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2024-09-23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共12篇)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1

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 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 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弊端。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新颖, 能督促教师接受新的知识

传统教学工具是一本教本、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 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我”说的就是实用的, 没有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更换新知识的欲望。多媒体的出现, 引导督促教师去开发研究新的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的老化, 将会主动的去学习。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能督促教师利用各种资源, 会利用网络资源将课件做的有声有色, 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到知识领域的宽广,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2. 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形象,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以其本身的直观形象性特点而具备了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它会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使课堂生动活泼, 并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创设的特有情境之中, 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视听感官作用, 产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很自然地步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一些比较困难和抽象的科学概念正越来越多地被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描述,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既直观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丰富, 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 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 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 变感性为理性, 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传统教学光从语言上讲, 如何如何, 对于学生而言的确理解上会存在困难, 试着借助多媒体技术, 先听声音, 然后看图片、动画甚至影片, 创造一些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 学生进入了意境, 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 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这样教学的重难点不难突出。

4. 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大量运用相应地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我们都采用了新教材, 学生也许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教材的信息量也不少, 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 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 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弊端

1. 根据需要, 适时、适量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 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 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作用。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事实上, 任何教学媒体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尽管多媒体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幻灯片的静态展示功能和实景放大功能, 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 都有其良好的教学功能, 有的甚至是计算机完全不能替代的。所以,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优化教学。

2. 多媒体课件过于时髦热闹, 反而冲淡教学效果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如果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 看起来热闹、新颖, 让学生大开了眼界, 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提高。

3. 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间长, 会影响教学进度

农村教师水平有限, 一般的教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 或者只掌握一种制作方式, 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仅输入文字还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电影画面;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 而且还要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因此, 教师熟悉内容不只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环节, 而熟悉计算机各项功能成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前提, 但对于现在的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 就有着一定的难度。他们编制多媒体课件的速度可能稍慢些, 编制的效果也可能不能尽如心意。这样就会影响教学的进度。

综上所述, 我们应正确、辩证地对待多媒体课件教学,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使多媒体课件教学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摘要:就在当前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 能给教学带来新的理念的同时, 也暴露了微小的弊端。在管理多媒体教室过程中, 聆听了很多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课, 总结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可贵价值和存在的一些弊端。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利与弊,质量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2

李建红

摘要:Flash制作的课件能将图、文、声、像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丰富的感官刺激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顺畅、便捷。关键词:Flash 课件 教学

一、Flash动画课件的优势

Flash动画以生动逼真的模拟效果在课件制作方面深受教师的喜爱,所采用的矢量技术使制作出的课件有着体积小、交互性强、动画效果流畅、图文声像并茂等优点,而且使用简单,拥有良好的跨平台性。Flash有着良好的兼容性,不需要任何平台的支持,用网页浏览器就可以打开;能够有效地配合课堂教学,引导促进教学情境的发展,渲染教学气氛。

二、将Flash课件与课堂教学紧密连接

第一、Flash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是学生,Flash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把原本教学中抽象、微观和宏观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Flash课件最大的优势在于“交互性”。课件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不只简单从文字中“看到”知识,而且还能图文声像并茂,通过友好的界面让学生按提示逐层渐进式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授课内容的关键点设置兴趣问题,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探索相关设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入背景音乐、视频及教学旁白等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取精准信息、升华个人情感。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Flash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可以在教学中放映字词,帮助正音、正字、辨析词义;也可以放映图片、动画,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教材,理解内容。以语文课《望天门山》为例,在教学中,“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图中,教师巧妙地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的滚滚长江水流湍急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奔流而下;天边,红日碧水间,一舟白帆顺流而来。通过物象直观,意境物化。让学生明白“门”“开”“回”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快速地理解诗文,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四、教师主观能用性的主体发挥作用。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的结构层次、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课件教学中。重点是要将课程特点和Flash技术无缝结合起来,还可引入自测评价系统得到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就把Flash和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精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三、Flash课件的使用误区

第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走入误区 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际中不用、或很少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课学教学效果。只有在大型的优质课、公开课活动评比中,才想尽办法的设计课件脚本。然后请多媒体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课件,制作出一个上课用的课件。造成多媒体课是一种贵族课,病态课,而不是立足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的常态课。

第二、画面太过华丽耀眼

Flash课件的显著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视听结合、节省板书和作图时间、增强图形显示效果这三个方面。但如果制作了太过夺目的Flash闪亮效果,学生的眼球是被吸引了,但是太过直观的表达容易造成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不足,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Flash课件教学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

黑板是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知识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即使是再全面的课件,也不可能全部满足每位学生的教学需要,所以说。黑板有着Flash课件替代不了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和现代气息的教学设备相结合,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第四、课件容量大,内容多,限制了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常规教学中,课本内容由形象到具体,由感性向理性的转换时,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和提出问题。而Flash课件让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线索进行知识的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内容主旨。只能顺应老师的思维方式和课件流程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教学方式与素质要求目标背道而驰,遏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活性思维。

四、结论

Flash课件教学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还有很多潜能和作用等待我们发掘和利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也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在实际教学中要和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勇于开拓思路,正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短板,灵活解决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工作。参考文献:

1.关磊.浅谈Flash课件制作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8年02期 2.朱衡.FLASH在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应用[J].光盘技术2008年12期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3

1人文社科的含义

人文社科,顾名思义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称。人文科学,相比于神学来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指为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学问,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在狭义上被定义为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等。社会科学,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既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其中有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钻研和写述所有社会现象和其特有的发展规律。

就两者对比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角度上划分,人文科学偏重于研究意识、观念、精神、情感的精神文化生化即主观的,其涵盖的学科有: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等;社会科学则重点在于具体个人及主观世界的客观认识,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就是以精神层面以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于以意义的分析和诠释的方式来证实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社会科学是以社会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于以科学逻辑的验证方法来证实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它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有了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2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色

人文社科类,其实狭义上说它的重点是人。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的。对于精神和观念领域的研究即人文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主观性、感受性、丰富多样性,而社会科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事实性、不可变形、单一性。例如说,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是大自然或者是古往今来先辈们约定俗成的客观真理,对于这样的科学而言除非理据够充分,必须得严格去遵守;例如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和认识,没有一定的定义和要求,主要是仁者见仁。这样的学科对于个人的感受、感觉、情感和精神要求比较高。不难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具特点而且占据的特色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点。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体,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和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的特点,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从逻辑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从自然到人文,人文社科包含了宇宙所有,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大到没有什么它不包括,不含有,不内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文社科类又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所以它的可感受性,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人文科学,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精神、感觉、情感的变化,社会科学,因为自古以来存在或者被总结,它也是可触摸,可验证,可实践的。所以,人文社科类更多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发挥到它的最大效用,人文社科类更注重于个人感受和实践性。在学习美学的时候,个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学习法学的时候,学习者对于法律在社会实际中的运用应该是最重要的。

二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色及缺陷

PPT是Power Point办公软件的缩写形式,它主要用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和展示。传统的使用方法中基本上都带有文字说明解释的。文字教材与幻灯片也就是PPT文字内容相一致的来进行教学演说。这是电子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这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方便,而且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PPT,字体一致,排版程序化,多彩丰富的内容和图片,原来定格的图片、声音、图形可以灵活的变化在可见之中;多种播放方式的使用,是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所代替不了的。因为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的汉字不仅仅局限于笔上。PPT中的文字变化万千,颜色、大小、字体的随意转换,使得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有所提高。图片、声音等在PPT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美学教育中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提供直接客观的观察与感受,这样做可以更形象生动。但是,正是因为功能多样化,使得教学与PPT之间存在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图片的丰富,视频、音频的加入,学生们更加注重这些直观的多彩的内容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课题和内容,如果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使得它的知识层面的获取率大大降低,内容和理论的传授率降低。

教学的过程重点在于师生的互动,PPT的出现虽然让学生们更直观生动的看到教学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互动。教师们只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着键盘鼠标,而学生们只是在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五彩缤纷的图文,省去了思考提问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有的只是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老师念着课本,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这样的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的成果微乎甚微。PPT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很少有教师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如同放电影一般的课件流程,对于一些公式的推进以及运算过程的推导没有了生气,死气沉沉的放在一张张课件中,学生只是在看的过程中理解,课后往往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惜牺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味的只注重形式上的丰富性,忽略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本学科应有的风格,使用夸张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虚假的课件,这样的行为做法实在不是教学课件进入教育界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加入,教师节省了板书,画图的备课时间,其实在实际中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为了能更全面更具体的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课件插件,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加快课程教学的速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短时间内传授如此之多的知识,难免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

三PPT多媒体课件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与先前的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较,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课时时间浪费,增加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文科学,在意注重个人情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们个人的情感、感觉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和认识,而这些认识可以基于先哲们给予的指引。没有先哲们的指引,我们现如今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先哲们的理论是丰富的大量的,如果仅靠教师的板书和教材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便提供了这么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信息包容量大,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的缩短了与先哲们的理论的距离感,不仅能在仅有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思想和真理,而且能够更直观和形象,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无疑给了师生们一个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充分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就语言学教学来看,单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因为环境文化的不相同以及个人的认识差异,添加了课程课件教学,音频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异地文化和口音,有了更强的感官刺激,就能够更加详尽的进行语言的学习。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以咸阳师院教学课堂为调查对象,在艺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中,对于同一节课程其中一个班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另一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进行7天之后对两个班进行试卷考查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多了13分,最高分相差5分,最低分相差20分之多。可见在教学中PPT多媒体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不足,甚至阻碍和降低教学质量。强大的信息量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面。但是,因为信息量的巨大在仅有的课时中,学生们的接受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无法记住课时中传授的所有的知识点。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做笔记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愈少,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一问一答。比如说法学,法律的应用应该是最实际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似乎有了一纸空文的意思,学生们了解到了理论层面,对于每一条法律在现实中的利用却没有交流,使得法学的学习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教学没有了它的最终目的。以上面相同的模式去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最高分都相同,但是在接受PPT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最低分中相差28分,平均分相差21分,这样的数据差距可见一斑。结果证明没有了互动,不了解讲台下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教学的重心而不是一种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便会使教学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把老师备课、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将教学的本质和重心丢在一边,应该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2]岳格妮,车乒.PPT多媒体课件在高校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利弊浅析[J].考试周刊,2010(9).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与应用策略 篇4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问题

专业课教师都纷纷制作教学课件, 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但也出现一些问题, 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率, 反而产生负效应。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 对课件内容不甄选, 事倍功半。有的教师过于强调教学课件的作用, 片面扩大了课件的适用范围, 为做课件而做课件, 对课件内容不做优选。例如,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教具演示或学生操作直接完成, 若改为动画演示, 加大了教学成本, 也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趣。一些教师喜欢把教学流程制成课件, 取代板书, 课上只需手指点击播放即可。但这样缺少了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的过程, 没有了思维推导过程, 学生会感到印象不深, 思路没有打开, 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训练, 对新知识囫囵吞枣, 不知其味。如此的教学“改革”非但没有推动教学效益的提升, 相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同程度地造成学习障碍。

第二, 课件设计简单, 实用价值不高。许多教师的课件其实就是教材内容的翻版, 简单地把讲授的要点复制、粘贴到课件上。名义上是运用现代教学教育技术手段, 实质上只用了一块电子黑板, 新瓶装老酒, 毫无意义。这样的课件只是屏幕上有题目和要求, 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收效甚低, 有悖于教学技术改革初衷, 而且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以及独创精神的培养, 负面影响很大。

第三, 偏离主题, 课件制作过于形式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是声画俱备, 教师对画面适当地进行处理, 加以装饰, 有利于调节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有的课件过于注重形式的装饰, 画面炫目闪烁, 声音动感十足, 舍本求末,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原本应该流畅的教学过程, 影响教学主题的切入。片面追求形式, 最终会导致脱离实际的教学目标, 影响教学实效性。

二运用教学课件的策略

课件教学作为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 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 在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业绩”, 技工学校的各专业都普遍应用。鉴于以上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把握好应用策略, 以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为根本, 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一, 提高课件制作的培训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在普遍应用, 然而大多数老教师不能熟练运用Power Point、Authorware、Frontpage等制作软件, 因此要求学校定期组织培训, 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 培训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 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学习基础, 提供不同的培训素材。教师本身要通过学习, 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 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主要方法, 熟练使用各种制作工具。培训要对教师进行跟进指导, 收集反馈信息, 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课件教学。

第二,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一定要讲究使用的适宜性。既不是所有学科的内容都有必要做成课件, 更不是所有学科教学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因课制宜,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定制”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形成互补, 扬长避短, 一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根本。

例如, 曲线的轨迹形成一课, 还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铁碳合金等教学内容, 讲授比较抽象和鲜见的现象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恰到好处地呈现物体运动的轨迹、金属的热处理概念等, 便于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动画演示, 直观了解现象发生的过程, 理解操作原理, 在接受视觉刺激的同时,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 多媒体课件教学重在创造性。多媒体课件方便、实用, 效果显著, 是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好帮手, 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其主要价值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为满足学生主体学习需要服务的。另外, 教学课件都是教师在课前完成, 预设性很强, 而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艺术, 会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与策略而各有特色, 也会因时因势发生变化, 教师要灵活运用, 切不可本末倒置, 也不能把课件仅作为一个静态呈现教学内容的工具, 更应该强调教师学识、素养和教学智慧的展示,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呼应。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应关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即利用课件无限的创作空间, 运用其最擅长的优势,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握好兴趣激发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兴奋点的切入等。

显而易见, 多媒体教学课件强大优势的发挥, 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巧妙设计和精心制作, 关键在于课堂上得体合理的使用, 能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切不可把课件作为教学改革的道具, 沦为紧跟潮流的摆设和点缀, 这样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益, 产生负面影响。

多媒体课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专业课教师在制作、使用课件过程中, 要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 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教学课件成为常用的教学工具。但在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浅析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篇5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了教师们的一种时尚。就高中语文课而言,多媒体教学为语文美育教学提供了契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思维,因而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新的尝试必然带来教学的新气象,也引来更具现代色彩的评价与认同,在这一番“热”中,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作一些冷静的思考。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和误区,我们有必要对这股多媒体教学热作一个冷静的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审美;思考;改进

思考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

设计精美的界面,古朴典雅的音乐,往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本人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文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的动画、妙趣横生的插图、好听的音乐,很大程序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不再枯燥、乏味。

(三)展示丰富的课文资料,使重点、难点更清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很方便的提供给学生。教学《项链》时,当讨论玛蒂尔德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不能进一步深入时,教师可以插入关于莫泊桑写这部作品时的思想状态,莫泊桑的经历及小说所表现的时代的特点,有效地促进讨论的深入。《胡同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扩展阅读中收集了大量的古色古香的胡同图片,最适合学生对胡同进行专题性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例如《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由于学生记忆中这类图式的缺乏,教学中仅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往往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的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

利用多媒体处理数据的功能强大的特点,在课堂总结阶段,可以省时、高效地将整节课或整个章节的内容渐次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知识结构和长时记忆的形成。思考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列举了一些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本末倒置,滥用媒体 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

不少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盲目“拿来”

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三)课堂结构呆板、模式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是要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学手段的先进并不代表教学思想也先进。语文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和课堂结构设计上,千遍一律,千人一面。无非是:展示音像资料、介绍知识——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作答(或画图或填表)——展示参考答案。在课堂上“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教师上课就像已设置好程序的机器,按部就班。使师生交流、渠道不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思考三: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如前文所述,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许多原来在语文课堂上难于达到的效果。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它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借助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主要起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使用的问题上首先必须把握好一个运用的度,必须贯彻“需要就用”、“自然和谐”的原则,用得“准、巧、活”。而不让人感到教师这节课就是为了应用多媒体。其次,多媒体语文课堂上仍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课件制作、课堂结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多注重实效,少搭花架子,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综上所述,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有力补充。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制作应用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为我所用,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并以之指导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强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和社会性,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富有时代气息,同时也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篇6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了电脑的优势,以图形、动画等元素为主,以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着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比传统教学方法更直观和灵活,更有效果,但若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反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

以电脑技术为核心,收集声音、图像,制作幻灯、动画、影视短片来辅助教学,这就是多媒体教学,例如:模型教具、电化教学、计算机等的辅助教学的综合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提高了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的学习、智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优势

1.拓展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微机室,安装了黑马电子教室。这是一个广播教学软件,该软件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在自己的微机前可以很直接、很明白地接收各个知识点。在接收广播教学的过程当中,哪个操作步骤看不明白或者跟不上随时都可以举手向教师提问,这就能使那些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的学生用很短的时间领会到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实现双向对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特网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适当给学生留下作业,自己完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有关第二天学习的资料,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在第二天上课前把前一天搜索到的资料带到课堂,集思广益,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2.更新教师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即教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必将要求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高效率教学。

我们学校有一个多功能语音室。在这里,教师在前面播放广播,每个学生座位前还有一个小的电脑屏幕,与教师的内容同步。另外,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软件举手示意,不打断教师的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讲完进度后不影响全体学生的情况下,因材施教,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来说,这种方式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萌发、发展、完善的阶段,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和传统教学比较起来,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大优势,但毕竟处于发展阶段,利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1.对于较大多数教师来说,计算机水平低,影响课件制作时间,同时可能影响教学进度

现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大部分教师用的是Powerpoint软件。这种软件对于初级计算机水平的教师来说,掌握起来都有难度,制作出来的课件会有很多缺点:简单、画面和教学内容不符等,造成在教学过程流于僵化、呆板,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

多媒体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根据教材编制出书面教学设计,而且还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制作出与教材同步的电子教案,这就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因此,这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利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熟悉微机、掌握微机的各项操作步骤,掌握制作课件的专用软件。对于现阶段各个学科教师来说,计算机水平低,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计算机操作起来困难,制作课件的速度不可恭维,编制出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课堂进度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2.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化学、物理中的实验例外),尤其是语文,当然,有时也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语言是抽象的,对于一些山水风景、人物的描绘,却需要靠想象来丰富起来。多媒体教学中,制作出来的课件模式化,画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也就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会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趋于模式化,这一点会制约学生的想象空间。

3.学生的自制力也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一个因素

笔者授课时,使用黑马电子教室进行教学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在我使用这个软件过程和从学生们的表现来看,学生们的自制力也是制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个很大因素。我们在用电子教室时,会先让学生们在学生机上打开这个软件,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听话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坚持下来;很多调皮的学生会觉得这样没意思,他们的做法就是重启计算机,然后并不运行这个软件,自由自在地“畅游”在计算机游戏中,那么这个教学过程对于他来说就等于零,他的掌握程度也就是零。

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7

多媒体进入了数学教学的课堂, 使多年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多姿多彩。

(一)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多媒体课件走进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使得过去沉默的课堂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 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几何的相关内容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够将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几何中的图形平移、翻折、旋转等相关的运动清晰直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也能够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 并且适用于函数问题和应用问题等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就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也由传统教学中的以听教师讲课为主, 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 他们也能在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接受新知识的洗礼,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又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巧设质疑, 拓展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 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 我在教学“函数的概念”的相关内容时, 就是设计的问题情境, 先问学生, 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制造问题悬念, 让学生进行质疑, 等学生回答后, 再从多媒体课件中调出函数的图像式、图表式以及解析式等, 一一地罗列在学生的面前, 这时, 很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能够豁然开朗了, 他们的求知欲望也随之高涨起来, 思路开阔。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通过各种图像、视频和声音的演示等,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 在有限的时间里, 教学效率的高效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 教师仅凭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 耗时多且效率低, 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知识的话, 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教师传授相关的内容和知识, 学生也能在有效的时间接触更多的知识,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 既节约时间,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多媒体课件也不例外。过度或者不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则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同样,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 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交流, 减少了双方间的互动, 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机灌”

课堂这个大舞台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间良好互动的过程, 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很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件的演示和解说上, 学生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上, 学生上课就象看电影一样, 只看屏幕, 不看教师, 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减少了, 长此以往, 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 多媒体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 不能完全依靠它。

(二) 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 只重视演示的现象, 说明相关知识的问题点, 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忽视了问题的揭示过程

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 只注重问题的演示过程, 没有罗列出具体的数学方法和贯穿相关的数学思想, 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模仿做题, 并没有掌握解题的具体方法。这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最大弊端, 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果也适得其反。

因此, 要想充分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相结合, 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点, 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

总而言之, 数学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设计, 要符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 同时还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发展和掌握。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与教学理念,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宁干.浅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 2010 (9) .

[2]熊才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培兵.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学课堂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 (2) .

[4]潘敬贞.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24) .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8

1人文社科的含义

人文社科,顾名思义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称。人文科学,相比于神学来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指为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学问,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在狭义上被定义为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等。社会科学,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既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其中有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钻研和写述所有社会现象和其特有的发展规律。

就两者对比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角度上划分,人文科学偏重于研究意识、观念、精神、情感的精神文化生化即主观的,其涵盖的学科有: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等;社会科学则重点在于具体个人及主观世界的客观认识,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就是以精神层面以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于以意义的分析和诠释的方式来证实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社会科学是以社会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于以科学逻辑的验证方法来证实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它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有了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2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色

人文社科类,其实狭义上说它的重点是人。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的。对于精神和观念领域的研究即人文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主观性、感受性、丰富多样性,而社会科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事实性、不可变形、单一性。例如说,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是大自然或者是古往今来先辈们约定俗成的客观真理,对于这样的科学而言除非理据够充分,必须得严格去遵守;例如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和认识,没有一定的定义和要求,主要是仁者见仁。这样的学科对于个人的感受、感觉、情感和精神要求比较高。不难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具特点而且占据的特色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点。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体,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和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的特点,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从逻辑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从自然到人文,人文社科包含了宇宙所有,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大到没有什么它不包括,不含有,不内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文社科类又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所以它的可感受性,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人文科学,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精神、感觉、情感的变化,社会科学,因为自古以来存在或者被总结,它也是可触摸,可验证,可实践的。所以,人文社科类更多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发挥到它的最大效用,人文社科类更注重于个人感受和实践性。在学习美学的时候,个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学习法学的时候,学习者对于法律在社会实际中的运用应该是最重要的。

二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色及缺陷

PPT是Power Point办公软件的缩写形式,它主要用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和展示。传统的使用方法中基本上都带有文字说明解释的。文字教材与幻灯片也就是PPT文字内容相一致的来进行教学演说。这是电子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这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方便,而且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PPT,字体一致,排版程序化,多彩丰富的内容和图片,原来定格的图片、声音、图形可以灵活的变化在可见之中;多种播放方式的使用,是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所代替不了的。因为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的汉字不仅仅局限于笔上。PPT中的文字变化万千,颜色、大小、字体的随意转换,使得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有所提高。图片、声音等在PPT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美学教育中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提供直接客观的观察与感受,这样做可以更形象生动。但是,正是因为功能多样化,使得教学与PPT之间存在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图片的丰富,视频、音频的加入,学生们更加注重这些直观的多彩的内容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课题和内容,如果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使得它的知识层面的获取率大大降低,内容和理论的传授率降低。

教学的过程重点在于师生的互动,PPT的出现虽然让学生们更直观生动的看到教学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互动。教师们只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着键盘鼠标,而学生们只是在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五彩缤纷的图文,省去了思考提问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有的只是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老师念着课本,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这样的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的成果微乎甚微。PPT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很少有教师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如同放电影一般的课件流程,对于一些公式的推进以及运算过程的推导没有了生气,死气沉沉的放在一张张课件中,学生只是在看的过程中理解,课后往往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惜牺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味的只注重形式上的丰富性,忽略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本学科应有的风格,使用夸张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虚假的课件,这样的行为做法实在不是教学课件进入教育界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加入,教师节省了板书,画图的备课时间,其实在实际中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为了能更全面更具体的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课件插件,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加快课程教学的速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短时间内传授如此之多的知识,难免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

三PPT多媒体课件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与先前的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较,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课时时间浪费,增加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文科学,在意注重个人情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们个人的情感、感觉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和认识,而这些认识可以基于先哲们给予的指引。没有先哲们的指引,我们现如今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先哲们的理论是丰富的大量的,如果仅靠教师的板书和教材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便提供了这么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信息包容量大,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的缩短了与先哲们的理论的距离感,不仅能在仅有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思想和真理,而且能够更直观和形象,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无疑给了师生们一个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充分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就语言学教学来看,单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因为环境文化的不相同以及个人的认识差异,添加了课程课件教学,音频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异地文化和口音,有了更强的感官刺激,就能够更加详尽的进行语言的学习。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以咸阳师院教学课堂为调查对象,在艺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中,对于同一节课程其中一个班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另一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进行7天之后对两个班进行试卷考查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多了13分,最高分相差5分,最低分相差20分之多。可见在教学中PPT多媒体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不足,甚至阻碍和降低教学质量。强大的信息量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面。但是,因为信息量的巨大在仅有的课时中,学生们的接受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无法记住课时中传授的所有的知识点。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做笔记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愈少,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一问一答。比如说法学,法律的应用应该是最实际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似乎有了一纸空文的意思,学生们了解到了理论层面,对于每一条法律在现实中的利用却没有交流,使得法学的学习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教学没有了它的最终目的。以上面相同的模式去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最高分都相同,但是在接受PPT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最低分中相差28分,平均分相差21分,这样的数据差距可见一斑。结果证明没有了互动,不了解讲台下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教学的重心而不是一种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便会使教学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把老师备课、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将教学的本质和重心丢在一边,应该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35) .

[2]岳格妮, 车乒.PPT多媒体课件在高校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利弊浅析[J].考试周刊, 2010 (9) .

浅谈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9

一、关于数学课件教学的优势

1. 课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用计算机加工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 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如动画) , 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 教师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机连接起来, 演示所组织的资料进行教学。例如, 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 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 造成了学生对其难以理解。课件教学, 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 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 利用软件功能, 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过程中, 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 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再如, 对于圆的概念的教学, 利用教学软件, 移动满足条件的点形成圆, 引导学生发现动点与定点的距离是一个定值。由于实验中圆可以随意变化, 学生很容易接受圆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使形与数有机结合, 把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 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2. 课件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现代数学教育更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课件的有力支持。例如, 在线段垂直平分线 (和角平分线) 的性质与判定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在垂直平分线上随机取不同的点, 展示这些点到两端点的线段长, 让学生就演示进行探究、交流并总结, 得出性质和判定定理。这样利用几何画板, 学生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 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 通过交流、讨论, 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 便捷的复习和测试。

复习课可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 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 图文并茂。测试时可以利用一些智能题库, 教师先调节好题型、题量、难度等, 就相关知识点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

4. 促进情感教育,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 教师依托课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将课本上的知识寓于实际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学会将“数学眼光”转向更为宽阔的生活时空, 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例如黄金分割点的教学中, 利用图片了解人体构造, 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人体如何才能更美”。这些课件相当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二、关于数学课件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伴随着课件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 这一教学的辅助手段呈现由“配角”取代“主角”地位的趋势, 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也降低了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1. 课件限制老师个性的发挥, 削弱了教师教学基本功。

完全由中学老师独立完成每一节课的课件制作是不现实的, 许多课件是直接来自于开发商和网络。一盘课件在手, 再也不需精心备课了,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面对基本一致的课件, 老师的个性难以展现,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 课堂变成“看片会”。

有些老师等同于解说员, 课堂也就好比是“看片会”, 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 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在屏幕上, 师生之间交流减少, 课堂失去互动, 失去沟通。在一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中, 用大量的例题来进行复习, 教学设想很好, 他把近二十题的典型例题制作在课件中, 以文本的形式不断展现在屏幕上。课堂上只见教师操纵鼠标使一个个红色的答案飞入题目中, 这样的课堂缺少有效的师生交流与沟通, 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有可能导致教学虚浮、花哨、不扎实。

所有的课件都不能完全涵盖教学的本质内容, 不能替代活生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课件制作太注重观赏性, 学生情绪激昂之余理论学习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老师也只能草草结束, 使得一些课堂教学显得虚浮、花哨、不扎实。

三、关于改进数学课件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充分认识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 引入课件教学不是为了娱乐学生, 而是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活跃思维, 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对现成的课件要大胆取舍, 留下本质的东西, 摒弃花哨、可有可无的部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而不能以课件作为教学的核心, 本末倒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2. 不能过分抬高课件的价值。

一堂好课并不能唯课件是从,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课堂本身, 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不能过分关注课件的效果, 而影响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

3. 正确使用课件。

课件信息含量很大, 很容易形成无重点现象。所采取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不宜过多,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采用的文字史料也不宜过多, 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在对课件讲解的过程中, 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过渡语句来连接课件页与页之间的间断, 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保持教学内容在他们头脑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留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做好笔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用不同的形象来展示重点, 并且要加以强调, 让学生明白教学的重难点。

综上所述, 采用课件教学, 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掌握课件教学的同时, 也不能放松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不能过度依赖课件。

参考文献

[1]李启光.中学课堂单纯课件教学弊端之我见[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09, (07) .

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篇10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了电脑的优势, 以图形、动画等元素为主, 以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课堂上充分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着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比传统教学方法更直观和灵活, 更有效果, 但若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认识, 反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特点

以电脑技术为核心, 收集声音、图像, 制作幻灯、动画、影视短片来辅助教学, 这就是多媒体教学, 例如:模型教具、电化教学、计算机等的辅助教学的综合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 提高了学生课上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为教师提供了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 也为学生的学习、智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优势

1. 拓展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 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微机室, 安装了黑马电子教室。这是一个广播教学软件, 该软件通过教师演示, 学生在自己的微机前可以很直接、很明白地接收各个知识点。在接收广播教学的过程当中, 哪个操作步骤看不明白或者跟不上随时都可以举手向教师提问, 这就能使那些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的学生用很短的时间领会到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 实现双向对话,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特网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 适当给学生留下作业, 自己完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有关第二天学习的资料, 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 在第二天上课前把前一天搜索到的资料带到课堂, 集思广益, 有目的地处理信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2. 更新教师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即教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而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 必将要求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期达到高效率教学。

我们学校有一个多功能语音室。在这里, 教师在前面播放广播, 每个学生座位前还有一个小的电脑屏幕, 与教师的内容同步。另外, 学生在整个课堂过程中, 遇到不理解的, 学生可以通过软件举手示意, 不打断教师的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讲完进度后不影响全体学生的情况下, 因材施教, 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让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来说, 这种方式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萌发、发展、完善的阶段, 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和传统教学比较起来, 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大优势, 但毕竟处于发展阶段, 利用不当,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1. 对于较大多数教师来说, 计算机水平低, 影响课件制作时间, 同时可能影响教学进度

现在制作教学课件时, 大部分教师用的是Powerpoint软件。这种软件对于初级计算机水平的教师来说, 掌握起来都有难度, 制作出来的课件会有很多缺点:简单、画面和教学内容不符等, 造成在教学过程流于僵化、呆板, 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

多媒体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熟悉教材, 根据教材编制出书面教学设计, 而且还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制作出与教材同步的电子教案, 这就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因此, 这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利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熟悉微机、掌握微机的各项操作步骤, 掌握制作课件的专用软件。对于现阶段各个学科教师来说, 计算机水平低, 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 计算机操作起来困难, 制作课件的速度不可恭维, 编制出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对课堂进度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2. 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 (化学、物理中的实验例外) , 尤其是语文, 当然, 有时也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片。语言是抽象的, 对于一些山水风景、人物的描绘, 却需要靠想象来丰富起来。多媒体教学中, 制作出来的课件模式化, 画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这也就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 会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趋于模式化, 这一点会制约学生的想象空间。

3. 学生的自制力也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一个因素

笔者授课时, 使用黑马电子教室进行教学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在我使用这个软件过程和从学生们的表现来看, 学生们的自制力也是制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个很大因素。我们在用电子教室时, 会先让学生们在学生机上打开这个软件, 当然, 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听话的,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坚持下来;很多调皮的学生会觉得这样没意思, 他们的做法就是重启计算机, 然后并不运行这个软件, 自由自在地“畅游”在计算机游戏中, 那么这个教学过程对于他来说就等于零, 他的掌握程度也就是零。

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 和电化教学手段 (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 有机地结合起来, 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 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篇11

一、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利用地图及模拟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中的抽象知识

地理學科具有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地理是生活中的地理,实践中的地理,由于高中教学的局限性,有些学校唯一的教具就是地球仪,一些地理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中的小演示或者小视频等,使一些学生很难将脑中想象的知识迎刃而解。例如,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这节涉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部分知识是好多地理教师最头疼的部分,难讲而且讲完之后很少有学生真正地明白,然而多媒体的视频就很形象、很生动地展现给大家,所以,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攻破难点知识,掌握重点知识。

2.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导课是上课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所以,多彩的导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多媒体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维持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例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时,导课时我裁剪了新版三国演义火烧上方谷片段的视频,虽然只有三四分钟,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多媒体可以及时反馈当堂知识,有利于学生集中交流

即时反馈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利用多媒体可以在课件后附加当堂练习,学生回答后,立即判断正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这样就增加了课堂训练的容量,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巩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误区

当然,现在存在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尤其是一些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原因就是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认识的

误区。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毕竟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多媒体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想要真正地把多媒体融入传统的地理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利用好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达到新课改的目的,这些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篇12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 生动的信息, 更高效的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仅利用鼠标就能投影出详尽生动的课堂信息, 即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 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省去大量板书的时间, 用以扩充知识量。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 利用其投影显示功能, 老师在单位课时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 缓解了当前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 让学生更加方便地学习。同时利用图片、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信息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 创设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教学环境, 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感知时间, 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使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相互促进, 相互强化, 让学生处于思维活动的积极状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 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猎取者。

(三) 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图形演示功能, 可以使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把复杂的事物简化, 把时间的过程缩短, 把空间的距离拉近, 把微观的事物放大, 把宏观的事物变小。这样, 教学内容由静变动, 由抽象变具体, 由模糊变直观, 降低了教学难度, 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利用不同色彩、图形标示更加容易突出重点。

二、多媒体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过分依赖、滥用多媒体课件, 忽视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 往往授课时, 教师一直都隐身在电脑后面, 其表情、动作很难表现出来, 其主导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二) 信息量过大转换过快。

多媒体教学信息较多, 授课速度较快, 教学的方式由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人灌”转换成多媒体教学中“电灌”, 许多学生上课只是被动地抄录屏幕上的课件, 并不知道哪些是笔记记录的重点, 下课后连讲授了什么内容都不很清楚, 感觉有点茫然, 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进行合理地分析、整合和存储。

(三) 简化学生自主认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系列现实经验与信息编码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和能力, 即语义编码、抽象概括和长时记忆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悖逆是省略了学生信息编码、编码转换的一些环节, 如一篇课文, 从作家创作作品, 到学生学习作品, 到学生模仿表达,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阅读接受信息编码, 信息编码转换成客观经验和图象, 客观经验和图象再转换成语言信息编码。但多媒体教学方式是直接由老师破译语言信息编码, 转换成图象和经验, 交由学生接受, 教师和媒体工具竟然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而学生在听课当中, 看似学到了知识, 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编码的物理模仿, 是一种短时记忆模式, 并没有进入常识编码以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特点及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我从管理学校多媒体设备的角度出发, 也和部分老师、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大家普遍认为:在日常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容易被学生吸收, 但容易造成大脑的疲劳, 重点不够突出, 互动性少, 如果要加强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必须和实践相结合, 从实例中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有鉴于此, 我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 提炼多媒体教学中的重。

在实际的教学中, 许多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所讲述的内容往往还是课本知识的照抄。而据我们的调查, 学生在学习时渴望知道知识的作用以及这些知识能够运用到哪里, 而不是书本知识的照搬、枯燥理论的讲述。因此, 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 仔细体会教学内容, 充分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 制作课件的时候, 提炼内容, 突出重点, 择重而讲, 结合实践而讲。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二) 把握多媒体教学中的度。

教学实践证明, 并非任何一门学科都适合多媒体教学, 要对教学内容、特点以及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 多媒体教学不适应于推导性和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 擅长于情景再现, 图形分解、演示图片和音像。若教学内容中逻辑推导占主要, 则不适合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适宜。而对于教学内容逻辑推导占次要的, 则适合于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 注重多媒体教学中的情。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一种机械记忆的过程, 而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则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 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因此老师在其教学活动中, 不能只注意认知活动, 忽视情感教育, 不能只注意理性意识的培养, 忽视感性能力的挖掘。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教育, 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总结

认知多媒体教学, 发现其中的问题。我们应努力利用好其优势, 摸索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 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希望老师在授课中更好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作用, 真正担负起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雷畅云.多媒体教学的探讨.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6.

[2]周锋, 关于多媒体教学创新的思考.教育技术, 2005, 06.

[3]龙毓.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与管理, 2005, 05.

上一篇:经营者义务下一篇:初中生语文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