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2024-08-21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精选12篇)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1

利用课件教学, 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近年来, 课件教学运用十分广泛,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在教学实践中, 不恰当地使用也会产生不少的问题。

一、关于数学课件教学的优势

1. 课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用计算机加工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 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如动画) , 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 教师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机连接起来, 演示所组织的资料进行教学。例如, 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 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 造成了学生对其难以理解。课件教学, 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三角形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 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 利用软件功能, 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过程中, 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 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再如, 对于圆的概念的教学, 利用教学软件, 移动满足条件的点形成圆, 引导学生发现动点与定点的距离是一个定值。由于实验中圆可以随意变化, 学生很容易接受圆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使形与数有机结合, 把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 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2. 课件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现代数学教育更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课件的有力支持。例如, 在线段垂直平分线 (和角平分线) 的性质与判定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在垂直平分线上随机取不同的点, 展示这些点到两端点的线段长, 让学生就演示进行探究、交流并总结, 得出性质和判定定理。这样利用几何画板, 学生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 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 通过交流、讨论, 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 便捷的复习和测试。

复习课可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 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 图文并茂。测试时可以利用一些智能题库, 教师先调节好题型、题量、难度等, 就相关知识点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

4. 促进情感教育,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 教师依托课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将课本上的知识寓于实际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学会将“数学眼光”转向更为宽阔的生活时空, 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例如黄金分割点的教学中, 利用图片了解人体构造, 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人体如何才能更美”。这些课件相当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二、关于数学课件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伴随着课件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 这一教学的辅助手段呈现由“配角”取代“主角”地位的趋势, 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也降低了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1. 课件限制老师个性的发挥, 削弱了教师教学基本功。

完全由中学老师独立完成每一节课的课件制作是不现实的, 许多课件是直接来自于开发商和网络。一盘课件在手, 再也不需精心备课了,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面对基本一致的课件, 老师的个性难以展现,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 课堂变成“看片会”。

有些老师等同于解说员, 课堂也就好比是“看片会”, 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 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在屏幕上, 师生之间交流减少, 课堂失去互动, 失去沟通。在一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中, 用大量的例题来进行复习, 教学设想很好, 他把近二十题的典型例题制作在课件中, 以文本的形式不断展现在屏幕上。课堂上只见教师操纵鼠标使一个个红色的答案飞入题目中, 这样的课堂缺少有效的师生交流与沟通, 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有可能导致教学虚浮、花哨、不扎实。

所有的课件都不能完全涵盖教学的本质内容, 不能替代活生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课件制作太注重观赏性, 学生情绪激昂之余理论学习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老师也只能草草结束, 使得一些课堂教学显得虚浮、花哨、不扎实。

三、关于改进数学课件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充分认识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 引入课件教学不是为了娱乐学生, 而是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活跃思维, 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对现成的课件要大胆取舍, 留下本质的东西, 摒弃花哨、可有可无的部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而不能以课件作为教学的核心, 本末倒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2. 不能过分抬高课件的价值。

一堂好课并不能唯课件是从,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课堂本身, 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不能过分关注课件的效果, 而影响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

3. 正确使用课件。

课件信息含量很大, 很容易形成无重点现象。所采取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不宜过多,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采用的文字史料也不宜过多, 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在对课件讲解的过程中, 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过渡语句来连接课件页与页之间的间断, 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保持教学内容在他们头脑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留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做好笔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用不同的形象来展示重点, 并且要加以强调, 让学生明白教学的重难点。

综上所述, 采用课件教学, 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掌握课件教学的同时, 也不能放松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不能过度依赖课件。

参考文献

[1]李启光.中学课堂单纯课件教学弊端之我见[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09, (07) .

[2]刘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新面貌[J].福建中学数学, 2005, (03) .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2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曹琪元(电话:0935-365216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媒体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由此可见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的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教育在此方面得天独厚,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课堂教学是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它可以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先进,多媒体技术也是有利有弊的。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技术为数学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多媒体教育技术正是有力地支持了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为数学实验提供了精美的舞台。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结构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个知识的简单传递过程;由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的心理过程,产生个人体验。比如,几何画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它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深层次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等探索研究性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形象,达到更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较多的主要在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和函数的图像教学中。

立体几何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于建立空间图形的概念,动画效果的设计与三维技术的运用,使得生活中的几何模型能在画面上生动的体现,其中的点、线、面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多角度,多视角,甚至走入模型内部去观察与认知,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企及的。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立体几何空间观念形成,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是传统课中无法比拟的。如:“平面”及“平面的性质”它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利用动画效果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平面”是无限延展的。又如“三垂线定理”,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与展示,使学生容易看到三垂线的关系并在脑海中想象出“三垂线”的立体图形,加深对“三垂线定理”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传统的解析几何教学存在两大问题:图形的准确性与运动性,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支持,如运用几何画板与FLASH技术,能形象地展现运动点的轨迹,让学生生动地感受点的运动规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中无法达到的境界,也让教师在原来口头与笔端无法表现的东西得以展示。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利用几何画板,选定坐标轴(显示网格),利用动画效果作出三角函数y=sinx的图像,由此通过平移、压缩等变换,产生y=Asin(ωx+Ф)的图像,便能清楚看到所需解决问题的结果,总结解法规律。用几何画板工具来解决曲线的参数方程问题(圆、椭圆)就更显示其优势所在了。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理解,通过几何画板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从中去发现并抽象出其本质属性,深刻理解基本轨迹的定义。

学生进入高中总感到“函数”是难学的,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学会用函数图像来帮助理解与掌握,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作出函数的图形,显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函数的概念。通过几何画板操作,清楚看到点与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极易发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这为函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过去可想而难及的问题变为现实,使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得以高效的突破,真正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扩大化或缩小化,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师和学生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知识。因此,哪些数学内容可以有效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目前是我们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独霸”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不但替代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教学中的闪光点,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而多媒体却往往无法加到教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

2、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过多扰乱学生注意力。电子教案上过多的声音效果和插画,往往会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比较匮乏,致使大部分课件制作单一,缺乏创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作课件需要老师具备相关的软件知识,对老师的水平要求比较高,而有些课件制作起来非常麻烦,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而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而经常制作高标准的课件也不可能,往往感觉得不偿失。为了省事,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网络搜索可用的课件,但大部分课件虽然制作非常精美,但内容或过偏或过难,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愿望,致使有些同学发出“看了没用”的感慨,尤其将那些不擅长图像与文字之间转换表达方式的学生置于不利地位。

4、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限制。利用多媒体必须到多媒体教室,而多媒体教室往往窗户要遮光,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造成很强的刺激,特别是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长时间看着银幕,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三、如何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呢?

1、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多媒体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就如我们在通过多媒体演示函数y=sinx的图像的作法后,学生并没有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让学生利用“五点作图法”独立作图时,许多学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多媒体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教学要注意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情感优势,用心与学生交流。“言传身教”,教学除了知识、能力目标外,情感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一面要操作电脑,一面要组织教学,老师关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削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对会少一些,所以上课时老师要提醒自己注意教学中情意目标。如:授课时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要多走到学生中去,多用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取代传统教学中语言描绘、手势比划、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4、多媒体和黑板要充分结合。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

5、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同样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同时课件制作应注意简洁,勿浮躁,以免影响学生注意力。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真正的学习不是老师教什么学什么,而是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个辅助。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手段,那又是对教师教学的辅助,其价值和意义又在其次了。但是,教师能有多种教学方式选择,自然会加强其辅助性,对学生理论上是有意义的。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多媒体;利弊;见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88-01

一、高中政治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的使用目的不明确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一方面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所授章节的特点,也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开始盲目的进行使用,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只在开头或结尾上有点画面,只是在形式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其实质还是传统教学,没有进行突破和创新,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会很好。

2.教学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

多媒体提供的信息则不受时空的限制,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片等,可以扩大学生们的信息量。但是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加快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例如有部分课件文字量太大,文字的背景和字体的颜色区分度不大,过于花哨,让人看了费劲,结果极大的信息量让学生头昏目眩。对于这些知识的传播,学生很难进行知识的接受,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建立。

3.过分使用多媒体课件,淡化了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由于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只顾着去调解电教画面、鼠标、图片等,忽略了传统教学“人——人”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只顾着去看展示的画面和知识,缺少了和老师进行互动的意识,把优良的传统教学模式淡忘了,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其缺点,在有效的时间给学生带来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

二、多媒体课件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分析

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会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视听复合式的媒体进行教学,其新颖、直观和内容丰富,同时也可以节省教师的很多教学时间。例如在教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关内容时,笔者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引入“焦点访谈”中的时事内容,并且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笔者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现我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紧接着笔者引领学生们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得抽象的概念能具体化,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学生能借助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资源,再通过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可以很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服务于实际的生活当中,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态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巧用视频,能够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在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选和巧用一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并且贴近现实生活的实际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视频,可以很好地促动学生们的神经,对促进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笔者在教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内容的时候,插播一些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始末》片段的视频,并且向学生们分析“7·5”事件是境外分裂势力有组织的一次阴谋策划,境内一小部分人实施的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给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因此,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抵制和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安康;共同促进56个民族的繁荣富强。

4.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因此比如在教授“邓小平理论”时,可以适当地拓宽一些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知识点,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健康;再结合最近播放的《邓小平》等系列电影剧等,这一些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一些内容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再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学生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优良的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巧妙结合,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尽量避免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共同为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服务。

总而言之,尽管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可见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教学的倡导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兴趣,让多媒体课件日益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镇云.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12).

[2]刘东兰.在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09(08).

[3]丁丽霞.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年20期.

[4]郑香兰,孙作礼.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3年01期.

浅谈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4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新颖, 能督促教师接受新的知识

传统教学工具是一本教本、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 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我”说的就是实用的, 没有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更换新知识的欲望。多媒体的出现, 引导督促教师去开发研究新的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的老化, 将会主动的去学习。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能督促教师利用各种资源, 会利用网络资源将课件做的有声有色, 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到知识领域的宽广,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2. 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形象,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以其本身的直观形象性特点而具备了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它会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使课堂生动活泼, 并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创设的特有情境之中, 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视听感官作用, 产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很自然地步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一些比较困难和抽象的科学概念正越来越多地被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描述,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既直观形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丰富, 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 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 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 变感性为理性, 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传统教学光从语言上讲, 如何如何, 对于学生而言的确理解上会存在困难, 试着借助多媒体技术, 先听声音, 然后看图片、动画甚至影片, 创造一些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 学生进入了意境, 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 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这样教学的重难点不难突出。

4. 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大量运用相应地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现在我们都采用了新教材, 学生也许还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教材的信息量也不少, 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 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 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弊端

1. 根据需要, 适时、适量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 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 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作用。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事实上, 任何教学媒体有其所长, 亦有其所短。尽管多媒体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幻灯片的静态展示功能和实景放大功能, 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 都有其良好的教学功能, 有的甚至是计算机完全不能替代的。所以,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优化教学。

2. 多媒体课件过于时髦热闹, 反而冲淡教学效果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如果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美妙的音乐、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 看起来热闹、新颖, 让学生大开了眼界, 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提高。

3. 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间长, 会影响教学进度

农村教师水平有限, 一般的教师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 或者只掌握一种制作方式, 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仅输入文字还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电影画面;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 而且还要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因此, 教师熟悉内容不只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环节, 而熟悉计算机各项功能成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前提, 但对于现在的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 就有着一定的难度。他们编制多媒体课件的速度可能稍慢些, 编制的效果也可能不能尽如心意。这样就会影响教学的进度。

综上所述, 我们应正确、辩证地对待多媒体课件教学,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使多媒体课件教学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摘要:就在当前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 能给教学带来新的理念的同时, 也暴露了微小的弊端。在管理多媒体教室过程中, 聆听了很多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课, 总结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可贵价值和存在的一些弊端。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5

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目的探索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析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结果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可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一些局限性.结论尽管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许多优势,但也有一些弊端.只有扬长避短,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申雁 Shen Yan 作者单位: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山西,临汾,04100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7(14)分类号:G431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儿科护理学教学 应用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80-01

一、引言

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让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饱满,历史课堂的氛围也随之“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与操作不当的情况,这就导致多媒体课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教学效益。本文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利弊展开如下几点论述。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又能为历史的课堂教学增添色彩,多媒体技术教学还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使课堂效率的不断提升。

1.突破时空限制,加深理解与记忆。历史学科的很多内容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到陌生,有些知识点用平白的语言描述很难讲清楚,再加上历史课中的重难点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既能增强知识点的动态感,又能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相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课前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授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汉代造纸过程的视频、展示地动仪等,这样就将平面的文字叙述立体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根据视频的播放,笔者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授,既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又能突破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理性认识,既能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又能加深学生对秦汉时文化的昌盛有一个较为深层次的理解。

2.由“填鸭式”到“图片式”,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我们在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为了更加突出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为学生呈现《十送红军》的相关视频,并且伴随音乐的奏响,这样既能让学生欣赏音乐,又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产生一些疑问: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也是本节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视频的播放再加上音乐的伴奏,教师在顺势地引出本节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能够间接地突出本节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教师在加以适当的引导,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不仅是教师的专利,同样也是学生进行查找知识、自主性学习的专利。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也能够促使学生间进行更好地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另外,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后,还能够促使学生自动结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资料查阅,自主地去探究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和视野范围,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三、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华而不实的话,把原本热闹的师生互动、清晰明了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变成了操作鼠标和演示课件的教学模式,信息的大量化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长此以久,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不良的后果。

1.课堂的教学还是“满堂灌”的模式。新课改理念批评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是,使用多媒体手段后,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能够做到一切,于是,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从而忽略了教师应起的作用,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随之减少,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不是我们追求的,同样的,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很不理想,最终的结果将导致由传统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这都是不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的。

2.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有些教师放映的课件是没有经过自己修改的,他们直接从网上下载,直接使用。这样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提高历史知识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是让学生无形中产生抵触的心理,甚至更厌烦历史课,自然地,高效率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

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其他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既能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样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没有缺点,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从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合理把握;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科学性,真正地促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并且恰到好处。这也是我们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巧梅.认知建构 活动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一次学科活动的课例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年04期

[2]宋书林.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兼谈《近代文化》(一)的教学[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07)

[3]郑建群.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及其运用技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0)

[4牛仁文.浅析新课改下的历史有效高效教学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7

多媒体进入了数学教学的课堂, 使多年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多姿多彩。

(一)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多媒体课件走进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使得过去沉默的课堂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 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几何的相关内容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够将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几何中的图形平移、翻折、旋转等相关的运动清晰直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也能够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 并且适用于函数问题和应用问题等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就能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也由传统教学中的以听教师讲课为主, 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 他们也能在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接受新知识的洗礼,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又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巧设质疑, 拓展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 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 我在教学“函数的概念”的相关内容时, 就是设计的问题情境, 先问学生, 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制造问题悬念, 让学生进行质疑, 等学生回答后, 再从多媒体课件中调出函数的图像式、图表式以及解析式等, 一一地罗列在学生的面前, 这时, 很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能够豁然开朗了, 他们的求知欲望也随之高涨起来, 思路开阔。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通过各种图像、视频和声音的演示等,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 在有限的时间里, 教学效率的高效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 教师仅凭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 耗时多且效率低, 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知识的话, 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教师传授相关的内容和知识, 学生也能在有效的时间接触更多的知识,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 既节约时间,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多媒体课件也不例外。过度或者不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则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同样,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 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交流, 减少了双方间的互动, 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机灌”

课堂这个大舞台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间良好互动的过程, 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很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件的演示和解说上, 学生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上, 学生上课就象看电影一样, 只看屏幕, 不看教师, 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减少了, 长此以往, 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 多媒体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 不能完全依靠它。

(二) 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 只重视演示的现象, 说明相关知识的问题点, 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忽视了问题的揭示过程

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 只注重问题的演示过程, 没有罗列出具体的数学方法和贯穿相关的数学思想, 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模仿做题, 并没有掌握解题的具体方法。这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最大弊端, 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果也适得其反。

因此, 要想充分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相结合, 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点, 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

总而言之, 数学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设计, 要符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 同时还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发展和掌握。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与教学理念,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宁干.浅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 2010 (9) .

[2]熊才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培兵.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学课堂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 (2) .

[4]潘敬贞.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24) .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利弊与应用策略 篇8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问题

专业课教师都纷纷制作教学课件, 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但也出现一些问题, 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率, 反而产生负效应。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 对课件内容不甄选, 事倍功半。有的教师过于强调教学课件的作用, 片面扩大了课件的适用范围, 为做课件而做课件, 对课件内容不做优选。例如,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教具演示或学生操作直接完成, 若改为动画演示, 加大了教学成本, 也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趣。一些教师喜欢把教学流程制成课件, 取代板书, 课上只需手指点击播放即可。但这样缺少了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的过程, 没有了思维推导过程, 学生会感到印象不深, 思路没有打开, 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训练, 对新知识囫囵吞枣, 不知其味。如此的教学“改革”非但没有推动教学效益的提升, 相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同程度地造成学习障碍。

第二, 课件设计简单, 实用价值不高。许多教师的课件其实就是教材内容的翻版, 简单地把讲授的要点复制、粘贴到课件上。名义上是运用现代教学教育技术手段, 实质上只用了一块电子黑板, 新瓶装老酒, 毫无意义。这样的课件只是屏幕上有题目和要求, 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收效甚低, 有悖于教学技术改革初衷, 而且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以及独创精神的培养, 负面影响很大。

第三, 偏离主题, 课件制作过于形式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是声画俱备, 教师对画面适当地进行处理, 加以装饰, 有利于调节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有的课件过于注重形式的装饰, 画面炫目闪烁, 声音动感十足, 舍本求末,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原本应该流畅的教学过程, 影响教学主题的切入。片面追求形式, 最终会导致脱离实际的教学目标, 影响教学实效性。

二运用教学课件的策略

课件教学作为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 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 在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业绩”, 技工学校的各专业都普遍应用。鉴于以上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把握好应用策略, 以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为根本, 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一, 提高课件制作的培训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在普遍应用, 然而大多数老教师不能熟练运用Power Point、Authorware、Frontpage等制作软件, 因此要求学校定期组织培训, 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 培训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 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学习基础, 提供不同的培训素材。教师本身要通过学习, 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 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主要方法, 熟练使用各种制作工具。培训要对教师进行跟进指导, 收集反馈信息, 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课件教学。

第二,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一定要讲究使用的适宜性。既不是所有学科的内容都有必要做成课件, 更不是所有学科教学都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因课制宜,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定制”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形成互补, 扬长避短, 一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根本。

例如, 曲线的轨迹形成一课, 还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铁碳合金等教学内容, 讲授比较抽象和鲜见的现象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恰到好处地呈现物体运动的轨迹、金属的热处理概念等, 便于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动画演示, 直观了解现象发生的过程, 理解操作原理, 在接受视觉刺激的同时,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 多媒体课件教学重在创造性。多媒体课件方便、实用, 效果显著, 是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好帮手, 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其主要价值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为满足学生主体学习需要服务的。另外, 教学课件都是教师在课前完成, 预设性很强, 而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艺术, 会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与策略而各有特色, 也会因时因势发生变化, 教师要灵活运用, 切不可本末倒置, 也不能把课件仅作为一个静态呈现教学内容的工具, 更应该强调教师学识、素养和教学智慧的展示,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呼应。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应关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即利用课件无限的创作空间, 运用其最擅长的优势,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握好兴趣激发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兴奋点的切入等。

显而易见, 多媒体教学课件强大优势的发挥, 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巧妙设计和精心制作, 关键在于课堂上得体合理的使用, 能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切不可把课件作为教学改革的道具, 沦为紧跟潮流的摆设和点缀, 这样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益, 产生负面影响。

多媒体课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专业课教师在制作、使用课件过程中, 要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 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教学课件成为常用的教学工具。但在课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9

1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利

1.1 多媒体教学能设置愉快的教学环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教学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一般学生大都不喜欢数学, 我们认为, 多媒体可以为数学课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 运用多媒体这一新的学习方式, 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特点, 同时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 学生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用手操作, 其所营造的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 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通过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激发他们的兴趣, 活跃他们的思维, 增进他们的理解, 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1.2 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静态分析, 他们对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问题往往感到困惑。多媒体计算机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 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 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缩短数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有利于顺利突破教学难点。例如立体几何与空间解析几何中的一些定义、定理, 导数的几何意义, 定积分的以直代曲等, 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教学效果也肯定会好。

1.3 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育空间

电教手段的最大优点是教学交互性强, 操作界面丰富活泼, 易切割组合, 形成新的知识版块。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较强烈的形象思维的优势,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形象因素, 比如图文并茂、人机交互等, 选取能够快速展示形象教材的多种信息传播手段,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清晰度高的优势, 用它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感性认识。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键盘, 自学、提问、作业, 并得到计算机的及时反馈。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记, 而是通过动手操作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在“做”中“听、读、思、创”, 弥补了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作图, 可使教师从计算、描点、绘图、讲解等烦琐的教学程序中解放出来。只需操作鼠标、控制软件运行便可使过程展示的清清楚楚, 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2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弊端

2.1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多数教师在利用数学CAI时, 只重视它的工具性功能, 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技术化, 而忽视教学的人性化, 使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距离越来越远。大多数课堂上, 计算机的作用只相当于一个放像机, 辅助教师讲解演示;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容量大,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快速出题、快速解答、快速评价反馈等功能, 但是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没有发挥作用, 学生还是看着大屏幕听教师讲,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更有甚者, 教师代替学生解答, 把本来应该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的练习内容制成课件, 用于演示播放。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 殊不知教师的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 剥夺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减少了学生自主的活动, 压抑了学生解题灵感。

2.2 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 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 降低难度, 突破难点, 但是, 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 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 简单地再现出来, 忽视了揭示思维过程, 那么,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 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发挥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2.3 造成了课堂的公式化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顿悟, 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出色。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听得如痴如醉, 甚至于眉飞色舞, 喜形于色, 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 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纵观教育名家的教学实践, 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不断优化重组, 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受信息, 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 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 学生眼不离屏幕, 这样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和课堂上的“人气”。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或是非问, 或选择问, 或填空问, 或自问自答, 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 仓促地回答问题, 或置之不理, 或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 或不置可否, ……这样的课很容易让人产生“作秀”的感觉。

再说, 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事先做好的, 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灵活掌握进程, 调整方法。而数学教学的一个很大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有时的解题思维是课前教师所不能预见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 上课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 教师临时改变策略, 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 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 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 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一般情况下, 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教学, 不应只是教师在教, 它应该是一个互动互学的过程。因此,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往往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3 对策与建议

3.1 让多媒体与黑板“和平共处”

曾几何时, 在课堂中红极了几个世纪的黑板变成了白板。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公开课的老师将整个设计好的课件一步步的演示下来, 包括文字板书。整堂课下来, 黑板不见一字, 觉得这样上课够现代化, 于是乎此种方式变成了上公开课的典范。其实, 黑板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板书的过程, 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而课件演示后, 前面的内容随即就被后面的内容覆盖, 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只有让作为传统教学工具的黑板与多媒体“和平共处”, 才能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3.2 让多媒体成为“家常菜”

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非易事, 不少学校往往有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堂公开课, 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 方才磨出一个课件, 而在平时教学中只能敬而远之。其实,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一是资源共享, 群策群力。发动同行分工制作, 减轻每位教师的制作任务。二是给课件减肥, 抓住重点难点, 不要面面俱到。三是采取“拿来主义”。购买一些课件, 进行重新组合与加工。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多媒体“公开课现形, 随堂课匿迹”的现象, 使多媒体成为教学中的“家常菜”。

3.3 让多媒体充当教师的配角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既是导演, 又是演员。教学中,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 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 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 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 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单纯地操纵电脑, 这样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携带随身麦克风, 电子教鞭, 适当走动, 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 调动课堂气氛。计算机的演示只能帮助学生思考, 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教师应当结合计算机的演示, 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 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课件只能是配角, 只是一种工具。

3.4 让多媒体用其所需

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些可以由教师讲清楚, 由其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就没必要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例如例题、习题的讲解板书在黑板上, 可让学生对思维过程有更深刻的印象, 效果会更好。当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突破难点, 而利用多媒体能达到目的, 我们就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有关函数性质的研究、空间图形的研究等, 不妨考虑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防止为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教师设计课件, 不要只注重外在形式, 应注重实效, 应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注意力规律, 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它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好处是能设置愉快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能拓展教育空间等。但也带来很多不足, 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造成了课堂的公式化。本文针对这些现象,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逸群.《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产权法》[M].高等教育出版, 1999年

[2]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 2003 (12)

[3]倪海燕.关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03 (5)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小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才能产生主观学习的意愿, 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 在“玩”中学、“乐”中获取知识, 体验新知。

(一)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和“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的一个重点知识之一, 如果单纯地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讲解的话, 不利于学生理解的透彻, 这个时候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把这个过程演示得非常清楚。1.笔者在屏幕上展示出颜色鲜艳直径不同的三个圆。2.再在圆周上闪动一个色彩鲜明的点, 作为起点。3.这三个圆开始同时一起滚动一周, 得到三个不同长度的圆周长,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同时, 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扩大数学信息传输量, 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多媒体能够展示动态的效果, 利用动画将数学现象引入教学中, 然后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问题。例如, 在教学“对称图形”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如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知了、蜜蜂;有植物的, 如不同形状的叶子、向日葵、花朵;通过多媒体课件用课件播放视频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将文字教材变成图文声像的学习情境, 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 更加富有动态感、生动活泼, 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突破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集一身的一门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多媒体课件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 让小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学习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 进而化解教学的难点,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

(一)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有很多构成元素,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元素的变色、闪烁、音效等效果来突出学习的重难点, 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讲解“认识长方形周长与面积”时, 教师可以将长方形先以线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说出线的长度, 再以flash的形式将线慢慢围成一个长方形, 进而再利用闪烁的效果在长边闪烁两次,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抓住了解决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点, 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从而达到良好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 有利于突破思维障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时期, 而有的数学知识有比较抽象、枯燥, 难于理解, 这种教学使得数学知识变抽象为直观, 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 (或圆柱体积) ”时, 笔者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性教学, 首先先分成较少的份数, 然后再分成更多的份数, 让学生逐步进行比较, 从视觉上、理论上都能接受这一极限的思想, 感受其中的变化的过程, 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更直观地去理解学习的重难点, 只有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才可以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作用, 在形象生动的画面情景教学中, 学生轻松愉快地探索相关的知识。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 取代板书, 主次不分

信息技术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 只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视觉上的暂留, 学生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容易造成教师牵着学生思路走, 把“人灌”变成“机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也成为僵化的课件放映员, 其结果肯定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 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交流, 不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情感的培养

目前很多教师教学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 传统丰富的教学资源被多媒体代之表现, 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依赖, 降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不利于师生间平等地进行交流, 进而就会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 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密切结合, 避免多媒体课件的不足,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 教师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 尽量避免多媒体课件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弊端, 扬长避短, 有效地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相结合, 共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04) .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 进课堂 初中数学 利弊分析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大幕拉开的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但和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同样存在利弊两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一一分析其有利与有弊的方面,探讨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多媒体的普及和推广力度的加大,多媒体进入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势不可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堂后,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我们发现它不仅丰富数学教学的教学手段、减轻老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可以通过借助现代网络的海量信息,进一步拓展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兴起,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 “多媒体进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分析

1.1 “多媒体进课堂”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进课堂具有强劲的优势,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媒体进课堂”的逼真的声响效果、动态画面、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1.2 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是连接小学和高中内容的桥梁,在这一阶段要学习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也不易学,教师不易教。尤其是初中数学开始接触几何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独特的优势,借助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分阶段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立体感与动态感,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数学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 多媒体进课堂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自我突破

传统教学模式下,历经几代教师的积淀,初中数学教学有了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无疑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讲是利弊共存。利的一方面是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稳中略有提高,弊的一面则是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性,缺乏创新,。多媒体进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初中数学教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进课堂对众多数学教师而言,必须突破运用多媒体手段上的瓶颈,才能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契合,受学生欢迎,进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进课堂之“弊”分析

2.1 教师与学生的依赖性

自从我校实施多媒体进课堂,数学老师常常使用多媒体上数学课,由于省了书,课堂容量增大、趣味性强,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可以说火热朝天。由此出现了教师与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现象。一方面,教师通过制作课件,使以往的重点、难点和抽象的概念讲解变得简单,长此以往,教师更乐意用课件的展示来替代教学中的“导”之作用,使多媒体成为主导,教师的讲解成为辅助。另一方面,学生在一次次的数学课堂中,有了多姿多彩的课件,一次次的强化,特别是通过翻看课件,可以很快地看到结果,使学生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去做演算,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脆弱,学生的数学水平没有得到真正锻炼。很显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旦出现依赖性,将使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初中教学之“弊”。

2.2 教学环境的不利变化

多媒体的使用为初中数学教学创设一个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在我校,多媒体进课堂后,我校的数学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研究教材,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查找课件、制作或选择课件上。到了课堂,教师所做最多的事情也是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偶尔老师指点一两句。以往那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无疑会减少,教师成了一名课件的播放员与解说员。与此同时,在这种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感觉是看了45分钟的电影不是在上数学课。这样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被计算机替代,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难以生成,学生积极的发言也在连续的放映中逐步减少,数学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2.3 教师自身多媒体技术低的负面影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众多数学的专业软件也为数学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多种的选择。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尽管多媒体进入课堂是事实,但据我了解,数学老师对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在一个层次很低的初级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对多媒体与计算机的应用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PPT一直是我们学校数学老师制作的主要软件,而会使用初中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数学教师屈指可数,那些更为有效也更为专业的数学软件的应用更不用说。教师多媒体技术低,使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甚至粗制滥造现象,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没有给数学课堂带来好处,反而使传统教学的优势也丧失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伤害非常大。

3 结束语

数学课件教学的利弊 篇12

1人文社科的含义

人文社科,顾名思义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称。人文科学,相比于神学来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指为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学问,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在狭义上被定义为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等。社会科学,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既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其中有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钻研和写述所有社会现象和其特有的发展规律。

就两者对比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角度上划分,人文科学偏重于研究意识、观念、精神、情感的精神文化生化即主观的,其涵盖的学科有: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等;社会科学则重点在于具体个人及主观世界的客观认识,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就是以精神层面以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于以意义的分析和诠释的方式来证实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社会科学是以社会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于以科学逻辑的验证方法来证实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它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有了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2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色

人文社科类,其实狭义上说它的重点是人。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的。对于精神和观念领域的研究即人文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主观性、感受性、丰富多样性,而社会科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事实性、不可变形、单一性。例如说,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是大自然或者是古往今来先辈们约定俗成的客观真理,对于这样的科学而言除非理据够充分,必须得严格去遵守;例如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和认识,没有一定的定义和要求,主要是仁者见仁。这样的学科对于个人的感受、感觉、情感和精神要求比较高。不难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具特点而且占据的特色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点。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体,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和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的特点,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从逻辑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从自然到人文,人文社科包含了宇宙所有,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大到没有什么它不包括,不含有,不内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文社科类又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所以它的可感受性,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人文科学,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精神、感觉、情感的变化,社会科学,因为自古以来存在或者被总结,它也是可触摸,可验证,可实践的。所以,人文社科类更多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发挥到它的最大效用,人文社科类更注重于个人感受和实践性。在学习美学的时候,个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学习法学的时候,学习者对于法律在社会实际中的运用应该是最重要的。

二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色及缺陷

PPT是Power Point办公软件的缩写形式,它主要用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和展示。传统的使用方法中基本上都带有文字说明解释的。文字教材与幻灯片也就是PPT文字内容相一致的来进行教学演说。这是电子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这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方便,而且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PPT,字体一致,排版程序化,多彩丰富的内容和图片,原来定格的图片、声音、图形可以灵活的变化在可见之中;多种播放方式的使用,是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所代替不了的。因为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的汉字不仅仅局限于笔上。PPT中的文字变化万千,颜色、大小、字体的随意转换,使得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有所提高。图片、声音等在PPT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美学教育中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提供直接客观的观察与感受,这样做可以更形象生动。但是,正是因为功能多样化,使得教学与PPT之间存在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图片的丰富,视频、音频的加入,学生们更加注重这些直观的多彩的内容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课题和内容,如果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使得它的知识层面的获取率大大降低,内容和理论的传授率降低。

教学的过程重点在于师生的互动,PPT的出现虽然让学生们更直观生动的看到教学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互动。教师们只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着键盘鼠标,而学生们只是在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五彩缤纷的图文,省去了思考提问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有的只是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老师念着课本,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这样的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的成果微乎甚微。PPT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很少有教师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如同放电影一般的课件流程,对于一些公式的推进以及运算过程的推导没有了生气,死气沉沉的放在一张张课件中,学生只是在看的过程中理解,课后往往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惜牺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味的只注重形式上的丰富性,忽略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本学科应有的风格,使用夸张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虚假的课件,这样的行为做法实在不是教学课件进入教育界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加入,教师节省了板书,画图的备课时间,其实在实际中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为了能更全面更具体的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课件插件,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加快课程教学的速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短时间内传授如此之多的知识,难免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

三PPT多媒体课件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与先前的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较,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课时时间浪费,增加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文科学,在意注重个人情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们个人的情感、感觉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和认识,而这些认识可以基于先哲们给予的指引。没有先哲们的指引,我们现如今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先哲们的理论是丰富的大量的,如果仅靠教师的板书和教材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便提供了这么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信息包容量大,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的缩短了与先哲们的理论的距离感,不仅能在仅有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思想和真理,而且能够更直观和形象,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无疑给了师生们一个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充分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就语言学教学来看,单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因为环境文化的不相同以及个人的认识差异,添加了课程课件教学,音频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异地文化和口音,有了更强的感官刺激,就能够更加详尽的进行语言的学习。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以咸阳师院教学课堂为调查对象,在艺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中,对于同一节课程其中一个班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另一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进行7天之后对两个班进行试卷考查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多了13分,最高分相差5分,最低分相差20分之多。可见在教学中PPT多媒体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不足,甚至阻碍和降低教学质量。强大的信息量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面。但是,因为信息量的巨大在仅有的课时中,学生们的接受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无法记住课时中传授的所有的知识点。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做笔记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愈少,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一问一答。比如说法学,法律的应用应该是最实际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似乎有了一纸空文的意思,学生们了解到了理论层面,对于每一条法律在现实中的利用却没有交流,使得法学的学习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教学没有了它的最终目的。以上面相同的模式去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最高分都相同,但是在接受PPT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最低分中相差28分,平均分相差21分,这样的数据差距可见一斑。结果证明没有了互动,不了解讲台下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教学的重心而不是一种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便会使教学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把老师备课、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将教学的本质和重心丢在一边,应该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35) .

[2]岳格妮, 车乒.PPT多媒体课件在高校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利弊浅析[J].考试周刊, 2010 (9) .

上一篇:自润滑材料下一篇:层次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