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体育传播

2024-07-21

新媒介体育传播(共10篇)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1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大众传播网可以无限扩张, 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本文在界定体育电视媒体及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上, 对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体育传播现状进行研究。从国家政策、传播技术、传媒市场等方面分析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可行性, 从而从而提出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电视体育新闻新媒体电视媒介形态变化变革与融合互补发展

第一章 引言

媒介发展史告诉我们,媒介是在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中成长起来的,同时各种媒介也在博弈中达到协同进化。就电视传播而言,既有与其它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有电视传媒内部的博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改变了原本以电视为核心媒体,以报刊、广播为主流传播渠道的传播格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开始形成。电视体育新闻若还想保持收视的强劲性,必须适时做出改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电视新闻历史的回顾, 揭示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传播现状,从而找到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发展的途径,以期能为我国体育电视新闻的发展找到一条道路。

第二章 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传播现状

新中国的电视行业从1958年开始创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1978年12月, 中国首次组织报道团队前往泰国曼谷第八届亚运会作现场报道采访,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从国外报道体育比赛。从198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先后成立了体育部。1985年, 国内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重视了体育传播, 这也是中国电视体育传播的一个分水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地方的专业体育电视台也陆续崛起。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CSPN)的诞生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2001年开始,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他们之间进行协作发展,共同成立了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之后山东、四川、辽宁等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体育部等也加入了进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也让中国的体育传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电视媒体在这一进程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播体育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的时效性快,画面感强,有现场感等,电视媒体得天独厚的具有这些特点。这是体育电视媒体在体育传播形态中仍居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的体育电视媒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形成之初至现在一直是我国体育传播中的最重要的力量。“体育传播市场的竞争优势首先来源于资源占有量、赛事报道权等;其次取决于媒体的传播特性。”体育电视媒体在传播特性上具有画面感、时效性强,这些事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新媒体同样具有电视体育媒体所赖以生存的优势,它的迅速发展, 对体育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但网络等新媒体没有赛事采访权和报道权, 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规范,所以目前来看网络的新闻报道制作较电视传统媒体来说混乱, 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有待提高。技术层面上的优势如网络媒体的高清、快速、丰富、互动等还未在体育传播中完全实现。

第三章 新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传播现状

顺应历史的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也不例外。1995年5月17日,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服务,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开始进入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具有的多媒体特性、数据库存储及检索、信息制作过程中的低成本等这些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种种优势吸引了各种形态新闻报道的加入,体育新闻也不例外。1996年,“四通利方在线”体育沙龙正式上线。这是国内第一个尝试利用互联网传播体育赛事的信息媒体,随后被互联网巨头新浪收购,改名为竞技风暴。1998年2月创建的搜狐网,创建不久便开始涉足体育报道,在此之后的大型网站,如网易体育、雅虎体育以及腾讯体育等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创立其各自的体育版块,这些体育板块发展迅速,很快成为知名的体育网站,吸引了众多网友驻足浏览。

新媒体体育新闻已经具备了视频权和采访权等电视媒介条件,但就目前来讲,多数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着很多问题,网络媒体仍然需要在硬件技术上寻求突破。如今的体育爱好者已脱离了之前外行看热闹的自发性,开始走向自觉性,他们开始越发的钟情于深度报道。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网络体育新闻应该更加注重同受众的精神交流、加强深度报道,加强评论。与观众的互动是传统电视媒体做不到的,但是互联网的即时互动性让知名体育记者、评论员可以和观众互动,他们的体育博客,个人微博的访问量都拥有众多的粉丝,这一强大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大多数的网络使用者在使用时会采取匿名的方式,受众可以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部分受众就会把网络当成个人情绪的宣泄场,这就难免使网络体育传播滑向粗俗化、庸俗化。同电视传统新闻一样,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网络新闻也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健康、充满乐趣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体育文化品味。

第四章 电视体育新闻媒体的固有弊端

第一节 竞争不合理体育赛事资源集中化严重

2000年1月,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权和转播权管理工作的通告》规定:“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 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在我国境内的电视转播权统一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和购买, 其他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 “国内重大体育比赛, 包括全运会、城运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转播, 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召集各有关电视台进行协商, 指定合理的补偿方式及电视信号制作标准, 并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和购买电视转播权, 其他各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根据这条规定,中央电视台垄断了大多数重要比赛的转播权,使得地方体育媒体的生存空间压缩,我国的体育转播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基础。

第二节 节目内容单调、专题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来看,我国体育电视节目内容单一。自诞生之日起,足球、篮球的赛事直播一直是我国体育电视节目的重点, 并且国外赛事直播多于国内赛事直播。另外, 在体育专题类节目上, 我国的体育电视媒体在议题设置上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问题, 节目形式上多局限于赛事回顾、精彩片段串编、球星介绍等。地方媒体的地方特色并未在传播中体现出来。

第五章 传统体育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存在的弊端

第一节 制作技术发展缓慢

电视新闻存在的前提是电视制作技术的存在, 技术的发展更影响其传播内容和方式。传统电视媒体在技术上不革新,不发展,技术设备、人才储备和节目制作观念的滞后,都导致受众的减少。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与进步,实时、远程、互动、多样性传播的实现, 也吸引了更多受众。新媒体的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在手中争夺上若不加紧发展技术,必将败下阵来。

第二节 接收技术的更新缓慢

运用数字技术的数字电视使观众可以同时在多个场次间切换收看, 设置自己喜欢的角度等选择成为可能,观众在收看比赛时享有更多的主动性。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家庭使用的还是模拟技术电视, 数字电视的全国推广还存在制度上、技术上的困难。节目接收新技术的全面更新对于体育电视来说仍需要时日。

第三节 受众接受新媒体的兴趣增强

实时互动是现代受众追求的体验。被动地接受信息已不能让他们满足, 他们希望能参与到新闻的制作过程中,并就新闻的方方面面发表意见并得到反馈。微博, 博客等传播模式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期望。年轻受众更易接受新兴事物,视角转向新媒体,以年轻受众为主的体育电视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也让受众在工作学习的同时观看体育赛事,受众的接受天平偏向新媒体。

第六章 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可行性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新媒体发展的具体目标被提出。通信网络传播视音频节目已成为现实,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 各级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 积极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广播电视内容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范围。”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发展在政策层面具备了可行性。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发展和创新是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融合得以实现的前提。三网融合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下成为可能, 这是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手机等移动媒体的使用率也成指数型增长。体育节目的受众群庞大。我国体育新媒体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第七章 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方法

第一节 体育信息资源互补

新媒体信息海量,传播迅速。从体育电视媒体角度看, 体育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的丰富的及时性,创意性的资料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获得。

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信息已成为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门户网站和网络电视现在的首要任务, 新媒体上出现的各类体育信息可以成为体育电视媒体的新闻源。体育电视媒体在节目质量和传播社会效应的保证上具有优势。体育电视媒体可以成为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 电视媒体丰富的赛事和节目资源无法全部播出的困境可以在新媒体的海量包涵性中得到缓解, 同时受众的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第二节 体育传播形态和内容的互助发展

与观众的即时互动是现代电视传播区别于传统电视传播的一大特点。借助各自的网站,我国3个主要体育电视媒体已经开始实现体育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互动。传播具有互动性的体育信息,这是体育电视媒体新的发展目标。体育电视媒体想要扩大影响力,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技术优势在所难免。手机短信参与,官方微博微信留言已成为各主要电视体育新闻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体育传播途径的互融发展

多种个性化的传播途径是新媒体为体育传播带来的最大变化。传统的电视体育传播观念下, , 观众只能在固定的时间通过电视收看固定的节目。现在,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体育新闻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点播、下载自己喜欢的体育节目。

第八章 总结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电视体育媒体的发展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挫折。新媒体的冲击是促使我国传统电视媒体茁长成长的暴风雨。我国体育电视频道在观念、技术、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是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发展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也是在体育电视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新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转向受众为王,受众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重视。频道专业化更为明晰,报道深度化更为常态,节目互动化更为方便,传统体育媒体必将向着这一趋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第2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om.[2008-01-17].

[2].2008年中国传媒业步入“大传媒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8年01月23日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47.

[4].程雪峰.集中与转型:全媒体时代中国体育报刊突围之路[J].新闻界.2011年04期

[5].骆正林.体育报道与电视事业发展关系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23-25.

[6].王诚.通讯文化浪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23-25.

[7].翁鹰.体育与电视[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3:10.

[8].楮亚玲.亚运报道e时代[J].新闻记者.2011年01期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2

摘要本文时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 差异化定位 地域性 品牌传播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在不断发生重大的变化。一方面,网络和手机等数字媒体的迅速扩散促使新闻报道形态和报道理念不断更新。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传播渠道的增加造成了受众的分流,“大众媒体”和“大众”的概念及实体不断被解构,年龄结构和代际差异在媒介生态环境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年轻人群开始流向网络媒体,曾经拥有巨大市场占有率的电视传媒面临受众老龄化的困境。

媒介生态的种种变化迫使电视新闻节日调整传播策略以维持和扩展生存空间。对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而言,这种挑战尤其严峻,而革新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在传播理念、品牌资源的整合以及差异化定位和传播机制的建构等几方面的更新将是提升地方台新闻节日传播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宣传者向资讯提供者的转换

自7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以全新面目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以来、中央台和省台的新闻节目纷纷进行改革,但地方电视台依旧滑袭“宣传者”的角色功能定位,在节目编制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两极式、单一因果式、完成式和印证式等报道方式,使报道陷于二元对立和单一线性逻辑之中。具体表现为:以二元对立的观点将新闻分成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两类,正而报道就完美无缺,负面报道则一无是处,不能客观完整的看待新闻事件,也不能客观公正地解读新闻事件的意义:对复杂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按我所需”的扩大、缩小或牵强附会,有意无意地掩盖影响新闻事件产生、存在的复杂丰十会因素,制约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侧重于已有“定论”的事件,对正在发生的、处于“过程中”的事物缺乏必要的关注;以“紧跟”为己任,重“证实”、轻“证伪”,寻找能够图解、注释、演绎党政机关方针、政策、措施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去了解、反映党政方针、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

宣传模式最终体现在题材选择和节同的结构安排上,致使新闻报道拘泥于按照领导级别大小编排新闻顺序的方式,将领导活动、会议新闻置于主要地位,关乎国计民生的焦点、热点报道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在各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不仅成为地方电视台的软肋,更成为国内新闻改革的“瓶颈”。因此,对地方电视台而言,从宣传模式转向资讯提供模式,从“教化者”的身份转向“资讯提供者”的身份是传播理念的革新的关键。这种转换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在传播视角力’面,从新闻宣传视角适当转向观众视角,一方面要选择对群众生活真正重要的时政新闻放在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也要将这些新闻事件的重要性通过主持人的点评直接表达出来,给观众以清晰的引导。

2、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等操作层面,发挥地域优势和电视媒介时效性强的特点,对新闻报道进行汇编:针对当地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关注焦点,汇编其他时段新闻节目的相关报道;结合当地市民的欣赏角度,对于需要关注的外埠新闻信息,广泛搜集各家媒体的相关报道,整合其他节目的报道内容和精彩点评,以提供更加详尽的解释、更多和更全面的背景、更为深刻的理性分析和多维视角。

二、地域性与差异化的定位

囿于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加之受到丰十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多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同质化”最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竞争到最后阶段,会出现产品趋同,消费者很难区分产品质量的差别,也叫产品同质化。在经济领域,同质化通常被看作行业竞争成熟的标志。而在媒介市场则是指新闻产品和制作模式的雷同和缺乏特色的状态。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同质化表现在节日的结构安排、选题、叙事方式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在题材选择上,常规的会议报道、领导动态和日常政务新闻占有极大比重;在表现形式上。报道方式陈旧老套,缺少新闻事件的背景和解读,节目叙事风格枯燥单调。缺少变化。报道的同质化消弭了新闻报道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得新闻节目缺乏吸引力。

突破同质化瓶颈的最终手段在于以差异化的传播策略提高媒介竞争和传播力。对地方台而言,差异化的策略来自于其地域性的媒介属性和传播色彩。如果说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缺席是地方电视台的一大缺陷,那么将栏目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文化现象,以地域的接近性对抗跨国或全国电视媒介的超地域性则是地方电视台形成传播力的主要策略。就这一点而言,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台地域性优势的集中体现。

有论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有平民文化特征,因此应该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具有人文因素。不过,民生新闻在现代传媒的精致包装下已经失去了原生态,传媒在力图贴近人民的同时,实质上正在脱离平民,靠近一个面目模糊的“大众”。譬如,众多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一味寻找鸡毛蒜皮的小事,报道手法上过分突出悬念和冲突,强调情节和手法的煽情性,因此,与其说民生新闻反映了平民生活,不如说它给大众生活提供了淡资和消费的新选择。

对地方电视台而言,以民生新闻体现地域性优势的路径在于:选择跟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实,提供更多更详尽的新闻背景,进行更加深入的解释、分析,引导人们通过生活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来关注自身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益,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建构积极的沟通和对话场域,在传递方针政策的同时满足受众知情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建构策略

随着媒介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建立,品牌营销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经营模式的主要策略之一,“电视品牌不只是用台标、广告语、主持人、宣传片以及每个电视节日来树立的形象,而是受众与电视机构之间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和深刻的体验,更多的表现为精神体验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电视品牌的特征在于其多层次性,由企业品牌、频道品牌构成金字塔式的结构,主持人品牌、记者品牌,制片人品牌等个人品牌则是电视品牌的人格化符号。主持人集中体现了电视媒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优势,基于个性差异形成的主持人品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直接影响节日整体的品牌形象。世界著名的电视新闻节日都有明星主播,克朗凯特、莫罗、拉瑟等大牌主播成为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公司新闻栏目的招牌和吸引市场的法宝。

由于地方性媒介体系结构相对简单,受众又多是当地市民,因而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建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来承担,发挥主持人品牌效应就成为扩大节日影响、提升地方电视新闻节日传播能力的重要策略。

受众对主持人的品牌偏好体现为文化上的认同与对其个人形象的消费两个面向,对应着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内涵和主持风格等三个主要方面。从文化认同角度上看,主持人体现了新闻节月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内涵,主持人与受众之间所共同拥有的地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是形成这一认同的基础。通常,富有文化内涵的主持人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进而引导受众形成对节日整体的偏好。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商品属性则使其个人形象成为被受众消费的对象,因此,除去新闻事件本身的镜头语言,主持人的外貌、衣着等个人形象成为构成视觉吸引的主要途径。

新时期以来,国内新闻主播的播报风格发生了数次变革,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再到方青播报,都是主持风格的有益尝试,播报风格的变化催生了一批明星主持人。风凰卫视的早间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鲁豫首先在国内运用了“说新闻”的力‘式,开启了新闻播报的新方式,她本人利落知性的形象也使其成为凤凰卫视的明星主持。至今,包括杨谰、向岩松、马斌、周立波等在内的一批明星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新闻节日的制作模式。不过,作为电视栏日重要的品牌资源,国内电视新闻节日主持人的品牌建构仍旧存在很大缺陷。国内的新闻主播大多毕业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毕业,受过良好的语言训练,但很少参与新闻采编环节,缺乏职业记者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访报道、点评能力;由于缺乏鲜明的主持风格,大多数新闻主持人未能发挥舆论领袖的优势。这些缺陷在地方电视台的表现尤其明显。从国外电视新闻栏日的成功经验看,名牌主播大多具有多年的新闻报道经验,并且能够协调新闻采编、节月策划、节目人员协调等诸环节,成为一档栏目的灵魂人物。因此,对地方电视台而言,建立全新的新闻主播培养模式,形成新闻记者――资深新闻记者――新闻主播――名牌主播的人员成长模式是提升主播品牌效应的主要路径。

四、结论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3

关键词:新媒介;导向设计;传播;多元化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代表建筑是这个城市的名片的话,那么城市导向则是这个城市的风向标,只有拥有一个完善的城市导向系统,这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长有明亮双眼”的城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介对城市导向设计的影响及传播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导向设计的人性化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说道:“导向标识和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过去我们指路单纯地依靠建筑物、雕塑和景观来指引,帮助人们寻找目标点。然而现在城市建筑物和街区域结构的相似性,再加之城市文化和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找到目标点。怎能在导向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关怀,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理解和易懂接收到正确信息,确保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让现代城市导向设计更好的实现它们的价值。目前电脑资讯和新媒介所带来的大量图形化和全面图像化的事实,可以预见图形语言的重要性。

如针对老年人群他们在城市中最常去的就是各大超市、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及公园等,导向设计图形语言必须简洁明确。如笔者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附近曾见过这样的导向标识设计上面这样写道:“轻轻的你来了,正如我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前方30米将是你到达的乒乓球会馆”。这样繁冗带有诗意的导向标识语言很容易让老年人迷茫不知所措,虽然带有幽默性,但是主次不分和信息不明确,导向语言中前方30米指的是眼睛所看到前方?还是顺着道路往前走30米?这些导向语言很不明确,让老年人们更困惑的导向图形语言进行颜色区块划分。眼花缭乱的视觉导向设计并没有实现人性化关怀。所以城市导向设计要重视老年人、小孩、残疾等弱势群体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2 城市导向设计的艺术化

视觉导向设计在新媒体下应该更具有自身的文化需求,整体形象必须能够优美宜人,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时代的气息,也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时代城市下的文明与文化修养的具体程度,更好地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好文化气息。城市导向设计的艺术化也是目前城市导向的一个主要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图形化的处理之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很多视觉导向系统中的图形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单纯的功能导向,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程度,它自身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其自身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信息,同时还注重导向设计作品自身所传递出的各种美感,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图形式一种具有感性形象和理性内容的东西,其作用本身都是文字与色彩无法替代的。”其主要原因是它自身能够传递出的信息要比其他的文字和色彩的速度更快一些。因此在新媒介时代下,很多城市导向设计作品都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比如美国机场导向标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标识不再是简单的导向作用,而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人情化的气息。趣味化的造型、流线的线条、将城市快节奏的氛围很好地表述出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节奏。

第二个表现在色彩与造型统一的方面,色彩能够给人传递很多不同的心理情感,且不同人对色彩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新媒介下的导向设计色彩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色彩与造型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当遇到设计具象写实形态的导向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必须根据人对色彩的原始记忆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整个设计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当遇到抽象形态的时候,应尽量考虑色彩情感以及多元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其次应把握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人是整个城市导向设计的主题,一个城市的人是多方面的,在这样一个新媒介的时代下,人的审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导向设计一定要跟随人对色彩的认识进行改变。最后,新媒体下的导向设计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于功能方面的统一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有人演技发现蓝色对于消除视觉疲劳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目前很多的交通导向设计都是以蓝色为主要色调的,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导向设计的识别通用性和易理解性,对于环境而言也会显得更为有序。

3 城市导向设计的交互化

在这个新时代,传统的工具和玩具都变了样,变成了一块屏幕或者屏幕上的图形,使用图形或者其他方式是很难准确地表达这一信息的。当文字的信息也会有产生歧义的情况,就像小心地滑的标牌上如果没有图形,单纯的理解文字“be care to slide”而不是“caution wet floor”。在保证传达效率的基础上,避免信息传達的错误发生,同时也会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体验。所以数字化的今天,我们不仅满足受众按照主观需要选择信息,还能够扩大信息量,每一个城市的导向都可以在网络上一览无余。人们从传统的导向设计跳出单向沟通实现双向沟通信息,是不是我们城市的导向标识可采用交互式电子问询、触摸导向系统来实现呢。就像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实现了导向设计的交互式体验,第一次入园指纹录入系统,以后每次入园指纹识别和门票卡片,园区导向可以通过手机App下载的导向软件清晰地告诉你所处位置和寻找的目标点,还能够准确的告诉你每个卡通拍照合影时间和地点。也就是从你入园的那一刻,就可以为你计划好游玩行程,以供你随时查阅选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交互式导向设计的重要性。

如瑞典城市的可视触摸导向设计,在信息量和信息层次比较复杂的区域,它可以精确地告诉你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景观和交通状况,人们在寻找最近的地点时,它能够快速的捕捉到信息,呈现给你的眼前,还可以通过扫码加入这个系统软件中,通过手机指引快速找到目标点,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你寻找的时间。现如今我们经常在新闻里面听说到老年人走失,面对互联网时代,我们大大可以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在老年人手腕上安装一个跟踪器,作为儿女可通过手机APP下载城市导向地图,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到老年人到达任何一个地点的情况,同时手腕跟踪器可及时提醒老年人交通情况和公交车到达状况,另外即便有特殊情况,儿女也会根据网络导向快速找到家人,让老年人在出门之时,再也不用为自己迷失方向发愁苦恼。

总之,在科技与文化交替进步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对整个城市视觉导向设计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全新审美情感的形成,城市导向设计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媒介的信息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导向设计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必须在保证静态二维设计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向更加智能化、艺术化和交互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方式形成的城市的视觉导向设计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董力三,吴春柳.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J].经济问题探索,2006(01).

[2]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4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体育消费不可小觑的的重要群体。而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不仅推动了大学生体育消费, 使他们成为体育庞大体育消费潜在群体,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整个体育消费, 促进了体育设施、体育服装、体育娱乐和体育书籍、报刊等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关于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行为影响, 我们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方式, 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是否促进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 (2) 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对体育消费水平如何影响; (3) 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对体育消费结构的影响。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严格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经过专家审查, 征询意见,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修改, 之后, 经专家讨论, 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从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中随机抽取6个系。从每个院系中抽取5个班级, 每个班级抽取20个人。学生构成情况:20名学生×5个班级×6个院系=600名学生。

1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影响

(1) 对“大众媒介体育信息对体育消费促进作用的大小”问题。回答“很大”的14.5%、“较大”的30%、回答“一般”25%、回答“较小”的20%、回答“基本不影响”的10.5%, 可以看出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的作用选择影响“较大”的有30%大学生, “一般”的25%, 可见大众媒介体育信息传播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数据结果可见一般。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发展很快。我国大众体育传播媒介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发展, 而且在技术功能方面也有所提高, 许多省市都可以直播体育类节目, 并逐步并入了卫星网, 比之前扩大了覆盖面积和影响范围, 为更好地传播包括体育在内的更多信息, 客观上为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中, 各种体育运动与社会大众保持着各种密切联系, 体育活动时刻吸引着这一大学生群体, 更多的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获得更多信息甚至参与其中。而大众传播媒介在体育与更具生命活力的大学生之间筑起一座座桥梁。于是正确的体育消费意识正在形成, 体育消费行为已见雏形 (如图1) 。

(2) 对“在你的体育消费中, 哪一项影响你的体育消费最大”问题。回答“同学”的27%、“媒介”26.4%、“体育偶像”20%、“老师”8.4%、“家长”14.2%、“其它”5%, 由图可以清晰的看出, 在体育消费的促进作用因素中, 选择“媒介”的因素仅次于选择“同学”因素的30%, 说明大众媒介传播体育信息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大众传播媒介是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组合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 以及电视、广播和网络。在当下社会中, 大众体育媒介是大学生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 不断地加深对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全方位影响 (如图1) 。

2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水平影响

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生活费中比例, 在某种意义上基本反映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活动消费包括体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运动培训等。本研究划分大学生体育消费在其生活消费的5%以下、6%~10%、11%~15%、16%~20%、20%以上五个等级。被调查者认为其体育消费情况结果如表1。

从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 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运动消费、观看比赛门票消费和用于体育媒介的消费, 这个水平明显高于前几年对该领域国内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但此结果仍低于其它的国家几年前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消费、观看比赛门票的消费和用于购买媒介的消费水平。

鄂尔多斯大学生花销的20%以上的属于“体育运动消费”最高的为10%, 然后是9%的“媒介消费”, 最后是5%的“比赛门票消费”。前几年的更不乐观, 2%、6%与2%分别是国内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国内大学生用在这方面的花销较少, 大部分在生活费的5%以下, 也有一部分在6%~10%左右。这结果与王崇禧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 文化体育消费在我国的居民中不是很高, 但以让呈稳定并且上升的趋势, 1991~1997年我国居民文化体育消费的指数平均年增长率达5.1%。

这主要因为, 国内这几年经济迅速连续增长, 大学生所在家庭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 相应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发展迅速, 体育消费的新理念不断引领青少年进行体育新潮消费, 大众媒介体育信息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不断地改变着受众认知方式与行为意向, 逐渐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消费的某些固有看法, 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消费产生了新的“情结”和更加理性之思考。诚然, 整体看鄂尔多斯大学生消费水平还不够高, 主要因为, (1) 在于经济与社会文化之差别和经济来源之差别。 (2) 体育基础与消费习惯之差别。 (3) 对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之差别。体育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之研究。

3 大众媒介体育信息的传播对体育消费结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以外主要的花销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学习用品如体育报刊、体育书籍、电脑等。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大学生购买电脑与购买体育学习用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明显的提升, 这与电脑在校园得到普及相一致, 人数略高于国内大学生总体。

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这一现象。 (1)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 使学生自主性与消费的能力有了局限性, 所以在选择必备的实物消费是有尺度的, 尤其是学生的特性所决定的体育学习用品、体育报刊、体育书籍、电脑等变成学生的首选。其他的体育教育培训反映了鄂尔多斯大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 (2) 大学生的时尚消费是旅游与上网, 大学生的年龄特性相符合。电脑有对大学生学习与娱乐两方面有共同效用, 这也是我国传统消费心态与习惯所决定的。所以可以得出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以外的主要消费支出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

4 结语

(1) 鄂尔多斯大学生接触媒介体育信息对体育消费有影响。在体育消费中, 媒介体育信息的影响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在总的影响因素中占有重要部分。体育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总之,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一定关系。 (2) 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是在有选择性和节制下的理性消费。 (3) 就表象而言, 当今大学生是传统节俭消费文化的背叛者, 是消费中的享乐主义至上者。但是当今时代进步, 年轻人思想的进步, 消费观念更加取向理性, 体育运动消费也将成为他们消费热点之一。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鄂尔多斯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和取向、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体育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对体育消费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体育消费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慧琳, 阎伟.体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大中, 杜志红, 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5

【摘 要】新媒介的兴盛改变了以往以传统媒介为主的信息传播环境,丰富多样的新媒介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获取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新媒介以其强大的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荆州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更为其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下,分析了荆州城市形象的多种传播策略的具体运用,以期能够更好的实现荆州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

【关键词】新媒介 城市形象 传播策略

“新媒介”和“新媒体”这两个词语都来自于英文单词的“media/medium”,两者在概念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使用习惯上有细微差别。因此,在本文中“新媒介”与“新媒体”概念等同,不作区分。“新”相对于“旧”而言,纵观媒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新媒体的概念在不断演变。当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①一、新媒介环境下荆州城市形象传播方式与策略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整体风貌,包括城市建筑风格、社会环境、市民的人文价值观念等,是城市展示给公众的综合性物质和文化形象②。新媒介在城市形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兴盛为荆州的城市形象带来良好的传播平台。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使受众可以借助便捷的新媒介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地了解荆州的历史、现在与未来,重温荆州历史、关注荆州事件、参与荆州故事。1、网络媒介与荆州城市形象传播《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③。互联网在中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让它获得了媒体的属性和地位。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这一命题提醒我们,在荆州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构建强大的新媒介平台和信息渠道,将城市讯息推送给受众是新时期下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更高要求。在网络媒介中,本文主要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视频/电视、网络报纸、杂志进行分析。(1)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纵观荆州的城市发展,各大门户网站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荆州新闻网、荆州在线、荆州网、荆州新网为主导的门户网站,是荆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窗口,荆州的城市生活品质、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各类资源跃然其中,时刻将荆州城市的具象推送给受众。不仅如此,荆州各大门户网站还纷纷开设门户论坛,如大荆州网、江汉风社区等,以共享的价值为中心,将受众聚集在一条线上,向内外输出更加真实的城市动态。有数据表明,互联网上70%左右的信息都是通过搜索得到,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荆州”一词,搜索的相关结果约为100,000,000个,百度百科中的荆州城市名片,通过生动的文字描述和实景图片来宣传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城市规划,将荆州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特色美食、旅游资源等传達给受众,提升荆州城市的影响力。(2)网络视频/电视。网络视频、电视是国内新媒介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以直播、点播、分享视频为主,受众可以通过播放软件与电视台同步收看或以非同步的点播方式滞后收看。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其大型高清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在央视网、PPS网等网络电视播放,以其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将荆州千年古都的文化形象输出到全球各地,进一步提升荆州的城市品位和形象。2011年荆州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楚楚动人》,借助搜狐、土豆、优酷、酷6、凤凰视频等各大视频分享网站平台,使得网络传播受众更加快捷地完成视频信息的分享和发布,进行评论或展开讨论,达到最优质的媒介传播效果。(3)网络报纸、杂志。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如今,网络报纸和网络杂志层出不穷,结合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特点,进行实时更新,提供最快、最鲜活的资讯。目前,《楚天都市报》、《荆州民报》等荆州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也纷纷推出网络版,充分利用信息链接的无限性特点,真正实现对荆州城市形象的同步报道。与此同时,《荆州e时代》等网络杂志也崛地而起,网络帮衬传统报纸与杂志,传统报纸与杂志联动网络,更好的展现了荆州城市的风土人情、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呈现荆州城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促进荆州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2、手机媒介与荆州城市形象传播手机诞生至今,经历了由简单的人际传播工具向新媒介的过渡,由此带动了手机的进一步“新媒体化”。手机媒介的互动传播优势,使之成为荆州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平台之一,形成了多样的手机媒介形态。在手机媒介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手机短信、彩信。荆州具有魅力独特的楚文化、水文化和三国文化,利用短消息发布平台,将荆州最具特色的资源在一条短信或彩信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亮出独特的城市旅游名片。手机短信与彩信的移动性和互动性,使手机传播成为一种开放的互动性传播。相比其他媒介,通过手机获得的短信息能够引起更大的关注,拉近城市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受众产生亲近感,大大提高了其传播的有效性。(2)微博、微信。由于微博自身的传播特性和优势,使其迅速由互联网扩散到信息时代的每个角落。现如今,荆州各大媒体都已开设官方微博,作为栏目的展示台、爆料台和信息平台。如“荆州旅游局”、“荆州新闻网”、“荆州电视台”、“荆州博物馆”等把官方微博打造为开放互动式的信息平台。不仅如此,媒介微博在重视互动的同时,还发布尽可能多元的话题,吸引各层次的受众参与联动讨论。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价值带领荆州城市形象进入真正的“微传播”时代。带领我们进入“微传播”时代的除了微博还有微信这一社交媒介的繁荣。“荆州之声”、“荆州电视台”、“荆州资讯”、“荆州美食”、“荆州新闻联播”等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加强了人际关系链,在一个专属的社区以一种简便又丰富的链状形式进行交流,将荆州城市资讯、城市文化与古城印象弹性地传播给受众,形成荆州城市形象传播大众化、浸润化、反馈化的新型传播格局。3、楼宇与车载电视等助力荆州城市形象传播楼宇电视等新型媒介形态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新型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全息的资讯平台,并利用受众的零散时间来填补特定时空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作为新型媒介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范围到达了以往无法覆盖的区域,大大提高其信息质量。(1)楼宇电视。楼宇电视是指采用数字电视机为接受终端,把楼、场、堂、馆所等公共场所作为传播空间,播放各种信息的新型电视媒介形态。楼宇电视的繁荣推进了荆州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城市形象。商业性的楼宇电视将接受终端设在荆州各大商业楼宇、高档住宅等公共场所的电梯口和大厅,不仅播放广告,还将具有荆州特色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其进行滚动播放,利用人群被动地在传播空间集结的特点,进而构成对受众收视的“强制性”,达到其传播效果的有效性。(2)车载移动电视。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一种,与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地面无线数据的传输。在荆州的车载移动电视,尤以出租车、火车最为典型。通过发挥车载移动电视的优势,受众在短暂时间内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节目,传播到达率高、有效率高。车载移动电视扩展了传统电视的有效范围和影响区域,更突破传播时空的局限性,使受众随时随地获取与荆州城市相关的各类信息,满足受众对资讯的信息需求。二、新媒介环境下实现荆州城市形象的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IMC)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协调采用多种传播方式,以全媒体传播的策略系统地将企业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建立品牌与消费者密切持久的联系,达到树立企业和品牌形象,有效实现营销目标的目的④。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城市品牌形象的竞争实质是建立在市场营销基础之上的,战略整合多种传播手段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尤为重要。将整合营销传播的传播理论引入荆州城市形象的建设中,使营销思路由“政府想要的”转变为“受众想要的”。不仅如此,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一媒介策略的指导下,带来更强的交互性和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并在更大的媒介视野下满足受众需求。整合现有传播资源,拓展现有传播渠道,从而促成荆州城市形象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荆州独特的城市风格正是统领整合营销传播的切入点,设计城市形象传播信息,形成整个城市精神和文化的具象反映,制定合理的媒介组合方案,在城市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指导下,牢牢地烙刻进受众心中,形成持久的传播效力。城市形象集合了城市的环境、地理、文化、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与新媒介传播存在不可或缺的互动关系。新媒介在制作、加工、反馈后取得的作品成效,便是经过文化过滤使受众获得的文化认同,久而久之便形成受众心中相对稳定的、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认同和城市归属感。在新媒介背景下,通过城市形象受众定位传播、城市品牌形象精准传播、综合运用互动式传播、体验式传播等多种传播策略,才是新媒介和全传播环境下提升城市形象传播力的有效途径,新媒介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自己永恒的媒介价值。□【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Q052;长江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010017】参考文献①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②刘涛、延艳芳、陈艳红,《廊坊城市形象的媒体宣传策略研究》[J].《大家》,2012(11)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4-1④张绣月,《对新媒体语境下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3(9)(作者:沈梦梦,长江大学文学院学生;陈红莲,长江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责编:姚少宝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6

大众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纸、电视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中介物, 大众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三个主要阶段。印刷媒介阶段以报刊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电子媒介阶段以广播和电视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 网络媒介阶段主要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传播媒介都互有长短, 各具特点。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1]。传播的层次与类型一般分为自我 (内向) 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因其借助大众媒介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优势而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最广泛的传播类型。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 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众进行体育信息传递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人类社会的科技及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1814年英国《泰晤士报》率先采用了蒸汽机动力印刷,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动力印刷的先例。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 以英国《便士报》的发行为标志, 信息传播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 报纸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现代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出现在了这一时期的各类报纸之中, 拳击、赛马、足球、板球、棒球等项目的比赛信息成为当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且占据的版面也越来越大, 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活动崭露头角。1901年马可尼将无线电信号穿越大西洋获得成功, 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无线电广播步入“黄金时代”, 无线电广播以其无孔不入的传播方式盛极一时。体育信息从此也开始了电波传送, 一些主要的体育赛事信息随着各大广播电台的声波传送到了世界各大城市中, 体育信息的传播时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随后, 人类传播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电视诞生了。电视的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 它将人类的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人类从此开始生活在了由电视所构建的“拟态图景”中。海德格尔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变化并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我们正介入世界图景时代, 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景。”[2]电视的发明与应用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来说, 同样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现代体育已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着现代体育的身影;同时电视也将现代体育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顶峰, 现代体育通过电视的传播而家喻户晓, 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互联网作为人类传播史上的另一项重大发明, 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互联网的发明翻开了人类传播史上新的篇章, 它以其多元化、个性化以及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正在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得现代体育的网络化传播成为现代体育传播的一种新趋势, 并且在现代体育传播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 互联网在未来的体育传播中还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 关于失范与再现的理论

在标准的社会学思想史中, 失范 (anomi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来的。

18世纪的欧洲爆发了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大革命的深刻影响下,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世俗观念、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那些最该受到谴责的行为也往往因为成功而得到迁就, 允许和禁止、公正和不公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界限, 个人几乎以一种武断的形式把这些界限挪来挪去。道德也是那样的含混不清, 反复无常, 根本形成不了任何纪律。因此, 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解作用之外”[3]。面对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 一方面“旧的道德和法律”已不再适用了, 另一方面“新的道德和法律秩序”还未确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的欲望和情欲突破了原有的界限, 无限膨胀起来, 集体意识所承载的社会已经完全丧失了它的普遍性和目的性”[4], 行为规范在社会中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社会陷入了令人不安的道德真空状态, 涂尔干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失范, 它代表了社会秩序紊乱和道德规范失衡的反动倾向。

3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及危害

娱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需要, 它是一种从人的幸福和自我满足的体验中产生出来的个人情感状态, 它能为人们紧张的工作学习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偿。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体育与娱乐是相融的, 体育是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娱乐是体育的基础。随着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大众媒介已成为了一种生产满足社会大众娱乐需求的视觉文化机构, 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众媒介对体育的娱乐化传播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

但在另一方面, 在商业逻辑的主导下, 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使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的倾向。娱乐不再是追求快乐的高尚精神需求, 而成为了满足快感的低级媚俗。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淡化了体育文化的深层含义, 亵渎了体育精神的高尚与纯洁, 严重地危害着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正如美国媒介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

在当今这个大众媒介普遍娱乐化的时代, 娱乐成为了各种媒介中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 不管是什么内容, 也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视角, 大众媒介都在为人们用娱乐的方式展现着。同时, 娱乐已不仅仅在大众媒介中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 而且在大众媒介之外这种话语的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政治、经济、文化都被大众媒介打上了深深地娱乐化烙印。

在这样一个态势之下, 现代体育传播的娱乐化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的赛事花絮、明星绯闻、黑幕爆料等内容;另一方面, 在对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人物的传播报道形式上抛弃以往的严肃风格, 开始追求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体育传播的发展, 使体育的娱乐功能开始回归。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时候, 情况也就完全变了。煽情性、刺激性的内容正在成为体育报道的重点, 性感、露骨的画面正在满足受众的欲望, 暧昧、直白的文字正在挑逗着人的理性。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已呈现出了一种严重的过度态势, 体育被彻底当成了娱乐, 体育开始逐步脱离健康娱乐的轨道, 陷入了色情庸俗和低级媚俗的“泥沼”。

色情庸俗化是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过度娱乐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体育传播泛娱乐化的过程中,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刻意模仿一些西方小报的做法, 将体育新闻报道做色情庸俗化处理。在色情庸俗化的叙事主旨下, 《奥运就是性感》、《上海足球与性感做爱》、《一场球赛就是一场性爱》、《足球性高潮》、《世界杯, 忍受没有性生活的日子》等这些具有“软性色情”意味的标题和报道赤裸裸地出现在体育新闻传播之中。另外,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出现的低级媚俗倾向也成为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些媒体在“美丽和性感”的旗号下, 以“花花体坛”为名, 大量推出穿着裸露、姿态妩媚的“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网球宝贝”图片和视频, 向一些阅读心理不健康的受众献媚;同时, 一些媒体往往热衷于对体育赛事以外趣闻轶事的传播报道, 而不再关注体育赛事本身的新闻价值。“打人事件”、“绯闻事件”、“隐私曝光”、“丑闻事件”、“官司事件”等报道不断地填充着各种媒体的版面, 从“亮晶晶”到“福原爱爱上王力勤”, 再到“北岛康介对罗雪娟说‘我爱你’”无不是这些报道追捧的热点和后来者效仿的典范。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作为当今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 肩负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传播优秀体育文化的艰巨使命。但在当今这个媒介泛娱乐化的时代, 大众媒介忽略了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 不仅给现代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危害, 也使大众媒介自身的发展陷入了狭隘的困境。

一方面, 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与泛滥使优秀的体育文化得不到传播, 高尚的体育精神得不到弘扬, 体育的健康娱乐内涵得不到宣传, 体育当中包含的情感、审美和伦理等多重意义也被肆意地扭曲, 将现代体育传播引向歧途;另一方面, 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与泛滥也会使泛娱乐化成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的趋同和蔓延势必会引发大众媒介之间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不仅造成媒介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也将使大众媒介的本质属性丧失殆尽, 最终必然导致大众媒介自身发展的畸变。并且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还容易助长青少年对体育明星表象的盲目追逐, 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损伤网络体育媒体自身的公信力[6]。

4 结语

造成大众媒介体育传播过度娱乐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与体育自身及体育传播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且还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体育娱乐属性的回归。体育与娱乐是相融的, 体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娱乐也是体育的基础。但体育的娱乐属性一直以来在中国受到压抑, 从19世纪末西方现代体育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 体育始终没能摆脱作为军事工具和政治工具的命运。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体育所蕴含的娱乐属性以及个人对体育娱乐性的追求也就自然被压制。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全面快速发展, 对体育本质属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 体育开始从军事和政治的漩涡中回归到文化的层面,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的立足点。体育的娱乐属性得以回归, 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也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而娱乐了起来。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不仅是体育精神本位回归后社会对娱乐的召唤, 而且还体现出了体育本身以及体育传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不幸的是, 在体育传播的实践过程中, 体育的娱乐性被肆意的夸大和扭曲, 大众媒介在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大潮中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规范, 为迎合少数受众不健康的价值取向而片面追求传播内容的隐私性、刺激性、煽情性, 将体育娱乐化带入了色情庸俗和低级媚俗的歧途。

其次是商业逻辑的主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大众媒介之间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大众媒介机构之间的整合、吞并行为时有发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大众媒介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跳出传统传播模式的套圈而另辟蹊径。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就成为了大众媒介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当今的大众媒介机构已成为了一个负责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它不仅要担负公共信息和舆论的传播, 而且还要利用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维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大众媒介的体育传播要遵循符合商业逻辑的大多数原则, 面对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倾向也必然会随之增强。当大众媒介把娱乐化当成吸引受众的“金科玉律”而肆意使用时, 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就远离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出现体育传播娱乐化的过度和异质。

再次是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以直接反映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大众趣味为标准, 追求感性化、通俗性和娱乐性, 并以大众媒介为其传播载体的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开始走向社会的前台主导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大众媒介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 必然要反映这一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的价值取向, 社会大众对娱乐的狂热追捧也必然成为大众媒介的叙事主旨。因此, 在大众媒介中具有“严肃”、“神圣”、“崇高”意义的话语被抛弃, 不管是娱乐性事件还是非娱乐性事件都被大众媒介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着。体育作为自身蕴含有丰富娱乐性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更是成为大众媒介必不可少的娱乐资源,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也是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

但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并不意味着色情庸俗化, 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通俗化也不等于低级媚俗化。“娱乐性与理性、娱乐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都不应是对立的, 娱乐并不等于排斥理性的思考, 更不等于排斥社会性的内容”[7]。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娱乐化发展应以传播先进体育文化为原则, 把握好体育娱乐化传播的方向和程度, 充分挖掘体育的健康娱乐内容, 正确引导体育传播的舆论导向, 在健康娱乐中传播体育, 在体育传播中健康娱乐。

摘要: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 因而, 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并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色情庸俗化等倾向, 这种失范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关键词:大众媒介,体育传播,娱乐化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1-22.

[2]刘少华.大众传媒、视觉文化与当代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3) :20-22.

[3]埃米尔·涂尔干,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0:14.

[4]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29.

[5]尼尔·波兹曼, 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6]李伦, 尹金凤等.试析体育传播中的几个伦理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6) :46.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7

华生的微博一经发出就遭到了网友的迅速转发, 并通过各种微博、博客等新兴网络媒介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 与之相关的各种西方政治经典, 如《乌合之众》《1984》等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如火如荼的阅读讨论活动, 由线上发展到线下, 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 在国内由上而下的引发了一场关于政治经典再传播的热潮。虽然这场热潮来势汹汹, 但其持续时间不过一年左右。

作为这场热潮发端的载体, 微博这一新兴的大众媒介, 发挥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诚然, 大众传媒介入社会生活以来, 一直以不同的角色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着或深或浅的影响,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大众传媒正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麦克卢汉等学者甚至提出了媒介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信息, 媒介本身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论断。媒介不仅延伸了“人类的器官”更是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1这种说法固然有其极端性, 但也凸显了媒介本身的重要性。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各种信息得以借助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平台迅速传播, 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而以纸张和印刷术为基础的传统媒介受限于自身特点, 其传播速度与影响力与之相比正在逐渐减弱。面对这重要性和影响力正与日俱增的新媒介, 正确的认识他们也紧迫的提上了日程。

虽然新媒介拥有巨大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但其根本性质——信息传播的载体却一目了然。新媒介中真正复杂的是他所传播的信息。为什么有的信息可以引起广泛传播, 而有的信息只是片刻的闪现?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媒介本身并没有选择信息的意识, 但媒介传播的却是有意识的信息。那么这些被传播的有意识的信息又是来自何处呢?这看似发挥主导作用的媒介背后又是被什么所控制呢?下面, 以《旧制度与大革命》《乌合之众》《1984》等西方政治经典在中国再次引起热传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统观这三本著作, 其共同点不难发现, 他们都探讨了民众主义与极权主义, 同时都把群众看作没有头脑, 容易受别人鼓动的“群氓”。尤其是作为这次热潮的导火线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 更是探讨了“旧制度何以引发大革命”的问题。那么, 在当前中国这一和平民主的年代, 为何这本书会被提及?

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阶段, 各种社会摩擦不断发生, 民众自主权日益扩大, 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社会意识和制度却不甚完善, 由此,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恰恰《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的特殊贡献就在于“可能是首次暗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革命动荡的某种可能的路径。”2问题与办法相吻合, 此书被推荐变得合情合理。

乔伊斯·阿普尔认为:“政府经济变革的热情后面, 本身便包含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成分。”3经济变革当然不可能变革的只是经济, 一旦进入变革轨径, 总体上与之相配套的文化观念, 消费观念, 行政体制, 财产制度必须同时发生转变, 变革才能成功。而这些方面的全方位调整与自由主义的许多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吻合的。

当代自由主义的渊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初的启蒙运动, 虽然经过历史沿革, 有些内涵已不复当初, 但从其为自己所叙述的宏伟任务来看, 却并未离开太多最初的观念构想, “比如在政治上向主导意识形态要求意义的解释权与行动的自主权等”。4这就导致了多元化的民众自由意识的诞生。

问题的根结在此产生。如果民众的个体智性发展与日益多元化的民众自由意识相匹配, 那么这种多元化的自由意识必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反之, 则可能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引发意料不到的后果。所以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确定现代“民众”的真实状态。回顾一下这场热潮中《旧制度与大革命》此书的推荐者, 我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出当今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对当下民众的态度。这种态度与阿诺德的看法有些许吻合之处。阿诺德认为人民大众是“我们难以控制”和“完全无组织的”5, 认为这“难以控制”和“完全无组织的”人民大众“应该严密的组织起来”6。那应该由谁来“严密地组织起”这“难以控制和完全无组织的人民大众”?阿诺德认为:“上帝有意使我们的本性通过德行臻于完美, 同时也决定着我们趋于完美的方式——因此他要求有国家的存在。”7他把国家看作“光明和权威的核心”“最优秀自我”的代表。但通过什么手段、什么样的人来创立国家呢?阿诺德给出的答案是:每个阶层在多数派之外的少数群体, “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普泛的符合理想的人性精神”8。在此, 阿诺德的精英主义立场显露无疑。当今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当然没有像阿诺德这样完全采用一种精英主义的观念来运作国家, 但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下, 采取一种精英主义的民主观, 借以缓和平衡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日益多元化的民众自由意识也未可知。

但是, 在阿诺德的概念中, “群众”完全就是“群氓”的代名词, 认为群众都是不守纪律的, 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群众的态度。那么,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当代民众的真正状态是怎样的呢?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 民众自由观念不断发展, 民众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 与之相应的是民众个体智性的同步发展, 对于同一问题, 民众多数会有基于自己知识经验的判断, 而不会盲目固执的追寻主导意识形态所作出的界定。

同理, 对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等相关西方政治经典, 民众会有基于自己阅读经验的选择判断。正如《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文化领域中的……公共价值……这种价值……可大致上按延续性认可及组合性认可的规则设定出由高级至低级多层次过渡的标准, 作为公众选择的价值参照。”另一方面“文化的选择带有明显的个体自治性, 不可能由某种先定的、独断的意志对私人趣味作出任何强制性的规认。”9所以在中国知识界出现的这场以《旧制度与大革命》为首的西方政治经典再传播热潮, 只能是短暂的。事件伊始, 公众会将其作为一种价值参照进行选择, 由此而指涉到其他相关经典著作, 如《乌合之众》《1984》, 进而掀起这场阅读讨论的热潮;但是带有明显个体自治性的文化选择, 尤其是在个体智性高度发展的情况下, 在经过私人趣味的衡量后, 最终会做出基于个体智性的选择, 所以这场热潮只能是短暂的。毕竟主导意识形态代表的只能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 而只有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才是真正代表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这场发端于新媒介并借助各种新媒介迅猛扩散的经典再传播热潮, 在传播伊始是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 但发展到后期已演变为当代民众的一种自我选择。虽然这场热潮只是精英主义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一次临时链接, 具有偶然性与个体性, 但是普遍性的意义正是通过个体性表现出来的, 所以具有个体性意义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明一个普遍性的意义。所以, 在传统媒体时代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社会舆论走向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 在新媒介中虽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其影响力已大大降低, 而其降低的这部分力量则被日益多元化的民众自由意识所代替。

摘要:2012-2013年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等西方政治经典再传播的v短暂热潮。这一热潮发端于微博这一新媒介, 并借助各种网络媒介迅速传播, 进而由线上发展到线下。本文将通过说明这些经典在中国被重提的原因, 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揭示出在新媒体时代, 影响经典传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媒介,多元化,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0.

[2]黄卓越.《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

[3]马修·阿诺德.韩敏中修订译本.《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4]埃德蒙·伯克.《法国大革命沉思录》[M]世界经典系列, 1950.

[5]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J], 浙江学刊, 2003.6.

[6]徐德林.《阿诺德:文化精英主义者抑或有机知识分子?》[J], 新疆大学学报, 2009.11.37 (6) .

[7]王焱.《精英选拔机制与早期精英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 2007.5.

[8]王诗秒.《浅议广义大众传媒》[J].新闻世界, 2013.9.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8

一、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融合的特点

21世纪是媒介融合时代, 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出现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媒介。同时, 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 现代传播成为平民化甚至是全民化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开放与多元, 传播渠道的多元使受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受众向分众化转变。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融合成为趋势。但同时,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传媒发展中也存在诸如新闻真实性存疑、传媒公信力降低、受众选择性困惑等问题, 仍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规范。

二、媒介融合时代对体育新闻传播者的新要求

相较于其他新闻传播者而言, 受众对体育新闻传播者的要求更高。体育新闻传播者不仅要懂体育、爱体育, 拥有海量的体育知识, 同时还要拥有敏锐的判断力与独到的见解。媒介融合时代对体育新闻传播者提出了新要求。

(一) 运用多种媒介搜集与整理数据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新闻传播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海量的体育数据与丰富的体育知识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先决条件。一篇好的体育新闻报道, 不仅要有记者的观点与见解, 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大数据的来临使得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不再复杂, 在互联网平台上, 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所以, 运用各种媒介搜集、整理与分析数据, 是一名体育新闻传播者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 综合应用多种媒介渠道传播体育新闻

媒介融合时代, 多种媒介使用统一的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数字工具和数字语言, 形成了大众传播特性、艺术表现形式和数字技术平台紧密结合的融合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 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 体育新闻传播者亦是如此。

体育新闻传播的特性要求体育新闻报道风格的娱乐化与内容的专业性。所以, 体育新闻传播者在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时, 既要hold住官方文章, 又要能报道街边趣闻, 同时还要善于捕捉竞技场上潜在的新闻。使用数据工具与数据语言进行多种媒介渠道的报道, 是体育新闻传播者必备的能力。

利用多种媒介进行报道, 要求体育新闻工作者写出适合各媒介传播特性的各种风格与体裁的文章,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新闻策划能力, 策划出适合各种自媒体传播的“萌文”。当然, 图文的处理与音视频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 最早要追溯到1983年上海体育学院试办体育新闻专业方向。据资料显示, 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点已达20个左右, 主要分布在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院以及民办学校和其他社会办学机构。其课程设置大多以体育新闻评论、体育新闻学、广播电视概论、网络传播理论与务实、电视新闻务实、新闻摄像、体育新闻传播学等为主。但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体育新闻≠体育+ 新闻

体育新闻专业成立至今已经培养了几代优秀的体育新闻人才, 但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课程设置问题及教材问题。目前, 国内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材包括郝勤的《体育新闻学》、毕雪梅等的《体育新闻学概论》等。虽然弥补了体育新闻专业教材方面的空白, 但是部分院校仍然将体育新闻专业停留在新闻传播学理论与体育简单叠加的层面, 缺乏课程设置的专业性。

(二) 师资结构有待调整, 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虽然已有30多年的历史, 但体育新闻教育仍相当于起步阶段。随着新闻媒体的更新换代, 专业教师仍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绝大部分院校的体育新闻学教师由高校新闻学或专业项目教师担任, 缺乏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专业性和深度。

(三) 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

由于师资结构存在问题, 学生能接触到的有体育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 使得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实践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师资方面的问题, 还使学生最后的实习环节受到影响。首先, 部分院校没有设置实习部分, 即使设置了, 对学生的实习地点等也没有做过多要求。其次, 部分院校设置了对口的实习基地。此举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习难的问题, 但部分实习基地的建设尚未落实, 或者无法跟上时代要求, 这也成为制约体育新闻专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媒介融合时代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为应对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满足当前体育新闻报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对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性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 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应该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 培养的学生多是理论知识掌握得多, 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如何进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 打破专业壁垒, 调整课程设置, 增开融合型技能专业课程

当前, 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在进行专业设置时, 体育新闻学、体育电视编导、体育广告学、体育播音主持等相关专业都是分而立之,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也都是基于该专业设置形式而形成的。这种专业和课程设置模式造成了各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的割裂, 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必须要打破专业壁垒, 调整课程设置, 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技能多样、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传媒人才。

同时,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主流化发展的趋势, 在课程设置方面, 除了传统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采、写、编、评、摄等核心课程之外, 还应开设摄影摄像基础、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以及包含有音视频与图文立体交互设计的多媒体交互设计课程, 使学生全面掌握网络、手机新闻的采编、制作能力。同时, 还可以进行网络传播用语与网络受众特征等方面的课程培训, 使学生快速掌握网络受众的特性, 方便学生在网络传播的实践中, 尤其是在娱乐化的体育新闻传播实践中快速上手。

(二) 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媒介融合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 在我国的体育新闻专业中, 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教学工作做得并不好,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拥有媒介融合技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关键所在。由于传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弊端, 院校现有的教师往往只对某一类媒体有较深的认知和了解, 对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认知和研究则相对缺乏, 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更是少之又少。

体育新闻传播者独有的体育属性要求体育新闻专业的教育与普通的新闻学教育不尽相同, 体育新闻专业的教师更加侧重对体育项目的熟悉与了解。因此, 教师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同时, 还应该时刻关注体育比赛与体育新闻, 对某个或多个体育项目进行深入了解, 以便在教学中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引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与关注, 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与思考。

(三) 整合实践平台, 创建媒介融合实验室

对于传媒专业而言, 完备的教学实践平台是培养传媒人才所必需的, 体育新闻也是如此。早在2008年,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就投资数万元建设了仿真媒体生态环境的媒介融合实验室, 并开设了我国第一个本科媒介融合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 特别强调理念和技能双管齐下的培养模式。

当然, 就现实情况来说, 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需要高昂的费用, 这对于国内很多体育院校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幸运的是, 媒介融合本身也为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便利。例如, 电脑PC机和智能手机等网络数字技术的普及, 使得学生能够自己开设个人网页、个人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并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 学生也可以利用PR、EDIUS等软件工具进行音视频的制作, 并通过网络相互转发与评价, 在互评中得到提高。还可以将这种平台与学院已有的教学实践平台相连接, 大大强化学生各种媒介技能的训练, 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梅, 杨颖.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研究[J].新闻传播, 2015 (14) :55+57.

[2]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9

关键词:体育赛事,茶产品,媒介,推广

1引言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文化璀璨夺目, 勤劳朴实的中华民族开创了纷繁多样的文化体育运动, 其中包含了蹴鞠、角力、射击等, 现代中国对体育赛事的热度依然不减,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 全国瞩目这场体育盛会, 并唱响了全民运动的口号。随着国内体育赛事关注度的上升, 以体育赛事为媒介来推广产品的商业广告也渐渐变得炙手可热, 程惠美和李莹就曾在《体育广告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大型体育赛事是企业开展广告营销的最佳时机。顾春先、何文涛也得出类似的结论。现实生活中, 由于国际体坛定期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国及众多体育团体的参加, 民众对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比较关注, 在比赛期间所投放的广告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比平时要深刻得多。西方国家对体育赛事广告的开发远比国内的要成熟, 企业对于体育赛事作为传播媒介的认识也很清晰, 通过仔细观察国内的体育赛事中所投放的产品广告类型, 可以发现体育用品的广告居多, 茶产品相关广告并不多见, 茶企业对体育赛事这种传播媒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茶产品一直在致力于开辟新的营销渠道如电子商务、电视广告等, 也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 相信通过体育赛事作为媒介推广茶产品, 将更有助于茶产品走向国际化道路。

2茶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茶产品, 这里指的是茶的系列附加品, 具体来说就是以茶为基础衍生而来的各种产品, 比如, 茶饮料, 茶点, 茶日用品, 茶保健品等。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 尤其是随着工业4.0的提出, 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生产当中去, 对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有质的提升, 茶产业亦是如此, 在这种情势下受科技因素的影响, 以茶为依托发展而来的产品也愈加丰富起来。

茶产品以加工程度为依据进行划分, 可分为普通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普通加工茶产品多为普通食品, 如茶饮料、茶粉蛋糕、茶味瓜子、茶味果脯、茶酒、茶果冻、茶补丁、茶味面包等;深层再加工茶产品则是通过提取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 然后用以制造保健品或者牙膏等日化用品。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深加工茶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 除了保健品和日化用品外, 通过对茶叶进行提取的儿茶素、儿茶酚氨等, 均开始尝试应用于药业。深加工因为技术要求高, 加工难度大, 因此更具市场竞争力。到目前为止, 茶叶深加工已经贡献了茶产品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茶叶再加工发展如此迅速, 主要原因是现代人们对饮食营养健康的追求, 而且茶叶这种绿色生态健康饮品早已深入人心, 因此茶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健康的要求, 也为茶叶市场发展开拓出了新的支撑点。

3体育赛事与茶产品的结合度分析

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国度的共同语言, 不仅蕴含着健康、向上、竞争等积极的正能量, 也体现了民族的自豪感和世界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的大趋势, 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下, 体育运动正在慢慢成为全民活动, 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 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吸引眼球、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像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将体育赛事作为媒介来推广和传播产品, 必须要切合体育赛事的营销原则:第一, 关联性, 所谓关联性就是产品的推广要取得成效, 必须要考虑产品与体育赛事之间的联系, 不能将毫无联系的产品放在体育赛事上做传播。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绿色与健康, 在理念上两者具有相似之处, 传播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对时尚健康生活的追求, 因此, 通过体育赛事来推广茶产品并不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 消费者从心理上反而更容易接受, 茶产品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体验, 体育赛事所带给人们的是健康运动的视觉体验, 两者能够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第二, 接近性原则, 接近性又分文化上相近和心理情感上相近两方面, 在文化方面, 体育赛事的口号是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 讲究的是包容, 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比赛来增加彼此的相互了解, 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借鉴, 学习好的部分, 共同进步;茶产品则体现的是茶文化, 茶文化源远流长, 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 茶的人文科学就蕴含了茶在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因此可以看到体育赛事所传播的文化与茶产品所代表的文化都体现了文化的交流融通, 两者是相近的。在心理情感方面, 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可能是在大洋彼岸某个城市, 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晚上, 如果实在白天举行, 那么地球对面的观众就有可能通宵达旦守在电视机前, 茶具有醒脑提神的功效, 因此茶产品对于不论是现场观众抑或是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很大的帮助, 刺激观众的兴奋度, 让观众观看比赛的激动心情进一步得到满足。

4以体育赛事为媒介推广茶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

近年来体育赛事的种类越来越多, 奥运会、NBA、世界杯、亚洲杯、澳网等不胜枚举, 这些体育赛事都有很大的观看群体, 大的体育赛事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全球有40亿人观看, 而小的地方体育赛事也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观众, 因此以体育赛事为媒介来推广产品具有受众广的特点。经过茶产品与体育赛事之间的结合度分析, 可以得出茶产品可以通过体育赛事进行营销推广的结论, 在推广过程中如果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 那么实现茶产品走向世界、茶企业走出国门就不再是梦想。茶产品营销策略如下:

4.1选择正确的广告方式, 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体育赛事有现场、电视转播及互联网三个传播途径。在体育赛事的现场一般会将推介产品的广告标语放在比较醒目的位置, 只要选择好的广告标语就可以;电视转播和互联网渠道可以选择的广告锲入方式有很多, 有贴片式广告、节目冠名、特约播映、插入式广告、官方指定专用产品等。贴片式广告是随体育赛事在电视台或网络播出的一种广告形式;节目冠名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 可以使产品名称或企业名称在体育赛事中有较频繁的出镜率, 如果比赛特别受欢迎, 那么冠名企业则更容易被观众记牢, 当然广告成本也非常的大;特约播映是企业与电视台或网络媒体合作播出体育赛事的一种广告方式;插入式广告是在体育赛事或节目中间休息期间播放广告, 或者将产品符号和企业符号刻意插入节目中,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官方指定专用产品则是企业通过向节目组或举办方免费提供产品, 并让产品出现在视频中的宣传方式, 例如伊利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官方合作伙伴和运动员指定专用乳制品。以上几种不同的体育赛事宣传方式各有千秋, 茶产品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消费者观看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

4.2选择合适的价格策略

茶企业通过体育赛事来营销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通过在体育赛事中安插广告, 这种方式投入大, 但效果立竿见影。体育赛事按规模分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体育赛事, 大型体育赛事由于关注的广度更大, 因此投放的广告费用也就更多, 即价格越高, 中型和小型体育赛事则依次递减。茶产品往往受资金以及产量规模的限制, 并不能负担巨额的宣传成本。在国际赛事上看不到茶相关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放广告的成本太高, 如2008年奥运会的广告价格最低在数百万以上, 高则数千万。因此, 茶产品企业只能循序渐进, 在国内外选择小中型的体育赛事投放广告, 先建立稳定的客户群, 然后慢慢发展。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请体育明星做代言, 通过明星效应来起到宣传的效果。知名的体育明星都有大量的粉丝, 这些粉丝对明星的关注度不亚于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 例如国内篮球明星姚明、网球明星李娜, 国际上的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等, 而且明星宣传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小, 体育明星很多, 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 这对于成长中的茶产品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4.3开发与体育赛事相关的茶产品, 打造知名品牌

尽管茶产品的相关理念文化与体育赛事的理念文化相近, 但如果相差太远, 依然不能让消费者接受, 想要借助于体育赛事来推广茶产品, 就需要茶产品本身具有能增强体质或改善精神状况的功效, 这样人们在观看体育赛事或者在运动的时候就能够直接想到该产品。而打造知名品牌, 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更好地记忆该品牌, 有了品牌保障, 消费者就会更加信赖该品牌下所包含的茶产品,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品牌效应来提升茶产品的价值, 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时候, 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自己所熟知的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则需要茶企业自身把好质量关, 做出特色。

5小结

茶叶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大宗出口农产品, 其市场巨大且发展潜力无限。通过体育赛事和茶产品的结合度分析来看, 茶产品以体育赛事为媒介来推广和传播的营销模式具有广阔市场, 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 就能尽快占领市场。由于大多数茶企业本身规模不大, 资金流有限, 选择大型体育赛事进行推广并非最好, 而选择适合茶产品企业自身发展的中小型体育赛事营销策略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茶产品的持续研发不仅是对茶文化的延续, 同时也关系到千千万万茶农及涉茶人员的切身利益, 政府应该对这一行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保障茶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春先, 何文涛.体育广告的特点与基本形式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38-41.

[2]丁勇, 黄建琴, 胡善国.茶叶深加工的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 2005 (3) :22-24.

[3]Nielsen尼尔森公司.奥运期间明星代言品牌知名度调研[J].中国广告, 2008 (10) :98.

新媒介体育传播 篇10

关键词:新媒介,传播学,研究方法

任何学科的研究方法都是随着时代发展及研究内容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的, 都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新媒介的出现, 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 在新媒介环境下, 传统传播学方式也必需要不断创新改革, 才能适应新的传播形式的发展的需要, 传统传播学研究方式也必须要能够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创新, 才能有效促进发挥其自身的研究价值。

一、传播学实现了从线性研究方式向以交互式研究方式的转变

传统大众传媒专业化结构依托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以一般社会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实现大规模信息传递的传播方式, 该方式突出特点是、点对点、单向性、线性特点。传统大众传播需要做好信息的提前预测, 因为传播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反馈, 传播效果不确定等, 这种传播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 很多情况下是受众被迫适应传统传播。在这种环境下, 传播学也主要是以线性研究方式研究信息传播方式与活动, 通过线性研究方式对传统媒介传播活动的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 但这种研究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线性研究方式是把传者和受众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 思路是线性单一的。

网络化时代背景下, 给传统信息媒体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有效突出传播时间和传递空间对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束缚, 使得传统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更好地延伸和拓展, 使海量信息课得到有效的传播。网络传播的发展及应用, 使传播过程更具交互性, 信息传播也具有了小众化和个性化、多元的发展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 根据受众需要开展量身定做的传播方式成为可能, 而交互式研究方式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网络交互式信息传播由以下特点, 第一, 媒介和传者的他者把关要能够要让位于网民的自我把关, 网民受到社会道德、群体压力和个性特征的影响, 实现信息传播的自我把关。受众不再是单向的被动接受信息, 而是能够和信息实现时时互动, 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是信息的传递者, 及时反馈自己的理解、感悟、需求和态度, 互动性更强了。第三, 交互式信息传播呈现明显的非线性与多向性特征, 网民获取信息途径更为丰富, 得到信息的方式更为多样, 可以直接来自媒体, 也可相互转发传播。第四, 信息传播实现了同步与异步的交互共振, 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 传播方式可以实现点对点, 点对面, 面对面等多种传播形式的信息传播, 这就使得传播学需要实现交互式研究方式。

二、传播学研究需要从影响控制研究向以自由开放的研究控制方式转变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在传播活动中的影响制约, 称之为把关理论或控制研究。首先强调媒体的外部制度是影响媒体传播的重要外在因素, 对信息传播起着主要的制约作用。其次, 媒体内部主要负责信息加工生产, 并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 实施信息传播活动, 媒体组织发挥控制作用。这种理论认为传者在信息传递中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传者、受众的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但在网络媒介环境下, 控制或者是把关方法的研究成为了一种难题。网络是个自由开放性的系统, 个人化和自由化是网络媒介传播的主要特点。网民在网络中可以自己的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 传统的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已经弱化, 传媒组织的把关, 或者是意识形态亦或是政治控制的把关, 虽然依然存在, 但其力度和作用在网络媒介下已经弱化。在这种形势下, 传播学研究的方式也需要发生转变, 要能够从硬性控制向以自由开放的研究控制方式上转变, 媒介的议程要重视引导, 不能高高在上地进行控制, 这是目前传播学的研究的重要内容。

网络环境下丢信息传播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影响和制约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网络控制来自技术和法律道德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做好技术控制, 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 主要依靠防火墙技术, 采取内容分级的方式。其次, 利用道德引导和法律制度进行把关。但实践证明, 这两种网络传播的控制方式都不能有效对新媒介网络传播信息进行控制。

三、传播学研究从传、受分离向传、受合一的研究方式上转变

传统大众传播受众和传播者不是同步共振的,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体系中, 传播者隶属控制研究范畴, 而受众则是受众研究, 二者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但网络传播环境下, 传者和受众是合一的。信息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 受众的内涵扩展了, 新媒介背景下有的是网民或者网众的称呼, 传者和受众界限不断模糊, 双方的地位趋于平等, 在这种环境下, 传播学研究方式也应该从传、受分离向传、受合一的研究方式上转变, 要能够以网民为重点进行研究。

在网络世界中, 网民有着明显的自主性、主动性, 每一个网民有着非常大的选择自由和空间, 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由选择涉猎, 接收不同的信息。传播学研究需要认识到网民的主体意识是很强的。在网络使用中, 在网络信息的选择过程中, 网民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 现实网络信息对其的刺激作用是很大的。虽然是网民形式上是主动的, 但实际上, 他们的需要是被网络信息刺激出来的, 因此, 可以说也是相对被动的。

总之,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是大众传媒失去了优势, 这种形式的变化为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播学研究要能够对传统理论和研究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能够基于网络传播的实践进行研究, 这样, 传播学研究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新闻前哨, 2012 (04) .

[2]姚晓鸥.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06) .

上一篇:摄影微语录下一篇:移动服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