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特性

2024-05-25

知识特性(共9篇)

知识特性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为高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外包业正急速膨胀, 成为当前国际分工协作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 我国服务外包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服务外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强服务创新的能力, 而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 对服务外包企业知识特性进行研究, 有利于从源头上找到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增强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研究服务外包企业知识特性的重要性

1、了解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特性有利于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的效率。

不同特性的知识应该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比如, 显性知识通过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就可以获得, 而隐性知识由于知识本体的内隐性和对个体的高度依赖性, 就需要提升双方企业知识转移的合作意愿, 减少双方企业的知识势差, 建立信任合作、互动开放的交流环境, 通过“实践社区”、“知识地图”等方式加速隐性知识的转化。因此, 了解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特性, 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转移和吸收方法, 将会极大地提高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的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特性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

知识产权问题是阻碍外包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外包业务所涉及到的知识中, 有些知识是公开的, 只是接包企业不了解而已;有些知识则是发包企业所独有的带有保密性的;接包企业在完成外包任务的过程当中, 也可能发明一些新的技术或方法, 设计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如何保护这些知识所有者的权益, 不让这些知识被对方无意或有意的传播, 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对知识特性的了解, 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区分知识的不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二、服务外包企业知识的特性

1、知识的跨组织性。

从知识管理的范围来分, 可将知识管理分为个人知识管理、群体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跨组织知识管理。跨组织知识管理是组织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因为组织必须不断地吸收外部的知识才能使组织的知识越来越完善。跨组织知识管理常见形式有基于虚拟组织与战略联盟的跨组织知识管理、基于产学研的跨组织知识管理、基于外包业务的跨组织知识管理。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因为涉及到两个企业, 毫无疑问具有跨组织性。服务外包企业的双方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一方面, 外包双方需要通力合作, 才能完成好外包任务;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竞争关系, 接包企业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之后, 有可能成为发包企业的竞争者。

此外, 由于服务本身所具有的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易消失性等特点, 使得跨组织服务知识的隐性程度比较高, 比如知识的高情境性、路径依赖性等, 加上双方之间的这种微妙的关系, 跨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吸收就存在很大的困难。要处理好双方之间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开放共享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双方知识的转移和吸收, 保守专享的组织文化将成为双方知识转移和吸收的障碍。

2、知识的模块化。

模块化作为一种技术与管理的方式、一种信息时代的创新思维模式, 在PC、家电、金融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模块化, 就是为了取得最佳效益, 从系统观点出发, 研究产品 (或系统) 的构成形式, 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 建立模块体系, 并运用模块组合成产品 (或系统) 的全过程。在模块化理论中, 系统设计师不必要、也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模块的内部结构, 而只需要知道模块的功能, 以及输入、输出端的接口要求, 即可用来构成系统。在服务外包中, 模块化理论得到充分的运用。服务外包企业通常以业务职能为依据, 将服务分成战略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营销管理模块等, 我们习惯称之为战略外包、财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销售外包等。如果服务外包中接包企业获得了发包企业的某一个模块的业务, 就必须对这个模块的相关知识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服务外包的双方企业是以知识模块为单位进行知识的转移和吸收的。知识模块化要求知识本身具备独立性、通用性和组合性。独立性是指被外包的服务知识模块在功能和结构上是相互独立并且完整的;通用性是指对知识模块的内部结构做调整能适应动态组合;组合性是指各个知识模块进行组合之后, 能完成企业预先设置的目标和功能。

3、知识的关联性。

服务外包双方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是双方在知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首先, 发包企业在对某项业务或生产服务的某个环节进行外包时, 一定会考察接包企业是否曾经从事过该项业务。接包企业的经验往往会成为发包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的重要依据。其次, 对接包企业而言, 由于受到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限制, 为了体现自己的特色, 往往会专注在某个业务领域进行发展, 这样容易形成接包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 在承接外包业务时, 他们也会有所选择。在市场作用之下的这种双向选择中, 最终达成外包协议的双方一般已经拥有了一些共同的知识, 为后面合作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吸收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尽管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服务知识的隐性程度高, 路径依赖性强, 接包企业还是需要去详细地了解发包企业的外包任务, 与发包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 如果有必要, 甚至需要深入到发包企业去感受其组织文化, 去观察和体验其业务流程, 以获得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隐性知识, 这对高质量甚至超期望的完成外包任务是非常必要的。

4、知识的非对等性。

知识的非对等性是指服务外包的发包企业和接包企业的知识势是不对等的。知识势是指企业因为拥有知识存量而具有的势, 表现为知识的先进性、有效性、转移能力和时间的函数。因此, 知识的非对等性就包含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发包企业的知识势高于接包企业的知识势;另一种是接包企业的知识势高于发包企业的知识势。前者在一些业务关联性强的服务外包中容易出现, 如软件服务外包, 发包企业是软件服务的总体设计者, 对知识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意图比较清楚, 接包企业必须努力获取相关知识才能完成任务;后者在一些业务独立性强的服务外包中容易出现, 如人力资源外包, 接包企业由于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工作, 对人力资源的各项业务比较熟练, 是发包企业无可比拟的。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情况, 所谓的知识优势都是相对的, 要高质量的完成外包业务, 需要外包双方之间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的通道及相关制度。在现实的外包业务中, 发包企业有可能因为知识产权会有所保留, 接包企业也可能因为自身的发展目标, 如面向垂直行业的服务外包, 而在知识的吸收中藏有私心。这些都会影响到知识在企业间的吸收和转移, 因此双方之间的信任是消除知识非对等性的坚实基础。

三、基于知识特性的组织学习策略

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特性决定了服务外包企业在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中应该采取的学习策略。针对知识的跨组织性, 要求双方企业要成立相应的知识管理协调部门, 建立信任合作的知识学习与交流的氛围, 制定促进知识学习与交流的规章制度;针对知识的模块化特征, 要求企业对系统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块和组合, 既保证知识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又保证知识模块间的协同性;针对知识的关联性, 要求企业能够很好地区分哪些知识是双方已经拥有的, 哪些知识是需要深入交流的,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针对知识的非对等性, 要求企业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时, 尽量的减少知识势差, 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如果认真落实好以上这些工作, 将会极大地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童时中.模块化的概念与定义[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1995, (04) :22-25.

[2]吴素文, 成思危, 孙东川, 沈小平.基于知识特性的组织学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5) :95-99.

[3]李华.服务外包价值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 2009, (11) :87-89.

[4]Tobias Schmidt.Absorptive Capacity-One Size Fits All?AFirm-level Analysi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for Different Kindsof Knowledge[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10, (31) :1-18.

知识特性 篇2

关键词:个体知识;开发管理;知识活动;知识开发。

我们正步入一个以知识为生产要素,以人的智力创造为核心,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为最主要经济活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能力等对组织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主要表现为知识、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以知识、智慧为基础的智力产品。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中位居第一的主导性因素,一切经济活动将围绕获取知识而展开。在这个时代,起主导作用的资源已经不是资金、设备、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有形资产,也不是原始的资本积累,而是以人的智力、知识、信息为主的无形资本。从事知识开发、传播和运用的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成为社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一、个体知识的分类。

按照知识拥有的主体,可分为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OECD(1996)在年度报告中对个体知识分为四种:一是know- what的知识,是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二是know- why 的知识,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know- how的知识,指完成某种过程或实现某种目标的技能和能力;四是know- who 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其中,第一、第四类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阅读、视听和检索来获得。而第二、第三种知识则属于“缄默知识”, 主要靠在实践中“边干边学”

(Learning- by- doing)而获得。

1. 按照知识的可编码性可以把个体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Polanyi,1966)是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能够以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文字、数字和图形等编码符号加以表述、描述和编撰的知识,一般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因此显性的知识可以从知识库中直接提取和进行独立的学习。广泛适用性、能够被重复使用、以及与人分离是显性知识的特点,因此使用显性知识,不需与创作者接触就可以产生知识转移的学习效果。就显性知识的存在形式来说,它能够以主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也能够以客观的形式存在于书本、磁盘、光碟以及其他记录工具之内,比如文字、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中(Nonaka,Takeuchi,1994),或与实物相融合而形成机器、艺术品等有知识、文化或技术含量的产品。显性知识也并非都是一样的。例如,建立在言语和逻辑结构基础上的知识,如一篇科学论文中所包含的是一种显性的知识,用音乐符号谱写的乐曲也是显性知识。由此可见,显性知识无论在扩散速度与学习效率上,均相对较高。当然如何将知识经由整理、归纳、分类、储存等手段而达到显性的程度,并且能够十分便利的一再使用,必将是未来组织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重点工作。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其特点是可以表达、有物质载体、可确知。

所谓隐性知识, 或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是与人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的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一般是指比较复杂,不易用言语表达,无法用文字描述的、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的独特性知识,因此难于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也难于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例如,技术高超的厨师或艺术家可能达到世界水平,却很难将自己的技术或技巧表达出来从而将其传播给别人或与别人共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特征区别见表1。

实际上,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以显性化把隐性知识又进一步的区分为暗含知识(Implicit)和缄默知识(Tacit)(Fred Nickols,1999)。暗含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文字等形式表述清楚但是却没有表述的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是指那些在现阶段下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表述的隐性知识。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能创造价值,碱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

需要说明的是,隐性与显性并非绝对二分法,大部分的知识都同时具有隐性与显性的部分,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学者贝克曼(Beckman,1997)认为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外部化、文件化转化成组织的能力才能对组织产生价值。员工的隐性知识如果没有转化成创造组织优秀的运作与流程能力,那么对于组织来说将失去价值,而且也只有知识才能以信息技术来表示、存储、分享、传递并有效运用。但同时,组织也要靠显性知识的转移和分享来训练员工,以提升其隐性知识。

2. 根据抽象程度把个体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是指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搜集资料证据,并加以归纳、分析及验证后所得到的一种概念性的知识。例如,经济学的供需理论、组织行为学的期望理论和激励理论。它可以通过演绎、推理进行解释、预测并了解社会的现象。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是指个人通过对某一特定事件、工作上的实际经历,在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程序性知识、经验法则、教训及因果关系等知识。实践知识是一种抽象化程度较低(即没有归纳成几个简单少数的概念)、详细、复杂、隐性的知识。例如,一个人负责引进一个知识管理项目后得到了许多丰富、详细的成功经验和一些重要的关键因素等个人隐性知识。理论知识能演绎并指导实践知识,而实践知识则能利用归纳或验证形成(或增强) 理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区别见表2

还是与个人特性连在一起的独特才能。

2. 隐性知识的难以实证性。显性知识背后已经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和实证的基础,而隐性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大量格式化的知识都通过研究获得,或者通过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在社会科学中历史经验、比较分析和统计数据,为显性知识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和证明。然而,研究单位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特殊企业,隐性知识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研究人员在特定情景中产生的特定经验和隐性知识尽管难以进行复现性的实证分析,也可能尚未抽象到显性知识的水平,但这些特定经验和隐性知识对研究人员本身和研究机构都十分可贵。

3. 隐性知识的难以捉摸性。显性知识具有比较稳定和明确的品格。显性知识的稳定性和明确性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复现性和知识陈述的严密性上。通常显性知识只要获得相同的条件和环境,由某一知识所代表和体现的事实、情景、规律甚至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复现表明了稳定,知识表述的严密性将自变量和因变量、将对象与条件严格地区别开来。而隐性知识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对矛盾中众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对象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往往不甚明确,大量的研究知识仍然处在隐性的或者或隐或现的状态。

4. 隐性知识的难以编码性。显性知识通常已经经过模块化或者格式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述;而隐性知识更多的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形式来呈现。显性知识本质上是对人的认识的编码、格式化和结构化,并且用严密规范的语言使其系统化和逻辑化。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还处在非格式和尚未编码、尚未格式化和逻辑化的状态。

由此可见,显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有明确的本质认识,由于已经用特定的方式表现其稳定、明确的内涵,并且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容易储存、容易传递传授、容易被人们理解,也容易被人们分享。隐性知识的运用者对所用知识的内涵可能认识不清,甚至只是知道模仿会产生同样的预期结果,由于不稳定、难捉摸、背后的道理不明确,常常被表现为个人的诀窍和特技。因此不容易储存、不容易传递传授,也不容易掌握和分享。

三、个体知识的开发管理。

个体知识的开发主要是要让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即让隐性知识,隐性的经验等显性化,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这种氛围要有利于知识的产生和创造。其次是产生之后,要在组织机构内部培养、传播、扩散,使它产生共振效应,使组织中的员工认知,互相培训、研讨、交流、扩散,从而激发大家的创造性,创造出更多的知识。第三是知识的承认,也就是评价的问题。不进行考核评价就不能形成知识开发的机制。第四是激励问题,就知识本身而言,承认了并且评价之后,组织需要激励,使知识开发像生产产品一样,形成一个开发的机制,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同时,就知识开发者而言,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个性化的,因此,要使个体知识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让开发形成一个生命周期,至少是一个循环的形式,就需要对从事知识开发的人进行有效的激励。

1. 个体知识开发的过程。

知识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从隐性知识的产生到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一方面,隐性知识是一种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是任何知识创造都不可缺少的。从知识的起源看,没有隐性知识,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显性知识。一项知识一旦从隐性形态转化成显性形态,它就会成为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某种确定性的知识。

从这种意义上看,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衍生物。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对于个人来说虽然也是一种收获或资源,但从知识经济的意义上,我们尚不能称其为成果,因为对于它的存在,人们尚无法确切地把握。只有当它转化为显性知识时,才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确定的产出。同时,在知识开发过程中,显性知识有时还具有启发人们思考,从而引致新的隐性知识产生的功能,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显性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隐性知识也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就一项知识的产生而言,隐性知识是基础,显性知识是成果。就知识整体的发展而言,知识累积发展阶梯上的每一个台阶则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轮流交替构成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发展是知识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外,无论是从承担知识开发的主体看,还是从知识开发活动的规模看,知识开发客观上分为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它包括个人的知识开发、组织(包括企业、科研单位和大学) 的知识开发和国家的知识开发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人层次的知识开发是整个社会知识开发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它们有些是由人掌握的,有些是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的知识。在组织知识中,同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经过抽象并用语言、文字和编码符号加以表示而外化成为显性知识。从知识的起源看,人的实践和思维创新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总是首先以隐性知识的形态而存在的,隐性知识是充斥于知识蓄水池中的水,而显性知识则是隐性知识的溢出物。在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中,隐性知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总是与相关的隐性知识融合为一体,或者说,个人所掌握的显性知识总是寓于相关的隐性知识之中。在知识创造过程中,显性知识启发和带动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孕育着新的隐性知识,为新的显性知识的产生奠定基础。知识开发正是两种知识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新知识的开发首先是隐性知识的产生及其外化的过程。开发者要有效地进行创造,他就必须努力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包括超越自我的尝试性实践、包括隐性知识的形成以及隐性知识发掘和显性化,最终形成显性知识。其中每一项都离不开开发者的自我超越。

2. 个体知识开发的阶段。

从新知识产生的正常过程看,我们可以把个人的知识开发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新的隐性知识的形成;新的隐性知识向显性形态转化并形成新的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实现客体化并被验证、补充和修改。

一是创造者形成隐性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创造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新的知识雏形即新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产生是知识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新的隐性知识出现,那么也就不会有后续的知识生产过程。隐性知识是难以把握的,因此,这个过程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新的知识成果毕竟首先是以隐性形态出现的。新的隐性知识作为原创性劳动的潜在成果,它的产生完全是自发的,往往处于创造者的意图之外。卓有成效的知识开发者总是能够及时地捕捉到新的隐性知识的踪迹,以便将知识生产推向下一个阶段。新的隐性知识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突发式的,新的隐性知识是突然产生的,产生于创造者的“灵感”或“顿悟”。另一种是渐进式的,新的隐性知识产生于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所经历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隐性知识可以被看成是长期反复进行的某种物质产品生产的一种副产品。

二是使新产生的隐性知识明晰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生产者发现新的知识雏形的存在,及时地把握它,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提炼,使险性知识在头脑中明确地呈现出来,变得较为清楚和确定,而不至于丢失。处于模糊状态的知识是稍纵即逝的,只有当生产者能够及时捕捉到它时,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即使是进入第二阶段,一开始,知识仍然是不清晰和不确定的,它还欠缺条理化和逻辑性,这时当事人还难以辩明它是什么,以及是不是新的知识,能不能进行表达和交流。第二阶段的工作就是使这些尚不清晰或尚不确定的知识变得清晰和明确,并进行辨别、加工和整理,使它在头脑中变得越来越清楚,成为能够口头表述的知识,即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显性知识。不过这时的显性知识还是存在于创造者头脑中的,还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

三是对新的知识进行整理、补充和加工,确定它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以某种形式加以记录或记载,使它们成为客观知识,即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人体之外的知识。此后,这种新形成的知识还要用更多的事实和实际经验加以验证和修改,并在交流、传播和应用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3. 个体知识开发的管理策略。

个体知识开发与个体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有关,更与适当的技术和工具有关,还与个体所处的知识开发环境、氛围有关。为了做好个体知识的开发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塑造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作为个人来讲,认识、态度、思维习惯、工作作风、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精神或追求科学的精神等,均是需要培养、塑造和不断修炼的。常言道,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作风或工作状态,作风或工作状态决定工作业绩,要想取得良好业绩,就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和知识的创新过程一样,好的习惯和作风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螺旋式发展上升过程。对于个人来讲,可能比已经沉淀的知识、资产更加重要。因为,真正决定未来个人智力资产价值的东西,就是个人的作风、习惯或基本素质。

二是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和工具。个体在把某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困难过程中,需要采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和工具。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演绎、推论、模型和头脑风暴会议等是用来表达人们经验、技巧、直觉和灵感等的有力工具;图片、视像、多媒体等也是隐性知识表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部分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应尽量模块化。

三是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个体在利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考虑怎样便利于知识的创新与管理。如可采用电子讨论系统,让个体写下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存储到讨论数据库中,以利于交流和共享。在Internet 上应用专家系统可加快专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速度;可借助软件等开发工具,总结相关人员的技能、经验和诀窍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的进程。对大多数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有效办法是建立“寻人数据库”、“知识地图”专家网络系统等,让个体迅速找到拥有某种隐性知识的人员。还可通过视频工具使分处两地的人像面对面一样地进行交流,消除空间距离所造成的障碍。

四、结论。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突破了过去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将还未经系统化处理的经验类知识给予了承认。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个人知识开发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

知识创造的过程首先是隐性知识的生产阶段,当新的隐性知识产生时,第一阶段便告结束,然后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形成新的知识(或显性知识),再后是新产生的显性知识的客体化,当一项新的知识经过显性化和客体化以后,这项知识就变成了一项新的客观知识(即波普意义上的客观知识)。

最后,要使新知识进一步趋于成熟,就必须继续进行验证、修改和补充。经历过这几个阶段以后的知识就是一项新的和较为成熟的知识。至此,一项知识的生产过程便告一段落,一项新的知识成果便由此而取得。

【参考文献】

[1] 林东清著。 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7)

[2] 张润彤,曹宗援,朱晓敏编著。 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 杜月升著。 个人知识的增进与市场经济的演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

[4] [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广隆著,李萌译。 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5] 张小红著。 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6] 丁强,张小红,宋立荣。 农业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07)。

[7] Lynn,B.E 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management:A key factor insuccessful IC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18,No. 5/6/7/8,1999:590- 603.

[8] Sveiby K. E. 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Managing & MeasuringKnowledge- Based Assets [J].Berrett koehnler Publication,l997.

知识特性 篇3

【关键词】高考测试 语基教学 特性

全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指出:“高中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高考命题积极反拨,中学英语语基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极大提升。然而,我们也清醒看到了诸多不足:在不同学校、教师,乃至同校不同教师之间都存有较大的教学差异,学生高考在语基方面的失分往往令人深感遗憾。

在自2004年福建省语、数、英三科进入自主命题至2015年的11年中,2008和2013年均是高考英语试卷被认为较难的一年。但我省的《2008年高考英语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分析指出“可以断定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没有偏题、怪题、特难题,而且区分度很好,但答对率只有52%。这同时表明教学中师生双方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训练可能出现了偏差,造成得高分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该得的分数没有得到。这些是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总结和反思的。” 笔者从2013高考试卷分析数据中发现,该卷单选15小题,错最多的前3小题分别是27,33和28小题,难度值分别为1.75,3.07和3.68;短文填词10小题,错最多的前3小题分别是83,84和80小题,难度值分别为1.05,1.17和2.61。总体上,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与08年相似。

此外,从2009年福建卷首推的新题型“短文填词”看,尽管该题总体难度不大,但考生成绩并不理想,四项指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难度值分别为2.64,13.59%,3.09%和0.26,明显低于命题时的预期。这固然有其首次作为新题型学生不适应的原因,但考生所犯的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时态运用错误,词组和固定搭配掌握不牢,出现所填的词与上下文逻辑无关等”均表明“学生没有掌握好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较差。”

再者,从2012—2014近三年的“短文填词”考试看,虽然整体情况较09年有了提升,但仍不容乐观。2012,2013,2014年的及格率分别为:41.68%,25.19%和22.7%;优秀率分别为:16.09%,6.5%和6.5%,7.7%;平均分分别为:4.38,3.60和3.39。除2012年相对高些,2013和2014年却都比较接近,但整体又偏低。特别是2014年,虽然“短文填词”中的第77小题resources的拼写错误,第84小题短语do damage to中作定语的done和第85小题惯用短语say no to有一点难度,但失分普遍,也超出了设题预期。

因此,从高考英语测试分析数据的一些侧面不难看出,在语言知识的价值取向上,中学的教学实践与高考命题导向之间的确存在认识和实践的不到位和偏差。要有效提升和纠偏,笔者认为在中学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重视并抓好以下四个重要特性。

基础性。总体而言,高考语言基础知识考查在设题上体现重视考查核心基础的价值取向,对于基础语法部分考点布设一般都会较好兼顾。而且,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核心基础,始终是高考测试的关注。但实际中,部分师生对词汇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零散不系统,满足表面不落实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致使考生基础掌握不到位,遗憾的丢分十分普遍。例如:08年福建卷第21小题(难度值为0.31,区分度为0.36):

— How do you find your new classmates?

—Most of them are kind,but _______ is so good to me as Bruce.

A.none B.no one C.every one D.some one (答案:A)

该题考查基础知识:不定代词none的用法。尽管学生掌握其用法有难度,但从往年高考中可看出属高频语法考点,学生答对率偏低,这足以看出实际教学中的浮躁与肤浅。

又如该卷中的第34小题(难度值为0.495,区分度为0.43):

You have no idea how she finished the relay race _______ her foot wounded so much.

A.for B.when C.with D.while (答案:B)

该题考查的同样是与往年各地的高频重点语基:with引导的独立主格,但学生同样答对率偏低。

此外,《报告》就“短文改错”题也提到了诸如“名词单复数不分,单词形式原形与不规则变化不清,主谓搭配不一致,连词、冠词、分词用法不清,单词拼写错误较多等。”语基错误;就“书面表达”题也指出类似性质的问题,如:“成分残缺,缺乏完整。相当一部分考生句子没有谓语,有的没有主语或宾语。例如:a) We glad to join in the activity; b) I together with others: c) We interested in the Summer Camp.等”,以及考生“堆砌词汇,结构混乱。相当多考生堆砌英语单词,句子语序不当、思维混乱,语无伦次。”等。

由此可见,在语言知识教学方面,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要舍得花足时间对看似基础,但具有核心作用的语基和常识做好必要的铺垫、夯实和训练。从宏观看,教师要潜心研究高考要求和真题,对重要核心的语基做到心中明确,对高频考点要明晰,并能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逐一落实。教师要重视了解学生实际,准确把握知识重难点和关键要旨,提高自身教学的针对性,以确保教学重难点的掌握能突破、理解能深刻、运用能到位。

诸多实际表明,许多学生的能力缺失、不足很多数是由于自身语基缺乏、混淆、不到位所致。例如,学生对于“英语句子成分有什么,如何划分,分别有何功能?什么是连系动词,它有何功能和特征?及物与不及物动词有和用法上的本质不同?何为分词的独立主格结构,其有什么特征和使用规律?”等,要么是一头雾水,要么是模棱两可。尽管高考对此类语基常识的没有直接考查,但应用中的间接涉及无处不在,因此绝不能忽视;相反,应该给予必要重视!否则,学生在相关考查中容易“平路摔倒,阴沟翻船”。

惯用性。惯用法是重要语基,更是难点重点,属高频考项,学生容易丢分。例如,08年福建卷第22小题:

—Why does the Lake smell terrible?

—Because 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_______.

A.have polluted B.is being polluted

C.has been polluted D.have been polluted (答案:D)

该题综合考查动词时态、语态和主谓语一致,其中关键是考到了quantity一词引导名词时谓语动词是用单数,还是复数的惯用法。又如:2013福建卷第28小题:

Old-fashioned phones matter when wireless networks ________ in disasters.

A.turn down B.turn out

C.break down D.break out (答案:C)

该题考查惯用动词短语辨析。A意为“调小,拒绝”,B意为“结果证明…”,C意为“出故障,分解”,D意为“爆发”。根据句意:当发生灾难无线网络无法用的时候,老式电话就有作用了。学生错误不仅有对句意本身理解不到位的影响,还有对惯用词组意义掌握不到位的限制,导致了混淆。该卷中的第84小题考查惯用短语in time of need(在需要的时候),学生也掌握差,难度值竟然达1.17。

同样,在我省09年高考推出的新题型“短文填词”中的第79小题,考到in the given time的用法。较多学生,包括好生,因对given作形容词表“特定/规定的”的意义不熟,以及对该惯用短语掌握不到位而失分。其实,given作连词表“如果考虑到,倘若”的用法在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也出现过,学生对此惯用生疏,故当时也失分严重。

总体看,惯用法高考常考,但容易丢分。对此,《报告》明确指出部分考生“习惯用法模糊”,如在08年卷中,有考生将77小题a few rain改为 a bit rain,不了解a bit 后接名词须有of 的惯用特征;在84小题中,许多考生还误将away删除,未真正掌握be far away from的惯用要旨。因此,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惯用语法的教学关注和研究,提升学生惯用法意识和英语表达的习惯思维意识,优化教学,持续强化,以提高惯用法学习的有效性。

语境性。语境性不仅强调语言在形式与意义上的有机统一,同时还强调语言交际使用的得体性。它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上下文语境正确理解情景,准确应用语言。因此,正确把握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意能力往往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2013年福建卷第33小题:

—Would you mind 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on shopping habits.

— ________.

A.Yes,with great pleasure

B.No,I am afraid I cant make it

C.Yes,it is worth the time

D.No,as long as it doesnt take long (答案:D)

该题考查交际用语。Would you mind…?的回答可分从回答的两个部分结合推断,A项“介意;非常乐意”,B项“不介意;恐怕我做不到”,C项“介意;值得花时间”,D项“不介意;只要用时不长”,根据语境意义推出D项回答不矛盾。失分学生大多是无法正确把握语境意义的统一,导致错选。

又如,09年福建卷第21小题:

—Bruce,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andwriting.

—______.

A.I practice every day B.Thank you very much

C.No,I dont think so D.Well,its not good enough

该题考查基本交际用语,前句表赞扬,答句则应表感谢。往年高考中,语法语境题的考查也不少。

再如05年福建卷第24小题:

—Did Jack come back early last night?

—Yes,It was not yet eight oclock ________ he arrived home.

A.before B.when C.that D.until (答案:B)

该题若第二句单独看,可视为强调句,从形式和意义上也完全正确;但若在具体语境中,从上下文意义的呼应看,选C项显然语意荒唐。

此外,笔者教学中曾将07年江苏卷“写作”部分第一节的 “对话填空”题给学生当堂测试,其中的79题:…That made me realize(78) h_______ important it is to raise money to help people(79) l a poor life.So thats what I do.有较好的语境性,结果有学生错填了live,而非正确答案living,结果将本应表达“帮助生活贫困的人们”的句意荒谬地变成了“帮助人们过上贫困的生活”。

无疑,目前高考对于语境下的语言知识考查日益重视,通过科学创设语境,将死的语法知识用活的语境来考查,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用能力,这对中学存在的“死教语法,教死语法”现象具有较好反拨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此类题目,强化对比辨析训练,加强在正确语境下理解应用的能力,不断消除学生定势思维,不断增强“意义”与“结构”自然统一的意识和能力,防止就知识讲知识,就题讲题。

分析性。分析性在考查中主是在设题时通过“句式变化,复合句使用,句式叠加,添加插入语以及句子词数的变长”等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达到检测出考生语用能力的方式。新课标在有关八级的语言技能目标的描述中指出,关于“阅读”技能,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就高中生而言,其英语阅读应该具备“词汇辨识、长难句理解、结构把握和题型剖析”等四种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基,更重要的还需要学生具备应有的分析能力,这也是英语语言本身具有的分析性所决定的。纵观多年高考设题考查,对考生句法分析能力的考查十分普遍,学生须具备扎实的语基知识,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正确理解难句和长句。然而,从实践看,有不少老师生会有意无意忽视对基本句型和句法知识的学习掌握、训练运用,致使分析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提升。考试中,遇到长难句或需要语言分析时,考生因此失分的现象不容乐观。例如:2013年福建卷第27小题:

The book tells stories of the earthquake through the eyes of those _______ lives were affected.

A.whose B.that C.who D.which (答案:A)

该题考查定语从句。其中those作为先行词,定语从句中缺少lives的定语,故用whose。而不少考试错在定势思维,且缺乏句法分析能力,错把live看成动词,而误选C项。

又如,09年福建卷第23小题:

—How amazing it is that astronauts are exploring outer space!

—Its a challenge,I guess,_______ man against nature.

A.of B.for C.by D.about 【答案】A

该题考查介词。在应答句中,I guess作插入语,因此所填介词本质上应与challenge连用,表所属,用of,故选A。一些学生因无法正确把握句子结构,理解句意,导致了错选。

从2014年福建卷看,在单选、完型、阅读中对分析性的考查也都体现明显。例如第28小题:

The climate here is quite pleasant,the temperature rarely,_______,reaching 30°C in summer.

A.if not B.if ever C.if any D.if so (答案:B)

该题不仅有对惯用结构 rarely,if ever(如果有,也是很少)的直接考查,而且还有对独立主格结构的理解考查,并且还应用了插入语的方式,因此学生需要综合理解到位才能选对。

此外,2014年福建卷“完型填空”中出现的句子,如:So it was with really great 40 that I stood in church one recent Sunday,video camera in hand,and 41 my 68-year-old father sweating in his shirt 42 rising to play the piano in his very first recital;以及在“阅读理解”C、D篇出现的一些句子,如:Strange as it may seem,if youre unsatisfied,the issue is not a lack of means to meet your desires but a lack of desires — not that you cannot satisfy your tastes but that you dont have enough tastes.和Those who disagree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wind farms state that the damage they cause is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benefits they bring,because their energy output cannot match that of the carbon-based power stations they are supposed to replace.Supporters insist that wind must be a mix of renewables,nuclear and carbon,and that the country is committed to meeting EU(European Union) targets for non-carbon energy generation.等,均为长难句,学生的正确理解上需要有熟练的句法分析能力来支撑。否则,就容易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和偏差。

知识特性 篇4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再后来, 比尔·盖茨创办和发展微软标志着知识产业的兴起。此时期的各家学说和各项研究都在说明,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文化创意产品与知识产品

文化创意自英国首倡, 近年来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我国自2008年以来, 也着力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 并提倡以创意为核心, 依托知识产权, 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目前,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品指文化创意产业中能批量生产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审美情趣,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它经过商业化运作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形态, 产品注重内容、艺术形式及文化价值, 比如表演、戏曲、文学、电影、音乐、动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 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1]。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即其创意来自于文化的产品设计[2]。

知识经济学的核心必然是“知识”, “知识产品”作为经济的主体, 直接参与生产、流通、交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之上的经济, 并将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张守一等将知识产品分为六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用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取得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 如技术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咨询服务, 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教育、保健、预测、管理咨询;文化产品, 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物质产品等[3]。苗建军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知识劳动, 依靠知识或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形成的成果。”[4]高洪深等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支出脑力劳动, 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就。”高汝熹等认为知识产品为:其一, 知识的一种结构, 如论文、原理等所谓“软知识产品”;其二, 承载了知识的一种物质产品, 如高技术产品等所谓“硬知识产品”[5]。

同时, 还有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对“知识产品”的概念下了定义。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是一种由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因此, 无论从哪一种定义来讲, 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确定无疑的。这种讲究创新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性产品, 是文化创意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的门类分成图书产品、影像产品、动漫产品等, 也有的根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分为五个层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期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在产品[6]。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以广告、栏目制作、建筑等产业为例, 产业链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前三个阶段为能够产生创意产品的环节, 每个阶段都会有产品出现, 后面两个环节主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和收益的过程。前三个阶段都能产生文化创意产品, 但是所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各有区别。从法律保护的层面来看, 适用于整条产业链的法律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商业秘密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著作权从作品完成时就自动产生, 无需取得。所以在第二阶段, 著作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知识产品尚无著作权的保护, 因为它只是一个理念, 并未将其物化。然而, 到了第二阶段, 虽然在法理上获得了所谓的“著作权”, 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 所以如果之后产生了著作权的纷争, 却没有可靠的证据判定“著作权”的归属。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文化创意的最终产品之后, 完成第四阶段的发表、传播之后,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相对完善。

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有版权产品和无版权产品。有版权的产品又分为能够受到法律保护产品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产品。无论是否拥有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生经济性活动时, 流通的未必是成型的产权商品, 无论是否有形成的权利保护属性, 都是知识产品。所有的交易活动未必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却必然属于知识交易的范畴, 并兼具知识产品的创造性、非物质性、价格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通过脑力劳动获得成果。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性

如图1所示, 在阶段一产生的知识产品相对来说十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不稳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类的知识产品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补充;同时环境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存活时间和效用;再次, 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更多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创意”层面, 没有物化下来, 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也很容易通过交流等其他方式被抄袭。所以, 不对此类进行探讨。

阶段二即为所谓脑海中的“创意”物化下来的过程。它可能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 也可能只是一句带有启发性质的语句。由此即可进行知识交易,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交易。当第二阶段完成时, 接下来进行的是跟甲方提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甲方邀约2-3家 (或者更多) 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比稿, 在比稿过程中各自进行方案阐述。当甲方和3家以上乙方共享商业秘密时, 存在甲方将其方案或创意剽窃、抄袭、擅自使用的可能,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由于创意作品存在无形性、不易控制性、交易使用的一次性以及容易复制性等特点, 创意人员无法有效保护创意且无法拿出著作权归属性的证据, 导致在运用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权时存在证据不足而无法胜诉的情况。晶立中国副总裁林展贤提到, 他曾经给香港某超市做过广告, 因为当时提案客户不是十分满意而没有执行, 而后来一个与其一样的广告创意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了奖。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可否认, 在第三阶段完成了所谓的发表、专利申请之后, 知识交易的过程更容易控制, 交易产品更加确定。但是, 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这种知识交易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首先, 它能够使创意得以产生并直接呈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例如, 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功课、作业中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但是, 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制作周期、经费等原因而被搁浅。这个时期的知识交易可以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机遇, 资金的引入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使得优秀的创意点得以放大, 最终呈现给普通受众, 同时也为学生或自由职业者带来继续从事创作的动力。因此,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 是一种肯定和收获。

其次, 它能够解决文化创意类公司挑选优秀原创作品的需求。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各种制作技术也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和日本。但中国动漫作品却差强人意, 不断有观众反映中国动漫作品与日本或者欧美某些动漫、游戏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分镜等方面极其“相似”, 即使是原创作品也难以摆脱日漫、欧漫的影子, 经常被冠以“仿日系漫画”、“仿欧美漫画”的头衔。所以, 国内大量的文化创意类公司呈现出“等米下锅”的局面, 发行作品水平也流于一般。若能够早期进行知识交易, 就能够为公司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 对于文化创意类公司来说, 是一种素材的积累和创作的提示。

再次, 它能够刺激优秀作品的产生。将大量创意点投入生产, 必然会激励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积极工作, 并从他人大量的创意作品中获得启发, 促进自身或所在团队的创意产品创作, 产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从而形成行业间的竞争, 良性循环, 形成行业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 能够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 它能够使大量文化创意产品在社会上投放。大量文化创意作品涌入市场, 充盈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然会整体地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 文化产品的丰富也会促进文化理论、文化批评的同步发展, 从而能够使普通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产出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获得的,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富有创新性、创意性。好的创意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或者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好的影视剧作品、音乐还是精彩的活动策划、节目编排, 抑或是图书、旅游安排, 这些从一开始产生创意概念到最终形成产品, 其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知识产品都可以进行交易, 并产生无限的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因为它的知识特性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也会成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 2010 (08) .51页

2[2]白雪艳.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2 (06) .59页

3[3]张守一, 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5页

4[4]苗建军.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1) .43页

5[5]高汝熹,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91页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特性与管理策略 篇5

一、虚拟团队的内涵与特性

虚拟团队是伴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相应变化而产生的, 是新型的虚拟协作组织形式。迄今为止, 虚拟团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Jessica Lipnack&Jeffrey Stamps认为虚拟团队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通过技术进行的互动。虚拟团队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互动的技术将彼此联结。Jarvenpaa认为, 虚拟团队就是由分散在不同地区的专家组成的自我管理型知识团队, 其组建和解散都必须针对特定的组织目标。虚拟团队随着目标、结构、控制和资源配置呈现出动态性。George又提出虚拟团队是一种将具有不同知识和专长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的方式, 这群人或者是由于在空间上分散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或者由于是在不同的时段工作, 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很难聚在一起工作。Maznevski&Chudoba认为, 虚拟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的、共同负责制定和实施决策的团队, 频繁的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而不是通过面对面互动进行沟通以完成既定的任务;在不同的国家工作和生活。

从虚拟团队的若干含义可以看出, 虚拟团队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虚拟团队是以任务或者目标为导向的组织形式, 他们根据项目的需要而建立, 项目结束后团队就解散, 而且任务多是知识密集型的。2.

2.通过通讯技术, 横跨空间、时间和组织界限来完成相互依赖的任务, 因此其合作媒介是虚拟的。3.

3.虚拟团队是动态性、临时性的组织形式, 团队成员以任务或目标为导向可以跨部门、跨组织、跨国家组成, 因此其成员具有异质性、地域分散型、多元文化性。

二、虚拟团队中知识的特性

知识起源于认识者的思想, 并对认识者的思想起作用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见解等要素流动态的混合物 (Dav enport, 1998) 。波兰尼 (M.Polanyi, 1966) 等根据知识的可转移性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 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 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 可用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高度个人化的、与实践相关的、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 即“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所能表达的更多”的知识。结合虚拟团队的特点和知识的特性可以将虚拟团队中的主要知识特性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核心知识的高度隐性化。

1966年, M.Polanyi6从知识的性质角度, 第一次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 认为隐性知识就是不可能被表达出来或共享的知识。野中郁次郎 (Nonaka) 将其加以扩展, 认为隐性知识就是还没有被表达出来的知识, 是高度个人化的、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 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其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等 (如调试程序的技巧) , 因此很难规范化, 也难以转移给别人。从虚拟团队的特性可以看出虚拟团队是跨组织、跨地域、跨文化的动态任务小组, 各成员高度隐性化的核心知识才是虚拟团队的核心所在。在虚拟团队中, 显性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语言、图表等工具明确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无法明确表达的知识, 通常以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虚拟团队是在网络经济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前提下的产物, 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基于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其任务多是没有路径可寻的, 属知识密集型的, 知识转移的重点主要是隐性知识的转移, 隐性知识的难以编码化、非结构性特点决定了知识转移的难度。由此可见, 隐性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是团队任务完成的保证。

2. 知识的差异化和相互依赖性。

(1) Grandori指出, 差异化是指知识交流过程中, 涉及主体的技术专长和认知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理论和实践中所使用语言的多样性和相关信息的感知程度, 以及追求目标的差异性, 如降低成本、市场份额、创新等。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 使得知识的交流变得困难, 并在结果评判和偏好方面产生潜在的冲突。在虚拟团队中, 持有不同程度知识的各个知识型成员联系在一起, 成员多是跨部门、跨组织、跨国家组成的, 成员具有异质性、地域分散型、多元文化性, 这就决定了虚拟团队的知识具有差异化和相互依赖性, 因此队员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协调。 (2) 知识的差异化, 要求对差异化的主体之间进行协调。如果差异化的主体相互间没有联系或关联, 那么就不存在协调问题。同样, 如果通过资源和活动的交换或共享, 不能创造更多价值, 那么这些知识主体间没有相互依赖性, 因此不需要协调。不同主体间的知识交流类型和广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的差异化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虚拟团队运用多媒体技术 (诸如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电子邮件、小组支持系统, 与因特网、内联网) 等作为主要沟通方式, 沟通渠道狭窄, 相互间的了解程度、信息解码的成功率、使用他人知识的可能性等也随之降低, 吸收能力也相应降低, 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知识的差异化程度。知识的差异化增加到一定程度, 获得不同的知识就会变得十分昂贵和困难, 这时候只要使用知识应用的结果即可, 而无需获得知识源本身。因此, 较高的知识差异化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相联系时, 具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是说, 需要在知识的差异化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之间做出权衡。

3. 知识的高度情景依赖性。

知识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情景依赖性 (context specficity) 程度, 即知识是嵌入系统之中还是独立的。嵌入知识与其他知识存在广泛而较强的联系, 涉及到较多的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与之对应的独立知识是本身比较完备对其他知识依赖性较弱的知识。可以想见的是, 如果一种竞争力的信息谱系穿越大量的个人和部门那么它就很难被整合和理解, 它的可转移性大大削弱。团队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同样也不能脱离情景信息存在, 因为团队协作过程产生的知识不能依托在独立的个人身上, 而且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依赖当前的特定情景, 所以知识的情景依赖性体现的尤为明显。情景知识多是在团队完成任务过程中形成的, 团队成员获得的对于当前特定情境的集体理解, 更多的是隐性知识。隐形知识更多的依赖面对面的沟通方式, 显然, 由于虚拟团队成员的地域分散性和沟通的网络化特征, 沟通的低效率会造成情景信息的流失, 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阻碍情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三、虚拟团队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1.

虚拟团队的组建是跨越时间和地域的资源的整合, 大多数人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某些领域知识、技术和经验非常丰富, 但很难成为多领域的知识专家, 而团队目标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没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没有多位专家的协同工作尤其是知识的协同工作是很难完成的, 而知识的本地性、默会性、情景嵌入性等特点给知识流动带来了阻力。

2.

虚拟团队的成员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其所在组织或者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他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 怎么有效的通过他们行为方式的协同促进知识的协同也是难点之一。

3.

虚拟团队是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区、跨系统的团队协同模式, 成员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分散, 关系相对松散, 信任关系不容易建立, 而知识的有效转移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 这样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如果成员间的沟通方式不通畅, 各自封闭, 各自为政, 最后简单叠加个人的工作结果, 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4. 虚拟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是目标完成的骨干, 知识、经验和技术都蕴藏在成员的头脑之中。

管理知识不如说是管理员工, 他们的流失或懈怠, 会严重影响任务完成的进度, 打乱计划, 严重的会摧毁整个虚拟团队的知识体系。

5. 虚拟团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维性, 同时, 合作的不稳定性也应运而生。

由于成员进出组织较为灵活, 在不提供专有知识的前提下, 窃取组织共有知识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大, 相对成员数量少且固定的实体性团队, 知识的外溢风险比较大, 所以内部知识的管理对于虚拟团队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

四、虚拟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根据前文对虚拟团队知识特性和知识管理难点的分析, 运用管理的基本逻辑计划、组织和控制, 可以制定如下知识管理策略来更好的达到虚拟团队知识管理效率和效益。

1.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战略可以从长远上对知识进行有序和有效的管理。Morten H.hansen认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包含两个典型的战略类型, 即编码化战略和个性化战略。团队隐性知识依存于团队而存在, 当团队改组或解散时, 团队隐性知识也就随之消失。虚拟团队的知识会随着团队的解散而遗失, 因此需要对团队合作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提炼与总结。首先, 根据虚拟团队的知识转移过程建立基于知识搜寻、知识阐明、知识流动、知识理解和知识创新的知识编码化战略。然后根据虚拟团队运作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成果进行个性化战略管理。这样, 虚拟团队创造的知识可以有效地进行传递和继承, 从而不会因为员工的流失而摧毁虚拟团队的知识体系并且影响团队任务的完成。

2. 建立基于虚拟团队特性的知识转移机制。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虚拟团队的特性决定了蕴含在其中的知识特性与其它传统组织形式不同。 (1) 根据虚拟团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性建立基于知识地图、发挥团队领导作用并且实现技术协同的沟通机制; (2) 建立基于共同目标, 具有明确任务、责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信任机制, 注重加强对成员的行为培训,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及时的沟通以及冲突的危机处理机制增强成员之间的信心和彼此的信任感; (3) 运用多种沟通方式, 智能化的模拟面对面的情景建立机制和知识情景的存储程序, 实现虚拟团队项目情景的程序化管理。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知识差异化与相互依赖性造成的虚拟团队知识流动困难和知识协同难的问题。

3. 加强对虚拟团队成员的冲突解决技巧、多媒体使用技巧的培训。

(1) 虚拟团队中知识的差异化和相互依赖性导致团队成员之间极易产生冲突, 这就要求队员具备冲突解决的技巧, 冲突发生后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步骤有效的进行管理控制, 尤其是团队领导, 要具备优秀的冲突管理技巧。 (2) 虚拟团队基于团队合作的知识具有高度的情景依赖性, 而其沟通方式的虚拟性增加了这种情景依赖性知识进行转移的难度。因此,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熟练且灵活的多媒体使用技术, 而有效的技术培训可以帮助成员具备基本的技术技巧, 同时加深对彼此的熟悉和了解, 订好相互之间互动的调子。

4.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和知识外溢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体系。

知识特性 篇6

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说:“21世纪的组织, 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1]。上世纪80年代末, 有关知识管理的论文相继在《斯隆管理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等刊物上出现, “知识管理”、“知识流动”、“知识转移”等术语相继正式进入词典。本世纪初, 国内外的知识管理研究逐步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 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但是,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突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研究虽然对于影响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但是大多立足于概念性的、静态的研究, 并没有把这些影响因素同特定的知识转移过程结合起来, 针对性不强。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 (APQC) 认为, 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知识共享和转移。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对它的广泛、有效的应用上, 而要被更有效地应用, 就必须使知识在较大范围内被分享和吸收[2]。因此, 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价值的必要途径, 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知识转移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发展。

关于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多种多样,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强调知识转移过程的复杂性与具有过程的阶段性。所谓图书馆知识转移, 即图书馆采用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技术, 通过对图书馆内外各种知识资源进行挖掘、选择、整合, 使知识在个体、群体、组织之间流动和转化并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缩小知识差距、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增值的过程。一般来讲, 它是一个由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转移可以是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的直接转移, 也可以是有第三方参与的间接转移。后者更有利于知识的快速高效转移。

1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特性

笔者发现, 在以往的图书馆知识转移特性研究中, 人们往往偏重于知识特性而忽略了转移特性, 从而导致了一些认识上的模糊。当然,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特性离不开知识的特性, 但它更应体现出多种要素 (如知识源、传播方式、图书馆职能) 的动态结合。笔者认为,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目的性与增值性

知识的扩散往往没有目的, 是自发的、随意的, 知识转移作为较高层次的知识流动, 则是知识拥有者或者知识接受者有目的的行为。供需双方为了不同的目的, 通过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网络系统实现知识的转移, 知识转移完成后要达到知识供需双方彼此双赢的目的, 而转移过程伴随着知识裂变、聚合, 进而形成新的知识, 产生增值。

1.2 社会性和中介性

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和图书馆组织的公益性。其中服务对象的社会性体现在全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而图书馆服务机制的公益性则使社会大众通过图书馆都能享受知识转移服务, 体验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图书馆知识转移还具有中介性。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文献载体和网络手段来转移知识,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属于知识源, 只是作为知识授体的文献作者、信息发布者与作为受体的用户之间的一种社会中介, 因此具有中介性, 这为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知识转移成本的降低和知识的增值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途径。

1.3 集成性与制约性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各层次、各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具有典型的综合集成性特征, 各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相互制约。这种相互制约性符合“木桶原理”, 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成为那块“短板”, 都会影响知识转移价值目标的实现, 使价值实现的链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1.4 不确定性与投入弹性

知识资源的价值转化的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知识的价值大多处于潜隐状态, 本身具有默会性。雷亚萍把知识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3], 露出海面的可见部分为显性知识, 而沉入海水中的部分为隐性知识。加上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以及文化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效转移取决于图书馆如何利用和运作。这里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过程, 其转移过程的程度不容易把握,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 这也使得各图书馆在人力、物力投入的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弹性。

除上述几种特征外, 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转移还有互动性、交叉性、嵌入性、服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告诉我们, 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人、一个机构意欲“穷经”而“通才”是不大可能的, 惟有在遵循知识转移的特征、把握知识转移规律的基础上通力合作, 才是有利于个人、集体和社会发展的合理选择。

2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

首先, 我们以一个事例来描述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过程。笔者所在的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校图书馆, 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新图书馆大楼——于2001年落成, 总建筑面积达27 000平方米, 新落成的图书馆面貌一新、安静舒适, 但同时消防安全工作更加严峻了, 为此有人提出有必要引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 馆领导采纳了这个建议, 经多次调查、考证, 在排除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因果模糊性之后, 该馆于同年从海湾公司引进、安装了先进的JB-QG-GST5000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 (联动型) 。

然而, 该系统结构复杂, 操作难度大, 而本馆工作人员又普遍存在消防意识差、消防知识匮乏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 产品提供方 (海湾公司) 派专人主动上门讲解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馆方也派消防部成员到海湾公司进行系统培训。然后, 馆领导有计划地从流通、期刊和电子阅览等部室抽调一些人员到消防部学习, 由培训回来的人员向大家讲解智能控制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以增强全馆消防监控工作的机动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 报警系统曾出现误报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有些同志操作不规范或失误所致, 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中某种诱因与火灾发生时的状况接近, 从而使报警设备发生误判而报警。针对第一种情况, 校图书馆组织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 多次学习, 反复实践;针对第二种情况, 校图书馆将干扰因素一一排除后, 误报现象消除。在馆内人员基本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确认该系统达到设计规范及使用效果后, 新图书馆大楼便正式投入使用。

为将消防监控工作形成惯例, 图书馆组织制定了专门的图书馆及各部室的消防规章制度, 如消防值班制度、书库消防安全制度、安全疏散管理制度、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等, 并逐级签定防火安全责任书, 层层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个领导和馆员的消防职责, 同时将防火工作的业绩纳入图书馆的岗位责任制考核。

知识转移类似于生物发展过程, 即经历发生、发展、成熟几个阶段, 不同因素 (知识, 知识源和接受者等) 在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及各阶段发展速度等各不相同。图书馆知识转移可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整合阶段。在初始阶段, 知识转移机会开始萌芽, 图书馆组织或个人发现知识缺口和弥补该缺口的知识, 并作出转移决策。机会的寻找和把握以及决策的执行难免带有不确定性和因果模糊性, 但是, 如果有证据表明所转移的知识在其它环境中非常有用以及知识源是值得信赖的话, 这种模糊性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因此, 此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知识运用的因果模糊性、知识的有用性和知识源被信赖程度。这一阶段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进入到实施阶段时, 知识源和接受者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的渠道, 进行彼此之间知识和资源的交流, 知识和资源的流动在这一阶段会达到顶峰, 其发展速度也相应加快。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维持双方的合作关系以确保知识流动,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到了调整阶段, 接受方根据使用新知识的绩效, 决定是否保留该知识或是否将新知识的运用制度化, 这是成功转移知识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困难取决于意外问题的数量和严重性,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努力程度;此外,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与接受者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 本阶段主要受因果模糊程度、接受者的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知识源的支持和帮助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 发展速度又趋减慢。如果得到满意绩效, 接受者决定将新知识的运用形成惯例, 那么此时就开始进入整合阶段。新的惯例形成之初是艰难而又脆弱的, 因而维持和强化新的惯例, 使转移的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组成部分, 既需要应对新惯例形成过程中的挑战, 又需要对新兴事物进行大力扶持。在这一阶段, 图书馆环境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3 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价

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影响或改变知识接受者 (个人或组织) 的行为, 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为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方案来评价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效果。虽然知识转移不同于有形资产的转移, 它是围绕图书馆的 “知识”展开的, 但如果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有效的管理便存在一定的难度, 即不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也不利于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的需要, 图书馆探索和建立适合图书馆自身的评估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3.1 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 显性知识的利用和转化相对容易些, 评价也比较容易进行;而隐性知识不能被编码, 难以表达、传播、沟通和共享的特性使它的管理和转化难, 评估更难, 再加上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 因此在评估时特别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没有评估重要方面, 如没有对馆员和读者知识吸收和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行评价;二是采用了错误的评估指标, 如该用定量指标时使用了定性指标;三是使用了错误的评估方法, 如该用定性方法时用了定量方法。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图书馆在进行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时, 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即:成本效益原则;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3.2 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

目前, 对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是一个较新的领域, 并且主要集中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 研究者与实际操作者是见仁见智, 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评价方法。侯金超等人提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4];王军霞等把复合DEA方法运用到知识转化的测试过程中[5];贾生华、疏礼兵提出了KMPI理论, 给出在某一时点评价知识转移绩效的新的计量方法[6], 等等。 国外对知识转移效果评价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的绩效评估进行探索, 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然而, 从现有的研究看, 目前尚无公开的绩效评价方法或体系来对图书馆知识转移进行评价。图书馆作为服务于读者需求的公共服务机构, 显然无法像企业那样, 运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等作为绩效评价指标来对本部门的发展目标、运营策略、财务指标和内部流程等进行评价和管理, 但可以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引入先进的评价方法。就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性质、目标、内容及职能而言, BSC法——平衡记分卡法 (Balanced Scorecard) 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价问题。

BSC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大卫·P·诺顿提出的[7]。作为一种优秀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 其基本架构由四个维度组成, 即财务状况、用户状况、内部业务流程状况和学习与成长状况。传统的BSC法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转化为以上四个方面, 构成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考核。将这种方法用于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估, 可将图书馆的效益状况、读者状况、组织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四个维度取代传统的四维度, 共同指向图书馆知识转移战略。罗伯特·卡普兰提出BSC模型已为学界熟知, 崔明新[8]、李伟超[9]等在文献中对图书馆引入这一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也有所论述, 笔者不在此一一赘述。需要一提的是, 图书馆运用此模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图书馆知识转移项目的主要战略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识别及解决。一般讲, 图书馆知识转移战略问题通常是模糊的, 知识主体对其应在早期识别, 并在整个转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2) 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明确各部分的目标 (一般在项目初期已确定, 可拿来参照) 及评估的计量标准。 (3) 确定各部分以及各个指标的权重。 (4) 制定各指标的业绩标准。 (5) 根据完成情况, 对业绩进行考评, 计算得分。

图书馆采用BSC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对图书馆知识转移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客观地评价绩效, 同时能及时提供图书馆的知识状况瞬间图, 也可以将个人目标与图书馆整体目标相结合, 这是其它评估工具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但图书馆BSC法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系统, 它必须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要对相应指标及其标准分数作出调整, 以适应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需要, 而一旦指标体系确定后, 应保持其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上海:三联书店, 1999.

[2]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2000 (3) :31-37.

[3]雷亚萍.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转移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6-19.

[4]侯金超, 赵潇, 贾磊.企业知识管理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66-68.

[5]王军霞, 官建成.复合DEA方法在测度企业知识管理绩效中的应用[J].科学学研究, 2002 (1) :85-88.

[6]贾生华, 疏礼兵.基于知识循环过程的知识管理绩效指数[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5) :41-45.

[7]郑雪冬.BSC法在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8]崔明新.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价[J].情报探索, 2008 (7) :15-17.

知识特性 篇7

1.1 名词解释

1980年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大力宣传了“后工业经济”,并把它描写成“超工业社会”,指出世界已经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英国学者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准确地以新型经济的产业支柱群体命名这种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2年,中国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英、法、西班牙文版)132期撰文提出由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支配的经济——“智力经济”的概念,其后又在多种中文刊物上作了说明。1996年,经合组织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

1.2 实质内涵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实际上是在逐步建立一个日渐清晰的概念,即“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芬兰未来学家维莱纽斯是这样描述新经济的:“新经济不是稍纵即逝的时髦,而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新经济将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和高科技企业股票的飙升紧密交织在一起,现在发生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前奏和更为广泛的变革的一部分。”这一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其有别于以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实质与内涵。

1.3 显著特点

这个新型的经济形态有着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3.1 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都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和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这不能不说是技术与科学分离的悲剧。而高技术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又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1.3.2 新的价值取向

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劳动力和土地的占有;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资源和金钱的占有;智力经济的价值体现在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对此,必须通过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用法律体系和机构设置保障知识成为分配最主要的要素,从而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变革。

1.3.3 新的市场观念

知识经济是在市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但它反过来又作用于市场经济,同时引起传统市场经济的变革,并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深化。日益发展的跨国公司已开始形成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竞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互相合作又彼此竞争的新局面。

2 新环境下企业政工特性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政治多极化更加明朗、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落伍。这就是新环境下我们企业政治工作的根本特性。

世界上这类成功例子比比皆是。令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为惊讶和钦佩的就是日本。他说:“我总是被日本出人意料的成功所吸引,在我的经验看来,这种成功是理解日本的关键所在。对我来说,1867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获得的成功,是最出人意料、最独特的。但很快我意识到,这并不是日本第一次取得这样的成就。1 200年以前,日本就取得过非常类似的成功,它采纳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唐代的制度和宗教,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日本政府、社会、文化、宗教生活和艺术……日本人的成就依赖于一种利用外来工具——不管是社会制度还是物质技术,体现日本价值观和实现日本式目标的独特能力。”他认为,日本人善于学习,19世纪发生的明治维新这一重大的社会革新,把一个同时代国家中最不西方化、最封闭的岛国,变成了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国家,同时又保持了自己原有的社会和文化特色。

3 主要任务

我们党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就在各级党组织;建设创新型国家,每个企业都责无旁贷。

笔者认为,当前主要任务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 建设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脊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维护自己经济主权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很难谈自主经济主权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则生,没有创新能力,我国必将沦为发达国家过剩技术和产品的倾销地,甚至是经济殖民地。

创新,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大师熊彼特指出的,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些新组合行为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和引入新型的工业组织。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就是一种从新思想产生、研究、开发、试制、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当然,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它也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更不是仅靠扩大投入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包含若干因素的交互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创新是一个研究开发、工艺、工程、经济、用户和市场不断互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里的许多新东西、新知识都需要我们重新学习,才能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3.2 以人为本,留住人才

传统经济模式中,大部分企业人事经理的主要工作是行政管理,比如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如何以人为本,留住人才,将是我们各类企业发展战略中必须考量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有名的纽克尔公司是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公司,它靠熔化锻好的金属来制造钢铁,并不是自行锻造。该公司给每位工人提供适度的周薪,还让员工可以分到基于利润的红利(常常占工人收入的一半以上);另外,它为员工上大学的子女每人每年发放1 500美元。有一名员工通过公司的帮助让其11个子女接受了教育。公司创始人肯·艾弗森通过传统的方式贏得了员工的忠诚:付出必有回报。而在20世纪80年代,该公司利润下降的惟一一年里,艾弗森给员工写了一封信,为减薪道歉,董事会的全部成员同样也被减薪,因为公司严格遵守不裁员的老规矩。这就是以人为本,留住人才最佳办法。

3.3 培养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来反映和显现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企业文化不是写出来,说出来,更不是写在册子上的,而是企业各种行为导向和企业文化最直观的具体体现。如何培养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很多企业在发生质量问题时,会找出各种理由和平衡的方式,使得企业损失最小化,供应商损失最小化,抱着消费者无知的侥幸心理把带有瑕疵的产品推向市场。然而,这种企业经济效益损失最小化的做法,带来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最大化损失。

4 结语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更加重视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地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更好地在时代风云变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设学习型企业,就是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我们企业政治工作的特性和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文明.新纪元的第一国策[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知识特性 篇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 政府主导的公共部门农业推广组织效率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不断下降[1,2,3,4],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在农业研究和农业技术扩散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5], 成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重要力量和渠道, 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影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综观国内外现有研究, 关于农业技术知识扩散问题的文献绝大多数集中于研究公共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公益性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6,7], 对于私人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研究非常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献也很多, 但主要集中于研究单个企业组织内部和组织间 (企业、事业单位之间) 的知识转移, 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这一特殊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企业与多个自然人联盟模式中的知识转移现象研究非常少。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研究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的影响, 回答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是否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效率产生影响;如何通过控制、改变知识自身特性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向农户转移。

2 理论背景与假说的提出

农业龙头企业是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和集团, 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度加工、提供服务等综合功能,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沟通农、商的桥梁作用。农户是以家庭为单位, 从事农产品的种植、饲养或加工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居民群体, 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不仅仅存在经济上的联系, 更有着技术上的关联, 通过培训和指导, 如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技术培训、印发培训教程和资料、组织农户相互观摩技术交流、下乡手把手教学示范、提供技术咨询并及时解决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等等, 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不断地向农户转移和扩散。

2.1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分析

农业技术知识是人类智力的结晶, 是从农业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凝结的人类智力, 以及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农业技术知识种类繁多, 根据生产阶段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 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及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销技术等;根据农业行业种类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养殖、种植、渔业技术知识等。在农业生产中, 各项技术存在密切关系, 采用某一项技术措施的时候往往需要其他技术措施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特性是指从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户转移的技术知识所具有的性质与特征, 包括知识的内隐性和复杂性[8], 等等。由于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专属程度、难易程度不同, 因此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基本途径、方法和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与知识的简单性相对应, 即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具体指知识或活动包含相互依赖的特殊技能、例行事务与人员数目的多少, 以及技术知识是否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是否需要相关知识背景和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与知识的明晰性相对应, 指知识不易通过文字符号、档案文件等形式加以存储和编码, 难以与他人沟通分享的程度。根据知识属性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技术知识分为隐性农业技术知识和显性农业技术知识。显性知识是组织中存在的系统技术知识, 是有关客观的、理性的和技能性的知识, 以专利、发明创造、文件、规章制度、设计图、报告、数据、政策、程序、软件等形式存在, 具有可记载性和可查阅性两种特征, 是可以用语言和数字来表达的知识[9]。农业领域中的有形技术知识, 表现为各种物化技术知识, 如农业机械、设备、作物良种、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等;隐性知识是指工作诀窍、经验、视点、形象、价值体系等, 它通常处于主观的、认识的和经验的学习范围, 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秘性两种特征, 通常难以理解、表达和交流, 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存在于人脑中的农业生产技能、技巧、经验, 等等。

2.2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 构成知识转移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发送者、知识的属性、知识转移的渠道、知识的接受者[10]。知识本身的特征属性 (内隐性和复杂性) 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Attewell指出组织间知识转移会遇到障碍, 知识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更加难以移动, 知识转移的障碍归于信息的粘性, 但信息的粘性部分由知识的内隐性决定, 当知识转移需要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来进行协作转移时, 知识的粘性会相应提高[11]。Grant认为如果大多数与生产相关的知识是隐性的, 那么知识在组织成员之间的转移是异常困难的[12]。Hipple认为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知识的内隐性程度越高、越难以表达, 知识越难以转移, 因此知识的内隐性特征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13]。Simonin认为知识的模糊性是知识转移中降低转移程度的变量, 知识复杂性可以影响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降低其可转移性[8]。Reed和Defilhppi认为知识的复杂程度越高, 就越会产生模糊性, 将使得知识转移的难度上升, 导致知识转移成本的增加[14]。Kogut和Zander指出, 知识的复杂性会影响知识接受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损害知识的移动性, 使得知识转移变得无效率[15]。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指出知识自身的特性 (复杂性和内隐性) 对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会产生影响。基于以上推论分析, 我们认为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越高,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假设2: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相关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分析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解释变量包括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在实证研究中, 概念及其测量是研究的基础, 对概念没有清晰的理解会导致对概念的错误测量;没有对概念的准确测量, 调查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为了设计各个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 本研究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 认真分析文献中的测量量表, 借鉴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农业特定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深度访谈的调查结果, 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问卷填写人的接受理解能力设计初步问卷。为方便问卷填写人思考和多人填写, 保证较高的问卷回收率, 以结构化问卷为主。在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 通过一系列的前测措施, 包括实验室小组讨论、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测等, 进一步修正问卷, 保证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以下是对相关概念和变量的测量所作的界定: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这一潜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难以用口头和书面文件表达清楚;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知识经验性、技巧性的内容很多;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通过“边干边学”才能理解; (4) 按规定流程进行培训, 通过与有经验的人交流可以很容易掌握该项技术。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产量增加; (2)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生产周期缩短; (3)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质量提高。

上述题项均使用六级量表进行测量, 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 “6”表示非常符合。

3.2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课题组在暑假期间组织学院学生在广东的农村地区就当地农业企业及其合作农户的技术知识转移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190, 回收率为63.33%;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合格率为92.63%。

回收的数据显示:本次调查农户中, 女性51人, 占29%, 男性125人, 占71%;访谈对象年龄最小的20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为42岁;受教育年限最少为3年, 最多为16年, 平均教育年限为9年, 即初中毕业;从事相关农业生产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多42年, 平均年限为8年左右;与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长为13年, 平均合作年限为8.3年;调查的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主要的三种合作方式中, 疏松型联盟占28%, 紧密型联盟占35%, 一体化合作方式占37%。具体如表1所示。

在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前, 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以及前测措施保证问卷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卷回收之后, 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检验, 运算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数值都在0.6以上, 表明问卷量表有较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16]。

3.3 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文构建以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并利用问卷采集的数据对回归模型的待估计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

在上述模型中, F代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Complex表示复杂性, Tacitness表示內隐性, 这三个变量由前文所介绍的问卷量表测得;U代表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 反映除了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之外可能影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所有随机因素的影响。

4 数据分析及结果

运用SPSS 16软件对回收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解释如下。

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306;对模型进行整体显著性检验, 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8.14,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中的复杂性和內隐性联合起来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影响。模型中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的系数为-0.48,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反映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每增加1单位,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平均降低0.48单位。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3, 但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仍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研究样本中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针对前文建立的理论假说, 结合上述实证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实证模型 (1) 呈现出的经验证据未能支持假设1。

结论2:实证模型 (1) 的估计结果支持假设2。

注:1) 括号中的数值是对估计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P值;2) *表示在0.10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对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现象进行研究, 探寻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的影响, 通过大规模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越难以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弱, 越容易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要提高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强农业技术知识的明晰性, 降低知识的内隐性, 比如选择长于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温和耐心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加强与农户交流和沟通, 把相关技术知识向农户说清楚、讲明白, 增加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吸收程度, 从而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知识特性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范式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 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并非是“原子式的”在完全自由与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活动, 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接、相互影响的。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不仅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网络特征。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不是一个孤岛, 企业在网络中生存与发展, 商业网络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商业关系的总体结构。在这里, 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等伙伴具有直接关系, 而与这些伙伴的其他直接伙伴具有间接关系。持开放系统观点的组织理论学者和结构社会学家们也强调, 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 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社会网络可以定义成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结点所构成的集合。这种观点最终可以归结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 通过关系网络, 行动者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整体呈现出网络特征, 企业的存续与发展与其外部网络息息相关。

二、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在知识经济中, 不仅企业嵌入在网络之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同样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全球性技术竞争的不断加剧, 技术和社会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企业资源的相对不足,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本身特有的动态、不可逆、路径依赖及创新结果的不可预测和高风险, 单个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越来越困难, 技术创新远远超过一个企业的能力。为了克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稀缺性, 企业不得不与其他组织产生联系, 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 这样就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之间, 以及个人之间联系所形成的网络受到高度重视。东亚尤其是日本的成功挑战, 北意大利工业区的创新能力, 以及硅谷相对于128公路地区的成功, 都说明了网络的作用。

弗里曼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技术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 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王大洲认为, 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技术创新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网络, 指的是企业与各种参与主体, 包括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金融机构、用户、相关企业, 以及公共机构等组成协作集合。他们共同参与技术创新的开发与扩散, 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关系, 参与主体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合同或非正式的安排形成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异质性、协同性、动态性和利益共享性的特征。

研究发现,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除了克服企业本身从事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以外, 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网络扩大企业规模和活动范围, 如果企业在不同的技术能力之间获得协同, 企业的能力可能有很大增强;第二, 可以分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第三, 可以强化学习效应, 创新网络有助于学习过程的实现。组织学习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立在刺激——反应机制上的“单回路学习”, 即组织内部的“干中学”和“用中学”, 另一种是建立在开放系统基础上的交互式“双回路学习”, 即指组织间的“学中学”, 也即是组织间的合作, 相互分享成功经验, 同时将某一领域获得的知识推广并应用到其他领域。双回路学习能学习的更快, 技术创新网络有助于企业间双回路学习的实现, 通过学习提高各企业的学习能力;第四, 效率效应。技术创新网络促进了企业间的一体化, 将单个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其网络优势联系起来。第五, 技术创新网络强化了创新主体处理复杂技术的能力。

因此, 技术创新网络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网络, 是技术创新组织在复杂性条件下进化的结果, 它能很好地解决知识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性难题, 成为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理想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网络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高建在清华大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给出了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 结论是从内部因素看, 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高层支持、研发部门与生产、营销等部门的合作、技术带头人、体制;从外部因素看, 依次是消费者或供应商的合作、政府支持、与研究机构合作、与大学合作、获得咨询服务、与其他公司合作程度等。尽管其调查活动样本选择标准仍值得进一步商榷, 但具备一定代表性, 从中不难看出,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已经非常重视与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其他企业的创新网络的建设。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出现的新特征的组织选择。

三、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对技术知识转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 这对必然对技术知识的转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技术创新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创造过程, 这一过程是知识创造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充分创造、利用和扩散组织内外隐性与显性知识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知识创造活动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特点及来源。因此, 如何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的顺利流动, 如何顺利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两者的互动中实现创新, 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依附于载体, 存在于企业员工个体之中。因此,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实际上是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转移、共享和转化的过程。现有研究表明, 在创新过程中, 人们遇到技术问题的时候, 更偏好向其他人求助, 而不是文本信息。这样社会网络就成了行为主体进行知识搜寻的主要路径与平台, 成为知识搜寻、传导的最活跃的地带。企业内的社会网络可以分解为基于感情及信任组成的非正式组织网络, 以及因工作关系发生关联的职能网络。对于隐性知识而言, 非正式网络更加有利于其传导。隐性知识的高度的主体嵌入性, 需要通过行为主体之间多次交互式作用才能被对方所理解, 这意味着, 隐性知识必须借助强联系才得以传递。强联系是指主体间情感密切或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联系, 只有强联系才能导致更多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同时, 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层次、地位等级构成的“精神距离”, 当“精神距离”增加时, 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移将变的更为困难。而基于情感、信任及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精神距离”最小, 成员之间交往更密切, 更可能倾听、采纳甚至完全采用对方的知识。非正式网络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加速了隐性知识的传导。据调查, 员工在工作场所所获得的知识中, 有70%来自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交流和沟通。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交流以沟通、娱乐、休闲为目的, 但却无意中传播了经验类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 必要的前提是存在组织内部的联系。联系是指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联系的作用机制是在双方之间架构了可以交流的渠道。交流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 有面对面的交流, 也可以通过书面来往和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交流。但是如没有联系, 双方将缺乏必要的知识交流所需要的信任感, 将无法建立进一步的沟通渠道。Rulke和Anderson研究发现, 关系型交流渠道比非关系型交流更容易传递知识, 也就是说双方已经形成的良好关系将有利于构建较为畅通的知识交流渠道, 促进知识的转移。

仅有交流的渠道知识仍然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 知识交流的本质是知识的交换。企业内部知识的交换是以交换双方的互惠为前提的。知识的无形性、难度量性和外部性, 使得知识拥有者和需求者在缺乏信任的前提下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易。组织内的信任是组织环境的重要方面, 组织成员对其他成员及组织本身所产生的信任预期使得他们愿意分享其资源和隐性知识, 进行合作, 实现资源的交换和组合。

人际网络是组织内资源和信息的流通渠道, 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强弱影响着资源和信息流动的速度和数量。企业内人际网络使得组织内不同个体 (职能部门或个人) 之间产生社会互动, 模糊了部门或群体之间的界限, 使得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协作得以实现, 从而提高了协作效率, 同时跨越正式结构的人际网络使得创新者能够在整个组织层次上发现所需要的资源, 从而促进创新, 人际网络结构对组织内资源和信息的流动也会生重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们不难看出, 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传递与企业中非正式网络的规模、联系的力量、密度及组织内部的信任程度密切相关。企业中非正式网络的规模越大, 网络成员彼此见的联系越频繁、密切, 成员之间拥有越多的关系性信任, 则企业中隐性知识的传导、转换就越频繁有效, 技术创新成功的机率就越高。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知识转化机理, 分析了网络化特征对企业技术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传导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特性,知识扩散,隐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科研管理, 2001 (22) :96~101

[2]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ion: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 1991 (20) :499~514

[3]张伟峰万威武: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62~69

[4]彭新一杨凯云:动态开放网络组织的创新特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2 (4) :68~71

[5]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6]王越: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知识传导及成本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4 (4) :74~77

【知识特性】推荐阅读:

电动特性07-14

拉伸特性07-17

路面特性07-18

显示特性10-15

移动特性10-17

传播特性10-17

材料特性10-19

制粉特性10-20

同步特性05-09

放大特性05-13

上一篇: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下一篇:中俄高等教育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