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媒介

2024-07-13

信息媒介(共12篇)

信息媒介 篇1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媒介广泛普及, “信息超载”的现象困扰着人们, 而信息图表作为信息高效传达的方式满足了广大网民的阅读需求。同时, 新媒介新技术也给了信息图表更大的发展空间, 改变了其创作方式、理念及手段, 使信息数据视觉化、动态化, 丰富了表现形式, 拓展了应用范围。研究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对于完善信息图表的理论知识、拓展信息图表的表现形式, 乃至整个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及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资料搜集的便捷

网络媒介信息传播具有海量性、全球性、易检性、易存性等特点,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 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使得信息图表原始资料的收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原始资料是一个信息图表的必备材料, 尤其是以数据为主体的信息图表。在网络媒介没有出现之前, 获取原始资料是非常不易的, 这同时也阻碍了信息图表设计的发展。自从网络媒介普及之后, 原始资料的获取变得容易。百度、谷歌等专业的搜索引擎以及部分网站自带的检索工具, 使得网上搜索资料方便快捷。另外, 开放性的数据库和统计网站也比比皆是, 用户可以通过下载、收藏、拷贝粘贴、打印网页等各种方式获得所需资料。

汉斯·罗斯林 (Hans Rosling) 是卡罗林学院的教授, 也是Gapminder基金会的总监, 此基金会开发了一款名叫“Trendalyzer”的软件, 此软件能将网上的统计数据转换成为交互的、活动的和有趣的信息图表。其目的是通过对可自由访问的统计数据的理解和使用, 更好地以事实为基础来观察世界。尽管之前图表设计在数据库开放方面遇到了困难, 但在网络媒介未出现之前, 要制作出这么多信息庞大和繁琐的数据图表根本是不可能的。汉斯·罗斯林曾获奖的讲座就是使用Gapminder图表来将世界可视化, 这些交互式的动画图表可以免费从基金会的网站上获得。2007年3月, “Trendalyzer”软件被Google收购, 其被广泛推广并免费用于公共统计数据。此外, Google还专门为此提供了一个“Motion Chart”小工具。

二、设计理念的更新

纵向来看,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的变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继承传统又反叛传统的呈螺旋状发展的过程。信息时代, 新的观念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情感表达和思维引导上,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运用的法则正在被逐渐打破, 人类力求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找到合理的视觉空间。信息图表设计也开始在网络媒介中找寻新的设计语言, 由于文化科技、设计风格等多方面原因, 它与传统图表设计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

首先, 庞杂的网络信息要求图表设计更加简练。简练是网络媒介中信息图表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是由网络的特性所决定的。显示屏中呈现出的世界是纷繁多彩的, 各种元素让人眼花缭乱。为了在使受众在目光一扫而过中接收到设计师所要传达的信息, 信息图表必须简练, 简练是网络媒介中图表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简练既包括文字的精炼、图形的简洁, 还包括设计手法的单纯。图表只有简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抓住受众的眼球, 并使受众轻松地接收到图表内部所蕴含的层次丰富的信息。

其次, 计算机图形为图表设计者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空间与形式, 也激发了设计师发挥创意的无限潜能。它不仅改变了设计过程, 也极大地影响了图表设计的风格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 为图表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捷径。

最后, 网络媒介中图表的设计需要满足功能及审美需求, 符合设计美学和法则, 利用网络媒介特有的光、电、声及人机互动等设计元素, 来更好地达到传递信息, 因而可以说, 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在理念和内容上都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进一步延展和丰富。

早在20世纪中期, 许多信息设计手段便已得到广泛运用, 目前, 很多表现样式和视觉语言已不足以表达被视觉文化潮流和新读图时代重新塑造和正在塑造的对象, 这也意味着许多设计构成元素和表现方式永远处于一种变化和评估的状态。信息图表应运而生, 并不断变化发展。网络媒介为图表设计提供了一种充满可能性的、能动的语言, 设计师可以用更具想象力、更互动、更具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图表的制作。

三、先进的制作方式

计算机制图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 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图表制作软件和可视化生成技术来进行图表的设计和制作。信息可视化本质是从抽象数据到可视结构的映射, 可以用来增强认知抽象数据的交互式视觉展示效果。虽然信息图表与信息可视化是两个概念, 但它们在某些领域还是有一定的重合。对于包含大量数据的图表, 单纯的人工制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可视化技术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对大量数据进行有目的性的处理, 生成复杂和精确的图表。专业图表制作软件有Visual Charting、Visio、Piktochar等, 可视化工具有Circos、Processing、Google Fusion Tables、Vidi等, 此外, 还可利用绘图软件、视频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辅助图表的制作设计。

四、表现形式的拓展

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 数字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这种表现形式因其对多种媒体的兼容及非线性阅读所达到的全方位传递信息的特征, 而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图表设计中。多媒体性是网络媒介具有的一大特性, 其使得网络媒介在技术上有能力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媒介的多媒体性是指网络媒介利用数字技术, 融合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 使受众的多种感官受到全面刺激。多媒体性主要由非线性编辑技术来实现, 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新兴的综合性编辑技术, 覆盖了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新形式的信息图表艺术表现力主要由非线性编辑技术来体现, 非线性编辑技术作为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晶, 已经成为信息图表设计的一个重要工具。

(一) 互动链接

互动链接是网络媒介一个重要特征, 它使信息图表具有了比较全面的包容性和灵活方便的交互性,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图表中的信息进行浏览, 并进行咨询和交流。互动链接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迫使任何受众接收传播的信息, 使受众彻底摆脱了传统视觉传达中的被动地位, 因而受众在信息传播方面获得了主导权, 而互动链接, 即自主选择性浏览被认为是网络媒介价值和意义的核心。网络媒介的交互性可以把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体验的乐趣。同时, 交互的表现形式具有的非线性阅读功能, 更能体现全方位传递信息的特点。一个非常具代表性的例子是Graphic Hug公司网站上的《品牌标志的色彩统计》。此图表中最先出现的是一个渐变的色环, 用户只要点击导航栏右上方的按钮, 就可以看到所有进入色彩统计的品牌标识, 再点击导航栏中不同的文字选项, 就可以看到教育与研究机构、媒体行业、运动行业、金融领域、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家居用品等不同行业使用的标志色彩统计, 这正体现了具有互动性图表的非线性浏览特征。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 而不必线性地看完所有信息。例如, 只想看金融领域标识的色彩统计的人可以直接点击导航栏中金融领域的按钮, 轻松地获取金融领域的标志色彩统计信息, 这为用户大大地节省了信息搜索的时间。

互动性信息图表的传达过程, 也是受众接收信息和参与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 它使得用户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如图一是西班牙新闻媒体所制作的法航客机A330搜救过程信息图表。此图表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设计师依据受众了解事件发展的一般规律, 把汇总的信息划分成为事件发生地点、如何发生、如何处理、处理进展等类别。受众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某种信息, 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也可以浏览整个信息图表, 获得全方位信息。总之,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信息。

(二) 多媒体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 动态的信息图表不单单是静止地反映现有的状态或体现发展的趋势, 其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可以使受众清晰地看到信息不断变化的过程, 使信息的各种演变发展更加明白易懂;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 动态的信息图表设计更加形象生动, 具有打动受众的趣味性和更强的叙事性。

同时, 动态的信息图表是集视觉元素和声音元素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声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动态信息图表的信息传递和整体效果表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信息内容、数据、图像风格、展示媒介要对声音进行整体的编排和规划, 包括动态信息图表中的语音、音乐和音效的设计等。语音通常用来描述和说明图表中的信息, 辅助图表信息的传达:音乐通常用作背景音乐, 来强调主题、烘托氛围等;音效, 包括人为创造出的声响和自然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声响, 用来补充或说明多媒体图表中的相关视觉信息。

图二《奇怪的日本》是由日本青年设计师田中健一设计制作的视频形式的图表, 此作品反映的主题是多样的, 每个主题在描述最终完成后的画面都是一个静态图表。其以动态的表现形式, 将每个主题信息的形成过程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同时将各个主题串联起来, 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视觉流程。作者的描述客观、其实, 设计风格轻松紧凑, 风趣幽默, 画面美观, 整个作品就是一部完整的动画短片。或许我们还不能明确地称之为动态图表或动画短片, 但其时间性概念使得受众看到的信息不再是简单的罗列, 而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 其基于图表概念的动态表现形式是相当值得图表设计者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卢少夫.图表设计的市场效应.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2]叶苹.交点视觉设计丛书——图表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

[3]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信息媒介 篇2

[摘要]当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各自传播中的特点、效果和不足之处,以及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焕发出来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象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以及两面提示等传播方式和技巧也做出了相应的阐释。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 气象信息 意见领袖

一、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传统的四大媒体主要包括了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这其中经常作为气象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当它们单独作为媒介传播气象信息时,共同特点是被时空所限。例如报纸依靠纸为媒介传播信息,属于空间性媒体,受到了空间的限制。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在时间上稍纵即逝,一旦错过节目的播出时间,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

例如,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今日美国》,开创了采用整版刊登气象信息的先河。目前中国的《新京报》等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其优点是信息在空间上得以保留,可以反复阅读,并在人际间传播,但是其缺陷也是受到了空间的限制。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也就无法实现了。广播和电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便19点36分打开电视,比《天气预报》节目开播时间晚了5分钟,也会错过,无法接收到气象信息。

二、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除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存在不足。在传统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符合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例如《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作为传播者,把从中央气象台得到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视图形和语言,传递给受众――广大的电视观众,让他们了解天气情况。

但是随着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表明,信息的传播并非是单向、线性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该模式更贴近现实生活,我们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的角色定位,而且体现出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但是反观传统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传者和受者角色分明,并不能发生转换,反馈和互动难以实现。这就使得传播的效果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在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作为中介才能实现。

按照传播学理论,意见领袖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 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成为意见领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的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比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在深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着保持着横向传播的关系。

结合目前中国的情况,电视和广播当中播报气象信息的主持人和编导,以及报社负责采写气象信息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否能成为“意见领袖”呢?目前的气象新闻相关的编辑记者,大多是新闻院校毕业的人员,缺乏气象知识,其气象信息的来源大多源自对气象台人员的采访,或者气象部门的新闻稿。目前中央电视台的气象节目中,主持人和编导也大多无气象专业背景。如中央电视台晚间19点31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6位主持人,只有宋英杰是气象院校毕业,其他5位主持人都毕业于非气象院校。他们中的多数人并非都对气象这个特定领域很精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大多无法成为意见领袖,因此也无法完成“两级传播”。

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受众的需求和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并不匹配。在气象信息的传播中,缺少了意见领袖。使得有些生涩难懂的气象术语,没有被意见领袖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就直接出现在大众传播中,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不足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相比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出现得晚的媒体,例如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利用网络,在天气论坛上发帖传播气象信息。在开心网等社交网站上记录天气,或者预报天气,让自己的好友看到,再通过好友的,让好友的朋友了解到气象信息。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传者和受者角色的互换,信息实现了双向的互动。

但是仅仅依靠新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尽管可以知道谁接收到了信息,但是信息传播面相对较窄,受者人数少于传统媒体。例如本人在开心网上的好友221人,仅通过这个社交网站,能看到本人发布的气象信息也局限在200多人。例如10月31日本人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次日可能下雪,当时转帖的人只有2人。由于预报准确,当本人再次在开心网上写日记,预报北京11月10日有暴雪的时候,转帖的人数增加到10人。而转帖的10人中,好友数也不超过300人,加上还有这10人中的好友有半数左右的重叠,实际看到这条信息的人大约不超过1500人。目前中国讨论天气人气最高的网站论坛为台风论坛,截止到1月1日,会员28266人,每日发帖量约1300贴,折算一下大约5-10%的网友参与天气的讨论,每天的气象信息大多在1000多人当中传播。相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万人以上的覆盖面,新媒体的传播范围要逊色很多。

此外,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获取气象信息,通常花费要高于广播、电视。以北京为例,20使用北京联通宽带,1M带宽的包月费是138元。一份报纸的价格也大多不超过2元,一个月不超过60元。北京地区歌华有线电视的收视费每月只要18元。收听广播,完全是免费。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使用的费用要低廉很多。

四、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不足

尽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强,但这如同一把双刃剑,带来的弊端就是缺少权威性。因为在网络上,特别是论坛上发表和气象信息相关的言论很容易,门槛低,即使不是专业的气象人员,也可以发表传播自己的观点。例如,台风论坛日最高发帖量可达3262帖。这样庞杂的信息量,造成的结果就是信息过载,并缺少权威性。对于没有气象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看到大量意见相左的气象信息,无法判断哪一方的预测结论是正确的。

而手机短信传播气象信息时,通常受限于字数较少,不利于将天气变化表达清楚。而且因为可以对短信进行编辑,修改或加入自己的观点,之后再转发给其他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当今的手机屏幕大多较小,使用手机观看天气预报的视频,很难看清楚天气预报的图形。而且在3G大规模应用前,网络速率较慢,手机电视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效果都无法和普通电视相比拟,可以说更像是“手机幻灯”。这样的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

21世纪以来,各种媒体趋于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媒体之间的融合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以及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比如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相融合,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点播节目。网络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受到时间限制的缺陷。即时错过了原节目播出时间,或者节目播出时没有听清楚、看清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反复收听、观看。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目前也轻松实现。

此外,通讯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报刊等空间性传统媒体也可以焕发活力。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可以使人们摆脱空间的束缚,在能找到无线网络的地方读书看报,不再需要纸质的报纸。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也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常见的有电视或网络直播中,受众利用网络或手机发来评论。

新媒体之间的结合,比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结合,也有利于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机上网,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得手机上网变得方便快捷,真正实现摆脱时空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满足对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当人们在户外,遇到了糟糕的天气,或者出差旅行,需要了解气象信息时,手机上网的优势会凸显出来。因此不难理解,美国手机用户上网访问最多的网站排名第一,就是美国的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而且手机媒体整合其他媒体,会凸显其互动性和便携性,是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因此如何将气象信息通过手机整合其他媒体形成的新媒体进行传播,也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六、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的传播技巧

气象信息的传者应该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了解大众的需求,并对大众的关注点适度引导,关注阴晴冷暖以外的气象信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论坛,从中发现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契合热点给出专业的分析。但是要求分析尽量深入浅出,充满趣味性,并且能引起思考,形成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因此,气象信息的传者需要具备专业的气象学和传播学背景。这样才能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转换为大众通俗易懂的生活信息传递给百姓,实现两级传播。同时了解大众的需求,发现并解答大众关注的气象问题,实现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除此以外,传播的表达方式也应该高度关注。传播过程当中,即便是同一个传播者,运用同一种方式传达同一内容的信息,在不同对象那里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比如,在预报天气时,采用“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当天气形势明朗的时候,最好选择一面提示。通常一面提示能够对某个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明快、易懂。但不宜过分强势和肯定,以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受者心理产生不快。当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的时候,应该选用两面提示。比如下雪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分别给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让受者充分了解背景信息,这样无论天气的实际结果如何,都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但是两面提示,会使得结论比较复杂,受者理解的难度增加。

此外,在传播气象信息的时候,以什么方式“打动”受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信息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往往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零下20℃这样的气象信息对于大多数人属于无用信息,没有概念。如果转化为滴水成冰、感觉耳朵、鼻子被冻掉这样的直观感受,就会给人深刻印象。而且针对冷空气引发的剧烈降温等信息,使用含有人情味的提示,比直接命令式、向下传达的口气好,更容易令人接受。例如,提醒老人在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小心被烫伤,室内烧煤取暖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醒在外地的儿女给年老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还有对于独居的老人,邻里之间也多加关照,以免冷空气带来的天气剧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无人关注,出现意外。

七、总结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气象信息的传播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缺陷。但是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需要气象信息的传者努力成为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传播过程中注意互动性、妥善选择“一面提示”或“两面提示”,传播的信息带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0.

[2]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6.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6.

[5]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4-136.

信息媒介 篇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博客/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为43658万,较2012年增加了17%;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使用率”为70.7%,较2012年增加4.6%。微博的“用户规模”达28078万,较2012年下降了9.0%;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为45.5%,较2012年下降9.2%。与微博在2013年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用户突飞猛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2013年7月举行的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上半年中国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虽诞生有先后、功能有差异、受热捧程度有别,但个人博客/个人空间、个人微博、个人微信均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所拥有的庞大用户规模表明自媒体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媒体”对应的英文词汇为“We Media”,首先出现在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描述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的报告中。他们将自媒体定义成信息分享的途径:“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把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公民能够提供或参与提供他们知道的真相、他们发现的新闻。”美国硅谷IT作家丹·吉尔默 (Dan Gillmor)将这种媒介形式称为Journalism 3.0,并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点对点的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受者变为了“草根发行人(Grassroots Publisher)”。在《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一书中,丹·吉尔默将自媒体界定为“通过普泛化、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确定化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以上定义侧重于描述自媒体的表象,要理解自媒体的本质形态,还需将观察尺度扩展至整个人类发展史。

一、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真知灼见

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伊尼斯(Innis Harold Adams)倾向于将传播技术视作历史运转的轴心。他把媒介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time-biased media,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能长久保存的媒介)与“偏倚空间的媒介”(space-biased media,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能广泛传播的媒介)。伊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促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倚空间的媒介”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贸易,从而促进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并促进帝国的扩张。作为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继承老师衣钵,高举“媒介决定论”的帅旗,提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的功能)、“媒介即讯息”(媒介的本质)等重要观点。麦克卢汉解释:“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这一观点强调媒介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所传播的具体内容,而在于传媒工具本身对人类认知、人格与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虽有遭人诟病之处,但两位大师的真知灼见足以引导后人深思任何一种新媒介——包括自媒体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大师的思路,从技术层面切入,先以大众传媒为参照对象,厘清自媒体的形态,然后略略关照一下自媒体的意义。

二、自媒体基本形态:个性化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

从技术层面上看,大众媒介隶属于电气化、机械化的工业技术,自媒体隶属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同的技术基因赋予自媒体与大众传媒不同的形态。

1. 管理:分工的组织VS 集中的个人或小团队

工业技术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绝对短缺”(包括物质短缺、信息短缺、教育短缺等),当技术设备所释放的生产潜能超过个人或小团队能力时,通过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大众传媒的劳动分工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分工。受众将生产、发布信息的权力委托给大众传媒,自己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这一分工促使大众传媒在“延伸”人类“眼睛”(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耳朵”(可以听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同时,弱化了人类的“嘴巴”与“双手”(被动地“听”与“看”,而非积极“说”与“做”)。

第二,信息生产分解为采—编—播/发行等若干环节,交给分属不同部门的员工完成。个体员工被塑造成大众传媒组织这架大机器所需要的“标准件”,个体去留对组织生存的影响程度被降到最低。大众传媒组织亦因此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譬如《纽约时报》已经屹立了160多年;BBC也已80多岁。此外,大众传媒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边界,与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进行着外部资源交换。

自媒体准确地讲,可称为个人媒体或小团队媒体。“个人或小团体”是自媒体区别于“大众”媒体的显著标签。自媒体不再依赖细致的职能分工来提升效率,而是集内容生产、发布、接受、反馈于一体以突显“自我”。自媒体基于个人或小团队风格存在,失去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人或小团队,自媒体将不复存在。没有程苓峰,“云科技”(现称“孕峰”)便不复存在;没有罗振宇,“罗辑思维”便也会走了味。与大众传媒组织相比,自媒体对个人或小团队风格的依赖使其寿命相对要短些。

2. 营销:产品起点VS关系起点

大众传媒致力于生产公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并通过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与公众建立关系,获得公众的注意力。此即谓“先有产品,后有关系”;而自媒体则为了构建、维护关系而发布信息。

nlc202309031315

3. 规模:大VS 小

分工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实现,大规模生产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绝对短缺”问题。具体来讲,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大工厂与大商场解决了物质绝对短缺,加快了商品流转速度;在教育领域内,现代学校实现了教育普及;在信息领域内,大众传媒生产供普通民众消费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服务。在此过程中,大型制造业挤垮了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现代学校淘汰了私塾;大众传媒消灭了小型的独立制作人。大规模生产解决了“绝对短缺”,却剥夺了个人或小团队生产的乐趣。

自媒体不管是个人独立运作还是小团体运作,受制于精力,其产品规模都很有限。单条产品常常是一段短视频、音频或是一小段文字。规模不大,但有着类似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的灵活。不过,灵活也常伴随着随意,因主人失去兴趣而被“抛荒”的自媒体比比皆是。

4. 质量:标准化VS个性化

大规模生产需要标准化的机器设备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合乎普通大众的一般要求。不管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教育领域还是在信息生产领域, 标准化生产保障了产品与服务的一般质量,却损失了个性。譬如,服装厂不再量身定做,而是划分出S、M、L、XL、XXL、XXXL等几种粗略型号以适应所有人的体型;麦当劳不会根据个人口味控制炸鸡块的咸度,而是选择大众都能接受的中间数;教育不再“一对一”或“一对几”因材施教,而是分为若干年级、若干班级,由老师“一对众”讲授;现代院线制定影院管理和员工行为标准流程,并进行严格的成本和服务质量管控,为观众创造一致化的体验;报社要求记者根据新闻价值取舍信息,提供大多人都可接受的客观、公正、平衡的新闻产品……

自媒体则往往打上很深的个性化烙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个人风格。譬如 ,“留几手”的戏谑与尖刻,“罗辑思维”的哲思,“孕峰”对科技前沿的敏感等。

综上所述,从技术基因角度看,自媒体的基本形态可描述为,个人或小团队基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构建关系而小规模、个性化地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而大众传媒的基本形态则可描述为,基于工业技术,大规模、标准地生产大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的组织。图1直观显示了这两种媒介形态间的差异。

尽管自媒体与大众传媒有着不同的技术基因,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技术促使媒体不断推陈出新

在工业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大众传媒的门类由报纸、杂志扩展至广播、电视,并且每一门类的技术亦不断分化,譬如,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云电视等。

同样,在信息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应用不断出现。并且,鉴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更新,自媒体推陈出新将更加频繁。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的大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微信的冲击,而这距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也仅仅只有3年多的时间。微信目前正当红,但谁又能保证其若干年内不会凋零为“明日黄花”呢?我们虽然不太清楚未来的自媒体到底什么样,,但我们知道未来的自媒体必将以更富想象力的面貌展现在用户面前。

第二,同样受到管控

大众媒体受到组织内的自我审查与组织外主管部门的监管。从技术上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赋予每一个人“表达”的可能性,自媒体有可能摆脱组织层面的管控,但技术所释放的自由空间同样可以由技术加以反制。首先,负责网络安全的政府部门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自媒体实行有效监管;其次,自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平台、腾讯微博/微信平台等)可以有效地监测、审查甚至封杀自媒体账号。最后,自媒体人也会自我审查。2013年8月大V账号受到打击后,不少微博账号自动选择“慎言”便是例子。

三、自媒体的意义——影响人类人格、社会形态、经济权力分配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成为社会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绝对短缺”使致力于提升效率、增加供给的工业技术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对短缺”(面对众多相似选项时的无可选择)使致力于个性化生产的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

其次,主流技术的逻辑贯彻至所有社会领域。在工业时代,规模化、标准化、大型化、组织化的工业技术逻辑在物质生产领域内体现为大工厂;在教育领域内体现为现代学校;在信息领域内体现为大众传媒。目前,虽然工业逻辑仍到处可见,但信息逻辑已悄然渗透到各个领域。譬如,支持个性化生产的3D打印机对工业流水线的冲击;MOOC(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对现代学校的冲击;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的冲击。

基于上述两点,可以说,自媒体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基因对曾被工业技术所主导的信息传播领域的改写。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传媒技术为破解绝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而生。其秉持生产理念,依据劳动分工构建组织进行大规模与标准化生产——大规模生产使受众有大量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频道与节目可以选择;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在受众大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又造成了相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即多样化、个性化信息的短缺。不仅如此,大众传媒的分工机制还造成了传——受者隔裂的状态,使人的“眼睛”“耳朵”得以延伸的同时,“嘴巴”(说)与“四肢”(做)则相对萎缩。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有可能突破信息相对短缺。同时,还可能消除“传—受”隔裂的状态,使人的各种器官得以均衡发展。

人类创造的信息技术塑造着自媒体的形态,自媒体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人格特征、社会形态及经济形态。由于自媒体目前仍处于新生阶段,上述影响更多表现为问题,而非答案!

(一)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的影响

自媒体的个性化生产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随意性,而随意带来良莠不齐的质量与大量冗余信息。用户不再面临标准化产品充斥时期“丰富的”无可选择,转而陷入有无限个性化产品可供选择的困境中,这种困境会引发怎样的心理特征?用户快餐式地浏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是否会带来肤浅化、情绪化的人格特征?

nlc202309031315

(二)自媒体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自媒体打破精英阶层通过垄断大众传媒而掌控社会话语权的状况,使草根阶层同样可以获得“表达”的机会,但公众是否有能力利用自媒体理智而又富有建设性地协商公共事务?碎化、极化的媒介接触是否会导致“信息茧房”效应,进而阻碍不同意见间的碰撞,伤及民主社会的机理?

(三)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自媒体打破了大众传媒大规模吸聚注意并将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模式,使个人或小团队可以与用户建立关系(粉丝),获得关注,并将他人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虽然,目前自媒体收入没有确切数据,且看起来总量不大,但已显示出分散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趋势。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自身;另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平台。在这里,我们只看自媒体自身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1. 广告费

广告费是目前自媒体所采用的最直观、最可行的获利方式。自媒体既可以自己接单,也可以跟其他的自媒体结成广告联盟。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在文章中贴出广告的链接和信息,也可以将广告植入在文章中,还可以写广告软文。2013年4月底,“鬼脚七”开始出售微信文章后面的广告位,他从29家有意向的广告主中选出了7家,每天挂一家的广告,连挂7天,费用是每天2万元,共收入14万元。10月,“鬼脚七”尝试通过打包投放广告的模式,分别在微信、微博、千牛三个平台投放小狗电器的广告,一天的收费是5万元。2013年11月4日晚,“鬼脚七”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竞价拍卖方式,拍卖双十一当天微信公共平台文章中的推荐广告,并获得了7.8万元的收入。

2. 订阅费

自媒体可以尝试采用订阅收费的方式获得收入。目前“罗辑思维”收取会员费的方式就是订阅收费模式的典型代表。2013年8月9日,“罗辑思维”开始实施付费会员制,普通会员有5000个名额,每个200元;铁杆会员有500个名额,每个1200元。只有半天的时间,这5500个会员名额就销售一空,净赚160万元。总的来看,自媒体携带信息技术基因而来,其形态异于大众传媒且仍处变化中。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社会形态、经济权力格局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发生。

面对自媒体,我们的问题多于答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电视媒介助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篇4

面对公民信息权益的日益增长以及社会公众信息利用需求的不断扩大, 电视媒体人凭借其敏锐的信息嗅觉, 挖掘民众感兴趣的素材, 从电视媒体人特有的传媒视角展现档案原始资料, 奏响了电视媒体挖掘历史档案资源, 开启历史题材作品的号角[1]48。北京电视台《档案》就是此类节目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大陆独家讲述式纪实类栏目, 立足于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国档案机构解密的档案资料, 用现代的视角解读历史, 用独特的方式为观众提供真相。栏目的宗旨是,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视听手段, 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还原历史, 带领观众进入历史场景。相比而言,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式不能满足新时期公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因此, 档案部门通过借鉴电视媒体在资源整合、节目编排、产品开发宣传上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以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1]48。

一、从《玛丽莲·梦露死亡调查报告》说起

本文选取了《档案》一期节目《玛丽莲·梦露死亡调查报告》, 从题材的选取、节目的编排、档案的运用三个方面, 展示了北京电视台《档案》节目的特点。

1. 在题材的选取上。

《档案》节目在题材的选取上, 利用大家对名人生活的猎奇心理, 选择了一代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一生备受争议的她, 死亡真相至今难以破解。她谜一样的辛酸人生, 让人们好奇万分。可见, 吸引观众眼球的选题是节目收视率的前提和保障。

2. 在节目的编排上。

《档案》能够很快在全国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并迅速拥有一批忠实的“档案”迷, 归功于精心的节目编排。节目的预告阶段就设置了多个悬念, 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节目以生日宴会作为引子, 开始揭示了玛丽莲·梦露的死亡原因。讲述人用他那低沉沙哑的声音向人们陈述道:只是没有人知道她的生命即将消亡, 梦露是在药物的支撑下完成这场秀的。此时, 她就和自己拍摄的电影名字一样———《濒临崩溃》。

《档案》节目的舞台效果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讲述人拿着白手套, 翻阅着有关玛丽莲·梦露的档案, 仿佛带我们走进了档案馆。滥用药物?还是错综复杂的情杀?又或是另有隐情?这也是观众想问的问题。节目围绕着三个问题, 层层展开。

3. 在档案的运用上。

节目以1962年5月19日美国麦迪逊广场玛丽莲·梦露为总统唱《生日歌》这段珍贵的声像档案拉开了整个节目序幕。接着用幻灯机展示了一组当时肯尼迪总统生日晚宴的照片。一组组照片极致地体现了梦露的女性魅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 节目根据案发现场情况恢复的玛丽莲·梦露的卧室。讲述人带我们走进了梦露的房间, 仿佛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一样, 向观众陈述了梦露死亡当天的全部状况。时间人物一一俱全, 让人不得不感叹节目制作组在收集档案信息方面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关于梦露的死亡原因是否是滥用药物, 节目提供了玛丽莲·梦露体内毒素检验报告和死亡证明两份关于其死亡的重要档案。档案作为可以触摸得到的唯一的, 也是最真实的历史片断, 极大增强了节目可信度。我们可以看到, 档案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运用。

二、电视媒介在信息资源开发方式中的独特优势

电视媒介在信息资源开发方式中, 在受众面、时效性、传播的影响力、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和市场化的运作等诸多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1. 受众面方面。

电视置身家庭之中, 日复一日地定期传送各类节目, 使绝大多数观众已近把收看电视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在长期的信息接收过程中, 观众因自己的一定的情感投入而对某些节目在潜意识里面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电视以其大众化和平民化,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娱乐工具之一。现阶段的电视传播已经突破了面向大众的单向传播模式, 形成了多层次、多网络、纵横交错的传播结构。从宏观上看, 整个电视传播为社会提供着更加周到的服务, 电视传播的触角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各个社会角落和社会群体之中, 电视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2]84。

2. 时效性方面。

电视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视拥有最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手段。作为一种现代电子媒介手段, 电视媒介利用电波进行信息的传送, 可以在同一时态内实现信源———编码———发送———接收的全过程, 从而实现超越时空界限的即时传播。电视新闻传播具有最强的时效性, 这是它与其他新闻传媒相比最大的优势[2]79。

3. 传播的影响力方面。

在电视出现之前, 受众是通过文字、照片或声音来了解传播者的传播内容和意图的。电视的出现, 将人际交流的全方位引入大众传媒的媒介形式, 突破其他传媒不能展现传播者可视形象的局限, 将无言的信息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 很容易把人们的心理卷入屏幕上的交流当中, 建立电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电视因其最接近人们日常生活方式, 最易获得人际传播的效果。从长远来看, 电视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2]85。

4.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方面。

随着信息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人们对档案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显得越发紧要和急迫。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化媒介的出现, 以其自身的现代化的手段, 推动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跨越到一个新层次: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上, 通过现代化手段全面深刻地把握用户的市场需求, 深层次、多途径地挖掘信息资源, 让真正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从档案中游离出来;在信息产品发布利用上, 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有线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播放;在信息发布的对象上, 面对社会公众开发的公共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公共电视台等传播媒介进行大范围的展播, 面对特定用户群体开发的题材可以通过手机付费电视、付费电视频道、网络电视收费频道等方式提供利用[1]50。

5. 市场化的运作方面。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开发产品的服务性工作。因此, 必须以用户的满意度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电视媒体在信息产品的开发中, 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 以专业化的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技术为支撑, 注重用户分析和用户信息的采集;在信息产品的发布上, 通过电视专题栏目和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多种形式, 进行面向公众的市场化信息发布;在信息产品的宣传上, 前期通过预告短片、有奖竞答的方式, 引起观众的关注, 后期可以通过制作档案资源光碟产品, 作为宣传材料, 进一步满足人们利用研究的需求。电视媒体凭借其成熟的运作模式, 将市场化的信息采集加工、发布和宣传有效结合, 真正做到以用户为市场, 作为信息产品开发的基础、不竭源泉和动力。

三、启示

通过分析电视媒介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独特优势, 我们由此展望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方式和新平台。

1. 联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方式。

档案部门与媒体联合制作档案资源开发产品, 借助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受众面上、时效性上、传播影响力上以及现代化技术运用上和市场化运作上的独特优势, 以此扩大档案社会影响力。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发展, 为我们打开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新思维———引入合作机制, 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发, 是我们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方式[3]13。

联合开发方式在国外信息资源开发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实践。英国的A2A (Access to Archives) 数据库是联合开发的典型代表。这个数据库由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以及其他两个基金共同合作完成。A2A数据库提供了从公元900年至今的共计340个档案库房的目录。档案的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档案馆, 还包括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等。

档案馆面对用户需求难以把握、馆藏资源不足、人力财力薄弱等诸多问题, 引入联合开发机制, 有利于减轻档案馆独立开发的风险, 拓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空间,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4]145。

2. 新媒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平台。

电视媒介不仅仅借助传统的有线电视形式, 还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形式, 宣传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媒体的出现, 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在整个信息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 新媒体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平台, 有助于档案信息开放及档案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共建共享。手机档案馆和微博档案馆是新媒体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典型运用。

手机档案馆通过在档案馆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 将档案馆服务延伸到手机客户端,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检索档案信息, 档案馆也可以向用户推送特色服务, 实现双向交流。手机档案馆是档案馆增加与用户互动的新途径, 是档案馆扩大外延服务的新尝试。在服务主动性方面, 手机档案馆改变了传统档案馆的被动服务方式, 主动利用手机平台为用户提供相关档案信息, 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利用的及时性方面, 手机档案馆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同一档案文件的利用需求。在资源广泛性方面, 手机档案馆比传统档案馆提供更为全面和广泛的档案信息资源和现行文件资料。

在维基百科中, 微博被定义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 (通常少于200字) 并公开发布的博客的形式, 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微博以其简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 在娱乐、科技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 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馆紧跟时代潮流, 开设微博, 揭开了档案馆神秘的面纱, 改变了档案馆长期以来的刻板形象。从用户角度而言, 利用者通过“关注”、“转播”、“分享”档案馆发布的动态信息, 扩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 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从工作者角度而言, 不仅可以通过用户的关注度了解社会公众的档案需求, 而且可以通过档案馆员之间互通微博加强馆际合作, 促进学术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小军.电视媒介阈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山西档案, 20109 (2) .

[2]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2002.

[3]章燕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关键性障碍分析及对策思考[J].浙江档案, 2006 (6) .

信息媒介 篇5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整合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化教育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对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解决疑难点问题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初中; 语文课堂; 信息化; 应用;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媒介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方便,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也给课堂带来了新的变化,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 也给初中语文课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本文总结了笔者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 对信息化媒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2利用信息化媒介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 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观享受,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感觉语文课堂的学习不在是单一枯燥的, 他们慢慢融入到课堂中, 愿意在语文课堂中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发言, 这显然非常符合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满足感,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例如在讲解施耐庵《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 笔者让学生们课下先熟读课文, 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些关于《水浒传》的故事和文字介绍, 让学生自己当一次梁山好汉, 给大家介绍展示自己在课下学到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 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们找到的资料丰富多彩, 通过分享使大家掌握了更多知识, 老师再进行课文讲解, 使学生们对文章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学习起来也变得轻松自如。

3通过运用信息化媒介促进教学, 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 需要靠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不同, 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的感知能力、写作能力都是有差别的,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疑难问题不好总结, 知识点零散。面对这样的问题, 笔者采用信息技术媒介进行语文教学, 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点, 转换学习内容的变现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语文的感知能力。

古诗词的教学可谓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古诗的语言精练、内容丰富、还有一些古诗带有深刻的背景和历史印记, 这些都使处在现在社会的初中生学习起来感觉十分费力。为了帮助学生啃下这块硬骨头, 笔者在讲解古诗词时, 会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和古诗相关的时代背景介绍视频, 让学生对古诗所处的大环境有充分了解, 再利用幻灯片播放图片呈现诗歌内容, 这样使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也会加深印象。另外学习完课堂内容后, 笔者还会让学生利用信息媒介去搜索一下同一位诗人的其他诗词内容, 通过对比总结, 慢慢摸索出学习古诗的规律和方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利用信息化媒介,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 这就要求改变老师是课堂主宰, 一切都是围着老师的思路走, 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可以实现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兴趣进行学习, 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大家分享, 促进共同进步。在进行课文讲解之前, 笔者也会根据课文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 让学生先利用所学知识和信息媒介自我学习解决问题, 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在让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媒介学习, 丰富了课外知识, 增长了见识

语文的学习, 不仅要求在课堂中掌握重点难点, 还要大量的阅读, 丰富课外知识, 这样对写作文以及提高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以前由于资源匮乏, 教学材料单一, 所以形成的教学模式比较古板, 学生进行课外充电的机会比较少, 能补充的课外知识非常有限。现在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查漏补缺, 还可以丰富更多的课外知识。笔者除了让学生们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学习知识外, 也会根据课堂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补充相关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增长更多的见识, 还会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总结, 积累作文素材。通过长时间的坚持, 笔者发现学生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进行语文学习的方法, 文字素养也提高了很多。

6结语

伴随着新课改的脚步, 信息技术已经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和平台, 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会为今后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蕾。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信阳市区初中为例[D].信阳师范学院, 2016.

[2]马庆。浅谈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 2013 (9) :93.

[3]朱敬丰。浅谈如何运用网络优化语文课堂[J].学周刊, 2015 (5) :39.

浅论信息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篇6

关键词:信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到近代的视听媒体,通讯卫星的使用,再到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新媒体的出现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生产方式的变化无不与人类教育和学习活动的每一次进步息息相关,媒体已不仅仅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它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盛行,接触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自由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自1997年发端以来,至今已经历了16年时间。当我们回首这段发展历程时,不能不感谢这一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卜卫和宋小尉研究员。2008年以后,研究这一领域的国内学者逐渐增多。2011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一月,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六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七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十月八日,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十一日闭幕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蔡帼芬说,中国的媒介环境日益变得丰富,公民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势在必行。这种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十二月,由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的“2011媒体与青少年论坛”在上海召开。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从最初的酝酿时期进入启动和发展时期。

一、媒介素养及其实质

目前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各大组织和研究机构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对媒介素养要领的理解为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概念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素材。

加拿大电影管理委员会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以提高个体对如下过程和原理的认识和使用为目的的教育:媒体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义,如何组织,如何构建现实。

加拿大人巴里·邓肯认为媒介素养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对如下事物形成广泛而有批判性的理解:大众媒体的本质;这些媒体所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他们的影响。更具体而言,就是增加学生对媒体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义,如何组织,如何构造现实等问题的理解,并自然的运用这些知识。此外,媒介素养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媒体产品的能力。

美国媒介素养协会在其主页上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媒介素养使人们在面对用图像、语言和声音呈现的范围逐渐宽泛的信息时,成为一个有鉴别和批判能力的人,一个有创造力的生产者或制作者。它是人的文化修养在媒体信息和技术中的熟练运用。包括使用各种媒体获取,分析,评价,交流的能力。

加拿大媒体教育专家Trent Think Tank于1989年在国际媒体教育会议上提出媒介素养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解释,分析,评价和产生交流的能力。这个定义十分全面的概括了前面几个定义的内容,对媒介素养一词的界定简洁而准确,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

关于媒介素养,著名的加拿大媒体教育家Father John 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的八个基本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类媒体信息的批判性解读,二是利用各种媒体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生产的传播。而以上所牵扯至各种能力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标而服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解各种媒体运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媒介素养的这两个方面都有需要的,只有具备媒体运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解释,分析,评价和产生交流。

二、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内容是把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子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媒体的权利交给少年儿童,帮助他们理性地辨别各类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媒介素养教育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媒介世界的防身术”。相对于欧美国家及港澳地区,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及实践运作的初始阶段。但目前来看,国内学界对此大致达成共识:媒介素养教育一般针对的是受者。因此,把传者素养和受者素养区分开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归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

可以概括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一种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中,传媒素养的提高是传媒教育的核心目的和最终结果。

(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所以对于接受这项教育的人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它使普通人掌握媒介传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知道怎样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生活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让其真正享受到信息社会的便捷与乐趣。

在中国,随着各种媒体的普及和空前繁荣,尤其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青少年能够接触和使用的媒体日益增多,名种媒体信息更是良莠不齐,因此培养青少年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相关调查显示,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的活动的(看电视、阅读书刊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青少年的比例高达75.2%,青少年网民占了网民总数的82.1%,北京、广州等地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这些数据表明,当代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非常频繁,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

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去认识、识别、取舍、利用、反馈和生产媒介信息成为必备的社会素养。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这种媒介素养,因为他们缺乏成熟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前容易成为信息的奴隶,从而惰化自己思辨和梳理的能力;面对色情、暴力等负面消极的东西,容易被导入误区,受到腐化,影响身心健康。“媒体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习者正确地读懂媒体,正确地使用媒体。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解读各类媒体信息并能够创造性的利用各类媒体为自己的信息传播服务。围绕这一中心,学生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媒介素养的八个基本观点,进而了解各类媒体的编制,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各类媒体的运作过程,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一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并浓度用适当的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学会问问题入手,通过问题进一步的挖掘媒体信息更深层的内涵。在这一点上,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Elizabeth Thoman 提出了适用于一切媒体的五个基本问题:(1)是谁编制的这条消息,他们为什么要发送这条消息?(2)他们使用了什么技术和技巧来吸引我的注意力?(3)这条消息代表了或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观点?(4)别人理解这条信息跟我理解会有什么不同?(5)这条信息的哪些内容被省略了?学习者可以在这此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取得对某条消息的进一步认识。

媒介素养教育在大、中、小学校的普遍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具体操作问题,包括传媒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中小学已有课程在内容、任务、时间上的衔接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特色,传媒教育的质量评价等;另一方面是思想认同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实践层面也还未引起行政领导、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

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媒介信息的制作规则和制作形式,如了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区别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的制作流程,能熟练地使用电子传播媒介与同伴、专家和公众进行交流与协作,会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与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第二、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能够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评估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并能将其发展为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策略;第三、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媒介产品,引导他们对媒介产品作美学的欣赏和社会学的评析,使他们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第四,了解媒介的性质,学习信息传播技巧,知道怎样监督媒体信息的传播,怎样向媒体反映意见;第五,帮助学生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怎样根据需要选择媒介,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这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向现代公民提供生存于信息时代的技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能促成一种开放的、健康的、有效的免疫机制,使人们与媒介、信息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一种通识的素养教育,这种素养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只是在不同人群中的要求有水平层次上的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通过传媒,尤其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来接受传媒信息、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已经是越来越便捷、频繁和有吸引力了。只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他们还缺乏对外界信息的自觉识别和判断能力,从而易受传媒信息的暗示和牵制,甚至被一些不良传媒信息所误导而走上歧途。所以,广大学校实施切实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必需的。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时代下的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更是目前的基础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和要素,但目前国内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媒介素养教育应借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东风。充分利用住处技术所提供的多种媒体手段,渗透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当中,为学生顺利步入信息时代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传媒,现代潘多拉宝盒》,《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喻国明.河北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

信息时代教育媒介生态环境初探 篇7

媒介生态, 指的是媒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这种状态包括媒体之间所形成的平衡结构和整个媒体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1]。媒介生态环境, 指的是媒介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环境, 是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生存发展的环境与空间, 包括媒介与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媒介内部要素结构状态, 是媒介与社会之间有机关系的集合体[2]。教育媒介生态环境指的是教育媒介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环境。

对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有关教育媒介自身与人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以及四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涉及到教育媒介———人———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个由教育媒介、人、社会环境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教育媒介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不但与社会环境 (政策法规、文化范式等) 相互影响, 同时与由教育信息、教育者、受教育者所构成的现实环境密切相关。这些关系及其影响可以促进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可以导致它的失衡, 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现状

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但促进了教育媒介自身的发展, 同时改变了教育媒介背后的社会环境, 也引起了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些变化与发展在促进教育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失衡, 主要表现在:

1. 网络教育信息质量影响了网络作为跨时空教育媒介的实效

在信息社会, 信息量呈指数函数增长, 冗余信息和过时信息充斥整个网络, 干扰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筛选和确认。在教育信息方面,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仍有待开发, 而低水平重复开发的教育资源充斥网络, 使人们不那么容易获得高水平的资源, 从而无法有效地支持教学。同时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少, 使人们获得这些资源的搜索成本或金钱成本 (付费资源) 偏高, 影响了网络作为跨时空教育媒介的实效。

2. 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泛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力推广, 信息技术在各类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在某些方面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滥用。这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为响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号召, 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并没有对具体课程进行深入地设计与分析, 没有对具体课程是否适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进行考量, 从而没有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有时还导致效果大不如前。

3. 对现代教育媒介热捧的同时对传统媒介无情的摒弃

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改变, 导致了现代教育媒介的产生。现代教育媒介对呈现教育信息、丰富教育资源、传递教育信息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但并不能以此而对传统媒介 (黑板、粉笔等) 进行全面地摒弃。传统媒体在教育信息呈现速度、教育资源量上存在它的局限性, 但在促进师生感情交流方面有着它独特的优点。因此, 对于传统教育媒介与现代教育媒介只取其一的极端手法有待商讨。

三、促进教育媒介生态环境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任何系统, 只有它的内部与外部达到平衡的时候才能发挥整个系统最大的功效。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利于教育生态系统最大功效的发挥, 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促进教育媒介生态环境平衡, 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也需要处理好媒介系统中的一些关系。

1.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

有关教育部门可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有效地引导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 并整理现有网络质量低的教育信息资源, 同时公布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相关的质量标准。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互联网上垃圾信息, 而且能解决信息超载、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共享能发挥网络作为教育媒介的独特优势。

2. 处理好教育媒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我们选择一种教育媒介并不是因为这种教育媒介是新的、现代的, 而是因为这种教育媒介符合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学习特征, 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因此, 教师在选择一种教育媒介的时候应该思考为什么要用它?不用行吗?如果实在要用, 应该怎么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不加思考盲目地滥用。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 还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迷失, 从而对技术产生负面的评价, 走向另一个极端。

3. 处理好传统教育媒介与现代教育媒介的关系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媒体观念。对媒体来说, 没有一种全能的媒体。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 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每种媒体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习。现代教育媒体无论技术多么先进, 它都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新兴教育媒体不能取代传统的教育媒体。在教学中, 二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 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 新兴教育媒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现代教育媒体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取决于它与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应用的方式是否正确, 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现代教育媒体就一定能促进教学[3]。

4. 处理好媒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现代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受教育者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源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但并不说明这就足够了, 它促进了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但真正考验一个受教育者是否真的理解了教学内容, 还是要看他是否懂得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从理论到实践,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因此, 现代媒体为受教育者提供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可以取代实践教学。在物理、化学和其他的动手学科, 利用虚拟实验等在实验设施不齐全落后的学校固然有一定的优势, 但能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更有利于教学。

总的来说, 教育媒介是教育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影响到整个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通过制定法规为教育媒介的利用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 并处理好以上的三种关系对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国强.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媒体不作为[J].青年记者, 2007, (8) .

[2]孔德明.论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构建[DB/OL].http://news3.xinhuanet.com/zgjx/2007-06/20/content_6268367.htm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篇8

新媒介是“以全新的技术实现既往未有的传播功能, 或对既存媒介在传统技术与功能上实现了某种质的超越的媒介”[2], 在新媒介的发展历程中, “新”只是一个与“旧”相对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 新媒介概念在日本盛行的时候, CAPTAIN (文字图形信息网络) 、都市型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被看作是新媒介, 而进入21世纪后,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宽带互联网、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动电话则成为新媒介的主要代表。

从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到建设国民主权社会, 从CAPTAIN到3.9G移动电话, 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新媒介提供了表现的舞台, 而不断创新的媒介形态也在引领与支撑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阶段———新媒介的兴盛 (1984年—1994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信息社会的概念及理论在日本逐渐扩散, 日本政府也开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信息化的实践。以当时的邮政省和通产省为主, 相继在东京郊外的多摩新城和奈良的东生驹市等开展了影像信息传输等试验。这些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为80年代新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4年被称作日本的“新媒介元年”。在这一年, 日本国会通过了《电子通信事业法》《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法》以及这两个法律的《关联完善法》等所谓“电电改革关联三法”, 确立了电子通信事业的竞争体制, 与此同时, 日本政府加大了机构改革的力度, 如作为信息通信主管部门的邮政省, 设立了多个以信息通信为主的新媒介技术的研究、调查、开发机构与组织。

1984年2月6日, 时任首相中曾根在施政演说中提出“要积极促进高度信息社会的实现”, 同时设立了首相的个人政策咨询机构“关于高度信息社会的恳谈会”, 并于10月26日提出了最终报告书;自民党信息产业振兴议员联盟在1984年10月19日提出了“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建议”;邮政省制定的“通信政策大纲” (1989年后改为“信息通信政策大纲”) 中, “新媒介的振兴”被列为1985年度政策重点的第一位, 1986年度的重点则包括卫星广播和都市型有线电视等[3], 新媒介成为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

在这一阶段中, 作为邮政省重点推广的新媒介, CAPTAIN于1984年11月30日开始在首都圈和京阪神地区提供商用服务;都市型有线电视则于1987年4月1日在多摩正式开播;卫星电视也于1984年5月由NHK开始试验广播, 1987年开始24小时广播;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服务于1988年4月19日正式开始在东京和名古屋、大阪之间向签约的29家单位提供;文字播送业务于1985年11月29日由NHK正式开始, 12月其他的几家电视台也相继开播。播送的节目包括新闻、天气预报、道路交通信息、股市行情、娱乐指南等;高清晰电视 (Hi-Vision) 的实用化播放试验则于1994年11月25日开始。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阶段———多媒介时代的到来 (1994年—2000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经济泡沫的破灭使日本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 而同时期的美国却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信息产业, 特别是在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指引下, 掀起了新的信息化浪潮。伴随着高带宽、双向通信的“信息高速公路”向日本袭来的还有“多媒介” (多媒体) 。一时间多媒介取代新媒介成为热门词语。

面对汹涌而至的新的信息潮以及已经在信息化方面落后于美国的现状, 日本政府感觉到了危机并开始积极应对。1994年5月, 通产省发表“高度信息化方案”, 把1994年确定为“多媒介元年”。1994年8月2日, 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设立“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的决议, 由首相 (时任为村山富市) 担任本部长, 内阁官房长官、邮政省大臣和通产省大臣担任副本部长, 其他阁僚为成员, 以推进高度信息通信社会的建设, 以推动信息通信相关的国际合作。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在1995年2月颁布了作为今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的“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基本方针”。方针认为,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是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 它要实现人类知识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创造、流通以及共有, 使生活与文化、产业与经济、自然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这一系统将取代发生了制度疲劳的原有系统, 促生“信息革命”的变革潮流, 扩大经济的疆界, 促进全国范围的均衡发展, 实现真正宽裕和丰富的国民生活。

1996年8月,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做出了推进“文件的电子数据保存”“申报与申请手续的电子化与无纸化”的决定, 以提高行政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各省厅之间从1997年1月开始利用电子邮件来传递行政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电子邮件的运用、以手机为首的移动信息终端的普及、全球性的移动通信的出现, 以及之后的电子商务的实用化等新情况的出现, 1998年10月,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对基本方针进行了修订, 提出了民间主导、政府完善环境、发挥国际共识基础上的主导权等三个原则, 并以普及电子商务、实现电子政府、增强信息学习、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四方面作为当前的目标。

在这一阶段, 移动通信开始进入第一次高速发展期。到2001年3月, 日本手机用户超过6000万户, 达到约2人1台, PHS用户超过580万户, 达到约22人1台。此外, ISDN的信道数也达到了970万[4]。

在1996年通信卫星开始数字广播后, 2000年12月, 广播卫星也开始了数字广播。

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 (2001年—2005年)

这是以第四媒介———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社会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伊始, 2001年1月6日, 小泉纯一郎对日本政府机构进行了战后规模最大的改革, 政府部门从原来的1府22省厅压缩为1府12省厅, 其中, 主管信息通信的邮政省和自治省、总务厅合并, 成立了总务省, 原邮政省的所有事务均由总务省承继。根据不同时间段建设重点的差异,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

“e-Japan战略”———高度信息通信网络基础的完善。虽然早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在20世纪末期以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为中心的信息通信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发展过程中, 日本不仅落后于众多欧美国家, 甚至与“亚洲四小龙”相比在不少方面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为改变这一状况, 日本开始把推进IT革命放到政府战略的高度, 实施“IT立国”。

2000年7月, 日本政府把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改为“信息通信技术 (IT) 战略本部”, 同时, 组成由索尼公司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担任议长的“IT战略会议”, 以促成全体国民能够享受IT革命的恩惠, 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立国”为目标, 汇集官方与民间的力量, 进行战略性的研讨。

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本部于2000年11月提出了“IT基本战略”, 而“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 (即IT基本法) ”也获得国会通过并于2001年1月6日起实施, 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建设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根据“IT基本法”, 2001年1月6日成立的“高度信息通信网络推进战略本部 (简称IT战略本部) ”取代了信息通信技术 (IT) 战略本部, 本部长依旧由首相担任。2001年1月22日, IT战略本部在“IT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作为IT国家战略的“e-Japan战略”。

“e-Japan战略”以5年内建成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为目标。通过这一国家战略, 把日本建设成一个知识创新型的社会, 这个社会能使国民所拥有的知识相互发生碰撞, 进而萌发多种多样的创造性。2001年3月, IT战略本部第三次会议将“e-Japan战略”具体化为“e-Japan重点计划”, 对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 也就是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作了更详尽的描述:

第一, 是所有国民均能享受IT的好处的社会。5年内至少3000万家庭可用低廉的费用常通高速互联网, 其中1000万为超高速互联网 (30~100Mbps) , 而且2005年的互联网个人普及率比现在提高60%。

第二, 是实现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和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社会。

第三, 是国民生活舒适和丰裕、区域社会具有丰富个性及充满活力的社会。

第四, 是为全球范围的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实现做出国际贡献的社会。

在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建设中, 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无疑是基础。根据“e-Japan重点计划”, 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的具体措施包括互联网的完善、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相应制度的完善、地理信息差异的纠正等。

到2002年10月, 日本高速互联网可上网家庭数约5800万户, 其中DSL方式约3500万户, 有线宽带方式约2300万户, 而超高速互联网FTTH的可上网家庭数达到1600万户, 已大大超越了“e-Japan战略”所制定的相关目标。另外, 高速和超高速宽带互联网的实际签约使用数从2000年3月的约22万户增加到2003年3月的约943万户[5]。虽然签约使用者人数增长迅速, 但利用率却偏低。

“e-Japan战略Ⅱ”———IT的应用。2003年7月2日, IT战略本部正式发布了“e-Japan战略Ⅱ”, 认为经过两年的努力, “3000万户家庭上高速网、1000万户家庭上超高速网”的互联网利用环境的目标已经完成, 上网费用达到世界最低, 电子商务及与电子政府相关的制度也基本得到完善, 支撑目标社会的信息通信基础基本完善, IT战略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即从“IT基础完善”转向在此基础上的“IT应用”, 建设一个“健康、安心、感动、方便”的社会。

到2005年底, 日本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6.8%, 上网人数约为8529万人, 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利用率为57%, 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数首次超过使用计算机上网的用户数。2005年度末 (2006年3月) 的宽带用户数也达到约2330万户[6]。日本已实现了“e-Japan战略”所提出的目标。

遍在网络社会建设阶段———遍在网络与数字技术 (2006年—2009年)

“IT新改革战略”———遍在网络社会的建设。在完成“e-Japan战略”后, 2006年1月19日, IT战略本部推出了“IT新改革战略”, 发出了新的改革宣言:2010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由IT而起的改革, 把日本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人人自主参与社会活动的协作型IT社会。这个社会首先应该是在确保安全和保护隐私等的前提下,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如何、无论是谁”都能轻松使用IT的遍在 (Ubiquitous) 网络社会。

实际上, 日本总务省在2004年12月就提出了以实现遍在网络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政策”, 建立不分有线与无线的、无缝的遍在网络。

如果说总务省的“u-Japan政策”是侧重于技术角度对建设遍在网络社会的一种预演, 则IT战略本部的“IT新改革战略”就是国家整体视点下遍在网络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

根据“IT新改革战略”, 今后5年的IT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发挥IT的结构改造力, 解决日本社会现存的各种问题;2.支撑IT结构改造力, 完善遍在网络社会的基础;3.向世界发出日本的声音并为国际社会作贡献。

但是, 正当日本沿着“IT新改革战略”所确定的路线, 通过每年制订的重点计划及相应的细则、路线图等进行着遍在网络社会建设时, 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以美国为源头席卷全球, 同时,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原来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在美国、英国、韩国等相继开始研讨与制定应对金融风暴、聚焦数字技术的新战略后, 日本IT战略本部也在2008年12月决定不再等待“IT新改革战略”的原实施期限到期而立即开始面向2015年的新的中长期战略的讨论与制定。

从“三年紧急计划”到“i-Japan战略2015”———迎接数字新时代。由于新的战略制定需要时间, 但金融风暴却来势凶猛, 为了克服眼下的经济危机, 日本IT战略本部决定在新的中长期战略出台前, 先在2009年3月底前制订应对经济危机的三年紧急计划。

2009年4月9日, IT战略本部发布了“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三年紧急计划”, 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 能够走出经济危机, 改善雇用状况, 发挥数字技术的创造力, 奠定未来数字社会的基础。

2009年7月6日, IT战略本部正式颁布了新的发展战略———“i-Japan战略2015”, 这一战略涵括了“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三年紧急计划”的基本内容, 其主旨是实现国民本位的、任何人都能实际感受数字技术带来的好处的“数字安心与活力社会”。

“i-Japan战略2015”将重点放在数字技术上, 包括使用更容易的数字技术、突破数字技术的应用障碍、确保放心地使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技术与信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来实现新的日本创造等。

但是, “i-Japan战略2015”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 日本的政局就发生了改变, 长期垄断政权的日本自民党在2009年选举中输给了民主党, 2009年9月日本诞生了首个非自民党政权。执政理念的不同势必影响到政策的制定以及战略的实施, 政权更迭也使日本的信息化建设发生了转变。

国民主权社会建设阶段———新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2010年—)

2009年12月30日, 日本新政权的内阁会议通过了“新成长战略 (基本方针) ”, 认为过去的依赖公共事业、尊崇市场原理的成长战略是失败的, 需要实施以需求引导的新成长战略, 这样才能使日本重现昔日辉煌。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 2010年6月18日, 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到2020年的“新成长战略”。

“新成长战略”要实现“强经济、强财政、强社会保障”的目标, 在经济、财政与社会保障一体化重建的过程中, 重点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就是“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立国战略”, 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新技术创新的基础,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新成长战略”指导下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自然也发生了变异。2010年5月11日, IT战略本部在其颁布的“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中明确指出, 本次的信息通信技术战略 (IT战略) 不是过去的IT战略的延长线, 而是为建设新的国民主权社会, 由支撑非连续性飞跃的重点战略所组成的新的战略。

根据“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 在国民主权社会建设阶段将要发挥支撑作用的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媒介主要包括:新一代光网、下一代无线网、云计算、下一代计算机、智能电网、机器人、下一代半导体与显示器等的革新的设备、嵌入式系统、3D影像、语音翻译、软件工程等。

以“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为基础, IT战略本部在2010年6月制定了实施“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的工程表, 把整个工程划分为短期 (2010年、2011年) 、中期 (2012年、2013年) 、长期 (2014年以后) 三个阶段, 以年度为单位, 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对各省府在实现重点措施中的具体做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方式等作了明确的界定。而且, 每年均根据前一年的执行情况对工程表进行修订。如2011年8月, 根据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的信息通信状况以及地震后的恢复与振兴需要, IT战略本部认为, 针对本次地震的海啸信息可能未充分传达到居民而造成避难迟缓的指责, 必须对灾害发生后的地震信息、避难信息等如何及时正确地传达给居民的方式方法进行重新研究, 因此, 对于震前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就不能仅仅是修复了之, 而是要以强化防灾无线等防灾信息基础为首, 从防灾对策出发来构筑新的城镇基础, 完善与之相应的多层性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 才能吸取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 强化全社会对灾害风险的应对能力, 灵活运用迄今IT战略所获得的成果, 使信息通信技术的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012年7月则根据电子行政、医疗信息化以及个人号码制度等的实施情况对工程表进行了修订。

2010年3月, 日本的宽带互联网家庭覆盖率 (有上网可能) 超过了99%, 其中超高速宽带的家庭覆盖率为91.6%;2011年末, 日本的互联网用户达到9610万人, 人口普及率为79.1%[7];到2012年6月, 日本的宽带互联网签约用户数达到4181.5万, 其中超高速宽带FTTH用户达到2283.9万[8]。另外, 2012年9月末, 日本移动电话 (含手机和PHS, 即小灵通) 的用户签约数达到13678.7万, 其人口普及率为106.8%, 其中3.9G用户达到了728.9万。而由于3.9G的迅速推广, 3G用户的比例则从2012年6月末的99.98%降到了9月末的94.5%[9]。

参考文献

[1]吉沢英成.情報文明学の構想——高度情報化社会と文明の共存[M].東京:以文社, 2002:127.[1]吉沢英成.情報文明学の構想——高度情報化社会と文明の共存[M].東京:以文社, 2002:127.

[2]吴小坤, 吴信训.美国新媒介产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3.[2]吴小坤, 吴信训.美国新媒介产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3.

[3]電気通信政策総合研究所.わが国における情報政策の展開——情報化の理論と施策[R].1991:121.[3]電気通信政策総合研究所.わが国における情報政策の展開——情報化の理論と施策[R].1991:121.

[4]総務省.平成13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4]総務省.平成13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5]総務省.平成15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5]総務省.平成15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6]総務省.平成18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6]総務省.平成18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7]総務省.平成24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12-7-19]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h24/pdf/index.html.[7]総務省.平成24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12-7-19]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h24/pdf/index.html.

[8]総務省.電気通信サービスの契約数及びシェアに関する四半期データの公表[EB/OL]. (2012-9-27) [2012-11-12]http://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04_02000044.html.[8]総務省.電気通信サービスの契約数及びシェアに関する四半期データの公表[EB/OL]. (2012-9-27) [2012-11-12]http://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04_02000044.html.

信息时代与媒介企业管理环境构建 篇9

一、顺应政治因素, 提升媒介企业的宏观管理环境

政府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和直接管理, 媒介企业从事管理时首先要把党和政府摆在首位, 因为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制约和规范媒介行为。政治因素对大众媒介的环境影响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媒介企业体制的影响, 媒介企业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企业的所有制。作为媒介企业体制的重要焦点, 媒介企业、政府和公众三者间的关系, 其基本面貌由政治体制决定, 媒介企业体制则将其明确体现。政治体制对媒介企业体制的制约和规定相对宏观。总之, 政府环境对媒介企业管理的影响有直接性、不可抗性、艰巨性的特点。如在每天晚上黄金时段不允许播出色情、凶杀、暴力及国外影片, 这些影片应当在较晚时段播出, 这就充分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心智, 以免受到不良影响。政府制定专门的媒介政策影响媒介企业, 让媒介企业可以在良性的宏观环境中健康发展。媒介企业在管理时必须准确地把握国家及政府的举措和变化, 顺应政治环境而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媒介企业的首要任务还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正确充分地利用、适应媒介企业环境面临的政治因素, 无疑对媒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并能提高媒介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透视经济因素, 调整媒介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

政治因素始终是决定媒介企业管理制度的根本力量, 经济因素则不断推动着媒介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运营管理制度的变革, 政治和经济对媒介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各不相同, 从政治的影响看, 通过核心不变的制度来保障媒介企业满足政治需要的前提, 而从经济的影响看, 媒介企业日益在市场化道路上谋求发展之路。一般来说, 政治因素对媒介企业宏观管理制度起决定作用, 而经济因素对媒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影响相对更大些, 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直接推动力, 促使媒介企业走向市场化的新道路。媒介企业也受自身的经济利益驱动, 随着政治因素对媒介影响的适度调整, 快速地释放和体现出来, 除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外, 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等方面的功能逐步获得确认, 媒介企业为实现自力更生的经济独立, 追求效益的利益驱动凸显, 必然探索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尤其是经营制度的创新, 从广告制度到发行制度, 再到管理机制, 中国媒介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逐个实现突破。例如, 经历了长期由国家提供财政资助的过程后, 1985年, 河南的《洛阳日报》第一个大胆走自办发行的道路, 经过10多年的实践, 报业发行经营正形成适合国情的多种发行所有制、多种发行方式并存的多渠道发行格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各种形式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也在实践中被探索, 其中尤以《羊城晚报》率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被众多报社效仿。中国的媒介企业管理不仅要将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利益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起来, 并将承担社会责任置于首位, 而且还要将完成宣传任务纳入自己的目标系统, 并予以优先考虑。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将促使媒介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自我调控, 以利媒介企业的强势稳步发展。

三、提高技术含量, 促进媒介企业管理的多层环境

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不仅改变了媒介企业的面貌, 更改变了信息传播运动的面貌。为了提高媒介企业管理的水平, 可以从技术的多层性考虑:第一,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吸取专业的媒介企业管理人员。媒介企业的管理主体还是人, 想要将媒介企业管理好, 媒介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容小觑。提高媒介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也就能提高媒介企业组织管理的素质, 媒介企业工作者是专业人员而不是行业人员, 因此, 媒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应该特别严格, 媒介企业工作者必须经过传播和媒介教育的特殊训练, 或通过专业考试, 拥有专门知识和技能, 有从事媒介企业工作的资格和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媒介企业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第二, 把握先进技术, 为媒介企业管理服务。信息时代, 谁先抢占先进的技术, 谁就为最后的胜利取得了先机, 运用先进技术来管理媒介组织, 是适应媒介企业全球化这个大环境所必需的手段。特别是引入互联网、手机等新传播手段, 老式的传播方式在信息时代显得力不从心, 革新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 对媒介企业的基本环境多层性和发展趋势特征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制定出与媒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媒介管理目标。只有不断进行创新, 媒介企业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 并容易获得竞争优势。没有创新, 媒介企业就会停滞、衰退以至于被淘汰,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是新世纪中国媒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法宝。第三, 适应国际国内的媒介环境多层性, 懂得利用国外先进管理模式。“你无法改变环境, 那么你就适应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企业充分利用政治、法律、经济等因素,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媒介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力雄厚的全球媒介企业都是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综合媒介企业, 未来中国媒介企业将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传播手段, 逐步由单一媒介向混合媒介发展, 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迈进, 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多角经营, 大幅度提高广告以外的多种经营的经济效益。第四, 完善媒介企业管理的法规环境。我国在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没有整体的系统的对媒体进行法律监控和保障。应进一步对媒体进行统一的法律界定, 解决技术划分和行政管理划分差异较大的问题, 消除媒体划分中严重的割裂、重叠现象, 从而改变多头管理、交叉管理严重的局面。

四、培养媒介素养, 营造媒介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

大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是媒介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 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面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消极文化倾向的影响, 人们开始意识到培养受众, 尤其是青少年在信息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主体性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后, 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质教育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对待媒介传播的多元观点, 使学生具有识别和判断媒介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差异的能力, 并教导青少年如何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大众传媒。在我国, 过去的教育侧重于传统价值的传授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应变能力, 更缺乏培养学生如何面对利用庞大复杂的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的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主体性能力, 使青少年能自主地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 对信息具有批判与分析的能力、并恪守信息时代所要求伦理道德的基本素养。面对大众媒介传播中的一些消极文化倾向, 增加批判性、科学性、思考性和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的生产, 并对进行这方面信息内容生产的媒介给以政策及税收上的优惠, 要求国家对媒介企业产业的信息生产方式有所调整, 逐渐提高大众的整体媒介素养, 营造一个和谐的媒介企业管理的外部环境。

对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的分析,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媒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影响, 从而使媒介可以向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环境挑战。未来常常难以预测, 但正如丹尼尔·贝尔教授所说:在信息社会里, “我们对一些社会后果和未来已更为敏感———我们确实愿意给作为改变社会的魔仗的任何新发明而欢呼, 我们对技术变化与组织变化可能具有的重要性也更为警觉。这是完全是有好处的, 因为在我们变得更为敏感之后, 我们就可以试着对各种后果作出估计, 并决定我们应该选择哪些符合于我们价值观念的政策, 以便在形成、接受或甚至拒绝我们面临的未来方面作出选择。”信息时代的到来, 媒介全球化的冲击令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益发的重要。媒介组织想要在信息时代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的发展, 就需要潜心研究媒介企业管理环境, 运用先进的媒介企业管理环境来提升媒介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5.

[2]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经济管理发展的前景[P].香港:中国传媒报告, 2003, (4) .

[3]邵培仁.媒介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信息媒介 篇10

今天, 虽然印刷术、纸张和图书仍然举足轻重, 可对普通人来说,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 电子媒介所创造的环境, 已是须臾难离的生活背景。文本的数字化、在电脑上写作和阅读等, 几乎成为人人能够感知的“社会事实”。文本从纸张到电子媒介这一“信息方式”的转变, 对阅读主体的影响为何?

一、电子文本的“信息方式”

在日常生活里, 依靠电脑进行书写, 已是电子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人们通过敲击键盘将头脑里的想法“输入”到电脑中, “思想”便立刻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这确实带来了写作的便利, “计算机写作使敲击键盘代替了执笔手书, 速度的成倍增加使书写具有一泻千里之快感, 思维因手写过慢而受阻的现象大大地减少”。2换言之, 正如“办公自动化”一词所显示的, 熟练的操作键盘可以使思想的生产接近“自动”的样态。

与传统的笔、打字机或印刷术相比, 通过电脑键盘生产文本, 似乎能使作者更好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意识, 减少书写意识过强时造成的理性对初始情感的扼杀。但是, 电子书写获得速度的同时, 却也牺牲了手书、打字或印刷时代文本的稳定性和物质性。

首先是写作主体与文字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定。传统方式的书写, “用手划在纸上或以打字机的键敲击上去的油墨有一种不变的痕迹, 难以改变或抹擦掉”;而电子书写时, 作者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却是随意可以改变的。就如波斯特 (Mark Poster) 所说:“当待输内容透过键盘被录入计算机时, 磷光像素便显示在荧光屏上, 形成字母。由于这些字母只不过代表着内存中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系统中的代码, 可以说它们的改变能以光速进行。作家与他∕她所用的词语之间的相遇方式是短暂而立即就会变形的, 简言之, 是非物质性的。”3

正是速度优势, 导致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与传统不同。电子书写“用键盘的即刻表达可能取代充满个人特征、手与笔协调一致的身体机械节奏”4, 传统书写是一种机械式的协调, 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节奏可以保持一致, 并允许停顿、反复和沉默;而在电子屏幕前, 写作主体的节奏被带入电子节奏当中, 缺乏冥思默想的时间余地。迫于此种压力, 当人们控制电子语言, 或者说被快速移动的电子语言所控制时, 就会影响到文本对事物的深度描述。

因此, 从电子文本的生产过程看, 它常常得之于速度, 但却又可能在文字的稳定性和深入探索思想方面遭受弱化。若我们从时间、空间角度将电子文本的存在方式与传统信息方式相比时, 即可发现它的存在基础缺乏稳定性。波斯特发现, 电子信息方式瓦解了传统文本具有的稳定时空坐标, “书写被书籍与一张张纸的时∕空坐标加上了框架”;“与此相反的是, 电子语言则不适宜加上框架。它既无处不在, 又处处不在, 既永远存在又从未存在”5。

这种时空不定的感觉, 正是电子文本信息方式的特性。达恩顿曾感性地描述, 电子文本除物理的缺陷以外———“感受一本书, 纸张材料、印刷和装订”, “还给人一种凌驾于时空上的华而不实感”6。这种体验, 我们也许并不陌生, 电子媒介上的文字缺乏手捧一本书的实在感。

二、物理属性的消失

相较于书写, 阅读电子文本是日常生活更为普遍的经验。人们在电脑、手机上、电子阅读器等新型终端上浏览新闻、书籍甚至进行学术研究, 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必须承认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易得性, 但也造成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文化后果。

首先是文本的物理属性消失后带来的心理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似乎是人类的共性。当我们从手稿时代进入印刷复制时代时, 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品复制后消失的“光韵”, 就成为我们怀念的对象。在手稿作为主要信息方式的时代, 人们似乎可以触摸到真正的作者, 因为作者的真实思想能“在擦掉、替换、删除的地方, 从旁注和增补中, 从笔迹的微妙变化中, 从创造了一件物质时间的整个过程中清楚地看出来”。不要说电子文本, 就是保留了文本物质性的印刷媒介时代, 所谓文本的“原作性、本真性以及个人的痕迹都荡然无存了”7。

手稿时代早已过去,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藏书家和学术研究者。当代人所面临的媒介环境是由纸张制成的印刷文本和由屏幕呈现的电子文本构成的。两者虽然共存, 但电子文本终究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因此, 面对旧式信息方式的式微, 人们总是怀念它无可取代的魅力。譬如, 米切尔 (William Mitchell) 和斯蒂姆贝 (Oliver Strimpel) 就细致地呈现了印刷文本的优势。他们说:“当书页被装订制作成精美的图书, 你就得到一个精致的三维物体, 非常称手, 它的纹理、气味甚至翻页时的声音, 都令人如此愉快。在书中遨游既简单又快捷, 通过触摸和观察, 很容易确定看到了什么位置。”8他们所称赞的便是书籍的物质性和印刷文字的稳定性。

三、思维逻辑的变化

如果说, 人们怀念的仅仅是由于文本的物理属性在电子时代不复可见———如书的气味、触摸的踏实感等, 尚不足以引发严重的文化后果。但问题在于, 信息方式的差异, 有时影响的是阅读主体的思维方式, 所谓“阅读的碎片化”、“浅阅读时代的到来”、“阅读变成浏览”等说法, 均蕴涵了人们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思维逻辑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阅读者主观思想的懒惰, 而是由电子文本的信息方式和阅读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决定的。一般而言, 人们认为印刷术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源泉:“句子的线性排列, 页面上文字的稳定性, 白纸黑字系统有序的间隔, 出版物的这种空间物质性能够使读者远离作者, 促进了具有批判意识的个体意识形态, 这种个体站在政治、宗教相关因素的网络之外独立阅读与思考。”9

但是, 当从阅读对象从印刷转向电子, 其转变就类似于“从一种语境化的线性分析, 转变为摆出一副客观外表的孤立数码的蒙太奇”10, 阅读主体获得的体验已与从前大相径庭。所谓“蒙太奇”, 简言之就是“画面的拼贴”, 其类比的是电子阅读的方式犹如电视画面的构成方式, 是各种片段的剪辑拼贴, 其思维方式是横向展开的, 相应地, 阅读主体探索纵深处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了。伯格兹 (Sven Birkets) 已触及到这一微妙的阅读经验, 他说:“印刷的书籍……从上到下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前面叙述的基础。此外, 印刷是静态的, 是读者, 而不是书在前进, 实际上印刷排列和我们对历史的传统观念相一致, 材料是一层一层沉淀的, 让我们重新阅读并不断注意它们。”11

因此, 阅读印刷文本是纵向积累的过程。与之相反, 失去了时空坐标的电子文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它的信息不是简单地从一处传到下一处, 而是沿着网络旅行, 拥有四面八方的链接, “它的内容, 除非把它们打印出来人们通常觉得它们是转瞬即逝的。只需一个按键, 就可以改变或删除它们, 视觉媒体印象和图像抢了逻辑和概念的风头, 于是细节和线性连续性也只好牺牲了。步调是快速的, 是跳跃大剪接式的驱动, 基本运动是横向联系的, 而不是纵向积累”。12

此外, 阅读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也加剧了横向思维的发展。在电子媒介中遨游的人, 其内在时间模式本就具有横向的、同时性的特征。厄里 (John Urry) 曾提出“计算机青年”这一名词, 指的就是非线性的生存方式, “计算机青年能够同时在录像屏幕上看好几个节目, 还能把握其叙事结构;他们发展出自己的游戏, 其规则允许把按钮不停地切来换去, 以融合速度和同时性的时间知觉模式。”13在这一时空环境里, 将“同时性”内化的主体很难遵循传统阅读的线性模式。

两相比较可知, 印刷文本的阅读主体, 对阅读对象的认识可以线性地积累下去, 这是一种在时间坐标上向纵深处探索的体验, 也是人类理性的基础。与之相反, 电子阅读的认知过程则偏向“面面的拼贴”, 由于文本的非物质和不稳定, 阅读很容易转向为随意的、蒙太奇式的“浏览”, 每一次增加的信息可能与前一次并不处在同一个逻辑上, 所以这些认知非但难以累积, 还常有着互相消解的作用。

四、寻求“纸张感”的尝试

人类并不是毫无反思性的动物。当电子文本因其便捷、存储等优势不可避免地席卷而来时, 面对它带来的心理失落和深度的丧失, 人们也绞尽脑汁,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制造出许多和书籍、纸张类似感觉的阅读器, 试图恢复电子文本的纸张感。这种努力效果如何呢?我们只要听听电子生活的引领者盖茨 (Bill Gates) 的话就知道了, “在电脑上阅读仍然远远比不上在纸上阅读, 即使是我, 有高级的显示器, 热衷于引领网络生活方式, 遇到超过4、5页的材料, 也会将它们打印出来, 我喜欢随身携带材料, 并在上面作批注。”14

信息媒介 篇11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培养模式

媒介素养一词起源于英国,后流传到中国,包含计算机能力、知识与理解三个方面;被引进中国后,媒介素质教育在许多学校中已经开始施行。但由于小学生思想相对来说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其他媒介信息的诱导,基于此,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会很容易将已有的经验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相结合。此外,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信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加入,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信息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提高,还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媒介素养成分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同的成分,这些共同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相融合提供契机。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会有较多机会接触其他教学媒体,优化媒介素养培养环境,从而使媒介资源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更容易获取。

3.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和媒介素养课程的共同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培养,融入媒介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其对媒介信息的了解与使用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改变课程内容的单一性,使信息技术课程变成知识灵活、生动有趣、情境丰富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国外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较早,无论是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还是与其他课程整合,都取得一定效果,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晚,需要学校足够重视,考虑到目前我国教育情况,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避免过多开设课程造成师资紧张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课程中媒介素养培养模式初探

在媒介素养方面,学者鲁宾将其分成三个方面,即知识模式、能力模式与理解模式,这三个模式是现今人们利用媒介时应有的素质,因此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要基于此三点进行。能力模式上所指的是媒介信息获取的方式、过程、评价、解读与传播能力,是利用媒介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对媒介信息认知的过程;知识模式是指媒介信息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而理解模式则指对媒介信息的制造、传播、生产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对信息受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对信息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并且对信息可以自我理解,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1.多维度浸入式

多维度浸入式可以理解为从媒介素养的三个方面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媒介素养培养模式,制定出适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目标是帮助其在这三种模式中有一定的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定的规范,基于三种模式提出的小学生媒介素质教育在施行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2.融合式

融合式的模式侧重点不仅在于媒介素养的三个模式,主要注重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依据此种教学目标需要找出信息技术课程中与媒介素养交汇的地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将媒介素养作为教学的讲点,使小学生在课程中可以提高媒介素养与信息能力。两者之间的融合需要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逐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展开。

3.主题协作式

信息化时代,媒介的种类也多种多样,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主要以计算机作为授课的载体,因此进行媒介素质教育时,可以用计算机信息的产生、传播等作为主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媒介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对吸收到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除了课上开展的主题活动外,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请媒介从业人员,如记者、摄影师等给学生作报告,这样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4.社区网络式

社区网络式指的是在小学生周围形成完整的媒介素养培养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配合,其中家长是媒介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沟通,了解小学生利用媒介时产生的问题,与教师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要互动沟通与协调,通力创造小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这样,内外契合呼应,才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信息传播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研究 篇12

当无边无垠的信息海洋将我们每一个人卷入其中时, 现实世界在我们的头脑中便有了千奇百怪的映像。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信息让现代人有些应接不暇, 对于如何选择、如何利用信息也困惑不已, 甚至不知道该相信头脑中的哪种映像是真实的写照。于是, 在全民素质得到了基本提高的今天, 我们呼吁媒介素养教育。

(一) 媒介素养的定义

1933年, 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导, 英国学者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合作出版了《文化与环境》一书, 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媒介素养是指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公民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同时监察和改善传媒, 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二) 媒介素养的原理

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架构并影响人们的认识。由此笔者认

时间节奏上的安排把握是造成这种“高尚作品”特有的叙事节奏的原因。《活着》中的两套时间系统相互穿插、包容, 主体是福贵叙事的时间系统, 这套时间系统又归属于“我”的叙事时间系统中。作品从“我”的时间开始, 引入福贵的时间之后, “我”的时间隐退, 在福贵结束“小日本投降那年”, “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两段时间的叙述之后, “我”的叙事时间再度浮现。从“人民公社成立了”到“家珍死后”这一段作品中最长的时间跨度也是最接近当下的时间段中, “我”的叙事时间不再出现, 不再干涉这一段最苦难, 最深沉的时间故事的叙述, 让福贵的时间展示自身的力量。在“家珍死后”和福贵买下老牛之后, “我”的叙事时间又再度浮现, 从现在的“我”的感受角度对福贵的时间故事进行回应。“我”的叙事时间的间断介入, 是对福贵叙事时间系统的一种控制。福贵的时间在叙述着过去的过去的故事, “我”的时间间断的把福贵的时间拉回“现在”, 使这一段故事远而不离“现在”, 这种间断以“现在”时间介入的方式, 类似于换气的效果, 使叙事的节奏停顿转换, 使苦难的情感体验沉淀升华。所有事件都是作为过去的状态出现, 可叙述进程只能在现在的层面上进行, 这使现在的“我”的叙述获得了比实际更为丰富、复杂的意义。福贵叙事的意义在“我”的叙事时间里得到彰显。“我”的时间里对于福贵的时间故事产生的回应从“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的温情感受直至“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 那是召唤的姿态,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时, “我”对深邃广阔的人生、命运回归式的膜拜感。时间所造就的故事对“现在”的人们高尚的呼唤感就为媒介素养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般公众对于传播媒介及其传播信息的认知、解读、评判和利用的整体素养及实际能力。

(三) 媒介素养教育的的内容

1. 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

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 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 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 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2. 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

当我们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时, 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 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 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 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 从信息中获得真正的益处。

3.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 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 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需求, 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

二、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一) 媒介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

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 决定了信息的形态、信息的性质。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 媒介正在构建人类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全新方式。

(二) 媒介信息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

媒介本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 媒介是意识的载体,

在时间远远近近的距离中产生。

《活着》中几乎全部的人物都走向了死亡, 死亡在《活着》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活着》的最后先锋文学的中道而返就像死亡命运这种个体生命时间的终结;使的《活着》的文本具有了开放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存在意义上阐释可能。

对于人的生存意义阐释的可能性就如《活着》篇末所说“黄昏正在转瞬即逝, 黑夜从天而降了。”12

参考文献:

1.8.10.余华.《活着》 (中文版自序)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2.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 1989年第5期

3.4.余华, 潘凯雄: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对话.《作家》, 1996年第3期.

5.《余华.怪诞文字背后的真实》[N].文汇报, 2006-4-4.6.甘丹.《余华:有些批评我不能接受》[N].新京报, 2006-47.余华.《活着》第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9.12.余华.《活着》第19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11.余华.《活着》 (日文版自序)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版.作者简介:

王盼 (1990-) , 男,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2009级本科生, 主研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产业。

意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 它代表着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

(三) 媒介信息含有强烈的商业动机

当今, 商品大潮冲击着各个行业, 大多数的媒介都成为商业产品, 它们成为获得利润的载体, 我们藉以了解社会形貌的信息往往掺杂了许多的政治与商业的力量。

(四) 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具有客观性

大众传媒面向全社会, 其承载的信息五花八门, 各种各样。其针对对象与传播效果并不会完全按着传者所期而选择和进行, 由此引起的偏差很容易导致不利影响。

(五) 网络媒介的新特点

1. 传播方式的多元性

报刊媒体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文字、静态的图画;电视媒体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声音、动态的图画;广播媒体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声音。而网络媒体由于嫁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则聚集了传统媒体在文字, 声音, 画面, 音乐, 动画, 三维空间, 虚拟视觉等方面的一切功能, 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2. 受众地域的广泛性

目前, 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经达到1亿, 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 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巨大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受众最多, 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传媒。

3. 信息的海量性

网络媒体所传达的信息人们以“海量”一词概括。目前, 新华网、南方网都名列我国十大网站之一。新华网日均发布信息300---400条, 通过中 (简体、繁体) 、英、法、西、俄、阿、日等8种语言, 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新闻, 最多日发布量超过5000条。据统计, 这些媒体和机构调阅、下载网站相互提供有关国际新闻信息量每年达200万条之巨。

4. 方式的真实性与虚幻性

网络媒体交往方式的虚幻性主要表现为交往双方相互看不见, 听不着, 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交往具有真实与虚幻两个相互矛盾对立的双重特性,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它的魅力所在。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传播效果的实现

(一) 传播效果的内容与实现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又是评价传播者、评价传播媒体业绩的重要依据。李普曼在《舆论》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 他认为身外世界广阔而纷繁,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 脑海图景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图像, 而是媒介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映像, 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是有着差异的。 (6) 因此可以说, 好的传播效果实际上就是让受众脑海中的图景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的现实世界。

(二) 媒介素养教育对传播效果实现的意义

传播效果依靠传受双方良好的互动来实现。它要求一方面传者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从信息的编码为传播做保证;另一方面要求受者要有一定的解码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注重两方面的培养, 一方面是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 另一方面是广大普通受众。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 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是其编码水平的保证。对媒体而言, 传媒素养教育提醒和增强传媒人的责任意识, 注重媒介公信力和社会良心, 而不是以牺牲受众的利益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对受众而言, 媒介素养的培养首先能够帮助他们提升了解媒介所承载和所传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的能力, 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 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解释和判断。

四、网络时代与全民记者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 “全民记者时代”

随着数码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种便捷的媒体形式的出现, 普通民众逐渐从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成长为“业余”的传媒人。

1. 民间记者的“采访”

全民记者所涉及记者并不一定是一定是新闻的采集编辑者, 而更多表现全民为对信息更广泛的传播效果的实现所起的作用。另外, 随着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提笔写篇短评, 随意敲个看法, 已经成为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小把戏。信息在民间的采集甚至是“制造”都已经不成问题了。

2. 全民记者的媒介

为全民记者提供信息传播的最大平台正是上述新生代媒体的代表——网络。可以说, 网络时代促进了全民记者时代的形成, 而全民记者又令网络的媒体作用更加明显。

(二) 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网络时代与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 为人们对信息的应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网络中色情、暴力、虚假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其影响力之广泛、深刻令未喑世事的青少年猝不及防。

媒介素养教育在新时代形势下, 应被赋予新的使命与新内容。

1. 媒介素养实践模式要进行多样化探究

在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既要面向全体公民, 又要根据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城乡差异、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不同, 考虑实施途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要对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状况作比较详尽的描述和类别划分利

利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 无论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都能提供极有价值的实证依据。

3. 以对传媒人的教育方式, 对全民进行传媒教育

在进一步提高信息辨别、利用的能力的同时, 提高大众编码能力与媒介道德素质, 使业余记者更加专业, 更加具有媒介责任心。网络媒体的诸多特性使网民成为业余记者的可能性更大。对传媒人道德意识进一步强化, 教育公众从每一个媒介参与者自身做起, 严把言论关, 严守信息关。

4. 建立宣传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将网络媒体的属性与特性加以进一步研究, 并将其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网络道德体系的规范需要加强整个参与网络系统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包括网络维护管理人员等, 可以说这些人员是整个网络信息传播运行的守门人, 由此可见, 媒介素养培养及时扩展到网络媒体运营体系是把守网络信息关的重要举措。

五、总结

上一篇:零件设计优化下一篇:刀具制造中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