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共12篇)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1
课件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我们的教学内容用声音、视频、文本、动画以及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显示出来, 使我们的教学更先进、更结合时代要求、更直观、更生动的一种文本。课件制作只有将色彩调配得浓淡有度, 嵌合自然, 臻于完美, 才能在接受课件内容的人心里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才能将一个课件抽象浓缩的内涵和气质得以诠释;才能让我们制作的课件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优秀的课件应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课件制作要想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且出奇制胜, 就必须在色彩运用上下功夫。就色彩运用而言它直接关系到设计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关系到能否准确表达主题内容以及如何体现形式美感。在制作课件时, 我们应该从这样几方面来确定色彩运用的依据。
一、依据课件的类型因素选择色彩
选择运用的色彩要符合不同类型课件的需要。如政治类、生物类、音乐类、体育类、艺术类、理工类等等, 不同类型的软件界面需要运用不同的色彩效果去表现, 使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符合人们日常固有的认识习惯。
不同的教学软件界面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有的沉稳严肃、有的活泼潇洒、有的抒情性强、有的趋于哲理。艺术风格具体地反映在结构语言等各种因素之中, 实际上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征, 没有风格的作品只能是平淡无味、千篇一律的。艺术风格应该是独特的,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愈鲜明影响就愈大, 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愈强。下面我们从色相、色性、明度和纯度等方面来分析一下不同的色彩风格。
因为色彩变化是微妙和神奇的, 应该按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地去运用。但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才能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软件界面, 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教学需要。
二、依据课件的内容主题因素选择色彩
主体形象很多具有象征意义。应选择不同的色彩形成一种氛围来烘托主体, 使之与表达的思想更加贴切。在制作课件时, 也了解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常象征着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常象征着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常象征着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绿色常象征着新鲜、平静、清爽、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希望、生长……
蓝色常象征着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紫色常象征着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白色常象征着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灰色常象征着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黑色常象征着严肃、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界面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同的主题, 不同的内容, 应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根据教学的意境, 有的需要明快, 有的需要低沉。色彩美是界面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美的陶冶中增加情趣, 得到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课件制作也应将色彩调配得如此浓淡有度, 嵌合自然, 臻于完美, 这样才能在接受课件内容的人心里留下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如果一个课件抽象浓缩的内涵和气质能得以诠释。那么我们制作的课件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主题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让学生如同在观看一部如泣如诉的电视剧, 如同在观看张艺谋的影片中。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 我们把色彩巧妙的加工到课件中, 就会使我们的课件绵绵不断地创造奇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将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 调动学生积极性, 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三、依据课件的对象因素选择色彩
制作课件还要考虑应用的对象, 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范围、不同学历。这一因素也会制约色彩运用的构思。首先充分利用人对色彩的这种感官效应, 就能进一步使课件的内容得到充分的表达, 增强人与课件之间的和谐感。色彩可以通过人的视觉起作用的。不同颜色所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 当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 大脑神经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样, 因此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
绿色具有镇静神经、降低眼压、解除眼疲劳、改善肌肉运动能力等作用, 自然的绿色还对晕厥、疲劳、恶心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舒缓作用。但长时间在绿色的环境中, 易使人感到安静。
蓝色是相当严肃的色彩。具有调节神经、镇静安神的作用。蓝色的灯光在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和预防感冒中有明显作用。有人戴蓝色眼镜旅行, 可以减轻晕车、晕船的症状。但患有精神衰弱、忧郁病的人不宜接触蓝色, 否则会加重病情的。
黄色的双重功能表现为对健康者的稳定情绪、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情绪压抑、悲观失望者会加重这种不良情绪。
白色能反射全部的光线, 具有洁净和膨胀感。空间较小时, 白色对易动怒的人可起调节作用, 这样有助于保持血压正常。使学生安心学习。
粉色能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 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 因粉红色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 从而使情绪趋于稳定。
红色是一种较具刺激性的颜色。过多凝视大红颜色, 不仅会影响视力, 而且易产生头晕目眩之感。心脑病患者一般是禁忌红色的。
黑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的作用, 对激动、烦躁、失眠、惊恐的患者起恢复安定的作用。
灰色是一种极为随和的色彩, 具有与任何颜色搭配的多样性。所以在色彩搭配不合适时, 可以用灰色来调和, 对健康没有影响。
在课件中, 合理地运用色彩, 遵循一定的原则, 避免色彩对人产生视觉疲劳等方面的心理影响, 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感知和理解。使版面的效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不同的类型, 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搭配;根据不同的内容, 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搭配;根据不同的对象也要选择不同的色彩搭配。这样我们制作的课件才能精彩纷呈;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赏心悦目;才能出奇制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形式的不断改进,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改、完善, 以适应网络教学发展的需要。
摘要:优秀的课件应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课件制作要想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且出奇制胜, 就必须在色彩运用上下功夫。课件的制作不但要考虑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主题, 而且要考虑应用的对象;只有将色彩巧妙地加工到课件中, 才能使我们的课件绵绵不绝地创造奇迹,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色彩,多媒体,教学课件,类型,主题,对象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2
教学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整合应用
当前中学课堂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演示教学,广大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课件丰富了教学资源,视频信息将大量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与教学相关的现实情境,跨越时空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
作 者:周静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刊 名:北京教育(普教版)英文刊名:BEIJING EDUCATION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数学思维;学习氛围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轻松、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二、数形结合,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兴趣
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多媒体具有直观性,易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按一般解法学生思维很慢,我先让学生认识完全平方公式,学生们熟练地背出(a+b)2 =a2+2ab+b2、(a-b)2=a2-2ab+b 2,然后利用等号的形式进行举例,既上面是公式,下面的是式子,每一部分一一对应,很快使学生进入情景。学生自然而然的举一反三,对配方法有了了解。这时学生内心有了满足感,此时的例题绝对不会太认真。我为了激发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出题,自己演示,这样学生既愿表现自己,又有压力,对于知识的分析会更透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促使内驱力在数学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再面对例题就轻松多了。
三、动画引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
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思维能展开联想,把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走,并得以拓宽。不但有利于本节知识的传授,更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连贯。如教学“四边形性质探索——菱形”。学生乍一看,不知怎样去研究,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将菱形拉长变换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就总结出了边、角、对角线的对应关系。继而提出了‘一组邻边相等’(两条红线提示),学生就联想到了等腰三角形,屏幕上跳动的三角形证明了学生判断的正确性。‘有几对等腰三角形’使思维调动到一定高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思维再次升华。从而对于菱形的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2)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平分一组对角。有了完整的理解。当再移动图形时,学生会敏感地反映正方形,使菱形到正方形有了良好的过渡。同时也拾起了矩形的性质。使教学得到很好的效果。克服了黑板的单纯知识讲解,
四、借助动画演示,发展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帮助,多媒体则能为之提供激发思维动机和兴趣的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观察是思维探索的大门,高度发展观察力,可使表象不断丰富、精确。让学生在掌握观察的顺序,原则的前提下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想象,进而得出结论。例如,在讲解---从不同方向看,运用多媒体演示,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主视图。得出最后的结论。让学生观察感觉边角相等时的证明出结论,这时学生运用多媒体演示,不仅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处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如果教师不利用多媒体演示,凭着嘴讲,教师讲得非常苦,还不一定讲的清楚;学生学得很累,还不一定记住。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就是因为太抽象、不直观。如果仅凭教师的描述和讲解,往往是花很大精力,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而运用多媒体演示就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教学的难点也就突破了。并且还使学生懂得了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
总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體和教学环境诸因素组成的,有了好的多媒体课件并不等于教学目标就能顺利而有效地达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且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运用好多媒体课件,才能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篇4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是为了达到如下几个目标:(1)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突破重点难点,将一些复杂抽象的过程形象化地模拟出来,提高教学质量;(4)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应用的,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基本步骤
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等几个部分,其中贯穿着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就犹如一部电影小说,要想拍出一部好电影就必须有一部内容精彩的小说。
2. 脚本设计。
脚本设计是指将教学设计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炼的“剧本”,就如同在拍摄电影前必须先将电影小说改编成指导拍摄的电影剧本。在进行脚本设计时要描述清楚在电脑屏幕上如何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信息以何种媒体、何种方式呈现、其间的交互功能如何安排等,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脚本设计其实就是一个优秀教学课件成功的一半。
3. 素材准备。
多媒体素材就相当于拍摄电影时的演员和道具,而我们自己就是大导演。根据课件脚本设计的要求,搜集、采集和编辑制作所需的多媒体素材,如声音、图像、动画等,素材的制作、加工需要用到声音编辑,图像捕获、处理,动画制作,视频采集、编辑等工具软件。有好的素材,方可制作出引人入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4. 课件生成。
以上工作都做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拍电影”了。根据准备好的脚本设计和多媒体素材,运用Flash,Authorware等多媒体制作编著软件,将我们脑海中的课件一步步地呈现出来。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主要问题和误区
1. 滥用多媒体教学赶“时髦”。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有必要用课件演示来表现,要明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或程度,本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常规的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却盲目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实施教学,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重视课件的教育性和实效性,不能盲目使用。
2. 没有做好课件的脚本设计,制作课件时思维、步骤混乱。
初学者在制作课件时往往没有事先做好脚本设计,做一步算一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就像走迷宫一样看不到尽头,制作时思维、步骤重复混乱,严重影响到课件的质量和开发效率,一个好的脚本设计就是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它可以使我们的制作行为具有整体意识,能从整体上进行最佳的优化,从而缩短课件的开发周期,提高制作效率。
3. 课件演示完全代替实际实验。
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让学生尽量观察实际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去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一些现实中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优越之处,但并不是每个实验都需要用多媒体演示。我们应该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4. 课件演示取代了教师的作用。
初学者制作的课件,往往包含一堂课的全部内容,包括预习、引入新课、授新课、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等,原本需要教师讲解、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却被多媒体课件演示取代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我们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应被计算机取代的。
5. 刻意追求效率,留白不足,限制学生的思维。
高效率的确是计算机优于人的一大特点,利用计算机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有些课件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信息的呈现速度,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想象、理解,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了。
四、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
首先,我们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踏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快速列车,这是灵魂之所在;其次,我们要给多媒体教学以正确的定位,将多媒体教学定位为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究能力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设计制作课件时不要偏离这一定位,不应将主要精力投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此外,课件制作还应向积件方向发展,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得心应手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把新技术和教学实践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作用,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构,扩大我们的教学成果,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给教学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不少认识误区和烦恼。教学实践中,应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避免认识误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篇5
灵沼中心小学 张敏
【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也被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型教具,它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还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整合 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书本上静态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用好它,能促进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片面的理解多媒体技术,不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就会让语文课堂偏离教学的目标,得不偿失。在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同行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着一些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真正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使传统的语文课堂真正“如虎添翼”,这不得不引起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我们学校的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将使用多媒体作为必要条件,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都加了多媒体课件的环节。有的同事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可以想象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滥用课件,实效不大。
因材施教,因生择法,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的需要,根据教师自身条件的需要,选择最实用、最高效、最简洁的方式进行施教,是“优化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现象,虽然学生在多媒体才教室上课,虽然老师也使用了课件,但整堂课结束,才发现课件只展示了课题和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还有一种现象恰与之相反。课件中文字图片,取代了文本。语文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的很少。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在学校的教学评比活动中,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似乎不言而喻,而且有许多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在这种情形下,许多老师在互联网上下载课件,甚至根据搜到的课件来选择要讲的课文,当然修改对一些人都是难事,这样的课件凝聚着别人教育设计,既框住了自己,也框住了学生。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 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因此,我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使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用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
1、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难以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
例如课文《捞铁牛》一课,教学的难点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我发挥了电教媒体的作用: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滔滔黄河水,铁牛陷入淤泥中,又分步展示了捞“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明白船、沙、绳、牛这几样事物之间的联系,搞懂了水托船的力量比铁牛的重量大时,就把铁牛捞起来了。实践证明,学生的认识过程随着电教媒体显示的作用获得了提高。利用分解画面直观播放,这样学生就看得比较清楚,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教学难点,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环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学习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草原》这一课时,由于地域差异,许多同学都未曾 见过草原,学生们很难想象到草原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于是我运用课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边观看屏幕中美丽的大草原,一边听着优美的草原音乐,自然产生美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课文内容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运用时轻重适度,恰到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课件仅仅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教师一味的讲和演示,学生机械的听和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就会事与愿违,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出发,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接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教学作用;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获得圆满成功。课件的运用要和课堂同步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此外,要结合实际,根据所需,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制作课件,避免照搬照用,对于我们下载的课件,可以根据的需要进行修改,在做课件时要注意结合课文特点,摆正课件位置避免只图好看而不重实效的现象。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整合”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它与我们的教学完美结合,我们的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专家讲堂》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6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设计理念;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设计理念
随着教育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方式出现现在各种教育课程和课堂上。网络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方式,具有远距离实时交互功能。由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应用,应该以学生自我学习为理论依据,教师其引导和辅助作用,因此在设计和开发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时候,应该按照以下设计理念进行开发:
1.1 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应该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网络多媒体教学设计的首位,所设计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具有实现学生学习状况自我反馈的功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能力不足或者知识欠缺的地方,才能及时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1.2 创建恰当的教学情境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应该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构建出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学到知识。同时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趣味性和真实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3 培养良好的网络多媒体学习习惯
网络多媒体教学强调“协作学习”,可以将所有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糅合在一起来支持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将学习环境和理论知识点相互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2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主要结构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一般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教学演示模块、网上考试模块以及教学知识及管理信息库模块。
2.1 教学演示模块
教学演示模块涵盖了整个教学系统的主要知识框架和教学功能,是反映教学的主要媒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授课,主要可以分为讨论区、课后练习、课外参考等子模块。其中讨论区是教学演示模块中最常用的一个界面,可以提供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网络沟通和讨论。使用者可以按主题词、发送者、发送日期等检索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在公告板上。
2.2 网上考试模块
网上考试模块提供了学生登录界面,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姓名或者学号等个人信息,登录后可以选择相对应的课程进行考试,一旦选择开始考试,系统会自动生成对应的试卷并进入考试倒计时。当学生完成答题之后,可以选择交卷,系统会自动对答卷进行判卷和评分。系统自动记录成绩和错题。
网上考试模块同样提供了教师登录界面,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阅览和归档,以利于教学效果的测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登录考试试题库,及时更新试题库的考试试题和试卷结构。
2.3 教学知识和管理信息库
该数据库主要包括课件库、试题库以及信息管理库。其中,课件库主要归档了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所有课件形成一个集合,各个课件之间可以通过超链接进行转换。试题库包含了所有的测试题目,有利于教师及时测试学生学习情况。
3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设计方法
3.1 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脚本设计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主要是通過Internet explorer登录界面进行知识学习,因此如何在设计网络教学软件时规划好所要设计的界面和教学课件的脚本显得尤为重要。脚本是贯穿课件制作全过程的依据,是课件制作中最主要的部分。脚本设计是制作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
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是利用网页制作工具来开发的,目前主要采用Microsoft FrontPage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和代码编辑。
3.3 开发设计过程
(1)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多媒体素材”主要包括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所用到的资料和信息,其内容主要有文字、图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的来源主要是关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制作的相关总结、案例和经验等,通过文字录入、图形输出和音视频的截取和编辑等。其中所用到的主要工具有:①音频编辑工具:常用的有Wavestudio、SoundEdit以及GoldWave。另外,比较简单的一种音频制作工具就是使用Windows下附件中的录音机程序,在Windows界面下操作非常简单,可以随做随用,因此被较多的使用到。制作好的音频文件可以通过embed标记在网路课件中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通过插入object音频文件在教学过程中点击打开。②动画制作工具:其中二维动画主要以平面造型为主,通过对颜色和色块位置的变化实现造型变化;比价常见的二维造型软件有Flash和Animator Studio等。三维动画可以通过三维造型实现比较强烈的真实感,可以传递给学生更好的视觉感受和视觉效果。目前常用的三维工具软件主要是3D-MAX。在一些课件动画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带有渲染方式的动态效果方法。例如可以在动态HTML中加入过滤和转换功能,这样在制作图片和动画的时候可以使得动画效果和页面效果更加丰富更加完美。③视频编辑工具:视频素材主要从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方面获取资料源,通过视频截取软件将视频信息截取,然后输入到视频编辑软件中进行编辑和后处理。目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Premiere和会声会影等。
(2)试题库维护。网上考试模块的试题库中包含三种题型:填空、选择、判断,这里分别提供界面实现对三种题型的编辑和添加。系统采用记录集分页的方法,提供试题内容的浏览,每页显示一个试题,教师就此可选择需要编辑的试题。
4 结束语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系统的设计是基于Web网络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相对于传动的教学方式,具有更加直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涵盖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各类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者应该基于Web网络系统,不断研究和创新内容更加丰富的课件系统,尝试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开发出更加符合广大师生需求的高质量教学课件。
参考文献:
[1]王进贤.基于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09(22).
[2]章士波.一个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机发展,2010(01).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7
关键词:公共体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课件,大学
序言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尤其是多媒体网络课件通过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体,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发挥学生学习自主动性和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受师生的喜爱。[2]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来改善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提高高校公共体育工作水平和质量,开拓了新的领域。[3]本研究通过《乒乓球》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对《乒乓球》课件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提高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1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1 普通高校信息资源优势为公共体育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重要平台和信息资源保障
高性能校园网的建设大大提高了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师生的教学、科研与交流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有效地整合了高校内部资源,从而改变了师生的教与学的管理观念。网络资源在高校教学与管理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与学习的工具化。高校的信息资源优势显现,这为公共体育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重要平台和信息资源保障。
1.2 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传授主要以教师示范与讲解为主,其中示范最为直观,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也主要通过“示范”来获得“感知”。然而,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各有不同,随着体育教师年龄的增加,有些运动项目教师示范难度也在逐渐加大,示范的效果也在减弱。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体育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引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的兴趣,弥补了传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4]
1.3 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公共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现代多媒体教学所载信息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及其模拟与仿真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和比拟的。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知识更新的快速发展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文、图、音、视、动画等体育教学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将体育知识与技术制成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动态的、直接性的信息,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掌握动作的不同要求,观察动作的轨迹、角度、节奏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5]这正是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展现的,也是学生所要看到的主体部分。
2 基于WEB的体育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以乒乓球教学课件为例
2.1 课件教学理念与设计思路
课件是一个适用于网络教学的网页课件,课件突出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特点,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学习主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比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学生互学,教师指导的互动教学理念。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总体结构是由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所组成。课件的教学目标包括树立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渴望、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对体育产生兴趣、形成良好体育健身习惯、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课件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2 课件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课件使用网页开发工具dreamwear8、flash8、photoshop10.0、Forework以及会声会影10.0等软件开发与制作,通过IE浏览器单机或网络均可运行。在体育计算机应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乒乓球》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功能的总体设计,以及课件脚本的制作、文字、图片、音、视等素材的搜集、录入与编辑等工作。图像素材来自乒乓球相关教材、书刊,运用Forework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像的制作与处理。聘请专职摄像人员拍摄示范乒乓球专项教师的技术动作,并运用会声会影10.0进行视频图像、语音和字幕等合成编辑,并存储为MPG格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影像素材转成FLV格式,实现在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完成影像素材的合成与制作。最后采用Dream weaver8、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ASP动态网页开发软件等,把各种素材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整合。经过多次的修改与测试运行,借助校园网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网络化。
2.3 课件结构设计与功能
多媒体网络课件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界面层次选择、导航方式设计、选择按钮和功能按钮确定、不同类型素材连接方式、课程内容展示方式等,设计目的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作用。根据课件内容结构的总体设计要求,将界面设计为三级结构,即:主界面(即网络课件的主页)、内容选择界面和内容讲解界面(如图2)。
《乒乓球》多媒体网络课件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资源、基本技术、竞赛规则、师生交流、在线考试”六大模块。以整合资源、简洁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其功能如下。
(1)“课程介绍”模块主要讲包括我校乒乓球课程发展历史沿革,乒乓球运动起源、发展、奖杯及主要器材,本部分是学生学习乒乓球课程的导入篇,使学生了解乒乓球教学情况,初步认识乒乓球运动概况。
(2)“教学资源”模块由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案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对乒乓球专项课教学从整体上的纲要到具体每一节课都有深入的认识,便于教师使用与学生自主学习。
(3)“基本技术”模块是本课件的主体部分,提供完整而优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乒乓球实践教学中主要传授的“乒乓球站位、准备姿势、握拍方法、发球、接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反手搓球、正手拉弧圈球、步法移动”等内容。针对教学大纲及计划中出现的技术动作,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文字、图片、音、视频对每个动作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示范,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供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和视听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4)“竞赛规则”模块主要包括乒乓球常用竞赛规则,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以满足学生教学及业余比赛需求。
(5)“师生交流”模块主要以BBS论谈形式进行设计,设置网上讨论答疑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使体育教学无形中由课堂转到课外,形成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延伸了体育教学时空。同时为师生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促进师生对乒乓球教学的探讨,有助于教师通过实时或异时的交互进行答疑和辅导,解决学生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在线考试”模块主要是关于乒乓球相关理论知识的自我测试与考试,用于检查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评价,同时实现网上理论考试与测评。体育理论知识在线测试的题型主要包括判断题和选择题,以标准化试题的形式为学生理解与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供无纸化的自我测试平台,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3 结论
基于web的体育多媒体网络课件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通过网络课件中创设的学习环境和多媒体集成素材,能够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得以向外延伸,缓解了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个体差异大、学生人数多和师生缺乏交流等诸多现实问题,符合现代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多元化的要求,也符合教师实际使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同时开发与制作体育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也是高校公共体育现代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平斌,郭晶,罗飞虹,等.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79-80.
[2]张勇,李宏印,王兴林,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88-89.
[3]张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科学研究所,2005.
[4]傅小芳.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2):87-88.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8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工具。从内容设计方面看, 目前课件制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典型误区。
课件即教材这类课件主要是将教材的文字复制到PPT中, 堪称教材的电子文本, 页数多, 缺乏动画、图像等感官性材料, 重难点不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过分依赖课件, 照本宣科。使用这种课件, 学生长时间缺乏新颖材料的刺激, 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和脑疲劳, 不利于持久性学习。同时, 由于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学生能动的建构过程, 因此, 制作、使用这种课件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课件即备课笔记这类课件一般是教师按照备课笔记制作而成, 即把准备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知识点都一字不漏地“搬”进课件。这样的课件制作者备课十分充分, 希望教学进程按照预设好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 往往将教学进程放置在一个框架中, 而未考虑教学进程的不可预知性, 未顾及学生的参与状况和认知能力, 缺乏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充分考虑和面临突发事件时的应变举措。
课件即板书这类课件简明扼要地列出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关系, 类似于教学中的“保留板书”, 但因演示文稿的空间有限, 只能一页一页地去呈现。人为地将一堂课的完整内容割裂成断断续续的几个PPT页面, 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教学中, 由于课件的页面不断变动, 学生会因遗忘等因素思维不能连续。
课件即影像这类课件只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过分强调视听和动画效果, 追求界面上的艳丽和花哨。在教学时, 将这样的课件如一部精彩的“大片”展示给学生, 虽然暂时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表面现象的无意注意, 但也会降低学生对重难点的有意注意, 这种舍本求末和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素材都应是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服务的。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其制作和应用的宗旨必须是辅助教学。课件要优秀, 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内容源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 首先应该充分尊重教材, 是制作者通过制作软件、计算机技术, 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等诸多因素整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是制作者用电子演示文稿的方式将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渗透到使用者的教学实践中,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在课件制作过程中, 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知识拓展的界线以及素材的遴选, 做到内容源自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恰当扩充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视野。
编排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的编排应形式多样, 除了传统的文字叙述外, 应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内容难易, 灵活机动地安排课件内容的呈现方式,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些简单易学的内容, 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般的问题, 可安排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基础开展探究。如果难度超出个人能力范围, 可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相互间展开思维的碰撞, 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内容简洁, 页数适当课件内容要避免是教材或讲稿的电子版, 否则页面文字会比较多, 页数也会很多, 使教学的重难点很难突出。过多的教学内容会把教师束缚在电脑附近, 从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操控电脑上。学生也会被一张接一张的画面走马灯一样地牵着走, 缺少思维的空间, 最终也会被这连续不断的页面“轰炸”拖入生理和心理疲劳期, 造成感知的不充分, 理解的不深刻, 影响知识技能的习得,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课件内容应力求简洁明了, 尽可能用较少的文字或简单的图表来表达所需的信息。
版面布局美观大方版面布局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在保证课件内容科学性的基础上, 课件页面布局要美观大方, 层次清晰,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背景基调颜色一般要柔和, 文字的色彩与背景要有一定的对比度, 避免含混不清。每页显示文字数量不宜过多, 不应过分拥挤。大小标题要用不同字体、字号、字色, 重难点部分可用下划线、闪烁、颜色或色块等方式加以强调。这样的视觉界面有利于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有用的信息上。
动画视频使用得当动画和视频是课件制作中极其重要的元素, 但不能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 毕竟动画视频不能代替亲身体验。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 把在现实课堂中受时间、空间、安全、演示效率等诸因素影响不宜现场演示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成图像动画视频。如化学中的微观结构、反应机理等抽象内容可制作成图像和动画形式, 浓硫酸和蔗糖的脱水性等实验可制作成视频形式, 一些生产、生活的场景也可制作成图像和视频形式。
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审视
多媒体课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但其作用是“双刃剑”, 在实际使用中一定要把握好课件的使用策略。
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完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把多媒体课件变成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 把学生当作接受信息的容器, 变“人灌”为“机灌”, 甚至“人机共灌”。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利用各种形式的问题设计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 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弱化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体, 交往互动才是其本质, 不应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地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 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教师在活化课件工具的同时, 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维得到交流, 做到课件内容和自己的讲解相得益彰。在课件制作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将内容创设成一定的问题情境, 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互动的机会, 使知识意义的生成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学生互动基础之上。在师生互动中, 教师要指导、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也应敢于向教师发问和质疑。在学生互动中, 学生之间应能相互启发、借鉴和交流, 展开良性竞争, 共求进步和发展。
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供大量教学资料, 从而方便教学过程的实施, 但同时也容易产生节奏过快、容量过大等副作用。课件代替不了板书和师生合作的演绎推理过程, 也不利于教学进程的即兴发挥。因此, 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巧妙结合起来, 合理渗透, 使两者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长处。
总之, 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克服课件制作误区, 了解课件的基本制作要求和使用策略, 让课件发挥最高效的辅助功能,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当前, 在课件制作方面存在明显的误区, 在课件使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课件制作的四个误区, 并提出了课件制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及课件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制作误区,使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0) :66-69.
[2]林峰.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08, (29) :39.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9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电脑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介入,使得教学方式逐步转化为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
所谓多媒体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实现人机频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学,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2.1 节省时间,教学内容更丰富
通过网络你可以很快查到上课需要的最广泛的最新的资料,可借鉴著名专家的有关文献或优秀教师的教案,利用电脑备课,可根据需要直接将现成的影视、图文等材料输入电脑,根据教材的需要引用到教案中,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声情并茂。与传统的备课方式相比,所用时间更少,利用的教学资料更加丰富。
2.2 便于保存和携带
制作完成的课件可以直接保存在磁盘上也可以直接上传到学校服务器上,上课时只需带上一张磁盘或者打开上传的资料,就可轻松上课。
2.3 备课容量的改变
采用电脑备课可以加大备课容量,且备课内容可随时进行增减,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在备课时,经常翻阅其它教材或资料,发现对有些问题有更好的论述或补充时,可对原有备课资料进行及时地增补,这样大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而传统备课如增减过多,则影响备课笔记的整洁、美观性。
2.4 节约讲课时间
传统课堂授课边板书边讲解,既费时又费劲。用多媒体技术授课,能将音、图、文等同步传输。上课时,只要按动鼠标就能将你要讲的内容调到大屏幕上。
2.5 增强教学效果
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得怎样”来衡量,现在却以学生“学得怎样”来衡量。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主动的人机对话的学习状态,易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录像作品、图片、教学提纲和其他文字等教学信息,按照教学程序预先输入电脑,再辅以实物投影仪,同时,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置身于视觉、听觉等多重刺激之中,避免了单调乏味。
2.6 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和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一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
2.7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授型方式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的作用。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堂中所扮的角色具有多样化,既可以是主导型,又可以是引导型,甚至是辅导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点击鼠标一一讲解给学生听;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将本课所授内容一一播放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以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则转变为以辅导为主,讲授为辅的引导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8 教学环境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要进行大量的板书,致使粉笔灰漫天飞,教师和学生都将吸入大量的粉笔灰,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而采用多媒体则可以使教学向清洁型、环保型发展。
3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3.1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动态过程
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在进行拓展讲解过程中,如果不辅助以适当的板书,则难以及时调整和适合不同的学生。毕竟屏幕播放的东西具有呆板性,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教学的领悟能力不同,仅靠屏幕播放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不利于做笔记
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板书较少,所以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几乎不能做笔记,这就可能造成学生难于把握本次课的重点和脉络。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做笔记的方式进行改变,对于书本上有的知识则要求学生做下记号即可;对于新增或补充的知识教师则要放慢讲解、剖析的速度,以便学生做笔记,同时利用好课后的练习,以便学生巩固知识。
3.3 一旦停电、设备故障会影响教学顺利进行
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备课是用电子方式,采用电脑进行。如果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依赖性太强,一旦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时则对教学造成极大的困难,故对备课内容还应打印一份以备用,最好再做成幻灯片或者是讲稿,一旦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够用或出现故障时,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近似多媒体教学。
3.4 不利于教学的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语言进行重组和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是一门组织和表演的艺术,教师对所授内容基本上能达到背诵、记忆的程度。而一旦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可能造成个别教师看到屏幕照本宣科,自己的语言少了,对内容的记忆力度欠深入,从而使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也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5 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期投入大
教师必须拥有一台电脑及必要的制作软件和其它附件,备课工作量大,课件进行制作时所花的时间将是传统备课量的4~5倍。初期投入是影响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一道厚厚的屏障;再则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一个因素,需要任课教师不断钻研,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4 多媒体课件教学弊端克服
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课件教学还有很多潜能和作用等待我们发掘和利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是有缺点和不足的,只有通过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在研究和总结多媒体教学中,有几方面问题我认为必须注意克服。
留足思维时间: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而自豪。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不抢思维空间: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耽误了学生的成长。
机下留"情":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机下留"板":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还真实感于课堂: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科失去信心。
灵活的交互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课件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控性还表现在教学内容、情节、速度能随意改变和设置参数,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
适应个性化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还应能适合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需要,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重要矛盾。教育对象的发展往往是很不平衡的,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对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中该学生动手的实验,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代替学生的实物实验操作,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物操作能力等仍然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选择低配置运行环境:要考虑所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对运行环境要求和所需的操作系统要求不能太先进和高配置要求。同时还应附有安装说明、硬件配置要求(如内存、硬盘空间、光驱、软驱、显示器的分辨率色彩等)和使用方法等。
注重教育的主体性:多媒体课件教学同样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同时课件制作应注意简洁,以免影响学生注意力。
5 结论
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我们只有尽力做到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趋利除弊,扬长避短,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育涛,安素平.试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1):62-64.
[2]周中云.基于个别化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3,(1):49-51.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10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成分,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善的发展,有时需要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时,还需自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还需得到形象思维的帮助。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求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而且容易与小学生形成互动,让小学生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中存在大量的概念,而这些概念都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做法和方法,小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综合、概括、记忆、应用活动中,逐步深入认识和掌握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常常以定义或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产品,而没有认识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教师应该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概念课件的重新设计,争取让小学生亲眼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设计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让小学生首先看到圆柱体和圆锥体底与高的测量,接着让圆锥体的容器盛满水,倒入同底同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让小学生观察水占圆柱体体积的多少,接着再倒第二次与第三次,让学生看到正好倒满,这样小学生自己就能够得到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到计算公式是V = 1 /3sh。可以再设计两个试验,底面积相同,但是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高的三倍,这时再把圆锥体当中的水倒入圆柱体当中,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有利于让小学生牢固掌握二种物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这样的课件设计,有利于让小学生亲眼看到公式的形成过程,小学生可以自己观察、自己动手,他们会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会踊跃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牢固掌握知识。所以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要考虑到课件的直观性和交互性,不但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小学生亲眼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小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积极探索,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件设计重视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形成构造的过程,学习新知识都要利用已经掌握知识的来解决,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假如小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成系统,就如同中药铺一样,把每一味药都摆放在人们面前,这样形不成有效的认知结构,也就不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结构就是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存在严密的系统,只有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前面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是联系在一起。小学生只有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才有利于形成系统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如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高相同底相同的长方形,小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可以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当中;在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首先依据原来的三角形画出一个模型,然后把三角形转动而与原来的三角形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设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方法,不但可以把它分成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而且也可以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和二个三角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已学过,这些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再如求一个数相当于另外一个数的百之之几时,可以先让小学生回忆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做题方法也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个是几分之几,而另一个是百分之几。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利用小学生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比较、类推,可以形成新的知识结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一部分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续,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但要重视各个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而且也要注意到不同知识点间的纵向联系。如在设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物体的底与高,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设计要和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设计的课件如果能够与小学生当前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则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创造的有情感、有美感,富含哲理的环境,是将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有利于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样的情境,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氛围,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情感,从而积极去探索、去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学生计算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教起来也不生动形象,很多小学生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如果小学生在练习计算过程中一味的重复练习,那么就会使计算课变得没有意义,当然更没有趣味性可言。教师不但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需重视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造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小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可以调整小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课件时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在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设计课件,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使设计的课件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也利于教师的教。设计多媒体课件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用设计过于花哨的课件。可以设计画面整洁的课件,要求突出重点与难点,实现人机交互,利用板块化设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控制课堂。不但让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让小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充满乐趣,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多媒体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可以形象地表现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使小学生的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多媒体的课件设计工作。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价值 课件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进一步认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我们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当然,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应清楚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是我们的一种新教具。本文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谈谈一般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关注其教学价值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优化教师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价值。多媒体教学,应当用于解决常规教学过程较难达到目标的部分,如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真实实验过程较难操作或有危险等方面。要注意要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认清教学目标。在教育领域中,无论哪门学科,都可以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合理的运用需要我们首先认清教学目标。多媒体的长处在于能够将抽象内容形象化,重复重点,强调要点,简化难点。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围绕教学内容分析和确定多媒体能达到的目标,是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前提。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才是成功的教学课件,而不应是“为媒体而教学”。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要兼顾学生思维容量。高效率是计算机优于人的一大特点,利用计算机确实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如果课件制作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容量,往往会因受课时限制,过于加快了信息的呈现速度,让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想象、理解。这种做法会遏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制作没有必要搞一些高难度的设计以求艳丽多姿,这只是画蛇添足。在让学生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时,应强调主要信息,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课件制作一定要考虑好教学时间。计算机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计算机的一大优势。部分课件的设计过于利用计算机大容量的优势,为教学准备了大量资料而忽略了对时间的控制,以至于为了将全部信息展示给学生而加快信息呈现速度,导致学生没有回顾和练习的时间,甚至于下课铃响了还没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样只会降低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应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的辅助教学手段,它的价值,首先应是教学价值。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要考虑到使用的方便
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学,借助于计算机。所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到软件在设备上运行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简易性。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要让我们的课件调试和故障处理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要考虑好运行中操作的稳定与简便。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安装要方便。一般情况下我们制作的PPT或SWF课件,可直接拷贝到硬盘上使用。有部分课件制作软件的产品使用时需要安装,甚至需要“安装说明”的指导,这只会让人望而生畏。在PPT或SWF中,我们也应尽量少用外部链接文件,以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故障率。
2.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界面要简便。操作控制最好只用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方便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间的转移控制,设置按钮让各页面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定向。
3.要考虑到投影的效果。现在多媒体教学运用的是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投射的文字和图像会和我们在电脑显屏上看到的色彩亮度有差别,所以在课件设计时要考虑到投射效果,注意色彩对比、线条粗细和字符大小,以保证能够突出重点。要避免使用对表现内容无益的花边、彩框,减少文字数量。过多的文字展示必然要减小文字的大小,也容易让学生疲劳,干扰学生的感知。可以设置按钮在点击时将重点文字变色或划线进行强调。
另外,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音响。如果需要有连续声音,则要设置音量调节按钮,以免由于教室大小、学生多少、环境噪音等因素影响课件运行时的声音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过程
如果是授课教师用PowerPoint自行编制PPT教学课件,可以结合教案边制作边修改完善。如果是用Flash或Authorware制作课件,或用其他的课件制作软件,由于修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支持,在制作时一般有以下过程。
1.文字稿本,纸上谈兵。文字稿本是由授课教师编写而成的。编写稿本要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联系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有关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编排,规划出课件每一幅要展示的画面,要达到的目的。
2.搜集素材,制作合成。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用到的各种听觉和视觉材料,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搜集素材要根据稿本要求进行,大部分素材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最后,将所需素材根据稿本设计,合成为教学课件。
3.运行调试,修改完善。将素材合成为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调试、修改、完善。这是一个授课教师与课件制作人员的协调过程,在结合授课教师思路完善教学课件的同时,也需要授课教师能够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同时熟习课件的操作过程。
4.完成课件导出SWF或EXE文件。最后完成课件时,还要测试一下课件在授课时所用计算机上的稳定性。一般来说Flash制作的SWF需要考虑播放器支持,合成EXE更好一些。Authorware导出的EXE在运行时需要辅助文件,要一起导出到指定文件夹中。
总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用于教学应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课件,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更佳效果。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 篇12
矿物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矿物实物晶体图片、揭示不同晶系晶体发育的图形资料、符号、基本概念, 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 对保障矿物学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多媒体课件与矿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一、课件与教科书的关系
严格地说, 各个学科门类的教科书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和编纂修改, 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完整的体系, 其内容的先后顺序基本上都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解析, 各个版本的矿物学教材也不例外。那么, 多媒体课件在结构上是不是也要完全遵从教科书呢?根据笔者多年的矿物学课堂教学经验, 课件总体结构上还是要遵从教科书, 具体细节如某章其中的几节的先后顺序、合并其内容等可由授课教师酌情处理。如果课件从总体结构到具体细节与教科书完全一致, 则会使学生觉得课件枯燥无味, 还不如自己看教科书来得方便, 失去听课的兴趣。但课件的内容与教科书相去甚远, 则使教科书失去其作用, 使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本门课的知识。
二、课件的内容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 往往把教科书上许多的理论论述等原封不动地粘贴在幻灯上, 课件中大段的文字论述占据课件的主要篇幅。对此, 许多一线教师颇有微词。总体看来, 教学课件不是做汇报或讲演, 其文字内容不宜过多, 文字内容过多, 往往使授课教师无形中加快授课速度, 许多问题讲解不深不透, 学生往往也只是囫囵吞枣, 教科书的内容无法消化、吸收。根据许多教师的经验, 课件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各讲的主干结构。
各讲的主干基本上可以参照选定教材的结构, 但不必与教科书完全一样, 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否则学生会感觉老师的课件就是照抄教科书, 失去新鲜感, 听课的兴趣也会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偏离选定教材太远的情况同样需要避免, 否则学生会感觉到不知以哪个教材为蓝本, 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 反而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显得支离破碎、不系统。
2. 需要说明的重要知识点。
课件中应该含有一些需要说明的重要知识点, 如一些概念、现象的解释, 这些内容文字部分不必过多, 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提出, 由学生回答或思考后由教师口述详细解释效果较好。
3. 需要强调的具体内容。
需要强调的具体内容如一些结论性的文字应该在课件中有所体现, 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中的这些内容进一步阐述,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时不要避讳因为文字内容较多而可能使课件显得不生动, 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是教材的精髓所在。
4. 一些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图片、动画。
涉及到矿物学的图片很多, 这些图片对解释矿物晶体的发育、生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有时候一幅图片的作用比一大段的文字描述来得更直观、生动;有些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弱一些, 这时三维动画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通过三维动画演示, 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空间格子、各晶系的空间结构。
三、课件的色彩搭配问题
许多教师在课件的色彩搭配上大做文章, 认为这样可以使课件丰富多彩,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 课件的色彩丰富不是坏事, 但要注意整个 (或一讲) 课件的前后统一性, 起码在整体色彩上要一致, 否则会使课件显得杂乱。在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文字内容与填充底色的对比要强烈。
许多时候, 教师在电脑上制作课件时会忽略一个问题:在电脑上看起来很漂亮的色彩对比在课堂上却显现不出来, 文字显得很模糊, 这个主要是因为许多教室的投影设备效果较差, 使效果打了折扣, 如果用简单、对比强烈的的色彩则可避免这个问题。
2. 课件的底色避免用黑色或深灰色。
这样的颜色显得很压抑、不活泼, 使课堂气氛沉闷, 不适合年轻人。许多同学在做毕业答辩时, 也用这样的PPT, 效果很差。
3. 图片的分辨率应尽量高一些。
有些图片很容易说明问题, 在电脑上看效果很好, 但因为分辨率不高, 在课堂上投影出来后显得较模糊, 一些晶体的细节分辨不出, 学生们只看到混沌一片, 无法就图片来讲解, 这样的图片尽量少用, 教师应设法收集一些分辨率高的图片用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4. 条目的进入与退出。
相同级别的条目尽量用同样的进入或退出方式。有的教师为了使课件尽量生动, 相同级别的条目进入与退出方式五花八门, 使整个课件显得较凌乱。实际上, 大学授课与低年龄的课堂授课是有区别的, 大学生更注意的是课件内容。
四、多媒体设备对课件的影响
除了前面谈到的几点外, 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也是影响多媒体课件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许多学校因为资金问题对多媒体设备维护、更新较少, 一些较新颖的课件内容无法再设备上播放。如有的学校为了节省资金, 把投影仪的亮度调得较低, 很多丰富多彩的矿物晶体图片在课堂播放时比较灰暗, 不容易分辨出晶体结构, 降低了课件的原本效果。
总之, 矿物学是一门综合了多种学科的专业课程,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系统知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仅靠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引入, 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 但多媒体课件仍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或载体, 而不是目的。如何使理论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 仍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研究。
摘要: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 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多年矿物学教学经验, 简要探讨多媒体课件与矿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矿物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多媒体课件与体育教学】推荐阅读:
多媒体课件与化学课堂教学10-09
多媒体美术教学软件课件的设计与制作10-03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误区与使用论文08-29
多媒体课件与专业课05-11
多媒体教学课件07-30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08-07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08-10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