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报道

2024-10-15

媒介报道(共9篇)

媒介报道 篇1

一、何谓“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 (trial by media) 也叫“报刊裁判” (trial by news paper) , 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 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

“媒介审判”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 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 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 有悖于法治精神, 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则相悖。

二、目前法制节目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 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一个专门类别, 从20世纪末开始异军突起。除了符合一般新闻的特征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激烈的冲突、扑朔迷离的案情、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变迁等等。但与此同时, 法制节目比其他题材的电视节目更容易出现“媒介审判”的现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新闻的触角无所不及, 它对案件信息的收集不象诉讼程序受到严格的限制, 而司法机关调查、收集证据, 审查判断证据都必须在法定的程序内进行。

第二、法官应当是冷静的、深居简出的居中裁断者, 而由于媒体的影响和渗透无所不在, 媒体传播的即便是客观的事实, 如犯罪嫌疑人的前科、一些显示有罪的陈述和交待等等, 都可能给法官造成先入为主的影响。

第三、凡是诉诸法律的案件往往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充满着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有些案件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极需要冷静分析、慎重权衡。而媒体具有主观的、激情的和煽动的倾向, 极易调动社会和公众的情绪。

第四、庭审节目的初衷是利用媒体的公开性来监督司法公正, 同时向公众传播法律知识, 但毋庸置疑大量媒体的介入, 无疑会干扰法官的正常思路。

三、如何避免“媒介审判”

(一) 媒体:客观中立、依法报道

新闻单位应配备专门的法律事务人员, 同时还应提高记者编辑等媒体人员的法律和道德素养, 这是避免“媒介审判”的根本。

在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任何阶段, 新闻媒体都可以对案件进行报道, 但不同的阶段对报道应有不同的要求:

1.在法院判决前, 媒体应坚持客观公正报道, 平衡报道, 不得有所侧重;新闻用语应坚持用中性语言, 不能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 更不得用擅自作法律意义上的定性、定罪量刑的专业术语。

2.不得以报道侵害侦查权, 破坏司法程序, 禁止对不应报道的细节加以报道, 司法机关未认定的证据材料, 媒体不得向社会公开。

3.对于程序问题, 如果发现公安人员、检查人员或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 徇私枉法等行为时, 可立即予以报道并就此发表评论, 但必须证据确凿。这体现着对司法公正的维护, 又遵循了报道与评论相分离的原则。

4.在诉讼过程中不得采访法官或陪审人员, 法官公开评论不仅不适当, 而且还将导致一个合理并知情者质疑法官的公正。

5.新闻媒体可以向法庭要求获得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以外的所有公开审判案件的法律文书。

6.在案件审判结束, 媒体在客观报道案件的审判结果的同时, 可以发表评论, 媒体有发表公正意见的自由权利, 放言评判审判结果的公允、偏差, 追求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契合, 以一种社会力量发挥纠错功能。

(二) 司法部门:公开审判, 欢迎监督, 捍卫独立司法

公开审判主要在刑事和行政案件中;民事案件除非是集体诉讼, 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应不公开, 媒体应慎入。各种公开审判案件的审判过程应当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三) “公民权利理念”贯穿始终

涉及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犯罪或涉案的案件和性犯罪案件, 都要谨慎报道, 性犯罪案件受害人受到严格保护。在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媒介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而影响越大对一些不当侵害公民人格的现象, 其伤害力就越大, 并且其影响后果往往难以挽回和消除。另外, “全程报道”要求媒体一旦进入报道, 就要全程地报道过程和结果, 半路收兵就会有受控侵权的可能, 因为媒体报道了嫌疑犯被捕或受审, 却不报道结果, 公众就会把嫌疑当罪犯, 轻犯当重犯, 不实指控当成事实。以致报道对象遭到社会不适当的歧视。世界刑法协会第15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法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5条规定:“公众传媒对法庭审判的报道, 必须避免产生预先定罪或者形成情感性审判的效果, 如果预期可能出现这种影响, 可以限制或禁止无线电台和电视台播送审判情况”。■

参考文献

[1]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 (第一卷)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蒋建宏。论人权发展的四个阶段。载于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3]顾理平著。新闻法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12页。

[4]谭世贵。论司法独立。载于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

[5]汉密尔顿[美]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69页。

[6]张剑秋、郭志媛。传媒与司法的辩证关系。载于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3期。

从灾难报道看媒介的社会责任 篇2

关键词:灾难报道;媒介;社会责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92-01

现代传媒环境较以往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新媒体介入,使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产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受者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技术终端(如手机等)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上传至网络,从而成为传者。传统意义上的传者,由于时空、技术上的限制无法迅速获得新鲜的信息,往往需要采用他人已通过手机等终端发布的信息,从而成为受者。灾难报道中,这些变化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信息量纷繁复杂。因此,一方面,在新的环境中,媒介进行灾难报道更需要对信息进行甄别择选,并在此基础上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各方对媒介在报道灾难新闻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简而言之,在灾难面前,媒介从事新闻活动应担负起以下几项责任:

一、引导舆论

在灾难报道中,我们讲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舆论,然而,灾难作为一个特殊情境,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出于各方利益考量,媒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着重于对领导、政府部门的宣传。如今,我们强调引导舆论,则更加倾向于对公众情绪进行疏导,树立灾民抗灾救灾的决心、信心。

汶川地震后,我国主流媒体几乎都作出了这样一种千篇一律的报道“抗震救灾刻不容缓。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做了重要部署。灾难发生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尽管这样的战略部署信息固然很重要,可以起到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但在抢救生命的黄金时段里,对于身处灾区的人民,通讯设施匮乏,更需要广播这样在当时可以起主导作用的媒介告诉他们更多关于灾难的信息、并了解如何自救,而非“中央开会”、“战略部署”这样的政治宣传。

对比日本地震,广播和手机(特别是通过手机终端发布微博)在信息传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地震、海啸、核危机信息通过这两种方式的到了迅速传播。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很少看到日本国会举行多少会议,会议对某项问题做了如何部署。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广播协会旗下全部5家电视台和3家广播电台打破日常节目设置,增加报道东北部地震和海啸救灾进展,其中政治宣传类新闻所占无几,对于灾情则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并积极引导受灾人员配合救援队进行搜救工作。

二、坚守新闻专业理念

在以往的灾难报道中,树立典型、采用催人泪下的煽情手法表现灾难时我们惯用的报道手法,即使其中不乏虚假。而在本次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日本媒体采用平和的态度,迅速、客观、准确报道,严格规范话语信息,并使信息尽可能的量化。

(一)重视灾难报道、突出灾难新闻的时效性。汶川地震之后,新华社打破常规,14时45分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随后第一时间根据中国地震局震情通报,向全世界发布了权威、准确的消息。14时56分,新华社从成都发出第一张地震的图片,时效领先全球各大媒体。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13日晚打破20多年传统,暂停播放系列历史剧,用大量时间报道灾情。

(二)拒接煽情、坚守新闻专业理念。台湾作家米果发表文章肯定日本公共电视NHK的报道风格,文章认为:在报道日本地震时,即使某些主播跟记者的声音颤抖,但是他们秉承职业理念,尽量用镇定、客观的的态度来报道相关新闻。相较于我国汶川地震,部分媒体在播发新闻时采用及其煽情的手法,大量播出灾民呼天喊地的画面。

(三)注重人文关怀。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部分新闻工作者为抢新闻、争头条,不乏耽误救援工作、伤害灾民感情。日本大地震,日本媒体则更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注意防止创伤性应激源对受灾群众造成二次伤害。日方相关部门发言人曾就此明确表示,希望记者在采访时理解灾民悲痛的心情,不要为了新闻而去伤害灾民的感情,不要再新闻播报中采用悲惨的照片,特别不要播放遇难者照片。日本地震中,台湾媒体在报道台湾留学生撤离时,紧贴采访对象、甚至追逐不愿受访的学生。为此,日本警察将记者“请”出,而并且通过台湾驻日机构要求记者撤出灾区。这一行为引起了新闻界的思考和反省,《中国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媒体有采访天职,但必须尊重当事人的尊严;这是实施媒介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分公共电视或民营电视都必须遵守。

(四)现代媒介在灾难报道中除应做到以上几点,还担负着另外一项责任,即预警。一方面媒介要在灾难报道中传播知识,比如日本核泄漏期间,日本媒体频繁发布信息告知灾民应如何应对辐射,以求将伤亡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一次的灾难终将成为历史,但下一次灾难则可能出现在未来。因此,一次灾难成为过去后,媒介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其预警的职能,引导人们从灾难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如日本在地震后第一次发生核泄漏,就迅速有媒体将本次核泄漏与切尔诺贝利事件进行对比,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核泄漏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县广播电视局

参考文献:

[1]陈建云.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J].新闻大学.2008(4).

[2]周石其,黄芳.论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出版.2010(10).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篇3

随着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为大众媒介的大众传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充分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已成为普罗大众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成为国家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对内传达政策的必要渠道。2014 年可以算是国家进行反腐倡廉的元年, 在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2014 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 “反腐”二字位居第二, 可见国家的反腐败决心与力度之大。《南方日报》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在反腐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一)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

自古以来, 腐败一直伴随着权力而存在, 从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的落马开始, 到最近几年的受贿官员纷纷落马, 虽然屡见不鲜, 但从未如此大规模地进行报道, 许多媒体不仅在其报纸上刊登, 还在其官网、官方微博进行发布, 自从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重拳出击, 严厉惩处贪污腐败行为, 中央还成立领导班子进行企事业单位、全国各地的巡视, 许多媒体都对此进行跟踪报道。这样大众传播就充分发挥其作用, 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世界在紧紧地关注着中国反腐, 从美国欧洲到我们邻国像新加坡、韩国等注意着反腐问题。2014 年3 月5 日的报纸, 就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境外媒体而言, 分别来自美国、香港、新加坡, 而且话题还特别聚焦在湖南衡阳的选举腐败。外媒从中方媒体的反腐报道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有所转变, 因为中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反腐改革, 集中举国之力。外媒对反腐的报道确是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坚定立场与决心, 是有目共睹的。

在《南方日报》的反腐报道中, 主要选择是广东省政府行为。内容既涉及到公安腐败、司法腐败等, 而且还涉及到群众身边的腐败, 还有学术腐败、教育腐败等新型腐败方式。也提出防治腐败的方式, 包括网络反腐, 对政府官员进行思想教育, 如多篇文章提到:官员“充电”关于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文章, 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等, 加强思想规范。另外, 制定相关防止公安腐败、司法腐败的法律, 选拔官员的机制也发生改变, 要求把品德放在重要位置。

政府提出多种手段进行反腐败, 建立惩处和预防腐败机制,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 同时, 要求“晒”出权力清单, 让群众实实在在了解各政府部门的权责所在, 提出“让证件不再成为人生的负担”, 要求调整审批程序, 开设网上办事大厅, 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 建设成为“为人民服务”型政府, 这样, 有利于转变政府形象。

(二) 有利于传递国家政治、经济信息

媒介组织的职责是传递信息, 让受众了解国家政策等等, 由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为一般大众, 即广大人民, 所以大众传播就是让人民了解国家相关信息, 消除信息中的“熵”值, 消除不确定因素。国家的反腐措施, 展现国家政策的趋向, 实现民之所想。政府官员过着腐败生活, 也出现官员权力滥用的现象, 如克扣国家教育基金等。《南方日报》由于是党报, 所以它的内容很多都涉及到国家反腐条例、法规等, 展示政治形势, 有利于让政府官员了解政治信息。虽然是党报, 也有关于经济政策的信息, 所以有利于了解相关信息。而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反腐败的宣传报道, 就像一针强心剂, 把想法落实到行动, 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同时也表明国家锐意改革的决心, 从一定程度上, 改善人们对政府的形象, 增强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 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 有利于加强社会规范

大众传播承担着社会规范加强功能, 在1948 年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发表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书中, 提到社会规范加强的功能, 它是指大众媒介将会将那些违背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之内, 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引起公众的思考与讨论, 造成环境压力, 迫使他们认识到此行为的错误性。腐败官员或许曾经意识到受贿腐败行为的错误性, 可是尚未引起官员的足够重视。而且要求政府工作主动曝光在群众的视野之内,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质疑, 另外, 对于司法案件进行庭审微博直播和信息的公开, 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受贿等情况的出现。媒体的大幅度报道, 其中包括对腐败官员的惩罚, 以及引起的众多评论, 会给那些具有腐败观念萌芽的官员敲响思想警钟, 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毕竟枪打出头鸟, 在这样情况下, 任何人都不敢顶风作案, 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正确的价值观, 也就起到加强社会规范的功能。

二、大众传播在反腐报道中的应用

(一) 大众传播的定义

许多学者对大众传播下定义, 这里采用的是郭庆光老师 《传播学教程》 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目标受众, 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这次反腐行为中,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组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平台进行持续广泛报道, 大规模地宣传反腐政策。

(二)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属于传播性单一的传播方式, 主要是就反馈机制而言, 并非讲大众传播不具备反馈机制, 而是其反馈渠道单一呆板, 不具有及时性。另外, 现代人已经成为“低头一族”, 手机、PC平板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 产生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反腐, 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反腐方式, 许多政府部门开通网上平台, 尤其是公安、司法机关的微博, 让群众进行监督。

网络反腐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群众监督形式, 指借助互联网网民众多的特点, 并且具有方便、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 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 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所不具备的优势, 网络反腐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同时也减少时空的限制, 反馈速度及时、快捷, 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公开性, 使得官官相护的情况减少, 无法进行暗箱操作。因此广东省中级法院就提出“微博直播”庭审案件, 打破了法庭这个空间的局限性对人数的限制, 扩大受众数量, 同时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 能覆盖大规模的受众, 微博直播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观众, 有效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众错误解读现象的出现。微博直播可以进行反复回看, 作为教育警示意义的资料可以长时间存在。

但是网络反腐具有局限性。网络仅仅是一种软力量, 单一运作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对信息进行审查, 众多的信息加大工作难度, 降低工作效率。网络反腐可能会造成举报者和被举报者信息的泄露, 同时也有可能因为公众注意力的有限性, 使得很多线索湮没。

(三) 议题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理论是由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它是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的理论, 我国学者郭庆光在其《传播学教程》中表述: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它是指媒介组织通过确定议题的内容和数量, 经过部分议题的多次生产和传播, 形成公民议题, 最终引起普通大众的普遍关注。

该理论特别适用于公众对事件的不明态度时,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具体看法, 媒体就可以通过安排相关议题影响公众的行为。现代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碎片化的, 高频次出现的议题, 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力, 就以反腐为例, 在2014 年 《南方日报》 第一季度的报纸中有41 份直接以反腐为题, 有36 份报纸内容涉及到反腐, 可以看到媒体设置的主要议题为反腐, 通过反复刊登反腐败的新闻报道, 以达到强化反腐的重要性。由于该报属于中共党报, 所以较其他报纸不同, 主要体现在:议题的选择, 主要是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以及对策等进行详细报道。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认为, 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的议题而改变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过去, 虽然新闻媒体也曾曝光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事件, 但数量极其有限, 公众难以形成深刻思考, 仅仅停留在知晓信息的层面。而现在大面积、大幅度地报道, 尤其是在党报上进行报道, 要求政府部门主动让群众知晓, 表明国家强调反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充分引起受众的重视, 也就达到议题设置的目的。

对媒体来说, 既能传递国家政策, 又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因此如何运用“议题设置”理论非常重要。首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应该进行协商, 进一步发展媒体间的议题, 很多媒体的议题重复率过高, 新闻的目的在于消除不确定因素, 不同的侧重点能让受众全面了解事件。其次, 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许多贪官落马的源头大多都是在微博上被曝光, 引发群众的关注, 接着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最终落马。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议题设置具有局限性。议题设置只是最初的“把关人”, 在内容的选择过程中, 具有众多的“把关人”, 媒体设置的议题, 经过受众的阅读, 形成公民议题,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包括政治经济政策、个人的阅读能力, 公民议题可能会发生改变, 虽然它的功能很强大, 但并非绝对化。

三、 结论

2014 年是国家反腐的重要一年, 传统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通过对反腐议题的设置, 引发群众的思考与警示, 但是传统媒体具有弊端, 网络反腐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弊端, 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能让传统媒体与网络共同作用, 更好地进行反腐, 更好地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反腐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将以《南方日报》为例, 对2014年1月至3月中涉及反腐的文章进行分析, 展现《南方日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效果,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 有利于传递国家政治、经济信息, 维持社会稳定, 有利于加强社会规范, 同时也对网络反腐这种新型反腐形式进行介绍, 以及议题设置理论在反腐报道中的运用。

关键词:大众传播,反腐,网络反腐,议题设置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第2版

[2]徐颖, 《从郭美美事件看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 http://www.gscn.com.cn/opinion/system/2011/12/06/000313113.shtml, 2013-05-02

媒介报道 篇4

本刊讯(记者毕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技术的应用,媒介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媒介融合呈现什么样的特征;面对媒介融合,业界如何应对,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新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新闻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转型等话题受到业界和教育界的关注。

11月29日,以“融合·应对-发展”为主题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业界、学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分别就“媒体融合与电视直播”、“媒体融合与政府监管”、“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与测量”等题进行了讨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以“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的新阶段”为题,深入分析了当今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认为新兴媒体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新闻价值观面临挑战。他就未来新闻媒介的生存之道、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在新兴媒体的潮流中求得生存、新兴媒体又如何坚守新闻的本质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强调新媒体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以此来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小华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问题,他认为电视直播的内容可以多次被利用,电视直播的形态决定了它将会成为更加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刘燕南着重就融合取向新媒体化、受众嬗变与范式转换和受众与媒介测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及参与性文化的发展,受众逐渐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受,受众的主体性也不断增强。在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监管体制的不同后,国家广电总局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提出了广电与电信如何相互准入、互联网业务是否会统一监管、内容部门是否统一监管等热点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的思考。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分析 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报道,报道方式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原本单一的新闻报道方式也不得不发展创新,逐渐走向媒介融合,一种致力于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的新型报道方式正在孕育而生。媒介融合让新闻报道方式更受新闻关注者的喜欢,在丰富新闻报道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如何让媒介融合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方式服务,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现状下新闻报道方式存在的不足分析

1.1 新闻报道方式创新不足

虽然科技的发展给新闻事业的创新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新闻报道方式传播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我们国家,新闻报道方式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约束而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因为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不足,使新闻带有滞后性,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有些新闻工作者只对新闻报道方式的表面形式进行了创新,而没有抓住新闻报道方式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内容形式一起创新发展的重点[1]。这种只限于结构上的调整对新闻报道方式并无多大的改变,新闻价值的内涵在于它的社会效应和原创价值。

1.2 新闻工作者的素养有待提高

新闻工作者要有职业操守,也就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在新闻报道中,严格遵循事实,绝不能为了博取受众眼球而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的新闻报道方式更要符合逻辑,不得夸大事实,要如实反映现实情况。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的传播速度很快,一条虚假新闻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危害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风向标,其所要报道的新闻内容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把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和关心的问题反映出来。

1.3 缺乏国家的政策扶持

随着新闻报道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加大对新闻事业的扶持已成为必然。但在现阶段,国家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使一些在新闻行业里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越来越混乱,没有上下统一、协调。

2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路径探究

2.1 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报道的方式要由内及外的创新发展,使之适应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新闻报道方式要实现创新技术的突破,因为新闻报道方式与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媒介融合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毕竟有些时候一些新闻报道会由于传播技术的影响而产生新闻报道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这就需要新闻行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借鉴和研究,以提升我国的新闻科技水平,开发出一条适合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型发展之路。

2.2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空有理论知识而不参与实践,最终只是“纸上谈兵”,误国误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深入了解媒介融合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方向,才能对具体的新闻报道有一个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发展。走近基层,深入农村,深刻了解受众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新闻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新闻真实的重要性,让民众也参与到监督中来,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2.3 政府加强对新闻报道方式创新发展的政策扶持

这需要国家制定一套符合媒介融合最新形势下新闻报道方式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条文可以依靠,新闻工作才能更规范、更符合国家和民众的切身利益。此外,新闻事业有了国家的支持才能生机不绝,蓬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转型发展,更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国家还要坚决打击新闻垄断行为,取缔新闻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新闻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3 结语

媒介融合是新闻报道方式创新发展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模式、新方向,媒介融合可以使新闻报道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地进行良性竞争。同时,媒介融合也极大地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式,从而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群体。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我们在看到媒介融合给我国的新闻报道方式带来改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掘出一些新的问题。我国的新闻报道方式的改革还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方式方法上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让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更为简洁、妥当,如何使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更为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需要广大从事新闻事业的工作者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篇6

1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含义

美国在1980年时就已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媒介融合指将原来各种不同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实现各种不同媒介的一体化,使各个媒介能够相互联系和合作。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接受信息的形式越来越多,特别是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之后,推动了新闻行业的发展。由于新闻报道需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所以新闻报道的创新方式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关,即新闻报道的创新方式一定和信息产业相关,但就目前来说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还存在许多问题。

2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创新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整体来说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尤其是信息传播技术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新闻传播效果不佳,极大制约了我国媒介融合的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发展。

2.2 内容创新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需要不断创新,虽然内容创新对总体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就当前的媒体竞争形势来说,内容创新有一定必要性。目前,某些新闻内容不经过任何修饰及修改就直接发表出来,导致新闻节目低俗化,无法为新闻受众群体传达正确信息,容易误导新闻受众,将大众舆论引向不良方向。

2.3 政策创新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新媒体在这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国家没有及时改变传统的新闻媒体政策。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崛起,传统的政策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反而出现了政策不统一、不协调等问题,那么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也一样会出现政策不统一、不协调等问题,如各地区采访报道权政策的不统一,因而政策上的创新十分必要。

2.4 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较低

媒介素养高的人能够明确认识到媒体对人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新闻信息。但目前,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较低。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低并不是指新闻工作人员的素质低,而是他们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够深刻。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方式创新问题解决策略

3.1 引进或研发先进传播技术

新闻报道主要依赖于传播技术,当前我国的传播技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群众对新闻的需求。为此,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自主研发或引进国外先进的传播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部分调整,从而提高自身的新闻传播技术,提升新闻传播质量。

3.2 强化新闻内容深度

目前,部分媒体人因为专业能力有限,进行新闻报到时仅浅显地呈现新闻事件现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后续发展情况都缺乏深入挖掘,往往使受众观看新闻时一头雾水。新闻虽然非常讲究时效性,但也十分注重完整性,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时,既要第一时间掌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要深入研究探寻,从不同角度客观看待问题,为受众传达最新、最确切的新闻内容。

3.3 国家加强政策支持

媒介融合背景下,要实现新闻报道方式创新,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新闻传播行业颁布一系列有利政策,为新闻报道方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打破某些新闻传播部门一直以来一家垄断市场的局面,促进媒体进一步融合,推进新闻行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3.4 提高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

一般来说,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扎实我国媒体人的理论知识;二是提升新闻工作者对受众的关注意识。为此,相关部门领导应组织新闻工作者积极参加部门培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职业修养,使他们从受众群体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确保新闻内容真实,能真正反映广大受众的所思所想。

4 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经济、教育、交通等行业都在不断发展中,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新闻行业有义务为群众提供可靠确切的消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部门应不断改革,创新新闻报当方式,为广大受众积极传达最新、最确切的新闻内容,满足大众对新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中涛.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信永华.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管理观察,2015(28).

警方案件报道中的媒介心理学 篇7

关键词:警方案件报道,媒介,心理学

理智与感情的冲突, 常常出现在我做警方案件报道的过程中。特别是2012年轰动厦门城的小鑫炫被害案。

美国学者哈里斯在《媒介心理学》中说:“媒介, 尤其是电视, 是国家和文化社会化极为重要的工具。”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文化认知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介完成的, 主要是电视。小鑫炫被害案从案发到破案前后10天, 全城关注, 作为公安口电视记者我不能不第一时间追踪报道。

2012年4月12日17时26分, 小鑫炫和同学一起回到厦门市湖里区乌石浦源泉山庄。同学进了家门, 鑫炫却没有进去。当晚18时, 家人发现孩子没回来, 非常担心。从附近路面监控发现, 林鑫炫进入小区后, 就没有再走出来。家长怀疑, 林鑫炫被装进车里带走了。

4月13日, 在湖里公安分局江头派出所的帮助下, 鑫炫父母将前一天傍晚小区附近所有监控视频拷贝回家。这一天, 微博上开始转载小鑫炫失踪消息。

4月15日17:20, 4条血迹搜寻犬进入乌石浦源泉山庄小区, 进行拉网式排查。同时, 刑侦专家、社区民警、协警现场勘查办案。这是厦门警方在寻人方面运用的最高规格的搜寻办法。

4月17日, 警方对外公布了鑫炫走失的视频, 并通报了此案进展。监控中一名白衣男子疑似是最后接触小鑫炫的人。警方称, 暂无有价值的线索, 但会全力寻找林鑫炫。

4月21日, 新浪微博“厦门警方在线”发布:“厦门市警方在泉州、德化警方协助下, 于21日16时20分许在德化县城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明 (男, 32岁) 、18时抓获刘某峰 (男, 22岁, 两人均为德化县龙门滩镇人) 。林鑫炫已于案发当日不幸遇害”。

案件水落石出。小鑫炫走了, 新闻渐归平静。但报道过程的纠结和困惑让我至今深思。

这组报道我和同事先后采写播出了13条电视新闻报道, 从《10岁男孩离奇失踪引发关注》、《鑫炫还未找到, 社会各界热心帮助》、《警方正在全力查找小鑫炫》、《警方网络澄清儿童失踪不实传言》、《小鑫炫全国网友喊你回家》、《小鑫炫失踪第九天父母期盼平安》, 再到《小鑫炫已不幸遇害》、《鑫炫遇害亲友网友哀悼》、《凶嫌是堂兄弟供认犯罪事实》、《玩六合彩欠债产生歹念》、《父母心碎凶嫌曾上门假慈悲》、《市民对犯罪分子残忍行径表愤慨》, 最后一篇是《专家: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呼吁社会、学校、家长, 要给孩子补上防拐骗这一课。

对于这样社会关注的案件, 警方顶着破案的压力, 十分不愿意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 从本质上讲, 都是通过职能行为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的部门, 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践中, 两个系统的组织性质、职能任务、业务内容、价值取舍均有不同。新闻媒体的职责在于及时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实施广泛的舆论监督。在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 媒体奉行市场标准, 注重公众口味, 只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可以拿来报道, 愈是新奇、鲜活、刺激, 新闻价值愈高, 正是“人咬狗才是新闻”。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新闻宣传是树立良好形象的手段, 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公安工作发展, 因此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大力弘扬主旋律。于是, 警方与媒体产生分歧, 一方竭力搜索的内容, 恰是另一方尽量回避的, 由此形成了矛盾冲突。近年来, 各家媒体采取了更加灵活有效的运作方式, 比如线索举报奖励等, 在不少突发事件现场, 处警人员还没赶到, 新闻记者已经纷至沓来。对此, 警方则紧紧抓住当地媒体主管部门宣传部, 以办案需要、社会稳定等由头, 杜绝媒体记者提前介入大案要案的采访报道, 对内加强纪律约束, 没有公安局宣传处批准, 民警不能擅自透露案件信息。

怎么办?与警方同行, 和谐互动, 是我做警方案件电视新闻报道的诀窍。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媒体离不开丰富的公安宣传资源, 公安机关也需要新闻媒体宣扬公安精神和公安风貌。这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关系, 关键是找准契合点, 促进警方与媒体的双向沟通互动, 化解分歧, 求同存异。

什么是新闻?有一个定义是说:“对任何发生在24小时以内事件和涉及持续关注事件的报道。”事件本身并不一定是最近发生的, 但它必须有一些新的发现或者以前所未知的联系。一般来说,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包括五个特征:人性化、戏剧和冲突、事件性、新颖和离奇、与现行主题相关性。根据这些特征, 警察队伍是肥田沃土, 是富有吸引力并挖掘不尽的新闻宝库。当然, 对电视记者而言, 要求更多。一个案件发生后, 广播、报纸、网络可以通过事后采访、走访推理、现场照片、耸人标题等手段达到报道目的;对电视记者而言, 如果没有亲临现场, 没有现场画面, 再大再离奇的案件,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接手公安口以来, 我常常为没有画面而抓狂, 无论是发案现场或者抓捕过程。随着接触增多, 我开始沉下心, 一方面和公安领导搞好关系, 争取支持;一方面和基层民警互动, 主动请缨跟派出所、办案中队随警作战, 而且表示服从警方宣传纪律要求, 声明只是先摄录办案过程, 积累素材。

2013年11月3日下午, 海沧辖区9岁的小女孩娜娜失踪, 50个小时后警方找到尸体, 经法医检验确定是溺水身亡。小鑫炫被害案之后, 类似的警情让厦门市民的神经很敏感很脆弱。海沧公安分局高度重视, 不敢大意。各家媒体都第一时间做了报道。侦办期间, 警方拒绝透露更多的办案信息, 一直到案件水落石出。事实上, 侦办过程我是全程跟随参与, 无论是查阅监控, 还是民警研判, 甚至通宵跟随侦办民警入户走访寻查, 但我始终按照要求发稿, 没有提前爆料, 没有过多的炒作。这样的互动过程中, 我跟基层民警、警方领导建立了互信关系, 也为电视新闻报道取得第一手的画面资料。

2013年10月25日,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 漳州市警方与深圳警方联手, 出动150多名警力, 先后抓获涉嫌绑架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光、赖某金、赖长某3名主犯, 及涉嫌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的张某龙等7人, 缴获黄金169公斤, 价值四千多万元, 侦破深圳“9·23”全国最大绑架案。这起跨区域大案, 其中厦门警方协助缴获赃物黄金15公斤。由于多年从事公安新闻采访报道, 在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和默契。当获取到警方行动的消息后, 为了能获取第一现场画面, 我让同事带上设备一起驾车赶赴现场, 记录下民警在现场搜赃的每一个过程。作为电视新闻, 有了前期的画面积累, 我们栏目在11月1日播出了《关注深圳特大绑架案:公安部高度重视警方全力侦破》、《关注深圳特大绑架案:我市警方配合追缴黄金15公斤》这两条新闻。

除了跟警方互动, 取得权威信息来源, 善于在海量的消息中明辨真伪也是如今公安口记者需要掌握的技能。小鑫炫被害案破获过程中, 关于寻找小鑫炫的微博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 这些转发的网友来自全国各地, 有些网友干脆把自己的微博头像换成小鑫炫的照片, 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期间传言不少, 人贩子组织进入厦门的猜测搞得家长们人心惶惶。在一个“人人皆记者”、“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 在一个浮躁、喧嚣的年代, 专业媒体人不免也受到影响, 着急表现出“正义、责任、理性、建设性”。为了吸引眼球, 一些专业媒体人甚至放弃自己的坚守, 对一些社会新闻, 毫无克制地炒作、煽情, 甚至披露一些诲淫诲盗的细节, 比起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 影响更恶劣。

2014年1月8日, 厦门某纸媒头版大标题《厦大女生厕所惊现‘偷拍门’》, 二版大版面文字加图片, 震撼报道, 不仅本地居民、厦大师生关注, 福建省委、省公安厅、甚至国家教育部都过问。正当各界议论纷纷时, 当天19:07新浪微博“厦门警方在线”发布说“厦门警方证实‘厦大女生厕所被偷拍案’已于2012年7月破获”。原来, 是该媒体警方报道跑口记者为博眼球, 通过网络论坛搜索“旧闻”重新编辑炮制的图文报道。是啊, 同行都这么浮躁, 叫警方兄弟怎么敢轻易发布案件?

新闻可能是大众最不假思索就接受的一个媒介领域。但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是, 尽管所有媒体都打着服务公众的高尚口号, 却都面临经济压力, 面临“收视率”的考核, 因此新闻总是被放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商业媒体的追求就是广告商投入的广告, 而广告商的投入又取决于这家媒体受众的数量以及构成。因此, 媒体受众的数量和构成就决定了媒体的内容。“所有这些并不是说编辑或电视制作者不负责任地取悦公众需要, 而是说在媒体经济生存压力的约束下必须考虑这些需求。”

经过多年的“较量”, 如今警方也很理解媒体在报道新闻时的心理, 他们不断加强“舆情公关”培训, 善于利用媒体掌握舆论主动权。通过不定期的新闻发布会、治安通报会、案件通报会、专项整治行动等, 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采访, 满足媒体的传播需求和传播关注点, 让记者“无暇”跑负面线索或者自主采访。这种形势对公安跑口记者是相当大的“杀伤力”, 被动等采访通知, 往往都是无关痛痒的盗窃、诈骗之类小案件, 主动探寻阻力重重不说, 还会被“封杀”。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加强监督。这对新闻媒体和公安机关都不例外。作为公安口记者, 我推崇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说的:“无论你如何专业, 也无论你浸泡的时间有多长, 担任一个记者, 最需要的仍旧是你的情感, 无论是对这个社会的情感, 还是对你所报道的事件与当事人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媒介心理学》[美]哈里斯著, 相德宝译

[2]《关于警方与媒体合作双赢的理论探索》 (胡玫)

[3]《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传播媒介融合在一起进行传播的方式, 其可以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传播媒介进行融合, 从而达到多样性的、多媒体化的传播新闻信息的目的, 对于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不但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同时也需要传媒产业积极的鼓励传媒技术的创新以及重视自身新闻报道队伍的专业素质建设, 只有同时抓好多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新闻报道的方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现状

1.1 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媒体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且由于媒体媒介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对于媒体传播的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泛滥, 使得人们对于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且随着信息传媒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体现, 政府部门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也愈发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的政策却没有做到及时地更新与完善, 使得许多政策仍然还是停留在针对传统媒体的旧政策制度, 对于一些新媒体以及媒介融合形式下的复合型媒体没有具体的要求, 而且由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使得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 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 因此如果不加强对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管理, 将容易导致新闻信息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一些群众的故意扭曲, 导致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质疑。因此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的时代需要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一定的制约, 以防止新闻报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阻碍, 从而保障一些重要新闻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1) 。

1.2 新闻报道技术缺乏创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技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进步的新媒体传播的需要, 因此在新闻报道技术方面急需得到应有的改进以及创新, 使创新的新闻报道方式能够符合新媒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需要, 同时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能够很好的协调传统媒体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使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同时信息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因此随着每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都能极大的影响着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 同时也促使着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改变。然而一旦失去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的支持, 将会严重的影响新媒体传播水平的发展, 同时也会使新闻报道技术的发展陷入停滞, 因此必需积极推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新媒体始终能够保持其广泛的传播能力, 也能极大地督促新闻报道技术的革新。

1.3 部分媒介的专业素质较低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的小型媒体, 这些小型媒体的媒介素质都普遍不高,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素质的低下导致媒介融合的不顺畅, 使相应新闻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且对于新媒体传播而言, 通过媒介来使新闻信息传播者与新闻信息接收者之间实现交流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媒体媒介为了能够吸引到足够的新闻阅读者以及大众的关注度, 往往对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过渡的娱乐化包装, 使新闻信息的严谨性大大下降, 且新闻信息的报道语言更加的随意, 甚至于使新闻信息的报道内容逐渐低俗化, 从而大大破坏了新闻信息报道的传播质量, 使一些本该受到及时的社会反馈的新闻没有受到重视, 从而使一些社会事件的发展更加地不可预测。而且有些媒体为了博得眼球故意对一些新闻信息进行夸张化, 严重违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 使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大大的下降 (2) 。

2.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

2.1 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

我国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的重视, 应该根据我国新媒体媒介融合的需要制定相关的符合当前新媒体传播发展以及新闻产业发展利益的法律法规, 从而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 避免一些不合理以及不规范的产业现象的出现, 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新闻报道的传播质量, 使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媒介中高效、快捷的进行传播。同时也可根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技术特点来实现社会信息的反馈, 从而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同时为了使相关的新媒体传播规范的政策能够得以很好地实现, 还需要制定配套的监督制度, 来对新媒体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并且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的不规范传播手段以及一些不合理的传播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 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能够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与引导下合理发展, 并且能够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职责, 做好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传播工作。

2.2 鼓励新闻报道技术的创新

由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新闻信息的报道途径选择也变得多种多样, 而为了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需要, 应该大力鼓励新闻报道技术的创新, 使得新闻信息报道的方式能够符合新媒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信息接收的方式, 使媒介融合能够为新闻报道技术的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我国的新媒体还应该积极的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 要重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范围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新内容的挖掘, 注重对新闻内容质量的保障, 使我国的新媒体传媒产业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

2.3 提高媒介的专业素质

由于我国的一些小型的新媒体媒介的大量出现, 使得我国的传媒产业市场变得鱼龙混杂起来, 同时由于这些小型的新媒体媒介中有一大部分的媒介的专业素质不足, 使得他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不够规范, 同时由于商业利益的趋势, 使得这部分的新媒体媒介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无所不用契机, 从而导致了一大批低俗的、的乱七八糟的内容的出现, 大大拉低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水平, 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善新闻信息的传播环境, 必须要加大对新闻报道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 使其能够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的用人需求, 同时还要加强对实践过程中的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 使相关的新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修养, 而且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信息接收方式的要求以及对于新闻信息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人们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需要, 相关领导人员应该积极地展开对新闻人员的整体培训, 使整支新闻队伍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从而使我国的新闻报道更加的专业 (3) 。

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创新, 必须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需求的政策法规, 使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能够更加的规范合理, 同时也要积极地提高新媒体新闻报道队伍的专业素质, 以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 最后要积极鼓励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 来为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注释

1 (1信永华.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管理观察, 2015.10.05

2 陈爽.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报道方式创新[J].科技传播, 2015.12.25

媒介报道 篇9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而媒介形塑作为大众传媒的突出功能, 在推动社会发展、塑造区域形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竞争中, 越来越多的地区关注到区域“软实力”所内含的意义, 其中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尤为重要。然而, 区域形象有区域现实形象、区域传播形态和区域形象公众认知形态三种。我们所说的区域形象, 则是经过传播者的各种传播行为而被受众感知, 并经过受众意识的筛选和重新解释最终形成公众认知的区域形象。不论是权威性高、影响力较大的中央级媒体还是本地媒体, 如果在区域新闻报道中选题内容单一、报道角度有偏差等, 那么可能出现新闻报道所呈现的区域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形象的情况。因此, 如何借助一切机遇建构良好的区域形象, 增强地区软实力, 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对媒介事件的宣传报道作为建构与传播区域形象的重要机遇, 早已被传播学者关注。1992年,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出版了《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 将媒介事件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 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 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等。媒介事件对于受众来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突破空间界限, 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二是打破时间限制, 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 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三是媒介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 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冬季运动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 加之“十三冬”移师西进, 创造出诸多的“第一”:第一次走进祖国西部;第一次在民族地区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来承办的第一个全国大型综合运动会;历届冬运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届运动会, 等等。因此, 自2011年12月新疆吾尔自治区获得“十三冬”的举办权以来, 就将筹办冬运会与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扩大新疆多民族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宣传与影响等紧密结合起来, 将办好“十三冬”作为一次充分展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安定、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区域形象的重要平台。

二、“十三冬”新闻报道对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

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不遗余力、精彩纷呈的宣传报道下, “十三冬”相关信息广为传播, 实现了赛会和传媒的良性互动、有序配合。全国各地104家媒体的1500多名记者通过各类报道, 力求向读者和观众展示冰雪运动的魅力和大美新疆的神韵, 在国内外掀起了“十三冬”热、“新疆热”。

(一) 中央级媒体对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

中央级媒体凭借其公信力强、权威性高、新闻队伍专业化程度高、信息渠道广等优势, 通过现场新闻报道、深度报道、精彩画面呈现等, 全方位、多角度地建构了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开放自信的新疆区域形象。

诸多的第一次使“十三冬”注定成为一场引人关注的、非同寻常的运动会,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认识到仅在赛事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是要靠赛事外的信息去承载、去表达, 充分利用赛事把新疆对外宣传做足、做深、做好。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网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从宏观政策角度如《“十三冬”意义重大!》, 信息拓展角度如《“十三冬”为何选中新疆?雪期早、雪期长、雪质好》以及文化传播角度如《这个冬天新疆很温暖——冰雪游等九大主题派发红包冬运会让万人参与如同过节》对“十三冬”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

新华社、新华网从《“十三冬”20日新疆开幕为2022冬奥会造势》《“十三冬”有望改变中国冬季项目版图》《“十三冬”带来丰厚就业红利》《从“十三冬”看中国冰雪产业的“黄金时代”》《新概念新应用造就“智慧”十三冬》等视角, 传播“十三冬”的历史意义。

中央电视台400多人的报道团队通过通力协作, 对开幕式进行的细致深入报道, 掀起了“十三冬”新闻报道的第一个高潮。当日的新闻联播对此做了消息报道, 体育频道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央视通过不同频道、不同栏目的不同节目形态, 极大地提升了“十三冬”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十三冬”报道团队与后方团队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广播传播优势, 以现场速报、现场连线等多种形式, 第一时间传递“十三冬”赛况和新疆各地开展冰雪文体活动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方有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维吾尔语广播、哈萨克语广播、蒙古语广播、朝鲜语广播、央广网和新疆记者站等多个频率和部门的记者, “十三冬”广播报道在多套广播节目中采用汉语和5种少数民族语言播出, 网络图文稿件在央广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央广网新疆频道4个网站来用5种语言刊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十三冬”采访组包括新闻中心、英语、捷克语、土耳其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和国际在线8个频率部门的记者。新闻中心负责每天向国际台61种语言广播发新闻通稿, 6个派记者来疆的频率广播记者每天播发特色报道, 国际在线赛前赛后全程刊发“十三冬”图文报道。

《中国日报》甚至还在美国推出一个英文专版, 全部为“十三冬”内容, 为海外读者提供了最新的冬运赛事, 也介绍了大美新疆的冰雪资源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冰雪运动发展的状况。中央级媒体的传播力及覆盖面使对“十三冬”的宣传达到了最大的传播效果。

(二) 本地媒体对新疆区域形象的建构

第一, 纸媒——以《新疆日报》为例。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 《新疆日报》在“十三冬”报道之初就根据其传统主流媒体的准确定位, 明确以深度和高度取胜的报道思路, 从《承办“十三冬”, 新疆底气从何而来》《“十三冬”:全方位展示新疆的“万花筒”》等新闻报道, 到《谱写冬运史上的壮丽篇章》《精彩冬运新疆担当》等精彩评论, 领跑传统媒体“十三冬”深度报道。除了引人入胜的文字内容, 精彩的图片和精湛的版面也是《新疆日报》此次报道的重点, 其开幕闭幕特刊更是亮点。“十三冬”开幕当日, 《新疆日报》推出水墨晕染, 气势磅礴的8连版特刊, 从底气、灵气、大气、豪气几方面, 完美呈现新疆举办“十三冬”的“天时、地利、人和”。而“十三冬”闭幕次日的特刊《天山之巅》, 更是以新高度、新纪录、新风尚、新形象、新机遇、新思路、新境界总结此次盛会的历史性意义。

第二, 电视——以新疆电视台为例。新疆电视台作为中国大陆规模较大, 播出语种、频道最多的省级电视台, 实现了在全疆、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立体交叉的强势覆盖, 影响范围很广。“十三冬”期间, 新疆电视台通过现场直播演播室向全疆乃至全国观众呈现精彩的赛事报道, 与此同时, 利用多频道多栏目的优势, 对赛事本身及大美新疆进行全方位展示。“十三冬”开幕式结束后, 在各语种频道播出《天山情·冰雪缘·中国梦——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纪实》新闻专题片, 用纪实手法全面梳理了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从申办到成功开幕的全过程, 充分展现了举全疆之力, 办一届“国内一流、国际水平、和谐安全、精彩难忘、影响世界”的冬运盛会。这部影片在让广大受众领略新疆大美风光的同时, 深切地感受到了新疆效率、新疆精神, 对塑造积极高效的新疆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广播——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新疆及周边省区、周边国家、中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听众都能较为清晰地收听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的节目, 具有很大的传播力。此次冬运会期间,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对开幕式实况及闭幕式进行了多语言、多频道的直播;在汉语新闻广播、汉语综合广播每天定时推出特别节目《精彩“十三冬”》;在维语综合广播、维语交通文艺广播、哈萨克语广播、蒙古语广播、柯尔克孜语广播每天定时推出特别节目《聚焦“十三冬”》。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将“十三冬”新闻报道定位于着重宣传新疆办好“十三冬”对国家冰雪战略实施、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意义;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的骄人成绩及“十三五”的发展前景;宣传体育在促进新疆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特别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去极端化等方面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充分展现新疆各族群众身上体现的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和新疆精神等方面, 让国内外受众对新疆产生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第四, 网站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以天山网为例。以天山网、亚心网、“新疆发布”、“最后一公里”为代表的网站及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可以使各类新闻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信息量进入国内国际舆论空间。“十三冬”期间, 它们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空间无限延展的优势, 尽力链接和拓展各类信息, 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精彩内容, 从广度、深度、精度上建构与传播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例如, 天山网在“相约大美新疆, 共享精彩冬运”主题下, 围绕“美丽”“热情好客”“安全稳定”等主题展开全面详尽的报道, 由此构建热情美好、和谐稳定的新疆区域形象。“新疆发布”“最后一公里”等自上线以来就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微博微信平台, 不论是简单的新闻播报还是话题设置, 都围绕着传播新疆正能量展开, 与传统媒体报道相互补充, 相互交叉, 积极塑造良好的新疆区域形象。

三、对新疆区域形象建构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作为新疆对外宣传的重要契机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各类媒体以补充、并列、包含等关系对“十三冬”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积极建构新疆区域形象, 意义重大,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一) “十三冬”新闻报道在区域形象建构中的问题

第一, 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如何丰富新疆区域形象问题。多年来, 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宣传热情美好、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大美新疆形象, 此次“十三冬”媒体报道围绕进一步强化受众认识, 效果显著。然而, 对于日新月异的新疆来说,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受众面前继续丰富自身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借助“十三冬”这类举世瞩目的媒介事件, 在地处我国边陲大西北的偏远位置形象的基础上, 塑造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新疆环境形象;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形象, 塑造出市场开放、发展空间和经济潜力大的新疆实力形象;从单一的少数民族众多的民族形象, 塑造出蕴含丰富文化宝藏的新疆群体形象, 建构与传播更易冲击受众刻板印象的区域形象, 广大媒体任重而道远。

第二, 中央级媒体对新疆的报道从数量、选题、议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改善的空间。“十三冬”期间,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从冬运会现场报道到对大美新疆的展示, 为全国受众集中展示了现代化的新疆。但是要在受众心目中塑造出更丰富的区域形象, 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以及丰富的议题设置, 短期的集中报道无法默化受众观念。

第三, 本地媒体信息连接度低、跨媒介传播不到位等问题。本地媒体具有传播本地信息的先天优势, 它们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各方面资料, 同时以最深刻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其他媒体不易发掘与传播的亮点。然而, 本地媒体与外界的低信息连接度, 容易导致有价值的信息因传播渠道的限制传播不出去, 信息价值受损。同时, 不同媒体各有所长, 因此就会生产不同视角下意义各不相同的信息产品。跨媒介传播不到位使得优秀的信息产品只能在本媒体内部各传播渠道间进行有限的传播, 却不能在其他优质平台上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而全媒体意识的缺乏则会导致信息产品在媒体内部的价值受损。

(二) 完善区域形象建构与传播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近年来, 通过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 稳定的和谐新疆形象, 持续创新的发展新疆形象, 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新疆形象, 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的绿色新疆形象, 全面发展且极具现代人格的新疆人形象正跃然纸上。媒体在组织、策划、采访、写作等环节, 要注重采写报道的针对性, 从经济发展和成长的状态、创新协调的持续性、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等小处着手, 以小见大, 从而使受众产生更直观的形象感受。

第二, 对于中央级媒体而言, 要真正认识到新疆区域形象好坏关乎国家形象问题, 注重对新疆的报道与宣传, 增加报道数量并适时设置议题, 以议题引导受众了解新疆;在报道内容上, 除了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主题外, 更要突出对科技进步、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各族人民的拼搏奋进及对国家的认同等主题的报道, 旨在塑造稳定和谐、创新发展、高度认同、低碳绿色且积极进取的新疆形象。同时, 还应顺应读图时代的特性, 多刊登反映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图片, 以更直观的方式建构与传播新疆形象。

第三, 对于新疆本地媒体而言, 一是要有全媒体意识和跨媒介意识, 要利用各媒体内部资源, 更要充分利用本地媒体资源, 使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技能和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协调作战, 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促成区域形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二是各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专长, 避免同质化, 进一步默化受众观念。传统媒体的深、新媒体的快、网络媒体的无限延展性都应当全面展现出来, 不同媒体通过各自渠道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报道更能达到强化受众观念的作用。三是打造媒体品牌, 让优质内容真正传播出去, 能被外界受众接收到才是传播新疆区域形象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旭.报道新疆——我国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D].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学院硕士生毕业论文, 2013.

[2]盛冠楠.“十三冬”新媒体报道对新疆形象的构建与传播[J].视听, 2016 (8) :98-99.

[3]丁建仁.从“十三冬”报道看全媒体意识[J].新疆新闻出版广电, 2016 (3) :43-44.

[4]关丽琼.传统纸媒如何做好重大体育赛事报道——以《新疆日报》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报道为例[J].新疆新闻出版广电, 2016 (2) :53-54.

[5]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奥运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8.

[6]杨博智.论新闻网站对区域形象的建构与传播[D].广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

[7]冯惠玲, 胡百精.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4) :16-25.

[8]李建军.新疆形象的塑造[DB/OL].新疆日报网, 2016-03-03.

[9]樊虹壹.精彩冬运新疆担当[DB/OL].新疆日报网, 2015-01-22.

【媒介报道】推荐阅读:

媒介平台10-14

媒介创新10-16

媒介批评10-18

媒介环境10-20

媒介语境05-11

媒介生存05-22

媒介体育05-25

传统媒介05-31

综合媒介06-05

媒介特性06-13

上一篇:专业内涵下一篇:历史课堂气氛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