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特性

2024-10-17

传播特性(精选10篇)

传播特性 篇1

1 微博与微博语言的基础内涵

作为一种实时信息传播共享的网络媒介, 微博是当前生活快节奏下人们获得存在感、传递人生感悟的社会交际平台。微博语言是对生活语言的简单化。语言源于生活, 且在生活中不断发展, 并受到时事、热门事件的影响, 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和风格。但微博语言与传统的网络交流语体又有所不同, 其不需长篇论述, 也非教条式的说教, 而是瞬间感悟最真实的表达, 简短而有力。同时, 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语言技巧不受限制, 不必刻意编排内容, 不用拘泥于语法构成, 因而使更多用户热衷表达, 愿意“发声”, 也使“草根”阶层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满足了一般社会人都渴望被关注的潜在需求。

2 微博语言的语法特性

综合分析微博语言的语法特性主要从三方面入手:语法、语句和句式。首先, 微博语言大多是有感而发, 多不考虑句子语法;而官方微博相对语言更规范, 多使用主谓句。例如, 个人微博多出现“太牛了!”“别闹, 都傻了”这些非主谓句;而且, 常常句子成分不够完整, 如“记得电邮我”等。其次, 微博句子语序通常都是不规则的, 倒装句居多。由于微博技术要求低、字符限制, 对微博用户的汉字组织水平没有太大要求, 多为及时信息, 不会有太多斟酌, 大多以通俗化、口语化为主。例如, “快到了都”“开动先吧”“五点半顶多”“太夸张了吧你!”等。

3 微博语言的传播特性

3.1 话语风格别树一帜

微博用调侃、生动、富有活力的语言表达着用户的想法和意愿, 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其信息不仅话语风格简洁、诙谐, 且使部分生僻字得以“复兴”。生僻字因可辨度不高, 常造成交流障碍, 影响词义表达, 因而日常较少使用。而微博语言传播中, 汉字的原本指代含义得到了放大, 表意也更丰富有趣。有的用户为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表意丰富的汉字以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 例如“囧”字, 本义“光明”, 而微博用户看重了其象形之意, “囧”字中的大囗=脸型, 八=两个下垂的眼睛, 小口=张开的嘴巴, 像是人们受到惊吓后的表情, 从而用“囧”字表达郁闷、悲伤、尴尬的情绪, 如此解读相对原意更加生动形象。此外, 还有部分词组也被微博赋予了更多新意, 如“白富美”“高富帅”一类词组表现了对男性女性自身条件优越的极度赞美;“喜大普奔”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打包组合, 表示一件让人极度欢愉、欲共同分享、相互告知的事件等。这类由微博创造出的新派词语组合, 使语言张力更加凸显。

3.2 衍生词汇千奇百怪

随着现代语言的不断变化发展、更新换代, 用户对新词新意的追逐可谓乐此不疲。微博用户也耗尽心思, 大量挖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语言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从而衍生出了大量新颖词汇。例如, 称行为举止女性化的男性为“伪娘”;称在KTV爱唱歌的人为“麦霸”;称不修边幅、足不出户且热衷研究自己爱好的人为“御宅”;称热爱户外登山探险运动的人为“驴友”;对某一方面非常擅长、出类拔萃的人为“达人”;经常使用的衍生词汇还有“潮人”“熟女”“愤青”“菜鸟”“负翁”等。追求新意一直以来都是微博用户所分外热衷的, 他们志在微博语言传播中对旧词新意和旧词新用的不断挖掘和探索, 为语言的词义增加了更多、更新的元素。

3.3 类比模仿层出不穷

微博语言传播中用户通常倾向于用调侃、恶搞和模仿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热门事件为例, 这类事件不仅能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对微博语言也有很大影响, 模仿句型层出不穷。例如, 某演员被爆出背离婚姻忠实的事件, 当事人的回复迅速在微博蹿红, 如“周一见”“且行且珍惜”等词语被竞相模仿, 有人发微博称:“吃货虽易, 减肥不易, 且行且珍惜。”此外, 影视作品在微博语言类比模仿中也有所体现, 如《甄嬛传》的热播让微博用户推出了所谓“甄嬛体”:“本宫方才观夜空明亮, 繁星闪闪, 想必明天天气肯定是极好的, 私心想着若能出去游玩, 定能心情愉悦, 这倒也不负恩泽。”不同语言变体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风格各异, 如填词一样各展所长, 诙谐之余也使得人们的思想表达渠道更为宽广。

4 结语

微博语言的传播加速了社会消息的分享与流通, 弥补了普通大众语言组织上的空白, 赋予了每一民众展现自己的平台。但也存在一定诟病, 语言的使用混乱和不当将造成文义曲解。为此, 仍需不断研究, 总结规律, 及时清理微博中的“语言垃圾”, 严格规范语言引导, 保障微博语言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宇.试析微博传播中的言语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 37 (3) .

[2]朱雅君.浅析人民日报微博受众广泛的原因[J].传播与版权, 2016 (8) .

传播特性 篇2

分众化传播对内容提供商的要求

首先,内容供应者必须清楚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手机媒体的传播和阅读。并非所有的传统媒介的内容都适合手机。但现实情况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试办以手机为承载和接受媒体的节目。下面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手机报纸: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其后,众多媒体开始相继跟进,在2005年掀起一个小高潮。“辽宁手机报”、“江西手机报”、“深圳晚报彩e版手机报”等各地的手机报纷纷面世。③

手机电视:2005年1月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上海移动合作的手机电视“梦视界”试播,该服务提供6套直播电视节目及vod点播;3月,国家广电总局给上海文广颁发全国首张iptv执照,准许其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手机)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

手机电影:2005年7月,王小帅、贾樟柯、孟京辉等8位导演推出手机电影《这一刻》。10月,由手机拍摄,通过手机播放的《苹果》诞生,制作者北京电影学院陈廖宇认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手机电影。12月,冯小刚推出手机电影《手机,打死也不说》……

手机小说:2005年11月,小说家千夫长继2004年将4200字的手机小说《城外》18万元卖给sp之后,又以同样的价格,出售了第二部手机小说《城内》。12月,何立伟、刘齐、周晓枫等6位作家和写手与相关公司签约,成为国内首批手机文学签约作家。有人甚至声称2006年是“手机阅读年”……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之外,还有手机音乐、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商务交易等等衍生的手机媒体形式。这些无一例外说明,传统媒体或者艺术样式选择手机作为他们的传输工具,都是看好手机具备的强大的传播功能和潜在的受众市场。但是,现在人们见到的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文学等,是否就是手机媒体的终极呈现呢?笔者的观点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电视在诞生之初,也就是报纸的图像版,或者“通过电视看电影”。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传媒人的不断探索,电视终于找到了自己合适的表现方式,我们现在也才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现在流行的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通信商和网络平台构成的新信息传播业务。不过,目前大部分手机报只是把报纸内容经过选择、压缩再翻版到手机上,内容形式、文章长度甚至语言习惯都并不符合手机的传播方式,并不能满足手机用户的阅读需求。手机媒体在诞生之初,无疑也要走较长时间的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媒体的发展概莫能外。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和传统媒体联姻所打造的手机报等样式,决不是手机媒体的最佳表现形式。手机的小屏幕、即时性决定了其不以精美清晰的画面和冗长的深度报道见长。因此,如果简单地将报纸内容浓缩到手机屏幕上,或者把电视节目横移到手机上,都只是“新瓶装旧酒”。

其次,内容供应商还必须为手机媒体的使用者提供精确分类的内容。

分众化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订制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手机由于其便携性和私密性的特征,每个用户均可根据喜好订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而不需要的内容则不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分众化传播对渠道运营商的要求

在中国电信业没有重组之前,手机的渠道业务一直是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在经营。今年5月23日之后,电信业重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现金溢价方式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中国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中国网通,随后中国网通退市。这样,移动通讯业务由两家变成了中国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家渠道运营商共同经营。由政府主导的这次电信业重组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但可以看到的是,运营商的增加会使得竞争加剧,客观上会降低技术和资费的门槛。

目前,众所周知的问题是,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作为通信工具还是多媒体信息接收终端,资费是一个重要的瓶颈。手机媒体面临用户向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支付流量和内容双重费用的状况,业务的普及仍需改变用户观念。增值业务一直为早期sp管理不严所带来的“资费陷阱”困扰。退订方法不透明和资费体系不完善使得用户对于手机上的应用服务特别谨慎。若手机媒体在3g时代想有所作为,透明且容易被客户接受的资费是打通用户与业务之

间关系的重要一步。从运营商规范sp的决心来看,也想要从根本上驱除用户对“资费陷阱”的阴影。

而技术问题则一直为中国手机用户所诟病。在众多国家目前已经进入超3g时代、向4g挺进的时候,中国却依旧停留在2g时代,3g的牌照迟迟不能发放,这势必直接影响到分众化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我们知道,3g时代的来临将使手机媒体具有网络媒体的许多特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大众媒体。3g手机的特点是高速度、多媒体、个性化。它不按时间收费,而是按数据量收费。它的速度很快,不仅能通话,还可以高速浏览网页、参加电视会议、观赏图片和电影以及即时炒股等等。如果中国不能尽快实现3g,那么手机媒体的分众化传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结 语

传播特性 篇3

摘 要:页岩气是储存在页岩中以游离和吸附态存在的天然气,储量大,经济价值高。地球物理测井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和评价页岩气层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本文利用声学及有限元的知识,采取二次吸收的人工边界条件,利用ANSYS软件建立起了声波在页岩层中传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压力的值,得到纵波振幅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并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出压力与纵波振幅的关系表达式。通过软件模拟得到的压力声波传导特性的关系对实际测井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有限元;页岩层;压力;声波;传播

世界页岩气资源量巨大,但储存页岩气的条件恶劣,地质构造复杂,要实现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测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场测井过程中,诸多因素造成的影响会导致声波信号信噪比低测井资料难解释,因而造成盲井、空井的开采,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数值模拟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得出岩层压力与声波传导特性的关系,反演计算页岩层的弹性参数(杨氏模量、体积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进行估计油气储层评价及产能评价,并给出页岩气开采的最佳完井方案。

1 声波有限元方法的理论研究

1.1 页岩层力学参数的影响

声波在页岩中传播时,由于换能器发射声波能量较小,作用在页岩上的时间短,因此在声波测井的过程中可以将页岩视为弹性体,但由于实际页岩层中存在薄层及二重和三重应力构造的微结构、天然裂缝分布的不确定性,页岩层呈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因此在建模时要充分考虑地层模型的各向异性。饱和度对页岩的力学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当S<0.6,页岩试样的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都减小;泊松比的变化不显著;S>0.6,页岩试样的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基本保持不变,泊松比迅速上升。由换能器发射的声波分为P波与S波,两者的传播规律均与页岩层的E、μ等力学参数及密度、压力等物理参数有关,与振源频率无关。

1.2 无限域中弹性波动方程的建立

声波在页岩层中的传播属于无限域中波传播的第一类波辐射问题。第一类波辐射问题又称为波辐射近域问题。例如采用谐波或地震波在地层中进行无损伤检测和利用超声波勘探地层的各项异性;地震波导致地表房屋等结构的强迫振动;飞机降落时在机场跑道表面造成的冲击振动问题都属于典型的波辐射近域问题。数值模拟波在无限域中传播时通常所采用适当的人工边界将无限域划分为近域和远域两个部分。近域部分通过有限元的方法进行建模处理,而远域部分则采用一些特殊边界条件进行处理。

由弹性力学中包括平衡方程,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在内的一共15个方程,即15个未知数,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分方程组。

运动状态下用位移表示的位移运动方程:

2 实例分析

2.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为了简化模型,在矩形中部建立一个小孔,并在此处加载瞬态正弦波载荷,定性的研究横纵波在页岩中的传播规律。如图2-1所示。

2.2 模型的网格划分及参数设定

为避免声波在无线域中传播时产生的反射、衍射和折射等行为的影响,在本模型中将单元的最大尺寸控制为波长的1/10,并得到了规则对称的网格分布图。

2.3 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对声波在无限域中传播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采用适当的人工边界截取有限的模型,将计算模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在本模型中,采用fluid29单元建立两层空气流体层,达到一级吸收的目的。由于fluid129为fluid29的伴随单元,用于建立最外层二维流体区域的边界线单元,达到fluid29单元以外无限延伸域的输出效果。

2.4 模型的加载及结果分析

本文讨论了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改变地层内部压力,声波传导特性的变化。在模型上施加垂直向下的均布力及在两侧施加对称的水平均布力来模拟地层压力,维持两侧水平压力不变,只改变上层的垂直压力。当压力为5MPa时,选取岩层中分布在径向载荷线上的两节点,两节点沿径向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如图2-2所示:

由两点的时间-位移历程曲线可知,节点振幅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在0.1s时达到最大值。选取t=0.1s时,其中一点不同压力(5—25MPa)下的最大位移值,位移-压力关系图如图2-3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振幅随着压力的增加大致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经拟合得到振幅(u)与压力(p)的关系曲线如式(4)所示:

u=0.057p (4)

3 结论

①随着压力的增大,地层刚性增加,振幅呈递减趋势是因为各点的径向振动位移为负值,即振幅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②不同压力工况下,距离振源越远,地层压力越大,各点的振动位移也越大,这也再次验证了振幅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距离振源达到一定值时,压力的变化极其微小,振动幅值也就出现了数值不变的平滑段。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3CX02089A。

作者简介:

浅谈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篇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手机已经从最初的贵族奢侈品“大哥大”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 人手必备的必需品了, 现在即使是中小学生也都广泛使用了手机,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攀升以及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改革与进步提升, 手机作为一个传递的媒介, 它的传播功能日渐突显, 手机使用中为我们提供的快捷性、方便性、个性化、人文化、娱乐性等特点, 使手机媒体在作为信息交往媒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手机媒体也越来受到大众的追捧。

目前为止手机媒体都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集前四大媒体为一身, 网络媒体的延伸, 还具有超强的互动性、速度超快信息获取率、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可以跨地域多传播等多种特性。3G手机近些年来的覆盖, 已经让我们大众看到了高科技的迅猛, 尝到了它带给我们的愉悦体验, 3G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上和传输数据上速度的大幅度提升, 也就是数字信息传输的通道更加“宽畅”了。数字信息可以更加迅速、更加充分地传输于手机, 能够即时、迅速地处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从媒介发展进程看:传统媒体是链式、拼接式、有分工的、有目的性、有惰性、有漏洞的渠道, 第五媒体则是网式、一体化、传输式的、全能的、多样的活性的渠道;一个是点对面, 一个是面对面。传统媒体的传送单一, 它的反馈工具与其不同, 这种拼接的特征也将影响到反馈的效率, 而且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在时间与空间上有消息滞后的弊端。但是从历史以来, 这一路走过来, 每一个新媒体的诞生都必将传承和包含着前一媒体的内容。而如今的第五媒体, 有着四大无法比拟的特征, 它有着强大的分众性、还有着定向性, 以及信息传输的及时性与互动性。这些特征都是前面四大媒体其中一者不可兼并的, 而第五媒体会做到, 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媒体, 实现共赢互惠, 创造媒体新价值。

具体来说:免费广告电话、网络广告、数码相机应属于媒介的范畴, 统称为媒介, 它们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可以作为媒体的媒介;首先我们来说由数据广播发展而来的发展模式, 它是结合了传统的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的, 也是不应该单作为一种媒体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手机电视也是手机媒体其中的一个类型, 手机媒体里还有手机报纸、手机广播, 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应用, 显而易见, 如果单拿其中的一种称之为手机媒体, 这很明显, 这分量还远远不够, 能量略显微弱, 并不能把这些称为第五媒体, 同样, 像那些车载电视, 电梯视频等等也都比较不宜分类规划, 这样太过于笼统, 复杂, 也是不适合做为第五媒体的。但是在众多手机媒体中, 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手机似乎最具备这种全面性, 虽然手机媒体目前发展还有一定的弊端, 但是如果说非要给第五媒体定位下, 那么目前来看也只有手机媒体堪称此位, 但是话说回来, 手机媒体目前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善其各种缺陷, 应该丰富一些本身固有的内容, 而不是原版的搬来, 需要一些原创, 所以说, 即是手机媒体有可能成为第五媒体, 但是目前来说也是称之过早, 还需要时日有待完善加强。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虽然手机媒体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其实任何媒介在一开始逐步被人们接受并认同的路上都会有一个逐渐完善并且日趋成熟的一个过程, 这过程可能是迅速的, 也可能是漫长的, 即便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它们现在也仍还在发展完善之中, 并不是完美的, 所以并不能早早就对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做出否认。

第五媒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集网络和各种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 通过数据传输的技术, 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进行数字化, 然后传输给广大用户的一个崭新媒体。第一, 短信的服务越发的质量攀升了, 通过不断升级也大大提高了短信的承载信息量;第二, 由于手机的方便携带, 随时可见, 所以这样就使得信息的送达率达到了最大化;第三, 无线互联网与手机的结合使得我们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它们的结合也确保和大幅度提升了用户之间的这种互动性。如今这个信息科技飞速发达的时代, 媒体的含义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家中的固定电脑, 早已被大胆地延伸跟无限放大。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细心可以随处发现, 在我们乘坐的地铁站里, 我们可以看到长长的广告灯箱映入我们的眼帘, 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也会看得到后车座的前面有安装小电视, 里面有广告播放。我们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也会看得到车载电视播放广告, 还有在我们经常逛的群众广场, 火车站大厅, 都有大型的灯箱、电视播放广告,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发现、留心观察, 任何地方都是媒体的应用之处, 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商机和经济效益。

作为第五媒体, 它可以秉承前四大媒体的优点极其精华, 摒弃它们所不足之处, 可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完美的一种媒体。前四大媒体在当时有其辉煌之处, 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 属于并列关系, 我们所希望的第五媒体可以继续是一种并列关系并存, 但是最好希望它是一种能够完备一些, 相对较好地融合前四种媒体的一种完美的传播体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印证时代的发展, 更多地取代了繁冗,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综合、全能、全方位的完美体系。我们不能随意将媒体做出一个界定与分类, 若真的要给手机媒体一个第五媒体的称谓, 就必须找到手机媒体的独特性, 区别于前四大媒体,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本质不同, 独树一帜, 但是从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 或许手机媒体并未凸显那么明确的特质区别于前面四大媒体, 且无论是在共享结构宽带瓶颈, 信息垃圾, 手机媒体跟第五媒体还是有差距的, 如今就直接叫手机媒体为第五媒体还是有诸多的不妥当, 手机媒体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五媒体还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 要走一段过程。但是在目前众多媒体争相取胜的时代, 众多类型媒体中, 还是手机媒体的潜力无限巨大, 商机也是无限的, 有一种大力发展手机媒体的大趋所向, 或许手机媒体更合适被暂时称为第五媒体, 它带动着世界的经济发展, 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商机, 也就是说在没有更合适的第五媒体出现之前, 我们是绝对有理由有理由相信手机媒体最终必将发展成为“第五媒体”。

参考文献

[1]范玥.手机媒体传播功能研究, 2011-05-22.

传播特性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  传播  打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33-02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率先提出教学改革以来,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的大类招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全校通识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打通式教学模式,配合开放选课制度、跨类、跨专业学分替换制度、导师制度、专业流转制度,使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机会。

但打通式的教学也给音乐教育者带来巨大的困惑: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有限的学分和学时用于非专业课学习,甚至用在和音乐专业毫不相关的课程上,学生的专业性如何保持,或者说音乐学科的专业性如何保持?因此,许多音乐教师强调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反对打通,既不愿意自己的学生选修它类课程,也不愿意其他专业学生选择音乐专业课程。专才和通才培养理念的冲撞,是当下音乐教育面对的巨大难题。

想要在音乐教育领域推广打通式教学,必须破除仅从音乐领域看待音乐教育的藩篱,尝试着从其他学科角度拓展对音乐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解决了音乐教育 “是什么”的疑问,我们才能给出了“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从而更有效的执行“如何做”的策略。我们尝试着从概念、要素、方式、功能入手,找到了音乐教育与传播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把音乐教育归结为一种传播,进而从传播学视角辨析音乐教育打通式教学的合理性。

一、音乐教育是一种传播

“传播”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有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有美国社会科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认为:“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中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话、电报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1]大约与此同时,另一位学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在著作《思想的法则》中谈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2]从上述表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皮尔士认为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而观念或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符号才能达到传达。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表述开创了界定传播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和符号学传统,为五花八门的传播定义设定了不可逾越的关键词:传播是共享、是反应、是符号、是影响、是互动、是过程。无论如何界定“传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必然涵括其内。首先,传播必须是双方都参与的;其次,传播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过程;再次,符号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最后,人类传播总是期待传播之后相应的变化。

我们对应来看,第一、音乐教育必须存在传、授双方;第二、音乐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时空中持续进行;第三,音乐教育必须依靠某些符号(音符、图形、文字等)才能进行;第四,音乐教育者总是期望能有教育效果。音乐教育完全具备了传播的特性,从传播学的视角去考察音乐教育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从传播要素看音乐教育打通式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熟,早期的传播学者将传播抽象为模式,分解成要素,通过对各要素关系和过程的研究,深化了对传播的认识。最著名的是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后来的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各种修订、补充和发展,但大都保留了它的本质特点。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图1

面对音乐教育,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去考察音乐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将音乐教育进行分解和关系研究,发现音乐教育打通式教学的必要性。

1.传播者——教育者。“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进行传播的集体或专门的机构。传播学者提出了“把关”的概念。所谓“把关”就是信息的编码、译码、释码。传播者在把关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和社会环境搜集、过滤、制作、传播信息,控制了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在教学中,教育者同样具有把关控制的能力。即使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每一位老师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出个人特性风貌,这种情况音乐教育领域尤为突出,师承何家何派,往往壁垒分明。当然,鲜明的个性特色有助于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但对于本科音乐教育而言,学生过早的局限于一家一言不利于潜能的开发,而打通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突破某个导师或学院的限制,发现更广阔的的学习领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2.讯息——教育内容。“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传播的内容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动作、表情等)。音乐教育的内容同样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符号的意义无法独立存在,符号总是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对比体现出差别才能带来意义。只有一个音,我们无法确定音高,只有一个节奏,我们也无法确定快慢。同样,只有在对比中音乐的形式、技巧、内容才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演进,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打通式教学,就是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继续发展的动力。音乐教育必须借助人文、自然科学的力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后劲的人才。

3.媒介——教育渠道。“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口耳相传的面对面传播,现代音乐教育可以借用大众传播媒介,利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内容丰富,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再能满足音乐教育需要,所以,多学科打通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目标。

4.受众——受教育者。“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传统的受众观将受众当作被动的群体,消极的接受者。但受众的主动性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群体,受众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他们分属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触传播内容的活动常常受其群体归属滚西和群体规范的制约;作为权利主体,他们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本身就是传播意义的建构者。基于现代受众观,音乐教学中的受教育者,来自不同的群体,具有鲜明的差异,对教学内容的接受会经过自己认知的过滤,通过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接受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理念,并把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作为新标准,继续选择学习内容。打通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选择的机会,例如民乐的同学可以选修中国哲学类课程,乐器修缮类学生可以选修物理声学课程,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大学的知识资源,尽可能的充实自我,有的放矢的规划成才之路。

5.效果——教学效果。“效果”,是传播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综合传播学者的观点,传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信息传播、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提供娱乐、仪式化、赋予任何物知名度、象征性满足(麻醉功能),这与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阐释不谋而合:(音乐的功能在于)“情感的表达;美的享受;娱乐性;传达信息;象征的表示;给予身体律动信号;用于社会规范、一致的措施;在社会风俗和宗教礼仪中的使用;对于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利于社会的凝聚。”[4]音乐教育应当在这些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打通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从传播模式的演变看音乐教学的发展

拉斯韦尔的5w的模式是传播学的经典之作,人们在此基础上批判发展,不断对新的传播方式提出理论解释。半个多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传播概念就是“反馈”,几乎所有的传播环节都可以通过反馈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见图2,图3),传播中,传授双方的界限日益模糊,角色身份循环变化,

图2                                                      图3

传播者和受传者多元主体的共存,表现在音乐教育中,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途径、学生都不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静止存在,教师的学科背景,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教学方式途径的日新月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音乐教学不能够用一套僵化单一的教学计划面对教育环节中的千差万别,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反馈的作用。音乐教育突破了音乐的单纯领域,不能再孤芳自赏,更不可固步自封,不在是“自在”的存在。音乐教育处在一个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系统中,根据系统环节的反馈,使学有所长但也学有所短的专业教师形成一个体系,相互补充,通过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打通,为学生提供门类齐全、视野开阔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们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认清自己的目标所在,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发展出来,培养和锻炼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由此看来,打通式教学不是放弃音乐的特性,而是拓展音乐教育的空间,帮助更多的受教育者在音乐中获益,在音乐中成长,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及音乐人才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Cooley, Charles Horton,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29, p.45.

[2] Peirce,Charles Sanders, The Law of the Mind, Collected Papers of Peirce, Vol.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33, p.396.

[3]管建华著,《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63页

QQ传播模式及特性探析 篇6

腾讯QQ、MSN、ICQ是目前国内的三大即时通讯软件, 其中MSN、ICQ分别是由微软公司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办公和日常联络的即时通讯软件, 而腾讯QQ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于1998年开发的, 以“玩”和“聊天”为基本定位的产品。由于其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功能齐全, 故而一经问世就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市场, 其用户群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 是目前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即时通信网络。一份来自互联网的调查统计显示, 截至2007年5月底, QQ注册用户总数多达5.9亿, 在线人数突破3千万 (1) 。

QQ的主要功能是聊天, 根据聊天过程使用的符号将其分为基于语言符号 (文字、语音) 和非语言符号 (视频、图片、构图符号、表情符号、自定义表情、魔法表情) 的交流, 还有文件传输、文件存储、远程协助控制、QQ文件共享、QQ群聊、QQ在线游戏功能。除此之外, QQ还有聊天室、手机短信服务、捕捉屏幕、在线听歌、QQ商城、QQ网络电视等功能。QQ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重要平台, 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QQ有什么传播特性, 其传播模式如何?本文拟从微观层面探讨这问些题, 并从传播学角度对一些传播现象给予解释。

二、网络QQ的传播模式及传播特点

(一) 提出网络QQ的传播模式

关于什么是模式,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通常把模式定义为“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模式是经验与科学之间, 现实与理论之间转换的中介, 能够用它简约性地表现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关系和变化规则。模式对于了解复杂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试图提出一种传播模式, 解析网络QQ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并对网络QQ的传播过程做简洁的描述。

下图中A、B、C、D、E为一个QQ号后面的一个或多个人。在网络环境下, 用户通过登录QQ服务器成为QQ系统中的一员。在该系统中, QQ用户A、B、C、D、E可以添加对方为好友, 借助媒介符号相互交流信息, 也可以在Q Q群中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交互。此外, QQ用户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好友信息, 将好友按人缘、地缘或业缘等进行分组, 组内各用户可互相添加对方为好友, 组内各成员也可创建组内QQ群在组群中相互沟通、共享信息。以每个人的传播过程为一个单元, 网络QQ的整体传播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单元组成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互动传播模式。这个整体互动传播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被动性, 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互动性、能动性、多向性和复杂性。

该模式图克服了以往QQ传播模式研究中忽略环境因素和传播主体间关系过于简单等问题, 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传播过程的五要素, 即信源、信息、信宿、媒介和反馈及其相互关系, 且传播主体间的关系较复杂, 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不仅体现出QQ用户间的内部传播过程, 而且没有忽视QQ技术赖以存在的网络环境。QQ技术是基于服务器/客户端工作的一项技术, 所以网络环境和QQ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是QQ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 网络QQ传播模式的特点

网络QQ传播模式的特点, 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

1、五种传播相结合 (3)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网络化传播相结合。本模式中包括五个系统:即人内传播系统、人际传播系统、组织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网络化传播系统。

(1) 人内传播系统:QQ传播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 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 这是一个人内传播过程。同时, 一个人还可以拥有不同的QQ号, 以不同的身份上网, 甚至可以自己与自己聊天、传输文件, 这也体现了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

(2) 人际传播系统: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联系, 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 他接受系统信息、接受他人信息, 同时又是传播者, 传播信息给他人。实现一对一的传播、一对多的传播或多对多的传播。他可以与网上在线或不在线的任意一个有QQ号的人联系。既可以群聊, 也可以私聊。这是一个人际传播系统。

(3) 组织传播系统:在个人QQ里, 会设置一个一个的群体, 便于识别与管理。对于好友比较多的QQ使用者, 也可以将好友进行分组或者建立群组织, 这体现了组织传播。另外, 腾讯公司还设有QQ系统广播, 一打开QQ, 系统广播便会自动弹出, 对在线网民传播信息, 体现了组织传播。

(4) 大众传播系统:QQ用户作为受者, 可以接受系统信息, 还可以通过链接进入相关网站。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的信息, 并做出反馈。这是一个大众传播系统。

(5) 网络状传播系统:一个QQ号后面代表一个或多个受众, 任意一个受众既与其它受众沟通, 又与大众传播媒体沟通, 这里面既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又有大众传播,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状的传播系统。

2、二级传播与多级传播相结合

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与一级传播相对, 是指信息经过二层或多层传播到达受众, 在这个过程中, 接受信息的人不断地把信息传播出去, 层层传播, 影响越来越多的受众。个体上网, 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或组织传播形式获得的信息, 在QQ中将信息进一步转发, 传播给他的好友或其他QQ号的陌生人, 这些人再通过QQ传播给其它人, 这是一个二级传播或多级传播的过程。

3、隐性与显性的动态结合

这里的隐性与显性因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QQ传播主体的身份及伴随传播过程的人际关系由隐性到显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是QQ传播语境的动态性。QQ人际传播中语境具有动态性,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一方将信息反馈给对方时, 其所处的状态就与起始状态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 他们再进行下一回合的传播。此时, 传播双方都面临新的情况, 传播双方使用的话语或其它符号又成为继续进行QQ传播的新的语境因素。在QQ人际传播过程中, 如果信息接收者不能理解信息的含义, 传播可能会中断, 因此QQ语境是不断变动的, 是由QQ人际传播双方不断构建的。QQ语境的动态性特征, 使QQ语境可能由最初的隐性转变为后来的显性因素, 由最初的不知晓对方的社会背景转变为知晓。QQ语境一旦发生这种变动, QQ人际关系也会有实质性的变化, 由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传播, 蜕变为实质性的人际交往, 这对双方的现实生活可能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4、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

QQ传播的即时性指双方都在线时, 一方发送信息另一方在线即时接受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QQ传播还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如果对方不在线, 可以为对方留下信息, 直到另一方登录QQ时接收到, 再反馈信息给信息发送者。利用QQ即时性和延时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5、匿名传播与非匿名传播的结合

匿名与非匿名的结合指陌生的匿名用户和好友等非匿名用户。这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跟完全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交流, 起初对方身份呈隐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陌生人从虚拟的网络走向现实, 其身份也会逐渐明了。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人在运用QQ进行人际传播时, 往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时是社会中的“现实人”, 有时是网络中的“虚幻人”, 为了降低这种角色冲突, 就申请注册多个QQ号, 与对方进行匿名与非匿名的交流。

三、网络QQ传播现象的启示

QQ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交互工具, 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重要的传播现象。笔者拟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 从微观层面解释以下传播现象。

(1) QQ与其它交互工具 (BBSBLOGWIKI) 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2) 网络QQ传播内容的奇异回流现象

在QQ传播中, 人们不必为信息的正确性或准确性负责, 即传播者作为信息的把关人的角色削弱了, 每个人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对传播内容加以改造或变形。同时, 人们也不必确认信息的来源, 这就导致了一种奇特的回流现象:同一个内容在经过若干人的传递后, 又重新传至它的发布者那里。而这时由于原信息已经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连发布人也很难辨认它的原貌, 于是往往把它作为新的信息加以接受。尤其是集合状态下的QQ传播, 往往伴随着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机制。

(3) 利用QQ进行交流和讨论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种反拨

传播学家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社会性, 在交往中为防止孤立, 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 就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 (可能是一种新的意见或是一种业已存在的意见) 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 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 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 可能为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理论, 利用QQ进行讨论和交流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也就是说QQ传播就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种反拨。QQ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平等传播。由于话语脱离了视觉的同现使得以QQ为媒介的交流强调了个性而非身份地位。日常面对面的对话中不可割离的相互关系、权力基础、组群从属关系及其它社会成员关系在以QQ为媒介的交流中都显得不重要了。我们可以凭想象构建对方的形象, 摆脱他人目光带来的心理压力而达到言说的自由, 使得交流更加轻松随意。传受双方作为意见的表达者往往是真实而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 他们之间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 人人张扬着个性, 在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交流, 体现出与沉默的螺旋理论截然不同的传播特点。

(4) 网络QQ非语言符号的演变路径体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

究其实质, QQ聊天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 它是建立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以点对点为主要方式的传播。它和传统人际传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交流双方实体不在场, 因此交流双方无法感受到对方实时的表情、情绪、体验等感觉内容的传达, 也就导致了传播中这一部分信息内容与其交流语境的割裂。这种割裂并不是人们乐于接受的, 人们内心的真正的需求是感情和情绪的传达, 那么, 如何营造这样一种交流语境, 使网络人际传播具有传统人际传播的真实感?网络图像符号、动画符号、影音符号可以为双方的交流提供足够的表意辅助和情景互动。QQ非语言符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符号构图期、系统表情符号期、自定义动画期和魔法表情期 (5) 。这些图形、图像、动画、语言等非文字符号的应用传达出一种文字不便于表达的心情, 并通过符号体验传播者的真实感受。非语言符号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发展在其表现性和互动性上呈层层递进的关系, 其实质是一个网络人际传播朝着传统人际传播回归的过程。

网络QQ传播是人际传播现象的一种, 认识QQ传播现象, 把握其传播特性, 将对发展网络环境下的QQ人际关系乃至现实中人际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QQ传播的负外部性及其社会控制》, [J].《中国校外教育》2007, (5)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 (第二版) , [M].高教出版社, 2005

[3]蔡立媛、周勤:《网络QQ的传播模式探究》, [J].《新闻界》, 2005, (5)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9)

室外信号的室内传播特性探讨 篇7

近年来,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各地区也加大了城市建设发展力度, 大中型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人们的生活和会议、工作等商务活动大量在室内进行, 因此对室内信号覆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各移动运营商提升自身网络的室内信号覆盖, 以提高品牌在用户中的影响力。

建设室内覆盖系统解决室内环境的覆盖问题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但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成本较高, 无法涵盖所有的大中型楼宇, 特别是高中层居民住宅楼房, 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业务量有限, 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 同时部分业主对室内覆盖系统抗拒感较强, 因此在这些建筑物内大量建设室内覆盖系统解决室内覆盖问题并不现实, 大部分此类建筑物室内覆盖仍需由室外基站信号覆盖解决。

目前各移动运营商在日常运维工作中都对无线网络进行DT (Drive Test) 测试工作。DT测试能够了解室外基站信号对室外的覆盖状况, 但难以判断室外基站信号对建筑物室内部的覆盖情况。这就需要一种室外信号在室内环境的传播模型 (简称“室外-室内传播模型”) , 用以根据室外信号情况预测室内环境的覆盖效果, 从而指导的网络规划及优化工作。

现有的无线传播模型大多适用于室外覆盖预测, 部分模型虽然能反映室内传播规律, 但是只能用于信号源在室内的室内覆盖系统上, 无法反映室外信号对室内的覆盖能力和效果。因此,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理论, 并通过典型建筑物的测试对该模型进行调校, 得到了部分环境下实用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室外信号预测室内环境的覆盖效果, 不仅能够提升规划设计的水平与效率, 而且能够协助运营商根据需求调整网络, 提高网络性能, 对运营商节省建网和优化成本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传播模型推导

图1为“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示意图, 图中S点为信号源, Rf点为室外信号参考点, R点为室内接收点。“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用以反映无线电波从Rf点到R点之间的传播特性。可以看到, “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的本质仍是一种无线电波的室内传播模型。本节首先介绍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特性, 然后进一步推导出“室外-室内传播模型”。

2.1 自由空间传播特性

自由空间是指一种理想、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空间, 当电磁波在该介质中传播时, 不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 只存在电磁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室内环境中无阻挡传播环境是一种近似的自由空间传播。

在自由空间中, 若发射点处以球面波辐射, 则接收处的功率为

式中, tP为发射点处的发射功率;Gt、Gr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为波长;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波长的表达式为:, 式中, c为电磁波速度, 即, f为载波频率, 单位为Hz。由式 (2.1-1) 可知, 接收功率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的乘积成正比, 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PL为有效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值, 其定义为:

当Gt=Gr=1即天线具有单位增益时, 有:

将c与值代入后, 可得:

式中, d为传播距离, 单位为km, f为电波频率, 单位为MHz。

2.2 室外-室内传播模型推导

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特性是:接收功率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的乘积成正比, 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与电波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因此, 影响电波自由空间传播特性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距离d以及电波频率f。

在考虑室外-室内传播模型时, 除了考虑以上主要因素外, 还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室内信号覆盖效果的其它多个因素。

一般情况下, 影响室外信号对室内环境覆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室内外的距离d

由于传播过程中电波能量的扩散以及室内环境的阻挡, 室内接收点与室外信号的距离将是影响接收信号强度的重要因素。

(2) 电波的工作频率f

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其绕射能力及穿透能力有所不同, 因此电波频率也是影响覆盖效果的重要因素。

(3) 室内环境的楼层数N

由于室外信号为地面信号, 可以预见随着楼层的改变, 不同楼层的室内覆盖效果将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把楼层数考虑进来。

(4) 建筑物类型Tc

建筑物自身的类型同样会影响室外信号对室内环境的覆盖。建筑物类型是指:钢筋水泥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 外墙材料是瓷砖、大理石还是玻璃幕墙等等。同样的室外信号, 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与砖混结构的楼房的室内覆盖效果差别很大。因此, 我们需要把建筑物类型因数考虑进来。根据需求的迫切性以及测试的可实施性, 我们重点选择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瓷砖外墙的中高层住宅楼作为研究对象。

(5) 该建筑物所处环境类型Kc

建筑物所处环境类型也会影响室外信号对室内环境的覆盖, 若建筑物周围中高层建筑较多, 可以预见电波反射折射等现象较多, 对室外信号的室内覆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将该因数考虑进来。根据一般情况下, 高、中层住宅楼周围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将其所处环境类型划分为:密集市区, 普通市区两种类型。

参考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特性, 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与电波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对于室外-室内传播模型, 信号传播损耗和距离d的m次方成正比, 与f的n次方成正比, 与楼层N的p次方成反比, 与建筑物类型相关, 与建筑物所属环境类型相关。因此室内环境的接收功率为:

式中:Pout为室外信号强度, 单位为W;为室内接收信号强度, 单位为W;f为电波频率, 单位为MHz;K为常数;N为楼层数;为建筑物类型;为建筑物所属环境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室内外信号强度关系虽然只是结合经验所得, 没有经过严格理论证明, 但从工程的角度而言, 如果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该模型在误差许可范围内满足工程需求, 则可以证明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根据式2.2-1, 有

(dB) 进而整理为:

式中:K1为常数, 即截距;K2为斜率, 即距离系数;K3为频率系数;K4为楼层系数;K5为建筑物类型系数;为建筑物所属环境类型系数。

3 传播模型调校

为了得到使用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 同时验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我们在深圳地区进行实地测试, 根据测试取得的数据, 对“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进行调校分析。

本节首先阐述测试流程和方法, 然后根据测试数据对“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进行调校并给出调校结果。

3.1 测试方法及流程

“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的数据采集测试包括5部分工作, 如图2所示。

下面对各部分工作进行简要描述:

(1) 选择适合的目标测试楼房

根据传播模型调校需求, 选择符合建筑物所属环境类型定义以及建筑物类型定义的目标测试楼房。要求目标测试楼房在该地区具有典型性。

(2) 选择合适地点建立模拟基站

在目标测试楼房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模拟基站, 要求模拟基站符合实际基站典型技术条件要求。

(3) 对目标测试楼房室外周围信号进行测试

建立模拟基站后, 需要对目标测试楼房室外周围信号进行测试, 室外信号测试围绕建筑物外墙进行。图3给出了室外信号测试示意图。图中S点为信号源, R点为室内接收点, 建筑物外围灰色路线为测试路线, 其中靠近模拟基站测试路线颜色较深表示接收信号较强, 远离模拟基站的测试路线颜色较浅表示接收信号较弱。

(4) 对目标测试楼房室内各楼层信号进行测试

对室外信号测试结束后, 需要对楼房室内各楼层信号进行测试, 由于没有GPS定位, 需要首先获取建筑物设计结构图, 然后人工定位对建筑物各楼层的室内信号进行采集。

(5) 保存测试数据

数据采集后需要保存以备后续调校分析。

3.2 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调校

我们在深圳地区在不同的建筑物环境类型中分别选取了“高层住宅楼”及“中层住宅楼”进行测试。选择这些类型建筑物的原因是这2种建筑物在一般城市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同时安装室内分布系统的难度较大, 主要通过室外信号覆盖室内环境。测试电波频率为2 000MHz, 测试情况如表3。

通过对典型的10栋楼宇进行分析, 得到针对两种楼宇室外信号的室内传播模型, 下面对深圳地区不同类型楼宇的室内传播模型调校流程及调校结果进行说明。

图4为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调校流程图。流程关键点在于调校后误差均值为0, 同时方差最小。下面给出“高层住宅楼”及“中层住宅楼”两种类型的建筑物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调校结果, 如表4。

4 模型调校结果分析

本节首先根据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调校结果表, 对“高层住宅”及“中层住宅”的模型调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然后分别对各类建筑物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调校结果进行分析。

(1) K1值是截距, 反映一定测试条件下的衰减常数值。可以看到高层住宅截距较大, 中层住宅截距较小, 说明在同等条件下, 高层住宅衰减最大。

(2) K2值是斜率, 反映随着室内外距离增大, 电波传播损耗的衰减速度。可以看到高层住宅衰减速度较快, 中层住宅衰减速度较慢。

(3) K3值是电波频率系数, 由于测试中一直用同一种频率, 因此未做调校, 两种建筑物类型的K3值全部为1。

(4) K4值是楼层系数, 反映随着楼层数的增加, 电波衰减值的降低速度, 即接收电平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中层住宅接收电平增长速度较快, 高层住宅接收电平增长速度较慢。

(5) K5值是建筑物类型系数, Tc值为建筑物类型值, 由于此次测试目标楼房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因此两种建筑物类型的K5值全部为1, Tc值调校结果均为1.6。

(6) Kc值反映建筑物所属环境类型。可以看到由于高层住宅位于密集市区, 其Kc值较大。中层住宅位于普通市区, 其Kc值较小。

下面分别对两种类型建筑物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参数进行分析。

4.1 高层住宅模型

根据高层住宅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参数, 我们可以得到高层住宅不同楼层距离室外不同距离的衰减图, 如图5所示。图中, 横轴为室内距离室外的距离, 单位为米, 纵轴为衰减值, 单位为dB, 图中不同颜色的曲线为不同楼层随距离变化的衰减值。可以看出随着楼层数增大, 离室外同等距离的损耗值降低。假设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为1 000m2, 则其长宽约为35m,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地面一层, 距离室外18m的接收点, 其损耗值为20dB, 这与一般情况下密集市区建筑物穿透损耗的经验值基本相吻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4.2 中层住宅模型

根据中层住宅的室外-室内传播模型参数, 我们可以得到中层住宅不同楼层距离室外不同距离的衰减图, 如图6所示。图中, 横轴为室内距离室外的距离, 单位为米, 纵轴为衰减值, 单位为dB, 图中不同颜色的曲线为不同楼层随距离变化的衰减值。可以看出随着楼层数增大, 离室外同等距离的损耗值降低。假设中层住宅的建筑面积为700m2, 则其长宽约为25m,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地面一层, 距离室外13m的接收点, 其损耗值为15dB, 这与一般情况下普通市区建筑物穿透损耗的经验值基本相吻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对“高层住宅”及“中层住宅”的模型调校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分别得到两种类型建筑物各楼层的损耗值图表。根据损耗值图表, 可以得到各类型建筑物在不同楼层、距室外不同距离的损耗值, 从而根据室外信号强度, 可以判断出室内环境的覆盖情况。结合室内环境的覆盖情况, 运营商可以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并有针对性地展开下一步规划工作, 实现对各建筑物室内的良好覆盖, 提高网络性能。

5 结论及后续分析

本文中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室外-室内传播模型, 并通过典型建筑物的测试对模型进行调校验证。通过对模型调校结果的分析表明, 室外-室内传播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出室外信号在室内环境的传播特性, 能够清楚地通过室外基站信号的覆盖状况判断各建筑物室内的覆盖情况, 从而预测室内环境的覆盖效果, 指导下一步的网络优化及规划工作。

今后研究工作可以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在测试中考虑更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采用多种频率测试, 研究频率对室外-室内传播模型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测试不同楼宇类型的影响, 研究玻璃幕墙和瓷砖外墙建筑对电波传播特性的差异影响等等, 进一步细化室内传播模型, 更精确地对室外信号在室内环境的传播特性进行预测, 从而协助运营商根据需求调整网络, 提高网络性能, 进一步指导网络的规划及优化工作。

摘要: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室外信号覆盖室内环境的传播模型, 并通过实地测试进行了调校和验证, 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该模型的建立, 能够有效地预测室外基站信号对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覆盖效果, 从而指导无线网络的规划及优化工作, 对规划设计单位提高规划水平与效率, 对运营商节省建网和优化成本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室外信号,室内环境,传播模型

参考文献

[1]杨大成等编著.移动传播环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编著.cdma2000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3]【芬】哈里霍尔马, 安提托斯卡拉著, 周胜等译.WCDMA技术与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传播特性 篇8

电波传播是无线电收发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过程, 是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波离开天线进入媒质进行传播。各种物理特性和时空结构的传导媒质对电波的传播可能产生两个效应, 一是实现所需传播方式与特性的凭借作用, 如高频 (HF) 电离层反射, 低频 (LF) 地面绕射以及甚低频与极低频 (VLF, ELF) 的地球-电离层波导引导;二是对电波传播的限制作用, 包括衰减与扰动等传播效应, 导致信号可通率与可靠性下降以及各种功能的误差, 甚至使传输中断, 如无线电导航与雷达定位误差和卫星信号闪烁以及电离层骚扰期间的短波通信中断等。由于电波频段极宽和传输媒质的多样性, 电波的传播机理复杂。

研究电波传播特性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电波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产生的效应, 电波传播特性同时取决于媒质结构特性和电波特征参量。对于一定频率和极化的电波与特定媒质条件相匹配, 将具有某种占优势的传播信道和传播模式。各种信道中, 媒质复折射指数 (包括介电常数, 磁导率与电导率) 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边界状态, 是传播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无线电波传播经过不同媒介时所表现的传播特性也不同, 较为典型的分段路径是陆地与海洋组合的路径情况。

2 分段路径电波传播特性

分段路径环境对地波传播的影响较为明显。靠近地表面的无线电波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播过程中, 有可能受到地面乃至地层内部媒质的影响;地形地貌的起伏和介质的变化 (如海、陆的变化) , 都不是均匀光滑的。在研究电波传播特性时, 需要根据无线电波本身的参数 (如频率/波长) 来确定传播信道先验知识[1]:

⊙电磁波波长比地面粗糙度大得多时, 地面可近似认为是光滑的。

⊙传播路径地面参数变化不太大时, 可认为是均匀的。

⊙收发天线相距不是很远 (一百千米范围内) , 可认为地面是平面。

⊙收发天线相距较远, 则要考虑地球的曲率, 看作是一个球面。

⊙电波频率较低, 渗入土壤的趋肤深度较大, 而深部地层的导电率和介电常数和表层有显著差别时, 必须考虑地下分层对地波传播的影响。

电波传播经过水上路径, 受海水媒质的影响, 传播机制与在陆地上的存在差别。视距传播多属于地波或空间波, 表1为均匀媒质中, 地波传播的有效距离随频率和媒质参数变化的关系:同一媒质中电磁波频率越高, 地波的传播距离越短;同一工作频率下, 电导率σ和相对介电常数εr越低, 传输距离越远。通常情况下, 海水的电磁参数σ=5s/m, εr=81, 表中第1条数据接近海水参数。因此, 相对于陆地, 水上 (海洋) 的地波传播衰减速度更快。由此可见, 介质导电率σ对地波传播有显著的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 地层还可能出现成层结构, 即各层的导电率和介电常数差别较大, 此时地波仍主要在空气中沿地面传播, 小部分能力渗入地层, 被地层吸收。另外, 随着大气高度的增加, 空气越来越稀薄, 折射率有所下降。对于某些精确的导航和授时系统来说, 由于大气的不均匀性使地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接收点信号的相位延迟不同, 会给这些系统带来直接的误差。

3 ITU-R P.1546混合路径测试

靠近厦门沿海的金门岛位于两岸之间, 岛上设有专门转发台湾VHF波段广播的无线电台站, 因此, 福建沿海与金门岛之间的路径是典型的分段路径环境, 满足分段路径下电波传播特性的测试条件。本文根据ITU-R P.1546建议书中的场强插值方法来预测接收场强, 结合金门方向的VHF调频广播监测开展实验测试。

3.1 发射和接收

金门县调频广播台站信息, 如表2所示, 调频广播发射信号源的发射参数包括频率、发射位置经纬度、天线高度等。经纬度说指示的地点是金门县太武山。为了研究不同的分段路径下的传播特点, 选取3个测量点进行测试, 详细信息记录如表3所示。

信号到达接收点的传播路径如图1所示。从发射端到3个接收点所经历的3条路径均为“陆地—海洋”路径, 其中“T→R 3”路径较为复杂, 海洋部分可能受到其他岛屿影响效应。

图2为分段混合路径示意图, 信号从发射端T先经过陆地, 然后经过海洋到达沿海陆地接收点R, d1, d 2分布为陆地路径和海洋路径长度。

3.2 预测理论

I T U-R P.15 4 6模型画出了典型频率、距离、天线高度情况下的场强预测曲线, 为了适应实际工作中的特殊参数, 需要进行插值修正。本文泛取10 0M H z频率曲线, 忽略频率部分的插值以及其他微小变化的插值。只考虑两个主要因素的插值, 距离插值和发射天线高度插值。

3.3预测场强与测试值

利用监测接收机在上述实验点位置开展监测, 获得目标频点的信号接收场强值。ITU-R P.1546-5曲线取1k W有效辐射功率1%时间的场强值, 为了在同等情况下的场强对比, 监测数据取9 6.3M H z和9 9.6 M H z两个信号的测量值, 与模型预测值比较情况如表4所示, 其中海洋部分插值曲线采用冷海路径曲线。

结果表明, 通过ITU-RP.15 4 6模型插值修正的预测场强与实际接收测量值相差不大, 除信号无法收到情况外。虽然IT U-RP.15 4 6经验曲线对路径地形 (欧洲地形) 、测量时间 (时间概率) 、发射频率 (典型频率值) 、传播距离 (整数倍距离) 和天线高度 (标称高度) 等参数取值具有特殊性,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通过插值修正后同样适用, 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在福建沿海开展了相关测试, 结果与预测值相近, 验证了该模型在中国沿海无线电波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

4结束语

本文的对“陆地—海洋”分段路径的近地电波传播特性进行了探索, 研究了几种涉及地表面波传播模型的方法, 重点进行了ITU-R P.1546经验模型在中国沿海地区分段路径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普适性, 满足实践应用需求, 能够起到对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理论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闻映红.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1

[2]频率在10k Hz和30MHz间的地波传播曲线.ITU-RP.368-9.2007

[3]DAVID A.HILL, SENIOR MEMBER et al.HF Ground Wave Propagation Over Mixed Land, Sea, and Sea-ice Paths[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AND REMOTE SENSING, 1981, 19 (04) , 210-216.

[4]潘威炎等.非均匀光滑球面地波衰减因子的抛物方程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 2006, 01, 37-42

室内多天线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 篇9

关键词:多天线信道,接脉冲测量,相关性

0 引言

在多径环境下, 多天线技术具有提高通信系统容量和可靠性的巨大潜力[1], 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构建信道模型是建立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 近些年许多有实用价值的信道建模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基于对实地环境进行信道测量得到的[2]。直接脉冲测量这种时域测量方法能够快速的测量出信道的功率延迟分布, 简单易行。本次测量采用了该方法, 对中心频率为3.5 GHz、带宽为200 MHz的信道进行了测量, 统计并分析了路径损耗、时延扩展参数、多径数和相关系数等参数。

1 信道测量

信道测量在如图1所示的房间进行, 房间外侧墙面嵌有玻璃窗, 其余四周墙壁、天花板、地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室内有空调、凳子、桌子、实验仪器、电脑显示器以及金属文件柜等物品。

发射天线阵列Tx固定在上侧墙面的某一高度处, 接收天线依次位于各个宏位置内[3]。宏位置位于以发射天线为圆心、5个半径差为1 m的同心圆环上, 圆环最小半径为1.5 m, 每个宏位置内测量10次。发射天线为2元ULA, 发射单元和接收天线在水平方向均有良好的全向性。测量时收发天线均保持静止, 对两个发射天线单元轮流馈电, 未馈电单元接匹配负载。分如下三种场景分别进行测量:1) 场景A:发射天线高度为1 m, 接收天线高度为1 m。2) 场景B: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放置一纸板, 阻挡了收发天线之间的直视路径, 其它布置与场景A相同。3) 场景C:发射天线高度为2.9 m, 接收天线高度为1 m。

2 结果分析

2.1 路径损耗

研究表明, 接收信号功率的平均衰减与T-R距离的变化呈对数关系[4], 即路径损耗规律可由式 (1) 描述。

式中PL (d) 代表T-R距离为d时平均路径损耗的dB值, d0为参考距离, n为平均路径损耗指数, 反映了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率。求得场景A和B各测量圆环上的平均路径损耗值, 按 (1) 式进行拟合, 不同场景下拟合的路径损耗指数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场景A的平均路径损耗指数要小于场景B, 这主要是因为B是非视距场景, 该场景下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有更大的衰减。由于收发天线方向图在竖直平面内并非全向辐射, 在场景C中, 收发天线不等高, 路径损耗特性与具体的方向图有密切联系, 按 (1) 式拟合误差较大, 在此不做讨论。

2.2 时延扩展参数和多径数

时延扩展参数有平均附加时延扩展时延扩展στ和最大附加时延扩展τm[3]。对多径数和时延扩展参数进行统计, 并取两个发射单元的空间平均值, 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场景B的时延扩展参数、多径数平均值和场景A很接近, 但要稍微偏小。这是容易理解的, 场景B中纸箱子的介电常数和空气较为接近, 电磁波信号能够穿透该纸箱子, 因为部分电磁信号在穿透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衰减, 再经过外界环境多次散射到达接收端后, 该部分时延较大的多径因幅值较小而湮没在噪声中没有被识别。场景C多径数和时延扩展参数平均值均要大于其它两种场景, 这可能是由于发射天线位置较高, 周围较为空旷, 多径信号到达接收端所经历的衰减要小一些, 使得有更多时延较大幅值较小的多径分量可以被识别。

2.3 相关性

在多径环境下, 多天线系统中不同发射-接收天线对之间的衰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衰落相关性对信道容量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系数的定义[5], 分别求得3种场景下两个不同发射单元对应接收信号的包络相关系数, 按宏求空间平均, 然后计算同一测量圆环上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 三种场景下平均相关系数均在0.48-0.83之间波动。场景A的平均相关性与场景B的平均相关性非常类似, 场景A和场景B的相关系数都有随T-R距离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这由于随着T-R距离的增加, 多径信号到达接收端路径的差异性有所增加, 使得接收信号的平均相关性稍有减小。场景C中, 收发天线实际距离为2.42以及3.2时, 在二者直视路径方向方向图强度都比较弱, 非直视路径方向要强许多, 使得接收信号中随机性较大的多径分量占有较多的成分, 所以接收信号总的相关系数较小。随着T-R距离的增加, 二者直视方向的方向图逐渐变强, 接收信号中直视分量变大, 通过其它方向到达的多径分量变少, 所以相关性在增加, 在T-R距离为3.2m及以后, 相关性都在逐渐增加。

3 结论

本文描述了采用直接脉冲测量技术, 对典型的实验室环境信道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于研究建立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室内宽带多天线信道模型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M.A.Jensen, J.W.Wallace.A review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4, vol.52:2810-2824.

[2]S.Kozlowski, K.Kurek, R.Szumny, et al.Statistical mod-elling of wideband propagation channel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MIKON 2008[C].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icrowaves, Rada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8.

[3]杨大成.移动传播环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59-160.

[4]B.Skla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in mobil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I.Characterization[J].IEEE CommunicationsMagazine, 1997.

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性和媒体机遇 篇10

一、移动短视频发展现状

移动短视频发源于国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一)国外现状

移动短视频应用发源地在美国,2011 初面世的视频分享应用V iddy可拍摄15 秒视频,并与Facebook、Tw itter、Y ou Tube等社交平台实时对接,目前用户规模已逾5000 万。2011 年3 月,移动视频应用Socialcam问世,两天之内新增用户约400 万。Tw itter于2013 年1月推出V ine,用户可拍摄6 秒视频,并实现同步分享,每天有4000 万视频上传量。2013 年6 月,Facebook旗下传统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新增15 秒短视频分享功能,其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 亿。此外,G ivit、Threadlife、Keek等短视频应用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二)国内现状

近年来,国内Q Q 、微博、微信、陌陌等移动社交应用快速普及,不断激发青年群体交往需求,并逐步培养起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国内互联网社交生态日益成熟。2013 年8 月底和9 月底,新浪、腾讯两大互联网社交巨头先后推出短视频应用秒拍和微视,分别提供10 秒和8 秒的视频拍摄和上传功能。2014 年1 月,阿里巴巴旗下社交平台“来往”宣布,全面上线9 秒短视频拍摄和分享功能。3 月初,新版陌陌提供了30 秒短视频功能,美图公司也推出了短视频应用“美拍”,截至2015 年5 月,美拍用户总数超过1.4 亿。

二、移动短视频用户使用特点分析

移动短视频作为社交应用,青年群体使用居多,其内容也更多符合当前青少年群体的爱好倾向和语言特性。

(一)公众人物引领使用

无论是新浪秒拍还是腾讯微视,一经推出即受到明星等公众人物青睐,新鲜有趣的短视频消除了距离感。粉丝通过短视频实现和偶像的零距离互动,高点击量和评论量也刺激公众人物的使用积极性。同时,由于拍摄方式简单、互动分享便捷,公众人物也引领着短视频运用热潮。

(二)轻松娱乐是主基调

诸多短视频内容设置都是包括明星、美女、搞笑、创意、旅行、美食等版块,可见轻松娱乐是当前短视频社交主基调,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等严肃性信息较少。由于短视频的时间限制,反映社会生活的硬新闻很难在几秒钟内表达清楚,使得很少有新闻或者重大信息借助此类方式进行传播。如人民网一般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重要新闻信息,但在官方微视上的内容则以轻松娱乐和温暖感人为主。

(三)“眼球效应”明显

短视频相对于过去单一的图片、文字、语音等平台,其信息发布形式深度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和审美喜好,以及个体追求感官刺激和视觉效果的心理。依托这种真实、直观、动感的表现形式,一旦内容具备爆点、炒点,就可能使短短几秒钟的信息瞬间被放大,传播扩散开来。在新浪秒拍、腾讯微视上,美女明星、新奇体验、奇妙瞬间、创意画面等均能引发超高点击率。

(四)社交需求较强

短视频起源于网络,其较强的聚合性,使其在发布后就具备明显的社交属性。短视频伴随着社交网络和微视频网站的迅速兴起,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交换与传递的主动性和互动性。用户在观看短视频的同时,也参与到制作和发布短视频之列,发布者与受众的角色互换,使社交短视频充分满足了现代用户的社交需求,加大信息交叉传播。

三、移动短视频传播特点分析

移动短视频使用门槛低,轻量化的上传与接收、立体畅通的分享渠道以及个性创意的内容表达,将过去网络社交以文字、图片为主转向以视频为主,更加满足了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社交需求。

(一)信息生产和上传更加自由

传统视频生产与上传所需技术成本、硬件成本、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传播和分享。短视频则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只要在智能手机中下载安装相关应用,即可进行拍摄与制作,拍摄后可快速分享至社交媒体。时长限制使得短视频制作具备即时化特征,实现随时随地,随手拍、随手传,真正做到了随手记录生活和身边事。这种最大程度接近直播的现场播报,其成本比真正的网络视频直播低廉了许多,而与微博的图文直播相比,其现场感和真实性更强。

(二)信息内容更具个性和创意

手机摄像头像素的不断提高,短视频软件提供的各种滤镜效果以及添加个性化配乐及水印等功能,都可以使用户自由表达个人想法与创意,彰显用户个性。通过社交短视频软件,用户还可以实现拍摄与编辑一步到位。制作方式的便捷性促使视频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上可谓是“自由涂鸦”。

(三)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立体

以微视为例,其短视频内容不仅可以通过腾讯微博传播,还可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 Q空间,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微视不仅具备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同时也可进行“熟人”圈层式传播,更可以直接在软件中分享自己制作的视频和观看、评论他人视频。多方位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使得短视频的信息内容呈现病毒式的扩散传播,信息传播力度强、范围广、交互性强。

(四)满足轻量化、快餐化信息消费

短视频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形式活泼,以秒计数的个位化特征,用户粘性更强,激励消费者利用碎片时间,更直观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这种介于即时视频和长视频之间的短视频便成为网民的最佳选择。轻量化的视频传播促使用户善于抓取和发布有创意、有吸引力的信息,主动删减无用和干扰信息,增加信息传播强度。

(五)信息接受度更高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力的工作使得多数人在日常信息获取时习惯选择自由截取,追求短平快的消费方式。短视频充分利用了人脑形成印迹的最经济时间刻度作为起点,能使用户在轻松的心情中摄取信息。同时,短视频信息开门见山、观点鲜明、内容集中,指向定位强,易被受众观看、理解和接受,信息送达和接受度更高。

四、国内外媒体在移动短视频运用方面的尝试

任何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可能带来新闻文本和报道形式的双重变化,新闻网站的出现让传统媒体新闻专题制作和社会调查轻松实现,同时也改变了新闻标题的拟定习惯。微博的出现促使媒体将长篇大论变成140 字的图文报道。而微视频所带来的巨量用户也必然带动新闻机构展开相应的尝试。

(一)国外

短视频发端于国外社交平台,其新闻价值也被挖掘得最早。国外媒体在发挥利用短视频新闻报道价值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体现:

1. 新闻报道中植入移动短视频素材

短视频丰富了新闻的报道样式,一些新闻机构在播报时逐渐采用来自V iddy、Instagram等平台的视频信息,或者将完整的视频新闻剪辑成短视频投放到移动社交平台播放。如早在2013 年超强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之时,B B C广播公司就将相关视频新闻做成短片在Instagram播放,带来了受众数量的极大攀升。[1]N N C和华尔街日报通过Instagram促进用户参与,《赫芬兰邮包》通过大量的Instagram视频来给名人名流寄送生日祝福,《华盛顿邮报》同样在Instagram展开了实质性的尝试。[2]

2. 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中推出短视频栏目

目前在移动视频社交领域大胆试验的当属英国B B C广播公司,B B C的数字化内容推广优势突出,其不仅拥有官网、移动应用等工具,还有电视节目点播服务i Player等。2014年,B B C在Instagram上推出由其电子创新实验室发起的短视频新闻服务“Instafax”,专制15 秒视频资讯。每条资讯约用3-5 个镜头叙事,每个镜头会有一句醒目的文字解说,以此弥补画外音难以加入的不足。Instafax具备完整的片头和片尾,除环境音外,有些视频会添加相应的背景音乐把握节奏。这个新闻栏目通过短视频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形式,每档节目仅播一条重大世界新闻。其社交媒体编辑C hris H am ilton认为Instafax最大优势就是移动、简单、社交化。[3]2014 年9 月B B C在社交应用Line开通账号,主要传播短视频新闻,不到一年就有接近1亿的订阅者。

3. 专业的移动短视频新闻服务机构日益成熟

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主打移动短视频新闻服务的专业机构,比如美国的N ow This N ew s,它比B B C更早涉水短新闻,在V ine、Snapchat、Tw itter和Facebook都有尝试,是一家专门生产6 秒、15 秒和30 秒短视频的新闻公司。其生产的新闻可能是传统视频新闻的重新剪辑也可能是自主拍摄的视频讯息,并且同一条新闻投放到Instagram 、youtube或者N TN网站会有不同的报道呈现形式。[4]同时,该公司还专门开设了短视频通讯员(V ideo Journalists)岗位,全面尝试利用短视频社交应用平台进行更高规格的即时新闻生产。美国吉姆·斯潘塞创办的N ew sy同样是一家着重于媒体报道差异的短视频新闻机构,每条视频不到三分钟,通过加工各类媒体报道提供新闻分析服务,其客户端应用常位居苹果iTune商店新闻类应用榜首。据测算,N ew sy每月生产两千条视频,已经实现超过10 亿次的浏览量,其中80% 都在移动端完成。[5]

4. 移动短视频公司推出“微视频新闻奖”

V ine公司在2013 年开始设立“V ine微视频新闻奖”(V ine Journalism A w ards),鼓励专业机构和普通用户利用V ine随时捕捉身边新闻信息,发挥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参与新闻报道的价值。评委会在所有V ine平台分享或发布的微视频新闻报道中评选年度最佳,并分为“娱乐报道”“突发新闻”等不同奖项。如2013 年的新闻获奖获胜者包括D aniel W ein、C hristian Lindner和Zoe Fox,其作品分别为:实习生快跑上前递呈最高法院颁布的《婚姻捍卫法案》的画面、德国滑翔伞运动员飞行瞬间以及小儿麻痹症患者痊愈后骑车片段。[6]

(二)国内

国内短视频起步晚,但发展快,新闻短视频虽然还不是广泛运用,但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

1. 重大事件新闻专题启用短视频新闻

国内新闻机构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对移动短视频展开了充分的运用。比如在2014 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网、京华时报、广州日报等众多媒体都为参会记者配备了秒拍A PP。同时,央视新闻频道《两会微海采》、央视财经频道《小丫跑两会》及央视国际频道《我有问题问总理》也是通过秒拍全程与网民进行视频征集互动。

2. 媒体推出短视频新闻客户端

2014 年11 月,新华网络电视上线超短新闻视频客户端“15 秒”,是国内首个短新闻视频客户端。15 秒是手机视频黄金时间,以正常播音员语速能够表达60 个字,结合图片与视频的形式传达内容,能够完整地将一则消息表达清楚。在当前短视频内容主攻娱乐信息的背景下,新华网络电视背靠新华社强大的新闻资源,推出“15 秒”客户端,可说填补了短视频媒体应用领域空白。

3. 逐步开通媒体短视频官方账号

微博侧重图文,秒拍、微视可说是微博的视频版,在微博蓬勃发展时期,各新闻媒体重构新闻语言,让原本网页新闻或传统新闻报道制作成适应微博阅读习惯的140 字。如今在短视频发展迅猛时期,一些新闻机构也开通短视频平台,且积累了可观的用户。比如在秒拍平台就有很多媒体的官方账号,其中,央视新闻粉丝3265 万、经济日报粉丝119 万、解放日报粉丝670 万,法制晚报粉丝604 万,这些平台发布的大多是媒体视频新闻的“迷你版”。

五、移动短视频给新闻媒体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移动短视频虽未如当年微博、微信一般引爆市场,但近两年国内秒拍、美拍、微视等持续发展,其与新闻传播的结合也在尝试和推进。笔者以为,移动短视频与新闻媒体的“联姻”可走得更深远,且主要有着以下两方面的基石支撑:

(一)用户基数大,呈逐年攀升之势

移动网络视频是对电视、手机、互联网的延伸,是过去多种媒介共同发展驱动的结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 亿,其中手机网民5.94 亿,手机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71.9%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视频。美国互联网调研机构PEW数据显示:美国用户观看的视频类型正在从长视频转向内容更为广泛的短视频,搞笑、幽默类视频和生活、教育、新闻资讯类视频已经遥遥领先。[6]尼尔森近年的调查报告都显示,电视用户不断下降,而基于手机、Pad终端运用得移动视频用户不断上升。移动短视频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以及PC端用户向移动终端的大面积迁移,人们收看短视频已经成为常态,媒体开发利用短视频不乏“观众群”,大有可为。

(二)网络环境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成熟

随着“互联网+”、工业4.0、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逐步降低资费,提供更稳更快的网速,4G网络基础设施将更加成熟。同时,W ifi服务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创新和扩展浪潮。从浏览文字、图片到视频,是一个流量支出递增以及对网速要求更高的过程,受益于网络服务的全面优化,用户将扫除流量和网速带来的忧虑,越来越接受短视频新闻这种新形式,为短视频与媒体深化融合提供保障。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 nalytics分析预测,2017 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比2013 年增长三倍之多,铺天盖地的应用程序和游戏并不是流量大户,因为2/3 的流量将来自移动视频,用户观看短视频新闻将越来越流畅和普遍。

正是因为用户数量的极大攀升和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新闻短视频发展空间大,短视频将为新闻媒体带来以下三大益处:

1.短视频开辟媒体融合新渠道

虽然当前国内部分媒体注册了秒拍、微视等短视频账号,但很多并非致力于新闻视频,而是传播一些心灵鸡汤、人文景观等信息,并没有在挖掘新闻价值方面走得深远。事实上,短视频可以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分支,传统媒体拥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在受众认可度上也有着长时间的积累,话语权优势明显。特别是短视频的生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创意”上面,普通用户分享的更多是“家菜”视频,而媒体可以集中资源,找准切入点,用心经营,由此极有可能在移动互联时代打造短视频新闻品牌产品。

2.短视频挤压虚假信息传播空间

移动互联的发展促成“人人都有自媒体”“人人都是麦克风”,但也提供了谣言滋生的温床,一条未经证实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发酵,可能掀起巨大言论或行动风波,冲击社会管理秩序,文字和图片信息源难辨真伪。而相比之下短视频新闻能全景反映现场,更具真实感和说服力,及时的视频信息能够粉碎别有用心的网络谣言。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大胆启用短视频资料,能够增强报道的公信力,让短视频这一现场“法医”为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提供重要支撑。

3.短视频为突发事件报道提供现场资源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信息首发至关重要,由于新闻媒体跟进的滞后性,过去几年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在其中早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移动短视频摆脱了文字、图片的限制,能够获取动态的直观的现场画面,“无心插柳”的即兴记录能为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即使这些首发资源不够精良,但是其能构建一个珍贵的信息场,展示特殊的生命力。2015 年,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天津港爆炸、法国恐怖袭击事件等几乎每一次重大热点背后,都能找到移动视频的深刻烙印。天津港爆炸各种短视频场面极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社交媒体被刷屏,可见短视频已经自下而上成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来源。为了发挥移动短视频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播报作用,未来的短视频平台需要为受众提供U C G(自主生产内容)服务渠道,同时为用户建立身份认证机制和信息甄别机制,避免虚假短视频在突发事件中传播带来的不良后果。

六、结语

移动社交短视频发展三四年以来,各界的观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市场规模和行业竞争方面,关于媒体与之结合大多持观望态度。而随着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大众化,媒体对短视频的大胆接纳和勇于创新,短视频将打破现有信息传播格局,促成新的传播生态。当然,短视频给信息监管和隐私安全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也值得警惕,期望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将为移动短视频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摘要:移动社交短视频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其轻松娱乐的基调和个性创意的内容让移动社交从文字、图片向视频过渡,同时给媒体带来新的传播形态。国内外媒体在运用短视频素材、尝试短视频新闻报道以及建立短视频新闻服务机构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但其对短视频的功能价值挖掘有限。随着网络的优化升级以及用户扩增,短视频能在突发事件首发、现场报道取证、媒介产品创新以及多元媒体融合方面与新闻报道紧密结合,构建新的信息传播格局。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传播特性,媒体机遇

注释

1[1]Sarah Marshall.5 ways news outlets are innovating in shareable video[EB/OL].http://www.journalism.co.uk/news/5-ways-news-outlets-are-innovating-in-sharable-video/s2/a55476.

2[2]Caroline O’Donovwan.Instead of shoehorning it in,Now T his News is building video content that fits in where the audience lives[EB/OL].http://www.niemanlab.org/2013/09/inste ad-of-shoehorning-it-in-nowthis-news-is-building-video-content-that-fits-in-where-the-audience-lives.

3[3]Rachel Bartlett.How the BBC and Guardian are innovating on Instagram[EB/OL].https://www.journalism.co.uk/news/-how-bbc-guardian-innovating-instagram/s2/a555771/.

4[4]WAN-IFRA.Now This News attempts to use Instagram Video as social news platform[EB/OL].http://blog.wan-ifra.org/2013/08/07/nowthisnews-attempts-to-use-instagram-video-as-social-news-platform.

5[5]程征,胡启林.国外短视频新闻机构发展现状与启示[J].中国记者,2015(2).

6[6]Lauren Crabbe.Vine Journalism Awards showcases the best examples of 6-second news[EB/OL].http://connect.dpreview.com/post/9984451397/vine-journalism.

上一篇:牛支原体病下一篇:水处理设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