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特性

2024-06-13

媒介特性(共5篇)

媒介特性 篇1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 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 这是一个短、平、快的时代, 这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时代, 这还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耐性, 人们正在无边的网络黏性里无力自拔, 也正在被巨大的信息旋涡所吞噬。在这样一个独特而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支撑下, 手机动漫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个偶然。它是对社会文化与通信技术的融合, 是对人们所追求的快餐文化、图示文化的一种满足, 同时也是对当下社会整体文化风尚的一种反映。

其实手机动漫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 早在2003年7月, 日本电信商就将手机动漫带到了中国市场。同年11月, 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业务在“2003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展”上正式露面, 手机动漫市场正式启动。然而, 经过几年的发展, 手机动漫并未形成产业化。这些皆是因为技术限制了其发展。但随着3G的发展和手机厂商的产品技术升级, 手机动漫的发展正逐步成为一大热门产业。那么, 具体说来何为“手机动漫”?手机动漫是指采用交互式矢量图形技术制作多媒体动画内容, 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下载、播放、转发等动能的一种服务。在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站对它作了如下定义:“是基于动漫平台实现, 客户通过手机, 到指定的手机动漫频道将精彩的动漫内容下载到手机中, 通过预置在手机中的播放器打开文件, 并进行播放欣赏。手机动漫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丰富、网络负载低, 是目前Internet中客户喜闻乐见的方式。”从这两种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动漫是一种依附于手机媒体, 以手机为视听终端, 以移动通信网络以及互联网为传播平台, 以图像技术为制作手段, 可以产生互动, 有着丰富内容, 便携, 有着高度娱乐性和信息传播的、新的、大众的形式。为了更为有力地拓展手机动漫的创作, 推动手机动漫产业的发展, 在此我们应当首先对手机动漫媒介形式的特性加以研究。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如果按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那么手机则是当下人们需求最为准确的延伸。手机这一媒体的高速发展, 不论是技术的提升还是用户的扩大, 它都为手机动漫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这个被人们喻为“带着体温的媒体”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2010年12月21日, 工信部发布了通信业的最新统计数据,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8.5亿户, 全年累计净增用户已超过1亿。综合来看, 中国移动的3G用户数增长最多,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每个月新增的3G用户也达到100万以上。 (1) 而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有这样的统计:“随着手机网民的增长, 出现了逐渐增大的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 这一群体在2009年末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8%。”由此可见, 手机这一媒体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对着手机进行浏览阅读正在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其次, 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不愿放弃放松自己的机会, 故人们对信息娱乐的需求变得随时随地。手机本身的随身这一基本属性加上手机动漫的可流动性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广义上来看, 在这样的休闲娱乐中, 人们在进行浏览阅读的内容大多属于手机动漫的范畴, 如FLASH动画以及其他技术所生成的手机动画、手机动漫广告、彩信、游戏、漫画图片、闪客杂志、电子贺卡、动漫屏保等。对于业务种类, 我们可以看出手机就是一个具有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 但它又不像计算机那样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交互性

所谓“交互”, 最广泛的意义上指的是事物之间有反馈的相互作用。 (2) “动起来”是手机动漫表现形式的基本手段之一, 而手机动漫更为吸引人的交互特征在于受众的参与, 即给予受众一定的控制权。比如手写功能是现在市面上智能手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手机里装载一个绘图软件即可轻易绘制机主想要的图形或图像。受众参与改变了传统动漫“你放我看”的模式, 也改变了传统动漫“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成为“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对一”的传播模式, 信息从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

从分众传播来看手机动漫, 它们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多元的观察视角、图像的次序性以及信息的碎片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传统动漫是一种“一对一”的传播模式, 制作者做好后由传播者来进行统一传播, 作品的好与坏、完整与否都是由制作者来决定的。而手机动漫因为有了受众的参与, 受众既是制作者又是传播者, 可能原始图片在某一受众处略经图像软件的更改或恶搞, 图片所传达出来的意思与原始图像的含义背道而驰, 故不同的观察习惯与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得手机动漫有着多元的表达。而也正是因为多元的表达, 加上手机动漫信息内容本身短小精悍的基本特性, 信息的统一性分崩离析, 转而成为一种碎片式的、零碎的、多次传播的形式。在这样一种传播的模式下, 受众成为巨大手机网络上的某一个小点, 但这一个小点联系着前后左右, 也关系着信息方向的转变。交互性促使图像更大程度地被使用, 进而更大程度地被受众获取、存留并传播。

信息量小但即时性强, 内容零碎但娱乐性强

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渴望适当的宣泄。手机的主要使用人群或者说手机动漫的主要消费者是18~35岁的青年人, 这一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的特点是前卫、新奇, 并热衷于模仿、了解, 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他们害怕被边缘化, 常以自己处在时尚前沿而自居。但他们常常是在同一时间执行多项活动的人群, 他们生活无序, 注意力分散, 有广泛的媒介形式供他们选择……在客观现实发生着变化的同时, 他们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感知和把握世界时他们对事物直观化和形象化的能力远远超越前人。故他们注重自我、喜欢参与的特性促使他们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又迅速转手传播以向别人展现他们的时尚前卫。比如他们可能在现场中看到什么新鲜事, 迅速用手机拍下并编辑转手传播出去。这些信息是片面的、点滴的, 但却是即时的。所以这虽然增强了信息的传播, 但信息量却不及其他媒体形式全面, 这些信息可能是一个点、一张漫画图片、一个标题或是几十秒的GIF动画。但也正是这迅速传播的过程形成了手机的传播具有高度的即时性。

另一方面, 撇开手机自身的屏幕小、传输数据有限的限制不说 (相对于电脑网络、电视) , 人们不愿再花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 如在手机上观看数十分钟的动画片或漫画作品。在工作及生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上沉重的、压抑的情绪面前, 现代人追求一种快乐、轻松、休闲的日常心态, 一种随意的、自由的、放松的精神境界。他们的常态是强调当下、信息样式的支离破碎和为信息而信息。故这些特征也都要求手机动漫有较强的即时性和娱乐性, 但不要求有多庞大的信息量。

草根性

“草根性”是一个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词汇。草根性对于手机动漫可谓是得以充分表现。其一, 现代人持有手机的比例已达到很高的程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截至2010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8.5亿户, 全年累计净增用户已超过1亿。这也就是说手机不再是富有者或权力者的特权, 已基本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它是平民化的、大众化的通信工具, 你甚至可以在小学生的身上看到手机的身影, 而高品质、多功能的手机更是成为不少潮流青年所追捧的对象。其二, 得益于今天技术的发达, 持有手机的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手机本身或计算机的软件或其他工具来对手机动漫进行编辑, 这种编辑是无所限制的, 可能是自娱自乐、调侃一下, 也可能是专业的。但笔者认为高品质的手机动漫仍需要具有专门从业素质的人员去进行创作, 但这并不影响手机动漫这一媒介所具有的草根特性, 因为手机动漫要求的是强娱乐性。信息的传播本身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动漫同时兼具声音、视频、动画、互动、演示、游戏等诸多特性, 相对于普通的文字信息, 它更有效地吸引手机的用户, 并可带给用户全新的互动式体验。今天的手机动漫不仅仅作为对文字短信的插入画面起着补充的作用, 其本身以夸张、搞笑、逗趣、游戏等娱乐的形式表达着意义、吸引人的眼球、传播即时信息。更进一步来说, 它更偏重于迎合大众的情趣。手机动漫不等于把传统动漫直接复制到手机上, 也不等于动漫加手机, 正因为有了上述几种媒介特性, 故手机动漫才可能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媒介形式。

注释

1http://it.sohu.com/20101222/n278440299.shtml

2黄奋鸣著:《数码艺术学》,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

媒介特性 篇2

关键词:补偿性媒介理论;交互艺术;情感化

1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交互性分析

1.1 “补偿性媒介”对“初媒介”的补偿性交互

初媒介的刺激,新媒介的反应:根据保罗·莱文森的观点,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但是新的媒介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发明无线电通讯设备,这种媒介对于口说耳闻的人体功能而言,是一种“补偿”,当其对“初媒介”进行补偿性改良的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口说耳听的需求放大,先前的“补偿性媒介”在需求的驱动和新技术演进的外部条件下,会刺激产生对其功能优化的“新补偿性媒介”,先前媒介被后进媒介“补偿”,成为后进媒介的“初媒介”,而后进者成为其“补偿性媒介”。“补偿”的过程是一种运动的交互过程。

1.2 “补偿性媒介”对人情感的需求的互动满足

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的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用于比喻媒介与人的关系就是:媒介竞人择,适应人类需要者生存。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莱文森指出,“我们就是媒介种类的环境,媒介的进化不是自然选择,而是我们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

当激浪艺术,达达主义思潮涌动,计算机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赛博空间与日膨胀之时,艺术的交互特性逐渐被识别、认可,形成系统的交互艺术的理论体系。无疑,艺术的交互特性是对技术交互特性,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交互特性的一次“补偿”,而在完成“人体功能延伸”之后,新需求立即被建立。

1.3 新媒介技术对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补偿

根据莱文森“技术发展三段论”理论的阐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玩具—工具—艺术”的三段式发展过程。新技术的产生,意味着它必将被新新技术取代,而基于新技术(新媒介)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态,是对其发展缺陷的(“噪声”)的合理化“补偿”,正如计算机互联网补偿了电视媒体接触终端的局限性、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时间空间的限制性、受众互动的浅显性以及网站运营的匮乏性,成为电视媒体的补偿性媒介。而计算机互联网的各种软件是对其“互联功能”不足的补偿,而界面交互艺术是对软件可视化形态的美观化、人性化的“补偿”。因此,补偿性媒介对交互艺术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关系,同时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从可视化、可触化走向可情感化、可现实化。

2 “媒介情感功能的补偿”假说提出

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性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而情感化的设计是其本身的自我补偿和修复,为人身体的功能服务。

3 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表达

3.1 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观的重构

新“媒材”的产生和使用,特别是基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让人们长久以来保持在现实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转移到了虚拟的多维空间中,媒介的补偿性发展对艺术形态的载体和艺术审美方式的具有极强的干预作用。

补偿性媒介对艺术审美体验的干预首先表现为,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感的干预,艺术审美体验从事件延展到情景空间中,引起体验空间感的变化;而电子媒介(新新媒介)影响下的虚拟场景的介入与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有需要遵守的情景规则被颠覆,传统的地域边界被电子媒介无情的打破,审美体验的空间呈现虚拟和现实的高度结合的趋向。

3.2 “沉浸式”互动的情感化营造

(1)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情感化的内在逻辑。情感交互成为高级信息时代人机交互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保罗·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理论”,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人,即“人性化趋势论”。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即饥和爱。而今,“人-机互动”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有赖于互联网机体,人们对人机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情感需求,而在交互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情感化设计,可以使“人”“机”交流中达成情感交流效果。就目前的交互艺术发展状况来看,交互艺术有赖于新媒介形态,这种与新媒介的“联姻”,使得沉浸式体验效果得到最大化。

(2)“沉浸式”体验中的情感传递。数字交互艺术与沉浸式体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交互艺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等制造用户体验的沉浸环境。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执行其预期的行为,同时达到情景内容的情感传递的审美体验。“沉浸”的情景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容易对情感体验进行捕捉和感受。所以,加入情感化、人性化设计效果沉浸式体验艺术品类,能让受众在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成为艺术品的“软利器”。

4 结语

交互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具有很多新内容,有诸多传统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美).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电子商务网站的媒介特性研究 篇3

1 电商网站的“自媒介”特征

自媒体 (We Media) 相对于“他媒介”而言, 是普通大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供、分享信息的媒体形式。电商网站对所有店主与消费者开放的商品言论空间, 使每一个进入电商网站产生买卖行为的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分享商品的信息, 具备鲜明的自媒体特征。

电商网站改变了传统售卖的“点对面”模式, 打破了传统购物“我卖什么你就只能买什么”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的局限, 实现了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点对点”的信息对接。由于点与点的选择在电商网站提供的强大平台模式下, 是自主的、透明的与流动的, 购买者的信息权利获得了空前的强化。这种信息权利的强化, 建立在一个“信息聚会”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的商品销售模式相比较, 电商网站实现了所谓的“信息聚会”, 使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 并且不会丢失, 形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信息平台。

在这个信息平台上, 电商网站的搜索引擎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同时, 记录了整个查询过程, 形成海量的用户查询数据。这些数据的组合被称作“意图数据库”, 它们能反映出广大用户的意图与关注, 折射出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行为趋势和行为规律, 也为全体“淘宝者”所共享。无论是销售者还是购买者, 均一面在构建“意图数据库”, 一面在决策中参考或使用“意图数据库”。

这个“意图数据库”所囊括的信息, 不仅有购买行为, 还包括购买评价。在电商网站, 购买者与销售者的沟通交流从售前到售后都是交互式的, 双方都能够获得对等的信息量。交易结束之后, 购买者又能够及时地对电商网站进行评价和反馈, 达到了商家和买家“零距离”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增强了购买者对购物信息反馈的自主性, 进一步保障了其信息权利。比如淘宝网, 它为相应的受众传递商品或服务信息, 同时有“阿里旺旺”这个即时通讯系统, 使买方从卖方了解到全方位的信息, 达到信息产出、资源共享等目的;待交易成功之后, 购买者又能通过评价系统对卖家进行相应的“好”“中”“差”等级的评价。整个过程中体现了购买者的自主选择、自主消费与自主评价。

2 电商网站与其他网络媒介的功能融合

2.1 交换链接式融合

交换链接也被称为互换式链接, 由具有互补性质的网站组合, 形成简单的合作模式。即各网站在己方网站上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者是网站的名称, 同时放置相应的超级链接, 使用户能够在合作网站里找到自己的网站, 达到相互推广的目的。

“美丽说”就属于典型的例子, 它主要致力于帮助女性解决穿衣打扮、美容保养等问题, 网站上的商品链接大多来自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用户可以通过上其网站搜索相应商品, 点击后大多数商品都能够通过超链接直接跳至淘宝网的页面, 当用户点击商品并购买后, “美丽说”便可从淘宝那里提取佣金。

2.2 商评共享融合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勃兴, 电商网站与其他网站之间开始出现一种“商评共享”的融合方式。一些网站通过对直营型和平台型电商网站的消费者提供分享和评价的环境, 而赚取点击量。将评价信息做到专业化的网站, 甚至以此作为一个核心竞争力, 获取网络用户的持续关注。而电商网站也通过暗中付费, 给予优惠等方式在普通网站积累口碑与人气。

而今消费者如果想要购买京东商城的一件比较昂贵的电子产品, 觉得其中的评价不足以提供详尽的信息, 便可以到豆瓣网、大众点评网或者口碑网等网站上搜寻相应的评价信息, 电商网站与上述网站也开始谋求一些深度的合作。

2.3 邮件式网络融合

即电商网站通过注册用户给予的电子邮件信息, 将相应的信息或者广告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这实质上是网媒的一种广告推广模式, 既方便了用户总体地查阅信息, 又能够实现更广泛的“点对面”的信息传递模式;既推广了电商网站, 又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信任度。聚美优品就是通过每天对注册用户发送邮件来进行产品的推广, 其内容包括最近所做的促销活动、相应商品的折扣广告, 以及一些交易过程中或者交易结束之后的提醒邮件。一些高人气电商网站, 获得了用户主动的邮件订阅, 渐渐进入网络用户的日常邮件阅读范畴。

3 电商网站与传统媒介的融合

“今天的媒体融合, 是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传统媒体加紧数字化的过程, 也将是媒体间融合的最佳契机。”[2]电商网站通过依托传统媒介的传播优势, 逐渐弥补网媒传播的劣势, 并将数字化融入传统媒介中, 衍生出新兴的媒介融合形式。具体融合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3.1 与纸媒的融合

纸质媒体因其长久的历史和大众的思维定势而在媒介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商网络通过与纸媒合作, 可以满足大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由网媒获得信息的受众, 从而扩大了单一的网民受众范围。

由阿里巴巴集团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出资打造的《淘宝天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淘宝天下》是以源于网民、用于网民为宗旨而存在和发展的, 它结合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 在线下打造出消费者相互分享购物心得和生活方式的草根社区。它并没有特定的编辑、记者, 而是通过在淘宝网上搜集消费者的购买数量、评价心得、性格偏好等, 整理出有针对性的、适合于各类消费人群的纸媒或者网络媒介, 同时避免了受众范围过窄的问题。这就将它与大部分传统媒体进行了区别, 不仅仅给淘宝用户和各类消费群体一个真正的参与平台, 同时也能够动员所有淘宝卖家关注此周刊。

《淘宝天下》整合了行业杂志、网站以及电子杂志等众多媒体形式, “周刊以淘宝网为依托尝试杂志网络互动的互联网式广告模式, 自然也改变了过去平媒广告无法精确计算效果的广告模式。”[3]这样, 电商网站与传统报业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双赢, 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2 与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

电商网站与电视媒体共同践行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形成了一条新兴的产业链———将电视、通信和网络融为一体。

2009年12月, 淘宝网与湖南卫视共同出资成立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整合了湖南卫视和淘宝网双方的资源优势, 推出了电视节目《快乐淘宝》, 同时在淘宝网上设立了专门的潮流购物频道及外部独立网站;还将打造与网购有关的电视节目及影视剧。这样, 也使淘宝网的受众群体并非集中于网民, 大部分不会上网或者不常上网却常看电视的消费者便能通过电视来获得相应商品信息。苏宁易购也是以类似的方式, 将电商网站、实体店与电视广告融合, 经由广告便可得知它不仅拥有实体经营店, 还能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浏览和购买。

4 电商网站媒介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和赖特是最早认真考虑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的学者, 拉斯韦尔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有3个显著功能:监视周围环境, 联系社会各部分以适应周围环境, 一代代传承社会文化。赖特又补充了第四种功能:娱乐。[4]电商网站因其媒介特性, 也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上述社会功能特征。

其一, 环境监测功能。电商网站是一个由巨大的数据流量、大量买卖行为所支撑的新型购买平台, 其承载的商品成交量能够体现出当地的特点或是整体发展态势, 且消费者以长期的信用积累和评价反馈就能够对商品的性能进行可靠的判断。因此, 在当今社会, 电商网站就像一面镜子, 反映或折射出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 而这种反映或折射, 可以成为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发挥着社会经济环境监测的重要功能。

其二, 社会协调功能。电商网站的存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信息、联络感情, 成为一个协调社会各部分的机制。大部分时候, 电商网站的销售者不仅仅是商品的提供者, 更是自我广告的创造者和相对于买家的服务者, 在沟通过程中, 买家会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详细的了解, 有时甚至还需要客服给予有关建议或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就建立了诚信沟通, 既营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同时能够让买卖双方不再成为单纯的“经济人”, 而是有血有肉的“社会人”。很大程度上, “淘宝客”们不但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要, 还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其三, 麻醉功能。麻醉功能是媒介“负功能”中的一种, 而今, 沉溺于“淘宝”的群体开始日渐引起社会关注。部分受众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惰性, 对网络购物和网上交易产生了依赖, 甚至完全拒绝了传统的实物购买, 只要有电脑和网络以及相应的支付系统, 便能够通过电商网站和形形色色的广告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海量的信息导致人们陷入对信息漠不关心或者被动消极的状态, 从而降低了对事物的兴趣和主动行动的意愿, 造成了消费者对电商网站的过度依赖。

目前, 全球的电子商务还处于生长性阶段, 并未完全定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电商网站不仅仅是一个在线购买与支付的平台, 它具备了媒介的特性与社会功能,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信息流动与信息集成的空间, 为人们带来便利, 也使一部分人麻醉。从广义来看, 电商网站发挥着监测、协调的功能, 参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建构。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电商网站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媒介功能。它具有自媒介性质, 与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都有一定的功能融合,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信息流动与信息集成的空间, 为人们带来便利, 也使一部分人麻醉。从广义来看, 电商网站发挥着监测、协调的功能, 参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建构。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站,媒介特性,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伟.如何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J].电子商务, 2007 (3) :70-74.

[2]顾颖莹, 陈玉珑.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业务融合研究——以淘宝网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为例[J].中国—东盟博览, 2012 (4) :102-103.

[3]周乐乐.电子网络和传统报业的全新融合——《淘宝天下》运营模式浅析[J].新闻实践, 2009 (12) :27-28.

媒介特性 篇4

关键词:群际特性,从众,集体意识,媒介接触

一、引言

媒介化社会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使公众面临媒介接触选择性过剩的情况。媒介牵引力在于媒介制造个体幻象空间的想象性非在场体验, 媒介主观体验性构造出实体性感知体验。强调共识的结构主义者倾向于将社会视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当中, 虽然群体之间有角色的差异, 但是没有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上的分化。[1]在同一阶层中有着一致性的规则与秩序结构, 并构建出群体常态的稳定性。群体结构的排他性制约着失衡衍生出的偏颇行为, 群体的价值理念或显或隐地建构个体的认知与判断;阶层群际培植的集体意识会干预个体的行为表达。卡茨将个体的媒介接触与选择立足受众主动寻求信息满足的基础之上, 但忽视了群际行为对个体媒介接触的规约。人在心理层面害怕被孤立, 从个体主动性来说, 关注群体关乎的是消解被孤立的关键;从个体被动性来说, 集体意识的规制决定着个体媒介接触类型、接触内容等。集体意识的约束是一种无形的手段与方式, 是浸染式建构个体的媒介接触。在同一群际中, 群体共享的价值理念、特定信息的需求、主体行为方式,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群际中的个体产生相应的媒介接触惯性行为。同样, 群际中的个体为寻求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个体会趋从集体的偏好来决定自身的媒介接触行为。

二、个体从众心理与媒介接触选择

从众是因为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 而导致的行为和信念向群体靠近的过程。在群体结构中, 从众是个体服从群体规范, 从而拒绝自身角色在群体中的突兀的表现。群际中, 群体成员在信仰价值上保持着一定的协同性, 有着自身的群际性共识规则, 在行为层面表现出一定的模式化。因此, 个体在群际中把此类群体当作一种价值参照, 模仿其行为模式是个体自身获得认同感的关键。在现实的境遇中, 媒介接触方式与种类呈现多元化。潮流的认同感在当前语境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一面, 媒介中同样有着流行与非流行动态模式存在;网络直播与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介接触形态异常活跃, 于是在群际中, 其被认定是走在潮流前端。对于游离之外的个体, 个体与个体间的话语共识性难以谋求相互认同, 个体为避免陷入被孤立的状态, 被迫式地选择趋从群际间的共识性认同。从媒介接触的内容来看, 媒介为公众设置日常讨论的议题, 无论是在现实场域还是在网络空间信息场域, 几乎都有议程设置的痕迹。当个体不去接受大众所关心的话题时, 个体自身就很容易陷入话语缺失的困境。在从众的心理结构的作用之下, 现实境遇中“大家都在用, 所以我也用”的行为逻辑使受众并不是出于自身需求去接触媒介, 而是基于社会关系环境的需要以及对自我身份确认的需要才驱使个体产生的相应的行为模式。

三、集体意识或显或隐建构个体媒介接触惯性

在高语境社会中生活的人可能会发展出这样一种习惯性倾向:将焦点物体、背景和场域中其他物体整合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对象。[2]群际被个体视为一种整体性感知的对象, 群体的共识与规范成为个体行动逻辑结构的参照。在群际中, 个体的媒介接触惯性往往留有集群体共识性的痕迹;在群体中, 个体被赋予的角色与群体的目标导向往往是一致的。个体需要服务集体的利益诉求表达, 如个体生存所倚靠的工作团体。在工作团体中, 个体承担着某一项重要的角色并推动这个团体的发展, 并且, 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去选择契合工作环境需要的专业性内容媒介接触;无意识的动力机制在显性与隐性层面决定着个体的媒介接触惯性。集体意识浸染下, 媒介接触表现出去个体化, 而去个体化过程则意味着个人认同或身份的丢失。由于个体背后的圈际群并非单一的存在, 社会网络关系的复杂化也进一步印证着个体所属群体是多样化的。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表明, 人与人的关系像水波一样凝聚成涟漪形状, 有亲疏、远近之差异, 所以在个体所属群体亦或是如此现状。个体的首属群体被认为是建构个体媒介接触惯性的先决性社会关系, 且个体在群体规制与诱导的作用机制下, 自我独立个性的消解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群际中, 个体的共识性规范与行为被衍变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约, 从而渐进式地形塑着个体的行动逻辑。群际中的集体意识在无形中塑造了个体媒介接触偏好与惯性, 个体处在聚众的屈服下并遵从群际的共识性规约。

四、认同缺失与情感共生的实在

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 仪式是一种相互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 它形成了一种共有的实在, 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3]在人与他者的符号互动过程中, 媒介充当情感维系的纽带, 其亦是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的基础。人际传播模式在个体关系维护与情感维持中, 往往陷于时空维度的束缚。集体中所属的个体成员共享的情感需要个体参与式的维持, 而不是异于群体情感外的独立。当个体在现实场域中的集体性缺失困境, 同样映衬出个体认同的缺失。沉溺于媒介技术可能会让个体感知技术孤独症, 但媒介技术也是消解个人认同悖论的关键路径。参与集体性的情感共享, 选择适应群体需要的媒介接触方式是个体实现目标的基础前提。集体与个体的双向互动以及参与式交流是实现情感共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豪格, 等.社会认同过程[M].高明华,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9.

[2]赵志裕, 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M].刘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24.

媒介特性 篇5

在传统的媒介研究中, “受众”是一个对信息接受者并非完全有效, 甚至屡遭学者非议却又有相当阐释力的一个概念。“互动”则是对受众与媒介关系的最经典的一种线性概括。简单的说就是媒介是有受众的, 受众是需要与媒介“互动”的。现在看来, 对互动的强调, 很大程度是在传统媒体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 弱势受众应对强势媒体的无奈之举, 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媒体对信息接受者的一种“恩赐”。那么, 在这些被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称之为“新新媒介” (new new media) 的微型媒体异军突起, 声势不断壮大的时代, “受众”还存在吗?“互动”还被需要吗?

1 受众

按照荷兰学者丹尼斯·麦奎尔的论述, 在依托信息技术诞生的媒介风起云涌, 方兴未艾的时代谈论“受众”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对于媒介源的关注是如此的多样化, 注意力是如此分散, 以至于继续从‘媒介’是拥有单一受众或是大众受众这样的角度来谈论或思考问题, 或是将全部人口视为潜在的媒介使用者, 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若以旧的受众概念来衡量的话, 这些新媒介完全没有受众。”

其实, 受众并没有衰落, 更没有消失, 它只是换一种方式存在而已。在以博客, 尤其是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微型媒体那里, 受众已然与媒介同一, 经常难分彼此。而且两者处于不断地翻转之中, 时而此, 时而彼, 变动不居, 可谓“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在我们个人的媒介经验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写QQ空间, 写博客, 刷微博时, 有时是原创的内容, 有时则是转载别人的内容。当我们发布原创的内容时我们是发布者, 是媒介;当我们浏览、转载他人的内容时, 我们则变成接受者, 受众。在很多时候, 这两种行为是同时进行的, 两种身份是同一的。作为媒介使用者的我们在两种身份之间进行自如的切换, 几乎成了习焉不察的事情。

保罗·莱文森对这一点有着相似的概括。他认为“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是“新新媒介”的首要特征。“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凡是读博客的人几乎都可以立即写自己的博客。……相比之下, 如果读者所写的博客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那就是新新媒介了;作者能掌握自己之所写, 那就是新新媒介的标志之一。此时, 读者成了作者, 观看者成了生产者。”

在传统媒体那里, 受众始终是被动的, 被支配的, 信息的生产者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一定程度的“互动”也不过是强势媒体对这种主动权的轻微让渡而已。局面在网络微型媒体这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受众几乎不再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受众和媒介的同一使前者参与信息生产的渴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 一些传统媒体 (典型的就是电视、广播) 也加强了与观众、听众的互动, 其速度与频率看起来与微型媒体并无二致。我们可以随时拨打电视新闻栏目 (如陕西二套的《都市快报》) 的热线爆料和发表意见, 这看起来与在网络上发帖、转帖一样, 受众都是“主动”参与了信息的构建。其实, 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过去写信, 还是现在打热线, 发布与否的主动权都始终控制在信息生产者 (电视台、广播台) 手中。所不同的只是受众的意见到达编辑那里的速度快慢而已。而在网络微型媒体上不管是发布还是转载, 除了一些技术手段外, 空间提供者要对媒介使用者进行事前限制 (诸如实行一整套的严格审查) 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 在信息的完整构建上媒介使用者就达致了“主动”。

这样的结果就是信息生产的过程和信息产品的品貌,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信息消费者的品味靠拢。也就是说, 无论媒介使用者是受众还是媒体, 心中念兹在兹的大都是能否产生影响, 获得尽可能多的点击率。 (至于网络推手和水军之类, 那简直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所以, 微型媒体加工出来的信息产品, 表面就先天性的涂抹着鲜亮的消费主义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 受众是消失了, 消失在信息生产的过程当中。

2 受众和媒介的同一

正是由于受众和媒介的同一,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体, 微型媒体便呈现出了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风貌。它们借助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迅猛进展, 实时、自由、迅捷的传递着海量的信息。之所以称它们为“媒体”, 是因为每一个博客、微博都是一个功能基本完备的信息发布平台, “互动”变得异常活跃和深入, 远为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 甚至是“新媒介”网站所不及。在这里, 监管 (不管是事前限制还是事后追惩) 变得相当困难。这一点, 正日益从正负两个方面深刻影响着社会和我们的生活。

“大众受众”在微型媒体时代展现的新特性, 极大的促进了言论自由和舆论民主。大量媒介和受众同一的微型媒体, 是以散兵游勇的方式出现在网络空间中的。和传统媒体迥异的是, 微型媒体的“把关者”就是创建者自身。这使得对其中内容的事前筛选和限制很大程度上要靠其自律来完成。在这一方面, 网络空间的提供者 (如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 似乎并没有像传统媒体那样的机制化管制的有效手段。博客、微博的实名认证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却因屡屡被用户身份造假 (如郭美美虚假注册为“中国商业红十字会总经理”) 所突破而显得尴尬。对出格言论的事后追惩, 大体则是诸如查封账号, 取消注册等略显粗暴、武断的方法。这些方法大规模运用的后果就是引来舆论的沸腾, 最终不了了之。所以, 在微型媒体上, 人们的言说自由比之传统媒体有了极大的扩展, 表达方式也变得多样和生动。在这里, 信息的分享超越了地域和国界, 自由的质疑和辩论成为可能 (虽然还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 。这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判断力、洞察力在信息的交汇和碰撞中得到了提高。

随之而来就是政府和专业人员的权威受到了消解和削弱。在言论自由和舆论民主得到扩展的同时, 监管的困难和乏力也造成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的泛滥。一些在前现代社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的谣言, 一旦借助网络微型媒体的力量, 其对社会的伤害之深是前者远不能及的。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矛盾重重, 弊端多多。一些针对某个公众人物, 亦或是普通公民的充满戾气的网络暴力, 一些过分渲染社会不公, 揭露所谓社会黑暗真相的网络谣言正不断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刻意挑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制造着不同阶层和政府、公民之间的对立。

怎么样在继续促进言论自由、舆论民主和对网络暴力、网络谣言进行有效监管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这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面临的严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 比之完全匿名的网络论坛 (如天涯社区、猫扑, 这些地方的网络暴力和谣言的泛滥更加严重) , 博客、微博等微型媒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提升, 这将使它们在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3D版《泰坦尼克号》于2012年4月10日在我国上映, 仅三天就获得了1.5亿的票房, 到15日已取得了4.25亿元的票房。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后的总票房为3.6亿元, 这部3D转制影片在中国再次获得成功。成功的商业策划是是其成功的关键。其中, 大众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1997年原版《泰坦尼克号》在全球引发的轰动效应曾被丁俊杰、胡智锋等学者称为“当代传播的奇迹”, 并从大众传播、音乐学、社会学等众多方面进行阐述与剖析。笔者拟从传播学理论中传者、受者、内容、途径、效果五个方面分析3D版《泰坦尼克号》的传播过程。

1传者:多级传播者,

意图差别明显

影片在宣传及放映阶段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众多, 大致可以分为两级。第一级为有意传播者, 即承担影片宣传工作的制造商, 出品人, 院线等;第二级为无意传播者, 即第一级传播者的受众, 他们通过网络、电视、宣传海报、影院等途径接收到影片信息, 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 无意中成为影片的传播者。这二级传播者的产生原因不同, 传播意图也不同, 但结合起来构成了影片讯息的强大信源。

有意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单一, 即令传播效果最大化, 使影片得到有效的宣传以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商业意图是其考虑的唯一因素。他们需要使用尽可能多的传播途径来培养更多的二级传播者帮助进行进一步传播, 扩大受众面积。有意传播者是影片传播活动的源头。

《泰坦尼克号》3D版成功路径之传播学要素分析

文丨齐特

摘要:《泰坦尼克号》3D版再次热播, 其成功路径不仅在于影片本身的魅力, 传播策略的作用不容小觑。文章从传播基本要素入手, 对其成功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效果

摘要:在21世纪初期纷杂多元、众声喧哗的媒介场中, 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微型媒体的迅速崛起, 并在短时期内蔚为大观。这些以“散兵游勇”的形式存在的微型媒体, 其合力之强大令那些看似强势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追捧和跟进。最近, 因央视主持人赵普的微博爆料而被曝光的“毒胶囊”丑闻, 其整个事件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路径, 就是对这些微型媒体之力量、作用的典型阐释。

关键词:崛起,微型媒体,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3.

【媒介特性】推荐阅读:

媒介平台10-14

媒介报道10-15

媒介创新10-16

媒介批评10-18

媒介环境10-20

媒介语境05-11

媒介生存05-22

媒介体育05-25

传统媒介05-31

综合媒介06-05

上一篇:辽宁海洋文化下一篇:强化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