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延伸(共4篇)
媒介延伸 篇1
《理解媒介》, 书如其名, 关注的是媒介本身及其从古至今的变化, 以及这种新旧更替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该书内容十分驳杂, 观点有时又极其荒谬和夸张, 且麦克卢汉的论述方式类似于一种文学性的表述方式, 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用于解释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 反而使文本更加晦涩难懂。
该书分两部。第一部是理论篇, 他用了七章的内容, 展开论述了四种观点:地球村、媒介即讯息、 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 这四论惊世骇俗, 贯穿全书;第二部分就是以这四论为基础来分析自古到今的二十六种媒介, 以各种有趣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媒介, 无疑是充满了新鲜感。下文笔者将谈谈自己对麦克卢汉四条奇异思想的理解。
1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如今, 有不少人言必称“这世界真小啊”, 可是世界为何会变小?信息迅速传播万里, 电子媒介功不可没。人类的传播活动, 在电子媒介的帮助之下, 地球上的重要和大型事件的传播相对同步, 电子媒介缩小了时间和空间范围, 使得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逐渐消失。
2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任何媒体 (即任何受到延伸扩展的人对社会种种事物的影响) , 都是因为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产生的;人们随随便便的一种扩展延伸 (也就是新技术) , 都会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引入一种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
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 如铁路, 铁路不是运动, 交通和道路, 轮子的引入, 而是对过去功能的加速和放大, 铸造新的生活空间, 新的劳动和休闲方式。麦克卢汉还用了电光源的例子, 阐明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 (无论是脑外科手术还是棒球赛, 都要用到电灯光, 而这些活动都是电灯光的“内容”) , 他认为, 多种多样的媒体内容或使用途径, 在塑造人类形态方面是力所不及的, 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忽略介质的性质。
此处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麦克卢汉这一观点是什么, 而是要把他放在整个传播学发展与流派体系中去考虑。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 (又称媒介环境学派) 的代表人物,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合称为“多伦多学派双星”。尼尔波兹曼、梅罗维茨和来文森等人在双星之后, 继承并发展了媒介环境学派。
该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媒介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 必须站在宏观长远角度看待媒介环境学派, 才能够认识了解它, 也就是:在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 因媒介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变化?报纸带来了什么?电报呢?广播呢?电视呢?互联网呢?
那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如果按这个宏观视角来理解, 其实说的就是媒介本身的存在, 才是最能“命中要害”的东西, 相对于媒介提供的讯息 (消除现实的随机不确定性) , 更能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改变人们的认知、 态度、行为。明显, 这种过程的发生, 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历史时期, 才可以观察得到。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互联网改变生活”、微博上的“围观改变中国”都是在新的媒介方式产生之后得以实现的, 互联网和微博既是新媒介, 又是讯息, 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扩散的, 社会因之而发生改变也不是立马开始的, 给彼此一段时间, 我相信你我都真的会看见不一样的变化。
3媒介是人的延伸
该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 在麦克卢汉看来, 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印刷品延伸了目, 收音机延伸了耳, 车轮延伸了腿, 而电子媒介则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人类的三种延伸:一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二是某种感官的延伸;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人类“麻木感”的产生因素, 大部分来源于新媒介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刺激, 正如大众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大众媒介的麻醉功能, 或者是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 尽管麦克卢汉本人并不承认。“麻醉性”功能是指:大众媒介的泛滥, 使人们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只停留在表面化, 掩盖了人们的冷漠。互联网时代将“麻醉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被各种app所捆绑, 参与话题, 发表意见, 但是注意力从来都不会在一件事情上停留很久, 这也是许多“烂尾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 因为大众习惯性遗忘了。因此, “人类需要从媒介的麻醉中赶快惊醒”, 才能拥有独立意志去使用媒介。
4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也是最饱含争议的两个概念。就麦克卢汉的观点而言, 判断冷热媒介的标准简单地说可谓有三点:清晰度的高低、信息量的多少、参与度的高低 (“卷入”程度) 。
比如说, 卡通画与照片 (冷媒介和热媒介) : 从视觉上看, 照片具有“高清晰度”, 卡通画却只有“低清晰度”;又如收音机和电话 (热媒介和冷媒介) :收音机要求使用者的参与度低, 电话要求人们深度参与, 这都是很好理解的。
但是, 麦克卢汉将电视归入了冷媒介, 受到批判。笔者认为, 考虑麦克卢汉所处的时代, 将电视当作冷媒介也有可通之处:首先从电视画面考虑, 当时只有黑白电视, 没有彩色电视, 所以需要自己去“填充”画面色彩;其次, 从电视内容考虑, 电视上有时受到时长的限制而不得不进行内容的压缩, 导致电视在这样的情况下, 并不能完整、高清晰度地呈现出现实情形;另外, 具体一点, 比如说电视剧, 时长较长, 一般是按集按季播放, 而电视观众在下一集剧情播放的空歇期只能依靠想象和与人猜测来讨论剧情, 而电影一般两小时就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 情节完整紧凑, 因此将电视划进冷媒介的范围 (如今许多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如2015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峰值达8.1亿次/ 次钟;祝福在185个国家传递了3万亿千米) 。
关于新媒介, 新、旧是相对的概念, 比如说报纸, 报纸相对于基于网络的各类新闻产品是旧媒介, 信息量少, 表达形式单一, 阅读起来需要思考, 是冷媒介;与它对应的新媒介表达形式多样, 碎片化信息多, 引起的思考少且参与度低, 是热媒介。但这其中也有矛盾之处, 如果用手机终端看新闻, 就要不停地滑动屏幕, 遇到视频需要点开, 调动了受众的眼睛、耳朵和手等器官, 反而参与度更高了, 不能将其归为热媒介。所以冷热的划分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只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媒介而已。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来观察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视角, 强调了媒介工具的历史作用, 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他所描述的“媒介”是广泛意义上的, 可以是为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活动;麦克卢汉更像是一位文学家, 文风不够连贯、 严谨和规范, 虽言辞华丽, 看着赏心悦目, 但是他的论证貌似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好像都是他自己脑补出来一样;其理论没有能够建立在逻辑和实证的基础上, 并且有着 “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6结束语
的确, 麦克卢汉书中的“点”很难拿捏得到。 但是眼光决定了格局, 麦克卢汉使人们意识到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讯息, 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 “媒体融合时代”, 用一种超前、整合的眼光看待媒介与人,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社会对媒介的影响, 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2]贾凤翔.麦克卢汉与信息时代[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3]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J].现代传播, 1999 (4) :16-18.
[4]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D].北京:清华大学, 2006.
从可穿戴设备看媒介延伸论 篇2
从谷歌眼镜、三星智能手表到苹果i Watch、小米手环, 大量可穿戴设备走入寻常百姓家, 开始逐渐被大众所熟悉, 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据普华永道 (Pw C) 发布的报告称, 可穿戴设备大军正在不断扩大, 在未来可穿戴设备会给包括娱乐业、社交媒体、游戏、广告、健康和零售等六大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且到2018年, 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可达1.3亿,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市值也将接近60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又具有什么特点呢?首先, 从物理形态上来讲, 这些设备都是以便于舒适穿戴的形态呈现, 像手表、手环、眼镜、手环、手套、项链、衣服等等, 这可以使用户得以摆脱对手持移动设备的依赖, 从而解放双手。其次, 从交互性的角度来讲, 可穿戴设备体现了最大程度简化人机交互方式的趋势——使用者在人类如语言、动手、大脑神经思维、心脏脉搏跳动等自然能力的基础上就通过可穿戴设备内置的传感器、集成芯片等可以实现对应的信息职能交互功能。此外, 可穿戴设备一般都具有一个持续存在的反馈系统, 这与它的应用领域有关, 现阶段可穿戴设备常被应用于健康领域、安全领域以及游戏领域。以健康领域为例, 可穿戴设备可以24小时持续不断地对用户个人生活、健康和运动状况进行跟踪并提供数据共享, 监测用户体征数据, 发现用户的生活规律, 并做出相应反馈。
可穿戴设备给人带来了巨大变化。首先, 可穿戴设备大大缩短了人与计算机设备的交互周期——可穿戴计算设备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 人与计算机设备的交互周期急剧缩小, 从以往的以天数、小时为单位缩小到了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 人机交互频率大大提高, 甚至每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进行人机交互。其次, 可穿戴设备使人的身体成为了一个智能终端, 继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能力、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能力、网络延伸了人的中枢能力之后, 可穿戴设备再一次全面延伸了人的感官能力——它与人的自然能力结合工作并且还通过传感器等核心物件自动搜集人体数据以此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感知体验。据分析未来可穿戴设备还会更加注重用户个性化、个体化的定制体验, 甚至还会研制出可直接植入人体的芯片来记录人体数据。
2 延伸人体VS异化人类
可穿戴设备让媒介对于人体的延伸又跨越了一步, 我们可以从媒介延伸论的角度来解读这种变化。“媒介延伸论”的代表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存在, 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 人类创造了媒介, 而同时媒介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这个论断尤其强调媒介对人体生物性的延伸, 他特别重视将媒介技术与人体器官相联系, 他认为媒介是从人体延伸而来的一种非肉质的“新器官”, 通过这些“新器官”, 我们原本的器官、感官或功能将被强化和放大。与麦克卢汉的观点相契合, 可穿戴设备其实就是人体的一个“新器官”, 并且它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 将来它可能会成为更好的更适合用户“个性化器官”。这种越来越“人机合一”的发展趋势在莱文森看来, 或许有一天“媒介越来越像人类, 媒介会向着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 直到所有人类做的事情, 媒介也可以做。”
不难看出, 媒介在不断地改变人的生活, 改变人本身, 改变这个社会,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难被人察觉的。麦克卢汉认为在新媒介技术延伸人体的过程中, 由于中枢系统对于新技术创造的影响的麻痹与截除, 人们感受不到新环境, 看世界总是落后一步, 他称此现象为“麻木性自恋”。也就是说, 当新的媒介产生以后, 它虽然会诱发产生出新的环境来, 但是人们对此却没有任何感知和判断, 这往往会使人类和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发生改变。麦克卢汉将这种难以觉察的改变比喻为“大手术”, 他说:“我们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这些新媒介新技术构成了社会机体的集体大手术”, “用新技术给社会动手术时, 受影响最大的部分不是手术切口。手术的冲击区和切口区是麻木的。被改变的是整个的机体”。
而这种在我们无意识的状态下所进行的这种媒介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媒介对于人体的占领。媒介依赖理论提到每当新的媒介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后, 人与媒介间就会建立一种双向性的依赖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媒介出于被人较强依赖的那一方, 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传播内容来控制人类, 人类期望获得有用信息, 媒介只要还能给人类提供有用信息, 人就不会失望, 就会一直保持对媒介的依赖性, 并且一旦人离开了这些媒介, 就会立刻感到无所适从。换句话说, 我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是源于对信息的迫切的需求, 在我们与能有效提供信息的媒介的关系中, 我们往往处于被信息和媒介支配的境地。可穿戴设备因为其良好便利的用户体验以及与人频繁的交互频率, 更加加强了用户与媒介之间的黏度, 使人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 其结局就是人再也离不开这些媒介。
这种异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严重问题。首先是真实与虚拟的紊乱。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被制造出来, 它们渗透进我们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 有了这些高度人性化的智能化终端, 需要我们做的只是动一动手指, 挥一挥手臂, 我们生活着在这样高度虚拟的智能终端时代, 每天面对的是智能终端, 重复着麻木而又重复无意义的生活, 我们对于媒介所创造的虚拟生活麻木地接受并沉溺其中, 最后很可能会不知何为真实何为虚拟。其次是伦理道德上的挑战。可穿戴设备一丝不苟的记录着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正确处理, 可以为用户带来便利, 但是如果这些数据不能被正确处理, 就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诸如隐私侵犯、间谍犯罪、商业蛊惑等等。
3 对待媒介的态度
媒介就像是一个暴君, 且人类往往一不小心, 就会无意识地陷入被它奴役的危险境地,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 “如今, 暴君搞统治不是靠棍棒或拳头, 而是把自己伪装成市场调研人。他像牧羊人一样用实用和舒适的方式, 把羔羊赶上崎岖的小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可穿戴设备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人类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所包围, 也会被越来越泛滥的信息洪流所淹没, 这就要求我们对媒介和技术保持警醒和利用的态度, 提高自身的媒介识读能力, 培养分析处理评价信息的能力, 在被媒介被信息包围的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生活, 确认正确的生活方向, 拥有健康的生活态度, 不做技术的奴隶, 不被媒介异化。此外, 媒介自己也要学会用媒体道德来约束自己, 通过自身力量提醒每个受众被媒介占领的危害, 发挥相应作用。
总而言之, 对人类来说, 无论外部媒介怎么变化, 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自由与独立, 是自己的内在。在科技日新月异, 媒介飞速技术发展的当今社会, 我们应该一直牢记:媒介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 而不是人类的大脑。这也应该是我们对待媒介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The wearable Future report:Wearables will be“the next big thing”》, Pw C, 2014.
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再认识 篇3
(一)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的经典口号, 在这一口号下, 麦克卢汉令人眼花缭乱地描述了各种各样的“人体延伸”。如报纸是人的视觉的延伸, 广播是人的听觉的延伸, 货币是人的内心动机和希望的延伸, 游戏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延伸, 服装是皮肤的延伸, 住宅是人体温度控制机制的延伸等等, 初读之下, 的确令人称奇。
无疑, 麦克卢汉的“媒介”实在是够广义的, 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 他专列了26组媒介来分析 :口语词, 书面词, 道路与纸路, 数字, 服装, 住宅, 货币, 时钟, 印刷品, 滑稽漫画, 印刷词,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照片, 报纸, 汽车, 广告, 游戏, 电报, 打字机, 电话, 唱机, 电影, 广播电台, 电视, 武器, 自动化。这里的“媒介”既指工具, 也指技术——这是我们容易理解的 ;它还指
我们的各种活动, 我们创造发明的一切, 或者一句话, 麦克卢汉的“媒介”差不多等同于人类文明本身——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虽然始料未及, 但既经麦克卢汉点破, 我们不妨尝试去理解它。理解的思路有多种, 本文以为, 麦克卢汉如此五花八门的“人体延伸”的媒介观, 究其实也是一种人性观照, 是一种对我们自己形象的独出心裁的描画 :人, 天地自然中如此奇特的一种生物, 他能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 (发明创造的一切) 来延伸自己、拓展自己。
像这样一旦打破关于媒介的通常局限于报纸、电视等等的理解, 一旦从人性刻画的视角去思索麦克卢汉广义的媒介论, 我们发现, 麦克卢汉的思想也并不是特别陌生的, 类似的想法可以在历史中找得到。举一个我们中国的例子。遥远的两千多年前, 大儒荀子在《劝学》中说道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君子, 理想人格的代表, 在这里其实也可以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代表, 他的特征就在于“善假于物”——善于假借于物, 善于利用工具, 善于使用媒介。“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荀子说的对, “善假于物”确实是人和动物的一个显著区别 :动物完全禁闭于自己的自然本能中, 而人却能不断地假借他物来拓展自己。用麦克卢汉的语言解说上述荀子的话, 那就是——高地延伸了人的身体, 顺风延伸了人的声音, 车马延伸了人的腿脚, 舟船延伸了人的泅水能力。
如此看来, 是不是可以说荀子早已具有了麦克卢汉的思想?还不能这么说。一个显著的区别是, 麦克卢汉“媒介物”的指涉范围之广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人对“媒介”的理解, 这也正是他思想的创造性的关键起点, 他的这种“媒介物”当然也远非荀子心目中的君子善于假借的“物—工具”。除此以外, 细思两者对于人的观照, 我们至少还能看出另外两点重要区别。
第一, 荀子的“君子善假于物中”, 有一个抽象的、整体的人, 而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中, 他注意的是具体的、感官的人 :“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 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1]什么叫“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麦克卢汉的意思是, 比如说, 在口传文化时代, 人们往往通过耳朵获取信息, 人的听觉在全部的感觉总和中占有一定的比率。而当文字发明以后, 当人们能够一个人静静地阅读书籍以后, 人对视觉的使用越来越多, 这时候的听觉在全部感觉中所占的比率, 一定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于是说“技术……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这里很明显, 麦克卢汉注意的是一个具体的、感官的人, 是一个自然的人, 他像一个生理学家一样去分析媒介对人造成的物质感官上的影响。而荀子虽然也在说明“物—工具”对人的影响, 但他根本也不会在意由此造成的人的听觉、视觉、神经系统等等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变化, 荀子完全是在另外的层面上谈论人。相对于对人的不同感官的割裂认识, 荀子的人是一个整体的人 ;相对于对物质身体的自然人的认识, 荀子的人是一个抽象的人、观念的人。荀子真正关心的, 当然是在整体的抽象的观念的层面上, 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君子与小人有什么区别?
第二, 在荀子那里, 人是独立的、具有主体地位的, 是这个人在自由、自觉地发明、创造、使用、利用“物—工具”。而在麦克卢汉那里, 这样的人消失了, 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 被决定的。两人在这一点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谈到荀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位积极的古代唯物论的思想大家, 我们立即想到了“人定胜天”这个成语, 想到了荀子的名言 :“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麦克卢汉的说法是 :“我们塑造了工具, 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2]麦克卢汉这样说一点都不奇怪, 他的基本思路就是, 媒介从最基本的生理感觉 (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的层面上, 实实在在地在改变人、塑造人、延伸人, 以至于最后决定了人。
(二)
于是, 麦克卢汉的理论又被称之为媒介——技术决定论, 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其实, 以笔者之见, 麦克卢汉在其代表作《理解媒介》一书中, 虽有对人的“决定”表述, 但还不至于被称为“决定论”。因为, 麦克卢汉所言, 主要是一种事实观察, 主要是观察各种媒介对人造成的事实影响。这种情况就好比, 当一位医生告诉我们, 某某的生活习惯塑造了他的身体健康状况, 或者哪怕他扩大地告诉我们, 人类的生活习惯塑造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 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至于去指责这位医生是“决定论”思想。所谓“决定论”, 实质上是指某个理论在一种抽象、普遍、整体的层面上, 根本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尽管麦克卢汉的思想很容易向这个方向引申, 但他著作的重点在于事实分析, 不在“决定论”上。
麦克卢汉就是一个诊断社会的医生, 或者说, 他是一个社会观察的医学家、生理学家, 这样说并不损害他的名誉。他选定了一个特定角度——媒介, 他不遗余力、自始至终地透过媒介去观察人的行为。他看见了媒介对人的巨大影响, 也看见了部分媒介对人的伤害、扭曲, 当然还看见了另外媒介对伤害、扭曲的疗治。他就事论事, 不作玄想, 着眼于人的五官感觉的比率, 着眼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变化 (尽管他缺少真正专业的神经学知识) 。有人以为他“天马行空”, 其实, 那只是他的文风, 不是他的思想。由于观察的彻底与执着, 由于眼界的开阔与跳跃, 麦克卢汉发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启人深思的现象, 这就是他的贡献所在。例如, 在麦克卢汉看来, 数百年来统治西方的拼音—印刷文化割裂了人、扭曲了人, 它使得人的感官系统向一个方向畸形突出 (视觉) , 使得人的意识结构向一个方向片面发展 (理性) , 它把人塞入线性、逻辑、机械的桎梏中, 窒息了人的想象力。它割裂了每一个人自身的整体性, 也割裂了人类的整体性——造成人我区别、民族区别、国家区别。于是, 麦克卢汉乐观地设想 :电力媒介打破时空的瞬间传达, 将再次改变人的感知模式, 全体人类也有了再次在场交流的机会。于是地球将变成一个村庄, 人类将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部落化, 个人的身心发展也将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变得有机、整体、和谐。从具体、感官的角度去观察人, 从被动的角度去认识人, 这是麦克卢汉的作为一个诊断社会的医生的视角, 也是上文所说的麦克卢汉同荀子的区别, 由此麦克卢汉得到了巨大的认识收获。
但毕竟, 麦克卢汉的身份是一个人文学者, 他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断, 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性质的论断。而当我们将麦克卢汉作为一个人文学者, 放入悠久的人文传统中加以比照时, 我们要说, 和那些思想大家相比, 麦克卢汉的学说是有关键的欠缺的。实际上, 上文我们比较的麦克卢汉同荀子的区别, 也是其同人文传统中的思想大家的一个共同的区别, 即麦克卢汉学说中缺乏一种对抽象、整体、形而上的人性的独到关注, 他对人的认识基本上是对自然人的认识。这本来也没什么, 它不过是一个学者的兴趣天分所在, 但就人文传统而言, 我们不得不说, 麦克卢汉的这个特点也许要削弱他的思想的持久影响力。
举例能更好地显示这一点。试看《庄子·天地》的一个寓言 :
子贡南游于楚, 反于晋, 过汉阴, 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凿隧而入井, 抱瓮而出灌, 傦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 :“有械于此, 一日浸百畦, 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 :“奈何?”曰 :“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水若抽, 数如佚汤, 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 :“吾闻之吾师,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 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 俯而不对。
两千多年过去了, 可庄子的这则寓言并不过时, 哪怕再过去数百年、上千年, 庄子这里说的话恐怕也不会过时。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去关注技术与人的关系, 甚至是只要我们去想认识人、理解人, 则我们对庄子借抱瓮老人所说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云云, 就不能不有所深思, 这就是思想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表现。而麦克卢汉的著作, 以笔者的了解, 在其问世的10年之内风靡一时, 而后转为沉寂。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麦克卢汉的著作虽再次受到重视, 但已远不能同30年前相比了。
同样是谈技术对人的影响, 为何庄子的这则简短寓言更能长久地激发人的思想呢?也许我们会说, 麦克卢汉很明确、很具体地阐说媒介对人的影响, 以至于我们了解了以后, 渐渐将其变为常识, 已无需再去翻阅其著作了。而像庄子使用的那些语汇——“机事”、“机心”、“神生不定”、“道之不载”等, 充满了进一步阐释的空间, 于是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常读常新, 而且, 庄子的这则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 充满了吸引人的文学魅力等等。这样说并没有错, 但我们更应该问一问, 庄子寓言富有魅力的根本原因何在?是语言风格?文学形象?还是背后透露出的思想眼光?答案当然是思想眼光。那么, 又是什么样的思想眼光?是关注一种抽象、整体、形而上的人性的眼光。
为更好地理解庄子的这种眼光, 我们不妨去解读一下抱瓮老人这个文学形象 :一位老人, 很费劲地一趟一趟地抱瓮浇水, “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于是子贡建议其使用“名为槔”的一种器械, 省力而富有效率。不料老人忿然作色而笑曰, “吾闻之吾师,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 羞而不为也”。这里,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机事”、“机心”、“神生不定”、“道之不载”等的确切含义, 我们只去体会抱瓮老人的“拒绝”。按一般思路, 不能不说, 这样的“拒绝”太不合情理了, 太无视现实了, 发明使用器械不正是人的一种特质吗?像当时的荀子不就是这样认为的吗?现代的唯物史观也告诉我们, 使用和制造工具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类由此逐步展开了自己的文明历程。这就是说, 无论从理论和现实上看, 抱瓮老人的“拒绝”行为都是不可思议的, 甚至你可以说他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但是, 顺着庄子的眼光去看, 我们也可以反问 :就算发明使用器械是人的一项特质, 但它会不会损害人的更美好更根本的天性呢?就算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不可阻挡, 但实际如此就应该如此吗?很明显, 抱瓮老人形象所展示的, 是庄子的远远超出了现实人生、现实世界的形而上的眼光, 他所关注的某种“悟道”人生, 是一种他所理解的体现美好人性的终极人生、究竟人生。你可以不赞同他的人生, 不赞同他的“道”, 但你不能不承认, 有了这条“道”, 就永远有了一条打破现成格局的途径——无论就人生实践还是就人性反思而言, 就好比哪怕我们不赞同抱瓮老人的所言所行, 但我们不能不承认, 抱瓮老人显示出永远有超出现实的别样的人生、别样的人性。于是, 庄子的寓言, 抱瓮老人的言行, 总是能不断地提示我们、启发我们去作别样的思考。
这就是麦克卢汉和庄子的关键区别, 也是麦克卢汉和20世纪西方公认的思想大家如海德格尔等人的关键区别 (众所周知, 海德格尔有对现代技术遮蔽人的存在的深刻论述) 。于是, 我们还是要说, 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 就其对人的认识而言, 尽管由于其视角新颖而有许多独到的发现, 但过多地关注于感官的、自然的、现实的人, 这不能不说是他学说的一个大的局限。
摘要:“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既是麦克卢汉的媒介论, 也是他的人性观。麦克卢汉仅从一般的感官心理的层面上去认识媒介对人的改变, 虽然有很多新颖实在的发现, 但最终也限制了其学说的持久影响力。人的自我反思, 离不开对人的抽象、整体、形而上的认识。
关键词:媒介,人性,感官层面
参考文献
媒介延伸 篇4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 他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教书匠, 教的还是英美文学, 但是《理解媒介》诞生后, 他成了传播学界的名人, 是跨学科的新思想奇才, 他的书引经据典, 晦涩难懂, 他的思想是超前的, 博大精深, 在当时不被人所理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的理论一一被证实, 世界好像就是随着他的思路在发展, 不可思议却又千真万确, 这也使他多了一个称号———预言家。
他的媒介理论新颖独特, 令人惊叹, 对世界的过去、发展和未来都了如指掌, 并用一本书记录下来, 就是 《理解媒介》。他预告着电子时代的到来, 真的来了, 他宣告 “现代”思想的破产, “后现代”思想的来临, 确实又对了。他在传播学领域毫无根基, 对电子世界更是盲人般存在, 然而, 《理解媒介》一书中却对电子世界, 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进行了如此详尽的阐述, “地球村”的概念、“媒介即讯息”理论、“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也是麦克卢汉思想的超前性、先知性的体现。
2 麦克卢汉眼中的媒介
麦克卢汉曾明确的表示: “我不死守任何一种理论———既不死守我自己的, 也不死守其他人的”, 他又说: “我以崭新的眼光重新考察延伸人体的媒介, 几乎没有接受传统智慧中看待它们的任何观点”, ①这样来看, 麦克卢汉眼中的媒介必然是与众不同的, 而 《理解媒介》就是对麦克卢汉眼中媒介最好的诠释。书中他对媒介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三个理论上, 首先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 强调的是媒介本身的性质, 并将媒介是人的延伸分成两部分。一是媒介是人的肢体的延伸, 如汽车、火车、飞机等都是人的代步工具, 这就是脚的延伸。二是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电子媒介的触角伸及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 就如我们的感觉遍布世界一样, 即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最大化的延伸。其次是媒介即讯息理论, 在麦克卢汉眼里, 媒介和内容是没有界限的, 他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3 麦克卢汉眼中的技术
麦克卢汉一向被冠以技术决定论的标签, 由于他过度注重媒介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力以致忽略媒介承载的内容的重要性, 麦氏看到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在当代已进入电子化时代, 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们生活模式及方式的变化, 媒介甚至能够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而这种媒介的决定性作用完全依靠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也就是说, 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 改变了人类, 更是对人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
4《理解媒介》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里的新体现
首先, 网络时代的 “地球村”和麦氏所提到的 “地球村”不尽相同。《理解媒介》中的地球村理论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 由于技术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进步大大缩短了距离, 通讯技术的进步又使人跨越空间, 地球就犹如一个小村落, 村落里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与其他人交往。然而, 进入网络时代, “地球村”依旧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之上, 但是这里的地球村却联系的更加紧密, 犹如一张针脚细密的大网, 没有中心点, 站在每个点上都可以延伸到任何方向。
其次, 网络新媒体作为媒介本身的巨大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物品, 它不仅仅是通讯工具, 它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具, 甚至是工作工具, 最常用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人每天一睁眼就是拿起手机刷微博, 看微信, QQ, 走路、坐车、上课上班都不忘玩手机, 这就是被手机绑架状态, 然而大家都是心甘情愿被绑的, 这就充分说明了手机这一媒介真正改变了人的行为和思想。网络新媒介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其日渐丰富的功能吸引了人们太多注意力, 花费了人们太多时间和精力, 这绝对是不提倡的。因此, 我们要正是网络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 肯定它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不能过度依赖, 要看到网络新媒体不断更新迭变的趋势, 适度用之。
5 总结
麦氏的 《理解媒介》这本书卓越之处在于, 指出了这个时代变革的本质, 新媒介使革命成为常态。200 年前, 摧毁旧政权的是思想和理论, 而如今, 改变生活条件和基本态度的, 就是包装了的信息。麦氏提醒人们应该知道世界上一切文化的变化影响, 既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效果, 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危机, 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因此, 我们要正确对待这本传播学经典名著, 积极吸收它的智慧的思想, 批判它的不足, 让它不仅为后继的研究学者指明道路, 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 还能对现世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 2000年10月中国:译林出版社, 2011 (7) .
[2]黄健.新媒体浪潮[M].中国: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