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革命

2024-05-23

传播革命(共8篇)

传播革命 篇1

许多人对LBS技术并不怎么熟悉, 大多也就是从几个智能手机软件上寻找一些消磨时间的工具。其实, LBS在国外, 甚至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 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普通人的社交方式。

LBS英文全称为Location Based Services, 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意指与定位相关的各类服务系统, 简称“定位服务”。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突破3亿台, LBS签到用户逾百万计的增长, 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来一场“位置革命”, 会成为新传播人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

消费者, 你想要什么?

中国现有LBS用户超过1800万人, 并在逐步增加中。据统计, 每年至少648万的消费者在LBS平台上“被传播”。一个庞大的、年轻的基数人群保证了LBS系统的活力和传播力, LBS能吸引用户并可以用来传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休闲, 利用碎片时间。于是许多品牌会被建议做植入, 当你到达某个点签到的时候会出现许多优惠信息, 直接刺激销量。这当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有时候门槛问题却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这点上美国的Foursquare平台就做得很好, 他们采用了大富翁模式, 让消费者在不断的“踩点”中累计经验, 从而换取奖品。

生活服务型。这也是大众点评LBS推出后成功的原因。民以食为天, 出去约会办事出差, 周边用餐旅游住宿等信息就格外重要。于是建议餐厅景点以及旅馆等品牌可以尝试在一线、省会、旅游城市进行LBS合作, 除了帮助消费者提供信息, 还需要让消费者看到在这些平台上别人是如何评价的, 这样能增加公信力。

社交类。当线上社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候, 将社交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就成为了可能。这部分其实适合于许多社交服务平台, 婚庆、驴友俱乐部甚至许多SNS平台或BBS社区。如果在同一个地方签到后, 发现附近有志同道合者, 点对点的传播, 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商业型。这是国内L B S服务的软肋, 团购、优惠信息的推送以及店内模式都是在LBS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现在的平台诸如微领地、街旁、开开等, 都是百万级别的, 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未来, 为谁而来?

尚处襁褓时期的国内L B S公关推广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需要揣摩一下这个平台的未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谁都需要的Database:所有的品牌都希望收集消费者信息, 今后LBS平台很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收集平台, 在实现了数据收集后售卖给品牌, 从这点来说, 它会成为快消、耐用消费品、连锁店等商家追逐的对象。

整合的大势所趋:这个会有点难, 因为当下国内L B S平台数得上号的就有近20家, 瓜分了近2000万用户。今后这个趋势必将走向整合, 在平台优势接近的情况下, 谁的商家优惠多, 谁的客户就多, 公关的传播就会有侧重。在LBS领域, 一定会出现类似“新浪微博”这样的权重社交平台。

“恐怖”的定制系统:我们真的可以为客户定制一系列的服务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所谓“位置革命”, 并不是消费者的特权。如果我们在下班路上通过LBS定一份品牌冰激凌, 继续往家走, 10分钟后会有一个小弟追上并将冰激凌递给你。这才是LBS的传播终极形态, 无需公关媒介, 通过强大功能对你面对面地营销。如果这样都可以, 前提一定是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系统作背后的支撑, 以及用心的商家和快速外送系统。

笔者相信, LBS就是一个传播大平台, 比微博更自由、更时尚。如果它的数量能再精简一些 (2~3个大平台) , 消费人群能再增加一些 (超过1亿人) , 那它的传播力无可限量。

其实, LBS在国外, 甚至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 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普通人的社交方式

企业之声:维度对接与传播革命 篇2

山航集团党群工作部文宣室主任吴万渊

如今,企业越来越看重互联网在品牌营销的作用,齐鲁周刊社构建“媒企传播联盟”和公共传播服务平台不仅是自身创新转型的有益探索,也贴近了企业的需求,搭建了平台,整合了资源,我认为契合了传媒发展趋势。借助媒企传播联盟,提供定制化的品牌传播系列解决方案,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这么一个平台,企业可以像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购物一样方便,打包采购符合自身需要的品牌传播服务项目,联盟根据企业订单整合传媒资源提供更加高效的传播服务。

润华集团总办主任徐晓辉

第一位嘉宾,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于扬,他讲的一些概念及战略,我记得很清楚,比如,数据将成为新的能源,如果不能开始认知这一点,也许就会错过第一波互联网、信息集市、商品集市,更有可能来不及抓住服务集市。对于企业来讲,不管是要成为平台商,还是一个独立的价值创造者,数据都会变成新的能源。“媒企传播联盟”还没有创立前,润华和齐鲁周刊社就已经合作很久了,期待平台建立后,能够进一步合作,加强企业传播。

濟南万科营销总监牛京方

这次峰会上许多嘉宾讲得都很好。我认为作为周刊去探索“媒企传播联盟”和“公共传播服务平台”是跟很多媒体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优于其他媒体的地方。

在与会之前,我对这次峰会非常感兴趣。因为房地产开发商跟媒体的互动比较多,相对来说更注重舆情舆论以及公共关系的处理。但是开发商现在更多考虑的是传播效率、效果的问题。对一些企业来讲,刚进入济南地区的时候,跟一些媒体建立友好长期的关系是必要的。但企业方面也很看中你作为一个平台能圈到什么样的人,像万科,来济南三年了,并没有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媒体圈层。现在如果有人去做这么一个东西,把活动定期地组织起来,分层次地去沟通会很有意义。相反如果后期的落地活动组织不好,没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话可能会成为比较大的困阻。简单来说,“媒企传播联盟”和“公共传播服务平台”抓到了房地产开放商的痛点,但后续的动作更为重要。

德华安顾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肖萍

我认为不管是“公共传播服务平台”也好,“媒企传播联盟”也好,它都是一种新的传播的模式。打个比方,它就像是一个传播的P2P。一头连着媒体,一头连着企业,发起者作为一个P2P的平台。平台利用对于企业和媒体的双重理解,实现双方资源的匹配。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诉求。企业在传媒方面的诉求一个是精准传播,媒体的丰富性令企业的可选择性很大。但是精准传播要求选对渠道去传达给受众。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都会比较注重一个有公信力的传播平台,在媒介当中做到真实透明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无线传播领域的技术革命 篇3

关键词:无线传播,技术革命

一、无线传播的历史回顾

1865年, 麦克斯韦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最早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

1888年, 赫兹 (Heinrich Rudolf Hertz) 发现了用偏微分方程表达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1906年, 雷吉纳德·菲森登 (Reginald Fessenden) 采用外差法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无线电广播。

1893年, 尼科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首次展示了无线电通信。

1909年, 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与卡尔·菲迪南德·布劳恩 (Karl Ferdinand Braun) 发明了无线电报。

1971年, 夏威夷大学开发出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

如今, 无线传播技术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还在不断的更新, 不断有新的研发成果问世。

二、基于无线电波的无线传播技术

1、无线电传播技术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是指射频频段的电磁波在包括空气和真空的自由空间的传播, 无线电传播技术是利用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所产生的无线电波, 通过调制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 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 以实现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信息传递。

2、无线广播

无线电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广播节目载体的广播方式。按其调制方式, 有调幅广播 (AM) 和调频广播 (FM) ;按其服务范围, 有地方广播、国内广播和国际广播等。按播送方式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按所用无线电波段分为长波广播、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超短波广播等。

3、移动通讯

移动通讯是当前最普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有GSM, CDMA和TDMA标准的移动电话系统, 还有标准为UMTS和CDMA2000的3G移动通信。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G) , 始于90年代初, 是基于模拟传输的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2G) , 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智能天线、双频段, 自适应语音编码 (AMR) 、GPRS与EDGE等技术, 结合了GSM与计算机通信及Internet, 使系统容量更大, 通话质量更高, 数据传送速率更快, 具备支持多媒体业务能力;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 , 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 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 提供各种宽带信息业务, 达到高速率、全覆盖、全球漫游和全移动性的多媒体业务, 适应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的多用户环境;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可与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

4、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 是利用无线电技术、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无线网络以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体, 分红外线 (Infrared Rays, IR) 局域网、扩频 (Spread Spectrum, SS) 局域网和窄带微波局域网。

红外线局域网, 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 可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 有较高的安全性, 设备相对简单;扩频局域网, 具有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的特点的扩频技术, 网络可在ISM频段内运行, 通过扩频方式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的提高。

5、无线电视

无线电视又称开路电视, 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与接收, 只需在顶上装载天线即可收看电视节目。

三、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互联互通、互相兼容、资源共享, 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传输的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应用融合。

1、“三网融合”的必须配置

“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是“三网融合”的必须配置, 是三网合一光线路终端 (OLT) , 是集成了CATV光信号分配功能的高性能管理型二层三网合一光纤的太网交换机。它提供一个理想的低成本FTTH或FTTB三网合一 (数据、语音和CATV) 接入解决方案, 其下联光端口和CATV光信号输出端口, 与用户家里的家庭光网络单元 (ONU) 相联, 用户只用一条线路就可以满足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需求。

2、“三网融合”的必备技术条件

成熟的数字化技术、符合TCP/IP协议及光通信技术是“三网融合”的必备技术条件。只有光通信技术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传输速度, 保证传输质量。而光通信技术的信息是以光波为传输媒质, 以激光束为载波, 沿大气传播, 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可传输声音、数据、图像等信息。

参考文献

[1]苑海靓、彭丽叶:《浅谈移动通信无线传播》,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 (7) 。

[2]王建:《探讨研究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科教创新》, 2010 (6) 。

[3]叶晓丽:《浅谈高清视频无线传输技术》, 《科技风》, 2009 (18) 。

[4]陶国喜:《无线局域网探究》, 《硅谷》, 2009 (14) 。

传播革命 篇4

摘 要:红色文化指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的革命精神,同时赋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红色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了解当前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红色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及当前人们喜爱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

一、前言

“红色文化”即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指的是在革命时期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指的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指的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红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地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调研基本情况

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纪念馆的发展与红色文化的振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通过纪念馆中收录的“人,物,事”体现文化的“魂”,是当代为纪念红色人物,传播红色故事,继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建川博物馆是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民俗、抗战、抗震救灾、红色年代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5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本次调研针对红色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以建川博物馆群落中的红色革命纪念馆为调查范围,以红色革命纪念馆有关的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博物馆周边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宣讲、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在建川博物馆群落里的工作人员、游客,博物馆周边居民以及各大高校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下,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9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性别特点:男生55% ,女生45% ;年龄特点:25岁以下44%,25-50岁31%,50岁以上25%,在调研中中,青年游客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基本都是属于安仁古镇老一辈的原住居民。

本次调查问卷(见附件一)共10道题目,分别从游客的个人情况以及构成情况,游客们对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的了解渠道、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设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设问。通过有效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到一些当前红色革命纪念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川博物馆群落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对红色革命纪念馆如何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红色文化及其价值认识不足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宝贵财富,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知关系着整个民族今后的发展及壮大,是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邑县的许多老一辈居民对革命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都深有体会,而对于来建川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有51%的人并不是很了解馆内所陈列物品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有79%的人表示在自行出游的时候都不会主动雇佣讲解员。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使革命遗物更好地保留、宣传以及利用这些红色资源研究红色文化,它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义务,给予后人警示与教育。

2.传播渠道有限,传播力度不大

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我们的调研结果中98%人都认为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对大家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很有帮助,但传统的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有76%的人认为纪念馆的宣传缺乏新意,特别是在内容上,还是仅仅停留在一些客观的物品与图片展览上,尽管图片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革命气息,但是缺少群体参与性与趣味性,大大降低了人们对革命精神的接受度,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是当前所有博物馆及纪念馆都会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新兴的互联网宣传方式也随之兴起,通过官方网站传递景点信息及动态是我们常见的方式。在宣传的力度上,虽然有66%的人表示能从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知识,但还是有70%的人认为其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的传播模式,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的东西也比较片面,在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上还未见其身影,各大红色革命纪念馆的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保守,宣传形式也缺乏创新性,不能与当下新型的媒体很好地结合。

3.年龄阶段不同接受方式不同

大邑县安仁古镇是一个极具古朴文化气息的休憩、旅游胜地,有很多游客都远道而来,古镇上仍然居住着大量的原住居民,形成了旅游与当地原住风俗古镇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由于古镇的特殊性质,年龄阶层相较复杂,而如何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展开相应的宣传活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对于这些老一辈的居民我们大都采用访谈的形式,他们能够接受传播红色文化的方式大多都与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形象的戏剧、舞台剧表演、专题讲座、电视电影等此类传统的方式。而在我们调研当中的青年游客们,对当前的各种传播媒介都很熟悉,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传播形式。

四、新形势下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建议

1.充分利用新时代传播技术,整合馆区功能,有机提升传播效果

现在是信息时代,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微博、微信等渗透我们的生活,革命纪念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结合现代新媒体的传播技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上定期发表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动态。建川博物馆群落的官网对该景区定期做了动态的更新,重要节日开展的活动在官方网站的新闻中都有很好的体现通过传播红色人物的故事,弘扬红色人物的伟大精神;整合馆区功能,明确馆区传播主题和纪念内容,在馆内设置电视影片、电子书本、语音讲解等形式对历史进行演绎,重现革命历史,让来访游客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到纪念馆纪念的内容和想要传达的思想,提升传播效果。

2.共建传播互动系统,优化传播效果

建川博物馆群落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与各大高校和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共建关系。当前红色文化传播的对象主要在于青年学生,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铭记历史遗留的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红色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要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优越条件和资源,联合各高校和单位,形成红色文化传播共同体,可以在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各种重要纪念日以及寒暑假期间,主动与高校及单位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活动方案及其内容,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合作方式。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多多听取参与者的建议,共建传播互动系统,优化传播效果。

3.提高纪念馆讲解人员素质,联动各高校志愿者

提高讲解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纪念馆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能够让游客们感受到红色革命领军人物的伟大壮举,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让红色革命故事深入人心。调研的结果中,仅有5%的人认为当前红色革命纪念馆的讲解人员素质不高,但是解说员的形象关系着游客对景区纪念馆的印象,因此对于纪念馆讲解人员的素质把握至关重要。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问及有关讲解员的问题时,有很多青年学生游客都表示并不会主动请讲解员,有一部分原因是费用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纪念馆可以推出相应的纪念讲解耳机,可以跟随游客的脚步讲解有关内容,这可以降低纪念馆的人工成本,同时对于游客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品,可以节省一定的旅游费用,也有95%的游客表示在宣传的同时希望有纪念品的赠送,虽然纪念讲解耳机不能够免费赠送,但作为宣传的资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放假期间,可以联动各高校的志愿者,对青年学生进行培训,在相应的馆区内进行志愿讲解活动。让青年志愿者们在充分学习红色革命知识文化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和游客们共同学习中国红色革命精神。

4.以多种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建川博物馆群落的游客年龄各异,不同年龄段的人接受的方式不同,更加青睐的宣传方式也不同。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不同的受众人群,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宣传纪念馆的红色革命内容,让大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游客们的参与积极性。要将传统与创新的方式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现在很多博物馆都会有的专题展览、放映抗战电影、定期的座谈会讲解等这些传统的方式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中沉淀,无论是新青年还是老一辈的人都能够接受。对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还可以将活动更多的通过网络及新媒体进行传播。

五、结语

这次红色革命纪念馆的走访、调研,旨在革命纪念馆能够结合自身特点,以更好的形式开展文化传播交流活动。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铭记革命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每一个革命纪念馆,每一件珍贵的文物,每一种宣传素材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今天的我们要更加的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把握学习的机会,不忘先辈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丽琼,浅析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传播. 新西部[J].2015(32).

[2]张志松,南湖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传播.《观察与思考》[J]. 2012.04.

传播革命 篇5

一、印刷机的发明

机器印刷兴起于15世纪的欧洲, 此时, 书籍的生产逐渐由手抄书的案头上转到了印刷商的作坊里。所谓印刷术出现的时期指的是印刷机在莱茵河之外的地区已然扎根的时期, 从15世纪60年代开始, 大致与初期机印本时期同时。[2]印刷时代的到来, 形成了一种新型制造业产业结构, 大量的小册子和书籍以快速、高效、便宜的方式出现, 从手抄书到印刷品的转变, 是书籍生产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印刷技术使书籍生产达到工业化, 主要得益于蒸汽动力的引入和机器排版的发展。同时, 印刷机也成为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社会和思想运动的“变革动因”。“变革动因”因伊丽莎白·爱森斯坦的著作《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而广为流传, 这是对伟大社会和思想运动技术变革因素正统的阐述。

二、印刷技术发明带来的重大变革

作为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印刷机的出现被认为是“书籍革命”和“媒介革命”, 美国著名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称之为“印刷革命”。如今看来, “传播革命”似乎更符合这次变革的宗旨, 媒介变革所带来的传播革命正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历史向度。

1. 书籍产量增多和人们阅读的变化

在印刷术出现后的一个世纪里, 生产书籍所需的工时减少, 书籍产量稳步增长。一方面, 由于一版书的印数更多了, 书籍分散传播的范围也变得更广阔;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进步, 印刷商为读书人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图书, 这是手抄书时代无法比拟的。印刷技术的发明加速和扩展了阅读的传播, 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也更加易于盛行和传播。“书籍互相参证的新时代”也由此开启。

2. 印刷技术的复制保存功能和固化作用

印刷技术具有强大的复制力, 印刷复制体现了其保存的威力, 延长了文献再生的过程, 使书籍内容固化累积, 进而有效地抑制了语言的偏离, 为其统一化和印刷标准化铺平了道路。印刷术的保存功能是改变了一切遗存与复兴形式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 印刷术的固化功能在许多领域都更加凸显。1970年代末, 关于近代早期印刷文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中, 作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得出了“印刷的固化作用”的有力论断, 说明了印刷技术在增强社会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使书面文字以印刷的方式被固定和传播。印刷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地转变了西欧社会的传播模式, 书籍用标准的工具和技术被原样复制, 当其被生产、使用和传播时, 体现了印刷技术的标准化、固定性和传播性。

3. 分工合作的重大突破和对思维模式的影响

印刷技术促进各个环节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 既有社交性质的活动也有思想性质的活动, 这就改变了学者的关系和思想体系。麦克卢汉认为, 印刷文字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印刷版面的安排和表现形式会对读者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 读者的思想往往受到内容安排和表现方式的指导和牵引。由此, 书籍形式发生根本变化对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 印刷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印刷术深刻地改变了书籍的生产方式和面貌, 也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 与此同时, 它带来的变化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我们日益依靠讲规律的书, 而不是凭经验办事;我们靠阅读学习, 其代价是通过讲解和实干的学习受到削弱。然而, 你又必须考虑:印刷术促使我们反对在死抄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死读书, 而且促使许多观察者用普遍接受的规律去检验新鲜的记录数据。与此相似, 许多人觉得, 越来越多的印刷词逐渐使口语词失声, 人们越来越忽略听力、喜欢视觉——对此你必须要取审慎的态度。[3]印刷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焦虑感和危机感, 就像现在, 我们被电子、网络世界所包围, 看似联系更加频繁便捷, 而实际上我们却是越来越远, 新媒介的干扰效应越来越凸显, 技术在带给我们先进和便利的同时, 对精神世界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或早或晚都会感受到技术的影响。

三、印刷技术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影响

1. 印刷技术为宗教改革重新布置舞台

在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 一场围绕教义、《圣经》和礼拜方式等各方面的新教改革运动爆发, 印刷品的出现导致公共辩论, 为这场欧洲宗教思想的斗争提供了舞台。爱森斯坦也在其经典著作《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中认为, 印刷术“煽起了宗教争论的烈火”。在书籍生产中, 宗教类的书籍一直是最核心的势力, 书籍在改革思想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改革者清醒地认识到要达到既定目标, 印刷至关重要。书籍产量急剧增加, 通过这些印刷品, 改革者们可以将对教会弊端的抨击广泛表达和传播, 还能为培育新教会有利的环境提供阅读材料。路德曾描述印刷机是“上帝最大、最极致的仁慈, 通过它, 福音事业被推向前行”。受印刷机的推动, 大量印刷品有力地传播了新教思想, 不同的著述文化激励和推动着宗教实践。

2. 印刷技术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印刷技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也促进了印刷技术的传播。印刷术突破了原有作品的保存媒介, 人们对于语言、文字和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明确,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学说就是在印刷技术问世后才得以传遍欧洲。新技术带来价值观的新变化, 印刷术的发明将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事件分割开来。萨尔顿指出印刷术“矛盾的”影响:“既促成了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 又给旧思想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16世纪和17世纪, 印刷业成为为宗教利益和思想传播的工具。启蒙运动在18世纪到达顶峰。当印刷文化到来, 书籍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个思想强烈躁动的时期随之而来。思想启蒙运动启发了理性主义和科学探究精神, 进而推动了新技术的采用, 对后来的以机器取代人力的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3. 印刷技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18世纪末开始, 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这是一个物质和信息交流快速进步的时期, 对印刷品的需求产生了影响。生活的进步和社会面貌改变为印刷品提供了新市场, 对新的印刷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相适应, 印刷业完成自谷登堡之后的另一次生产方式的重大改进, 即利用蒸汽动力等技术实现了印刷机械化, 印刷的机械化最初应用于报纸领域, 如伦敦的《泰晤士报》是其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印刷文化也是从报纸开始发展起来的。印刷工业化推动信息的快速传播, 媒介作用更加凸显, 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外貌和状况”, 并提出的忠告:“要注意其威力、效应和后果”。兴起于15世纪中叶的印刷技术革命对欧洲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带来的深远影响验证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结语

我们正在经历着网络革命和数字变革, 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密切, 使人注意媒介对社会实践的影响。从口头、文字到印刷形式, 再到今天的基于屏幕为载体的网络技术变迁, 如今的媒介环境更加复杂多元, 而媒介环境学是重视人文关怀的, 它关注媒介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现状和人的心理的长效影响, 让我们在闲暇时能够重新审视那些和技术有关的社会变革的价值和意义。技术的影响直接而迅速, 带来质量和数量的双重进步。但我们不能囿于技术本身, 隐藏在技术背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因。印刷机掀起了传播革命, 对近现代的文化史、技术史、思想史和媒介环境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印刷史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研究的正确对象是人, 研究印刷革命的社会意义, 就是研究整个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 进而对未知世界形成一定的预见。

参考文献

[1]St.John, book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255.

[2][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著, 何道宽译: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第27页。

传播革命 篇6

1 从传播渠道看,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慕课教育”和“自媒体”的诞生

1.1“慕课教育”的诞生

慕课教育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育, 它能吸引几十万人同时上线学习讨论。这就引起教育界的一场革命, 让任何人, 在任何时间, 在任何地方, 只需要通过一根网线, 连接互联网, 就可以学到任何知识, 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大利器。

慕课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感到了压力或者说超出了教师教学的“舒适区”, 它的诞生导致了教师教学的危机感, 全球那么多名师, 在线学生为什么要听你的课?老师的角色也正在重新定位。正是由于“慕课教育”的推动, 产生了课堂教育的翻转, 又称之“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有名的经典案例是:美国有一个名叫萨尔曼·可汗的数学教父, 他颠覆了美国的数学教育。可汗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之一就是数学, 数学是他的强项。他辅导侄女数学课程的时候, 通过录制每次10分钟的课程解析, 并免费分享给所有需要的朋友, 他的课程生动有趣, 概念清晰, 这些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点击率接近5亿, 共有4 800万人观看。在美国, 有2万多所学校, 上数学课时老师已经不再讲课, 让学生观看可汗的视频, 老师只负责答疑。2007年, 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 用视频讲解不同科目的内容, 并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可汗有意识地把每段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之内, 以便网友有耐心理解、消化。可汗学院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 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 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可汗学院的教学已从网络走进世界各地的教室, 甚至推动了课堂的翻转, 教师提供各种优秀的教学视频资源供学生学习, 鼓励了学生主动性、研究性的学习, 而教师只需要负责各种答疑解惑。

1.2“自媒体”的诞生

“自媒体”是指个人具备传播手段可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群体传送信息的媒体形态。传播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的局面得以实现。在互联网上, 个人可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发布信息和观点。

随着自媒体的红火, 媒体不再是由电视、广播和报纸所垄断, 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在网上发布信息, 不用再借助于电视主播、电台主播、记者和编辑, 也不用再为了发布一篇稿件而排队等待很久;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布各种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消息等, 如我们觉得哪家美食特别诱人或者哪里特别好玩, 就可以拍张照片上传到自媒体;如果身边发生了新闻事件, 也可以撰写通讯, 拍张现场照片, 上传到自媒体。“自媒体”的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 促使人人都变成记者和主播, 人人也都可以是社会监督员, 由此促进了民主制度的建设, 推进了民主制度的完善。

2 从传播内容看,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个性化信息”的推送

2.1“学术资源”的共享

信息化方便了学者们对于文献的查阅需要, 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跑到图书馆, 在书架之间穿梭, 最后抱着一大堆书籍和文献, 排队等着借阅。

各种文献查阅的资源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学术、超星图书馆, 以及国外的Wiley、Springer、IEE、Proquest等等。这些学术资源库里面包含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和论文, 也包括各种会议的文集等。通过这些资源库, 每一个人都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查阅到电子版文献的内容。这些学术资源库不仅有效地展示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也推动了研究成果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共享性。我们可以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 再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提高和创新, 更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 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科技的进步。

2.2“个性化信息”的推送

“个性化信息推送”指的是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 来实现海量信息的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推送可以有针对性地定位用户并随时根据用户需求的改变而改变推送的信息, 节约了资源, 提高了效率。

在个性化推送中, 我们在各种网站购物时发现, 当你把一件商品放入购物车后, 购物车旁会有相似的商品的按钮可以点击, 当你点击这个按钮的时候, 你就可以进行相似商品的比较;另外还有一些购物网站, 当你把商品放入购物车的时候, 当前网页的最底端会根据你选择的商品, 推送你可能喜欢的一系列商品供你选择;有些超市则会根据你的购物习惯, 来确定你的身份特质和消费水平, 进而推送适合你的商品海报。

3 从传播主体看, 信息技术革命助推“工作模式”的转变和“阅读模式”的改变

3.1“工作模式”的转变

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 机器人被大幅度应用, 这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简单劳动, 人类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来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工作模式。

在汽车工厂车间内, 你会在流水线上看到工业机器人正在组装汽车, 而车间内的技术工人能够随时改变机器人的程序设置, 以实现产品小批量、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当地震、火灾发生的时候, 救援机器人可以进行救援抢险和生命探测, 而救援专家则在后台根据现场环境, 控制并监控机器人的每一步探测行为;当科学家需要探测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时, 他们就发明了勘探机器人, 用机器人的“眼睛”来观测事物, 从而完成科研数据的统计。

简单劳动、危险劳动和探险劳动, 我们都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做, 人类只需要控制、监督机器人, 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更改机器人的工作程序, 信息技术革命有效地助推了传播主体在工作模式上的转变。

3.2“阅读模式”的改变

信息化社会, 我们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 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极大的丰富, 各种读书学习软件也应运而生, 相应人们的阅读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人们更加喜欢看图, 更加喜欢浏览简短的消息, 而深入性、探究式阅读相对减少, 质疑性、批判性的思考也相对减少, 有媒体称之为“读图时代”的到来, 也有媒体称之为“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面对着“阅读模式”的改变, 我们要学会去伪存真, 要学会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不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我们要懂得驾驭和质疑各种知识技能, 提高我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 提高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 人的主体地位。

4 从传播效果看, 信息技术革命引起“数字鸿沟”的扩大和“传播秩序”的困境

4.1“数字鸿沟”的扩大

“数字鸿沟”的概念, 起源于1999年一篇美国国家通信管理局发表的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 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 (Access) 指的就是硬件设备条件, 经济地位优越的人在这方面就有突出的优势;B (Basic skills) 指的是使用互联网来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就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C (Content) 指的是互联网的内容, 凡是媒体都有价值倾向, 这些价值和内容更有利于哪些群体受益;D (Desire) 指的是使用互联网的受众的目的和动机, 不同的上网意愿, 包括是主动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还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这也会引起使用互联网的受众的分化。

事实上, “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问题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延伸。所谓“知沟”, 是1970年美国学者Tichenor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提出的, 他们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美国政府曾经推出一部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芝麻街》, 希望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研究结果发现, 节目播出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但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系列片, 实际结果却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因此, 不管是“知沟”, 还是“数字鸿沟”, 引起阶层分化主要是由于受众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导致的对于信息的阅读、理解、查询、收集、选择、质疑、加工制作的能力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在信息量极大丰富的时代, 并不能有助于缩小社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异, 也不能扩大社会的平等。

4.2“传播秩序”的困境

信息化社会, 各种智能的多媒体设备带给我们感官上更多的愉悦, 人们陶醉于虚拟世界, 个人的真实身份和虚拟身份可以割裂开来,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此在网络世界, 既有“阳春白雪”和科学精神, 同时也充斥着“下里巴人”, 甚至不乏鬼神膜拜, 在这个与现实分离的空间中, 任何个体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尽情地狂欢。网络赋予人们的虚拟身份使得人们在网上发帖的时候“畅所欲言”, 对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与感受可以全然不顾。优质的传播内容可以让媒介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利器, 是发现真理、促进民主的良好方式, 但诸如揭丑、诽谤、煽动、挑衅、仇恨、威胁等传播内容又不断出现。

现在很多媒介为了追求眼球效应, 扩大传播影响力, 会在网络上围观各种娱乐明星的绯闻、各种行政官员的私生活、校园暴力和执法暴力等, 让经常接触网络的公众心理产生了一种对社会认可度低的影响, 尤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 很多青少年对于“木子美”、“兽兽”在网上发布个人性体验文字和裸体照片觉得无所谓, 而各种科学信息和优秀人物精神的传播却很少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被媒介和公众关注。

虚拟世界身份的双重性导致人们侧重追求个体化、娱乐化, 而娱乐的核心便是尽快狂欢、尽情游戏, 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包含了各种可能的文化形式, 甚至很多世俗的、色情的、私密的内容, 这就使得“传播秩序”陷入困境。如何建立好伦理道德的心理防线和美丑善恶的概念, 防范其负面作用的发生, 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

5 结论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提高了生产力,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不同地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真正实现了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

从传播渠道看,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慕课教育”到“自媒体”的诞生, 极大改变了教育的模式和信息的传递方式, 人们仅仅只要通过一根网线就可以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再也不用坐等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 人人都可以是传播的主体。

从传播内容看, 信息技术革命推进“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个性化信息”的推送, 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共享性, 让海量信息精准推送给每一个用户。

从传播主体看, 信息技术革命助推“工作模式”的转变和“阅读模式”的改变, 人类不再需要从事简单劳动, 只需要控制、监督机器人, 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更改机器人的工作程序;而在阅读模式进入“读图或碎片化阅读时代”下, 我们要学会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学会自主思考和去伪存真。

从传播效果看, 信息技术革命引起“数字鸿沟”的扩大和“传播秩序”的困境, 导致了社会阶层不平等风险的扩大, 同时由于信息化容易导致公众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和“奇观效应”, 因此有必要在新时代不断弘扬道德伦理和善恶美丑。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有利有弊, 我们要利用我们的智慧来趋利避害, 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让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充分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邵培仁, 陈龙.媒介文化通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3]童兵.新闻传播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4.

传播革命 篇7

关键词:《河南》,图画,思想启蒙,民主,共和

20世纪初, 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剧。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批批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 寻求救国之路。为唤醒民众, 他们编辑书籍、报刊, 向国内输入先进的知识和文化。1907年12月, 《河南》杂志创刊于日本东京, 至1908年12月被迫停刊, 共出版9期。作为同盟会河南分会的机关报, 《河南》杂志政治立场鲜明, 它高举反帝救亡旗帜,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河南》杂志栏目众多, 分为图画、论著、译述、时评、小说等。图画栏目位于杂志卷首, 每期刊登图画两到五幅不等。这些图画中, 有《太昊伏羲氏》 (第一期) 、《墨子》 (第二期) 等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民众爱国情感的人物肖像;也有《易水送别》 (第二期) 、《张良刺秦》 (第一期) 等宣传义士壮举、号召暴力革命的历史故事画;还有《水底之交通》 (第六期) 一类介绍西方先进科技、传播文明的科普照片。编者始终坚持“牖启民智, 阐扬公理”[1]的宗旨, 以画言志, 图文并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宣传反帝救亡。

一、介绍传统文化和风景名胜, 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在《发刊之旨趣》中, 作者指出:“中国者, 一体也。其胸部、头部、足部殆无一不于痛痒未觉时已属于专主。一旦以无厚入有间, 剖而分之, 直謋然委地耳。奏刀者已批其窾而导其隙, 而身受者犹若未睹。”[2]外患愈演愈烈, 而民众或“不知国家为何物”, [2]或“自幸其居中国腹部, 他省虽亡, 河南不至于同归于尽也”, [2]或“漠然无所动”。[2]《河南》杂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希望通过报刊宣传唤起大众的国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河南》杂志首期刊登了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为了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刊登《墨子》《汉大儒许慎像》 (第八期) 、《岳鄂王》 (第一期) 等文化名人、民族英雄的肖像。这是“牖启民智”的形象传播。除了介绍文化名人, 《河南》杂志也通过图画介绍风景名胜, 以名山大川的秀美激发人民的爱国意识。在这些风景画中, 苏曼殊的写意画最具代表性。

《河南》杂志第五期中, 《嵩山雪月》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明月当空, 夜间的嵩山万籁俱静。在《洛阳白马寺》 (第二期) 中, 苏曼殊选择从半山腰的角度描绘白马寺寺院。苍劲的山壁和挺拔的古松掩映中, 寺院错落有致, 狭窄的山间小道为画面增添了曲径通幽的雅致。苏曼殊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 一方面选择河南的经典景观为创作主题, 能够唤起河南人民了解、热爱家乡的意识。另一方面, 月夜、苍山、寺院的从容与宁静, 正是革命义士所憧憬和为之奋斗的美好未来, 更能引起河南人民的共鸣。同时, 这也表达了编者们虽然身在异乡却心系祖国的忧国忧民情怀。

第三期的《潼关》图, 威严的城门高高矗立在秋风中, 四周空旷寂寥, 一位剑客策马在潼关道上。潼关在这里可以引申为国门, 暗指我国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作者将自己化身为画中骑马的剑客, 渴望为国家、为人民奋勇作战。在画跋中, 苏曼殊写道:“潼关界河南陕西两省, 形势雄伟, 自古多题咏。有‘马后桃花马前雪, 教人那得不回头’句, 然稍显柔弱。嗣同仁者诗云:‘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余常诵之。今奉慈母迻居村舍, 残冬短晷, 朔风林号, 言此笔作潼关图, 不值方家一粲耳。”[3]苏曼殊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称引谭嗣同诗句, 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也鼓励着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奋勇向前。

二、宣扬古代刺客的舍生取义, 鼓励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政府

当时, 资产阶级革命派公开宣称“恶劣之政府一日弗除, 则强固之国家终难实现”。[4]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 《河南》杂志倡导通过武装斗争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建立属于人民的新型国家。

反清, 并非盲目地排满。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封建专制统治是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 要推翻沦为殖民者统治工具的政府, 是国情所迫。他们自称“固非主张种族主义者”, [5]排斥满清帝制, “非因种族有异也, 乃因平民而有异, 孰祸我平民, 即孰当吾排斥之”。[5]可见, 革命派所要建立的是一个属于人民的共和政府, 因此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专制体制内的反动官僚, 而非满族平民。

《河南》杂志刊登了大量关于刺客、暗杀的图画。《樊於期以首付荆轲》 (第四期) 歌颂了樊於期为救国舍生取义的壮举。第一期的《豫让最后致志》描述了豫让为其主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不成、赵襄子被他忠心报主的行为所感动、脱下外衣让其象征性地刺杀的情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政治暗杀, 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 是辛亥革命时期不可忽视的历史存在。暗杀者的身份不是暴民, 而是追求民主、人权的战士, 是甘愿为民主共和献身的勇士。这些革命党人, 在铲除极权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理念的指导下, 凭借自己的力量, 打击专制独裁势力。《河南》杂志刊登刺客相关图画, 是对“暗杀”这一社会思潮的响应, 同时借以鼓励人民奋起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河南》刊登大量的刺客图画, 似乎是在号召人民通过刺杀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革命派看到暴力是推翻满清政府的唯一手段, 细究其革命方式, 不难发现他们并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的暗杀行为。要推翻清朝统治, 仅凭个人暗杀一些反动官吏效果微乎其微。他们认为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政府“为一身权利之存亡, 又势必出死力与我平民抗, 我平民能力不足抗彼之一日”。[5]“故欲大告成功, 完全以达其要求之目的者, 则舍革命军而外更无他道”, [5]只有全体人民团结一致, 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革命军, 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 《河南》杂志推崇法国大革命的经验, 并刊登了相关图画。第六期的《拿破仑青年肖像》中, 拿破仑骑在马上, 身披战袍, 意气风发。战马迎风高高抬起前蹄, 粗壮的后蹄有力地蹬地, 像在做冲锋准备。《法王路易入狱景象》 (第九期) 中, 路易十六愁眉不展地坐在椅上, 仿佛预见到自己的悲惨下场。编者选择这两幅图画, 意在宣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鼓动人民组成“革命军”, 推翻封建王朝, 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主张经济独立带动国家独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随着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 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广泛应用, 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萌芽, 到甲午战争之后, 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期。《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清政府为支付赔款, 扩大税源,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工商业得到初步发展。

《河南》的编者们认识到发展民族工商业是国家强盛的手段之一。河南处于中国的腹地, 如果河南的利益不保, 那就意味着失去国计民生的支撑。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 外国侵略势力掌握着我国的经济命脉, 通过控制矿产、铁路、运河抢占势力范围。在民族危机愈发严峻的形势下, 资产阶级革命派撰文激发人们的自主意识, 独立创办实业, “以绝外人之窥伺, 以保中国利权”。[6]

自办实业就需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河南》杂志通过刊登《水底之交通》) 、《空际之交通》 (第七期) 等科普图画, 介绍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潜水艇和飞机, 意在使人民看到西方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的封闭落后, 以刺激民间兴起实业救国运动。为挽救开设通商口岸后“进口增而出口少, 且每况愈下”[7]“中国之财日以散, 中国之民日以贫”[7]的状况, 《河南》杂志宣传集资、募股, 兴办实业。例如, 在交通运输方面, 他们阐述了运河对沟通物资交流、商旅往来的便利, 可以省时省力地运输救灾物资、部队粮饷、各种器械等, 倡议人们集资开卫河航运, “以中国之财办中国之事, 开华人生计, 夺洋人之利权”。[6]在工商业方面, 他们倡导开办博览会。通过省内、国内和“万国”之间的博览会, 互通有无, 学习先进技术, 以此扩大贸易额, 提高工业生产力。

四、揭露封建刑法的残酷, 号召人民摆脱奴性

晚清时期, 高度的君主集权导致政治昏暗、官吏腐败。为了巩固统治, 清政府借助严刑峻法来加强控制。于是, 刑讯泛滥、冤狱丛生。处于高压统治下的底层人民, 长期受到“纲常礼教”封建思想的束缚, 缺乏个人意识与反抗精神, 奴性思想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 国家的富强需要人民摒弃奴性, 塑造健康、独立的人格。《河南》杂志通过清政府的刑讯图, 形象展示所谓的犯人长期以来所遭受的非人待遇, 以此唤醒民众的觉悟, 促使他们为争取自身的权力而奋起抗争。

《河南》第五期刊登的《中国刑讯之肖像》组图,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刑讯的残暴。第一张照片中, 三名女囚犯一字排开被同一个长枷锁住, 一条脚镣将三双“三寸金莲”捆在一起。该照片映射出封建专制刑罚的严酷和对人性的践踏。第二张照片记录了公堂审判犯人的景象, 三名罪犯跪在公堂正中, 两侧站着陪审官员。第三张照片中, 跪在刑场上的犯人双手被反绑在背后, 刽子手正高举砍刀向他挥去。人们站在刑场两侧围观, 神态各异。围观者们或冷眼旁观, 或不屑, 他们被封建制度下的奴性思想紧紧束缚着, 麻木和无知是他们的突出特点。

“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追求社会变革的鲜明旗帜, 编者们试图用图画形象地揭露封建制度的残暴, 启蒙民众思想, 从而推动人民主动探寻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精神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兴国不在政府而在国民, 不在法令而在自觉, 非然者虽有政府, 而民与国未尝有毫发关系焉”, [8]塑造国民精神是救国救民的根本。在思想启蒙方面, 鲁迅主张将人民从奴性状态中解放出来, 唤起人民个人意识的觉醒, 是改变中国历史现状的精神动力。他认为“角逐列国是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9]只有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 培养人的独立精神, 发挥人的个性, 才能看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希望。

《河南》杂志面世后, 很快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发行初期, 杂志每期销售量递增, 以至于第三期刚一出版即销售一空, 不得不再版发行。巨大的销量, 使资产阶级思想得以广泛宣传。它宣传爱国救亡, 抨击清政府专制统治;它鼓吹民主共和, 鼓励人性解放与独立, 为社会进步和民智开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编排上看, 《河南》杂志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杂志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编者将革命主张寓于图画中, 或歌颂传统文化, 培养人民的家国意识;或描绘祖国大好河山, 唤起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或宣传暴力革命, 鼓动人民团结一致挽救民族危亡。从1907年诞生到1908年被迫停刊, 《河南》仅发行了9期, 但它宣传革命思想、唤起人民觉醒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功绩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简章[J].河南, 1907 (1) :1.

[2]朱宣.发刊之旨趣[J].河南, 1907 (1) :3-4.

[3]苏曼殊.潼关[J].河南, 1908 (3) .

[4]周仲良.预备立宪者之矛盾[J].河南, 1908 (3) :1.

[5]张钟端.对于要求开过会者之感喟[J].河南, 1908 (4) :20, 27.

[6]悲谷.创办小轮船通告书.[J].河南, 1908 (6) :111, 109.

[7]酸汉.河南之实业界[J].河南, 1908 (7) :43, 41.

[8]许寿裳.兴国精神之史曜[J].河南, 1908 (4) :51.

[9]鲁迅.文化偏至论[J].河南, 1908 (7) :18.

传播革命 篇8

一、最早的社会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者鲜明在《〈 近世社会主义〉的翻译史考察》一文中提到“: 金冲及提到最早向中国人提到马克思的是1899年的《 万国公报》,它曾经三次提到马克思,一次提到恩格斯,并称马克思为‘ 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1902年,梁启超在《 新民丛报》上发表的《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中也提到了马克思( 译作‘ 麦喀士’),并称他为‘ 社会主义之泰斗’。 ”[2]123这就是近代最早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记载。《 万国公报》于1868年创办于上海,原名为《 教会新报》,主办人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当时是以林华书院的名义出版,早期为周刊,由上海美华书馆负责印刷。 1874年9月5日,《 教会新报》出至301期时改名为 《 万国公报》 ,1889年2月《 万国公报》 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同时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主编。 该报很早就登载过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日内瓦大会消息。 随后,它又介绍欧美各派社会主义,把它们统称为“ 大同学”和“ 安民新学”。 1899年2月出版的《 万国公报》第121至124期, 刊登了李提摩太以《 大同学》为篇名的节译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本杰明·颉德著的《 社会演化》一书的前四章,后来,李提摩太将《 社会演化》的十章全部译出,交由上海广学会于1899年出版,书名《 大同学》, 这是现在可查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最早著作。

二、日本留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学者高军指出“: 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来,有三条渠道,一是日本,一是西欧,一是俄国。中国人早初接触马克思主义同日本刚刚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有重要关系。”[3]21902年前后,随着日本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由日本留学生带入中国的社会主义著作多了起来。 对马克思生平及其学说进行介绍的第一部译著是由日本社会主义研究会会长村井知至原著、日本留学生罗大维翻译的,1902年4月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 社会主义》一书,书中第一次提到了“ 卡尔”的名字,还引用了马克思亲自起草的《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一段原话“: 吾党无国种之区别,惟依真理、正义、道德以立此主义,以期传于万国。 ”这成为中国最早翻译过来的马克思的原文。另一部比较有影响的社会主义著作是日本福井准造原著、日本留学生赵必振翻译、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的 《 近世社会主义》( 1903) 一书。 该书的译者赵必振( 1873— 1956)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人,曾为康有为的受业弟子,受康有为影响较深。 戊戌变法失败后,新政废除,赵必振目睹国事日渐衰弱,心中悲愤难忍,遂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与何来保组织常德“ 自立军”,谋应唐才常起义,事泄后经澳门逃至日本,便与章炳麟、秦力山、 陈天华等革命者交游密切。 光绪二十八年( 1902)赵必振回上海,积极从事日本进步书籍的译介工作,第二年( 1903)翻译出版了日本福井准造的《 近世社会主义》。该书是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译作,不仅指出了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可靠性质,还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如《 哲学的贫困》、《 共产党宣言》、《 英国社会劳动之现状》等,高度称赞了马克思的理论水准。

除了翻译日本福井准造的《 近世社会主义》一书外,赵必振还翻译过其他的社会主义理论书籍。 由日本幸德秋水原著《 广长舌》一书,从名字上来看读者会以为这是一本佛教的书籍, 其实却是一本介绍社会主义理论的进步书籍。 本书从“ 社会主义之实质”“、 社会主义之理想”“、 社会主义之急要”“、 社会主义之适用” 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与进步价值,指出“ 社会主义者,博爱也。 社会主义者,一视同仁也。 小之于一町村之事业,大之如一县、一都府及—国之事业,各从义宜,准以平等。 凡社会上之资本,皆为社会上民人共有之公物,其生产之利益,亦各分配公平,是则社会主义之主张也”的本质特征。

1903年10月,《 浙江潮》 编辑所出版了由中国达识译社翻译、日本人幸德秋水写的 《 社会主义精髓》。《 浙江潮》 月刊光绪二十九年 ( 1903) 创刊于日本东京,共出12期,每期60余页,由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主办,孙翼中、蒋方震、马君武、蒋智由、王嘉榘等任编辑。 以“ 输入文明”“、 发其雄心”“、 养其气魄”“、 汹涌革命潮”为主旨,设有社说、论说、学说、大势、记事、杂录、小说、文苑、谈丛、时评、专件、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图画等栏目。《 浙江潮》的创办者立志要大力宣传反清的民族革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批判改良派的 “ 和平立宪”主张,鼓吹“ 革命造反”,积极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其所刊登的《 社会主义精髓》,全书分七章,约二万字,书中指出“: 实行社会主义的大革命“” 是实科学的命令,历史的要求,进化的理法。 吾入虽欲避之,而无可避者也。 ”[3]4

1906年由张继、刘师培等人发起,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 该会的创办者张继,接受当时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中势力最大的自由民权左派出身的幸德秋水的影响,1906年底张继在该派的影响和支持下,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 社会主义讲习会是中国第一个研究社会主义的团体, 该讲习所依据幸德秋水的“ 直接行动”理论,大力进行社会主义舆论上的宣传。 该讲习所创办的《 天义报》 是中国第一个以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与妇女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杂志,主创者是刘师培、何震夫妇。 该报以“ 天赋人权”为思想武器,痛斥中国妇女所受迫害,提倡男女平等,同时还陆续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部分译文。 1908年2月,又在《 天义报》第十三、十四卷上登载 《 共产党宣言》 第二章关于家庭和婚姻制度的部分。 1908年1月,《 天义报》第十五期刊载了民鸣翻译的1888年恩格斯为《 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写的序言,这是近代中国恩格斯著作的最早译本。

三、辛亥革命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学说内容

1.介绍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对于社会主义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的介绍,是当时进步书籍介绍的主要内容。 翻译者在中国民众完全不了解社会主义理论的状态之下, 采用浅易的说法来向民众灌输社会主义理念。 如1902年日本村井至知原著、罗大维翻译的《 社会主义》一书,用大量的篇幅讲解“ 欧洲现时的社会问题”,以得出“ 近世工业界之特产物日精,则劳动者日苦。 其生产超越之结果,不过资本家收其福。而蒙其祸者,则劳动之人也。夫一旦使手技之工业中止, 失职者唯袖手旷日,生活断送”的结论,让中国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私有制的可恶,及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达到“ 提倡社会主义,能实行共有资本制度,则地主与资本家之阶级自行废绝。 且资本与土地二者,均为社会公有物,资本家所垄断之物移交于社会于劳动者之手”的目的。

2.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基本理论。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的介绍也是这一时期的理论传播要点,由于中国民众对马克思理论的陌生,所以在翻译介绍马克思理论之前,要先对马、恩的生平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如朱执信的《 德意志社会主义革命家小传》一书中,第一章就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及《 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过程。 他写道“: 马尔克( 马克思)既为主笔,始读社会主义之书而悦之。 其所为文,奇肆酣畅,风动一时。 当世人士以不知马尔克之名为耻。而马尔克日蒐讨社会问题而加以研究,学乃益进。”提及马、 恩之间的友谊时,朱执信说道“: 初马尔克在巴黎,与非力特力嫣及尔 ( 即恩格斯) 相友善。 嫣及尔者,父业商,少从事焉,习知其利苦,乃发奋欲有以济之,以是探研有得。既交马尔克,学益进。马尔克既去法,嫣及尔亦从之北游。 因相与播其学说于比律悉之日报间,言共产主义者群宗之。 万国共产同盟会遂推使草檄,布诸世,是为《 共产主义宣言》。 ”

上一篇:路桥过渡段施工下一篇:风景油画色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