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

2024-08-10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精选12篇)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 篇1

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所谓多媒体, 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 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 (Text) 、图像 (Image) 、图形 (Graph) 、动画 (animation) 、音频 (audio) 、视频 (Video) 。各种媒体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在, 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2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越性

2.1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个成功的多媒体学习软件应该通过程序将图像、动画、声音、音乐、文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全方位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研制和评价一个多媒体软件时也应该主要考虑多媒体的这一功能。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体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以弥补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的不足。

2.2 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高层次整合

要想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研制者要对某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找出该课程知识内容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并研究其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内在体系, 在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将内容与多媒体表现形式重新整合, 从而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高度整合功能的多媒体课件。这也是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实现的。

2.3 可以形象生动地释疑解难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依靠平面的书页、平面的黑板和教师口头讲解来传递信息, 这种二维空间的形式很难描述和表现抽象的、立体的、运动着的三维事物, 也不能将其变成动态的模拟出来, 这使传统教学手段显得力不从心。多媒体课件由于应用了计算机及现代多媒体技术, 能够充分考虑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从表象到内在、从静态到动态、从运动到瞬间全方位立体地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 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释疑解难, 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比如:在天文学教学中模拟天体行星运动、在力学教学中模拟流体运动、在会计学教学中模拟资金流量、存量转换等等, 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使学习效率、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大幅提高。

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1 选择教学课题, 确定授课目标

选择教学课题首先应考虑CAI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般来说, 应该选择那些课程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用语言不容易表述的课程来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 可以通过生动的课件使学生反复练习, 以完成知识的掌握, 达到教学目的。

选题的时候, 还必须同时分析和确定课题实施所能达到的目标, 要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并要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特长,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精心设计, 广泛收集制作多媒体素材, 集图、文、声、像为一体, 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3.2 编写制作多媒体C A I课件的脚本

脚本设计是制作CAI课件的中心环节, 制作者要对教学内容、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音响和配乐等进行周密地考虑和细致地安排。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的剧本。多媒体课件脚本的创作通常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文字稿本的创作, 文字稿本通常由教师自行编写, 编写文字稿本时, 应根据主题的需要, 按照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 对有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 合理地安排和组织, 以完善教学内容。第二步是编辑稿本的编写, 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创作的, 它并不是简单、直接地将文字稿本形象化, 而是要在充分熟悉文字稿本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引申和发展, 使其适合多媒体表现的特点。编辑稿本是制作CAI课件的直接基础。

3.3 CAI课件制作过程

制作课件是对已经创做好的脚本进行加工完善并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媒体组合, 而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加工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求文字规范、图像清晰稳定、构图与色彩使用正确, 同时要保证在课件运行时平稳流畅、容易控制, 可靠性强, 既便于教师操作和使用, 又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一定要认真研究脚本, 遵循制作原则, 耐心细致, 并要求操作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 及时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

3.4 CAI课件制作完成后的修改及调试

CAI课件制作完成以后,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 还要进行调试、生成、组合、打包等一系列工作。同时, 还应注意保留源文件, 以备修改。在一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 才能正式投入实际使用。而且,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足, 要及时反馈, 及时修改, 直至满意为止。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 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学习效率而也明显提高。学生通过模拟实验,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深入所学知识, 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教师也应注意, 不要走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误区, 不能把课程内容的各个部分统统投影在屏幕上, 学生忙于听和看, 思考就会减少, 过多的外部刺激, 容易侵占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多媒体教学也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教师应是教学组织者、指导者, ,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另外, 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 课件过于追求“系统性”, 成为传统教学板书的翻版, 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模拟性、生动性等优越条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还应注意课件制作的科学性, 不能简单地用模拟代替真实过程。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 教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具备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能力, 使两种教学方式相得益彰, 恰当运用教学媒体,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曾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探讨[J].宁波广播电视学报, 2006, 4 (4) :100~102.

[2]黄春雷, 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1 (9) :25~26.

[3]林福宗,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10~25.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 篇2

一、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

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整合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控制的多媒体实践,将成为新世纪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我们按教材的逻辑序列和学生的思维序列,设计方案,师生合作,进行多种画面的整合,将“内容”串联于屏幕上,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世界和背景中,自主学习,持续发现,形成了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媒体间的信息碰撞,收到了抽象与直观相通、历史与现实相映、内容与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

1、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核舟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核舟的特点及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术。由于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视野不开阔,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各种微雕艺术品和核舟的录像,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倡学生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们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Flash《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是优秀的专家系统,它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依据,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是教师的经验和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1)、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2)、增加趣味,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的情境。例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雪景”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了雪景后,再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漂亮的雪景,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许多雪景的图片。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些美丽的雪景,欢呼雀跃:“呀!这么漂亮!”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幅最喜爱的雪景向大家介绍,看谁描述的最形象、最生动。”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个个说得是心花怒放,这就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多媒体教学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密切注意以下问题:

1、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代化,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

《中小学教学软件审查标准》中规定,对于课件要从教学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和文档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其中教学性要求占据主要地位,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因此应当避免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的现象,因为这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对个别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所谓“行为变化”是指由于选择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就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行为和不同的反应。因此,反映到有效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考虑怎样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的知识。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时若能穿插教师的讲解,随点随讲,随讲随映,这时会因教师语速、语气的不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4、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指导,加强教学反馈

研究表明,记笔记不仅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屏显的速度和时机,适时提醒学生主动记录摘要,培养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的习惯,如果屏显时过快,学生没有思考、讨论和记录的时间,如果屏显时过早,当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讨论时,答案和分析已经显示出来,学生已经没有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由于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容量大,新学的知识难以在学生头脑中持久保留,这时应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增加课堂上即时反馈频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和强化,取得成绩立即给予肯定,存在问题及时得到纠正。这样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5、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教育性和必要性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通常喜欢用自己开发的课件,用得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课件的科学性、技术性、教育性和必要性。目前多媒体课件还处于开发阶段,有的课件虽然画面优美,技术性很好,但对教学内容的本质缺乏研究,缺乏教育性,缺乏创新意识,有的甚至发现有科学性错误,如果我们在制作或选用课件之前,没有透彻地研究教材,在课件中出现科学性错误或者教育性不强,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兴趣迁移,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优点就会变成了缺点。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 篇3

[摘 要]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各种情景,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做到教学情景化。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断变换操练方法,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把单调乏味的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此外,还须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把握学生的真实兴趣。

[关鍵词] 多媒体教学;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真实兴趣;情景对话

新课标指出,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关键。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情感态度的讨论渗透到外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之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让师生和谐配合起来,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Three “Weather”这一教学案例,浅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是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教法渗透情感态度这一目标的。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情境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做到教学情境化。例如在教学 “Weather”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情境:结合一年四季中各个城市不同的画面,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warm, hot, cool, cold模仿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教师利用截取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画面加上相同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到预报员的情境中来,于是孩子们很兴奋地用所学单词来了一段英语天气预报show。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取、求新的年龄特点,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断变换操练方法

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吸引学生,如两人操练、多人操练、小游戏、猜谜、唱歌等等,这些活动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Weather”一课的教学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采用了以上所说的操练方法。例如在教学单词时采用了分组读,one by one地读,还有two by two地读的各种形式。教授完目标词语后,教师又来了一段Rap(多媒体展示):

Brrr, its cold.

Its cold outside.

Put on a hat.

Cold, bye-bye!

Mmm! Its warm.

Its warm inside.

Take off your shoes.

It feels so nice.

因为欢快的节奏,配上有趣的肢体动作,学生都“玩”得不亦乐乎。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此时的课堂活动已然不动声色地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得当,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形成教与学的最佳组合,达到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运用pair-work,group-work或team-work等方式进行合作。这样小组内优劣互补,互相帮助,有利于共同提高。他们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在“Weather”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分组比赛,看温度说词语(多媒体呈现),比如看到-1℃要立刻说出cold一词,同时加上寒冷的肢体动作。教师用上记时表,看看哪组学生说得又对又快。此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已经爆棚,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而在最后的播报天气预报环节中,教师也是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演练,最后再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的做法,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把握学生的真实兴趣,通过设计各种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从而达到目标,感受成功。

例如在教学“Weather”一课时,笔者课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创编情景对话,即以小组为单位或回家后同父母进行情景对话,要求用上所学过的句型。教师提供示范素材(多媒体展示图文):

情景一:(在纽约的马克给北京的陈洁打电话)

Mark: Hi,Chen Jie! This is Mark.

Chen Jie: Hello,Mark! Any good news?

Mark: I have a new friend.

Chen Jie: Really?A boy or girl?

Mark: A boy. His name is Tim. Well play football today.

Chen Ji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Mark: Its sunny! Its 65 degrees.

Chen Jie: 65 degrees?Thats too hot!

Mark: Huh?No,Its not. Its cool.

情景二:寒假即將来临,你要去某个城市旅游,给那个城市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询问天气状况。(让学生创编对话。)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新的对话,并适时渗透一些跨文化知识:中西方对气温的描述没有差异,但使用气温的度量单位有差异。气温有两个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fahrenhite)和摄氏度(centigrade)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摄氏度,美国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使用华氏度而较少使用摄氏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t℉=1.8t℃+32,即华氏温度=1.8×摄氏温度+32。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兴趣和鉴别能力。

任务型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做事情,加强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了各种积极情感的发展。

总之,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我们应利用本学科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他们今后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课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篇4

一、信息的多维化为思维的多维化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学生进入了视觉与听觉并用,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的多维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它使人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难点与局限, 使教学活动更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 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1、识别乐器模块:

点击所拟定的题目“Do you know these musical instruments?”, 画面出现各种乐器及其英文名称, 学生可掌握大量相关的英语单词。

2、音乐欣赏模块:

点击“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画面出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如classical music (古典音乐) 、pop music (流行音乐) 等, 每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播放。通过这部分问答式的讨论和操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讲述自己的感受。学生情绪热烈,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二、超媒体的非线性结构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CAI教学软件采用超媒体结构来组织教学信息。超媒体可以作为多媒体化的超文本, 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基于超媒体的CAI可以在每一个节点处提供多个不同的选择, 易于实现“学习者控制”的个别化教学策略, 将系统流程的控制权交给学生。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信息, 决定学习路径。在多媒体的信息空间里包含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活动并且可以完成各种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学习目的。它包含了心理学家布鲁纳划分的“动作”、“图示”和“符号”三种信息表达方式。超媒体的非线性结构包含了布鲁纳划分的各项高低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

三、信息的冗余性有利于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和符号的多义性

多媒体信息的另一个显著教学优势在于多媒体能带来信息冗余性。根据香农的信道定理:来自交流双方以及环境的噪声信号会对交流过程产生干扰, 学习过程中尤为如此。消除噪声干扰的最主要方法是对信息的重复发送。利用辅助媒体或组合使用多种媒体信息, 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重复, 而且能够使这种重复在感觉上自然、富于变化, 并为人所乐于接受。

通信符码的多义性也是导致信息交流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信息的表达是不能允许有这种多义性存在的, 多媒体的采用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系统中的各种媒体成分有着共同的通信目标, 其中每一种媒体都会对其它媒体传送的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解释产生某种限制作用, 从而媒体间相互补充, 相互抵消了多义性。

四、多媒体课件各种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形式体现出来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具体形式非常丰富, 就目前和未来的发展看, 其基本形式有以下四种:

1、教学演示

所谓教学演示, 就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的编写方式, 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显示在相关的网页上, 以帮助教师讲解。这种以阅读为中心的语言活动旨在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扩充词汇量,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1) 词汇模块:点击“New words”:画面上列举出本单元所有重点词汇和短语, 再点击某个具体单词, 会有该单词的正确读音, 学生可以跟着朗读;另外还有该单词的汉语注释、用法、例句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 不仅知道词义, 还要会用。

(2) 课文模块:点击“Text”:出现本单元课文全文, 教师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 可选择进行默读浏览或有声浏览, 学生也可以在边看边听之后, 模仿着朗读课文;再有,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复杂结构和语法难点均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 一目了然, 点击某个句子后, 既会出现汉语译文及该句型和语法的使用方法等。这部分虽然是以阅读为中心, 但同时包括了朗读训练和翻译技能训练, 学生从中掌握了句型和语法, 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2、模拟教学

由于网络多媒体把视频、音频和动画等结合起来, 因此能进行非常逼真的模拟。利用多媒体的模拟演示, 可以把教材上抽象的描述以可听可视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提高。

3、交互式学习

所谓交互式学习, 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 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甚至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式。

4、远程教学

认识多媒体教学课件 篇5

一、多媒体教学中的有益做法

多媒体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先把它“拿来” ,然 后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味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防止多媒体语文教学又陷入一种新的误区,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有益的做法:

1.课件的“巧妙”制作。 在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制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平时的实践应用,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 得注意:第一,字体的颜色尽量以蓝色、红色、黑色为主(白底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绿色、 白色、灰色或其他淡颜色,否则在光线较强(中午三四节课,下午一二节课)的时候基本 看不清楚(其他底色,字体颜色可以相应变换)第二,关于字体:题目可以是黑体,正文一般以宋体为佳,字号不要小于小四,最好全部加黑。第三,课件的幻灯片数目尽量不超 过 20 张,一节课 40 分钟,我们假设看完加整理一张幻灯片平均 1-2 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数字,课堂上许多内容学生就很难已消化,课堂也就成了走马观花式了,更何谈高效?过 多的幻灯片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干扰源,既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教学, 1 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结果成绩自然不理想。第四,在制作课件时,尽量不要插入 一些卡通形象,这会给让学生转移注意力。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第五,使用其他音频时,声音大小适中,以后排学生能听清为宜,尤其夏天时,门窗开着,声音太大会影 响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第六,幻灯片在切换时,记得要去掉音效,以免对正常教学造成干扰。

2.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多交流合作。有的老教师因为电脑知识的匮乏,更是把课件当成 了“洪水猛兽” ;在平时的授课中绝少使用课件;而年轻教师在授课经验,课堂驾驭,文本挖掘、重点把握上又不如老教师,有时更是过分依赖课件。因此,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共 同进步,在新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3.课文学习与视频有机结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第 9 课《寓言两则》时,我给学生直 接播放了关于“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两个成语故事的卡通动画,生动有趣的动画立 体直观地再现了这两个小故事,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再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这两个成语的深刻含义,效果相当不错。

4.巧用课件化抽象为具体。课文《和时间赛跑》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对三年级 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和把握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所以我就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加深体验,将课文 中“我”的情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先分析写法的好处,然后把表示作者的心理变化及感 受的句子用图片展示出来,再用绘声绘影做成电影短片,伴随着观影,我亲自给学生范读课文,和学生一起体会当时作者的情感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写“我”体验到了时间的流逝,朗读声调缓慢低沉,带有一丝丝的哀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课文的后半部分写“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朗读声调略高,速度略快些,让学生体会 到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种以教师的艺术引导为主,以媒体背景为辅的指导朗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学生的诵读都可称精品。

二、多媒体教学引发的思考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但随 着课堂和多媒体的进一步整合发展,多媒体归根结底只是一个“高效工具”“工具性”是 ,它的根本所在,作为老师----课堂的主导者,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认清本质,防止本末倒置, 而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所认真反思的。以下,是笔者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所思考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1.年轻教师对课件依赖太大。这里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电脑本来就比较精通,制作精美的课件更是不在话下,他们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因此,当课件 制作完成以后,也就意味着备课的完结。上课时只需照着课件顺下来就完事大吉了,更有甚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再插入些优美图片,超链接个声音或者歌曲,整节课下来就尽 可美轮美奂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归根结底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上的一个 “工具” ――“一 个高效的辅助工具” ,如果把它当成课堂的根本,那就成了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新形势下 如何更高效的使用课件,让它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好务,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反思的 问题。

2.单纯追求名家范读,忽视了学生诵读能力的训练。诵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尤 其重要。记得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语文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不用说平时上课,甚至近年来一些省市优质课、公开课上,有的老师放完名家录音后就觉得完成了“读”这个环节,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回答问题,基本没有开口的机会。尤其在散文和诗歌 教学中,即使学生一开始感情把握得不是很准确,读得不好,教师完全可以在放完录音后,再适当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这时候,学生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内化理解的过程,教师千 万不能忽视。

3.多媒体的应用让许多教师忽视了基本功(书写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诵读能力)的训练。

书写能力的训练:①粉笔字:有的教师可能对自己的板书实在是没有信心,平时上课 基本没有板书,更有甚者,上公开课时,黑板上也是“无字天书”一般干净,还美其名曰: “有自知之明,扬长避短” 。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即使课件上上体现出了题目、作者、教学 目标) ,并不代表可以不要板书,板书是一个老师基本功的体现,一节没有板书的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节不完整的课。板书是课件所无法替代的,一手漂亮的板书可以给 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是一篇文章提纲挈领的总纲。

②钢笔字:一位语文老师有一手 漂亮的钢笔字是很令人钦佩的,教师千万不要因为课堂上使用课件而忽视了自身的锻炼, 而学生的书写更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自己的字还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爬这是“不可原谅”的。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他的如毛笔字,都是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所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训练的。

诵读能力的训练。如上文第二条所讲, “单纯追求名家范读,忽视了学生诵读能力的训练。 ”这里,许多老师其实也忽视了自己诵读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单纯的名家范读,有时候 会给学生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在引导学生在听完范读后,如果授课老师能够和自己的学生当堂 pk 一下,我想,这样不仅锻练了自己,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语言组织过渡能力:传统课上,我们从上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时,都要有一个 过渡语,完成课堂的起承转合。而在使用课件时,也不能从一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一个幻灯片连着另一个幻灯片) ,这里就需要老师思考如何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课件并不能代替课堂的每个环节。

4.课件是学案简单翻版。课件源自学案,又要高于学案。在课件的使用上,笔者曾见过多位老师上课时只是把学案上的问题通过课件又展示了一遍,没有任何“新的东西” ,这 样就成了单纯的学案翻版,实效性不高。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运用,与学生、教师、课堂、学科更为高效的结合 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用好多媒体这个“高效工具” ,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创新素质,让语 文学科在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中重新焕发出恒久的魅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积极的实践、探索、创新。

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就是综合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实现信息技术载体的多元化,它集各种媒体之长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还可以实现互交式教学

它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构建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它的应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也能激发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这无疑对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

多媒体教学能以自己独特的优点和功能,恰到好处地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够极大地缩短人思维领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距离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有关《甲烷》的教学,新课的引入首先可通过插入煤矿因瓦斯爆炸而发生矿难的新闻剪辑,这样引入自然,不但能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后面学习甲烷的性质和天然气应用应注意的事项设下了伏笔。

3.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板书大量的教学内容,出示好多的教学卡片,所有这些活动对于时间无疑是一种浪费。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可以直接展示事先做好影像资料或者文本文档等,可节约大量的时间,能把课堂的无效时间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应用是集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的综合于一身,为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多元化的展示视角与仿真情景,极大地优化了学习形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形成性、互交性、同步性、协同性等主要特点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协调功能,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平衡人的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能较好的克服时空的局限,模糊课堂学习与真实情景的差异,使学习者有可能身临其境的投入到学习内容的真实场景。这样无疑会加深学生学习的感受,深刻感知学习过程,强化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但是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的同时,也要不可忽视的看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脱节

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它独特的功能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的应用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积累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不能过分的夸大多媒体课件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恰当的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在真正的意义上起到推波助澜、辅助教学的作用。

2.课件设计注重形式,华而不实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设计,精心策划,切记茫无目的,漫无边际。从一些公开课教学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看,有的所谓多媒体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从开始的目的,新课讲述一直到作业的布置,每个环节都应用了电脑,表面上是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是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再者由于多媒体能将图像,动画等融为一体的特点它将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制作不当它的优点会变成缺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别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注重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做到多媒体为我所用,辅助教学的目的。

浅谈“走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走味,教学,越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Internet的普及, 多媒体走近了课堂。多姿多彩的多媒体就像一个风情万种、活力四射的吉普赛女郎, 她信心满满地和以往传统的学究式的课堂模式进行PK。毫无疑议地, 她那充满生机的全方位的视、听有机结合的课堂刺激, 即使是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资深教师, 站在三尺讲台上, 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也力所不及。于是乎, 教者不再满足于“粉笔+黑板”这样单线的静态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以往枯燥、沉寂的课堂被打破了, 课堂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从这些层面来看, 多媒体教学弥补了教者自身的不足, 完善了课堂的教学结构。但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多媒体课件也不例外。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就是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和学生作为单纯的灌输者和被动的接受者的状况。可是, 现在有些教者依赖、滥用多媒体, 变成了纯粹的“放映员”“解说员”。这些多媒体教学误区问题超出了教学本身, 是一种教学越轨行为。下面谈一谈多媒体在教学中带来的“走味”误区和解决方法。

1. 喧宾夺主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 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 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 在课堂上, 要把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放到首要位置, 而多媒体课件只应起到辅助作用, 排在第二位。但是,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呈现这样一种现象:教者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 他们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直接体现在课件上。上课时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 这种情况下教学流程一旦出现意外, 如果教者还是一味依赖课件, 往往会让课件喧宾夺主。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公开课———《获得教养的途径》。教者首先通过音乐导入, 非常好地把大家带进了教学情境中来。接着他在大屏上打出设计好的第1个题目:“什么是修养?什么是教养?”有个学生积极地站起来回答, 很准确地回答出了这2个词的概念。并在把二者区别开的基础上, 又辩证地论述了二者关系。这种情况下, 教者本该表扬、鼓励学生的积极思考, 并就此拓展开来, 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可教者却很生硬地说:“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 关于二者的关系的话题我们等等再深入讨论。现在我们来看下个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 在教者事先设计好的课件中, 这个二者的关系问题是第6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对于教者而言, 出现了“超前”行为, 教者为了顺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不得不把学生的回答生硬地切断, 转移到自己早就设计好的第2个问题上去。此节课明显可以感觉到教者完全受制于课件, 上课时照“屏”宣科, 把教学内容中本应该发挥的亮点完全抹杀掉了, 成了出色的“配音员”, 而学生也被动地成了观众。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既然承认了学生具有能动性, 就不应掐断课堂上的“意外”表现。一个成功的教者应该运用自己的教学应变机智将“意外”转化为课堂上的“惊喜”, 这才是最重要的。

2. 走马观花

2013年, 本县高三三轮复习时, 正逢市调研员来校视察。笔者也顺带听了一位资深老教师的一节高三语文课———论述类文本的复习课。说实话, 一节课听下来, 本人头晕脑胀, 再看看学生的反应:一个个就像斗败的公鸡一样, 垂头丧气。课后, 大家交流时, 找出一致的原因:课堂容量太大———三轮比一轮还详细, 光课件就制作了80多张, 45min光展示课件了, 学生又被变相地填鸭了。当然, 这并不是个例。由此, 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很奇怪的现象:很多老师才情飞扬, 知识渊博。他们制作的课件的知识容量也是份量足足, 力争每节课都把学生喂得饱饱的。不过学生的知识消化情况却不太理想, 总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究其原因, 目前, 很多教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课堂重点来对待。他们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知识的展示,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走马观花的行为, 是一种知识的硬性灌输。它淡化甚至忽略了情境设计, 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枯燥、乏味、理性的东西, 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让学生此时此地囫囵吞枣式地明白了, 彼时彼地就不理解了, 甚至忘得一干二净。

在现在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要求下, 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知识传授, 还要考虑知识接受的情境设计的安排。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过程,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符合课文目标要求的CAI课件, 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 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因此, “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 不仅可以引情入景, 还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情景教学法只要运用得当, 就能寓理于情, 寓教于乐。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者应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用心摸索, 通过设计具体的情景, 再现现实场景;通过悠扬的有感情的音乐衬托出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多样的色彩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缤纷与美好, 让学生们学会用心思考, 用心揣摩, 培养学生良性的审美能力, 让他们能够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汲取知识。

3. 雾里看花

随着网络的普及, 语文教学资源类站点的增多, 语文课件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 这也让语文课件具备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开放性。也恰恰是因为这个特点, 反过来推动我国语文教学课件制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形下, 很多教者也越来越喜欢在网络上借鉴其他的课件, 这样既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课件教学水平, 也能有效地节约制作时间。但是, 当打开下载的课件时, 往往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课件页面非常多, 动不动就50多张ppt;内容特别乱, 上下不衔接, 给人的感觉是课件制作者思路似乎不清晰。其实不然, 目前的很多语文多媒体课件对于其他教者而言, 看上去确实很乱, 但该课件对于那个制作者而言, 其实就是其思维的显现, 也只有那个课件的制作者才知道哪些页面具体有什么内容, 怎么去操作处理。这实际上就体现了课件制作单一性的特点, 这个单一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是游离群众之外的, 无法对别人进行有效评价。因此, 课件的单一性与开放性就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有些教者面对这样的冲突, 若无其事, 不假思索, 不加修改, 照搬照放, 一节课上下来, 就是在“邯郸学步、八哥学舌”, 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那么, 在借鉴课件的时候, 该怎样避免这样的冲突。笔者觉得这时候每一位教师都应先好好地向鲁迅先生讨教“拿来主义”的精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教者“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别人的东西再好, 不适合自己, 那就是糟粕。

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之思考 篇8

一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 多媒体课件更加自然、逼真, 能够展现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 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通过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 去表现、放大、模拟微观世界, 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多媒体课件通过计算机、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 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实现良好的交互性, 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使得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能够灵活多样,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高涨, 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3. 具有极大的共享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多媒体信息可以自由、便捷地传输, 使得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交换与共享。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下载他人优秀的课件资源, 利用常用的Word、Powerpoint、Authware等软件对课件进行二次开发。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 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 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 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 片面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通过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 整合过程既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了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

2. 多媒体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多媒体教学主要用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在课堂上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的物理现象,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在物理教学中, 原子、分子等物质结构及分子运动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 再配上教师简要的讲解,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3. 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化

在教学活动中, 有些教师不分学科、不根据教学内容, 盲目地去追求动画、影音效果, 这种不顾教学特点的技术盲从, 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训练,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于追求动态效果也使课件设计喧宾夺主, 使学生只顾去看新奇的动画而忘了学习内容。一些知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仍生搬硬套使用多媒体课件。

4. 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代替实物实验

在物理、生物、化学教学中, 演示实验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学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计算机模拟直观、方便, 但它毕竟是模拟现实, 与实际操作有着根本上的差别。它在真实空间感、实验可信度方面无法与实物实验相比, 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方面的建议

1. 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信息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 要特别注意控制课件所呈现的教学信息量。课堂容量的大小应根据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的多少还得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2. 注重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应该始终意识到课件是呈现教学内容的, 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 课件要讲究科学和实用, 图文搭配要合理、音视频比例要恰当。

3. 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上, 而不是放在课件制作上。课件内容要集中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 而不要为了赶时髦而将每节课都做成多媒体课件。

4. 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运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英语教学 篇9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三大弊病。1.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写学生记”的呆板方式;2.重知识的传授, 轻思维能力的培养;3.兼顾学生的共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不重视研究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的全过程,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听、消极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知识的状态。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功, 但传统手段下的一些先天性不足, 却仍然难以得到改善。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传统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若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即“讲授法+演示型课件”, 则是比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一。

整节课讲授、启发、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内容一环扣一环, 环环都落实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上, 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重点突出、丰富的感性材料, 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开发智力, 突破教学难点, 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教师的教

1. 直观演示, 动静结合, 启迪思维, 开发智力, 突破难点。

语言的抽象性是英语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 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 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 这样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若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 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 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启迪学生思维, 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英语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增设疑问, 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望。

3. 化静为动, 设疑激趣, 强化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 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

教师不断设置目标, 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 这种利用电教媒体, 从变换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 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 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 培养学生爱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优化学生的学

1. 激发兴趣, 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影响这种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 又有学生外部的情境因素;既有智力因素, 也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 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

2. 培养能力, 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 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 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 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 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尽管多媒体课件还不完善, 还有很多不足, 须进一步改进, 但它给我们英语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变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 改变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通病。在课堂上要给直觉思维以一定的重视,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猜想、发现, 由直观具体到抽象一般, 从感性到理性, 强调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 在改变教法的同时, 还要进行学法指导, 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谈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篇10

例如数学几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这节课中,在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现场操作:在平面内做任意的四边形,分别找出各边中点,然后顺次连接河边重点,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度量各相邻中点间的线段长,发现其对边相等,所以得出结论为平行四边形。改变原四边形的形状,所得四边形的形状随之改变,观察度量出各相邻中间点间的线段长,发现其对边仍然相等,结论仍为平行四边形;此时让学生思考:是否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恒为平行四边形?结论是肯定的。由一些特殊事例进行类比,培养了学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还应设计习题,巩固知识,增大课堂容量,减轻学习负担;及时反馈,实现教学诊断,提高教学效果。

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不能单凭老师讲,更重要的是靠学生从练习中得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就必须通过练习,因此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设计。精心选择运用媒体,适当增大课堂密度,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及时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以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在课件中教师要设计出不同难度、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随机练习。及时的信息反馈是课件是否符合教学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者应创设轻松环境,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还会有广阔的创作空间。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精心选择不同的媒体,随时出现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飞人”、“回旋”、“擦除”等,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这样就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揭示规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更好的理解概念,掌握公式、法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事先制作出各种效果的漫画画面,通过适当的按钮进行超级链接,适时播放后再点击,又回到原来的画面继续教学。这样就给课堂创设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来完成教师的意图,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计算机是辅助教学的,制作的课件一定要适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千万不能使课件成为一件时髦的外衣。一定要突出其教学性、实用性,还应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并一定要符合科学性原则。一个优秀的课件应该是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应用比较广泛,它的最大特点是创造了基于图标的创作方式,用可见的流程贯穿课件制作的整个过程,清晰有序,具有直观、简便。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集成编辑,制作出各种多媒体应用产品。

关键词:多媒体,模式,课件

参考文献

[1]庄燕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5.

[2]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4.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篇11

[摘 要]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将多媒体课件恰当运用于教学环节中,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帮助学生解除理解上的疑团,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51

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和表象储备缺乏,导致他们对课文中介绍的人文及自然景观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而多媒体课件的适时介入,可以突破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为学生的理解、感悟做好铺垫与引领。

一、运用课件呈现相关场景,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阅读教学中,运用课件呈现相关场景,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我首先抓住描写“勇士破冰”的相关段落,要求学生朗读,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之后组织交流。学生有的说感悟到老天鹅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重重的”一词最能说明这点;有的说“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告诉我们老天鹅破冰很卖力,为了众天鹅的生存,它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它表现出的舍生忘死的品质让人敬佩;有的说“一次又一次”说明老天鹅在接二连三地扑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学生发言踊跃,然后,我安排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想象。之后,我趁机运用课件呈现天鹅扑打冰面的动画场景,学生凝神观看,脸上写满了对“破冰勇士”的敬佩之情。

上述教学活动中,“勇士破冰”这一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我先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理解文本语言,领略文字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呈现破冰的动画,帮助学生构建表象,使之心灵产生震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呈现画面应该在学生朗读想象之后,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画面,这样就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机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

二、运用课件呈现相关场景,帮助学生解除理解上的疑团

阅读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时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场景,则可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的疑团,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草原的早晨》一文,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句子,然后启发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醒来”一词:“醒来”本来是说人睡觉醒了,那么草原“醒来”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在学生通过想象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请他们看屏幕上的画面:先是黎明前寂静无声的草原,然后天色泛白,随着清脆牧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很快变得热闹起来。草原对于我们这个地方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对于草原“醒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学生头脑中也十分模糊。此时多媒体课件的“出场”,将草原“醒来”的场面呈现于学生眼前,使之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有学生提出质疑:课文中的“生”是不是应该改为“升”?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制作了课件,帮助学生领悟“升”字描写的只是烟雾升起,而随后可能会烟消云散;而“生”这个字在诗中是“产生”的意思,描写了云雾源源不断地生发的情景,告诉我们香炉峰始终处于缭绕的云雾之中。生动、形象的画面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促进了学生对文字内涵的感知。

三、运用课件呈现相关场景,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

语文是感性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情感的参与。但光凭教师的语言来渲染情感,有时还达不到效果。此时,如果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在内心深处与文本产生共鸣。如讲读《梦圆飞天》一文,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后,适时运用课件播放了“神五”发射的录像片断,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着,播放完毕,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畅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目睹了“神五”飞天的壮观场面,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学生说出高兴、激动、兴奋、自豪等。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带入课文,读好相关语段。文字与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浓浓情意洋溢在学生心中,语言与情感得到了同生共长。再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播放了安塞腰鼓的MTV。学生欣赏着黄土高原上后生们打腰鼓时惊天动地的壮观场面,领略着那种魅力四射,激情焕发的动感舞蹈,浑身热血沸腾。有了这种情感的铺垫,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跟教师一道走进了文本,去触摸文字,去感受热烈、豪放、激越的安塞腰鼓,去感悟后生们那昂扬向上的生命与羁绊不住的力量。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课件恰当运用于教学环节中,能为阅读课堂助力增色,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浅探 篇12

1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

有研究数字表明: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占有所得总信息的94.5%。这就说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是计算机教育领域中新开拓出的应用项目,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开展教学的活动。由于计算机自身的特性,使它具有可将形、声、光、色作用与视听相结合,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流、即时反馈和个别化等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能根据及时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指导,这些方面都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而近年来逐渐热门火爆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交互式媒体与高质量的视听媒体(如电视、音响设备、录像设备等)结合起来,在产生逼真图像、高质量的音响和描绘运动物体能力方面又弥补了计算机自身的不足。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品质得到加强,提高学习活动操作系统的效率;另一方面还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得到激发和强化,形成较强的心理动力,从而使学习活动得到长久地维持。学生通过CAI教学,不仅仅是巩固旧知,获得新知,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极大的调动,共同参与,协调融合,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智力得到充分开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现状

不可否认,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学校的已经配齐了“三机一幕”,多媒体课件走课堂,使得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热潮。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上课不再走神,绚丽多彩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不再是困难的事。但对于这股热潮的来临,我们却要清晰地认识到,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在保证它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开发和使用。我认为,课件的制作有如下几个通病:

1)选材窄,重复制作多

我们知道,目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用在局部课上(如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等),教师往往是选择便于课件制作的内容,限制了课件的广泛开发;又由于各个学校之间缺乏交流,且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各自为政,你搞你的,我做我的,大家都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效益低、速度慢,且同样的内容,大家重复开发,浪费了宝贵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再者,由于多数学校用来开发课件应用软件都是盗版的,这也使得辛辛苦苦开发出的课件不能推广,限制了课件和素材的交流。

2)片面追求制作难度,不重实效

在一些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有的老师为了取得现型的结果,在制作上真正煞费苦心。有的课件在制作上大量采用三维动画等技术,但以我的经验,这类课件的制作没有三两个星期难以完成,照此推算,一个制作人员一学期能做几个课件?我认为此类课件如将三维动画改为二维动画和视频的结合,既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省时又省力。

3)不当用的信息太多

无论多媒体课件如何先进好用,它终究替代不了板书,板书能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回溯前面教师所教的内容,而现在某些教师上课,把屏幕当成了黑板的替代品,你可知,屏幕上的内容总是一闪而现,学生哪能把那么多的内容一下子记牢?我还见过这样一些课件,本来就不大的屏幕,四周安排了密密麻麻的小按钮,有的甚至还一直在跳动,这让笔者感到困惑。板书的布局要讲究合理科学,屏幕上的信息要配合板书才能相得益彰。

3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要求

1)能交互学习。这是对多媒体课件的一个基本要求,学生通过课件可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有较强的交互性,要适合学生自学,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途径,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调控,并随时验证学习的成效。

2)能辅助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辅助性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在课件的内容上,应考虑能将所教知识充分传送给学生,要对知识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组织,形式上还要形象直观、浅显易懂,达到临场授课的效果。从辅助学生“学”的方面讲,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探索和巩固知识,增长见识,形成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而,课件应具备良好的吸引力,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能支持网络。随着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九九年初第一所虚拟大学在马来西亚正式开学。我国的网上大学也正在增多。要想搞好网上教学,教学课件的网络化是关键。

4)能协作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满足和便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认知能力和掌握知识的速度,而网络又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充分运用并发挥这一优势,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工具和网络空间。

4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原则

课件本质上也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易操作原则。由于操作者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有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能比较低,因此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涩难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2)教学性原则。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性,即课件的教学价值。明确课件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课件的内容要选取那些在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在组织表现形式上要有创意,如果一个课件缺乏创意,仅仅是板书搬家,习题搬家,那么其教学价值就很低。

3)控制性原则。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也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片,只能一放到底。因此课件的操作要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按钮和图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为便于教学,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

5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

多媒体课件通过与使用者的交互作用,使学生更直观、更轻松地获得知识和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好是由各学科教师自身担任,至少要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参加。将教育学理论、教学设计方法与先进的软件制作技术相结合,才能制作出满足教学目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性、趣味性、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靠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系统,所以依据教育理论和教学需要对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是课件制作的核心。

课件制作要选好制作工具,如今多媒体制作工具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Ph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方正奥思、课件大师等等。这些工具都有中文版,不用学编程,容易上手。另外,课件要在网络上运行,应使用支持网络功能的课件制作软件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如Authorware、Flash、Frontpage等。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可以将整个过程大体上分成课件的需求分析、课件的教学设计、课件的系统设计、课件的脚本设计、课件的编辑和课件的测评等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是课件设计的第一阶段,内容包括:要搞清课件要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确给出达到目标的评估目标。要确定课件的使用对象,了解他们有什么特点和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要明确课件运行的环境以及开发所需的时间、人力和经费。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教学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媒体信息的选择、诊断评价的设计等。完成了教学设计后就需要进行课件的系统设计。课件的系统设计包括封面的导言设计、屏幕界面的设计和跳转关系的设计。

系统设计到课件制作的中间环节是脚本设计。脚本设计是将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的每一屏的呈现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以及学习过程的控制。

课件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课件的效果。软件编辑阶段的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教学策略,以及脚本阶段所得出的制作脚本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或多媒体创作工具加以实现。

最后是评价修改,经过评价与修改以后,我们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具备了正式投入教学应用的条件,可以使用并逐步推广,逐步完善。

6 运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决定形式,课件质量的好坏,本质上决定于课件所呈现的知识技能、所引用的专业术语是否正确,所涵盖的深度与广度是否恰当,呈现顺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可读性,难易是否适中等等,否则,课件设计得再好看,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首先应考虑的应是教学内容,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才去考虑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现的问题。当然课件设计的本身也不能忽视,如果是照本宣科将课件设计成了电子图书,那么就违背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初衷了。

2)使用多媒体课件要避免唤起过多的无意注意

多媒体课件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又常常容易使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忽略了心理学上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使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画面和图像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图像所蕴含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读教材,削弱了读书和学习笔记等学习能力的训练。因此,要避免这一弊端,在进行课件制作和运用时,必须补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运用方法这一课。

3)避免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没有感情交流就没有知识的交流,课堂应构建师———生、生———师多向立体的交流、交往模式。多媒体运用不好,容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一直借助于多媒体,其结果,没有了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体态语言、画部表情和口头语言的交流,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操作,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得不到知识以外的更多的东西,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可能。

总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当代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扩充了教育的内容资源;空前地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与学的理论及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这场革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把握良好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一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被大量应用于教学,并成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达到使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本文讨论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现状。研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要求、原则、过程。在制作课件时的一些建议和所要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制作过程,问题

参考文献

[1]成汝震,王艳君.多媒体CAI软件开发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

[2]陈绪常,龚明斌.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园林专业下一篇:高处作业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