈烈之时,鄂尔多斯创造出了这么先进的数码印花技术,完全可以将艺术家的作品印在时装上。那无疑将在时尚界引起轰动。”所以鄂尔多斯的领先技术毋庸置疑就是他的广告。

另外,现代物质社会有一个名牌效应,人们对大品牌往往盲目跟风。所以名牌更多的是引导潮流, 创造一种新的时尚文化。李维斯牛仔裤广告就制造了黑色代表流行的理念。牛仔裤的正统颜色无疑是蓝色,但是李维斯却推出了黑色牛仔裤。广告是在一个歌舞厅门口,凡是穿蓝色牛仔裤的不得入内,但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却因为身穿黑色牛仔裤而倍受歌舞厅的欢迎。热衷追逐名牌的消费者不在于买了哪款,买了多少,而在于那个熠熠闪光的LOGO,那是采撷了时尚殿堂最闪耀的宝石的明证。

当消费者信服广告所宣传的东西就是时尚的时候,消费者就已经被说服,消费者就会心甘情愿的变成广告的俘虏。引领时尚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来创造消费者消费欲望,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时尚的先驱。眼球经济时代,再加上以经济实力为基础, 广告借助铺天盖地的媒介, 以反反复复、无所不在获得了话语霸权。

四、广告与时尚艺术融合的对策

广告艺术要了解受众的时尚水平,广告制作应将市场调查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调查广告主的意向,搞清楚通过广告要达到的目的,想利用广告来拓宽市场份额,还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其次应该进行针对广告目标群体的调查,弄清广告受众群体希望能看到怎样的广告。现在有些广告因为太希望达到一个让人震惊的广告效果,在广告表现中,一味地追求前卫,一味地过度炫耀,造成广告与实际脱节,令人难以接受。广告必须紧贴实际,不能云山雾罩,让人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

另外有些广告设计喜欢一味标榜自己的“时尚品质”,广告里的时尚是和平民百姓相结合的时尚,是要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如果广告一味标榜自己的“时尚”,那么结果就是脱离大众,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太高档的时尚产物就不适合了。一般为那些不太贵,又有一定身价的产品,如一则由港星张曼玉演绎的铂金饰品广告,铂金饰品也是一种时尚的象征,它就运用广告的传播方法,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将这些季度的饰品潮流放在消费者的眼前,这就是很好的时尚与广告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另外,广告反过来运用时尚的手法来对广告进行修饰。广告艺术要表现时尚的品位,广告的基本作用就是表现,为了使人们所接受,广告的表现很重要,广告的画面一定要漂亮,只有漂亮,才会引起注意,才会引起潮流和模仿。广告设计可以运用时尚的手法进行适当的渲染,体现出设计者的品位。如在系列广告中,突出自己的口味,层层深入,体现广告漂亮的本质,并使广告本身带动起时尚的潮流。

广告和时尚相融合的表现模式有:

1.聊天模式, 适合直销广告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广告。销售方在直销的过程中,通过朋友般的聊天在无意间来介绍产品,不要让别人认为你就是在做广告。随着人们可支配的时间、金钱越来越多,销售方可以通过邀请函邀请潜在消费者参加一系列的活动,如野外露营,喝下午茶等方式,销售方通过专门的销售人员,以一种平和的语气和参加活动的潜在消费者聊天,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产品,掌握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状况。

2.无厘头模式 ,比较适合电视广告模式。由于“国宝”周星驰开辟了电影界的无厘头模式,使他的电影票房一路飚升,而且,这种模式已经深入到了老百姓的心理。同样,这种模式也可以被电视广告所采用。此类广告针对超时尚的东西,如手机、电玩、网络游戏等,导演一段比较无厘头的电视广告篇,配上易读易记幽默的话语,再放几个搞笑动作进去,电视广告就搞定了!由于可能会购买这种超时尚东西的人,往往对于时尚的理解很深,广告片无需过多的宣传,只需要让这类广告的观众记住这个广告,记住这个产品,就可以了!

城市传播视域 篇3

关键词:城市传播视域,城市舆情,引导机制

如今, 城市发展比较快, 城市中人数也越来越多, 各种事件, 如医疗纠纷、警民纠纷、城管摊贩纠纷等事件频频在城市中发生, 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形象。而城市传播视域下的城市舆情及其引导机制有利于让一些城市事件得到良性发展, 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城市传播和城市舆情的概况

(一) 城市传播

城市传播一般有两个方面的传播, 一个是把城市当做媒介进行传播的城市传播, 如道路、公园等城市现实空间的传播, 就是把城市当作做媒介的城市传播;另一个是城市中现代传媒的传播, 如新媒体、大众媒体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就是城市中现代传媒的城市传播。[1]

(二) 城市舆情

一般说来, 城市舆情, 是指城市中的公民对城市中各项关乎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所主张的看法、意见等一些表现的总和。当城市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或其他危害城市利益安全的事情时, 媒体需要快速采取应对策略, 传播信息, 积极引导舆情, 以便让事情向良性方向发展。

(三) 二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传播和城市舆情是相互联系的, 二者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 城市的信息源是由城市舆情来推动的;另一方面, 城市舆情的发生以及引导都会被城市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城市舆情空间是城市的空间传播和传播空间的一种重合。[2]城市的建设发展方面, 城市传播和城市舆情都会推动城市的发展, 及时引导民众的情绪, 让民众面对各种舆情变得更加理智, 促进民众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城市舆情引导机制的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中的人数就变得越来越多。 当城市发生一些事关公众利益的各种事件时, 这些民众就容易被煽动, 容易出现民众聚在城市的公共场所, 进行游行示威等一系列非理性的情况。因此, 民众的舆情常常带有较强的个人主义情感, 这就需要实施城市舆情引导机制。目前, 在城市传播视域下, 城市舆情有两个空间, 即城市现实舆情空间和城市拟态舆情空间。

(一) 关于城市现实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

城市现实空间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硬件”的城市现实空间, 指城市的公共场所, 如广场、公园、道路、博物馆等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另一个是“软件”的城市现实空间, 主要是指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人。[3]通常情况下, 城市现实空间的舆情很容易出现一些暴力行为如打砸、抢烧、示威游行等行为。在此情形下, 便可以制定舆情引导机制, 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可以划分一个暂时的游行区域, 和游行的民众进行交流沟通, 让他们的情绪得到缓冲, 从而来疏导民众, 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 在规划建设城市的时候, 就应该准备一些舆情引导机制。例如, 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安装紧急报警装置, 多设立应急避难的场所等来应对一些危机事件。最后, 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舆情引导时, 城市中的民众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 推动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关于城市拟态空间的舆情引导机制

由于城市拟态舆情空间是民众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在拟态空间中发表观点意见, 它不是面对面的交流, 容易出现许多假消息, 如谣言, 而且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传播范围比较广, 所以, 在引导城市拟态空间的舆情时, 应该将网络作为中心对拟态空间进行引导。其一, 在一些官网建立平台。例如, 企业的官网、政府的官网、一些知名媒体的官网等, 让民众交流沟通, 并且还可以建立舆情监督检查网, 这样方便相关管理部门了解舆情, 应对舆情。其二,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让网民树立法律意识。其三, 建立专门的辟谣区域, 及时处理应对各种不利于公众安全的谣言。其四, 建立相关的信息管理模式, 管理各种舆情的网络信息, 并且要有目的、有针对地引导。例如, 可以利用一些全网搜索、自动预警、定向追踪等功能的大数据对微博、微信进行信息管理和引导。

(三) 关于将城市现实空间和拟态空间二者结合的舆情引导机制

第一, 城市现实空间和拟态空间二者交织会构成一个新的空间形态, 通常称为“第三空间”。例如, 传统媒体和网络结合构成的网络版, 此时, 应该在“第三空间”设立舆情调查、舆情专栏、舆情监测等进行舆情引导。[4]第二, 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舆情引导机制, 城市现实空间的特征, 使城市发生的事件不会影响城市, 而拟态空间的特征, 使城市发生的事件会传播到整个世界, 它们有各自的空间特征。第三, 建立鼓励机制进行舆情引导监督, 在城市中, 应该多多鼓励市民学习, 对于一些素质比较高的民众进行适当的奖励, 推动城市全民学习, 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素养, 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舆情。第四, 当出现特殊的情况时, 应该在城市现实空间和拟态空间中同时发布信息, 减少信息混乱情况的发生, 这样, 有利于加强民众对管理者处理事件能力的信任, 有利于事件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在城市传播视域下, 要重视城市舆情的引导。一方面, 在制度方面保障民众利用合法渠道拥有舆情的权利;另一方面, 在文化方面对民众进行渗透,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舆情意识。这样, 有利于减少各种不利于城市安全事件的发生, 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帅平.城市传播视域下的城市舆情及其引导机制研究[J].东南传播, 2014 (7) :70-71.

[2]胡燕.论新媒体时代城市管理中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建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2 (10) :118-122, 131.

[3]沈娟.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J].今日湖北 (下) , 2015 (7) :71-73.

城市传播视域 篇4

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大学校园也打破了过去校报、广播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形成了以校报、广播、电视、网络为主体的传播系统。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大学师生获取媒介文化信息的第一载体或主要载体之一,对大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学校园媒介多元化及文化传播特点

目前,高校主要存在以学报、校报为核心的印刷媒介系统,以电视、广播、电影为核心的电子声像媒介系统和以校园网为核心的新媒介系统。校报作为学校的内部刊物,保持着一套较完整的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和发行制度,通过版式设计、标题创新、读者参与等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新闻深度,追求新闻价值。广播以其简便迅捷、雅俗共赏、灵活多变的特色,为广大师生及时提供各类信息、科学知识等。电视因其画面的直观性、传播的及时性而深受大众的青睐。他们一直在高校信息和知识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平等性、及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优势凸显出来,并迅速向世界各国发展,开始以特有的方式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广泛渗透,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通讯、交际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截止到2009年9月3日,我国有3.5亿网民,占世界网民总数的7%。在上网的群体中,高校师生占相当大的比例。据北京大学调查,学生上网率高达88.1%。因此,作为“第四媒介”的互联网在高校传播媒介中已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老大”,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其影响力远大于过去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传播手段,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信息高速公路对我们文化的转变将像古登堡的印刷术极大地影响中世纪文化一样,极大地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互联网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吸引力战胜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主要媒介之一。

纵观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介,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兴媒介都在各自领域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了现代高等学校校园传播媒介的主体,与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紧密,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发挥校园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服务教育和娱乐休闲以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与娱乐,而且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大学师生不断借助传播媒介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增值。

文化融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彼此认同、借鉴、吸收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媒介传播已经成为高校内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大学师生在学习国际先进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深受西方的思想、行为方式、语言模式和风情习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对落后的、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同化作用,并由此实现文化的融合。

文化增值是指在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过程中,新的文化融合进来,使原有的文化产生出新的价值或意义。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增值,实际上是传播媒介信息符号的放大作用,其表现为量的增加和质的扩充。大学校园网的发展把校园与世界连为一体,使得校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意义。媒介传递的文化价值,以及对这些价值在不同时期的解释和侧重,都使原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增值现象。近年,校园媒介通过对社会现象、新闻事件、典型事例的讨论与报道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调整价值取向。

在校园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在实现融合增值的同时也出现了分层和变迁的特点。

大学生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地域文化、学校特色和专业差别等因素形成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圈”。一些来自富裕家庭、大城市、沿海地区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媒介广泛,接受的信息量大,知识、信息更新快,思想活跃,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同样,文科学校相对于理工科学校的师生,涉外学校师生相对于其他学校师生,对于媒介传播的外来文化更为敏感和认同。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社会文化变迁;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这些将不断促使文化传播载体的划时代变革,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崭新的生成基础和机制,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增加思维中的科技成分,促进多种思维共生并进,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跃迁,使媒介传播在更广和更深的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

传播媒介多元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等。媒介因自身的传播特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双重的角色。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学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大文化的母体而独立存在。高科技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穿过校园围墙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方式、文化类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高校媒介隶属于学校党委,其宣传工作多由校党委宣传部或共青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管理,他们对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进行规范和把关,这一管理体制体现了高校媒体运作中的政治把关性。在媒介被体制化的情况下,媒介行为表现出高度的目标一致性,规范着校园文化观念的发展变化。例如以一定的标准或通用规则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规定媒介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只允许在相应的空间和时间内展开媒介活动,并设置评价机制对校园文化作出价值评价,使校园传播媒介在校园文化传播中起着导向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其次,因为大众传播网络中存在大量“把关人”,他们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不应该传播,并提供具有内在倾向性的信息。因此,即使是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大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与校园外的事物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大多只能从大众传媒中了解。日积月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就在大学生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但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再次,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也经常被用作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我国的报纸、电视台、电台都发挥着宣传政策、传播新闻、反映社会、引导舆论、介绍知识、开展监督等功能。这些传播媒介因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式灵活、没有强制性而在大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学生们在通过与传播媒介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认识社会,获得知识,并进行自我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对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固有的特性对当下校园文化的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1967年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到现在的“第四权力说”[1],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所不能离开的东西。但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与虚拟性,却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媒介帝国主义”、“电子殖民主义”加剧了西方的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网络媒介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且技术相对落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激励作用日趋弱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互联网在语言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在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年投入高达6000亿美元,[2]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一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多种价值观念,甚至包含着与我国主导价值观念相对立的东西,势必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冲击,不利于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与此同时,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还给沉溺其中的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人格扭曲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作为校园文化观念载体的大学生群体在当下一个突出特点是阶层分化的出现,一种多元、多阶层的轨迹日益突出,尤其是地域性、群体分化的情况非常明显。在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对政府控制的媒介传播的社会主导文化和价值不再那么认同,媒介对大学的教育功能也正在衰退、萎缩。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传播信息,把关人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把关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将自己排除在任何监督之外,没有行为准则约束的话就有可能滥用这种权力,把关人权力的滥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造成冲击。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把关人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一定相同或相近,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甚至会出现尖锐对立,对同源性新闻的报道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事实顺序、不同的报道位置、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会出现对立的观点,受众从不同的传播媒介获取同一信息后,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总之,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弱化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是当前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冬梅,范宝龙.注重发挥高校新闻传播媒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能动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1).

城市传播视域 篇5

病毒视频(Viral video)又称网络爆红视频,通常是视频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时,观看次数很短时间就飊升。网友将视频分享上社交网站,或拍了一些近期社会备受关注的视频,又或者是一些吸引人注意的视频,都会成为网络爆红视频。

病毒视频的关键在于病毒式扩散,但扩散肯定是以分享为前提。一个成功的病毒视频,应具备两点,第一,以超高点击率为前提,第二,加上广泛的转载。

在风格上“病毒视频”通常十分诙谐幽默,除了一些精彩的原创剧本,还包括为数众多的“改编”作品——从对知名视频片段的戏谑模仿到某部影视作品的巧妙改造。病毒视频的最大特色是不同于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里的视频都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而病毒视频是以网络形式传播的,观众同时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

最早的病毒视频出现于2001年,广告制片人艾德·罗宾逊制作了一段搞笑视频——个中年男子正在为橡皮船卖力地吹气,孩子突然冲了过来坐到船上,中年男子的脑袋忽然被冲出的气流炸飞。他把公司的网址附在了影片结尾,用电子邮件传给了五个朋友。不到三个月,罗宾逊的网站获得了50万的访问量。

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国内近年来较为轰动的视频,视频作者胡戈把陈凯歌导演的《无极》与央视《法制在线》结合起来剪辑,以新闻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一起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两个月后,这支视频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事件。这支视频虽然不涉及商业因素,但是所有关注媒体和传播的人已经看到了“病毒视频”中的机会。过去,如果一支视频需要影响数百万的消费者,那么必须花费高昂的广告金额。而通过病毒视频所带来的口碑效应,使企业可以享受到“四两拨千斤”的市场回馈。

2014年网络音乐视频《小苹果》在视频网站发布刚刚一个月,点击量就超过5000万,舞步被成千上万网友模仿,被称作“新一代广场舞洗脑神曲”。并在网络上被改造成世界杯版、手术室版、职场版、水兵版、马戏团版等等。除了可以计算的点击量,更有无数对神曲膜拜的受众主动在各大社交网站上转发、评论,大大提升了《小苹果》的知名度。

二、病毒视频的传播动因

从受众角度来说,一是受众地位上升的结果。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平台数量迅速增长、类型繁多。受众的角色发生改变,接收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信息,这也正是网络视频得以病毒式传播的原因。二是受众的娱乐需求推动。受众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娱乐需求在增加,导致网络娱乐化加剧。2014年12月底,《第35次中国互联网报告:个人互联网应用状况(五)》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占73.7%。三是受众社交需求的结果。当今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病毒视频传播的最有力渠道。“六度分割理论”表明: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很多网络软件也开始支持人们建立更加紧密的社会关联,人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通过虚拟社群的形式,形成一个小社交圈。

从病毒视频本身来说,内容上的热点话题引爆,是其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一个视频要想赢得关注,必然要有值得关注的点。病毒视频故事素材往往来自网络,根据网络上最新最热的话题改编而成,借助其本身所具备的社会性作为预热或炒作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5年,陈凯歌导演的影片《无极》上映,无极虽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一部“烂片”,但是不为大众观点所接受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关于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巨大鸿沟的讨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准确抓住时机,2006年初,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起了万人空巷般的关注。这部戏谑调侃了陈凯歌电影的网络视频短片,令没看过《无极》的观众产生了观影冲动,令看不懂《无极》的观众茅塞顿开,点击率远远超越了原影片的观影人数。

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对于广告,尤其是病毒视频广告,创意永远都是最发光的部分。病毒视频讲究情节设计和叙事手法,尤其在网络时代,网民处于完全自由主动的地位,如果他们所选择的视频和想象中的不符,可以随时关闭离开,因此点击量并不能代表有效播放量,特定的剧情节奏与呈现方式能够留住观众并触发互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小苹果》这首MV通过四世情缘为受众以及整个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爱情观:真正的爱不是取决于外表,而是内心。第一世,女孩问男孩:我漂亮吗?男孩说:也就那样。于是女孩去整容,结果失败。第二世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吃下苹果记起了前世。第三世,人鱼用声音换了双腿,因为想开口说话触犯巫术恢复原样,王子记起了前世,拿着苹果钓到另一只人鱼,阴差阳错在一起了。人鱼以为自己不够漂亮导致王子变心。第四世。战中的一起长大的男女,女孩小时候很可爱长大之后变成了整容失败的模样,然而男人没有因为长相改变对她的爱。经历过四世她终于明白,男子爱她并不是因为外表。

编辑效果。想让网民完成互动首先要吸引其注意,而要吸引注意就必须提供有效的刺激,使网友产生点击欲望。网民对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筛选时,图文的编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视觉上的冲击是首要影响因素,真正能够让网友驻足观看的图片一定是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另外一点就是语言文字方面,无论是影片的剧情简介,还是推荐位的标题,都是依靠语言文字的精准表达吸引网友。《小苹果》用马赛克,美女,反串等元素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吸引眼球。MV的后部讲述战士离开爱人生死离别,运用感情战术使观众感到人情温暖,同时减轻观众看神曲的腻感。另外,他们用的宣传语——“就是这么停不下来,无法破!”、“新洗脑神曲逗比来袭!”等等。更为关键的是,预先埋伏好的伪装成网友自制的恶搞小苹果视频,就出现在优酷和各大视频站了,标题是《大妈,疯了!神曲嗨翻中国大妈!》。接下来,病毒引导视频接二连三,《四川女屌丝翻唱》、《三里屯快闪》、《女神广场舞》、《超级混剪》等目不暇接的内容以每3天2支的频率播出。

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特点 篇6

在人类历史上, 新闻传播由报纸到广播, 由网络到手机,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常说的新媒体。目前, 学术界研究的新媒体是指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首次提出的,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 即“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从此, 新媒体称为学术界流行的术语。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的, 包括媒体硬件和软件, 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标准, 向人们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信息的媒体。例如, 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各种电子硬件智能产品。

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主体普遍化, 新闻传播的内容丰富化, 新闻传播的形式多样化, 加快了信息更新速度, 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宠儿。

2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特点

2.1 传播主体大众化

在新媒体产生之前, 新闻传播一直由电视、广播、报纸等主导。在信息化时代,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媒体, 新媒体视阈下的新闻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记录编辑发布新闻消息, 这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平民化、大众化。

2.2 传播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等, 如今, 科技的发展进步, 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 改变了以往有限的新闻传播方式, QQ、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形式不断出现, 功能不断完善, 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常用工具。

2.3 传播内容丰富化

新媒体的发展, 使新闻传播主体平民化、大众化, 大家加入到新闻传播的队伍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闻的内容也发生新的变化, 上至世界国家大事, 下至平民小事。这使得新闻的内容扩大化、丰富化。

2.4 传播消息及时化

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 使大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大事, 生活乐事。新媒体传播新闻的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媒体的速度, 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的完善, 可以及时发布新闻消息, 并且不断更新新闻消息, 人们可以随时了解事件的进展。

3 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问题

新媒体让新闻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流畅,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 新闻传播主导方弱化, 不利于新闻信息的传达。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 这是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但是, 这也容易让人们各抒己见、各自为阵。所以信息传播的方式是不能舍弃的, 两者相互结合, 才能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

其次, 虚假消息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新媒体的环境和传统媒体相比较, 其开放性显而易见,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垃圾信息、虚假信息, 这让阅读者眼花缭乱, 难辨真假, 无法选择。这就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干扰。

最后, 知识产权的保护受到威胁。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新闻, 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被随意引用或者更改, 这实际上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4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改进措施

面对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及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这样才能让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更加健康的成长, 更好的发挥其服务功能。

第一, 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适当的法律法规, 为新媒体传播新闻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自由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存在无限制的自由。国家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 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也要履行相关义务, 对不履行义务, 故意传播谣言, 故意传播假新闻的发布者,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重处罚。

第二, 将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具有权威性, 新媒体具有快速度、高效率的优势, 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 取长补短, 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

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 篇7

近代中国在华洋人的生活和命运, 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风云激荡、积弱图强的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 也是重新审视我们今天在中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歧义多端的现代化交流与冲突的参照。从个人意义上说,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个和我们的青年时代一样, 怀揣着奋斗、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年轻人, 还有被探险的好奇、发财的欲望所驱使, 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实现梦想的冒险家们, 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悲剧。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和生活在艰难时世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 本书中这些身份各异、生活时代不同的洋人, 在与中国结缘的过程中, 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顿和磨难。他们大多早在19世纪后期陆续来到中国, 属于拓荒式的人物, 在清廷尚不知英美各国位于地球哪一端、百姓视高鼻深目的洋人为鬼魅的年代, 来华洋人与中国人交往, 并且开拓自己的事业, 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 这些异乡客的经历中, 才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让我们看到了近代中西交流史上独特的一页。”[1]

他们的命运岂止是“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他们中部分声名显赫的著名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近代史上的反面形象, 被定义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控制中国政策的代理人, 或者阴谋家和掠夺者, 比如赫德、莫理循、庄士敦;还有那些在传教、兴办实业、热衷教育和医学事业等方面力图改变现状的开拓者, 至今仍然是一些身份可疑的匆匆过客, 消失在迷雾重重的历史谜团中。

张功臣这部书, 并不是在做历史的翻案文章, 而是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历史是艰难的, 这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重劳动。从这部“洋人旧事”中我看到, 作者在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工作中, 为了揭示出近代中国东西方交往史上的真实状况, 做了艰难的梳理和研究工作, 他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资料, 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和当事人所作的传记、纪实等, 还做了大量诸如辨伪、求证工作。在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 他不再是从社会的、道德的主题上, 做带有政治图解倾向的评价和道德上的简单判断, 只是通过冷静、客观的叙事, 细致、准确的描写, 转化为历史和生活的本原状况。

空泛、禁锢的政治标签化和单一的历史观, 造成了新闻传播学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加之叙事的理想化与人工化, 是长期以来流行的社会通病, 导致人们难以花费时间弄清真相, 也缺少理解他人的理性与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 《洋人旧事》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学中对于历史的反思、表达阶级意志、作为文化传声筒的观念, 也没有采取整体性的宏大历史视角, 而是以微观的个人化观点切入, 以点写面, 把历史改写成为零碎的、具体可感的人生片断和人生经验, 既赋予历史以生命力, 又感性地还原了历史的原生态。

比如《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一章, 作者在记述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时, 没有对他充满争议的探险生涯做出任何评判, 而是选择了传主从蒙古草原穿过漠北, 进入青藏高原———罗布泊———和田, 一路上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特殊嗜好的独特角度, 翔实地记述下了普热瓦尔斯基一次次疯狂的捕杀和猎取。数量惊人的珍稀动物标本, 用现代武器与保卫家园的藏民的战斗大获全胜, 作者在冷静的叙事中还不断穿插着普热瓦尔斯基洋洋自得的自述, 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出奇的愤怒与沉痛。仅此一点, 就可看出他的文章与许多描写中亚探险家注重其“传奇”经历的境界差距。

传统的历史传记, 注重的是外部事件的描述与叙说, 在文体上必然导致注重事件的过程而不是心灵的透视, 关注典型环境和人物社会地位的塑造而缺少人性力度和深度的开掘。《洋人旧事》可以说是一次现代艺术思想的历史叙事, 他没有把自己在阅读历史中领悟到的生活真理强加在文章中, 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他所感知的真实, 通过形象鲜明生动, 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描述体现出来, 而把判断的自由留给读者。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情感上的强烈爱憎, 只不过他是把这种情感深深地隐匿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 给历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不渲染夸饰, 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 把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感悟和饱满的思想不动声色地寓于作品的具体人物、情节和场面之中, 这是《洋人旧事》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对人的生存世界重新作出的人文解说。在这里, 过去传记或历史文学作品大一统的“宏大叙事”, 或者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题, 被作品中对人物的复杂命运的揭示、对人生飘摇沉浮的解析、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取代了。从《风中幼树———胡美与湘雅医院》中, 美国医生爱德华·休姆 (中文名胡美) 在长沙创办湘雅医院, 推广西方医学的艰辛岁月, 又在军阀混战中无奈地关闭, 然后黯然离去;到《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中, 英格兰人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35年, 同样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中, 美国人马礼逊在严厉禁教的嘉庆年间来到广州, 藏匿在洋行的阁楼里, 在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困厄中, 用了20多年时间执著地翻译《圣经》、编纂《英华字典》秘密进行地下传教……作者面对的是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存世界, 他们的悲欢离合、奋斗与挣扎, 已经不再是作为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中“类”的代表与象征, 而是作为和我们同样活生生的“人”, 行走在我们的视野里和生活中。

在不少章节的叙述中, 还可以看到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于“元历史”的创作理念。“元历史”观是西方新历史主义的重要思潮, 这种观念认为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历史”, 不可避免地带有叙事者的想象性和虚构性, 是以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而存在的”, 找不到原生态的历史, 只能找到有关历史的“叙述”。[2]例如《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一文, 记述的是苏格兰穷牧师的儿子傅兰雅, 从孩提时代就十分向往中国, 为此他刻苦学习汉语, 来到中国后先在上海担任《中国教会新报》的主编, 后担任江南制造局的科技翻译官, 在译介大量科技文章的同时, 还创办了介绍自然科学的月刊《格致汇编》, 可以说是开中国近代科技新闻之先河的重要历史人物。但他在中国奋斗了35年后, 却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晚年在美国, 傅兰雅在回顾这场“旷日持久、封闭困乏的苦斗”时, 仍然怀着一种“上当受骗”的心情。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采取了“元叙事”的新历史主义创作观, 消解了传统历史叙述建立在模仿论基础上的叙述规范, 以及传统历史的“真实性”, 用大量的考证资料、回忆录, 在重新探求那段历史的许多未解之谜时, 完全由传统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变成了对于历史生成本相的追问, 由毫无怀疑地接受历史变为对历史的诘问, 留给我们大量诸如“是中国利用了他, 还是他利用了中国”等令人深思的人生困惑。

除了作者新的创作理念之外, 还有与现代文体艺术的契合。这与张功臣长期研究外国文学的艺术变迁有关。从福楼拜到海明威, 再到加缪和卡夫卡, 西方小说叙事艺术一直在变化中发展。正如海明威一直反对凭借抽象概念进行创作, 强调真正的创作是将个人具体的经验直接传达给读者, 他说:“抓住你真正感受到的东西, 而不是你以为感受到的东西。”在《洋人旧事》中, 那些具象、情节、场景的描述客观而逼真, 很难找到臆造的迹象。这些年来, 张功臣利用工作之便, 基本上走遍了这部书中传主们生活过的地域。可以说, 那种尽可能真实的描写, 基本上是作者在亲身体验过以后的真实表达。长期的记者生涯和文学写作, 也修炼出了他在艺术表达上简明准确的写实功力。

请阅读这样的描述:

“在去往格尔木河的路上, 荒凉辽阔的盐碱滩上已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红柳和沙拐枣稀疏横陈, 灌木丛中的树木渐渐发黄, 湿地上的芦苇丛已经枯萎, 其中活跃着藏雉, 还有许多兔子, 黄土断崖上偶尔可以看见猫头鹰……” (《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

“广州的九月酷热难当, 已经是深夜了, 沙面85码头洋行街上一家美国商行的货栈里, 还有一个人没睡。屋子里依然像蒸笼一样憋闷、焦躁, 让人喘不过气来;湿重而黏稠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 堵住了身体的每一个汗孔。马礼逊知道, 今夜, 他是无法入眠了。他叹了一口气, 从皱巴巴的蚊帐里钻出来, 点上蜡烛, 决定把日记写完, 再写几封信, 用来打发自己来中国后的这第一个漫长的夜晚。” (《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

在这里, 我不是要谈作者的写实能力, 而是他超越了经验表层叙述的想象力, 还有对于生活形态可能性的深层探试。对于《洋人旧事》这种具有新闻史意义的传记作品来说, 时间的流逝感、个体的生命记忆和广阔空间的变化将成为作品结构的潜在动机。在《洋人旧事》中, 时间作为史实故事的叙事核心, 显示了内容主题的多向可能性, 作者赋予了故事时间的多维、多义、多样化等不同特色。比如《黄海噩梦———“镇远”舰帮带马吉芬》一文, 是以北洋水师的洋帮带马吉芬在临死前的混乱回忆展开的, 甲午海战、天津水师学堂、求见李鸿章、威海失陷, 像一个个梦魇, 清晰而又含混地出现在马吉芬的脑海中, 构成了一幅幅不堪回首的惨痛画面。还有马吉芬病床窗外的纽约曼哈顿港的黄昏, 环境、命运、心理, 让我们产生的身临其境之感, 实际上是作者用一种逼真的虚构和想象完成的。

这种“多维化”的叙事过程中, 不只是展现时间的一维特色, 而是以多重的叙述视角, 使读者在相同的时间瞬间, 感受和领会不同空间内的历史画面, 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洋人旧事》在历史观和新闻史研究中的新变, 完全建立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状态的多元化与开放化, 以及社会思想的多样化的基础之上。同时, 也是作者不渲染夸饰、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的踏实学风的体现。“修辞立其诚”, 是一条关于文章作法的千古训诫, 也是我在读完《洋人旧事》之后感受到的。

摘要:《洋人旧事》 (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是张功臣先生出版的一部新闻史的新著, 是继其《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之后的又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之作。同时, 这部著作中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以及在文体上具有突破意义的变革, 都为我们在新闻传播史、修辞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新历史观,传播史,修辞学

参考文献

[1]张功臣.《洋人旧事》[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8.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气候变化与传播 篇8

当前我们社会和大众对媒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作为风险的气候变化, 大多是因为媒体的信息传播行为呈现出来的, 因而可以说是典型的呈现式的风险。首先媒体通过对气候变化事实的集中报道, 引导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现象形成注意力的聚焦, 从而引发了对气候变化话题的全球热点效应, 同时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媒格局当中, 媒体的强大的影响力, 它放大了这样气候变化的风险的效应, 从而引发了新的风险。由于媒体在气候变化当中的信息环境的生态失衡, 就造成了大众对气候变化风险效应的过渡的反应, 而这个过渡反应反过来又对媒体造成影响, 这是双向互动循环往复的一种效果又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回音效果, 因此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个角度, 我们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提出一点思考。

一、媒体是热点效应的引发者

气候变化成为一个全球热点的话题, 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或者是近10年的事情, 而人类对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 却开始于200多年以前, 也不是现在才知道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

为什么到现在才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气候变化呈现的风险效应, 对于人类来说有一个逐渐的积累, 逐渐放大的过程。更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它得益于媒介的发展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注意力的聚焦, 也就是所谓的媒体议程设置, 才使得这个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在气候变化的传播当中, 早期的传播主体主要是由一些专业性的媒体构成的, 传播内容也局限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学术观点, 以及政府的相关的一些决策和措施。正如有人所批评的一样, 当时的气候是一种政治话题, 这仅仅是专家和精英的话题, 而平民、社团, 公民的利益, 他们的声音和他们的观点完全被忽略了, 这是造成我们说在以前气候变化在传播效果上影响力有限, 不能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或者是达成一种共识, 而改变这个现象更根本的原因, 随着媒介的发展, 媒体在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以及媒体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和为此而进行的议程设置, 随着这样信息化的到来, 媒体, 特别是新旧媒体, 传统媒体共同的互动, 这样一个发展, 就消减了所谓信息传播过程当中国家与国家之间,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距离和信息发送者和接送者的关键, 因为信息的顺时的传播和媒介事件的虚拟的情况, 迅速把大众聚焦在由媒体建构的秘态的环境之中, 这样大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就有虚拟性的间断性的认知, 过渡到媒体所呈现的全球性的统一性的连续性的符合型的认知情景当中去了, 与此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认知不确定性, 所以说气候变化对于我们人类的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巨大, 所以围绕着气候变化的问题相关主体的争论也罢, 博弈也罢, 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气候话题的热点效应的因子。

在气候变化传播当中一旦气候变化问题发生以后, 新闻媒介通过大量多样性的连续报道, 然后对气候变化进行所谓议程再设置, 这样就把这个问题更加的聚焦, 使其媒体的信息功能和社会动员的功能, 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发挥到极至, 就引发了全球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

二、媒体是风险效应的放大者

大众传媒对气候变化传播当中有放大风险的倾向。根据美国传播学者迈克尔·苏德森“新闻作为一个放大器”的观点, 一般来说只要经过媒体报道或者说传播任何信息, 基本上起初想达到的效果或者是影响都是全社会的。因此, 在气候变化的报道和传播过程当中, 由于气候变化不确定性, 加上媒体受制于商业利益和市场经济行为的驱使, 媒体在报道当中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有意的放大, 从而想获得一种所谓的眼球效应。按此惯例常常有一些媒体动辄就是百年一遇洪水, 百年一遇的旱灾, 很多很多的N年不遇的前缀, 与我们气候变化结合在一块的时候, 媒体在报道当中也是以人的风险为其他的焦点, 这样就制造了危机四伏的图景, 有把恐慌扩大化, 将危机传播组织化的倾向。

举一个例子, 当一个记者在报道大气层当中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后引起关注, 其他的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个问题, 所谓进行一种炒作, 一方面这种炒作确实是引起了全社会去关注保护臭氧层行动, 也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扩大。

三、新媒体等因素放大风险

同时还有新媒体在气候变化传播当中, 怎么样来扩散和放大的问题。新媒体在这一块也起到放大风险的作用, 同时除了这一点, 媒体由于议程的再设置, 而造成的对这个话题的过度的关注, 而形成一种“回音效应”, 这就更加剧了这样一个风险, 而这个风险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次生灾害, 除了气象本身灾害以外, 还会带来一些次生灾害。

城市传播视域 篇9

摘 要:微视频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较高的物质支持。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微视频资源制作的具体应用理念,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并探索其具体的应用和制作要点,通过微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不但学英语,更要用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传播;英语微视频;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6-01

微视频教学引入教育领域内,刮起一阵教学新模式的风暴,很多术语比如“微课”“翻转课堂”“微博”等都开始渗透到课堂教学理论中。其实微视频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直接表达方式,就相当于电影要应用于传统的影视作品中是一样的,英语微课视频需要结合PPT、Prezi等软件,利用录屏技术,在此不但要求解决影像干扰等问题,更节约制作成本,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主要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并在此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网络传播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便利的条件,更多的融入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将为翻转课堂的开设搭建广阔的平台,并且是高校教学开展的关键。传统的教学中,运用教材、黑板(ppt课件)、粉笔(鼠标)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更趋向于唱读式的教学,教学模式中的很多弊端也暴露出来,因而教学理念的推行要求结合网络传播技术。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接触到的移动终端设备,让信息的零散部分组合在一起,因而微视频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

二、微视频教学的特点

1、微视频教学的互动性。与传统的传媒介相比较,微视频主要在编写和读取上实现双向交流互动,而传统的媒介交流更多的是单向交流。比如网络视频的使用,创建者和观看者都可以留言和回复,第一,观看者可以根据观看的效果做出适当的评价,这将提升微视频的关注程度;第二,创建者根据观看者的反馈情况,逐步改进,这将很好的体现双向互动模式,良好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微视频的发展。

2、教学中视觉冲击力好。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可以生动形象的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将图片、声音、文字基于一体,呈现出的形式更具动感,并能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理解并且记忆所学内容,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观看微视频教学资料,也可以在课下反复观看,强化记忆。

3、浓缩教学资源。微视频主要的特点是浓缩性比较好,由于用时比较短,内容也略显精悍。通过教育心理学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一定限度,尤其是在一堂课的时间跨度中,学习者不能真正的做到全神贯注,因而广大的一线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教学内容,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微视频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改善学习效果。

4、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到困难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随意的调整观看的时间以及次数,通过反复学习,带动学生理解知识和内容,教师和学生重复的利用微视频的互助性,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

三、微视频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根据课堂内容有效利用视频资源。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各类视频资源,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应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先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开展教学,这将有效避免滥用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的教学资源,混淆学生视听。因而在选择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时候,不要让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情况,而是需要运用和整合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My school这节课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不要感觉很相似就盲目的使用,比如运用My family等内容,避免学生理解本课知识受到延伸知识的干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开展,因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可运用微视频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歌曲和动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This is my sister这节课时,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学之前简单了解相关学习内容,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然后再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深化。

3、微课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微课资源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能够有效的整合网络上的各类资源,借助网络能够将科学、优秀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微课视频资源,播放各种影像资料,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合理的运用微课资源,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勇于开拓创新。

4、微课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关系密切,因而微视频教学资源打破传统音频教学的局限性,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但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更能让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语境,调动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系数。当教师讲解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涉及商品购买等相关内容,所以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运用微视频资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视频,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形式,组织对话内容,通过实际的演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应用打破的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教学活动更趋向于和谐和轻松,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共建。另外运用微视频教学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 游.利用微视频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2-32.

新媒体视域下的政府政务传播研究 篇10

政府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内容目前主要是对常规媒体部门的资源整合和推送, 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生产功能比较弱, 信息传播的渠道和介质功能更加突出。这种政务性质的新闻通告在新媒体上的整合和集聚可以很好地扩散甚至是二次传播, 一方面有益于政府的统筹和集中发声, 另一方面也可以产生多种媒介渠道的协同效应。此外, 在新媒体渠道中, 政府政务传播的纵向贯穿更加显著, 表现在低级政府部门对上级政府部门政务传播的扩散更迅速, 响应更及时。

2 新媒体渠道中的政府舆情采集

新媒体渠道给政府及时回应舆论关注和亟待了解的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微博是最常见的公众情绪表达媒介, 政府舆情采集的信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微博。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积极的舆情监测, 对公众的质疑和情绪予以合理的回应可以起到有效疏导舆情的作用。在一些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微博不仅是政府政务发布的渠道, 还是政府和民意沟通的窗口。大众传播模式中, 政务讯息到达受众群体一般意味着信息传播的终结。但在新兴媒介渠道中, 这种终点同时又是受众反馈和新一轮人际传播的起点。转发和评论不仅满足了受众自我表达的需要, 也是公众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新媒体用户的高粘性, 受众对于也参与政务传播的热情也会不断加深。

3 政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报告显示, 截止2014年11月30日, 全国地方省份政务微博开通率达到70%以上。中央国家机关官方微博累计覆盖超过2.3亿人次, 微信推送内容超过1万次。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推送300多万次, 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政务APP的下载主要以民生资讯类为主, 其中公安服务类APP的下载量比较突出。[1]新媒体在政府政务整合传播中的功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放异彩, 发展最为迅猛的当属政务微博, 从以北京发布、上海发布等省市级官方微博及时在线公布政务和回应公众疑问, 到微博推动全民反腐与政务监督, 再到“净网行动”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都体现出了微博强大的政务服务能力。微信政务服务能力的凸显是对政府政务微博功能的衍生和补充, 借助强关系推送网络和高效的消息送达, 触发互动和二次传播, 以强大的辅助功能将网站的一些服务嫁接到微信平台上, 从而达到方便普通群体接触政府政务的目的。以主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相关理论著作的政务及理论传播软件“学习中国”等政务APP, [2]集政务展示、政府形象传播、理论和知识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是促进政府和大众有效互动和沟通的新兴渠道。

4 政务信息在新媒体渠道中传播的特点

议程设置在政府政务传播中意义重大, 主要表现在对政府政策透明、舆情疏导、对突发性事件的及时发声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新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到达率高的特点。在舆情疏导方面, 新媒体能帮助政府具备分析和监测舆情、及时辟谣等。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上, 新媒体往往能够填补传统媒体的空位。但是要注意到, 以新媒体为源头的即时报道往往存在信息掌握不全面、甚至是信息错误的风险。除此以外, 政务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经常采取正面报道的处理方式也容易激化矛盾, 使政府成为众矢之的。3月18日晚, 国内各大主流媒体通过新媒体渠道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逝世的报道被证实是假新闻、在尼泊尔发生强震后, 4月26日微博认证“新华网视点”和“人民网”的微博都发布了“只要持中国护照, 不分有无机票均可登机”的消息, 但随后也被证实是假新闻。由此可见新媒体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也存在事实失真和误导大众的可能, 这就要求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不断提高新闻素养, 尽量减少和避免假消息的流出。在政务新媒体渠道中, 公众向平台的反馈也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务平台通过组织投票和提案征集活动, 进一步将大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老百姓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 更加方便有效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检举权、投诉建议权等, 也为党和政府反腐的深入提供了助力。

5 政府政务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守门人

在政务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信息有一个衰减和强化的过程。一方面, 对于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政务信息, 受众会进行筛选和过滤。这样, 一部分信息的就会减弱和淡化。一部分信息会得到强化和二次传播。具体而言, 受众从弱关系的微博渠道和微信推送渠道得到的政务讯息经由强关系的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的分享和讨论, 传播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个过程, 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开辟了新的通道, 新媒体也正在涉及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3]在互相的交流与讨论中, 一些不足之处得到放大、发酵进而通过新媒体渠道反馈到政府的信源端。这样, 政务信息的传播也能实现良性互动。由于新媒体受众对于政府的政策传播具有强制性介入的特点[4], 不同于大众媒介和网络, 负面的信息可以在政治的干预下得到淡化。新媒体渠道尤其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生态具有一定的泛自由化和私密性, 一方面政务新媒体要对与公众舆情有强烈的嗅觉, 提早发现、及时疏导。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政府形象的正面传播和展示。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EB/OL].新华网, 2014-12.

[2]“互联网+”成热点议题习近平重要讲话APP上线[EB/OL].人民网, 2015-4.

[3]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2) .

上一篇:预警体构建下一篇:怎样写出漂亮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