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体育

2024-05-25

媒介体育(通用12篇)

媒介体育 篇1

现在体育消费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并以成为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消耗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的过程。体育消费分可以分为二种:实物型体育消费与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典型的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就是媒介消费。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类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行为是非实物型体育消费。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体育消费不可小觑的的重要群体。而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不仅推动了大学生体育消费, 使他们成为体育庞大体育消费潜在群体,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体育消费, 促进了体育设施、体育服装、体育娱乐和体育书籍、报刊等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关于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行为影响, 我们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方式, 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是否促进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 (2) 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对体育消费水平如何影响; (3) 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对体育消费结构的影响。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严格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经过专家审查, 征询意见,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修改, 之后, 经专家讨论, 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从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中随机抽取6个系。从每个院系中抽取5个班级, 每个班级抽取20个人。学生构成情况:20名学生×5个班级×6个院系=600名学生。

1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

(1) 对“大众媒介体育信息对体育消费促进作用的大小”问题。回答“很大”的14.5%、“较大”的30%、回答“一般”25%、回答“较小”的20%、回答“基本不影响”的10.5%, 可以看出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的作用选择影响“较大”的有30%大学生, “一般”的25%, 可见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数据结果可见一般。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发展很快。我国大众体育传播媒介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 而且在技术功能方面也有所提高, 许多省市都可以直播体育类节目, 并逐步并入了卫星网, 比之前扩大了覆盖面积和影响范围, 为更好地传播包括体育在内的更多信息, 客观上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中, 各种体育运动与社会大众保持着各种密切联系, 体育活动时刻吸引着这一大学生群体, 更多的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获得更多信息甚至参与其中。而大众传播媒介在体育与更具生命活力的大学生之间筑起一座座桥梁。于是正确的体育消费意识正在形成, 体育消费行为已见雏形 (如图1) 。

(2) 对“在你的体育消费中, 哪一项影响你的体育消费最大”问题。回答“同学”的27%、“媒介”26.4%、“体育偶像”20%、“老师”8.4%、“家长”14.2%、“其它”5%, 由图可以清晰的看出, 在体育消费的促进作用因素中, 选择“媒介”的因素仅次于选择“同学”因素的30%, 说明大众媒介传播体育信息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大众传播媒介是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组合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 以及电视、广播和网络。在当下社会中, 大众体育媒介是大学生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 不断地加深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全方位影响 (如图1) 。

2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水平影响

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生活费中比例, 在某种意义上基本反映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活动消费包括体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运动培训等。本研究划分大学生体育消费在其生活消费的5%以下、6%~10%、11%~15%、16%~20%、20%以上五个等级。被调查者认为其体育消费情况结果如表1。

从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 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运动消费、观看比赛门票消费和用于体育媒介的消费, 这个水平明显高于前几年对该领域国内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但此结果仍低于其它的国家几年前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消费、观看比赛门票的消费和用于购买媒介的消费水平。

鄂尔多斯大学生花销的20%以上的属于“体育运动消费”最高的为10%, 然后是9%的“媒介消费”, 最后是5%的“比赛门票消费”。前几年的更不乐观, 2%、6%与2%分别是国内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国内大学生用在这方面的花销较少, 大部分在生活费的5%以下, 也有一部分在6%~10%左右。这结果与王崇禧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 文化体育消费在我国的居民中不是很高, 但以让呈稳定并且上升的趋势, 1991~1997年我国居民文化体育消费的指数平均年增长率达5.1%。

这主要因为, 国内这几年经济迅速连续增长, 大学生所在家庭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 相应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发展迅速, 体育消费的新理念不断引领青少年进行体育新潮消费, 大众媒介体育信息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不断地改变着受众认知方式与行为意向, 逐渐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消费的某些固有看法, 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消费产生了新的“情结”和更加理性之思考。诚然, 整体看鄂尔多斯大学生消费水平还不够高, 主要因为, (1) 在于经济与社会文化之差别和经济来源之差别。 (2) 体育基础与消费习惯之差别。 (3) 对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之差别。体育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之研究。

3 大众媒介体育信息的传播对体育消费结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以外主要的花销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学习用品如体育报刊、体育书籍、电脑等。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大学生购买电脑与购买体育学习用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明显的提升, 这与电脑在校园得到普及相一致, 人数略高于国内大学生总体。

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这一现象。 (1)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 使学生自主性与消费的能力有了局限性, 所以在选择必备的实物消费是有尺度的, 尤其是学生的特性所决定的体育学习用品、体育报刊、体育书籍、电脑等变成学生的首选。其他的体育教育培训反映了鄂尔多斯大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 (2) 大学生的时尚消费是旅游与上网, 大学生的年龄特性相符合。电脑有对大学生学习与娱乐两方面有共同效用, 这也是我国传统消费心态与习惯所决定的。所以可以得出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以外的主要消费支出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

4 结语

(1) 鄂尔多斯大学生接触媒介体育信息对体育消费有影响。在体育消费中, 媒介体育信息的影响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在总的影响因素中占有重要部分。体育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总之,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一定关系。 (2) 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是在有选择性和节制下的理性消费。 (3) 就表象而言, 当今大学生是传统节俭消费文化的背叛者, 是消费中的享乐主义至上者。但是当今时代进步, 年轻人思想的进步, 消费观念更加取向理性, 体育运动消费也将成为他们消费热点之一。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和取向、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体育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体育消费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慧琳, 阎伟.体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大中, 杜志红, 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于振峰, 叶伟, 许高航.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2) .

媒介体育 篇2

印刷媒介的表现形态

1、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是最古老也最流行的广告媒介,是目前广告市场上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媒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适合市场细分的广告策划和发布。报纸为广告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形式,从整版广告到只有几平方厘米的分类广告,从单色印刷广告到多色印刷广告,为不同的客户定位提供了专门的园地,使其受众覆盖可以精确化到每一个细分市场。

2)报纸的受众质量和稳定性优势。报纸的受众往往集中在文化水平较高和收入较高的社会人群,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稳固,因此,这种媒介在帮助广告客户到达高消费阶层的受众时尤为有效。

3)纸质传媒信息的存留性和深度优势。纸质印刷品承载的信息是白纸黑字,可以长久地凝固和存留下来,便于读者的反复诵读。这就要求报纸信息应该是可靠的、经得起琢磨的,因而也适合传达具有一定深度的、有一定分析性的信息。

这样,报纸广告传递的信息就具有了两种重要品质:可信性和详尽性。它适合向受众提供精确而详细的产品信息,进行深入的产品性能分析,有利于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产品。

2、杂志

杂志是一种更加专业化的媒介,因此它的广告更能满足狭窄定位的读者群需要。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与之对应的杂志。比如目前流行的各类时尚杂志,完全成了高档消费品的广告专版。杂志广告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制作精美,色彩迷人,其文案制作也往往富有诗意。当然,杂志广告由于出版周期和制作成本的原因,在广告市场的份额不大。

3、书籍广告

书籍广告主要发布一些与所刊图书相关的文化信息或文化产品类广告,多作为插入书中的扉页形式出现,其内容多带有专业化色彩,一般出现在大众类读物中,在广告市场所占比重不大。

印刷广告媒介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比如夹在报纸中间的邮递广告,特别适合需要详细介绍的商品,而且价格低廉。再如街头派送的宣传单页、小册子和卡片之类,为一些小公司和专门的促销活动所青睐。

印刷媒介的优缺点

印刷媒介的主要优点有三个:

首先,读者拥有主动权。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介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上它优于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受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接触到其内容。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受众如果想回头再看,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将电视节目录下来。可以说,印刷媒介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其次,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稍纵即逝的,若不经过专门录制,就会很快消失。而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却能将信息有效地保存下来。正因为这样,印刷媒介更能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

再次,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报纸以外,印刷媒介不像其他媒介那样强调以标准化的内容来适应大部分受众的共同兴趣。电子媒介为了这争取最大数量受众,都力求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强调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就导致了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而专业化、专门化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往往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并对他们在某一方面施加特殊影响,这就适应了专业化、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界与教育界,印刷媒介更是拥有广泛的类型化受众。

印刷媒介的缺点是时效性不强,不能像广播电视那样进行实时报道,而要经过一个制作周期。另外的一个缺点是印刷媒介的使用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文盲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这种媒介。

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

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和光碟等等。大多数电子媒介属大众传播媒介,其中广播、电视是最主要的电子媒介。

媒介体育 篇3

1.Editorial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Graduate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即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下,不同社会人群通过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满足自己体育信息需要的过程。钟莉莉在其研究中指出,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媒体赢得人们的关注、欣赏、参与及合理化的市场资源配置的,今天的体育运动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蓬勃开展,大众传媒功不可没[1]。与此同时,体育信息的传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罗璇也在其研究中提出,互联网在历次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中担任重大角色的同时也面临着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危机”[2]。张智刚等人也在其文章中指出,就我国现有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以主观性为中心、多元化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以及全方位道德沦丧等问题[3]。基于以上,本文在观察国内外体育信息传播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体育信息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鉴于以往研究并没有就受众的不同类别进行相关行为、态度、体育参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的现实情况下,本文予以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展开论文研究,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83份,问卷回收率98.1%,有效问卷875份,有效率达99.1%。

1.2 研究对象

将体育信息受众作为研究对象。在875份有效调查样本中,男女样本比例约为1:1,其中男性受众占54.2%,女性受众占45.8%。通过加权计算,本论文调查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接近大专层次,受众年龄及职业分布较为合理。

2 体育信息受众的类别确定与特征描述

2.1 体育信息受众的类别确定

将媒介接触频率设置为经常接触(几乎每天都接触)、偶尔接触(每周接触1~3次)、基本不接触(每周接触频率为1次以下)和几乎从不利用该媒介4个维度。以媒介接触频率为分类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受众体育信息媒介接触频度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结果为3种,分别命名为积极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本论文将对不同类型受众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受众在不同统计指标下的差异与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类别的体育信息受众人数

2.2 不同类别受众的特征描述

体育信息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中,男性受众均多于女性受众,其中积极受众的男女性别人数差别不大,而一般受众中,男性受众要明显多于女性受众;但是在随意受众中,女性受众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男性受众的数量。这说明,体育信息受众在媒介接触方面,男性受众要比女性受众表现得积极、主动(见图1)。

图1 不同类别受众的性别比较

从年龄角度描述不同类别受众:整体来看,16~45岁的受众群体在体育信息受众整体中占主要地位。在积极受众与一般受众中,年龄越大,关注体育信息传播的就越少;但在随意受众中,36~45岁受众群体占有较大比例,随年龄增加体育信息关注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见图2)。

图2 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类别比较

从职业构成角度看,体育信息受众几乎涉及到了各种社会职业,从整体数量开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略显优势,但是从3种不同受众类别来看,有41.7%的企业员工和4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积极受众。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将“学生”纳入到职业分类中,结果显示,有61.5%的学生群体是体育信息的积极受众。

受教育程度方面,体育信息受众主要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在高学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以高中学历为主。

从经济收入上看,体育信息受众的月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状态,月薪在中等收入水平,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了 42.6%,2000~5000元的占了39.5%;积极受众的收入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随意受众;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受众中占多数的是随意受众。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别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

体育信息受众在获取体育信息的时候,采取怎样一种方式?是只要与体育有关的就都会关注或是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还是本着一种无所谓并随意浏览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受众获取体育信息的选择理性,越是具有选择理性的受众,就越会接近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类型;而随意受众将会更多地处于随便浏览状态。为了验证笔者在问卷发放之前的假设,研究中对体育信息的获取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2)。

表2 受众体育信息获取方式统计 (%)

多数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体育信息内容,而随意受众在获取体育信息时更多的是一种无所谓、只是随便浏览的状态。这说明,前文提到的笔者的假设是成立的,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更具有选择理性,而随意受众更多的是随便浏览、无目的性的心理状态。

3.2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体育传播比较

本文考察了体育信息受众的人际体育传播行为,主要设置了4个方面的分析指标:一是受众是否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人际传播;二是当受众对体育事件的看法与传播媒体不同的时候,是否会公开表达自己对该体育事件的看法;三是受众是否会有想向媒体表达对体育事件的看法或观点的意愿;四是受众的体育事件观点与看法是否会对他人有影响。按照以上4种分析指标,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如下选项(共8项):我会向他人传播体育信息;我会与他人一起讨论体育信息;我会带动他人一起收看(听)体育信息;我对体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对体育事件我会产生与媒体不同的观点;与媒体观点不一致时,我会做一名旁观者;我会向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对体育事件的看法。

3.2.1 不同类别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参与情况

研究表明,积极受众中,参与体育信息人际传播的人数比例高,其中选择经常会的占40.1%,偶尔会的占53.7%,只有6.2%的积极受众不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二次传播;15.6%的一般受众和7.5%的随意受众也经常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人际传播。不会进行体育信息人际传播的受众中,有21.5%的一般受众和31.2%的随意受众选择此项(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受众进行人际体育传播程度(%)

在人际体育传播方面,3种类别受众的总体参与程度先后顺序为:积极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不同类别受众对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是,进行人际体育传播在每一受众类别中都占较大比例,经常会和偶尔会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受众比例总量均达到65%以上。这就说明,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体育信息传播的市场开发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正是因为体育的竞争、冲突、趣味、悬念等特性,使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话题,成为人际关系的有效润滑剂。

3.2.2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事件看法的人际表达意愿在体育信息受众中,积极受众是否更容易成为人际体育传播中具有引导作用的人?随意受众是否更愿意在人际体育交流中做一名听众或者旁观者?数据显示:当自己对体育事件产生看法或认识时,93%的积极受众表示经常或偶尔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而70%以上的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没有这种举动,他们更愿意做一名沉默的旁观者(见表4)。

表4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表达意愿(%)

以上数据说明:积极受众更容易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他们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比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更强烈的人际表达意愿。然而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更多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充当着听众或者旁观者的角色。

3.2.3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体育交流对他人的影响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体育信息的传播非常引人关注,但是,在某些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的传播上,人际体育传播的作用甚至会超过大众传播媒介。本论文中,进行了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事件看法是否对他人产生影响的统计分析(见表5)。

根据“我对体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题目的统计分析,尽管积极受众在体育信息的二次传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主动,但是实际上充当意见领袖的受众数量并不占很大比例。

表5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事件看法对他人影响(%)

3.2.4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事件看法的媒体表达意愿 现今社会,体育的传播已经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人们获取体育信息时,接触到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对体育信息的需要,进而生成媒介接触动机,从而获取体育信息达到自身需要满足。就某个个体的人来说,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会在满足前一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更深层次的需要。本研究就其中一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即在与媒体的体育事件看法不一致时,产生向媒体表达看法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众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媒介参与(见表6)。

表6 不同类别受众的媒体表达意愿(%)

3种类别受众的媒介表达均低于各自的人际表达程度,说明体育信息受众更愿意在人际间交流中讨论体育信息,而媒介参与意愿并不强烈。在此,本论文仅仅将积极受众的人际表达和媒介表达作比较,就足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见图3)。

图3 积极受众的人际表达与媒介表达比较

3.2.5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依赖程度 本论文将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的调查设置为选择题,即“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体育信息,您会觉得习惯吗?”问题答案设置为很不习惯、不太习惯、一般、比较习惯和无所谓5个刻度,统计并赋分:很不习惯5分、不太习惯4分、一般3分、比较习惯2分、无所谓1分。将各类别受众的分数总和除以各自总数,得到每一类别受众的依赖程度平均分值,分值越大说明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深。

由计算得出:积极受众的依赖程度平均分值是3.7分,一般受众获得3.2分,随意受众平均分值为2.5分。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关系式表示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即:积极受众>一般受众 >随意受众。

有14.7%和52.5%的积极受众表示会“很不习惯”和“不太习惯”,而26.8%的随意受众认为有无体育信息无所谓,一般受众选择“一般”选项的占多数(见图4)。

图4 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

为进一步说明3种类别受众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别,对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别在体育信息依赖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

表7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2.6 不同类别受众的满足程度 体育信息受众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个体需要上的满足,换句话说,受众在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动机实现的过程就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在分析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满足程度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进行梳理,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受众体育信息满足程度比较。

前面已分析体育信息受众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的整体情况:在14种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中,占比例较高的前5种动机分别是“观看体育比赛”“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增加体育新知见闻”“寻找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与朋友共享余暇”。在此,将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接触动机进行分别比较(见表8)。

表8 不同受众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统计(%)

数据显示,“观看体育比赛”是3种类别受众接触体育信息的最主要动机;除该项外,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媒接触的其他动机有所不同,“增加体育新知见闻”是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的第二位媒介接触动机,“没有目的,随便浏览”是随意受众的第二位媒介接触动机。

体育信息受众对其所关注的体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着很明显的个别差异,例如积极性受众对体育信息的渴求比较强烈,对所关注的体育项目知识往往如数家珍,甚至某些受众已经达到该领域专家的水平;而随意受众对体育信息传播只是一般的、暂时的爱好,更喜欢看不需要专业项目知识,只要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就能观看与欣赏的项目。因此,积极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表现出更强的目的性,而随意受众更多的基于无目的的随意动机,并没有积极性受众动机强烈。

分析不同类别受众的主要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之后,笔者继续对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进行统计(见表9)。

表9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统计

从数据可看出,3种类别受众的满足程度差别并不明显,满足程度平均分值分别为3.67分、3.72分和3.50分,即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基本为一般或比较满意状态。这就说明,不同类别受众的主要接触动机均可以得到满足。

3.2.7 不同类别受众的受影响程度 在体育信息受众被问及“体育信息对您产生的影响”,不同类别受众的受体育信息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91.5%的积极受众认为自己受到体育信息的影响,只有8.5%的积极受众认为没有影响;75.6%的一般受众和53.7的随意受众同样认为体育信息对自己有影响,24.4%的一般受众和46.3%的随意受众选择没有受到体育信息的影响。3种类别受众的受影响统计结果表明,高频率接触体育信息的受众比低频率接触者更容易形成“其他效果”,这用“需要与满足理论”同样可以解释(表10)。

表10 不同类别受众受到体育信息影响(%)

体育信息受众的需要满足首先包括群体认同的满足、知识获取的满足、共识体验的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满足。群体认同感是个体从其归属或者赞赏的群体中获取的,这种群体认同感使得个体的言行与所属群体保持一致,而且会配合相关的情景行为。体育信息受众也会因为各种分类标准被划分到不同的群体中,同时也会根据自身意愿自动归属为某群体的一员,体育信息受众还会因为对不同传播媒介或者是不同的体育信息内容产生偏好,以此划分到不同的群体。这些体育信息受众在全体中必然存在体育信息的人际交流,从另一个角度讲,体育信息的人际交流也会增强受众的群体认同感,笔者将“影响我的人际交流”作为答案选项。

体育信息受众知识获取的满足,包括与体育项目有关的知识、与体育保健有关的知识、与民族文化有关的知识、与历史地理有关的知识等,笔者将此统一为“影响我的知识结构”选项。体育信息受众共识体验的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满足,分别指在接触体育信息过程中形成关于体育事件的共识体验和体育信息愉悦、充实精神的情绪体验,笔者根据两者内容设定了“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两个答案选项。为避免疏漏,将“其他影响”也设置为答案选项之一。

各类别受众受影响方面是否存在不同?笔者对以上受众受体育信息影响的5个维度进行统计与分析(表11)。

表11 不同类别受众受体育信息影响内容(%)

在积极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我的知识结构”;一般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和“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在随意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参与参与体育锻炼”和“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可知,“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是3种类别受众共同受影响内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性别和学历是决定体育信息受众类型的主要因素

体育信息受众在媒介接触方面,男性受众要比女性受众表现得积极、主动。体育信息受众主要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在高学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以高中学历为主的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随着学历升高,其体育信息媒介接触程度呈现下降趋势。

4.1.2 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

研究表明,不同类别受众对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是,进行人际体育传播在每一受众类别中都占较大比例,经常会和偶尔会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受众比例总量均达到6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

4.1.3 积极受众在体育信息受众中表现突出

对体育信息受众的研究发现,积极受众是一个男性为主、年轻、朝气蓬勃、主动积极的群体,尽管积极受众在数量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在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类型的受众。

积极受众更容易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无论是哪种类型体育信息受众,他们都更愿意在人际间交流中讨论体育信息,媒介参与意愿并不强烈。越是积极的受众,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深。高频率接触体育信息的受众比低频率接触者更容易形成“其他效果”,换句话说,越是积极的体育信息受众越容易受到体育信息传播的影响。

4.2 建议

4.2.1 大众传播媒介要积极创造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受众反馈

受众将自己不同于媒介的体育事件认识和看法反馈给媒介,不仅可以加强受众的主体意识,对媒介自身的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大众传播媒介要积极创造受众媒介参与的机会,才能获得更多受众的媒介表达反馈,从而能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完善自身发展规划。

4.2.2 大众传播媒介应关注体育信息受众的潜在价值并加以利用

积极受众表现出来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积极的态度、对体育信息传播的满足程度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都应该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视,我们可以推断,积极受众在未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中的地位也会继续提升。在面对这一具有年轻、高学历,即将或者已经具有较强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时,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充分认识积极受众的潜在价值,可以通过各自优势来针对目标群体,稳定并扩大市场。

[1]钟莉莉.我国大众传媒传播体育信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9):11-13.

[2]罗璇.体育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4 -38.

[3]张智刚,徐成立,赵瑞鑫,等.基于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下的问题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8(2):86-87.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5]郝勤.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及其理论架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3(9):27-30.

[6]任广耀.体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威廉·尼克斯.体育媒体关系营销[M].易剑东,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朱宙炜,张胜利.体育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99.

[9]黄孝俊.城市受众接触广播电视形态的变迁[J].新闻界,2003(4):33-34.

[10]韩佐生,张社平.论现代体育的地理传播[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63-68.

[11]田恩庆,倪腊贵.体育博客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42-44.

媒介体育事件的记忆特征比较研究 篇4

城市民众随机调查A项目和B项目。城市民众随机调查时间为2009年12月23日—27日, 主要针对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各广场健身人群、繁华地段逛街人群和居民社区闲散人群。问卷实行现场点对点发放与回收, 问卷填写完后, 课题组赠送一本笔记本, 共发放问卷866份, 实收问卷866份, 回收率100%, 实际有效问卷866份, 问卷有效率达100%。在校大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10月23日—27日, 调查项目为后北京奥运民众认知调查, 调查对象为大一新生和大二体育选项班。随机抽样本单位年轻教师3名, 对该教师所带班级进行调研, 共计14个自然班, 共计572人, 其中有7人因个人原因错过调研时间。问卷实行任务式的现场点对点发放与回收, 发放问卷565份, 实收问卷565份, 回收率100%, 问卷有效率达100%。

2 媒介体育事件的记忆特征比较研究

如表1所示, 三大群体印象深刻事件集中反映在“刘翔退赛事件”和“奥运会开幕式”上, 这从局部与整体两个纵面反映观者的记忆状况。在消费社会与明星时代, 精英运动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表现, 如美国的菲尔普斯、中国的刘翔、牙买加的博尔特等, 这些世界优秀运动员构筑了国家或民族的心理防线与文化认同, 比赛在更大程度上就是运动明星的景观展示, 是超越国家与地域边界的, 明星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成为景观中的景观。刘翔退赛之所以影响广泛深刻, 最重要的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 在没有完成第一轮比赛的前提下, 甚至在没有跑完全程的前提下, 属于突发性的公共文化事件范畴, 竞技体育的不可判断性或曰竞技体育的巨大魅力所在突显出来, 这一定程度也映射出人们把对竞技体育的热情过度集中在刘翔身上, 实质上是全民过度崇拜明星运动员, 有过于跟风追星的盲从表现, 这同时是对全民体育意识行为的批判。刘翔退赛事件本身的记忆程度略高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二者并驾齐驱, 说明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家与社会影响力广泛, 是展现民族与国家文化的重要记忆景观。总体上来说, 民众植根于日常生活世界, 比较关注民生问题, 如饮食、股票、金融问题, 相对应的三鹿事件、股市大跌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获得了民众的较高关注, 在事件发生的未来2年中形成了较深的认知印象。而

与此同时, 中国过分依赖女性体育的单项投入, 藉此提升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在1991年的第一届女子世界足球锦标赛中, 中国闯入了最终的决赛。在1996年中国女足夺得了奥运会银牌。在1998年夺得了世界杯银牌, 而男子国家队什么奖牌也没有得到, 形成的差距再也不能被拉大了。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女性运动的黄金时期, 对女足的期待由此也越来越高, 奥运会的前景看起来似乎越来越是一种既可以预料的事实, 又是一种上天注定的结果。在那段黄金时期, 从1990年到2000年, 中国共获得923个世界冠军, 其中有575块金牌 (62.3%) 是女子获得的。这种结果被说成一种现象“阴盛阳衰”, 依事实看来, 似乎没什么争议。从1978年到2003年的二十五年里, 女子一直保持着占总金牌数 (62.3%) 的好成绩。在1998年, 十强运动员中只有一个男生, 女性在国际体育赛事上的成功, 提升了女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地位。在21世纪, 也有男性在某些邻域取得骄傲的成绩, 比如刘翔。从2003年到2006年中, 中国获得的420个世界冠军中, 女子共获得270枚, 占64.3%。[3]这便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奥运优势项目诸多, 而这些单项却在时间和历史的演进下却产生不出记忆内容的原因了。

此外, 菲尔普斯的8面金牌赢得了中国观者的记忆内容, 包括牙买加的博尔特的竞技表现, 这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肯定与颂扬。美国篮球梦之队更是赢得了中国观者的青睐, 究其原因, 是NBA的中国影响力以及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普及程度使然, 这为篮球运动的市场氛围与社会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奥运会篮球属于该项目顶级比赛, 美国队的竞技表现超越了一般的竞技范畴, 成为身体艺术性的表演范畴, 更多的文化象征和身体性意义突显出来, 扩延了竞技意义的空间维度。

3 结论

三大群体印象深刻事件集中反映在“刘翔退赛事件”和“奥运会开幕式”上, 这从局部与整体两个纵面反映观者的记忆状况。在消费社会与明星时代, 精英运动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表现。明星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成为景观中的景观, 成为身体艺术性的表演范畴, 更多的文化象征和身体性意义突显出来, 扩延了竞技意义的空间维度。

摘要:以在校大学生、民众和运动员三个群体为调研对象, 对三大群体反映出的媒介体育事件记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认为, 三大群体印象深刻事件集中反映在“刘翔退赛事件”和“奥运会开幕式”上, 这从局部与整体两个纵面反映观者的记忆状况。在消费社会与明星时代, 精英运动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表现, 如中国的刘翔、牙买加的博尔特等, 这些世界优秀运动员构筑了国家或民族的心理防线与文化认同, 比赛在更大程度上就是运动明星的景观展示, 是超越国家与地域边界的, 明星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成为景观中的景观, 成为身体艺术性的表演范畴, 更多的文化象征和身体性意义突显出来, 扩延了竞技意义的空间维度。

关键词:媒介体育,记忆认知,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Stephen Wagg, Andrews David L.Beijing2008:Preparing for Glory[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7:15-32.

[2]黄璐.国际舆论导向下的中国唯金牌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4) :341-344.

[3]黄璐, 王金福, 付晓静.北京奥运会奖牌榜的政治战略与国家身份建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9 (1) :18-20.

[4]吴新宇, 黄璐, 许晓峰.北京奥运会国际媒体政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

[5]王相飞.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资源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 (3) :23-27.

媒介体育 篇5

当媒介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媒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就产生了重大影响。媒介可以成为他们的娱乐工具,甚至寓教于乐,这是正面影响。但是,负面的媒介影响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者从“媒介伤害”的视角对媒介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关照当前媒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伤害的分类

媒介伤害在当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如: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沉溺于暴力网络游戏,使他们难以区分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以虚拟空间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导来开展现实生活;等等。从各方信息来看,现在教育者和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媒介伤害的担忧一点也不亚于对他们学业的担心,而且,媒介伤害最终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与健康成长。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伤害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在这里我们重点要探讨的是根据伤害源来自何方而对媒介伤害进行的分类。立足于媒介受害者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所受到的媒介伤害可能是“他我伤害”或“自我伤害”。“他我伤害”是指他人通过媒介这种工具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例如,有人在网上发布一些不健康信息,这些不健康信息最后对媒介受众带来了伤害,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但是媒介伤害有时是一种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如学生自己主观意志不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沉溺于网络游戏,这一行为也可以看成是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就是所谓的“自我媒介伤害”。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技术的媒介本身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媒介是权威,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提供者,而中小学生只是片面的媒介使用者,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一般会把使用媒介者称之谓“受众”。“受众”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被动”意蕴,也就是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在媒介面前只是一个被动客体。这里的“受众”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阅听人”,西方甚至根据对“阅听人”的不同假设,发展出了不同的媒介教育模式。然而,随着WEB2。0和以博客为代表的新闻媒体3。0的出现,媒介进入了“自媒体”(We Media)时代。所谓“自媒体”指的是,为自主化、私人化和平民化的传播主体提供信息生产、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人的、内容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交互信息传播的传播工具的总称。总而言之,媒体的出现及普及为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提供了制造、传播信息的可能,而且由于人性中的自我意识存在,所以在博客、空间、论坛上表达自己的信息与观点就成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中小学生作为媒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主体,他们就有可能生产、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从而给他人带来伤害。我们把这种伤害正式称为“我他媒介伤害”。

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中小学生使用媒介时,与他们相关的有三种伤害存在,一种是“他我媒介伤害”,一种是“自我媒介伤害”,还有一种是“我他媒介伤害”。前面两种媒介伤害是中小学生自己所遭受到的伤害,最后一种是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二、媒介伤害的机制

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可能会受到伤害,也可能会伤害到他人。那么媒介伤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探究媒介教育的基础。

当前,媒介已经渗透进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媒介有旧式的,如报纸、杂志等,也有新式媒介,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所以,中小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中小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业的,但是学习生活并不是中小学生生活世界的全部。如果说学生在学校内课堂上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正式课程,则媒介信息这种大众文化就是中小学生的非正式课程。只要了解到中小学生对“超女”“快男”,对“魔兽”“农庄”等媒介产品的投入和执著程度,就可以意识到,媒介信息这种非正式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学习生活只是中小学生整个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必须是中小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世界,而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媒介生活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又不可低估。

再从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来看。在整个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二是家庭,三是社会。理想的状况是这三种影响源能够相互配合,一切为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常识,而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影响一部分的媒介影响。不管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它是客观的存在。受众者有可能是成年人,也有可能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媒介的影响是既定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对成年人可能是一样的,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可能又是另一样的。而且对同样是未成年人的不同的中小学生来说,即使既定媒介影响带来了媒介伤害,但是这些媒介伤害从“身体伤害”“心灵伤害”,或“显性伤害”“隐性伤害”等不同视角来看,也会不一样。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人的行动是由心理(包括潜意识)所支配的,而不同的心理认识又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接触。总而言之,人接触到客观世界就会有某种心理认识,这些心理认识又会反过来支配人的行为。中小学生也是这样,当他们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产生某种认识,形成某种价值观念。这里产生认识、形成价值观念就是西方文化研究理论中的“意义生产”。中小学生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有意义生产,而他们的意义生产与许多因素有关系。当然最大的意义生产影响因素是媒介信息本身,但是即使接受的是同样的媒介信息,成年人与未成年中小学生所生产的意义也往往不一样。一方面,中小学生的理性还在发展中,人生阅历与经验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当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小学生面临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应试教育给中小学生普遍地带来了生活无快感的体验,中小学生对新媒介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成年人。所以相对成年人,中小学生一方面对新媒介趋之若鹜,从中追求学业生活与其他生

活带来不了的快感,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媒介信息又让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产生偏差。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的形成机制。同时,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中小学生在由媒介影响所带来的意义生产方面出现了偏差,所以他们在媒介生活中又可能制造与传播不健康的媒介信息,这就形成了“我他媒介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对其他中小学生又会带来“他我媒介伤害”。(详见图1)

三、走向“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概念自提出后其内涵多有演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含义的概念,但是目前学界并没有对媒介教育形成统一的公认的界定。

有论者认为,“媒介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教育”。这一概念有相当的概括性,但是并没有道出媒介教育的核心规定性,它是过于宽泛的。国内媒介教育专家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基础性的媒介知识并且懂得如何使用媒介;培养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学习制作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知道怎样有效利用大众媒介来发展自己。

西方媒介教育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三种理论范式的变迁:第一种范式是批评范式,第二种范式是分析范式,第三种范式是表征范式。其实,以上西方媒介教育所经历的三种范式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保护主义”的视角。更具体地说,这些媒介教育理论是在现代媒介出现之后,现代媒介及其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冲击的背景之下,出于对精英文化的保护而产生的。当然,在媒介教育诞生之初,这种“保护主义”所保护的对象也不能只是精英文化,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也不应排除在其保护的对象之外。但是到了分析范式和表征范式阶段,媒介教育对青少年的保护意图则更为明确。培养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区分的能力以及对媒介表征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这都体现着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

对媒介教育而言,“保护主义”的视角和出发点是不是到了其理论范式的终点?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向何处发展?至21世纪初期的今天,大众传媒有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和一般意义上的以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之外,还存在许多新兴的传媒形式,如BBS(公告留言板)、聊天室和博客等。这些新兴的媒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对受众来说更加开放和民主。受众有许多主动参与权,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而且还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传媒领域著名的“守门人”理论认为,媒介的编辑是信息的“守门人”。而在这些新兴的媒介中,则基本上失去了这种“守门人”,因为对这些媒介而言,编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但是对一般受众而言,他们是没有受过专门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如此,受众就又有可能成为媒介信息伤害的制造者。在此情形之下,只是遵循“保护主义”原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对受众进行以“不伤害”为原则的教育。具体地说,作为一个普通受众,一方面需要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使自身不受现代媒介的伤害;另一方面,同时作为一个信息制造者、传播者,不能生产和传播有害信息。而后者是以往的媒介教育所没有重视的。其实,“保护主义”原则与“不伤害主义”原则并不相互矛盾,无论是“保护主义”还是“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理性的受众,而“不伤害主义”对“保护主义”又有支持作用。

面对当下的媒介,对媒介教育而言,单纯的“保护主义”视角是不可靠的,而且对“保护主义”的片面强调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受众进行保护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受众本身要提高“抗伤害”的能力,二是要从源头上改造信息环境。对后者而言,我们就需要从“不伤害主义”视角出发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

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从其媒介教育的内容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保护主义”范式。从这种范式出发,这里的“公民媒介素养”指的只是一种保护自我的素养。从“不伤害主义”出发,“公民媒介素养”之中应含有不制作、不传播伤害他人的信息这样一种素养。综上所述,所谓“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和提升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中小学生拥有了这种媒介素养就能够理性地面对媒介,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并且不对他人实施媒介信息伤害。

四、“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实施

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媒介教育的“高标”,因为它不仅要保护作为媒介使用者的中小学生,同时它还要求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不能给他人带来“显性”或“隐性”的媒介伤害,所以与以往的媒介教育不同,它树立了一种高标准。另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所树立的“不伤害原则”是一种媒介教育的底线原则,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伤害”自己和他人,而且也要让他们在媒介使用过程中享受媒介所带来的快感,甚至寓教于乐,使媒介成为一种正面的教育影响。“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在坚守“不伤害”底线原则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中小学生媒介使用的寓教于乐效果。在对“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结合上文对媒介伤害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对当下实践中的媒介教育进行审视。

首先,实施“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干预中小学生媒介生活中的意义生产。要成功干预这种意义生产需要教育者能够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至少不能与中小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代沟”。而现实媒介教育实践是,许多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由于没有足够的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意识,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生活不理解,这样就可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中小学生媒介使用这一行为,也就不可能有积极干预中小学生媒介意义生产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当下存在太多的中小学生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与家长不能干预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最终中小学生在媒介生活中受到了伤害或者是伤害到了他人,而且现实中人们更多的是把责任简单地推向媒介受害者或施害者学生,认为为什么其他中小学生没有涉及到媒介伤害事件,而偏偏是自己学生或孩子。殊不知,学生与小孩受到媒介伤害或实施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与家长对媒介意义产生合理干预的缺位。

其次,社会媒介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一个根源是社会媒介的商业性。相关公司与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把商业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而不管所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对中小学生是否有负面影响。其不健康的媒介信息是中小学生进行不正确的意义生产的根本,所以需要我们的立法与执法部门积极立法、严格执法,以此来从源头上控制中小学生媒介伤害事件的发生。严格的法律控制对中小学生在媒介生活中自身生产与传播不健康信息也是一种教育。当然,法律往往是粗线条的管理,在信息立法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完备的运行良好的信息伦理系统,让所有的媒介信息制造与传播者有一种德性上的敬畏。

媒介体育 篇6

关键词:新媒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1-0147-05

羌族传统体育具有“地缘性、生活化和尚武”的鲜明特点,经千百年积淀的体育文化资源,易随生存条件和社会形态演化而变化,突显出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羌族社区的信息化,代表着羌人彻底脱离信息封闭的时代,也标志着羌族社区初步具备信息社会的特质。汶川大地震在一定层面上唤醒了人们保护羌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情:保护项目不断启动,羌族体育文化资源项目得到普查,部分内容被“资料信息库”记录和存储,互联网上的相关推介信息猛增。但是,新媒介所承载的所谓主流文明强势扩散,使得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危机日益加剧。羌族传统体育在新媒介的“双刃”作用之下,既为外界所知,亦展现出愈来俞强的“同质性”。

一、羌族体育文化资源:技击与嬉戏中的文化神韵

羌族传统体育植根于羌人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之中,既是其和谐生活方式的体现,亦是羌人与他民族文化交融历程的记载。

(一)外显:羌人的生存智慧。羌人多“逐水草而居”,其居住地多山涧峡谷,羌人出门时常要攀援或泅渡,需躲开山石坠落,或避免猛兽攻击。由此,羌人的传统体育有着十分强烈的“地缘性”特征。例如,“溜索”,羌人称“溜壳子”,是横渡岷江、白龙江、青竹江等的重要工具,也用于峡谷山涧的穿梭往来。羌地盛产“溜索”高手,其身手矫健(可速滑速降),善于负重(能运输牲畜和粮食等)。

以前,羌人通往外界之交通十分不便,信息闭塞,但羌人融八日常生活的文化娱乐活动却十分丰富,“生活化”也成羌人传统体育的一个鲜明特性。以“萨朗”为例,此种“类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表演,更是生活情景之描绘。其“肌体环动”时的“一顺边”,乃是羌人高山行路时因重心不稳或缺氧所致,羌人跳动起来得以应手,外来人却得苦心研习。

“尚武”本是羌族传统,但随着与他民族的日渐融合与和平共处,军事化训练项目日渐演化为羌人农耕之余的娱乐活动。“抱蛋”“推杆”“摔跤”“跳拱”“板手劲”“标枪”等活动,其活动方式讲求技巧、重视实战和效率。以“抱蛋”为例,这种被羌人称之为“娥捉”的活动,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其竞争激烈、场面热闹,常常迅速集聚更多人来参与;“抱蛋”人与“保蛋”人之间巧妙周旋,讲求身体整体动作协调,脚的动作要“有力、有幅度”,手上动作要“快、准、狠”,练习的是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

(二)内隐:羌人的文化认同。羌人在长期迁徙和定居生活中,既要适应自然环境,期望大自然恩赐于自己“好年景”,并勇敢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变,还得学会与他民族交往,因而形成了一套生存哲学。他们祟尚自然,认为万物有灵。“抱蛋”之类便也同“羊皮鼓舞”一同登上了“转山会”的表演平台,也使得羌族传统体育活动有了浓厚的“娱神”特性。羌人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将“推杆”“抱蛋”“筛糠”“萨朗”和“羊皮鼓舞”作为“人神对话”的“符号”,以之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在竞争、合作、祈福之余,羌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亦演化成为羌人的“脸谱”:长期共同的嬉戏和生活化的体育训练,表现出一致的精神和素质,生发出羌人独特的文化性格。羌人的传统体育活动,在羌人中间普及的同时,也成为羌人文化认同“符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遭遇新媒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改造”

近年来,新媒介给羌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羌族传统文化亦得以广泛传播。但是,在新媒介的冲击之下,羌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陷八了困境。

(一)外力推动的“数字化挖掘”。汶川大地震之后,“如何保护羌族传统文化、高效推进灾后重建”成为大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利用新媒介展示羌族文化遗产进而推动旅游产业,成为灾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主导出台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等文件中,羌族传统体育均被纳八保护的总体规划。由此,羌族传统体育的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的收集工作全面启动,“中国羌族网”“羌族文化网”等一批互联网展示平台相继开放,“云上尔玛”等影视作品被陆续规划和投拍,“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也已经宣告建成。同时,羌族体育文化遗产亦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一些志愿者深八羌族村寨,拍下了大量影像资料,并出现如“西羌第一博”工作小组、“影救尔玛”协会等优秀团队。

时下,此种“挖掘”已经完成从被动的“外力推动”演化为主动的“旅游推销”。地震之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羌族社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而羌族传统文化、旅游业与新媒介的整合,被认为获得了“历史性升级”。以打造“文化核心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茂县羌城”项目,计划总投资约十亿人民币,宣称将以新媒介为基础,建设一个集“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游乐观光”为一体的“羌文化浓缩展示地”;“云中羌寨旅游区项目”投资亦近十亿人民币,其设计和建设仍然主打“技术牌”和“文化牌”,主要的功能是“羌族文化展播、大禹文化体验”。

媒介体育 篇7

一、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

(一) 体育媒体资本融合

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最早开始于体育媒介资本融合。由于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市场环境的宽松和国家传媒政策的松动使得电信、印刷、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等部分领域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始有限进入。比如, 2001年年底, 全兴集团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达成协议, 双方共同出资, 由四川报业集团绝对控股, 创办了《21世纪体育》。更早时期, 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达成合作, 由桦榭·菲力柏契出资, 以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的名义, 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彩色综合性体育杂志——《搏》。

资本融合后, 首先给传媒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传媒单位可添买设备, 扩大生产, 实现资本增值。更重要的是, 外资的注入为传媒单位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 在弥补与外界技术差距的同时, 推动原有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 从而提升原有单位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给整个行业带来压力, 加剧中国传媒市场的竞争。但是资本注入最直接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多地追逐经济利益, 会忽略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度, 造成媒体软实力下降。不同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双方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员工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落差,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严重者甚至造成人才流失。

(二) 体育媒体技术融合

现今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传播技术融合, 具体表现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两方面。

1. 体育媒体传播手段的融合

传播手段融合是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就某一事件或于某个时段集中于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 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和功能共享。例如, 2007年3月30日, 中国第一大门户网站新浪网与国内顶级专业体育媒体《足球》报社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在资源共享、市场推广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体育类媒体平台。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SMG) 旗下的五星体育传媒与风行网联合打造的基于PC、手机和PAD的多媒体平台, 将最新的体育资讯植入三屏并实现有效的联动传播, 为观众呈现各路奥运军团奋战奥运赛场的最新战况。风行网新增的体育栏目添加了小视频播放功能和自由拖动功能, 以便使用户在风行平台收看五星体育传媒报道的最新伦敦奥运等专辑视频时有更优质的体验。五星体育资深编辑团队制作的“新闻快递”“精彩看点”“深度观点”和“独家策划”等专辑, 将构建成一个竞技、娱乐、人文等多元的奥运内容矩阵, 在多屏互动中满足用户关注奥运健儿和体验伦敦文化风情的多元需求。实践证明, 三屏之间的互动能让用户随时随地接触到自己希望获取的与奥运会相关的各类信息, 而相应的奥运资讯内容也能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除此之外, 伦敦奥运会期间, 中国网络电视台打造的“5+”这一号称“中国第一的体育新媒体平台”, 集合了中国第一的体育电视平台CCTV5的资源, 并独享全球80%以上黄金赛事的新媒体版权资源。为满足观众在不同环境下对看节目、看资讯的需求, 服务提供商国内云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阿里云计算为CNTV量身打造了5+多终端解决方案, 包含5+PC客户端、5+体育应用 (手机端) 及5+TV端等, 实现“一云多屏”的新媒体传播体系, 满足用户随时随处的观看与互动需求。

2. 体育媒介形态融合

媒介形态融合是在手段融合的基础上, 产生“质变”, 生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比如电子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2012伦敦奥运会期间, 中国网络电视台在打造的“5+体育新媒体平台”的同时, 推出5+定制版手机, 其也成为“5+体育新媒体平台”“一云多屏”新媒体传播体系里重要的一个终端。5+手机是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定制的专属手机, 以手机应用的形式提供了体育视频直播与点播观赛、视频互动、赛事预约提醒、VIP高清体验、商城豪礼换购、特色红包购物等多种互联网服务。2009年正式开播的中国网络电视台体育频道, 因丰富的赛事资源及多元媒介平台也成为奥运立体化融合传播的最佳实践者。中国网络电视台体育频道发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双平台优势, 充分利用体育赛事独家版权和原创资源, 全程直播国内、国际重要赛事, 为广大网友呈现了海量的体育视频、赛事图文资讯、赛事数据服务、网络社区互动、移动终端交互等服务。

体育媒体技术融合实现了新闻资源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 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利用最大化。体育媒体技术融合还可以利用原媒体固有的品牌打开并且快速占有、扩大市场, 有助于品牌的延伸, 强化品牌效应。品牌的延伸又可以降低新媒体的市场导入费用。新媒介终端的形成, 在增强了用户的即时体验感的同时, 也提高了与用户的即时互动性。但是从传播手段融合上来说,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新闻资源都可以共享, 一个新闻题材有可能只适用于一种媒介形态。体育新闻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也受到体育记者技能的限制。毕竟可以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报道任务的超级记者非常罕见, 即使存在, 但由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观察角度的固定性, 往往也会造成新闻同质化问题。此外, 对技术的依赖、融合过程的复杂性、不同媒介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等种种问题, 都可能影响体育媒体技术融合的脚步。

二、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特色

(一)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更加自由

制约新闻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政策规则。而相对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 体育新闻这一软新闻属性, 使得体育媒体的融合受政策、市场环境等的限制相对较低。2005年国家出台了文件《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 对非公有资本进入广电节目制作、技术开发、有线电视接入网建设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规定》明确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的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此项政策加快了体育媒体资本融合的步伐, 使得有实力的体育媒体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完成对其他体育媒介或体育媒介集团进行收购, 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合并。

在国内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 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等诸多限制下, 体育媒体可以在不抵触政策的前提下, 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内媒介融合进程尝试边缘式突破。

(二)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可预见性

预见性是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和前瞻。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可预见性是源于对体育赛事项目的驾轻就熟。新闻工作者对赛事和规则的了解, 使得在赛前就能预判有哪几种传播手段可以融合。举例子说, 伦敦奥运会期间, 上海五星体育传媒报道一场比赛, 赛事信息传到五星体育传媒操作平台, 五星风行奥运频道时效性最快, 它为观众提供第一次服务, 在五星风行奥运频道网页头条可能即时发布一条滚动新闻, 紧接着, 五星体育电视频道、五星广播和五星体育传媒合作的报纸《东方体育日报》、劲爆体育频道等根据自身媒体特色和其受众需求进行后续报道、详细报道、收费搜索等, 而一系列的过程, 对于五星体育的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可以预见的, 他们可提早准备。

(三)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是源于体育新闻报道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的特性。竞技体育为体育媒体带来丰富的新闻源, 源头之一即是频繁的竞技体育赛事。在世界范围内, 竞技体育已形成不同类型的竞赛, 如综合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军事体育运动会等, 单向型竞赛, 如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排球锦标赛等, 这些运动会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举办时间、制度和组织形式。竞技体育竞赛的悬念性、赛事运动的丰富性、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使体育媒体有着绝不重复的报道内容, 为体育媒体媒介融合信息获取创造了平台, 每几年一次的赛事周期决定了体育媒体技术融合的周期性。

三、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限制因素

随着国内数字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外最新传播理论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体育媒体媒介融合取得不少成绩, 既体现在理论探讨上, 也体现在国内当前体育媒体发展实践上。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立法缺位

在我国, 《电信条例》和《广播电视条例》是传媒业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作为媒介融合的具体化实践。国家在1999年为加强传统运营商涉及广电业务和广电系统介入电信语音业务的管理, 曾明文规定禁止两大行业相互渗透。2003年, 广电总局第15号令规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视听节目的网络业务实行许可管理, 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视听节目必须持有《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此文件的颁布拉开了广电淘金电信行业的序幕。2010年《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尽管我国立法一步步完善, 但是至今在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上还是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 体育媒体同其他媒体一样存在此问题, 并没有享有独权。

(二) 政府职能不清晰

推动媒介融合的决定性力量应该是技术、传媒环境变革和受众, 政府的角色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服务的提供者, 然而在中国, 政府才是推动媒介融合的决定性力量。由此使得媒介融合日常业务和内容生产没有形成有机分工, 分业监管的体制没有改变, 部门利益与行业利益纠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管理层面不足限制了媒介融合的进程。

(三) 传统体育媒体整合能力不强

目前在国内, 传统媒体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 但内部管理滞后, 整合能力不强。尽管我国多数体育媒体都已经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 但是至今为止,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哪一家体育传媒在切实推动媒介融合。比较进步的几个媒体也只是在不同媒介形态的聚合上有所发展, 资源共享、内容生产是重头戏, 媒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更不用说媒介的组织结构融合等。

(四) 复合型人才匮乏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融合意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精通新闻业务及其相关知识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成为融合媒体的亟需。随着媒体的发展, 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但需要注意的是, 一则新闻的报道, 尤其是在媒介融合时代, 不是依赖一个人完成的, 它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过程, 一个记者的合作精神也极其重要, 记者更需要在报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四、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未来

(一) 多要素的融合

媒介融合并不是目前很多人认为的几种不同媒介形式的相加和聚合, 也绝不仅仅是新闻资源的共享, 实际情况的复杂程度远胜于此。媒介融合的全过程仅仅着眼于形式上技术层面的传播手段融合, 并不能反映媒介融合的本质特征。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的未来一定是多要素的融合, 这些要素包括体育媒体间的所有权、信息采集、策略、结构、新闻表达等方面。

(二) 具备完整的体育信息产业链

未来对于同一个体育新闻题材应当是这样处理的:首先体育新闻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不同种类的体育媒介对内容进行加工, 初步实现体育快讯, 紧接着实现消息、新闻报道、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数据库查询等这样一系列体育新闻或体育信息资源, 然后通过不同应用终端, 实现大众消费。

在融合的背景下, 对同一体育新闻或资讯内容多次利用, 可进行最大限度的增值散发。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 通过相适应的平台和机器, 将同一媒介内容重新打包, 重新定制, 重新定位, 适合各种不同媒介使用, 能够达到多次利用、节省资源、创造利润的目的。

(三) 人文精神才是价值取向

业内和学界在提到媒介融合时, 较多强调的是传播技术的革命所带来的媒介变革, 以致对技术层面的注重超过对人文层面的注重。然而, 无论未来的媒介介质如何发展, “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可忽略的, 任何新生事物的研究和发展满足受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否则毫无意义。从新闻从业者专业性来说, 是人文精神让专业精神充分体现。具体来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做新闻, 不仅应当周到地考虑必须采用哪些与此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 而且应当深入地探讨报道这一现象在人文底蕴方面有了哪些新的变化以及应当如何实事求是和恰到好处地表现这种变化。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进行, 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也处于现在进行时, 其表现形式主要集中于传播技术融合, 具体表现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两方面。其利在于对体育信息内容和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共享, 对品牌价值和效用的延伸等;其弊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对技术的过度依赖, 从而造成融合速度缓慢等。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还受到立法缺位、政府职能和管理机构定性不明确、传统媒体内部管理落后、人才匮乏等因素的限制。未来体育媒体必将是包括体育媒体间的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方面的多要素融合, 能够形成体育信息完整的产业链, 并且着重凸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体育媒体,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燕.中国媒介融合的问题及未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8) :29.[1]李燕.中国媒介融合的问题及未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8) :29.

[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97.[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97.

论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 篇8

一、传统媒介中的电视体育解说

所谓的电视体育解说, 在《电视体育解说》一书中, 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以电视为媒介, 依靠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对体育活动进行叙述、介绍、讲解、评论、烘托的应用语言艺术。”电视体育解说是随着电视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而诞生的。

在1936年上海的一场足球表演赛上, 瞿鸿仁担任了比赛实况广播转播员, 这应该是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体育解说了。当然, 这只是一次业余的解说客串。1951年苏联男篮造访中国, 在上海的卢湾体育馆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热情的观众在购票不得的情况下纷纷要求电台能够进行转播。应群众要求,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张之和演员陈述搭档共同进行了此次比赛的解说。可以说, 张之先生是我国体育解说界的老前辈了。体育解说从广播发端, 随着电视这一媒介的发展以及体育事业的兴旺, 电视体育解说应运而生。1961年, 第26届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对比赛进行了直播。中央电视台的前辈张之和新加入的宋世雄担任此次直播的解说。经典的解说受到了不少观众的追捧, 就连毛主席收听了实况转播后都连声赞叹:“广播好紧张, 让人听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的电视体育解说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体育解说员, 在电视的普及之下, 随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体育解说进入了千家万户, 宋世雄的激动人心的解说、“韩乔生语录”就这样风靡一时。而到了1995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拥有世界众多顶级赛事国内独家报道权的专业体育频道的设立, 对我国的体育解说事业来说,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喜讯。一大批年轻又有才华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体育解说这一大家庭中来, 体育解说的面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中央电视台更是充分利用了东道主的优势, 于2008年4月份组建了一支北京奥运会的“国家解说队”。这支队伍囊括了27位央视现役及退役名嘴、6位地方优秀解说播音员以及16位世界冠军或权威顾问, 因此可以说代表了国内电视体育解说的最高水准, 为全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极致的体育盛宴的享受。

电视体育解说有其他传统的媒介所不能比的优势, 除了视听兼备这一特点之外, 电视的同步性也更适合比赛的现场感和过程感。电视的实时转播以流动着的画面和及时、清晰的分析解说赢得了观众的普遍欢迎。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挑战

所谓的新媒体, 就是相对于模拟的、单向的传统媒体来说, 有了数字的、互动的等等特点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都可以纳入新媒体的范畴之内。

在各种网络直播的体育节目相互竞争的大背景下, 可以说新媒介对电视体育解说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新媒介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强大的可移动性、极好的保存性、及时的互动交流性。新媒介的这些特点对电视体育解说的霸主地位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1. 传播过程具有双向性

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 受众一般都处于媒介主宰之下被动接收信息, 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与之相比, 新媒介的传播过程则具有双向性。受众与媒介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快速的交流和互动。传播媒介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宰者, 极高的参与性使受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

传统媒介环境中, 各种媒介的功能大都是较为单一的。例如广播只提供收听功能, 报纸只能用来阅读, 即使电视, 也不过是边看边听, 除此之外别无他长。而在多媒体这一新兴技术的支持下, 新媒介却可以将多种媒介的传播功能结合于一体。例如在网络电视中, 声音、数字、文字、画面等都可以在一个媒介中得以整合传达到受众那里。

3. 信息传播全球化

传统媒介一般只是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范围内的活动, 具有极大的限制性。而新媒介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一局限。在电子通信设备精良、卫星技术发达以及互联网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 新媒介的信息传播已经开始横跨整个地球了。通过这些全球化的新技术, 发生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都可以随时上传到新媒介和用户面前。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的机遇

新的媒介环境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电视体育解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任何挑战的背后也都隐藏着机遇。如果可以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机遇, 将是传统的电视媒介中的体育解说进一步发展的一次莫大的良机。

1. 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的互动性增强

在新的媒介环境, 譬如手机、网络等的帮助下, 电视体育解说的互动性相比以前是大大增强了。在电视体育解说直播的过程中,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随时发送自己想要说的话到电视台, 参与到体育直播的过程中。解说员通过这些网友或体育爱好者的信息, 可以随时了解到受众的情感需求, 明白自己解说的不足之处, 能更好地在接下来的解说中进一步调整重心。

2. 新媒介环境下电视体育解说的形式增加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各大电视台已经都有了自己的网站, 把电视台曾播出的节目资源都放在网上让网友们随意点击, 即使你错过了电视的播出, 也能够在电视台网站上进行浏览收看。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 观众也可以随意暂停、快进或重播等, 相对传统电视体育解说节目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不能不说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迷们的一个福利。

四、电视体育解说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电视体育解说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更多层面上是意味着增加了不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据央视在新浪网上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 有大约近百分之八十的观众对目前的体育解说和评论并不满意。这个惊人的数字是不被人所乐见的, 同时却也提醒着所有的电视体育工作者, 是时候做出应对策略, 以提高电视体育解说的关注度和满意度了。

1. 提高体育解说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电视体育解说面临着越来越专业的体育爱好者观众, 在解说过程中一旦出错, 解说员很容易就成为众矢之的, 遭到网友的嘲讽并降低电视体育解说节目的水准。严峻的形势, 对体育解说员的专业性甚至是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在解说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卡壳的尴尬现象。综合素质较高的电视体育解说员, 即使面对新的媒介方式也毫不畏惧, 反而更加凸显其个人魅力。

2.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表现力

体育解说的过程一般伴随着整场比赛, 所以说, 增强体育解说员的语言表现力迫在眉睫。体育解说员的普通话首先必须是要标准的、字正腔圆的, 这样的表达才能首先让观众听得懂解说员在讲什么。其次, 体育知识理论的学习要和实际的播音训练联系起来, 锻炼在实际解说中的口才和对语言的掌控力, 能够根据场上比赛的情况随时调整解说频率和节奏等。另外, 体育比赛往往是激情的, 如果解说员在解说时冷冰冰地不投入任何感情的话, 往往也无法增强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充满激情的解说很容易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观众的情绪也会更好地得到共鸣。

3. 把握体育解说员的倾向性

媒介体育 篇9

大众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纸、电视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中介物, 大众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三个主要阶段。印刷媒介阶段以报刊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电子媒介阶段以广播和电视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网络媒介阶段主要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传播媒介都互有长短, 各具特点。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1]。传播的层次与类型一般分为自我 (内向) 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因其借助大众媒介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优势而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最广泛的传播类型。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 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众进行体育信息传递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人类社会的科技及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1814年英国《泰晤士报》率先采用了蒸汽机动力印刷,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动力印刷的先例。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 以英国《便士报》的发行为标志, 信息传播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 报纸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现代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出现在了这一时期的各类报纸之中, 拳击、赛马、足球、板球、棒球等项目的比赛信息成为当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且占据的版面也越来越大, 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活动崭露头角。1901年马可尼将无线电信号穿越大西洋获得成功, 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无线电广播步入“黄金时代”, 无线电广播以其无孔不入的传播方式盛极一时。体育信息从此也开始了电波传送, 一些主要的体育赛事信息随着各大广播电台的声波传送到了世界各大城市中, 体育信息的传播时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随后, 人类传播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诞生了。电视的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 它将人类的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人类从此开始生活在了由电视所构建的“拟态图景”中。海德格尔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变化并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我们正介入世界图景时代, 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景。”[2]电视的发明与应用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来说, 同样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现代体育已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着现代体育的身影;同时电视也将现代体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顶峰, 现代体育通过电视的传播而家喻户晓, 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互联网作为人类传播史上的另一项重大发明, 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互联网的发明翻开了人类传播史上新的篇章, 它以其多元化、个性化以及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正在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得现代体育的网络化传播成为现代体育传播的一种新趋势, 并且在现代体育传播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 互联网在未来的体育传播中还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 关于失范与再现的理论

在标准的社会学思想史中, 失范 (anomi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来的。

18世纪的欧洲爆发了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下,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世俗观念、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那些最该受到谴责的行为也往往因为成功而得到迁就, 允许和禁止、公正和不公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界限, 个人几乎以一种武断的形式把这些界限挪来挪去。道德也是那样的含混不清, 反复无常, 根本形成不了任何纪律。因此, 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解作用之外”[3]。面对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 一方面“旧的道德和法律”已不再适用了, 另一方面“新的道德和法律秩序”还未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的欲望和情欲突破了原有的界限, 无限膨胀起来, 集体意识所承载的社会已经完全丧失了它的普遍性和目的性”[4], 行为规范在社会中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社会陷入了令人不安的道德真空状态, 涂尔干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失范, 它代表了社会秩序紊乱和道德规范失衡的反动倾向。

3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及危害

娱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需要, 它是一种从人的幸福和自我满足的体验中产生出来的个人情感状态, 它能为人们紧张的工作学习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偿。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体育与娱乐是相融的, 体育是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娱乐是体育的基础。随着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大众媒介已成为了一种生产满足社会大众娱乐需求的视觉文化机构, 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众媒介对体育的娱乐化传播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

但在另一方面, 在商业逻辑的主导下, 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使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的倾向。娱乐不再是追求快乐的高尚精神需求, 而成为了满足快感的低级媚俗。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淡化了体育文化的深层含义, 亵渎了体育精神的高尚与纯洁, 严重地危害着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正如美国媒介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

在当今这个大众媒介普遍娱乐化的时代, 娱乐成为了各种媒介中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 不管是什么内容, 也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视角, 大众媒介都在为人们用娱乐的方式展现着。同时, 娱乐已不仅仅在大众媒介中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 而且在大众媒介之外这种话语的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政治、经济、文化都被大众媒介打上了深深地娱乐化烙印。

在这样一个态势之下, 现代体育传播的娱乐化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赛事花絮、明星绯闻、黑幕爆料等内容;另一方面, 在对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人物的传播报道形式上抛弃以往的严肃风格, 开始追求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体育传播的发展, 使体育的娱乐功能开始回归。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时候, 情况也就完全变了。煽情性、刺激性的内容正在成为体育报道的重点, 性感、露骨的画面正在满足受众的欲望, 暧昧、直白的文字正在挑逗着人的理性。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已呈现出了一种严重的过度态势, 体育被彻底当成了娱乐, 体育开始逐步脱离健康娱乐的轨道, 陷入了色情庸俗和低级媚俗的“泥沼”。

色情庸俗化是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过度娱乐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体育传播泛娱乐化的过程中,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刻意模仿一些西方小报的做法, 将体育新闻报道做色情庸俗化处理。在色情庸俗化的叙事主旨下, 《奥运就是性感》、《上海足球与性感做爱》、《一场球赛就是一场性爱》、《足球性高潮》、《世界杯, 忍受没有性生活的日子》等这些具有“软性色情”意味的标题和报道赤裸裸地出现在体育新闻传播之中。另外,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出现的低级媚俗倾向也成为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些媒体在“美丽和性感”的旗号下, 以“花花体坛”为名, 大量推出穿着裸露、姿态妩媚的“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网球宝贝”图片和视频, 向一些阅读心理不健康的受众献媚;同时, 一些媒体往往热衷于对体育赛事以外趣闻轶事的传播报道, 而不再关注体育赛事本身的新闻价值。“打人事件”、“绯闻事件”、“隐私曝光”、“丑闻事件”、“官司事件”等报道不断地填充着各种媒体的版面, 从“亮晶晶”到“福原爱爱上王力勤”, 再到“北岛康介对罗雪娟说‘我爱你’”无不是这些报道追捧的热点和后来者效仿的典范。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作为当今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 肩负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传播优秀体育文化的艰巨使命。但在当今这个媒介泛娱乐化的时代, 大众媒介忽略了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 不仅给现代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危害, 也使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陷入了狭隘的困境。

一方面, 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与泛滥使优秀的体育文化得不到传播, 高尚的体育精神得不到弘扬, 体育的健康娱乐内涵得不到宣传, 体育当中包含的情感、审美和伦理等多重意义也被肆意地扭曲, 将现代体育传播引向歧途;另一方面, 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与泛滥也会使泛娱乐化成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的趋同和蔓延势必会引发大众媒介之间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不仅造成媒介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也将使大众媒介的本质属性丧失殆尽, 最终必然导致大众媒介自身发展的畸变。并且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还容易助长青少年对体育明星表象的盲目追逐, 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损伤网络体育媒体自身的公信力[6]。

4 结语

造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过度娱乐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与体育自身及体育传播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且还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体育娱乐属性的回归。体育与娱乐是相融的, 体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娱乐也是体育的基础。但体育的娱乐属性一直以来在中国受到压抑, 从19世纪末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 体育始终没能摆脱作为军事工具和政治工具的命运。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体育所蕴含的娱乐属性以及个人对体育娱乐性的追求也就自然被压制。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全面快速发展, 对体育本质属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体育开始从军事和政治的漩涡中回归到文化的层面,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的立足点。体育的娱乐属性得以回归, 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也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而娱乐了起来。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不仅是体育精神本位回归后社会对娱乐的召唤, 而且还体现出了体育本身以及体育传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不幸的是, 在体育传播的实践过程中, 体育的娱乐性被肆意的夸大和扭曲, 大众媒介在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大潮中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规范, 为迎合少数受众不健康的价值取向而片面追求传播内容的隐私性、刺激性、煽情性, 将体育娱乐化带入了色情庸俗和低级媚俗的歧途。

其次是商业逻辑的主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大众媒介之间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大众媒介机构之间的整合、吞并行为时有发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大众媒介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跳出传统传播模式的套圈而另辟蹊径。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就成为了大众媒介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当今的大众媒介机构已成为了一个负责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它不仅要担负公共信息和舆论的传播, 而且还要利用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维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要遵循符合商业逻辑的大多数原则, 面对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倾向也必然会随之增强。当大众媒介把娱乐化当成吸引受众的“金科玉律”而肆意使用时, 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就远离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出现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和异质。

再次是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以直接反映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大众趣味为标准, 追求感性化、通俗性和娱乐性, 并以大众媒介为其传播载体的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开始走向社会的前台主导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大众媒介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 必然要反映这一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的价值取向, 社会大众对娱乐的狂热追捧也必然成为大众媒介的叙事主旨。因此, 在大众媒介中具有“严肃”、“神圣”、“崇高”意义的话语被抛弃, 不管是娱乐性事件还是非娱乐性事件都被大众媒介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着。体育作为自身蕴含有丰富娱乐性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成为大众媒介必不可少的娱乐资源,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是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

但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并不意味着色情庸俗化,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通俗化也不等于低级媚俗化。“娱乐性与理性、娱乐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都不应是对立的, 娱乐并不等于排斥理性的思考, 更不等于排斥社会性的内容”[7]。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发展应以传播先进体育文化为原则, 把握好体育娱乐化传播的方向和程度, 充分挖掘体育的健康娱乐内容, 正确引导体育传播的舆论导向, 在健康娱乐中传播体育, 在体育传播中健康娱乐。

摘要: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 因而, 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并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色情庸俗化等倾向, 这种失范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关键词: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娱乐化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1-22.

[2]刘少华.大众传媒、视觉文化与当代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3) :20-22.

[3]埃米尔·涂尔干,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0:14.

[4]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29.

[5]尼尔·波兹曼, 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6]李伦, 尹金凤等.试析体育传播中的几个伦理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6) :46.

媒介体育 篇10

媒介生态学是传播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 最先是北美进行研究, 西方研究领域主要是围绕人为中心来研究媒介生态学, 着重于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1];我国以邵培仁为首的学者主要研究媒介生态与其他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 着重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与媒介系统的相互作用, 中西方对媒介生态的研究正好形成互补关系。邵培仁在《媒介生态学》一书中给出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媒介生态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2]。媒介生态学在我国的研究领域还不成熟, 与媒介环境学的区分标准各说纷纭。本文的支撑理论是媒介生态学中媒介生态系统的理论, 包括媒介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因素。

2. 体育新闻平衡报道的制约因素和平衡发展

2.1 媒介外部生态环境与体育新闻平衡报道

2.1.1 体育新闻的政治生态考察

国家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的所有权和统治权, 所以各大传媒机构的新闻报道必然受到国家政治权利的制约。在CBA男篮2014—2015赛季, 辽宁男篮连胜10场比赛都在央视未于转播, 直到辽宁男篮赢了北京队的比赛, 央视才对辽宁男篮的连胜进行报道。国家控制着新闻报道倾向, 在掌权者的制约下会对不符合标准的新闻进行封锁或禁止播报, 如最近的柴静关于雾霾的片子《穹顶之下》遭遇禁播, 政府利用政治权利对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控制, 这还表现在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上。反过来, 媒体加大对各国竞技比赛的新闻报道, 信息的快速传播会影响政治观念, 在政治活动中也会考虑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等。体育的迅猛发展与国家政治密不可分, 媒体增加对体育新闻的正面报道有利于政治民主的融合与交流。

2.1.2 体育新闻的经济生态考察

体育新闻经济考察是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体育新闻与社会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机制的相互制约关系。任何产业都要有维持发展的经济基础, 传媒行业也不例外需要经济的支撑。传媒机构很大一部分用广告版面的销路来维持产业, 甚至一些传统媒体被某些私人所拥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市场结构的变化, 媒体产业深受影响越来越市场化、集团化。媒体为降低经营风险, 被少数利益集团收购, 垄断。考虑经济控制的两面性, 体育新闻被商业化也是存在其合理性。新闻媒体以企业的形式发展, 少了些政治权利的束缚, 在刚刚颁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足协与体育局脱钩, 自行专业化发展。在网络科技发展的带动下,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为了获得独家体育新闻, 头条新闻来吸引受众各媒体更是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 拒绝抄袭, 减少同质化现象, 在经济的驱动下也会帮助体育新闻报道的正态创新发展。因此, 经济利益冲突对媒体新闻报道具有两面性, 也平衡着体育新闻报道的经济生态环境。

2.1.3 体育新闻的社会文化生态考察

当今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人们对观点的认识自然不尽相同, 各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反对文化霸权对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过度多元化发展导致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和社会道德感的缺失, 让体育的花边新闻不断盛行吸引阅读者。这种违背体育主流新闻报道的偏差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会受到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社会有一定价值观念对事物形成刻板效应, 有一定评判标准。体育新闻报道又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这些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内容选择与报道倾向性。另一面传媒的发展又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对奥运会等竞技比赛的报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是在繁荣本国社会文化。

2.2 媒介组织内生态与网络体育新闻平衡报道

体育新闻报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外部影响因素外, 还受到媒介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媒介组织的内生态环境就是媒介的自身结构的方面。各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各自的报道立场和报道宗旨, 体育新闻的报道无论是站在政府的立场还是大众的立场, 都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原则, 时效性、平衡的报道赛场及运动员情况。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及传播机构上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过度娱乐化现象, 出现发展失衡的问题。中国的媒介生态是缺乏监督和法制管理的状态, 在这种环境下, 一些新闻的责任感缺失, 出现虚假新闻。体育新闻是在内环境结构中产生矛盾与冲突, 在曲折中不断探索的新发展。

3. 体育新闻平衡报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结体育新闻发展的现状,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都具有两面性, 这些外在环境因素为体育新闻的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社会大环境下生存的体育新闻与外部环境会产生矛盾冲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而这种平衡本身就蕴含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要想使体育新闻平衡报道不仅要在报道内容与写作手法上进行创新, 还要建立专业化的体育媒体, 抓住小众化浪潮, 避免为吸引大众阅读而使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 降低报道质量。扩展报道范围, 把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及退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融入其中, 平衡可持续的报道体育新闻。另一方面, 构建体育新闻的生态城堡, 根据我国媒介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引导者邵培仁的理论, 构建美丽的生态城以先进的绿色生态为理念。把此理论应用到体育新闻领域就是加强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了解受众的意见, 减少资源的浪费, 可持续资源利用。加强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保证体育新闻报道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郜书锴.中国特色的媒介生态学理论[J].东南传播, 2009 (10) .

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研究 篇11

【关键词】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教育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触情况,我们特选地理位置很有对比性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安宁校区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08年12月份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曾经给媒介素养做出过如下定义,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处兰州市以东的榆中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而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市的安宁区,那里交通便利。那么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在自身媒介环境很不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媒介素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次调查主要就是针对这两所大学地理上的显著差别,来比较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调查将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改进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当面访问法对所访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总体,调查以抽样为主。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共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男生60%,女生40%;文科生45%,理科生55%,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为66%,来自城镇比例为34%。各年级比例为大一占23%,大二占39%,大三占37%,大四占1%。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趋于多样化。

1、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主要有以下六种: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报纸、杂志。如图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校存在着的显著差异。对于一些传统媒体来说,西北师大学生的依存度较高,而兰州大学的学生依存度较低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北师大的宿舍中配有电视,而且学生很容易获得报纸和杂志,但是兰州大学学生所订报纸和杂志配送不是很及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兰州大学校园广播每日的播出较为及时,并且适时地转播国家和省市的广播节目。两校学生在网络媒体上的区别不太明显,因为校园上网都很方便。

2、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具体情况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消遣娱乐已不是媒介接触最主要的功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其次是娱乐和学习。”③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新闻,获取当前生活的实用信息,如就业信息、学术信息、政坛信息和军事信息等等。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同时我们进一步发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趋于理性。

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④但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根据各种媒介的综合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不是一味依赖于媒体报道。

(二)大学生接触几种主要媒介的时间段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接触报纸及电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00-14:00及19:00以后。但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选择收看电视的居多,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选择收看电视的较少,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午饭时间。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00-8:00,12:00-14:00,16:00-18:00及19:00以后这四个时间段内。两所高校的大学生选择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以后。

(三)大学生分别接触不同媒介的内容:以报纸、期刊为例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报纸类型的选择主要以时讯权威和娱乐类为主,都市生活和行业类较少。对于报纸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文体新闻、生活百科、时事评论。男女生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区别,男生中的71.7%喜欢时事新闻,而女生中的32.5%喜欢时事新闻;男生中的26.7%喜欢娱乐新闻,而女生中的65%则喜欢娱乐新闻。对国外媒体的接触,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国外媒体的接触不多,主要是接触不方便。

(四)大学生使用广播和网络广播的情况

1、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网络也成为大学生们主要的娱乐和消遣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最为明显,因为那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广播电视的收听和收视较不方便,所以学生们主要求助于网络。但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区别,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由于位置较偏,广播信号不太好,所以62%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为主,而在西北师范大学由于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有44%的学生通过收音机收听,26%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两所高校的学生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2、广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广播满足以下一些需求;获取时事新闻、获取生活健康知识、听评书、参与讨论、寻求帮助、听音乐。其中获取时事新闻和听音乐是两所学校的学生的主要需求,在获取时事新闻方面,兰州大学有62%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21%的学生;在听音乐方面,兰州大学有40%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50%的学生;在获取生活健康知识方面,兰州大学有14%的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有26%的学生。

(五)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

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一般。在开设课程方面,两所高校均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音乐欣赏、文献检索、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和photoshop等课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另外,两校学生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并不是很活跃,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只是偶尔参与制作一下报纸新闻或电视短片,关于DV作品、摄影作品及网络播客的制作就更少了。相对来说,两校学生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行为稍多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大学生们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的意识及能力都很欠缺。

四、结论和建议

纵观两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为了解新闻信息、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总体上讲,大学生是大的媒介消费群体,对媒介的功能利用比较全面。在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消费群体中非常高。但是两所高校也有所区别,这其中不乏有两所高校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相对来说,西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位置较好,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并不局限于网络,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网络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些原因也使得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如何使用媒介也有所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大学校区在城区和郊区对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媒介素养的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媒介。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于消除这种影响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受阻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们也能够批判地接收来自媒介的信息,尽管部分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失实之处,但总体上大学生们认为媒介对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发现尽管两所高校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也有所差异,但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媒介的接触方面都很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地寻求信息,在媒介素养方面,他们对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对待,不再是以前那种被动地接收信息了。同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能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大学生过度沉溺于互联网,整日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等。

五、局限性及必要的解释

此次调查仅仅对兰州市内的两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也只有100 份,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得出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所得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代表性的。希望此次调查能对今后的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有所启示。■

注释

①迟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2005年6月第7卷,第2期

②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

③李海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8卷第4 期、2005年7 月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媒介体育 篇12

正在柴静的《看见》赚得盆满钵盈之时,一本名为《奥运中国》的新闻报道悄然登上谷歌全球读者推荐榜单。该报道作者罗本·A.布福德(Reuben A. Buford)为国际知名体育杂志《体育媒体》 (Journal of Sports Media)的资深评论员,国际资深奥运新闻记者。罗本在大学读书时便担任《柏油脚跟日报》(Tar Heel)的学生记者,自此开始了其体育记者的生涯。罗本先后担任《迈阿密先驱报》的专栏作家,《萨克拉门托蜜蜂报》的特写作家,1994年开始担任《体育媒体》的高级撰稿人。罗本连续报道了六届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赛,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法国、哥伦比亚、日本体育发展的新闻报道与文章。其作品曾三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体育报道系列”。新闻学著作有《追寻菲德尔:非洲体育腹地之旅》、《在远方:体育写作的伊利亚特之旅》、《奥运中国》等。罗本从2007年开始接触奥运中国的主题报道,并对中国社会的急速变化和中国奥运体育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奥运中国》便是罗本集8年时间的新闻调查、访谈与报道的杰作,该报道深度探讨了中国奥运体育的生产机制和中国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冲突。

2 奥运中国形象的媒介评论思考——基于一个体育新闻文本的 考察

布福德想让美国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毫无所知的美国人, 来了解一位美国记者接触中国体育生产机制的感受。为了写这篇报道,布福德先后采访了约100人,包括运动员、学者、教练、路人、工人、出租车司机、服务员、体育记者、大学教师等职业。他们都很热心地帮助布福德弄清问题。布福德喜欢写这一类报道,用体育去理解和阐释其所处的国家与社会。该报道的主题之一就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机制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在该报道结尾部分写道:“至少,中国将在明年迎来一个晨曦。”这句话既可按字面理解,又具有象征意味。布福德的意思是在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周期里,无论好坏,都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当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新世纪通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新挑战。布福德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市场和政治体制的较量,重要的问题是谁能胜出,市场还是政治体制。现如今,政治体制掌控全局。但是布福德相信市场最终会演变成一股难以阻挡的社会变革力量, 而中国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则可以被视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全盛时期。

中国有很多奥运冠军,布福德主要记述了一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像跳水明星郭晶晶、田亮以及跨栏运动员刘翔。但是他们在美国都不太有名气,因为美国人和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存在差异。布福德采访他们的特定理由主要是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直接反映了中国体育机制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的真实生活。布福德喜欢田亮用来形容他运动生涯结束的那句话:“很难说这是谋杀还是自杀”。这句话很有戏剧感,有点幽默,又略带伤感,同时又让一个富有而又成功的运动员突然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和人性化。布福德在描述郭晶晶写到:“她左腕戴着镶钻手镯,右腕戴着金表,肩上挎着迪奥包。”重点描述这些细节是因为这能形象说明,市场是如何影响中国运动员的价值观,他们和西方运动员的价值取向极为相似。布福德参观了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也实地调研了建筑工人的宿舍,并真实的记录到,“6个人住在一个宿舍,架子床上是胶合板做成的床垫,一周工作7天40h,收入200美元”。其中一名工人认为“这是我最好的工作”。布福德只是想让读者知道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又有怎样的感受,越详细越好,把这些真实的东西传达给美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并持有强烈偏见的美国人。

布福德以第二人称完成写作过程,只是希望读者感到好像经历了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会在更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报道的现场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第二人称更为直接,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方式惹人生厌,但是布福德觉得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式。语言障碍是跨文化的新闻调查的一个大问题,布福德的做法是找一个值得信赖的,能够用同样的交谈风格重述对话的译员。实际上,口译既可成就也可毁掉这类报道,而布福德恰巧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棒的口译员。布福德在进行调研和写作的时候一直排斥对中国奥运的偏见,这对于新闻调查而言非常重要。不过坦率的说,布福德起初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对中国持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但在布福德到达中国之后便消失殆尽了。在此之后,布福德就一门心思只想沉浸在这个国度和它的体育体制之中。

布福德曾写道:“田亮坚持说跳水队从来没有公布过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他说他也从来没有被警告过行为过火。相关领导则否认这种说法,称队里规定得很清楚,田亮只是在‘找借口’而已。”这是一个典型的平衡式报道。平衡通常意味着兼顾双方的看法,象征着公平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但布福德认为“客观报道”这个观点实则是个谎言。没有人能做到全然“客观”。一个人的本身和其所见都经过了自身主观意识的过滤。作为一个记者,你有义务做到公正,在理解调查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深度报道需要针对调查问题做很多采访,竭尽全力地研究所有可搜集到的相关材料,采访可找到的每个人,以便充分理解调查对象。如果要探究的是一个问题,就要考虑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如果要了解的是一个人,则需要访问每一个熟悉他的人。报道可能要耗时几个月或几年。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每一步、每个访谈、每一点新信息都会打开更多的研究渠道,直到最后摸清调查对象。在这里,理解问题的深度最为重要。有时候记者花费了几个月甚至数年时间来研究一个对象,而所有的辛劳和时间最终都凝练成几页纸张的深度报道,有时也可以扩展成一本书。布福德做深度报道的方法十分简单,因为研究对象支配着报道的形式和深度。

3 结语

布福德阅读所有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人进行交谈,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谈话以及休息时的姿态,并真实的记录下这一切。尽可能的做到公正,有必要的话研究其各个方面,之后再确定报道主旨,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报道写作。因为是你而不是报道对象在主宰着报道,所以尽可以用你的视角来叙述。对于中国的奥运新闻工作者来说,布福德虔诚地与中国同行交流和学习,希望共同开启未来奥运报道的新篇章。

摘要:基于一个体育新闻文本的考察,对奥运中国形象的媒介评论进行反思。《奥运中国》新闻评论的作者布福德,力求让美国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毫无所知的美国人,来了解一位美国记者接触中国体育生产机制的感受。评论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公正,有必要的话研究其各个方面,之后再确定报道主旨,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报道写作。

上一篇:媒体下一篇:福利企业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