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活动(精选9篇)
诗歌活动 篇1
据《中国艺术报》消息,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 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 不要喧哗……”舞台上, 头戴围巾、身着长衫、一派五四时期爱国学者装扮的广西电视台播音员李力深情朗诵着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名作《祈祷》。3月26日晚, 广西大学礼堂内诗情澎湃, 座无虚席。由广西文联、自治区文明办主办, 广西作协和广西大学团委共同承办的“青春, 送你一首诗”诗歌走进校园活动, 赴广西大学进行了2011年首场演出。由广西著名电台播音员、电视台主持人、话剧演员组成的广西作协诗歌朗诵艺术团和近百名学子, 为广西大学的师生们奉献了一场声情并茂、诗乐舞合一的诗歌精品盛宴。盖娟、唐仲亭、严青梅、陈淑和、蓝振波等献上徐志摩、艾青、何其芳、海子、高尔基等国内外名家的经典佳作。该活动的策划者之一、诗人汤松波告诉记者, 策划诗歌走进校园活动的初衷, 是让诗歌精神回归校园, 让优秀的诗歌在日常的教学中得到普及, 让学子们受到更多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 事实证明收效甚大。
诗歌活动 篇2
活动开展得有序且热烈。我们首先采用了抽签的方法决定朗读顺序。第一个是董文浩同学朗诵,他为我们带来的是《观沧海》。在他带领下后,大家都主动踊跃地上台朗诵。随后,朗诵的诗篇很多,有《凉州词》、《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诗》、《木兰诗》、《行路难》……同学们每朗诵完一首诗,老师都会给出简单的点评。这不仅为同学们的精彩诵读锦上添花,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解读方式和相关信息。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诗歌活动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小学生诗歌艺术教育发展,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有关精神,决定开展2015广东小学生诗歌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小学生诗歌节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承办,天空城中小学生兴趣社区协办。成立组委会及评委会,组委会负责诗歌节期间诗歌创作展示及相关活动的筹备组织,评委会负责诗歌节作品的初评、复评和终评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南方日报社文体新闻部,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 89号大院南方传媒大厦A塔1601室,邮编:510601;电话:020-83003705;官方电子邮箱:xxssgj@126.com(该邮箱用于日常联络,不设投稿功能);诗歌节官方网站、投稿地址为:天空城(www. tiankong520. com),诗歌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天空城”(微信号:tiankongcheng520)。
二、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2015年5月-12月。
(二)主要内容
举办小学生诗歌创作展示活动,建立并完善儿童素质教育互动线上平台,举行系列小学生诗歌艺术创作展示、系列小学生诗歌艺术展览、系列儿童审美养育和素质教育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
1. 5月-10月,启动诗歌节并开展诗歌创作展示征稿及评审。诗歌节官方网站“天空城”以及同名微信公众号接受参展作品投稿,交流活动信息,同时组织诗歌创作展示初审、复审,评选“每周之星”。
2. 11月上旬,现场展示及评审:评出1 000名左右选手参加,采取现场开题、限时交卷形式开展诗歌创作,由著名诗人、作家、教师组成终审评委会,对参评作品进行综合衡量,评选出获奖作品。
3. 5月-11月,开展“诗歌进校园——诗歌,在你身边”名家系列培训活动,以及“诗歌进校园——诗歌公开课例交流”活动;举行基层(山区、农村)学校诗教推广、帮扶系列大型活动。
4. 9月-11月,与省内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举办“爱在一起”诗歌公益主题活动。
5. 5月-11月,举办“人文岭南少年行”诗意户外体验项目及人文小导游评选。以诗歌为媒介和载体,挖掘、盘活、弘扬岭南人文历史资源。
6. 5月-11月,开展“好好说话,天天读诗”大型系列活动,将诗歌节优秀作品朗诵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将线上分享与线下朗诵会相结合。
7. 12月上旬,举行小学生诗歌教育总结研讨会活动。
8. 12月中上旬,举办小学生诗歌节作品音乐会暨儿童诗歌艺术嘉年华活动,并评优、颁奖。
三、活动要求
诗歌诵读活动过程及经验总结 篇4
一.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目标:
希望开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又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改善教学风貌的一种语文活动形式。以诵读诗歌为突破口, 寻求语文课改中的新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底蕴。
二.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 活动研究队伍:此次活动由校基础部康淑玲主任、李胜青副主任全面负责与其它部门协商等相关事宜, 并以语文教研室及2014级各班班主任为主体的活动组。
(二) 活动阶段:
本次活动分为3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
主要任务:在学校课改的形势下, 转变教学思路, 以基础部为单位, 向14级新生发起此次活动倡议, 初步构建、草拟《诗歌的力量》的方案, 并制定诵读诗歌的方向。
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2月
主要任务: (1) 启动语文原有诗歌诵读模块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能力等因素灵活机动地为自己选定诗歌。 (2) 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电脑或到图书馆搜集诗歌素材、下载优秀诗歌朗诵视频、查找诗歌背景音乐等工作, 并对学生诵读进行指导。 (3) 筛选出最好的15支班级代表队伍参加校诗歌诵读成果验收。 (4) 由校领导、各科室主任及各班学生代表对此次诗歌诵读活动进行成果验收。
总结阶段:2015年6月
主要工作: (1) 总结此次活动成果。 (2) 撰写活动经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
三.诗歌诵读的经验总结
(1) .朗诵前的准备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要求朗诵者通过体验诗人的情感, 用自己的语音特点朗读出诗歌的艺术美感, 让听众受到感情上的感染和陶冶, 所以朗诵者不要着急确定朗读哪一首诗, 首先进行自身嗓音、气质定位, 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作品。比如:嗓音高亢有力的男生选择材料时, 可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为主题的诗歌, 如战争诗、爱国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 (咏史诗) 。其次选取的诗歌内容必须是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 我们的邓二为老师就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创作诗歌, 如《我不满》:“我却认为不满之中有反思, 不满之中催盼着改革啊, 不满之中孕育着创新的力量, 一往无前!”“我们的习大大不满腐败一上台就打老虎, 撂倒了贪官污吏一大片”, 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在成果展示时赢得了阵阵掌声, 并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这些能反映我们思想、顺应时代改革的新的诗歌作品更容易获得听众的喜欢和青睐。再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想内容, 确定情感基调。在准确把握诗人写作背景、作品内在含义基础上, 揣摩作者心理, 将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赋予在这首诗上, 一首诗就不仅仅是字与字的罗列, 而是情感的叠加。如岳飞的《满江红》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体现, 所以确定了整首诗低沉但却雄壮的基调后, 再确定自己的性格、嗓音特点是否适合朗读此诗歌作品。
(二) 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情感的表达来判断语音节奏、轻重和语速, 并加入丰富的换位想象使诗歌诵读完美化。
1.节奏:需要朗诵者先要将诗句内涵理解清楚, 再将整首诗划分节奏, 从字、句、段中把握整首诗, 如食指《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许多同学都会把“手指”、“手掌”划分到一起, 可是却总是读得不顺口, 可是在细细品读和分析之后, 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 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 所以“手掌”更加形象。
2.轻重音:能够利用轻重音的变化来体现诗歌的情感变化。如“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 但也要注意轻重音, 或许有学生会问这么短的诗, 只有这几个字重读, 那读出来会好听吗?其实只需要我们在朗读时把语速放慢, 声音拉长, 语音稍重即可, 否则朗读效果会适得其反。
3.语速:在一首诗歌中, 语速的快慢会根据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有所变化, 听众也才能听出你的情感变化。如:裴多菲《我的歌》、《民族之歌》诗歌内容较为欢快、激昂, 语速要快;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内容较为悲伤、低缓的, 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
4.换位想象:朗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情感, 换位想象, 尝试将自己和作者融合在一起, 我就是作者, 我要大声地将作者心中的快乐、忧愁、苦闷、希望等情绪诵读出来。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就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狱中的戴望舒, 正在饱受敌人的摧残和折磨, 心中满怀对敌人的愤恨, 对解放区的向往, 所以朗读者的态度要坚定, 语气要恳切。只要朗读者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诗人的处境和心理, 加上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使己动情, 就能让听众感动。
(三) 朗诵时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朗诵要求朗读者除运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听众外, 还可以借助眼神、手势等辅助性的体态语来深化对作品的感情, 引起听众共鸣。在整体的体态语中, 以眼神最为重要。眼能传神, 眼神中的情感已经在朗诵者上台的那一刻起就透露给观众, 所以眼神要集中, 不要东张西望。有的朗诵者可以为营造朗诵诗歌气氛, 轻闭双眼, 但由于紧张、害怕等心理不敢睁开眼睛, 不愿和听众有眼神的交流就会让诗朗诵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朗诵时的体态语要自然, 随着诗中情境来触发朗诵者的内在情绪, 必须适合作品的题材和内容, 否则让观众看来就会感觉矫揉造作, 也会扭曲作品内容和主题。如装饰14-1班的诗朗诵《献给祖国的歌》时, 朗诵者上台后通过敬礼给观众鞠躬表达敬意, 在朗诵的结尾处“祖国, ??我们定将令您?, 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 朗诵者又将左手一致挥向国旗, 这些动作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让观众也是感觉耳目一新。
(四) 勇于创新
诗歌朗诵形式需要不断更新、创造和改变。在这次诗歌诵读比赛中, 也有一些有创意的作品, 如《献给祖国的歌》的朗诵者在上台后先是唱了一节《五星红旗》渲染气氛;还有《满江红》诗朗诵结束后朗诵者以庄严宣誓进行结尾;《致橡树》的朗诵中, 加入了缠绵悱恻的爱情舞蹈表演, 这些都很有新意, 所以在诗歌诵读中我们不必只是拘泥于呆板的朗诵形式, 也需要融进更新的思想, 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喜爱诵读诗歌。这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和学生集思广益, 去创作出更新、更好的诗歌朗诵样式。
通过开展诗歌诵读活动, 我们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们更有朝气, 更加积极向上;我们这些教师也收获了喜悦, 看到了希望, 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把诗歌诵读这样的活动搞下去, 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但我们相信在中华诗歌力量的感召之下, 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都会为它的博大精深、文化精髓所折服, 相信我们的中国经典诗歌诵读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爱。
摘要:诗歌诵读课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利用诗歌特色让学生更喜欢我们的语文课, 如何通过经典诗歌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和发展全新的诗歌形式, 去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都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不断去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文学素养,活动阶段,节奏,换位想象,创新
参考文献
[1].姚为洲.中华经典诗歌鉴赏与诵读[M].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篇5
一、活动目的
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提升了本校知名度。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对周边小学的宣传力度,为后期招生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主题 感恩的心。(暂定)
三、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6日9:00-12:00(海选赛)、14:00-18;00(决赛)。(暂定)
四、活动地点 长虹国际城广场。
五、活动对象(1)北极星老学员;(2)成绵路小学滨江校区;(3)先锋路小学5-6年级;
六、参赛选手要求
(1)5-6年级学生,性别不限。
(2)紧扣主题,题目自选,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3)如有背景音乐,自带U盘。(4)自备服装和道具。
(5)有时间限制(5分钟之内)。(6)迟到15分钟以上取消参赛资格。(7)各选手分别带亲友团成员。
七、前期工作
(1)活动前期宣传,发送邀请卡;
(2)提前申请场地,租赁音响设备,赛前会场布置;(3)工作人员安排;
(4)礼品及相关比赛用品的准备;
八、宣传工作 活动前期宣传:
(1)制作宣传海报,申明竞赛项目的细则、参赛条件、及竞赛规则,周末在学校周边派发;(2)兼职人员和全职人员在相关学校外发送本次活动的邀请卡,并登记意向客户信息;(3)微信、微博配合推送比赛相关信息。 活动后期宣传:
(1)微信、微博对活动结果进行宣传。
九、报名方式及须知: 学生到绵阳北极星教育培训学校现场报名。
十、评委
Sherry、Meggie、Alice(暂定)
十一、活动规则
(1)收到本次活动邀请卡的同学需填在邀请卡背面填写个人信息,于9月22日之前到北极星教育培训学校现场报名;
(2)本次活动于9月26日正式开始,上午海选,下午决赛。 奖品设置:
一等奖:1名 ipadmini1台(2600元)二等奖:2名 儿童手表电话2支(200元左右)三等奖:3名 文具礼盒3套(100元左右)优秀奖:4名 拉杆书包4个(70元左右)以上各奖项均会颁发奖状。十二.活动流程
布置会场,并划分评委及选手区域; 由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比赛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准备;
初赛:选手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及自备诗文朗诵(不超过5钟); 中场休息,我校学生节目表演;
决赛:选手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及自备诗文朗诵(不超过5钟); 比赛尾声邀请评委代表上台发言、点评,工作人员根据打分进行排序 ;
主持人宣布获奖者上台领奖,请出席领导为其颁奖,并合影留念、宣布大赛结束。
十三、活动赞助
由于活动费用较高,因此考虑寻找本次活动的赞助商。目前考虑红孩儿、文轩书店、少年宫、神墨、盛会、博习等商家。
十四、比赛评分细则(总分100分) 仪表形象:(20分)
1、衣着整洁得体,台风稳健,举止大方儒雅。(5分)
2、姿态自然,动作适度,有适当的手势。(5分)
3、精神饱满,姿态大方,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富有感染力。(10分) 朗诵内容:(30分)
1、主题鲜明,符合主题内容。(10分)
2、对所选篇目内容理解,并能结合自身感情,把握得当,声情并茂。(组合应注意成员之间的情感衔接和作品内容的联系)(20分) 语言艺术:(50分)
1、吐字清晰,发音标准,音色优美,朗诵清晰流畅,自然,能够正确把握诗歌节奏和韵律,表演完整,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能脱稿朗诵。(20分)
2、朗诵技巧娴熟,具有朗诵激情,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诗歌内涵,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与听众产生共鸣。(15分)
3、朗诵形式新颖别致,伴音或屏幕中所制造的氛围能收到良好效果,与诗歌朗诵主体和谐搭配。处理得当,给人以美的享受。(组合应考虑整体配合,有选择性地表现该组的整体风格。)(15分)
评分规则:评委明确给出每部分评分(评分为整数),由工作人员进行最后加总,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分为选手比赛成绩。
诗歌活动 篇6
调查发现, 78%的用人单位要求幼师掌握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并且需要一定的创编幼儿诗歌能力。另一个方面,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专业课《幼儿文学》课标要求:幼儿教师要担负启蒙幼儿的诗歌鉴赏任务。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幼儿诗歌创作基础。
二、教学活动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鉴赏诗歌的意象, 请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幼儿诗歌的创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说过, 在教学时, 如果能够多想想我们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将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学生朗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尤其是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 (2) 实践教学法, 通过模仿练习, 掌握幼儿诗的写作, 在独立运用中完善并创新。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平易近人”, 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
以此诗为契机, 分析学生自己作品诗歌《我》中运用几个意象 (刚起锚的船、小鸟、花骨朵) 来表达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热爱之情, 引出诗歌创作的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2. 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 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1) 学生回顾意象定义:意象是意中之象, 即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诗歌多用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思想感情。设计意图:我们前面学习诗歌时, 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进一步明确意象的概念, 为后面运用意象创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明确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 才能避免平铺直叙, 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 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课件播放: (1)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用水莲花这一个意象写出女子的娇羞姿态之美。低头的这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 (2)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 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这也是之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学生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做“诗”了。
3. 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诗歌, 了解和掌握幼儿诗歌创作运用意象表情达意的特点。
出示课件:儿童诗《春天里的笑声》《语言》 (中班,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语文与幼教专业的结合, 认识了解幼儿诗歌。先请学生用大人的语气与小朋友的语气分别朗读此诗, 体味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朗读法, 模仿幼儿语气朗读, 更能感受到幼儿诗的童稚特点。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幼儿诗与成人诗的不同, 即幼儿诗表现出稚嫩、童真的幼儿心理。
请学生分析此诗的内容看有哪些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讨论得出结论:从诗的内容方面感受到富有儿童情趣, 小河、小雨、小鸟等意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 用几个有童趣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学生小结:这些诗歌主题单纯, 内容浅显;语言凝练, 节奏明快, 韵律和谐, 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朗读和记忆, 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 启迪智力, 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发表激励、展示成果。
展示 (收集、修改过的) 2008级幼教学生创编的儿歌专集。
诗歌活动 篇7
在“解意象,品诗歌”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古诗词,了解哪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并将自己接触到的诗歌按意象分门别类。如果让学生查询有关某一意象的诗歌,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去相关的书籍中找寻,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比较明显。如果学生接触到的诗歌有限,或者记不清题目、作者、时代等关键信息,简直可以说无从下手。因此,我想到了网络技术。
一、“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
为方便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解意象,品诗歌”探究性学习,我提出了建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想。
“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将有关资料或作品上传到相应的栏目,自由选择“浏览”,并且对网站上的资料进行评论,同时浏览关于某一诗歌常见意象的鉴赏性评论。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指导和监控,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专题学习网站需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功能。动易文章管理系统界面美观,专题板块丰富,交互性强,比较适合构建专题学习网站。其网站管理系统有自动更新、自动统计、用户全人管理、用户等级升级管理、站内邮件交流等多项功能,学生在网站上每发表一篇评论或文章,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网站一系列的积分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学生活动
在“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以总版主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探究性学习开展的情况,做好个别指导。
第一阶段:诗歌常见意象题材库建设——意象归类
指导教师在网站上发布公告,招募“意象探究”下属的各栏目版主,指导版主到“意象探究”栏目下开设二级栏目,如松、梅、兰、大江、杨柳、长亭等。二级栏目创建好后,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将自己接触到的诗歌常见意象分门别类,并将诗歌上传到“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二级栏目“意象归类”中,按意象的不同建立意象诗歌资源库,为下一步专题研究及小组合作学习奠定资源基础。
第二阶段:诗歌常见意象阅读鉴赏——意象探究
总版主发布公告:请大家到“意象归类”各栏目下自由浏览,并在相应的诗歌下发表自己的赏析性评论。学生在阅读赏析了大量诗歌后,教师指导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或几个意象作为探究性学习小课题,组成探究性学习小组,参考二级栏目的各种赏析性评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发布在“意象探究”的相应栏目。
意象探究成果示例——菊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人们常常赞赏它傲霜的坚强品格、清高的气质,用它来喻隐逸、高洁和脱俗的品性。如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性的高尚和纯洁。又如元稹《菊花》中“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的追求。
第三阶段:诗歌意象及意境再创造——诗剧改编
本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到各诗歌意象资源库浏览,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二度创作,将其改写成MTV剧本,发布到“诗歌再创作”栏目,供大家浏览、评析。不熟悉剧本体裁格式的学生,可以到“诗剧改编”栏目下的“优秀剧本”栏目参考学习。
第四阶段:优秀诗剧视频、诗歌诵读音频制作
评出十大优秀MTV剧本,指导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搜集图片、视频、音频资料,运用Flash、Photo Story、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体视频的工具,再现诗歌意象及意境,发布在“优秀诗剧视频”栏目中,供大家欣赏。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视频音频分割、录音合成软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将自己的朗诵录制成音频,发布在“学生朗诵作品”栏目内。视频音频制作有关软件,学生可到网站“常用软件”栏目中下载。
第五阶段:学习心得交流
学习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要写一篇学习心得,发布到“学习心得交流”栏目,进行交流评价。交流评价采取网上评价、投票的方式。交流、评价投票结束后,由总版主根据学生的投票情况,评出优秀学习心得1 0篇。
学习心得之一——《不一样的收获》
探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它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教科书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通过这种学习,同学们的各项技能和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智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提高。尽管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却从中学到了怎样去思考。
第六阶段:探究性学习评价及优秀个人评比
本次活动的成绩评定与平时的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有所不同。主要依据学生参与本次“解意象,品诗歌”活动的积分多少来判定。总版主根据学生积分的多少,评出本次探究性学习优秀个人1 0名。
诗歌活动 篇8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表明, 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输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输入是首要的、先决的条件, 世界上没有一个先天的聋子能学会说话的,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他们失去了语言的输入机会, 没有了语言的输入, 当然谈不上输出, 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 要想把外语学好, 就要想方设法进行大量的有效的输入, 当有效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 才有可能进行输出。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始终遵循着这样的一条规律:他必须接受一定量的且适合于他的学习能力的语言输入, 才会产生学习的效果, 这一条规律被许多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所证实。
著名学者克拉申认为,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的输入, 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时, 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的水平为“i”, 能促进他习得的就是“i+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 这种“i+1”的输入并不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 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 而且又有足够的量时, 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按照输入假设, 说话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地达到的, 不能直接教会。同时他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可理解性。理解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不可理解的信息只是一种噪音, 不会对语言习得产生积极影响。
2) 语言的趣味性和相关性。要使语言的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 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 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 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输入量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文诗歌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当作良好的外语教学输入材料
1) 诗歌具有易于记忆、节奏感强的显著特征, 它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 欢快的诗歌使人愉悦心情, 增加学习语言的情趣, 变枯燥的语言符号于韵律之中, 变乏味的语法与情景之中, 选择适合学习者学习水平的诗歌, 让学习者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输入, 这样诗歌就会变成可理解的输入。 (参看如范例1)
2) 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 它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 由于诗歌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又充满娱乐性, 诗歌的措辞及韵律可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联想, 有利于语言的信息加工和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同时吟诗歌唱本身就是自然的语言活动, 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活动。所以通过诗歌进行语言输入, 是进行语言习得的一种方式。 (参看范例2)
3) 师生在一起学习和欣赏诗歌也是一种增进师生交流的极好方式, 它不仅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 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因为诗歌语言精炼而形象, 是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歌抒情言志, 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 形象地感染读者,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浑然一体, 同时又充满娱乐性, 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情感, 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 达到了师生交流的目的。 (参看范例3)
三、根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恰当地选择适合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诗歌
诗歌是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材料, 它能引起学生的真实情感共鸣与交流,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英文水平, 从而也影响着他们对英文的理解, 因此只有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恰当地选择诗歌内容, 才能得到良好的输入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目的。因此, 在选择诗歌教学材料的过程中, 要遵循的原则是:把学习者的年龄特征、英语水平和教学的语言目标、情感目标恰当地结合起来, 选择适合与学习者不同水平内容的诗歌,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的这首诗歌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和初学者, 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时, 可以选择这首诗歌。它不仅能让学习者直观形象地学习到活生生的语言, 而且也实现了语言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第三人称的问句表达形式和第三人称动词的词尾变化在这首短短的诗歌里多次得到强化, 同时诗歌的内容健康而富有寓意, 诗歌意境也便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深的孩子理解, 使得语言变成可理解的输入。
范例1 What Does the Bee Do?
What doe s the be e do?
He brings hom e hone y.
And w hat doe s Fathe r do?
He brings hom e m one y.
And w hat doe s Mothe r do?
She lay out the m one y.
And w hat doe s baby do?
She e ats up the hone y.
这首小诗朗朗上口, 简明易懂, 易于背诵和培养语感。
范例2 Old Age
The re’s no body to he lp m e
If I w ant a cup ofte a,
No one to talk to
Exce pt m y old TV.
The re’s no body to lift m e
Whe n Ican’t ge t out of be d.
No one to cry on
Or to s troke m y poor old he ad.
The re’s no body to call on
Whe n I w ant m y s hopping done.
No one to be m y frie nd,
For all m y frie nds are gone.
在学习there be句型和动词不定式时, 可以选择范例2, 训练学生的语法和句子结构。
范例3 Fatigue
The m an in the corne r
All s lum pe d ove r
Looks forlorne r
Than a tire d love r
Fore he ad dulle d
With he avy w orking,
Eye lids lulle d
Am ong a num be r
He doze s s im ply,
A dum b s lum be r
A de ad e nding
Hom e w ard w e nding.
随着学习者的英文水平的提高, 选择思想性较强, 可以选择词汇和语言结构较难的诗文。上面的这首诗歌词汇就比较丰富, 思想内容表达强烈, 适合英语水平较高和年龄较大的学习者。
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将诗歌作为有效输入教学的几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设法促使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看图想象、情感反应、听录音辨情调、读歌词谈感受等活动。这一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去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二) 理解阶段
教师要根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理解活动的特点, 形成新的思路。对于同一篇诗歌的理解每个人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 建议最好不要教诗歌本身的意义, 而应该共同探讨如何对诗歌进行合乎情理的解释, 其中有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朗诵诗歌时记下听到的单词, 然后在小组活动中将各个学生记下的单词集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有的活动让学生在读完一篇诗歌之后辨别两种解释中哪一种较好;有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同一主题的两首诗歌并加以比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听了诗歌做完形填空或就诗歌内容进行回答对话等。开展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思考, 使他们从中发掘更多的内在含义。
(三) 表达阶段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过诗歌朗诵的示范录音之后, 进行跟读、齐声朗读、小组朗诵比赛、动作表演、分角色朗诵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 反应阶段
可以利用所学诗歌进行角色扮演、专题研讨、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写作等活动。也就是说可以将诗歌改编成对话用于角色扮演, 也可以围绕着诗歌的主题通过采访、剪报、调查等方法作专题研究。至于学习者诗歌的写作, 其目的不是为了产出名篇佳作, 而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积极地使用所学语言。为了克服学生对诗歌写作的为难心理、可采用集体诗歌写作、参照范例写作、提供诗歌形式等方法。
总之, 诗歌是表达真实感情的语言材料, 能够引起学生真实情感的共鸣与交流, 恰当的选材, 为英语语言的输入提供了一些有趣而生动的输入材料, 灵活多变的教法提高了语言输入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因此值得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进行尝试探讨。
摘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输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如何进行多渠道而有效的语言输入是语言教师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出发, 探讨如何将诗歌作为有效的语言输入, 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诗歌,习得,语言输入
参考文献
[1]Wilga M Rivers.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高广文.英语诗歌 (21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3]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
[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胡春洞, 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诗歌活动 篇9
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 自由组合, 发挥各自特长, 推荐一首现代诗, 其形式可采用诗歌书法、幻灯片制作、诗歌朗诵以及诗歌欣赏等立体推荐。经过同学们的互相交流和我的引导、激励, 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同学都各组织了11个参赛作品。同学们选诗的范围涉及国内和国外, 特别是这单元学习了朦胧派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课堂上的学习引起按同学课下阅读的延伸, 许多学生借着这个机会选择了朦胧派的诗歌继续研读、品味。看来,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推荐对学生课外阅读有重要影响。
推荐会这天, 天气晴朗, 教室里干净、明亮。学生们在语文课代表的主持下开始了准备和期待了很久的现代诗歌推荐会。幻灯片的制作虽然有的稍显稚拙, 但学生们的审美品味, 对诗歌感觉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朗诵和鉴赏也有让学生自豪的表现。两个班级都有学生不约而同选择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两个作品都成为了活动上的亮点。活动结束后, 利用早读时间, 两班之间互相展示和交流获奖作品, 既增进了友谊, 也加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有个小组虽然挑了一首名气不大的小诗《尘缘》, 但他们精彩的、有个性的解读让同学们都十分佩服, 对他们刮目相看。他们自己也增长了不少自信。
这样的语文活动课, 受到学生的欢迎, 他们说有趣又有用。于是, 汉字听写比赛、学生读书百家讲坛、我爱记诗词背诵比赛等等, 一个个语文综合性活动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它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四大板块”, 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如何体现它的语文性是我思考的问题。任何非语文和泛语文的倾向, 都背离了这一点。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讲, 综合性学习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学习方式的改进来讲, 综合性学习在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从课程设计的思路来讲, 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课程实施的方略来讲, 综合性学习在于融通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多方面认知的联系。
这样的课程通过学生自觉地去收集大量的材料, 以及分析、鉴赏这些材料, 来开阔学生眼界, 了解社会, 认识生活, 也就是让生活中大量的语文素材进入学生的视野, 或者说教师通过活动课这种方式把学生引入到广阔的生活语文中去, 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语文原本源于生活, 我们现在学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用于生活。
【诗歌活动】推荐阅读:
中秋诗歌朗诵活动方案10-17
大班诗歌春天活动反思10-29
语言活动诗歌我家小池塘06-13
迎春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07-29
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策划08-22
迎国庆诗歌朗诵赛活动方案08-18
2018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09-30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作文06-11
爱国诗歌朗诵赛活动策划方案08-16
英才学校“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07-05