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播媒体(共12篇)
体育传播媒体 篇1
摘要:本文拟用文献综述法来探索国内现代媒体的发展状况, 总结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目的在于:1、探讨现代媒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意义与价值;2、解析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的优势, 不足, 特点, 发展建议;3、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规范与失范现象。对网络媒体的发展有重要借鉴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现代媒体,体育媒体,网络,新闻传播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是对体育新闻报道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科技成果。一些传统媒体很早就发现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所具有的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国网民人数已接近3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有近70%的网民, 也就是超过2亿的中国人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该报告还指出,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 我国网民的网络运用偏于娱乐与交友, 而近年来的新变化是网络新闻使用率大幅攀升。调查显示, 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 他们更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表达意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年轻网民思想活跃, 正是网络媒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交锋甚至宣泄的平台。
作为我国最权威、最有竞争实力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早在1996年12月就创建并试运行央视国际网络, 是我国最早发布中文信息的网站之一。央视国际网络主要以内容类型进行划分, 设有政治、经济、体育等若干板块, 不断地及时更新体育新闻, 在体育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上不拘泥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内容的限制。随着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 各种商业门户网站的崛起, 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中国第一个专业网络体育频道—新浪体育频道全称为新浪竞技风暴体育频道, 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利方在线”体育沙龙, 1997年改为“竞技风暴, 从1998年起参与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报道, 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受体育爱好者青昧的全国性体育专业媒体之一。1998年2月创建的搜狐网, 不久后开始涉足体育报道, 此后网易体育、雅虎体育, 中华网体育频道和腾讯体育等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创立, 并快速发展为知名品牌的网络体育新闻网站。商业综合门户网站迅猛的发展, 也催生了大量的体育专业网站。
1999年创办的专业体育网站—鳖威体坛 (后被TOM.com收购) 以“要做中国影响最大、最具吸引力的专业体育网站”和“成为中国的ES-PN.com”为目标, 它向中文用户提供最新的体育新闻和综合体育信息, 设立互动频道, 增加博客、论坛、图吧、健身、体坛周报、黄健翔等互动功能栏目。这些门户网站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 使得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成为体育新闻传播阵营中重要的新生势力, 也使得体育新闻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方式的革新,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借助“第四媒体”的力量开始打破传统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 又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身优势竞争力的良好平台。
二、研究主要目的、任务和现实意义
研究主要目的和研究任务:
1、探讨现代媒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2、解析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的优势, 不足, 特点, 发展建议;
3、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规范与失范现象。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 通过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 总结出当前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体育媒体这一趋势, 以期得出更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并提出合理建议, 使论文在理论上有创新性, 实践上有借鉴作用。
四、体育新闻传播主要形式
1.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的界定
媒体按时代划分为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传播的互动性。参与网络传播的普通用户 (网民) 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端, 而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 自由地发布信息, 参与各种论坛的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最近几年, 到处都在提“网络媒体”的说法。还有人直接把网络媒体称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的说法最早是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998年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都已经全部建成了, 很多信息不在报纸、广播、电视上跑, 而是在网络上跑。因此称网络为第四大媒体。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明确的定义, 本人基于‘第四媒体’的说法, 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媒体为中心的‘第四媒体’界定为现代媒体, 把其它的象声音、图片、图像、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界定为传统媒体。
2.传统体育媒体的现状——以报纸为例
(1) 我国体育专业报纸生存状况
2009年3月3日, 曾经最权威、象征着“官方声音”的《中国足球报》在经历15年风风雨雨, 出版了872期之后, 最终由于内外交困, 宣布暂时休刊。《中国足球报》的休刊绝非偶然, 早在2005年, 中国体育报纸就遇到了一次“冰河时期”, 曾经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老牌体育报纸《球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南方体育》先后停刊。
专业体育报纸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1996-2000年, 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刚刚开始, 足球热潮席卷全国的时期, 可以肯定地说, 正是足球职业联赛和足球热带动了体育专业媒体的成长。然而, 随着中国足球问题的日渐暴露, 从投资人到普通老百姓都逐渐对足球失去热情, 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体育媒体。2002年、韩足球世界杯之后, 中国足球水平开始出现倒退, 足球场上观众越来越少, 体育报纸的读者也越来越少。目前, 仍然出版发行的体育类报纸, 除了《体坛周报》、《足球报》两强外, 还有《中国体育报》、《东方体育日报》、《扬子体育报》、《竞报》、《体育晨报》、《篮球报》、《球迷》、《羊城体育》、《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 这些媒体也举步维艰, 或偏离主流, 或勉强支撑。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 其中的一些很有可能步《南方体育》、《球报》的后尘, 在某一天黯然退出这个舞台。即便是曾经让不少主流媒体刮目相看的两份体育旗舰级报纸———《体坛周报》和《足球报》, 也被这股萎靡之风波及, 前者发行量从最高峰的超过200万份, 至今日仅剩下三分之一, 后者在2005年也首度爆出了亏损2000万元的消息[1]。唇亡齿寒, 两家最大的体育报纸, 都在今年感受到了足球市场带来的寒意。
3.现代网络体育媒体的优势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 它具有传播及时、范围广泛、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检索方便、互动性强的全新特点。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独到之处, 使得它成为一个很好的体育信息传播平台, 网络对体育迷的影响, 往往也是通过体育网站开始的。
网络体育媒体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体育信息已成为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体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应用和集成的过程中, 大型的门户网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的情况下, 门户网站由于其相对的优势地位, 在体育信息的集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分析, 目前的体育信息主导型网站仍然由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网站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所以, 体育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也主要以这些网站为主要参考和研究对象。
网络体育媒体已经全面承担起体育新闻传播的重担,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网络体育媒体已经成为信息量最大的体育新闻媒体。除24小时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外, 网络媒体正朝着“全媒体”方向向纵深发展, 除了常规的互联网, WAP网站、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均是网络体育媒体的战场。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每天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中文、外文、少数民族文的新闻信息数量有数千条。
第二, 网络媒体已成为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体,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10多年来, 海内外影响日益扩大。以新浪网为例, 新浪网已拥有14种语言15种版本, 网民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覆盖面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五、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趋势锐不可当
1、网络体育媒体还未成为主流体育媒体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网络体育媒体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 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给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 一些情绪化甚至非理性的网络应用、个人隐私被侵犯、网络暴力的出现等, 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这些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 在网络体育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时, 加强网络传播的道德和法制建设, 提高网民素质, 意义更为重大。与当前社会上追捧网络媒体的“热”相对照, 人们发现了一个不相称的现象:网络体育媒体并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群体。真正称得上体育媒体的网站, 几乎清一色依托于已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它们没有自己的记者力量, 没有独立的、彻底的完全按照网络特点的管理队伍, 这就多多少少限制了网络体育媒体的健康发展, 在他们宣称自己作为“第四媒体”如何与其他媒体争雄时, 总少了点底气。
2、主流趋势不可阻止
目前为止, 对于“主流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被业界和学界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 对于何谓主流媒体还是有一些共识的, 譬如, 它必须具备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 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报刊和广播电视机构就是主流媒体。在我国, 传统媒体历来是占据位高权重的地位。我国传统主流媒体, 始终在改革创新上找不到突破口, 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媒体本身技术特性的局限而逐渐跟不上体育新闻更新的速度需求, 渐渐开始落伍,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 刚翻开今天的报纸显现的却是昨日已经陈旧的赛事消息, 试问如此境况下还能有何新鲜信息的摄入。而这一局限正被网络体育媒体所突破。前段时间结束的南非世界杯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对比, 由于比赛时间在深夜, 许多观众出于各种原因不方便熬夜看球, 这个时候, 如新浪这些门户网站便在第一时间公布及时赛果, 并且在比赛开始前也会做下不少比赛准备和赛前分析, 让球迷网友们没看比赛前就能对比赛的大致走向有一个了解, 哪些是看点哪些值得关注, 使得球迷网友不再盲目, 带着期待去看球, 赛后网站又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赛后的评论, 评价队伍的表现精彩程度和球员打分, 对于一些业余的爱好足球网友也是一种知识的补给, 久而久之也可以形成一种对于看球的兴趣。
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标志性的象征是社会认可度大大增强。应当承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社会上很多人对网络不是很了解, 更有很多人不认可网络媒体。这一两年, 情况在不断改变。根据CNNIC的报告, 截至目前,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而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中, 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 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2007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达到78.5%, 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亿人, 互联网被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显然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
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另一个象征是独立媒体人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现在主要的网络媒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过去很多情况下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 现在已经拥有很多独家的、原创的内容, 大量原创新闻被广泛转载, 一些重点新闻网站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一信息源。每年两会以及诸如奥运、“神七”等等重大活动, 重点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都参与全程报道。一些重大活动, “三台四网”进行直播, 几成常例。中国新闻奖从2006年开始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奖范围, 许多优秀的网络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综上所述, 基本上可以说明网络体育媒体在主流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 不但商业门户网站体育新闻报道影响力如日中天, 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借助网络技术的东风在广大网迷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影响。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在短短的十年里已经不断地趋于完善, 通过成功报道各种大型体育赛事而成为广大体育受众获取体育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 网络媒体与电视、报纸己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不久的将来逐渐超越电视成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媒体的霸主。
参考文献
[1]李颖.在另一个赛场:直击体坛周报现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23.
[2]互联网数据中心.Net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EB.OL].2008-06-15.
体育传播媒体 篇2
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并探索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价值;传播策略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不仅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强化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还能够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因此,无论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内传播还是国际传播工作,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传播策略做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1.文化底蕴深厚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性与民族特色的鲜明性,让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的精髓。
以我国传统武术为例,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肢体技艺,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武术实现了与文学、历史、哲学、医学等学科的融合,并在历史的沉淀下自成体系。
而从国际传播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武术就如我国的一张名片,这种国际认知度与影响力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武术,还包括许多民俗活动,如龙舟、舞狮、空竹等,这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与经济性,并且能够在旅游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过程中,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厚重性。
2.竞技交流价值与审美娱乐价值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不仅具有经济交流价值,还具有审美娱乐价值。
从竞技交流价值方面来看,我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实现了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的转变,并且为了适应竞赛的需要,相关的竞技规定也陆续完善。
在武术竞赛中,参赛者可以对技艺进行切磋,对情感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武术技艺的共同提高以及通过竞技强化技艺交流的目的,这对于我国武术对外推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从审美娱乐价值方面来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并且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与商业表演等其他艺术相结合,体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态。
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例,少林寺功夫瞄准国际市场,对我国武术技艺以及禅武如一的理念做出了国际化的呈现,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际受众对我国传统武术的技艺审美性与文化审美性进行了解,并促使少林寺功夫成为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典范。
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策略
1.需要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适应
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家文化的发展战略相适应,是未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需要遵循的重要准则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取得良好传播成效的重要保障。
国家对文化传播的重视,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良好机遇。
如在少林寺功夫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就在国家扶持的基础上实现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
首先,许多国外政府高层观看过少林寺功夫表演,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政府的扶持具有紧密关系;其次,少林寺武僧团曾多次随同我国领导人外出并开展表演,这种直接的文化输出行为不仅能够提高少林寺功夫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于少林寺功夫的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依赖于政府部门,也需要遵循国家文化的发展战略。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争取政府的支持还是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配合,都应当与其他的国际传播方式相结合,只有如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才能够构建起完善且有效的传播运作体系。
2.提升我国媒介技术的硬实力
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工作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软实力的提升,都需要硬实力作为基础。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以我国媒体为渠道,而媒体的硬实力则体现在传播技术、传播资源等多个方面。
在传播技术的提升方面,网络传播技术、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都能够让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得到延伸,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更是成为了传播领域中的“关键词”。
因此,我国媒体有必要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开通官方账号来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成效与影响力。
另外,从实质上来看,传播资源的丰富化,也需要依赖于传播技术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传播环境而言,网络中传播的传统体育文化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并且这些信息与数据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网络中传统体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与传播,我国媒介可以使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来开展信息处理工作。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促使我国媒介更加轻松地对网络中存在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整理与归纳,而且受众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传统体育信息进行更加便捷的检索与收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提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虽然大众传播渠道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组织传播渠道以及人际传播渠道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
从组织传播渠道的方面来看,组织传播是指有领导、有组织、有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在组织传播的运用中,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业存在着一些问题。
仍旧以少林寺武术文化的传播为例,无论是少林寺的武术表演团还是海外教学点,都属于组织传播形式,但是这些组织结构却过于简单,其中,武术表演团没有分支机构,因此只具备一级传播层级,这种较简单的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与传播规模。
因此,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利用组织传播形式开展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构建起较为复杂的组织,如决策层、领导层、管理层与执行层等,只有这样,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够具有更为科学的传播发展方向和更加健康的传播过程。
从人际传播渠道的方面来看,虽然人际传播具有的覆盖面十分有限,但是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人际传播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如在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传播中,往往都是依靠师承关系与血缘关系来实现的.。
在新媒体平台中,媒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讨论与传播中。
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受众也能够成为信息传输者,因此,一旦受众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产生兴趣,就会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实现病毒式的传播,这对于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效率以及扩大其覆盖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较高的竞技交流价值与审美娱乐价值。
为了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的制定中,需要体现出其传播过程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适应性。
我国媒体应当重视提升自身的传播技术、丰富自身的传播资源。
此外,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还应当重视推动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王瑜:《大众传媒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新闻界》第18期。
②李:《网络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第6期。
精彩体育多媒体 篇3
经典短信版之
姚明VS奥胖
奥尼尔(拿着自己的新款“手机”得意地打电话给他的“哥们儿”姚明):hello,哥们儿,你好!看看我的新款手机吧,有兴趣的话,我借你耍几天。
姚明:你这个家伙!住在北沙坨子,上班开个破车子,早晨洗脸不洗脖子,嘴边一圈黑黑胡子,手机居然用篮球鞋子……呵呵。
奥尼尔(严肃地):主耶稣的新年福音告诉我们:要善待别人,要善待正在用鞋形电话和你通话的这个人,要经常请他吃饭,常请他去玩,常买礼物给他,将你身上罪恶的金钱全部给他,主耶稣爱你!阿门!
姚明: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愿意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幸福,我愿意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思念,我马上送你一个马蜂窝———蜇你!
奥尼尔:这样说,我每天都会向上帝祈求得到一枝持久盛开的玫瑰花,等到九百九十九朵的时候我一起送给你并动情地说:“小样儿,我就不信招来的蜜蜂不蜇你!”
姚明:我很穷买不起大把的红玫瑰,我的钱只够买盆仙人球;但我浪漫,现在捧着这仙人球来到你面前,鼓足勇气对你说出那三个字:坐上去!
奥尼儿:hi,姚!其实,我只是衷心地希望你永远快乐,就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即使屁股烧得红红的,也依然能快乐地吹着口哨,美美地冒着泡泡。
姚明:算了吧,兄弟,我们不斗嘴了。做个心理测验:如果你觉得自己球技蛮高的就让我往下说……
奥尼儿:继续说。
姚明:如果你觉得自己还蛮幽默的再让我往下说……
奥尼儿:恩。
姚明:如果你觉得自己蛮有魅力的再让我……
奥尼儿(打断姚明的话):那是当然,继续!
姚明:如果你觉得自己相貌也还蛮靓的就再让我往下说……
奥尼儿:说吧!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4
如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 较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 具有互动性强、信息源内容多样、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等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的增强, 手机媒体的便携性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 使人们能随时随地接收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新闻, 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二、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
(一) 手机媒体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另据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 截至2014年,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2.8亿, 普及率为94.5%, 手机用户的增加大大促进了手机媒体的发展。例如, 就当代大学生而言, 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天有70%的时间都在使用手机。大学生基本都通过手机来获取外界信息, 每天在手机上浏览新闻、看视频、收看直播、关注微博等, 一步一步地成为“手机党”、“低头族”, 这些调查研究表明手机已经高度媒体化。
(二) 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特性相契合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 有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的优点, 并且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与手机媒体的特征相契合。由于体育具有竞技性质, 人们往往希望能在第一时间观看到体育比赛。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往往不能守在电视、电脑前观看体育比赛。手机媒体的发展打破了这一限制, 现在一个NBA球迷如果要选择观看一场NBA篮球常规比赛, 更多地会选择打开手机, 登录新浪、风云直播等网络平台观看比赛, 真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观众已经不多了。手机媒体的便携、可移动性正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欣赏比赛的需求, 手机媒体的时效性与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完美契合。
三、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 体育新闻语言的改变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专业性、竞技性等特征, 对部分观众而言比较抽象, 不容易理解。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普遍关注, 直接促进了体育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新闻播报正逐渐以准确、简练、具体、快速、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报道, 更多地使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进行体育新闻传播。据笔者了解, 在80年代, 篮球赛的播报更多地存在于各个体育院校中, 直到后来, 各种篮球比赛正式进入电视直播, 才慢慢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开始, 人们并不怎么了解篮球比赛的过程以及篮球比赛的规则。如今, 由于手机媒体简洁易懂的播报方式和体育语言的通俗化, 使篮球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可见, 这种新闻语言的改变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 手机媒体提升舆论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手机媒体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 传播者与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用户在收看体育节目的同时, 可向平台发送自己的观点, 与体育爱好者进行交流, 特别是当下QQ、微信、博客、微博的发展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的体育迷, 经常在微博上与广大体育迷进行交流互动。每逢较大的体育赛事, 微博首页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赛事情况, 广大体育爱好者便能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观赛体验。在激动的时刻表露喜悦, 在沮丧的时刻发泄不满, 在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输了的时刻吐槽, 和大家分析失败原因, 在支持的球队不负众望获得冠军的时刻分享欣慰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再加上如今体育直播、转播中, 直播员为增加收视率, 也会以有奖竞猜、上墙等形式, 或者发表一些自己幽默的观点来达到互动效果, 从而促进体育新闻的传播。
(三) 手机媒体使新闻进入融合及整合式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逐渐融合。中国手机网民的不断增加、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 使得很大一部分“手机党”、“低头党”通过手机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传统媒体在这一状况下, 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例如, 报纸行业。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报纸行业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 用户能在各大手机新闻媒体上获取报纸上的各种信息, 这就使人们购买报纸的需求减少。为了寻求报纸业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整合式传播道路, 手机报应运而生。
四、结语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以传播速度快、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 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家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状况, 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是必然趋势。在这一条件下, 新兴媒体以自身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逐渐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流, 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秀湖.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刊, 2014 (01) :83-86.
[2]朱志锋.移动终端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 2015 (05) :203-204.
社交媒体体育营销八大原则 篇5
“伟大体”在社交媒体上如此成功,以至于让很多中国人误认为耐克是伦敦奥运会的体育用品合作伙伴,而不知道这一排他性身份的真正主人是为此花费了数千万英镑的阿迪达斯。顶级赞助商、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与服务商,这些大品牌为了奥运营销不惜重金投入重金,却被耐克以“伟大”的理由晒到了一边。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传统的体育事件营销已经有了重大变化,社交媒体成为新的价值洼地。HDMR总结出品牌社交营销八大原则,帮助营销人做好体育事件社交营销。
尽一切可能做到最快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MINI中国在其官方微博推出“MINI早激动”板块,创意人员每天熬夜看比赛,第二天清晨根据比赛时的热点事件、选手表现发布海报,让观众一觉醒来就与MINI一同分享和交流对奥运事件的感受和看法,保持互动。
经过奥运期间十多天的“激动”之旅,MINI微博增加了26000多名粉丝,曝光量过亿。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往往只记得住每件事情的第一,难以记住第二。因此,要从新发生的事件中赢得最大关注,就要第一个引爆它。速度至关重要,有时甚至要以分钟计算。品牌如果不能做出快速响应,醒过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为他人锦上添花。
明确你的听众,说他们的语言
2012年,意大利超级杯赛决赛在中国北京鸟巢体育场举行。尤文图斯将到北京参赛,而尤文图斯的赞助商是Jeep。
于是,“一位球迷”出现了。这位“球迷”宣称,要用30张海报向尤文图斯获得的30个意甲冠军致敬,因为是他一个人在做,所以要按照节奏每天发布微博。其实他的背后是一支创意团队,根据微博上的反馈持续进行创意调整和海报制作。
所有海报都采用尤文图斯的黑白色,并展示球员胸前的Jeep品牌标识,突出Jeep与尤文图斯的关联,让Jeep品牌获得了大量曝光。
此次活动覆盖网友5000多万, 网友自发提及“Jeep”、“尤文”的微博为2598条。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事先准确选取所要沟通的对象,是制定传播策略的基础,
在体育事件营销中,通常要在以下范围中选择沟通对象:
球迷/粉丝――他们对你谈到的偶像,有着最深度的理解和最渴望的追求。
一般体育爱好者――普遍喜欢多种运动,但是并未受到明星人物或者队伍的精神支配。
事件相关人/事件关注者――被卷入事件或者关注事件的人,其中有些只是好事者。
所有普通人――选择普罗大众,有时也符合品牌意图产生广泛性影响的需求。
在上述海报中,融入了一些球迷才能理解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吸引他们产生更强的认同感。
每个字都要有态度
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作为美国队的赞助商,酸奶品牌Chobani 提供给美国队的5000盒酸奶被俄罗斯以清关文件不合格为由,拒绝入境。于是Chobani在Twitter上发布一张广告图片作为回应,多个酸奶杯叠加成象征同志平权和多样性的六色彩虹,配以“Naturally Powering Everyone”的文字,柔中带刚地对“俄罗斯的反同性恋法律”说“不”,既避免将此事政治化,又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Chobani的表态得到了很多民众认同,不少人在网络上表示声援。据YouGov 网络调研机构的数据,索契冬奥会期间Chobani 的品牌美誉度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均大幅提高,居美国队的各赞助商之首。
“老好人”或“墙头草”也许能渔一时之利,但社交媒体的核心价值是在与所有人持续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品牌影响力。品牌在立场和态度上要有破有立,才能让民众坚定地与自己站在一起,否则必然失去个性与魅力,沦为中庸之流。因此,不论以文字、图片还是视频等形式的社交内容,都要将品牌的态度明确地表达出来。
辨识事件中多数人的真实感受,与之共鸣
2014年李娜夺取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即便是在胜利的时刻,恐怕多数球迷也不会忘记,李娜2013年第二次进入澳网决赛时,两度受伤离场又坚持重返赛场比赛,第二次与冠军擦肩而过的经历。
2013年澳网决赛之前,Nike就在微博上与球迷一同向李娜表示支持和祝愿,而冠军旁落之后,又以“唯一无法冷静的是决心”的点睛之笔,赞叹李娜的斗志,呼应球迷既惋惜又期望的心情,同时鼓励球迷向前看,继续支持李娜。
2014年李娜第三次进入决赛,终于在澳网赛场绽放,而Nike也终于得以与所有人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体育传播媒体 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数字杂志、触摸媒体等传播形式出现,极大改善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有效促进了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传播行为、媒介形态以及传播手段等发生改变,这对当前体育传播提出新的要求。
一、新媒体传播特征分析
1. 互动性
在以往的传播形式中,通常是以线性传播与单向传播为主。此种传播形式造成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产生交流障碍,形成信息传播反馈的延迟与滞后。手机短信以及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缺陷,逐渐改变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有效促进了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增加至5.64亿,手机网民数量增加至4.20亿,微博用户的数量增加至3.09亿[1]。新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加,极大改善了我国的传播环境,增加了受众的主动及互动性,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人性化。
2. 时效性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突破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信息全速以及全域的传播。在新媒体中,信息制作较为简单,无需特别复杂的排版和剪辑等,因此,信息能够及时传播。此外,随着我国光纤通讯系统的发展,网络传播速度得到飞速提升,使用新媒体的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资讯,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
3. 多样性
新媒体是相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批新兴媒体形态,如微信、微博、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主要以新技术手段为依托,为受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满足受众交流互动的需求。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受众在阅读信息的同时可以选择听信息或看信息。在这种背景下,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障碍逐渐消除,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界限逐渐减弱,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线也逐渐消失。
二、体育文化传播形式的变化
传播环境的改变对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体育文化传播方式已随着媒体传播形式的变化发生变化。
1. 实现双向传播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广大受众提供互动平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出现,改变了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大多数传播机构均开设新的传播途径,以扩大自身影响力。以央视体育频道(CCTV5)为例,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且最具权威的传播机构,CCTV5不断开发新的传播资源,其对新媒体的运用提升了其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的竞争力。如今,CCTV5实现24小时播报,还开通了微博、官网以及论坛等。作为与受众互动的平台,CCTV5充分调动了受众参与的热情。
2. 媒介融合趋势明显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群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体育文化传播要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变化,就必须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应用多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以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在内容上,媒体应增设观众参与互动的板块,利用微博转发互动、网络转帖等形式,或者通过开设专栏引发网民之间的观点讨论。在形式上,应改变体育文化平面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单一形式,将立体动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在传播渠道上,体育文化传播媒介应逐步向多元化的媒介转换,除了传统的广电媒介,还应具有微博、网络、手机等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如2012年奥运会在伦敦举办不仅再一次燃起大众的体育热情,同时也引发了媒体之间的新一场战争,新旧媒体轮番上阵。其中新媒介的网络媒体以视频、微博、3D技术作为代表在这次媒体大战中胜出,成为奥运会报道的闪光点。根据英德知联恒与昌荣传播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人的奥运心态》指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中,传统媒体依然备受大众关注成为报道的主要手段,而网络新媒体的使用也逐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直逼传统媒体[2]。可以看出,多媒体的互动融合已成为传播体育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3. 传播活动以媒介使用者为中心
传统传播媒体把传播主体作为中心点,按照传播主体的自身特点以及传播方式对信息进行编辑发布。网络新媒体则是通过社会化方式,以用户为传播介质通过移动数据来进行传输。在网络新媒体下,观众在哪里,信息和媒体就有可能出现在哪里。而且信息的传播还可以定位为信息服务,为受众提供贴身的信息服务。观众在享受信息共享的同时,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外界因素的制约,可以自由主动地点评体育信息。
三、体育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
1. 完善“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体育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文化的扩散培养人的体育意识,从而增强全民体质,促进人类的整体进步。因此,在对体育文化传播时应将公平竞争的意识融入其中,鼓励全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以此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传播当中不仅要树立健全的全面发展传播观,同时还要实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以满足大众对传播体育文化的不同要求。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各大网站都推出奥运视频,其中腾讯网推出的《中国茶馆》《品蔚英伦》等专栏,网易推出《伦敦十日谈》《网易伦敦实力榜》等栏目,新浪推出《奥运大郭饭》《健翔读报》《奥运三健客》等。与此同时,新浪微博还精心打造一款极具娱乐性、观赏性、互动性的大型互动社区,通过网民亲身参与各项比赛以体验赛事所带来的快乐。这些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极大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体育节目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 塑造体育文化传播品牌
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传播体育文化必须综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具有个性化、独特性的发展战略。如CCTV5凭借国家电视台的有利资源,创建了极具有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央视网以及CCTV5等体育频道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体育赛事的专用频道,并且还把世界杯、奥运会等一些国际重大的体育赛事作为频道固定的体育传播品牌。虽然央视在体育文化传播方面有着不可匹敌的有利资源,但是并不会影响其他媒体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传播发展空间。很多地方电视台根据自身的特点,从中摸索出许多有利于电视台的发展路径。就像河南电视台新设的《武林风》栏目,为其他媒体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在省级电视台同类栏目中取得最高收视率的成绩[3]。《武林风》栏目每年都会举行国际性武术大赛,为弘扬我国武术提供发展平台。此外,栏目还对我国的武术文化做了生动形象阐释,激发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兴趣,拓宽了我国武术的弘扬途径。
3. 建立多渠道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
体育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加强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还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传统媒体以信息内容的可靠真实以及深度性凌驾于新媒体之上。网络新媒体虽然起步晚,但以传播快捷、自由等特点迅速成为受欢迎的传播新形式。因此,在体育文化传播中应加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快速自由化[4]。在网络新媒体背景之下,媒介融合可以实现全媒体之间的互动交融,以此提高体育文化传播的力度,实现体育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
在通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群众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也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体育文化传播应顺应这种新形势,努力调整自身的传播策略,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实行改革,应用多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以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2013-01-15.
[2]中国经济网.《2012中国人的奥运心态》报告发布[EB/OL].h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207/25/t20120725_21199221.shtml,2012-07-25.
[3]杜思民.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2(5):72.
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信息传播,影响
高校教育要紧随时代发展, 及时加大对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育中老师作为主体, 他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讲授者, 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主要是依靠课本的知识,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带之而来的就是高校体育教育传播速度跟新的加快, 高校信息传播对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对此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如何面对此种变化, 如何利用信息传播引导学生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于几所高校的调查, 总结了当前学生获取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以及它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正负影响, 最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三所高校的学生随机进行抽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400份调查, 并且对于调查的对象我们保证了调查的相对真实性。调查学生中男生215人, 占53.75%, 女生185人, 占46.25%, 最后对这些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高校的学生接触到的体育知识主要还是依托信息传播, 体育信息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体育信息传播、体育课、课外活动、同学或朋友、家庭、外界因素影响。在这6项调查之中, 接受体育信息传播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人数为153人, 占总人数的38.25%;体育课104人, 占26%;课外活动98人, 占24.5%;同学、朋友、家庭等因素总共45人, 占11.25%。而且高校的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传播主要还是互联网、电视、平面媒体和人际交流等方式。
二、大学生对大众媒体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分析
大学生对于信息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互联网、电视媒体和印刷品。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带动各行业的互联信息发展速度很快, 它不受地域、空间等的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的了解最新的体育信息以及查阅过去的体育知识, 具有跨越性。它目前是学生中最主要的接受体育知识的途径之一。电视媒体就是通过数字电视等形式对体育信息进行播报, 它也具有画面性, 电视具有网络独特的优势, 及时直播形式更清晰, 往往在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中它的直观性是很强的, 但是由于受到高校硬件条件的限制, 电视接受信息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另外, 报纸、杂志、图书的传播途径受到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条件制约, 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印刷媒体传播明显低于数字和电子传播。
三、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教育影响
1. 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的正面影响。
(1) 体育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除了必要的强制课程之外, 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动机是某个人对于某种事情从心里感兴趣, 愿意去了解它。通过体育信息传播可以表现体育的内在精神, 它能积极激发人体内心的竞技兴趣, 最终有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再者体育传播可以最前沿、最理性的传播先进的体育信息、体育精神,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体育价值观的接受。最后媒体的信息传播可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参与的热度。通过媒体的传播可以给学生带来激烈的体育竞技, 加强学生的实效感, 促进他们的体育观摩技术, 有利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 体育信息传播对大学生参与休闲娱乐体育项目的影响。休闲娱乐体育, 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认识、自我实践、不断开发自己潜能的大舞台。娱乐体育通过现代传播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休闲娱乐体育文化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过调查,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开展单项体育竞赛, 而且他们更注重开展娱乐体育项目, 而这些体育项目的设立有70%以上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取得到的。以“身心双育”的模式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体育节或健身月等项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共同参与, 更适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 现代传播的迅速发展是休闲娱乐体育发展的助推器。
2. 体育信息传播对高校体育负面影响。
(1) 体育暴力的传播不利于高校体育发展。体育传播对于学生的影响即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尤其是在数字媒体直播体育节目时, 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的消极信息或者不道德的因素, 比如在NBA的比赛中经常看到群体打架的局面, 而且在国际大型的比赛中也会常常暴露出兴奋剂事件。这些不良的信息的传播都会导致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变化。 (2) 体育道德方面的传播不利于高校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在体育中会出现假球、黑哨等违背体育道德的现象, 而大众媒介也广为报道, 使学生不避免的接触到这些信息, 使有些学生对体育现象和含以上片面或表面上的理解, 对体育产生误解, 在潜意识里具有了这种不良的体育道德。 (3) 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现在体育信息传播的内容过于浮夸, 尤其是对于体育在某些领域的成功人士的宣传, 过重于对他们成功之后的物质层面的宣传, 忽视他们的体育精神教育, 这样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导致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停留在竞技成绩的获得上, 忽视体育内在的精神, 最终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正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有些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媒体影响力度, 因此有些体育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首先, 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的信息获取量, 减少与学生之间信息代沟情况的发生;其次, 教师应改变以往以传统式为主的教学方式, 把适用的体育信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另外, 还要特别注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引导学生分辨信息, 使学生正确选择大众传媒体育信息。
参考文献
[1]张丽娟、苏庆水.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N]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2]郭言斌.体育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J].现代情报, 2008, (08) .
体育传播媒体 篇8
关键词:传统电视体育新闻新媒体电视媒介形态变化变革与融合互补发展
第一章 引言
媒介发展史告诉我们,媒介是在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中成长起来的,同时各种媒介也在博弈中达到协同进化。就电视传播而言,既有与其它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有电视传媒内部的博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改变了原本以电视为核心媒体,以报刊、广播为主流传播渠道的传播格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开始形成。电视体育新闻若还想保持收视的强劲性,必须适时做出改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电视新闻历史的回顾, 揭示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传播现状,从而找到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发展的途径,以期能为我国体育电视新闻的发展找到一条道路。
第二章 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传播现状
新中国的电视行业从1958年开始创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1978年12月, 中国首次组织报道团队前往泰国曼谷第八届亚运会作现场报道采访,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从国外报道体育比赛。从198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先后成立了体育部。1985年, 国内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重视了体育传播, 这也是中国电视体育传播的一个分水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地方的专业体育电视台也陆续崛起。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CSPN)的诞生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2001年开始,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他们之间进行协作发展,共同成立了全国体育新闻协作网,之后山东、四川、辽宁等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体育部等也加入了进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也让中国的体育传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电视媒体在这一进程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播体育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的时效性快,画面感强,有现场感等,电视媒体得天独厚的具有这些特点。这是体育电视媒体在体育传播形态中仍居主导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的体育电视媒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形成之初至现在一直是我国体育传播中的最重要的力量。“体育传播市场的竞争优势首先来源于资源占有量、赛事报道权等;其次取决于媒体的传播特性。”体育电视媒体在传播特性上具有画面感、时效性强,这些事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所不具备的。新媒体同样具有电视体育媒体所赖以生存的优势,它的迅速发展, 对体育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但网络等新媒体没有赛事采访权和报道权, 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规范,所以目前来看网络的新闻报道制作较电视传统媒体来说混乱, 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有待提高。技术层面上的优势如网络媒体的高清、快速、丰富、互动等还未在体育传播中完全实现。
第三章 新媒体体育新闻传播历史及传播现状
顺应历史的潮流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也不例外。1995年5月17日,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服务,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开始进入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具有的多媒体特性、数据库存储及检索、信息制作过程中的低成本等这些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种种优势吸引了各种形态新闻报道的加入,体育新闻也不例外。1996年,“四通利方在线”体育沙龙正式上线。这是国内第一个尝试利用互联网传播体育赛事的信息媒体,随后被互联网巨头新浪收购,改名为竞技风暴。1998年2月创建的搜狐网,创建不久便开始涉足体育报道,在此之后的大型网站,如网易体育、雅虎体育以及腾讯体育等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创立其各自的体育版块,这些体育板块发展迅速,很快成为知名的体育网站,吸引了众多网友驻足浏览。
新媒体体育新闻已经具备了视频权和采访权等电视媒介条件,但就目前来讲,多数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着很多问题,网络媒体仍然需要在硬件技术上寻求突破。如今的体育爱好者已脱离了之前外行看热闹的自发性,开始走向自觉性,他们开始越发的钟情于深度报道。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网络体育新闻应该更加注重同受众的精神交流、加强深度报道,加强评论。与观众的互动是传统电视媒体做不到的,但是互联网的即时互动性让知名体育记者、评论员可以和观众互动,他们的体育博客,个人微博的访问量都拥有众多的粉丝,这一强大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大多数的网络使用者在使用时会采取匿名的方式,受众可以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部分受众就会把网络当成个人情绪的宣泄场,这就难免使网络体育传播滑向粗俗化、庸俗化。同电视传统新闻一样,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网络新闻也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健康、充满乐趣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体育文化品味。
第四章 电视体育新闻媒体的固有弊端
第一节 竞争不合理体育赛事资源集中化严重
2000年1月,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权和转播权管理工作的通告》规定:“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 包括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在我国境内的电视转播权统一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和购买, 其他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 “国内重大体育比赛, 包括全运会、城运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转播, 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召集各有关电视台进行协商, 指定合理的补偿方式及电视信号制作标准, 并由中央电视台负责谈判和购买电视转播权, 其他各电视台不得直接购买”。根据这条规定,中央电视台垄断了大多数重要比赛的转播权,使得地方体育媒体的生存空间压缩,我国的体育转播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基础。
第二节 节目内容单调、专题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来看,我国体育电视节目内容单一。自诞生之日起,足球、篮球的赛事直播一直是我国体育电视节目的重点, 并且国外赛事直播多于国内赛事直播。另外, 在体育专题类节目上, 我国的体育电视媒体在议题设置上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问题, 节目形式上多局限于赛事回顾、精彩片段串编、球星介绍等。地方媒体的地方特色并未在传播中体现出来。
第五章 传统体育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存在的弊端
第一节 制作技术发展缓慢
电视新闻存在的前提是电视制作技术的存在, 技术的发展更影响其传播内容和方式。传统电视媒体在技术上不革新,不发展,技术设备、人才储备和节目制作观念的滞后,都导致受众的减少。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与进步,实时、远程、互动、多样性传播的实现, 也吸引了更多受众。新媒体的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在手中争夺上若不加紧发展技术,必将败下阵来。
第二节 接收技术的更新缓慢
运用数字技术的数字电视使观众可以同时在多个场次间切换收看, 设置自己喜欢的角度等选择成为可能,观众在收看比赛时享有更多的主动性。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家庭使用的还是模拟技术电视, 数字电视的全国推广还存在制度上、技术上的困难。节目接收新技术的全面更新对于体育电视来说仍需要时日。
第三节 受众接受新媒体的兴趣增强
实时互动是现代受众追求的体验。被动地接受信息已不能让他们满足, 他们希望能参与到新闻的制作过程中,并就新闻的方方面面发表意见并得到反馈。微博, 博客等传播模式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期望。年轻受众更易接受新兴事物,视角转向新媒体,以年轻受众为主的体育电视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也让受众在工作学习的同时观看体育赛事,受众的接受天平偏向新媒体。
第六章 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可行性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中新媒体发展的具体目标被提出。通信网络传播视音频节目已成为现实,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 各级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 积极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广播电视内容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范围。”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发展在政策层面具备了可行性。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发展和创新是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融合得以实现的前提。三网融合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下成为可能, 这是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手机等移动媒体的使用率也成指数型增长。体育节目的受众群庞大。我国体育新媒体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第七章 我国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互补发展的方法
第一节 体育信息资源互补
新媒体信息海量,传播迅速。从体育电视媒体角度看, 体育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的丰富的及时性,创意性的资料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获得。
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信息已成为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门户网站和网络电视现在的首要任务, 新媒体上出现的各类体育信息可以成为体育电视媒体的新闻源。体育电视媒体在节目质量和传播社会效应的保证上具有优势。体育电视媒体可以成为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 电视媒体丰富的赛事和节目资源无法全部播出的困境可以在新媒体的海量包涵性中得到缓解, 同时受众的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第二节 体育传播形态和内容的互助发展
与观众的即时互动是现代电视传播区别于传统电视传播的一大特点。借助各自的网站,我国3个主要体育电视媒体已经开始实现体育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互动。传播具有互动性的体育信息,这是体育电视媒体新的发展目标。体育电视媒体想要扩大影响力,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技术优势在所难免。手机短信参与,官方微博微信留言已成为各主要电视体育新闻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体育传播途径的互融发展
多种个性化的传播途径是新媒体为体育传播带来的最大变化。传统的电视体育传播观念下, , 观众只能在固定的时间通过电视收看固定的节目。现在,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体育新闻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点播、下载自己喜欢的体育节目。
第八章 总结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电视体育媒体的发展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挫折。新媒体的冲击是促使我国传统电视媒体茁长成长的暴风雨。我国体育电视频道在观念、技术、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是体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发展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也是在体育电视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新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转向受众为王,受众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重视。频道专业化更为明晰,报道深度化更为常态,节目互动化更为方便,传统体育媒体必将向着这一趋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第2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om.[2008-01-17].
[2].2008年中国传媒业步入“大传媒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8年01月23日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47.
[4].程雪峰.集中与转型:全媒体时代中国体育报刊突围之路[J].新闻界.2011年04期
[5].骆正林.体育报道与电视事业发展关系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23-25.
[6].王诚.通讯文化浪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23-25.
[7].翁鹰.体育与电视[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3:10.
体育传播媒体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省四所高校,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共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在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0份, 选取各校大学二年级男女学生各50名, 进行作答。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文化传播方式对云南省大学生的影响
2.1.1 体育文化传播方式间的影响分析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
在对表1的分析中, 可以得出四类体育文化传播方式之间存在这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在对四类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的相关性分析中, 根据|r|≥0.8存在高度相关;0.5≤|r|<0.8存在中度相关的结论分析, 除了平面媒体与影音媒体之间r的绝对值大于0.8, 所以, 在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而在其它的几个传播方式间的|r|的分析得出:r的绝对值处于0.5和0.8之间, 所以, 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中度相关。
2.1.2 影响大学生体育态度的体育文化传播方式
通过对表2“平面媒体对大学生态度影响的置信区间”分析得出, 选择“非常大”的学生比例为6.9%至13%;选择“大”的学生比例为14.1%至21.9%;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为32%到41.9%;选择“有点”的学生比例为14.9%至15%;选择“没有”的学生比例为16.8%到25.6%。
通过对表3“影音媒体对大学生态度行为影响的置信区间”分析得出, 选择“非常大”的学生比例为11.95到19.2%;选择“较大”的学生比例为为17.7%至26.3%;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为26.2%-35.7%;选择“有点”的学生比例为为13.1%到20.9%;选择“没有”的学生比例为10.9%到18.1%。
通过对表4“人际因素对大学生态度行为影响的置信区间”分析得出, 选择“非常大”的学生比例为10.4%-17.6%;选择“较大”的学生比例为15.4%-23.6%;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为27.2%-36.7%;选择“有点”的学生比例为11.3%-18.7%;选择“没有”的学生比例为16%-24.1%。
通过对表5“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态度行为影响的置信区间”分析得出, 选择“非常大”的学生比例在9.5%至16.3%;选择“较大”的学生比例为18.6%至27.3%;选择“一般”的学生比例为25.2到34.7;选择“有点”的学生比例为10.9%至18.1%;选择“没有”的学生比例为15.9%至24.1%。
通过对表6的分析可以得到, 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较大的传播方式是影音传播, 其次是平面传播, 而人际传播和环境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较小。在对男女学生的卡方检验中, 得出P小于0.001, 所以, 影响男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的传播方式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而根据数据显示, 影音传播因素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影响最大。
在表7“容易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广告类型”的分析中, 由于P值为0.107, 男女学生在对本问题的作答无显著性差异, 我们可以得到:影音广告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 其次是人际广告。然后, 按对学生影响程度, 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的是环境广告和平面广告。
在对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 形成这一答案的原因主要是:影音广告具有直观性强, 感官冲击力高, 感染力大的特点, 而且大学生接触视频广告的频率也远高于其它几类。
在分析表8的过程中, 可以看到男女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男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关注比赛, 而女生只局限于电视、网络和人际交流。但是, 两者通过电视来关注比赛的选择, 远高于其它选项, 而且次级选择都是利用网络关注解体育比赛。
通过对表9的分析得出, 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 选择“积极运动”的学生在5.4%至11%范围内, 选择“关注赛事”的学生占总数的69.4%到78.4%, 而选择“无动于衷”和“其它”的学生分别在3.2%至7.8%和9.0%到15.8%区间内。
在表10中得出, P值小于0.01, 所以男女生之间在对大型体育赛事期间体育态度和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但是, 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关注赛事”。
3.3 体育传播方式对昆明市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影响
3.3.1 不同体育传播方式对昆明市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表11“体育传播方式与昆明市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到, 态度和四种传播方式的相关程度都很高。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平面媒体的相关性高于其它传播方式, 其它传播方式依据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之的相关性程度, 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其顺序依次是人际因素、影音传播、环境传播。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行为和四种传播方式的相关程度非常高。其中, 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平面媒体的相关性高于其他传播方式, 其他传播方式依据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之的相关性程度, 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依次是影音传播、人际因素、环境传播。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不同的体育传播方式对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这些因素中,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影音媒体, 其中电视媒体对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的影响最大。其余对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影响程度由高到低, 依次是人际因素、平面媒体、环境传播。
2.对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的选择和接受方面也存在差异。男生的体育态度更容易受到平面媒体的影响, 进而产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女生的体育态度虽然更容易受到平面媒体的影响, 但是影响他们体育行为的却是影音媒体。这种差异不仅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体育认识, 体育态度和实际感受等差异而形成的, 还受到文化水平、接触人群、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行为, 接受和传播体育文化的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
4.2 建议
1.国家应通过各种体育文化传播方式, 加强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意义的宣传和教育, 使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 并提高其业务水平。
2.鉴于体育文化传播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的影响日益加深, 要加强对体育传播方式的监管和引导, 使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并充分利用体育文化传播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体育观, 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
3.积极响应国家基础课程改革, 构建体育课程新体系, 构建体育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 使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协调发展。让体育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跑、跳、投等技能的传授, 而是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 将生理、心理、营养、健康等学科的知识, 穿插到体育教学中, 使学生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键秋, 徐国宏, 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7) :34-36.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272.
[3]刘一民, 孙庆祝, 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1) :28-31.
体育传播媒体 篇10
关键词:体育媒体,撰稿人
1、体育媒体的集思广益需要撰稿人的智慧
集思广益一词出自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 集众思, 广忠益也。”即指集中群众的智慧, 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无论是在政治上的民主与集中还是生活中的群言群策, 集中智慧, 注重集体的力量, 都能尽可能的取得更好的成效。对于媒体的运营与来讲, 如果将这种原则运用到稿件创作上, 我们会发现, 不仅可以丰富杂志内容和风格, 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包括经济、影响力等多个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传媒产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稿件来源分归于撰稿人, 从而完成了向思想汇聚、观点丰富型媒体的转变。而对于体育媒体来说, 更是如此, 内容质量是一个报刊的核心竞争力, 当下我国的体育媒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所以如何运用好大众的智慧、完成体育媒体资源的整合, 对于当下体育媒体产业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2、体育媒体需要借力撰稿人来完成资源整合与更深层次发展
2.1、撰稿人资源日益成为诸多媒体最看重的核心资源
如今, 网络时代的告诉发展让数据传输变得简单, 信息的流动量也随之加大,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 而满足人们的信息胃口和对文字的不同品味, 只能通过大量的撰稿人来进行内容的创新、创作和梳理。写手成为了重中之重。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平面媒体, 他的核心竞争力都在于其内容是否能做到观点新颖独特、内容质量高。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代表了是否能拥有优秀的撰稿人资源, 所以撰稿人资源日益成为诸多媒体最看重的核心资源, 这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组成的根本因素。我国新浪、腾讯等新闻门户网站的国际足球板块 (仅新闻中心下属体育中心的国际足球板块) 就拥有着百名以上的撰稿人兼职进行撰稿, 每天进行选题的申请、上报、筛选和创作。集众人之力发掘观点、总结数据, 所以使得网络媒体的新闻发掘、观点分析速度、相关报道速度以及专题总结速度都得到了大大提。报刊和网站都只是一个载体而真正的内核在于稿件质量, 而质量就来自于报纸、杂志、网站的核心资源———写手。
2.2、杂志和报刊应该进行从编辑撰稿到撰稿人团队写作的转
变大多体育平媒目前的模式是由编辑进行稿件创作, 有以下几个缺点
(1) 风格单一, 文风过于单一, 观察的角度、全文的构思模式也过于一致, 没有阅读新鲜感。
(2) 编辑的疲劳, 编辑长时间投入各种写作会导致文字质量的下降, 而这种编辑的疲劳势必会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
而就目前来讲, 很多足球杂志社开始采用撰稿人撰稿的模式,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编辑的数量从而减少经费, 另一方面编辑的主要功能变为了约稿、选审题、改稿, 编辑的只能回归了正规, 同样编辑有更多的精力促进杂志整体多样化, 风格化, 做出精品。
撰稿人对于现在体育媒体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撰稿人的质量将决定杂志的质量, 所以, 高品质的撰稿人团队将带来杂质质量的提升。集思广益的撰稿人团队将带来更多的当下热点选题与新颖角度, 有利于丰富观点与杂志内容。撰稿人团队的费用无论是相比于记者团队还是编辑直接撰稿, 都较为低廉。
撰稿人团队的组建与培养。如今撰稿人团队的组建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联系已经轻车熟路的写手, 拿来即用, 另一种则是自己培养。前者团队的组建只需考虑价格即可, 后者我建议是有一定文学素养而且非常热爱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团队。如果选择后者, 则我们可以从头开始进行自己的撰稿人培训。大学生写手团队的培养可以以杂志为平台, 以实习为形式, 拿出几个月的时间来每个月进行约稿、改稿和试稿, 这个工作由编辑完成, 通过对大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来使他们成长为符合杂志要求的职业写手, 并且有他们自身挖掘出更有独特魅力的东西。
培养大学生撰稿人团队的重要性。大学生撰稿人团队价格便宜, 适合雇佣, 而且对于杂志社和大学生来说是双赢。培养撰稿人同样是一种感情投资。培养出来的撰稿人会对刊物拥有感情, 不会轻易被挖走。选择大学生团队来培养, 可以让他们更快的成长为职业撰稿人, 而他们的文字寿命也会相对较长, 有利于长期合作。我国目前传媒业更看重拿来即用, 但是越是如此越是忽略了新人的培养, 培养新的撰稿人是于人于己都很有利的事情。
撰稿人团队成本与编辑撰稿成本对比。我仅就运营成本中稿件内容投入进行简单估算。以平面媒体中的月刊为例, 如果我们使用五名文字编辑进行编辑、排版、撰稿的话, 以每人每月4000元工资的标准, 我们一个月用于杂志文字上的基本花费是20000元以上。如果我们聘用两名编辑 (每人每月4000元为标准) 负责部分创作加上修改稿件, 再聘用一部分写手的话 (以千字75元为标准) , 我们大致算为编辑负责30版, 写手负责50版纯写作 (大概50000字) , 如此以来, 我们每期只需要支付大概3750元稿费, 加上两名文字编辑的工资, 我们一个月用于杂志文字上的基本花费是12000元。另外, 聘请撰稿人因为都是远程合作也省去了对其保险、人身安全、综合事宜的投入, 我们在丰富了稿件形式的基础上, 节省了开支。
2.3、关于特约撰稿人、专栏撰稿人在媒体中的作用探讨
借力新媒体,深化体育改革 篇11
其一是系统性强。《报告(2014)》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体育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报告深刻地指出,当前体育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综合、多样的,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因此需要各方协作,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困境,实现质的变化。尽管这是一部理论性极强的作品,作者在写作上却采取了非常简明的方式,尤其注重案例的选择。作者采用了大量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问题,不仅论证有力,而且指导性强。即使是非体育专业人士,也能读懂报告内容。同时,报告具有宏观性,深刻地揭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其中的一些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对其他行业而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二是科学性。《报告(2014)》是一部科学的理论作品。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地分析了体育产业问题的形成原因,揭示了传统媒体在体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传统媒体是垄断性行业,由于它只考虑自身利益,因此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极为严重的阻碍。同时在当前体制下,传统媒体自身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而且仍在继续反市场化。在严密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体育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新媒体的观点,对于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
其三是前瞻性。新媒体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其前景如何,对于非专业人士或是一般的体育从业者而言,是无法预判的。同时,作为一部行业指导性著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越准确,便越具有指导价值。从《报告(2014)》的内容来看,其充分地做到了这一点。《报告(2014)》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体育将迎来大发展,因此,现阶段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媒体设施方面的建设,体育产业不能继续依靠传统媒体,要与时俱进地向新媒体发展。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主动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或视频网站,也可和社交网站合作,实现全媒体宣传。
其四是客观性。一部作品的权威性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作为研究者,不能在情感上有所偏向,更不能在利益上有所偏向,《报告(2014)》充分地做到了这点。在阐述新媒体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时,作者引用了大量客观数据,而不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宣告。同时,报告深刻地揭示了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新媒体的公信度等。近年来一些不实的报道,对体育产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这些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总体而言,《报告(2014)》是一部十分深刻的作品,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是如此。《报告(2014)》不仅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体育产业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还从微观的视角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而言,本书的指导意义非常显著。
体育传播媒体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
1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1.1 体育新闻媒体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 体育新闻传播媒介和新媒体进行融合, 使其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具体表现在:首先, 社会群体的多样化让体育新闻媒介的呈现有了进一步延伸, 传播内容更加有层次。对于传统观众而言, 最基本的媒介传播工具依然是电视, 但因为新媒介的影响和普及, 其广大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人、知识分子, 还有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新时期的新媒体形式, 例如互联网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或者是新浪微博等。与此同时, 随着媒体数量的不断递增, 也不断增加了媒体之间的竞争性, 而媒体也只能采取更加新颖的、创新的新闻传播方式,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吸引受众。
1.2 体育新闻传播具有明显的互动性
受众与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 逐渐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已经扭转变为不同“受众主导型”的发展趋势。受众的主体选择性更多, 受众可通过体育新闻互动平台和交流网络论坛以及最热门的微博、微信和手机网络平台的应用, 来作为信息发布的主导者对信息进行发布、放大, 甚至摆脱媒体的限制, 并形成与新媒体的互动, 自由发表个人言论,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新闻传播者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链条中, 传统受众对信息的掌握更加自主, 并实现了通过多种方式直接与新闻媒体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的效果。
1.3 体育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移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设备以及数字化的进步,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可以摆脱传播过程中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束缚, 强化了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移动性。这样逐渐使得新闻的发布、传播以及宣传推广可直接利用现代化的移动数据技术来实现, 用户可以拥有多种形式的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 用户从内容选择和时间上都没有了限制, 能为受众实现随时收看、随处收看的便捷性。
2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新路径
2.1 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体育新闻传播思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在体育新闻媒体中最核心的商业主角地位, 这也使得体育新闻媒体对受众的关注度更高, 并逐渐树立起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 将其发展成为体育新闻媒体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新闻传播链中的主体逐渐从过去的传播者主导变化为传播者角色的弱化, 使得传播者逐渐只是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和发布者, 并不能主导新闻传播过程的一切。这也逐渐使得受众的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开始发展到拥有信息选择权的阶段, 受众甚至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与体育新闻传播者之间建立了平行的位置。在信息化技术不断革新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体育新闻传播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围绕受众的观点、受众的需求以及受众的态度在发展与变化, 以受众为中心并为受众服务为目的传播体育新闻。
2.2 体育新闻传播的跨媒体时代来临
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发展, 这样使得媒体的类型和形式更加多样化, 当前新时期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成媒体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渗透。传统媒体主要包括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 这些逐渐与网络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等新型现代化媒体的形式形成跨界合作, 在资源的共享方面发展迅速, 把体育新闻跨媒体时代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发展格局。在随着各大媒体争相发展合作的过程中, 实现了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互利与共赢。
2.3 塑造体育新闻传播品牌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过程中, 很多新闻媒体之间开始发生激烈的竞争, 其中作为体育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载体的体育新闻传播也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战线上不断前行, 在与时俱进的同时, 结合自身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 塑造本媒体的品牌, 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新闻媒体市场, 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这个过程中, 可借助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新闻传播, 来塑造和完善体育新闻传播的形象, 不断开发和拓展更广泛的媒体发展空间, 实现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品牌化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媒体环境下, 体育新闻传播需要更好的创新,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媒体技术方法, 与时俱进, 从而促进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传播媒体】推荐阅读:
体育新闻传播07-23
新媒介体育传播07-21
体育品牌的传播08-24
体育媒体宣传10-19
新媒体体育文化09-10
新媒体对体育的影响07-18
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10-12
将多媒体引进体育课堂05-12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07-14
体育教学中多媒体应用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