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或诗歌传播媒体

2024-05-15

诗歌或诗歌传播媒体(共9篇)

诗歌或诗歌传播媒体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数字杂志报纸, 手机短信, 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 在新的媒介刺激下, 文学找到了新的存在场域。电子杂志订阅量的攀升, 文学门户网站的勃兴, 网络作家的持续走俏, 网络小说点击量的一路看涨, 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传统文学与专业作家在当下的衰落与边缘化, 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便捷多元化的新文学场。然而另一方面, 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问题, 开放的网络场域降低了文学的门槛, 在扩大文学影响的同时不免造成网络文学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 加大了读者的甄别与阅读负担。诗歌作为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 在新媒体语境中, 也面临着它的困境与机遇。

一、诗意的栖居:网络诗歌的勃兴

诗人西川曾指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环境大大不同于80年代。社会生活表面的多样性, 实现个人价值表面上的多种可能性, 使大众的心态远离了诗歌的语言节奏。”这些因素造成了诗歌时代的远离, 诗歌刊物与诗歌读者锐减, 诗歌逐渐淡出了大众的生活和视野, 成为精英的专属。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进步, 给诗歌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网络写作带给诗人充分的自由。进入新媒体时代, 网络的开放性, 大大降低了文学的门槛, 带来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与普泛化。而网络环境去除中心的特殊作用, 也有力地消解了官方刊物的话语霸权, 带来一种非功利的纯粹情感的抒发, 从而成全了诗人的自由精神, 保障了诗歌品格的独立性。在各大开放的文学门户网站中, 例如榕树下, 起点文学等等, 每一个喜爱诗歌的普通民众, 都可以有感而发, 诉诸文字, 发出自己内心的吟唱, 成为写诗的人, 而这种缘情而至的自由书写, 恰恰是诗歌最本真的要求。

新媒体为诗歌的流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 为诗歌的鉴赏批评提供便利。在传统媒体中, 期刊出版的周期性, 使得诗人与读者始终处在相对割裂的状态, 读者的感受无法直接反馈给作者, 于是这种心灵的感应很多时候是单向的。新媒体的出现, 便成全了这种交流, 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 新媒体保障了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力, 它放大了民众的声音, 削弱了官方的话语霸权。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表达自己对于一首诗歌的感受, 认识与理解, 直接的与作品交流, 与作者交流, 与其他读者交流, 从而在自由意识的碰撞中, 交汇出一首诗歌更加深广的意义。

显然, 新媒体的出现给诗歌提供了更加诗意的栖居环境, 带来了网络诗歌的勃兴。早期的网络诗歌, 作为部分板块存在于高校的BBS, 信息网站, 以及文学专门网站中, 如北京大学的“未名站”, 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 搜狐文化板块下的“文学诗歌”, 以及红袖添香中的诗歌部分等等。发展到今天, 网络诗歌已经有许多运作机制相对成熟的专门网站, 像“诗歌在线”, “界限”, “中国网络诗歌”等等。网络诗歌的走俏也引起一些纸质媒体的关注, 《诗刊》等诗歌经典刊物也逐渐开始在网络诗歌中寻找着新鲜的血液。

二、喧哗与躁动:网络诗歌的焦虑

尼尔·波兹曼曾提出“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 尖锐地指出真理从来不能毫无修饰的出现, 它总要穿着某些外衣, 曾经是印刷文字, 后来是电视媒介。如今, 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新媒介承担了这一任务。而诚如他所言, 每一种思想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平衡, 有得必有失。新媒介的产生带来了诗歌的再度勃兴, 也造成了网络诗歌的喧哗与躁动。

一方面, 网络创作的低门槛无门槛状态, 造成网络诗歌创作的随意性, 降低了网络诗歌的质量。一些学者指出, “作者急于发表自己的诗作, 可能产生大量的低劣之作”。首先, 网络诗歌的创作者大多是写作经验并不丰富的诗人, 他们依靠网络随意发表自己的练习之作, 甚至于诗歌修改的过程也会发表出来, 拉低了整个网络诗歌的创作档次。其次, 毫无规范限制的网络创作, 也会招来别有动机的创作者, 一些道德情感低劣的诗作趁虚而入, 加剧了网络环境的复杂与混乱。

另一方面, 网络诗歌创作的随意性也带来了欣赏评价过程的混乱。首先, 大量低质量作品的堆积, 使得读者在阅读前必须花费额外的精力进行大浪淘沙式的筛选鉴别, 这违背了新媒体快捷的初衷。读者的信任与兴趣也会削弱消解, 最终会影响到网络诗歌的长远发展。其次, 网络平台给了读者话语权, 但是却没能保证这种话语权的有效使用。由于批判者大多是普通民众, 批判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 使得批判的再创造意义大打折扣, 网络即时的反馈功能也受到削弱。

新媒体对于当代诗歌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当代诗歌带来重重挑战。如何提高网络诗歌的整体质量, 如何规范读者的评价体系, 如何确保网络环境的客观和谐……这些问题关系着整个网络诗歌甚至是当代诗歌的未来。

三、诗人的使命:网络诗歌的未来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将普遍技术化的“世界时代”标识为“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 而处身于此黑暗中的人类总体正在经受着“世界历史”的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贫困的时代里诗人何为”?诗人荷尔德林的追问在今天更值得思考, 在现代的新媒体时代的复杂环境下, 诗人何为, 诗歌何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与践行, 恰恰是当代诗人的追求与使命。

诗人严力曾说“任何一种载体, 都只是一个载体, 最后还是看我们自己”, 我们更需要关心的, 是“寻找到一种比较有力的东西来表达我们具有深度的, 有探索性的一些东西”。对诗性的追求, 对诗歌本质的守护, 正是当代诗人的责任。

令人痛惜的是, 诗歌的深度, 那些令人敬仰的“诗性”,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泛娱乐崇金钱的社会里被慢慢覆盖了。就像海德格尔所说“时代之所以贫困, 乃是因为它缺乏痛苦, 死亡, 和爱情之本质的无蔽。”对于诗歌来说, 挖掘出这些本质, 让这些本质的东西在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中照亮自身, 彰显自身, 便是使得诗歌的诗性得以澄明。技术的堆砌, 技术造成的光鲜的外表会造成诗歌世界的浮躁, 在这样的境遇下, 诗人可以做的, 是首先让自己沉浸下来, 沉浸到无限的内心宁静中, 用心去写诗, 而不是用技术去生产。

诗人首先应与技术告别, 用最本真的心态去创作, 然后才能用作品去征服技术, 让技术为诗歌服务。勇敢地剥离技术诱惑, 直面自己的情感心灵, 发出出于本心的呼喊, 是当代诗人的责任。

四、结语

新媒体带给文学的影响利弊皆在, 它给了诗歌重新焕发生机的机会, 也带来了最险峻的困境。然而“哪里有危险, 哪里也生出拯救”, 网络诗坛的发展也会如此。浮躁与喧哗之后, 将迎来诗人们对诗歌的更凝重的思考, 相信真正的诗人会坚持下来, 成为诗歌的守护者, 在不断的成长中创造出伟大的诗歌。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当代文学的出路, 需要创作者与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找到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点, 让文学在网络环境中得以自持, 开拓出新的艺术世界。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媒介不断冲击着当代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 同时也给当代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现状在诗歌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之时, 诗歌必须坚守其本真的诗性, 保持诗歌内质的永恒, 抵御诗歌气节的沦丧。在新的语境下, 找到诗歌变与不变中的平衡点, 将成为诗歌在当下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媒体,诗歌,网络诗歌,诗性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J].河南社会科学, 2004 (12卷1期) .

[4]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N].文艺报, 2009, 10.15.

诗歌或诗歌传播媒体 篇2

岁月不老孕育太多的是或不是

奏响了一曲曲跌宕起伏的不朽乐章

是金子总要发光

砂砾中的金子也不是没有光芒

爱金子的闪闪金光

我更欣赏在泥土中永不褪色的高尚

是太阳刺破黑夜播种光明

月亮不是自身发光让人有曼妙的遐想

太阳的炽热使万物欣欣向荣

月光能散发迷人的芳香

世界有太阳的奔放,也有月亮的风光

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飞翔

但飞翔必须拥有对隐性的翅膀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生长

但种子生长必须有空气、水分和阳光

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绽放

芳香也不是鲜花的唯一专长

不是所有的鸟儿都会歌唱

能歌唱的也不仅是百灵鸟儿专属的悠扬

山是巍峨,在天空下伸屈,人的理想更在天之上

海是辽阔,却有彼岸,人的胸怀更有容下大海的宽广

山之高,不是不能超越,海之阔,不是不能徜徉

是或不是,是中有不是,不是有是的地方

是如一轮红日从海上喷薄而出大地都是暖色

不是如落花成泥滋养生命含苞待放

善用多媒体 激活诗歌教学 篇3

●运用多媒体活化意境

诗歌的美主要表现于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 而这些又集中体现于意象和意境之中。所以, 对意象和意境的欣赏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这一方面将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 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埋地运用,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即培养学生感悟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中, 教者首先用声图并茂的媒体范读素材, 把学生引入了诗文的意境中。在揭示课题, 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进行作者及背景简介后, 即切入朗读与理解。教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诗, 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画面内容, 在朗读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其中蕴含的情感, 启发学生如何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这样学生始终处于意境的体味和情感意境的朗诵表达上, 学习兴趣强烈, 施教者也深深地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最后, 师生进入教学高潮, 欲与诗人情境交融, 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泊船瓜洲》, 真切地体验到诗歌的意境美。

●适时呈现声响画面

如教学《泊船瓜洲》中, 在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时, 教者在朗读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领会“绿”的意境。教师让学生展开联想, 各抒己见, 待学生们有了初步感知和各自的想象后, 老师才呈现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画面并配以美妙的音乐。许多学生顿感豁然开朗, 有的学生为自己想象能与老师展示的画面意境相吻合而兴奋不已, 成功的甜美写在脸上。音乐、朗读、旁白等在内的声响和包括图片、动画在内的画面, 向学生呈现,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但如果呈现时机不适, 像放电影一样地给学生以五彩缤纷的画面, 从过去老师的满堂讲, 演变成如今教师的满堂“放”, 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看, 机械地回答。如此换汤不换药, 只不过使学生在饱眼福、耳福, 而实际并无多大收获。自主学习, 亲身体验, 重在思维的过程的教学思想在诗歌电教课中同样不可忽视。要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联想、想象, 在“瓜熟”时呈现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声响画面, 才能“蒂落”而水到渠成。当然, 教学媒体的呈现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灵活呈现, 其标准在于“适时”, 切合时机。电教媒体只是个“媒体”, 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使用中如何达到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朗读水平,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才是目的, 切不可喧宾夺主!

●适时切换屏幕内容

感恩的名言或诗歌 篇4

2)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3)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4)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5)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6)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7)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8)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

9)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10)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11)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

12)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13)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14)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15)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

16)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

1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8)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9)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借助多媒体课件,优化诗歌教学 篇5

1. 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体会诗的感情意境。

诗歌的写作手法中借景抒情很重要, 作者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遭遇感受, 这样, 了解诗歌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 会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画面, 在屏幕上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可较容易地体会诗的感情意境。比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 在教读时, 先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 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山中秋天的美丽, 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画外音等方面来感知形象, 然后引申开去, 让学生体味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清新自然的色彩美, 而这一切笼罩在月光下, 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 又有“竹喧”、“莲动”的动静相生的动态美, 整幅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明净的自然美趣, 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稍加引导, 学生就会理解诗人厌倦钩心斗角的官场, 向往这貌似“空山”的世外桃源的感情。像这类诗, 如果单纯讲解, 学生缺少感性认识, 往往没有切身体会, 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 利用图像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 可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领悟诗歌内涵。

2. 借助录音, 深化社会, 理解原诗。

新教材中, 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比例明显加大, 这类诗歌的教学对朗读有很高的要求, 诗中的韵律、感情在诵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的意境这一点上, 借助录音, 不失为一条捷径。比如教《再别康桥》, 先让学生细读诗歌, 初步体会作品的意境, 然后听配乐朗读 (配肖邦的《别离曲》) , 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闭上眼睛, 进一步体味, 头脑当中会闪过一幅幅欧洲风情画卷, 对全诗也会有个鲜明的整体感觉。这时, 再由学生讨论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教师点拨, 对文字进行分析, 再听录音, 尽量模仿, 并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 去理解原诗, 达到深入体会, 用心感受的目的。

3. 领悟古诗中对音乐的精彩描写, 培养学生品味音乐的能力。

音乐并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 奔腾不息的河流, 蓊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 它有声无形, 缥缈难以捕捉, 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 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了。因此《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内容堪称极品, 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为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艺, 我选用了《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汉宫秋月》等曲目, 让学生了解琵琶乐曲中何为“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习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了解了描写音乐的巧妙手法, 尝试让学生用文字表达曲中音乐的技法及自己的感受,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命运》和二胡曲《奔马》, 引起共鸣, 培养学生品味音乐的能力, 使学生畅所欲言, 提高其学习兴趣。

4. 利用图片, 重现形象与意境。

图片包括资料图片、意境设计和底图。利用好这些图片, 不仅能够重现艺术形象, 而且能够表现出诗歌的意境。诗歌之写作手法有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 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 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寻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图片, 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 借助景物引发学生的联想, 那么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特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一类的作品, 如果单纯讲解, 学生缺少感性认识, 往往没有切身体会, 无法与作者达成共鸣, 利用图像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 仿佛身临其境, 由此来体会作者情感, 领悟诗歌内涵。

5. 指导朗读, 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押韵合辙, 节奏鲜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 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 并非易事。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 旋律优美的音乐, 韵悦耳的录音朗读, 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 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用多媒体创新诗歌教学形式 篇6

一、利用互联网, 积累背诵诗歌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今中外的诗有选择地多读一点, 多背诵一点, 对学生掌握写诗的规律十分有益。

我鼓励学生借阅圣野、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 让儿童诗成为学生们的课外读物。而国际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虚拟图书馆, 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时, 就显得十分重要。许多名家作品都可以从网上进行搜索, 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推荐给全班同学学习。同时, 我还注重指导, 和学生一起赏析儿童诗, 利用博览课、班队活动等时间, 举行诗歌朗诵会、诗歌讨论会、荐诗比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 去发现诗中的美, 为童诗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们还通过网络资源, 让学生学唱古诗歌曲:“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让学生在学唱中感受经典。

在许多教育网站上, 可以查询到诗词教学课件和FLASH动画, 我和学生常常一起在网站上浏览, 挑选喜欢的进行下载。课件里有文字、声音、图片、动画, 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形成刺激,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比较容易达到背诵的程度。

我校拥有自己的动态网站,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 我们将所学的诗歌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一是便于学生复习记忆;二是供家长查阅下载, 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 督促检查, 保证将学生的背诵落到实处。

二、制电子教材, 丰富课堂形式

我在“诗教”课上原先使用的教材是《小学生诗文诵读》, 学生可以在课上借助该书欣赏学习并掌握近百首古诗和现代诗。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 学生普遍反映, 长时期面对这些单一缺乏变化的文字, 会感觉枯燥并有厌烦情绪。因此, 我萌发了制作电子教材的设想。

2007年上半年, 我开始着手诗歌教材的电子化制作, 我将蒋风教授的《诗歌讲座》、史进老师的《诗意校园》中的课堂教学以及网络上的一些经典诗歌教学课例等进行借鉴, 分诗歌课堂、诗歌讲座、诗歌赏析、诗歌点评等部分, 形成诗歌教学系列。

诗歌课堂主要有诗歌教学和思维训练, 以普通课堂教学的方式, 结合ppt进行教学;诗歌讲座时, 将展示给学生的内容都制作成ppt, 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不显得枯燥乏味;诗歌赏析有名家赏析和名作欣赏两部分, 有时做成系列诗歌, 如:水果诗歌、春天的诗、风中的诗……让学生在欣赏中能够获得灵感, 写出自己的诗歌;而诗歌点评则为学生的作品原作和修改后的作品对比, 优缺点点评等, 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

在学期末, 根据实践反馈意见, 进行内容、布局的调整和修改, 逐步完成教材内容, 并投入实践。电子教材在风格上集童趣与艺术为一体, 画面活泼而流动, 在每堂课后, 还加入课外拓展知识介绍、相关作品介绍、相关趣味练习、游戏等部分。电子教材的使用将丰富“诗教”课的形式, 拓展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用画板作画, 尝试诗歌配画

苏轼曾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其实并非王维的诗如此, 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

有时学习完一首诗歌, 可以让喜欢绘画的学生用电脑画板画出诗歌的内容或意境, 让不擅长画画的学生利用网上搜索引擎, 查找能与之相配的图片。尽管这些图和画并不一定能恰当表达诗歌内容, 但在画和找的过程中, 学生已将无形的诗歌变成有形的图像, 将他们的想象欲激发出来, 开启了学生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他们面前的图画已不是平面的图画, 里面融入了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想象。这一幅幅图画形成了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 扣击学生心扉, 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诗歌创作其实就是将生活中的图画变成文字的一个过程, 有时, 还可以让学生将要表达的内容先用图画表现出来, 在画图的过程中酝酿文字, 然后将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 看表达得是否形象。同时, 我还从网上找一些学生喜欢的画, 采用同画同题或同画异题等方式, 让学生给画面配上一首首诗歌, 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写诗的乐趣。

“画是无声的诗, 诗是有声的画。”学生从诗到画, 从画到诗, 充分感悟了诗歌的意境, 欣赏着美丽的画面, 吟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 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建一刊三网, 拓展诗教途径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我校诗教的深化和发展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近年来,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刊 (《小水滴》) 三网 (校园网、甜甜电视台、甜甜广播台) 开展诗教活动。

《小水滴》诗报创刊于2004年, 上面刊登的是我校学生的最新诗歌创作作品以及写作辅导类文章, 诗报图文并茂, 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爱不释手, 从而更好地发挥了诗报的展示和宣传作用。同时, 考虑到网络的方便快捷以及出版成本, 我还设想推出《小水滴》诗报的电子版, 更方便学生的查阅和保存。现在, 《小水滴》诗报已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诗歌创作才华的舞台, 深受学生的喜爱。

此外, 我们还利用学校甜甜广播台开设诗教熏陶课, 提升教育品位;利用甜甜电视台 (学校有线电视网) 进行诗歌欣赏的演播, 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与此同时, 学校网站、南通教育博客专题博客 (金波儿童诗社) 、中国儿童诗网社团阵地 (金波儿童诗社) 也在Internet上正式开通, 这样, 可以集中展示我校诗歌教学所取得的成绩, 发表我校师生的诗歌新作和观点, 让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评改, 在网上进行在线交流等, 极大地丰富了诗教的途径, 促进了诗歌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多媒体技术与诗歌教学融合探究 篇7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方便、快捷、高效,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和多媒体技术融合, 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声像结合的特点制作精美的画面, 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音乐, 积极努力地创造教学情境, 可以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不妨看作她一生忧患经历的总结。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 北宋灭亡后不久, 赵明诚因病去世, 李清照南渡后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再嫁张汝舟, 旋即离异。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声声慢》一词, 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 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为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在课上先播放了歌曲《葬花吟》。之所以这样安排, 是因为二人内心都异常凄苦。那哀伤的旋律为课堂营造了恰到好处的气氛, 许多学生表情凝重, 眼含泪花, 完全沉浸在一片伤感之中, 也就更容易感受到李清照当时写《声声慢》时的愁苦孤寂之情。

二、积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创设情境, 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精心构思的意境中,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去体味诗人真挚的感情。

例如,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 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的诗歌题材。诗中主人公是一位独守空闺、盼望情人归来的女子。然而女子痴痴等来的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么我在讲这首诗的时候, 就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 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帆出现, 她便引颈长望, 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 希望也渐渐高涨, 可是船到楼头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苦心等待的船儿时, 她的失望之情可以想见, 这又何尝不是“美丽的错误”呢?我们在讲课时要想办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去赏析, 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积极性,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进而达到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的目的,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三、利用多媒体调用相关材料,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古诗词,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 这就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这个强有力的武器。

传统的诗歌教学大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 学生只是“被灌输”。而现代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多种形式,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而形象的视听画面, 这样有利于学生推敲和品味“炼字”的妙处。

多媒体:诗歌教学的好帮手 篇8

上好诗歌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有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歌是需要多读的,古代诗歌、现代诗,特别是抒情诗,尤其需要多读,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诗歌总是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等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地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读得索然无味。这便使多媒体有了用武之地。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利用多媒体技术,紧扣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诵,录制成朗读录音,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韵味无穷,受到很强的感染。

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配乐可以是萨克斯曲《送别》。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恰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正是这门课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二、丰富学生想象

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性,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想象,虽然说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都无法替代的。但语言文字同时又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再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储备和有限的生活阅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仅仅在头脑中设立了一个抽象的学习环境,往往脱离实际。而运用多媒体课件,由于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清晰的形象,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如《送元二使安西》的图像背景可以是一幅国画,画中突出当时的细雨的景色和依依惜别的气氛。画中还有两个表情愁苦的人正在对饮。此情此景能体现王维当时内心对元二的牵挂与担忧。这就为学生深层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内涵起到烘托作用。

三、加深学生理解

例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诗人自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通过选取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和祖国的血肉联系,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拳拳深情,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不可遏止的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文中由“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可借助名家配乐朗诵体会,四组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的意象群,可用一系列相关画面展现。授课时,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导入,同时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氛围当中。在讲课过程中,将四组意象群的画面依次再现于屏幕:“贫穷、落后的祖国母亲的形象,就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希望渺茫的祖国,就像飞天袖间的花朵;从苦难中奋起的祖国,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黎明;和我不可分割的祖国,……”,随着画面的展现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学生听得到、看得到,触景生情,感受到女诗人对祖国的爱,感受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爱。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再略加点拨,学生就能化难为简了。

四、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的。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诗歌或诗歌传播媒体 篇9

一、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提倡与理论性探讨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是伴随新时期以来文学接受研究而兴起的。它起步于九十年代初期。较早出现的论文如:王兆鹏《宋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 吴承学《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1996年, 张炯发表《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一文, 指出要“利用符号学、传播学的成果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途径与历史”。[1] (P8) 1998年, 王兆鹏发表《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一文, 较早明确具体地对我国文学史研究的格局与学术空间的拓展予以理论性阐说。他认为, “文学作品从产生到其价值的最终实现, 必须经过创作—传播—接受三个阶段, 亦如一般商品所经过的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阶段一样。因此, 文学史研究, 应该由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逐步转向作家—作品—传播—接受的四维研究。”[2] (P142) 又认为:“有关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传播过程和传播途径、传播观念和传播 (出版) 法规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 都有待深入的探讨。相信21世纪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会有突破和进展。”[2] (P144) 该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 随着古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不断细化与深入, 曹萌、张次第、林红、王兆鹏、王运涛、柯卓英等人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继续予以了有力的鼓倡与探讨, 使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开始向显学科化方向不断迈进。这一时期, 所发表此维面研究论文主要有:曹萌、张次第《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曹萌《再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张次第《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林红《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 王运涛《略论创造性模仿和古代文学传播》、《论古典文学传播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柯卓英《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文学研究领域中传播学理论运用探析———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例》, 等等。

2002年, 曹萌、张次第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一文, 较早从理论阐说的角度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作出界说与探讨。该文概略地描述和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传播方式、影响文学传播的因素和一些重要的传播思想, 从中揭示出文学传播与文学及文学思想发展、以及与新文学建设有关的规律性表现和一定的理论质素。[3]它在新世纪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理论性倡导与探讨中首开论域。

2004年, 曹萌又发表《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一文, 从文学传播学学科创建与规划的角度对文学传播研究予以了较全面性的论证与探讨。他提出:“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范围内, 中国古代文学都堪称典型和范例, 因此, 在文学传播学尚为空白领域的学术背景上, 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实具重大意义———既在国内、外传播学界开拓出文学传播学这一独特学术领域, 又为建设文学传播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 还可以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这一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 检验和完善一般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为探讨人类传播的方式、类型及规律提供更多的途径, 从而丰富传播学理论方法体系, 拓宽传播学研究领域。”[4] (P14) 作者在文中, 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古代文学传播的一般表现进行了展开探讨。他认为:立足传播学立场, 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 并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考察, 可以见出古代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聚徒讲学, 周游列国, 谏诤与酬唱, 行吟与吟游, 游仙与隐逸, 题壁与刻石, 传抄与印刷, 等等, 与之相关的传播思想主要有:“大言不言”, “言之不文, 行之不远”, “再次立言”, “寄身于翰墨, 见意于篇籍”, 以幻为真, 声律传文, 等等。同时, 作家人品与政治地位、作品形象与故事情节、统治者喜好、语言与修辞等则作为古代文学传播的辅助性要素而存在。作者在文后归结道:“上述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中的规律性表现和理论特征, 对于建设文学传播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既可以为说明文学传播学的创建有其可能和必要, 也为文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研究范式, 可检验和丰富传播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同时, 站在传播学立场重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 亦可刷新今人的‘古代文学’观念, 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4] (P18)

2006年, 王兆鹏又发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一文, 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要注意的层面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全面的探讨。他提出:“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是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文学接受的研究已取得不少实绩, 而文学传播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它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还不太明了。至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 究竟要研究哪些问题?如何操作?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5] (P109) 为此, 他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 要探讨六个层面的问题:一要追问传播主体, 即追问是谁传播文学, 有哪些人或哪些机构传播;二要追问传播环境, 即追问在什么环境中传播文学;三要追问传播方式, 即追问怎样传播;四要追问传播内容, 即追问传播什么, 传播谁的作品和什么样的作品, 哪些人的作品能得到及时地传播, 什么样的作品更受当下和后世的欢迎;五要追问传播对象, 即追问向谁传播;六要追问传播效果, 即追问传播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他具体以宋代各异的文学传播个案为例对不同层面文学传播的问题予以了例说。文章最后归结道:“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又不能仅仅是关注在历史上的影响, 还应该注意在当代现实文化生活、文学进程中的影响;既要注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过去完成时态, 还应注意现在进行时态和将来时态。应该考虑和关注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学, 喜欢接受什么题材内容的作品, 喜欢哪些类型、形式的作品, 是原典性的作品还是改编重写的作品更切合当代人的需求?这些需求是源于文化的、审美的?还是源于实用的、功利的?我们还需要考察古代文学在当代哪些传播方式的效果更好。”“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接受研究应该走出学院派的院墙, 放宽视野, 考察当下社会文学消费和传播的新特点, 以便了解现代社会对古代文学的多元需求, 重新把握古典文学的丰富蕴涵, 深刻认识它的崭新价值和生命力。”[5] (P113)

2007年, 曹萌、张次第又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一文, 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认为: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 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和专门的, 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 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文学传播中, 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主要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石, 以及写本文学媒介中的竹、木、帛、纸、雕版、墙壁等。文章最后归结道:“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经过学术嫁接而产生的新学科方向。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功能、传播思想、传播类型, 以及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等内容或对象的研究, 探析中国古代文学信息的产生及其传播规律。对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 其理论体系、观点方法、考察视界, 都使该研究方向显示出与既往任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本质区别, 甚至有所超越, 因此带有开拓性与创新性。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意义有二:一是在国内、外传播学领域首创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领域, 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创建奠定了基础。……二是运用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方法, 研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信息产生与传播活动和传播过程的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和繁荣, 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表达, 可以从特定的层面和角度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发展规律, 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从而重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6] (P14-15)

2008年, 柯卓英发表《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一文, 从理论阐说的角度对文学传播学也予以了探讨。她认为:“在传播学视野里, 文学史不仅是文学理论产生的基础, 而且是具有传播学意义的历史。研究文学发展史, 探寻文学发展规律, 不仅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课题, 而且是文学传播学建构的需要。”[7] (P28) 一部文学史, 也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她又提出:要对文学传播学予以理论建构, “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 吸收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运用传播学的理念与术语, 从新的视角与方法审视文学传播现象, 考察文学传播过程, 讨论这种不同于一般大众传播的文学传播的特殊规律及其原理、原则。”“文学传播学的学科构成可分为理论文学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学、实务文学传播学三个分支学科。”“建设中的文学传播学应当以文学与传播的实际关系为基础, 顺此脉胳建构文学传播学理论框架, 并将此理论框架逐步完善, 阐发为一门内容丰富充实、体系完善的独立学科。文学传播学理论框架的建构就是要明确文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研究内容或理论模式。”[7] (P29) 该文对呼唤和引导文学传播研究尽快由潜学科走向显学科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古典诗歌传播及相关问题的一般性考察

新世纪以来,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维面便是对古典诗歌传播及相关问题的一般性考察。这一维面研究主要对古典诗歌传播的类型、方式、功能、特征及基本规律等展开考察。其所出成果主要有:白贵《古代诗话“传诗”功能三题》、《中国古代诗话的“存诗”、“存人”功能———诗话传诗功能研究之一》、《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论诗话传诗中的“梦中作”现象》, 徐明《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 白贵、李世前《翻新、累积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传播现象研究》, 杨志学《诗歌传播类型初探》、《诗歌:从自我传播到人际传播》、《集结与呼应———简论诗歌的群体传播》, 等等。上述研究成果, 对古典诗歌传播不同方面的现象、规律及本质、特征等有所廓清。

如:关于古典诗歌传播与音乐的关系论题, 徐明《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一文, 参稽《乐府诗集》等著作, 在总体观照古代诗乐合一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传播学观点, 上窥先秦, 下连宋明, 对以乐传诗的过程做出了历史的分期;并以两汉到南朝这一时期为重点, 论述乐府诗在传播过程的演变, 使用乐调的性质及前人关于音乐对乐府流布作用的理论概括;论述乐府官署发挥传播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以及产生的传播效应, 从而寻绎并解释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诗歌以音乐为介质进行传播的颇具特色的规律。[8]关于古代诗话“传诗”的功能论题, 白贵《古代诗话“传诗”功能三题》一文认为, 古代诗话作为一个大的坐标体系, 包括了众多诗人诗作的小坐标, 在长期的诗歌传播中, 许多诗人诗作的坐标或沉或浮, 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考察其变化轨迹, 有助于把握诗人诗作地位及时代审美风尚。诗歌误读, 自古就有, 诗话在纠正误读, 帮助阅读鉴赏方面,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诗话对于诗歌艺术文化具有“蓄水池”、“发酵池”、“放大器”三种效应, 在累积和增殖中, 诗歌得以发展并形成传统。[9]关于古典诗歌的仿效与翻新论题, 白贵、李世前《翻新、累积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传播现象研究》一文认为, 诗词翻新是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翻新, 诗词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经过后继者不断地翻新, 诗词也相应地容纳和增添了新的因素, 从而产生出新的内涵和意义, 使其文化内涵得以不断累积。诗人们进行翻新创作的主要方式有:用其成句, 增减字词, 翻换言语, 提炼文意等。而诗词翻新在传播过程中多选择名家名句使其易于获得名家效应。并且诗词翻新的相对优越性和相容性较高, 复杂性较低, 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较好, 这些特性使其既容易为创作者所掌握, 又易于被阅读者所接受。这些都是诗词翻新促进诗词传播的原因。[10]关于诗歌的群体传播论题, 杨志学《集结与呼应———简论诗歌的群体传播》一文认为, “从古到今, 常常有一些诗人, 由于人生态度、审美趣味的相近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或主动结为一体, 或因作品的共性而被人并称, 形成诗歌传播中缤纷多彩、引人注目的群体传播景象。”[11] (P62) 这种带群体意义的歌唱对诗歌传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诗歌传播将一个个散在的诗人凝结为一个更有力量的整体, 有利于在传播中扩大某种诗风的影响, 推动诗歌流派的形成;二是群体诗歌传播可以帮助个体诗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使一些单个诗人的价值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对古典诗歌传播个案的研究

对古典诗歌传播个案的研究,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又一重要维面。这一维面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分支方面:一是对具体诗人诗作传播的研究, 二是对具体诗歌总集与诗歌选本传播的研究。

1. 对具体诗人诗作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沈文凡《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 李剑峰《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陶渊明诗在南北朝的传播》, 胡振龙《唐五代人对李白诗歌的传播与接受》, 葛琳《论岑参边塞诗的传播意义》, 邱美琼、胡建次《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 邱美琼《黄庭坚单篇诗歌作品的早期流播》、《黄庭坚诗歌在金元的传播》、《黄庭坚诗歌在明代的传播》、《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传播》、《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互动》、《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受的文化语境》, 郑永晓《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 李红霞《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 段微微《杜甫以诗论诗的文学传播倾向》, 张静《论金元时期遗山诗歌的即时传播》, 董弟林《啼血画梦傲骨诗魂———文化传播视域中孟郊诗歌审美意境的内核结构》,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元、白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等等。

上述论文, 其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对陶渊明、杜甫、黄庭坚诗歌传播的考察上, 同时, 也涉及李白、岑参、孟郊、元稹、白居易、元好问等人诗歌传播的考察。在考察内容上, 或对诗人诗作个案的传播进行断代考察, 或进行通观性探讨, 或对诗人诗作传播个案的内在规律、特征及缘由等进行研究。其在研究的主体形式上呈现出对不同传播个案线索勾画与论析的特征。如, 李红霞《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一文认为:传播是陶诗走向读者从而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陶渊明的诗史地位也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步凝定的。唐宋时期, 陶集的编刻、《文选》的普及、诗话等文学评点的勃兴、类书的编纂, 使陶诗进一步走进士大夫文人的消费领域, 客观上加快了陶诗的传播速度, 赢得了更多的受众, 提升了陶诗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创作范本突出了陶诗传播的文学功能和整体效应。[12]又如, 吴淑玲《唐人选唐诗及敦煌写卷中少见杜诗的传播学因素》一文认为:在唐代, 杜诗较少受到关注, 现存唐人选唐诗中, 只有《又玄集》选有杜诗, 敦煌写卷中并不见杜诗踪影。唐人选唐诗和敦煌写卷是唐诗当时传播的历史见证,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杜诗在唐代传播的问题可能获得如下结论:唐诗的当时传播重视进士身份的诗人, 时代传播风尚的变迁错过了对杜诗的传播选择, 而杜甫本人对自己诗歌的传播限制也很不利于其诗的广泛传播, 敦煌写卷少见杜诗更多应归结于地域传播因素。[13]

2. 对具体诗歌总集与诗歌选本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向以鲜《版本传播与选诗态度———关于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一个看法的考辨》,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战国时代<诗>的传播与特点》, 梁振杰《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所引<诗经>异文看先秦至汉的<诗经>传播》, 李树军《周代乐官与<诗经>的传播》、《周代礼仪用乐与<诗经>的传播》, 何如月《从传播学视角看<诗经>在春秋时期的流传及其影响》,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王秀臣《<诗>的礼典属性及其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发生》, 郭持华《从<诗>的早期传播看<诗>的经典化》, 王泽强《<诗经>在楚国的传播与研究》, 张瑞《从<关雎>看<诗经>在传播中的两个经典化过程及其意义》, 等等。

上述论文, 其研究论题集中在对《诗经》传播的考察上, 体现出甚不平衡的特征。在考察内容上, 则或对《诗经》的传播进行点的考察, 这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单个人及不同地域《诗经》传播的研究;或对《诗经》的传播进行线的勾画, 这包括对《诗经》的传播进行断代考察或进行通观性探讨;或对诗人诗作传播个案的内在规律、特征及缘由等进行研究, 呈现出考察维面与路径丰富多样的特点。如,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一文, 在讨论春秋时代《诗》传播基本方式的基础上, 依据一系列数据统计, 着重分析春秋时代赋引风气兴衰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她认为:赋引风气的兴盛衰变与诸侯争霸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 如果说尊王崇礼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后世的求霸者, 则通过积极的赋诗与引诗, 表达了图霸中原的心愿。这是赋诗、引诗之风经过鲁嘻公后期至鲁成公时代的发展, 在襄、昭时代走向兴盛的根本原因。当周王室的政治影响力随着其地位的沦丧而减弱乃至消失时, 其礼乐文化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诗》的传播而言, 赋引风气的盛行为《诗》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 加速了歌辞与音乐的疏离, 德义之教空前发展, 进而成为儒家诗教传统形成的渊薮。[14]又如, 刘毓庆、郭万金《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一文认为: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在先秦的师承脉络, 然终劳而少功, 他们忽略了战国《诗》传播的开放性与学术中心的地域性转移对《诗》学观念与流派形成的影响。战国学术中心有四次大的转移:第一个学术中心形成于三晋之魏的西河, 其学术以古史为根柢, 以好古为特色;第二个学术中心转移于齐之稷下, 其学术以杂学著称, 而又侈谈阴阳五行;第三个学术中心转移于燕国, 其特色由中和三晋之古学与齐之阴阳学说而成;第四个学术中心转移于楚之兰陵, 实即鲁之次室, 由荀子居兰陵而形成, 其学杂帝王之术, 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四次学术中心的大转移, 也是《诗》学传播中心的四次大转移, 直接影响了汉代四家《诗》学的形成, 成为四家《诗》各自不同的思想资源。[15]

四、对不同类别诗歌与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

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维面是对不同类别诗歌与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这一维面研究所涉诗歌题材、类型、体式不少, 所涉历史时期研究“战线”也较长, 在古典诗歌传播研究中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性。

1. 对不同类别诗歌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王珂《论打油诗独特的民间大众化传播方式》, 徐明《杜甫题画诗的传播学观照》, 瞿明刚《唐代题壁诗的传播学分析》, 刘磊《从历代选本看韩孟诗派之传播与接受》, 曹建国《春秋燕飨赋诗的成因及其传播功能》, 李德辉《论唐人馆驿题诗》, 尚永亮、李丹《论“元和体”之形成与接受学的关联》, 程建虎《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传播学视界中的唐代逐臣别诗》, 娄志清《歌诗传唱对唐诗繁荣的影响》, 刘晓芳《传播视野中的唐宋元代言体诗歌》, 周迎《传播学视野中的苏轼题画诗》, 刘红旗《唐代闺怨诗传播发展轨迹略论》, 白贵、高献红《西昆体诗之传播与接受》, 等等。

上述论文, 其所涉及的研究论题主要有:打油诗, 杜甫与苏轼的题画诗, 唐代题壁诗、馆驿题诗、逐臣别诗、闺怨诗、歌诗, 唐宋元代言体诗, 韩孟诗派, 元和体诗, 西昆体诗及春秋燕飨赋诗等的传播, 主要是唐宋时期一些主要的诗歌体制与类型的传播。在考察内容上, 则主要对上述不同体制与类型诗歌的传播进行或点、或线、或面的梳理分析与展开论说。如, 瞿明刚《唐代题壁诗的传播学分析》一文认为:题壁是书写传播时代的审美化大众传播行为之一。唐代题壁诗的传播主体是皇室人物、文人、僧人、妓女、良家妇女等;传播媒体主要有石壁、驿壁、寺壁、屋壁和厅壁以及桥、亭、叶、树、竹等;传播意图有嗟贫叹厄、戏谑行乐、感物即兴、留言留念、扬名延誉、讽时刺世、传情达意、伤逝悼亡八大类型。[16]又如, 程建虎《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传播学视界中的唐代逐臣别诗》一文认为:逐臣别诗具有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 (送者或行者) 、受传者 (第一、二读者) 、传播内容 (归朝之情或别情) 、传播渠道 (赠别) 及传播效果等诸要素, 而且其传播方式多为复杂传播, 亦即其真正的受传者是间接受传者 (第二读者) , 这个特点要求逐臣必须在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上下功夫, 力求最佳的传播效果。为此, 逐臣在诗歌的抒情方式、遣词炼字等方面苦心经营, 以期能打动帝王, 从而这也使他们的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但逐臣别诗的传播流程是缺乏反馈的单向度传播, 注定其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逐臣的悲剧, 却是诗歌的大幸。[17]

2. 对不同历史时期诗歌传播的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唐宋《人来人去唱歌行———唐诗在唐代借助音乐、舞蹈传播》, 陈岳芬《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 徐习文《传播方式的演变对南朝诗风的影响》、《南朝诗歌的传播方式与特点》、《传播过程对南朝诗歌创作形态的影响》, 邱昌员、曾光敏《论唐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杨伟《唐诗的艺术媒介传播初探》, 吴淑玲《诗板、诗筒、诗屏和诗碑》、《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 等等。

上述论文, 其所涉及的论题主要是唐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 也涉及南朝诗歌的传播。在考察内容上, 则主要对上述两个历史时期诗歌的发展、演变及其在后世的传播情况与内在成因等作出论析。如, 陈岳芬《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一文认为:唐人已有很强的传播意识, 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传播唐诗。手抄是唐诗在唐朝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题壁是唐诗发表和传播的另一主渠道, 歌伎演唱使诗歌走向市井, 走向民间, 而选编诗集以及刊版印行则保证了唐诗得以跨代流传。[18]又如, 吴淑玲《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一文认为:唐代驿传体系发达, 水陆驿路覆盖唐王朝各个角落, 通达四夷边远地区。唐代驿传制度严格, 管理有军事化特点, 惩罚极为严厉, 这为大唐帝国传达政令、运送官员、交流物资、传播信息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唐诗的当时传播提供了制度保证。驿传保证了唐代诗人之间迅速及时的诗歌信息交流, 为广泛而迅疾地诗歌传播做出了贡献, 为距离较远的诗人之间形成诗歌团体架起了桥梁, 也促使某种趣尚的诗歌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影响, 从而对唐诗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

值得补充的是, 新世纪以来我国古典诗歌传播研究还涉及古典诗歌域外传播研究。这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李鹏《性灵派与江户后期汉诗诗坛———以袁枚、赵翼诗歌及诗话在日本的传播为中心》, 阮洁卿《中国古典诗歌在法国的传播史》, 程美华《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刘红华《李白<长干行>译本中文化的传播和亏损》, 等等。此一维面研究因限于国际学术交流客观条件等原因, 目前所出成果还不多, 我们不多作述及。

上一篇:女足世界下一篇:影视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